石油污染下的石油工业论文范文

2024-07-30

石油污染下的石油工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专业群;团队;教学组织;教学效果

一、引论

自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民生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当前在我国房屋建造整个生产过程中,存在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粗放的缺点,这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要求相差甚远[1]。国务院、住建部明确提出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2-3]。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福建等30余个省市均推出相应的政策,以推进建筑工业化进程。产业现代化的提出必然引起建筑业革命性的变革和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在产业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完成建筑的工业化生产与建造,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转型发展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从企业到高校均积极参与进来,在理论与实践上进行诸多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4],如南京大地集团改进的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世构)体系成为了适合我国发展的结构体系;安徽西伟德公司运用预制混凝土叠合技术形成的装配整体式结构体系;远大可建发布的838米“空中城市”规划中可以看到,预制构件工厂化率达到93%、能够满足9级抗震,这一成果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张博为等[5]以龙悦居三期保障性住房为例,探讨了保障房的工业化实践。焦杨等[6]从绿色性能角度考虑对工业化建筑的设计进行了解读与思考。高校作为专业技术发展的理论后盾,在建筑工业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方面可以为建筑工业化提供理论支持,另一方面为建筑工业化培养和输送专业技术人才。但是在当前建筑工业化还未形成完整知识体系的情况下,由于各地政策不一,以及高校认识不同,使得建筑工业化相关知识并未系统体现在高校课堂中,这对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是不利的,也是亟需解决的。基于此,福建江夏学院为应对建筑业的变革和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在“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及管理”专业群的背景下,率先开设了《建筑工业化概率》课程,对相关知识与理念进行传授,在此过程中对如何上好这门概论课也积累了一定经验。

二、专业群与建筑工业化的关系

根据《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7],众多地方普通高校将自身角色定位于应用型高校,其主要任务是面向地方经济社会服务,注重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在这样一个教育背景下,合理构建专业群及专业体系框架就显得尤为重要。

1.專业群的设置。专业群是以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构成的一个教学组织形式。专业群的构建主要围绕产业链、行业、企业岗位群和专业基础来构建,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而专业群的建设则是以重点(特色)专业建设为核心的资源整合活动。福建江夏学院省级“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及管理”专业群,是以土木工程专业牵头集合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业工程等四个专业,该专业群的建立正是应对建筑业的变革和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2.我校专业群与建筑工业化的关系。建筑工业化主要特点是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以及组织管理科学化四个方面[8]。对比该四个特点与我专业群四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发现具有十分高的契合度。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能胜任现代化建筑产业的技术与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工业工程专业在专业群定位对接产业对建筑产业园及工业化生产精细管理的人才需求,培养的人才可以在建筑工业化领域包括质量、安全、工艺进行分析、规划、设计、优化和实施。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要求,对接产业基于总承包(EPC)的全过程管理以及基于工业化的装配结构现场管理人才的岗位需求。工程造价专业培养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全过程、信息化和全寿命造价管理工作的人才,对接产业基于工业化集成生产方式的全生命期工程投资评估、咨询、分析、控制等管理工作的岗位需求。在这样一个专业群背景下,理顺群中各专业的相互关系,明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跨专业的深度课程整合,对于进行全面建筑工业化内容的传授,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增强专业群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三、《建筑工业化概论》课程的设置与教学组织

1.课程内容的选择。按照专业群的建设,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形成突出实践能力和适应岗位需求的课程模块。为了尽早帮助学生了解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和装配式建筑的基本知识,明晰所学专业在工业化发展的定位,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进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开设了《建筑工业化概论》基础课程。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分析了四个专业的特点,围绕建筑产业转型升级过程对建筑产业现代化产业链中人才的需求,对比了四个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共性和个性,最终确定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工业化建筑的设计、施工、管理、成本控制、BIM技术应用及工业化建筑的工艺与优化等方面的内容,共32学时,具体分配见表1。

2.课程教学组织。在课程教学组织过程中,结合由福建江夏学院牵头联合福建建工集团等十一家龙头企业参与成立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学院”,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紧密对接产业发展分析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根据拟定的教学内容,组织教师编写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方法和手段。(1)组建教学团队授课。由于该课程是专业群的共有课程,课程涉及环节较多,不同专业的差别很大,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动态性、前沿性,因此在组织教学时,实行协作教学,打破传统的“一人一门课”的教学任务分配模式。由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和工业工程四个专业教研室的相关教师和企业的专家组成教学团队。专业教师大都从事多年高校教学,教学时间长,教学能力强,并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行业(企业)专家来自于“装配式建筑产业学院”,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和装配式建筑的生产实践经历,熟悉建筑工业化政策、行业的发展和需求,课程团队成员共同参与课程的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与开发任务。(2)分单元组织教学。教学团队深入分析建筑工业化的特点,再结合专业特色确定授课单元,每单元作为一个专题,每个教师担任一个专题。学校专任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进行课程及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撰写讲义主。按单元教学,可以最大程度地提炼各自专业与建筑工业化之间的紧密联系,让学生能够从宏观上明确本专业在建筑工业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树立清晰的学习目标,最大程度发挥概论课的引导与介绍性作用。(3)校企合作,拓展教学方式,把握工业化前沿。在专业群背景下,依托装配式产业学院,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既有校内教师的课堂教学,又有企业专家的专题讲座,同时安排到构件预制厂和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参观,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建立对建筑工业化的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担任兼任教师的行业专家提供丰富的素材(经验总结、课题研究、行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企业最新成果等)并参与确定教学方案,协助完成教材编写,使得成果更具有针对性,培养的学生更清楚地方产业特色,为日后服务地方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课程教学效果

经过一轮的教学,团队教师定期共同备课,共同授课,相互听课,课后大家分享教案和课件,并不定期进行讨论,探讨工业化建筑的新技术及发展动向,相互交流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对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供改进意见,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团队成员中,企业专家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教学与生产企业及社会实践的结合,实现人才的校企共育。教学期间部分教师到装配式产业学院理事单位企业参与技术项目的研发,提高了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及实践能力,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提升。

课程结束后,对学生做了调查分析,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86份。其中,土木工程51份、工程管理40份、工程造价49份、工业工程46份。对课程教学情况调查结果见图1,学生关注的问题见图2。结果表明,紧贴当前行业发展实际开设的课程,以专题内容作为教学单元,由校内教师的课内讲授、行业(企业)专家的讲座、工程现场参观的教学组织形式总体学生比较欢迎,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经验与问题

作为专业群开设的共有课程,要让不同专业学生都能接受,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与专业群的建设定位、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契合。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的培养还应该是动态的,由于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职业需求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传授的知识也应该与一线或岗位群相适应。应用型本科教学应凸显实践性,围绕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设计教学内容,因此争取行业、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对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另外,从教学过程和调查问卷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由于班级数较多,采用合班上课人数太多,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每个单元需要讲授的内容较多,制作的PPT数量也较多,信息量较大,学生一下子不能很好掌握;在课程时间的安排上可能偏早,主要针对二年级的学生,很多专业知识还没掌握,影响听课效果;部分学生反映教学中应多一些案例,多推荐书籍,课后布置一些小任务,可以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作为概论课程,又是与当前国家强力推行的政策密切相关的新开设课程,不可能解决所有建筑工业化方面的知识,在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中应该将有关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的内容更多地融合到各专业课程里,同时在课程内容的安排、授课时间的安排也需要做适当调整。另外,還可结合虚拟仿真实验室,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R].国办发〔2017〕19号2017-02-24.

