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审计效益管理论文范文

2024-07-14

经济审计效益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当前我国会计审计活动在企业经济效益中的影响价值与重要性也逐渐得到了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与关注。本文立足于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会计审计工作,首先分析了会计审计工作对于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的客观影响,然后介绍了会计审计工作对于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积极影响的优化策略,以期能够改善会计审计工作现状,提升其工作效果与意义。

关键词:会计审计;企业经济效益;影响

一、引言

会计审计就是通过以货币作为相关计量单位,结合一定的方式与模式手段将经济作物交换对象并实施全面的核算与监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计审计人员会获得大量的可靠的经济信息,这些信息不光可以总结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于未来的经营战略也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二、会计审计工作对于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

1.对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

会计审计工作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方面就是经济活动方面的影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当经济活动发生并结束时,其必然会在会计审计中得以体现,通过不断的体现与反馈,决策者可以直接通過财务信息从整体上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决策效率与方向进行把控,进而获取一手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更加精准的依据。

2.对整体竞争实力产生的影响

结合当前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国家对于企业的注册开放已经过去了几年,当前许多行业的竞争压力都在不断增加,如何在竞争中生存下来成为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除了常规的成本控制之外、金融理财以及资金的处理和管理要素等内容都与审计工作息息相关。

3.对资金利用效率产生的影响资金的利用效率离不开审计本身,通过优化资金的利用效率可以消除并降低企业的负债现状,提升综合应对风险的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增强企业发展与扩张的实力与能力,在经济活动当中也可以通过一些金融手段来占得优势与先机,而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会计审计活动获得并被赋予的。

三、促进会计审计工作对于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积极影响的具体策略

1.强化对会计审计工作的认识深度随着会计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当前会计审计工作在企业中经济效益的影响价值也逐渐得到了重视。为了进一步深化会计审计工作的认识深度以及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就必须强化其对于会计设计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以及独特性的理解。在工作培训过程中,通过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以及宣传机制,让员工认识到会计设计工作对于企业综合运转能力以及风险抵御能力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认识到会计审计工作与其个人价值以及经济利益等方面的关系。另外,通过在企业内部强化领导人员的决策精准性以及树立会计审计引导决策的基本决策意识,实现上行下效的基本效果,进而使得全部的员工都能够遵守秩序,实现会计审计的监督与管理,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提升工作效率以及监督成果也具有良好的帮助。

2.拓展会计审计工作的工作范围

当前会计审计工作的工作范围相对固定,大多集中于传统的财务领域,其可扩充性不强,对于全局的影响力也微乎其微。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企业的经济活动的范围与模式也逐渐发生了转变,工作人员在形态意识与接受程度上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审计工作不能够顺应潮流进行变化,特别是对工作范围进行变化,就会严重影响到会计审计的效果与质量。针对这个问题,企业必须要完善审计部门的权限,认识到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提升审计部门的影响力并加强外部监督力度与环节实现对审计工作的跟踪与细化,以此来增强会计审计的效率与效果,进而实现工作范围与影响力的双重提升。

3.提升会计审计队伍的建设水平

当前我国对于会计设计队伍的准人具有较为明确的要求,但是其门槛的设置不高,再加上一些刚毕业的学生对于实际会计审计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经验,所以导致会计审计整体工作水平依然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针对这个现状,必须强化岗前培训体系建设并逐步完善持续无条件的跟踪培训与绩效考核,通过奖罚并重的管理模式实现高效、科学管理,提升审计队伍的建设水平。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会计审计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当前我国会计审计工作的开展现状来看,大多数企业对于审计的重要性以及指导性重视不足,对于其知道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作用与应用优化策略了解不深人。本文也分别从强化对会计审计工作的认识深度、拓展会计审计工作的范围以及提升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水平等角度进行了分析与阐述,也希望能够为企业顺利开展会计审计工作提供新的策略与思路。

经济审计效益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立足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介绍了经济效益审计的目标、内容、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程序方法,最后对如何搞好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效益审计 内容 评价指标 程序 方法

Enterprise economic efficiency audit discusses

Li Xincheng

经济效益审计是指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专业审计人员,采用多种专门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效益,进行审计确认、评估,提出审计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专项活动。本文拟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目标、内容、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程序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经济效益审计是我国创新的一个概念,类同于国外的“三E”审计(经济性审计、效率性审计、效果审计) 或绩效审计等。它是在财务审计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审计,但又区别于传统的财政、财务审计。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涉及到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在实务上以确认企业的利润指标或某项投资的回报(投资收益)为审计目标。

1.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作用

1.1 企业经济效益的确认与评估。在经济效益审计过程中,对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效益性进行客观独立的分析和评价,通过相关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评价其健全性和效益性,评价经营业绩,寻找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披露薄弱环节,揭示没有被充分利用的内部潜力。

