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交换系统范文

2024-07-24

公文交换系统范文第1篇

[摘要]为解决传统数据交换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本文在对不同数据处理方法比较分析基础上,对企业如何利用EDI技术实现数据交换进行了设计。研究认为EDI技术可更好地提高企业信息系统数据处理能力,在未来的电子商务领域中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EDI;信息系统;数据交换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1.03.016

Research on the Data Exchange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EDIZhou Yan Wu Lei

(Library,Jinan University,Jinan 250022,China)

〔Abstract〕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about high cost and ineffective of traditional data exchange,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ifferent data processing technology,this article designed the methods of data exchange using the EDI technology.The research results EDI can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data processing ability of corporation,EDI will get a very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e area of E-Commerce.

〔Keywords〕EDI;information systems;data exchange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往往需要涉及很多不同的应用管理系统,如仓库管理系统、考勤管理系统、绩效管理系统、销售与客户管理系统等,这些不同的系统又可能分散于不同的组织部门与机构,这就需要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如果现实中无法在各个应用系统之间进行数据的有效传递,势必会造成数据的多次变换,甚至手工重复录入。这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与财力上的浪费,而且降低了信息在企业内的传递效率,还可能在多次变换数据时引入错误[1]。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因为企业中没有一个统一的数据结构,二是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交换机制,从而使各个应用系统间不能共享信息。以商业领域的商品交易活动为例,假设一个零售企业需要向供应商订货,基本的流程如下:其先把订货信息生成并传递给供货商,供货商在对客户的订货信息进行审核后,把经过批准的订货信息传递给供货商仓库,仓库生成出库信息,送货人员根据出库信息从仓库提货后给客户送货,零售商生成自己的收货信息,然后在供货商的送货单上签字,交由送货人员带回。供货商仓库把送货信息交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生成应收款项。零售商对供货商的应收款项和自身的应付款项核对无误后,给供货商开具支票或者现金,然后供货商给零售商开具发票。这一商品交易过程虽然非常普通,看似简单,但因为需要在供货商和客户之间传递多种、多次的票据信息,如完全采用手工完成,会出现一系列的重复录入、重复检查与核对操作。这一过程要求严谨、认真,避免出现差错,否则整个流程可能会出现信息差错,交易双方甚至遭受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上述的信息流转问题,可以划归入两个基本的领域:企业应用集成与电子商务[2]。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可以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分布式处理技术与软件代理技术几种方式。从现代技术发展看,解决问题的一个简单可行并且适应性广泛的方法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简称EDI)。利用EDI通过在不同系统之间传递预定义的结构化数据,以实现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以此来减少重复的手工操作,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与信息处理的效率,则不但可以减少业务处理的差错率也能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

1 数据交换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不同系统在功能和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相关数据在交换时往往存在一定问题。这样就要求在交换时必须消除系统差异带来的影响,保证系统顺利进行,实现系统间的顺利交换。系统间的交换主要应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前期准备工作

不同系统在功能、结构上的差异基本上表现在各个系统硬件所处环境、软件的体系结构、数据结构、交易方式以及前台操作和业务管理等诸多方面,因此,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不仅仅是要从技术方面解决问题,还应当对由于上述不同因素造成的管理、技术问题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才能使工作顺利进行,所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是数据交换的前提。一般情况下,系统交换前期准备工作由业务准备工作和技术准备工作两个方面构成:业务准备工作是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数据交换前的管理方面的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工作是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数据交换前的技术准备工作,一般包括骨干网络系统的改造、安装,以及对系统主机的硬件、应用系统的调试等工作。这两种前期准备工作对于企业数据交换重要而又必须,直接影响到数据交换工作的整体效率与效果,因此应首先解决、处理得当。

1.2 数据准确性

系统数据交换的目的是通过不同技术方法让信息、数据在不同系统间能够可靠、准确、高效地相互传递。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在保证准确的前提下,实现高效传递。实践中,造成数据传递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其中常见的是由软件数据检查模块和数据校验模块不足造成的。数据检查模块的作用是在数据转换前对将需要转换的数据进行检查,以保证数据转换系统的数据准确无误,而要保证数据准确无误,就必须在数据正式转换之前反复多次进行数据检查,以避免出现严重问题;数据校验模块的作用主要是对上传到系统的数据进行数据校验,以保证上传到系统的数据的正确性。这两个模块对于保障交换数据的正确与准确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数据交换的核心任务,应充分重视。

