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化产业论文范文

2024-07-15

海洋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1篇

图书馆做好海洋文化宣传推广工作的背景

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规划指导。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海洋文化建设,2003年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2008年首次发布《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多次就提升全民海洋意识做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并对加强全民海洋意识教育作出了重要批示。2014年,中宣部出台了《关于提升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关于提高海洋意识加强海权教育的工作方案》,2016年国家海洋局与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提升海洋强国软实力——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海洋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建立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定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促进海洋知识普及,传播海洋文化。”围绕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强海洋意识宣教教育和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和迫切要求。宣传海洋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海洋意识,对中华民族具有深远的意义。

区域海洋经济、海洋文化发展的需要。建设“海洋强国”“文化强国”;建设“北方经济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使得天津的核心战略地位凸显,发展国际航运、发展海洋经济,塑造海洋文化品牌,需要大量海洋文化资源做支撑。加强海洋文化资源建设、营造海洋文化氛围、加强对海洋文献资源宣传推广建设工作、加深对海洋文化的了解、系统梳理天津海洋文化的发展历史,推进天津海洋文化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是当前天津市文化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方向。

大众对海洋文化服务的需要。在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规划指引下,社会大众对海洋事业如何发展、如伺运行有更多的思考。海洋强国不能仅仅停留在战略规划层面,它必须成为国民教育的主题。图书馆作为大众性、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应当紧密配合国家海洋发展战略规划,承担海洋文化宣传、推广、研究的时代使命,利用文献资源开展宣传、推广、传承工作,唤醒曾经迷失的海洋大国国民,积极参与普及海洋文化知识、培育新时期海洋精神,增强国民海洋意识,营造海洋文化良好氛围,提高城市竞争力的软实力。

图书馆宣传推广海洋文化的优势

具有海洋文献资源集聚优势。图书馆是文献资源的集聚地,在海洋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保护、利用等方面有着巨大优势,可以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区域海洋经济、海洋文化发展提供信息资讯;有利于促进海洋意识社会教育,传承繁荣中华海洋传统文化;可以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提升全民海洋意识中的重要作用。

具有培育海洋文化的环境优势。图书馆是社会再教育的大课堂,是学习海洋知识,传播海洋文明,弘扬海洋先进文化的重要窗口,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当好宣传推广海洋文化的宣传员,引领大众树立海洋强国意识、海洋国土意识、海洋生态环保保护意识、为大众提供科学的海洋文化价值观,可以提高国民素质,传播海洋文化,满足社会大众对海洋文化知识的需求。

具有无偿为公众服务的人才优势。图书馆具有一批较高文化素质和专业能力的馆员队伍,为图书馆开展海洋文化宣传推广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图书馆员将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自豪感,争当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宣称员和排头兵。图书馆员既是海洋强国的实践者,也是提升海洋意识的宣传者、海洋文化的传播者。通过馆员的努力宣传、推广、普及海洋科学知识和培育海洋人文精神,可以有效推进海洋意识教育,提升全民海洋强国意识,弘扬海洋文化,增强海洋强国软实力。

图书馆海洋文化宣传推广实践——以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

学院积极探索海洋人才培养工作,培养了大量的海洋人才。天津海运职业学院是以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为重点,港口物流、邮轮乘务、航运经济等海洋专业为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和输出都与海洋密切相关。兴海强国,教育先行,结合“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及《天津市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围绕社会需求,学院一直致力于现代海洋教育,精心培养海洋应用型人才;积极开展海洋文化相关课题研究,探索天津海洋文化资源的发展利用;加强海洋人文学科建设,推进海洋法学、海洋史学等课程设置,提高师生的海洋素质,树立正确的海洋价值观、道德观、可持续发展观和海洋国家观。为国家、地区培养技术精湛,思想过硬的应用型人才,确保海洋人才的供给质量。

图书馆积极建设海洋文献资源。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图书馆海洋特色文献资源发展已经初具规模。馆藏图书30余万册,期刊500余种、报纸百余份。图书馆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建设海洋文献特色资源库,通过收藏不同载体的海洋文献资源,特别是海洋相关的数字资源数据库,丰富了学院的文献资源,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平台。打造了獨具海运特色的海洋数据文化品牌。

海洋文化宣传推广的主要内容。海洋国家战略宣传方面,利用图书馆网站开展相关海洋事业的政策、法律、规划宣传推广,引导师生关注海洋政策法规和规划、培育海洋人的家国情怀。

海洋意识教育方面,广泛开展海洋教育活动。在世界读书日、重大海洋类纪念日开展知识普及和宣传活动,如“5.12海洋防灾减灾日”、“68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6.25世界海员日”、“7.11中国航海日”,开展海洋宣传活动,让读者在活动中认知海洋、关爱海洋,进而不断提升海洋意识。

海洋文化建设方面,营造海洋文化环境。图书馆大厅设有航海家的画像、积极编辑制作海洋相关的图片展览牌,如:船舶发展史、著名海港、世界著名海峡、世界著名港口城市、舰船模型等进行海洋文化宣传。

宣传推广方式:在海洋文化宣传推广方面,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图书推荐:按不同专题每月宣传推荐海洋文学名著、海洋科普图书、国内外相關海洋法规、年度海洋发展报告、海洋观教育等。例如推荐过科普主题《海洋探索》《海洋科教》《向海洋进军》;海洋文学名著《鲁滨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海洋观教育《中国走向海洋》《海洋教育新进展》《国外海洋强国建设经验与中国面临的问题分析》等。

图片展览:《船舶发展史》《世界著名海港》、《世界著名海峡》《著名港口城市》等专题的活动展板。

专题讲座:邀请船长、大副等有经验的航海人员专题报告,如《金融危机后航运市场分析》。

观影:收集海洋相关的电影、大型纪录片,每周二、五下午免费为读者播放海洋相关的影片、大型纪录片。如故事片《甲午风云》《大海在呼唤》《怒海争锋》《碧海蓝天》《亚特兰蒂斯》《海底两万里》;记录片《大洋》《海洋星球》《七大海洋》《走向大洋深处》《向深海出发》及央视栏目出品的《走向海洋》并撰写观后感和影评。

互联网推广:依托校园网站、图书馆网站,加强与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互动交流,搭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与师生交流的“直通车”,让师生第一时间了解国家、政府、海事管理部门关于海洋事业的各项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大政策等。

新媒介推广:创新媒体宣传平台,利用微信、微博、微电影等等形式把科普知识、故事、传说分主题,编辑、拍摄成好看、好玩的PPT、微电影、微信故事,寓教于乐让更多的师生读者参与宣传推广海洋文化及开展海洋观教育的活动中。如《海运这十年》、《鸟瞰海运》。

举办海洋知识竞赛、龙舟赛、故事会、参观海洋馆、参观海洋教育基地等活动。

开展海洋文化相关课题的研究:

论文:《Suggestions and Solutions on China Marine Education关于国民海洋教育的几点思考》,作者曹青、高东海、马庆军,PEER2015(2015国际政治、经济和教育研究国际会议);《浅析航海院校轮机专业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庞加茂,《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508期;《浅议职业院校涉海技术类专业文化通识类课程教学》,曹青,《课程教育研究》2015(10)期;《秦始皇时期的航海文化》,曹青,《北方文学》2015(040(下)期;《海洋特色数据资源建设的思考》,李子贤,《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5(12)期;《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形成的思考》,李子贤,《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4(01)期;《加强航海类高职院校图书采访工作的思考》,李子贤,《中国信息化》学术.2013(07)期;《海运职业学院图书馆职业化特色馆藏形成的思考》,李子贤,《海运高职教育探索与实践》.2010.

