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影视文学范文

2023-09-20

戏剧影视文学范文第1篇

一、新时代戏剧影视表演教育的发展特性

时代快速进步, 戏剧影视的受众群体正在发生变化, 且受众的喜好和艺术欣赏偏好也在不断变化, 由此导致文化市场跟随大众的变化而变化, 现今人们更为热衷于短小精悍的文化形式, 由此各类型的文化艺术产物蓬勃兴起[1]。从历史角度来说, 艺术是贵族性的象征, 而现今早已经不是当初的单一概念, “艺术”已经普及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 是生活中触手可及、随处可见的客观对象。由此当今艺术教育也不再是传统“单一技术教育”, 以单纯的演出表演人才培养为目的, 而是向着综合交叉艺术教育发展, 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现今文化市场的改变和受众的需求大力推动了艺术的发展, 单一传统的表演戏剧影视教学体系已无法满足社会受众的需求, 也无法全面培养出社会需求性的戏剧影视表演人才, 由此高职艺术院校需要准确定位, 结合社会及学生的实际需求, 在保持优秀教学传统体系的基础上, 发展、创新、完善、改革, 培养出社会需求型的高素质表演人才。

二、高职艺术院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改革与实践

1、表演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传统教学体系更加注重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内容, 而学生通常会在课后进行自我练习和巩固, 且戏剧影视专业的学生课程任务也很繁重, 自己的时间也少之又少, 由此表演作为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 对于实践的需求很大, 现今针对这一特点, 在表演类课堂教学内容上有较大的改革和调整, 在课堂中设置了更多反复练习的时间和机会, 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逐渐内化更多的能力[2]。在课堂中, 要多多设置即兴练习, 并且设计出表演技能与演员创作素质相结合的练习任务, 让学生课后完成, 表演不能只注重于模仿, 更为重要的是创造。另外, 表演类课程内容繁多且丰富, 在灵活、灵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压抑与压力可能会让学生过于紧张, 从而掩埋了学生的灵感。另外, 教育过程中时刻保持着基础阶段元素与表演元素的连贯性, 贯穿始终, 不能出现跳层和割裂状况。表演教师在教学中则不再担任主体地位, 而是以引导者的身份指导和帮助学生, 训练各项表演元素, 并且鼓励学生在训练中找到生活, 在生活中找到表演的灵感, 将自身的创造性和表演的艺术性完美发挥出来。同时在训练学生掌握基本功时, 还要通过剧目实践教学来让学生掌握巩固表演的技能技巧, 通过剧目驱动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创造性, 学生不是被动的去学习, 而是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剧目为主线, 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创作欲, 打造出一个新的教学模式。

2、形体与表演台词的融合教学

在高职艺术院校的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 形体课课程中引入发声练习, 能够有效强化各类技能的训练效果, 台词课程与形体课程的结合形式是教学改革的一大特色, 这也是一种新式的强化动态式的教学方法[3]。形体课堂与表演台词的融合, 不同于单纯发生及声乐课程的教学目的, 其结合的最终教学目标在于对学生进行动态发声的习惯性训练, 让其“动、念结合”。具体教学过程中, 通常要求学生边叙述台词、边进行肢体动作, 从而让台词、表情、动作以及肢体语言协调, 在不断的练习中巩固, 达到让学生产生一种学习行为习惯的目的。形体课程能够提升学生的柔韧性、身体协调性、反应灵敏度, 与表演台词的融合教学, 能够增强节奏感, 提升学生的表演热情, 做到一心多用, 因为艺术戏剧影视专业的学生, 在就业中最为突出的是交叉式表演能力。

3、综合汇报演出

高职院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改革过程中, 摒弃过去单一化的教学汇报形式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在改革后的课程实践中, 有效加强了“声、台、形、表”之间的融合性, 将原本相对独立的课程进行综合性融合, 最终以教学汇报以及晚会等形式进行学业审核, 也将其作为阶段性教学的节点评价试题[4]。综合汇报演出能够验收上一阶段的教学成果, 并且发现上一阶段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为下一阶段的教学重点设置、改革以及调整提供理论个实践依据, 以此为基础不断提升。一般来说, 综合汇报演出的形式多种多样, 包括独唱、合唱、舞蹈、舞台剧、相声、快板、戏曲、魔术、话剧、小品、音乐剧等众多内容, 经常性的进行综合汇报演出, 能够展现出演员的最佳能力和综合素养, 并且将自身的优势以及才艺完美发挥出来, 并且提前在舞台上展示自己, 战胜自己。

三、建议

当前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学手段趋向多元化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的必然选择, 也是未来发展中的必然趋势, 而复合型表演艺术人才的培养也是当前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重大教学要求。但在高职艺术院校的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体系改革过程中, 需要注重的是复合型表演人才的培养问题, 也就是说要将“博与专、学与用”的问题深刻理解, 融合贯通于课程体系之中。众多艺术院校开设了编剧、导演、主持、采编、评论等不同类型的课程, 虽然有效的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但表演这一灵魂性、核心性的内容决不能忽视, 不能将教育过度职业化, 从而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自然天性。另外, 在课程设置方面, 应该讲求稳定, 实用性课程的增加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但要注意不能冲击了表演基础课程的地位。

摘要:高职艺术教育工作者以高职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而孜孜以求, 如何在改革教学和实践中进行创新, 培养文化产业需要的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表演人才, 首先需要对高职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结合用人单位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完善改革, 融入地方特色文化进行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

关键词:高职表演,教学改革,实践

参考文献

[1] 李慧琳.对中国高校表演专业教学现状及发展的思考[D].重庆大学, 2011.

[2] 苏静.戏剧形体系列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齐鲁艺苑, 2016, 02:114-116.

