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养管理论文范文

2023-10-30

语文素养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深化小学课程改革,基于核心教学理念,综合运用语境创设、多媒体微课程等不同方式提升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强化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成为新时期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为了深入探究如何基于核心教学理念实现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首先对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进行界定和阐述;其次,对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式选择、教学课时安排等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基于核心教学理念,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和培育语文核心素养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教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有效性

深化小学课程改革,全面构建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机制,将课堂作为小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主要基地,通过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成为新时期小学教育关键。在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主要是依托于学科课堂教学实现的。因此,基于核心素养这一核心理念,衍生出了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而不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则需要依托不同的教学策略。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通过遣词造句、阅读、交流、写作等多维度的、长期的、系统的学习,小学语文作为我国学生语言系统构建和运用的开始阶段,有效的核心教学是实现小学生的语言积累、阅读能力提升的基础和关键。但是,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方式单一、考核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由此可见,在新时期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学生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合理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置、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选择以及科学的小学教学内容安排等核心教学理念可以有效地实现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

为了深入探究如何基于核心教学理念实现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本文首先对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进行界定和阐述;其次,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式选择、教学课时安排等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基于核心教学理念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和培育语文核心素养提出政策建议。

一、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是基于我国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提出的背景之下逐渐出现的,主要是指语文教师如何通过遣词造句、现代文、文言文阅读、情景教学等不同教学方式提升我国学生综合运用汉语这门语言的能力。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打破了长久以来我国语文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只注重语文能力培养的这一问题,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进行培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汉语语境的理解和深层次的审美能力。

小学的语文教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和小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积累的重要途径,从小学生开始接触语文就实现“语文能力”向“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的转变,从而有效实现我国学生语文应试能力、运用能力的提升以及深层次的汉语审美、意境体会的能力。由此可见,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应当更加重视小学生汉语语境的创设,利用现代文、古诗词对比的方式为小学生理解语境、积累语文能力、运用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语文作为我国应试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在整个教学体系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语文核心素养等相关概念在教学机制中提出的时间相对较晚,导致我国语文教学从小学到初高中,一直到大学都尚未建立起一个科学、有效的教学机制。而且,由于应试教育的背景,我国语文教育主要注重的是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欠缺对汉语审美能力的培养。针对小学阶段,当前我国语文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育机制不科学

当前,虽然核心素养教育已经在我国教育机制中进行了推广,但是,针对语文这一学科,我国语文教学和学生的思想都应当进行转变,突破“语文能力”这一思维的禁锢,转变小学阶段注重拼音、遣词造句、简单古诗词等基础知识的教学,缺少相应的阅读能力、语境运用的课程设置和安排的现状。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育机制不科学直接导致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缺少最基本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环境,也直接阻碍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二)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提升路径单一

当前,我国小学生语文教育主要是通过语文教材学习、课下练习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小学语文教师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目标的唯一评价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主要是通过简单的课外阅读、汉语儿歌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是单一的路径不利于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应试教育背景下小学阶段的语文核心素養培养机制不完善

现阶段,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识别汉语拼音、掌握尽可能多汉字的能力,并能完成简单组词和造句。在应用方面,小学生所能学习到的也仅仅是如何用学到的汉字进行简单的语义表达。而在如何理解文章含义、古诗词意境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不足,小学生无法真正地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四)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不明晰、教学重点不突出

新时期新课改要求我国教学转变传统的以学生应试能力提升为教学目标的模式,要求我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但是,在现实的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设置上,学校还是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欠缺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举措,对如何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也没有设定明晰的教学目标,而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也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多个方面都影响了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

核心教学理念的提出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遵循因“质”而定的基本原则,首先要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积累能力;其次,语文老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需要对文本内容进行筛选,需要在阅读课上对文本的梗概、场景、人物、意境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尽可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最后,为了有效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老师应当以激趣为先,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从而内在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为核心教学理念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应当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加强。

