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范文

2023-09-19

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范文第1篇

1.1“数字林业”的定位与定义

随着我国林业资源的不断变化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林业已经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措施,同时,我国的林业主管部门也已经深刻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并先后启动了一系列多样的林业技术工程。“数字林业”是一种先进的理念,更是数字地球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而不是一种遥不可及、虚拟的理念,如果透彻地理解这个理念就会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做到便捷、快速、完整的提供各种信息服务。此外,“数字林业”涵盖着多种多样的系统与项目,是建立在空间定位技术、人工智能遥感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强大的科技基础上的,其最大的优势不仅在于保护我国日益濒危的林业自然资源与破坏严重的生态环境,还在于最大限度上集成与利用各类信息源[1]。

1.2“数字林业”的基础与目标

一方面,就“数字林业”的基础来说,基础数据(各级信息中心与终端节点相互间应快速畅通,又分为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与网络设施是其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因为数字林业方面的数据都非常庞大、繁琐复杂,所以往往使用的存储方式是分布式,并不是通常情况下所使用的集中管理模式,还可以提供一些基础的多媒体资料、地理信息资料等。另一方面,“数字林业”的目标就在于改变传统的监测方法与森林资源管理方式,创新优化升级动态目标,它还有广阔与容易访问的林业地理空间数据,其终极战略目标就在于共享与使用各种森林资源数据的整合,保护与规划好我国现存的森林资源,实时决策分析与模拟并辅助以必要的决策支持,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

2“数字林业”网络体系设计总体框架

2.1 总体框架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数字林业”及其各种相关的技术得到了繁荣发展,关于网络体系设计总体框架也有了更深刻的广阔认识。“数字林业”网络体系设计总体框架中的林业信息共享与集成服务平台是其重中之重,既是建立整个“数字林业”的网络环境支持,功能的实现也是基于各地林业的政务信息网,有利于为林业技术实施建设提供可靠的环境保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是要继续努力,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此外,还要构建一个能够不受地理条件约束管制且连接全国各地部门的林业政务专网以及森林防火指挥功能的系统,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的林业技术资源,发挥好技术人员的主动积极性,建立高效的网络体系设计总体框架。

2.2“数字林业”技术专网纵向网的设计构建与设计改造

首先,各个林业部门内部网络的办公局域网务必要与公众信息网做好保密分离工作,各个林业单位都可以是省林业政务专网内的一个数据分中心;其次,在一套桌面系统上要实现内网与外网的综合物理隔绝,把“数字林业”技术专网纵向网的设计改造落到实处,加强政府林业部门与社会的交流沟通;再次,要想让社会公众了解数字林业技术方面的信息就要在网络公众平台发布一系列相关的数据,收集并反馈广大群众的意见与心声,它主要凭借的方式就是代理服务器与采取防火墙等各种各样的安全技术来达到目标;最后,在保证整体网络运行安全性的同时,还要做到把传统的基于广播的局域网技术发展为面向连接的技术,要设置监听口,并且追加网络设备,做好设计改造与设计。

3“数字林业”中的关键技术

3.1 可视化与虚拟显示技术,数据挖掘技术

一方面,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是地理空间数据的重要数据,数字林业最想要关注的就是信息安全、决策模型、数据标准等方面的技术,它主要涵盖三维数据与二维数据两个方面,前者解决如何更加高效、科学合理、逼真生动的林业技术来完善改进关键性的问题,后者要统筹兼顾整个数字林业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数据挖掘技术的典型特点就在于从庞杂的数据库中抽离剥取并分析林业业务,它更加注重挖掘林业信息机理知识,筛选出潜在的有用的信息,最终实现森林系统的演化规律,积极主动的推进“数字林业”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3.2 数据的自动采集与更新技术[2],宽带网络建设

“数字林业”技术是早几年前国家林业局在“数字化”这个基础上提出来的概念,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就是数据的自动采集要与更新技术,为“数字林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如何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3S技术、信息通信技术进行数据的自动采集与更新是主要的问题,林业数据采集与更新方法的复杂性是关乎它获取与进一步深层次更新的主要原因,还要凭借遥感与全站仪来实现。宽带网络建设指的就是建立终端与结点之间、各个信息中心之间的快速简便数据通道,它主要适用的情况就是通讯不便、地形崎岖陡峭的山区,数据类型也丰富多样。

3.3 数据共享与互操作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

首先,就数据共享与互操作技术来讲,其中互操作就是不同应用之间能进行灵活的调用,实现不同数据类型与系统之间的互相操作,它的突出优势就在于可以进行及时有效的数据转换并且规范系统内部的数据,严格按照标准去执行,专门研究互操作技术并达到技术共享,促进林业技术的升级优化。其次,就海量数据存储技术来说,数据是空间的,如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影像、各种类型的多光谱等,还可以凭借分布式管理的方式存放在不同系统与数据库之中,即使数据繁琐复杂也不害怕,真正的归纳树立好相关的数据,它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门别类[3]。

