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创新思维广播电视论文范文

2023-09-23

编导创新思维广播电视论文范文第1篇

一、电视编导创新思维

(一) 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内涵界定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以新思想、新发明创造为特征的能够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创新发展创造出有价值、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创新的目的是打破传统、固化的思维方式, 运用一种新颖的方法和崭新的思路, 将陈旧的模式完全颠覆, 吸引更多观众观看节目。

(二) 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影响因素

一名优秀的电视编导应该具备创新的思维和能力, 能够时刻牢记时代性的要求, 在电视节目工作时候注重多元化的表达方式, 用独特的方式将内涵传递出来, 增强变通性。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应该是不断进步与发展的, 自身的观念与想法可以自由变通。对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影响因素来讲, 主要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种, 主观因素主要包括电视编导自身的想法和观念, 从客观方面来讲, 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会受到周围诸多事物的影响, 主客观的共同作用能够引导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不断进步。

二、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具体要求

(一) 扎实的专业素养

电视编导是杂家, 但在专业发展上一定要“专”, 电视作品最后被制作出来, 也是一档精美的艺术品, 因此, 电视编导对电视节目应该有自我判断和认识, 具备客观而公正的判断能力, 将诸多因素按部就班的组合在一起, 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各个部分的内容结合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而制作出精良的电视艺术作品。

(二) 敏感的政治判断与觉悟

电视作为最广泛的大众传媒, 是当今时代最佳的传播媒介, 是传播思想和文化的主要途径与方式, 尤其是在传播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时, 电视编导应该具备一定的政治觉悟, 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在进行节目制作过程中, 对信息有基本的甄别能力, 在尊重事实与科学的基础之上, 结合自身的判断, 创新内容与手段, 将节目传递给观众。

(三) 与时俱进的思维认知

时代在不断发展, 作为电视编导, 更应该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 时代潮流滚滚向前, 必须紧跟时代, 使用新的传播手段, 比如用新媒体的途径不断传播新内容, 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 能够使得节目永葆青春。作为电视编导, 在进行节目的主题选取时, 能够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角度多方思考, 紧跟时代的发展, 不断增强收视率, 增强节目的流量效应。

三、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 推陈出新, 不断进行自我创新

创新是螺旋式的上升, 在创新过程中也许会遭遇困难, 比如因观众一时间对节目改革的不适应而导致的短暂的收视率下滑, 电视编导应该顶住压力, 不断改善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 创新手段, 对节目进行改版, 不拘泥于固定的节目形式。目前, 节目的生存周期越来越短, 一般的节目存活时间大概为两到三年, 为了使得节目不被淘汰, 应该定时对节目进行改版, 将更多的新鲜内容融合到节目当中,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为节目注入新鲜的气息。

(二) 端正动机, 注重电视编导的心理需求

电视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电视从业人员不是简单的对内容进行拼凑, 而是应该对节目内容进行艺术化的加工, 电视编导每次做完节目之后, 应该进行及时的反思, 总结节目中成功的部分, 对优良的部分继续发扬, 对错误的地方进行及时的改正, 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去分析节目的内容, 秉承公正客观的心态, 全面深刻的进行审视, 提出改进的思路, 争取将创作的日常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当今, 传媒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想要长足发展, 必须要不断更新, 回头审视, 对今后的作品创作提供借鉴。

(三) 团结合作, 建立良好管理机制

良好的管理机制能够促进内部合作, 除此之外, 还应该注重竞争机制的完善, 这是一档节目永葆青春的关键。电视台还可以定期设立奖项激励制度, 促进编导个人风格的形成, 有助于自身奋斗目标的激发, 使得创新活动一直处于旺盛状态。

电视编导是一档电视节目的创作主体, 为了创作出更加优秀的电视节目, 必须具备良好的电视思维, 既要考虑到各个元素的合理运用, 又要统揽全局, 注重整体效果, 发挥不同部分的优点, 使得整个节目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编导应该不断推陈出新, 在实践中提高认识, 制作出更多精良的电视艺术作品。

摘要:随着电视传媒行业的进步,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获得了较大成就, 电视编导作为电视节目的制作者, 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档节目想要永葆魅力, 必须要学会创新。电视编导应该具备创新思维, 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本文旨在分析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特征, 探究影响创新思维的要素, 找到激发创新思维的方法, 力求为电视从业者和理论研究者提供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电视编导,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 伍国强.电视编导激发创新思维的思路经验浅谈[J].新媒体研究, 2016, 2 (16) :173-174.

