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调查报告范文

2024-06-12

儿童发展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代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一、全区教育发展基本情况

(一)义务教育不断巩固提高。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处,在校学生****人,教职工****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在校生体育锻炼标准及格率达到99.2%。在校生辍学率在1%以下,女童与男童没有明显差异,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6%以上。

(二)高中及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余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多年超过90%,其中女生入学率达到85%以上。

(三) 学前教育蓬勃发展。目前,全区共有幼儿园****处;在园幼儿****人。幼儿教师***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占教职工总数的35%。0-3岁受教育率已达到30%,学前三年教育基本普及,3-6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6%以上。

二、推进妇女儿童教育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切实把妇女儿童教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

区教育局将实施“两个纲要”纳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列入全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妇女儿童工作与教育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妇女儿童工作的顺利开展。区教育局成立了妇女儿童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氛围。局领导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实施“两个纲要”的工作进程,强化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各项指标分解到各相关科室,由相关科室负责抓好具体指标的工作进度,不定期地向分管领导汇报工作情况,保证了妇女儿童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统筹兼顾,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一是以学校幼儿园为龙头,推动幼儿教育蓬勃发展。我区积极发挥教育办园优势,大力发展学校幼儿园,带动了全区学前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全区累计投资***余万元,新建、改建学校幼儿园***处,中心以上小学都开办了附设幼儿园。同时加强对各类幼儿园的业务指导,改进教育方法,并通过举办幼儿艺术节、智力大赛、运动会等活动,以赛促教,促进了幼儿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目前,全区已有省级实验园1处,省级示范园3处,市级示范园7处,市级一类园14处,我区多次被评为市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县(市、区)。

二是依法治教,大力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水平。我区把义务教育最为推进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不断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全区建立了防止学生辍学责任制,把入学率、巩固率与学校的综合督导成绩挂钩;各学校完善了教师家访制度、学生月报制度,严格控制学生辍学。对经济困难学生,落实杂费减免政策,并采取一日捐助、爱心助学、“春蕾计划”、共同体捐助等多种形式实行帮扶,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全区农村学校辍学率控制到1%以下。各学校还坚持依法治教、严格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义务教育实施水平不断提高。6处学校被评为“全市初中学校个性发展50强学校”、“初中教学创新50强学校”,区教育局被评为教育管理创新工作先进单位。

三是适应社会需求,促进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我区职业教育采取与有关部门、单位联合办学的方式,形成了全日制教育与业余教育相结合,校内办学与校外办学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沟通的教育体系,形成了计算机、会计电算化等骨干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社会急需的职业技术人才。还加强了与高职学校和企业的联系,实行“订单式”培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门路。多年来,我区职业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四是成人教育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不断提高。在城区,积极开展企业干部职工岗位培训,为全区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新型管理人才和一线职工。在农村,结合经济支柱产业,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学生“绿色证书培训”,使他们学到一技之长,提高了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为提高全社会公民文化水平,我区认真组织了成人高考和高教自学考试。****年以来,我区有*****人参加了成人高考;*****人参加了自学考试,有****人取得了大学本、专科毕业证书。

(三)加大投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儿童发展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1~3岁儿童学习使用工具大致经历四个基本阶段:

第一阶段,完全不按用具的特点支配动作。起先他把拿到手里的物品简单地当作之间的手的延续,如把勺子与拳头一起送进嘴里。他们不断的改变运用物体的方式,但并不十分有效。

第二阶段,不再连续变换新方式,进行同一动作的时间有所延长。偶然碰到一种有效的方式,

他们会将一个动作做完,如他们尽量用勺子将食物放入嘴里。

第三阶段,主动去重复有效动作。常常固执、反复地尝试某一有效的动作方式。

第四阶段,能够按照用具的特点来使用它,并能够根据使用的条件改变动作方式。如果有不

正确的动作,很快就改正。

这一时期的儿童的动作有反复,但学习的劲头十足。他们能够学会多种动作,能使全身和四肢的动作协调起来。 出现独立性

儿童进入到2岁以后,对父母就不那么顺从,而有了自己的主意。如不愿让父母牵着走,而是自己在旁边跑跑跳跳,在地上捡拾一些东西。这就是独立性的表现。

一、3~4岁

3至4岁是学前初期,也是幼儿园小班的年龄。这一时期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有:

(一)生活范围扩大

3岁以后,儿童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开始上幼儿园。这意味着他们的接触范围扩大到更多的成人和同伴。而那些没有进入幼儿园的儿童也开始与更多的人接近。

3、4岁的儿童还逐步学会生活自理,自己穿衣、自己进餐、自己控制大小便等,这都进一步发展了他们的心理能力。

(二)认识依靠行动

这一时期的小孩主要以行动(动作)来认识和反映外部世界,即以行动思维为主。他们通常是先做后想,做之前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只有等到做完之后才能发现自己做的是什么。幼儿的一切行为,包括看书、讲故事等都要借助于手的动作参与。这说明他的认识活动是非常具体的。而且这一时期的儿童还不能听懂反话,教师和成人只能用正面的引导。

(三)情绪作用大

学前期儿童的情绪变化大,小班幼儿的情绪变化尤其快,他们很容易激动,成人要用爱抚的声调说话让其感到亲切才能使其安静下来。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都对成人有强烈的依恋,对成人给予的评价非常在意。

小班幼儿的认识过程的无意性占压倒性优势。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情绪所支配,而不受理智所支配。他们的无意想象、无意注意和无意活动占优势。情绪活动容易受刺激物特点影响,如鲜艳的颜色和生动的形象等。

(四)爱模仿

3岁前的幼儿由于受能力的限制,模仿的对象少。进入小班以后,随着模仿能力的提高,他们变得非常喜欢模仿,看见什么就模仿什么。幼儿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孩子的模仿心理提供即使的和优秀的模仿对象,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4~5岁

