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民间艺术论文范文

2023-09-23

民族文化民间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一种文化思想或理论的产生一定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理论渊源,本文就法兰克福学派成员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历史环境及其他理论思想对他们的影响和启示来分析说明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所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关键词:大众文化;法兰克福学派;马克思;卢卡奇

一、法兰克福学派及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简介

(一)法兰克福学派简介

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之一,学派的名称来源于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研究所创建于1923年,成员主要是一些有犹太血统的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1931年1月24日,霍克海默就任所长演说《社会哲学的现状和社会研究所的任务》,法兰克福学派才真正诞生。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马克斯·霍克海默、瓦尔特·本雅明、狄奥多·阿多诺、埃里希·弗罗姆、赫伯特·马尔库塞、尤尔根·哈贝马斯等,他们都是著名的哲学家,都有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相关著作,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西方的社会科学界,他们被称为“新马克思主义”的典型,他们最著名的理论就是批判理论,最大的特色也是批判理论,在他们看来,批判理论高于一切。他们的这种批判虽然否定一切,但同时又把关于一切事物的真理包含在自身之中。他们的研究所在希特勒上台后迁往日内瓦,后又迁到巴黎,最后于1934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开始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批判。1949到本世纪60年代末是法兰克福学派发展的黄金时代,从70年代起,法兰克福学派开始走向解体。大众文化的批判理论就是在他们经历了这一系列曲折的情况下形成的。

(二)大众文化批判的含义与内容

1.大众文化批判的含义。所谓大众文化是指借助于大众传媒而流行于大众之中的通俗文化。关于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理解,霍克海默和洛文塔尔在通信中讨论大众文化问题,认为:“是指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如电影、电视、广播、报刊、广告、杂志等而流行于大众中的通俗文化,如通俗小说、流行音乐、艺术广告、批量生产的艺术品等。它融合了艺术、商业、政治、宗教与哲学,在闲暇时间内操纵广大群众的思想与心理,培植支持统治和维护现状的顺从意识,行使社会欺骗的功能。”{1}洛文塔尔也指出,大众文化的出现是由于个体衰微导致的,认为这种文化取代了民间艺术和雅艺术,说它们是标准化的,俗套、保守、虚伪的,是一种媚悦消费者的商品。

2.大众文化批判的内容。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导致文化失去创新性。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技术世界中,通俗化、大众化的文化已经丧失了真正文化的本质,也就是丧失了艺术品的创造性,呈现出商品化的趋势,它们不再具有艺术本身的创造性,而是走向物化。同时由于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大众文化产品已经沦为了纯粹的赚钱工具。第二,大众文化的标准化导致个性的丧失。在阿多诺看来,若文化工业产品在市场上获得成功,那么在利益的驱使下,就会有大量的仿品出现,文化市场上就会出现大量标准化的产品,而标准化就会导致真正的个性的丧失。本雅明也认为,现代文化工业最显著的特点是机械复制性和氛围—独一无二性的丧失。第三,大众文化通过各种形式欺骗消费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相比于以前,现代的大众文化具有很大的逼真性,以其酷似真实的表面来迷惑大众们的视线,通过娱乐和语言许诺等各种形式来欺骗消费者。第四,大众文化的控制性和强制性。从表面看,发达资本主义的大众文化是很自由的,人们可以任意创造。但实际上,大众文化被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权利紧密控制着,社会对文化的管理和控制大大加强。这使得大众文化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说教工具,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行支配和控制。

二、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提出的现实背景

从历史来看,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在德国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之后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探索。然而,德国不久就被法西斯控制,研究所再不能进行正常研究,同时还遭受到法西斯的迫害。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亲身经历了德国当时的专制,他们感受到那种专制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上,更渗透到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最终,他们被迫无奈去到了美国。在美国虽然没有受到迫害,却感受到了一种无处不在的文化侵袭。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出来的。

(一)德国专制的社会状况和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反思

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希特勒的纳粹党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了其独裁专制统治。政治上,希特勒确立了纳粹党在德国的一党专政,并且通过《德国国家元首法》将领袖原则加诸内阁之上,由此他获得了政治上的绝对权力。经济上,实施国家强力干预和全面控制,国家的工业牢牢掌握在纳粹当局的手里。政治与经济的控制并不能使纳粹获得人们的完全支持和认同,希特勒也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于是他加强了纳粹在文化领域的控制,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进行反动的宣传。希特勒自己是有一定艺术素养的,又是一个十足的演讲家,他运用艺术的手段,通过广播、报刊、电影等文化传播方式且利用群氓的文化现象来达到自己的统治目的。希特勒曾说过,报刊是政治宣传最有效的一种,所以,当年10月,纳粹政府颁布了《报刊法》,规定新闻业是一种受法律管制的公共职业,绝对不允许登不利于他们的东西。此外他们还强制组织群众收听广播。因此,在纳粹的统治之下,人们看到的书籍都是推崇种族主义偶像的书籍,能看到的电影都是歌颂纳粹政权“光辉成就”的宣传片,打开收音机,听到的也是纳粹头目煽情的演说。整个德国文化被牢牢地置于纳粹统治之下,大众文化成为统治者的力量,大众变成了最终的牺牲品。霍克海默等人组成的研究所成员不仅目睹了法西斯的独裁统治,而且深受其害,这为该学派开展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做了现实的准备。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诞生于法西斯德国这一特殊的社会语境中,诞生于那样一个恐怖专制的时代。法兰克福学派对法西斯的这种做法深恶痛绝,他们看到人们毫无意识的被纳粹同化,看到人们主体性的丧失。与此同时,他们把工人阶级运动的失败以及集权统治的成功归于文化工业的发达。正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对现实的批判就成为他们对大众文化批判的基石。

(二)美国的大众文化现象

德国纳粹党掌权后大力宣扬种族主义,屠杀犹太人,“左派”知识分子被残酷的迫害与镇压。于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纷纷逃亡外地,许多成员都在此时逃亡到了美国,并于1934年将其社会研究所迁往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

在流亡美国的时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处于一个相对活动自由的社会环境下,当时的美国正进入经济大繁荣时期,人们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也逐渐变化。在现代化、工业化复杂的生活下,美国大众的精神负荷变得日益突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开始选择娱乐消遣性的文化产品,同时美国人也有比较多的时间去消费文化产品,因而美国的消费主义大众文化现象形成了。美国早在19世纪末已经开始了城市化进程,而法兰克福学派成员在美国的这一时期,正是美国加速城市化时期。在市场经济的孕育中逐步形成了美国早期的大众文化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深深的影响了当时逃亡在美国的法兰克福学派成员。他们就是在这一时期逐步发展和创建了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对发达资本主义的技术理性、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刻的文化批判与反思。