编导创新思维广播电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开始对娱乐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传统的广播电视艺术节目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是实现广播电视行业繁荣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培养广播电视编剧的创新思维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创新思维在广播电视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并针对如何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提出措施,以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思路构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物质水平也得到了改善,人们开始注重娱乐生活方面的享受,注重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显得尤为重要。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是实现广播电视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广播电视编导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繁荣发展。

1. 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在广播电视中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是影响广播电视节目录制的直接因素。因此,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显得至关重要,相对于广播电视编导本人来说,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点是创新思维,创新不是要完全改变以往的各种制作方式,而是要根据人们的需求来进行创新,编排出人们普遍能接受的电视节目,这样才算是具有创新思维。在编辑实践过程中,要有发散性思维、标新立异思维和求同存异思维等,将这些思维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创新思维创作,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广播电视行业是科技发展的产物,要将创新意识运用于人们喜闻乐见的传播媒体中,注重人们的参与度与互动意识,这样才能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因此,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既是实现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广播电视节目是否被人们所接受和喜欢的决定因素。创新思维是人类对新领域和新成果有着更广泛认识的思维活动。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编导的创新思维直接决定节目制作的成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创新思维并不意味着要用天马行空、不符合常态的方式,这样的作品不会受到观众的喜爱和认可。真正的创新思维是广播电视编导可以用发散性思维和立体性思维,将多种思维方式结合到一起进行创作,在一定程度上让观众欣赏作品时享受到不一样的视觉与审美体验。广播电视编导应该具有高素质以及丰富的专业知识,将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创新中去,突破传统的认识与观念,在新事物及新领域上具有新的发展与突破,为社会创造出更多具有精神价值的产品,使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更加新颖,形式更加多样化,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2. 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影响因素

广播电视编导在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中,首先要将基础知识学习扎实,其次要接受更多的有关思维创造与创新的训练,在创作中更好地寻找新思維的出发点。例如:电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通常都是运用集体创作的模式进行的,这种模式在促进成员创造成果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如果电视编导人员基础不扎实,就会造成节目效果差,另外节目还受到人员的自身素质影响。如果只单纯地重视吸引观众和提高收视率,则会造成思维活动围绕其市场利益和价值来进行,广播电视编导的思维就会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进行更好的创新,人员本身的创造性思维无法得以施展。

3. 培养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思路构建

准确定位节目,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创新素材,树立编辑意识首先,要对广播电视栏目进行准确的定位,只有定位准确,才能根据栏目的需要进行创新。创新是创作作品具有生命力的基础,对广播电视编导进行创新具有指导性意义。其次,广播电视编导要多观察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创作素材,这是广播电视编导进行知识积累的一个重要过程。最后,在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时,要注重实践性的训练,要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求异性思维训练、立体性思维训练,来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注重细节,将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结合创作,培养编辑思维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广播电视艺术所反映的是社会的真实状态和整体风貌。因此,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过程中,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体现出社会发展的精神状态,满足人们和时代发展的需求。在进行节目创新时,人们的思维定势很严重。思维定势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的角度和方向都比较单一,只有将创新意识与思维定势进行结合培养,才能实现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实际的生活中,要注重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要合理地将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结合起来,进行作品创新,体现出作品的新意。将经验理论与直觉灵感相结合来进行创作,形成新的编辑方法任何艺术的创作过程都是经验与灵感的结合,直觉与灵感是形成创新思维的关在设计节目时,要找准节目定位在培养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找准广播电视节目定位,如果定位的比较准,在创新过程中则更容易把握住创意程度,对节目的优化具有很大的作用。另外,要切实学会观察生活,根据现实生活寻找到所需要的创新型材料,运用不同的视觉将镜头组合,找到想要的画面,形成新颖的叙述结构。最后,要注重对广播电视编导进行能力培养,使其拥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走出惯有的线性思维模式结构,形成发散性思维与立体思维等,让节目更加生动立体,充分刺激观众多感官,调动观众好奇心,这有利于节目获得更多观众的喜爱。注意细节,构建新型编辑思维艺术来源于生活,社会需要与时代风貌可以通过广播电视节目直观地显示出来,所以在节目制作的过程中,要关注时代发展动态,掌握发展规律,牢牢跟住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当代人们的需要,体现当代社会精神。在这些条件下进行合理的创新。在艺术创作中,灵感是创新的最重要内容,人们在潜意识里将意识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通过在一定规律和现象表达出来。在广播电视节目创作中,将灵感与直觉两方面进行有效结合,可以更加具有创新性。运用新型编辑方式,并且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利用电脑设置编程,对固定的内容进行导入,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由手工编辑造成的细微误差。

参考文献:

[1]裴珍珠.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的探讨D.中国传媒科技,2012(14).