[2]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R].国办发〔2016〕71号2016-9-27.

[3]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R].建市[2014]92号2014-07-25.

[4]刘宇澄.预制混凝土工业化建筑的立面表现策略研究——标准性与多样性的平衡[D].东南大学,2016.

[5]张博为,付琼娅,周华.龙悦居三期保障性住房的工业化实践[J].建筑技艺,2014,(6):54-59.

[6]焦杨,龙玉峰,丁宏.万科零碳中心绿色性能设计的解读与思考[J].绿色建筑,2012,(4):10-15.

[7]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R].教发[2015]7号2015-10-21.

[8]项林.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特征、问题与对策[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31(3):157-158.

Discussion on Cooperativ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Team of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pecialty Group

WANG Feng-chao,ZHU Yao-liang,WANG Guo-jie,FAN Wei,CUI Guang-qiang,ZHANG Fei

(College of Engineering,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108,China)

Key words:specialty group;team;teaching organization;teaching effectiveness

石油污染下的石油工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油陶彩绘装饰图案是在油陶表面绘制带有地方特色的装饰纹样以及石油工业元素的图案。这些图案不仅可以丰富陶瓷彩绘装饰方面的研究,而且具有当代的审美意识。本文着重在装饰艺术手法、色彩、内容、构图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油陶 彩绘 装饰图案 构图

油陶彩绘装饰图案是在油陶表面绘制带有地方特色的装饰纹样以及石油工业元素的图案。这些图案不仅可以丰富陶瓷彩绘装饰方面的研究,而且具有当代的审美意识。油陶彩绘装饰图案在造型上突破传统,具有地域特色;在材料上注重材质、肌理的运用,具有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下面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油陶彩绘装饰图案进行论述:

一、装饰艺术手法

装饰艺术手法是技艺与审美的结合。谈到装饰艺术,就要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那时陶器的种类和样式繁多,在装饰艺术手法上也很独特,这种装饰艺术手法在当时受到历史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影响,表现出来的审美也是不同的。在新石器时期的黑陶艺术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时期,追本溯源油陶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当代,油陶的研发是对黑陶一个传承和延伸过程,在审美上有相同之处。例如一个图案的绘制要在高超的技艺之下完成,审美的高低决定了它的品位。要做出具有特色的艺术作品就得懂得艺术规律,学会装饰,要与时代相结合。在已发表过的论文中本人曾提到过这方面的装饰艺术手法问题,以下是对这种装饰艺术手法的几点补充:

1.错位法

打破原有的艺术思维模式,在油陶彩绘装饰图案的艺术手法上采用错位相加或错位相减的方法,来增加画面的艺术效果。例如,油陶笔筒的上下两边已经有了一定的装饰图案,但这些图案的样式单调又没变化,就可以采用错位法的方式来改变原有的样式,在原有的位置上,把所要描绘的图案向外移动,这种方法要在需要修饰的范围内才可以有所变化。错位装饰手法要结合具体器物而定,图案的变化有时是做减法,有时是需要做加法。

2.重叠法

油陶彩绘装饰图案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重叠法,即是通过相同元素或不同元素图形之间的相互重叠来表现画面的空间感和体积感。这种重叠的方法可以有以下两种:一为错叠,就是把两种图形之间相互错开一定的位置,使得各图形之间都显示一定的面积,从而产生前后关系或上下的关系。二为差叠,就是两种图形之间相叠时会形成一定的图形,这时可以把未重叠的图形部分舍弃掉,保留重叠部分,这种保留下来的图形就是所要的图形。

3.反衬法

油陶彩绘装饰图案中采用的反衬法是利用与主要图形相反的或是相异的次要图形来反面衬托主体图形之间的方法。这种反衬法在油陶彩绘装饰图案中采用的是颜色之间的对比,图形之间的正负差异等来进行表现。其中,这种反衬方法在颜色上运用的比较多。

4.图形转换的表现手法

图形转换的装饰手法在设计中运用的比较多,把原有图形进行转换或改变。在油陶彩绘装饰图案中可以结合艺术手法进行图形转换,例如在器物的表面有绘画形式语言的存在,也可以有设计元素的出现,这时在图案装饰手法上需要把二者之间关系协调一致,经过图形之间的转换,分成两种形式:一种是带有绘画语言的图形,另一种是带有装饰语言的图形,这种装饰手法既有变化又统一。

二、色彩

油陶彩绘装饰图案在色彩上所传达出来独特的语言,能够激发出人们对审美的追求,体现出丰富的情感。这些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彩绘图案带有很强的装饰意味。

油陶彩绘装饰图案采用的媒介材料有地方陶土制作的材料和丙烯及其他主要绘画材料。画法是一种平面的二维艺术,这种画法与其陶器的浮雕、镂刻相结合,能够在视觉上呈现出更加完美的效果。油陶彩绘装饰图案主要以黑色为底色,在这种底色之上绘制其他颜色。由于器型的不同,设计出来的彩绘图案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花瓶不同部位进行彩绘时,一种是在花瓶的上下两边可以留出地方进行彩绘装饰,另一种是在花瓶的中部进行绘制,两边进行雕刻或是不加任何修饰。当然,独特的造型是例外的,要依据器形而定。

在油陶彩绘装饰图案中,色彩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对比色在油陶彩绘装饰图案中用的比较普遍,如冷色调和暖色调的对比、补色之间的对比、色彩明度的对比和饱和度的对比等等。一个色彩和谐、装饰图案优美的油陶作品自然会受到人们的喜爱。另外,使用材料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油陶的关注程度。利用材质自身的颜色和黑白灰的关系,寻求更加贴近自然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彩绘效果,也能够满足人们在精神上的追求。在油陶彩绘装饰图案的制作中把地域特色和石油工业题材相结合,在这种统一的原则之中不断追求色彩的变化。

三、内容

油陶彩绘装饰图案在研究的内容上突出地方的特色,以湿地和石油工业题材为主要研究内容。

1.石油工业题材

现如今研究石油工业题材的绘画作品很多,但是在陶器上绘制带有石油工业题材内容的作品确很少看到。油陶彩绘装饰图案研究就是要研究大庆油陶自身的特点和彩绘相结来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作品。在这个主题创作中,可以把生活中最为普通的机器和用品经过艺术加工,采用绘画的形式语言在陶器上绘制出来,再结合多种艺术装饰手法进行制作,能够把工业题材绘画很好的融入到油陶的装饰图案之中,这不仅能增强人们的审美意识,也能够弘扬民族精神,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2.湿地题材

