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21

康复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康复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服务设计;医疗康复系统;眼动测试;系统可用性量表

文章编码:1672-7053(2021)11-0124-02

医疗康复在我国作为新兴起的行业,起步晚、引进慢,加上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医疗康复行业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因此存在着许多局限性…。而目前针对医疗康复领域的研究,大多是对老年群体的服务现状以及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研究,对于医疗服务系统本身的研究仍然较少。因此文章从现有的医疗康复体系入手,基于服务设计理念改良医疗康复模式,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为目标,在医疗康复行业中探索更多可能。

1服务设计概述

服务设计是以用户为主要视角,通过人员、场所、产品、信息等要素创新,实现服务提供、服务流程、服务触点的系统创新,从而提升服务体验、服务品质和服务价值的设计活动。服务设计的方法繁多,如用户旅程和服务蓝图等,但需要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和环境来选择相适应的设计方法,找到研究对象的痛点和舒适点,并针对这些待解决的要点进行重新规划设计,从而提升前台的用户体验以及优化后台的程序系统。

2医疗康复系统概述

医疗康复系统是现代化医院运营的必要技术支撑和基础设施,实现医疗系统是为了以更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手段来加强医院的管理,从而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改进医疗康复质量,这也是未来医院发展的必然方向。在未来,更先进的医疗康复系统将在多个医院,建设企业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以实现整个系统下的人、财、物等各种信息的顺畅流通和高度共享,为医疗行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3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医疗康复系统设计意义

近年来,慢性病逐渐成为困扰人们的问题。随着全球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有所改变,开始把健康放在第一要位,因此对康复治疗的需求也大大增加。目前国内市场上还没有相关能够完全整合各类服务以促进康复的服务系统,在这个方向中将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目前各界都在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结合现有医疗康复的传统管理模式和实际需求,基于服务设计理念,开发更先进的医疗康复系统,提高康复治疗效率,以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醫疗康复系统设计方法

4.1构建用户旅程图

用户旅程图是服务设计中常用的重要手段,它可以直观地表达整个服务过程中的用户心理需求和服务触点,帮助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用户体验。通过对使用现有医疗康复系统的患者进行调研,分析患者在就医前、就医时和就医后的行为特征,从这三个主要阶段中发掘患者的心理需求,将其以可视化的方式绘制成用户旅程图,找到其中的触点和机会点,从而进行新的医疗康复服务系统的设计,如图1所示。在就医环节时大部分患者感觉整个过程枯燥乏味、康复效率低下,甚至可能产生出康复无效的想法,导致患者对康复治疗的配合度较低,从而影响进一步阶段的康复环节。因此应从患者心理需求角度入手,引入激励和社交的新模式来改善患者对康复治疗的看法,从主观上解决患者康复治疗配合度不高的问题,以此来提高康复效率。

4.2创建服务蓝图

为了更好地解决患者康复效率低下的问题,可以借助服务蓝图来整理现有系统的整个服务过程,如图2所示。可以发现在结束一个阶段的康复治疗后,再进行转院转诊治疗时的数据信息转移不够智能化,基本上需要重新再进行一遍就医流程才能继续进行康复治疗,导致浪费许多时间,大大降低了康复效率。因此可以从服务系统本身入手,引入云数据共享,在保证隐私的条件下,提供各医院之间数据的传输,从而减少转院转诊耗费的时间,从客观的角度上提高康复治疗的效率。

4.3提出“线上”+“线下”新服务模式

通过旅程图和服务蓝图的帮助,提出构建院间云端数据库和引入激励机制和社交系统,使“线上”软件服务加上“线下”院内康复相结合,来达到提高康复效率的目的。“线上”云端数据库可以提供更方便的转院转诊以及康复治疗预约服务,数据库可以让各院安全地共享信息,转院转诊时仅需在线申请即可进行在线数据转移,节省了往返于院间办理手续的时间,提高了康复的效率;同时在新的服务系统中可以引入里程碑式的激励机制,患者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康复治疗时,里程碑将会记录一次完成记录同时发放奖励,从心理上满足患者的成就感,改善患者对康复治疗的态度,同时还能促进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新的线上社交模式能够帮助患者从枯燥乏味的治疗体验,转变为分享式的情绪宣泄,患者可以在社交模式下进行交友、自由发表康复体验和心得,促进患友之间的交流。让传统的“孤独”治疗变为群体的“社交”治疗,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原有服务模式康复效率低下的问题。

5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医疗康复系统设计实践

5.1搭建系统原型和眼动测试实验

文章结合提出的新服务模式与现有康复医疗软件,搭建一个具有简单交互的系统界面模拟原型,以满足后续眼动测试以及系统可用性评估条件。眼动测试需要用到眼动仪设备来识别和追踪人的瞳孔,可用于推断的认知、情绪、喜好和习惯。使用眼动仪的视觉跟踪技术,可以在系统软件界面中记录受测者的感兴趣的空间位置、注视时间以及视觉轨迹,以形成相应的热点图和路径图,为后续分析该医疗康复系统的可用性提供补充参考。

5.2结合实验数据分析医疗康复服务新模式

5.2.1热点图与路径图对比分析

图3为实验测试后生成的部分热点图和轨迹图。通过结合热点图和轨迹图的对比可得知,30名受测者的视觉热点主要聚集在界面中心的信息内容,其次是下方的导航栏和上方的内容分区。由此可以得出,将最主要的转院转诊功能放在页面的中心区域,可以准确地将信息传递给用户;而次要辅助里程碑和社交功能可以放置在边缘位置,可以最大化的体现新模式带来的新功能。