1.3 技术问题

我们知道,在过去很多企事业单位常采用Foxpro数据库进行系统管理,但后来由于数据量的不断增长,以及管理复杂性、多样化的耗散特征,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开始采用ORACLE等大型的数据库。同时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管理信息系统将随之出现,不可避免地取代原有的运行系统,这一速度在IT时代可能是非常快速的。但是,如果企业采用的系统应用软件不同,由于不同系统数据的格式差别明显,势必导致不同系统的数据无法有效共享。如此一来,不同系统的数据就各自成为孤立的“信息孤岛”[3],对于企业来说,由于技术及实力原因,不太可能将所有数据集成一个系统,因此就必须时时进行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这种情况同样造成数据转换的准确、效率、及经济效益问题,所以系统软件的不同也是造成数据交换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2 数据交换传递的主要方法

2.1 传统数据交换传递方法

较为传统的信息交换与传递方法是用大量的人力进行手工操作,这往往导致大量的人力重复劳动,这已经随着时代发展而渐被淘汰。而如上文所述,即使企业采用了信息交换系统,但如果不能实现系统的集成化,而只是各自为战,那么由于信息系统之间采用数据库的不同,会导致相同的信息无法在不同信息系统中实现传递和共享[4]。例如在某企业内部有一个购销系统和一个PDM(产品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销售人员需要知道某种产品的型号,而产品的参数储存在PDM系统中,销售人员如果要得到这种产品的参数,就需要产品部门把在PDM系统中的数据传递到购销系统,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传统的数据传递做法是将相关的数据从PDM中提取出来并打印到纸面上交给销售人员,再由销售人员将这些信息录入到购销系统中去。基本的信息交换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内部的系统之间传统的信息交换图

2.2 EDI数据交换

2.2.1 EDI数据交换工作原理

EDI,即电子数据交换,英文全称是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5],是数据交换双方或多方之间通过电子数据网络,按统一的标准在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处理。EDI将订单、发票、货运单等商业文件,将数据按统一的标准制成计算机能识别和处理的数据格式。

EDI有3个基本组成要素:首先是应具备通信网络这一基础条件,这是EDI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次,为实现EDI系统的功能,必须设计和开发相应的 EDI软件;再者,EDI的标准化,在EDI技术构成中,标准起着核心的作用。不论是EDI技术标准中的EDI语言标准还是载运信息语言规则的通信标准都应按照国际标准进行格式化,同时也要符合计算机网络的传输标准。常见的EDI系统间数据交换如图2所示:

图2 EDI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

(1)文件的格式化和标准化处理:用户首先将原始的纸面商业和行政文件,经计算机处理,形成符合EDI标准的、具有标准格式的EDI数据文件。

(2)传输和交换:用户用自己的本地计算机系统将形成的标准数据文件,经由EDI数据通信和交换网,传送到登录的EDI服务中心,继而转发到对方用户的计算机系统。

(3)文件的接收和自动处理:对方用户计算机系统收到发来的报文后,立即按照特定的程序自动进行处理。

2.2.2 企业内部系统EDI方式的信息交换

EDI不仅可以实现企业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换,提高交易效率。同时,EDI在企业内部同样有着较大的作用,可以实现在内部不同系统间的信息共享,降低内部成本,提高效率。EDI内部信息交换过程中需要先将电子文档从信息系统中导出,再将导出的数据导入需要导入的信息系统[6]。一般情况下的EDI内部系统的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EDI在企业内部信息传递图

(1)发送方从信息系统数据库提出需要传递的信息数据,然后转换成平面文件;

(2)将平面文件转换为标准的EDI报文,再组成EDI信件;

(3)将EDI信件拆开,然后翻译成为平面文件;

(4)将平面文件转换,然后再送到接收方信息系统中进行处理。

2.2.3 EDI方法的优点

因为EDI能够把企业间的商业信息,转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文件格式,并通过网络在不同计算机之间,用电子信息方式直接交换与传递,整个信息交换过程无需大量人工介入和纸质文件,相对传统的信息与传递方式,EDI用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取代传统贸易所使用的各种单证、票据,不仅避免了数据的重复录入,节约办公费用,同时也提高了信息处理的准确性,降低差错率;同时,EDI系统的大范围使用使得企业间交易时间大大缩短,降低了企业库存和成本,提高了企业运营及资金周转效率,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同时,EDI的采用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管理和服务质量,实践中如果将EDI技术与企业内部的仓储管理系统、自动补货系统、订单处理系统等企业MIS系统集成使用,则可以实现各种单证的快速交换和处理,简化采购程序、减低营运资金及存货量、改善现金流动,也使得企业可以更快地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响应,提升服务质量。