这是学前中期,也是幼儿园中班的年龄。4岁以后儿童心理发展出现了较大的飞跃。主要在于认识活动的概括性和行为的有意性明显的开始发展。具体表现为:

(一)活泼好动

正常儿童都好动。幼儿单一的姿势或活动容易疲劳,但他们在只有活动中,可以长时间持续的跑跑跳跳,却不感到疲倦。幼儿总是不停地看、停、摸、跑、跳、爬等活动,这是他们在积极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幼儿活泼好动与他的身体发育特点有密切关系。因为他们的肌肉骨骼等正处于发育期,需要通过活动来发展。而且幼儿大脑的成熟程度不足,兴奋过程的活动胜于抑制过程。而且中班幼儿较小班和大班幼儿都好动。

(二)思维具体形象

具体形象是学前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小班幼儿主要靠行动进行思维,中班幼儿主要依靠表象进行思维。他们能离开具体的事物而在头脑中形成该事物的形象,并以此进行思维。

(三)开始接受任务

对小班幼儿布置任务一般需要结合他的兴趣。中班幼儿开始能够接受严肃的任务,比如实验室实验的阳性(肯定)反应和阴性(否定)反应。4岁意义的幼儿思维的概括性和理解力发展,产生了初步的责任感,因此能够接受任务。

(四)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学前儿童都喜欢玩。小班幼儿有游戏活动,但需要成人领着玩。中班幼儿能自己组织游戏活动,规定主题、安排角色和情节等。

中班幼儿在游戏中还逐渐结成同龄人伙伴关系。可见其人际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冲破了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的优势,开始向同龄人关系过渡。但其同伴关系仍是最初级的。

三、5~6岁

5~6岁是幼儿园大班的年龄,也是我国现行学制规定儿童即将进入小学的年龄。这一阶段是新的特点继续巩固和发展的时期。幼儿活动的概括性和有意性的表现更为明显。

(一)好学、好问

5岁的儿童有强烈的求知欲,经常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喜欢问“为什么”,且要追根究底。成年人回答他们的问题时要有足够的知识,又需要一定的技巧。大班幼儿的淘气,很多时候也是求知欲的表现。

这一年龄的儿童喜欢学习,愿意上课。他们喜欢各种新课,喜欢动脑筋的智力活动。他们喜欢拆开一些玩具和物品,了解其工作原理。

(二)抽象能力明显发展

大班幼儿的思维仍然是具体的,但是明显地表现出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他们能够根据概念进行分类,已经掌握了部分与整体的包涵关系,即具有逻辑思维的基本成分。5岁以后的幼儿已经掌握了“左右”等比较抽象的概念。能够把具体事物进行分类记忆。

6岁以前的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初步的,对于一些需要经过多层次推理的事情,他们还是力不能及的。

三、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

学前儿童的感知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原始的感知阶段

儿童最初的感知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如许多无条件反射,都是属于生理性活动;后来不断分化、整合,开始协调活动。

(二)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出生后第一年,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概括在婴儿认识事物的活动中起主要作用,一岁以后随着语言的萌芽和发展,反映客观事物的概括性水平逐渐提高,形成表象。2岁以后,当婴儿的语言和思维真正发生时,对事物认识的概括水平,逐渐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

(三)掌握感知标准和观察方法阶段

3岁以后,儿童对事物的感知,逐渐和有关概念联系起来。如颜色、时间、方位等已经逐渐与成人的观念接近,不再是单纯的知觉,已与思维密不可分了。而且在此过程中,儿童目的性的加强,形成了观察方法和能力。

(二)颜色视觉的发展

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研究发现3个月的婴儿已能区别颜色,但不稳定。第3个月形成较稳定的分化。

研究发现,3岁的幼儿还不能很好地区别各种颜色的色调;从4岁开始,区别各种色调细微差别的能力才逐渐发展;5岁儿童不仅注意到色调,而且注意到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

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主要在于颜色视觉与掌握颜色名称的联系,也就是颜色概念的掌握。、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

听觉的发展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儿童依靠听觉辨认周围事物的发声特点。他们依靠听觉欣赏音乐,学习唱歌。学习口语更是必须依赖听觉的发展。

(一)儿童听觉的发生

1、胎儿的听觉反应

研究表明,胎儿对声音有所反应。比如,“听到”乐曲以及各种舞曲时,胎儿用力踢腿。

2、新生儿听觉的发生

许多研究表明,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以内是听觉发生时间,甚至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新生儿对不同的音调有不同的反应。

(二)儿童听觉和视觉的协调活动

许多研究表明,儿童从很小开始就已经出现了视听的协调现象。如听到声音的转头动作,将视线转向音源等。

(三)儿童听觉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掌握语言、接触音乐环境的过程中,学前儿童听觉不断发展。

在辨别细微差别方面,大班幼儿比小班幼儿强得多,听觉感受性也有较大差异。总体来说,学前儿童听觉的个别差异随年龄增长逐渐缩小。 学前儿童触觉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触觉的发生

儿童从出生时起就有触觉反应,先天的无条件反射,如吮吸反射、防御反射等,都是触觉的表现。新生儿尿布湿了,他们的哭闹反应就是触觉的表现。

(二)口腔的触觉

对物体的接触探索最初是通过口腔的活动进行的,然后才是手的触觉探索。

(三)手的触觉探索

触觉探索主要通过手来进行。学前期是手的触觉探索活动产生的时期,大致经历:

1、手的本能性触觉反应

儿童出生后即有本能性触觉反应,抓握反射即是手的触觉表现。

2、视触的协调

视触协调主要表现在眼手探索活动的协调上。眼手协调活动是婴儿认知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探索活动的开始。大约出现在5个月左右。