4 结语

本文对“数字林业”及其若干关键技术进行探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数字林业”是一个全方位、动态、不断与时俱进的概念,我国的数字林业建设已经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要想从根本上处理好长线项目与短线项目的协调关系,就要把注意力与聚焦点投放在标准化、网络、政策、资源共享和林业资源的发展趋势等各种因素上来,最终实现“数字林业”方面技术的创新,真正的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因此,希望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持之以恒的努力,促进林业经济的健康快速进步。

摘要:首先简要概述了“数字林业”的基本概念,接着阐述了“数字林业”网络体系设计总体框架以及关键技术,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相关的专业学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数字林业,关键技术,探究分析

参考文献

[1] 徐爱俊,方路明,唐丽华.省级“数字林业”网络体系和关键技术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5(2):181-184.

[2] 兰章仁,马亨冰,唐小明.“数字林业”及其若干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学报,2016(4):212-215.

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范文第2篇

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产物, 和地球上其他有生命的动物一样, 人的生命首先具有自然属性, 而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的生命特征必然遵循生命的规律, 都必然会经历从出生, 成长, 衰老到死亡的过程。理解了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 就要树立健康的理念, 要遵循人的生理规律, 爱惜自己的身体, 同时也要爱护我们人类的家园, 爱护大自然, 保护生态环境, 做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人的生命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每个个体的人都是唯一的自己, 是独一无二的具有自我特征的生命, 任何其他的生命都不可替代。同时, 每个人在生命的过程中都会逐渐地感受到生命的脉搏在跳动, 生命的力量在释放, 逐渐地意识到生命的存在, 但何时思考生命的问题却是因人而异的。因此, 生命教育的实现基础和出发点就要从唤起生命意识的教育开始。

1.1 生命意识教育

生命意识就是活着的每个个体能够意识到生命的存在, 有了对生命本质的清楚认识, 进而产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人类作为一种地球上的类生物的生命是必然的, 但作为每一个鲜活而各异的生命个体却是偶然的, 恰如一粒尘埃, 但生命的意识恰恰要通过个体的感知才存在, 这让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生命都必然怀有对生命的感激和尊敬, 进而产生极大的敬畏之情。每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上天送给世界最好的礼物, 生命应该具有公平性, 在意识到自我生命的珍贵性的同时, 也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存在的生命,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进而珍惜生命就要热爱每一个存在的生命。

1.2 死亡意识教育

开展生命教育就一定要涉及到死亡意识的教育。死亡作为生命的终结, 是任何生命都不可避免的, 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 同时也要意识到生命的诞生既是伟大而神圣的, 也是渺小和脆弱的, 和浩瀚无限的宇宙相比, 人的生命不过如流星般划过而短暂。由于人类生存的环境还有很多的不安全因素, 比如交通、饮食、战争、冲突、犯罪等等各种危险因素的出现都会轻易地导致生命的离去, 只有很好地理解了死亡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也正是死亡的存在才凸显出生命的有限性和生命的不可逆性, 才更加体现出生命的宝贵。

2 生命教育是精神生命的教育

人的生命不仅仅是生理性的自然生命, 最重要的是人的精神生命。人的生命最高价值就在于人是真正的精神动物, 这是人和其他任何生命的本质区别。人具有意识, 具有主体能动性。它是人战胜自然, 改造自然, 创造财富的源泉。人的精神生命是自然生命的升华, 人的精神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 是生命意义引领下生命情感、意志和理性的综合, 意义是精神的核心、统帅。有意义引导的生命能在追求意义的人生历程中形成丰沛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牢固的信念和理性的精神, 因此, 精神生命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情感教育

人具有丰富的情感, 情感是人的精神生命中的重要内容, 是人的生命力量的真正体现, 因此, 情感是生命的重要内涵。身体只是生命的工具, 是完成人生事业的必备条件, 而精神才是生命的主宰, 真正体现生命的价值。要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教育, 它可以引人振奋, 昂扬向上, 幸福的人生离不开积极正向的生命情感。

2.2 幸福观教育

尽管人人对幸福概念的理解不尽相同, 但幸福却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状态, 人之所以拥有美好的精神生命, 就在于人们向往美好的生活。没有对幸福的追求, 就没有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但同时, 幸福又是一种具有主观性的感受, 是一种生命历程中的体验, 几乎总是和欲望、快乐等概念联系在一起。正确的幸福观不是以满足自我的欲望的实现为目标, 而是要更多的体现出和谐的状态, 不仅是自我的和谐, 更是自己和他人的和谐, 自己和社会的和谐以及自己和自然的和谐。

2.3 挫折观教育

人的生命过程就是一次旅行, 一路上总会遭遇很多不可预知的事情, 不仅会经历阳光明媚, 春暖花开的时候, 也会经历狂风暴雨, 寒冷彻骨的时候, 挫折总是不可避免, 世间的万物总是有它的对立面, 要学会换个角度思维。挫折尽管会让人失落痛苦悲伤, 但正如古语所说:“梅花香自苦寒来”, 挫折能够让人清醒, 能够找出失败的原因, 吸取教训, 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要培养乐观宽容的心态对待一切事情, 正如一位成功的影星所说, “我要感谢所有的人和事, 包括那些打击我为难我诽谤我的人, 没有你们的刺激, 我还站不到今天这个领奖台上”。