3 利用EDI技术实现数据交换的设计

3.1 总体分析

假设在某企业内部,有多个应用系统,例如PDM、ERP、CRM、供应链管理(SCM)等。业务发展使一个系统产生新的数据,其它系统可能需要系统中的这些新数据,就需要把数据从这个系统中转移到其它多个系统中,但往往因为不同的数据库中表的结构不同,数据不能自动从一个系统转到另一个系统,这就造成了系统中常见的“信息孤岛”。要有效地利用这些孤岛中的数据,通常的解决方案有两种方法:(1)将多个系统集成为一个系统,就是把所有的数据都保存在同一个数据库中;(2)采用数据交换的方法。

若采用第一种方案会有很多的不足,不但大大增加系统开发的难度,而且会增加自然开发成本,同时还会大大降低系统的可维护性。因为随着企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市场的变化,一个企业的业务肯定会变化。这就要求整个系统随之改变,这肯定是一件头疼的事。总之,若采用第一种方案,不但将大大降低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而且大大提高系统的开发、维护的成本[7],这种开发是得不偿失的。

第二种方案就是把各种业务分开,让其各自成为一个系统。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对各个系统进行分析、设计的时候,不必过多地考虑业务之间的联系。采用传统数据交换的方法显然无法满足企业对市场迅速反应的需求,所以绝大数企业都采用电子数据交换的方法。企业只要在有数据交换需要的系统之间,设置一种公共的信息格式,以便使要导入的系统能够识别即可。由于当前的EDI的标准很多,所以能够满足大多数企业的业务需求。例如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标准UN/EDIFACT,特点是大而全。虽然大而全的特点能够满足大多数企业的业务需求,但是也造成了很多无用的内容,因为这样不仅加大了开发的难度,而且消耗了大量的系统资源。其实,在企业内部进行数据传递时,也可以自己定义一种格式,只需将需要交换的数据以较好的方式组织起来即可。比如:采用Excel格式,它的好处是有很好的可读性。如果采用Excel格式,不但业务人员可以将它作为报表,交给相关人员参阅,而且作为一种全球通用的格式,Excel在各种系统中都可以有很好的读写功能。实际上,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是这样做的。

3.2 B/S开发平台

3.2.1 B/S开发模式的优点

B/S结构(Browser/Server),是客户端采用浏览器运行软件,即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S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客户端零维护,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其实和我们平时上网浏览网页是一样的,甚至通过电话线也可以运行软件。当系统维护、升级的时候,B/S结构的软件所有的维护、升级工作不需要维护升级客户端,所以工作都只在服务器上进行[8]。服务器升级后,客户端就能获得最新版本的软件。

3.2.2 C/S结构与B/S两者比较

相对于更早的文件服务器来说,C/S(Client/Server)结构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但C/S结构与B/S相比,C/S结构有明显的缺点和不足。

(1)B/S比C/S维护起来更加方便。由于C/S一般建立在专用的网络上,局域网之间再通过专门服务器提供连接和数据交换服务,虽然对信息安全的控制能力很强,但由于C/S结构的每一个客户端都必须安装和配置相关软件,所以一旦系统要有所改动比如升级,每一个客户端都要改动。同时,由于其特有的整体性,在出现问题时必须整体考察,这给问题的处理以及系统升级带来了难度,有时可能需要再做一个全新的系统。而如果是B/S结构,就不需要对客户端进行重新安装和维护了,遇到上述问题时,B/S结构的系统维护员只需将服务器的软件更新到最新版本。而其他客户端的用户,只要重新登录系统就能使用最新版本的软件了。

(2)B/S比C/S的成本低。一般情况下B/S采用的是三层结构,而C/S软件采用两层结构,在三层结构中,用户有需求发送到客户端,然后客户端再向服务器提出请求,应用服务请求数据库里的数据,数据库返回数据,然后应用服务在将数据进行计算后,再将结果提交给客户端,最后客户端将结果呈现给用户。

图5 三层结构示意图

在两层结构中,首先用户有需求发送到客户端,然后客户端向数据库服务请求提取数据,得到请求数据库将数据返回给客户端,最后客户端将数据进行处理后再将结果呈现给用户。

图6 两层结构示意图

事实上三层结构要优于两层结构,原因是两层结构中的客户端参与运算,这就要求客户端的配置较高。但是由于三层结构中的客户端并不需要进行运算,只需要在接收用户的请求后返回最后的结果,所以三层结构对客户端的电脑配置要求是比较低的。

(3)如果采用B/S结构,服务器到客户端传递的只是数据量很少的最终结果,这样用电话线也能够胜任。但是采用C/S两层结构的话则不行,原因是如果使用电话线则可能会使传输数据的速度太慢而不能接受。如果采用三层结构的B/S,提高系统配置的时候,只需提高服务器的配置,这样就可以降低客户端的配置。增加一台服务器就可以省下几十台客户端机器的费用,这样就可以降低总成本。