5.2.2系统可用性量表分析

系统可用性量表由十个主观评测问题组成,采用李克特5分式量表法,分为五个正面描述题和五个反面描述题,十个问题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表1为SUS系统可用性的十个问题各分项的人数与平均得分情况,通过计算得出SUS得分为71.25分,这说明该系统的可用性处于合理范围内。由此可见,在现有医疗康复系统上引入“线上”+“线下”的新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们的医疗康复效率。而云端数据库是一种革新,加上激励机制和社交平台的辅助,为今后相关的医疗服务设计、云数据应用和医疗康复软件界面研究等方面,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价值。

6结语

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医疗康复。文章基于服务设计理念,重新设计现有医疗康复系统,提出构建新的服务模式。并引入云端数据库,实现大数据传输,让用户不再花费更多的时间往返于院间。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新功能的引入,如激励机制和社交平台,从精神上促进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医疗康复系统设计,不仅从系统角度上改善了就医效率问题,还从用户心理的角度上给予关怀和慰藉,从而提高了康复效率,极大地提升了的医疗康复的用户体验。

康复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康复医学;教学;改革研究

康复医学自19世纪40年代在美国开始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我国。 WHO将现代医学体系划分为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及保健医学,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

1现代康复医学的定义

康复医学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受到民众的关注,但许多人对康复医学的认识还存在着偏差。卢雯等人[1]根据《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分类体系,对属于医学专业的物理和康复医学(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PRM)定义是以功能评估为基础,包括健康和疾病状态的诊断,应用生物医学、物理学、工程学及其它的手段,达到修复可能经历或正在经历疾病的患者功能。在许多国家,如澳大利亚和日本, PRM也被称之为康复医学。而冯晴等[2]人认为,现代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改变了传统的医学模式,它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以伤残人或病人的功能障碍为目标, 进行康复评估,最后,以团队合作的方式, 应用针对性的训练和治疗,改善或重建病者的功能, 旨在促进病者的机能恢复,预防和减轻疾病后遗症所至的功能障碍,使病者也能追求有品质的生活及重返社会为目的一门学科。由此可见,现代康复医学是具有完整理论、功能评定方法及治疗技术的应用学科[3]。

2我国康复医学教学现状

我国政府和卫生部门很重视康复医学的发展,国家出台了《康复医学事业“八五”规划要点》、《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部分医院将改制为康复医院,二级医院要设立康复科,解决康复人群的需求[4],而我国有康复需求的人群超过1亿之多[5]。教育方面,由于康复医学在我国起步晚,起点低,且政府的政策配套相对不完善,导致康复医学教育滞后[6]。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医科院校开设康复医学必修课,招收不同层次学生。而多数医科院校只开设了选修课,有的医科院校甚至就没有开设康复医学课程[7],全国康复医学教育规模呈现小的态式,这就导致经专业培训出的临床康复人才极少,许多康复机构处于虚设状态[5],教学学时少,教学内容势必就少[8],教学师资力量薄弱、教材不规范、教学方法单一[9],科研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较为薄弱[10]。针对这些现状,从根源上来看,必须改革现代康复医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才能提高现代康复医学的教学质量,所以,现代康复医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现代康复医学的教学改革

针对现代康复医学教学中现存问题,积极探索当代形式下提高康复医学教学质量的新方法。我们立足于:1、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学习思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2、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这两点来进行康复医学教学的改革。

针对第一点,我们从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来推进创新,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31课前准备上课前几天,教师给学生上课用的学习提纲并布置参考资料、思考题及病例分析题。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课前学习,学习小组成员相互促进、监督,共同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课前应预习完该教学单元的内容,并在上课前一天,将思考题答案,病例分析题答案,如功能评估、康复治疗方案制作成幻灯片上交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批改并从学生上交内容中选出完成得好的内容在课堂中进行评析。

32课堂教学

321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步骤。我们结合学院专、本科教学实际情况,认真思考教学方法,期望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做出成绩。在康复医学教学中引进和应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问题导向式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美国神经病学Barrows教授于1969 年在加拿大首创。国外开展PBL有四十年历史,在医学教育领域应用后取得巨大成功[11]。PBL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PBL 教学优势是“把学生引入有意义的问题中,以小组及自主学习为主,并在教师指导下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2]。归纳起来,PBL教学方法分5部分: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自主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13]。

案例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是根据PBL原理,以病例为主要材料,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CBL是在学生基本掌握知识为前提的基础上,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大纲和目的要求,选择典型病例,学生以自学和小组讨论共同解答案例。此方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宽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工作坊”也称“Workshop”模式,它突破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分开授课的方式,在实践操作时,学生可同时学习、应用理论知识,这样学生就不会感觉到理论知识的乏味和枯燥,也利于学生记忆知识。罗丽霞等[14]人认为,“Workshop”模式将理论教学、科学研究、实践操作融为一体,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实现了实践和理论的统一。

322教学内容教学中统一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的教材、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备课、统一教学并完善教学成绩的考核机制。

