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反思范文

2023-09-22

政治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阴俊杰

1、避免重复复习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感和厌学感,采取灵活、形式多样的复习策略,提高有效复习。第一轮复习不抢进度,扎扎实实做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的复习、整理,对简单的知识点要加强记忆,对较大知识点要帮助学生进行简明扼要的归纳。第二轮复习应该注重让学生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发散型思维,提高学生全面、多角度思考的能力。第三轮以当年重大时政为背景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强调答题规范化,增强学生的应试解题能力。

2、要求学生对知识点做到了然于胸,解决好解题盲点。这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反复,再反复,达到熟能生巧。帮助学生做好规划,每天读哪些考点,怎么读,哪些考点要求背下来。考过的试卷不仅仅是订正,而且要把失分的原因找清楚,并且随时对学生进行抽查,督促学生对疑难问题落实到位,避免再考再错。

3、利用好辅助资料。对《时事》初中版不仅要从20%的时事考查出发,帮助学生把握重点,而且要指导学生熟悉《时事》中各个文章材料里可能涉及到的考点,加以分析和设问,因为中考试卷中绝大部分试题的背景材料均来自于《时事》。同时要注重《时事》中的“中考热线”和“名师导学”栏目中的试题解读。另外,在组织学生做《时事》和《小龙人》报中的习题练习时,要向学生强调一点,就是这些材料中所附的答案部分不可用,不要随便采纳它的答案,要求学生养成回归《复习丛书》和教材组织答案的习惯。

4、做好边缘生的个别辅导。正像校长说的那样:“只要你关注他,他就会产生信心和动力。”很多老师在辅导中对此也深有感触。这些边缘生在考试时总是差一点点,其实就差在审题不认真和平时不自觉上。所以,只要我们多关注他们一些,经常找他们谈谈话,不时抽查一下某些重点问题,抽空多检查几次他们的练习和试卷完成情况、面对面帮助他们订正、分析和查找试卷失分的原因,他们的成绩都会稳步上升。

政治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总结,那么即使具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因此,作为教师务必着眼于自我教学行为的改善,透过自我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自我反省,来到达或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学效能。在从教的时光中我一向严格要求自我,一向在进行教学反思,以求促进自我的教育教学工作。

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须待进一步改善、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追求平平淡淡的完美,而追求有突破性的遗憾”就是这个道理。平时在教案书写中,除了贴合学校要求外,我力求构成自我的特色。每份教过的教案,我都会认真的回顾并进行诊断,开出教与学的“病历”,并且对这些“病理”进行分析、交流,最后发现并提出解决这些教学“病理”的“处方”。学校远程教育培训也为广大教师带给了一个学习提高的平台,透过学习既提高了理论水平又获得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指导。“他山之石,能够攻玉”,平时我还十分珍惜并利用进修等渠道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争取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学习他们的教学思想,分析他们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组织课堂教学。同时与自我的课进行比较。透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名家名师的教学艺术中得到启发,得到教益。

政治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从思想政治课的自身特点来看,政治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重视对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形成和转变进行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反思性。

一、反思性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永无止境的追求,是反思性教学的使命。反思性教学不仅“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仅想知道自己的教学结果,而且要对结果及原因进行思考,再追问几个“为什么”?这种“追问”,有助于帮助教师增强问题意识,永不停歇地追求教学的更高层次,以便在深入反思中完善教学。当教学反思成为一种职业习惯的时候,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正在走向成熟。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在反思性教学中,学会教学是直接目的,学会学习是终极目的。笔者认为,只有不断学会教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不断学会学习的学生。学生通过反思能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开拓出一条由已知通向未知的道路,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提高学习效率。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各个具体的学习环节进行全面的反思。反思对每个环节所涉及的知识认识是否达到要求标准:如对知识理解的程度,对知识本质属性把握的程度,这些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建立联系的程度,对知识表达形式掌握的程度,对原有的知识是否有了新的认识?原有的认识有什么欠缺之处?这种欠缺是如何造成的等等。通过多方面的反思,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与教师“学会教学”相统一。

二、反思性教学的措施和步骤

(一)课前反思

它是对过去的教育经验教训进行反思,使未来的教学设计建立在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可分为两个部分:

1. 备课反思

教师要反思一味遵循教材、囿于教材进行教学的教训,在新的教学中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教学,找出新、旧教材的异同并创造性发现新的内容,根据任教班级学生特点备课、执教,做到因材施教。

2. 对预习指导的反思

预习成败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具有探索的欲望和热情,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因而,在每次预习指导结束后,都要就预习的组织形式、预习的过程、预习效果进行反思,使预习为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服务。

(二)课中反思

即对教学过程本身进行反思。包括教学内容出现的顺序、难易程度、学生接受状况、课堂管理、教学技能的应用、师生互动、时间安排等。?这是反思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教学成效的重点。

1. 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反思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它不仅仅是设计教学内容,还包括问题设计、问题解决预案、课堂生成问题的处理等。一堂课下来,教师应反思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课堂问题处理是否恰当、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否得当?能否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 反思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传递—接受”式的教学模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学生,给他们以“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地进行思考、讨论、质疑、交流,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放开胆子说话,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师生都是同一个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都可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对话、合作交流。通过相互间的言谈和倾听进行双向沟通,促使教师真正成为这个学习共同体中的“平等中的首席”角色。

