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论文范文

2024-07-13

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有没有和谐的文化,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含着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同时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越明显。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

关键词:文化 建设

0 引言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文化因素深深地渗入其间,它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有没有和谐的文化,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含着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同时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越明显。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因此,和谐文化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以引导、培育人们的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目标。

1 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这种理想越能充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越能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就会越能成为执政党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既包含着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体现着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实现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的重要保证。只有用先进的文化鼓舞人民的斗志,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第二,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谐文化内含着协调发展的理念,它所倡导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因素,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要有生产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在贫困的基础上也无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都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物质文明的进步为依托。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培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第三,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和谐文化强调的是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能够起到化解矛盾、整和社会关系的作用。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也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融洽。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需要相应的社会机制,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社会越是向多样化发展,就越需要发挥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这种文化调节和整合的过程,本身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随着改革开发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出现纷繁复杂的局面,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建设和谐文化,引导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培养人们用宽容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有助于避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形成尊重劳动、关爱他人、维护公平、相互关爱、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

2 建设和谐文化的几点作法

“基层文化阵地,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去占领,封建迷信、落后消极甚至反动的东西就会去占领。”积极发挥先进文化的熏陶、激励、凝聚、整合等作用,用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

一是大打文化牌。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优势,通过举办文化旅游节,举办大型的广场文化活动,在不断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构建以红色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为主体的大旅游格局。二是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由宣传、文化等部门牵头,选定主题,由相关单位承办,组织开展文化广场活动,半年一评比,年底一考核,从制度上引导激发各部门各单位参与群众性文化演出的积极性。举办春节文艺调演、元宵节焰火晚会、农民鼓子秧歌表演、老年健身活动表演、消夏广场文化演出、家庭才艺大赛、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系列活动、少儿舞蹈大赛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活动内容涵盖文学、书画、戏曲、歌曲、舞蹈、器乐等方方面面,活动范围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包括党政干部、社区居民、农民、中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三是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以中小学校、学生家长、社区居民、幼儿园为主要推动力量,在中小学、幼儿园、社区家庭全面展开;“消夏广场文化演出”把文化活动拓展到了企业。“青年歌手大奖赛”、“红色经典大家唱”活动,为全市的党政机关干部提供了施展才艺的舞台。四是壮大民间社团组织,培育文化能人。文化能人促进先进文化在基层生根开花。经过不断的发展,民间文化社团组织京剧联谊会、夕阳红艺术团、老年太极拳协会等常年活跃在社区、街道。

文化活动的开展使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化作推动惠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3 在继承和借鉴中建设和谐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扬,也离不开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同时也要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适应。

第一,建设和谐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重和谐,求同存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长期受到人们的崇尚,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人际关系方面,强调“和为贵”,提倡宽和处世,协调团结。孔子提出的“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理想人格,就是为了要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则集中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孙子的战略思想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和睦共处、亲密友好。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在强调“和为贵”的同时,还强调“和而不同”。和谐求以共生共长,不同求以相辅相成。在和谐中实现共同的发展,在不同中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这种底蕴十分厚重深远的和谐思想,为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承接和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涵,充分发掘其理念蕴含的当代价值,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建设和谐文化,还要注意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独特性文化的存在,使世界文化具有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其长处,这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千姿百态,其合理内核往往是相通的,总能为人类所传承。无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在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都有追求和谐的内容,都对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

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注重高校整体协调和谐发展,注重树立高校和谐管理思想和方式,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所大学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

【关键词】构建 和谐校园 思考

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到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形成的《决定》,再到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又谋划了重要的战略和理念。这一战略和理念不仅集中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更重要的是把不断提高全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摆在了执政的全过程中。高校作为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建设和谐校园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

1 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精辟论断,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新经验,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精髓,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形成的理论成果。这一理论成果既是对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发展要求及所承担的历史任务做出的科学揭示,也是对社会主义本质、鲜明特征做出的科学概括;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科学发展。

大学不仅对整个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引领和支持的作用,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辐射和示范作用。其作用通过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成果,为社会进步提供多种优质服务体现出来。由于历史积淀和发展环境,办学实力和办学规模,办学经验和管理方式的不同,使不同大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但就其共性而言,仍然是在建设和谐校园的实践中,是否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贯穿在办学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建设环境;另一方面,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持续的人力资源。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最重要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内涵发展、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和创新举措,努力处理好学校发展与人的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学校的管理秩序、教学秩序、科研秩序、校园秩序等都呈现出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态势,为人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学校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辅人员共同组成的一个以教育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组织。在这个社会组织中把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使其彰显力量的“粘合剂”,是和谐——使校园内部各要素处在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

2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高校和谐校园

2.1 注重高校整体协调和谐发展

高校整体协调、和谐是促进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整体协调、和谐中既包括高校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中诸多要素的确定和实践,也包括高校在实现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中运行机制的协调与和谐,既包括高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体构思与实践,也包括各行为主体之间和而不同,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团结友爱的状态。

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作为一所高校在发展中的顶层设计和实践,是学校办学的历史积淀和凝炼。任何一所高校在发展中对于这个涉及学校的重大问题都将给予极大的关注和不懈的努力。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体构思与实践,包括对教育教学活动组织有效的理念和中心工作的定位。教育教学活动作为高校一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能否组织有效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等诸多环节中,最重要的是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各高校在有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中,都从自身实际出发,确定了有效组织的思想、目标、措施等,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有效组织的理念。理念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的思想和观念的“灵魂”,需要要将其变为每个成员的自觉行动,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和谐的思想观念是组织有效的关键,也是高校坚持教育教学是中心工作的具体体现。与此同时,需要在高校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和谐氛围,以此推动高校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工作的各项工作的发展。在我国诸多高校的发展中,或者是一所高校内部诸多二级学院实力的对比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有的发展生机勃勃,而有的几乎毫无社会影响和发展潜力。在一所高校内部也存在诸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深究起来,无不与和谐的思想观念是否确立有关。

