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校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2024-05-03

我国学校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资源转移的重要举措。陕西省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着投入不足、缺乏对农村劳动者职业道德教育、终身教育意识等都很淡薄等问题。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建立“政府买单、企业订单、学校出单”机制,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采取入学方式的“多元化”等措施。

关键词: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劳动力转移;政府统筹;体制改革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陕西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能否正确处理好“三农”问题对于其向经济强省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又有着特殊意义。

一、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现实意义

1.加快陕西农村劳动力资源转移的重要举措。陕西作为一个经济大省,2006年的总人口数为3735万人,农村人口为2725万人,占总人口的73 %,其中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为1449.61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3.2%,农村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然而根据陕西省统计局统计显示,陕西省农村适龄人口中,接受大学教育的占1.23%,接受高中教育的占12.06%,接受各级教育的总体水平依然较低,一半以上的人口只接受了基础教育,三分之一强的人口未完成基础教育,大量的人口未接受高中及以上的教育,劳动适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高于8年,不足初中毕业的水平。就业人口中,文化结构仍然偏低。根据陕西省统计局统计显示,2004年陕西省农村就业人口中,接受各级教育数据可以看出他们的科技素质水平较低,制约创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农民不仅文化素质较低,而且普遍缺乏职业技能,2006年农村就业人口中,专业技术人员仅占2.1%,绝大多数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接受能力不高,不能有效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有些新技术,由于农民科技素质不高、掌握不了技术要领而难以全面推广,新技术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掘。在2006年1449.61万人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中,948.41万人留在农村从事农、林、牧、渔等生产活动,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占适龄人口比例大约为34.6,占农村人口比例仅为18.4%。而且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人口中有41.2%的人从事建筑和矿山开采等较少技术含量的危险性大的粗重体力劳动。因此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与转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促进陕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陕西农村就业人口的产业结构依旧为传统的结构类型。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年轻有技能、有特长的劳动者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主要是种植农作物或从事林牧渔业,所以就业人口的产业结构仍然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较低。根据表1数据显示,农村就业人口的就业结构近年来没有显著变化,2006年农村就业人口中,第一产业占65.42%,依然是陕西农村就业最主要的行业;第二产业占14.24%,第三产业占20.33%。

在农村就业人员第一产业占主体的传统格局中,而第二、三产业就业结构转换滞后,并大大偏离于其他国家的普遍情况。从世界各国情况看,绝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就业比一般高于其产值比。根据表2可以看出,较国外无论是第三产业就业比还是产值比,陕西都比较落后,说明其第三产业就业结构转换滞后,在很大程度上是导致非农就业结构偏差的重要原因。而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普遍不足,比例偏低,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而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必须有许多具有一技之长、综合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作为坚强的后盾,只有这样三产才能够有效地发展起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就业空间的扩张,农村劳动力能否实现在非农领域的充分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本身的素质和就业能力的高低。换言之,足够的人力资本是获取充分就业岗位的必要前提。当前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变这种现状、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已迫在眉睫。

3.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提升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有利于活跃农村经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加速农产品的流通和农业高新技术的传播与应用,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化的进程;有利于打破城乡阻隔和农工商业之间的差距,实现城乡之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区域优势的发挥,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二、当前陕西省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观念落后。当前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农村职业教育观念缺乏成熟的认识。首先,传统的重工轻农、重商轻农等思想依然侵蚀着农村劳动者的头脑,进而使农村劳动者甚至农业教育部门和各级机构都缺乏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热情。据一份对苏北某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70%的人认为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密切联系;对于将来子女接受的教育类型,选择职业教育的仅10%。由此可知,人们缺乏对农村职业教育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2.政府的有效供给不足,支持力度不够。在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供给体系中,政府性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供给一直发挥着主体作用。但受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增收和农民增收缓慢、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提高、农业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以及加入WTO后给农业带来挑战等因素的制约,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在财政资金拨付方面“吃饭财政”难以为农村职业教育“供血”,目前苏北地区一半以上的县是“吃饭财政”,还有一些县保“吃饭”都难,更难以关注农村职业教育;在内容方面,过分强调农业技术的培训,对非农职业技术的培训则组织不力;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技术保障环节的疏漏和管理环节的缺陷,造成项目的失败或产品的严重积压,挫伤了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这些都是影响政府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供给效果的重要因素。

3.现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制存在严重缺陷。目前大多数职业技术学校都实行统一学年制,固定入学时间,固定毕业时间,这种僵化的单一学时严重脱离农村和求学农民的实际需求,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教育目标单一,只强调劳动者农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缺乏对农村劳动者职业道德、思想品德的教育;另外农村劳动者相应的身心健康意识、终身教育意识等都很淡薄,加之教育目标缺乏培养受教育者心理素质、创新能力的层面,从而导致农村劳动者虽然接受职业教育,仍然无法适应农村经济改革和农业现代化提出的挑战。同时教育内容陈旧,脱离了农村产业结构实际,无视农村现代化发展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教学方式与手段的落后,也直接影响学习效率以及科学研究的发展。

三、解决陕西省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问题的对策

1.树立全面、正确、科学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价值观。推动21世纪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全面的农村职业教育价值观,以促进农村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为奋斗目标。农村现代化有4层含义:一是农业的现代化;二是农村产业结构的现代化;三是农村城市化、工业化和劳动智能化;四是农民素质的现代化。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的知识经济时代,它需要人们具有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完整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以及独立获得新知识的能力。现代农民既需要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以谋生,也应学会学习,具备对新知识的理解力、消化力和运用能力。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应当是多元的、全面的,不能只为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服务,还要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服务;既要培养大批专业实用技术人才和生产经营第一线上的合格劳动者,也要追求农民科学和人文素质的提高,使他们具有开拓意识、创新精神、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和终身教育理念,不断推动自身的现代化,从而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

2.通过立法和政策保证农村教育发展。美、日、法、英等国都非常重视农村教育立法通过立法保证农业教育所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改革和完善农业教育体系,造就和培养大批农业技术人才,这些国家的农业教育发展较迅速,是与颁布和实施一系列农业教育法令密切相关的。1917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的《史密斯——休法案》规定,在公立学校中必须开展中等农业职业教育;英国政府规定:凡年满18岁的农民从业前都必须接受为期1年的技术培训并获得相当于中学程度的合格证书;日本从明治时代起就制定法令大力扶助和发展中等农业教育;法国政府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先后颁布了一些有效的农业教育法令,特别是1960年8月2日的法令,该法令确定了农业教育的方针、教学改革的步骤和措施,使法国的农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德国的《职业教育法》、《培训条件总纲》和培训规章等规定要获得企业(农场)经营权,就须经过正规的职业教育取得“农业师傅”证书;丹规定要买到30公顷以上的农用地,必须是通过基础教育、技术教育、管理教育三个阶段的学习后并取绿皮证书者,有绿证者还可以享受政府给予地价10%的利息补助,并能获得欧洲共同市场有关环境护的经济补助。