日本上田敏教授说:“在21世纪里,西方传统康复医学面临东方康复医学的挑战”[15]。这句话说明,在我国中西结合康复医学对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方向有极强的指引作用。中医学博大精深、自成体系,无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及反映的科学思维水平,都可以和现代西方医学并列。中医学特点是研究对象是人,不是单纯的病,是从人的整体和功能结构方面进行辨证论治的。中医康复疗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康复”一词在《黄帝内经》中已见雏形,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养而和之…… 待其来复”[16]。中医康复疗法包括针灸治疗、推拿等内容,它对西医康复是补充与发展。未来康复医学的发展之路,寄希望于两者的融合,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所以,中医康复疗法也应纳入现代康复医学的教学范畴。

323教学手段由于康复医学中实践操作很多, 用理论讲解会导致学生感到抽象, 无法完全理解教学内容,势必就影响教学效果。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改善上述不足,它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手段之一。利用多媒体直观的图片、动画, 可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直观,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微课是以视频为基础,记录教师围绕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教师将教学重点和难点制成视频,学生可在线观看教学视频,也可方便地将其下载,非常有利于学习和学习资料的保存。

33课后辅导网络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课堂上使用的PPD、影像、测试及答疑等都可在校园网上设计成不同形式的学习模块,如远程教育、虚拟教学、人机对话等模块,便于学生课后及时复习,巩固教学效果。如遇到不懂的问题还可及时地向教师请教。这就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针对第二点, 从教师角度出发,为打造一支国内领先,具有坚实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可邀请全国康复医学临床和教育专家进行短期的康复学术交流和教育培训,旨在提升医科院校康复医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还可选派中青年教师出国、出省培训,加强康复医学师资队伍的梯队化建设,储备后备人才;最后,也可聘请部分知名专家教授,形成一支以教学、科研、临床为主的康复医学团队。

就教学而言,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取长补短、综合应用才能使学生对康复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真正掌握,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能服务于社会的康复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卢雯,李智玲译.《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对物理和康复医学进行统一概念描述的模式[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12):1108-1111.

[2]冯晴,陈明家,郭毅.康复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4,(12):144- 145.

[3]励建安.康复医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0-20.

[4]方芳.本市部分医院转型康复护理[N].北京日报,2010-12-25(06).

[5]何静杰,杨祖福.康复医学专业本科生教育现状与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8):788-789.

[6]吴弦光.康复医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5.

[7]励建安.康复医学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7,33( 4) : 1-3.

[8]杨朝辉,刘莉,周淑华,等.康复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2):49-50.

[9]胡坚勇,樊振勇.试论康复医学教育发展滞后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11):1096-1097.

[10]白跃宏. 21世纪康复医学教育新方向[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8(2):141-142.

[11]Koufogiannakis D, Buckingham J, Alibhai A, et al. Impact of librarians in first -year medical and dental student 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 groups: a controlled study[J]. Health Info Libr, 2005,22(3):189-195.

[12]王济华.基于问题的学习(PBL) 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3):98-100.

[13]王琦,李丽,王瑜.医学教育探索[J].医学与社会,2010,9(8):1058.

[14]罗丽霞,张广清.“工作坊”形式在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5):453-454.

[15]乔志恒,郭明.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1):96-98.

[16]沈自尹. 中西医结合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展现光明前景[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4):507.

(收稿日期:20160323)

康复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关键词]康复治疗技术 中医传统康复 双轨并行 特色化

[作者简介]丁勇(1963- ),女,江苏沭阳人,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教育、中医基础理论。(江苏 淮安 223300)周少林(1957- ),女,江苏盐城人,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医教研室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学基础教学。(江苏 盐城 224006)

现代康复医学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康复医学教育事业作为崭新的医学教育领域亦应运而生,有待进一步开创、探索和发展。据有关专家预测,目前我国大约需要35万康复技术人才,而事实上仅有2万人,我国康复治疗师的需求存在33万的缺口。除了医院需要康复治疗师,社区康复治疗师的配置尤为薄弱,有些甚至为零。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面对如此大的市场需求,无论是现代康复医学还是中国传统康复医学都要求我们高职高专,要狠抓机遇,努力培养出较高层次的适应于社会的实用型康复治疗师。中医传统的康复疗法是中医学的精华,有着独特的疗效和不可替代的优势,将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有机地植入现代康复医学,是对现代康复医学的创新发展,符合中国的国情和民情。在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走有中医传统康复特色的专业建设道路,探索将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历局限性转化为在就业竞争中优势的途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即突破劣势,寻找优势,是值得康复医学职业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一、构建双轨并行的康复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需要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构建。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是在把握高职教育规律与康复治疗职业发展规律相吻合的基础上,以康复治疗职业入门资格为基础,以专业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格为标志,采取中西医双轨模式,构建了具有专业特色的双轨并行的康复课程体系。

1.双轨并行康复课程体系的架构。“双轨并行”即中西康复课程体系双轨并行。按照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本专业特色建设的实际,课程设置实行整体模块架构、中西医康复课程体系双轨并行。西医康复课程设置为:公共文化课程类模块、康复专业理论基础类模块、康复技术专业技能类模块和康复拓展课程模块;中医康复课程设置为:古汉语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模块、中医传统康复技术模块、中医康复拓展模块。既能体现课程结构的科学化和柔性化,也能充分体现中西医康复知识体系各自的完整性,保存了中医康复知识体系的可成长性。