2.2 注重树立高校和谐管理思想和方式

管理的本质是决策和效率,通过科学管理达到预期效果和目的,这其中应将“以人为本”作为高校实施科学管理的价值基础和核心,体现在高校实施有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思想和方式已充分体现在胡锦涛同志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个特征”要求中。从构建的角度讲,我们应把民主法制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的指导原则和运行机制,把充分体现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和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实现学校与个人的共同发展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建设标准和检验准则;把诚信友爱、融洽相处、爱岗敬业、刻苦勤奋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的道德基础和办学基础;把创新意识得到张扬,创新活动得到支持,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肯定,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目标。

为此,学校应始终坚持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理念;努力做到决策民主、学术民主、管理民主;通过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教职工代表大会、教授会、民主党派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和政策讨论等,使学校更多的人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层面,参与学校的管理,使学校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学校应始终坚持公平正义,协调各方的原则;努力做到竞岗公平、学术公正、分配公正;通过健全学校不同岗位人员竞聘上岗机制,激励教师和科研人员努力做好教学科研工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积极营造按贡献大小体现分配、激活各类人员人尽其才的氛围。学校应始终坚持诚信友爱、融洽相处的教育;努力做到“以人为本”、诚信做人、关爱他人、和睦相处;通过努力营造“以人为本”,诚信做人的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提倡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热爱学校的精神,树立师德楷模、优秀学子的形象;并且建立必要的个人信用档案等,大力营造和谐校园的氛围。学校应始终坚持创新为先的工作机制,创新在一所大学就是形成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的一切教育活动,无论第一课堂还是第二课堂,无论老教育工作者还是青年教育工作者,在学校应该处处渗透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励学生彰显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办学主张;通过建立健全鼓励教师和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政策环境和工作机制,把学校的发展引向传承文明,创新知识和技术,创造财富,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之路。

2.3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建设与发展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称,它通常体现在三个层面上。既包括物质层面的校容校貌、教学手段和科研条件,大学生课外文化体育科技活动等,反映办学思想、教育方针、育人观、道德观、人才观等办学主张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校园文化物质载体和反映;也包括制度层面的学校师生员工在共同的教学科研管理学习工作生活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这些成文的制度与约定或校纪校规,对学校师生员工和各级组织产生的规范性、约束性作用,其内核仍然是校园文化对个体或群体的影响;还包括精神层面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校风学风、道德风尚等,它是形成校园文化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内容的核心和根源。校园文化中精神层面内涵的优劣,是检验一所学校建立和谐校园的标志。

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和培育,其形成和发展既与办学者(亦可称教育者)的思想、素质、人文育人观念有关,也与学科领域不同,学生来源不同,学校发展历程不同有关。学校要将校园文化建设摆在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整体布局中统筹规划和设计,精心组织和落实,使其成为人才培养的应有内容和要求,在校风学风建设目标和方案及学校制度建设中,同样需要把和谐校园的理念融入到其中,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定位中,应该把学会生全面成才作为办学的旗帜,体现在培养人才的全过程,这既需要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和考核标准,更需要教育者精心组织好每一门课或每一次教学活动,这其中和谐的思想观念应通过教育者得到张扬和渗透,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和谐诚信的思想观念,为其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是劳动技能、创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协调发展,而且这种协调发展可以有力地促进学校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的各项工作全面发展,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目标,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上,把和谐的思想观念及要求,科学合理地组织落实好。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运用科学方法,促使他们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努力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大学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学校党委在统揽全局,谋求发展中,应注重和谐校园建设工作,不断提高构建和谐校园的能力,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增强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感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增强全体师生员工的责任意识、成才意识、和谐意识,汇集构建和谐校园的力量,使其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07(21):3-22.

[2] 胡锦涛.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J].求是,2007(1):3-6.

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程度将影响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常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存在着基层图书馆布局不均衡、总分馆体制不健全、社图馆服务能力较低等问题。从建立政府主导的管理体制、完善总分馆运行机制、推进区域性服务网络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快常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发展。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总分馆制;发展对策;常州市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立覆盖全社会、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任务,以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公共图书馆是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成为当前乃至今后各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今年初,在“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背景下,常州市围绕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目标,制定了《常州市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启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方面的任务,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是其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为扩大常州市基层图书馆的覆盖面,满足广大居民文化阅读需求,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常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整体建设。

一、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内涵

(一)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概念

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独立或通过合作方式提供的图书馆服务的总和。从基础建设构架角度看,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包括所有实体图书馆、流动图书馆以及它们建立的馆外服务点、图书馆联盟、总分馆系统和区域性服务网络等服务平台。[1]4从层级分布角度看,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包括省、市、县(区)所有公共图书馆。在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中,主要有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和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两大块。其中的城市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的目标是:建成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和服务优质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2]

(二)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特征

1.构成的系统性

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作为一个有机体,它首先是一个服务系统。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以系统化方式运作,通过上下层级关系及其横向联系,相互间统一协调,共享设施、设备、资源、技术、人才等,共同致力于文献资源建设与文化阅读服务。同时,通过系统自身的不断创新,延伸基层图书馆服务,促进自身持久地发展。