二战期间,美国的传播学迅速发展起来。二战后美国通过各种媒体用大量的流行文化产品和大众文化产品向人们灌输,宣传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与德国纳粹赤裸裸目的性很强的宣传不同,美国的文化产品以娱乐的方式宣传,尽量使大众“喜闻乐见”,使人们暂时忘记痛苦,忘记被压迫的处境,因而很是受欢迎。法兰克福学派成员深刻体会到这种文化控制的可怕,因此促使他们开始对大众文化进行分析和批判。

三、大众文化理论批判的理论来源

(一)继承了马克思的异化学说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一著作中,提出了劳动异化的思想。异化学说是其理论的重要观点,他认为异化是人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为异己的力量,反过来统治人,并且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异化的惨烈;认为人的本质只有在自由自觉的劳动中才能体现,而在资本家的监督压迫下的劳动并不是自由自觉的,是一种劳动异化现象。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对这种异化理论表示赞同与支持,并与资本主义科学技术文明联系起来,借鉴应用到对科学技术理性的批判当中,进一步加强了对西方文化现象进行批判。法兰克福学派认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现时代历史条件下不但没有过时,反而比以前更有意义。他们对于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大众文化、心理机制等分析批判都是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出发的。在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对大众文化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他们充分借鉴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并在文化批判理论中对这一理论有所继承与发展,从而丰富了该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二)发展了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卢卡奇是匈牙利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批判家,他被称作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与奠基人。关于他的物化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在此书中,他明确提出物化理论,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进行了批判。他从对商品关系分析出发,指出商品交换的世界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现象,认为物化不仅仅是经济学的中心问题,而且也囊括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及结构问题。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基本一致的是,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也是对现代人生活困境的文化批判。卢卡奇认为,人的异化问题已经成为时代性问题。他认为物化现象与商品拜物教现象是资本主义时代特有的现象,是现代人所面临的特有的问题。卢卡奇指出,随着商品拜物教现象与物化现象的不断加剧,人的主观性逐渐丧失,这与马克思所提出的人的自我异化大体是一致的。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与辩证法思想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学派之一的法兰克福学派也继承和发扬了他的这一重要理论,并把这一理论运用到他们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中。

(三)借鉴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家,他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学说是法兰克福学派进行大众文化理论批判的另一个重要的理论来源,并将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深入到人们的心理层面。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主要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他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意识是位于人的心里的表层部分,前意识是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中间地带,而无意识则是深藏在人的心里底层,无法呈现在人的表层意识之中的,它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真正动因。第二,为体现出心理结构的动力机制,弗洛伊德又将意识、前意识、无意识的心理结构理论发展成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重人格理论。他提出,本我是人自出生时就具有的那种冲动,它无视社会规范的压抑和现实条件的束缚,因此它遵循快乐的原则,属于无意识的领域。自我是由本我分化出来的,它遵循现实的原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本我一定程度的满足;如若不符合规则,它便会对本我实施压抑。超我则是用良心或无意识的罪恶感支配自我,压抑本我中的不合理欲望、冲动,阻止本我的本能欲望闯入自我。弗洛伊德的三层人格理论说给予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以很大启发,他们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也借鉴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相关理论和思想。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的理论来源,他们还总结了蒙田与帕斯卡尔的思想。蒙田与帕斯卡尔的争论深深地影响了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洛文塔尔对于通俗文化的看法。同时,他们还借鉴了阿诺德的文化主义,阿诺德的文化主义对后来的大众文化研究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 释:

①欧力同.法兰克福学派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参考文献:

〔1〕欧力同.法兰克福学派研究[M].重庆出版社,1990.

〔2〕王小岩.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2).

〔3〕徐小雯.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评析[D].中国石油大学,2010.

〔4〕于国丽.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解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责任编辑 王文江)

民族文化民间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武陵山地区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具有深刻的区域民俗文化烙印,是区域民族大众重要的传统闲暇娱乐方式与内容,现代全民健身标准对其不具备适宜性;生产生活变迁中社会生活观念等变化仍是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认同与价值取向发生现代位移的重要诱因;市场价值、休闲健身价值、文化保护价值和教育价值的强化和融合构成了武陵山地区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价值取向。

关键词:武陵山地区;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认同;价值取向

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63SS0808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0&ZD129),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2010GXQ5B308)

作者简介:白晋湘(1962 ̄),男,山西人,博士,吉首大学教授,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认同是在共同的语言、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地理环境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通过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对民族文化共同性的一种确认。经济全球化使各民族文化体系自身的有序性被打乱,也使我国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认同与价值取向发生危机。

武陵山地区聚集了苗族、土家族、侗族等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保存了多样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该区域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认同与价值取向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实现现代性转变具有现实意义。课题组曾经在2005年对湘西的传统体育文化需求及其变迁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本课题将范围扩大到武陵山地区。课题组对区域内各市(县)基层进行了走访并制定了调查问卷。问卷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等抽样方法,共发放问卷1090份,回收956份,其中有效问卷共935份,有效率为85.8%。经检验,问卷的效度与信度都符合要求。

一、武陵山地区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认同

(一)民族民间体育活动规模与范围逐步萎缩

通过调研表明(表1和续表1),该区域开展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活动内容丰富且独具特色,开展较为普遍的项目包括舞龙舞狮、鼓舞、武术气功、摆手舞、毛古斯等,其他的秋千、毽球等具有局部的普遍性。但与2005年湘西的调查结果相比具有明显的萎缩趋势特征(当年舞龙舞狮样本频数为95.3%,武术气功为91.9%,鼓舞为88.4%[1])。这一现象表明尽管舞龙舞狮、武术与气功、苗鼓仍是该区域重要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但其规模与影响范围大大缩小了。考察中同时发现,之前在民族大众中也有一定影响力的传统活动,如举石锁、拔河、打弹弓、飞镖等,已经难以在群众中产生影响力,只是偶见于区域民族民间节俗中。

从区域内群众参与民族民间体育活动次数看(表2),也呈现出递减趋势。偶尔参加和从来没有参加过的人群占到64.4%,说明多数大众没有持续性和系统性参与,因而也谈不上体质健康意义。每月参与1~3次的只占8.1%,而每月参加4次以上的人数比例只有2.8%(调查表明,该部分人群多为村寨文艺爱好者或旅游公司演艺人员)。这些数据与调研访谈中得到的信息是基本一致的,并且与2005年对比具有明显下滑趋势。近年来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信息娱乐手段的多样化,民族民间体育等民族文化在现代经济和科技信息化大潮中愈发力不从心。

(二)武陵山地区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认同

文化功能认知的调查能一定程度反映民族群众对其价值认同状况。下面从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两个方面对调查进行分析。