眼手协调动作出现的标志是伸手能抓到东西。但婴儿抓住移动的物体还比较困难。

3、动觉的发展

动觉的发展使婴幼儿的动作越来越准确。日常观察也说明,儿童的大肌肉动作发展较早,小肌肉动作发展较晚,因此对幼儿写字、画画、用剪刀等活动精细性,不能要求太高。

学前儿童观察的发展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观察的发展意味着幼儿知觉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比较完善的阶段。观察在3岁以后比较明显。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观察的目的性

3岁以前的幼儿大多数不能接受观察任务,他们东张西望,任意乱指。4岁以后观察能力有所发展,开始出现有目的克服困难或干扰的细致观察。

(二)观察的持续性

幼儿初期,观察持续的时间很短。在教育影响下,幼儿逐渐学会持续地观察某一事物。研究发现,从6岁开始,幼儿观察的持续时间明显增加。而且观察的持续性于目的性联系密切。

3~6岁儿童的注意

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幼儿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

一、2~3岁儿童的想象

儿童最初的想象有如下特征:

1、想象过程完全没有目的。在想象活动之前不能形成想象的表象。先有行动才有思维。

2、想象过程进行缓慢。幼儿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检索头脑中储存的形象,因而较为缓慢。

3、想象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许多想象实际上是从记忆库中“回忆”出来的。

4、想象的内容简单贫乏。

5、想象依靠感知动作。尤其依赖视觉的形象,游戏活动中的玩具就是很好的展开想象的素材。

6、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如果没有成人的语言提示,他们的活动可能仅仅停留在无意义的动作阶段而不产生任何想象过程。

可以发现,想象的最初形态是从记忆中分化出来的,其发展需要成人的引导和提示。

3~4岁幼儿的想象

这一阶段的幼儿的想象总体上来说是自由联想性质的无意想象。具体表现为:

1、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展开想象活动之前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做完之后才清楚。尽管有时活动前能说出主题,但活动的结果与主题相去甚远。

2、想象的内容零碎,无意义联系。幼儿想象的内容贫乏,数量少而单调。活动的内容杂乱,内容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4~5岁幼儿的想象

4、5岁的幼儿仍以无意想象为主,但其想象中出现了有意的成分。表现在行动之前能说出想做什么,行动能按照目的和计划进行。但这种目的和计划非常简单,常常是边想、边说、边做,活动中嘴里念念有词,这是在指导其行为。另外想象的内容较以前丰富了,但仍然比较零碎,缺乏组织和联系。 5~6岁幼儿的想象

5、6岁的幼儿有意想象和创造想象已经有明显的发展。活动之前已经具有明确的主题,而且整个行动能够有秩序地按计划进行。想象的内容进一步丰富、有情节;内容的新颖性也有所增加;想象的形象也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整体上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是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的方向是向更高级的方向变化,即是一种进步性的发展。这种发展还有着一定的趋势。

(一)从简单到复杂

最初的心理活动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越来越复杂化。具体表现在:

1、从不齐全到齐全。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个性在出生时并非齐全。随着年龄的发展,各种心理过程和个性逐渐形成和齐全。

2、从笼统到分化。儿童最初的心理好动是笼统而不分化的。从认知到情绪的发展都是从混沌或暧昧到分化和明确。如最初的孩子只有愉快和不愉快,后来逐渐分化为喜爱、高兴、快乐和痛苦、忌妒、畏惧等复杂多样的情感。

(二)从具体到抽象

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非常具体的,以后越来越概括化。从认识过程看,最初是感觉过程,以后出现比感觉更为概括化的知觉和表象,在发展到产生思维。思维本身的发展也是从直观动作到具体形象,再到抽象逻辑。

(三)从被动到主动

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逐渐发展起来。具体表现在: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儿童心理最初是无意的,或称不随意的心理活动,即直接受外来影响所支配。新生儿的原始反射是本能活动,即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稍后,出现有目的的方向的活动,再后出现自己能意识到的,有明确目的的心理活动,然后发展到不仅意识到活动目的,还能意识到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的情况和过程。

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幼小儿童的心理活动,很大程度上受生理的制约和局限。当生理发育到足够成熟的时候,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甚至包括心理发展的速度,都和儿童心理活动本身的主动性有密切关系。

(四)从凌乱到陈体系。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零散混乱的。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而且非常容易变化。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是心理活动逐渐组织起来,形成整体,有了系统,有了稳定的倾向,出现了个人特有的个性。

总体上说,心理活动体系(个性)的形成,和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化及主动的发展分不开,同时体现了心理活动的复杂化。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

(一)发展的高速度

变化迅速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也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之一。儿童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比如,初生的婴儿只会啼哭,十天半月后,当你把他抱起来的时候,他已经“知道”要准备吃奶。将近4个月的孩子可以同你玩得咯咯笑。1岁孩子开始迈步,2岁儿童已走得很稳当。3岁儿童走路时总是连蹦带跳的。4岁以后,开始懂得专心听讲;5岁儿童能够用一些方法试自己几种注意等。

(二)发展的不均衡

高速度发展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规律,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又不是等速前进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具体表现在:

1、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

2、不同方面的发展不均衡。

(一)关键期

引入儿童心理发展后,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现象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方面。学前期是掌握口语的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就难以掌握口语,如“狼孩”的故事。研究表明,视觉偏好在婴儿身上也有体现。但是除去感受器系统,主要是视觉系统被证明存在关键期以外,儿童心理发展的其他方面是否存在关键期,受到人们的怀疑。