[3] 龚佳丽.从游戏训练到表演创作——基础训练课程在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戏剧之家, 2016, 20:203.

戏剧影视文学范文第2篇

一、戏剧性对白的概念分析

戏剧性对白在本质上属于艺术表达技巧, 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 和英语诗歌几乎同时产生。英美文学发展史也是戏剧性对白发展史, 很多不朽名著就是因为借助戏剧性对白使得情节更加丰满和鲜活、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在中世纪后期, 戏剧性对白成为当时文学创作的主流手法, 得到作家和读者的青睐。截止到上个世纪末, 戏剧性对白的适用范围已经超越了诗歌体裁, 在小说作品中也崭露头角。跨越了历史长河的戏剧性对白, 在英美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地位越发突出, 适用范围逐步扩大, 成为英美文学的代表艺术方式。戏剧性对白在小说题材中的适用时间很短, 直到19世纪中叶, 戏剧性对白才真正成为一个专业的文学概念。在西方文学评论界, 很长一个时间段内对戏剧性对白有很大的争议, 情人节把作家和作品分割开, 反而让人不知所措。戏剧性对白的自我不仅代表主人公, 也代表作者本人, 是两者的结合体。

二、戏剧性对白的突出特点

(一) 客观性

对白的每一句话都是以第一人称叙述, 凸显说话者的主观情感, 但是仅就话语本身来讲, 对白是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观点, 并不是作者本人, 作者和对白的讲述人是分割的。因此, 英美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戏剧性对白是主人公形象的表现, 作者只是作为一个第三者窥探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并将它用文字表现出来。即使文字表达的观点和作者自身思想重合, 只要是文学作品中主人公所说的话, 就是戏剧性对白, 即便作者本人是英美经典文学作品主人公的原型, 也不能改变写作手法的本质。因此, 戏剧性对白是主人公思想的客观表现, 从本质上讲与作者本身来说无关。

(二) 角色的独立性

英美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对白可以让整个作品呈现出两个截然不同的基调, 通过角色的对白彰显不同角色的差异和内心对白, 从中也可以感悟到作者的心声。比如, 但丁《神曲》内的诗歌, 不仅可以让读者感悟到主人公的心声, 还能够从中领略到作者的感想。但是, 应当警惕的是, 戏剧性对白对于作者本身思想观念的表达只是读者单方面的猜测, 是一种间接表达, 通过主人公的话语读者感悟到作者的态度倾向, 但是这没有任何权威, 作者不会把自己内心的观点强硬的灌输给读者, 而是会给英美经典文学作品创造丰富的想象空间, 任由读者驰骋想象。所以, 戏剧性对白是一个广阔的空间, 尤其是在启蒙运动后, 在文学评论界普遍认为戏剧性对白具有角色独立性, 曾经的戏剧性对白的权威意识逐渐瓦解。

(三) 性格塑造

在英美经典文学作品中, 主人公的话语经过戏剧化加工, 对白表达人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通过他的对白不仅传达了主人公的所思所想, 也塑造了主人公的性格。所以, 戏剧性对白的精彩之处不只是主人公的话语, 还在于主人公内心情感和性情本质的揭露, 某些戏剧性对白还能预示故事的未来发展趋势。话语是戏剧性对白彰显主人公性格的载体, 通过对白抒发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因此, 戏剧性对白是对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剖析, 在主流文学评论界, 心理对白也是戏剧性对白的同义词。

上述内容只是戏剧性对白突出特点的简述, 但是从中不难发现, 戏剧性对白在某种层面上和现代文学产生共鸣, 成为英语文学作者竞相追逐的写作手法, 戏剧性对白的加入让英美经典小说的文学和艺术价值有了质的飞跃。

三、戏剧性对白的外在形式

(一) 怨诗

作为一种古老的英美文学体裁, 怨诗最早可以上溯至古希腊时期。顾名思义, 该体裁的主流情感是悲怨的, 通过刻画主人公, 对逝世、分离、思慕等负面情感进行表达。14世纪末和15世纪初, 英文作品中出现了大量表达怨诗的主人公, 也借由主人公彰显作者本人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特征。伴随西方思想解放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展, 文学艺术也得到攀升, 怨诗无论是数量还是在抨击时政的质量方面都与以往大不相同, 怨诗这种写作题材得到空前的发展, 作者内心情感也能通过文学作品向世界传达。米尔顿是怨诗的典型代表作者, 文艺复兴阶段, 作者突破了历史人物的局限性, 将很多当代人物甚至虚构中的人物融入了怨诗中, 这让怨诗的发展空间进行了扩张。浪漫主义潮流席卷下, 怨诗也加入了浪漫色彩。文学作品中使用怨诗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角色都和作者自身在身份上有很大的差距。这让戏剧性对白变得更加客观, 主人公的叙述让主观性更加强烈。

(二) 信体诗

作为罗马时代的典型代表, 信体诗和怨诗不同, 虽然在主流情感基调上依然是表达一种悲伤的情绪, 但是在表述角度来说, 信体诗是以第三方角度进行表达。这种表达方式更加客观、说服性更强。文艺复兴阶段是信体诗广泛流传的时代, 丹尼尔的作品是信体诗的典型代表, 他的一篇作品中就利用信体诗体裁描述了一个妻子的困惑和思考, 尤其是通过对妻子困惑的刻画, 让读者能感受到妻子不受丈夫喜爱的原因在于妻子的平庸。无独有偶, 邓恩也借助信体诗抒发情感, 邓恩撰写的文学作品中, 一个叫萨福的主人公通过信体诗表达了自己对情人的思念。