2.中医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高职培养的康复技能型人才的工作岗位主要在基层,职业岗位对毕业生的规格要求是“职业素养好、职业技能强、医学知识相对全面”。围绕这一培养规格,对中医主干课程的功能定位、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形成如下方案:一是整合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形成中医基础理论综合化课程。该课程名称为“中医学基础”,在中医课程体系中处于专业基础课的地位,按照“知识—技能”型链路主线搭建课程内容结构。努力做到贴近学生,贴近岗位,贴近社会,贴近临床,课程功能指向为相对系统地培养学生具有中医的专业知识、专业素质和专业思维方式。二是分解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学课程,形成“推拿康复”“针灸康复”“刮痧康复”“拔罐康复”等项目课程。该项目课程在中医课程体系中处于专业核心课程地位,按照“技能—知识”型链路主线搭建课程内容结构,选择、组织相关课程内容,构成学习或活动项目。课程功能指向为以推拿康复等工作项目为中心,研究行业执业标准,将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的元素纳入课程,将工作环境认知、基本技能训练、岗位认知和项目实训等巧妙地融合于学习中,以工作任务为驱动,提高学生的执业能力,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使之符合康复治疗师职业岗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中医课程的优化整合,改变了理论教学和实踐教学两张皮的传统教学状况,为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础,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中做、做中学”,也有利于教师采用多媒体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中医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为了使双轨并行康复课程体系和整合后的新课程得到有效实施,我们将开发一系列课程主题素材库,即课程资源库,以支持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说服力和直观性,提高学生对中医传统康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建设精品课程,优化中医康复网络教材、收集备课素材,积累中医康复案例,建立课程试题库等。为了增强教学过程的生动性,提高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我们将制作与教材配套的全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形式教学法赋予传统授课体系以新的活力,它使抽象的教学内容顿时形象生动起来,它能够与教师的教取长补短,多媒体包含的信息量大,能及时、充分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利用它把多学科知识交叉,渗透反映到教学内容上来,同时可以减少板书,节省时间,扩大每节课的知识容量。多媒体的图、文、声、像并茂的场景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接受能力,多媒体形式教学,能够充分利用当代认知心理原理,使学生通过多个感觉器官获得知识,提高教学信息传播效率,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二、落实“三证融通”的培养规格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其实现平台是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执业资格证书对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应用性和技能性都很强,需要把各种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因此,实施“三证融通”的教学路径和要求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中医特色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1.建立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在省内各级医院进行调研,我们确定了有中医传统康复特色的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对所涉及的中医课程进行设计,制定了理论课程标准和实践技能考核标准(“双标”),合理安排了中医传统康复技术的技能实训、社会实践和岗位实习。在实训教学环节,学校招募了教职工充当病员志愿者,学生通过竞争和考核后,上岗为病员志愿者开展中医康复服务,服务效果有考核反馈,记入学生实践成绩;定期组织康复技能比赛,加入点穴等比赛内容,促进学生中医康复技能水平提高;建立校区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搭建学生社会实践平台,使学生不仅可以用中西医康复知识为社区群众开展健康宣教,还可以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用中西医康复技能为慢性病或病情稳定的患者服务,大大提高了学生专业学习的主动性,通过与康复服务对象接触,学生们能够切身感受中医传统康复技术在社区康复服务中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自己进行科学合理的岗位角色定位和就业选择。

2.实施“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中医传统康复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主干和必修课程,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同时更强调实践操作的应用型学科。根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中我们采取“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强化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由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立的,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光辉的教育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教师为做而教,边教边做;学生为做而学,边学边做。教学活动一切都围绕“做”而展开。教师和学生都在做中教和做中学,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在做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要亲力亲为,通过做所获得知识会在大脑中根深蒂固,经久不忘。这样的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教学与临床社区康复零距离,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医患模拟、角色扮演等情景式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迅速进入角色,从感性—理性—实践—理性,牢固扎实掌握所学知识,真正为社区为基层培养新型实用的康复人才。

3.实现“三证融通”目标。“三证”是指学生的毕业证、国家康复治疗师执业资格证和保健按摩师等级证。毕业证是学生完成学业的依据,康复治疗师执业资格证是学生的行业资质,而保健按摩师等级证则是学生具备中医康复技能水平的标识。为了提高学生毕业后执业考试的通过率,学校调整课程内容和毕业考试科目,使之与国家康复治疗师执业资格考试科目接轨,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以获得社会认可的相应职业资质。为了培养学生具备取得保健按摩师、保健刮痧师等级证的水平,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教师首先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并由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研室负责牵头,聘请本地的臨床中医康复专家进行指导,共同研究技能等级认定的标准,组织实施教学,为实现“三证融通”目标打好坚实基础。

三、做优功能多元化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全真或高仿真专业技能训练的场所,是实践教学资源合理配置的整合体。双轨并行康复课程体系的有效建立,需要先进、系统的功能多元化的实训基地作强力支撑。

1.建设专业群共享的实训基地。为了解决实训基地建设格局单一、设备重复、利用率偏低的问题,学校可以统筹建设专业群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和针灸推拿技术专业共享的实训基地,分别按照康复和针推的专业建设标准进行建设,布局上将两基地相连,功能上既可以合二为一,也可一分为二。康复基地具体包括运动疗法室、作业疗法室、理疗室、机能评定室、言语疗法室、脑瘫康复训练室等;针推基地具体包括针灸练习室、推拿练习室、推拿手法测试室、中医体质检测室、特色疗法室、现代化的多媒体示教室等,以确保实践教学的硬件要求。实训基地建立好以后,要统一管理,统一安排实训课程,充分提高实训室利用效率。