首先是群众对其个体功能的认知。根据表3的统计,武陵山地区民族群众对区域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个体功能认知中,休闲娱乐、民族习惯分别排在了前2位,其样本频数比分别为86.7%和82.6%。强身健体功能排在第三位,但其样本频数比迅速降低为31.9%。这一调查说明了该区域当前开展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更多地是一种生活娱乐形式和手段,并具有浓郁的民族传承与习惯特征。在调研中同样得知,该区域内各种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大多集中于春节、三月三、端午等传统节日,成为当地群众大型节日聚会的重要时机。如湘西矮寨镇春节期间举办的一年一度的“百狮会”,近百个乡镇的龙狮队、武术队、苗鼓、民族民间风情艺术表演队、篮球队、拔河队、唢呐队等都会登台表演,成为当地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盛会。“百狮会”是湘西苗族地区民间最隆重的传统庆祝活动。2011年的活动中,从正月初四到正月初七的4天时间里,有吉首周边各县市村寨的百余只狮子同场竞技,共庆兔年新春,活动期间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活动。访谈中得知,各村寨民族群众参与民族民间体育等文体娱乐活动的愿望非常强烈,每逢节俗活动都自发动员村寨成员参加。

另外增加收入和人际交往功能也不可忽视(样本频数比分别为27.2%和26.3%)。武陵山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较为落后,但其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作为民俗文化旅游重要内容的民族民间体育自然担当了一定角色,也为民族群众从事民族体育表演等职业提供了机会。近年来在武陵山地区部分村寨,成立了各种舞龙舞狮、苗鼓等表演队,在农闲时节也能获得一笔可观的收益。另外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促进了村寨人际交往和凝聚力。

其次是对其社会价值的调查。如表4,在群众的体会和认知中,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促进社会交流和交往的选择比例最高,分别为93.5%和91.2%。显然民族文化传统与传承的情结仍然是民族群众对民族民间体育割舍不了的重要情怀。即使在现代商品经济和科技信息日新月异的今天,其仍是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现代发展的根本动力。结合表3的数据,促进民族大众交流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吉首市矮寨镇排兄村每年度的三八妇女节活动中,都是通过开展舞狮、苗鼓、拔河等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活动促进村民和谐互动,增加群众凝聚力。随着近年武陵山地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同样成为区域旅游商业开发的重要内容,成为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特色资源。其次是教育价值。调研中得知,诸如苗鼓、舞狮、武术等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常被群众作为教育子女的重要手段,让其在参与中接受本民族文化精神的教育。

通过上面的调研分析可以看出,武陵山地区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健身价值较为有限,这也与多数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现状类似,这显然与其文化形态和体育萌芽性质具有密切关系。即其本身更多地属于民俗游戏与竞赛,更多地凸显娱乐节庆性而非体育本质的健康与训练特质,这与胡小明等学者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2]。总体上,民族传统、休闲娱乐、促进交流、强身健体、民族教育依次构成了民族民间体育价值认同序列。这也体现了其文化活动的多元文化特征,它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一种身体练习行为,而是一种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其民族文化的展现,包含了其民族文化中的信仰、习俗、渊源、情感等多重意义[3]。至于一些最为现代的观念致使的认同有所差异,主要是民族地区人文环境所折射出来民族传统文化中健身娱乐的下意识思想与其所认同的传统文化的有意识行为形成的差异[1],这也是武陵山地区民族民间体育现代发展中游离出来的现代文化认同特性。

三、武陵山地区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价值现代取向

(一)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现代发展存在的问题

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历史发展与变迁过程,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条件相适应的产物。从发展趋向看,其价值取向也必然体现出一种继承、创新与发展变迁的结合。本课题从存在问题和价值需求取向角度进行分析,其中问题从自身和社会环境条件两个方面进行调研。

首先是民族民间体育自身的影响因素。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是武陵山地区民族大众重要休闲娱乐手段与民族文化载体,其开展的手段、内容及其开展形式等都直接决定了其在相应时代背景下被认同与接纳的深入性、广泛性,也决定了大众对其价值取向的时代基础。表5的调查表明,方式与手段落后,不符合现代价值观与审美观是影响其现代发展的首要因素。这说明随着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生活观念的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娱乐观、审美观、价值观等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而在这种变化中,部分民族民间体育文化项目已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其次是技术与规则松散与不规范排第二位。当前诸多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具有明显的自发性、随意性,因此在表演尤其是竞技中,难以用今天人们崇尚的量化标准加以衡量,从而也造成部分项目的普及推广的难以操作性。第三个影响因素是部分内容中包含了迷信、野蛮等不符合现代文明与科学的因素,不管是民族大众的心理还是外来游客的审美都难以接受,如苗族椎牛中对耕牛的刺杀与血腥场面让人难以接受。总体上,这些因素中大多可以通过其自身的合理调整和规范整理予以解决。

其次是社会环境因素。表6表明,现代生活观念的变化排在首位。考察表明,随着民族经济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和区域基础设施的跟进,长期闭塞的武陵山寨文明与观念也在信息化大潮下受到了明显波及。2005年考察显示当时这种影响还相对有限,但随着日新月异的现代发展,民族群众的生活视角、思维方式和行为指南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其次是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生活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发展,村寨群众与外界有了诸多交流和沟通,从而有了更多的娱乐与健身选择,也造成了对民族民间体育的强烈冲击。调研中发现,尽管部分村寨仍然封闭落后,但麻将、扑克等娱乐手段盛行。因此在麻将、电视、手机乃至电脑等娱乐手段的冲击下,民族群众已经不再是农闲之余难以打发时光了。这既是时代的可喜进步,也对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现代发展提出了挑战。第三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民族群众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放在勤劳致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方面,如大批量的青壮年外出打工,都对传统文化生活造成了重大冲击。在现存的诸多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中,已经难以见到年轻人的身影,不得不让人担心其现代传承的可持续性。第四是生产与劳动方式的转变的影响,这与生活观念的转变具有明显相关性。相当部分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依托乃至起源于特定农耕文明下的生产劳动方式,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劳作方式变迁的冲击。稍感意外的是,现代体育项目的影响排在最后,说明现代体育的传播对于武陵山民族地区的影响还较为有限。(二)民族群众对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现代发展的价值取向

表7表明,民族群众对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现代发展的价值取向中,加大政府投入与扶持力度、促进与旅游业的融合开发、加强项目的整理规范和推广排在前三位。调研中也发现,当前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急需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这种支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经费的投入。当前的诸多文体活动大多是村寨群众自筹经费开展,规模影响稍大些的活动则除了自筹外,主要依靠私人或企业赞助维持。其次是政府的政策支持,当前文化、体育等有关部门为了治安等因素,对具备规模性的民族民间群体活动存在诸多安全责任等顾虑,最后为了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就是不鼓励甚至禁止开展。随着武陵山地区经济协作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区域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特色与潜力日益得到挖掘,因此如何将其与现代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具有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双赢特征。当然在这种现代发展中,部分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剔除糟粕而取其精华显得特别重要。另外还包括制定保障性政策法规、强化组织管理、加强对外宣传、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方面,从而切实强化其增收、文化保护、大众娱乐健身、教育等功能,进而形成市场、休闲、文化保护和教育价值的完美结合。