理性时代的到来, 怨诗逐渐退出文学作品的中央, 信体诗的时代到来了。很多英美经典文学作品通过主人翁表达的信体诗对人性和社会进行了深刻剖析, 艺术价值也上升到了哲学层面, 这样戏剧性对白不再单纯是一种文学方面的娱乐, 反而承担着更加深沉的责任。

(三) 抒情诗

勃朗宁是戏剧性对白的最早定义者和揭示者, 他对戏剧性对白的喜爱超过了同时期所有诗人,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她的文学作品有很多以“戏剧性”来命名。这彰显了勃朗宁对自己文学作品的自信, 特别是在他对文学作品概念的论述中, 他对戏剧性对白的本质和积极效果。进行了深入剖析。任何一部文学作品, 虽然会传达不同深刻的思想价值, 但是在本质上却是一种茶余饭后的娱乐, 让读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消耗时间。因此, 戏剧性是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必须要具备的特性, 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继而让读者认同作者表达的思想观点。抒情诗也是如此, 虽然抒情诗在本质上是作者编写的, 但是却是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所思所想, 所以抒情诗表达的观点其实是主人公的观点。只要文学作品中有证据表明抒情诗是主人公的感悟, 那该抒情诗便属于戏剧性对白。时代在变迁, 器具性对白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但无论题材和载体发生怎样的不同, 只要是文中主人公的情感抒发, 则就是戏剧性对白。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戏剧性对白从开始到今天, 经过了长达六个多世纪的历程, 其在英美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地位逐步攀升, 已融入了英语文学的思想精髓, 会制约英文文学发展路径。戏剧性对白的发展与现代小说共同成长, 对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感染力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其实, 对白无论是在人性刻画方面还是艺术价值领域都有较高的造诣。本文从英美文学出发, 探讨了戏剧性对白的概念、特点和形式, 希望能为英美文学赏析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摘要:世界广为流传的英美经典文学作品中, 戏剧性的对白是作品的闪光点之一, 其创造出的艺术价值往往是其它写作手法无法达到的, 尤其是在英美诗歌领域, 对白是个常用的艺术手法, 通过对白把作者的内心世界形象的表达出来。随着世界突飞猛进发展, 戏剧性对白也逐渐发生变化, 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得到了空前的扩张, 这让对白登上更广阔的舞台, 也提升了英美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本文从英美文学作品出发, 剖析了戏剧性对白的概念和特点, 希望能为英美文学作品赏析做出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英美文学,戏剧性对白,传统

参考文献

[1] 狄玲.谈英美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的体现[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8, 1401:92-96.

[2] 唐玉娟.“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8, 01:146-148.

[3] 黄甦, 胡敏.新媒体环境下英美文学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 3812:57-58.

[4] 水彩琴.英美文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研究[J].英语教师, 2018, 1803:16-21.

[5] 罗天霞.基于精神分析批评视阈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探究[J].外文研究, 2018, 601:55-58+107.

[6] 何欣.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赏析--评《英美文学欣赏 (第三版) 》[J].江西社会科学, 2018, 3806:258-259.

[7] 关红艳, 杨文涛.英美文学教学设计与实践方法研究--评《英美文学与教学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18, 04:99.

戏剧影视文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影视 手段 应用 文学欣赏 课程教学

一、影视教学手段应用于文学作品教学的优势

1.影视形象直观反映出文学作品内容

文学作品是高度抽象化的和概念性的艺术品,对于文学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形象、事件、背景都需要阅读者自身具备一定的认知水平,在接受的过程中,阅读者利用自己已经存在的概念和形象知识体系,将文学作品中需要被接受的部分转化为自我的理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个体所具有的个性特征,决定了在每个学生的思维中,所产生的形象具有千差万别。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真正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很难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将文学作品所有需要表达出来的东西,在短时间内形象展示出来。影视作品恰好能够弥补文学课程教材过于抽象化的缺点。在所有的形象表达方式中,视像化是最直观的。人物、情节、背景都能够在视觉展示中被直观地得到体现。

2.影视表现手段更加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学生对于信息的接受过程是复杂的,首先是感官的刺激,引发学生神经的兴奋,刺激大脑皮层,最后引发记忆。感官刺激越强烈,所引发的刺激越强烈。相比于纯粹的文字,影视作品是行、事、图、文的有机结合,极具有动态感地以立体地方式展现出来。多样化的展现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结合课堂讲解与文字的原典阅读,真正实现了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也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更有助于学科知识对学生大脑皮层的刺激,形成知识的积累和沉淀。

二、影视教学在文学课程讲授中的作用

1.引发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精神

长期以来,学生对文学欣赏课程兴趣普遍不高,这种现象也是几乎全国各大高校文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难题,归根到底,其原因还是在于学生总是觉得教师的口头讲授“枯燥、干巴”,毫无兴趣感。文学作品的理解,是由语境的,对语境的理解则又是建立在情境之上。例如鲁迅的《呐喊》,没有历史情境的直观感受,单凭教师口头讲述中国旧社会的苦难,很难让成长于消费和娱乐媒介生态中的年青一代获得深厚的切身体验。但是采用影视教学手段,用一些带有历史记录场景的电影例如《甲午风云》来展示给学生看,侵略者在中国的种种暴行、中国农民生活的艰难和残酷、地主官僚资本和权贵的压榨、农民的落后和迷信……置身于这一系列现实环境之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切体会旧中国的黑暗和落后,也能够从情境出发,深刻体会鲁迅“铁屋子”的隐喻和内心强烈的呐喊。以此为出发点,学生有了深刻的体会,自然而然会对相关的知识有更加强烈的求知欲望。