专著:《海洋观读本》,曹青,2015.

调研课题:《做好“十三五”期间天津海洋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李子贤、秦立威、曹青,课题编号2015015

编印二三次文献:每月编制一期《海运高职教育信息资讯》,图书馆编印,提供专题服务。

筹建海洋文化中心:依托图书馆海洋文献资源筹建建设海洋文化中心,图书馆科研处

海洋文化宣传推广的效果。社会效果:将海洋文化宣传推广、海洋观教育融入培养现代海洋人的教育目标,突出了天津海运职业学院的办学特色,建立起主动适应海洋经济社会发展的入口,提高了学生解决、解释和处理海事问题的能力,培养了既掌握海洋专业技术,又瞳得海洋人文科学的复合型人才,增强了人才的竞争力。对学院发展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效果:海洋文化的宣传推广,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海洋文化氛围,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海洋精神气质和人文气息。通过加强师生海洋意识教育,培育海洋教育理念,不断开展海洋教育实践活动,有效普及了海洋科学知识;将海洋意识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引导学生树立海洋强国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对学院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起到推动作用,为海洋教育事业及地区海洋文化不断发展贡献了力量。

图书馆工作效果:通过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图书馆宣传推广海洋文化的案例可以看到,在国家海洋战略中图书馆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肩负着传承与创新海洋文化,培育现代海洋精神、普及海洋科学知识的重任。各级各类图书馆要承担起开展海洋文化宣传推广的使命,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利用文献资源聚集的优势开展海洋文化宣传推广,加强海洋观教育,提升国民海洋意识,让大众了解我国的海洋国土、海洋国情、营造海洋文化氛围,关注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服务区域海洋经济文化发展。

构建图书馆与文化教育机构的联动机制,开展海洋文化宣传推广的策略

加强图书馆与文化教育机构的协作协调。国家海洋局与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提升海洋强国软实力——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规划强调:到2020年我国将初步建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体系。图书馆要积极推动海洋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利用海洋文献资源加大对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宣传推广力度发挥图书社会教育职能,积极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海洋意识宣传教育活动,建设海洋意识教育基地、海洋科普基地,海洋意识教育逐步向社会宣传推广,要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与全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海洋意识宣传教育格局。

开展海洋文化终身教育,提高全民海洋文化素养。海洋教育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基石,这是美国海洋学者的通识,美国海洋工作报告《21世纪海洋蓝图》倡导“终身海洋教育”基本思想就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提高全民族对海洋的重要性的认识,提升美国公民的海洋文明素养,培养和造就未来的顶尖海洋科技人才和海洋管理人才。”

我国虽有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但在全民族层面匕始终缺乏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认知,图书馆应该把握时机,积极参与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开展海洋科学普及和海洋观教育。在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中,所有^、都要进行终身海洋教育,从根本匕培养全体国民的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提高全民海洋文化素养。学习海洋、尊重海洋、探索海洋、利用(经略)海洋、维护海洋权益与捍卫海洋主权。只有形成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一个国家实现海洋崛起才能具备坚实的基础。

开展海洋文化资源普查,搭建数据平台。针对公众整体海洋意识淡薄、海洋意识宣教活动规模小、公众参与渠道不畅、海洋知识没有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等问题,各级各类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成部分,公益性文化阵地,要紧跟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步伐,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构建联动机制,要挖掘馆藏中的海洋文化资源,开展海洋文献资源、涉海历史档案、史志、涉海藏品的收集整理,有条件单位建立专门的海洋文献资源数据库,开展海洋文化资源普查,搭建数据平台,申请海洋文化相关课题的研究,把图书馆的海洋文献资源调动起来,凝聚合力,共建共享,打造天津海洋文化品牌,提升图书馆文化内涵,提高天津海洋文化软实力、社会影响和国际影响力。

海洋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河北省是我国的沿海省份之一,沿海的地理背景使其形成了类型齐全并独特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本文以人地关系为理论基础,对河北省海洋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并提出了对其进行旅游开发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河北省

河北省是我国的沿海省份,其海洋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是一种地域文化,它是生活在海洋环境中的河北省人民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可以说海洋环境是其“独特的文化摇篮”。

一、河北省海洋环境

1 海岸海洋地貌

河北省海岸线长487公里,海岸带总面积11379.88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地总面积的6%。海洋地貌类型主要有沿海陆上地貌、潮间带地貌、海岛地貌和海底地貌。

2 气候条件

河北海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疾风气候,气候适宜,四季分明,与同纬度的内陆平原相比,具有夏季凉爽、湿度大,春季增温、秋季降温向后推迟等特点,有旅游避暑之利。

3 资源丰富

河北省海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丰富的港口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盐业盐化工资源、能源、矿产资源以及旅游资源,孕育了独特的海洋环境及文化。

二、河北省海洋环境中的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这里的“地”是指地理环境,它既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条件,也是在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不断影响下形成的环境;这里的“人”则不是指单个的人,而是社会的人,是指有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社会组织程度的集团或集体。海洋环境是一种自然环境,其中的人地关系是提供沿海地区的居民生存的必要物质原料,它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和生活中有着不同的体现。

1 生产活动中的人地关系表现

首先,海洋环境决定人们生产活动的主要内容,它为沿海居民提供了生产活动所必须的各种物质基础。河北海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港口、海洋生物、盐业、旅游、能源矿产等五大资源,开发前景广阔,对振兴河北沿海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次,人们的生产活动对海洋环境也存在着明显的正负反馈作用。一方面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使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演变,另一方面,河北省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种工业污染,致使海洋环境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污染。