3. 反思对学生的评价。

每节课后,我们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反思:这节课是否注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是否关注了学生和生活世界;是否最大程度的开发教材;是否关注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这才能促进教学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课后反思

1. 反思成功的教学经验

每一节政治课,哪怕再失败的课堂也会有成功或可取之处。教师在获得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后及时进行反思,就能从盲目的行为提升为自觉的行为,从感性的认识提升到理性的感悟,从偶然的收获走向必然的成功。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进入“角色”,往往“灵感”顿生,从而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成功案例。而这些“灵感”常常会“突然而至,悄然而去”,若不及时给予记录,便会遗忘,令人遗憾。因此,我们就必须在课后反思产生这些成功或精彩场面的原因所在,并计划如何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再创成功和精彩场面。同时,还可总结和反思学生“智慧的火花”是如何迸发出来的,以便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 反思教学中的遗憾和失误

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种遗憾的教学”。因为,不管课前教师如何精心设计、周密考虑,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认知、个性、阅历的不同,到头来,总会留下许许多多的遗憾。教师如果不对这些遗憾进行反思,不仅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而且还会贻误学生,给学生以思想上、思维上的误导。教师可通过创办“教学诊所”、撰写“教学病历”、开设“病例处方”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反思,找出失误原因,采取补救措施。这才能使教师的教学水平超越自我,不断取得进步。

在新一轮课改正在进行的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一方面要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另一方面要转变理念,注重反思教学环节中的每一个细微的成功或失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反思教学给他们所带来的快乐和收获。

政治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摘 要:体质教育流派是我国当代重要的体育教学流派。20世纪70年代至今,该流派教学实验整体呈现出从“课外体育课程化”到“课内外体育整体化”,从“重练”到“重独立锻炼能力”,从“健身效果好、简单易行的教材”到“运动文化体育教材化”,从“贯彻增强体质的方法和原则”到“将增强体质的方法和原则作为教学内容”,从“接受式学习方式”到“体验性学习方式”的发展特点,对当今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借鉴和启发意义。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质教育流派;教学实验;体育教学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fitness education school;teaching experiment;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在当今的中国,青少年体质下降早已不是什么新闻。虽说体育教学对此不应完全承担责任,但终归也难辞其咎。自1949年至今,我国体育教学改革从未有过停歇。然而“技术论”和“体质论”的长期争执,令体育教学不知何去何从。事实上,从1978年“以增强体质为主”①到1999年“健康第一”②,再到2013年“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③,体育课的价值指向从来都是明确的。“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是中国梦的支柱,更是体育教学的灵魂。

体质教育流派是我国当代重要的体育教学流派,有一支长期致力于在中国体质教育的学术队伍。从1979年徐英超先生率先提出“体质教育”命题后,林笑峰、黄震、陶德悦、吴翼鉴、苏竞存、董安生、王俊山、林诗娟、韩丹、李兴文、杨时勉、陈智寿、邓若锋等学者以及华南师范大学、肇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对“体质教育课”或“健身课”进行了充分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这种探索都是有益的。本研究梳理了不同时期体质教育流派教学实验的特点和经验,为当今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不同时期体质教育教学实验发展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体育”的泛化理解已严重威胁到了“体育课”的生存,劳动、政治、竞技、军事都一股脑地往体育课里钻,搞得学校体育工作者满头雾水,竟不知“体育课”为何物?为了走出这种困局,徐英超[1]率先明确了体育课的“体质教育”身份,“体育是在学校里设置课程,由教师运用教材和教法对学生进行体质教育,进行体质健康的教育。”“学校设体育课程,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由此,徐英超在我国开了“体质教育”的先河,进而拉开了长达30年之久的体质教育教学实验历程。

1.1 20世纪70年代体质教育教学实验的特点

20世纪70年代,徐英超在提出“体育即体质教育”的同时,便在北京第十九中学开始了健身课实验。与之同时,李兴文[2]也于1978年在东北师范大学举办体质教育试验班进行教学实验。该阶段教学实验具有以下特点:

1)实施学校体育活动课程化。

在实验中,体质教育流派认为应该将学生在校运动时间全部列入课程时间表之内,用“课”的形式进行,即课程化。如徐英超在中小学体质教育实验方案中“用6节课时间都安排在课程时间表之内”。李兴文也将“每周一次90分钟两节连上课,改为每周上两次,每次50分钟。把每周两次课外体育活动列人课表,纳入体质教育的计划之中”。

学校体育活动课程化导致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大幅增加,这也是体质教育流派实验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为此,徐英超采取“一节教学、二节复习、三节提高”的办法,即“1节为教学课,由体育教师教最基本的运动技能和健康知识;2节为复习课,学生采用定项定量定场地和集体比赛的办法,按教师所教的教材复习锻炼,教师作抽查指导;三节为提高课,让学生每人选择自己自愿参加的运动项目,再按技能高低分为若干运动队,每队选出队长、副队长各一人带队上课。也可采用定项定量记名次集体比赛的办法进行,教师只巡回指导”。为进一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徐英超建议采用“上大课”(一个年级的各班,合起来上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并认为“上大课”不仅避免教师任课太多,而且可减少任课的课时。