(一)创设情境,搭建有效的汉语学习环境

语文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教导学生掌握一门语言的应用能力,这就要求我国小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拼音的正确拼读、汉字的正确写法,还需要小学生掌握必要的遣词造句、理解语境的能力。这就要求我国小学语文教师通过教学情境创设的途径为学生提供汉语语境理解场景,使学生通过交流体会到同一句话在不同语境中的差别,深入体会汉语这门语言的独特之处。除此之外,小学教师还应当结合教材内容为小学生设计其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对教材内容进行统一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针对当前我国小学教材存在的固化问题,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针对汉语应用性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整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图片、情境和词语结合的方式激发小学生汉语学习的兴趣,并加深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通过教材内容整合实现小学生汉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为深层次的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打下基础。

(三)利用文化对比的方式培养小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语言感染力和审美情感共鸣需要放置在一定的情境之中,语文的学习需要将不同的话语放置在相应的情境之中才能体现出真正的含义。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的过程中注重不同语境的使用,讲解不同区域的文化背景,既能开阔小学生的视野,又能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另外,教师在针对不同模块的语文教材内容教学过程中,需要详细地讲解每一模块的文化背景和运用语境,使学生了解到该模块更深层次的内容。

(四)完善和优化“智慧课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方面,加强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运用,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针对小学生的语文情境对话和多元化的、活泼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制作小学语文教学重点、难点微课程使小学生在课下和业余时间对小学语文内容进行反复学习,通过不断地锻炼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周静.现代汉语教学应立足小学语文教师的实际需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建设,2018(35):71-74.

[2]丁莉莉.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和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8):77-80.

[3]孙世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成因及解决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20):50-52.

[4]崔京菁,马宁,余胜泉.基于知识图谱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应用: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7):44-50.

[5]陳云宇.“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四学式”混合学习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7):111-115,128.

[6]张建国.试论“教学做合一”指导下的“商讨教学”:以小学语文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12):41-44.

[7]王琼武.影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要素解析[J].教学与管理,2014(23):35-36.

[8]申健强,何芙蓉.浅论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有效性教学的前提条件[J].教学与管理,2008(30):101-102.

[9]姚晓芳.关注核心素养 优化课堂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3):39-41.

编辑 王彦清

语文素养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语文素养”是一个学生在不断学习语文过程中所必须具有的精神品质,是针对学生在学习语文能力、知识、情感、思想、语文、品德、思维、审美等各个方面的一种综合素质评价,是我国新课标的一个核心价值概念。以新时代教育观理念为问题导向的教学改革,注重着力培养广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语文素养

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基础语文学科备课教学的难点和教学,重点是教师需要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要不断提高小学生语文的知识素养,就需要小学生要具有一些足够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师要能学会灵活运用语文知识,充分发挥小学生的语文潜能。而现在传统中国小学中的语文教师一般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词汇综合理解能力和记忆分析能力,而没有将语文素养纳入学生考核体系。因此,教师有必要在充分明确加强小学高年级语文学科教学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能力培养的基本必要性的基础上,做出具体决策。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1.消除小学语文教学受到的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应试教育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考高分是小学教师的主要目标。然而,随着当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像这种传统应试教育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而逐渐忽视学生整体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健康发展成长产生很大的阻碍性。小学高年级语文新课改正式实施后,对语文知识素质的进一步培养不仅促进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对于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自主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积极性,也将产生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对小学生今后发展有很大影响

传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促进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进步起着重要促进作用,语文能力素质提高是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先决条件。語文素养在现代人们的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工作过程中非常重要,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素养培养措施

1.转变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理念

教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引导者,首先要从教师的语文教育思想观念上对其作出新的改革。以广大学生为学习主体,引导广大学生朝学习的正确方向积极发展,摒弃“填鸭式”教学,突出广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使广大学生由被动地自愿接受基础知识学习转向主动参与学习。要改变学校教师的教学管理观念,就需要引导学校积极开展德育教师技能培训,及时学习接受新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制定了较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语文教师的工作职责,体现和突出了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培养的高度重要性。

2.优化小学语文课程内容

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课,是一个大工程,它往往需要在有限的语文课堂教学时间内,将语文课程所需要包含的所有知识等全部直接传达出来给学生。对于各位老师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因此,教师学校需要在语文课程内容上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以切实培养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能力为主要目标,合理充分利用时间和人力资源,对学生语文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教学内容不能只仅仅局限于教学教材,还要充分结合实际生活等,才能有效地渗透。