大庆被称为百湖之城,这里的湿地众多。油陶作为地方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与湿地文化是分不开的。在油陶制作中可以融入与湿地的相关的动物、植物和湿地风景,如北方湿地里的水鸟、蒲棒、芦苇、荷花等,都可以作为主要创作的题材。这些植物可以组成很多优美的图案,既可以彩绘,又可以雕刻,极大的丰富了油陶彩绘的内容,又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审美性。

四、构图

在构图中,依据陶器本身在造型上的变化,既可以在除雕刻部位的之外需要装饰的部分进行装饰,也可以借用已经雕刻的部位进行彩绘。例如一个陶器表面上下两边都有装饰,那么彩绘的部位就在中间这个空白处进行。我们可以把这个彩绘的空间用绘图纸做出同样的大小,然后在这张纸上进行绘制,这样就把三维立体空间转换为二维空间,可以解决在立体部位视线看不见的问题。在绘图纸上绘制好后再进行三维立面转换。在构图中如常用的三种形式;形与形之间的关系;形态的反复、解构和重构;点、线、面的分布;打破时间观念。下面主要从构图形式方面进行讨论和补充:

1.散点式构图

在现代的陶器中散点式构图形式比较多见,这种构图形式看似松散,实际上形体之间存在着连续和呼应的关系。图案的分布排列组合集中在一定的空间、方向和距离内,这种形式是带有偶然性的必然关系,给人一种饱满、充实、轻松随意之感。散点式构图不仅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且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在油陶彩绘装饰图案中,可以采用这种构图形式,将所要描绘的彩绘图案按一定方向分布在器物表面,形成一种独特的空间效果。

2.“S”形构图

“S”形构图是常用的构图形式,这种构图形式在平面和立体的构图中都是多见的形式。“S”形构图所表现的画面主体是随着曲线“S”形进行布置画面的,这种构图不仅可以表现出画面的优美感,而且可以使画面具有较强的动感。例如表现大自然中山脉的起伏变化,表现动植物的形态变化。在油陶彩绘装饰图案中运用这种构图可以增加画面优美感和节奏感,适用于油田工业题材和湿地题材方面的创作。

3.对称式构图

油陶彩绘装饰图案的对称式构图能够体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图案之间的相互对称和呼应具有平衡画面的特点。这里谈到的对称式构图是一种相对性的对称式构图形式,是在规则的图案之间要有所变化,例如在油陶表面装饰的六菱形图案中,可以采用纹样交替变化和调整图案不同方向的变化。另外,也可以在色彩运用上寻求变化,例如圆点图案的颜色要有色彩上的差异,这样避免了整体画面呆板性,又在统一中寻求了变化。

4.分段式构图

分段式构图在中国画中比较常见,这种构图形式与陶瓷彩绘有着密切的联系。分段式构图是把画面分为三个部分,即上段、中段、下段。这种构图形式与观者之间的视线是平行的,近景的主体占有的空间比较大,可以表现较强的空间感,有远近之分。在油陶彩绘装饰图案中采用这种分段式构图有利于描绘主体,又能体现空间感和前后关系。

5.不规则构图

在油陶彩绘装饰图案中,不规则形的构图是依据油陶装饰效果而定的,这种构图带有不确定的性质,如果油陶表面布置不合理,就会破坏油陶原有的效果。这种不规则构图本身存在着较强的随机因素和不确定性的偶然因素。运用好这种构图方式则会产生出奇特画面效果。

总之,油陶彩绘装饰图案是以研究大庆地区的石油文化特色为主,具有较高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和创新,研究和挖掘实用新型的产品,服务于地方,服务于油田。

参考文献:

[1]许嘉.包装设计中色彩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2]陈莹.浅析现代家居中墙体彩绘的装饰美[D].安徽大学,2011.

[3]刘娜娜,滕悦,李慧.油陶彩绘装饰图案的构图与审美理念[J].艺术研究,2013(12).

作者单位:大庆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石油污染下的石油工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PLC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在机械制造工业、石油工业、化工工业、冶金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我国电气自动化设备中PLC控制系统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相较于全世界最顶尖的电气强国而言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对此进行继续探索和改革。要与当今时代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紧密结合,不断将更先进的技术应用到电气自动控制中。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设备;PLC控制系统;应用

PLC技术的应用,不仅全面促进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业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行业的改革和创新。PLC技术对比传统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要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还能够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整体运行性能。电力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大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的研究力度,并采取有效对策,全面提升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水平,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

1PLC技术的应用原理

PLC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是专门为了工业环境下的应用而设计的,也是当代工业控制的核心。而且PLC的应用面较广,功能较为强大,使用起来也较为方便,所以大多都被用在很多的工业领域。通过PLC技术系统对使用者所用的程序进行扫描,将输入信号传输到程序内,然后在此基础上将程序执行的结果传输到与之相应的执行机构中,如此通过CPU对整个进行的过程的控制,最后使CPU循环执行用户程序,在这样循环的过程中,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既节约了时间又保证了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PLC技术在电气系统中被合理应用,在其运行的过程中会对其内部的线路进行相对应的连接,连接的过程确保了电气控制系统的顺利运行。由PLC技术处理后留下的数据,大部分都是采用逻辑代数的方式进行存储,这是为了保证在实际的系统控制过程中发生突然状况时,系统自己能够通过增加数据或者删除与运行过程中无关数据的形式对发生的状况做出相应的处理,这样的设置能够有效满足控制系统的高要求。

2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中PLC技术的优势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中PLC技术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抗干扰能力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是保障电气工程系统运行的前提,PLC技术应用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中,能够极大的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避免故障的发生。其二,操作简单。以电力设备为例,在管理时应用PLC技术,结合人机界面和通信技术,能够将复杂的数据、超远距离的各种数据汇集在人机界面,通过符号、图形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其更加直观。工作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对这些直观的符号有着较强的印象,在操作时能够更加简单、方便。其三,系统结构小。PLC控制系统的所占空间较小,且具有较大的内存空间,能够更好的方便相关工作的开展,应用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中时应结合生产需求选择最佳类型。其四,反应速度快。在PLC控制系统中,软继电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提供无限触点,在运行的过程中,软继电器能够自动屏蔽部分导线、变位时间,省去返回系数这一操作步骤,从而极大的提升了系统的反应速度,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更加便捷、精准。其五,转换维护简单。PLC技术是通过存储逻辑实现对设备的管控,与传统的接线逻辑相比,大大的减少了接线的数量,在减轻人员检修、维护的工作量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工程的效率。另外,PLC技术还具有自我诊断功能,当应用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中时,能够对设备存在的故障进行判断并加以屏蔽,还能够发出相关信号,提示人员对设备进行处理。

