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咨询论文范文

2023-09-16

大学心理咨询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心理危机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入,高校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和压力加剧,致使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高校基本已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课程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课程定位不清晰,缺乏对教育对象的认识和了解,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本文结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马喜亭教授关于广西高校200例大学生心理危机案例分析结果,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设置现状,以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为例,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改革探析。

一、广西高校200例大学生心理危机案例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案例特征

1.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具有随年级升高的趋势;

2.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原因主要是抑郁症、学习、情感方面。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一)课程内容与各年级大学生心理特点不相对称

以该学院为例,该课程的授课对象主要是面向一年级新生,分别安排在大学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完成,忽视其他年级的课程教育。根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马喜亭教授调查数据显示,大学期间从大一到大四,发生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比例是有增长趋势的。而大部分高校却往往只注重了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忽视了高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课程学时数不足

以该学院课程内容安排为例,教学内容包括心理健康导论、心理咨询、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自我意识与培养、学习心理、情绪管理、恋爱与性健康、人际交往、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团体辅导。每个内容只开设2个学时,共有32学时,2个学分。课程时间的限制使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都难以讲深讲透,涉及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更难进一步展开,学时不足致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不能很好地达到普及心理学知识的目的。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改革探析

(一)构建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模式

结合每个年级、每个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安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做到从大一到大四每个学期都要有该课程,且课程内容必须符合该阶段的大学生心理特点。

大学生作为有独立价值观的客体,随着学习的深入,经验的增长,其性格特点以及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惑也会有很大变化。一年级主要是新生适应性教育,学习方式、方法转变指导,正确处理恋爱关系、人际关系;二年级主要是专业学习指导、学习压力排解、职业规划、恋爱与性的关系,形成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三年级主要是学习困难、就业前教育,恋爱与性的关系等教育。四年级主要是就业教育,毕业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和就业动机,正确对待就业中的挫折与失败。

(二)结合心理危机特点,增加课时

根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马喜亭教授调查数据显示,广西高校大学生危机事件的原因主要在情感方面、情绪方面、学习方面,所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在大学生情绪管理、恋爱与性健康、人际交往、学习心理等方面知识增加课时,并结合相应的体验或团体辅导,加深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必修课与选修课程相结合

以该学院为例,该学院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为公共必修课,是面向全校学生的课程。但针对于高校中部分的特殊群体,因其特殊的心理特点,应开设一些选修课,比如:贫困生心理教育、留级生心理教育、《社会心理学》、《情绪管理》、《学习心理学》、《女性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等,及关于团体辅导方面的相关知识和体验,以满足各类群体的心理需求。

四、结论

结合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特点,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而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晓燕,余东芳,潘柳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现状与对策——基于广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调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1).

[2]李杭东.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设置的探索[J].应用研究,2013(2).

[3]毛智力.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J].课程教材,2011(22).

[4]黄群瑛.浅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途径[J].课题展示,2011(3).

[5]汪东.西安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

唐丽媛(1987-),女,广西桂林人,本科,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蔡贤浩(1986-),男,广西柳州人,本科,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助教。

大学心理咨询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就业意向;择业态度;心理调适

2008年底,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冲击着许多行业,许多企业和工厂纷纷倒闭,部分大中型企业也大举裁员,下岗待业人数急剧上升,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对此,国家陆续下发了相关文件,以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2008年我国投入4万亿元扩大内需,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2009年1月7日,在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了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首位,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7项措施,但是整体形势不容乐观。面对这种就业环境,2010年毕业的大学生存在什么样的就业心理?高校在哪些方面可以为应届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

本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调查和座谈等方法对800多名应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发放调查问卷850份,回收800份,有效率94%,其中男生513人,女生297人。涉及电子信息、机械设计、服装设计、信息科学、市场营销等21个专业,通过数据进行搜集和整理,从而分析出金融危机下应届毕业生就业心理特征,同时对调研结果所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认知

在有效调查问卷的800名应届毕业生中,有65.3%的学生在大三之前就开始考虑自己的就业问题,14.7%的学生在大四才开始着手就业的相关事宜,还有10%的学生从来都没考虑过就业的问题。从被调查者的就业状况来看,67%的学生已经在开始投简历、找工作,还有31.3%的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打算先避开风头,今后再就业。

调查中有43.5%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困难”,其余33.3%的学生认为“形势还算正常”,有44.21%的2010届毕业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与2009届毕业生相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看法上表现出了更多的不自信,而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的比例相应增加,这可能说明在校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预期更加不乐观。而表示“信心十足”的比例相应下降,与2009届毕业生(13.39%)相比,比例降为8.01%。外企仍是大学生最青睐的就业单位,与2009届毕业生(29.85%)相比,选择比例有了一定提高,达到35.82%。政府机关的选择比例(18.18%)超过了国企(15.69%),这预示着未来“公务员热”可能继续升温。