1.2 查找企业生产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效益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的、专业的分析,发现企业经营和管理过程中不合规、缺乏效益性的行为等各种问题,制约和督促企业管理者。

1.3 帮助企业修正战略,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针对企业存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提出建议向企业决策层积极进言,促进企业发展。

2.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曾指出:“内部审计要以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为主,其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效益和管理,要把违法违规审计纳入到管理和效益审计中去。”为与国际逐步接轨、完善我国审计体系、适应国企深化改革的要求和维护公司投资人的权益,必须加强企业经济效益审计。

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

2.1 是适应国际经济大环境的需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必须接受来自世界贸易组织所制定的一系列协定或协议的约束,审计领域也将随着这种经济环境的变化而逐步国际化,以往的内部审计偏重于监督,属监督导向型的内部审计,入世将促使内部审计的职能由监督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转变;这种形势下对内部审计的发展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拓宽内部审计的工作领域,从传统的财务审计转向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效益审计。

2.2 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经济效益审计起步较晚,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促使经济效益审计成为国内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经济效益审计仅处于初级阶段,仅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开始开展独立类型的经济效益审计,还有部分地区仅局限于与现行的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的综合审计,比较集中在对财务成果的分析上,对经济活动本身所进行的审计评价还缺乏足够的深度,经济效益审计开展缓。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逐步向集约型转变、当前我国经济效益低下的企业还占有较大比重的形势下,企业的经济效益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迫切需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逐步扩大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范围与深度,最终将走向成熟的经济效益审计阶段。

2.3 是企业深化改革的需要。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作为公司制企业,国家不再具有投资者与管理者的双重角色,而作为投资者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企业则成为经营管理者。它要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要建立多层次的经营管理分权机制,要达到企业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因此,主要以审查企业经济活动合法性与合规性的传统的财务审计,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公司制度下企业发展的要求。

2.4 是企业自身提高经济效益和加强经营管理、维护投资人权益的需要。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单位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不严格,私设“小金库”账外账、乱拆借、乱担保、违规经营等问题时有发生,问题性质相当严重。有的单位违反总部物资采购管理规定,加大采购成本,收受回扣,滋生腐败;有的单位擅自组织职工集资入股,组建与母体企业有密切关系的多种经营实体,并向这些单位大量让利,造成母体企业效益流失;有的单位违规动用企业资金和补充养老保险资金进行股票炒作和委托理财,形成较大的资金风险;有的单位擅自在总部批复计划外增加工程项目和工程投资,甚至未经批准,自行对外投资,造成严重损失。还有部分单位多级法人和多级管理现象严重,体制机制不完善,经营管理散乱,造成决策失误、经济责任不落实、国有资产流失。市场机制下优胜劣汰的资源配置过程逐步加快,经济环境的变化使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必须加强自身管理和控制,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性,走向管理要效益的经营之道,加强对经济活动效益性的审计监督将成为企业新的关注点。

3.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目标和内容

3.1 审计的目标。经济效益审计的目标应当是企业有关经济活动的效益性,对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但是因经济效益审计在现阶段尚处于创建发展初期,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环境还未完全成熟,尤其是法治环境的建设速度与当前经济效益审计所需要环境的还有差距,部分企业单位管理混乱,违纪现象较多,财会资料和经济活动资料失真现象比较严重,在这种环境下单纯以效益性为主要目标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难度很大,在多数领域还缺乏一定的可行性;其次,目前审计人员的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效益审计要求,这制约了经济效益审计目标的实现,需要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总之,我国审计环境的现状束缚着审计总目标的全面实现。因此,对实现经济效益审计的目标造成很大困难,其经济效益审计的作用将很难体现出来。内审部门要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和提高效益的中心任务,围绕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容易引发资产和效益流失的关键部位和促进降本增效、核实成本效益真实性开展审计,分析影响经济效益增长的原因和问题,结合“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综合分析企业的当前效益和长远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堵塞管理中的漏洞,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内审部门要按照法律法规赋予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权限,确立本部门需要开展的审计项目。

3.2 审计的内容。企业内部审计应积极开展以下审计项目,作为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

3.2.1 全面开展内部承包经营审计。目的是进一步核实承包指标完成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及时准确地为承包奖惩兑现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3.2.2 开展成本费用审计。目的是通过审计,揭示有无采取虚假手段隐瞒或者虚列消耗,随意调整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成本,造成成本费用失真的问题。

3.2.3 开展物资采购审计。重点审计主要物资的采购是否合理合法合规,有无造成损失浪费和效益流失的问题。

3.2.4 开展产品销售情况审计。重点审计有无违反国家和公司经营纪律,擅自销售非标产品和统配产品,扰乱市场秩序的问题;有无低价或降档销售和无偿提供产品,造成效益流失的问题。

