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语文教学法范文

2024-06-24

浅谈创新语文教学法范文第1篇

1 营造学习气氛, 培养创新兴趣

兴趣是人的精神对特定对象或某种事物的喜爱和趋向, 是人在探索、认识某种对象的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乐趣。这种乐趣能够使人们得到极大的满足, 从而促进人们注意力高度集中, 达到忘我的程度[2]。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因为如此, 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扬民主,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鼓励学生多向思维, 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从而产生探索、创新的愿望。

2 利用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训练思维能力

文学作品在中学语文中占有很大的篇幅, 文学作品本身的模糊性、多义性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的有利因素。由于文学作品具有特殊性, 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用科学原理性的方法, 这好比用解剖刀分析一个美人一样让人乏味。“一千个人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它能引发人最广阔的想象空间[3]。分析作品有利于打破思维定式, 例如在学习《愚公移山》时, 我就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如何评价愚公?学生们纷纷发表不同的见解, 答案五花八门, 只要他们说的有道理, 我都给予肯定。这样做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有利于形成开放、发散式思维方式。在课文分析中要避免过多理性分析, 要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文学作品以想象性著称, 分析它有利于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别能力。

3 创造条件, 培养创新意识

利用课外阅读培养思维的深广度。通过阅读, 可以增长见识, 扩大知识领域, 开阔视野, 避免看问题片面偏执, 训练思维的广度。思维具有一定广度的人, 往往具有广博的知识, 遇事能左右逢源, 做到全面地分清主次, 全方位地思考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 学生在与文本的交流中能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看到本质, 抓住规律, 揭示事物的多种关系, 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4]。例如读《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名著, 读一遍有一遍的不同理解和感受, 这就是思考的结果。在阅读中提高思辨力。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在阅读中思考会让我们从浑浊走向清晰, 从浅表走向深入, 能让我们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指导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阅读积累的材料可以为写作奠定知识、文化基础, 增大素材的储备, 使学生在写作中有事可写、有情可发。这样就能够做到通过阅读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时解决写作中出现的问题, 反之又可以通过写作实践加强阅读中的理解, 再将理解渗透于个人的写作实践中, 形成阅读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 写作能力的发展又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这样一种良性循环。

4 利用写作培养创新思维

写作是检验语文能力的最重要的工具。作文教学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特别是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而且能发展思维, 提高认识, 深化阅读、规范口语表达, 并能在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主要是指导学生认识事物, 理解生活。这是审题立意、驾驭题材等的基础。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越具体、越全面、越深刻, 写出来的文章就越有意义和价值。

4.1 善于联想和想象

在写作活动中, 想象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我让学生根据《卖炭翁》的内容, 合理想象老翁的炭被抢走后的事, 写一篇三百字以下的文章。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 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想象的基本形式是联想, 联想的方式很多, 善于联想, 离不开丰厚的知识和认真的思考, 不仅要注意收集生活中的见闻, 还要用心探究客观事物中所蕴含的道理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

4.2 深入地思考生活

深入思考生活, 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上, 对生活的理性认识。例如:我让学生写《丰收的秋天》, 就让他们注意观察秋天的事物, 写出自己的感受。辨证地看待问题, 全面地认识事物, 看问题不能以偏概全, 要引导学生学会全面地、辨证地看问题, 抓住主要矛盾, 训练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周密性。例如, 作文试题《读〈画蛋〉有感》, 有的学生准确的概括成五个字:名师出高徒。然后在把这五个字分解为“师之教有方”和“徒之学不怠”两个方面, 写作重点放在后者。这样, 既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又避免了片面性, 文章就有了雄辩的逻辑力量。

4.3 多角度、多侧面地认识事物

指的是看问题不能一成不变。“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在写作训练中应要求学生学会“换一种眼光”看待事物, 用发展变化的眼观看待事物, 从不同角度, 不同侧面来认识问题, 使得文章推陈出新, 不落俗套[5]。同时, 也有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

总之, 语文课程教学可以通过听说读写来发展思维的变通性和流畅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只有时时处处将创新手段融入教学, 教学才会更加充满活力。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重点。初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正处于成长阶段, 因此初中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语文课堂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个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好的地方, 因此语文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不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 培养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方式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参考文献

[1] 周美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重在引导[J].江西教育, 2005 (12) :27.