3.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老师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合理选择合适教材,防止教师跟风选材现象的频繁发生,加强全体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转变,使教师逐步形成一种终身有效学习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自己的语文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素养,更好地努力培养和不断提升广大学生的语文教学素养。同时,学校还建议可以定期开展教师专题学术座谈和教师专题讲座,帮助语文教师通过这个学习平台有效地学习促进语文教师队伍化的建设。

4.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兴趣

“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相信各位老师们都一定能真正明白这句话。这也充分证明,在我国小学教育阶段,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日常学习兴趣能力是不断提高小学生日常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模式上改革,立足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我国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素养的不断培养无疑是非常必要的,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学发展的大改革下,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做出决策,使学生更好地发展。

三、总结

文章通过对在小学高年级教育语文学科教学中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具体培养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首先详细介绍了在我国小学高年级语文学科教学中关于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各种必要性,然后重点提出了关于培养小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具体措施。在我国小学高年级语文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非常重要,在语文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注意教学的综合科学性,注意教学细节的有效运用,从而有效提高我国小学生的整体语文教学素养,从而有效促进我国小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倪晓华 . 小学高学段语文学习学生自主提问策略研究 [D]. 苏州:苏州大学,2017.

[2] 陆佳 . 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素养研究 [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语文素养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不断改革,有效推动了文本理论与语文素养的发展。并且国内最新研究表明,语文课程教学已经不仅局限在口头上与语言表达上面了,增添了较为新颖的视像语言。我国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目前初步确定了以媒介为主题的教学内容,本文应用行动研究以及叙事研究的形式,有效梳理并论述了国内外与问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状况。为了在中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有效推行媒介素养的教学概念,将语文媒介素养课程开发过程呈现出来,并总结相应的成功经验,对其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校本课程;语文媒介;素养;培育

【分类号】G633.3

一、导言

這种新课程语文教学形式的导入,一定要使用媒介素养介入的形式进行,并且语文新课程教学需要由媒介素养教育的介入,目前语文教学课堂已经不能够避免媒介介入的发展现实,并且媒介语言已经逐步成为语文课程中较为新颖的发展方向。社会环境已经对语文素质教学提出全新教学标准要求。

二、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的概况

(一)媒介素养对语文课程内容学习的意义

事实上媒介素养主要说的就是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一种解读,学生需要培养较好的判断能力,这样就能够更好地被社会发展、个人生活的需求应用。

随着新课程标准不断推行,媒介素养教学逐步为学生提供非常广阔的学习空间,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课程已经发生很大改变,但实际上语文教学仍旧缺乏较为鲜活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不能够找到较为良好地的学习点进行。这种教学形式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多较好的选择,应用现代传媒沟通形式获取的内容是双向的,并且信息发布者与接受者之间互动默契已经逐步转变成为媒介发展的关键点,应用合作、探究学习形式就是为了有效改变其学习形式。

(二)国内外语文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现状

我国媒介素养研究内容还控制在起步阶段,相应项目研究者工作还局限于一些基础项目研究中,真正意义上自主研究并没有得到真正发展。媒介对中国学生的影响正在一步步加强,怎么样引导学生正确接收相应的媒介信息,促使学生能够有效观测到传媒信息,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批判掌握已经越来越重要。事实上,语文媒介教学在发达国家已经有很长一段实践发展,我国理论研究内容较为薄弱,大多数教师仍旧停留在获取新闻事实以及把握新闻结构等教学形式上。另外,怎么样促使学生能够在范围广泛的书报刊中准确、快速的获取信息,提出其中重要内容并表述出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方法

在研究语文媒介素养培育的时候,其重点内容都是经由行动研究历程进行的,针对这样的发展状况,详细研究流程如下:

首先,是准备阶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相关书籍,了解媒介素养的重点内容。之后将语文课程开发原理以及媒介素养教育的原理进行结合,之后确定其中较为重要的内容,之后选取适当教学方式,最终才能够形成语文媒介素养规划方案。最后将其融入教学设计内容之中。

其次,是校本课程开发语文媒介素养培养的阶段。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在现有教学经验基础上对校本课程进行设计研究,之后就能够形成实践初稿。然后依照校本课程相关内容开展正确培训项目,之后对其进行反思整理。

最后,就是对其进行定稿,整理实验教案。

四、校本课程开发即培育过程

依照上文媒介素养教育融入语文课堂环境之中,就能够对其系统性、依照次序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设计,之后就能够形成语文课程教育重点内容。

