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论文范文

2024-07-21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论文范文第1篇

一、我国统计管理体制现状

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统计管理体制在统计法制、调查方法制度以及数据发布制度等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目前我国统计管理体制现状如下。

(一)统计管理体制概况

在我国目前的统计管理体制中,全国统计系统主要由中央统计机构、地方统计机构以及部门统计机构组成,采取“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中央统计机构为国家统计局,其作用在于领导全国统计系统相关业务。全国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统计局由同级党委与政府进行管理,并有上一级政府统计局协助管理。地方统计机构主要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也包括地市级统计局、县级统计局以及各政府机构内设的统计机构。一些地区的乡镇统计站由其所在县级统计局管理,同样属于地方统计机构。地方统计机构负责完成地方政府的各项统计工作,同时也要完成由地方承担的中央调查任务。部门统计机构为国务院各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统计机构,主要负责提供与本部门有关的统计数据,为中央统计机构与地方统计机构的经济核算提供统计数据。这些部门包括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商务部、环境保护部、司法部、卫生部、文化部、教育部以及国土资源部等。其他部门同样有统计机构,也是全国统计系统的一部分。

(二)我国统计管理工作特点

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统计管理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相关工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统计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我国统计工作的主要法律依据,在1983年12月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正式通过,是我国统计管理工作的法制保障,是统计工作的最高法典。2009年6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进行了最新修订。其次,调查方法体系不断完善。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统计调查方法体系需要不断完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保障。再次,统计管理工作需要与国际接轨。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政府统计中增加了数据公布通用系统,国家统计局对统计管理工作中的相关内容制定了统一的标准与要求,并向全世界公布,并且每年要上班修改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推动统计管理体制改革,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不断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二、我国统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统计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统计管理体制中,采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管理模式中,政府以下的机构由上述机关管辖,并对相关机构进行统一领导。国家统计局由国务院设立,其主要职责为领导并协调全国的统计工作。而各级人民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需要根据统计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设置统计机构,安排统计人员。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管理模式的应用过程中,个别环节存在统计工作质量差,分级责任制度混乱等现象,一些统一领导工作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相关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二)相关工作原则存在不完善的问题

在目前的统计管理体制中,相关工作仍然坚持最初的原则,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其进行改进与完善。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工作原则已经成为一种表面形式,无法充分发挥相应的作用。在制定统计管理体制的过程中,人们没有对相关原则引起足够的重视,无法根据实际需求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进与完善,严重影响统计管理体制的实施效果,无法形成良好的保障。然而,在统计管理体制中,工作原则并不是始终不变的,而是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统计管理体制的晚上程度,有利于统计管理体制作用的充分发挥,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统计管理体制需要不断创新

在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中,大部分内容的改革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细微的改动,也有根据发达国家先进经验进行完善。但是,在这样的改革方式中,忽略了创新的作用,循规蹈矩的方式无法实现有效的创新。在这种情况下,统计管理体制的实施无法获得良好的效果,并且存在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相关制度的制定者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在实际的创新过程中,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制定科学的创新措施,有效的提高统计管理体制的质量,使统计管理体系向着经济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三、我国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具体策略

在我国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中,采取的具体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统计管理体制的集中化

在我国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中,需要根据现有体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策略,使我国在各个方面都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统计管理体制的集中化的实现,需要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基础上对相关制度进行改进,解决这些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统一性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不断对制度进行完善,并且对相关部门进行集中管理,对于以往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与此同时,还要对目前统计管理体制中与制度集中化相关的措施进行完善,并且集中化措施需要实施过程中对相关规定进行不断的优化,才能够更好的展现统计管理体制的集中化。

(二)完善统计管理工作相关原则

在国家统计管理工作中,管理体制的制定必须遵循相关原则,而在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过程中,必须要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所有原则对应的体制内容进行分析,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在这些原则中,独立性原则、相关性原则、灵活性原则、专业性原则以及高效性原则是统计管理体制必须遵循的原则。与此同时,还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其他原则。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并且在未来的很长时间里都处于这个阶段,因此,在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过程职工,需要不断增加新的工作原则,是统计管理体制更加完善。

(三)统计管理体制与创新相结合

创新是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人民的创新能力是影响国家发展趋势的关键因素。在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过程中,需要在各个方面体现出创新,而统计管理体制的创新是促进国家进步的关键因素。统计管理体制的创新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不但需要所有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与此同时,还要得到不同层面的支持,并且在工作中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通过专业知识的应用实现统计管理体制与创新的结合。此外,创新还需要体现在工作人员的工作中,所有工作人员都需要在工作过程中对目前统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与完善,确保统计管理工作能够获得更加显著的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统计管理体制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根据国家发展的相关要求以及以往统计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国家统计管理体制在统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保证各系统之间形成协调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做好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统计管理工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制定科学的统计管理体制,才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在具体的统计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统计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本文将对我国统计管理体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统计管理,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 邹海峰.我国政府统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综述[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7(06).