[2] 朱文.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江西教育, 2008 (4) :57.

[3] 竺秀莲.让创新思维充满语文课堂[J].文学教育, 2008 (2) :62.

[4] 王佐.儒家文化与创新思维[J].科学决策, 2008 (4) :40.

浅谈创新语文教学法范文第2篇

1 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是一个人不愿墨守陈规, 渴求标新立异, 自觉地要求自己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途径, 从超常规的独特视角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态度和意愿。在创新活动中, 有了创新意识, 才能抓住创新时机, 启动创新思维, 产生创新方法。因此, 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而语言文字其理解的多维性、运用的可变性、内涵外延的丰富性等特点,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天地。关键是教师自己要有创新意识。教师要有意识的树立“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意识。老师创设的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中, 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培养, 创新激情才能得到激发。

2 依靠教材, 寻找创新资源, 培养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蕴涵着丰富的创新资源, 有很多适合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资源, 如果能合理用这些资源, 对于实施创新教育至关重要。

2.1 词、句、段、篇之中蕴涵着创新资源

词、句的创新主要表现在词、句理解和词、句运用上的创新。如《月光曲》中, 当贝多芬弹完一曲后, 盲姑娘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 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 却又弹了一曲。“贝多芬没有回答”这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句子。为了使学生理解这个句子, 可设计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盲姑娘的话?”引导学生思考“没有回答”的各种原因, 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2.2 语言、思维、德育、美育之中蕴含着创新资源

如《司马光砸缸》一课, 教学时教师应挖掘教材中的创新资源, 引导学生认识救人既要有勇, 又要有谋, 进而从这一故事引申到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按定势思维方式救人, 得想办法让人离开水, 而司马光运用逆向思维方式, 把缸砸破, 让水离开人。如果教师挖掘出了这一创新资源, 通过训练, 就能使学生既受到见义勇为的思想教育, 又得到创新思维的锻炼。

3 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3.1 启发法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 有时片面强调繁琐练习、盲目抄写、过多背诵以及偏重死记硬背的考试, 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思维的发展, 使知识的迁移能力大为降低, 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只有通过教师启发式的教学, 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 激发积极的思维,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有所发现。应该说, 启发性只是创新教育教学中所要求的原则, 任何一种旨在启发和引导学生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方法都可以使用, 如发现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疑问式教学法以及暗示教学法等。启发式教育的本质在于, 它通过启发知识来创新。其基本形式有:启发问题、启发猜想、启发概括。启发问题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启发猜想就是对提出的问题要敢于大胆地猜测、想象和联想;启改概括就是使知识在积累中不断选择、提炼, 从而获得更新。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 可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三天之内江上没有大雾,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计划落空了, 事情的结果会是怎样呢?如果鲁肃事前把诸葛亮的妙计告诉了周瑜又会怎样呢?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多角度, 灵活地观察、分析问题, 就能发展他们创造思维。如教学《狼和小羊》后, 重新播放录相, 当狼扑向羊时定格, 引导想象, 问:“小羊最后被狼吃掉了吗?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给故事加个结尾。”学生兴趣盎然, 思维的闸门打开, 很快就编出了好几种故事结尾。这就能调动学生的创新的积极性。

3.2 讨论法

讨论法教学具有信息源多、能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即时反馈能力等优点, 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合作学习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一般采用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计论、教师讲评的步骤。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通过自学汇报、自学提问、与他人交流、讨论, 甚至是争论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课堂上营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自由争辩的气氛, 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就会引发学生的想象力, 激活思维力, 诱发创新力。

但是小学生年龄小, 自主能力较差, 采取讨论的学习形式时, 要求教师精心组织。指导小组成员采取合适的讨论、交流方式, 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或推诿中浪费学习时间。在小组活动中采取轮流制, 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 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在分组讨论时, 要注意问题本身的讨论价值, 避免讨论流于形式。在相互交流时,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 并从中鉴别哪些看法与自己的相同, 哪些与自己的不同, 避免交流时过多的内容雷同, 影响讨论的实效。