首先,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定位,需找到正确的课程教育目标,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较为完善、客观的评价形式,在选择教材的时候,教师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发展状况出发,这样才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其次,要对其更好地进行具体内容设计,为了促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就能够这样设计相应教学环节,事先界定基本概念,并将其作为今后学习活动进行的基础,之后再帮助学生正确识图,再次基础上促使学生能够拥有截图、批判的能力。教师在正常教学的时候,需要对各个单元之间关系进行由深入浅顺序进行。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完成相应教学内容。

五、结果调查分析和设想

本节主要谈论的是语文素养实践历程完成之后,审查学生获得的改变,这一章节就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变化分析,能够有效见证经过这样学习形式之后的成长。教师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课程学习的状况,能够进行问卷调查形式进行,实际数据表明这种媒介素养教学形式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因此,在语文课堂环境中加强语文媒介素养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语文媒介素養的培育在今后发展阶段,需要尽量争取政策方面支持,有效研发出较为成熟的课程学习体系,有效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这样才能够促使语文媒介素养培育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六、若干建议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今后语文媒介素养教育上一定要积极营造良好地学习氛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应用一切机会进行,促使学生能够意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有生命力的。

2.安排内容灵活的学习形式。教师在安排相应教学内容的时候一定要灵活。学校需要在校本选修时间内,促使语文媒介素养能够真正进入到课堂环境之中,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教师在选定议题进行教学的时候,就不用担心时间不够的问题。

3.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学习思想。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学习思想,并且这也是校本课程学习中较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在不断形成的议题中,只有积极思考,才能够更好地进行语文实践,促使语文媒介素养能够更具有生命力。

4.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形式。语文教学实际上是一个语言教学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学改革方面的问题,其需要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设计者与组织者。并且媒介素养教育的效果与内容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些差别。媒介式教学形式首先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学生在课堂内进行的一种媒介实践活动是媒介素养生成的主要依托。这些课堂活动形式都能够有效展示出媒介素养的重要作用,这些都为语文课堂环境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双.试论需求主导模式校本课程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刘奔.抚顺市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价值及实施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王林.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语文素养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写作;练笔教学

作者简介:彭香玲(1981.03-),女,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龙山街道百花完小,中小学一级教师。

一、引言

小练笔教学是指通过让学生进行短小的写作练习来培养其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此教学方法的实施形式较为多样,便于教师根据学情和教学目标灵活地设计写作教学方案,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有显著的效能。教师可将此方法积极应用到小学写作教学中,以持续优化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

二、小练笔教学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小练笔的篇幅一般较短,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借助短小的写作行为,为学生搭建一个知识应用外显的平台。相较于常规的写作,这种小篇幅的写作不会给学生带来负担,使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完成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对优美的文本内容产生兴趣,促进学生逐步形成深厚的文化素养,达到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效果。

小练笔教学耗时比较短,教师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多次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加快学生的写作知识积累,并持续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此外,学生对不同类型的内容进行小练笔,可以将注意力聚焦于话题分析,更加仔细地处理自身的思维过程,丰富情感体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三、小练笔教学的运用原则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应用小练笔教学法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趣味性原则。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内涵,对此内涵的阐释可以借用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在小练笔教学中秉承此项原则,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提高写作教学效果。

第二,生活化原则。教师应将小练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培养高尚的情操和文化品位,提高核心素养。

第三,以逻辑能力培养为重的原则。培养逻辑能力是写作教学的核心目标。写作教学的初衷就是锻炼学生能够针对某一事物展开合理的想象,并运用逻辑能力将自身想要表达的内容表达出来。逻辑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写作能力。从核心素养角度来看,写作练习过程又可以视为语言技能的培养过程。所以,无论是从写作锻炼本身来说,还是从核心素养培养来说,学生逻辑能力的培养都应当是小练笔教学的重点。

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论小练笔教学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一)小练笔仿写教学的应用