2.加强师生的互动,提高课堂的效率

文学欣赏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体会作者透过文字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和感情,进而能够做到引导学生和作者之间达到感情的共鸣。通过影视的欣赏,引导学生寻找视像中的形象,再和原文中的形象进行对比,加强了师生和课堂的互动,解决了文学欣赏课中学生一直诟病的“枯燥”的问题。而且,透过两者之间的对比,让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找到影像和原文之间的不同,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如此一来,大大提高了课堂讲授的效率,也进一步活跃了课堂的氛围,营造出了“互动式课堂”。笔者在《红楼梦》的课程讲述中,多次以不同版本的《红楼梦》剧作与原著让学生做对比,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学生能够主动找到原著与影视中结构、形象塑造等方面的不同,从而展开积极讨论。

三、文学欣赏课程中对影视资源应用的问题及其规避

作为文学欣赏课程,其课程的主体还是在文学欣赏。影视教学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和加强文学欣赏主体内容的理解和完善。因此影视手段的使用,必须是处于从属的地位。由于影视相比于文字更具有冲击力、感染力和吸引力,过量的影视的使用,势必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专注力,更深一层,影视所带来的视觉冲击相比于文字更容易在学生的记忆中形成沉淀,甚至会起到“喧宾夺主”的副作用。“小说的最终产品和电影的最终产品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美学种类,就像芭蕾舞不能与建筑艺术表现得一样。”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势必会存在一个“度”的问题,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利用影视资源,不可以太过于花哨,也不可太过于长时段。总之,保持在始终以文学欣赏作为主要对象的可控范围之内。

戏剧影视文学范文第4篇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文学专业设置的一门选学课程,旨在提高当代青年学生的艺术修养。随着传播学的日益发展,作为传播艺术的电影、电视在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这不仅使文科学生、甚至使理工科学生也对影视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了解影视艺术的发展概况和它的基本原理,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水平。正是为了适应这种时代需要,本课程讲授中外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以及影视艺术的基本理论,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使之能够进行较专业的影视文学批评和影视评论文章的写作,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课程主要内容和学习任务

本课程由电影篇和电视篇两部分组成。在电影篇中讲授中外电影艺术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以及在这演变过程中对电影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关键人物,着重阐述电影艺术的一些基础理论,并结合我国当代电影的实际现状对其作出评价;电视篇介绍中国电视剧的总体发展概貌,同时对当下电视剧的成功与不足进行探讨,并有针对性地对电视纪录片中深受百姓喜爱的个别有特色栏目进行介绍。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多观看影片和电视剧;掌握电视的基本原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对影视作品用影视艺术的角度进行分析,密切关注当代影视发展的走向。

二、教学原则和方法

教师主要讲授中外电影、电视发展概况和影视艺术的主要特征,从而提高学生思考、欣赏和分析能力。组织学生观赏一定的优秀影视节目,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写成书面作业,养成学生好学深思的学风,提高学生分析、评论的写作能力。

三、课时分配

序号 课题 教学时数

小 计 讲 课 鉴赏评论 一 第一章 电影先驱人物 2 2 二 第二章 中国电影的发展 2 2 三 第三章 电影成熟兴旺时期 2 2 四 第四章 蒙太奇和电影剪辑 2 2 五 第五章 长镜头和空镜头 2 2 六 第六章 现代科技革命与电影艺术关系 6 七 第七章 中国电视剧发展论述(上) 4 八 第八章 中国电视剧发展论述(下) 4 九 第九章 电视纪录片的群体创伤 6 合 计 32 20 12

四、教学内容

2 2 2 4

4 2 2 4 第一章

电影先驱人物 (一)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推动电影艺术向前发展的几位著名的早期电影工作者,通过掌握他们对电影艺术的贡献从而理清中外电影发展的大致历史线索。 (二)学习内容

1.世界第一位电影艺术家——梅里爱 (1)了解梅里爱早期电影的成绩与缺陷。 (2)识记梅里爱的主要电影。 2.美国电影之父——格里菲斯

(1)了解格里菲斯的电影和他的蒙太奇形式。

(2)理解《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运用的艺术手法。 3.电影艺术大师——爱森斯坦 (1)了解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 (2)评价爱森斯坦电影的艺术成就。 4.伟大的喜剧大师——卓别林

(1)了解卓别林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夏尔洛的形成、发展与变化。 (2)理解卓别林电影对当时社会的现实意义。 (3)了解卓别林电影的主要特色。 5.现代电影之父——奥逊·威尔斯 (1)了解奥逊·威尔斯的杰出才能。 (2)理解《公民凯恩》的艺术成就。 6.中国电影先驱——张石川、郑正秋 (1)识记张石川、郑正秋导演的电影。

(2)了解张石川、郑正秋对中国电影的开拓意义。 第二章

中国电影的发展 (一)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中国电影形成、发展和早期阶段电影的历史现状,掌握当时爱国人士的电影理论

主张和当时左翼电影运动对电影发展的影响。实事求是地评价左翼电影运动的历史功绩。 (二)学习内容

1.艺术和科学的结晶。

(1)一般了解电影的诞生过程。

(2)识记对电影的诞生有重要作用的科学家。 2.中国电影的萌芽

(1)识记中国早期电影和导演。 (2)了解中国早期电影的复杂现状。 (3)了解鸳鸯蝴蝶派电影。 3.鲁迅与电影

(1)了解鲁迅对电影艺术的主要见解。 (2)了解鲁迅和电影的关系。 4.左翼电影与人民电影的兴起

(1)一般了解左翼电影运动开展的历史背景。

(2)掌握左翼电影运动的巨大历史功绩并作出评价。

(3)识记左翼电影运动期间拍制的电影和左翼电影运动的主要人物。 第三章

电影成熟兴旺时期 (一)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中外电影是如何走向成熟、兴旺的,理解戏剧化电影观念的兴起对电影发展的影响,掌握电影形态和风格的变异以及支持这种变革的相关理论从而把握电影的发展走向,并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科技的介入对电影带来的影响。 (二)学习内容