3.3 演示实验法

在语文教学中,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的需要, 教师做适当的演示或让学生动手实验一下, 是十分有益的。教《田忌赛马》时,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田忌调换马的出场顺序以获胜的可能性, 便可组织学生用两组不同颜色的小物品 (代表不同等级的马) 作调换出场顺序试验。通过实验, 学生发现6种出场顺序只有一种能获胜, 从而认识到孙膑的主意是建立在细心观察、科学分析基础之上的。同时, 学生也得到了系统论思想的训练。

4 开展实践活动寻求创新

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亲自参加实践, 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培养能力, 发挥个性特长。说直接一点, 就是将语文教学的“面”扩出去。实践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 可以办班刊, 出作文集, 开朗诵会, 搞辩论赛, 搞课前3分钟演讲, 搞每日一记、每日一摘, 进行社会调查, 开展课外阅读比赛……例如, 在学了《灰雀》、《奇怪的大石头》等这种类型的课文时, 可以让在活动课上以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的。他们根据课文的内容自己的想像, 任意发挥, 自由表演, 对参加的, 给予肯定和鼓励;对表演独特、新颖的, 进行表扬奖励。通过此项活动, 把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 使他们积极参与其中, 受到锻炼, 提高创新能力。

总之, 创新已成为了当今的主旋律, 小学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创新意识, 注重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和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 努力使他们不但具有深厚的语言文字的交际功底, 还具有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 真正把学生作为社会的人来教育和培养。

摘要: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创新能力。本文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在创新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等方面上下功夫。

浅谈创新语文教学法范文第3篇

1 大胆设计, 放宽质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性思维是一项复杂而抽象的思维活动, 不是凭空产生的, 必须借助某些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 提出贴近学生思维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前进行教课设计, 放宽教学范围的束缚, 让学生课余时间消化课堂内容, 在大思维环境下消化课本知识, 在大智慧下产生巨大的能量。如《社戏》一文, 对学生可问文章的题目是《社戏》, 但文章真正写看戏的内容却不多, 而写了许多看戏外的小事, 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去读书, 就能较快地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精心设计提问的同时, 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 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深入地因势利导。阅读《故乡》时, 文中所描述的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简直判若两人, 其中也写了杨二嫂前后外貌、语言、动作行为的不同。经过对闰土、杨二嫂前后的比较分析, 就可提出以下问题:20年前的闰土和20年后的闰土有什么不同?这变化表现在哪儿?杨二嫂有什么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正是在这种质疑发难中不断得到发展与提高。

2 悉心引导, 引发联想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一个人的知识是静止的、封闭的和有限的, 而想像力是运动的、开放的和无限的。因此, 教师要想方设法教会学生运用假设想象、补充想象、超前想象、比拟想像等多种想象, 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化越来越多地迸发出来。

“联想是从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能力。是侧向思维的一种形式”, 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类比联想、因果联想等联想形式, 让学生打开思路, 使思维向纵、横、逆等多向扩散, 变单向的直线思维为多向的辐射思维, 从而有可能创造出新的形象、新的思想来。例如读了有关“仿生学”的文章, 引导学生展开类比联想:从鱼鳃功能联想到制造类鱼鳃, 人们戴上它就可以长期遨游海底:由蝙蝠夜间飞行发出超声波。联想到给盲人安上“超声波收发仪”。可以像常人一样行动自如……

例如鼓励学生组成剧组, 自编、自导、自演《变色龙》、《孔乙己》等课本剧;举行小制作比赛, 然后写成说明文或小论文, 相互交流;把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所列的课外阅读书目向学生推荐介绍, 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坚持写读书笔记;引导学生深入工厂、农村体验生活, 学写调查报告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必然会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获得知识、方法和创新能力。

3 发散探索, 和谐教育

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 促使学生围绕既定的学习目标, 对学习课题或问题情境作多角度, 多层次的观察分析、思考, 尽可能寻求多种答案, 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 多渠道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并有所创新。从思维过程的特点来看, 这一阶段主要体现了创新性思维与收敛思维和谐辩证统一的过程, 体现了创新想象和联想的发挥及灵感直觉的勃发。当学生对某一问题展开发散思考时, 其思维触角迅速、流畅地向各个角度、层次扩展开去, 力求与众不同, 并与创新想象、联想不断协同发挥。其间的关键是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这一发散中心“轴”展开发散思考。因此, 教师怎样通过课堂提问拓开学生的思路, 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探索, 二者和谐互动, 是关键阶段中的关键一着, 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几方面。