[2]张晓文,试论如何培养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D].传播与版权,2014(8).

编导创新思维广播电视论文范文第3篇

一、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加强创新的重要性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 以现代化信息共享为目标网络信息模式正在不断创新与优化, 在众多媒体信息传递方式中, 广播电视媒体这种信息传递方式最为常见, 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广播电视编导是广播电视媒体的核心, 在新媒体时代, 广播电视编导面临众多挑战与机遇, 故电视编导要加强创新力度, 运用良好的创新思维, 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节目质量, 满足不同年龄段观众的个性化需求。从受众角度来分析,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 其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转变, 对传统的广播电视产生较大冲击, 因此, 广播电视编导要及时更新工作理念, 加强思维创新, 将新媒体和广播电视进行有效结合, 丰富广播电视节目内容, 提高电视节目的吸引力, 从而促进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创新性发展[1]。

二、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 编导工作环境越来越复杂

广播电视编导虽然属于幕后人员, 但是, 其与前台的主持人、记者联系密切, 这说明编导工作受其他工作人员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下, 社会舆论的不断增多, 越来越多的观众主动参与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过程当中, 很多广播电视台开通受众参与窗口, 电视节目在播放的过程当中, 也加入了受众参与环节, 使得广播电视编导的工作环境复杂度不断提升。另外, 新媒体环境之下, 受众自身的思想意识正在不断转变, 具有较强的个性化, 广播电视编导不能够采用原有的工作方法, 因为广播电视节目中的突发现象频发出现, 受众参与数量增加, 编导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结合众多突发问题, 增加其工作难度。

(二) 广播电视节目竞争非常激烈

广播电视节目能够和新媒体共同存在, 由于新媒体传播路径较多, 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再加上网络媒体的不断增多, 先进的网络传播方式能够为受众提供更多便利, 受众可以使用电脑或者手机观看电视节目, 摒弃传统的广播电视, 使得广播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不断下降。

互联网具有特别强的储存功能, 受众能够根据自身需求, 针对已经播放完毕的电视节目进行回听, 之前准时收听广播电视的习惯被改变。由于智能手机的功能不断完善, 大量的广播应用程序涌现, 受众仅需要一部手机就能够自主选择播放相关电视节目, 广播电视节目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对广播电视编导的要求日益提升。

(三) 对广播电视编导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新媒体环境之下, 信息的传播速率不断提高, 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也更为丰富, 人们思维发生较大转变, 对广播电视编导的要求越来越高。此外, 伴随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审美要求提高, 受众的审美取向越来越多样化, 对广播电视编导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以往的广播电视节目编导主要侧重于节目的策划, 考虑电视节目内容怎样能够更好的吸引受众注意力, 但是, 新媒体环境下, 广播电视节目编导要考虑受众的感受, 结合受众的实际需求, 提高电视节目的吸引力, 在广播电视节目中传达良好的价值理念, 合理引导受众[2]。

三、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路径分析

(一) 广播电视编导树立良好的创新

目标

无论任何时代, 只有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真实性, 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当下, 各种类型的新媒体发展迅速, 给受众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参与感与满足感, 受众可以采用语音或者视频模式, 真正达到面对面交流的目的。广播电视节目编导要合理认识新媒体时代优势, 让受众主动参与到广播电视节目当中, 使得受众与广播电视节目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 提升节目的真实性。

广播电视节目编导在编制节目时, 要紧紧抓住新时代发展趋势, 最大限度地在广播电视节目当中增加互动环节, 可以在电视节目录制中增加互动, 或者进行线上互动, 让受众能够准确定位, 主动宣传该电视节目, 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收视水平。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推动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 广播电视节目应主动承担磁重任, 结合受众的需求, 制造更多丰富的广播电视节目。例如, 广播电视编导可以编制关于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的脱口秀栏目, 保证中华礼仪得到更好传播, 让受众能够更好的感受到历史文化内涵。

(二) 充分激发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之下, 为了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的创新思维, 编导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加强自我剖析, 在广播电视节目录制中, 编导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结合受众的生活与情感等因素, 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进行全面创新, 保证节目能够更好的满足受众各项需求, 引起受众的共鸣, 让受众能够真正认可节目, 达到提高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率的目的, 编导不能够单纯为了创新为改变。

第二, 广播电视编导要加强自身的思维发散, 可以采用逆向思维来思考问题, 考虑广播电视节目怎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创新。一般来说, 人类的思维属于单向思维, 一旦遇到问题, 均采用常规化思考方式。但是, 因为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性较强, 编导可以运用独立思考方式来思考, 使用思想思维进行节目创新[3]。