[2] 范荣玉.我国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02).

[3] 张妍.我国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浅析[J].科技风,2017(25).

[4] 吴贤忠.现行统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05).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着新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工程建设造价管理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措施,以便对电力工程造价进行管理,实现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节约型、合理性、科学性。

关键词: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控制

一、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

1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多主体性;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对象或客体是电力工程造价,而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主体则不仅仅是项目法人即各大电网公司或发电公司,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造价咨询机构、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也都是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主体。

2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阶段性;一个电力建设项目一般要经过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招标投标、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相应的工程造价文件为投资估算、设计概算预算、标底报价、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

3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动态性;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动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和重点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是动态的。二是电力工程造价本身的动态性决定的。

4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系统性;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无论是从纵向,还是从横向来看都具备系统性的特点。

二、我国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决策阶段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有限的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会在无序竞争中被白白浪费,加剧我国资源短缺局面。

2)许多地方没有进行周密的可行性研究,自行订购发电设备,既违反了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又增加了电力工程造价水平。

3)电源电力建设盲目布局,不利于电力结构的优化调整。

4)集中开工带来的必然是集中投产,会在几年内形成新的暂时的过剩状况。目前,在电力工程设计阶段广泛采用限额设计。在积极推行电力工程限额设计的同时,还应清醒认识到它的不足。

2招投标阶段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电力工程的施工企业与电力工程发包企业往往都是电力系统内部企业,因此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公平、公正、公开做的还不够,存在一定程度照顾成分,以及领导关系平衡,使得招投标的竞争性没有充分体现,招投标流于形式、明招暗定、不公平竞争、条子工程、领导工程。

3 施工阶段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电力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是项目实体形成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施工周期长,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多。在此阶段,不能严格执行基建程序以及不能认真履行合同等问题经常发生。

三、我国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改进措施

1决策阶段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改进措施

(1)选择合理的电力工程造价计价方法;因数之一。首先必须收集尽可能多的己建类似项目的电力工程造价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以及己建类似项目的工程特点、工艺特点、技术水平的程度进行描述。第二,对拟建项目和已建项目进行比较、分析。第三,根据以上分析确定工程造价的计价方法。

(2)做好投资估算工作;投资估算是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的。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建设;使主管部门明确,从国家角度看该项目是否值得支持和批准:使银行和其他资金提供者明确,从贷款者角度看该项目是否能够按期或提前偿还所投资金。该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此项目是否有效益,重点则是技术经济评价。对于投资方而言,即从企业的角度分析测算项目的效益和费用等财务预测数据,计算出项目在财务上的获利能力。

2设计阶段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改进措施

(1)限额设计控制工程造价;限额设计就是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各专业在保证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确保总投资额不被突破。限额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在设计中工程量的控制就是造价控制的核心。

(2)价值分析控制工程造价;价值工程就是通过对产品功能的分析,以最低的总成本实现用户所需要的功能,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价值工程虽然在我国刚刚起步,但实践证明它在工程设计中对于控制工程投资,提高工程价值大有用武之地。这种方法有利于多种设计方案选择和竞争,从中优选最佳方案,有利于控制工程投资。

3招投标阶段的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改进措施

(1)合理分标电力工程;对于一个大型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往往需要划分若干个标段。标段的合理划分,对于电力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工程造价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合理确定电力工程标底;电力工程标底作为评标的客观尺度,在招标投标中具有重要作用。尽管无标底评标技术己經应用到招标实践中去了,但无标底评标并不等于不编制标底,只是弱化了其作用,即不以标底作为判断报价合理性的唯一依据。