(1) 多向性提问即教师先提出思考某一个问题的出发点, 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这一问题情境, 沿着不同的方向 (正向、侧向、逆向) 、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理解、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多种答案, 鼓励学生不断向自己提问:还有什么新的角度?还有什么方面没有考虑到?想方设法寻找最佳答案。这种提问尤其适合于内含丰富的课文。

(2) 联想性提问即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在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 从多种角度去发挥创新想象和联想, 把课文中没有写到但又有密切关系的内容推想出来, 以加深和拓宽对课文中人物、主题或写作方法的领会。有的是引发学生换角度推想情节内容;有的是引发学生根据课文的情节、结局推想未来情节;有的是引发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推想被省略的部分。

(3) 求异性提问即向学生提出不满足予课文中现成的结论和观点, 用突破课文“束缚”的新角度, 新观点去认识事物, 提出与课文不同的见解。其中包括引发辩证求异、逆向求异和多向求异三种。

(4) 拓展性提问即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把对某个问题的理解从课文中“跳”出来, 作时空上拓展延伸, 联系现实来谈出新的看法。

发散探索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思维活动过程, 但也离不开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二者和谐互动, 才能促进学生思维创新发展。

总之, 只要教师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思的全面训练, 并且指导得法, 就一定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教学实践而真正转化为创新能力。我们只能根据教材特点, 教学内容及目的, 教学对象的发展思维特征和学习心理特点灵活而适当地运用, 切忌把它绝对化、凝固化, 不顾实际情况而盲目套用。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 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 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谐互动, 创新发展。也就是说, 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教学实践而真正转化为创新能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创新型思维

参考文献

[1] 陈克勤.中学开设“创新思维训练”课程的实验研究报告[D].华中师范大学, 2000.

浅谈创新语文教学法范文第4篇

汉语文在其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在语言结构、文字形态、优秀作品里深深积淀并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和创新精神。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素有因材施教、启发引导、学思结合、自悟自得、强调语感、注重实践、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等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积极因素。在提倡科教兴国的今天,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继承和发扬这些积极因素,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学生的主体性是密不可分的。创新是主体性体现的最高层次, 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 也就谈不到在学习中创新的问题。本文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谈一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问题。

1 在教师的主导下, 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 对于学生来说, 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积极、主观能动性。

(1) 对主导和主体的认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体现在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学习, 体现在学生能根据自身的水平和需要有选择地学习, 体现在学生能独立自主地参加学习的全过程, 会调节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 更体现在不墨守成规、创造性地学习上。学生在学习中主体性的发挥, 要靠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要热爱教学, 善于教学, 教师要从学生需要出发, 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 实施“差异教学”, 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 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学习的潜能得到极大地开发。学生的主体性正是在教师主导设计的各种教学活动中, 得以充分发挥的。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创新精神才有可能得到培养。

(2) 调动学生的动力系统, 使学生爱学习, 敢于创新。弘扬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关键要改善学生的主体结构。主体结构中的动力系统具有激活、驱动、强化和调节的作用。学生主动学习的本质是学习活动出于自我的需要。教师为学生制订的教学目标应分别处于他们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 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认知前提, 安排好新旧知识的连结, 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教学目标内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 调动学生自身的动力系统。

(3) 帮助学生建立操作系统, 使学生会学习, 勇于创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仅体现在爱学习上, 而且体现在会学习上。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那种将知识通过讲解直接传授给学生的做法 (必要的讲解是需要的) , 而是以课文为例子, 让他们在丰富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建立操作系统, 使学生会学习, 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主动而独立地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 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 迸发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巧设疑问, 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如教《故乡》, 我问学生:闰土称我为“老爷”, 杨二嫂称我为“贵人”, 他们对“我”的感情是否一样?如教《孔乙已》时, 我说鲁迅先生在自己创作的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已》, 为什么呢?接着我又问《孔乙已》描绘了孔乙已的悲惨遭遇, 究竟是命运的悲剧, 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再延伸开, 我又问:孔乙已被丁举人打折了腿, 他会状告丁举人吗?通过这一系列有趣问题的讨论, 小说的主题得以挖掘, 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潮, 兴趣油然而生, 创新能力得以发展。