1.电影的成熟和兴旺

(1)了解美国电影趋向成熟的主要原因。

(2)识记三四十年代好莱坞和当时中国的主要电影和导演。 2.戏剧化电影观念的兴盛 (1)了解好莱坞的类型电影。 (2)一般了解好莱坞电影的特点。 (3)识记当时有名的好莱坞电影。 3.写实主义思潮的兴起

(1)了解写实主义电影兴起的原因。 (2)理解巴赞等人的理论主张。 (3)理清写实主义电影的历史发展。 4.现代主义哲学思潮与电影

(1)了解现代派哲学思潮的主要特征和它表现在艺术作品中共同的特点。

(2)在了解弗洛伊德和存在主义思想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他们的哲学观点对现代电影的影响。 (3)了解现代主义电影的主要特征。

(4)识记我国在八十年代之后出现的优秀影片并能结合影片具体分析。 5.高科技电影的崛起

(1)一般了解高科技在电影上的应用。 (2)识记高科技拍制的电影。 第四章

蒙太奇和电影剪辑 (一)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重点掌握蒙太奇的形成过程,明确蒙太奇和人的视听间的心理、生理关系,在理解蒙太奇的本质基础上熟悉蒙太奇的种类。 (二)学习内容

1.蒙太奇的由来与发展

(1)了解蒙太奇产生、发展的经过。

(2)识记对蒙太奇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 2.蒙太奇与视听注意机制

(1)了解蒙太奇与入的视听间的生理、心理关系。 (2)理解蒙太奇在艺术中的广泛应用。 3.蒙太奇的本质及其界说 (1)理解蒙太奇的本质。

(2)通过对电影的总体结构、段落结构和镜头结构的分析理解电影的时空结构,从而进一步理解蒙太奇是一种电影时空的结构方法。 4.蒙太奇的诸种形式

(1)了解蒙太奇的主要形式。

(2)能举例说明蒙太奇的各种形式。 (3)能具体分析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 第五章

长镜头的空镜头 (一)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长镜头产生的历史条件,理解长镜头的主要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巴赞对长镜头理论的贡献;理解空镜头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并了解新时期我国在长镜头和空镜头运用上所取得的成绩。 (二)学习内容

1.长镜头的产生

(1)了解长镜头产生的技术条件。

(2)识记电影史上善于运用长镜头的几位著名导演。 2.长镜头的效能

(1)理解长镜头的作用。

(2)能结合影片举例说明长镜头的各种作用。 3.巴赞的长镜头理论

(1)理解巴赞的长镜头理论。

(2)对巴赞的长镜头理论作出评价。 4.中国的长镜头探索

(1)了解中国电影长镜头运用的逐渐深入。

(2)识记中国新时期运用长镜头理论来拍制的电影。 5.值得关注的空镜头 (1)理解空镜头的概念。 (2)理解空镜头的作用。

(3)欣赏理解电影史上的典型空镜头。 6.“十七年电影”空镜头运用的特征

(1)了解“十七年电影”空镜运用上的语用特征。 (2)了解“十七年电影”空镜运用上的不足。 7.新时期空镜运用的艺术特征

(1)了解新时期空镜运用的艺术特征。

(2)能结合影片对新时期空镜的艺术特征进行具体分析。 第六章

现代科技革命与电影艺术关系 (一)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电影的诞生和科技有密切关系,现代科技进步不仅在技术上给电影艺术带来深刻革命,甚至在意识形态上也有所冲击,考生能客观辨证地评价科技给电影艺术带来的利弊。

(二)学习内容

1.电影的诞生和四次变革

(1)了解电影的诞生和科技的关系。 (2)一般了解现代科技在电影上的应用。 2.现代科技革命给电影带来的挑战

(1)了解现代科技给电影艺术带来的深刻影响。 (2)识记用高科技拍制的科幻电影。 3.电影与文化的渗透

要求考生理解电影与媒体的互为关系。 4.当代电影艺术价值的迷乱

(1)理解高科技带来的当代电影艺术价值的不足。 (2)公正评价高科技给电影艺术造成的影响。 第七章

中国电视剧发展论述(上) (一)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中国电视剧走过的风雨历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电视剧的历史演变,理解每一阶段中的中国优秀电视剧的艺术成就。 (二)学习内容

1.电视剧是新兴的荧光屏上的剧种

(1)理解电视剧是荧屏上的一种新兴产物。 (2)了解电视剧的发展过程。 2.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历史

(1)识记每一时期(初创期、停滞期、恢复期、发展期、成熟期)的中国代表电视剧。 (2)理解发展期、成熟期的几部优秀电视剧的艺术成就。

第八章

中国电视剧发展论述(下) (一)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中国电视剧发展的现状,重点掌握几部较有影响的中国电视剧,对中国电视剧所

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能作出适度的评价,联系目前电视剧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批评 。

(二)学习内容

1.名著改编电视剧

(1)了解中国四大古典名作改编成电视剧的成功经验和所取得的成绩。 (2)识记由四大名著改编成电视剧的编剧、导演、摄像、主演等。 2.单本剧和短篇电视剧

(1)了解几部优秀短篇电视剧的艺术成就。 (2)分析优秀短篇电视剧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3)理解单本剧和短篇电视剧的特点。 3.惊人的电视剧数量和亟待提高的质量