2 生活中的人地关系表现

首先,海鲜海产是沿海地区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由此也形成了海鲜海产的饮食文化。其次,海洋影响着民间的交通工具与旅行,沿海居民日常的生产及生活都离不开船、港口码头,秦皇岛港、唐山港和黄骅港为河北省三大商业港口。第三,海洋影响着民间风俗的仪式与内容。河北省的渔民习俗炮火把、祭海等,盐民习俗敬天地等风俗都与海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第四,海洋还影响着民间的信仰,包括俗信和禁忌,如渔家生活禁忌中烙饼不能说翻个,要说“划一下”等。

三、基于人地关系理论的河北省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分类

河北省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物质文化亚类,精神文化亚类和人文活动亚类。其中物质文化亚类主要以海洋遗存及现代海洋文化景观为代表,代表性的旅游资源主要有海洋古遗迹、遗存文化旅游资源,如秦皇求仙入海处;现代海洋景观文化旅游资源,如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海洋产业文化旅游资源,如秦皇岛港。精神文化亚类主要体现在宗教和文化艺术领域,代表性的旅游资源主要有海洋文学艺术文化旅游资源,如海洋文学作品《浪淘沙 北戴河》。人文活动亚类,主要以人群活动为标志,表现形式为诸多文化现象,代表性的旅游资源主要海滨浴场文化旅游资源,如北戴河浴场;海洋民俗、节庆文化旅游资源,如跑火把、望海大会;海洋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如沙滩排球、帆船、冲浪等。

四、河北省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1 依托地方文化创出海洋文化旅游品牌

河北省地方文化丰富,形成久远,流传广,且各具特色,如燕赵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可见,海洋文化作为河北省的主题文化之一,应当注重其与地方其他类型文化的结合。这样,才能够使河北省的海洋旅游产品的异质性更为突出,特色更为鲜明,从而增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2 利用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多种产品

河北省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数量多、类型全,因此,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资源优势,就必须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构建综合性的旅游产品体系,包括建立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旅游以及专项旅游稳住的旅游产品体系。其中,休闲度假旅游可以具体开发康复疗养度假旅游、水上水下运动旅游、访古探胜旅游;观光旅游可相应开发海岛观光旅游、海上游船观光旅游;专项旅游则可开发海洋生态旅游、科考旅游、节庆旅游、美食旅游等,从而进一步完善河北省海洋文化旅游产品。

3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海洋旅游资源知名度

河北省应依托资源优势,宣传本省的海滨景区,突出以景点、景区开发为中心,以古老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和自然风光为特色,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广而告之,努力提高河北省海洋旅游资源的知名度,使海洋旅游再上一个新台阶。

海洋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海南省的海洋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面临着新挑战。挖掘海南省潜在的海洋文化资源,并与海洋旅游资源相融合,有利于丰富海洋旅游产品内涵,提升其品味,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实现海洋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海洋文化;海洋旅游;途径

F27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海南发展海洋旅游带来了机遇。海洋旅游的快速发展为旅游目的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随着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游客大量涌入,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一方面是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另一方面,海洋旅游基本是依托自然旅游资源,对文化元素的融合较少。文化与旅游密不可分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因旅游而生动活泼,旅游因文化而丰富深刻。为了实现海洋旅游的经济效益、维持海洋生态平衡、保持海洋文化的完整性,并使得海洋旅游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实现海洋文化与海洋旅游有机融合,使海洋旅游产品要更多体现文化内涵,积极发展海洋文化旅游。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海洋旅游

海洋旅游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以海洋资源为基础,以海水、阳光、沙滩为主要内容,为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为目的而进行的海洋游览、度假、娱乐等活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海洋旅游包括滨海旅游、近海海上旅游、海底旅游和海岛旅游等。其中滨海旅游是海洋旅游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2 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是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发展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海洋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中,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与海洋关系,并融合历史、地理和生活等各项要素与文化中加诸于人类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种效应的综合体现。海洋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海洋历史文化、海洋民间文化、海洋景观文化、海洋节庆文化和海洋经济文化等。

2.3 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涉及的食、住、行、游、娱、购六要素都不可能脱离文化影响。文化是旅游的内涵,旅游本身又是一种文化生活。旅游者不单纯是文化的旁观者,而且是不同文化的参与者和传播者。从精神层面看,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促使人们产生旅游动机的驱动力是对于社交和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追求,很明显这是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是通过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元素才能体现的。大众旅游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而文化差异带来的好奇心是促使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主要驱动力。海洋文化是海洋旅游的灵魂,发展海洋旅游则要把海洋旅游资源的阳光、沙滩和海水与历史人文要素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种内容上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具有丰富内涵的新的旅游组合资源,进而产生一系列的文化经济效益。

3 海南省海洋旅游发展现状

3.1 海洋旅游资源丰富

海南位于我国最南端,是我国唯一的热带省份,也是中国最大海洋省份,约占全国海洋面积的三分之二,是全国海洋资源最丰富的省份。海南的热带海岛景观富甲天下,拥有21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是陆地面积的60多倍,海岸线长达1528公里,多为优质沙滩,可开发成具有世界规模的海滨度假休闲康疗旅游胜地。海南岛的海岸有84个港湾可开发成港口,已开发20多个,为海上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

3.2 海洋文化资源潜力巨大

海南海洋历史文化无论是海南的海洋自然历史,还是海南的海洋人文历史,都是构成今天人们对海南海洋资源所有认识积淀的要素。首先,海南拥有独特的海洋生活和生产习俗文化,海南居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的岁月中,形成的生活方式对于寻求当地独特生活体验的游客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其次,海南的宗教信仰文化源远流长,包括天妃信仰、妈祖文化不但一直传承于渔民的生活中,还在海南的文学艺术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如今已经开发完成的南山寺佛教旅游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3.3 海洋旅游发展呈现新动态

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海洋旅游开发的步骤越来越快,更多的群体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南。海南的海洋旅游发展呈现出新的动态:一是海岛旅游,特别是无人岛备受旅游开发商的青睐,但碍于制度约束,现在处于蠢蠢欲动的状态;二是海上旅游活动,海南有着极佳的港口区位优势,所以为邮轮旅游和游艇旅游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从而也为旅游者带来了新的旅游方式。

4 海洋文化旅游现存的问题

4.1 重经济效益,轻文化品质

随着近年来大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的大量涌入,导致对旅游资源持续利用的忽视,在获取了经济利益的同时,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造成海水污染、沙滩泥质化、生态系统失衡。此外,由于旅游产品中文化元素体现不够,海南许多社会风俗习惯被外来旅游者干涉并改变,旅游者对海南海洋文化感受性体验降低等,也就导致海洋旅游产品单一,品味不高,难以开发较高层次的旅游产品,游客的重游率不高。