4施工阶段的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改进措施

(1)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加强对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的管理项目法人应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选择适当的工程开工时机,以利于建设资金的合理安排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2)认真履行电力建设工程合同,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在工程承包合同中明确约定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工程项目造价影响的变动因素进行详细而周到的约定,在合同中事先考虑造价变动因素和变动量,对设计变更和索赔的结算处理有明确的说明,避免合同执行中出现纠纷,结算时出现麻烦。

(3)合理安排资金使用。加强资金和工程竣工决算管理;建设期间要优化工程进度安排,合理安排各单位工程的开工顺序和开工时间,以压缩设备储备时间。加强建设中工程资金的支付管理,根据施工组织和工程进度合理安排建设资金,以便控制全局并采取纠偏措施。

5加强电力工程的造价管理的审计

(1)充分发挥电力工程项目审计的作用

第一,可以监督有关电力建设项目投资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的贯彻执行。

第二,可以促进建立健全电力工程项目责任制和项目投资活动的各项规章制,改善和加强电力工程项目内部管理,控制电力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

第三,可以发现和查处违纪问题,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制止挤占挪用电力工程项目资金额和损失浪费等行为,保护国家和企业利益。

(2)坚决贯彻执行电力工程审计的原则

第一,坚持依法审计的原则;审计监督制度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实施审计监督中必须自始至终坚持依法审计。

第二,坚持对投资规模实行宏观控制审计的原则;电力建设项目的特点之一是耗费大、周期长,因此,科学合理地控制和掌握不同时期的投资规模,是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活动进行宏观管理的重点,也是电力工业投资管理和投资决策考虑的重要问题。

第三,坚持按照电力项目建设程序审查的原则;在进行电力工程项目审计时,除需严格审查建设项目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施工者是否按程序规定办事外,审计工作本身也需要按工程的不同阶段,一步一步地审查各工作阶段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坚持按电力项目建设程序审计的原则。

第四,坚持投资效益性原则;进行电力项目建设的目的,就是要获取投资的经济效益。电力工程项目审计,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评价项目建设活动中的成败业绩和全部经营管理活动,坚持提高投资效益是电力建设项目审计的一项重要原则。

四、总结

由此可见,电力工程造价的管理是一项具有很强技术性和专业性的工作,且电力工程造价的管理贯穿于整个电力工程的全过程当中。因此,对电力工程造价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使得电力工程造价的增幅管理在合理可控的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 谷艳丽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几点看法 【J】低碳世界 2014.11.08

【2】 华志武电力工程造价的全生命周期造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12.15

【3】 杨凯电力工程造价管理要点解析 【J】科技资讯 2014.12.3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论文范文第3篇

内容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路桥行业的发展也非常的迅猛,路桥工程已经成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路桥工程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在路桥工程的管理中,必须要形成一个专业化的管理模式,以有效地确保路桥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现阶段在路桥工程的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路桥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也不利于路桥工程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路桥工程 管理问题 解决对策

保障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有效地提升路桥工程的管理水平,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障路桥工程的整体水平,确保路桥工程的建设单位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在路桥工程施工中,由于投资力度在逐渐的增大,路桥项目就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方可确保路桥的质量与安全。

一、我国路桥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路桥工程的管理仍然处于一个空白的地带,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制度缺失,管理方法不科学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路桥工程的管理水平的提升。在路桥工程的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管理漏洞及管理缺陷,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路桥工程的管理质量。

1、路桥工程技术管理的内容不全面

路桥工程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工程项目,在路桥工程的技术管理中,应该将路桥工程的施工技术全面覆盖,以有效地提升路桥工程管理的水平。但现阶段,我国路桥工程的技术管理内容并不全面,在管理的过程中,对于很多细化的技术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路桥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存在严重的“头重脚轻”的问题,在具体的技术管理中,对难点技术及重点技术的管理工作涉及不深,往往停留在技术管理的浅层次上,缺乏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路桥工程中,一些传统的常规的施工技术,路桥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并没有触及。在路桥工程中,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还应该做好施工组织方案及施工设计的勘察与考核,以有效地提升施工技术的水平,这些在路桥工程技术管理中并没有体现。这些都说明了,我国路桥工程的技术管理内容并不全面。