我国迄今还没有专门的农村教育法,但是陕西省不妨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率先制定本省的地方性的农村职业教育法规,作为陕西农村职业教育的法律保障。

3.加强政府统筹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的统筹规划与职业院校的协调发展。在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投资、招生、就业、办学自主权等方面,不能完全依靠市场的调节,而要强化政府行为,建立有效的政策保护体系,以确保农村职业院校的生源。采取的方式主要包括:第一,利用各种媒体对社会进行宣传,正确引导;第二,采取一些政策性措施,加强对农科专业的重视,如对这些专业的学生实行学费补贴或创业贷款贴息以及保证其优先就业等等;第三,加大对这些专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对这些专业的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师资水平第四,改善办学条件等,从而提高农村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转移培训,也是农村职业学校一项重要的工作。普遍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既是个体行为,更是政府的职责,农民的教育培训应纳入政府行为。国家《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要求指出:“农民工培训经费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政府应发挥主导和统筹作用,建立“政府买单、企业订单、学校出单”机制。政府应根据培训总体规划和地方财力情况,调整农业资金支出结构,加大对地方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移民、外经等部门培训经费的统筹力度,安排专项补助资金,打捆用于补助农民交纳培训费。为了使财政专项补贴能够让参加培训的农民直接受益,可采取发放培训“代金券”方式,培训单位凭培训名册和票券存根,到财政部门直接报账或领取培训补助金。

4.深化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制的改革。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培养农村劳动力,它必须首先面对农村市场,建议采取入学方式的“多元化”,一方面实行完全注册入学,另一方面对于优秀农业劳动者和农村基层优秀干部实行部分免试入学,对于求知欲强的农民实行单独组织考试,单独录取的方式等等。课程的设置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不同劳动力的需求确定,进而促进职教资源的合理配置。并随着科技进步,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调整职业教育结构,提高初中阶段分流的力度,抓紧抓好初级职业教育。要组织学生进行以农村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职前培训,使学生掌握一二项致富本领,通过所学知识找到就业门路。提高农村职教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的灵活性,根据市场需求和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专业设置,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办新专业,各校要突出办学特色,校际间形成专业互补,增强辐射功能,使学生在校边学习、边实践、边致富,把所学知识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5.构建产学研相结合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有利于专业教学的改革,它可以架设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开辟获取各类信息的新渠道,了解产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和新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从而有效指导教学改革;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它能够使专业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参与课题开发与研讨,不仅拓宽了知识面,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锻炼和培养了课题的设计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的同时,从事产业科研活动,在现实的产业环境中,接触真正的产品。真刀实枪地参与研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创造过程,容易激发其成就感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弥补日常经费之不足,促进学校的发展,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白南生,宋洪远. 回乡,还是进城[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朱礼龙,刘朝臣.农村职业教育供给问题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4,(22).

[3]刘欣,孙金燕.劳动力转移培训系统与保障机制[J].职业技术教育,2004.(16).

[4]陈天仁,构建产学研相结合平台,强化农业职业技术教育[J].甘肃农业,2003,(3).

[5] 梅争利,国外农村教育发展的几点经验[J],陕西教育,2007,(10).

[责任编辑:陈合营]

我国学校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1978年以来,我国公民教育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内容涵盖公民教育的本质、目标、内容、实施途径与方法、公民教育与学校德育的关系等方面。在未来公民教育研究中,应以本土化来指导引介国外经验,深入系统的厘清“公民”“公民教育”等概念,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认识公民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加强公民教育研究,重视研究方法与视角的多元化。

[关键词]公民;公民教育;回顾;展望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国家——个人”二元结构向“国家—市场—个人”三元结构转变,国家权力逐步收缩,干预力度逐步减弱,越来越多的政治与社会空间开始释放。同时,人们参与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愿望逐渐加强。因此,培育公民成为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这是公民教育研究复兴的现实前提。政治体制向民主法治转型,我国的政治、文化、思想观念发生巨大的变化,公民教育不再被视为“资产阶级教育”,这是其得以复兴的思想前提。研究公民教育研究,构建真正适合本国的理论,才能改变我国公民教育理论基础薄弱的局面,促进公民教育的顺利实现。我国长期受封建专制意识毒害,国家与社会观念意识淡薄。如何从奴性的、自私的、消极的人变为独立的、理性的、积极的公民,这是我国目前面临的社会难题。研究与实践公民教育乃是解决这一难题的良方。

一、我国公民教育研究的历程

1.理论翻译:1978-1995年

1983年,钱扑译介或发表美国学者安德鲁·奥尔顿奎斯特的学术成果。随后,每年都有学者发表有关公民教育的论文,但数量很少。这一阶段,一是译介国外公民教育概况,如《资本主义国家公民教育简况》;二是译介国外学者的公民教育思想,如《西德着名教育家凯欣斯泰和斯普朗格的公民教育思想》。

2.实践诉求:1996年—2001年

这一时期,研究取向开始由理论转向实践。一是译介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校公民教育理论,如郑航的《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二是讨论香港、澳门回归所引发的公民身份问题,如李军的《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政策及九七后的对策》;三是揭示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公民教育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如葛新斌的《公民教育:我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深切呼唤》。

3.公民道德教育凸显:2002年-2007年

这一时期,关注重点是公民道德教育,研究成果开始涌现。一是借鉴国外公民道德教育经验,如《新加坡中小学的公民道德教育及启示》;二是反思我国近代学者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如《严复的“新民德”学说与近代公民道德教育》;三是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为坐标,探讨公民道德教育建设问题,如《现代化进程中公民道德建设研究》。此外,学校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开始拓展到高等教育阶段。

4.理论建构:2008年至今

公民教育现已成为研究热点,关于公民教育的呼吁和讨论日益增多。除继承前几阶段的研究视角外,本土化的公民教育研究开始形成与拓展:1.本体论研究,如《论“公民”概念的特殊性与普适性—兼论公民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2.价值论研究,如《论公民教育是全部教育的转型—公民教育意义的现代化视角分析》;3.过程论研究,如《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新取向及其教学策略》。

总之,我国公民教育研究具有四个鲜明特点,一是研究热潮与取向紧跟国家相关政策,公民教育研究缘起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二是研究视角多维化,从哲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多视角、多学科审视公民教育。三是研究走向实践化,由基本理论建构与关系梳理走向探讨基于现实问题与具体情境的公民教育。四是研究内容涉猎广泛,现有研究既论及本质、目标、内容,意义等基本理论问题,也考察历史与发展态势、国外公民教育研究状况与公民教育观的走向。