4.2 重基础设施,轻文化市场培育

海南省目前的海洋旅游发展中,重点建设的还是滨海的豪华酒店、规模渐大的码头港口、不断引进新的水上运动项目等,很多时候都是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反观海洋文化市场建设非常缓慢,海上丝绸之路作为蓝色海洋文化的代表,虽然丰富了海洋旅游的文化内涵,但是在新的海洋旅游开发中,旅游文化体现的非常少。而能体现海洋文化的海洋旅游产品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旅游者的海洋旅游体验更多的是依托自然资源的旅游活动,能体现独特海洋文化内涵的项目比较少,游客的文化记忆较浅。

4.3 融合途径创新不足

海洋旅游与海洋文化的融合,并不是旅游产品和文化产品的简单叠加,而是在旅游产品中能体现出独特的海洋文化的元素,把海洋旅游资源的各种要素与海洋文化资源的各种要素有机融合并相互渗透,重新组合成海洋文化旅游资源。但是海南目前的旅游活动中,文化的要素植入的太少,游客在体验的时候只是单纯参与饮食文化或者宗教文化,至于文化背后的历史渊源、海南独特的海洋文化等,游客并不明确。

4.4 软件环境与制度规范需加强

海洋文化与海洋旅游融合发展,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软件环境和完善的制度规范体系。但海洋文化旅游的涉及面广,涵盖的市场层次、管理部门较多,交叉重合现象普遍,而原有的管理制度和规范难以适应海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要求。例如海洋文化旅游的市场管理需要旅游、文化、海洋、港口等多个管理部门的协调沟通,对应的管理制度和协调机制需要加强。

4.5 复合型人才不足,专业教育薄弱

海洋旅游对人才的要求比较高,既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又要熟知海洋文化旅游产业经营管理规律,此外还要有一定的产业经营管理的素质和能力。但中国目前尚缺乏培养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平台,企业没有相对应的培训机构,而专业的院校教育又比较单一薄弱,只能在某个方面能发挥其作用,做不到面面俱到,不能充分满足市场的需要。

5 促进海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途径

5.1 找准文化与旅游的契合点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体现海南海洋旅游的国际地位,就需要在开发的海洋旅游产品中注入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展示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海南旅游文化。同时在提高旅游服务中增加文化知识,全面提升海南旅游的品味和层次,让中外游客在度假旅游中感受海南独特的海洋文化魅力和人文素养。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的项目有25个,一些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存得到了保护和传承。所以应鼓励具有国家级水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通过媒体进行宣传造势。同时对于其他海洋旅游产品可以把海南当地的特色文化和民俗民风渗透其中,文化需求是属于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海洋文化元素的植入,既能吸引游客对文化的追求,也是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5.2 从双向融合向多元融合延伸

促使海南海洋旅游与海洋文化的双向融合发展向多元融合延伸,充分利用海南的海上区位优势和国家给予的政策,积极发展邮轮旅游、游艇旅游、无居民岛观光等海上休闲旅游,同时积极挖掘历史、民俗、民族等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博鳌亚洲论坛、世界小姐选美大赛等优势品牌,搞活文化会展旅游。特别是发展海洋节庆会展业,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和展销以及会议等,提升海洋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获得更为优质和广泛的资源。此外,还可以发展海洋休闲体育产业,它是文化产业与海洋休闲活动相结合的产业类型,既可满足消费者疗养、度假、娱乐的愉悦享受,也可以使消费者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刺激性和挑战性。

5.3 推进部门联动的管理机制构建

海洋文化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主管部门、企业主体的积极参与。为突破原有的行政部门分割造成的管理难题,建议构建多个部门协同管理的沟通机制,定期沟通协商处理海洋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条件成熟时,对行业管理中的职能划分进行优化,保证海洋文化旅游市场发展的机制顺畅,管理效果突出。

5.4 全方位构筑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为了满足海洋旅游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可以实行政府、企业、学校三方机构联合培养人才的计划。政府提供政策法规的保障,可以保证人才培养能够统一规划,并健康有序、系统化的进行;企业提供实践平台,既可以与市场同步,接受最新的市场信息,掌握最新的技能,又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紧缺人才;学校则可以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特点,制定培养方案和加强人才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长期稳固的实习基地。

5.5 积极营造市场发展所需软环境

首先,创新管理体制,政府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海洋文化旅游企业创造可预期的经营环境中,并协调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关系,对企业的运营管理不做过多干涉。其次,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加强文化市场的建设和培育,监督市场运作,为文化旅游企业提供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最后,通过政策和法律的手段规范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促使合理化竞争,保证海洋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洁.发展海岛旅游业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生态科学,2002,21(2).

[2]汤学敏,胡麦秀.海洋文化要素在滨海旅游中的作用——以舟山群岛为例构建文化承载力模型实证分析[J].上海农业学报,2012,28(28).

[3]刘桂春,韩增林.我国海洋文化的地理特征及其意义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3).

[4]王颖.山东海洋文化产业研究[D].山东大学,2010.

海洋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4篇

江西潦河地方文化是从自己的土里长出来的文化,是最具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潦河奇石热,作为江西的民间文化现象,近年来,热浪一浪高一浪,势不可挡。民间收藏潦河奇石由来已久,现渐成气候。潦河沿线各镇均出产潦河石,其中以奉新县干洲镇出产最为密集,最为奇特。为了做大做强江西潦河奇石品牌,打造江西的“奇石之乡”,2007年10月,干洲镇党委、镇政府打造全国最大的乡镇奇石交易集散地——奇石根雕文化一条街“石缘街”。干洲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石缘街被江西省文化厅批准为“江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1年4月,江西潦河文化产业传播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公司前期以潦河奇石为经营重点,相继开发推出“潦河红”、“观音砚”等系列观赏艺术类石种,着力塑造“潦河石”品牌,力求好的经济效益及社會效益。公司在多年的运营中,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获得了长足发展的前进动力,经济实力日渐增强。通过举办、参加全国性的文博会、石博会,制作奇石宣传册,开展宣传推广,向中外客商展现潦河石的独特之美。公司在不断加强同外地奇石鉴定人员和奇石收藏者联系的同时,注重广集信息,博采众长,学习管理,提高技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奇石产业链,建立起产运销的长效机制,成为江西观赏石领域的一面旗帜。

与此同时,江西潦河文化产业传播有限公司立足长远,谋求扩大经营范围,带动潦河文化其他领域的发展。以奇石、农民版画、园林花木作为公司经营“潦河文化”品牌宣传推广的主导方向,打造实体经营盈利模式。目前已在深圳设立产品展示窗口,利用信息资源优势承接公司经营范围内的所有业务,推广“潦河文化”品牌,扩大外销渠道,包括融资、引资。