3 生命教育是社会生命的教育

马克思说过,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仅是大自然的产物, 也是社会的产物, 每个具有生命特征的个体人组成了社会, 社会离不开人, 同样, 人也离不开社会。每个生活在世界上的人, 都必然具有社会生命的存在。人的社会生命是实现人之生命价值的根本, 价值体现的是一种意义关系, 人活着不仅仅是只为自己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而活, 最终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的是人的社会生命, 是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3.1 责任意识教育

人应具有责任意识, 这是基于人的主体性的前提。人具有主体能动性, 马克思认为, 人能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是人高于其它动物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 正是人能把自己的生命活动作为客体加以认识和改造, 使其自身成为全面发展的主体。也就是人首先具有主体意识, 进而上升为责任意识。责任意识不仅体现在对自我生命成长的关心, 更主要体现在对他人对社会的热情和关注,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总离不开国家的怀抱, 要具有对民族振兴, 国家富强、社会发展所应承担的责任。

3.2 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 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 一种情怀和行为, 就是知恩、报恩和感恩。感恩意识体现的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无比热爱和珍惜, 更是对他人的认可和欣赏, 要感恩人类生存的家园, 保护环境, 维持生态平衡。感恩是一种情感, 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 是人生观, 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体现, 如果每个人都能永怀感恩之心, 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是和谐而完美的。

摘要: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命的教育, 是提升人的生命质量, 完善人的生命价值,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实现人和自然, 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本文从人性的特征出发, 试从人的自然生命, 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三个层次来阐释生命教育的内涵。

关键词:生命教育,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

参考文献

[1] 刘济良, 等.生命的沉思 (第1版)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12.

[2] 王北生, 等.生命的畅想 (第1版)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12.

[3] 刘慧.生命德育论 (第1版)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10.

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范文第3篇

办好义务教育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体现。政府必须为每一个适龄儿童、青少年提供符合基本要求的义务教育机会, 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具体就是通常说的“要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学校要达到法定的基本办学条件配置以及相应的办学水平, 社会、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就会提高。当前, 优质的教育资源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强烈愿望和教育需求。本文以一个普通初中教师的视角, 就目前的初中教育, 提出几点建议。

1 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初中教育的内涵

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初中教育学制和教学组织形式, 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 建立健全多元化、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1 注重学校自主内涵发展, 积极提升学校管理品质, 打造初中品牌

简单依靠政府或外力支持是不够的, 校长应积极挖掘学校的优势和潜能, 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和思路, 走特色办学之路;探索现代学校制度, 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树立学校品牌经营思想、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学校活力和创造的激发机制、稳定和平安的维护机制, 促进学校和师生实现最大可能的发展。提高学校的声誉、促进学校社会声誉的良性转变。

1.2 以有效教学为抓手,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上好每一堂课, 关注每一位学生, 教育好每一个班级, 狠抓困难初中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常规奠定基础, 细节决定成败, 过程决定效率。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 应坚持在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遵循教育基本规律、并根据初中特点、聚焦课堂, 减负增效,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抓好教育常规, 抓严教育细节, 抓实教育管理。不断丰富办学内涵,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提升办学品位, 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的跨越式发展。而不能急功近利或异化教育教学发展指标。

1.3 完善县域校长、教师培养机制, 提升人力资源品质

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客观存在的地域差异等多种因素, 造成城区间、城乡初中教师生活环境、就业环境、创业成才环境等多方面有一定的差距, 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些中学的优秀教师 (包括优秀毕业生) “进不来, 留不住”。五华县初中缺乏专家型的管理队伍和学科带头人, 造成教师业务素质提高不快, 冒尖不够。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应当具备有共同愿景、有激情、自信诚实、宽容尊重、经常反思, 自我超越的品质特征。一流的初中师资是一流初中教育品质的保证, 要着眼未来、拓宽思路, 创新培养引进机制, 不拘一格、通过公开招聘等形式吸引省、市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优秀中青年初中教师来我县任教。完善县级“名师、骨干教师”评聘机制, 促进中学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化发展, 培育、扩大优质师资队伍, 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重视初中校长队伍建设。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和出口, 学校和教师均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 校长需要用自己的理性、激情和智慧感染教师, 激励教师发挥专业自主空间, 建构团队合作模式, 提高教学品位, 追求教学效益最大化。防止教师职业倦怠和当前初中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高原现象”。

1.4 重视校园精神培育, 提升学校文化品质

高品质的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根基和灵魂, 是学校成长进步、永续发展的核心动力。要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基于尊重、平等的新型人际关系, 培育充满人文底蕴的校园文化生态。努力构建初中学校学习共同体, 弘扬科学精神, 促进校、师、生三重价值的共同实现, 在学校历史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再造学校文化, 提升层次, 积极树立和打造优质初中品牌形象。