(4)数据安全性比较。由于C/S结构的软件数据分布在各个客户端的服务器,各个客户端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地区,不同地区的安全性不敢保证,一旦发生火灾、盗抢、或者地震等,就会造成数据流失。另外,由于C/S结构的软件必须在各地安装的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同步。这样,每个数据点上的数据安全就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数据安全。所以,对于大型的企业甚至一般的中型企业,C/S结构软件的安全性是令人担忧而且是不能接受的。对于B/S结构的软件来讲,将其数据集中存放于总部的数据库服务器,确保一点的安全是可以做到的。而且因为客户端不保存任何业务数据和数据库连接信息,任何人要想获取数据库信息只能去总部的数据库服务器,所以数据的安全性也就得到保障。

3.3 企业内部系统电子数据交换过程

图7 整个操作过程图

关于系统与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本文假设在一个PDM系统中,企业要采购一批产品而产品的信息储存在PDM系统中,此时要保证采购顺利进行首先就要为采购管理系统中导出这批产品的参数,以此为例来说明关于企业内部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的解决方案。假设企业的PDM系统保存着很多产品的数据,此时由于生产需要,企业要购进一批产品,为保证送到的产品是正确的,企业就需要在采购时说明此批产品的各种参数。实际操作时,操作员需要把产品的各种参数从PDM中导入采购系统中。在上面的总体分析中,综合考虑本系统如果采用Excel作为中间载体来传递数据的话是比较合适的,接下来的问题就只需要解决变为如何导出和导入Excel了。

图8 公司内部电子数据交换处理的流程图

按照上面的分析本系统采用了B/S的开发方式,这样客户端仅仅是一个没有计算功能的浏览器,所以所有数据的处理都集中在服务器端。因为客户端没有计算功能,所以在导入时就需要把要导入的电子文档从客户端上传到服务器端,然后再对电子文档的格式进行校对,只有格式正确才能再对数据进行读取处理,最后保存到数据库中。

4 结 语

目前,许多国际和国内的大型制造商、零售企业、大公司等都已经普遍采用EDI技术,而且当这些企业评价新贸易伙伴时,是否具有EDI能力是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因此,采用EDI是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EDI技术进行电子数据交换,它们的业务处理速度和能力将会不断增强,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也会不断提高。同时,EDI技术自身也会在与包括Internet技术在内的其他先进技术不断融合的过程中,不断为用户提供更灵活、多样、简便的使用方式,使其自身拥有更广阔的电子商务服务领域。

参考文献

[1]李永良.数据迁移:在新旧系统中切换[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6,5(23):11-13.

[2]萨世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0-35.

[3]王正,陆菊康.基于Net Web服务模型的流通EDI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25(12):85-87.

[4]贺伟国.Web Services在宁波港口EDI中的应用研究——海关查验平台系统分析与设计[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6:3-25.

[5]闫成芳,袁捷.基于Web服务的EDI系统的事务处理[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5,22(7):134-135.

[6]乔彦伟.基于Web Services的电子采购支持系统的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5:29-44.

[7]彭德巍,李晶,贺贵明.新旧信息系统中数据转移研究[C].全国第十一次微计算机学术交流会,1998:1-15.

[8]M.Unitt,I.C.Jones.EDI-The Grand Daddy of Electronic Commerce[J].BT Technology Journal,2001,17(3):17-22.

公文交换系统范文第2篇

县乡(直)电子公文传输系统是基于省“数字证书认证中心”建立的标准统

一、操作简便、安全可信、自主版权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系统的成功研制和广泛使用,有利于加快整合各类资源、促进资源共享、推进互联互通、节省各地区投资,满足不同地区应用需求,为党政机关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精简办事程序,提高办公效率和水平,推进建立现代信息社会的“阳光”网络,促进县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县乡(直)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省交换中心在互联网上的地址为220.201.1.38,中心配置了县乡通信应用服务器、数据库和安全认证平台,免费提供给各县区共享使用,保障了我省部分县区推进县乡网络建设在本地区交换中心设施的装备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可利用省交换中心的设施开展工作。

登陆方法(在互联网上):

1、直接输入县乡公文传输系统主页地址218.25.27.92登陆;

2、登陆省政府网站()中政府上网单位列表中的省国家密码管理局网站,点击县乡公文传输系统链接。

公文交换系统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网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也在逐步深入完善当中,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高度关注。各个领域的教育信息网管理在积极管理设计实现中,萧山区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立足于区域教育,对教育信息网管理有了更高的目标和做法。本文对于怎么利用有限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怎么让教育信息网管理系统更具特色,提高大家利用的边际效用等一些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信息网 管理系统 教育网 设计