2)教学内容应选取健身效果好、简单易行的教材。

该阶段体质教育实验教学内容选择的策略是:健身效果好、简单易行。徐英超[1]认为:“对于增强体质效果大而适合我国目前中学情况、简便易行的教材,应该多用。对于效果小的少用或不用。对于没有什么效果而又使学生站着等着浪费时间的不用。”在徐英超的体质教育实验方案中,提供的教材内容主要有短跑(100 m、200 m和4×100 m接力跑)、中距离跑(400 m、800 m和4×100 m接力跑)、长跑(1 500 m、3 000 m越野跑)、跨栏跑、跳高、跳远、三级跳远、撑杆跳高、铅球、手榴弹。李兴文[2]强调“根据增强体质的需要,选择对增强体质最有效、最简单、最易行的体育项目。”如健身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双臂屈伸、20 s横跳、俯卧撑、斜悬垂引体、仰卧起坐等。该实验把全学程分为两个阶段来安排。第1阶段是以提高机能和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运动项目;第2阶段是在第1阶段的基础上,使体质再增强,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和使学生掌握2~3项作为终身锻炼身体的运动本领。

3)主张采用“官教兵、兵教兵”的群众教学法,强调增强体质的方法,弱化技术教学方法。

注重“体育方法”是该阶段体质教育实验的突出特征,其核心观点是“体质教育课的方法是增强体质的方法,不是传习技艺的方法”。如李兴文[2]强调“真正的‘体育方法’,是研究身体锻炼和增强体质的方法,它是以人体发展客观规律为依据。而‘体育教学法’,是研究体育知识技能传授的方法,它是以知识技能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根据。前者是增强体质的方法,以增强体质为目的。”体育方法包括:负荷锻炼法、重复锻炼法、间歇锻炼法、连续锻炼法、综合锻炼法、巡回锻炼法等。体质教育课应该始终坚持遵循人体发展的客观规律,用体育方法对学生进行身体培育。

为了切实保证锻炼时间,提高锻炼效果,针对当时体育教学手续繁琐的弊病,徐英超在实验中建议多采用“官教兵、兵教兵的群众教学法”。小学生在课间10分钟,一听到下课铃响即跑出教室,很快地各自寻找活动。当上课铃一响,又赶快跑回教室。他们集合和结束都很快,没有浪费时间,在10分钟内确实做到了10分钟锻炼。体育课也应该如此,这不仅能使学生有效锻炼,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自治自学的精神。教师宜帮助学生组织起来,多让学生“兵教兵”。开始时可能有些乱,那也应当放手让他们在干中学习。

4)以学生体质增强情况作为主要评定标准。

体质教育实验的学习考核不以运动技术为主,而以学生体质增强情况作为主要评定标准。如徐英超[1]认为:学校各门文化课都有考核方法,能考查学生的文化程度。学生上体育课每年体质增强多少,毕业时达到什么程度,及格不及格,也应有考核标准,能考出体质的程度。李兴文[2]主张: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体质。体育成绩的考核,也必须以学生体质增强情况作为主要评定标准。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计算出每个学生所得的分数,每学年1次,给予体质评语,彻底改变那种单纯的以几项运动成绩的优劣为标准的方法。

1.2 20世纪80-90年代体质教育教学实验的特点

进入20世纪80年代,体质教育实验继续由不同学者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段持续开展。如为探索增强学生体质的新途径,曲宗湖于1979—1980学年和1980—1981学年分别在北京海淀区十九中学和阜成路学校进行确保“两课、两操和两活动”的教育实验[3]。杨时勉也不顾70岁高龄,以江西省九江市二中、六中为试点亲自主持体质教育实验。1985年陈智寿开始在福建省苍山对小学、初中、高中进行以提高学生的健身意识、能力及体质目标的改革实验[4]。总体来看,该阶段实验继续秉承体质教育思想,并在前一阶段实验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1)强调学校体育的整体改革,目标瞄准体质增强。

该阶段教育实验不再仅限于体育课程的改革,而是强调以增强体质为目的的学校体育整体改革。如曲宗湖在实验中,将法定的“两课、两操、两活动”改为“四课、两早操、每天课间锻炼”。“四课”指每周两节体育课和列入课表的两次课外活动都作为正课列入课表内,按正课要求进行。“两早操”是指每周两次早操,时间为20分钟,内容主要是慢跑、做操和以发展力量素质为主的练习。“每天课间锻炼”指每天上午的课间操改为课间锻炼。活动内容除广播操外,还要做一套发展身体素质的综合练习,每天活动15分钟。

2)不排斥技术教学,开始理性地看待技术和体质之间的关系。

与20世纪70年代不同,该时期的实验在思想和行动上不排斥技术教学,开始理性地看待技术和体质之间的关系。如曲宗湖将每周4节的体育课分为新授课、复习课、身体锻炼课、竞赛游戏课4种类型,并依次循环。从新授课到竞赛游戏课,技术学习比例从大到小,体能练习比例从小到大,在发展身体和掌握动作技术比重上有所侧重,既发展学生的身体,又较好地完成技术教学任务。