2 以均衡发展关, 拓展初中优质资源

初中学校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提高教育的均衡程度与学生家长的满意程度, 提高薄弱教师的教学水平, 形成一批注重自主内涵发展、教育教学特色鲜明的骨干教师队伍, 提高学校领导的办学能力与管理水平, 改善学校校园环境与办学条件, 形成学校办学的良性运行机制与教育特色, 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与学生整体发展水平。

就五华县来讲, 城乡初中发展不均衡、差异大, 应加大教育资源统筹力度, 在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师资配备、设备添置等项目上, 要向薄弱学校倾斜, 缩小校际差距,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探索建立县域内各学校之间, 校长和教师合理流动和定期轮岗制度, 有效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加强初中学校建设, 在确立学校发展目标责任制, 争取倾斜政策, 加大投入, 加强学校领导班子、教师队伍建设, 调整学校布局等的同时, 还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两种关系。

2.1 处理好政府行为与学校自身努力的关系

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主要责任者是政府, 政府要努力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当好“后勤部长”。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薄弱和生源质量薄弱, 必须通过政府行为, 如加大教育投入、制定相关调控政策等, 才能得到根本的改变。

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虽是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主要责任者, 但不能代替学校自身的努力。政府加大对学校的投入、帮助改善办学条件, 只是办好学校的外因, 办好学校从根本上讲必须靠学校自身的努力。学校和校长自身努力至关重要。有些学校办学条件较差, 但其校长、教师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奉献精神, 艰苦奋斗, 学校办得有声有色, 社会声誉良好。

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主要矛盾, 是事物发展的的根本原因。应警惕一些学校的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指望外部条件的改善, 而缺少对自身主观努力的检讨、反思。因此, 在加强初中建设发展过程中, 要注意处理好政府行为与学校自身努力的关系, 切实加强初中校长队伍建设, 调动、激发两方面的积极性。

2.2 处理好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改善生源质量的关系

薄弱学校主要薄弱在软实力, 即师资队伍、生源质量两个方面。选派优秀骨干教师, 促进教师校际交流, 有益于加强薄弱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但不能把薄弱学校师资队伍的薄弱绝对化, 片面理解办学质量不高的学校教师就素质较低、水平较差。这将有损目前坚守岗位、辛勤工作的广大教师的自尊心, 不利于这些教师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当然, 还要防止一种倾向, 即将办学质量不高、社会声誉不佳完全归结为生源质量差, 从而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 忽视对自己工作态度、业务水平的反思。

3 结语

初中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衔接小学教育和高中教育的过渡阶段, 初中教育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成长和终身教育。应坚持多元、科学、客观评价学校, 建立科学的初中质量评估体系和学校目标发展体系。坚持从起点看变化, 努力调动初中学校现有师资队伍和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理想、志气和信心, 激发和弘扬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 依靠广大教师努力办好每一所初中, 促进我县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

摘要:学校要达到法定的办学条件、配置以及相应的办学水平、社会、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就会提高。当前, 优质的教育资源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强烈愿望和教育需求。本文以一个普通初中教师的视角, 就目前的初中教育, 提出几点建议。

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范文第4篇

1 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的生活化

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的层次化是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生活化的最好体现。通过劳动技术教育要达到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劳动的潜能的目的。因此, 我们制定教育目标一定要密切联系生活, 密切联系社会。

1.1 基本生活劳动技术要求人人达到

基本劳动技术指一些以自我服务劳动为主的生活必须掌握的劳动技术, 要求人人达到。教育学生从小学会洗脸、洗头、洗澡、穿衣、梳头、刷牙等等基本技能以及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不管是谁, 不管将来从事什么工作, 最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还得人人具备。不至于上了大学, 连鸡蛋要剥壳吃也不知道!没有基本的生存能力, 何来人类社会的发展。

1.2 特色劳动技术要因材施教, 分别对待

特色劳动技术指一般生活劳动技术以外的为适应未来社会劳动的技能。诸如果树修剪、陶艺、园艺、木工、竹编、机械维修等等特色劳动技术, 不必给学生定出整齐划一的标准。社会需要的不是同一模子铸成的, 统一规格的人才而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各有特长的人才;每个学生有各自的特点, 也不可能达到统一的标准。因此我们要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 合乎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学生分别对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想学习的内容和想达到的层次。这样无疑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更有利于劳动技术教育质量的全面丰收。

2 劳动技术教育形式方法的生活化

学生劳动知识的获得, 劳动技能的形成, 绝不是仅靠课堂上教师的教能解决的, 它更需要学生自身的劳动实践。实践出真知, 劳动技术教育尤其如此。没有劳动实践的劳动技术教育只是纸上谈兵, 不能算真正的劳动技术教育。那种光说不练的方法是教育不出有能力的学生的。所以, 劳动技术教育形式方法的生活化势在必行。