2、缺乏对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的管理

在路桥工程施工管理中,应该加强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的管理,因为人是所有施工材料、所有施工技术、所有施工设备的使用者,如果忽略对人的管理,那么路桥工程的管理水平将难以有效地提升。但现阶段路桥工程对人员的管理,侧重于人员的考勤出工的常规管理,而缺乏对路桥工程施工人员业务素质及专业技能的管理,导致很多不符合施工规范及要求的素质较低的施工人员混入施工队伍,给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带来严重的威胁。在路桥工程人员管理中,并没有科学系统的人才晋升渠道及人员培训体系,对于施工人员的差错考核等也不全面,這些都使得路桥工程的整体管理水平难以提升。

3、路桥工程安全管理的体系并不健全

在路桥工程施工中,不断健全和完善路桥工程的安全管理,构建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安全管理的标准,不断细化安全管理的内容,只有提升路桥工程的安全性能,确保施工人员都具备安全防范意识,才能有效地提升路桥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但在路桥工程安全管理中,并没有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作为参考,安全管理多停留在表面,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不重视,在安全管理中,缺乏专业性的安全管理团队,在安全检查中,没有配套的奖惩措施作为依据,使安全检查“雷声大,雨点小”。

二、路桥工程管理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在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下,国民经济正在不断的提升,路桥行业的发展也非常迅猛。由于路桥工程时刻联系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因此对于路桥管理必须要形成一个专业化的管理模式,以确保路桥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1、强化技术的管理,不断提升施工技术的标准

在路桥工程中,技术是主要的载体,科学合理的技术能够保障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同时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将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合理地运用到路桥工程中,保障路桥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在路桥工程管理中,应该加强技术管理,不断提升施工技术的标准,不断提升施工技术的水平,加强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加强技术管理,一方面是技术手段,另一方面是施工技术。技术手段的管理,主要针对路桥工程决策阶段、设计阶段等,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路桥工程决策阶段、设计阶段等不同环节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确保路桥工程决策的科学性,保障路桥工程设计的水平。对于施工技术的管理,则主要针对在路桥工程施工阶段,通过提升施工技术的水平,优化施工技术的质量,强调施工技术的创新,确保施工人员按照施工规范合理进行施工,来有效地提升路桥工程的整体质量。

2、突出人员的管理,不断提升人员的业务素质

在路桥工程中,还应该强调施工人员的管理,施工人员是路桥工程的主要力量。为提升管理水平,因此在路桥工程管理中,应该首先注重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将施工人员的素质作为重要的管理内容,通过技术培训、业务指导等措施来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其次,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将施工人员的培训系统化与科学化,通过周密的培训计划来有效地提升路桥工程施工人员的素质。在路桥工程人员管理中,除应该特别针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外,还应该科学有效地处理好路桥工程管理中的各种关系,加强施工各个环节、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融洽地处理各类矛盾关系,保障路桥工程的各个参与者都能够将路桥工程的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

3、巩固安全管理,有效规避路桥工程的安全隐患

在在路桥工程管理中,应该继续巩固安全管理,将安全管理制度化和体系化,不断提升安全管理的水平,不断优化安全管理的方法,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通过构建安全责任制来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将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各个负责人头上,不断细化安全管理职责。同时还应该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对于在施工过程中,不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的施工人员,要给予一定的惩处措施,最大效益地发挥路桥工程的安全管理质量。

总结:

在路桥工程管理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技术管理内容不健全,人员管理内容缺失,安全管理落实不到位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路桥工程管理质量的提升。因此在路桥工程安全管理中,应该有效地做好技术管理、人员管理及安全管理,综合提升路桥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娄烨,论路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城市建设,2010(31);

[2]容立坚,论述高层路桥管理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华民居,2011(07).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目的:探讨加强市政工程财务管理的新思路。方法:针对于现行市政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种种问题做出全面的分析,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工程财务管理经验与知识,积极探索市政工程财务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力求确保实现我国市政工程财务管理的一次系统地完善,进而,推动我国市政工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结果:对于市政工程企业而言,高效的企业财务管理对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市政工程 财务管理 问题对策

1、市政工程及其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

市政工程企业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市政工程企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市政工程财务管理制度与手段已经不能够满足现行市政工程企业财务管理的需求,再加上,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外工程企业涌现中国市场,给予我国市政工程财务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了提高市政工程资金的使用效益,切实保障用好工程建设资金,确保我国市政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市政工程是指市政设施建设工程,一般属于国家的基础建设。市政设施通常指在城市区、镇(乡)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广义的市政工程包括城市道路、桥梁、排水、污水处理、城市防洪、园林、道路绿化、路灯、环境卫生等城市公用事业工程。市政工程是城市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