四、结语

武陵山地区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认同具有逐步递减的倾向,且认同特征中具有强烈的休闲娱乐和民族文化习俗特征,其强身健体功能较为有限。自身的规则体系松散、内容的良莠不齐和开展手段方式的落后制约了其现代发展,同时现代娱乐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因素对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价值认同提出了挑战。在其现代需求价值取向中,急需在政府扶持、商业开发、项目规范整理、政策保障、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齐抓共管,并通过政府部门的扶持和大众的响应形成合力,最终形成符合现代娱乐消费心理和时代科技进步的价值基础与取向,从而真正实现民族体育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区域和谐发展。整体上,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加快了世界文化的相互交流,给世界各民族体育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机会和发展空间[4]。市场价值、休闲健身价值、文化保护价值和教育价值的强化和融合构成了武陵山地区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张小林.湘西地区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现状与需求趋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

[2]胡小明,杨世如.独木龙舟的文化解析[J].体育学刊,2010(1).

[3]张小林,周道平,龙佩林.我国西部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开发的优势及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4(5).

[4]白晋湘,张小林,李玉文.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9).

(责任编辑:粟世来)

ResearchonCulturalIdentityandValueOrientationofFolk

SportsinWulingMountainAreas

BAIJin ̄xiang,TIANZu ̄guo,SONGCai ̄zhen,ZHANGXiao ̄lin

(CollegeofPhysicalEducation,JishouUniversity,Jishou,Hunan416000,China)

民族文化民间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分析全民艺术普及的必要性,阐述艺术类中职学校在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提出艺术类中职学校参与全民艺术普及的途径:开展社会艺术培训考级、开展文化行业职业资格认证鉴定、开展“三区”人才培养、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为基层文化馆提供人才培养服务、直接组织学生参与全民艺术普及活动。

【关键词】全民艺术普及 艺术类中职学校 艺术教育 艺术培训

2015 年 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积极开展全民艺术普及”。2017 年 3 月 1 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将全民艺术普及上升为法律规定。“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是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背景下对群众文化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艺术类中职学校在此大环境下将大有可为。

一、全民艺术普及的必要性

全民艺术普及所指向的是全民文化艺术素养的提高、审美水平的提升、精神面貌的提振、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文化创造力的激发。它旨在让艺术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使生活审美化、艺术化,更有情趣,更有精神和审美内涵,更有价值和意义。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不少公益艺术培训和艺术普及,包括民间艺术的普及,并举办丰富多彩的公益文化艺术活动。

在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前提下,精神文化成为人们的重要追求。全民艺术普及是一项公益事业,群众拥有学习的权利,也拥有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通过现代型文化馆和艺术培训机构这些平台,引导人们学习艺术知识、参加艺术活动、接受艺术培训等,助推全民艺术普及,让百姓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让群众真正成为艺术普及的受益者。

廣西将 5 月 23 日确立为全自治区“全民艺术普及日”,成为全国确立推广“全民艺术普及日”活动的先行省区。开展全民艺术普及,一方面有利于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另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艺术的功能,引领时代风尚,鼓舞人民前进,推动社会进步。

二、艺术类中职学校在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全民艺术普及亟须能指导群众业余艺术活动、辅导群众业余艺术创作等任务的社会团体,有能力传播艺术常识,普及艺术培训,优化整合资源,加强人才建设,同时开展群众活动,推动网络构建,还要加强数字服务,推进数字化建设。

艺术类中职学校是培养德艺双馨人才的艺术摇篮,既担负着对全日制学生的教学工作,又承担着对社会人员的艺术培训工作,向社会全行业提供艺术人才的培养服务。在艺术类中职学校中有高水平的师资人才,有一整套系统的办学机制培养“厚德博艺,知行合一”的艺术人才,它有利于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对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应发挥其专业优势,注重整合本校资源,立足于本校开办的专业,如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表演、美术设计、舞蹈表演、戏曲表演、播音与节目主持、魔术与杂技表演等,以点带面,扩大教学半径,参与社区文化建设,配合群众艺术馆工作,使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更有质有量地开展。

三、艺术类中职学校参与全民艺术普及的途径

(一)开展社会艺术培训考级工作。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逐步改善,有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越来越多的人对精神生活有了更多的追求,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对文化艺术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兴起了学艺术潮。社会艺术考级就是在艺术学习普及之下应运而生。

艺术类中职学校是经过教育部门严格审批下的办学单位,有适应艺术考级需要的场所和设施,有着各类艺术科目的资深专业教师甚至是专家,还有具有专业水准的人才担任考级评委,应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社会考生的艺术水平提供规范性、权威性的鉴定,指出问题,给予指导,使考生在进一步学习中加以提高。因此,应在艺术类中职学校开办社会艺术培训考级,规范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推进社会艺术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全民艺术普及。

(二)开展文化行业职业资格认证鉴定工作。文化行业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是文化行业从业人员的准入证书,在艺术类中职学校建立文化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有利于规范文化市场,规范选人用人的风气,建立持证上岗的制度,提高文化组织从业人员的素质,保证节目质量。

艺术类中职学校有教学适用的场地,有充足的教学师资,有行业专家,完全可以对接社会需求,开设艺术化妆师、音响调音员、装裱工、剧作家、民族乐器演奏员等专业的鉴定考核工种,考试人群以从事文化行业的社会自由职业者(占大多数)和艺术类在校学生为主。艺术类中职学校承担文化行业职业资格的认证鉴定,可以“以考促学,以学促能,以能促精”。以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艺术化妆师专业鉴定为例,首先要求学校和相关工作证明机构对该考生的平时业务成绩给出以往学习考核的一个评价分数,其次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和条件完成特定妆面的造型,在考核过程中先由考生自我阐述对妆面的理解和设计想法,最后由评审提出修改意见和点评,打出相应分数。在此,专家评委的点评和建议将使考生受益良多。艺术类中职学校具有的文化行业职业资格认证资格,把好了文化行业入门关,提高了行业服务水平,是又一项全民艺术普及的工作。