2.服务的公益性

公共图书馆是民主社会的一项制度,是政府应尽的责任。所以,公益性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最本质、最基本的特征[3],它最直接的表现就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服务——免费服务。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内的所有图书馆都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确立了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具有不可动摇的位置。

3.服务的均等性

均等性是指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要惠及全体人民,为全体人民所普遍享有。[4]图书馆服务的普遍均等和全覆盖,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公平享受公共文化资源、实现信息公平获取的主要渠道。只有在一个地区建立起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才能最大程度的实现和保障广大民众的文化阅读权益,才能体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与和谐。

二、常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现状

(一)基本情况

常州市下辖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5个行政区(2015年5月31日前),全市(金坛市、溧阳市除外)公共图书馆拥有市级馆1个——常州图书馆(以下简称市馆),3个区级公共图书馆——武进区图书馆、戚区分馆、钟楼分馆,同时,常州图书馆还直接建立了6个分馆(见表1);全市拥有镇/街道文化站(具有图书馆功能)40个、村/社区图书室621个(见表2)。为扩大常州图书馆的借阅服务范围,市馆在没有图书馆(室)的社区、机关、学校、部队和企事业单位设立38个流动服务点和9个流通图书馆服务站点。通过流动服务书车把图书送到读者身边,给广大市民读书、借书、还书提供尽可能多的方便。可见,常州公共图书馆已初步形成了市、区、镇/街道、社区图书馆(室)的四级服务网络。

表1显示,常州图书馆建立的分馆,都由其提供一定数量的图书,并且定期更新。分馆提供的图书外借、室内阅览和网上电子资源检索服务,共享市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在几个分馆中,上书房分馆的年外借图书量最多。现有的分馆是由市图书馆与区政府、学校、企业联合共建,是常州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组成部分,企业分馆成为一大特色。

表1常州图书馆的分馆服务网络情况

分馆名称功能年借还册次管理人员分馆文献和电子资源情况

运河五号分馆免证阅览分馆图书、报纸、杂志只提供阅览1人6 800册艺术及创意类图书、常州地方人文资料、港台原版书以及馆藏艺术类珍品

戚区分馆免证阅览报纸、杂志;凭证借阅图书因管理员自身原因,手工借还1人在戚区文化馆原有图书的基础上,市馆提供8 000册图书

天合分馆仅对公司员工开放1.6万册1人+志愿者天合光能公司出资采购1.2万册新书,市馆提供8 000册图书

文艺学校分馆仅对校内学生、教职员工开放手工借还常州艺术学校图书馆员在学校图书馆原有文献基础上,市馆提供8万册图书

上书房分馆免证阅览报纸、杂志;凭证借阅图书7.6万册2人开馆时上书房公司购买各类图书7 000册

钟楼分馆免证阅览分馆图书只提供阅览1人市馆提供3 000册图书

中国南车戚墅堰公司分馆凭证借阅图书3万册1人+2名志愿者开馆时,市馆提供2万册社科类书籍

三井分馆免证阅览报纸、杂志;凭证借阅图书1.1万册兼职1人+2名志愿者市馆提供6 000册图书

由表2可知,武进区拥有街道/乡镇图书馆15座,社区/村图书馆(室)327个,平均每0.48万人拥有一个社区/村图书馆(室)。新北区有街道/镇图书馆9座,社区/村图书馆(室)137个,平均每0.31万人拥有一个社区/村图书馆(室)。天宁区有街道/镇图书馆5座,社区/村图书馆(室)73个,平均每0.52万人拥有一个社区/村图书馆(室)。钟楼区有街道/镇图书馆4座,社区/村图书馆(室)70个,平均每0.71万人拥有一个社区/村图书馆(室)。戚墅堰区有街道/镇图书馆3座,社区/村图书馆(室)14个,平均每0.56万人拥有一个社区/村图书馆(室)。全市则平均每0.52万人拥有一个社区/村图书馆(室)。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层图书馆布局不均衡

由于现行管理体制局限,常州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是以行政色彩为主导的布局体系,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服务网络。按行政区划设置的基层图书馆虽然得到市区两级财政的支持,每个街道/乡镇都建有一座图书馆,多个居委会设有社区图书馆(室)。但基层网点数量不足、布局极不合理。基层图书馆的总体布局没有充分考虑社区的面积和人口密度差异,难以保证人人就近阅读,无法做到图书馆服务的全覆盖和文化阅读的普遍性、均等化。

2.总分馆体制尚未形成

从上述表1、表2可知,目前,常州公共图书馆推行的是四级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但整个服务网络组织松散,总分馆服务网络不健全。主要原因在于全市缺乏统一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规划和协调机制,加之市、区两级财政分级管理,导致各个图书馆定位和层级设置障碍多。市辖区中的天宁区、新北区、戚墅堰区还没建立区级图书馆,导致众多的街道/镇、社区图书馆(室)独立发展,根本得不到上层机构的协调和指导,相互间无资源共享关系和书刊资源、信息交换机制。尽管武进区图书馆及其下辖乡镇、社区图书馆(室)已发展为比较好的服务网络,但其处于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网络,与市中心馆、其它区级馆、分馆无服务对接(电子资源共享除外)。常州图书馆直接建立的分馆过多地依赖中心馆,导致市中心馆压力大,其龙头作用严重受到影响。