市政工程企业财务管理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周期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市政工程财务管理的工作主要是根据工程项目投资计划和用款计划及时筹集资金,按合同有关条款办理付款,监督检查资金使用情况;掌握工程项目资金安排情况,搜集和处理项目成本数据,负责基建业务的会计核算,编制基建财务报表,及时编制工程竣工决算报告,组织工程项目财务竣工决算报告的审核和审批,评价工程项目效益,并为未来项目投标和施工提供财务数据参照。为此,必须将财务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有针对性地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工程财务管理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与规范,以便更好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程建设效率,保障工程能够按期完工。

2、市政工程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全国工程量不断增加,在注重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大环境下,往往忽视了财务管理。而作。而施工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加强工程财务管理,在大多数项目中,常常因为财务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且不按照经济规律办事造成了企业生存步履维艰,由此可见,重视财务管理,把财务管理摆上显要位置势在必行。

2.1、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实行招投标,这样施工企业必须参与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由于国家对企业的干预越来越少就致使竞争优势转向那些效率高且效益好的企业,充分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施工企业如何在经济环境中灵敏的反应并调整自己行为,保证自己的竞争优势,就不得不注重运用资金和控制成本。

2.2、贯穿施工全过程的性质决定了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资金就像企业的血液,循环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这个过程资金有出有进,但必须是一个增值的过程,如何实施资金管理保证其增值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财务管理贯穿于施工企业的各个环节,只有树立正确的全面的价值观,才能在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适时控制和调整,避免管理的盲目性。

3、我国市政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基于我国市政工程企业起步比较晚,发展比较缓慢,现阶段,尚未形成健全的财务管理模式,近几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强市政工程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资源投入,通过多年的共同努力,目前,工程财务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其仍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缺乏健全的工程财务管理制度

就现行我国市政工程企业而言,大多数市政工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尚未充分认识到工程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导致工程财务管理意识较为薄弱,过于重视工程的项目建设和经营,忽视了工程财务管理,造成现行工程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其次部分工程企业虽建立起了完善的工程财务管理制度,但其执行力度不足,使完善的工程财务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现阶段,市政工程企业若是不加强工程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与执行,久而久之,势必给工程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3.2、市政工程企业财务制度约束力度不足

市政工程是一個复杂且艰难的项目建设,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具有较大的资金交易,给予财务管理的特殊性一般情况下,我国现行市政工程项目承包人大都是聘请比较信任的亲朋好友进行复杂财务工作,这些亲朋好友大部分没有受过专业的财务管理培训且综合素质比较低下。基于信任和亲朋关系,市政工程项目承包人给予相关财务人员报销所有开销,导致财务人员难以用财务制度进行有效控制和核算,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程企业财务管理的顺利开展。

3.3、市政工程财务成本核算混乱

市政工程和一般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较大的差异,现行多数市政工程企业纷纷效仿一般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由于市政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着较大的特殊性,若是一味的采取一般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势必将导致工程财务核算管理和财务会计信息相互脱节。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市政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该工程中具有较多的成本核算项目,使用传统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将会造成成本核算混乱且不准确,不利于市政工程实现经济效益价值最大化。

4、加强我国市政工程财务管理的有效对策

4.1、不断完善我国市政工程财务管理制度

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为市政工程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指导。不断完善我国市政工程财务管理制度,首先要不断提高市政工程企业管理者的财务管理意识,确保市政工程相关职工能够充分的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并将工程财务管理渗透到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中,为工程财务管理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保障;其次是加强市政工程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的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与指导,切实保障市政工程财务管理人员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及时、准确、完整接受到国外先进的管理知识与经验;最后是加强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力度,避免出现工程财务管理流于形式等不良现象,确保工程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4.2、建立健全的工程财务风险控制体系

健全的工程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时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立健全的工程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应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进一步明确工程项目的决策依据、程序和审批权以及责任制度;第二步是明确概预算的依据、内容和审批程序,保障各项预算审核切实有效;最后是明确价款支付方式,切实按照合同进行价款支付,严禁出现提前支付的状况。