(三)开展“三区”人才培养工作。在艺术类中职学校开设“三区”(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培训工程,积极组织骨干专业教师送技能到“三区”,化“送”为“培”,根据基层文艺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有的放矢地制定个性化学习课程,广泛孵化村级阵地,培养“三区”文艺骨干,真正“授之以渔”,学用结合,助推基层群众成长为文化的“主角”,实现由“要我唱”到“我要唱”,为“三区”文化培训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舞台。艺术类中职学校的专业师资雄厚,教学有经验,作为专业艺术院校,在基层的文化培训方面可谓大展拳脚。贫困村点的文化参与热情得到广泛激发,百姓参培训、演节目、享文化蔚然成风。由此可见,艺术类中职学校对于全民艺术普及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四)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是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青少年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艺术类中职学校有着一批戏曲的艺术家,每年都有定向培养各种剧种人才的专业班。比如广西艺术学校就具有这方面的办学规模,有场地、技术、人力资源,有订单办学的壮、桂、京、粤等地方戏曲的学生,是国家认定的民族文化传承的基地,学校曾多次组织专业教师、学生到校园演出,曾到南宁市越秀路小学表演 2 次、南宁市桂雅路小学表演 2 次、南宁市逸夫小学表演 5 次等。艺术类中职学校可以将“戏曲进校园”做成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把在全日制教学的课堂搬到中小学校园里,可以和中小学校结对子,从演出一台优秀的地方戏曲,到开展一堂戏曲知识课,再到组建一个戏剧社团,最后举办一台中小学生自己的戏曲展演,让在电视上看到的节目深入到中小学生之中,让他们看得到、摸得着、听得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他们心生向往,萌发爱戏曲、学戏曲、传承戏曲之心,让他们在互动参与、多方了解的基础上,增强对戏曲艺术的兴趣与感知,有效播散文化种子,培育戏曲苗子,培养师生的鉴赏能力和表演才能,激发师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有力地带动地方戏曲传承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型。

因此,艺术类中职学校应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的活动,增强青少年的戏曲兴趣感知,充分强化地方戏曲的传承性和亲和力,促进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开展。

(五)为基层文化馆提供人才培养服务。基层文化馆承担全民艺术普及的职责和历史使命,是文化工作传播不可或缺的力量,是丰富群众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基层文化馆的艺术人才缺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艺术类中职學校可以培养群众艺术馆的师资,为基层文化馆输送人才。因此,可以以专题班、定向合作、提升班的方式为基层文化馆培养文化人才,还可以挑选优秀毕业生直接输送人才。另外,可以发展在校学生成为文化志愿者,更好地保障文化的传播。

(六)直接组织学生参与全民艺术普及活动。艺术类中职学校可以利用学校的师资、资源,在进行全日制教学之外,面向社会开设各类艺术专业的公益课,向广大群众普及一些常见的基本知识,比如流行歌曲的发音唱法、播音主持的发音技巧、地方戏曲的唱念做打、舞蹈的拉伸对身体的好处等。通过这些公益课,更好地舒展触手,将艺术文化知识传播到社会的各个阶层,让人们不再谈“艺术”而色变,不再觉得艺术高雅得遥不可及,让艺术成为老百姓的常态,并通过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和再创造,在这一过程中使人们感受到在艺术升华中带来的乐趣。

艺术类中职学校应意识到参与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不仅可以广泛地传播艺术,培养懂艺术、有教养、讲文明的合格公民,而且还能以此促进办学,达到良性循环,实现双赢。因此,艺术类中职学校必须认识到自身参与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重要性,发挥其为全行业提供人才培养的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文化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办法(试行)[Z].

[2]赵峰珂.关于高职艺术类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浪潮的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8)

[3]许燕滨.南宁市“戏曲进校园”传承创新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

[4]邵 文.艺术教育普及和全民艺术素质提高[J].青年时代,2016(23)

【作者简介】唐云霞(1979— ),广西桂林人,广西艺术学校公共文化课教研室主任,语文教师,讲师。

(责编 江月阳)

民族文化民间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地方高校在地域文化发展与研究中不仅起着主力军的作用,更是引导着地方文化发展与前进的方向。整合地方优秀的文化资源建立一个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高校自主品牌极为重要。地方高校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品牌将有利于传统手工艺的复兴和受众的参与、接受,有利于地方高校优势的发挥和设计教学的改革。应通过品牌的开发与定位,制定品牌的文化效应与长期发展模式、品牌的商业推广与经营模式,促进专业团队的建设与合作,建立地方高校的自主品牌。

[关键词]品牌;地方高校;民间艺术;设计教学

“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他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品牌是可以触发受众心理活动的商品(或者组织)标识。”[1]地方高校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创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高校品牌,结合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特点,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消费品,提高人们的生活品味和文化素养,这对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高校自主品牌的创建

(一)传统文化优势的利用

“地域文化是某一时空、区域内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总和经过长期沉积而逐步形成,包括物资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等,主要表现在物资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上。”[2]由于每个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等差异,形成了不同地域所独有的民俗等风俗习惯,这也构成了每个地区所独具的地域文化特征。而创建一个品牌必须将自己的产品同市场内的其他产品区分开来。只有植根于地域文化基础之上的品牌才最能触动人们的心灵,引起受众的共鸣。而作为地域文化特征的代表则是民间生活,只有具备生活真实性的基础,其品牌才能拥有广泛的受众,才能与其他地域的文化品牌相区别。

(二)民间艺术文化的吸收

以地域性民俗文化传统为品牌基础,使地域文化元素在承载品牌文化内涵的同时,又体现了地域综合大学的文化传承作用,延续并发展了地域民俗文化,使地域性文化在全球化的冲击下能依然保持独立和生机。这一点反映在日本民艺陶瓷器物的发展上尤为显著,“今日日本民艺器物,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原始民间器物,而是经过学者和艺术家指导,焕然一新的新民艺。其艺人也不是传统的艺匠,而是具有创造意识和审美追求的民艺艺术家。日本今日民艺的成就,其直接原因是日本上世纪大正时期发起的民艺运动。日本民意运动不仅使日本民众意识到民艺之美,而且唤醒了民众和艺术家对日本质朴、粗放,具有‘佗’意之美的日本传统陶瓷的全面关注。”[3]借鉴日本民艺陶瓷的发展,以地方高校为依托,利用本土民间文化资源建立具有本土特征的民族品牌,对地域文化的继承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民俗文化利用的原则

品牌的建立既要依靠本土文化,又要依赖这种文化所生存的土壤,但又不是对传统民间文化盲目的照抄,“与世隔绝的文化必定会停滞不前,历史的坟场上就遍布着这样的僵尸。”[4]因此,在地域性文化的基础上建立品牌,并不意味着原封不动的照搬民俗文化,而应当结合当代科技和时代审美习惯

[收稿日期]2014-02-02;[修回日期]2014-05-19

[基金项目]山东省2013年度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山东民间美术受众研究”(2013400);枣庄学院2012年度教改立项“枣庄本土民间美术进入课堂教学的研究”(YJG12031)

[作者简介]徐静(1982-),女,山东枣庄人,枣庄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学,民族艺术研究与油画创作.