3.社区馆服务能力较低

社区图书馆是当前常州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最末梢——第四级,这一级图书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普遍存在着服务能力低下、可持续发展欠缺的问题。[5]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馆藏借阅率低。由于经费来源问题,大部分社区图书馆(室)的图书更新少,难以满足居民阅读需求。(2)缺乏专业管理人员。大部分社区图书馆没有专门的图书管理员,由社区干部兼职管理。兼职人员缺乏图书馆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提供深层次的专业化服务,难以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也导致开放时间不足,造成资源浪费。(3)民办图书室缺少政府支持。在常州一些社区出现了居民(或企业)自发建立的读书屋(图书馆室),虽然规模小,但吸引了周边群众。可是,这些民间图书馆室很少得到政府或社区的关心,更谈不上经费的支持。

三、常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发展对策

(一)建立政府主导的管理体制

1.建设主体适当上移

常州公共图书馆现行的格局基本上是按“各级政府分级设置图书馆(室)”的制度模式形成的,按此体制建设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已出现设备闲置、资源浪费和服务低效等问题,乡镇/街道、社区图书馆(室)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常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建设必须建立在政府主管部门与图书馆形成共识的基础上,从服务普遍均等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来审视和确立建设主体。这一主体是负责设置图书馆并维护其运行的责任主体,是图书馆初建及后期运行所需各项经费的基本来源。在常州现行的政府行政体制中,常州市政府及其下辖区政府是比较适合的建设主体和直接责任者。我们可以将现有基层(街道、乡镇、社区)图书馆的建设责任全部或部分上移至市政府或区政府[1]147,这有利于统一规划,集中管理,节省成本,持久发展。

2.整体规划服务网络

首先,确立常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是一个以总分馆体系为主兼顾区域性图书馆服务网络的服务体系,这一体系的主管部门是常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简称市文广新局)。市文广新局代表市政府会同辖区政府的文化教育管理部门、常州图书馆、地方高校,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发展规划及其实施方案。具体包括三个方面:(1)基层图书馆布局。在现有四级服务网络的基础上,理顺体系结构,强化“总馆(市馆)—分馆(区馆、街道馆)”的两级紧密型服务网络。按照目前市区常住人口393.62万(含金坛区)计算,每5万人拥有一座具有规模的图书馆,可规划设立街道以上的各类图书馆70-80个。将武进区、金坛区图书馆及其服务网络纳入全市的服务网络之中,同时,增设其他区级馆,发挥区级馆的桥梁作用,以推动街道图书馆服务上台阶,扩大社区图书馆覆盖面;将高校图书馆、部分中小学图书馆规划到服务网络之中。(2)馆舍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选址新建或合作共建等方式,解决区、街道、社区图书馆的馆舍问题。比如根据整个服务网络的布点,选择一些文化馆(站)、社区活动中心、学校作为合作对象,利用现有的建筑空间设立分馆,增加服务功能。(3)规划的实施步骤。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明确建设主体的前提下,由各建设主体按既定方案具体实施建设任务。

3.切实保障经费投入

常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不仅需要大量的建设经费,而且需要大量的运行经费,各项投入由市政府主导,市、区、街道(乡镇)三级政府共同投资。具体可采取以下方案:每新建一个分馆,开办费(购书经费、网络设备费)由市财政承担;分馆建成正常运营后的每年运行费由市、区、街道(乡镇)三级政府财政各承担三分之一,所有经费由总馆统一安排,由市文广新局负责监督实施;区级馆后期运行费则由区财政承担;分馆人员工资待遇由区财政支付。市、区两级政府也要加大社会服务的购买力度,对于企业、学校合办的图书馆,每年支付一定比列的费用,支持它们为社会提供借阅服务。各项经费投入必须以政府文件将三级财政投入制度化,确保对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的长期投入。

(二)完善总分馆制的运行机制

1.确立总分馆制体系模式

今年1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以县级图书馆为中心推进总分馆制建设,实现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6]根据国家的要求,常州市应尽快出台《常州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实施办法》,确立“总馆——分馆”的运行模式,以制度来保障总分馆制的建设与常规运行。在常州行政区划调整后,结合新的行政区划,常州总分馆制体系可实行以下模式(见图1):常州图书馆作为总馆(一级中心馆),总馆下设6个区级分馆(武进区、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金坛区、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区图书馆既是总分馆体系的分馆又是二级中心,同时,总馆下设企业分馆(10个左右)以及其他类型的分馆;区级馆之下设街道/镇分馆(50个左右),街道、乡镇提供场地;街道/镇分馆下设多个社区图书馆(室),其设置要打破居民区的地理界限,在同一街道/镇(同时,考虑交叉地带)所辖区域内按服务半径,选择有一定基础的社区作为网点。

图1常州市总分馆制体系模式

2.解决基层馆的运行管理问题

首先明确各级馆的职责。区级馆作为非常重要的基层图书馆,其管理质量与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总分馆制的上下衔接问题。在全市6个区级馆都建成后,各馆应在常州图书馆的统一管理、协调下,与总馆分工协作,相互独立开展日常服务工作,并负责街道/镇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服务工作。具体地说,总馆负责分馆的人事管理权,各区政府将分馆人员编制和预算一并委托给市馆,总馆集中采购、加工文献资源和设备,统一调配和更新,其余各项业务管理工作均由区和街道/镇等分馆负责。其次,完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总馆与所有基层图书馆采用统一的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软件,实现服务网络内分馆与总馆、各馆之间数据交换,总分馆之间实现“一卡通”管理,开展通借通还服务。