第三, 编导的创新主体是艺术创新, 在创新过程当中, 要根据以往的编导经验, 对节目内容进行创新, 以自身的灵感为跳板, 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 真正达到创新电视节目内容的目的。

第四, 结合受众的不同口味需求, 编导要有针对性的开设专题节目, 在原来广播电视节目的基础之上, 不断丰富电视节目内涵。质量高的电视节目, 对受众的吸引力强, 故编导要采取合理方法, 有效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放质量。

(三) 将广播电视和新媒体进行完美结合

新媒体时代下, 微博、微信与不同类型的社会平台涌现, 使得传统的媒体环境发生明显改变, 广播电视也面临较大挑战。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当中生存与发展, 编导要充分挖掘广播电视的优势, 将广播电视和新媒体进行有机对接, 保证新媒体平台得到更好利用, 将常规的广播电视节目推送到更为广阔的网络播放平台。例如, 广播电视编导可以构建独具特色的网站, 与受众进行在线沟通与互动等等, 受众观看网站中的视频后, 能够评论, 编导可以结合受众评论内容, 对原有的节目内容进行优化[4]。

编导也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 针对受众的观看习惯、评论进行综合分析, 了解受众的大致需求, 树立正确的节目内容创新目标。编导也可以顺应时代发展需求, 开通微信公众号与微博, 采用先进的宣传方法, 妥善宣传广播电视节目, 保证节目的收视率得到更好提升。

对于广播电视编导来讲, 要娴熟的掌握各项新媒体技术, 根据新媒体方式的特点, 将传统的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时代更好融合。网络是促进广播电视媒体行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媒介, 广播电视正在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受众的节目观看习惯发生转变, 广播电视编导要利用网络平台, 加强资源共享, 不断丰富节目观看渠道, 保证广播电视真正实现网络化发展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 通过全面介绍了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路径, 如树立良好的创新目标、充分激发创新思维、将广播电视和新媒体进行完美结合等等, 能够保证广播电视编导更好的投入到实际工作当中, 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保证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更加吸引人。

摘要:针对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工作面临的问题, 如工作环境越来越复杂、广播电视节目竞争非常激烈、要求越来越高等, 进行全面分析, 并简要介绍了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加强创新的重要性, 提出广播电视编导创新路径, 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 郝连科, 刘畅.“工匠精神”融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8, 39 (12) :101-104.

[2] 李峰.基于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广播电视编导实践课建构策略——以河北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J].科学咨询 (科技·管理) , 2018 (11) :81-82.

[3] 李彩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影视剪辑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风, 2018 (32) :49+63.

编导创新思维广播电视论文范文第4篇

作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利用电视进行科学教育, 这也是是目前世界各国的普遍作法。国外科教电视片在全球年度电视生产总量中占有相当份额, 中央电视台为了满足《科技之光》栏目播出的需要, 年年4月和9月都要到戛纳电视节采购科教电视作品, 每年都会发现有许多质量上乘的新作问世。相对而言, 我国科教电视作品数量少, 质量低。就播出时间来看, 我国电视节目中科技类节目所占比例很低。至于收视率来说, 更是远远落后于美国。另外, 中央电视台的科教频道在许多地区无法收视, 收视率在中央电视台的11个中文频道中排列倒数第一。也就是说, 目前在我国卫星频道资源大量闲置, 未能在“科教兴国”战略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 国内科教电视节目创作现状分析

从创作现象上看, 目前的知识类电视节目烽烟四起, 异彩纷呈, 但实际情况却不尽人意。引进节目多, 自办节目少;娱乐节目多, 科教节目少;信息节目多, 精品节目少;重复节目多, 特色节目少, 许多既不实用也无启迪的节目挤占了时间, 浪费了频道资源。从创作内涵来看, 作为新世纪大众视听传媒的新热点, 科教类节目编导急需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把大量涌来的新科技、新知识转化为大众喜爱的影视新形象。但是, 由于这类节目的知识特性, 用影视手法创造生动的形象历来是创作上的一道难关, 而恰恰是在这道关口上, 许多编导和制片人徘徊不前。目前, 许多知识类节目对科学文化知识生吞活剥, 浅尝辄止, 甚至原封不动照搬理论, 放弃了影视表现, 令观众闻之生厌;或者全心全意取悦观众, 使作品成为简单的信息载体和娱乐工具, 导致影视传播的知识匮乏。一个行业的发展往往取决于人才的培养, 出现这种创作瓶颈有多方面的原因, 编导自身素质的限制是其原因之一。科教类节目编导, 需要文理兼容的艺术素养与科学素质, 后者显然是目前庞大的编导队伍的先天性缺憾。