合理的进行传承,选择更加适合当代审美特征的材料和艺术进行吸收,以此为基础形成新的时代审美文化品牌。在这样的基础上对品牌相关产品进行设计与开发,使其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的特质和功能承载,最大限度的增加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四)品牌的建立

“品牌的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激情、智慧与信念。品牌的强大取决于品牌领导力:定位(Position)是方向,平衡(Balance)是方略;平衡中蕴含定位,定位使平衡具有力量。”[5]“中国艺术家与艺人成功合作并形成持续传统的是宜兴紫砂。……艺术家参与紫砂艺术创作,作用和贡献不仅是制作几把优秀的茶器,更重要的是对紫砂艺人在审美趣味和创作方向上的指导。”[6]以高校为龙头建立品牌,使高校设计人才和民间艺人协同发展,形成以品牌文化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建立围绕品牌为中心的涵盖艺术、创意、生活、服务、咨询等为一体的品牌文化,使多种学科相整合,形成有利于品牌建设与发展的多学科、高层次人才服务团队,使品牌文化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使百姓在享受品牌文化的同时实现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生活化,从而全面提高国民的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另外,借鉴高校品牌成功的模式,如中国美院“敦品”品牌的内容建构和商业模式,探索适合本地域文化品牌的发展模式,以地区文化资源为优势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商业文化品牌。

二、地方高校自主品牌建设的意义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械化生产导致受众与生产者之间的被动性现状,使受众之间失去了欣赏的个性行为。“我们都知道英国工业革命后,大家都歌颂机器生产,……但不久之后,大家又发现机器制造的千篇一律,很多制品因为没有设计,粗制滥造,所以大家又对机械制品产生不满,说它抹杀了人的个性:因为大家都用一样粗糙的东西,是强迫你接受。”[7]因而受众的个性也无法从产品的消费行为中得以体现,受众陷入被迫接受的境地。而另一方面,作为创作主体生产者在机械化、被动化的同时也消解了产品中人的因素,从而失去了传统手工劳动中艺术家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地方高校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品牌将有利于传统手工艺的复兴和受众的主动参与和接受,同时亦能在以下方面带来积极地意义。

(一)品牌建设促进设计教育改革

过去的设计专业体系的建立是模仿美术学所建立的人文学科体系,从而导致设计教育面向的仅仅是设计师和具体的设计作品,而贴近设计产业研究的设计经济学、管理学和传播学相对薄弱,对产品的营销、调查、监管等方面的研究则处在盲区,设计教育培养的仅仅是设计师,对市场总体把握的能力明显欠缺,而品牌建设计划则要求改革目前的设计教育现状,使设计研究扩展到整个设计专业,设计教育应面向其产业进行的各个主体,包括设计师在内的整个产业链,如服务机构、企业营销和设计决策以及其面对的受众。由此,对传统设计专业就有必要进行改革,建立完整的综合设计教育体系,整合地方综合院校的资源,将市场营销管理、市场调查、消费者行为学、心理学、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社会科学建构完整的品牌设计产业体系,从而引导消费方向,使设计研究领先于设计产业的实践,从而形成对整个社会的设计素养的提升。

当下设计教育的弊端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是为毕业而设计,在产品前期无法与企业实际需要相接轨,学生的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应尝试建立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品牌合作,由学生提供设计方案,高校与企业对方案进行综合考察,最后由企业出资对展品进行制作与展出,真正实现设计与实用的接轨,使各项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最大优势,从而避免盲目设计和为毕业而设计的作品。地方高校由于学科相对综合,能够为当下的设计教育改革提供多方位的支持,有利于设计教育改革的实施。

(二)品牌建设促进本土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设计关乎民生,而本土化有助于提升民族凝聚力,使设计在国家发展计划中时常被视作文化和经济战略而赋予其象征性。”[8]本土化的设计品牌更是本土优秀民族文化的凝结,代表着本土文化前进的方向。由于地方高校的学科综合优势,能够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来建立本土设计品牌。尤其是本土民间美术的形式,其独特的审美文化内涵使之与其他地方的文化相区别,具有很强的辨识力,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品牌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从而避免了设计的重复和资源的浪费。

高校在引入本土文化形成品牌竞争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文化传承作用,使品牌文化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有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从而在产品的材料、功能和形式等方面适应当代审美的需求。

(三)品牌建设有助于高校教学与科研成果的转化

以地方高校为主体建立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有利于高校教学和科研成果的转化。这种成果的转化要以当下影响和品牌的长远效益为基础,使之对地域社会的整体和未来产生持久的推动作用。所以,对品牌的建设要有长远的眼光,而不能急功近利的透支环境和文化资源,同时,对于品牌的学术建设也要把握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从而将高校的研究成果与品牌的建设实现有机的结合,为设计产业的建立和品牌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后续支持。

三、地方高校建立自主品牌的方法

(一)品牌的开发与定位

品牌的开发要具有地方特色,具有地域文化的独特属性,要充分挖掘地方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文化,在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中充分借鉴传统艺术的有益因素,开发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多种产品,结合高校的课堂教学,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品牌特色进行设计与开发,使其成为地域文化的代表,成为地方文化符号的名片,从而吸引更广泛的人群参与欣赏和消费。

(二)品牌的文化效应与长期发展模式

品牌应充分具备地域文化内涵,从而起到地域文化传播的作用,能够丰富地域文化,活跃本土文化氛围,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提高人们的审美品味,为地方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发展规划中应注重品牌的长远发展目标,建立品牌保护意识,为品牌申请专利保护,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产品的复制和雷同,形成地域文化的特色代表,形成品牌的文化带动效应和品牌的长期发展。同时促进地方高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转型提供了参考。

(三)品牌的商业推广与经营模式

具有本土特色的品牌确立以后,就应当通过市场进行检测。但首先应有前期的市场定位与考查,在进行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市场因素,在行业领域、经营模式、市场营销、团队组建、融资计划、财务预算和风险规避等环节进行综合考虑,从分利用高校多学科的团队资源优势,有效协同地方、高校与其他生产有关的单位之间的关系,同时建立相应的研究机制和后续产品的创新研发能力。

在品牌的推广上可以建立产品展示平台,利用多种渠道进行产品的展示。枣庄学院在台儿庄古城内部建立的相应的实体展示平台,由于缺乏相应的品牌建设与定位,后续的创新能力明显滞后,没有起到相应的品牌效应。在经营模式上可以利用高校控股的股份合作形式对产品进行推广和经营,在品牌项目上充分利用高校优势,在项目设计、咨询等方面多渠道开展品牌服务建设。

(四)专业团队的建设与合作

改革目前的设计教学模式,使学科之间相互融合,在多种专业之间展开合作与交流,使产品的研发、创立、推广和营销实现专业化、标准化的现代发展之路。在提升地区文化经济的同时,传承和发展地域性传统民族文化。组建专业合作团队,在产品研发、产品运营、资金分配等环节发挥高校专业优势,准确把握市场信息,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管理模式,同时完善监督体制和创新奖励机制,以充分调动团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加强与驻地企业间的合作,鼓励企业参与品牌建设,为学生就业发展提供更为广泛的渠道。

参考文献:

[1]360百科.品牌[EB/OL]. http://baike.so.com/doc/4517703. html,2014-01-19.