3.提升社区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目前,常州本地区的社区图书馆(室)主要由乡镇、街道的文体站负责设置或由居委会、村委会或社会力量自主设置,其建设运行经费主要来源于乡镇/街道财政。社区图书馆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它们属于政府间接公共服务范畴,具有自治性。我们可以按照国家提出的“政府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市民自我管理,市场运作发展”的思路,改变社区图书馆的运行机制,以政府的经费补助奖励、集体经济收入、居民共同集资、社会捐赠等多元化为基础,实事求是,重质不重量,稳妥有序地走出一条社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之路。时下,市政府应授权市图书馆,并给予一笔经费,建立社区图书馆计算机管理子系统,把其所有文献资源进行编目数据加工,并纳入到全市公共图书馆的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社区图书馆(室)的信息化管理,提升它们的借阅服务能力。同时,区图书馆利用流动服务书车,定期为它们更换书刊,使进入社区图书馆(室)的居民有书可读。

(三)推进区域性服务网络建设

总分馆制是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较好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实践中的模式创新还会继续出现。[8]常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要坚持和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建设多样化的基层图书馆,充分发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职能,发展个性化的图书馆(室)。

1.继续推进企业分馆建设

在区域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中,常州在江苏省首创了企业引入“社区图书馆”概念的模式,像天合分馆、南车戚墅堰公司分馆、运河五号分馆、上书房分馆等企业型社区图书馆,深受企业员工、社区居民的一致称赞。常州图书馆作为城市中心馆,需要不断总结企业分馆建设的经验,主动与“一核八园”、大型房地产开发商联系,争取更多企业的赞助,建立一定数量的工业园区、新建住宅区图书馆。通过这些分馆,延伸图书馆的文化服务,扩大传统与数字阅读的服务范围、对象,促进常州地方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为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服务。

2.尝试建立书店图书馆

新华书店是各类爱读书学习的人群密集地,在书店能够了解和掌握社会公众的阅读需求,如果在书店建立分馆,那么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则更接近读者,更能彰显图书馆服务的个性化、人性化和公益性。图书馆与新华书店合作建立书店图书馆,可采取两种模式:一是,新华书店提供一定的空间给常州图书馆,建立一个小型的图书馆,来新华书店的读者就可以浏览新书并购买,也可以把购买的新书目录推荐给图书馆,或者通过一定合作渠道,直接把个人欲购买而又未买的书转成图书馆的馆藏。同时,广大顾客(读者)又可以在书店图书馆借阅图书,查询数字资源,获取各种信息服务。二是,采用“你选书我买单”的模式。图书馆与书店合作,搭建互助双赢的服务平台,读者可以直接从书店“借”书。这是近年来悄然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内蒙古图书馆和江苏省苏州图书馆已采用此模式,深受社会公众的称赞,也得到业内专家的认可。[8]

3.探索开办城市综合体图书馆

城市综合体(Shopping mall,商业中心)是房地产转型发展的产物,是城市地产、商业、居住的新处所。近3年来,常州市区的各类城市综合体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投入使用、在建和拟建的城市综合体有20个。这些城市综合体集多种生活服务设施于一体,具有文化服务的内涵因素,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一站式”服务,如常州市延陵西路上的吾悦国际广场。随着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推进,城市综合体必将成为图书馆文化服务延伸的新对象。欧美、澳洲和亚洲的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心图书馆,已在多个城市综合体开办分馆,其服务的受众面和效益远远高于其它类型分馆。在常州,市、区两级政府应尽快规划和建设以城市综合体为主的新型商业社区图书馆,选择1-2家作为试点,然后逐步推广。在政府主导下,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9],通过三方(政府、市中心馆、开发商)合作,开办综合体分馆。将所设置的分馆纳入到全市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共享体系中,作为“总分馆制”的补充,既为商业消费吸引人气,又促进居民文化消费,进而实现文化惠民项目建设与群众文化阅读需求有效对接。

参考文献:

[1]于良芝等.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研究——全覆盖目标下的选择[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

[2]霍瑞娟.在“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EB/OL].[2015-04-26].http://www.lsc.org.cn/c/cn/news/2013-10/15/news_6651.html.

[3]姚杰.公共图书馆构建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对策[J].图书馆学刊,2010(1):36-38.

[4]王聪聪.从标准化走向均等化——对推进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若干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0(1):56-58.

[5]凃贤平.常州多数社区图书室借阅率不足10%几成摆设[EB/OL].[2015-05-06].http://js.people.com.cn/html/2012/08/06/141791.html.

[6]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全文)[EB/OL].[2015-05-09].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5-01/15/c_133920319.htm.

[7]李国新.“总分馆”建设的最大障碍是体制障碍[J].图书馆建设,2008(9):1-3.

[8]巴菊媛.“彩云服务”创造公共图书馆服务 提升“中国经验”.[EB/OL].[2015-05-18].http://inews.nmgnews.com.cn/system/2015/01/17/011613127.shtml.