(二)敏感期

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许多方面,在错过特定时机之后,并非不能弥补。因此关键期概念不能普遍运用。在一般情况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时机问题,采用“敏感期”或“最佳期”比较恰当。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错过了敏感期或最佳期,则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发展比较缓慢。

儿童发展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道德责任意识;道德规则;学前儿童

1 引言

道德责任的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只要个体的行为对他人产生伤害性的结果,就会引发与道德责任有关的问题[1],因而可将道德责任看作个体面临道德问题时的参与意识和对困难的分担程度,它通常是由个体对与问题相关的道德规范的认知、情感及对行为的预期所决定的[2]。早期的研究者对儿童道德认知能力持较悲观态度,按照皮亚杰(1984)的观点,幼儿的道德责任意识表现为对成人单方面的服从,儿童要到10岁左右才进入道德发展的自律阶段,开始能够参与规则的讨论与制定,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3]。当前的领域特殊论者则不用经典的对偶故事法,而是根据被试在各种判断标准上的表现来探查儿童的道德责任意识。如Smetana(1981)[4]早期选用规则依赖性、普遍性、违规行为的严重程度和应受惩罚的程度作为判断标准,而后Smetana(1993)[5]在对领域理论十几年的发展回顾中总结道,研究者使用的判断标准一般包括:允许性(permissibility)、规则依赖性(contingency on rule)、普遍性(generalizability)、可变性(alterability)和权威依赖性(contingency on authority),这些标准从措辞、内涵和数量上都较早期研究更为严密和完善。尽管如此,当前的研究者在判断标准的选用上仍然依各自研究而异。例如,Yau 等(2003)[6]研究中涉及允许性、严重性、权威依赖性、普遍性、决定权定位等6个判断标准;而Mullins 和 Tisak (2006)[7]选用了5个判断标准,分别是行为评价、权威决定的合理性、可变性、规则依赖性、普遍性。不同研究者、甚至同一研究者所采用的这些标准之间一方面有交叉关联,另一方面对于类似的标准,其表述方式却很不一致,这使得不同研究、不同标准之间的可比性较差,需要进一步梳理。

国内的相关研究则比较缺乏,张卫等(1998)[8]曾采用允许性、严重性、普遍性和规则依赖性4个标准调查了6~14岁中国儿童对道德规则和社会习俗的认知,结果发现6 岁儿童认为道德违规行为(如偷东西)比社会习俗违规行为(如上课吃东西)要严重得多,随年龄增长儿童更倾向于认为道德规则是普遍的、不可更改的,而社会习俗则是因社会背景而异的、较少具有普遍性、可以更改。由于研究中被试年龄偏大,因而没有探测到儿童在不同判断标准上认识道德规则的明晰的发展脉络。

在各种不同的判断标准中,最早受到研究者关注的恐怕是权威依赖性标准,人们很早就发现幼儿具有服从权威的倾向性,例如他们认为对父母要说真话、而对同伴则可以说假话[3,9]。然而,领域特殊论者却对此提出了质疑。Smetana 等(1990)[10]发现,3岁半以后的幼儿就可以通过权威依赖性标准——成人允许幼儿违反道德规则,但幼儿认为那是错误的,不接受权威意见;Laupa (1994)[11]和Tisak(1993)[12]的研究中也有相似的发现,4岁左右的幼儿能够通过权威依赖性标准。上述矛盾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采用判断标准的范式更有利于探测年幼儿童对权威的认知;其二,通常情况下幼儿一般将成人看作规则的监督者和制定者,尽管在幼儿眼中成人可以制定道德规则、以及监督规则的执行情况,但还不能制定不道德规则。成人除了可以作为规则的监督者和制定者,现实中同样常见的情境还有成人作为规则违反者的情形。近期的一项研究[13]考察了幼儿对不同角色(同伴、成人)的主人公违背同一道德规则的认知,结果显示出了角色效应,即4~5岁幼儿在成人主人公情境下,对允许性、可变性和权威依赖性标准的通过率要低于同伴主人公的。与成人相比,幼儿认为同伴更不能违反、改变道德规则,其道德判断更不依赖于权威。可见,对成人作为规则违反者的考察有利于对前述矛盾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第3期冯天荃 学前儿童道德责任意识的发展研究 心理学探新2008年 因此,选取典型的道德事件作为道德规则的主要内容,从前人提出的各种判断标准中选取四种比较典型的、也是研究者较多采用的标准,试图探查幼儿对不同角色违反道德规则的认知及其归因,以揭示学前儿童在不同判断标准下对道德领域规则的认知特点,为认知发展的领域特殊论及儿童的早期道德责任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依据。

2 实验设计

2.1 被试

江苏省徐州市2所中等水平幼儿园随机抽取3~5岁幼儿96名。最后形成三个年龄组,即:1)三岁组,年龄跨度为2.9~3.4岁,共32人;2)四岁组,年龄跨度为3.7~4.3岁,共32人;3)五岁组,年龄跨度为4.7~5.3岁,共32人。各组被试平均年龄分别为3.21、4.03、4.93岁,标准差分别为0.17、0.19、0.18。各组被试男孩、女孩各占一半,统计表明其平均年龄也大致相同。

2.2 实验材料

根据研究目的,并参照前人研究[5,7],选取了2个生活中常见的道德规则进行测查,通过图片加以表现。分别是:(大人)不许抢小朋友的玩具;(小朋友)不许推人。以不许推人为例,见图1、表1。

图1 (小朋友)不许推人

2.3 实验设计

3(年龄:3、4、5岁)×4(判定标准:允许性、可变性、权威依赖性、规则依赖性)×2(主人公的角色:同伴、成人)的混合实验设计。

2.4 实验程序

实验通过个别测查的方式进行,在幼儿园的一个安静的房间按照标准指导语以讲故事的形式实施。为保证实验任务之间的可比性,故事呈现尽可能采用类似的结构框架、统一的反应模式和学前儿童熟悉的故事情节。