[2]张凤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4):63-68.

[3]刘正.技近乎道-日本民艺陶瓷器物发展渊源及其启示[J].新美术,2013(4):21-28.

[4]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33.

[5]360百科.品牌[EB/OL]. http://baike.so.com/doc/4517703. html,2014-01-19.

[6]刘正.技近乎道-日本民艺陶瓷器物发展渊源及其启示[J].新美术,2013(4):21-28.

[7]杭间.朴素而精致的古代设计思想[J].新美术,2013(4):7-11.

[8]郑巨欣.设计史学的认知基础及研究新趋势片论[J].新美术,2013(4):12-20.

[编辑:颜关明]

民族文化民间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论述“文创”视阈下广西民族工艺美术资源在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学中的应用,总结广西民族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分析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学中存在的人才培养模式陈旧、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不合理、现有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提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校外实训基地、校内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大师工作室建设相配合,构建与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等对策。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民族工艺  艺术设计教学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国家经济建设以及现代产业发展的战略性资产,是推动国家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产业支柱。文化创意产业的含义从最初的“源于个体创造力、技能和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延伸拓展为包括视觉艺术(如绘画、工艺美术、造型艺术)、影视表演艺术(电视电影、音乐、戏剧、舞蹈等)、建筑艺术、广告出版传媒以及当前最新的数字艺术等多领域、多产业交融的,体现出“文化+创意(造)+产业=财富”本质的核心内容。

与目前我国迅猛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形成极大反差的,是文化创意人才特别是创意设计人才在数量与质量上存在严重不足。高等院校是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此前提下,学习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创意人才的培养经验,探索建构融入广西民族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相关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体系与课程体系,尽快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具备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素质的文化创意设计人才,是广西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教育教学改革所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广西民族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活聚居着以壮族为代表的11个主要世居少数民族。在历经数千年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相互影响融合,孕育出璀璨辉煌、艳丽无比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特色工艺。据来源于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广西目前已有49项国家级非物質文化遗产名录,561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49人。在这里面,最能代表广西优秀非遗手工技艺传承的项目和传承人有坭兴陶烧制技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国家级非遗技艺传承人李人帡,陆景平)、壮族织锦技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国家级非遗技艺传承人谭湘光)、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第一批遗产目录,国家级非遗技艺传承人杨似玉),以及其他众多民族民间优秀手工技艺传承,如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瑶族刺绣技艺等,无不体现出广西各民族精神、文化的凝结以及思想、智慧与劳动的结晶。

与此同时,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尤其是新兴的以信息化技术、工业4.0智能制造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创新与发展,传统的手工技艺传承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遭受变异或消亡。主要体现出以下现实困境:

一是传承路径束缚,传承队伍薄弱。传统的手工技艺传承大都以师傅带徒弟,“手口相授”的传承路径,依靠工作室、家庭作坊的形式存在,存在着极明显的狭隘性。由于工艺制作周期长,程序复杂,经济回报较低,在当前现代生产方式的冲击下,对年轻人越来越失去吸引力,导致非遗传承接班人的培养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窘境。以融水苗族竹编技艺为例,省级非遗传承人贾茜萍在近五年来试图以组织开办竹编技艺培训班来传承这门手工技艺,然而响应者寥寥无几,讲习班也基本陷入停顿状态。而一些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非遗手工技艺传承所受影响更大,已经到了“人亡艺绝”的地步。如“忻城壮族织锦技艺”,除了现存不足10人、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老艺人还在维持外,已无年轻人来学习传承了。

二是缺乏创新意识,作品缺乏活力,导致生存艰难。如三江侗绣,直到目前制作的手工艺品大都还是侗族自身传统的民族服饰如衣帽鞋、背带盖等,对民族文化的创意创新市场反馈信息不敏感,无法形成规模化的、被普遍大众市场所接受和青睐的优势产品。

三是传统手工艺品的“山寨化”“抄袭化”问题。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还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自律和规范,不可避免地出现产品模仿抄袭等恶性竞争行为,作品雷同化现象严重。如省级传承人马贵兵大师的融水苗族银饰手工艺品,由于没有作品保护标识,产品极易被别人模仿、抄袭,同时又给社会大众带来了民族手工艺品等同便宜货的负面认识。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广西高职艺术设计类教育现状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急需大量高素质的“三创”(创意、创新、创业)人才。而早在2013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就提出“将民族特色产品、工艺文化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着力推动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改革,逐步形成民族工艺职业院校传承创新的现代机制”。由此可见,继承与弘扬、发展及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蕴含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检验的民族传统工艺,是现代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尽管近年来我区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迅速,不少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已成为我区创意产业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主阵地,但在艺术设计类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依然存在诸多不足,面临诸多困难。具体表现为:

(一)人才培养模式陈旧,与产业发展需求脱节。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文化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方式上没有真正做到与文化创意产业市场接轨,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艺术设计创意与知识技能培养之间存在脱节现象,艺术设计教育产出与文化创意产业需求错位。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行业需求,传统闭门造车的创意人才培养方式无法跟上时代要求,供需出现断层,质量无法满足当前文化创意时代的发展。人才的缺失已然成为行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短板。

(二)教学模式滞后,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类课程缺乏。广西高职现有艺术设计类专业分科大多还是基于传统的产业专业划分,面对当今的文化创意产业特别是新兴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要求,显得较为落后及不适应。同时在对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类的传承方面,相关专业课程资源缺乏特别是实践课程缺乏,授课内容方面大都为赏析式的理论知识点讲授,教学模式滞后性问题突出。

(三)现有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能力水平亟须提升。目前大多数广西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的现有知识结构远远不能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实的需求,此外自身也缺乏对本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深度理解,特别是缺少传统手工技艺实践经验和工作经历。教师自身“双师”素质不高,教育教学水平低下。

三、文创视阈下广西民族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艺术设计类教学中的应用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工艺美术资源恰当地融入课程中,建构符合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课程特色,着重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广西传统民族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精品设计课程。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传媒与建筑工程学院为例,一是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建设方面,如设计色彩、平面构成、图案基础等课程中引入少数民族服饰制作技艺(壮锦、苗绣等)中的图案元素,让学生一进校就开始接受艺术设计教育,就能学习和接触广西少数民族优秀的工艺美术资源。二是在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方面,开展主题性实践教学,以本土民族文化为基础设定主题,并围绕主题开展设计实践训练教学。如民族陶艺、民居建筑与装饰等课程中,以文化传承创新创意的视角,将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坭兴陶烧制技艺及侗族木构建筑營造技艺作为实践教学环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对本土民族文化的认识。