[9]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意见的通知[EB/OL].[2015-05-12].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1/content_9723.htm.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ublic library Service System of Changzhou an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

ZHOU Lan-zhen1,WU Jian-jun2,HOU Di3

(1.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angzhou 213001,China;2. Changzhou Bureau of Culture,Changzhou 213022,China;3. Changzhou Library,Changz hou 213003,China)

Key words:public library;service system;main-branch library system;development strategy;Changzhou

责任编辑徐晶

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我们要把和谐社区建设纳入省委“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作为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以点带面、梯次推进,辐射延伸、巩固提高,努力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

一、从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意义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去年,国务院还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省委、省政府一直重视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最近又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

(一)建设和谐社区,是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社区是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活动的基本单元。随着社区居民权利主体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推进居民自治已经成为扩大基层民主、增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途径。建设和谐社区,就是要通过健全和落实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积极探索拓宽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渠道,充分发挥社区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关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扩大和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二)建设和谐社区,是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四个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社会管理方式也正从“单位管理”向“社区管理”转变。社区已成为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点和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建设和谐社区,有利于保护困难群体的利益,重视不同群体的诉求,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引导不同类型群体和谐相处,把各种矛盾纠纷及时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建设和谐社区,是完善社区服务、提高群众生活品质的内在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居民群众对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和谐社区,通过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健全社区服务体系,改善社区生态环境,繁荣发展社区文化,促进居民互助交流,有利于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升居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激发居民群众的创造力和凝聚力。

二、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的精神,把握好建设和谐社区的几个重要问题

根据中央的精神和省委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社区党的建设为核心,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社区服务为重点,以社区文化为载体,以社区稳定为基础,以社区居民满意为标准,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创造安居乐业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努力推动我省和谐社区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我们要把和谐社区建设纳入省委“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作为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以点带面、梯次推进,辐射延伸、巩固提高,努力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在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一)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又要推进居民自治。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管理和服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政治保证。要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建立健全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围绕“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目标,深入开展争创党建工作示范社区活动,切实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居民自治是和谐社区的一个重要标志。必须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完善社区自治组织体系,积极培育社区自治机制,通过普遍实行民主选举,健全民主议事协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推进社区居民依法参与民主自治的制度化。

(二)既要体现党政主导,又要突出共建共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是党委、政府的政治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和谐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把党政主导作用体现在抓好社区党建、把握和谐社区建设方向上,体现在加大投入、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上,体现在推进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区自治功能上。建设和谐社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居民群众和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性、创造性,把共建共享贯穿于和谐社区建设的全过程。要通过教育引导、宣传发动、提供服务等各种方式,增强居民群众的主体意识,使广大居民群众真正成为建设和谐社区的主力军。要充分调动驻区单位、社区民间组织、业主组织、物业管理机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积极性,深入开展社区共建活动。

(三)既要加强社区管理,又要优化社区服务。加强社区管理,确保社区安定有序,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任务。要进一步深化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断提升社区安全防范能力。要完善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提高社区就地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要加强社区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建设,提高社区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永恒主题,是社区建设的生命力所在。必须把社区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要充分发挥行政机制、互助机制、志愿机制、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快构建社区公共服务、自我服务、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社区服务体系,真正使居民群众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要着力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促进他们同当地居民和睦相处。

(四)既要完善硬件设施,又要培育和谐文化。不管是开展居民自治,还是提供社区服务,都离不开必要的基础设施。我们要在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不断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谐社区,也离不开社区和谐文化的支撑。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区居民思想,不断巩固居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为建设和谐社区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要繁荣社区文化,推进社区教育,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居民素质,培育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和社区精神,增强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传播和谐文化的重要阵地。

在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同时,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积极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服务配套、社会和谐的农村新社区,逐步实现城乡社区建设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以良好的作风推动和谐社区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各级党委要把和谐社区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政府要把和谐社区建设作为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社区建设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联系制度,加强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作配合,大力支持社区建设。驻区各单位、各类社会组织、物业管理组织都要将社区作为自己的家园,发挥应有作用,积极主动参与,形成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合力。

(二)要进一步强化工作保障。各级政府要把社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努力实现社区建设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要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解决好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经费、人员经费、工作服务用房等问题。社区工作服务用房是社区组织发挥功能和作用的基础,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活动的场所,要通过三年或者更短时间的努力,使全省所有社区的工作服务用房都达到350平方米以上。对此,省城市社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要定期通报进展情况,抓好督促落实。社区工作者是社区管理的直接承担者,是社区服务的直接提供者,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要保证每个社区都有5名以上的专职工作者,并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关心、支持和照顾,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适当的待遇留人,激励他们为建设和谐社区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要进一步推进探索创新。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区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如何加强和改进对城市基层的管理服务;如何进一步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如何建立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如何完善社区组织体系;如何健全社区服务机制;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与县城、城市与农村的社区建设有什么不同要求,应该如何分类推进,等等。希望各地各有关部门在深入调研、把握规律的基础上,研究新情况,采取新措施,解决新问题,不断开创我省和谐社区建设的新局面。

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和谐社会就是由建立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物质文明、建立在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政治文明和建立在良好的心理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精神文明构成的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态文明的提出深化了我们对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理解,基本理清生态不和谐现象及其根源,使我们对和谐社会建设有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把握,这些对和谐社会的制度构建必然产生新的启示。

关键词:生态文明; 和谐社会; 制度建设; 解读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报告并特别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人们注意到,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党的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治文明。那么如何认识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与之前提出的三大文明间有何关联?生态文明在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居于何种地位,起到何种作用?如何看待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生态不和谐的现象及其根源?这些都是我们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需要深入探讨的理论话题。

一、和谐社会的生态文明解读

1.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的作用条件,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周易》里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狭义生态文明仅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体表现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2.生态文明建设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