2.建设“三位一体”的实习基地。为提升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中医特色化建设水平,我们正在探索、研究和建立集校内实训、校外培训及校办医院“三位一体”的实习基地。按照医院的标准建基地,同时按照教学的要求办医院,设计包括中医康复各类项目的相关诊疗室,打破职业学校和医院的分割,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医院环境,推动形成真实的职业场景,真正实现职业学校和医院的无缝对接。

四、打造中西组合的师资团队

师资队伍的结构影响着专业特色化的建设,专业教师的素质决定专业建设的水平和教学工作的质效。学校围绕康复治疗技术特色专业的创建,以改善优化结构为切入点,突出多元组合优势,精心打造特色明显的专业师资团队。

1.实行双专业负责人制度。专业负责人是专业建设的负责者,负责组织拟订、修订和执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新课程体系、开展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专业群建设等各项事务。顺应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中医特色化建设的需要,学校实行双专业负责人制度,其中一名专业负责人为中医,为专业特色化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2.组建中西医名师工作室。2009年,经过申报并通过审核批准,学校成立市级康复名师工作室,参与淮安市职业教育“十百千”名师工程建设。工作室核心成员共5名,以中西医组合结构的名师为引领,实行“导师培养制”“项目负责制”“信息服务制”和“成果辐射制”,开展课题研究,参加或指导技能竞赛与创新大赛,开发精品学习项目,并围绕信息做好服务,围绕成果做好推广工作,打造职教品牌,培养名师团队。建立康复名师工作室一年多的实践表明,名师工作室有利于中西医不同知识体系的教师沟通交流,是促进教师成长的良好平台,对于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提高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3.建构“立体化”师资保障团队。中医特色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建设,需要有中西医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作支撑,而“双师” 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所以,中医特色高职康复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考虑组建一支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双师”特征明显、梯队结构科学、同时业务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师中,中医占42%;“双师”占79%;中、高级职称各占43%;如果以每10岁为一个年龄段,从20~60岁,分别占百分比为14%、36%、43%、7%;呈现出专业、梯队、“双师”等“立体化”交叉的良好的师资结构特征。

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中医传统康复特色化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一种探索,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特色化专业创建的支撑点分散在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等各个专业建设的要素中,而不局限于教材和课堂上。特色化专业建设的目的是培养优质的高职康复技能人才。所以,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需要在中西医融合发展的专业建设实践中,进一步扬长避短、兼容并蓄,以专业的特色优势更好地培养实用型康复人才,服务社会,服务基层,为广大的社区康复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阿果.中国:期待35万康复技术人才[J].中国残疾人,2007(10).

[2]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9).

[3]李晓捷,张伟,姜志梅.对外交流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J].中国康复医学,2008(9).

[4]潘翠环,陈艳,叶正茂,等.康复治疗学专业建设模式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9(2).

[5]宋玉兰.对中职康复技术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0(20).

[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7]卓大宏.关于我国康复治疗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2004(6).

康复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文中以研究快速康复护理为目的,分析讨论将其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对产妇的影响。方法 2020年6月-2021年5月為研究时间,纳入同期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为研究对象(100例),研究期间将所有研究对象均分两组实施护理干预,研究组中开展快速康复护理,参照组中开展常规护理,研究过程中针对两组产妇术后相关临床指标、产妇产后 2 d 的泌乳量、产后泌乳时间各项情况统计,计算出平均值,并将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产妇切口愈合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与参照组对比平均用时均较短,统计学分析对比差异存在意义,表示为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 2 d 的泌乳平均量较高,产后泌乳平均时间较短,与参照组计算的数据相比存在一定的优势,统计学分析对比组间差异存在意义,表示为P<0.05。结论 在剖宫产术后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方法,能够很大程度提升产妇的临床指标,更促进其尽早泌乳,促使产后泌乳量增加,临床效果明显,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快速康复护理;剖宫产;护理效果

剖宫产手术在产妇分娩期间非常多见,这种分娩方式可帮助无法自然分娩的产妇顺利分娩,可解决其难产问题,还能够防止产妇产后有严重的并发症出现。不过剖宫产手术后产妇会有胃肠功能紊乱、切口疼痛、 乳汁分泌量少、活动受限等不良症状的发生[1]。针对这些不良症状临床必需对产妇采用效果显著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促使症状缓解或有效避免。文中以研究快速康复护理为目的,分析讨论将其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对产妇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6月-2021年5月为研究时间,同期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为研究对象(100例),研究期间将所有研究对象均分两组实施护理干预,而且对比两组研究资料,研究组产妇年龄跨度23-35岁,均数(29.23±2.34)岁,此组产妇平均孕周为(39.12±2.15)周,参照组产妇年龄跨度22-37岁,均数(30.01±2.21)岁,此组产妇平均孕周为(38.53±2.42)周。研究资料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后显示P>0.05,存在分组价值。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基本护理工作[2]。研究组开展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方法为:密切关注产妇的生命体征,并根据时间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宫缩情况,还有宫内流血情况实时监测,同时监测血压、呼吸等指标,如期间有异常情况出现,需立即告知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3]。对于有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的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缓解,促使其临床配合度提升。分娩时进行体位干预,以产妇舒适的体位为主。并详细告知其相关的基本注意事项,促进分娩更顺利的完成。术后根据产妇实际情况给予营养支持,并鼓励其在床上进行简单的活动,有助于尽早排气。鼓励母乳喂养,有助于新生儿的成长以及产妇的康复。帮助产妇进行按摩,包括小腿、足部等处可促进其血液循环,可帮助其尽早下床活动,活动根据产妇自身情况适量进行。同时指导患者四肢、颈部等处做简单的活动[4]。