科教节目与其他类型节目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知识含量高、专业性强。这要求从业人员在具备传播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科学背景知识。科学教育类栏目需要把深奥的科学知识转换成大众易懂的语言, 同时也要避免科学知识的枯燥性。这无疑是对科学教育类从业人员的考验。目前很多科教频道拿出的节目是既不专业又不通俗, 专业人士不屑看, 老百姓又看不懂。由此可见, 科学教育类电视节目、频道要发展, 人才的培养仍然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国外科学教育影视编导多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科的大学毕业生, 而我们国家编导绝大部分是文科出身, 并且基本上从高中二年级就文理分科, 本身就缺乏科学素养。尽管现在综合性大学也在开办编导专业, 并且采用文理兼招来改善生源的知识背景, 但如果仍然采用艺术类院校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 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满足编导科学素质的现实要求。

2 中美科教电视节目的比较分析

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的调查, 电视是美国科学传播体系中最具影响力的媒体, 44%的成年人通过看电视来得到科技消息。在美国电视荧屏上, 科技含量最高的是一些教育类节目, 比如公立电视台——公共广播公司 (PBS) 播放的科学系列节目“新星” (NOVA) , 目前已拍摄了近500集, 被视为科教电视片的典范。作为最早利用电视进行科学教育的国家之一, 美国对科教类电视节目选题、内容编排等方面作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 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 对推动我国电视科学教育节目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中美科教类电视节目选题、内容编排的比较可以看出, 除了播出率、收视率这些表面差距之外, 中美科教类电视节目更本质的差距来自于电视节目质量本身。一个科教类电视节目首先应该保证节目的科学性和教育性, 这并不是仅靠电视制作人所能掌握的, 因为大多数电视工作者对科学和教育是门外汉, 即使有所涉足也是很少的, 美国的科学类电视节目正是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 所以每一期节目都会聘用与节目相关的许多领域的专家以保证节目的科学性和教育性。品质优良的科教类电视节目必定离不开制作人、教育学家和科学家三个专业群体的密切合作, 同时作为对节目选题、内容编排、人员组织肩负重大责任的编导人员应该具有一定的科技背景知识和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组织能力 (表1) 。

3 科教电视节目的类型与界定

2001年7月, 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CCTV-10, 是因应国家“科教兴国”方略,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 以教科文题材为内容的专业电视频道而成立, 其《走进科学》栏目宗旨定位为: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

科教电视节目的题材广泛, 表现形式多样, 表现方法也十分丰富, 对象多且层次性强, 给其体裁的界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电影艺术词典》中, 根据宣传目的和观众对象的不同, 科教电视节目分为科学普及类、教学类、科学研究类、科学技术推广类和科学杂志类等样式。金元浦等在《影视艺术鉴赏》中将科教电视节目按照拍摄目的和特点分为科学普及类、技术推广类、教学片和杂志类。如果考虑学科归属, 科教电视节目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大类。所以编导科学素质的培养应该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

4 创新科教电视节目编导培养模式

要办好科教电视节目, 人才培养是关键。对于编导有两种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中国传媒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传模式”的特点是, 学生熟悉电视节目的采、摄、录、编各个技术环节, 动手能力很强。另一种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 “复旦模式”的特点是学生的基本素质较高、知识面较广、文化底蕴的积累较厚, 工作以后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知识文化方面的优势。目前, 国内除了艺术类院校开办影视编导专业, 许多传统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也开办了同类专业, 虽然采、摄、录、编各个技术环节所需要的硬件设施无法与艺术类院校相比, 但却是培养科教电视节目编导最佳场所, 其文理工齐全的多学科优势是纯艺术类院校所不具备的。

参考科教电视节目的类型与界定, 编导科学素质的培养应该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作为综合性大学, 湖南大学在编导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中, 设置了1个科学素质培养模块, 该模块依托全校公共选修课平台实现, 要求学生完成13个学分的素质教育自选课程学习, 由学生自主选择6门理论课程和1学分实践课程, 在前三学年完成。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与未来发展目标有目的培养自己的科学素质。