2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正如前面所说, 创新是主体性的最高层次。学生的主体性, 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一个学习不主动、没有求知欲望、懒于思考的人也就无创新可言。

(1) 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 能够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 无顾及地表达自己地创意和心理安全的情感。民主的氛围也利于形成人的健全人格, 使个性得到彻底解放是非常重要的。而健全的人格, 个性的解放是发明创造者必备的要素之一。而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 有赖于教师对学生的公正, 平等和尊重。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旦形成, 学生对教师就会有信赖感, 从而积极配合教学, 发挥出巨大的创造性的潜能。作为教师要以乐观的态度去看待学生的的天性, 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 相信他们的能力。所以师生那种商量的口吻、亲切的微笑, 信任的目光, 肯定的语气, 都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增强求知的信心。总之, 给他们创设一种“易起反应的环境”。

(2) 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个只知道记忆的人, 将永远不会独立思考;一个不会独立思考的人, 不可能取得突破性的成就。创新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重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实现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语文教学中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方式, 启发学生开阔思路, 多思善想, 质疑问难, 重新组织现有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的资料, 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鲁迅先生曾把学习比作蜜蜂采花粉酿蜜, 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自身思维加工制作的过程。一个善教者正是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去解决问题, 掌握知识。如在分析《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主人公是谁时, 我引导学生发展求异思维:“一般小说标题中所涉及的人物就是主人公, 如《孔乙已》、《骆驼祥子》、《范进中举》等, 为什么《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于勒不是主人公?”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比较时, 我从旁点拨、引导, 学生很快就能找出答案。再如《范进中举》这一课, 教师请同学们评价范进这个人。有的说范进是一个受科举制度毒害的可怜的读书人;有的说他是小人得志便疯狂;有的说范进是一个不争气的家伙。另有一个同学的观点却与众不同:他认为范进为了自己的奋斗目标, 刻苦努力, 永不放弃, 终于成功了, 是值得我们学生学习的。老师要肯定这种看法, 鼓励他有自已的见解, 不人云亦云, 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发展求异思维。在教学中发展求异思维, 因势利导, 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 在教学中切实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才会有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摘要: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创新精神,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语文教育更肩负着特别重要的责任。新课标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 而创新正是主体性体现的最高层次, 在教师的主导下, 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调动学生的动力系统, 帮助学生建立操作系统, 注意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并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 使学生爱学习, 会学习, 敢于创新, 勇于创新,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浅谈创新语文教学法范文第5篇

职校语文教师必须适应时代要求, 更新观念。要不断从思想观念, 知识结构, 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接受挑战, 完善自我。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要根据职校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组织和实施教学。善于发现教材中、教学活动中所蕴涵的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因素, 发现学生身上创造的潜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 教材的特点, 教学环境的变化, 巧妙地加于运用, 用创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激活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 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和潜能, 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既要深入地钻研教材, 研究学生, 更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批判地审视自己的事业, 真诚地热爱着自己的学生, 创造性地从事自己的工作。

要善于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造的灵感。在实施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的过程中实施创造教学, 教师必须充分体现求异性、新颖性。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能完全遵循固有的程序和模式, 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地组织教学的内容和过程, 灵活地采取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灵感, 同时也将自己的创造性寓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 在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的同时, 也提高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2 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和保障。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由于缺乏师生间情感上的沟通, 容易造成教师与学生间隔阂, 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思维创造能力受到极大的束缚和压抑, 缺乏独立的判断, 创新的畅想, 创造性的发挥等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 要实现现代素质教育理论所强调的注重和加强学生能力素质要求时, 就必须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羁绊, 在教学活动中, 构建起一个和谐、民主、平等、自然的教学环境, 尊重学生的智慧、情感;保护学生的个性、志趣;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成为知识认知的主人。作为教师应该走进学生的心灵, 从神圣的讲坛走下来,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愉悦, 放下思想包袱, 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 教师要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 充分调动学生智慧的潜能, 启迪学生求知的欲望, 从而形成一种互相尊重与信任的支持氛围。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一个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 能给学生带来轻松愉快的学习心境, 使学生求知欲强, 思想活跃, 他们敢想, 敢说, 敢问, 乐于发表意见,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3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大胆提问