3.2.5 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和维修工程审计项目。目的是在节约投资和减少成本开支上下工夫、做文章。通过审计,促进各单位规范投资管理和工程管理行为,达到控制投资规模、节约资金的目的。

3.2.6 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一是履行企业的监管职能,维护财经纪律,揭示违法乱纪行为,规范企业财经管理秩序,维护企业的形象,促进企业内控建设;二是揭示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逐步健全自我约束机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堵塞漏洞,提高管理水平;三是就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和改革措施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反馈和监控,督促各级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从而使依法治企、按制度办事真正落到实处。

3.2.7 开展风险管理评估等审计项目。内部审计要积极转变观念,开展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加强对事前、事中、事后重大事项的监控,及时分析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对潜在的风险及时提出预警,起到预防、控制风险的作用。

3.2.8 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内审部门要按照“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继续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通过审计,促使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履行经济责任,依法经营,从严治内,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改进组织管理、任用企业经营者的人事管理制度。

3.2.9 积极探索和参与企业改制分流审计。内审机构围绕企业改革的重点,在改制单位改制前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全面摸清家底,积极献计献策,发挥内部审计的参谋和助手作用,为企业改制提供决策依据,保证企业改制有序健康发展。

3.2.10 开展专项审计调查。专项审计调查是内审机构为企业管理当局宏观管理服务的有效途径,专项审计调查发现和纠正违纪违规问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综合分析,从法规、制度和政策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宏观调控,为企业经济的发展服务,为管理当局决策当好参谋。审计调查在很多情况下针对的是改革和经济生活中某一方面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直接为领导的决策提供服务,主要是对宏观方面的监督,可以集中深刻地反映经济中某一方面的突出问题。

4.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科学完善的指标体系是搞好经济效益审计的基础,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指标应遵循全面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有效性和相关性等基本原则。结合目前经济效益审计现状、目标、体系设置和原则,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分别按照经济效益审计的层次和内容设置。

4.1 按审计层面设置的评价指标。按照经济效益审计层面,可将其评价指标设置为:对企业整体、综合的经济活动进行评价的综合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对企业某一方面经济活动进行评价的专项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和单项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从而建立反映整体、局部、点三个层面的评价指标构成体系。

4.1.1 反映企业整体、综合的经济效益审计指标。包括:一是反映资产运用效果,有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二是反映生产经营效果,有成本费用利润率和销售利润率,用来评价全部资源消耗情况。在实际审计中,两指标应当结合使用。三是反映宏观经济效果,有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用来评价企业创造财富的程度。

4.1.2 反映企业某一方面经济活动的专项指标。包括:一是反映投资经济性:成本降低率。二是反映流动资金使用效率:流动资金周转率。三是反映投资效率性:投资回收期。四是反映企业资产的变动情况:资本保值增值率。五是反映生产效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4.1.3 反映企业具体经济活动的单项指标:反映某项一项或者数项资源的经济效益,有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固定资产更新率和固定资产净值率、存货周转率等。

4.2 按评价内容设置的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内容可将经济效益审计指标评价体系设置为:第一,反映企业社会贡献能力的指标,主要有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等。第二,反映获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和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第三,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第四,反映资产营运能力的评价指标,具体指标内容包括,表现经济资源营运能力指标的是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有效利用率,表现人力资源营运能力指标的是专业技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以及劳动效率等。第五,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包括社会积累率、资本积累率、营业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等。第六,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指标,安全边际率、保本作业率和经营杠杆率等。第七,反映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指标,包括管理人员的技术构成水平(职称比例、学历比例等);管理机构是否健全、有效,决策程序是否科学、合理等方面,将其分为各种要素,采用评分法加以量化。按照评价内容分类的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应按实际情况分别对应经济效益审计整体至局部的三个指标层次。

需要说明的是,在评价部分经济活动方面时,作为补充还需进行合理的定性评价,以弥补其定量评价指标的不足。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审计部门可与被审计单位共同认可并最终确定为某项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指标,更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审计单位对于审计的评价指标存有异议,被审计单位将很难接受审计得出的结论,并且所提出的经济效益审计建议也很难得到采纳和落实,经济效益审计就会失去意义。

5.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5.1 审计程序。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与财务审计程序基本相同,即经过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和后续阶段,仅在每个阶段的具体内容因审计项目不同而略有差异。在效益审计中,通常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要做到以下方面:

5.1.1 选择和确定经济效益审计项目,进行审计项目的审前准备。审计根据企业决策层的安排要求,确定效益审计项目的目标、范围、评价标准和审计方法,编制审计方案,进行审前调研,初步了解被审计企业的业务流程、被审计事项,确定审计的质量保证、时间表和资源。