4.3、科学合理的进行工程财务成本核算

基于工程财务成本核算是财务管理的主导因素,因此,应切实做好工程财务成本核算,这就需要工程财务管理人员首先要全面的掌握工程项目施工经营状况;其次是根据经营状况将全部成本费用支出进行严格的分类;最后是科学合理的进行工程财务成本核算,财务有效措施最大程度上降低工程成本,使其市政工程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价值最大化。

5、结语

综合上述可知,对于市政工程企业而言,高效的企业财务管理对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我国市政工程起步比较晚,发展比较缓慢,导致现行财务管理模式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即缺乏健全的工程财务管理制度、市政工程企业财务制度约束力度不足以及市政工程财务成本核算混乱等,严重制约了我国市政工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针对于现行财务管理模式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做出有效的分析,并且,通过借鉴和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与知识,结合我国现行市政工程的财务管理的发展需求与特点,制定几点可行性对策,即不断完善我国市政工程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工程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以及科学合理的进行工程财务成本核算等,進一步推进我国市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晓斌,李丽芳.试论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设计[J].中国总会计师,2011(10).

[2]周海刚.浅谈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J].科技资讯,2011(12).

[3]汤其亚.论市政工程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J].金融经济,2011(10).

[4]胡卫红.试论加强市政工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新思路[J].中国总会计师,2010(02).

[5]颜敏.试析财务部门如何参与市政道路工程的成本控制[J].中国总会计师,2010(07).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参建各方的各自分工的方方面面,因此,要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与进度,就必须严格地依照国家有关制度和行业标准,要求各部门单位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正确处理好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种关系,要以控制质量安全和质量水平为中心,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豆腐渣”工程。

关键词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基本要求;措施

1.水利工程施工事前质量管理措施

在过去质量管理系统文件经批准后,水利局领导要通过全体职工大会宣布质量管理系统就开始投入运行和新的质量管理系统文件生效。但是质量管理文件颁布后,管理人员对文件的细讲细读并不够深入,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字里行间的略读,因此,要提高各岗位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就要进行岗位技术技能的培训,根据工程项目规定的工期、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要求及施工的客观情况,编制培训计划,由各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负责全体管理人员专题培训讲读和解释。通过各种质量管理系统文件培训班以及岗位职责培训班的培训,使质量管理系统运作的有关人员充分认识到,新建立的质量管理系统是对过去质量管理系统的变革,这种变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和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并明确在新质量管理系统运行中,明确自身该做什么和该怎么做,明确自身的责任,发现以前工作的差异,并总结经验,想办法纠正问题,促进质量管理人员可以正确掌握文件的精髓,充分理解并自觉执行质量管理系统文件的各项要求。

2.水利工程事中的质量保证计划的实施与监控

2.1 设计单位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根据《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设计单位必须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相应水利工程设计任务。设计单位必须接受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单位对其设计资质等级以及质量体系的监督检查。因此,设计单位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有:1)首先,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并对未知的安全隐患进行预测与防范,健全设计文件的审核制度,做好设计文件的技术交底工作;2)其次,设计文件必须符合国家、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工程勘测设计技术规程、标准和合同的要求。设计依据的基本资料应完整、准确、可靠,设计论证充分,计算成果要真实可靠并要经过层层复查与核算,确定设计文件的准确无误,制定出可以满足工程质量、安全需要并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3)设计单位应按合同规定及时提供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在施工过程中要随时掌握施工现场情况,优化设计,解决有关设计问题。

2.2 施工单位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根据《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施工单位必须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相应水利工程施工任务。施工单位必须接受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单位对其施工资质等级以及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检查。施工单位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是:1)施工单位必须依据国家、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技术规程、技术标准的规定以及设计文件和施工合同的要求进行施工,并对其施工的工程质量负责;2)施工单位不得将其承接的水利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进行转包,对工程的分包,分包单位必须具备相应资质等级,并对其分包工程的施工质量向总包单位负责,总包单位对全部工程质量向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责;3)施工单位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和完善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及考核办法,落实质量责任制。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检验工作,认真执行“三检制”,切实做好工程质量的全过程控制;4)工程发生质量事故,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向监理单位、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报告,并保护好现场,接受工程质量事故调查,认真进行事故处理。

2.3 监理单位的质量监督的主要内容

根据《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规定》和《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规定的内容,在我国境内新建、扩建、改建、加固各类水利水电工程和城镇供水、滩涂围垦等工程及其技术改造,包括配套与附属工程,均必须由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质量监督。