因教育信息技术薄弱、资源利用不合理、网点分散管理不到位等管理和设计缺陷,目前我国的教育信息网呈现出投入多、产出少、利用率不佳等现象,导致成本高、效率低。萧山区的教育信息网如同我国的教育信息网存在的问题一样,存在着投入高、产出低的现象,管理与设计方面缺陷较大。

针对萧山教育信息网管理系统的现状,需要加强对网站的管理,改进网站内容、功能与安全设计,以夯实管理、提升品质、保障安全。以下是我们在网站管理与设计等方面的做法。

1 强化制度管理、落实人员经费,夯实网站管理

萧山教育局建设萧山教育信息网并建立了教育网信息中心,并向省教育厅和省通信管理局办理了登记和备案手续,信息中心由教育技术中心直接领导。信息中心成立伊始,教育局即出台了如《萧山教育信息网安全保护和管理制度》《萧山区学校网络管理员职责》《萧山教育信息网络监控和检查制度》《萧山教育信息网络事件汇报处理制度》《萧山教育信息网网上信息发布审核制度》《萧山教育信息网日常工作规范》《萧山教育信息网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等各类规章制度。規范各类管理制度,职责明确、责任到位,这是我们建设和管理萧山教育信息网的基本要求。

网站经费投入有保障。如一期首次投入经费达百万元。此后在软硬件上的投入均超过十几万元并逐年递增。目前信息中心有3位专职人员负责各类系统的维护工作。教育局各科室设一位网站栏目管理员负责信息的审核及发布,不同的栏目都有相关人员负责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各栏目的信息发布通过严格的审核。每所学校设有一位信息报道员。学校信息的发布先由学校信息员拟稿后上传到萧山教育信息网的相关栏目,由栏目管理员审核后方可发布至萧山教育信息网。萧山教育的重大新闻由教育局办公室统一采编。整个发布流程从上传、审核到发布,渠道通畅、审查严格、发布及时,形成了高效务实的管理链。

2 改进内容与功能设计,提升网站品质

2.1 改进版面设计

新版的萧山教育信息网设计,本着服务教育事业、面向社会大众的原则,通过网站来宣传萧山教育并提供便民服务。版面美观实用,布局合理、栏目众多、内容丰富。不同的栏目都有不同的版面和特色,目前萧山教育信息网栏目主要有以下几块内容组成。

(1)教育概况:主要介绍萧山教育的基本情况。

(2)教育机构:主要介绍领导信息、机构职能、联系电话、直属学校及乡镇学校等。

(3)政务公开:主要公布省市及本级文件通知等。

(4)公告公示:在网站首页最显眼的右上角是公告公示,信息以滚动方式呈现。主要发布各类招考、干部任免、评优评先等结果的公告和公示。

(5)专题专栏:萧山教育网根据不同时期的热点问题推出不同的专题专栏,如十九大精神学习专题、美德档案分馆专题等。

(6)教育动态:此板块为网站信息量最大、更新最及时、浏览量最多的板块。分为萧山教育资讯、教育动态和校园传真3个子栏目,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分别报道区级教育信息、学校信息和区外教育信息。

(7)科室专栏:网站为教育局各科室及直属单位设置独立的栏目,相当于每个科室建立一个子网站。网站的这一特色,使学校和社会用户能更方便地查找需要的内容和信息。

2.2 改进功能设计

萧山教育信息网除了宣传萧山教育以外,还为社会用户提供网上办事服务,为全区教育系统提供网上办公等多种功能。以下是3点功能的概况。

2.2.1 网上办事及用户体验

网站为社会用户提供多种方式的网上办事功能,其中网上查分主要为用户提供各类考试的成绩查询和录取情况查询,局长信箱可以在线受理网上投诉,政务信息以及在线咨询,此功能由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直接负责,确保其正常运作。同时,网站首页右下角还提“热点问答”模块,定期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公布和社会调查。

网站改版后的一期工程已经实现了部分功能的一站式登录,今后将会有更多的功能模块提供给用户使用。目前萧山教育信息网日均访问量在越来越多,每年的中考和教师招考期间更是达到每天上千人次,中文网站反向链接数达到上百个。

2.2.2 网上办公

协同办公平台提供办公信息化、自动化功能。“Zdsoft 校校通”平台最初提供的是网上公文流转、文件传输服务,通过几年的运行,萧山教育系统已完全实现了通过网络进行公文流转和文件传输,做到无纸化办公,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公文流转下发的效率,更为萧山的教育事业节约了大量的办公经费。随着工程的深人运用,该平台已不能满足现有的应用需求,但是改版为萧山教育系统协同办公平台,功能类似但更显高效,网上办公更加方便且成本低,为整个教育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基础保障。