5.1.2 在实施阶段收集审计需要的企业资料和证据。此阶段,审计人员要运用审计方法,围绕审计目标收集充分、可靠的审计证据,收集数据及文件处理过程,方法通常包括核实资料、面谈问卷、调查抽样,以及案例研究、文件研究、研讨会、座谈会等。

5.1.3 对收集的企业资料证据进行评价。通过对收集的审计资料、证据进行分析,将发现的情况与审计标准和目标进行对比确定审计发现并评价;查找原因,分清各种主客原因,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建设性意见和具体措施。

5.1.4 出具经济效益审计的报告。审计人员经过反复讨论、沟通、审核等阶段后,根据经济效益审计评价的内容、对象等出具不同格式的效益审计报告,要注意对审计结论的说明,包括审计发现的事实、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等因素;要及时把审计报告送达被审单位,并与其交流结合意见。

5.1.5 后续审计跟踪。审计人员出具审计报告后,对提出的审计建议的采纳和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跟踪审计报告提出的问题是否得到纠正,所提出的审计建议是否得到执行。同时对审计项目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可以出具后续审计报告。

5.2 审计方法。当前,经济效益审计方法适用常规的财务审计方法,同时还采用一些独特的方法。但是从长远看,经济效益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审计形式,应当有其独特的方法。目前,经济效益审计存有多种方法,还没有较为统一的适用的方法。第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包括三个部分,其方法包括审计方法基础、一般方法和审计技术方法。第二种观点认为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包括四类,核实的方法、对比的方法、分析的方法和评价的方法。第三种观点认为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财务审计方法和其它方法。财务审计方法包括审阅、观察、计算、分析等技术和方法等,其它方法包括指标对比法、比率分析法等。实际工作中,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复杂,审计过程中经常是多种方法同时使用,各种审计方法很难完全分开,审计方法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灵活经济效益审计方法的运用与更新;针对不同的审计项目,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其所采用的审计方法也有所不同;采取各种不同方法同时对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更能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因此,只要有利于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开展的方法可以探索。作为公司制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方法,可确立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确立基本的经济效益审计方法,其“基本”就是内控制度评价。操作时在掌握被审计单位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评价内控制度的健全和执行效果。通过评价把经济效益审计范围、重点限定在存有控制弱点的业务环节,如此,一方面减少了审计业务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对存在较大控制风险的经济业务进行详细深入的审查,可大大减少审计风险,保证审计工作质量。二是有选择、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重点单位、重点资金、重点项目作为试点,整合经济效益审计力量,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法,为审计工作大规模向效益审计转移打下良好的基础,逐步形成以资金运用经济性审计为重点、以管理控制效率性审计为基础、以成本效益效果性审计为突破口的企业效益审计新模式。

6.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几点思考

经济效益审计是未来审计发展的必然方向。现阶段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除了加强本企业自身的各种要求外,还应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在国家层面积极探索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各种方法、思路,以进一步推动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广泛开展和在企业中地位。为此,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应注意创造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6.1 在努力创造经济效益审计的良好社会大环境。加强宣传、引导,要使社会、企业普遍认识到经济效益审计是未来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的结果,以增强其经济效益审计理念。通过理念的形成,进而努力创造一个积极研究效益审计、深入探索效益审计、努力实践效益审计良好的大环境。

6.2 提高企业负责人对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重视。进一步提高企业负责人对经济效益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重要保证。企业负责人应从“要我审”转变到“我要审”的认识高度,切实发挥经济效益审计对企业经营发展的作用;要转换观念,深入认识经济效益审计的角色,将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定位于企业经营运行的“医生”,查找、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促进企业正常良好的经营运行。

6.3 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加强职业资格考试,提升内审人员的专业素质,调整人员知识结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结构不尽合理,多数人员是从原财务部门分离出来的,在进行经济效益审计时,审计人员仅仅具备财务知识还远远不够,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与生产、经营、管理相关的知识以及其他方面的专业知识。通过加强资格考试,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准入标准,从而提升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发展。二是加强和鼓励审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通过培训学习促使审计人员精通掌握审计、财会、企业管理、工程技术、法律和计算机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通过加强对企业审计人员的考核,增强其竞争意识,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使其适应现代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要求。

6.4 加强经济效益审计理论研究。协调与整合审计单位、大专院校和学术团体资源,有计划地进行经济效益审计专题研究,把经济效益审计作为一个独立的审计类型进行探索。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要从我国企业现状出发,实事求是地开拓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审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研究,不能仅在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的基础上加一些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而要把经济效益审计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立法、内部制度规定、审计规范、审计人才、资源、技术和其他等诸多方面进行研究,同时要积极借鉴和学习国外有关经济效益审计理论研究以及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但应当注意避免全盘照搬。