创新意识来自于问题和质疑。古人云:“学贵知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建立在仔细观察和深刻思考基础上的质疑精神是对好奇心的推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造的冲动。作为老师, 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巧设悬念, 启发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教育学生不应一味迷信课本及权威, 而应主动探索, 大胆怀疑前人之说。鼓励学生质疑, 发表独立见解, 同时教师应参与到发现疑问的工作中去, 做到教学相长, 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对已知事物敢于质疑, 敢于否定书本和前人的某些结论, 是形成创新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 只有大胆质疑, 才有可能产生超出课本的独特见解。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要在组织学生钻研教材, 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 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通过讨论, 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在互相间讨论和辩驳中, 他们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路, 完善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由老师根据学生已取得的认识和部分结论,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通过设置连环疑问,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理论, 对提出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进行理性的归纳和总结, 从方法论的高度去逐层掌握质疑、答疑的方法, 得出科学圆满的结论。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优势,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广开渠道, 根据不同的内容、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及个性特点, 选择和组织最适当、最有效的方法, 激发学生多思、多问。启发学生勇于打破思维定势, 想自己所想, 言他人所末言, 大胆质疑, 提出新颖独特的创见。

4 创设情景,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设与课文情景相似的情境,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 发表独到的见解。如:《项链》是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的代表作, 其主人公玛蒂尔德一般被认为是追求虚荣、贪慕享乐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 将她作为“尖锐讽刺”的对象。通过反复研读课文、同学们认为玛蒂尔德在失去十年青春的同时, 体现出她原本的善良与诚实的本性, 表现出她自尊、诚实、守信的美德, 并且得出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 总会经历失败与伤痛等新颖观点。同时, 学完该文后给学生设问:当玛蒂尔德知道这挂项链是假的以后, 她将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这件事;假如这挂项链是真的, 原文情节又会如何发展?通过设问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自由讨论的气氛中闪烁, 学生们从现实生活出发, 结合课文, 对女主人公的命运等问题作了大胆而合理的推测, 得出许多合理和颇有见地的结论。

以上采用创设情景、老师设问、学生讨论等方法, 使学生课堂学习轻松自如, 同时轻松愉快的学习心境为学生思维的突破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5 要注重因材施教, 激发每一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 赏识每一位学生, 不放弃任何一个受教育者, 让鲜花和小草共同沐浴赏识教育的阳光, 是教师应尽的责任。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讽刺挖苦学生, 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要给每一位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时间和空间。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顾及后进生的面子, 保护其自尊心。在课堂上, 语文教师还要教育学生相互尊重, 相互关心。教育优秀学生要谦虚, 不自傲, 不歧视后进生;教育后进生要自强不息, 不自卑, 要创造条件, 给后进生以成功的机会。要针对不同的文章、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思路, 要不断推陈出新, 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 新的感受, 从而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 求知的进取性, 思维的活跃性, 学生的身心才会得到解放。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思维才会变得十分活跃, 才有可能产生创新意识具有创新能力。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要多给予肯定的评价, 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

摘要:在职校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从语文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提高教学水平;着力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及创设情景;注重因材施教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肖行.创新思维培养与训练研究[M].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8.

浅谈创新语文教学法范文第6篇

1 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作文的根本出发点是人, 应该从人本出发, 而不是从文本出发。所谓作文教学从人本出发, 就是在作文教学中既重视作文写作主体的作用, 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提高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又注意培养他们的写作素质和能力, 包括观察、记忆、认识、思维、想象、意志、情感等各个方面。这每一个方面, 都涵盖有丰富的内容。作文教学从人本出发, 还有另一个含义, 这就是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要求、方法、写作实践都要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生活、思维、心理、能力的实际, 使他们面对作文写作感到有话可说有文可写。因此, 从学生实际出发, 我们应该设法让学生去写想写的事、去说乐意说的话, 注意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与创造欲望。

2 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罗丹说:“对于生活,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只有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 才能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真、善、美, 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对生命、自然、生活、社会的亲和力, 感知生命价值追求的美。

2.1 让学生学会发现美

“一花一世界, 一鸟一天堂”, 我们要从身边琐碎的生活小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 感知美。从花的香、草的绿中体味自然从阳光的明媚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从绚丽多彩中感受到生命的丰富。