2.5 结果处理

全部实验都结束后将所有访谈结果编码,最终数据用SPSS 13.0处理。对归因编码时,参照前人的编码系统[5,7],同时又结合研究目标以及被试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制定的。然后从各年龄组随机抽取1/3的被试反应,由两个评分者(均为发展心理学的专业人员)分别进行编码,对各个故事编码的一致性从78.8%到100%不等,平均一致性达到89.8%。

被试的判定理由归因主要分为五类:

1)事件造成的伤害或影响:事件危害他人或自身的利益、身心健康、情绪情感等。例如,“车轧着阿姨”、“会摔破”等。

2)一般性的结果定向:被试对当前事件进行合理的描述,或对可能发生的现象进行合理的预测。例如,“(可以不捡钥匙,因为)阿姨会捡”、“(可以)不扶兰兰,让她自己爬起来”。

3)规则定向:明确提及道德规则,例如:“要帮(大)人捡掉的东西”。

4)未分化的规则解释:只说出了与规则有关的笼统性的解释。例如“不好”,“不对”。

5)无关理由:被试不做反应;或回答不知道;或回答与问题无关。

3 结果

3.1 幼儿对道德规则的认知

初步分析发现,研究的顺序效应、性别差异总体上均不显著,不再参与进一步的分析。

表2的结果显示,各组幼儿都能较好地理解道德规则,即便3岁组幼儿在各判断标准上的通过率均在半数以上。对年龄效应的Crosstab检验显示,幼儿对道德规则的认知在3~4、5岁之间获得显著发展,除第一列各条件下的χ2值均达到了0.05~0.001的显著水平。不论故事主人公是同伴还是成人,大多数3~5岁幼儿都认为违反道德规则是不对的,对允许性标准的认知最好。对3~5岁幼儿在不同判断标准上的通过率进行多个相关样本的Cochran’s Q检验,结果显示在成人和同伴情境下判断标准效应均显著,进一步的检验表明,其差异主要体现在3岁组。

最后,幼儿对不同角色主人公的认知非常接近,配对样本的McNemar检验表明他们对不同角色主人公在各判断标准上的通过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3.2 幼儿对道德规则的归因

表3显示,幼儿对道德规则的归因基本相似。除3岁组,幼儿对道德规则的归因以事件造成的伤害或影响最多(近30%),其次是规则定向,再次是未分化的、笼统性的规则解释。接近半数的3岁幼儿对违反道德规则的归因是无关理由,幼儿对道德规则的归因在3~4、5岁获得了发展,与在判断标准上的发展具有一致性。

4 讨论

4.1 幼儿道德责任意识的发展特点

众所周知,道德责任意识具有丰富的内涵,对道德规则的认知是儿童形成良好道德责任意识的重要条件,当儿童实现了规则内化,其道德责任意识便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和建立起来了。研究显示,3~5岁幼儿在不同程度上都能采用四种不同的判断标准对不同角色主人公的道德行为作出合理的推断,且他们的这一推断能力在3~4、5岁之间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伴随年龄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认为违反道德规则不对,即便有人说、或是妈妈说可以不遵守某项道德规则,或是从来没有人告知过主人公存在某项道德规则时,主人公仍然不接受违规行为。研究中,判断标准效应显著,幼儿在允许性标准上显著好于其他标准,在权威依赖性上显著差于其它标准,这一差异主要体现在3岁组。可见,尽管3岁幼儿已经认识到不能违反道德规则,但当妈妈允许其违反时还是有相当一部份的幼儿服从了权威的错误命令,此现象在4岁组就几乎消失了。这提示人们,在四种判断标准中,权威依赖性标准是衡量学前儿童道德责任意识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幼儿逐渐从单方面服从权威、发展到能对权威提出质疑。在皮亚杰关于游戏规则的早期研究中,学前阶段的儿童倾向于单方面地服从权威制定的规则,认为规则是不可随意改变的;在很多其它非道德领域,年长儿童都存在这种服从权威的倾向性,他们尤其是服从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权威的意见[14]。然而,采用判断标准的研究范式考察儿童对道德规则的认知,可以探查到学前儿童很早就开始发展对权威的批判精神,这对于揭示儿童早期的道德责任意识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也是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领域特殊观的有力证据。

从归因来看,除一些3岁幼儿,幼儿在判断理由上的归因仍以事件造成的伤害或影响最多,其次是规则定向,再次为未分化的、笼统性的规则解释。与前人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首要因素所占比例不同:研究中不到30%的幼儿把它作为归因理由,而在西方、以及中国香港的研究中这部分幼儿所占比例基本都在40%以上,还有一些超过80% [6,7,15]。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还有近1/4的幼儿明确采用相应的道德规则对主人公的行为做出解释,随年龄增长,越来越多的儿童采用规则定向的归因。

角色效应不显著,表明幼儿认为不论是成人还是同伴都应遵守道德规则,不能违背和改变规则,也不受权威依赖性和规则依赖性的影响。可见,幼儿倾向于听从权威,但他们并不是单一的权威定向,有内在的判断标准[16]。