(1)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质量监督工作。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的专职机构,对水利工程质量进行强制性的监督管理。工程质量监督的依据是: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水利水电行业有关技术规程、规范,质量标准;经批准的设计文件等。

(2)水利工程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由相应水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质量监督机构实施质量监督。水利部主管全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按总站、中心站、站三级设置。其中水利部设置全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和水利部有关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方针和政策;制订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检测有关规定和办法,并监督实施;归类分类管理全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指导各分站、中心站的质量监督工作,并对部直属重点工程组织实旗质量监督。参加工程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监督有争议的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掌握全国水利工程质量动态。

(3)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设置水利工程设计质量监督分站。水利工程设计质量监督分站接受总站委托承担的主要任务:负责设计全面管理工作,归类管理全国水利工程的设计质量监督工作,并且要掌握全国水利工程的设计质量动态,定期向总站报告设计质量监督情况。

3.水利工程事后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与检测

水利工程事后施工质量管理与质量检测,主要是指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或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原材料、金属结构、中间产品、机电设备等进行的测量、试验、检查或度量,并将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质量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是工程质量监督和质量检查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把关,因此,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按照有关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基本要求来进行质量把关。

(1)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应依据《水利水电工程与产品的安全、质量检验测试机构管理办法》(水科教[1994]171号)的有关规定设立,通过省级以上计量行政主管部门计量认证,并经省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机构批准,方可承担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

(2)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主要方法和抽样方式主要是:根据国家、水利行业出示的标准规定进行,对于国家、水利行业标准没有规定的,由检测单位提出方案,需要委托方予以确认才可以进行,仲裁检测,有国家、水利行业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规定的,按争议各方的共同约定进行。

(3)监督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可委托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承担以下主要任务:参与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和研究处理方案;根据需要对工程质量进行抽样检测,提出检测报告;核查受监督工程参建单位的实验室装备、人员资质、试验方法及成果等;质量监督机构委托的其他任务。流域机构或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明确本流域、本辖区水利工程质量的最高检测单位。仲裁检测由最高检测单位或最终检测单位承担。

4.结语

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就是从事前、事中、事后这三个方面进行控制,这就是所谓的“三控制”原则,将施工质量的基础打好,层层严谨监察与依法依规律办事,才能做到文明,安全、环保的水利工程施工。

参考文献:

[1]裴国忠.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 山西建筑,2007年.

[2]魏璇主编.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上、下).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年.

[3]周克己.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年.

[4]朱卫军,张孝军,等. 三峡工程施工总体布置设计[J]. 人民长江出版社,2001,32(10).

[5]《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文件汇编》[M]. 江西教育印刷厂印刷,1999.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针对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管理面临的复杂多变的管理环境、管理软性化的变化趋势以及西方管理理论引进需要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等问题,开展的水利工程项目和谐管理创新研究。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和谐管理内涵模式

1 水利工程项目和谐管理的本质内涵

水利工程项目和谐管理就是为了应对水利工程项目的一次性、环境的开放性、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等特点,在传统项目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和谐管理的核心理念,即坚持以人为本,把人和环境作为管理的核心要素,弥补或纠正制度本身的不足,塑造一种有利于创新、有利于将价值与心理因素整合的管理理念;关注水利工程项目内外部环境易变化这一重要特征,辨证地、动态地看问题,从而达到项目管理者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共赢”,提高管理绩效;其核心是人性化管理以及辨证观和系统观,主要手段是沟通与协调。从本质上来说,水利工程项目和谐管理理念是对工程项目管理制度的不足和失灵的必要纠正。这可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方面制度的执行对象是人,人不是机器,人需要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下工作,只有和谐的环境,人们才有积极主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才能创新;二是制度的制定也需要和谐环境,制度本身也需要人性化,也就是由禁止性规范制度向倡导性规范制度过渡。制度的制定需要项目管理人员的广泛参与,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具人性化和可操作性,只有凝聚“共识”才能“共为”;第三,由于人们认识的有限性,面对复杂的、易变的项目管理环境,制度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面对“死”的制度和瞬息万变的“活”的环境,项目和谐管理理念就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不管人的不可控性还是环境的易变性,实质还是人的问题,是“人”这个活的管理要素决定的,所以,项目和谐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和谐理念指导下的工程项目管理至少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1)以共享型组织结构、共享型价值观等为主要特征的和谐项目组织环境;(2)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关系;(3)和谐的管理方法,即注重人性化管理,注重协调与沟通,注重规范制度的人性化等;(4)辩证观和系统观,就是在制定政策、处理问题时,既要考虑自身的利益,又要考虑到对方的利益,既要注重制度、规范、经验,又要重视环境的变化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寻找一条能够“平衡”各种矛盾的非零和博弈的共同发展之路,达到各利益相关者的“共赢”。水利工程项目和谐管理理念主要吸收了和谐管理思想及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同时融合了企业文化理论、人性化管理、道本管理、中国式管理等一系列软性化的重要管理思想,反映了现代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是在传统项目管理理论基础上的一种理论创新。