2.2.3 为教育教学的服务功能

主要有三大块内容,即教育资源、教育电视、邮件系统。这些功能对学校教育和教学都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教育资源”目前主要链接萧山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省级资源、本地资源及多种应用服务;“教育电视”是与萧山电视台合作,链接了“萧山网络教育台”,其“教育新闻”“空中课堂”等栏目深受广大网民喜爱;“邮件系统”的开发,方便了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其余如“中小学教育”“幼儿教育”等科室栏目的独立设计,更为校际间的互动教学交流等提供了便捷。这些功能各有各的优点与缺点,相结合之后更能体现其信息网的优势。

3 落实系列安全措施,保障网站安全

我们萧山区教育局一直非常重视网站的设计与建设,网站开通之初即出台了各种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并建立了萧山教育信息网突发事件应急响应预案。网站建立至今没有发生过重大网络和信息安全事故。按省教育厅的要求,每月向省教育厅报送“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情况月报表”和“网络安全状况分析与预测”。此外,在对网站安全设计上进行了如下改进。

3.1 网络安全设计

网站重新配置了千兆级安全网关,提供病毒防御、人侵检测和安全审计等功能,还能记录每天的日志,对服务器仅仅开放应用的端口。为了更好地保障网络安全,避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每台服务器安装杀毒软件和360安全卫士,并做到定期扫描系统。区里给每所学校配置了千兆级安全网关,确保所有学生都能享受信息网,保证区内教育系统的网络安全。

3.2 数据安全设计

为了应对特殊情况下的数据文档等的保存不被丢失问题,网站还配置了数据备份系统,对网站所有服务器定期自动备份数据,确保在硬件损坏情况下数据文档等的安全问题。同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对数据备份系统进行及时的改版升级,使其更好地适应目前的各类应用和安全需求。数据安全的设计与改版进一步完善了信息网管理系统的完整性,提高了信息网的应用效率。

3.3 应用安全设计

为了从另一方面考虑,萧山教育信息网为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并提供了双机热设备,以确保在其中一台服务器损坏的情况下仍能保证为全区教育系统提供正常的网络办公平台。这一特殊情况下应对措施的落实,使得信息网管理系统更为安全有保障。

4 结语

以上就是萧山教育信息网管理系统的管理设计理念与做法。信息化是21世纪的发展趋势,是21世纪不可或缺的某种人类的代步工具。教育信息网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以及教育信息网系统的管理、设计等改革都很重要,并已成为各地教育部门的一项常规工作。今后,我们将本着虚心学习、大胆实践、认真总结的精神,结合该区实际,不断探索教育信息网建设的新路子和新策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教育教学工作,为萧山教育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李帅军.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 许晓安.中美网络教育之比较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1(1):61-64.

[3] 孙志国.Web2.0,以个人为中心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J].农业网络信息,2005(12):97-98.

[4] 余胜泉,曹晓明.教育信息化(2003)回顾与展望——探求可持續发展之路[EB/OL].http://www.etc.edu.cn/.

[5] 黎军.网络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公文交换系统范文第4篇

1 污染源的分析确定

安徽华电六安电厂有限公司补给水处理流程如下:原水→补给水泵→澄清池→重力式无阀滤池→化学水池→化学水泵→高效过滤器→清水箱→清水泵→活性碳过滤器→逆流强酸阳床→除碳器→中间水箱→中间泵→逆流强碱阴床→混床→除盐水箱→除盐水泵→主厂房。阴床出现问题后, 首先对阴床再生操作进行检查, 重点是再生液质量、再生工况。再生液质量、再生工况未发现异常, 但是阴床再生废液为深棕色。将#2阴床树脂送至安徽电科院进行化验分析, 结果如下:含铁量50.2ug/g;有机物 (CODMn) 1027mg/L。

由分析结果得知:#2阴床树脂属于有机物污染。根据污染程度鉴别方法, 将#2阴床树脂加蒸馏水振荡, 除去表面附着物后, 换装10%食盐水, 振荡5~10min后, 观察食盐水颜色。食盐水颜色为琥珀色, 属中度污染。

2 有机物污染机理

水中的有机物质一般以腐植酸盐及富味酸盐形式存在, 经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后形成了腐植酸及富味酸, 进入阴床后由阴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当阴离子交换树脂快速再生时, 只能除去通过离子交换作用上去的有机物, 而不能除去通过范德华力吸引上去的有机物, 有机物堵塞阴离子交换树脂微孔, 使阴离子交换树脂工作交换容量下降。经过反复运行和再生, 有机物在阴离子交换树脂中就急剧增加。容易导致阴床投运时间延长, 出水中Na+及Si O2泄漏量增加, 树脂交换容量降低, 动力学性能被破坏。