文化、技能、专业、经营性人才引进是公司发展的长远策略,能全面将地方文化领域特色资源推广整合并造就一种新的商业盈利模式是公司核心竞争力所在。公司将借鉴深圳市大芬油画村发展的成功经验,采取商业化模式的成本运作,组织一条龙式的生产,在同行业中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抢占销售市场。奉新的版画,着重突出乡土气息浓、山川田园美、自然生态感强的特点,精心构画,精细装裱,多出上乘佳作。对于书画爱好者喜欢的畅销作品,建立和增加批量生产能力,在奉新当地引导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与已有的合作社联合经营形成规模和集约化效应,让奉新的农民版画名噪国内外,使创作者和企业共同获得丰硕成果。

海洋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5篇

当前,文化产业正在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迅速崛起的“朝阳产业”。处于从要素积聚向爆发增长过渡阶段的南京市建邺区,正努力培育壮大文化企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成为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一、建邺区培育发展文化企业

的基础条件与有利机遇

建邺区培育和发展文化企业有一定的基础条件:

发展定位明确,产业空间布局清晰。立足“现代化新南京标志区”定位,区委区政府重点打造以广告创意、动漫游戏为主导的新城科技园板块,以文博会展、数字传媒为主导的中央商务区板块,以文化创意、旅游休闲为主导的江东商贸区板块,以创意智慧、生态旅游为主导的生态科技岛板块,以创新科技研发为主导的南部生态智慧城板块等五大文化载体,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开放灵动的文化产业空间新格局,强化了对文化企业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载体支撑与规划引领。

文化底蕴深厚,传统和现代资源并存。建邺作为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空间,既有历史文化的丰厚积淀,更有潮流文化的时代内涵,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独特的地方文化形态,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深厚的文化禀赋,充满张力和活力的现代气息,使其拥有了发展文化产业不可替代的独特资源,对具有前瞻意识的文化产业投资者将产生极大吸引力。

区位优势明显,综合实力增势强劲。建邺区作为南京主城区之一,东倚主城,西临长江,与老城仅一河之隔,与江北隔江相望,畅通的主次干道、便捷的地铁专线,沟通天堑的跨江大桥和过江隧道,构成了建邺环网相连、综合交错、水陆并蓄、辐射周边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近几年来,建邺区经济社会发展较快,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培育壮大文化企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政府高度重视,配套设施日臻完善。河西新城作为南京现阶段及未来倾心打造的新城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组织程度、推进强度、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务实、有序、规范的管理机制,公开、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日益完备的配套服务设施,为吸引更多的文化企业与文化项目发挥了良好的集聚、辐射作用,营造了文化企业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氛围。

建邺区培育发展文化企业更面临有利机遇:

产业发展的市场机遇。建邺区文化产业发展后发优势和潜力十分明显,无论是从近期青奥的筹办还是从城市新中心长期发展来看,其文化产业市场都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消费能力和巨大商机。

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以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1+5+1”文化政策体系为契机,先后出台了《关于建设现代文化强区、推动建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强力推进了全区文化企业与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产业发展的人才机遇。近年来,建邺区着力打造人才高地,汇聚了一大批高端科技人才、商业精英人才和优秀管理人才,为建邺文化企业培育与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最为重要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

产业发展的青奥机遇。2014年青奥会落户南京。青奥会的举办必将形成推动建邺区文化企业与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现实优势。

二、建邺区文化企业整体发展态势喜忧并存

近年来,建邺区以“文化南京”发展战略为契机,依托丰厚的文化资源,突出园区先行,强化文化产业政策扶持、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加速文化企业、文化项目集聚,辖区内文化企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成长过程,文化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贡献率逐年提升、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文化企业数量不断增加。2008年全区文化企业共有290家,截至2012年10月,增加到560家,一大批有发展前景、产业特色和市场潜力的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初步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

文化企业经济贡献率日趋提升。建邺区文化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9年的2.50%逐渐增加到2012年的3.91%,文化企业在建邺区的发展成效日益显现,对整个建邺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用日益增强。

文化企业涉及领域持续拓宽。2008年全区文化企业主要分布在7个行业,并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行业形态。至2012年,分布行业扩展到13个,而且具有文化产业特色的新兴文化企业蓬勃发展,尤其是广告传媒行业迅速崛起,成为建邺区文化产业类企业最多的新兴行业。

重点文化企业引领带动作用逐渐显现。2008年全区年营业额4000万以上的文化企业只有23家,占整个文化企业数的8%,2012年已经达到56家,占整个文化企业的份额已提高到10%。大型文化企业数量的增多,产生了显著的示范带动效应,引领全区文化产业发展走上了一个繁荣发展的快车道。

但是,建邺区培育壮大文化企业过程中仍然存在明显不足。

龙头骨干企业偏少,引领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全区2012年文化企业总数是560家,其中4000万元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为56家,只占10%;2012年全区资产过亿的文化企业数量只有26家,仅占整个文化企业数量的5%,而资产超过10亿的文化企业仅有5家,只占整个文化企业数量的0.9%。龙头骨干文化企业的偏少已成为全区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制约。

园区软环境不“软”,载体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全区尽管正在建设或相继建成国家广告产业园、第壹区文化街区、青奥产业园等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园,然而西祠街区等一些文化产业功能园区已经废弃。较多的产业园区还处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相应的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服務理念、科学管理、科学调配、人文环境的建设和打造方面比较滞后,与全区文化企业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格局态势难以匹配与适应。

文化企业科技含量不高,文化创意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辖区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文化企业很少。在2012年规模以上的56家企业中,从事技术研发设计性的文化企业仅有7家,而在规模以下中小文化企业中,从事技术研发设计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

文化企业人才紧缺,人才制约瓶颈有待进一步破除。高端原创人才匮乏,创意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高素质管理人才的缺乏使得企业效率与优势难以有效发挥,文化企业发展普遍面临着人才瓶颈制约。

三、发达国家培育发展文化企业的成功经验

当前,国外一些先进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有力措施培育发展文化企业,并在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与做法。

欧美文化企业与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以下一些创新举措:

文化自由贸易原则的推行为文化企业的全球經营铺路。在全球化背景下,欧美尤其是美国倡导的自由经济、自由贸易为文化企业的输出疏通了道路,一大批的文化产品在全球化经济流通过程中输入到世界其他国家。

繁荣完善的资本市场为文化企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欧美国家拥有一个庞大而完善的金融市场,能够使文化企业发展获得巨大资金支持。比如,美国的文化企业发展得益于国家和社会资本的投入,如通过基金会、个人赞助等方式,但更多的发展所需的资金来源于资本市场,来源于文化企业自身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