1.3 判定标准

研究过程中针对两组产妇术后相关临床指标、产妇产后 2 d 的泌乳量、 产后泌乳时间各项情况统计,计算出平均值,并将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文中所生成的数据均借用SPSS21.0数据包处理,P<0.05 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

2 结果

下表显示研究组产妇切口愈合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与参照组对比平均用时均较短,统计学分析对比差异存在意义,表示为P<0.05。见表1

下表显示研究组产妇产后 2 d 的泌乳平均量较高,产后泌乳平均时间较短,与参照组计算的数据相比存在一定的优势,统计学分析对比组间差异存在意义,表示为P<0.05。见表2

3讨论

综上所述,在剖宫产术后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方法,能够很大程度提升产妇的临床指标,更促进其尽早泌乳,并促使产后泌乳量增加,临床效果明显,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艳梅, 马英, 何雅晴. 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J]. 医药界, 2020(10):0061-0061.

[2]喻少红, 李仁兰, 杨靓,等. 对进行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005(005):99-99,106.

[3]孙丹,陈湘玉. 对剖宫产术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价[J]. 中国现代医生, 2020, 58(30):174-177.

[4]张慧. 对进行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分析[J]. 饮食保健, 2019, 006(042):87-88.

康复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要:我国已经进入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老人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现象越来越普遍,机构养老逐渐为人们接受并成为一些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的重要选择。但是,我国养老机构普遍面临“养老院看不了病,医院养不了老”的现实问题。一方面,老人对养老和医疗的双重需求,要求打破养老和医疗之间的分割界限,建立集照料、医疗、护理、康复为一体的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目标。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养老机构主要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发展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面临政策支持不足、养老机构缺乏资金、医保结算难以实行、医院参与医养融合缺乏动力等诸多困境。因此,未来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的发展,应从政策层面、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入手:在政策层面,要规范管理,完善医养融合相关法规政策、标准及社会保障体系;在管理层面,要多措并举,创新机制,推动医养融合服务健康有序发展;在操作层面,要整合资源,通过内设、转化和合作方式构建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服务新模式,真正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

关键词:老龄化;高龄化;养老机构;医养融合

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老人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现象越来越普遍,机构养老作为社会化养老的一种形式逐渐为人们接受并成为一些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的重要选择。高龄老年人口、失能老年人口的大量增加,催生了老年人对养老和医疗的双重需求,也对养老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养老机构普遍面临“养老院看不了病,医院养不了老”的现实问题。为老人搭建一个集养老、保健、医疗于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式养老服务平台,推动养老机构向医养融合发展,十分必要。“医养融合”反映了“整合照料”的养老概念,它并非单纯指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整合,而是医疗资源对养老的介入与融合。

一、发展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的必要性

1.老年群体医疗护理服务需求迫切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高龄化、失能化的趋势愈加明显,老年健康问题愈加突出。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乡老年人口中健康存在问题、健康状况一般的老年人分别占老年总人口的27%、56%,健康良好的仅占17%。

2.养老机构医疗照护问题较为突出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和养老分属卫生和民政两大体系,虽然服务内容有交叉,但条块化的行政管理方式导致二者之间资源和利益处于分割状态,养老机构的医疗照护问题比较突出。有研究显示,养老机构中配备简单医疗室的机构不足六成。其中,民办养老机构中配备简单医疗室的占56%,政府办的养老机构中配备简单医疗室的占52.1%;配备康复理疗室的机构不到20%;22.3%的养老机构既没有单独的医疗室,也没有专业的医疗人员。

3.医院不能为老人提供长期住院服务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和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的持续增长,老人在医养护理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由此导致医院经常出现老人采取多种方式不出院的现象。一些患慢性病的老人需要长期医疗护理而不愿意出院;一些老人在急性病治疗后需要康复护理,因回家无人照护而拒绝出院;还有一些老人因养老机构没有医疗康复条件而选择待在医院。这些人长时间住院,造成医院床位周转率低、一些该收治的病人因医院缺乏床位而无法住院的现实状况。这对于承担社会上繁重的诊疗任务的医院来说,无疑是公共医疗资源的很大浪费。因此,建立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有助于接收生活不能自理的或出院后只需常规护理的老人,实现治疗、康复与护理的有效衔接,既能解决医院床位长期不流动的困境,又能改变养老机构难以接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现状。

二、发展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的困境

1.政策支持不足是制约养老机构发展医养融合的“瓶颈”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养老机构发展的政策文件,如2011年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的《民政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实施意见》、2013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一些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一些文件推进养老机构发展医养融合,如江苏省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医养融合发展的意见》等。这些政策涉及规划、建设、税费减免、土地使用等多个方面,对养老机构发展医养融合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很多优惠政策不能完全落实,政策支持力度十分有限。一方面,相关政策的权威性不足,缺乏基本的约束力和执行力。另一方面,民政、卫生、人社、财政、税务等部门互不隶属,各有不同的职责分工,没有对养老机构形成有效的管理和服务,难以形成政策合力。例如,在税收优惠方面,一直以来,民政部门与税收部门在对民间组织收入特别是一些经营性项目收入是否需要纳税等具体税收政策上存在分歧,导致各地在执行政策时各自为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老机构在医养融合方面的健康发展。可以说,政策支持不足已成为制约养老机构发展医养融合的重要因素。加强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尽快出台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鼓励养老机构发展医养融合的扶持政策,形成政策合力,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国家推进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发展的重要任务。