3电气自动化设备中PLC控制系统的应用

3.1PLC在开关控制中的应用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PLC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相比以往的技术增添了很多新的功能,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功能越来越全。尤其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PLC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发挥了更大的控制优势。现代电气工程中开关控制采用PLC控制得越来越多。除此之外,很早之前电气工程中的开关控制是通过继电器的开关,切断电源实现安全防护。采用这种继电器的开关控制方式存在不足之处,不但继电器切断的过程中反应时间比较长,而且对设备寿命有一定影响,同时维修不方便,效率极低。现在采用PLC代替继电器后,使用的是虚拟的继电器,这样既减少继电器防护存在的不足,又减少了开关通断的反应时间,使得问题出现能够及时得到维修,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所以,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使用PLC进行控制,应该熟练掌握PLC的控制特点,发挥PLC最大功能,提高电气工程行业的控制能力。

3.2PLC技术在顺序控制过程中的有效应用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过程中有效应用PLC技术,能够实现整个顺序控制的有效完善和发展。当前的工业生产过程中,PLC技术已经成为顺序控制器工作的主要支撑技术手段,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工序控制应用形式。在顺序控制过程中,一般都会采用分层式的控制形式,通过主站控制模块以及自动控制模块等多种模块的协调运转,最终实现整个工序的自动化控制。比如,在火力发电厂的设备工作过程中,能够通过PLC技术实现整个发电过程中炉渣和飞灰的有效处理,同时还能够通过良好的远程控制以及现场传感控制等,建立整个控制的一体化形式,有效地减轻电气运行的负担,提高顺序控制的稳定性。

3.3运动控制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先后出现在人们的视线,这给PLC技术市场带来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运动控制的应用指的是电气设备在运行时的控制管理,通过应用PLC技术能够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还会自行分析、总结设备的运行规律,操作者可以通过PLC准确获取设备的运行轨迹,进而实现自动化控制,减少实际应用的故障率和维修费用,为人们安全提供保障。

3.4在闭环控制中的应用

电机启动在电气工程中较为常见,且具有不同的启动方式。通常可使用机旁屏手动、自动或者手动启动等多种方式。在电气自动化中应用PLC技术可发挥较为明显的功能作用,此外与电子调节、电液执行等关联度也更高,能够全面提升调节控制的合理性,实现测量效率的明显提高。在电气工程系统中使用PLC技术,可通过控制器对动力泵开启的情况来对流量、温度、压力等参数进行有效的控制,此外还可对动力泵的效率数据进行采集,结合效率数据对主泵和备用泵进行科学选择。电机机旁屏可启动PLC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使用动力泵的同时实现灵活调节开关,实现自动操控主泵。在电气工程当中应用PLC技术,能够明显提升闭环控制在自动化控制中的使用效率,明显优化控制系统的运行效果,对其运行能力进行优化。

3.5数控系统

在电气系统的具体运行过程当中,可在机械加工等环节当中有效运用数控系统。数控系统具体包括直线控制系统、点位控制系统、连续控制系统等相关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需要通过对PLC技术的有效应用,从而对数控系统的抗干扰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并合理调整机床功能,使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灵活性得到有效提升。传统电气系统在具体运行过程当中往往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功率相对较高,灵活性相对较差,无法有效满足企业的实际发展要求。而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系统对相关技术手段也有了更高的要求。PLC技术不仅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而且可靠性相对较高,在具体使用时也十分方便,因此将其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进行应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出产品的主要优势,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除此之外,在电气工程中应用PLC技术还能够使相关费用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和减少,因此其对比传统电气工程系统而言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应在电气工程当中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有效发展,这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的全面普及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应用PLC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控制水平。对此,相关电力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具体发展需求,从而在电气工程当中有效融入PLC控制系统,使该项技术能够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得到有效应用,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力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炳凯.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0,18(6):378.

[2]陈涛,夏环,赵学晖.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分析[J].数字化用户,2018,24(41):74.

[3]马平,周虹羽.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8,16(5):351.

[4]陈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0,18(9):372.

石油污染下的石油工业论文范文第4篇

2、国际油价波动的历程、影响和走势

3、石油企业构建标准化管理体系浅析

4、土著居民与油气行业的责任

5、在荒漠中筑起绿色的城

6、油田井下作业技术现状及发展探究

7、利用初中化学教材 积极开展环保教育

8、石油化工中加氢精制技术的应用

9、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0、谈弱势资源形势下新专业图书的选题开发

11、浅谈海洋石油平台污水的处理技术

12、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

13、油品储运过程中油气挥发问题的研究

14、环境责任的可持续性投资决策分析

15、低碳经济是保障石油生态安全的现实选择

16、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减排效应影响研究

17、海洋石油开发法律体系完善刍议

18、石油生物脱硫技术的工业化

19、化工工艺与石油炼制的探讨

20、培育中国石油文化提升国际竞争力

21、浅谈海上导管架拆除工程

22、浅析西部石油工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与应对措施

23、利用化学课渗透环保知识的策略

24、浅析钻井平台油污损害赔偿立法的完善

25、对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推进石油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26、石油机械热处理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浅析

27、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28、水平井钻井技术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

29、全国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等

30、石油院校公共必修课《石油工业概论》的教学现状及对策

31、“走出去”与世界共赢

32、中央文献出版社等提供872种可供书目

33、巴州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4、浅谈生物化工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35、山东省东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估

36、我国石油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7、水中石油类物质检测空白值高的影响因素

38、国际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39、节约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40、针对采油工艺新技术以及应用的分析

41、浅谈石油管道施工成本控制方向

42、油田化学品技术的创新

43、克拉玛依市建立区域生态环保大数据中心问题研究

44、论质量管理是企业的生命

45、玉门工业遗产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46、海洋石油污染应急制度的完善

47、高新技术在采油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48、石油工业环境保护的法制现状及改进措施

49、浅析稠油热采注汽锅炉节能减排措施

石油污染下的石油工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数字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的必然趋势,国内外许多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实行了数字化管理。近年来,石油行业的 “数字油田”快速发展,对员工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使培训机构和从业者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以采油企业培训领域为探讨对象,在分析目前员工培训面临形势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完善员工培训的方式和策略。

关键词:员工培训;策略

一、员工素质成为制约采油企业数字化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

随着数字化管理在采油行业广泛应用,不仅仅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和信息的自动采集、整理和应用,更重要的是相关的业务整合与流程再造,将现代信息技术、自动控制和人机工程等技术融入采油生产中,使得这些企业在传统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模式等方面都进行了一些变革。加之采油作业的数字化管理是一项全新的业务,涉及工艺设备、自动控制、电器仪表、数据通讯和计算机软件等多个领域、多个专业,综合性强、技术要求高,这就为采油企业员工的技能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外,采油行业属于高危行业,机械伤害、电器伤害、油气中毒、火灾爆炸、高压刺漏等风险始终伴存在于生产工作和生产环境当中,严细认真的维护好、准确无误的使用好数字化的设备设施,才能有效地削减安全风险。总之,管好高技术的 “数字油田”,就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采油员工队伍。