发挥行业协会在文化企业发展中的指引协调作用。政府力量在市场上的弱化,更多的管理职能被赋予了行业协会。行业协会作为中介组织有效地承担起了政府赋予的职能,维护了各个文化企业和整个文化产业的市场秩序和健康发展。

日韩是亚洲文化创意产业最为发达的两个国家,在文化企业发展培育方面的经验做法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减少对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规制。比如日本的动漫与游戏企业不像其他国家有太多的规制,除了个别专门面向儿童的文化产品外,大多数在内容方面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制约。

发挥相关文化企业之间的互动效应。例如日本的内容产业中各个企业之间,无论是电影、漫画、游戏或是音乐的生产设计企业,都是相互联系的,媒体的综合性和多元化更进一步推动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推动了相关文化企业的发展与整个文化产业的繁荣。

加强文化企业发展与城市特色的融合。日本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十分注重和城市文化特色发展相结合,在日本的东京、神户以及名古屋等主要城市,当地政府引进、培育了一批文化特色企业,例如仙台只引进培育电影企业,提出了要依靠电影产业的特色搞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加大政府对文化企业的援助支持。韩国文化企业的培育最主要的举措就是政府的大力扶持,如游戏产业中,网络游戏公司起步门槛较低,主要得益于政府实行的援助计划,援助计划的实施促进了网络游戏产业的大力发展,可以说,韩国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的模式是政府主导型的。

四、建邺区培育壮大文化企业的路径思考

坚持量质并举,着力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建邺区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明确了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走向、产业布局与发展目标。针对当前文化产业既缺乏规模雄厚的大型文化企业,也缺少专、精、特、新中小型文化企业的发展现状,在文化企业的引进与培育方面,要着力培育发展龙头骨干文化企业,加快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通过推动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倾力打造一批有实力、有活力、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充分发挥骨干文化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同时又要积极培育专、精、特、新的中小型文化企业,努力形成大中小型企业分工协作、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

依托项目带动,着力推进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要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制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和奖励办法,编制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完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储备、培育和扶持机制,全力推进重点文化产业工程项目建设。要按照“储备一批、规划一批、建设一批”的滚动发展原则,筹划、论证、筛选、确定好各类重点项目,建设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库,加快推进南京国家广告产业园、新纬壹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南京报业传媒大厦、云锦坊、第壹区文化街区等市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强化青奥产业园、欢喜城、港华文化产业园、网商产业园以及知海教育、应天智汇、西祠街区、建筑师公社等特色文化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加大对新与力传媒、原力动画、舜禹科技、魔盒信息科技、学府翻译、养墨堂等重点文化企业扶持力度,形成具有规模集聚效应的金融、广告、会展、商贸等主导产业品牌,不断增强文化企业的发展活力、规模品质、市场竞争力和整体实力。

突出人才建设,着力强化文化企业发展人才支撑。一是要加快文化领军人才集聚。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深入推进落实“321”人才计划,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领军人物,推动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二是要加快文化创业人才集聚。以主导产业为引领,按照专业化、特色化、集约化的要求,重点培育和引进各类文化产业人才,形成“引进一个人才、办起一个企业、兴起一个产业、聚集一批人才”的链式效应;三是要加快文化领导人才集聚。要把懂文化、爱文化的专业人才放到党政领导岗位上去,推动文化产业专业化、融合化、创新化发展;四是要加强校企深度合作。依托南京“1+8”和“科技九条”等创新创业政策,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深入挖掘高校院所科技文化创新人才,形成企业、科技、教育协同推进的合力;五是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构建以人才评价、培养、激励、流动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人才政策体系,培育尊重知识产权、尊重文化创新、尊重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创造促进文化人才、文化企业脱颖而出的城市文化沃土。

优化服务体系,着力完善文化企业发展政策环境。一是加强文化与金融融合。要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文化企业的对接合作,加大有效的信贷支持,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积极扩大直接融资规模,鼓励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进行基金投资或上市融资,重点支持中小文化企业进入创业板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的方式投资开发文化项目。二是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相关部门和园区要加大资金投入,建设适合建邺区文化企业需要的公共技术服务载体,同时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扶持技术创新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大企业、大项目,建立关键技术研发中心、服务中心,要通过科技计划对文化产业中的共性技术研发进行直接干预,促进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跨越式突破,促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成果共享,激发文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助推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三是不断搭建新平台、打造新载体。努力打造品质较高、规模适度、特色明显、效益突出的文化产业集群和文化产业园区,推动文化产业由企业集聚向产业集聚转变,推动科技资源的共享与文化创意的转化,促进文化企业集群化、产业技术专业化。

(作者系中共南京市建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责任编辑:黄 杰

海洋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农村产业融合是新常态下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利用PEST模型分析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宏观发展环境,再利用SWOT模型分析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态势,最后从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培养和引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人才以及完善驱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等3个方面,提出促进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发展;产业融合;PEST;SWOT;农村经济转型

文献标志码: A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稳步增长,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但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现实背景下,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由于长期采用粗放式经营并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得农产品质量难以提高,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另一方面,在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限制下,国家对农业生产的补贴已经触碰到天花板,再加上农业经营成本提高和价格下压的双重挤压,农民增收面临新的困境;除此之外,伴随耕地资源、水资源的逐渐减少和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等问题,农业生态系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因此,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要提高农业的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必须要有新思路[1]。而农村产业融合作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

产业融合的概念最早出现于信息通信业领域。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及其产业的发展,信息产业不断向其他产业渗透,呈现出产业快速融合的现象。实践的发展引起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的关注。学者们从技术扩散渗透、产业整合创新、产业融合过程、产业边界变化、产业竞争关系等不同角度来解释产业融合的内涵[2]。事实上,随着技术创新和市场供需变化,产业融合并不局限于与互联网和通信相关的产业,也广泛存在于其他产业领域,如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有关农村产业融合问题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提出六次产业的概念,他指出农业应该向与其相关的第二、第三产业延伸,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打造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即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相加(1+2+3=6),为农户获得更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服务环节的附加值;之后,基于产业链的延伸和业务范围的拓展,今村奈良臣又提出六次产业是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乘积(1×2×3=6),强调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3]。马晓河根据国内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指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聚集、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等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整合在一起,使得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农民收入增加”[4]。在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概念进行界定时,有学者强调既要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民及相关经营组织为主体,又要借助高新技术对农业产业的渗透、三次产业间的联动和延伸、体制创新等多种方式促使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产生深刻变革[5]。还有学者从交易成本的视角出发,认为农村产业融合是以农业多功能综合开发为核心,以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为前提,利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通过纵向农业产业链深化、横向的农业功能拓展等形式,实现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农业各部门与第二、第三各部门两者之间以及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三者之间的交易成本内部化,不断产生农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过程[6]。