二、我国公民教育研究的基本观点

1.公民教育的本质

关于公民教育本质的研究,主要有五种视角,一是政治——社会视角。许多学者认为公民教育是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旨在培养适应其政治和社会结构的未来公民。如张斌贤和郑杭生都认为公民教育的实质在于使年轻一代实现政治社会化。 二是政治——文化视角。如唐土红、林楠认为,我国公民教育实质就是公民意识培养的教育。三是关系哲学视角。如有学者认为,公民教育是通过教育使公民对自身所处的关系共同体的认识,同时学习如何处理、对待这些关系。公民教育就是公民关系的教育,公民关系的教育要先从人际关系开始。四是现代化视角。李萍、钟明华教授认为,现代公民教育必须强调其本质是主体性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檀传宝认为,公民教育应该是“造就公民的教育”。五是全球化视角。如王啸认为,中国公民教育必须立足中国现实,在生成具有权利意识的中国公民的基础上培养具有人类视野的世界公民。

2.公民教育的目标

公民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合格公民。什么才是“合格的公民”?孙智昌认为,公民教育是培养“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这样的人是享受权利与承担责任、个体主体与类主体相统一的“新人”。葛新斌认为,公民教育在于培育出健全自律的公民。万明钢教授则认为,公民教育是培养适应其政治和社会结构的未来公民,核心是公民意识的培养,即公民的政治与法律地位认识,国家认同感,权利与义务认识等。由此可见,公民教育目标即是培养全体公民在民主与法治的框架内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其核心在于培养公民意识。公民意识表现为,当民众直接面对政府权力运作时,它是民众对于这一权力公共性质的认可以及监督;当民众侧身面对公共领域时,它是对公共利益的自觉维护与积极参与。

3.公民教育的内容

有的学者将我国公民教育内容分为公民意识培养、公民知识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公民技能训练四个方面。还有的学者则从不同的角度把公民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时代性内容和主导性内容。这两个研究虽然从不同角度统梳理与建构了公民教育的内容,但对内容要素间关系缺乏分析,赵晖试图弥补这一不足。赵晖认为,公民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法律教育、道德教育、经济教育、环境教育和国际教育六个领域。其中道德教育是构成公民教育的基石;在其之上是以政治教育为核心并列而置的经济教育、政治、法律教育;环境教育与国际教育等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现代公民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一个屋顶一样覆盖在这一内容体系的最上层。除此之外,现有研究还讨论和分析了以下三种关系:一是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二是法治教育中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三是道德教育中公德与私德的关系。

4.实施途径与方法

目前,除少部分省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公民教育实施途径主要是在中小学设置综合课程,教学方法单一,主要是讲授、记忆、提问、及作业等。有鉴于此,现有研究认为:1.学校是实施公民教育的主阵地。通过课程来开展公民教育,主要有三种模式:(1)单独设科。(2)相互结合,即将单独设科、综合设科,渗透型三种公民教育课程模式相结合。(3)以参与和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活动课程,即强化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以感受体验为根本特征的“活动教育”新模式。2.重视家庭、“同辈集团”与大众传播媒介等机构的重要功能。3.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如“探究学习”“议题中心研究”“批判思考教学策略”等新教学策略。同时,也要注意方法原则,如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内容与过程相结合、非权威主义等原则。此外,学者们还提出要设计、编制出包含专门的公民教育内容的教材,并采取分阶段分层次教学等。

5.公民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公民教育与学校德育的关系,有四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学校德育是公民教育的一项内容、一种方式。公民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德育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二种观点认为,公民教育是传统德育的现代表现形式。李萍,钟明华认为,公民教育不仅仅是德育的一部分,也不应局限于政治教育,它是整个教育和“社会整体转型”的表征,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特质。第三种观点认为,公民教育与学校德育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第四种观点认为,公民教育与学校德育是各自独立而又有联系的。公民教育的一部分内容可以作为学校德育的内容,同时学校德育也可以视为实施公民教育的重要方式。

三、反思与展望

一是现有研究停留在引介国外经验与理论,没真正实现本土化。公民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本国公民。因此,借鉴国外必须以本土化为指导原则,将公民教育置于具体国情下思考。二是“公民”“公民教育”等概念有待进一步厘清。目前,“公民”与“公民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应包括哪些内容,仍很模糊,需进一步界定。有学者主张借助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从问题的源头进行追问。三是有待进一步深化与拓展对公民教育意义和价值的理解。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社会对公民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公民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发生重大变化,所以需要从全球化视域来把握公民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另外,还必须重视提高学校和公民对公民教育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与理解。四是现有研究基本还停留在论证公民教育的必要性上,未更应着力于研究如何开展、开展什么样的公民教育等问题。五是现有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与思辨,缺乏系统的实证调查。

参考文献

[1] 檀传宝.论“公民”概念的特殊性与普适性—兼论公民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J].教育研究,2010(5).

[2] 万明钢.论公民教育[J].教育研究,2003(9).

[3]黄甫全.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公民教育的基本策略[J].学术研究,1999(2).

[4]李萍,钟明华.公民教育——传统德育的历史性转型[J].教育研究,2002(9).

责任编辑 王凌燕

我国学校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我国中职生就业难的问题有所缓解,但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高质量就业研究可为就业政策制定与实施服务,为就业优先政策落地提供助力。为了解近20年我国中职生就业研究现状,以中国知网期刊文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以中职生就业研究的发文作者、机构、关键词等分析研究热点、前沿和动态变化。结果发现,中职生就业难问题仍然严峻,当前中职生就业研究在研究力量、研究方向和研究质量方面仍需加强。未来,应整合研究力量,提高研究科学性;转变研究方向,创新研究视角;提高研究质量,扩大研究层次。

关键词:中职生;就业;信息可视化;研究前沿;研究热点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并要求“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对于农村而言,起着普及高等教育、扶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和稳定社会的重要作用,对于城市而言,承担着为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培养合格的生源的重要使命。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帮助中职生缓解就业是我国中职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为缓解决我国中职生就业困境,李克强总理在2019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稳定就业,实施就业优先,多方位稳定和扩大就业”,并提出实施“高职院校扩招100万”政策,做出从限制中职毕业生升学到鼓励中职毕业生升学的重大转变,實质上就是解决更为宏观层面的国家战略需求问题, 即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1]。为了将就业工作落到实处,国务院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并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国家宏观政策层面。高质量的就业研究可以为政府和社会解决当前中职生就业问题,提供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建议,为切实缓解或解决中职生就业困难提供实践证据和科学依据。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来源

为了更全面地把握近20年以来我国中职生就业研究的状况,以中国知网期刊文献作为样本来源。检索的主题为“中职生”并含“就业”或者“中职毕业生就业”,检索时间跨度为1999—2019年,共检索文献709篇,通过人工严格核对和筛查,剔除其中的书评、会议报告、重复文献、机构介绍等非学术研究型文献,最终选择了662篇期刊文献,其中包括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93篇。

(二)研究工具与数据处理

Citespace知识图谱是用于分析文献研究的热点及发展前沿的可视化工具,使用Drexel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可视化软件Citespace,V.5.1.R3.SE(64-bit)进行分析[2]。通过绘制作者和机构共现图分析中职生就业研究的主要机构和作者;通过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中职生就业研究的热点;通过关键词时序图谱分析中职生就业研究的前沿动态。