2.1 改变常规教学模式, 变课堂为学堂

通常的教学总是教师站在讲台前教, 学生坐在下面学。这种形式不利于劳动技能的培养。劳动技术教育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大可不必老站在讲台前, 不妨走到学生的后面去, 让学生动脑想想, 动口讲讲, 动手做做, 动脚走走, 自主学习, 尝试错误, 教师只在必要时, 给予指导、帮助, 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有时, 教师甚至可以是学生的“同学”, 和学生打成一片, 同学、同玩、同做、同乐、相互配合, 相互帮助, 教学做合一。课桌也应根据教育的具体内容合理布局, 不拘一格。从而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学会劳动, 学会协作。

2.2 走出课堂, 走出学校, 奔向社会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改革。有些劳动技能的培养单在课堂内是无法完善的, 最好能走出课堂, 走出学校, 奔向更广阔的学习天地——社会。比如:端午包、煮粽子, 可以结合学校实际, 借用食堂, 让学生围在食堂的大桌台周围, 边学边包;陶艺教育课可带学生到一片空旷的田野, 挖泥、摔泥、揉泥、捏泥, “现炒现卖”;带学生上山拾柴, 下海捡贝, 能去的地方都可以去。学工、学农、学军、学商, 能学的内容都可以学。

2.3 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家务劳动建卡立制

学校教育获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而家庭教育在劳动技术教育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年龄特征, 密切与家长的联系, 制定相应的家务劳动内容, 分散在一个学期里。每生一卡, 按周编制, 每周规定一两项劳动内容, 学生再自行选择一项, 家长负责督促子女按要求完成任务并填写执行情况, 每周反馈一次。把家务劳动情况与学生品德操行评定结合起来, 鼓励鞭策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劳动, 培养体贴孝敬父母, 从小热爱劳动的情感, 成为真正的小主人。

2.4 玩玩、做做、学学, 切实提高学生劳动能力

小学生天生爱玩, 如果把劳动技术教育与游戏、比赛、表演等方法相结合, 寓教于乐, 事半功倍。游戏是儿童定向发展心理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使孩子们通过模拟活动发展想象能力, 认识周围世界。儿童好胜心、进取心特别强烈。组织合理的小型比赛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激励”方法。表演完全符合小学生爱动好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的年龄特征,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为劳动技术教育开创了更为宽广的新局面。例如, 要让学生学会上超市购物, 可设计相应的模拟情境, 让学生在网上逛超市、购物、付款。集趣味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劳动教育要以劳动实践为主,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管课内课外都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学校应根据具体情况, 适当开辟劳动场所, 如工艺室、实验室、植物园等等, 或者带学生参加革命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劳动,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使儿童善于动脑, 勤于动手, 培养他们的劳动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

总之, 实行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和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途径。劳动技术教育生活化对培养能适应生活和社会的有用人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应予以重视, 有待于不断探索, 不断完善。

摘要:劳动技术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 培养“四有”新人的唯一途径。为此, 我们要切实改变教育观念, 促使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让学生学会生存, 学会学习, 学会创新, 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生活化。

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范文第5篇

一、学校文化的内涵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教育实践中创造并积淀下来的, 并为全体成员所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方式, 它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精神底蕴, 是学校赖以生存的重要根基。从本质上讲, 学校文化是一种具备系统性的组织文化, 是一个由若干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形态组成的系统, 包含了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四个方面, 它对师生思想的引领、情操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 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1、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人类的一种所特有意识形态。对于学校来讲,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和统帅, 好比人的大脑, 统管全局, 也是学校最高层次的思想和战略系统, 具备俯察学校现实, 提出个性化的学校价值观、统领并指导学校行为和视觉、环境系统的功能。

精神文化内含两个领域:一是学校的基本价值取向。它本着人性化、个性化的原则, 对核心理念、办学精神、办学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及学校的管理观、用人观等各项内容进行提炼和升华, 塑造全新的价值体系;二是学校的事业取向, 包括学校的办学模式、办学特色及品牌的确立等。学校精神一旦形成, 就会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 展示出强大的内聚力, 它能够把学校所有成员都团结在这面精神的旗帜下, 真正发挥鼓舞士气、凝聚师生力量的作用;它能使群体的每个成员产生一种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 齐心协力, 服从群体, 服从大局。

其实, 学校教育的过程, 就是充分发挥学校精神, 为师生的生命成长铺垫底子的过程, 师生在学校精神的熏陶和感染下, 获取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观点、生成智慧、积淀文化, 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2、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 主要指学校行为所显现出来的个性和精神, 规范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它好比人的四肢, 有着保障学校文化顺利推进的功能。行为文化包括学校组织的发展战略、运作方式、工作行为, 组织成员的的生活方式、话语方式、交际方式等。

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融化到师生员工血液里的过程和外化, 是学校育人活动中最直接、最广泛也是最深刻的部分。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改变师生的生命状态, 其效果的呈现方式是师生的各个方面, 尤其是学生的精神状态、文明举止、行为习惯。积极健康的学校行为文化展示的是“教师儒雅, 学生文雅”的精神风貌, 相互间懂得谦让, 懂得尊重, 懂得珍惜, 懂得关爱。