6.5 注重对经济效益审计成果的整理、利用和提炼。经济效益审计重在实践,新在提炼,审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应有意识的在实际审计工作中不断总结整理,探索和寻求经济效益审计的新经验和新方法,通过从审计实践中提炼理论;再利用创新的理论指导实践,使经济效益审计工作良性的开展。

经济审计效益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经济效益审计属于内部审计的其中一种,其摆脱了過去那种审计模式的桎梏,也是对传统审计的创新与发展。审计工作需要服务于企业的发展,首先应当与企业经营管理情况相符合,所以工作的重心也应适当调整,从过去单纯的财务审计转变为经济效益审计,不断拓展审计工作面,从而促进审计工作实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经济效益;企业审计;策略

经济效益审计即是企业审计部门的相关作业人员,以企业已有的评价方式与手段作为依据,借助于规范性的审计流程,对企业资源予以更加科学的分配与利用,包括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结果。之后以评审经济效益的结果当作是企业管理层的决策依据,不断健全企业审计机制,推动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从而确保企业经济效益与成本节约。

一、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现状分析

1.经济效益审计欠缺法制性。我国在经济效益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上还有待健全,《审计法》中也没有对经济效益审计中涉及相关流程做出明确规定。另外,在颁布的相关审计准则及审计规范中也并未建立完善经济效益审计规范标准,这对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正是因为经济效益审计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欠缺,在实际审计工作中,许多审计人员在判断上都以自身经验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审计风险。

2.经济效益审计标准未明确。不同企业由于实际运营情况各不相同,在对其进行考核过程中使用的标准也有所差异。针对经济效益审计中某个具体指标来说,在对不同企业进行经济效益审计时,这一指标也存在不确定性。由于经济效益审计受地区、企业情况等影响较大,因此在实际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

3.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随着时代发展及市场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审计人员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也需不断更新提升,若审计人员知识面狭窄,可能会影响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难以实现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甚至可能在审计过程会经常出现基础专业性的错误,导致企业蒙受经济损失。

二、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有效策略

1.完善经济效益审计政策法规。经济效益审计和经济相关,因此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必须要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法规,为进一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实效性的提升,必须要努力完善与之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进而保证相关工作的开展能够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促进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一方面,应当对经济效益审计的法律地位予以清楚的规定,同时对审计工作流程、方法、报告等进行准确规定,进一步健全经济责任追究制度并合理的增强执法力度,对导致重大损失事件的责任人必须要严格追究其责任;另一方面,可以积极地吸取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与之相符的经济效益审计战略性指导文件。例如我国制定的审计准则体系操作指南中,便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流程、审计方法、审计内容及审计标准等进行明确规范,以此来降低审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出现的误差。

2.健全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必须要尽快建立健全相应的指标体系,确保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更为准确客观。对于财务指标来说,一般是对企业盈利能力、偿还能力、资产质量、未来前景等实施评估。盈利能力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有企业成本费用利用情况、净资产收益情况等;偿还能力主要是对企业现金流量债务所占比例、企业负债情况、利息情况等进行评估;资产质量主要是对企业不良资产所占比例及收账款周转率进行评估;未来前景的评估主要是从企业资产增长情况、利润收入情况及保值增值情况等。而对非财务指标的评估则主要是从企业管理指标来进行,包括有企业战略管理指标、经营决策指标、行业影响指标以及企业对社会贡献指标等,借助于这类非财务指标能够有效地反映出企业的持续发展潜能。审计作业人员借助于健全的评估标准,然后再结合企业行业实际情况与标准数值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后提出相关建议。

3.优化经济效益审计工作方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核心是对自身经济效益进行精准判断,因此选择的审计方法必须要能够促进审计工作的有序实施。一是应当摆脱过去工作方式的局限。因为过去的审计工作方式在经济效益审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造成审计工作效率与质量降低,对于这一问题可通过有针对性的策略来克服。比如说,增强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对会计处理过程予以进一步规范、加强执法、完善会计监督管理制度、提升对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等。二是在审计工作开展前制订科学审计计划。制订审计计划应保证目标准确、内容周密,注重计划方案的实效性、经济性,找准审计核心重点,并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明确审计目标、审计范畴以及审计落脚点。三是审计的开展还注意调查过程的准确性,进行审时调查。全面搜集各方审计资料,做出准确判断,揭露审计真相,对审计结果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与分析,尤其是针对一些非数量问题判断时,必须要充分结合审计调查过程来进行判断。

4.提升经济效益审计人才素质。为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应当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审计专业人才队伍。其一,要进一步完善和更新审计作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对审计作业人员进行招聘时,除财会与审计专业人才外,还应当积极地吸纳工程管理、物资设备等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并成立经济效益审计服务小组,确保小组中有专业审计人才。结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实际工作情况,还需尽可能提升经济效益人才数量和素质,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人员综合水平,从而促进审计工作实效性的提升。其二,要努力提高审计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审计职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与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相关。因此,企业审计工作人员必须要积极地学习充电,丰富自身知识结构,学习财会、审计、计算机等各专业知识,可以熟练地应用现代审计技术,同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另外,企业还需要定期组织开展针对审计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活动,培训内容主要是专业技能知识与工作思路拓展,从而增强其综合素质能力,为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有序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总之,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属于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我们在开展经济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措施,确保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进而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京文.试论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J].读天下,2016,(24):222.