由于编码程序不同,从中国知网上以RefWorks格式导出数据,通过Citespace进行样本转换后再进行分析,设置时间切片(Slice Length)为5年,并使用MST算法进行可视化图谱绘制。

三、中职生就业研究现状

(一)文献刊载量分析

梳理1999—2019年我国中职生就业研究的662篇文献的具体年份,分为全部期刊文献和核心期刊及CSSCI期刊两个维度,整理得到下图(见图1)

从图1来看,我国中职生就业研究大致趋正态分布,2001年首次涉及到中职生就业研究,2001-2006年发文量较少,为中职生就业研究的起步阶段。2007-2011年间呈迅速上升趋势,其中2006-2009年增长最为明显,2011年达到发文量顶峰77篇,由此可见这段期间是中职生就业研究成果的高产期。2012年开始研究数量逐渐下降, 2012年与2017年相比总量下降高达40篇,降幅明显,说明研究者对该领域的关注度明显降低。核心期刊及CSSCI总量占比较少为93篇,发文量最高的一年为2008年16篇,其次是2010、2013、2014年均为10篇。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国家政策的驱动。1999-2003年我国关于中职生就业研究相当少,总文献量仅12篇。2004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与行业、企业及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就业、创业和创新基地”,确立中职就业的重要性后,中职生就业研究才逐渐增多。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2009年《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中等职业院校扩招措施。”因此,对中职生就业研究的多少首先是受到了国家教育政策的驱动。

第二,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发展遭受严峻挑战,众多中小型工厂、微型企业面临倒闭、大规模裁员,导致我国失业率大幅度提高,给原本就面临就业困难的中职生带来了沉重打击。因此,这段时期是关于中职生就业问题研究的高峰期,更多的研究者关注中职生就业问题,为社会和国家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建言献策。

第三,经济发展与国家战略的需要。2011年以后,我国经济逐渐从金融危机中走出来,并伴随着“一带一路”“创新创业”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提出而增添许多就业岗位,缓解了严峻的就业形势。且随着我国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增高,如上海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新生劳动力教育年限必须在15年以上,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更多对的中职生及家长更愿意选择毕业后继续深造,直接就业的人数减少。在2011年后,研究者们更关注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与发展问题,直接针对中职生就业的研究数量逐年下降。

(二)典型作者及作者机构分析

作者在一个领域的发文量是对该学科研究成果和贡献力度最好的体现,也是识别研究该领域高产作者的最直观途径。通过对发文量>=2篇的作者进行可视化图谱绘制,得到发文作者共现图谱(图2),图中节点大小与发文量成正比。由图可见:陈新、刘家珍、刘夏亮、范源清、赵登绍等学者的发文量较多。其次,从图谱连线可看出研究作者之间的合作情况,从图2看,作者间合作程度不高,仅有凌云和李亚芹一个合作网络,高产作者与其他作者合作度低。

为了更全面地研究发文作者,对发文量排名前5的作者中心性、作者单位以及区域进行整理得到表1。网络中节点中心性(centrality)是测量节点在图中重要性的指标,与其他节点高度相连的枢纽节点具有较高的中心性。在社会网络中,一般使用中心性来识别网络中的跨界者,即该领域作者与作者之间的合作程度[3]。从表1可知,高发文量作者的中介中心性均不足0.01,表明作者在中职生就业研究中中介作用均不大,作者间合作度不高。其次,从研究者单位来看,除刘夏亮是《成才与就业》期刊编辑外,其余4位均是中职院校研究者,表明社会对中职生就业研究的关注度较低。再次,从区域看,作者单位除赵登绍外,其他均来自北京或东部发达省份,特别是浙江省对中职生就业研究贡献度最大。

对研究机构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了解各单位对中职生就业问题研究的参与度和贡献度。对发文量>=2篇的研究机构进行可视化得到研究机构共现图谱(图3)。从图3可知,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广西玉林市机电工程学校等6所院校节点较为突出,对中职生就业研究的贡献较大。其次,从机构之间的连线来看,没有连线,说明中职生就业研究均是独立研究。

从表2可知,发文量前10以上的机构中除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教所外,其余均是中等职业学校,说明中职学校是研究中职生就业问题的主要机构,而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及其他可以机构在中职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度不高,对中职教育的带动性不强。

四、中职生就业研究关键内容分析

(一)中職生就业研究热点

使用Citespace对样本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将时间跨度限定为1999—2019,将时间切片设置为5年一个分区,选取关键词为节点类型,使用最小树杈算法 (MST) 并将阈值设置选择提取前50的关键词用于词频分析。最终得到如图4所示我国中职生就业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该图谱共产生节点125个,连线63条。图谱中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多圆圈越大,表示研究者们关注的越多。连线则表示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连线越紧密两者共现的频率越高。

研究热点是某研究领域的一组文章所共同聚焦的话题或主题,研究文献的关键词是对于研究热点的最好体现。为了分析中职生就业研究的热点,通过对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系统梳理了排名前20的关键词得到表3,结合图4进一步提炼出我国中职生就业研究的热点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热点领域一:中职学生职业指导问题。从图4和表3可以看出,“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出现的频次较高。就业导向和生涯导向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其主要目标在于促进中职生个性化生涯发展,提升中职生职业能力和道德素养,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首要途径是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职业指导,因此中职院校必须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加强生涯规划与指导,从而为学生理性选择职业生涯发展方向提供帮助。因此,中职生职业指导是中职生就业研究的重点内容。郝天聪、石伟平根据“特质-因素”理论指出“职业院校必须有序开展生涯规划和指导,在既重视生涯导向的同时,强调就业导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无论中职生最后选择哪种职业方向,最终都会“殊途同归”,即更高质量的就业”[4]。

热点领域二:中职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就业质量包含就业和质量两个方面。就业即个体在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下,从事社会经济活动,并获得相应的经济报酬。质量则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的要求标准。就业质量即个体通过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从事工作并确保生产资料分配的有效性与合理性,最终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5]。《决定》指出“把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能力、就业率纳入考核职业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就业质量的标准概念极为丰富,既包含就业率、就业动向、和就业满意程度等综合因素,还包含就业后的发展空间、前景和社会保障程度等。结合图4和表3,就业率、就业能力、就业质量、就业心理、职业素养等关键词均在研究热点前20关键词中出现,也印证了就业质量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就业率是评判我国劳动力就业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我国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体现,面对严峻的就业现状,一方面是政府对就业结构的多方调整,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和自身要不断提升就业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通知》指出“转变中职院校办学指导思想,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的培养”。王迎指出“就业能力”是一种能够胜任岗位的基础能力,不仅是获得初次就业岗位的能力,还应该是稳定就业岗位,提高就业质量的能力[6]。随着用人单位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面对严峻的就业竞争和压力,中职生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进而影响正常的求职和就业后工作的稳定。林慧指出“社会进入转型发展时期,创新产业替代传统产业,因此未来中职生毕业后,要想在社会中取胜,除了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之外,还需要有良好的竞争心理和较强的竞争能力”[7]。中职生职业素养是用人单位关注的核心问题,影响到自身的就业和学校的发展问题,是衡量质量就业的指标之一。因此就业质量评价标准是中职生就业研究的核心问题。