1.句段仿写

从本质上看,人的学习过程就是模仿的过程,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其获取语言等方面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模仿他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因此仿写是一个符合小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的写作练习途径。在小练笔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仿写为依托,让学生对句段、篇章这种短小的文本进行仿写,强化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经过筛选的用词优美的文章,教师可以将这些文章作为仿写的案例,摘选用词优美、修辞精致的句段让学生进行仿写,使学生逐步掌握比喻、拟人等写作手法,强化其写作能力,同时借用美文熏陶学生的人文审美,发展其核心素养,深入优化小练笔教学的效果。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课文中的句段“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作为写作案例,让学生运用该句段的句式“有的……有的……”让学生进行仿写,使学生掌握此句式,提高写作技能,并学会从句式运用的角度欣赏文字的美感,提高學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篇章仿写

篇章是较长一些的文本,其能够完整地展现出作者的写作思路。将篇章仿写作为小练笔教学的应用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梳理自身的写作思路,使写出来的内容更具逻辑性,顺利表达出内容,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在语言技能层面的发展,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在引领学生学完一篇有题材代表性的课文之后开展小练笔教学,让学生进行同题材的练笔,强化学生对某一题材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学完《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校内的植物,让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并运用比喻等手法将自己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核心素养。

(二)小练笔续写教学的应用

1.找准续写切入点

在写作教学中,续写也是一种常见的小练笔教学应用策略,此项策略对于强化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具有显著的效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大量的留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这些留白展开想象,以课文内容为背景进行续写。通常来说,这些留白伴随着相应的标点符号一起出现,最有代表性的为省略号。教师可以将省略号出现的位置作为续写切入点,根据课文整体思路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找准写作中心和方向,顺利完成写作。

2.结尾写作锻炼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的作者为了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提高文章的艺术塑造效果,通常会采用开放式的结尾。教师可让学生基于此展开想象,续写一小段结尾,发展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为了让学生续写的内容更加合理,教师需要先对文章内容进行细致的剖析,引导学生深入地探究课文中的人物、事件和事物,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进行创作。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对于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小练笔改写教学的应用

1.缩写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在小练笔教学中,教师不能只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复制和模仿,要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学生创作能力与文化素养的发展。小学生的文学知识积累有限,不具备足够的文学创作能力,难以独立实现写作创新。对此,教师可以考虑采用缩写的方式实现小练笔改写教学。从本质上看,缩写是学生基于既有文本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此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创作,启发其创新思维,而且可以避免学生因创新能力不足而无法顺利完成写作创新任务,深入优化小练笔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优美的课文段落缩写为诗歌,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度思考,使学生通过仔细品味文章语言,对文章内容进行归纳和改写再创作,强化学生的写作创作能力与文学品鉴能力。

例如,在《祖父的园子》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选择“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太阳也不知道这个”这一段作为文本,让学生将其缩写成为一首诗歌,使学生仔细品味这段文本的语言运用,体会语言的美感,强化学生的文学审美素养,实现核心素养教育。

2.扩写

除了缩写以外,扩写也是锻炼学生写作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扩写中,学生需要先深入体会文章内涵,然后用语言将自身对内涵的理解表达出来,由此锻炼语言技能,发展写作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部编版的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的诗歌,这些诗歌内涵丰富,用词优美。学生对这些诗歌进行扩写,可以更加深入地品读诗歌内涵,发展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文学审美能力。同时,大多数诗歌的内涵表达较为含蓄,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扩写空间,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

以《稚子弄冰》这首诗为例,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诗歌的含义与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让学生对诗歌进行扩写,描述出诗歌中阐述的“脱冰作戏”的童趣场景。学生在扩写中调动自身的创作思维与知识积累,实现知识、思维的外显,锻炼创作能力,同时能加深对诗歌的审美理解,优化核心素养[1]。

(四)小练笔感悟总结写作教学的应用

1.语句感悟总结写作

在文章中,一些语句会发挥升华主題的作用,合理运用语言总结此类语句,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文章更有质感。帮助学生学会组织语言升华主题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但主题升华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小学生通常无法准确地理解,这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写作中不能有效组织语言完成主题升华的描写,影响了写作质量[2]。为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练笔的形式对课文中升华主题的句子进行感悟总结写作,深入思考品读此类句子的特点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性内容,从而逐渐理解主题升华的内涵,并学会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进行主题升华,提高小练笔教学法的应用效果[3]。