二、数字化管理环境下员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适应数字化管理需要,采油企业培训机构和广大培训工作者为员工队伍的技能素质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保证了数字化采油环境下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安全运行,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制约着数字化管理的高效运转。

1.员工应用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不高

采油企业中有许多年龄偏大的员工接触现代办公设施、网络较晚,加之对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致使对数字化操作平台的掌握和应用不是得心应手。

2. 师资队伍业务急需快速转型

传统采油管理模式的长期应用,现有的专兼职培训教师习惯于成熟培训方式方法和培训手段,对传统采油模式下的培训工作可以说是相当娴熟。但由于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应用,大量先进的数字化采油设备、设施的投运,他们对数字化环境下的培训工作就显得力不从心,这也制约了培训工作的有效进行。

3. 教材的选用和工作实际不相匹配

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好多单位都以都以设备厂家的说明书、维护保养手册、操作规程作为培训基础培训教材,基本满足了正常情况下的操作应用。但是由于实际运行情况多变,好多实际问题无法解决,尤其是复杂的故障排除、风险的识别、设备设施准确操作等都与生产实际不相匹配。

4. 培训基础设施有待加强

大多数基层单位的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培训基础设施都相对完备,但由于受领导观念、资金、场地等条件影响,数字化管理环境下的培训基础设施还远远跟不上数字化管理培训工作的需求。

三、数字化管理环境下员工培训的对策及措施

企业员工培训是现代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和先决条件,特别是在全力打造 “数字油田”,塑造采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形势下,更是要求通过高效的员工培训工作,打造高、精、尖的员工队伍,以适应“数字油田”的迫切要求。

1. 进一步完善三级培训体系适应数字化管理环境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采油企业的厂、作业区、井站三级培训体系,使他们分工合作、各司其责、相互协作。厂级培训机构主要担负数字化管理环境下作业区、井站生产骨干的轮训和培训工作; 作业区主要帮促、督导井站开展日常的数字化应用的培训工作; 井站主要抓好员工的日常演练和在技术骨干帮促下的标准操作。

2. 全力完善培训基础建设通过对传统设备、设施的添置、更换、升级、联网等措施的数字化改造,它在新形势下承载数字化培训的主阵地功能。

3. 构建网络培训平台根据数字化培训需求,开发远程网络培训平台,扩充网络培训功能,将服务延伸到每个岗位,解决一线员工的工学矛盾。同时组织专业人员以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为基本内容,编写制作网络培训课件,作为网络培训的主教材。

4. 调整充实专兼职教师队伍通过选聘、交流、培养等方式方法,进一步充实加强能胜任数字换环境下采油工技能培训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5. 开展特色培训按照流程要熟悉、故障会排除、设备会维护、风险能识别的培训目标。各企业根据自身提点,可采取流动式、订单式、分餐式等方式,量身定做符合员工需求的特色培训,以切实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

6. 建立和完善培训的效果评价体系数字化培训对采油企业来说是一项新的业务,培训体系如何、效果是否明显都需要从学员的反映、学习成效、行为改变、管理绩效方面适时的进行评价分析,从而对培训工作的效果加以评价。

四、结论

采油企业数字化管理是一个新的管理模式,培训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对员工的技能需求有清晰的认识,进而建立数字化管理的培训体系,完善数字化培训机制,形成良好的培训环境,对采油企业数字化管理的不断发展完善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冉新权,朱天寿 . 《油气田数字化管理》. 石油工业出版社

石油污染下的石油工业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官办”行业协会商会和政会不分的财产性根源在于理念上和制度上不接受、不承认法人对国有出资人出资享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而不承认法人独立财产权是出于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心。其他非官办社会组织也存在出资人或捐赠人过度控制、滥用社会组织非营利地位进行政策套利的问题。通过完善社会组织法人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建立健全目的导向的法人财产权制度,有效保障出资人的治理权利,确保出资人(包括国有出资人)出资到法人的资产用于出资人期望的目的,实现出资人目的最大化,可以有效隔阻出资人或捐赠人过度干预或控制,维护社会组织的独立性,从根本上解决“官办”行业协会商会政会不分,实现转型,防止滥用政策套利。

[关键词]政会不分;法人财产权;国有资产流失;政会脱钩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2.006

1 引 言

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官办”行业协会,应该就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的“十大行业协会商会”。所谓“十大行业协会商会”,是指在2001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将原经贸委所属内贸局、冶金局、建材局、纺织局、轻工局、机械局、石化局、有色局、煤炭局9个国家局改制成的十大行业协会,即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这十大协会商会在2003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成立后划归国资委。2004年8月国资委颁布了《行业协会工作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工作办法》”),明确了国资委对这些协会的具体管理办法。国资委将其直接联系的行业协会称为“直管协会”,而将委托直管协会联系的其他行业协会、学会和基金会则称为“代管协会”。

十大行业协会商会虽然是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登记注册,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但扭曲的财产关系导致其与主管部门之间政会不分。本文认为,导致政会不分有其深刻的财产性根源,即在理念上和法律上拒不承认社会组织对出资到行业协会商会的财产享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不承认社会组织的独立法人财产权是因为存在担心国有资产流失的心结,其本质是担心投入到社会组织的财产被用于不当的目的。因此,解决的出路在于建立健全目的导向的社会组织法人财产权制度,即明确并严格社会组织理事、监事、管理人员的忠实义务、勤勉义务、坚守义务及责任,保障出资人或捐赠人的知情权、监督权,确保出资人或捐赠人出资目的或捐赠目的最大化,一如营利企业法人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2015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脱钩方案”)将十大行业协会列入脱钩的范围。《脱钩方案》还要求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做到“资产财务分离,规范财产关系”,同时还要做到既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行业协会商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我们认为,如果不从根本上矫正政会之间的扭曲财产关系,承认和保护社会组织对出资人或捐赠人出资财产或捐赠财产独立法人财产权,根本就不可能找到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又确保行业协会商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的解决方案。因为按照目前十大行业协会占有和使用国有资产的状况以及对政府财政拨付的依赖,如果要进行资产、财务分离,十大行业协会商会根本就无法实现财务、财产上独立,也无法维持正常运转。资产流失本质上是资产被用于不当目的,不仅“官办”行业协会商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其他非官办的行业商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普遍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对于“官办”行业协会商会而言,解决的出路就在于确认国有出资人对十大行业协会商会出资所形成的资产享有独立法人财产权,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商会理事、监事及管理人员的忠实义务、勤勉注意义务及坚守义务及责任,确保行业协会商会财产不会被浪费或滥用,实现出资人或捐赠人的目的最大化。