热点领域三:中职生就业形势问题。通过调查某一研究主题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是每个研究主题研究的传统路径。我国中职生就业形势严峻,一是对口就业少,突出职业的针对性较弱;二是就业起点低,工作环境恶劣;三是就业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就业保障不足。诸多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中职生就业形势就业率低、流失率高。邱金国等人提高调查新疆中职生的就业现状,提出了为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使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克服主观方面的消极因素等措施,改善中职生就业现状[8]。宋小红等人指出,我国中职生就业率普遍偏高, 但失业率也在持续上升,主要是由于教学体系落后,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造成的,并提出加大课改力度、加强教育, 明确定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增强就业竞争硬实力等对策[9]。

(二)中职生就业研究前沿分析

研究前沿指正涌现的新主题和兴起的理论趋势,代表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情况[10]。通过Citespace软件,时间切片设置为5年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得到关键词主题路径图又称关键词时序图谱(timezone)(图5),图中关键词节点是在分析样本数据中首次出现的年份,所以每个时区条块生成的关键词术语能够反映该研究领域在这个时间段的最新研究动态,有助于分析中职生就业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

1.第一阶段(1999—2004年):中职生就业研究起步阶段。此阶段是中职生就业研究的起步阶段,对于中职生就业的问题涉及不多,因此突出关键词较少,仅有“中职学生”“就业”和“中等职业学校”三个主题词。1999年政府颁布文件鼓励中职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扩大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和规模。因此在此阶段中职生就业研究较少,2001年才涉及到1篇相关文章。

2.第二阶段(2005—2009年):中职生就业研究初步发展阶段。此阶段出现的关键词相较于第一阶段较多,具代表性的关键词主要有“就业率”“就业形势”“就业心态”“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企业”等词。这个时期对于中职生就业研究增多且研究方向广泛,但主要是集中在关注中职生就业现状、心理发展、职业指导和企业需求方面。

中职生就业现状和就业形势可以为中职生就业的研究提供方向和指引,有助于社会和政府掌握当前阶段中职生就业的状况,从而做出下一步的决策,因此在中职生就业研究的初步发展阶段,就业现状和形势是研究的焦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职业指导是改善就业难的重要举措,2008年《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颁布是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端,并将其纳入必修课。职业教育表面上是教育问题,其本质上是经济问题。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企业的真正关注点,企业是毕业生就业的最终归宿,也是为其提供就业岗位的第一主体,就业问题的研究离不开企业。中职院校需要与企业达成合作和双赢,稳定和确保企业的利益和主体权,才能够真正的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动力,提高中职生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从而逐渐缓解中职生就业问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害,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的矛盾再度升级,加重学生的就业压力,对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中职生就业压力和就业心理也是此阶段关注的重点。

3.第三阶段(2010—2014年):中职生就业研究的内涵发展阶段。此阶段是中职生就业研究发文量最顶峰时期,因此在此时区出现的关键词最多,且关注的问题更加深入。主要关键词有“就业质量”“职业素养”“创业教育”“就业能力”“就业观念”“问题”“策略”等。

2012年《国务院关于批转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指出“要提高就业质量,实现充分就业”。中职生就业难矛盾之所以突出有客观的社会原因,也有其自身的主观原因。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发展,企业对于劳动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帮助中职生更快更好的融入到工作中。因此全面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素养, 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是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也是中职生就业研究关注的焦点。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 》提出“加强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鼓励和支持高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因此,此阶段中职生就业研究对创业教育的关注度不断增长。如果缺乏正确的择业观,没有根据自身优势找准合理定位,对就业结果期望过高或错位,会加重我国中职生的就业矛盾。我国中职生就业矛盾突出,准确找出其中的影响因素,分析中职生就业难的具体问题,从而为中职生就业提出解决的实际对策是中职生就业研究的主要任务。崔红红指出“影响中职生就业因素主要是毕业生心理状态、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教育不足、家庭给中职生就业施加的压力以及社会舆论导向偏差四个方面,并根据四个方面提出提高中职生就业的相应解决措施[11]。”

4.第四阶段(2015—2019年):中职生就业研究的减退阶段。此阶段中职生就业研究的文献量在不断减少,时区的关键词也在减少。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我国国家战略发展,此时期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多,为中职生带来诸多就业岗位,同时政府大力鼓励高职院校扩招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缓解了中职生就业压力。二是产业的发展。随着产业不断升级,对于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提高,需要更高素养的技工人才,大大压缩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空间。部分发达地区甚至对新生劳动力的教育年限做了明确限定,要求初就业受教育年限在15年以上。三是随着我国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政府和人民对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增高,中职生和家长在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意愿较强。此階段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与发展问题,关于中职生就业研究的文献量在逐年下降。较突出的关键词主要有“校企合作”“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核心能力”“就业软实力”“职业发展能力”等。

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多年来长期探讨的话题,此阶段有多部文件提出要加强校企合作,缓解就业矛盾。如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深化校企、校地合作,积极推行校企联合招生和培养,构建集团化办学模式,促进产教融合”。个体职业发展中职业道德占有重要席位,2017年印发《“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的通知》指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并将其贯穿于教育培训全过程”。“职业核心能力”“就业软实力”“职业发展能力”三者均是提高中职生就业竞争力的体现,就业竞争力主要是指在就业中相对其他竞争者更能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和素质[12],通过分析中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就业软实力及职业发展能力提升中职生就业竞争力,从中职生自身转变结合政府的政策战略,内外兼顾改善我国中职生就业严峻的现状。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从研究力量看,中职生就业研究的主力军是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师,高等院校、社会科研机构参与的人员较少,还未形成科学的研究群体。作者之间、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程度较低,从作者看,仅有一个合作连线,而机构之间均是单独研究。从研究内容看,存在围绕同一问题重复变换探讨的现象。从研究质量看,关于中职生就业研究总体的数量不少,但高质量的文献量却不多,662篇样本仅有93篇核心期刊,可见关于中职生就业研究的质量不高。为改善我国中职生就业研究的现状,需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整合研究力量,提高研究科学性

影响中职生就业态势的既有来自宏观的政策制度、中观的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行业需求,也有来自微观的中职生个体等多个方面。从当前对中职生就业研究的作者和机构分析来看,目前进入该领域的研究人员中等职业学校占主导,有小部分职业教育研究所成员,而普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及行业企业的人员参与度较低。此外,参与研究人员中相互合作的较少,独立研究者居多,没有形成一个核心的研究群体。一个研究领域的核心人物对于领域发展起到了關键性的作用,有了领军人物及团队,研究才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否则难以发挥研究合力。首先政府要尽快成立中职生就业的专门研究团队及机构,发挥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各研究机构的参与力度,提高中高职院校、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及其与其他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的跨合作意识的作用。其次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研究所的功能,选拔一批重点人才作为引领者。政府要支持和培育中职生就业的核心研究者,建设以中职生就业为基础的职业院校就业处,提高研究者待遇,提高中职生就业研究的科学性,促进中职生高质量就业。