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一些小学生可能无法独立找出文章中升华主题的句子。因此,教师需要在小练笔环节之前,引导学生寻找出文章中升华主题的句子,帮助学生清晰感悟、总结写作的对象,为后续的写作教学做好铺垫。例如,在小练笔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升华主题的句子,再通过讲解帮助学生明确升华主题句,最后要求学生仔细品读该句,并写出一小段感悟,进行感悟总结写作。

2.主题感悟总结写作

主题感悟总结写作,即文章的读后感。在写作教学中,读后感写作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使学生逐渐学会如何将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以书面的形式展现出来,对于强化学生的写作功底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读后感写作任务可以引领学生对文章内容、思想进行深度剖析,发展学生的文学审美、文学感悟等方面的核心素养,让写作教学更加迎合全人教育理念。

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完成上述练习,教师可运用小练笔教学法,缩短读后感篇幅,灵活地将此环节安排到各类课程教学方案中,优化写作教学效果。在小练笔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解完课文内容后,在课堂上抽出一小段时间,让学生用几句话描述读后感,也可以在课堂教学完毕后将读后感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灵活地运用小练笔教学,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核心素养。

(五)小练笔教学应用的注意事项

1.适当降低自由写作难度

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待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由进行写作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力,调动学生的写作知识与素材积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将小练笔教学应用到自由写作教学中,使学生的写作环境更加轻松。

一般来说,小练笔自由写作训练仅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写作方向,如写一篇记叙文,写一篇说明文等,需要学生围绕自身的经历和想法进行写作,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知识运用等能力,提高写作教学效果。但应当注意,考虑到部分小学生的创作力、知识积累极为有限,往往难以独立完成自由写作,因此教师在开展小练笔自由写作教学时,要做好前期引导,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顺利完成小练笔自由写作任务。在前期引导中,教师可以考虑采用问题导学这类启发性的教学措施,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清晰写作思路,强化文学创作能力,使自由写作教学能够更好地发挥效用,为学生写作能力、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2.优化教学评价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将核心素养纳入教学评价标准体系建设中,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各项教学措施的落实效果,及时改进教学中的不足,推动教学水平的持续提高。教师在开展小练笔教学时,可以基于核心素养内涵,建立配套的教学评价指标,如文化素养、学习习惯等,以评估小练笔教学手段的实施效果,并明确此教学法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然后科学地设计小练笔教学的应用方法,推动写作教学的优化。应当注意,教师要采用多评价主体的形式完成教学评价,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具体可以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多主体评价,提高评价结果的参考价值,为优化小练笔教学应用效果提供有力的支持。

五、结语

综上所述,充分发挥小练笔教学的核心素养培养效能,有助于小学写作教学的发展。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借助科学的小练笔教学方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能够帮助学生丰富文化积淀,形成人文情怀,达到核心素养教育的效果。由此可见,小练笔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明娜.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基本形式[J].文学教育(下),2021(03):124-125.

[2]文泽兰,倪喜凤.“练笔”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35):123-125.

[3]王建峰.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4):197-198.

语文素养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新课程, 就需要教师有新的理念, 不然仍旧是穿新鞋走老路换汤不换药, 教师教学水平得不到提高, 学生的语文成绩自然也停滞不前。其实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教材的修订, 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 都无疑给目前的语文教学指明了道路。深入研究课程标准, 转变教学观念, 语文教学即可抛开模式限定, 未尝不会出现, 柳暗花明、百花齐放的繁荣的景象。

作为教师更应该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开阔视野, 高目标, 低起点, 踏踏实实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鉴于这样的思考,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 方方正正写字, 堂堂正正做人, 走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地一步

随着电脑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人已不再认为写一手好字多么重要。原本开设的书法课、写字课也形同虚设, 失去它原有的意义。当然, 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成为书法家, 可是写一手好字方方正正的汉字任然是非常重要且非常必要的。在平时的教学中, 笔者就要求学生无论什么时候, 只要提笔就要把字写得方方正正、规规矩矩。同时笔者把做人与写字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 长抓不懈, 学生的基本素质提高了, 他们的语文素养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2 天天论坛展现个性风采, 不仅要说而且会说