陈智寿则将“传授增强体质的知识与方法”作为实验的目标之一,其中“方法”就涉及技术教学,内容包括体操、田径、球类、武术等项目。但是,强调在运动教学中要求学生能掌握动作,不统一用竞技运动的技术规格去要求学生。针对长期以来体育课只有运动教学,缺少专门性身体锻炼的弊端,陈智寿在实验课中设置了“课课练”环节,即每节体育课都包含体育教学和身体锻炼(15~20分钟)两个部分。他认为:运动教学服从认识规律与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身体锻炼服从新陈代谢与生物学“用进废退”规律,二者依据不同,所以身体锻炼有必要成为课中的一个环节。

3)认识到锻炼方法和运动方法的区别,将增强体质的方法和法则纳入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人们通常将“运动方法”和“锻炼方法”混为一谈。最普遍的理解就是运动方法(运动技术)就是锻炼方法,学会了运动技术就能锻炼身体,就是锻炼身体。然而,这种思想指导下的“运动技术课”却一再与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相伴随,由此让体质教育实验者陷入了困惑。为了走出困境,陈智寿的实验团队将增强体质的方法(负荷、重复、间歇、连续、变换、巡回)和法则(全面性、个别性、适应性、意识性、长期性)这种“锻炼方法”作为教材结合各种运动来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这让他们认识到不把“锻炼方法”根植于运动之中并非增强体质的运动,只能是为运动而运动,或为快乐、竞技而运动。因此,经过反复实验、讨论,该时期体质教育实验者逐渐明确地认识到,增强体质的方法和法则是教学内容,是重要的教材。

在增强体质的方法和法则的教授中,陈智寿体质教育实验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把增强体质的法则落实到增强体质手段(身体运动等)的教材内容中去,使教材内容含有增强体质法则的因素;二是要把增强体质法则的知识直接作为增强体质的教材内容,结合实际锻炼,向学生进行讲解。

4)明确提出用增强体质的方法和法则处理运动教材使其成为体育教材。

由于“运动方法”和“锻炼方法”的混淆,所以“运动教材”和“体质教材”也长期不分。陈智寿[4]认为,不运用增强体质的方法和法则去处理的教材,只教运动的技术战术,这就是运动教材。从增强体质的需要选择并经过用增强体质方法和法则处理过的,就成了增强体质的教材。

5)强调对学生独立锻炼能力的培养。

该时期体质教育实验很重视对学生独立锻炼能力的培养。如陈智寿在实验中,要求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学生要独立进行自我体质评价,绘制综合评价图,了解自己的体质发展状况,自测脉率等。初中与高中生,要求能够根据体质评价的结果,独立制订运动处方,独立锻炼。

1.3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体质教育教学实验的特点

由于体育教学长期存在以运动技术教育为中心,没有将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现状,邓若锋于1999年提出了“健身知识技能教学”命题。邓先生一直沿袭这一命题进行教学实验研究至今,涉及中小学,为体质教育实验注入了新的活力[5-7]。同时还有广东西江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在积极践行健身教学[8-14]。

1)进一步明确将“健身知识技能”作为体育课的主教材。

在陈智寿研究团队于20世纪80年代认识到体质教育应该“将增强体质的方法和法则纳入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邓若峰则进一步明确提出体育课应该以“健身知识技能”作为主教材的论点。他认为:健身知识技能教材内容,是以健身方法(重复锻炼法、连续锻炼法、间歇锻炼法、变换锻炼法、巡回锻炼法等)和健身法则(意识性、长期性、渐进性、全面性、个别性等)为主线,将身体运动、营养和卫生措施、生活制度、心态调适等健身手段串联起来,使其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能够与学生的认知发展相符合。把健身知识技能作为教材内容,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把健身的法则和方法作为教材内容,这是健身知识技能教学的主线和灵魂,而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把健身方法和法则落实到所有的健身运动中去。

2)采用体验性学习方式进行健身知识技能教学。

在邓若锋主持的“健身知识技能教学”实验中,始终将体验性学习方式贯穿始终,教师创设与生命相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认同学习内容、体验学习过程、领悟学习要点。学生则通过“生命体验”,认识和理解健身知识技能的性质和作用,明确健身知识技能在“生命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的特殊意义。该实验将教学整体分为3个部分:第一,从“关注生命”出发,让学生“认同”健身知识技能学习的内容;第二,以“生命体验”激励,让学生“体验”健身知识技能学习的过程;第三,用“提升生命”引导,让学生“领悟”健身知识技能学习的意义。

3)将健身知识技能教学分为“知识主导技能”、“技能引导知识”、“技能知识并行”3种类型。

为了更好地处理知识和技能学习的矛盾,邓若锋在实验中根据不同技能和知识的关系,将健身知识技能教学分为“知识主导技能”、“技能引导知识”、“技能知识并行”3种类型。“知识主导技能”教学适用于技术动作比较容易,但用于健身需要较多相关知识的教材,如耐久跑。“技能引导知识”教学适用于技术难度相对较大,学生学习其技术动作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的教材,如排球。该类型教学需要在技术动作练习中,寻找与健身方法和法则的串联点。“技能知识并行”教学适用于技术难度适中的教材,如健美操。该类教材教学中,可随着单个动作教学的进程,将健身方法和法则贯穿其中,经过反复的练习而形成健身技能。