(二)转变研究方向,创新研究视角

高职扩招100万计划的实施,使得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发生了巨大转变。中职院校不再是以就业为导向,而是随着高职扩招转向以为高一级职业院校培养合格新生为导向,因此中职生就业研究的方向也应随着中职院校培养重心转变而转变。当前中职生就业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在传统的就业问题研究上,如就业现状、就业指导、就业心理、职业生涯规划等。《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实质上包括两个方面:职业教育要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服务更高质量的就业。因此高职扩招100万不是中职毕业生就业研究的终结,而是传统中职生就业研究转变的开始。方案中提到,中职大力发展的区域主要是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主要面向的教育对象是学困生、贫困生、残疾人、农民工、下岗职工、退役军人或运动员。因此未来中职生就业需在三个方面有所增强,顺应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一是增强特殊中职毕业生就业研究。中等职业教育赋予了残疾人一技之长,大大拓展了残疾人就业空间,帮助残疾人创业就业,一方面可以减轻家庭、社会与个人的负担;另一方面从残疾人自身而言,增强残疾人生存能力,提高自身的尊严,增强社会稳定。二是加强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中职生就业研究。习总书记曾说“扶贫要先扶智”,职业教育是精准扶贫的根本途径,因此未来中职生就业研究需要更加关注贫困生的就业路径和就业现状,服务于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三是增强对中职生职业培训的研究。当前,我国9亿劳动人口当中有超过1/3的人是初级工以下,这对我国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的质量与品牌以及自身就业机会与发展都造成很大影响。

(三)提高研究质量,扩大研究层次

中职生就业研究的文献质量总体不高,核心期刊和C刊所占的比例较低,文献的引用率和下载频次低,与我国职业教育战略发展有直接关系。相比较中职生就业研究,我国高职生就业研究的成果更为丰富,研究质量更高。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重心主要在高等职业教育上,对中职的关注度低,故而对中职生就业的关注度不会太高。但是中等职业教育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承担着助力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因此,未来首先政府要加强对中职生就业的关注,通过政策保障和科研资金鼓励增强研究者的研究热情,引导中职生就业研究的方向。其次要承担各科研机构之间的搭桥者,引导我国中高职院校、普通院校及企业行业等科研机构相互合作和共享。最后各研究者需要充分吸收国际中职生就业研究的经验,深度挖掘研究内容,完善研究方法,创新研究视角,从而不断提升中职生就业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度,增强中职生就业研究为社会服务的力度。

参考文献:

[1] 匡瑛,石伟平.论高职百万扩招的政策意图、内涵实质与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9(05):92-96.

[2] 李杰,陈超美.科学文本挖掘及可视化(第二版)[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7:1.

[3]  陈超美,陈悦.科学发现的结构与时间属性[J].科学与管理,2014,34(03):27-32+81.

[4]  郝天聪,石伟平.就业导向,还是生涯导向?——职业教育发展两难抉择的破解之策[J].教育科学,2017,33(02):59-65.

[5] 吴东霞,郑通祥.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9(18):68-71.

[6] 胡铁,王迎.农村中职生就业能力调查与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29):71-75.

[7]  林慧.论中等职业教育转型发展中的内涵建设——以广东阳江地区为例[J].河北职业教育,2018,2(01):16-18.

[8]  邱金国,孙世雄,马述章.当前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新疆昌吉州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6):83-84.

[9] 宋小红,曹峰.中职生的就业问题及应对策略浅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8(18):175-176.

[10] 张金波.近二十年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前沿及热点研究——基于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5(49):158-164+170.

[11] 崔红红.关于中职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4(03):52-54.

[12] 郑月波.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现状与提升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5(24):107-110.

我国学校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有效的体育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类体育素质教育都是为保证课程质量服务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确保体育素质教育以科学的方式进行,从而为大学教育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大学体育课程  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  教学体系

目前,我国大学体育素质教育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当代的大学体育依托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科学进行教学工作,能很好地考虑整个大学体育教学体系的整体性,从而保证大学体育的教学更有效。

一、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体育的素质教育模式需进一步完善

当今社会,对素质教育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各类素质教育手段显然还达不到这个要求,大学体育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调配各种资源开展素质教育工作。素质教育模式的建立既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又能得到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所以,作为影响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素质教育模式需要相关部门集中力量加以解决。

(二)素质教育工作在速度和准确性方面没有达到要求

在体育素质教育中,速度和准确性不能满足要求也是一个关键问题。素质教育工作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是否科学,在执行课程教学中是否正确。保证了这两点,大学体育的课程建设就是有效的。但要提高素质教育工作,必须要优化素质教育和管理技术,确保数据准确,并使整个管理系统良好运行。

(三)素质教育方案的审查问题

目前,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方案的制定是教学部门的硬性要求。但由于目前还缺少一个普适性的素质教育方案审查流程,有效的审查在当今条件下很难满足,因此在后期交由教师执行时,素质教育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把控。因此,要通过建立有效的审核流程来提高体育课程的素质教育质量。这种审核应当涵盖从体育活动的选取到课堂讲授的各个阶段,全方位提高体育课程的素质教育质量。解决好这个问题,才可达成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双赢。

二、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改革方向

(一)组织体育竞赛激发大学生体育热情

体育运动是活跃教学气氛的重要举措之一。互联网时代,这类竞赛的组织已不限于一所学校。互联网的方便使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比赛的组织也变得更加方便。通过比赛培养这部分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使他们爱上体育,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而且在竞赛的督促下,大学生会主动地寻找一些有效的运动策略,如此不仅能提高自身的体育锻炼水平,而且加强了体育知识的运用能力。利用网络作为媒介,可很好地解决组织比赛难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组织比赛的宣传成本,值得大力推广。

(二)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

我们需要及时高效地进行素质教育计划的制定,应当严格按照规划,设计符合要求的课程,如发现课程体系的特性与实际状况不匹配,要以实际情况为准。除此之外,还可将一些新型的课程设计理念引进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且这一过程要在保证课程体系完备的前提下进行。为了保证课程的有效性并提高工作效率,可将课程的设计分配给多个教学小组同时进行,通过规划将体育素质教育过程分为几个相互独立的项目,可将任务分配到不同的团队中,方便进行统一管理。