行为文化建设, 最难的是课堂。如何使课堂成为生命化的课堂, 是行为文化建设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行为文化建设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当是一种师生的“生命场”。理想的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体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生命体彼此分享阅历、情感、观念和价值取向。在这个“生命场”里, 蕴含着人的生命素质、生命质量、生命境界等持续不断生成的能量, 这是一个渐进的生命体相互作用和相互推进的、彰显生命光彩的过程。

3、制度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的构建包括核心制度和外围制度。当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学校最应该关注的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看, 核心制度应是对学生的发展, 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直接影响的制度, 如教学制度、考试制度、学生评价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校本培训制度、教师评价制度等。而学校其他内部管理制度, 如后勤管理制度、社区参与制度都是外围制度, 它们都是为核心制度服务的。

制度建设是一个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制度的动态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 制度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但科学的积极的制度建立, 能降低“风险”, 促进“发展”。学校教职工的整体素质, 是制约学杖制度建设的根本性因素, 中层干部是其中的关键性因素, 学校领导则是居于核心地位的因素。在学校管理过程中, 按照“依法治校、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部署实施学校制度建设, 解决制度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 确保规章制度顺利运行。

4、物质文化。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在物质环境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现象, 是学校文化“内核”的载体, 体现一定的价值目标, 审美意向, 是富有内涵的人文环境, 健康的学校物质文化, 可以鼓舞人、激励人、濡染人, 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前提和保证。一方面, 人建设并创造了物质环境, 并通过活动使物质环境打上人类思想的烙印;另一方面, 人又是物质文化的受用者, 时时刻刻在特定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讲,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成员智慧、力量、集体感的象征, 它使人进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地。

物质文化的基础是环境文化, 它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文化, 它的存在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可以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学校的硬件设计形式、学校环境建设理念、学校物质资源配置方式等属于物质文化关注的要素, 学校应按照“清新、高雅、和谐、开放”的原则, 建设优良的环境文化, 让校园充满艺术性、教育性, 体现校园独有的浓郁的文化气息。

二、学校文化的培育

学校文化产生于学校自身, 是由内而外生成的物质环境、文化气氛和精神氛围, 也是学校全体成员自觉与不自觉地接受这一文化氛围的陶冶、导向和塑造, 并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日益强大, 最终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但学校文化不是自发形成, 而是需要精心的培育、长期的积淀, 与时俱进。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学校文化, 如何将学校的文化碎片加以整合, 将其提升为文化的整体, 是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打造学校品牌形象的关键。

1、继承传统是基础。

当人们走进一所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学校, 一定会时时处处的感受到文化的存在。从学校的建筑、布局到教职工、学生的一言一行, 再到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都会明显感受到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力量的存在。

对学校文化的培育, 需要继承和创新, 既可以从传统出发, 考虑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个基础, 也可以将学校文化根植于当地的自然面貌、地缘特点、办学历史的背景之中, 用文化创生理念, 用理念引领学校发展。笔者工作的大足区龙岗一小, 其文化主题“蒙以养正”, 就是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出发, 从历来被称为“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的《周易》中提炼得来, 同时, 又将之融入“尚雅习正”的校训之中, 将学校倡导的养成教育以传统文化定格, 并充分结合学校的自身实际, 坚持与时俱进, 更新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 进而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 实现了在继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的历程。

2、以人为本是原则。

学校文化的培育, 核心要素是关注人的成长和发展, 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是学校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和灵魂。一所学校只有拥有优秀的学校人本文化, 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学校教育, 才能凝聚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才能打造出一流的学校品牌。

实践证明, 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动力。比如,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只有关注了人的客观实际和现实需求, 才容易内化为师生的行动准则, 并一以贯之。一所学校形了成自己特有的文化, 学校每一个成员都会因获得学校这种文化滋养而成长起来。当一代代师生从这里走出去的时候, 带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智慧, 同时也带走了学校特有的文化烙印。更重要的是, 只要这片特有文化的土壤还存在, 这种文化就会不断积淀并更具影响力, 就会影响更多的人从这里成长起来。

3、全员参与是保障。

学校文化的积淀非一朝一夕之功, 也非一人一事之力, 是全校师生广泛参与, 长期累积的过程, 需要每个人都成为学校文化主旋律中的一个音符, 进而凝聚力量, 释放魅力。

教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 也是学校文化的直接传播者, 需要增强文化建设的紧迫感、使命感和对本校文化特色的自豪感, 通过课程与活动实现学校文化的的传承和创新。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 既是学校文化的参与者、体现者, 又是学校文化的建设者、创造者。离开了学生, 学校文化就失去了继承性, 不再具有生命力。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效, 不仅要看对学生的影响程度, 还要看学生参与建设的程度。通过有针对性教育活动, 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创造潜能, 使学生在感动和感悟中, 在感染和启发中, 形成弘扬学校文化的自觉性。