2.资金缺乏成为养老机构发展医养融合的阻碍

资金问题是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需要较多的资金。按照卫生部2010年《诊所基本标准》的要求,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需要支付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后期还要增添医疗设备、支付聘请执业医师与护士的工资等。这意味着机构运营成本大量增加。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分为“公办公营”“公办民营”“民办民营”等不同类型。公办养老机构由政府投资,资金充足,硬件设施好,人力资源丰富,便于发展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而对民办养老机构来说,资金缺乏一直是其发展的软肋,它们靠入住老人所交的费用来维持其日常运营,因而它们发展医养融合的意愿并不强烈。

3.医保结算尚未实行是养老机构发展医养融合的桎梏

长期以来,养老和医疗是两大独立运行体系,形成不同的运作模式。养老机构归民政部门审批和管理,医疗服务机构归卫生部门审核和管理,医保报销准入和报销标准归人社部门审核和管理。这种运作模式造成了养老和医疗分割的现状。也就是说,医保结算只能在医院进行,养老机构不能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因此,对那些患病较多、康复期较长的老人来说,他们或者不断地在养老机构和医院之间进进出出,或者在医院长期“赖床”不走。前者给老人及其家人带来极大的困扰,后者给医院带来医疗资源的很大浪费。因此,有必要尽快完善医疗保险相关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切实打通医保与有医疗资质养老机构的对接通道。这是推进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发展的关键。

4.医院参与医养融合型养老模式动力不足

医院是面向全社会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但其参与医养融合型养老模式的动力明显不足。从医院内部资源情况来看,我国医院按其功能、任务的不同划分为一、二、三级。其中,三级医院医疗设施齐全,诊疗水平高,经济效益好,床位需求量大而容量有限,往往出现床位供不应求、人满为患的现象,因而三级医院缺乏参与医养融合模式的动力。一、二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虽然病患者相对较少,但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和人才流失严重,医护水平低、医疗设备落后、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始终存在,它们没有能力参与医养融合模式。从医院经济效益来看,医院的主要目的虽然是救死扶伤和服务社会,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营模式使得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成为其追求的主要目标。养老是长期微利事业,医院参与医养融合会增加其经济负担与运营成本,不乐意与养老机构合作也在情理之中。此外,医院参与医养融合有可能存在与老人乃至老人家庭产生医疗纠纷等潜在风险,会增加医院的麻烦和经济负担,因而医院缺乏参与医养融合的动力。从养老机构现状来看,多数养老机构资金来源单一,就业吸引力不强,医务人员医疗水平低、护理员福利待遇低、专业护理人员缺乏等现象比较普遍,它们无法与医疗机构对接。医院参与医养融合会增加其经济负担与运营成本,这也导致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支持的动力不足。从以上分析可知,医院参与医养融合模式受到各方面的掣肘,在资金来源匮乏、政府部门多重管理的外部环境下,政府支持尚未形成强有力的推动力。

三、养老机构发展医养融合的路径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老龄化”的发展战略。“健康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晚年保持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健康状态,将疾病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时间推迟到生命的最后阶段。

1.政策层面:规范管理,完善医养融合相关法规政策、标准及社会保障体系

(1)完善医养融合的相关法规政策。养老服务是公共产品。在发展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完善医养融合的法规政策。一是完善配套政策,出台医养融合发展规划。目前,我国尚无具体针对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的激励机制和支持政策。要打破制约发展医养融合模式的“瓶颈”,强化政策在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发展规划中的作用。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把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的用地、资金、设施建设等纳入当地发展总体规划,尤其是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政府在运营补贴、定点医疗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二是强化政策引导,支持养老机构发展医养融合。在土地供应政策方面,可采取划拨或租赁的方式为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供地,降低养老机构在发展医养融合方面的建设成本。在投融资政策方面,发挥财政贴息、小额贷款等财政性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解决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在运营管理方面,要充分调动市场的积极性,采取提供场所、以奖代补、营运补贴等措施,减轻养老机构管理服务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在税收及优惠政策方面,打破规划、建设、税收、水电等部门壁垒,使各项配套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三是加强横向联系,促进医养融合政策有效衔接。卫生、人社、民政等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加强横向联系,明晰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的服务性质、服务主体、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制定和完善统一、具体的机构建设标准、设施标准、从业人员上岗标准、服务标准和管理规范

(2)制定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行业标准。构建医养融合型养老服务机构,需要民政、卫生、人社等部门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围绕医养融合养老服务,制定医护人员资质、医护服务水平、医护服务设施及管理的相关标准。日本的《老人福利法》规定,都、道、府、县必须以条例形式确定养护老人机构和特别养护老人机构的设备及运营标准。该法对养护老人机构和特别养护老人机构配置的职员及数量、卧室面积、养护老人机构的入所定员也有相应规定。