4)提倡“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

进入21世纪,在大学体育方面体质教育流派的关注点主要放在了“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上。如,华南师范大学杨文轩老师主持的“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的实用性研究”、广东肇庆学院张新安老师进行的“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研究”等。“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是“医学检查→健康诊断→体力测定与诊断→制定运动处方→实施健身锻炼→进行体质评价。”这样的程序,从“人”出发,经过“运动”再回到“人”,完全以人为中心,运动只是作为手段为人的健身服务。这种既能保证运动的安全性,又能根据不同人的身心状况,制定针对性的运动锻炼,提高锻炼效果,比传统的体育教学从程序上保证了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和计划性。

2 体质教育教学实验对当今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30多年来,体质教育流派学者从未间断过对“如何增强体质”的思考,尽管实验中困难重重、问题不断。体质教育流派学者在不断实验摸索中取得的成果,对当今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2.1 改变“运动能健身”的思想,树立“科学运动健身”的观念

“运动能健身”的思想在民间和广大体育工作者心中早已根深蒂固。然而,当看到很多运动员伤痕累累,看到很多孩子运动了但体质尚未增强,有时还受伤或猝死,就不得不重新思考“运动能健身”这一命题。陈智寿曾是一名体操运动员,一贯主张“体育即运动,运动技术水平高,身体自然就会好”,也曾以纯技术观点教育学生,但当“运动”遇到“不健康”后,他反问自己:“这是体育吗”?林笑峰[15]63下面的一席话或许能给出一定的答案:“只是身体活动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作用多少力量,在于运动给身体的作用。假如你的目的不是表演,不是击败别人,而是增强你的体质,那么你的注意力就不要放在外表的效果上,而要放在体内机能的增强上。”很显然,体育的首要目的就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但不是只要运动了就一定能增强体质,这里面要加一个限定词“科学的”。所谓“科学运动”不是运动了就行,而是包括了与有效增强体质相联系的多个方面,如动作的正确性;运动时间、次数、强度的合理性;运动的全面性;运动的有效性等等。因此,30多年来,体质教育流派在思考和实验中,逐渐认识到只有“科学的”运动才能起到健身的效果,这也是该流派长期实验所秉承的基本理念。因此,我们体育教学的定位不能只是让学生“运动”,而是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科学的运动”,并能够科学地运动。

2.2 健身课的重点要放在学生独立锻炼能力的培养上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技术课”俨然已经成为体育课的代名词。这里并不是指责“技术课”,以传承运动文化为主旨的“技术课”对于学生运动兴趣、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形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增强体质所需的健身文化(体能锻炼知识与方法)是严重缺失的,这种缺失定然会导致学生运动科学性的下降。因此,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除“技术课”外还需要“健身课”的有益补充。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徐英超就提出应该“在教育制度体育必修课中取消大杂烩的用体育之名的运动课,开增强体质的健身课。”[15]48当然,这种完全排除技术课的主张失之偏颇,但主张开设健身课的想法却是值得提倡的。30多年来,体质教育的教学实验始终围绕“健身课”进行,积累了很多启示和经验。如极力主将增强体质的方法(负荷、重复、间歇、连续、变换、巡回)和法则(全面性、个别性、适应性、意识性、长期性)纳入教学内容,倡导体验性学习方式,特别强调学生独立锻炼能力的培养。这些都将成为我们研究“健身课”的基础。

2.3 课外体育的“课程化”和课内外体育的“整体化”

体质教育在实施以“健身”为主题的教学实验中,高度重视课外体育的“课程化”和课内外体育的“整体化”问题,并将其作为提高健身课教学效果的关键。如在徐英超在实验中,提倡每周6节体育课,除法定的“两课外”,还要将“两活动”和部分“课间操”纳入课程范畴。无独有偶,曲宗湖在实验中也将法定的“两课、两操、两活动”改为“四课、两早操、每天课间锻炼”。“四课”指每周两节体育课和两次课外活动都作为正课列入课表内。李兴文在实验中也强调把每周两次课外体育活动列人课表。除“课程化”之外,体质教育实验还高度重视“整体化”问题。如陈智寿在实验中,强调“课内外工作和目标一致”。徐英超、曲宗湖在课外体育“课程化”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一节教学、二节复习、三节提高”和“新授课、复习课、竞赛游戏课、锻炼课”等形式,将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从内容到目标进行了统一。

2.4 锻炼的方法和法则应该明确地作为教材教给学生

体质教育流派用长期的教育实验证明,“锻炼方法”是运动健身科学性的基础,它不仅应该以“方法”的身份贯穿运动教学的始终,而且必须作为重要的教材来传授,让学生了解并能够科学运用“负荷、重复、间歇、连续、变换、巡回”等锻炼方法及“全面性、个别性、适应性、意识性、长期性”等锻炼法则。在目前体育教学中,我们可能在课课练等体能练习环节中采用了所谓的锻炼方法,但是还远远没有将其作为教学内容明确地教给学生。这样做的结果只是让学生练了,但学生不知道练的缘由和道理,实质上对提高学生的健身意识和健身能力没有好处。体质教育流派认为,或将锻炼方法和法则贯穿到身体运动中去,让学生体验、感受;或者明确将其作为教学内容结合实际锻炼向学生进行讲解,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锻炼方法和法则的存在并应用之。那么,如何将锻炼的方法和法则作为教材教给学生,通过一种什么样的形式来教,这应该成为目前体育教学需认真研究的课题。