三、学校文化的提升

一个备受人们尊敬爱戴的人是靠人格站立的, 同样, 一所誉满社会的学校是靠其文化内涵站立的。学校文化的价值在于师生能经常受到文化的激励和熏染。因此, 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提升学校文化力, 使文化成为展示学校独特形象、凝聚学校成员心志、推动学校创造性发展的巨大能源。

1、营造环境, 重“熏染”。

一所充满魅力、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 一定有着高品位的育人环境。作为一种育人的基础途径, 打造物质环境文化是打造文化校园的基础, 学校建筑与景点设置, 需要从美化、教育化、艺术化入手, 大环境到小细节都要精心设计和安排, 传递学校教育价值观和教育理想, 彰显学校文化的熏陶功能。学校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的规划要科学合理, 在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要以爱国主义教育、文明行为规范教育、道德教育为总目标精心设置, 一处精美的雕饰、一块特色性的标志牌、一道人本化的警示语都要融校园、家园、乐园、公园于一体, 努力创设“一草一木都能说话、一砖一石皆可育人、每一面墙壁充满文化、每一个角落陶情励志”的具有艺术氛围和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

2、挖掘理念, 重“引领”。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 它不是飞来之石, 而是根植学校沃土的一株长青树, 越是挖掘提炼, 越是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基于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 是将学校的传统与现实结合起来, 将学校精神和校园环境结合起来, 它的原创性是任何“整容”“嫁接”所不可企及的。

有什么样的理念, 就有什么样的行为, 学校的发展方向是由校长、老师与学生共同构成的理念体系所确定的, 因此, 学校理念的确定, 对学校的整个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代表了学校的传统精神, 代表了时代对教育的期待和呼唤。学校的魅力在于丰富的智力背景和浓厚的文化气息。一所充满理想、洋溢人文气息的学校一定有浓厚的文化氛围, 它是熏陶、引导全体师生情操无形而强大的推动力。在理念文化的提炼与彰显中, 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 明确办学方向, 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 确立独具特色的校训、校徽、校歌, 使之成为凝聚学校的力量, 激励广大师生齐心协力, 开拓进取。

3、组织活动, 重“升华”。

学校活动是学校办学理念外化为广大师生员工行为的最有效的途径。学校要根据自身情况, 精心组织开展符合学生特点、引领学生全面成才、学生乐于参与、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和支持的校园文化活动。活动设计要体现普遍性、高雅性、自主性, 突出学生为主体, 形式丰富多彩, 内容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 通过活动培育校园文化精神,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 真正有生命力的学校文化, 应该是基于学校, 生成于学校, 并发展于学校。学校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 它对于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目标、优化管理策略、提升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都起着重要作用。

摘要:教化之本, 始于学校;学校之名, 在其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 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 学校文化对师生思想的引领、情操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 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学校,内涵式发展,思考

参考文献

[1] 刘效连, 刘玉平, 《学校文化策划——理论与实务》.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6年.

[2] 陶西平, 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J].基础教育参考, 2007, (12) .

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范文第6篇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 人类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 网络发达, 竞争日益激烈。伴随着快速发展、激烈竞争的社会, 享乐主义、金钱至上主义、个人至上主义等不良风气在社会上有所抬头, 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 人的修养和素质也出现了下降的现象, 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此背景下, 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 高校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做出了一些努力, 取得了一些进步, 但总体来看, 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也不容过于乐观。英语是国际性通用语言,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内涵教育的重要载体。如何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内涵教育,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成了英语专业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二、当今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为了了解当今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凸显人文内涵教育的重要性。笔者对本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一共对110名大学生发放问卷, 回收100份有效问卷, 回收率高达90.9%, 满足了调查的需要。现将调查结果陈述如下:

1、大学生对自身人文素养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 很多大学生对自身人文素养的评价不是很高, 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人文素养比较一般, 还有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人文素养很差, 这组数据直接说明大学生当前的人文素养不尽如人意。

2、大学生对提升人文素养的想法和行动

当今大学生都是高级知识分子, 能对自身的人文素养做出一定的评价, 一些大学生已经意识到自己缺少人文素养, 也想采取一些措施改善自己的人文素养, 但是调查发现, 很多大学生只是有这样的想法, 但是很少付诸实践, 这说明大学生的认知和实践存在相脱节的情况。

3、制约人文素养提高的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对制约人文素养的因素也做出评价, 他们认为有各种因素影响自己人文素养的提升, 包括社会主流导向, 造成学生忽视人文素养的提升;学校措施乏力, 无法吸引大量学生参与其中;课业负担较重, 影响了在人文素养方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家庭氛围影响, 造成从小在这方面培养的缺失;个人兴趣不大, 不想再这上面花费时间精力等。大学生的这些意见有很大的参考作用。

总结问卷调查结果, 可以看出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表现为:由于受到目前社会上各行各业过多关注学生“证书”及技能的现象, 部分学生功利化思想较为严重, 学生过于注重专业技能发展, 自身的知识体系与结构并不完善, 人格并不健全;文史知识欠缺, 中西方经典著作及传统知识了解甚少;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社会责任、心理素质、道德意识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三、导致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