(3)完善医养融合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医疗护理保险制度是减轻老人经济压力和降低养老机构风险的重要举措。要理顺长期护理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之间关系,实现功能互动、相互衔接和相互支持。一是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这是解决老年人照护资金缺乏的有效办法。在此方面,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有许多经验可以借鉴。如在德国,人们在40岁后就需缴纳老年护理险,子女有义务为父母购买长期护理险。在我国,一些地方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如青岛市在全国率先实施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规定凡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均同时参加长期医疗护理保险。这将为我国出台长期护理保险法、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在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时,应注意将老年福利与医疗保健结合起来,地方政府要对低保、失能等老人群体采取兜底政策。二是把养老机构纳入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对经卫生部门批准具有医疗资质的养老机构,医疗保险部门优先审批并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政府职能部门还要建立医保结算退出机制,对养老机构的医保结算进行年度考核评估,对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收回医保结算权限。三是积极推行商业医疗保险。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是对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补充,也是解决医疗护理经费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如美国开设了不同类别的商业保险,满足不同层次老人的养老需求。目前,我国很多商业保险公司对60岁以上老人开设的保险较少。为此,政府要为商业医疗保险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可以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实施“减税养老”。还应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发老人健康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健康寿险等人身保险产品,鼓励老人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投保,形成个人、政府和保险公司共同承担老年人养老和医疗的合力,增强老人医护消费能力。

2.管理层面:多措并举,建立推动医养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

(1)建立规范管理与自主运营机制。良好的管理和运营机制是促进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支持和鼓励有条件实行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进行自主运营管理,或采用服务外包的方式,鼓励养老机构委托大型医院对其内设医疗机构进行直接运营管理。有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还可以聘请大型医院管理人员协助其进行内设医疗机构的运营管理。借鉴企业管理模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委托具有资质的社会组织、企业、专业医疗机构经营管理,也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科学合理以及多样化的运营管理方式,能有效提高养老机构的医疗护理水平。

(2)创新医养融合人才培养及管理机制。鼓励和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开设老年医疗护理专业,为老年医护行业培养专业优秀人才。要依托相关高校或机构建立养老机构管理人才培训基地,有计划地对养老服务管理和医护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培养符合老人医疗护理需求的医养融合型管理和医护人员队伍。鼓励具有执业医师证和护士资格证的医护人员到养老机构工作,将他们纳入卫生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技术准入和评优评先等方面与医疗机构同等对待。还要对在养老机构工作的医护人员建立特殊补贴制度,吸纳优秀人才,充实医养融合人才队伍。

(3)构建质量评估和监督反馈机制。在民政、卫生等部门和行业协会主导下,加大对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的评估和监管力度。通过评估结果与资助补贴、绩效奖励、评优评先挂钩,倒逼内设型养老机构做好内部医疗工作,加强医疗机构对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对违规的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要按照相关制度给予取缔相应资质等处罚措施。如南京市鼓楼区民政局已联合第三方专业评估单位对养老机构的社会化服务进行评估监督,评估结果作为政府资助和落实相关优惠政策的参考。

3.操作层面:整合资源,构建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服务新模式

(1)内设模式,即鼓励在养老机构内设置医疗机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在养老机构中需要全天护理的老人比重不断上升。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护理服务,既能解决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看病难问题,又能减轻家庭成员照顾老人的负担。因此,根据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精神,卫生管理部门要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按照《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规定申办具有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医保主管部门可将其纳入医保定点范围,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医疗护理需求。政府职能部门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设置和服务的标准,明确诊疗服务项目。

(2)转化模式,即促进医院转型为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政府职能部门要支持医疗机构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按照卫生部印发的《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走“医养融合、以养促医”的转型发展之路。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或设立养老床位,鼓励和支持部分有条件的一、二级医院特别是民办医院进行结构和功能调整,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做好老年慢性病护理、疾病诊疗以及临终关怀等特色医疗服务,解决老年人看病难、长期住院等问题。在医疗机构转型为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后,要参照养老机构准入条件和分类标准,对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内设养老机构或兴建养老床位,从土地使用、医护人员配备、医疗用品设置及项目设置等方面进行规范,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3)合作方式,即实现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共赢。欧美等发达国家普遍实施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联合运营,即把老人疾病期和康复期的医疗和护理服务衔接起来,保障老年人顺利实现病前、病中和病后的连续保健和护理。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将合适的、有结合意愿的医院和养老院纳入统一规划中,建立医养合作关系,并给予政策扶持。一方面,在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之间建立绿色通道,方便患病老人及时就医,养老机构充当医院的康复病房,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到养老机构对老人进行跟踪治疗,免去老人的奔波之苦。另一方面,医院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建立健康档案,随时为老人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同时,定期进行巡诊,对老人的常见病、慢性病进行诊治并提供个性化处方、康复训练计划等。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医疗契约服务关系,不仅可以达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效果,而且能够实现老年群体病有良医、快捷就医的目的。

四、结语

发展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既是对传统机构养老模式的创新,也是养老机构发展的必然趋势,还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必要条件。医养融合要求养老机构走养老、诊治、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健康老龄化道路。因此,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民政、卫生和人社等部门要加强政策创新、机制创新与理念创新,充分调动各方主体的积极性,按照“卫生准入、民政扶持、医保定点”的原则,整合医疗和养老等资源,打造一站式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形成双轮驱动、两翼齐飞的互助共赢格局,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需求,真正提高亿万老人的福祉。

注释

①赵晓芳:《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兰州学刊》2014年第9期。

②④吴玉韶、党俊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31、32页。

③唐悦:《医养融合,护理型养老方兴未艾》,《新华日报》2014年8月31日。

⑤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课题组:《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残疾人研究》2011年第2期。

⑥佟新:《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5页。

⑦黄佳豪:《关于“医养融合”养老模式的几点思考》,《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4年第1期。

⑧李华:《日本养老护理机构准入及借鉴意义》,《中国社会报》2012年7月18日。

责任编辑:海玉

上一篇:管理学原理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项目管理课程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