古代读书人, 讲究文质彬彬, 为人处事都要有读书人的样子。而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 要想让他们能够当众说话并且做到从容自若, 不卑不亢, 确实不是一件易事。所以为了锻炼他们的胆量, 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交际能力, 笔者特意从每节课抽出5分钟, 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并美其名曰“天天论坛”, 刚开始谈不上“论”, 只是进行一些诸如“自我介绍”, “家庭介绍”等简单口头训练, 同时还加上一些简单的礼仪训练, 使用了“我很荣幸, 我很高兴, 谢谢大家, 请多关照”等交际用语, 让学生学会了“鼓掌欢迎”、“鞠躬致谢”等常规的礼仪动作。学生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 渐渐的在言行上有了变化, 少了一些“野性”, 多了几分“儒雅”。随着训练的不断深入, 每天说话的内容也由命题、半命题发展为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成为了真正的“论坛”。学生谈的内容, 可以是针对书本内外、学习生活、所见所闻、甚至是国家大事、世界风云, 都可以发表议论, 畅谈看法。只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就行, 并且特别鼓励创新思维、求异思维, 言人之未言, 想人之未想。经过这样的训练天天论坛成为了展现学生个性风采的舞台。

3“我的朋友是书”, 小小图书角, 让学生的眼界大大开阔

在潜移默化中, 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 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书籍无疑是最好的工具。所以开学初, 我就积极筹建图书角, 亲自带头捎去几本书, 学生或借或买, 不常时间全班就拥有了记事本书。其中不乏四大名著、世界名著及一些著名作家作品。书有了, 下一步关键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和他们一起讨论制订了“图书管理条例”规定了开展读书交流活动的时间、内容等, 举办诸如“读书沙龙”等活动, 在正确地引导下, 学生的“读书笔记”中便有了“我要与书交朋友”“我的朋友是书”这样的文章。读书的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 而且学生们的目光都关注在名著、名作上, 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的眼界开阔了, 情操高尚了, “下笔如有神”的情景也不再是口头上的鼓励, 而成为了活生生的现实。

4 小小文坛, 争奇斗艳, 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绝不表现在能写出几篇好文章, 能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几篇自己的作品, 这种理解是狭隘的。但反过来想, 只有能写出来好的文章, 才能说明他们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因此, 笔者鼓励学生们创作, 并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才华的场所, 在班级的板报上专门开辟了一个专栏, 取名“小小文坛”, 专门发表他们的作品, 而且保证每周都有新的作品上栏, 这样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每位同学都积极地撰稿, “小小文坛”出现了争奇斗艳的局面, 同学们的脸上都出现了成功后的喜悦, 对于特别优秀的作品, 我们班级文学社的名义向相关的报刊杂志推荐,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 开发课程资源, 注重语文实践, 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的提高, 除了进行必要的听说读写的必要的训练外, 还离不开教师的影响、熏陶, 教师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都无不影响着学生, 带动着学生。可以说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语文”, 对于注销的学生而言, 三点一线式的生活, 显得有些单调, 但对于教师而言, 教室有教室的文化, 宿舍有宿舍的文化, 餐厅有餐厅的文化。《课标》也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又是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因此,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就是现行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遇到了挑战, 开放和拓展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势在必行, 这就要求教师沟通课内课外, 校内校外, 课堂与节假日, 合理安排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比如:教师合理安排分配课外学习小组, 进行观察、调查、研究、讨论、采访、排练、阅读、交流等, 这样他们可以得到广泛的信息, 汇聚大家的智慧, 点燃创新的火花,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一定会得到大的提高。

语文素养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通俗来说,所谓学前教育就是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之前的教育过程,想要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受教育的生活就必须在学前教育阶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其中,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语文素养尤为重要,语文素养已然已成为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否承担起教师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语文素养入手,有效提高未来幼教的整体素质是当前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以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途径为主要研究方向,根据幼儿学生的特点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策略进行简单的探索。

关键词:语文素养;学前教育;个性特征;培养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在十二五教育规划中被列为重点发展对象,学前教育专业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等方面的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创新和语文教学专业特色的突出有针对性地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才是当前学前教育领域的发展重点。同时从教师自身素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多个方面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一、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1.教师能力对学生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从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教师素质来看,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的语文教师大多是普通本科院校毕业,其教学内容中通常与学前教育的联系不大,即便是在上岗后有过相关学前教育相关内容的培训,也难以对本专业学生的职业教学中有较大的帮助,导致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接受的语文教学和未来实践中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使语文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的过程中难以与学生形成共鸣。另一方面,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或写笔记,直到考试,检验学生是否合格,这一过程难以对学生形成能力的提高,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局限性。