从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缺乏的原因来看, 既有社会层面、学校、家庭的外部原因, 也有学生本人的主观原因。

1、社会原因

从社会背景来看, 西方实用主义等思潮的渗透、市场经济的功利心理、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等都对大学生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 其价值理念、社会责任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随着近几年来高校不断扩招, 为了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为了毕业后找到好工作,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追逐考证、考级, 一味学习实用知识与技能等现象普遍化。在这种大背景下, 学生无暇顾及人文素养的学习, 自身的人文素养不高。

2、学校原因

从学校层面来看, 高校为了提升知名度, 扩大影响力, 也纷纷过度地以市场为导向, 更多地开设实用性、技能性专业, 以应试教育为主, “唯分数论”, 忽视了人文素养教育的实施。

3、家庭原因

大学生的家庭更是从关心、爱护孩子立足点出发, 以孩子的分数、考级、证书、工作作为其幸福与否的标准, 不断增加压力, 给予孩子过高的期望与过多的要求,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严重, 忽视了孩子人文素养的提升。

四、英语专业教学渗透人文内涵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上文分析可以看出, 当今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不尽人意, 这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以对他们进行人文内涵教育势在必行, 而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烈, 对他们进行人文内涵教育需要应用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内涵教育, 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挖掘教材资源的人文价值

英语专业中的教材内容有着丰厚的人文价值, 知识面涉及的范围非常广, 题材有着明显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 这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内涵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挖掘教材内容的人文内涵, 帮助大学生增长见识、拓展视野, 了解国外的知识文化, 树立国际视野, 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

比如《The Soul of a Champion:A Letter to Michael Jordan》这篇文章讲述了有关梦想实现的主题, 文章描绘了乔丹的成长之路, 在此过程中, 乔丹不断付出努力和汗水, 文章主题旨在激发学生挖掘个人潜能, 找到不断奋斗的力量源泉。教师在讲解这篇课文的过程中, 可以为学生介绍美国人的拓荒精神, 而乔丹正是具备这种精神的代表人物。他凭借自己的坚持, 每次都能使球队反败为胜, 获得最终的胜利。事实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 关键要用心挖掘。通过这样的故事讲解, 能给学生传达一种希望, 激发他们的成功欲望, 进而鼓足干劲, 无形中提升人文素养。

2、加强中外文化对比

不难发现, 英语专业教材中的内容大部分与英美主流文化有关, 与我国本土文化资源相关的内容比较稀有, 这种内容编排直接造成我国的母语文化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处于一种尴尬地位。英语专业大学生一直接触英美文化, 可能会对我国本土文化与英美文化产生认识偏差, 认为英美文化比我国文化先进, 进而产生崇洋媚外的心理, 这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有鉴于此, 教师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引入中国本土文化, 加强中外文化对比, 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 适当穿插一些有关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使大学生意识到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提倡家庭本位, 强调合作。而英美文化强调竞争和自由。通过这样的文化对比, 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民族文化的魅力, 客观看待不同的文化, 受到先进文化的感染, 从而警醒自身, 获得全面发展。

3、引入英语原声电影

一部优秀的电影往往浓缩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英语专业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播放一些优秀的英语原声电影, 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人文精神。具有强烈人文意识的原声电影数不胜数, 比如《阿甘正传》、《美丽心灵》、《死亡诗社》等, 都可以介绍给学生观看。在学生观看时, 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电影中一些比较经典的词汇或文化现象, 观看完毕后,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或者撰写观看心得, 使学生从电影中获得启发, 获得熏陶。

4、提升教师人文素质

为了增强高校学生人文知识、帮助其更好地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与遵循人文精神, 对高校教师应提出较之以往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榜样作用对于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加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高校教师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丰富的人生经验和积淀、深厚的人格魅力, 以此积极影响学生。教师首先应具有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养的意识, 不断学习, 使自己成为一名富有人文素养的老师。此外, 教师要注意采取多种方式把人文素养相关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提高课堂教学的人文气息, 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次, 教师应积极创造机会, 采取形式新颖的教学形式, 在课前及课间营造人文素养的氛围, 在教学中结合专业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结束语

总之, 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内涵教育直观重要, 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要灵活采取教学方式,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摘要:英语是国际性通用语言,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内涵教育的重要载体。如何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内涵教育,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成了英语专业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英语专业教学,大学生,人文素养,人文内涵教育

参考文献

[1] 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 韩敏中.北大英语精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3] 蔡基刚.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学工具与素质之争的意义[J].外国语, 2010 (6)

[4]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5] 李新英.接受美学与翻译中的规划和异化[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3.

[6] 杨海鸥.课程内容与师生心灵的和谐共鸣:接受美学对英语课程内容的变革与创造的启示[J].怀化学院学报, 2005 (4) :126-129.

上一篇:面向大海范文下一篇:护理健康教育宣教内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