4.2 促进幼儿道德规则认知,培养其道德责任意识

有学者指出,道德责任的产生与该伤害情境中个体对惩罚的预期、以及为避免惩罚而产生的补偿心理有关[1],即个体把道德责任与惩罚相联系,人们为了避免受到惩罚才遵守道德规则、履行道德责任。研究结果揭示出学前儿童很早就发展起来了道德责任,部分3岁的幼儿已经能够认知到即便家长允许,破坏道德规则也不行,他们这时会指出家长是错误的。由研究结论可知,幼儿对道德规则的归因仍以事件造成伤害或影响和规则定向为主,所以避免惩罚并不是儿童道德责任判断的主要依据。可见,儿童对道德责任的认知发展不是单方面的服从权威、避免惩罚,而是在与环境、他人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的。如,一个儿童被人打了,此时不用任何人说教,他已经知道了“打人”不对,因为“打人”行为给他造成伤害,他感觉到很疼。对儿童进行道德责任教育时,应避免单一形式的说教和惩罚,让儿童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慢慢体会,充分调动、挖掘他们自身的认知潜力。此外,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归因多为事件造成的伤害和规则定向,教育者应因势利导,以儿童理解道德行为的角度教授相应的道德规则,从而促进儿童对道德规则的认知,不断培养和提高他们的道德责任意识水平。

5 结论

5.1 学前儿童道德责任意识在3~4、5之间岁获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在四个判断标准上能够很好的认识道德规则,3岁组相对差一些。

5.2 学前儿童对道德规则的认知基本上不存在角色效应。

参考文献

1 Shultz T R,Wright K,Schleifer M.Assignment of moral responsibility and punishment.Child Development,1986,57(1):177-184.

2 吴靖,季蘋,潘秀丽.道德责任心的形成及其对道德行为的影响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3).

3 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傅统先,陆有铨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4 Smetana J G.Preschool children's conceptions of moral and social rules.Child Development,1981,52(4):1333-1336.

5 Smetana J G.Understanding of social rules.In:Mark Bennett.Ed.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ognition: The child as psychologist.New York: published by Guilford Press,1993.

6 Yau J,Smetana J G.Conceptions of moral,social-conventional,and personal events among Chinese preschoolers in Hong Kong.Child Development,2003,74(3):647-658.

7 Mullins D,Tisak M S.Moral,conventional,and personal

rules:The perspective of foster youth.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6,27(4):310-325.

8 张卫,徐涛,王穗苹.我国6-14岁儿童对道德规则和社会习俗的区分与认知.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21-25.

9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0 Smetana J G,Braeges J L.The development of toddler's moral and conventional judgments.Merrill Palmer Quarterly,1990,36(3):329-346.

11 Laupa M."Who's in charge?" Preschool children's concepts of authority.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1994,9(1):1-17.

12 Tisak M S.Preschool children's judgments of moral and personal events involving physical harm and property damage.Merrill Palmer Quarterly,1993,39(3):375-390.

13 Nobes G,Pawson C.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rules and social status.Merrill Palmer Quarterly,2003,49(1): 7-99.

14 Laupa M,Turiel E.Children's conceptions of adult and peer authority.Child Development,1986,57(2):405-412.

15 Tisak M S,Crane Ross D,Tisak J,et al..Mothers' and teachers' home and school rules: Young children's conceptions of authority in context.Merrill Palmer Quarterly,2000,46(1):168-187.

16 陈琴,庞丽娟.幼儿合作认知发展特点的研究.心理学探新,2002,22(1): 38-43.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ers’ Mor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Feng Tianquan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7)

Key words: mor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moral rules;preschoolers

儿童发展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淮安市实天津路小学幼儿园张佳佳

摘要:个性,广义上说,就是一个人意识的倾向和各种稳定的心理从而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狭义上说,个性就指一个人心理面貌中与共性相对的个别性,通常大家经常说的能力特征,兴趣爱好等都属于个性发展范围内。由于个体之间在心理上存在很大差别,每个人才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的独特性只有和群体的丰富相结合才能得以显示。简而言之,个性就是个体的心理特色。正因为个性是如此重要,发挥个性才成为当今社会各国普遍形成的一种教育观念,也成为了各国现在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个性发展也存在关键期,幼儿时期是个性形成与发展最关键极为重要的时期。这样,幼儿教育要发展幼儿个性的任务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小班幼儿的个性发展变化比较快属于不稳定期,而在这个时候才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发展的黄金期阶段,中国有句俗话说:“三岁看到大,六岁看到老。”这也说明了学龄前幼儿的个性发展与培养对幼儿的一生都有着极大的影响。而针对现在社会我们的幼儿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个性发展也日益趋势于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不善于倾听、更不愿意与人交流等。鉴与此我们应该更多的研究讨论出关于学前幼儿个性发展与培养的良策。

关键词:个性个性教育关键期

一、 什么是个性教育

许多研究表明:良好的个性就是一个优秀人士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更是一个人心里健康的重要标志。从古到今,任何一个成功者,没有一个人不是在良好个性的支配下,经过克服重重困难、百折不挠才取得了今天事业上成功的呢!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 此外,培养人的个性也已成为当今社会各国普遍形成的一种良好的教育观念,也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明确指出,“现代教育都重视个人,注意一个人的能力,他的心理结构以及他的兴趣、动机和需要„„这个受教育的个人在他自己的教育中日益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可见,未来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不仅要具有健康的个性、也要具备丰富的个性。

而目前,我国大量独生子女的个性品质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情况。有的幼儿自尊水平比较低,自信心极差;有的幼儿胆小如鼠,做任何事都缺乏独立性意识;还有的幼儿缺乏合作意识,不会与人交往,更重要的是没有同情心,有的甚至还

有极强破坏性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等等,我们班现在具有破坏行为的幼儿挺多,这都是一些令人非常“棘手”的问题。

但是,我们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位幼儿从小都有一个健康向上、活泼开朗的个性品质:比如说做事要有信心、有主见,能敢于面对困难,不怕吃苦,更能勇于创新并坚持到底;以及关心他人,互帮互助、具有责任心、懂得礼让等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我们要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身心极为健康的孩子,成为一个能在将来的激烈竟争中站稳脚步的孩子!