2.生源存在个体差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近年来不断的扩招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使更多的学生有能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加大了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无论是从受教育程度、接受能力、应用能力方面还是从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方面都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同时由于语文作为从小就开始接触的学科,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难以形成长久有效的积极性,甚至在部分学生心理留下了不过尔尔的印象,对语文教学的工作开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3.语文教学缺乏明确定位。从目前的学前教育专业相关课程设置来看,分为文化基础类和专业技能类、教育类三个主要类别,而从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来看,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难免会对专业技能和教育类有所倚重,从而导致文化类基础课程在一定程度上遭到忽视。而语文教学恰恰属于被忽视的学科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即便语文教学获得了课时上的增加,也难以改变不被重视的客观现实。对于语文教学定位的不明确势必会在教学中产生浪费教学资源、浪费学生时间的现象。然而,在学前教育的实践中,幼儿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只能照本宣科将课本上的知识一丝不苟地进行传递。一旦幼儿提出一些超越了课本的奇怪的问题时,教师只能用“这个问题以后再说”或者以其他话题转移学生的注意力甚至刻意忽视问题,这无疑是对幼儿学习积极性的打击。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策略

1.优化教师整体素质。全面优化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语文素养的第一步。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对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让语文教师在满足语文学科的基础教学之外,更要对学前教育专业中儿童发展等相关内容有所涉猎,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并且能够将这些内容融入到日后的语文教学中去,同时针对幼儿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实践能力也有所提高。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可以从实践教学出发,了解学前教育的教学方式,并将语文教学与学前教育相结合,制定出一套更适合当前专业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

2.从观念上进行除旧布新。基于当前“60分万岁”的学生心理,教师要从学生本身出发,使其在观念上对于语文有一个新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到语文素养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他们需要的并不是如何阅读课文,如何理解课文,更多是的如何跟幼儿交流故事梗概,如何引导幼儿去理解、去表达。因此必须从观念上进行除旧布新,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去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个人能力。

3.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结构。从近年来的实践来看,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教育需求,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应采取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方式,针对学生的自身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适应能力、接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考量之后,在班级形成隐形分层,按照各项因素将学生划分为A层、B层、C层,针对三个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课后练习内容、测验合格要求等,力求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有所提升,并时刻观察学生的进步或发展空间,及时调整分层。例如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向音乐、美术、体育等多个方向进行拓展。既能够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又能够从全局把握学生的变化动态。同时在教学中尽量使语文教学变得有趣起来,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对于语文教学充满好奇,充满探索的意识。

4.重新认识学前教育专业中语文素养的培养。要明确学前教育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地位,根据幼儿园教育工作纲要中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文化素质都是同等重要的,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课程分类,虽然存在认识上的问题,但是不妨碍我们对于文化素质重要性的肯定,而文化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教学。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一定要对语文教学有一个全新的准确的定位和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5.以实际为落脚点,增加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性”。有针对性地完成学前教育专业四项技能的培养。第一,根据学前教育的职业需求,让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有一个积累和沉淀的过程,提高对幼儿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讲解能力。第二,通过情景设置的方式,模拟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让学生可以根据当前的语言环境,以更适合的表情、情绪或肢体动作来进行表达,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第三,从幼儿的特征出发,培养学生可以采取更贴近幼儿生活或学前教育的语言表达能力。第四,从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够独立编写教学文案的相关文字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四项能力的培养,实现学前教育专业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是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最为迫切需要的。

三、总结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有针对性地提高语文教师的知识文化素质,也要促使其能够将语文教学与学前教育相关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从而从教育源头上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证。

参考文献:

[1]黄公颂.学前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赵寄石,楼必生.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赵磊.适应时代要求改革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与教学[J].学前教育研究,2011,(2).

[4]石大伟.语文教学与提高语言应用[J].中学语文教学,2012,(9).

[5]梁鸿伟.提高中职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探索和实践[J].中等职业教育,2013,(1).

Analysis on the Way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Chinese Accomplishment in Preschool Education

CHEN Hui

(Jiujiang Vocational University,Jiujiang,Jiangxi 332000,China)

Key words:Chinese literacy;preschool education;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training strategy

上一篇:公路建设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药学监护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