厘清“国有资产流失”本质,承认并尊重社会组织的独立法人财产权,建立健全目的导向的社会法人财产权制度意义不仅限于官办协会政会分离的问题,其更大的意义还在于促进所有社会组织的治理转型,即通过完善社会组织法人治理结构、治理机制而不是保留出资人或捐赠人对出资或捐赠财产的支配权来提升社会组织治理水平和更好地实现其公益目的。就社会组织内部治理机制而言,如营利性企业一样,出资人或捐赠人对社会组织进行出资或捐赠后,其让渡了该财产的财产权利或经济权利(Property Rights or Economic Rights),但获得了治理权利(Governance Rights),这些权利包括:发起设立社会组织、制定或参与制定社会组织章程等治理规则、参与社会组织治理(选举或被选举为社会组织的理事、监事)、对社会组织管理人进行监督,或对违反忠实义务、勤勉注意义务及坚守义务的理事、监事或管理人员提起诉讼等。对于社会组织而言,建立健全目的导向的法人财产权制度就意味着,社会组织出资人或捐赠人、社会组织理事、监事、管理人员都必须对社会组织尽到忠实义务、勤勉注意义务和坚守义务,不得有任何滥用社会地位牟取私利或浪费社会组织财产的行为。就社会组织外部治理机制而言,就是要深化社会组织注册制改革,促进社会组织之间有效竞争。社会组织的竞争力就在于其实现出资人或捐赠人的目的最大化的能力,该竞争力决定了社会组织能否吸收实现其目的的新的出资或捐赠。这就意味着社会组织还必须有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那些低效、不够诚信的社会组织一旦退出后,其财产将按照“近似原则”移交给那些能够最大化实现社会组织、出资人或捐赠人目的社会组织,该财产所肩负的使命或目的得以延续,不会因为社会组织的退出而中斷,受益人福利也不会因此而受损。

2 政会不分的根源在于政会间扭曲的财产关系

政会间扭曲的财产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协会商会大量占有和使用国有资产

根据我们在调研中得到汇总354家国家级行业协会商会(十大行业协会商会加上其代管的协会商会)占有的国有资产数据,截至2013年年末,这些行业协会商会共占有国有资产1400833.9万元,其中流动资产849030.4万元,固定资产350021.5万元。笔者接受某政府机构委托,从事相关课题研究,对十大行业协会商会进行了实地调研,论文中数据均来自与调研采集到的数据。

2.2 协会商会财务严重依赖财政拨款或资助

以某行业联合会为例,公共预算拨款、代发工资收入就占了该协会收入的48%,会费和社会服务收入只占收入的32%,协会收入来源严重依赖政府财政拨款(详细见下表)。财务上的严重依赖导致十大行业协会商会不愿脱钩、难以脱钩。

2.3 将政府投入到行业协会的资产及政府财政拨款所形成的资产都视为国有资产,并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管理

国家相关机关一直就把投入到十大行业协会商会的国有资产以及对这些行业协会商会等财政拨款所形成的资产全部视為国有资产,并纳入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管理。

2.4 政府对行业以“摊派”形式课以大量政策性任务

一是安置政府机构改革分流的干部和代管从撤销的中央部委剥离出来的事业单位。十大行业协会商会成立,政府将原部委局干部,原属各部局之事业单位,人员、资产等也一并划归各协会,行业协会商会承担安置这些人员、代管这些事业单位和国有资产的职能。二是充当政府与市场主导(商办)协会(十大行业协会各自管理若干行业协会商会)沟通的桥梁,协助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宏观调控部门制定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三是代管行业主管部门管理的行业协会商会。

政府在获取行业协会提供的服务时,并未支付或者不足额支付服务费用,实质上是政府向行业协会商会进行“摊派”。如政府部门集合各行业协会,获取数据与专家支持来制定政策时,并未制定相关收费制度(按次或者按信息量计费的机制),或一些政府委托行业协会承担的课题,并未足额支付课题费,费用不足部分需要协会自行负担,而在分流人员安置费用上,政府财政拨付款项也不充分,如中国轻工业联合会2013年安置分流人员经费来看,实际支出为700万元,而财政拨款却只有150万元,缺口高达550万元。此外,十大行业协会商会代管二级行业协会商会也存在无偿占用其资产情况,以中纺联为例,在其总共占有的办公用房6992平方米中,其代管的协会就占用了6064平方米,按照市场租金计算,年租金为200万元人民币。

综上所述,政会间财产关系是扭曲的。一方面,政府对协会所有投入所形成资产都仍然被视为国有资产,仍按国有资产进行管理,而不是政府对行业协会的出资,行业协会商会对这些资产不享有法人财产权,行业协会商会似乎无偿占有使用了国有资产;另一方面,政府又在以“摊派”或近似“摊派”方式要求行业协会承担各种政策职能或政策性任务,无偿获得行业协会提供的服务或信息。扭曲财产关系导致行业协会商会无法在财务上实现独立,对占有使用的资产不享有独立法人财产权,政府也可以随意向行业协会商会进行“摊派”,而行业协会商会也可以无偿占有和使用国有资产。

3 政会财产关系扭曲的根源在于社会组织法人财产权得不到承认和尊重

3.1 导致这些财产关系扭曲的根源是政府拒不承认和尊重社会组织法人独立法人财产权

导致政会财产关系扭曲的根源就在于政府仍错误地将“谁投资,谁拥有”等适用于国有企业的产权界定的原则适用于行业协会商会。

第一,“谁投资、谁拥有”实际上是拒绝承认企业法人对国有出资人投入的企业的出资所形成资产享有独立法人财产权,即所有权,出资所形成资产仍然被视为是国有资产。1993年,原隶属于财政部国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和产权纠纷处理暂行办法》(国资法规发〔1993〕68号)对国有资产作出如下定义:“国有资产,系指国家依法取得和认定的,或者国家以各种形成对企业投资和投资收益、国家向行政事业单位拨款等形成的资产”,第四条还规定,“产权界定应遵循‘谁投资、谁拥有产权‘的原则进行’”。该规定使用了极其含糊的没有任何上位法依据的“产权”概念,在国有资产管理的语境中,“产权”可理解为公司法上的股权,民法上的债权或其他财产性的权益,外延极其宽泛。从该规定正文来看,无论以何种形式投入,如贷款、信用担保或作为出资,只要是国有出资人投入的,其所形成的资产都一律界定为国有产权,即属于国有资产。