二、幼儿个性教育的现状

如果我们每顿饭都吃同一种东西,你还会很感兴趣吗?即使是制作得再精美的菜肴也会让人索然无味;当我们欣赏一个画展,如果每一幅画都是千篇一律,即使画得再美也会让人厌倦。成人的世界如此,孩子的世界更是如此。因此老师应做一名画师,他笔下的孩子都应具有不同的个性,而不应只做一名画匠,把每个孩子都画成同一个样子。有时,我们会在不经意中对孩子们这样说:"你们都应该xx小朋友那样,看他坐得多好看,看他想出的办法多聪明"。其实,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其他的孩子都跟同一个孩子一样呢。每个孩子都有他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想法。教师要帮助幼儿形成自己的个性,才能让孩子充分发挥出他的潜能。

我现在所在班级是小班刚升入中班,在小班刚来的时候,我班的幼儿有好几个还在包着尿不湿,自理能力也很差,有的孩子还不会说普通话,更别说所谓的幼儿个性了,家长过多的包办了孩子的一切,孩子只会听从命令服从命令,有一个叫思思的小女孩,孩子长的很可爱,而且也不哭闹,一天除了自己安静的坐着以外什么都不会,你说“思思吃饭了哦!”她就对你哦一下,几分钟后看到的还是坐在那里,“思思你饿吗?”“恩”,就这样僵持着,直到我帮她把椅子搬到桌子前,把碗拿到她面前,看上去似乎有点饿了,但还是不动,在做什么呢?当然是等喂饭呀,整整一个学期,都是如此。无论和家长怎么沟通也没有用,孩子完全像个漂亮的机器娃娃一样走着家长给的路线,哪里还有发挥幼儿个性的空间呢。

就上述说的那个女孩思思,其实我们发现这个孩子还是很要强的,并且她对音乐乐感很有天赋,有着一付天生的好嗓子,然而家长遏制了她的这种天赋,拼命让孩子学画画、学舞蹈,反而越学越差,越学孩子越厌恶,索性她就不动,那么漂亮的一个小姑娘到了今年中班的时候成了什么也不做的小胖墩,现在她的父母正在为孩子的减肥而烦恼,如果当初按照孩子自己本身的个性加以指导发展,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没有这么多的可是,所以培养幼儿的健康、丰富的个性是多么重要的。

正因为个性是如此重要,发挥个性已成为当今社会各国普遍形成的一种教育

观念,也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所有现在的教育都重视个人了,关注一个人的能力,他的心理结构以及他的兴趣爱好、动机和需要„„而受教育的这个人在他自己的教育中日益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

三、对幼儿个性教育的看法

在我国,幼儿教育是属于基础教育,同样要承担培养,发展个性的任务。但是现在的社会已经使幼儿失去了太多的锻炼机会,全是由大人一手包办,久而久之幼儿完全失去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像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幼儿大多数都是依赖性很强,与同伴交流能力很差,以自我为中心,如果纵容这种个性成长下去,那么未来的孩子们在社会生存就会很困难,不能承受失败,受挫能力会很差,为什么现在我国的孩子自杀事件越来越多了,就是没有重视幼儿时期的个性教育。

(一)多给幼儿一点自由和主动权

做为老师我们不能用死板的纪律来约束幼儿,给幼儿增加压力,应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让幼儿在愉悦轻松的生活中接受教育,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要把集体、分组、个人的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二)如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中主导的特殊作用

游戏会给孩子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在游戏中,幼儿是最开心的,没有心理压力,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逼真地扮演着各种成人在生活中的角色。我们老师比较注重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引导幼儿的创造力。例如:鼓励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要自己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学会与同伴协商角色分配。每一个小小的“成功”,都会使孩子产生愉悦心情,激起幼儿自信心,增强独立性和坚强性。

(三)给幼儿创造与伙伴交往的机会,发挥小伙伴的作用

许多心理学家研究指出:进入幼儿期后,孩子便开始与别的孩子玩耍,模仿小朋友的行为习惯,同伴间成了他们评价的参照物。例如:我们在户外活动时或共同摘草莓我们组织非同龄伙伴共同游戏、自由交谈。通过每个月这些活动的开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大有提升。也促进了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对自己的一些行为控制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四)多多组织幼儿参与讨论活动

多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而不是直接给幼儿答案,能够促进幼儿独立性的发展。幼儿受身心发展水平限制,认知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这些能力都会是最初形成阶段,行为较多的是受成人等外部条件的影响,比成人可能表现出更多的是顺从型。1岁前儿童的一切行为是依赖成人而实现的,这个时期的儿童表达自己的愿望,一般也不抵抗成人的意思。可是3岁左右儿童,出现了独立性

的需要,主要表现在要求“自己来干”的动作,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无论能不能做。根据幼儿的特点,促进幼儿独特性的发展,现在就是需要把握从顺从向独立性转化的过度环节。而互相讨论是在轻松氛围下进行的,这样幼儿不仅没有心理压力,又能得到应有的锻炼,还会形成健康的气氛,从而促进幼儿独立性的发展。

(五)如何了解幼儿个性差异及其原因,应采取怎样措施

幼儿时期的个性虽然刚开始形成发展,但在爱好、兴趣、气质能力等方面还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简单的个性培养,不仅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伤害或阻碍幼儿个性发展。教师必须要对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做深入的观察和分析:然后,根据幼儿的不同个性特点,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措施。例如:对胆小缺乏自信心的幼儿,应该对幼儿多多鼓励、多给他们更多的爱,多创造机会设法让他们去尝试解决问题,以使他们获得成功体验。多表扬他们,增进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上进心,使每个幼儿都在不同的起跑点上自信满满、嬉戏和学习。