(三)为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转型提供充分支撑

国家、社会更应重视这方面的问题,拨出专项资金帮助高校进行体育素质教育转型。为此,高校本身也应该加强重视,在这方面做更多投入。归根结底,对课程体系的投资将转化为巨大收益。长期来看,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有鉴于此,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将得到广泛调动。所以,建立专门的人才培养体系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具体来说,应先招收素质教育改革专业人员,再设立专业工作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单位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此后学校应按照原计划顺利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并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确保人才培养方法的技术水平能顺利提高,给学生带来更好锻炼体验。此外,国家应不定期对高校的素质教育系统进行检查,并对教师的工作水平进行检查,从而使学校更有动力开展相关工作。

三、结语

由于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缺乏有效的引导和锻炼习惯的培养,同时部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存在障碍。这些问题一方面打击了部分大学生的信心,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这部分高校学生着手,让这部分大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

本文分析了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行之有效的对策,希望能给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以啟示。

我国学校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从教师的角度,审视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归纳出精神不良、结构不良和内容不良等三类不良课堂的类型。从新课程的角度,提出改进化学不良课堂的三个原则:“学为中心”、“建构为本”及“有效教学”原则,它们不是教育学上最重要的教学原则,但在诊断和改进化学课堂教学问题上具有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化学;不良课堂;诊断;改进;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02.015

所谓健康课堂,就是根据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要求,遵循人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课堂。[1]不良课堂作为基于健康课堂的一种提法,其诊断和改进的目的,从学的角度看,是关注并改进课堂的不良问题,促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健康发展。从教的角度看,是践行新课程理念,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行为的转变。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改进,是使不良课堂向健康课堂转变,促进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在进行不良课堂的诊断分析中,不仅要在诊断中发现不良问题(表象),更要分析不良问题背后所存在的观念问题(实质),才能真正达到改进的目的和效果。

一、“不良课堂”的类型诊断

1.精神不良课堂

课堂教学中的“精神”,包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客观、求真、理性、实证、创新、宽容”是人们对科学精神的一般理解。人文精神则一般体现在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中。 “落实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向,纠正忽视人文科学的教育偏向”[2]是新课改的重要导向。因此新课程强调要突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要发挥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课堂教学的精神不良主要体现在:未能恰当地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实际上,新课程所强调的科学史教育、STSE教育,正是为了更好地在科学教育中融入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从学科角度看,精神不良还体现在:教学方式、方法、策略不符合化学的学科精神。学科精神作为一门学科的内在逻辑,是学科自身的重要特点。课堂教学应基于学科精神的指导,选择符合学科精神的教学方法。过去的课堂教学中常出现以练代学,以考代评的现象,实验教学中常借“效率”之名,以讲实验代替演示实验,以演示实验代替学生实验,等等。诸如此类违背化学学科精神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都是学科精神不良课堂的典型。当前美国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中所强调的学习进阶,力图从学生认知角度了解学生在一定时间跨度内,对科学概念、科学实践的进阶认知方式,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理解,这种结合学习心理和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正是我国科学教育一直强调却在具体化和实践性上有较大差距的方面——依学生心理发展进行教学。

2. 结构不良课堂

结构不良的课堂是在一开始的教学设计阶段产生的,主要分为程序结构不良和知识结构不良两种情况。从课堂角度出发,结构不良是指教学活动的程序、环节安排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未能依据学生、教师的具体情况对教学情境、师生互动、过程评价等内容做出恰当安排。课堂教学讲究“序”的安排,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心中都对这个“序”作好了安排。但如果这个“序”不符合学生认知的“序”,不符合课堂反馈所要求的“序”,并未能及时对预设的“序”及时调整,那课堂教学就会产生结构缺陷,降低教学的有效性。

从学科角度出发,结构不良是指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安排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未能依据所授内容在整体学科体系中的逻辑结构对教学内容的深浅度及呈现方式做出合理适当的安排,不符合学科结构的特点。比如,我国化学新课程中的螺旋式编排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容易被忽视,许多老师,尤其是刚从高年级“轮回”到低年级的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按老习惯“一步到位”。以“原子结构”为例,新课程体系从九年级到高中必修、选修分别做了不同教学要求的安排。但教师们可能会在九年级实行高中必修中对原子结构的教学要求,在必修阶段又掺入过多选修阶段才要求的内容。

3. 内容不良课堂

内容不良的课堂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在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上的欠缺。科学性是指内容本身是否正确,合理性和有效性是对教学目标而言,如,在重难点、知识迁移、思维发展等方面是否合理、有效。从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出发,一堂课的知识要点是相对固定、有限的,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所做的就是构思如何组织、丰富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那么,所丰富的课堂内容,是否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有助于学科思维的发展,形成深层次的学习,所设计习题对检验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否有效,是否有助于知识的迁移等等,就是判断是否不良的依据。

教学内容是依据课程标准、教科书、学情、教学资源等客观要求和教师的经验、风格特点、教学观、教学方法等主观选择而确定的。教学的客观要求和教师的主观经验共同决定了具体的教学内容,两者的有机组合是避免内容不良的关键。例如,化学概念、原理作为学科体系的知识骨架,大多都是抽象概括。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如何丰富内容让这些“干巴巴”的概念框架变得“有血有肉”,还要考虑这些内容的呈现方式,让抽象的概念生动易懂。如果一堂概念课晦涩难懂,学生的意义建构就会产生障碍,这些概念框架就难以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框架。

二、“不良课堂”的改进原则

1. “学为中心”原则

在新课改进行了十余年的今天,“学生中心”在大部分教师的表层意识上已不存问题。但当前的课堂教学在处理“学生中心”的问题上,依然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评价标准的缺失和评价水平的差异,以及理解的偏差,“学生中心”往往仅停留在了教学时间、教学活动上向学生倾斜,在学生的学习上并无实质变化。这种仅以时间、活动来衡量的“学生中心”导致了“课堂很活跃,课后全不会”的伪教学问题。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的“考试指挥棒”意识让“学科中心”、“教师中心”的观念成为新课改最难啃的骨头。教师们总认为这是“考试”与“学生中心”之间无解的矛盾。事实上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对“应试哲学”的崇拜而导致的一种“懒教”。

实际上,新课程所提倡的“学生中心”,其目的是让教师更关注学生的“学”,让课堂的焦点放在学生“如何学习、学得如何”的问题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为中心”应该比“学生中心”的提法更切合新课程的理念。在以践行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的的课堂诊断与改进中,显然应以“学为中心”。如果能真正做到“学为中心”,那么“考试”就不会成为矛盾,因为考试即是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关键还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这个问题回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思考自己的教学观念和行为,是否在解决“学生如何学习”的问题。