3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复苏方案和效果

3.1 树脂复苏准备工作

根据阴离子交换树脂复苏处理相关资料以及阴离子交换树脂复苏小型试验, 本次阴离子交换树脂复苏处理采用碱性Na Cl复苏法, 即4%Na OH+10%Na Cl混合液, 加热复苏。

需要准备的物资包括:食盐8t (50kg/袋, 细盐) ;液体氢氧化钠10t (浓度32%) ;盐酸5t (浓度31%, 中和废水) ;临时循环泵1台 (耐腐蚀泵, 流量30~50t/h) ;树脂小车1只;钢丝软管60m (φ80mm) ;截止阀1只 (DN80, PN1.0) 。

3.2 树脂复苏操作流程

(1) 将#2阴床进行大反洗。

(2) #2阴床大反洗后, 接阴离子交换树脂复苏临时管道, 加装临时循环泵和树脂小车, 将树脂小车、阴床、阴树脂罐、临时循环泵串联。

(3) 启动再生泵, 通过碱加热器向#2阴床进4%Na OH溶液, 溶液体积为树脂体积4倍左右, 温度在45℃左右。

(4) 进完碱液后, 启动临时循环泵, 并向树脂小车内加入食盐4t。

(5) 循环24h后, 按上述方法更换复苏液, 继续循环24h。

(6) 循环结束后, 系统恢复, 对#2阴床进行大反洗, 进碱浸泡4~8h, 最后#2阴床进行再生。

(7) 复苏液排入中和池后进行酸碱中和处理, 处理合格后排放。

3.3 复苏后效果

复苏后, #2阴床底部取阴离子交换树脂约1000g送至安徽电科院检验, 分析结果有机物含量 (CODMn) 327.8mg/L (报废指标≥2500mg/L) , 本次检验报告表明#2阴床阴离子交换树脂有机物含量由复苏前 (CODMn) 1027mg/L下降至 (CODMn) 327.8mg/L, 说明复苏效果明显。

4 结语

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是预防阴离子交换树脂有机物污染的最有效保障, 所以在水处理运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及时向澄清池进水母管处加入液体二氧化氯, 并做好运行管理。2加强澄清池、无阀滤池运行定期清洗。3增加活性炭过滤器空气擦洗次数, 且在每次投运后增加活性炭过滤器出水CODMn检测项目。

摘要:火力发电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 伴随着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的商业运行, 对机组补给水要求愈发严格。在火电厂中离子交换法依然是除去水中溶解盐类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在实际运行中, 阴离子交换树脂往往容易被有机物污染, 如何根据污染程度, 采取有效手段对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复苏, 是火电厂运行人员必须认真思考和总结的问题。

关键词:火电厂,水处理,阴离子交换树脂污染

参考文献

[1] 李培元, 周柏青.发电厂水处理及水质控制[M].230-259.

[2] 周柏青, 陈志和.热力发电厂水处理[M].234-340.

[3] 巩耀武.电厂水处理[M].198-258.

公文交换系统范文第5篇

经前期调研筛选, 公司确定使用用友致远A6协同管理软件。该软件功能全面, 其中的公文管理模块是我们初期实施的重点。

1 公文管理模块功能及特点简介

该软件的公文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发文管理、收文管理、签报管理、流程管理、公文查询、公文督办、公文内部交换、公文统计、公文档案。

发文管理是进行公文的起草, 查看流程中各节点状态、公文的进度和督办等操作;收文管理是进行公文登记, 查看流程中各节点的状态、公文的进度和催办等操作;签报管理是进行签报的起草, 查看流程中各节点的状态以及查进度和督办等操作;流程管理可通过“超期管理”及“流程管理”, 查看已发、待办、已办、超期的公文;公文查询是根据公文的属性以组合查询的方式, 输入多项条件, 系统根据条件进行查询;公文督办是进行公文的督促办理, 向办理公文的人员发出督办意见, 并可以改变正在办理中的公文流程;公文内部交换是公司与所属单位之间的公文实现流转, 维护“红头文件”的严肃性和完整性, 保证接收方收到的公文与发送方发送的公文内容一致;公文统计是按照公文的收文、发文、签报进行统计, 并提供相应的查询, 将查询的数据导出为excel文件;公文档案是通过封发功能实现公文的归档管理。

该软件公文管理不仅符合公文管理规范, 而且适用性强, 可根据单位需要实现个性化管理。

2 公文管理模块应用实施

2.1 模板制定

实施初期, 我们首先对以往纸质运行的公文稿纸、套红模板、审批流程、归档等资料进行收集汇总, 在规范公文管理的前提下, 尽量平移原有纸质模式, 使工作人员易于接受新运行模式, 提高运行效率。在此基础上, 确定发文模板的五种类型, 即:行政发文、党委发文、纪委发文、团委发文、工会发文, 每种类型模板又包括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三种。