(六)如何加强家园互动

家长资源是幼儿园与一个家庭沟通的纽带,所以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要求、教育环境尽可能的要保持一致。创办家长学校,采取园长讲座、现场活动、家长半日开放活动、亲子活动等等,让家长了解关于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重要意义以及个性培养要求与方法等知识,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幼儿个性的形成是一条及其漫长的过程,幼儿在家里的时间毕竟比在幼儿园的时间要多一些。家长的培养极其重要。因此,应加强家园合作教育,潜移默化,持之以恒的培养。

四、幼儿个性教育后的思考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感到幼儿个性发展和培养,关键是教师是否能够认识和驾驭幼儿在这个领域中成长规律,另外家长的配合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于良好的个性在老师的教育中能够形成,那么也要在家长的手中进行巩固才能把根扎的更牢了,都是为了孩子,我们愿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勤劳耕耘,让孩子们活泼、健康、全面成长的同时,培养他们的个性,使每个儿童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但现实中家长工作的难度远远的超过我们的预计,所以是否在培养幼儿的个性之前先来矫正家长的教育观,这是这次研究之后对我带来的最大困惑。

五、参考资料

(1)陈学法.个性培养与素质教育.教育研究.1998.3.

(2)王天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3)柳斌.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儿童发展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刻,我们十分高兴迎来了以*、*、*同志为组长的国家两纲中期评估督导组一行来**督促指导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国务院妇儿工委对我省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视和关怀,使我们备受鼓舞和鞭策。在此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对督导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国务院妇儿工委一直以来对我省妇儿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有关情况作简要汇

报。

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省位于祖国大陆南部,陆地面积万平方公里,辖21个地级以上市、121个县(市、区)。2005年全省人口总数9194万人,其中女性人口万人,0—17岁人口万人,分别占全省人口的%与%。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胆实践,务实进取,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原来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经济省份一跃成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1979—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4个多百分点、世界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实现了“世界走一步,**跨四步”的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突出表现为“跨上一个新台阶,取得六个新突破”:即总体经济实力跨上历史性新台阶,外经贸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协调与合作发展、民

营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六个方面取得新突破。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达22366亿元,占全国的1/9强。来源于**的财政总收入达4432亿元,占全国的1/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806亿元,比上年增长,占全国的比重达。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4280亿美元,占全国1/3,2005年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达亿美元,居全国首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超过2万亿元,占全国的1/7。今年以来,我省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1—9月全省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全省呈现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发展势头良好、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可喜局面,为妇女的加快发展、儿童的优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我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情况

“十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国务院妇儿工委的正确指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妇女儿童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根据监测评估,我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顺利,已达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部分目标已提前达标。在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目标的44项可比量化指标中,我省有38项提前达到2010年终期指标,占可比量化指标的%,有4项指标进展顺利,到2010年可望达到终期目标;在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目标的33项可比量化指标中,提前和可望达到2010年指标的占,在两纲非量化指标中,绝大多数指标进展状况良好。全省妇女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妇女儿童整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明显提升,与妇女儿童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进一步协调发展,全省妇女儿童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妇女儿童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把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和规划,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的重要内容,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上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一是规划先行,明确目标。2001年,我省根据两个纲要的要求,颁布实施了《**省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和《**省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突出了妇女儿童发展的优先领域,并根据**实际,提出比国家纲要更高的发展目标,纳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今年,我省又将妇儿工作的主要任务和重点难点指标,纳入全省“十一五”规划中。二是领导重视,合力推进。五年来,我省多次召开以妇女儿童工作为主题的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妇女儿童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

儿童发展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下午3点,志愿者李林峰、曾珠就和以往的每个周末一样,早早地来到了彭思榆、彭宗林小朋友的家。这两个小朋友是堂姐弟,姐姐三年级,弟弟一年级,因为父母常年在城里打工,所以都跟着奶奶生活。志愿者们一边和奶奶聊天,一边帮着喂鸡和打扫厨房。不过,今天和往常有点不一样,还有七八个志愿者一起来到了小朋友家,他们准备给住在附近的五个小家伙一个惊喜,给他们送上六一节的祝福。

4点半左右,小朋友们都放学回来,远远地看着志愿者们的身影,他们高兴地往家里飞奔。刚到家门口,志愿者们就把用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生活费买来了新衣服、书包、文具、字典等礼物送到小朋友手中,把几个小孩子乐得跳了起来。不过,刚拿到手的葫芦丝,着实让他们摸不着头脑,这到底是什么呢?志愿者赵浩然乐呵呵地走上前来,给小朋友们讲解了葫芦丝的基本知识,还现场演奏了一段。五个小家伙迫不及待地想学习如何吹葫芦丝,经过一番咿咿呀呀的尝试之后,仅仅十来分钟,大家就掌握了最基本的吹奏方法。

随后,志愿者们还带来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和小朋友一起联欢做游戏。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是六点了。因为不能给留守儿童家里增加负担,志愿者们谢绝了奶奶的再三挽留,结束志愿服务要返回学校了。小朋友们依依不舍地把他们一直送到村口的马路上。

像这样的关爱帮扶活动,我校的青年志愿者已经开展了很多次。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倡导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我校充分发挥职业院校、职教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投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热潮中。活动着眼农村,采用“走出去帮扶”和“请进来关心”两种方式关爱留守儿童。多年来组织志愿者赴黄瓜山小学、堂皇坝小学、万寿小学、板桥小学等为几百名留守儿童开展“一对一”课程辅导、“小制作、小导游、小表演”兴趣培养等帮扶活动,同时,以“六一”、“元旦”等节日为契机,邀请留守儿童来我校体验大学生活,开展多场“大手牵小手-留守儿童走进大学校园”主题教育活动。

背景资料:

上一篇:二手房购房协议书范文下一篇:二年级作文小制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