从以上学者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界定可以看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推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7]。当前,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农村产业融合的路径,已经出现纵向一体化融合、工商资本引领融合、集群型融合、功能拓展型融合、服务引领型融合等多种模式[8]。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在资源优势、产业特点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各地区须要根据自身环境条件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农村产业融合模式。本研究针对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环境和发展的态势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2 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环境分析

江苏省经济发达,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也比较高。自2015年起,江苏省成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省[9]。为了理清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环境,本研究借助PEST分析法,从政策环境(P)、经济环境(E)、社会环境(S)和技术环境(T)等4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2.1 政策环境分析

2.1.1 国家层面的政策环境 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2015年首次将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并将其作为“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此后连续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提出要“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由此可见,农村产业融合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

2.1.2 省级层面的政策环境 近年来,江苏省非常重视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2016年12月,为了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資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江苏省发布了《江苏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7年1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又印发了《江苏省“十三五”推进农业现代化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创意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同年2月发布的《江苏省“十三五”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再次强调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2017年3月,为推进江苏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江苏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又发布了《江苏省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些政策文件的颁布,为江苏省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先导区建设提供了方向,也为农业产业化成为乡村振兴、推进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

2.2 经济环境分析

2.2.1 经济水平 江苏省自古以来就属于富饶之地。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经济水平在全国始终保持领先地位。据统计,2017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 900.9亿元,全国排名第2,已经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综合竞争力以及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居中国各省第1,是我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2.2 经济结构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四十年,江苏省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2016年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过制造业,说明江苏省经济结构正在发生调整和变化,但是制造业仍然是江苏省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行业。制造业与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建筑业是当前江苏省产值规模最大的5个行业。2016年江苏省第一产业增长速度大于上一年,但是由于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从5.7%下降到5.3%,而第三产业的产值占比达到地区总产值的50.0%。在第一产业中,产值占比最高的是农业,占62.00%,渔业和畜牧业的产值占比分别为 18.70% 和16.45%,而产值占比最低的是林业仅占2.97%。第三产业中规模最大的5个行业是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从2013年到2016年,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及住宿餐饮业等与日常生活相关行业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而金融业、通信服务业、商业服务业为主的高端服务行业发展速度则较快。

2.3 社会环境分析

2.3.1 社会需求 近些年,江苏省常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到2016年江苏省常驻人口数量达到7 998.6万人,全国排名第5。同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都随年份呈现上升的趋势(图1、图2)。根据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指数报告》,江苏省居民消费升级属于全国第1梯队。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类的消费在居民消费比重中呈下降趋势,而交通通信、教育、文化、旅游、医疗保健等消费所占份额在稳步攀升。根据美国研究机构COMSCORE的统计,25~34岁的人群成为我国主力消费人群,这一群体在消费时更加注重品质和服务,追求个性化、多样化、体验式的消费。

2.3.2 社会文化 美国学者拉坦指出,地区的文化享赋与当地经济发展存在密切的关联。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江苏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3种区域文化[10]:苏北文化、苏南文化和长江三角洲文化。从历史发展过程看,苏北地区受楚汉文化和淮扬文化的影响较大,至今仍保留着较浓厚的传统习俗,相对较为保守和守旧;苏南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撞击砥砺和改造革新,形成了开拓进取、重商重实业的文化气氛;而长江三角洲文化作为一种混合形态的文化,本身就具有开放性,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又纳入了市场、创新、效率、科学与和谐的现代文化内涵。区域文化的差异为江苏各地农村产业融合提供了不同的发展背景和区域特色。

2.4 技术环境

2.4.1 科技投入与科技贡献率 近年来,江苏省科技投入稳步增加(图3)。科技贡献率也逐年上升,2017年达到62%,农业科技贡献率则达到了66.2%,排名全国第1。全省有294个科技服务平台,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超过120万人。江苏省为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创办了农村科技超市,截至2018年年初,共建设了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科技超市415家,组建了包括3 300多名专家的服务团队。近三年,科技超市共推进科技成果转化6 500多项,开展咨询活动3 560多场次,培训农民超过35万人次,带动农民增收58亿元。

2.4.2 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应用 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促进产业融合的重要推动力。近些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江苏省农村产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11]。江苏省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超过60%,2016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建设了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并开发运行移动客户端“农技耘”APP,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提供及时、专业的农技信息服务,信息进村试点县和村级信息服务站的数量均为全国最多[12]。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建立农业物联网,据统计到2018年年初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面积占比达到16%。与此同时,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成为农民创新创业、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到2017年年底,江苏省通过网络实现农产品销售额364亿元,同比增长27.7%,淘宝村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3 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分析

农村产业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在战略态势分析中,SWOT分析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借助SWOT分析模型,对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S)和劣势(W)、机会(O)与威胁(T)进行剖析,有利于把握江苏省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3.1 优势

在新常态下,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必然要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7]。但是各地所具备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存在较大差异,相较于其他地区,江苏省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强劲的牵引装置。一方面,如前文所述,江苏省农村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科技应用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另一方面,江苏省还拥有167所高等院校和众多的科技服务机构,能够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2)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有力的双轮驱动。从国际经验来看,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做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以农户、合作社为主向前延长产业链;另一种是以企业为纽带,农工商合作经营向后延长产业链[7]。江苏省现有涉农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数量和营业收入在全国均位于前列,对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起到积极的带动和促进作用。(3)江蘇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良好的“硬环境”。根据对我国省域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水平的测评,江苏省公共基础设施供给水平居于全国前5名[13]。近些年江苏省不断优化公共基础设施,以信息和通信设施为例,当前江苏省村级双车道公路覆盖面积超过75%,农村4G网络覆盖率超过90%,均远远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环境”。(4)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丰富的“软资源”。依托农村特有的自然、文化和生态资源,通过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种主要类型[14]。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既拥有秀美的田园风光,又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这为江苏省开发农业多功能性,推动农业与旅游、观光、休闲和养生等融合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软资源。

3.2 劣势

目前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我国其他省份农村地区类似,普遍存在以下2个方面的劣势:(1)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有待提高。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通过第一产业内部各子产业融合或者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和渗透,开发农业多功能并拓展产业链,创造农民增收的新途径[15]。但是从江苏省目前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看,在一些地区尤其是苏北地区,农民仍然主要从事农产品的生产或简单加工,“接二连三”或者“隔二连三”水平较低,农户在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和全供应链中处于劣势地位[1]。(2)农村产业融合存在要素瓶颈。首先,一些地区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项目所涉及到餐饮、住宿、停车场等的各类设施用地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导致许多项目难以推进。其次,现有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对较少且融资条件高,很多农村经营主体缺乏有效的风险抵押物而难以获得贷款,直接融资渠道狭窄。此外,融资成本高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据统计有的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占到贷款总额的20%[15]。融资难、融资贵成为阻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一大障碍。再次,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缺乏专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农业多功能的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都需要大量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目前大多数普通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只能从事简单的加工和服务工作,难以产出精致化、差异化、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和服务。以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为例,许多地方的乡村旅游还停留在时令瓜果采摘、品尝农家菜、垂钓、打牌等初级水平,产品和服务质量粗糙且形式雷同,缺乏品牌营销的意识[16]。而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缺乏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和运营人才。