2.5 体育教学应尝试让学生进行体验学习

体验学习是指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体验性学习强调“实践体验、总结反思、指导实践”。 体质教育流派认为:在健身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创设与生命相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认同学习内容、体验学习过程、领悟学习的要点。学生在以“生命体验”为核心的体验性学习过程中,认识和理解健身知识技能的性质和作用,明确健身知识技能在“生命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的特殊意义,并在健身知识技能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体验,达到学习的目的。事实上,从本质上讲,无论就“运动教学”还是“健身教学”,如果追求教学质量,都应该以体验性学习方式为主,因为这与技能学习规律不谋而合。

体质教育长达30多年的教学实验,留下了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和宝贵经验。如今,当我们的民族面临“羸弱体质”挑战的时候,体质教育的教学实验无论从思想上还是实践上都能够给我们宝贵的启示。

注释:

① 1978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十年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十年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提出“以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为准则”,强调了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②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③ 2013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参考文献:

[1] 徐英超. 两亿接班人的中小学体质教育需要调查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79,2(3):1-7.

[2] 李兴文,宛祝平,方立. 体质教育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13(1):81-90.

[3] 曲宗湖. 我和三十年前的课课练[J]. 体育教学,2012(7):13-14.

[4] 陈智寿. 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探索[J]. 体育学刊,1998,5(3):4-5.

[5] 邓若锋,杨丰宇. 增强体质健身知识技能教学的实验研究——对小学体育课身体运动教材内容构建的分析[J]. 体育学刊,1999,6(5):7-11.

[6] 邓若锋. 高中健身知识技能教材内容的构建[J]. 体育学刊,2008,15(9):71-74.

[7] 邓若锋. 健身知识技能教学及操作例析[J]. 体育教学,2011(7):23-24.

[8] 张新安. 公体课健身内容教学体系建构的实验研究[J]. 体育学刊,1999,6(4):2-3.

[9] 彭洪涛,张新安,高彩云. 肇庆学院男生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实验研究[J]. 体育学刊,2000,7(4):13-15.

[10] 高彩云,张新安,彭洪涛. 肇庆学院女生基础体育课健身运动处方的实效性研究[J]. 体育学刊,2000,7(4):11-12.

[11] 杨文轩,陈琦. 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的实用性研究[J]. 体育学刊,2000,7(4):1-6.

[12] 李薇,陈宝玲. 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的心理效果研究[J]. 体育学刊,2000,7(4):16-18.

[13] 陈向阳. 用心率指标调控运动强度发展心血管系统的教学研究[J]. 体育学刊,2000,7(1):39-41.

[14] 梁定邦,王文清,马成亮,等. 体育教学中实施健身教育的实验研究方案[J]. 体育学刊,2000,7(2):9.

[15] 林笑峰. 健身教育论[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3,48.

政治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1 在工作目标上主张单一预设, 忽视生成意义

在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中, 注重一种整齐划一的目标。这与后现代主义的培养个性、差异、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背道而驰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的缺陷在于忽视多元文化背景差异, 无视教育发展的时代特点和空间地域的不平衡特点, 忽视个体与个体的不同以及忽视了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这种工作目标隐藏着对优势文化的认同和倾销, 希望用单一标准和规格来塑造不同时代, 不同地域的人, 希望建立一种标准化的完美模式来规定人的发展, 将人的发展定义为对这一标准的无限接近。这种忽视分层分类的单一预设的目标看起来似乎合理, 实际上是一种空想, 因为这种预设并非出自人对社会的需要, 而将其植根于未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眼光没有落实在对人性的完善、对人格的发展上, 对人才的培养和对人的尊重与关心上, 这无疑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性化的背离和舍弃, 这也是后现代教育提出质疑之所在。

2 工作主体上主张教师中心, 强调教师权威

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人们往往只承认教师的一元主体地位, 强调在课堂上教师是中心, 课本是中心, 教师是主体, 大学生是客体, 教师是积极主动的, 大学生是消极被动的。因此, 人们把教师的地位放的很高而把学生仅仅当作纯粹的、非主体性的依附者。教师居高临下的向大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 以教化者的身份对他们进行矫正, 他们必须绝对服从教师, 目的是要树立教师不可侵犯的威严。后现代主义极力反对任何形式的“中心”和“权威”的思想。教师“中心”和“权威”的思想使大学生处于支配和服从的地位, 他们与教师之间缺少真正的理解和沟通, 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大学生要获得知识变得十分容易, 只需在网上通过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便可得到自己想要的大量知识, 这种情况下,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 教师的职责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 越来越多地强调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主动思考, 师生平等互动。教师不能再以身份、职位来威慑控制大学生, 而需要自己从知识权威的框架中解放出来。后现代主义者因为看到了教师中心的种种弊端, 提倡去中心, 强调师生平等, 互动, 交流。