目前, 湖南大学全校公共选修课平台共开出96门公共选修课, 其中人文科学类34门、社会科学类20门、限选类5门、艺术类15门、自然科学类22门。自然科学类包括:基础力学专题、新材料与现代武器、纳米科学-开启未知世界、材料、人类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自动控制概论、CAD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生态学、新材料概论、文科物理/探索发现与走近科学、神奇的自然—混沌、分形等;社会科学类包括:人权法原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现代考试改革、货币金融学基础知识、市场营销学、金融理财、计算机网络与法律、中国兵法与谋略运用、生物科技伦理与法律等;人文科学类包括:实用心理学、旅游文化与地理、世界动漫文化精品赏析、中国武学、品牌传播与媒介市场研究、西方名著欣赏、中国民俗、中国佛学与文学、鸟禽文化、酒文化等。实践课程的安排则是学校所有国家级、省部级理工实验室以通识与探索两个层次对包括编导专业的艺术类学生开放, 必须修满32学时取得1个必修学分。这种培养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 实现对学生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全方位的培养。

5 结语

电视可以给人们带来信息、知识和娱乐, 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具有传播科学文化、宣传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功能的科教电视节目, 理所当然地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途径。但是为了满足科教节目的创作要求, 编导也必须迅速提高自己文理兼容的综合素质, 把创作建立在科学性、艺术性和大众化的坚实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实现作品的不断创新, 创作出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科教节目。湖南大学对艺术类院校为主的编导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 对大量办有同类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摘要:科教电视节目编导上承精深博大的现代科学知识, 下接电视观众的实际需求。要在每一部作品中, 架起一座畅通无阻的知识之桥, 需要编导具备一些特殊的素质能力。而这种能力既不是空穴来风, 也不会唾手可得, 需要有目的的培养与造就。目前, 对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的科学素质的培养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做法, 本文就如何发挥综合性大学的文理互补、门类齐全的学科优势, 改革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 对编导科学素质的培养方式与途径做出探索。

关键词:科教电视节目,影视编导,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黄升明.中国电视市场报告2004至2005 (第一版) [M].北京: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4, 9.

[2] 魏永征, 等.西方传媒的法制、管理和自律 (第一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6.

[3] 王安临.中国科普报告2002[EB/OL].中国科普研究所网站, 2003-02-05.

[4] CCTV-10频道简介[EB/OL].中央电视台官方网站.

[5] 王渝生.未来十五年科普任务有多重[EB/OL].中国科学院网站, 2006-05-10.

[6] 中国科普报告课题组.2006中国科普报告[EB/OL].中国公众科技网, 2006-12-18.

[7] 高峰, 王进友.认识科教频道[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1, 6.

编导创新思维广播电视论文范文第5篇

一、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新闻信息的真实性

现如今,社会的发展推动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在高速运转的生活中,人们直接获得新闻信息的渠道大量增加。正因为如此,作为新闻编辑者应当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创新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并将编辑的新闻信息与受众的思维发展模式良性对接,促使编辑的新闻信息真实、可信度更高,从而正确的引导受众。

2、有利于受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受社会经济的影响,人们的思想理念正悄然发生转变。而随着信息传播途径的增多,人们可以快速获取海量的信息。但是,这些新闻信息渠道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将一些负面信息与不正确的观念传递给大家,影响着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部分受众接收到这些负面信息后,可以自行的摒弃,不受其左右,这样对社会与受众自身都不会带来伤害。然而,一旦有的受众接受了负面信息,思想观念受到其影响,这就会为社会安稳埋下隐患,后果无法预估。所以,新闻编辑者应当尽可能的摒弃负面信息、不良新闻,同时具备高素质的新闻撰写能力,使其内容与受众的思维模式趋同,尽量避免受众接收负面新闻信息。所以,新闻编辑具备了创新思维,可以致力于传播真实可靠的新闻信息,引导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思想观,以确保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二、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有效培养创新思维的策略

当下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已经步入一个全新的信息、多媒体时代,而广播电视新闻想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对新闻编辑进行创新,迎合社会形式及受众的需求。就目前而言,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仍然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所以,作为新闻工作者应寻求对策,解决新闻编辑中的不足和缺陷,最大程度的提升新闻编辑的质量,通过不断的创新,吸引受众。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进行创新应从下面几点入手。

1、与国家政策和党的方针相符

广播电视新闻直接面向社会大众,为受众提供服务,其自身携带较强的舆论导向作用。所以,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在进行创新时,应当以国家政策与党的方针为基础,必须与之相符,不能偏离。新闻编辑在选择内容时,应以时代主题旋律为出发点,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用自身的力量去传播正能量。作为新闻编辑者,应当深入探究国家政策与党的方针策略,实时了解时事政务,从而敏锐感知有价值、充满正能力的新闻信息。并在进行新闻编辑时,要进行仔细的核对、编制,查看选择的素材是否与我国政策方针相符,严禁对国家、对党不利的新闻流出,彰显社会公益性。广播电视新闻唯有将基础建立在国家政策与党的方针之上,才能拥更宽阔的发展空间,得到长久的发展。