(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单一课堂授课形式,利用“互联网+教育”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信息化课程平台建设和多媒体技术的大量运用,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制”等教学手段,采用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从原来被动的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主动的学习主体。例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在2017年启动了“中华茶文化+非遗文化”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国家级资源库建设项目,目前已通过超星平台、微知库、智慧职教等数字化学习中心,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中华茶器:坭兴陶技艺”“壮锦技艺”“侗绣技艺”“花竹帽制作技艺”等16门融入了广西传统民族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标准化课程,作为公选课供学生学习,充分实现了广西民族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众化普及。

(三)校外实训基地、校内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大师工作室建设相配合,构建与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实现民族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职业院校的传承与保护,离不开建设一支学术与实践并重,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新兼顾的师资队伍。在这方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一方面大力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训基地以及民族技艺大师工作室建设,通过“引进来”策略,引进民族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李人帡(坭兴陶)、谭湘光(壮锦)、利成世(贝雕)作为客座教授,定期到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和民族文创产品的设计研发。另一方面,大力加强本院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提升,采取“走出去”措施,每学年都固定安排4至8名骨干教师前往民族文化产业单位及民族工艺品生产企业(如广西坭兴陶艺有限公司)顶岗挂职,学习与实践文化创意产业的运行机制及民族传统工艺的制作工艺流程,从而建立起民族文化师资的内生机制。

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应该让学生加深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并通过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及民族手工技艺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并将其运用在当下的文化创意设计中,更好地推动广西乃至全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更快地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屹,王立高.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广西中职民族文化传承示范特色项目建设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7(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文创’视阈下广西工艺美术资源在艺术设计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7C534);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民族文化传承’双重视域下的高职艺术类‘三创’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与实践”(GXGZJG2017B011);2016年度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设计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162205)

【作者简介】郑 昊(1974— ),男,福建永春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设计学,工艺美术。

(责编 丁 梦)

民族文化民间艺术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民族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代表,是最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流传数千年,仍然保持着充沛的生命力。而现代艺术设计队伍民族文化符号来说,将是一个新的机遇与挑战,对民族文化符号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现代艺术设计、民族文化、符号

一.存在的问题

文化符号彰显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深厚的底蕴,许多现代艺术设计中都运用了民族文化符号,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风尚,但是在运用过程中却存在着不小的问题,运用好了,民族文化符号和现代美术设计就可以相互衬托,相得益彰,但是运用不好,不仅会现代艺术的美感,还会对传统的民族文化符号造成很大的打击。当下现代艺术设计在民族文化符号的运用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民族文化符号的误用。

由于民族文化符号流传千年,许多民族文化符号与现代人眼中的表层含义有很大的区别,但是现代艺术设计中只能理解到表层的含义,不能对传统的民族文化符號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有一个比较有深度的理解,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艺术设计者在运用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中,极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导致传统民族文化符号失去原意,不能更好的得到应有的弘扬。

(二)民族文化符号滥用。

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加入传统的民族文化符号,不仅可以赋予现代艺术设计更深刻的内涵,还可以更深层次赋予民族文化符号更加强烈的时代感。越来越多的现代艺术设计为了运用中华民族文化符号而去运用文化符号,导致民族文化符号的运用过多,造成了许多的滥用,对民族文化符号的弘扬有许多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这在很大程度上拉低了现代艺术设计的整体意境,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也有阻碍作用。

二.如何处理好现代艺术设计与民族文化符号的关系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同样是如此。民族文化和时代的潮流想要有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将两者更加有机的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真正的实现“双赢”。

(一)民族文化为现代艺术带来个性特色。

艺术设计不仅是种文化行为,也是一种经济行为。

艺术设计创意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文化。文化符号同时也会提升艺术的内涵,为艺术产品带来文化附加值。而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因其独特性必然会给艺术创意带来独特的个性,从而提升创意的吸引力与认可度。在群雄并起的消费时代,艺术产品如何取得竞争力,关键在于其传达的文化价值,塑造的品牌形象是否具有个性,是否区别于同类且被消费者认可的特点,是否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因而,独具特色的、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增加艺术设计的魅力,为艺术作品主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带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并不是只适宜在本民族做推广,并不是民族的东西只能打动本民族的消费者。“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只有让本民族的特色产品走出去,被世界认可,才是一个艺术作品最大的成功。因此,我国民族品牌要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应将中国民族文化精髓与品牌相融合,形成独特的现代艺术设计个性。

(二)民族文化符号使艺术设计更接近消费者心理。

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促使消费者消费一定的艺术品。因此,它必然要以能否引发受众的认同感作为其有效与否的标志,而认同感又建立在对消费者文化背景的深刻洞察基础之上。消费者所接受的民族文化必然会影响他消费意识的形成,并作用于他的消费行为。他会带着本民族文化的经验积淀去解读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文化价值,作出接受与否的判断。

因此,在进行现代艺术设计时不能割断与民族文化符号的联系。应当将民族文化有机地融合于艺术设计中,从文化心理上接近消费者,达到与消费者沟通的目的。让现代艺术设计中体现出的对民族文化符号的理解和尊重,来获得更多消费者的支持。可见,对民族文化的深入理解与运用,有助于现代艺术设计作品赢得消费者的好感,实现其诉求目的,现代艺术设计者应紧紧围绕营销目标来充分掌握目标消费群所处的民族文化发展的情况,才能切中市场的目标,并被广大受众认同和接受。

(三)现代艺术设计必须适应受众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

艺术设计只有适合相应的文化背景, 才能进行有效的传播。

艺术设计者在进行创意的时候只有适应受众文化背景,才能够得到受众的认可, 信息的传递过程才能正常进行, 否则, 难以进行有效的信息传播。另外,艺术作品传递的信息只有与受众的价值观相符合, 才能与受众产生共鸣, 进而实现有效的传播。受众的价值观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下形成的, 它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因此,艺术设计如果跳出了民族文化这个圈子就有可能不被人们所接受,更严重的是一旦一种广告中的创意元素违背了民族文化,伤害了消费者的民族感情,就会引起消费者的群起而攻之,大大影响了艺术作品的信息传播, 削弱了艺术作品的效果,甚至起到相反的反面作用。

三.小结

总之,现代艺术设计理念、设计创意表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它并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还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形象,并且深刻地影响着大众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因此现代艺术设计者在进行艺术创意时一定要慎重,要时刻明记自己的使命,在不断发展现代艺术设计的同时,还要肩负起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为民族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璐.民族文化符号与现代艺术设计[J].大舞台,2014(8)

[2] 李雨.论中国民族民间色彩与现代艺术的结合[J].大众文艺,2010(16)

[3] 王明辉.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J].飞天,2011(12)

上一篇:清理亏损企业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资本主义发展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