2.2 让学生有思考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的精神正直, 心地纯洁, 情感和信念端正。”要让学生在生命价值追求中体会到美, 思考到美, 养成良好道德思维习惯。启迪他们对生命价值观深入认识, 对生活意义崇高理解。由“羡长江之无穷, 哀吾生之须臾”感受到生命短暂, 从而领悟到“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让学生学会因事悟理、由情至理, 上升到对生命意义感悟, 对生活哲理思考, 提升人文精神的深刻思考, 从而探究生活的真谛。

3 锻炼学生积累的能力

3.1 教会学生懂得积累

世界是如此丰富多彩, 人生总是绚丽缤纷。要教给学生积累的方式方法, 使他们学会从自然界中撷取鲜花, 在生活中积累智慧, 在生命中品味价值。

(1) 从书本上积累写作素材。

书本上的知识是前人智慧的结晶, 古今中外, 书中的人、事、理应该成为中学生学习的根本, 其中优秀人物理应成为他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名言警句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和人生的座右铭。从而提升自己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观。从中外名人事例、名言警句中汲取学习的素材, 积累写作的题材。

(2) 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 文章就如溪水, 源泉丰盈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 多深入生活是开拓学生写作天地的有效途径。在现实生活中, 父母之爱, 师生同学之情, 结伴郊游之趣, 离愁别恨之痛, 偶然过失之悔, 社会罪恶之愤都会涌于心头, 自然产生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只有深入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 学生的情感才会激发, 学生才能抒自然之情, 写自在之趣。只有生活丰富, 阅历丰富, 感触颇深, 理解颇深, 思路才能开阔, 联想才能丰富, 也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3.2 积极倡导自主作文,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农村中学生的作文训练, 要摒弃传统作文训练方式。要以课外自主练笔为主, 把课外练笔视为写作训练的主阵地, 学期初提出目标和写作总量, 如训练的主要文体、篇数与总字数等;中间每两周收看和及时交流一次;期终进行总结和评价奖励。学生可以记身边的所见所闻, 可以描写自然界的各种事物, 可以评论国家大事、社会热点, 也可以抒写内心的喜怒哀乐。总之, 学生写的是他们想写的, 展现的是他们真实的心灵, 老师在这里可以和他们展开更多的、更自由的对话和情感沟通, 学生写作上的乐趣便能在这里获得。

4 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写作重在坚持, 贵在创新。要想有所创新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敢于在旧题材中挖新意, 旧内容中挖新意, 旧故事中挖新意。这样才能达到立异标新的效果。

4.1 立意要创新

就是要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 对材料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推陈出新。作文中要有求异思维, 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 审题立意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见人之所未见, 发人之所未发。古人为文, 强调“意在笔先”, 黄宗羲说“每一刻, 必有庸人思路共集之处缠绕笔端, 剥去一层, 方有至理可言”。“剥去一层”, 确立新角度, 新观点, 新认识, 新理念, 让平中见奇, 常中出新。

4.2 构思要创新

构思是文章总体设计。它能全面检测写作者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技能。这就有必要在平常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以多种多样的文学形式, 来调动学生创新思维, 让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特点的文学形式来充分构思写作。

4.3 材料要创新

主要表现在选材、用材的角度上。别林斯基说过“每个形象都有各自的生命。”这就要求学生写出鲜活形象, 因此, 文章的选材是要有新意的。

总之, 多读博览, 深入生活, 丰富阅历, 心有所感, 方有活水源头;恰当指导, 科学训练, 摸索规律, 勤于练笔, 才有敏捷才思。“知之必好之, 好之必求之, 求之必得之。”让人性的光辉撒播在作文教学之旅, 让学生的个性才情得以自由施展, 从而还农村语文作文教学一片心灵的晴空。

摘要:目前,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 中学生整体作文能力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那么如何在农村中学阶段推进作文教学, 切实提高语言表达和文字叙写能力, 使作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课程改革注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注重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 发挥学生个性能力, 适当彰显其独特的构思, 张扬创新的立意。

关键词:农村语文作文,创新理念,材料,立意

参考文献

[1] 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7.

[2] 程黎曦.教师与新课程[M].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4, 1.

上一篇: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范文下一篇: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