3 在工作对象上重视普遍共性, 主张抽象人性

长期以来, 我国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于强调人在社会性中共性的一面如群体性、整体性、统一性, 忽视甚至抹杀人的丰富多彩的个性。因此, 人们往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共性轻个性, 重精神轻物质、重奉献轻索取、重社会利益轻个人利益, 从人们的行为到思想都非常强调统一规范, 用同一把尺子把不同的人“裁剪”成相同的人, 大学生的人性塑造抽象化, 道德教育变成了形而上学的思想认识, 追求一种单一的标准, 固定的模式, 极大地限制了大学生的全面进步和个性化发展。这与后现代主义主张个性、差异的思想大相径庭, 也因此成为了后现代主义批判的对象。在这基础之上, 我国实行的是以规范式教育为主要特点的继承性教育, 其实质为共性化教育。

4 在工作内容上强调理论教育, 主张应然理性

长期以来,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内容上强调应然理性即理论教育, 主张按照课本内容教学和进行说教, 重视大道理、大口号, 内容单一而空洞, 使用周期较长, 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 缺乏与时俱进的内容, 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也很难调动他们的兴趣。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 “教材、教师、课堂”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 师生对教材知识都有一种盲目的崇拜, 认为教材知识是客观真理, 是确定的、绝对的、不可怀疑的, 对教材之外的问题视而不见。大学生的任务也仅仅是掌握这些知识, 虔诚地接受这些真理, 把标准答案记住, 以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陈旧不能及时的更新, 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这些与后现代主义不确定的思想有着强烈的反差, 是后现代主义所不能容忍的。

5 在工作方法上注重灌输说教, 采用方法单一

我国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人们习惯于把科学设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然状态通过说教的方式灌输给大学生。由于过分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功用, 习惯用行政化的命令来干预他们的思想, 影响他们的思维, 从而达到为社会和政治服务的目的。灌输说教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为客体, 有如机械输送物质, 源源不断地按照固有的教学目标和教师的需求传给学生, 而学生的需求被忽视, 学生自己本身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学生自我发展的特色被单一的模式禁锢或者湮灭, 积极的思维和创造难以有效发挥, 这有悖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 而后现代主义主张方法多样化, 主张启发式而不是灌输式的教育。

6 在工作评价上使用标准单一, 主张整齐划一

首先, 评价主体封闭。目前各大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评价主要由以下几类人进行:行政管理人员、校内外专家、教师以及学生。在评价当中, 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主要在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的一些量化指标如师资力量、精品课程、机构设置等进行非系统化评价。校内外专家和教师主要通过听课与研讨会方式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课程进度等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学生评价重在对教师个人教学水平方面。要想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价能够从长效及更宽广的层面来反映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这些评价主体略显单一。其次, 评价内容方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价内容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评价内容包括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变化即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判断。广义上的评价内容包括与对象相关联的各个方面的实态与价值。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的内容较为广泛, 涉及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 但是从总体上来看, 未能全面体现精神价值、社会价值。再次, 评价标准简单。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的模式相对固定, 评价的内容相对滞后, 评价标准的单一, 过分注重量化。在评价中没有把标准的多样性、自主性、统一性与一致性等很好的结合起来, 也没有严格地区分教育对象、教育要求和教育目的, 从而导致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多种标准与规程尚未构建, 评价中往往以简单代替复杂, 以单一性代替多样化、形式主义的现象也比较普遍, 不能客观地反映出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的不平衡性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差异性。

摘要: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 以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法从工作主体, 工作目标、工作对象、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和工作评价等六个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反思, 这将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王治河.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增补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

[2] 刘沧山.中外高校思想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12.

[3] 张耀灿, 郑永廷, 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4] 王向荣, 焦金波.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6 (01) :41-43.

政治教学反思范文第6篇

摘 要:课本剧表演受到很多学校的欢迎,很多学校把它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对外展示。文章简述高中政治课本剧教学存在的误区,并从课本剧表演要回归课堂、课本剧表演要突出课本知识的教学目标、课本剧剧本的编写要突出课本内容等方面,探讨解决高中政治课本剧教学误区的具体思路,希望对其他高中政治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本剧;教学误区;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传统单纯依靠教师讲授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与信息时代背景下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渐行渐远,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政治教学效率刻不容缓。当前,课本剧表演受到很多学校的欢迎,很多学校把它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对外展示。笔者任教的中学是省普通高中课本剧研究课程基地,已成功举办过多届课本剧会演。笔者在多次组织班级学生参加校课本剧会演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简述高中政治课本剧教学存在的误区,并从几个方面探讨解决高中政治课本剧教学误区的具体思路。

一、高中政治课本剧教学存在的误区

1.呈现的形式过于单一

每门学科都有一些内容适合采用课本剧的方式进行教学,高中政治教材和生活联系紧密,因此里面有很多内容适合课本剧表演模式。但主要的呈现方式还是由政治教师选题,然后组织学生编写剧本、排练并参加学校的统一会演,类似于一场文艺会演。这种学校主导的课本剧表演模式难以和平时的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往往导致许多学生花了很多课余时间去排练,主要收获并非对书本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而是单纯的表演乐趣和表演能力的提升。

2.选题过于重视表演,忽视教学目标

调查发现,一些课本剧的选题过于重视表演,忽视教学目标。课本剧表演重点突出的主题应是课本知识,而不是表演本身。政治课堂中的课本剧表演本质上是一种教学方式,是让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来展示课本内容。既然是教学,就要有明确的符合课程要求的教学目标。例如“文化生活”中落后、腐朽文化和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间的对比,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到文化发展要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不能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文化发展要为人民服务,文化发展要弘扬主旋律。而有些课本剧表演只在乎视觉上的效果,过于展示一些低俗、落后的文化现象,导致学生看后只是笑笑而已,没有受到深刻的教育。