2.2 模板应用培训和启用

公文模板正式启用前, 先对公司机关全员分批多次培训, 公司领导一对一进行培训, 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每个工程项目各抽调一名熟悉电脑操作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回机关进行培训。在确保能正常使用公文模块的基础上, 公文模板授权启用, 并同时下发《公司OA系统运行管理暂行规定》, 对公文管理作出了详细明确的说明, 规定OA系统公文模板启用后, 公文除纸质归档外, 不再向各单位发送纸质文件, 所有公文均通知OA系统发送和接收。

2.3 模板初期运行后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公文模板启用初期问题很多, 一是由于对新软件的不熟悉导致一些操作错误;二是从纸质公文到电子公文的应用习惯过渡;三是部分人员对电脑操作心理上的抵触;四是各项目相距很远, 问题难以及时得到当面指导。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 不熟悉软件的机关人员就随时再进行培训, 项目上的就利用出差的机会进行现场培训, 或通知QQ远程操作和电话指导的方式解决, 对有抵触情绪和不习惯电脑处理公文的人员, 我们就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帮助解决, 尽量减少其不适应和抵触。

经过初期四个多月的试用, 公文运行基本稳定。公司不再向各项目寄发纸质公文, 大部分在建项目也都能顺利接收处理公文, 公文处理速度明显提高。

3 公文管理模块应用深化

3.1 完善模板应用

由于前期为降低项目工作人员对公文新运行模式的操作难度, 公文处理未作交换, 项目未启用收文部分。在运行半年, 项目工作人员已基本适应新模式后, 我们对公文模板进行了整体改进, 包括发文稿纸更贴合实际需要, 套红模板在拟文时套入减少排版人员的工作量, 最重要的是启用了公文内部交换, 制作了机关收文单、项目收文单及转外部来文批阅单, 机关、各项目收文独立分开, 有利于发文人随时查看各项目对公文的签收、登记和处理情况, 也方便各项目内部的公文流转处理, 公文归档也更及时。

新模板启用的同时, 公司下发了《OA系统公文处理操作规范》, 对公文处理每一步操作及注意事项作了详细说明, 并制作了操作图示发给各项目, 确保每个处理人都能按照文字说明顺利处理公文, 使新模板得以顺利使用。

3.2 扩大模板使用范围

随着公文模板在处理公文中的效率和便捷程度的优越性体现, 各部门不断提出新的公文处理需求, 公司函、会议纪要、传真电报等相继制作成公文模板在系统中顺利运行。

4 公文管理模块应用效果

通过两年多的应用, 公文管理模块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优越性。从发文来说, 从拟稿、部门审批、办公室核稿、分管领导会签、主管领导签发、办公室排版、盖章、封发、归档到最后发送至各单位, 期间每个流程工作人员坐在办公桌前就可以解决, 不需再拿着文件找领导批、找部门签、找排版盖章, 需要签批公文的领导或工作人员即使在出差, 也可以上网及时处理;从收文来说, 以前几天甚至几周才能收到的公文, 现在在发送的同时就可收到, 以前用文件夹按序传阅, 现在可“并发”多人同时查看, 大大提升了文件传阅速度, 缩短了办文周期, 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 节省了大量的打印、复印、邮寄、传真、电话的费用, 同时公文处理的可跟踪性, 不但对公文处理人员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 而且还便于发文人员随时督查文件办理情况, 确保文件的有效执行。

5 公文管理模块应用的不足

应用中的不足有两点, 一是由于施工企业项目施工性质的限制, 不能统一进行全员培训, 个人的电脑操作水平不一, 使用过程中有问题时又不能随时得到指导, 致使项目上对公文模块的使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部分项目公文签收后仍然打印出来传阅, 公文模板未发挥最大作用;二是模块应用主动需求很少。目前公文模块应用限于公司发文、所属各单位收文的常规模式, 所属各单位发文还采用原纸质模式, 仅有少数单位提出过在系统中发文需求, 但由于人员变动、流程不能确定等原因未能实施。下一步有待从个别项目试点推进模块在项目发文中的应用。

OA系统公文管理是OA系统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是公文处理的平台, 也是加强企业内部沟通、节约办公成本、提高办公效率的重要助手, 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提升整体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 愿以上应用实践能对实施OA系统公文管理单位提供借鉴。

摘要:通过分析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公文管理模块的应用实践, 为实施办公自动化系统公文管理的单位提供借鉴。

上一篇:国外出差总结范文下一篇:岗位职责编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