要求考生了解当前电视剧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4.提倡短剧和单本剧

(1)了解短剧在当代兴盛、跌落和振兴的过程。 (2)理解提倡短剧的深刻意义。 5.增强电视剧中的声音表现力

(1)能结合实例分析声音在电视剧中的作用。 (2)了解影现中声音的构成元素。 第九章

电视纪录片的群体创伤 (一)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状况,理解南北两个创作群体各自不同的风格,了解个别纪录片栏目的特色,在此基础上要关注当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情状。 (二)学习内容

1. 南北两个创作群体的比较研究

了解南北两个创作群体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的不同美学主张。 2.第一个每日播出的纪录片栏目《生活空间》

了解《生活空间》栏目的特点。 3.《京城百姓家》的方向性启示

了解《京城百姓家》在电视纪录片中的独特性。

五、课程建议与教学参考书目

1. 高鑫主编,《影视艺术欣赏》,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7月

2. 陈宇锴 王志敏主编《电影鉴赏指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5月

拟订人:王新菊

戏剧影视文学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步伐加快,作家“触电”现象日益频繁,作家对自身与电影的关联互动以及由此生发的相关认知、意识和观念,也在逐渐变化,最意味深长的是有的作家在“触电”中逐渐具有了影视文化的产业意识和产业思维,并为平衡文学艺术水准与影视生产规律之间的关系做不懈地努力。作家与影视产业之间互动具有重要意义和必要性,以达到最终创造双赢互利局面的目的。

关键词:电影产业;文化价值;产业思维

中国作家与电影结缘,早从鸳鸯蝴蝶派作家、张爱玲等与早期电影的关系中就有迹可循。新中国成立后,周立波、梁斌与杨沫等作家,也不同程度地与电影有过接触,新时期来临,一大批当代作家莫言、王朔、苏童、池莉、铁凝、刘震云、刘恒、二月河、张平、海岩、王安忆、刘醒龙、邓一光、东西、鬼子、方方、李冯、北村等的文学作品都被改编成影视剧。在如今影视走向市场产业化的背景下,作家与电影的关系是越发紧密,“触电”现象日益频繁,小说文本与影像文本之间的关联与差异一直为大众所关注。随着市场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步伐加快,作家对自身与电影的关联互动以及由此生发的相关认知、意识和观念,也在逐渐变化,最意味深长的是有的作家在“触电”中逐渐具有了影视文化的产业意识和产业思维,并为平衡文学艺术水准与影视生产规律之间的关系做不懈地努力。

一、回望:作家产业意识的建立与发展

长期以来,许多作家的创作昂然地独立于影视媒介之外,只重视创作而轻视营销。在过去,作家“触电”在一些人看来,似乎是不务正业、是高雅屈从世俗,通俗降格媚俗。有的作家直言“我不触电”,干脆“躲进小楼成一统”。有的对“触电”举动犹豫不决、若即若离。

即使有的作家“触电”,似乎谈报酬也是难以启齿的,因为君子不言利是中国知识分子信守的传统理念。何况新中国成立十七年时,大家更是发扬风格“……没有你啊、我啊,分稿费啊,集体主义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来说,直到现在我都觉得非常可贵,比你争我夺、尔虞我诈宝贵。”[1]精神十分可贵!然而,进入新时期,现实环境变化了,产业结构变了,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同样变了,需要引进激励机制和竞争意识,否则会直接影响高质量影视创作的持续发展。

有的作家很少参与影视活动,在电影方面的产业营销意识淡薄,缺乏市场适应能力。他们多数时候仅出让改编权,止于单纯的经济关系,或是一股脑交给公司全权打理,“以文养文”,为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更好的经济保障。结果,虽有不少优秀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但因为宣传力度不大、营销不到位,结果真正进入市场,与观众见面,并取得高票房的实在不多,不能不令人惋惜。

然而在众声喧哗的视觉时代,大众传媒巨大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不能不刺激着思想活跃、眼光敏锐的作家们,他们中大多数人仍然依赖作协体制,拥有相对稳定的生活条件,按传统方式生活,但从同时期的横向比较来看,作家经济地位下滑,文人甚至被称作“文丐”。市场经济的规则也为文学写作者的生存提供了除作协之外新的可能性。他们也意识到改善生活品质很实际,苏童也曾坦言说:“作品改编成影视剧对作家是好事,否则我们就太穷了。”[2]经济利益的考量无可避免地渗透其间。于是,一些作家不再满足于出让影视版权,而是直接参与影视创作,或为编剧,或为导演,积极“触电”且取得了不菲成绩。刘毅然等作家已执过导筒,不论成败,是吃了螃蟹还是蜘蛛,都意味着许多作家已开始意识到文学与影视的互动、碰撞,不仅解决自身需要,对文学作品传播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在20世纪90年代,正是影视生产的经济利益层面,唤醒了作家们的市场意识和经济观念。1993年,上海的宗福先、贺子壮、陈村等作家签署了对影视剧本稿酬最低标准明码标价的“九·三一约定”。作家们的这些做法,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表现了文字写作对影视改编在经济上的自觉要求。当观念逐渐变化后,作家开始考虑改变运作方式,借用了一些商业化惯例,主动运用媒体为作品造势,比如池莉作品《水与火的缠绵》出版前就有报纸杂志广为宣传,大造声势,引起了广泛地回应。作家充当电视节目中的嘉宾,争取曝光率。还有一些作家深谙传媒的游戏规则,制造一些新闻事件来炒作自己;或者干脆当起了电视栏目策划者甚至主持人,更充分运用了影视的传播效力,获得更丰厚的经济回报。那些具有良好市场操作意识和能力的作家,将自己的作品与影视媒体有效地联系在一起,“王朔热”正是文学与媒体结合的结果,刘震云加大了营销策划和实施、执行的力度,推销《手机》成功。显然这些作家不仅重视创作环节,也十分看重已成为文化产品的小说和电影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不仅使其作品的销售量独占鳌头,票房飘红,而且引导了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热情。