通过对生态文明内涵的认识,不难发现,多年以来,人类所追求的生态文明(广义)可以细化为三种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之间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人与人之间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人与其自身之间良好的心理生态环境。其中,自然生态环境构成了社会物质文明的基础,人文生态环境构成了社会政治文明的基础,心理生态环境构成了社会精神文明的基础。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包含着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含了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狭义)建设四个子系统。其中物质文明是基础。自然——人——社会复合体中许多矛盾的解决都离不开物质基础,其发展与繁荣更离不开物质基础。可以说,没有物质文明的建设就不可能有相应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狭义),更不可能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是先导。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必须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提供精神动力,必须有先进的科技、教育和文化提供智力支持;政治文明是保障,如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指明正确的方向,良好的社会制度和机制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高效廉洁公正的政府本身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不可少的内容,科学民主决策创造良好的民主氛围等等,都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生态文明(狭义)是支撑,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不但直接关系到物质文明建设,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人民健康的大事,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等等,已摆到中央的议事日程上,这些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从广义来看,生态文明的终极目标就是和谐,和谐的内容就是生态文明的过程,即矛盾着的各种生态关系向生态文明方向发展的过程。从本质上来看,和谐社会就是由建立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物质文明、建立在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政治文明和建立在良好的心理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精神文明构成的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

二、生态文明对和谐社会的制度建设启示

生态文明的提出深化了我们对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理念的理解,生态不和谐现象和根源的基本理清使我们对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状况有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把握,这些对和谐社会的制度构建必然产生新的启示。

1.加强有利于“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建设来克服人与自然间的生态不和谐

生态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21世纪先进的生产力。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如下特征:生产力发展理念转换、生产力要素优质及其结构优化、生产力运行机制更新、生产力发展模式创新以及发展的层次性和空间广泛性等等。生态生产力是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生产力要求的回应,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利于实现城乡间、区域间、行业间的互动和协调发展。比如,作为生态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模式的循环经济,不但可以克服工业文明的许多弊端,从“三高一低”转向“三低一高”,而且可以实现城乡经济的互动和良性循环;作为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又一重要模式的绿色经济和绿色科技,可以实现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互动与良性循环,实现知识与科技的自主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从某种程度来看,都是为实现发展生态生产力所做出的具体要求。

首先,需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绿色科技和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是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基本途径。要以最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循环利用废物、污染物最小排放、对人和环境最低危害为前提,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科技,鼓励生态工程和信息工程为代表的低物耗、高增值、高知识密集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和生态保护等融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化。

其次,转变传统消费观念,在全社会提倡和发展绿色消费。绿色消费观是一种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消费观,既强调消费的重要作用,又强调消费和再生产其他环节与环境的动态平衡,有利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绿色消费观要求消费者在作出消费行为时,不能只考虑个人感受,更要考虑到社会后果和生态后果。在发展绿色消费时,政府应加强绿色消费理念的宣传,传递绿色消费信息,使消费者从根本上认识到绿色消费的益处;向广大消费者普及绿色消费知识,通过制度化、系统化、大众化的教育,通过绿色立法规范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提高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推进消费观念的更新,使消费者建立合理的绿色消费结构和安全多样的绿色消费方式。

2.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制度来克服人与人之间的生态不和谐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因此,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以公平正义为原则,以民主法制为保障,协调利益,适应民心。

一方面,从调整利益关系的角度强调建设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在现阶段需要调整的利益关系很多,以人为中心,主要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利益调整问题,其中人与人的利益调整在所有利益调整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人与人之间的利益若发生激烈冲突,必然会损害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利益。而公平正义则是任何时期解决人们利益冲突的根本原则,也就是说,调整利益关系的实质是坚持公平正义。但对于怎么做才是真正的公平正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需要不同阶层的人们通过协商达成一致,这就需要建设民主的氛围和法制的环境,以制度来保证各阶层人们通过民主和法制的途径来对利益分配达成一致。

另一方面,从尊重民意、适应民心的角度强调建设社会公平公正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公正的社会是道德文明的基石,没有公正就没有秩序,从社会公正的角度入手对社会进行改造成为建设社会道德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来看,合理公平的社会福利政策可以缩小贫富差距,保证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一块不可缺少的基石。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正是从制度文明的高度对公平正义这一社会主义根本价值取向给予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3.加强培育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克服人与自身间的生态不和谐

首先,实践荣辱观教育应坚持知行合一与自觉践行相结合的原则。是否有正确的荣辱观,不是看他“讲”得怎么样,而在于他“行”得如何。就社会的每一位成员来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关键要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垂大名于万事者,必行之于纤微之事。”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靠的是平常的努力,从“纤微之事”做起。因此,要积极开展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和群众性创建活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真学、真知、真用,把“八荣八耻”要求内化为道德操守,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人人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者。

其次,实践荣辱观教育要坚持自我约束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原则。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不仅影响着社会风气,还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们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了一个非常及时和极为难得的历史机遇。因此,要把自律与他律、自我约束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使人们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准则,并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监督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的导向作用,褒扬高尚品德,鞭挞不良行为,鼓励人们积极向上,激浊扬清,知荣明辱,凝聚民族正气,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的深入开展。

最后,荣辱是一种道德情感。荣辱感或荣辱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经过内化和外化等复杂而反复的环节,是一个日积月累的长期过程。正是因为荣辱观形成的过程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决定了我们必须立足长远,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长效机制是保证教育效果的基础和前提。首先,我们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使之形成合力且正向发挥作用,在全社会营造一种人人知荣弃耻、尊荣恶耻,社会扬荣抑耻、褒荣贬耻的良好社会风气,同时,构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赏罚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激发人们趋荣避耻的道德动机、培育尊荣恶耻的道德情感、磨练扬荣抑耻的道德意志,使“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入脑入心,成为人们内在心灵的法则,成为人们外在行动的指南。

参考文献

[1]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编.我们共同的未来[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246.

[2]雅斯贝尔斯. 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114.

[3]艾凯.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M]. 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212.

[4]廖福霖. 生态生产力是先进的生产力[J ].生产力研究,2004 (10):10-12.