2. “建构为本”原则

建构主义作为新课程的主流理论之一,其教学观和学习观对科学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建构主义对知识、学习和教学的主要观点见表1。从表中,我们不难发现,建构为本的课堂教学旨在以学习者自己的方式对知识形成深刻理解。因此,关注学生意义建构的过程和认知发展的过程成了建构为本的课堂教学的重心。它要求教师去思考如何通过“支架”、“抛锚”、“随机进入”,突破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障碍,实现意义建构;如何通过学生已有经验将教学内容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如何通过螺旋式、进阶式的教学实现学生理解力的发展;如何通过结构良好到结构不良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从化学学科的角度看,建构为本的深层次要求就是实现化学观念的建构。宋心琦教授认为,学生能否牢固地、准确地、哪怕只是定性地建立起基本的化学观念应当是中学化学教学的第一目标。[4]一堂化学课所含的知识类型可能是多样的,如化学事实、化学概念和原理、化学过程及方法,等等。许多课堂关注的是这些事实的具体内容、概念的具体定义、方法的具体运用,导致化学思维的缺失。观念建构为本的课堂教学,首先应关注这些化学知识的背后所蕴含的化学观念,然后确认哪些知识能成为观念建构的工具和载体,最后再考虑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创造何种情境去促进学生建构起自己的观念体系。

3. “有效教学”原则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核心追求,尽管学界目前对有效教学尚无统一的定义,但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发展的目的,得到了学者们共同的认可。如果从“学为中心”原则来界定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原则可表述为以下三个方面[5]:一、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衡量有效教学的唯一标准。二、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基础。三、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条件,促进有效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换句话说,有效教学原则就是给课堂教学的评价划定的一个标准。根据上述界定的内涵,我们可以从课堂教学的三个要素对有效教学做出评估:一是学生的学,是否是有效地学,是否检验了学习结果的有效性。二是教师的教,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是否在为有效学习服务。三是教学内容,是否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创设了合适的教学情境,情境的内容是否在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帮助。

三、小结

精神、结构和内容是课堂视角的三个维度(见图1),从这三个维度诊断课堂的不良状况,就好比检查一个人的精神、骨架(结构)、血肉(内容)的健康问题。大多数时候,不良课堂的类型不会是单一型的,三种不良问题往往会交织在一起,如学科精神的不良问题,容易导致课堂结构不良,结构不良又容易导致内容的不良。应当承认,“完美”的健康课堂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因为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教师个人的水平差异,导致设计到实施的偏差,使得课堂教学存在着各种不足与缺憾。但也正是这些“缺憾”所造成的“不良课堂”的存在,才使得课堂教学能在不断地诊断、分析、改进中,趋于“完美”,实现学生、教师的共同发展。

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教与学的结果是课堂教学设计和评价的关注点,基于这三个关注点的课堂教学改进原则中,“学为中心”是第一原则,也是“建构为本”的前提条件,遵循“建构为本”原则,就能依学科精神、学科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就能解决精神不良和结构不良的问题。而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追求,遵循“有效教学”原则,就能依据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有效建构,内容不良的问题亦迎刃而解。三个原则互相关联,共同指导着课堂教学的改进方向。

参考文献

[1] 涂艳国.健康课堂中的评价导向初探[J].新课程研究,2013,(4):37-38

[2]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3] 刘儒德.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J].人民教育,2005,(17):9-11

[4] 宋心琦,胡美玲.对中学化学的主要任务和教材改革的看法[J].化学教育,2001,(9):9-13

[5] 刘桂秋.有效教学概念新探——综合有效教学观之下的有效教学[J]. 课程·教材·教法,2008,28(9):11-15

我国学校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现代会计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多,对会计人才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研究我国会计教育现状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

关键词:会计教育;会计教育研究;现状;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经济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作为支撑,会计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随之不断提高,会计人才的培养也越发受到重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传统的会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加快对我国会计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研究,对于培养现代化会计专业人才,服务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现阶段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新形势下的会计教育发展路径提出了几点策略。

1 我国会计教育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1.1 会计教育环境差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意识到会计教育和会计人才培养对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是从当前会计教育现状来看,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会计教育环境相对较差。一方面,我国会计教育分布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专科教育等多个教育体系当中,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学形式陈旧,师资力量短缺。近年来,我国虽然大力倡导教育体制改革,但是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期,会计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工程,会计内容多且复杂,包括财务会计、审计、会计电算化、会计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很多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单一的考核方式,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于学生会计专业技能的提高。此外,会计教育环境差还体现在国家和学校没有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所必须的设施和条件,现有师资的学历和能力水平也不能满足职业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师缺乏对会计教育的专业化研究和解读,导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目标不明确,教育效果差。

1.2 会计人才培养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我国融入了大量的跨国公司,并且开始开展本土化经营,这就使得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熟悉世界贸易规则的、实践技能型的金融、贸易、会计等方面的人才,会计行业在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步提升。在这一关键时期,加强对会计教育的改革和研究十分迫切。目前,我国会计教育面临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在开展会计人才培养时缺乏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很多学校都没有对会计教育行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也没有详细调查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现状,导致现有会计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难以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普遍存在重视专业知识教学,忽视职业技能培养的问题,导致我国会计教育行业发展停滞不前。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我国会计教育行业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深化改革,以期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会计人才。

2 改进当前会计教育现状的对策

2.1 完善会计教育学科体系

要想切实推进我国会计教育行业改革,深化会计人才培养对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我国必须不断完善会计教育学科体系,根据实际情况优化会计课程体系建设。首先,作为培养现代化会计人才的职业院校,必须要摆脱行业和部门的限制,充分了解企业和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能力要求,进而有计划地设置会计专业教学目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合理安排,在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的同时,还要实现会计学科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使得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满足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其次,学校要在现有会计体系当中加入学生就业相关的指导和技能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会计就业信息和发展前景,进而明确学习目标,在学科体系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掌握从事会计工作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完善会计课程设置,实现学科之间的有效联系,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现代化会计人才。

2.2 加强会计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提升我国会计教育行业的发展水平,深化会计教育改革,我国必须加强会计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对会计教师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实践技能、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从根本上提高会计教育资源的整体水平。首先,学校要加强对高水平、高资历会计专业教师的引进,不仅要掌握现代教育技能,还要充分了解会计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具备较高的会计实践技能,进而在开展会计教学时就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其次,学校还要对现有教师进行教育培训,强化校企合作,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参与岗位实践;还可以聘请企业会计岗位的专业工作人员来校担任教师,从而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实践技能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此外,学校还要定期组织会计专业教师开展教育研讨会,深入探究当前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而促进我国会计教育行业的创新发展。

2.3 强化会计实践教学

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必须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因此这就需要现代会计教育改革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首先,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参与会计岗位实践的环境和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岗位工作中熟悉会计软件系统的操作,提高实践水平。其次,教师还要建立会计校内实训基地,在现有课程体系当中加入会计实训课程,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与会计实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强化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

3 总结

综上,我国当前会计教育行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会计教育研究的也不够深入,会计教育环境相对较差,不利于现代化会计人才的培养。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必须加大会计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完善会计教育学科体系,加强会计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还要重视会计实践教学,从而实现会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参考文献:

[1]朱静.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现状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10):447.

[2]呼雯.浅谈我国会计教育现状[J].青春岁月,2013(11):260.

[3]许曼.高校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解决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5(35):250-251.

上一篇:目的异化道德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德育方法特征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