影视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在中国影视画格上把作家的自身特质作为符号烙印上了,对文学和作家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同度影响很大,并逐渐形成品牌效应,给观众带来了更明确的观影目标和更多样化的选择,从而既满足了电影市场的需求,也刺激了作家相关作品销量的增加。当然,对影视文化产业来说,文化产品的品牌作用显然十分重要。有的经常“触电”的名作家作品即使不做广告,也能达到轰动效应。在大众传媒有心或无意的共谋下,池莉作品就是一个在文化和经济两方面都有很高效应的品牌。在池莉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热播时,很多人正是通过电影电视而产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作家、作品本身、电视、报刊,以及记者们的访谈等各类新闻,又互相充当了免费的广告,进一步增加了其文学作品的受众群体数量,良性循环,于是就有了令人瞩目的品牌效应。当代一些作家不仅创作方面产业意识增强,而且从文化传播到文化参与的行为活动方式,甚至到生产运营都参与进去,有的还成为主导。比如杨争光辞职创办“长安影视公司”,张贤亮当上了“华夏西部影视城有限公司”董事长。毫无疑问,影视这个巨大推手将作家果断地推向了市场,使作家步入了市场化的轨道滑行。

二、反思:是共荣互惠还是自我迷失

中国开放电影市场,产业化进程加快,由资本进入所带来的产业运作模式与理念,将彻底优化目前的产业结构,最后促成产业体系的多元化。同时为作家的参与和作品流通创造了一些条件,作家进入影视运作的程度加深,随之而来关于作家“触电”的利弊得失,议论纷纷,出现了各种声音,或褒或贬,到底是共荣互惠还是作家自我的迷失呢?我们结合近年来现实状况,来对此进行反思。

从正面看,文学与影视之间的互动其实是资源互补、应该鼓励的好事。影视文化的产业化、多元化发展积极把文学、文化资源放在市场重新配置的过程中,文学资源是影视产业发展坚实的文化基础和重要支持因素。

就作家一方来说,市场经济这一力量巨大的杠杆作用给文学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文学界在打破了单一与大一统之后,个人与个性的创造力得到了张扬。苏童、余华、刘恒、池莉、刘毅然、邓一光等著名作家都有所探索,而且成绩斐然。他们的小说一经影视改编后,利用影视所负载的巨大社会影响力指数,可以达到更广泛传播作品的作用,立即为更多的大众读者知晓,从而带动了他们作品的热销和畅销。

文学改编的畅销使作者的创作步伐与改编步伐也在加快,也成就了一大批随影视而走红的文学明星。周梅森、海岩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只要周梅森的作品一出来,马上就有人找他商讨改编事宜。二月河也因小说改编后热播增加了他的知名度,赢得了小说没能带给他的经济效益。

文学改编对当代作家的审美取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面对影视剧的强大社会影响力,作家的文学书写开始从单向度的文字思维向文字思维与影像视觉思维相结合的双向度的思维转变。作家的文学书写开始有意识考虑大众的审美需求,尤其是考虑导演影像改编的需要,甚至是自觉在为影像改编做准备。这种准备不仅包括小说内容与形式的多个层面,甚至还涉及影像的技巧和技法,反映了视觉时代作家审美方式的历史性变革。

而就影视运作一方来说,作家于电影业的意义也远远不止于作家自身发展的需要。电影产业是以创造、营销产品的文化价值为主,传递产品独特的文化内涵的产业形态,它给人们带来丰富的文化享受。因此,电影产业指向人们的精神世界,甚至直达人的灵魂深处,也担负着塑造社会文化面貌的责任,它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人们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还有价值取向,进而还可能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改变,最终达到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中国电影首先有产量压力,尚需大量有市场竞争力的电影剧本,支撑产品的足量生产。而目前大量因为各种政治和经济原因生产出来的产品良莠不齐,都使电影产品的数量与其市场竞争力之间不成正比,影视产品供应的多样性和连续性都比较缺乏。眼下就中国电影产业而言,一个可持续发展、良性运转的电影市场,每年单靠几部像《唐山大地震》那样的大片肯定是撑不住的。电影产品要想扩大市场份额,必须要考虑市场的需求,市场的繁荣必须有产品的支持,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所占比例较高,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壮大和市场培育提供了产品基础,产品丰富了才能得到市场的回报。

在实现电影产业化的进程中,提高电影的质量是一个重要标志,它是电影产品进入市场经济领域的前提。而文字母本即电影剧本更是影视生产的基础环节,直接影响着电影产品的质量和品位,甚至在争取市场投资时起到关键性作用。难怪著名导演谢晋说:“电影艺术的基础是文学。”[3]

目前,随着电影产业发展的不断深化,直接关系产业质量的内容层面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空洞、苍白、贫乏和直露,思想萎缩,而外表华丽、精致,过分膨胀,直至形式远远超越内容,缺少值得品鉴的韵味。所以,我们不能只注重电影产业经济指数的提升而不注重其文化内容的升华,特别是在中国电影的产业规模逐渐扩大、科学技术日益提高的时代,应大力利用和开发作家们丰富的文化资源。作家们以其丰富的题材,深邃的思想,独具魅力的民族特色,精辟的语言可以为电影产业输送别具一格的创意、好看的故事和多样的情绪体验,提供新鲜的思想内容和较高的审美情趣,以此提高电影产业的产品质量,以及文化附加值,逐步扩大电影的市场占有率。尤其如今面对美国文化的进攻和渗透,中国电影更应借助中国作家丰富的资源优势,立足本土文化传统,通过优美的影像语言传达多层的意蕴,以更加有效的方式去吸引观众,盘活市场,促使电影产业在国内形成能扩大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在国际主流市场上取得有利位置。