第二,1993年颁布生效的《公司法》也将国有出资人投入到公司的出资所形成资产视为国有资产,拒绝承认公司法人对这些出资所形成享有独立法人财产权,即所有权。《公司法》第四条第2款规定:“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同时第34条还规定“股东在公司登记后,不得抽回出资”,但该法第三款又规定“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这实质上是否定了公司法人对国有出资人投入公司的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否定公司独立法人地位。2005年《公司法》修订删除了上述第四条第三款,明确承认并肯定了公司对国有出资人投入公司的资产享有法人财产权,承认公司法人对所有股东出资形成的财产享有的所有权,国有出资人不再对投入到公司的资产享有所有权。目前,虽然国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已被撤销了,但《国有资产产权产权界定和产权纠纷处理暂行办法》仍然有效。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规定:“按照财政部门、机关事务主管部门统一部署和有关规定,各业务主管单位对其主管的行业协会商会财务资产状况进行全面摸底和清查登记,厘清财产归属。财政部门会同机关事务主管部门按照所有权、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制定行业协会商会使用国有资产(包括无形资产)管理办法,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同时确保行业协会商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为落实该规定,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强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管理意见”)。它规定:“行业协会商会占用、使用的国有资产是确保脱钩过渡期机构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行业协会商会要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确保平稳过渡。”在产权界定上,它规定:按照“谁投资谁拥有所有权”的原则界定产权,并明确规定,以下几种情况下形成资产均为国有资产:①由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转制为行业协会商会的,其净资产应当明确为国有资产。②存在财政缴拨款关系,并且纳入财政预决算核算范围的行业协会商会,其净资产应当明确为国有资产;③成立时由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非全民所有制单位、个人单位共同设立,并且投入的资产权属关系明确,有相关法律法规依据的,可以按照事先约定比例划分产权;资产权属关系不明确的,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和原始文件材料无法判断产权归属的,暂按国有资产管理。④行业协会商会代管的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资产,应当明确为国有资产。从国务院办公厅《脱钩方案》和《管理意见》来看,它们都把投入到行业协会商会的资产或资金以及这些资产或资金所形成的资产按照“谁投资,谁拥有”的产权界定原则视为国有资产。

《民办教育促进法》36条规定:“民办学校对举办者投入学校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享有法人财产权。”明确了民办非企业法人对举办者投入的国有资产享有法人财产权。但民政部2016年发布的《社会服务机构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却又作出了相反的规定。37条第3款却规定“社会服务机构使用国有资产的,应当遵守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有关规定”。

对于营利性的企业而言,政府出资后,不能抽回出资,但出资人获得股权,完成对企业出资后,国有资产完成价值形态的转换,从实物资产或货币转换成了股权,公司法人通过经理团队经营管理为股东创造价值,国有资产并没有流失,股东投资目的得以通过投资回报而实现。而在非营利社会组织,出资人变成了捐赠人,一旦完成了对社团或社会组织的出资,出资人不能抽回出资,出资人也丧失了对出资的财产享有的财产权益或支配权,社会组织对出资人出资或捐赠所形成的财产享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出资人或捐赠人通过组织章程或捐赠协议明确出资的目的或捐赠目的(财产运营和使用的目的),并监督管理者按照章程规定目的管理和运用社会组织财产,最大限度实现出资或捐赠的目的,而不是获得投资权益和投资回报,也不得因此向社会组织进行“摊派”,在无偿或未支付合理对价的情况下获得社会组织的服务,而社会组织也不得无偿占用和使用属于行政机关或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财产。

3.2 拒不承认法人国有出资人出资形成财产的法人财产权的心结在于担心国有资产流失

政府拒绝承认法人对国有出资人的出资享有独立法人财产权的心结在于担心国有资产流失。拒绝承认社团法人财产权是担心政府投入社团的财产被私人滥用,而不是用于政府出资或捐赠的公益目的。国有资产流失本质上是国有资产运用偏离了出资人的目的,而被不当地侵占或不当利用,不当侵占是指被管理人或他人非法取得或占有,而不当利用则是财产的运用偏离或从根本上背离了出资人的出资目的。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国有出资人投资企业的目的是要实现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而对于公益性的社会组织,国有出资人出资的目的是要实现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成立所追求的公益使命与目的。国有出资人保留其出资到企业或社会组织资产的所有权,拒绝承认法人对出资财产享有独立法人财产权就可让国有出资人作为所有者非常便利并合法地对任何可能损害国有资产的行为加以干预,本质上还是为了出资人的回报最大化。对于营利性企业法人的出资人而言,出资的目的就是投资回报最大化,而对非营利的社会组织出资人或捐赠人而言,则是出资或捐赠的财产用于公益目的最大化。对于国有出资人出资到社团法人的财产,只要用于社团章程载明的目的,最大限度实现该目的所要追求的使命或公益,则不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如果这些财产被管理人中饱私囊或不当浪费,或背离了社团法人章程载明的目的,则产生了资产流失。因此,对于非营利的社会组织而言,国有出资人真正应当关注国有资产流失不是资产价值减损,而是资产用于不当的目的,偏离或背离了社团章程规定的公益目的。

4 建立健全目的导向的法人财产权,确保国有出资人出资目的最大化

4.1 社会组织应当明确社会组织法人对出资人出资或捐赠的财产享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社会组织法人一旦成立,出资人或捐赠人不得抽回

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一旦成立,股东就不得抽回出资。但现行有关社会组织的立法《民办非企业登记管理条例》《社团登记管理条例》和《基金会管理条例》都没有明确规定,民办非企业、社会团体和基金会对出資人出资的财产享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也没有明确规定民办非企业、社会团体、基金会一旦成立,出资人不得抽回出资,即出资人或捐赠人一旦完成出资,就不再享有这些出资的所有权,只能依法和依据社会组织章程、捐赠合约行使治理权(包括知情权、监督权和对违反义务的理事、监事和管理人员的诉权等),非营利社会组织的使命就是实现出资人或捐赠人的出资或捐赠目的(社会组织目的)的最大化。

4.2 明确并健全社会组织理事、监事、管理人员对社会组织的忠实义务、勤勉注意义务及坚守义务,保护社会组织法人财产权,实现社会组织出资人或捐赠人目的最大化

我国现行有关社会组织的立法都明确规定,社会组织的财产必须用于其章程载明的目的。《社团登记条例》第29条第2款规定,社会团体的经费,以及开展章程规定的活动取得的合法收入,必须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活动,不得在会员中分配。第29条第3款还规定,社团接受的捐赠、资助必须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必须按照捐助人、资助人约定的用途使用。《民办非企业登记管理条例》第21条规定,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章程规定的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的合法收入,必须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活动。但我国现有立法并没有明确规定民办非企业、社会团体、基金会的理事、监事及其管理人员对社会组织的忠实义务、勤勉注意义务、坚守义务以及违反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忠实义务要求社会组织的理事、监事及管理人员按组织最大利益行事,不得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他人谋取任何利益。违反忠实义务的行为包括利用职务上便利将组织某些资源分配到自己名下,如通过支付过高的报酬,或从事对自己有利的交易而让组织受损。还包括侵占公司商业机会,或给予其担任理事或管理人员的社会组织进行捐赠等不当行为。