3.剧本的编写偏重表演,过于随意,忽视课本本身的内容

调查发现,一些剧本的编写偏重表演,过于随意,忽视课本本身的内容。课本剧虽然是戏剧,但要符合课本本身的内容要求,剧本应该是对课本内容的加工与展示,而不能偏离课本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例如“经济生活”中关于正确的消费观的剧本,应该偏重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而不是偏重于展示各种奇装异服和怪异的消费现象。

二、解决高中政治课本剧教学误区的具体思路

1.课本剧表演要回归课堂

既然课本剧是用表演的方式展示课本内容,则组织者应该是教师,表演的场所应该是教室。不是课本上什么内容都适合于课本剧表演,教师要区分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哪种教学方式更好。真正适合课本剧表演的才能让学生通过一些小型的课堂课本剧表演来更好地理解知识,这样既不需要学生花费很多时间去准备和排练,也不需要学校额外安排时间来组织会演,真正让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例如,教学“经济生活”中的“消费心理”时,可以安排一个主题为“来自不同家庭同学的购物差异”的小型课本剧。教学“政治生活”中的“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时,可以编排课本剧模拟向新闻媒体等单位反映问题,增强学生的正义感与责任感。教学“文化生活”中的“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时,可以编排课本剧模拟展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让学生理解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这些课本剧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规划并准备好相关素材,而学生主要在课堂上模拟表演,并不需要课前花大量时间去准备。时间短,方便操作,突出课本主题,这样才能增强教学效果。

2.课本剧表演要突出课本知识的教学目标

课本剧表演只是一种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本身没有好坏,而课本剧内容则可能是有好坏的,并不是采用了课本剧的教学方式就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是不科学、不健康的剧本内容,则会使学生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课本剧剧本的编写要求是很高的,因为课本本身是没有现成剧本的,需要编写者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剧本。

例如,关于“经济生活”中“正确的消费心理”的课本剧,其剧本应该围绕“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消费心理是健康的以及怎样形成健康的消费心理”而编写。可以设计不同家庭学生的购物场景,由班级学生分别扮演从众消费心理、求异消费心理、攀比消费心理、求实消费心理的人,通过不同类型消费者购物时的内心感受与人物对话,增强学生对各种消费心理的辨别力,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一些消费经历对自我消费心理形成正确的认知,并促使自己慢慢形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可见,任何课堂设计都不能偏离课程教学目标,课堂上的课本剧表演更应该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3.课本剧剧本的编写要突出课本内容

课本剧的组织者应该是教师,哪一部分课本知识适合课本剧表演以及剧本如何编写,这些工作都应该由教师来把关。这就需要教师提前备好课,尤其是要理解课本知识本身的内涵与意义。如果仅仅找一些单纯搞笑的内容来表演,那么书本知识的掌握就是空谈,这样的课本剧实际意义不大。

例如,“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四种途径”的一个途径是社会听证制度。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会让学生模拟开一个听证会,大概花上十几分钟时间。其实,这部分知识重点是区分这四种途径,难点是区分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和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而社会听证制度并不是难点,也不需要花这么多时间去搞课本剧,否则学生收获的是开听证会的一些流程,而不是真正掌握书本知识。笔者在上这一框题时,重点选择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这个途径来设计相关课本剧。比如模拟公民通过市长信箱反映交通拥堵问题,具体环节有公民给市长写信、专门负责管理市长信箱的工作人员及时处理这些意见及回复。几分钟的表演能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很方便地采用这种途径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更好地理解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强调的是公民的主动,主动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而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强调的是相关部门把一些涉及公民重大利益的决策公示出来,主要体现了公民的知情权。可见,课本剧本质上要突出课本知识这一主题,而不是戏剧表演,这需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领悟到课本剧是为教学服务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适时采用课本剧表演的方式可以增强教学效果,让学生通过轻松愉悦的课本剧表演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感悟。和传统的知识讲授相比,这种教学方式更能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自觉和直观地接受知识。但过分追求剧本表演,以表演为目的的课本剧肯定是会偏离教学目标的。因此,政治课教师首先要研究政治教材,明确课本中的哪些内容适合课本剧表演,只有真正适合的才会有效果,否则仅仅达到娱乐的目的。其次需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课本剧剧本的编写,剧本编写耗时较长,可以师生共同完成,也可以小組合作完成,但教师必须是主导者。最后,要在实施课本剧表演时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书本知识,进行模拟性表演和创新性表演。这些工作对政治教师的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高中政治教师要不断突破固化、简单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运用课本剧教学的技巧,真正让学生乐于学。

参考文献:

[1]李蓉.校园课本剧与政治课教学[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0(01).

[2]吴艳希.“政治课本剧表演”让思想品德教学绽放光彩[J].师道,2016(08).

[3]饶政顺.浅谈高中语文课本剧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6.

[4]孙艳丽.用课本剧“激活”政治课堂[J].才智,2014(01).

上一篇:科室负责人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出现问题整改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