2、强化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创新意识与能力

广播电视新闻创新的主力乃是新闻编辑,所以,培养编辑人员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有其必然性。作为新闻编辑者应嗅觉灵敏,能在身边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同时善于观察,及早洞察新闻动向;同时应打入受众当中,及时掌握受众的需求;还要具有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将具有价值的新闻广泛传播。作为新闻编辑人员,应时刻关注时事、政务,不断修养己身升华自身,提高学识,通过这一切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3、新闻编辑创新从受众心理方面入手

广播电视新闻的受众涉及到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因受众的地位、行业、层次的不同,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在为受众服务的过程中,应进行全面的考虑,根据受众的不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新闻编辑内容,并且还应根据受众的需求变化进行实时的调整。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对物质的要求,而人们对精神的追求也从未停止,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提升,对广播电视新闻也是如此。所以,作为新闻工作者应当去了解受众的思想观念,触摸他们的心灵,从中得知受众的需求,然后根据受众的需求选择素材与编辑内容,并对新闻内容、编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完善,以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

三、结语

在整个新闻报道中,新闻编辑极为重要,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当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伴随社会的发展而转变,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更加容易,也正因如此,许多负面新闻将对人们的思想、道德、理念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新闻编辑工作时,必须放眼整个社会,培养创新思维,从而正确的引导,影响受众的思想观和价值观,用自身优势推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发展。

摘要:伴随我国科技术发展的脚步,广播电视新闻行业发展速度异常迅猛。就目前而言,广播电视新闻在信息传播中仍然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是,现今社会信息渠道增多,对广播电视新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本文就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思维展开探讨,为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提供些许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 王钰珏.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思维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24):151.

[2] 王林,张衍宁.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的分析和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6,(18):168.

编导创新思维广播电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文艺编导作为电视文艺宣传的核心主体,对于电视文艺节目质量的提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电视文艺节目的制作质量,就必须在自身的专业水平上不断地提升,而要提升专业水平,就必须具备良好的意识,才能促进自身柱子额的履行。本文从电视文艺编导应具备的基本意识分析入手,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应具备的的创新意识和观众意识进行了分析,以更好地促进电视文艺编导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电视文艺编导;具备;意识

所谓意识,对于电视文艺编导而言,就是对电视文艺节目的编导工作具有较强的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正确的导向,将精益求精和锐意进取以及不断创新意识,并将其灌输在整个节目策划和创意以及制作全程之中,从而给社会提供丰富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食量。所以必须具有基本意识、创意意识和观众意识等,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1.电视文艺编导应具备的基本意识

1.1导向意识

导向意识是电视文艺编导应剧本的基本意识,不管是在性质还是作用与功能,需要电视文艺编导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与党和人民保持高度的一致,并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切实尊重人民医院,注重社会正能量的弘扬,紧抓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具备基本的政治觉悟,尤其是要确保节目导向意识正确和社会效益突出,才能再考虑节目的经济效益,在获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去追求经济效益,以实现二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1.2观众意识

电视文艺编导只有先付诸实践,体验基层工作岗位和生活中的欢乐,站在观众的角度,才能连接到心灵,爱在酝酿,丰富多彩,生动感人的电视文艺作品。为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做到:(1)了解人的需要,以人民为师,从实践中学习,满足或不满意,高兴或不高兴,赞成或反对人民,以此作为衡量我国文艺质量的基本标准。(2)电视艺术与文学导演应善于换位思考,体谅人的酸、甜、苦、辣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关心人民,为人民服务,努力满足他们的要求。(3)电视文艺编导必须重视受众意识在制作电视文艺节目,整个过程的稿件写作、语言表达、镜头的设计必须易于理解,全人类的接力切换屏幕,主持风格跟观众之间平等的亲和力,缩短之间的距离观众和电视节目。使节目更加美丽,更加人性化。

1.3审美意识

作为电视编导,只有充分意识到具有良好的审美意识,才能更好地提升整个电视文艺节目具有较强的审美细胞。具体而言,首先应确保所创编的电视文艺节目就必须要将雅致作为受众喜欢的前提,而俗则是让观众在节目感受中带来愉悦,做到雅俗共赏,成为电视文艺作品审美的新形态,若二者之间相互缺失或者对立亦或是独立,就会使得其缺乏审美艺术,在审美细胞元素上就无法激发。而在就是审美的基础所在。在做到雅俗共赏的基础上,需要在形式与内容上强化其审美效果。就形式美和内容美的而言,二者特点就是需要通过情感将形式美和内容美进行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将其作为电视文艺节目的灵活所在,所有的文艺节目都离不开这个特点,若是只在乎形象而忽视了情感,那么节目就会失去其应有的文艺因素,文艺节目就无从谈起。而若没有形象体现,只是直白的叙述感情,那么文艺情感就不复存在,电视文艺节目应有的审美意识就无法体现出来。所以电视文艺节目的艺术具有较强的依存性,所有电视文艺编导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自然而然地将电视文艺节目应有的魅力有效的把握和彰显出来。