[2] 梁晓娜.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现状及完善路径探索[J].财会学习,2016,(15):143-145.

[3] 安平.浅谈会计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6,(24):226-227.

[责任编辑 吴明宇]

经济审计效益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经济效益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主要标志,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直接目的的新型审计。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并在经济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零售企业中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对于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理论,介绍了零售业的含义、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重点分析了经济效益审计在零售企业中的运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经济效益审计 零售业 审计程序 审计方法

一、我国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现状

我国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实施的厂长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经济效益审计,是确保企业受托经济责任得到全面、有效履行的重要保证。然而,我国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由于零售业属于经济增长点的行业,发展速度快,项目多,网点多;且收入和利润双高,业务复杂,零售业设计到采购、进店费、销售、盘点等行业环节多;人员流动性强,对于内部控制的要求高,所以非常重视内部审计。但是,其内部审计的着重点是查错纠弊,并非经济效益审计。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由于零售业的入行门槛较低,加之外资企业的进入,我国零售业的竞争非常激烈,想要在零售业取得较好的成绩,经济效益审计必不可少。不少零售企业认识到了这一点,也开始逐步进行经济效益审计。

直到近十年来,经济效益审计在零售企业中的应用才逐渐扩大。目前,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主要涉及的领域有投资决策、经营管理、人事管理、市场状况分析、劳资关系、信息系统运行、后勤服务系统效率等。不少企业甚至对环境污染、社区关系、政府管制等非经济性的外部因素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也进行审查评价。

二、我国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效益审计人才缺乏

经济效益审计重在从技术上、经济上寻求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经济活动分析法、现代管理方法和数理统计、数学方法是评价经济效益高低、挖掘提高效益潜力的主要方法。由于零售业发展迅速,成长过程短,从事零售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需要审计人员熟悉零售业的实务工作,了解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重点,理论联系实际。但是,目前我国的审计人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审计队伍知识结构以会计、审计人才为主,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比较欠缺,不适应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发展需要。

(二)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缺陷

科学的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的建立,是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成功的关键。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必须有一个用于比较和评价当期成果的标准。但在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由于缺乏对零售企业的理论研究,评价经济活动的标准往往不能很好地与零售企业的经济特点相匹配。另一方面,目前能评价经济效益指标的体系大多重财务指标,轻非财务指标,使得许多重要因素被忽略;重历史指标,轻未来价值指标,使得经济效益审计结果与零售企业发展方向不符;重综合性指标,轻单项指标,使得经济效益审计结果不够细化。现有的评价指标难以完全达到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也不能满足零售企业的实际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就很难全面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情况。

三、改进我国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建议

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一种个性化非常强的工作,它注重通过审计揭示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转变观念,增强全局意识,具备宏观经济知识和意识,具备宏观透视能力和较强的信息意识,具备高度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备专业竞争能力和判断力,在审计观念和技术方法上不断探索创新。审计人员思想上要确立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观念,跳出传统审计思维模式,站在宏观的角度思考,大胆探索和实践。由于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由零售业的特点决定的,审计人员除了必须具备娴熟的会计学、审计学、财务学等方面的知识及丰富的审计经验外,还需具丰富的零售企业实践经验方面的相关知识,了解零售企业的内部操作;不仅要具备一般审计的基本技能,还需具有生产、技术、经营、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所以,应开展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理论和方法及其相关专业知识的综合培训,以丰富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优化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使审计人员在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中能够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适应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可以建立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专家库,审计部门可以直接引进零售业审计方面专家人才,与有关专家建立比较密切的聘用合作关系,有效利用外部人力资源。

四、结论和展望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要促进经济效益审计在我国的发展。首先,必须转变观念,应用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眼光重新认识经济效益审计对零售业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作用,树立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理念,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法,逐步推进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发展。其次,要加强立法,建立完善符合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法律、准则及操作指南;同时要着力培养一支满足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要求的审计队伍。在整个零售业行业中开展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让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在我国零售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经济效益,为我国零售业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随着审计理论和实务的不断发展,零售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发展趋势将逐渐显现。

21世纪,以丰富的实践、完善的理论为基础,有关经济效益审计的法律、法规将逐步制定实施,经济效益审计也将逐步走向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更好地为零售企业管理服务。零售经济效益审计将成为零售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曹菁菁.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研究[M].江苏大学出版社,

2006.