虽说作家写作被影视推向了市场化的轨道,作家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有其积极影响。但不可否认,经济利益关系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交往之中。很显然,影视的产业化及直观与可观的经济效益对原来仅靠写作为途径实现自身价值的作家有极大的诱惑。许多作家的创作越来越注重影视化的可能,越来越迎合影视的生产逻辑。在创作《大法官》时,张宏森不否认他的创作受到要改编电视剧的影响。有的创作者则是先参与影视改编或做影视剧的编剧,而后再写小说时,其小说的叙述方式显得似乎难以从影视的叙述方式中摆脱出来,甚至还出现先有电视剧,然后再根据电视剧写出小说的情形。《口红》便是池莉先进行剧本创作然后再发展成小说作品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产业化开发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错误倾向更应引起人们的警惕。有的作家为巨大利益所诱惑,为金钱写作,为改编而执笔,把文学变成了快餐式商品,结果逐渐磨损了艺术的灵思和审美的意味,长此以往,必然会对其创作的独立性和独特性造成损伤。

有些事实不容忽视,有的小说家们深度介入影视生产后,其叙事的能力和才情或多或少会受到一定影响。像海岩的小说,改编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其创作一直遵循着“爱情加犯罪”的套路;在具体的操作方式上,商业化痕迹更为明显,例如《玉观音》是专为云南省写的命题作品。这样的文字作品,要在小说叙事上有自觉的追求与创新是很难的。

可见,由于媒体对文学的介入以及它们所制造的种种喧哗,再加上选材上的创作意图先行,为迎合市场而用心经营,其结果不但不能对中国电影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反而伤害了作家的品质和声誉。更甚者,如果将利益放在首位,而忘却自己的文学使命,无异于舍本求末。

三、调整:营造一个双赢的局面

当然,目前中国电影市场环境仍需改善,电影市场的管理规范尚需加强,中国电影文化资源还处在短缺的情况下,中国作家的电影产业意识和产业思维尚未真正成熟,尚需进一步寻找可行策略,去生产适应市场需要的优秀电影。

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与反思,一部分作家已经率先走出市场的迷思,沉下心来,深入探求文学自身的真谛,关注大众的生存危机与生存信念、理想和价值,体现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同时也不放弃对影视创作的影响和尝试,只是立足点更明确,并试图在小说创作与影视制作之间达到某种平衡,以保证其艺术水准和审美品位。

影视文化的产业意识和产业思维,是从现代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观察的。它是一种市场意识,经营意识,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对于作家来说,不仅要坚守文学的主体性,坚持对人性、生命和宇宙意识进行深层透视,把深刻的哲理内涵作为恒久启示,而且还应贴近现实,了解市场,尝试多种艺术形式,包括影视创作和生产,这样既有利于自身积累,自身发展,也能创造需求,引导影视消费,向影视产业提供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文化产品,实现文学与影视产业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张静,陆柱国.快乐“触电”五十年[J].大众电影,2006(6):28.

[2]王宏伟,苏童.用现代精神“重述神话”[N].新华日报,2006-

02-07.

[3]代,庄辛.谢晋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93.

戏剧影视文学范文第6篇

2、借《西游记》谈当代影视文学现象

3、影视文学中的底层叙事研究

4、新时代下戏剧影视文学的艺术特点研究

5、论元明清文学与当代影视文学的关联性

6、从《甄嬛传》谈影视文学作品的教育作用

7、“十从十不从”与影视文学

8、新文科背景下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技能树”的构建

9、戏剧影视文学

10、从影视文学的“凑戏”看我国影视业的现状与前景

11、让理论之花在实践中结出丰硕之果

12、中国影视文学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前景

13、当代影视文学艺术作品意识形态问题研究

14、探讨影视文学的审美创造特征

15、影视戏剧文学的特点及欣赏探微

16、职高语文影视教学探析

17、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教学实践与改革分析

18、新时期下戏剧影视文学的艺术特点及欣赏

19、从影视到小说的当代影视文学现象

20、四川网络文学影视转化之产业问题解码

21、浅论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得与失

22、新时代影视文学的审美转变

23、影视文学编辑角色的作用和职业素养研究

24、编导艺考攻略之戏剧影视文学

25、影视文学中的“狼文化”与“狼精神”

26、影视资料及文学作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7、中国文学与影视关系的当代嬗变

28、浅析影视与文学的交融和冲突

29、浅谈小说与影视文学的视角转换

30、影视戏剧文学的特点与欣赏

31、基于大众文化语境下影视文学的审美解读

32、影视传媒对文学名著改编的当代性

33、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影视文学创作中的“于正”现象

34、基于影视文学的大学生审美观培育路径

35、文学影视改编及其经典化研究

36、影视和文学间的裂隙与弥合

37、大众文化语境下影视艺术对文学经典的改编初探

38、影视文学在中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39、《走西口》与《乔家大院》的影视文学艺术特色比较

40、影视文学课程的现实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41、试论影视在高校文学教学中的作用

42、从《一座城池》看文学影视化过程中的形神取舍

43、浅析影视剧的文学性与文学的电影性

44、从小说影视化浅析文学语言与视听语言的异同

45、影视与文学名著的日渐疏离

46、戏剧影视文学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47、影视艺术与当代文学育人路径探索

48、从生态整体主义视角看美国影视文学作品中的病疫书写

49、从文学思维到影视思维:《影视文案写作》课程教学探究

上一篇:党员自我对照总结范文下一篇:体恤入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