3.3 机会

当前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最大机会就是随着江苏省及周边地区居民收入增长所带来的巨大消费需求。江苏省所在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据统计,2017年上海、浙江、江苏三地分别以人均可支配收入 58 988、42 046和35 024元跻身全国前5位。人均收入的稳步上升促使这一区域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农产品消费方面,追求营养、健康、绿色、品位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城乡居民的新追求[17];在工作和闲暇时间的选择上,呈现出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后弯的情况[6]。城乡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加,为乡村开展旅游、休闲、养生等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根据江苏省旅游局统计,2017年江苏省全年乡村旅游营业总收入近90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0.8%,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达到42万人。高品质农产品消费和乡村旅游井喷式的发展势头,为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市场牵引。

3.4 威胁

尽管当前江苏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代表的一二产业融合、以农村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一三产业融合和以旅游休闲农业为代表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在全国处于较领先的地位,但是随着我国全球化的步伐,江苏省所能供给的涉农产品和乡村旅游等消费品不仅面临来自国内其他地区的赶超,还面临着来自全球其他国家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例如,来自欧洲的高端绿色农产品竞争、来自日本和中国台湾的特色乡村旅游休闲产品的竞争等。目前江苏省已经发展起来的涉农产品和服务在特色化、精细化和品牌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顾客黏性不是很强,这些因素都威胁到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4 促进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环境和现状进行PEST分析和SWOT分析,并借鉴国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提出如下3点建议:

4.1 立足区域特色,打造优势产业

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所面对的市场不仅需求潜力巨大,并且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要求也较高。因此,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不能仅追求数量,更要注重品质的提升。(1)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江苏省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气候,大部分地区雨水充沛,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因此,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绿色农业发展。一方面要利用绿色科技手段,采用更绿色环保的种养殖方式,保护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对农产品的产地、生产环境、栽培(养殖)方法进行追踪、记录和宣传,通过绿色生产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和竞争力。(2)充分利用区域乡土资源,提供优质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各地应依托具有当地特色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打造主导产业,并引导当地经营主体集聚式发展,塑造具有鲜明特色、精致优良的地区优质品牌。(3)要借助政府和市场2种宣传途径,对地区品牌进行大力宣传,增强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4.2 培育和引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所需的人才

无论是发展绿色农业还是打造特色产业,都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和运营管理人才进行技术创新和业态创新。尽管江苏省农业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是相对于国外竞争者而言,当前大部分农民的能力和素质仍然较低,即便利用农村资源开展了一些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项目,也往往处于低端水平,竞争优势的保持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限制。因此,须要从4个方面培育和引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所需的人才。第一,对农民进行培育,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能力。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和农村合作社骨干为重点,开展面向农民的农村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对于一些已经取得较好发展成果的产业融合业态和经营模式的成功做法进行总结和提炼,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认知。第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并为其提供创业指导和帮助。第三,加大农林专业大学生的培养,并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大学生毕业之后到江苏省的农村进行创业活动。第四,吸引其他社会人才到农村开展创意农业,鼓励非农户籍的人才凭借技术、创意或者运营管理能力以适当的形式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4.3 完善驱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

驱动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创新、业态创新,还需要政策创新。(1)建立激励政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对于那些能够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的经营性主体,可以根据其新增的农民就业岗位数量给予其一定的补贴;对于那些支持农民以资金、土地经营权或其他资产入股的经营主体,可以根据其为农民提供的入股分红情况给予一定的补贴;对于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并且由种植大户、家庭農场或农民合作社多方参与形成的新型经营联盟,可以探索建立共享机制,引导农民将国家补贴的资金以入股的方式参与产业经营,使农民能够获得更多产业融合的收益。(2)完善土地流转政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要降低交易成本往往须要开展规模化经营,而目前由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许多地方仍以农户分散经营模式为主,阻碍了产业融合发展的速度。因此政府应该学习和积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改革当中的典型经验,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在农村建设用地的指标中划出适当的比例用以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设施建设。同时,在土地流转中充分保障农民合法权益。(3)创新金融扶持政策。设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投资基金,扶持区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项目;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在农村的网点布局,利用融资担保、财政贴息和扩大抵押物等措施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取信贷;完善政策性保险政策,发展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融资担保机构。

参考文献:

[1]葛新权,和 龙. 促进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發展的政策取向[J]. 经济纵横,2017(5):80-85.

[2]梁伟军.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 科学经济社会,2011,29(4):12-17,24.

[3]张佳书,苑会娜,傅晋华. 日本发展“六次产业”的典型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J]. 中国科技论坛,2016(10):148-154.

[4]马晓河.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J]. 黑龙江粮食,2015(3):9.

[5]赵 霞,韩一军,姜 楠. 农村三产融合:内涵界定、现实意义及驱动因素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17,38(4):49-57,111.

[6]李 治,王东阳. 交易成本视角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 中州学刊,2017(9):54-59.

[7]王乐君,寇广增.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2017,38(6):82-88.

[8]吕岩威,刘 洋.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究[J]. 当代经济管理,2017,39(10):38-43.

[9]王 玲. 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测度与区域差异分析[J]. 农业经济,2017(6):21-22.

[10]王 腾. 区域文化特质、文化精神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江苏为例[J]. 重庆社会科学,2008(10):8-14.

[11]王梦瑶. 信息技术对农村经济的意义[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6):153-155.

[12]严 安. 以创新驱动推进江苏“互联网+农业”在更高水平上发展[J]. 决策咨询,2017(2):31-35.

[13]唐娟莉. 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评价[J]. 技术经济,2016,35(1):92-96.

[14]汤洪俊,朱宗友.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J]. 宏观经济管理,2017(8):48-52.

[15]李菊英. 盐城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 全国商情,2016(24):65-67.

[16]刘 娜,许沁乔. 产业融合视角下江苏省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J]. 中国商论,2017(33):144-146.

[17]熊小林. 以居民消费升级为导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 宏观经济研究,2018(5):34-46.王冬梅,翁钢民.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地区智慧养老发展的思考[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5):76-80.

上一篇:银行发展改革论文范文下一篇:征管改革税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