2.电视文艺编导应具备的创新意识

2.1狠抓创作

电视文艺编导在日常工作中,在创作方面消耗的精力最大,需要组织和安排主创人员加强对本子和节目的研究,并注重其具有“新”、“奇”、“情”、“深”的特点。其中的“新”,主要是以创新的风格和样式,将时代风采展示出来,才能更好地满足当前受众审美需求日益多元化的需要。其中的“奇”,主要是做到以奇惊人,不仅不能有庸俗的噱头,而且又不能为了博得眼球而又任意炫弄,所以不仅要想人之想,而且还要将别人镜头中没有的东西体现出来,在叙述故事和情节时,需要做到曲折而又新奇,设置一定的悬念,不管是节奏,还是起伏,都要注重观众心上兴奋点的激发。其中的“情”,则需要做到“以情动人”,着力实现寓理于情和合情合理,才能将心灵之情抒发出来,将作品中的情感自由地发挥出来。其中的“深”,主要是“引人深思”,在内容、形式、题材、手法等,切实注重对其深刻内涵的挖掘,并注重作品中美好心灵的刻画,这样才能在外形和内心上得到统一,不能表面化,更不能雷同化,才能制作更多精美的电视文艺节目风险给观众。

2.2狠抓后期制作

作为后期电视文艺编导,为了更好地确保制作质量,在节目摄制前期就需要介入,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拍摄的素材,并基于后期剪辑的视角对节目进行合理定位,电视文艺节目制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作的过程,所以能在这一过程中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加强对其的改进,才能不断地提升。

3.电视文艺编导应具备的质量意识

在具备基本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强化自身的质量意识,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3.1注重生活本质的还原

艺术创作的灵感源于生活,但是又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完善。所以电视文艺节目需要注重生活元素的挖掘,切实强化其审美艺术的同时,还要将其真实性和生活性体现出来,将文艺节目应有的灵魂还原出来。尤其是在全媒体时代,随着整个传媒行业的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使得行业的竞争正在不断地激烈,而有的节目则剑走偏锋,走低俗化的思路,更多的是片面化的提高视觉冲击,而这就使得电视文艺应能具备的基本導向价值被扭曲。所以必须从这种怪圈中走出来,电视文艺节目必须有助于时代精神的彰显,并确保形式和内容上具有较强的情感,所以在创作电视文艺节目时,需要编导始终在良好的导向和情感的引导下,采取不同的形式和艺术,将生活中的艺术更加活灵活现的呈现出来,但是必须要确保与生活实践相符,不能超越人类的认知,否则就无法提高电视文艺节目的形象美,更难以将其应有的社会意识彰显出来,使得电视文艺节目的编制成为虚幻的小说故事,失去了本质。

3.2准确把握节目品质,提高节目的价值取向

由于电视文艺节目的口碑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前提。而电视文艺节目的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编导自身的价值取向。编导自身个人素质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对整个节目编制团队的能力和水平带来影响,所以编导自身必须要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才能更好地促进电视文艺节目整体效果的提升,在整个电视文艺节目制作中,编导作为第一把关人,既要确保电视文艺节目所编制的效果,又要在质量口碑上不断地提升和优化。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编制质量的提升,自身就必须切实加强专业技术的学习,确保所编制的电视文艺节目的真实性和真挚感,尤其是情感中严禁随便编造和曲意迎合,同时还要深入观众的生活实践,通过实践不断探索和发展,将生活作为艺术的来源,并注重自身专业嗅觉的提升,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心是形势,为确保所创编的电视文艺节目的收视率得到提升,帮助和引导观众梳理积极向上的良好生活态度,就需要不断地提升编导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良好的三观,不断地提升其基本意识,优化其创新意识,强化其质量意识,提高电视文艺节目的创编质量。

参考文献

[1]吕美华.基于观众需求的电视文艺编导创新研究[J].科技传播,2016,8(17):50-51.

[2]洪秋莉.电视文艺编导应具备的意识[J].新闻传播,2013(07):19.

[3]张英兰.娱乐节目编导的文化意识与社会责任[J].大众文艺,2012(12):178.

上一篇:清代高等教育行政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教学过程中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