[责任编辑:刘慧婷]

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医院文化建设是一种建立在经济文化基础上的管理活动,具有明显的管理性特点,本质上属于经济管理范畴。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具有鲜明的党性和政治性,本质上属于政治文化范畴。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性质、特征和重点,二者不可相互替代,但是,它们之间在许多方面又是相同、相通、互补、相容的。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同属于科学管理与社会意识形态范時,两者的社会功能总体上一致,这种内在的一致性为其融合共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二者内在特性的互补为其磁合共进创造了有利条件。医院作为社会个基本的功能细胞,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持续、稳定和健康的积极推动作用。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改进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以发展促进两者之间的和谐,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它有效地推动着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创新,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增添活力

1.在观念上推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医院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思想观念的创新,凡是文化建设成功的医院都是把医院文化的普遍原理与本医院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医院文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指导。

2.在内容上推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医院文化建设不仅扩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和外延,而且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强化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氛国和物质条件,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一个新天地。

3.在方法手段上推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借助医院文化的建设方式,通过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手段的综合利用,把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转化为医院的价值观,增强医院向心力和竞争力的新形式、新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性、使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经营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免“两张皮”现象,让员工在不知不觉受到感染,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4.医院文化建设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首先,医院文化建设使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从“管理型”向“开发型”转变。医院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目的都是激发人的精神,调动人的积极性。医院文化将人看成具有积极性、例新性、进取性的主体,认为管理的本质不是约束和限制,而是创造,一方面创造物,另一方面创造思想。为此,它着眼于医院大多数人群,努力创造条件,使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因此,借鉴医院文化,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变“管理型”为”开发型”。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医院文化建设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

二、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应该成为医院文化建设的政治核心,并为医院文化建设提供支撑和保证

1.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引领着医院文化建设的方向。医院文化毕竟只是本医院范围的、经济领域的文化,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全社会的,包括政治、经济、道德等各个领域的文化,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对医院文化的引领作用。医院文化建设从客观上必须接受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在致力于医院发展的同时,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员工队伍。

2.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推动着医院文化的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医院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指导,对医院文化进行与时俱进的充实、拓展、是升和创新,不仅能有效地丰富医院文化建设的科学内涵,提高医院文化的自身价值,而且能更好地体现其核心价值的主导地位,实现医院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3.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为医院文化建设提供支撑和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注重发挥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这与医院文化“以人为本”\"的原则相吻合,保障了员工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医院文化建设是一个由医院領导层精心设计、管理层积极推进、全体员工认同遵守的过程,是关系医院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对此,处于政治核心地位的医院党组织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医院党组织必须成为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组织者和积极推动者,即要加强党组织的权威,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及工作内容,充分发挥其率先垂范和引领作用,教育并引领广大党员駅工努力成为先进医院文化的模范实践者和医院精神的具体体现者,为医院文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支撑和保证。

三、以思想政治工作来推进医院文化建设,以医院文化建设来拓展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努力促进医院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和谐发展

要真正做到医院文化与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融合,集中到一点就是要以思想政治工作来推进医院文化建设,以医院文化建设米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促进医院文化与医院思想政治共同发展、和谐发展。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要以医院文化为载体,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继承和发扬过去一些好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开展新途径、新方法的探索。注重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借助医院文化这一新载体,努力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渠道和空间,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1.要借助医院文化,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日常工作相融合。

医院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医院的发展,具体而明确的医院发展目标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感到只有医院的目标实现,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这种价值取向的一致性,正是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因此,通过医院文化建设,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落实到医院的具体工作中去。

2.要借助医院文化,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医院文化的价值首先在于它能够使全体员工得到价值认同和统一,由此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要把医院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常抓不、持之以恒。通过医院精神、经营理念的凝练和培育,把党的基本路线贯穿到医院各项工作中去,变成医院的具体目标和行为规范,通过医院文化的射和渗透作用,把党的理想、信念铭刻在每个员工的头脑里。

3.要借助医院文化,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医院文化建设倡导的医院精神、构筑的发展目标,使员工看到了医院发展的希望,不仅给思想政治工作増添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函、而且在培育员工物质意识、倡导医院道德、规范员工行为中,将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到八小时以外,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活动平台,同时也为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提出了要求,创造了条件。

4.要借助医院文化,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性。医院文化建设过程,是一个对全体员工宣传教育、广泛发动的过程,广大员工变以往教育中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自觉实践。当员工感悟到医院所倡导的价值观和目标的正确可行时,就会自觉地团结在医院周围,为医院共同目标而奋斗。因此,医院文化建设是启发员工热爱医院、关心医院、支持医院发展的重要途径。

另一方面,要注重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势,保证医院文化建设健康发展。医院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医院文化建设的发展,要靠思想政治工作去推动。医院文化强调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容易诱发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思想。如果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其副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医院党组织在用科学理论武装员工的头脑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设医院文化必须发挥医院党建优势,这是坚持党对医院政治领导的基础,是抓好医院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建设医院文化,要发挥全体员工的主体作用,医院文化在一定意义上是医院经营者的文化,经营者的表率作用至关重要。医院文化代表着医院的追求和发展方向,党团员作为员工队伍中的先进分子,理所当然、责无旁贷要当先锋、做表率。只有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发挥各自优势,才能共同摘好医院文化建设。

总之,医院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一致,对象相同,内容相关,途径相通,环境相似,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只有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双管齐下,相互促进,才能汇集成强大的精神动力,促进医院科学、健康、和谐发展。

上一篇:高中生物分层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铁路企业社会保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