2 实施水利工程项目和谐管理的方法模式探讨

水利工程项目和谐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和谐管理理论博大精深,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引入并进一步深化和谐理念,其理论和方法值得研究。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引入和谐理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强化和谐管理理念意识,牢固树立和谐管理理念。水利工程项目管理要把和谐理念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内部管理方面,在加强项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等“硬件”建设的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制度的人性化和可操作性,重视和谐的组织建设;在应对外部环境上,要树立辨证观、系统观,善于换位思考,灵活运用各种管理方法,争取与各利益相关者达到“共赢”和“共享”。要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团队建设,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有利于最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内外部环境,力争使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有所突破。

(2)加强项目经理队伍建设,提高工程项目和谐管理水平。项目经理居项目管理的核心地位,是影响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在两者的选择中,应以管理为主,应选择精于管理、善于协调、有一定业务知识的管理型人才。目前我国项目经理的结构和素质不适应水利事业大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今后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中,提高水利项目管理水平提供强大动力。

(3)加强水利工程项目沟通管理。沟通管理是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项目组织的临时性、一次性,沟通是项目管理者有效激励的基本途径,同时,沟通与协调也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职能的有效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环境开放,利益相关方多,面临着繁重的对外沟通与协调任务。受我国社会转型期利益格局剧烈调整的影响,项目管理面临着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矛盾,给项目沟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是目前处理项目管理中各种矛盾、应对项目管理环境的不确定性、创建和谐项目管理的最重要的手段。

(4)创新是水利工程项目和谐管理的生命。我国的项目管理理论是由西方引进的,面对我国的社会环境,本身就有适应和创新的问题。同时,由于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特殊性,项目管理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内部及外部环境,没有一个规范、制度或方法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水利项目管理中不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的创新,创新是项目管理的生命。这是项目管理与一般企业管理最主要的区别,也是工程项目管理必须引入和谐理念的重要原因。为了创建和谐的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水平,要大力倡导创新理念。首先要进行适应市场需求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改善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环境;其次要进行以“和则”为主的管理“软件”的创新,创造和谐的项目组织环境;再就是要进行管理制度等“硬件”的创新,使管理制度更具人性化和可操作性,从而使水利工程项目和谐管理具有制度保障。

(5)加强水利施工企业文化建设和团队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是人性化管理的重要基础,要强化人文管理思想,这也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环境一般比较差,条件比较艰苦,加强项目组织的文化建设和团队建设,为大家创造一个和谐舒适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可以凝聚斗志、提高士气,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工作绩效,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6)制度管理和谐化,和谐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制度化等“硬性”管理与项目和谐管理所强调的“软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项目管理中的两架马车,或并驾齐驱,或一先一后,但缺一不可(关于规范制度管理与项目和谐管理的关系的探讨在后面还要详细论述)。制度管理和谐化,其含义一方面要求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和谐因素,使规章制度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是要求项目管理者一定要注意管理的方式方法,同样的按规章制度办事,如果不注意讲究管理艺术,照样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再就是要注意创造一个好的和谐的项目管理环境,相同的制度规范及流程,在不同的环境里,效果也会不同。有人认为,“管理就是创造和保持一种环境,使置身于其中的人们能在集体中一道工作以完成预定的使命和目标”,这说明项目管理是一个管理过程,而不是技术过程。和谐管理制度化,其含义是在实践中应用效果好的属于管理艺术类型的“软的”管理方法、做法,要及时加以总结,形成规范或制度性的东西,使项目和谐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完善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在和谐管理与制度规范管理的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中得到螺旋上升式的发展。

上一篇:学生实践教学广播电视论文范文下一篇:中学生记叙文写作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