[2]陈剑.我国零售业发展的战略构想[M].天津财经出版

社,2003.

[3]陈思维,王会金,王晓霞.经济效益审计[M].中国时代出

版社,2002.

[4]李敦嘉.效益审计的理论结构[M].中国审计出版社,

1996.

[5]李密福.关于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几点思考[M].内蒙古电大

学刊,2006(2).

[6]沙雄飞.我国零售业竞争力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389).

[7]施青军.效益审计标准的选择和确定[J].中央财经大学学

报,2006(5).

[8]苏红梅.我国大型零售企业的发展战略探索[M].首都经济贸

易大学出版社,2004.

[9]王雪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自议[J].商业经济,2006(2).

[10]吴天星.对经济效益审计立项原则的思考[J].审计月刊,

2005(1).

[11]颜毓洁.王胜权.从沃尔玛的成功探析我国零售企业文化的

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9,(573).

[12]张立.中国零售业发展模式与战略研究[M].湘潭大学出 版

社,2002.

[13]张贤存.零售企业的经营策略研究[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14]竹德操,吴云飞.经济效益审计[M].中国审计出版社,

1992.

[15]祝合良.现代商业经济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1.

[16]赵瑞岭.试论经济效益审计[J].科学论坛,2006(3).

(责任编辑:杨再梅)

经济审计效益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一)行业与市场发展动态

随着B2C的发展,团购网站的发展趋于成熟。团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代名词,同时,团购的方便、简单、高效也符合当前快节奏生活的需求,因此团购网站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发展潜力无穷。

垂直类团购网站被誉为未来团购网站的三大趋势之一,垂直类团购容易做到服务标准化,更容易吸引忠诚的客户。聚美优品就是一家专业的垂直类团购网站。(垂直类相对于综合类,指注意力集中在某些特定的领域或某种特定的需求,提供有关这个领域或需求的全部深度信息和相关服务的网站。通俗点讲可理解为分众网站、专业类网站,以区别于综合性大而全的网站)

(二)企业和品牌背景

聚美优品的前身是团美网,中国第一家专业化妆品团购网站,也是中国最大的化妆品团购网站。

如今聚美优品是中国第一家、也是中国最大的化妆品限时特卖商城。由陈欧、戴雨森和刘辉创立于2010年3月,致力于创造简单、有趣、值得信赖的化妆品购物体验。“聚美”二字寓意:聚集美丽,成人之美。

与常规的团购有所不同,聚美优品自建渠道、仓储和物流,销售化妆品。

(三)主要竞争状况

团购方面:淘宝聚划算、拉手网、QQ团购、满座网、糯米网 化妆品方面:乐蜂网、草莓网、欧酷网、淘宝网 新进入者的威胁(代购网):果皮网、No5化妆品商城、兰蔻、雅诗兰黛、资生堂等化妆品品牌的代购网站

(四)消费者特征

1.主要目标消费群体:女性。主要以20~35的年轻女性。(由于20以下的女性少有独立经济收入来源,而35以上女性在时尚方面的投入所占的消费比重不是太大)

2.生活状态:空余时间不足,生活节奏较为紧张,接触网络并有过网络购物的习惯,对某些特定化妆品品牌有归属感。

二.当前问题

目前主要销售化妆品,香水和奢侈品等,品种较少,有一定的局限; 每天提供十几款热门化妆品的低价限量销售,只能满足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从最开始的每日一团到现在的每日多团); 缺乏大型促销活动的应对策略,对服务器构建和维护的投入比例太小,前期准备也并不充分,技术实力令人担忧。(聚美优品举办三周年庆促销活动,但这次被众多用户寄予厚望的促销很快就变成成了一场消费体验的“悲剧”,在当日因为网站数度瘫痪遭到网民不满)

三.广告运作目标

(一)广告目标

从效果上看,做广告无非是为了促进销售、改变消费者态度和行为、产生社会效果。从品牌发展阶段上看,有创牌广告、保牌广告、竞争广告。

聚美优品的广告大大地提高了销售额,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娱乐时尚的形象从众多电子商务网站中脱颖而出。

数据显示,双十一前聚美优品的电视广告登陆湖南卫视仅仅两周,在双十一当天,聚美优品单日成交超过30万笔,是平时成交量的三倍。而在三周年庆期间,三日大促共斩获10亿元,活动效果堪比淘宝双十一“光棍节”。

我们认为在现阶段,聚美优品的广告塑造品牌形象,最终促进销售,仍然处于创立品牌的阶段。聚美优品的品牌传播策略较为独特:不鼓吹产品,而是做对品牌长线投资的形象广告。

四.创意策略

(一)主要策略:

产品代言人用双代言的方式,以韩庚与陈欧的星座为切入点,星座说引起女性消费者的共鸣。其电视广告没有给人很大的视觉冲击,却以其平凡文字中透露的不凡感动人心。

(二)相关营销活动

还有很多的营销活动和策略,比如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渠道策略、品牌策略、售后策略等 五.具体广告实施状况

(一)平面广告是聚美优品为 “ 2011 年度聚美优品美妆风尚大典”量身打造的,启用了韩庚、吴奇隆、何炅三个明星。

(二)2012年11月10晚,聚美优品天价砸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黄金时间档,插播一条近两分钟的广告。

六.媒介策略

(一)地铁、公交

聚美优品最新一期平面广告于2012年 12 月 1 日正式登陆京城各主干道旁的公交候车亭。

2012年7月28日,北京一号线大望路站的站台包柱在一夜之间变成了聚美优品化妆品的巨大展柜。与其他电商企业简单粗犷地铺天盖地覆盖一线城市主要的地铁、公交线路和各大换乘点、户外广告不同,聚美优品的地铁包柱展柜广告是业界在营销推广一次非常大胆创新的尝试。

(二)电视

广告选在11月10日,光棍节购物狂欢前夜播出,时间相当巧妙,能让广告的收视率最大可能地转化为网站购买率。

并且投放《快乐大本营》,节目目标受众与网站的目标消费群吻合度高,《快乐大本营》的娱乐效应,能真正快速让消费者知道聚美优品。化妆品是时尚圈,时尚和娱乐紧密结合在一起,是非常好的营销和传播方式。

(三)杂志

2012年10月24日,聚美优品正式推出时尚美妆杂志《Beauté》,这是该媒体第一次推出时尚杂志。《Beauté》的主旨是传播美丽,力求带给美妆用户一种美的力量。此次发行《Beauté》杂志,是聚美优品对媒体业进军的尝试。

七.其他传播活动

(1)聚美优品全行业独家首推“喜从盒来”试用装预订活动,将高端化妆品试用装不限数量与品牌进行随机发送,诚邀用户前来体验与分享。 (2)“ 2011 年度聚美优品美妆风尚大典”于 12 月 22 日晚 7 点举行,为 2011 年度最流行时尚的美妆品牌及明星颁奖,邀请了行业内各大化妆品品牌、时尚杂志编辑、美容造型达人、一线明星名媛、商界名流

(3)聚美优品有自己的官方博客,顾客可以在上面自由评论,了解一些品牌的知识以及聚美优品创业以来的历程,拉近与客户的距离。

聚美优品还开了新浪官方微博,通过微博来发布一些团购信息,并为粉丝提供关于美容与健康的讯息,保持了与大家的很好互动。 (4)聚美优品一直与媒体保持着密切的关系,网站被众多媒体报道,如中国日报、中国经营报。聚美优品创始人陈鸥是《非你莫属》的嘉宾,他出众的表现也为网站赢得了很好的声誉。

(5)顾客可以通过手机来订阅团购商品信息,并随时随地的分享自己的感受,还可以通过手机支付来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聚美在手机客户端实现了购物车、结算、查看物流等功能,完善了用户体验,抢占了移动端口的流量和转化率。

(6)聘请化妆品专家开展每月一次的在线问答,为进入该网站的客户关于化妆品相关方面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也可以向客户推荐本网站的产品。

(7)奖励会员推广,聚美优品的会员如果成功的邀请到一个人注册会员将获得15元的奖励

八.营销效果评估

1.2011年超过10亿人民币的销售额,就在韩庚代言的4月份,月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推出聚美口碑中心,好评如潮。

2.“三周年庆”首日交易额达5亿元,订单数超过200万,其中,最高峰时期每秒订单数超过1000单,当日即有40万个包裹寄出。大促三日突破10亿元。

经济审计效益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经济效益审计是审计部门依据有关政策法规和技术经济标准,以谋求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对本企业投入产出和扩大再生产情况进行的监督、审查、评价。

【技巧】

遵循办法的常见格式,其结构分为两部分。

1. 首部。包括标题、制发时间和依据等项目内容。 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 制发时间、依据。一般在标题之下用括号注明。有的办法这一项目内容可不写。

2. 正文。一般由依据、规定、说明这3项内容组成。 办法中的各条规定,是办法的主体部分,要将具体内容和措施依次逐条写清楚。 办法的结尾,一般是交代实施的日期和对实施的说明。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办法包括以下3方面内容。

1. 总则。制定目的与意义、定义、遵循的原则、主要评价标准。

2. 细则。

(1)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生产经营决策、计划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和投资效益审计、物资管理的效益审计、成本费用管理的效益审计、利税目标审计、销售经济效益的审计、经济合同的效益审计、长期投资效益审计等。

(2)效益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3. 附则。解释部门、起效与废止时间、其他说明。

上一篇:金融创新内涵研究论文范文下一篇:汽车信贷风险控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