勤勉注意义务要求社会组织理事、监事、管理人员善意行事,尽职尽责。它要求其在履职过程中达到审慎的人在同样情形和环境下的勤勉、注意和技能的标准。这就要求理事、监事通过参加社会组织的理事会、监事会对管理人员和雇员提供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审查把关,对雇员、外部顾问和其他人进行监督,以确保社会组织目标能够最大限度实现,防止滥用和欺诈。违反勤勉注意义务,导致社会组织财产受到损失,理事、监事及管理人员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除忠实义务、勤勉注意义务,社会组织的理事、监事、管理人员对社会组织章程载明的使命或目的负有坚守义务(The Duty of Obedience),在营利性企业,董监高的坚守义务就是为股东价值最大化(股东出资的目的),而对于非营利的社会组织,理事、监事及管理人员的坚守义务就是社会组织目的最大化(其追求公益目标,出资人及捐赠人出资及捐赠目标的最大化)。该义务要求理事、监事及管理人员按其设立时所设定的目的管理和使用其财产。坚守义务要求社会组织的理事、监事及管理人员不能越权行事(从事组织章程不允许从事或无授权从事的业务),不能将社会组织财产用于任何偏离或背离社会组织章程载明的目的及使命的其他目的。违反坚守义务,出资人、捐赠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就可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禁止公司从事越权交易,让有关责任人员对此承担责任。坚守义务除了既包括消极不作为的一面,还包括积极作为的一面,即要求社会组织的理事、监事及管理人员应当积极落实组织的使命,如营利公司最大限度实现股东价值,非营利组织要最大限度实现组织的使命,满足捐赠者的慈善愿望。

忠实义务、勤勉注意义务和坚守义务赋予了社会组织的出资人、利益相关者(捐赠者、受益人)等知情权、参与监督权和司法救济权。一旦社会组织理事、监事和管理人员违反了上述义务,出资人或利益相关者就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或提请监管机构采取监管执法行动。

4.3 明确近似原则,最大限度延续和实现出资人或捐赠人的目的

所谓近似原则(The Cy Pres Doctrine ),按照英美普通法上的信托法,是指受托人必须严格按照信托创设时设立人确定的信托目的管理和运用信托财产,除非目的实现或无法实现(违法或不可行)。当目的确实无法实现时,才允许将信托财产用于最接近信托目的用途管理和使用信托财产,除非该信托有相反的意思表示,这就是所谓“力求近似”原则。

近似原则是为确保社会组织退出时,社会组织清算后剩余财产能够继续用于出资人或捐赠人出资或捐赠的公益目的,防止财产被不当滥用或侵占。我国现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25条只是笼统规定,社会团体处分注销后的剩余财产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而目前国家并无如何处理的相关规定。《民办非企业登记管理条例》则没有明确规定。《基金会管理条例》第33条则明确规定,基金会终止后剩余财产由登记机关捐赠给与该基金会性质、宗旨相同的社会公益组织。新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第59条规定,非营利民办学校剩余财产继续用于其他非营利学校办学。在新修订的有关立法中,应该明确将近似原则纳入立法,要求社会组织终止后,清算剩余财产应按照出资人或捐赠目的最大化要求处分,移交给能够最大化实现社会组织章程规定公益目的社会组织管理和运用。

5 结 论

“官办”行业协会商会政会不分财产性根源在于政会间扭曲的财产关系,而扭曲的财产关系根源在于不承认和不尊重社会组织对出资人出资的财产或捐赠财产享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而这又源于出资人或捐赠人担心财产被浪费或被滥用,偏离或背离了其出资或捐赠目的,即所谓“资产流失”。尽管我国现行有关社会组织的立法都承认社会组织的独立法人地位,但却没有明确承认社会组织对出资人或捐赠人出资所形成财产享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保护法人财产权制度也不够健全。

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就是,社会组织立法必须明确社会组织对出资人出资或捐赠人捐赠所形成的财产享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出资人或捐赠人不得抽回。消除出资人或捐赠人担心财产被浪费或不当侵占或利用的治本之道在于建立健全目的导向的法人财产权制度。

健全目的导向法人财产权制度的进路不是让出资人或捐赠人对出资到社会组织的财产保留所有权,而是要完善社会组织的法人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理事、监事、管理人员的忠实义务、勤勉注意义务、坚守义务及责任,保障出资人、捐赠人知情权和监督权,完善社会组织法人治理结构及治理机制,确保社会组织对出资人或捐赠财产的运用不会偏离社会组织的使命与目的。

健全目的导向的法人财产权制度还需要完善社会组织外部治理机制,促进社会组织的有效竞争,通过竞争实现社会组织的优胜劣汰,优化公益捐赠或出资的配置,将资源配置到实现出资人或捐赠人目的最大化的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家(或社会企业家)手上。这就必须明确近似原则,确保社会组织退出、社会组织清算后,其剩余财产继续用于出资人或捐赠人出资的目的,实现出资人或捐赠人出资目的最大化。

总之,防止资产流失,实现出资人或捐赠人出资目的最大化的治本之道不是保留、强化出资人或捐赠人对出资到社会组织的财产的所有权或支配权,而是提升和完善社会组织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提升其治理水平。就权利保护角度而言,这就需要通过强化和保障出资人或捐赠人的治理权利,而不是其财产权利。通过保障出资人强化和保障出资人或捐赠人治理权利来健全社会组织法人财产权的保护,不仅可以防止社会组织内部人(即社会组织的理事、监事和管理人员滥用社会组织的财产,还可以防止出资人或捐赠人滥用社会组织的非营利地位进行政策套利。否则,不仅在“官办”行业协会商会之间存在政会不分、财产关系扭曲问题,在非官办行业协会商会中同样也存在类似问题,即出资人或捐赠人利用社会组织“非营利”地位进行政策套利的滥用行为。

参考文献:

[1]宋晓清.全面深化改革时代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关系的重构[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5).

[2]宋晓清.谨防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过程中的三种风险[J].中国社会组织,2015(21).

[3]吴卫红.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4]余晖.管制与自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5]余晖.行业协会及其在中国转型期的发展[J].經济管理·新管理,2001(1).

[6]郁建兴,沈永东,周俊.从双重管理到合规性监管——全面深化改革时代行业协会商会监管体制的重构[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

[7]郑琦.社会组织监管:美国的经验与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2013(2).

[8]曾韶华.基于产权理论的非营利组织委托代理关系[J].发展研究,2009(3).

[作者简介]贺绍奇,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余晖,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婕颖,北京市大兴区地方税务局公务员。作者感谢相关国家机构和某行业总会在调研中给予的大力支持。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企业社会责任成本会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