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听过学校组织的职业规划讲座,但有一成半的学生从未听过,近四成的学生没有对自己职业进行规划设计。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虽然日益理性化,对就业有了一定认知,但还是不够成熟,就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二、应届大学毕业生对择业的态度

薪金是每一个毕业生就业中关注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薪金期望标准高低往往对成功就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对201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月薪期待的最低水平做了一项统计,28.8%的毕业生期望月薪底线在1500元以下,期望月薪在1500~2500元之间的占60.9%,而2500元以上的只占总人数的10.3%。与往年相比,2010届毕业生对薪金要求有所下降。

针对当前毕业生就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我们也做了相关调查。调查显示,32.7%的学生认为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其次就是大学传统教育模式弊端太多,太注重理论而实践不足。接下来两个重要原因分别是大学生对自己定位不够准确、期望值过高和现在的企业需要的是更多的高级人才,对本科生需求量减少,持上述两种观点的人数分别占总数的16.9%和16.3%。

而当谈到应届毕业生正逢经济危机,毕业生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来解决时,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他们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四项分别是:先就业后择业、继续深造、考公务员和参加西部计划,分别为45.5%、25.4%、12.2%、11.2%,其他的加起来仅占5.7%。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选择继续深造、考公务员、参加西部计划的人数在逐年增加。

三、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就业的意向

调查了解到,毕业生对自己毕业后何去何从大多有较明确的计划。20%以上的毕业生做了“求职、升学两手准备”。32%的毕业生对未来就业形势感到乐观,12.7%的毕业生对就业形势感到悲观。如果就业不够理想,50%以上的毕业生准备“调整就业目标,先就业再做打算”,其次就是努力考研。

从毕业生的就业地域意向看,最具吸引力的是京、沪、粤等经济发达地区,37.9%的毕业生希望到这些地区就业,另外还有16.4%的毕业生选择去“其它城市”发展,10.2%的毕业生选择“回家乡”发展,有5.5%的毕业生选择去“西部”发展。同时在对“如果求职较为困难,是否会接受去小城镇以及乡镇单位”的调查中,仍有60.1%的毕业生选择“实在没有机会时就可以接受”,26.1%的毕业生认为“乐于接受”。由此可以反映,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以及社会舆论的宣传下,很多大学生愿意选择基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应届毕业生在对“如果确实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是否会选择创业”做答时,47.3%的学生选择“会”,15.3%的学生选择“不会”,同时有37.3%的学生选择“说不定,看情况而定”。这说明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家政策的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潮流开始兴起。同时,他们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障碍是:缺乏启动资金、缺乏创业经验、缺乏创业基础知识、缺乏合适合作伙伴等。

四、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的心理问题

据调查,2010届毕业生认为在面试过程中,心理压力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自卑、恐惧、抑郁的分别占51%、15.9%、10.8%、2.2%,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认同不高;(2)自愧不如人;(3)自我期望过高;(4)家庭压力(经济、期望值等)。有35%的学生不愿独自面试,一半的学生存在不安情绪。

在求职中,76%的毕业生会因为未录用而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其中60%以上的学生会通过不同方式化解心理问题,有15%的学生会因为多次被用人单位拒绝而对今后的择业产生重大影响。

应届毕业生在遭遇求职困惑时,31.7%的学生愿意求助的对象是“同学好友”,其次为“已工作的校友”、“家人亲戚”、“专业老师”、“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有43.7%的学生认为在就业过程中,就业观念、心理调适方面非常重要。

五、结论与建议

从调查结果看,2010届毕业生就业心理较平稳,很多应届毕业生都有两手准备,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选择考研、创业或下社会基层工作,这样缓减了金融危机下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同时也为2010届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但是部分应届毕业生仍存在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才缺乏正确认识,热衷于政府机关及国有企业;对就业势态的认知不够、就业准备不充分;综合素质低,缺乏就业竞争能力;缺乏抗挫能力及心理调适能力,不能在求职中保持平稳心态;缺乏推销自己及把握就业机会的能力;缺乏求职的主动性,过多依赖学校和老师;缺乏职业规划及存在焦虑悲观情绪等各种问题。

从上述调查发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看,学校和个人尤其需要迅速行动起来,我们的建议是:创新教育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规划就业课程,建立指导体系;充分开拓资源,搜寻求职信息;确立合理目标,克服心理问题;不断完善自我,增强生存能力。

参考文献:

[1] 田爱民.新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自我调控[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2).

[2] 樊立山,冯彩玲.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J].淄博师专学报,2008,(4).

[3] 郑纯,李浩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途径初探[J].职业,2007,(2).

大学心理咨询论文范文第3篇

一、研究方法

笔者就体育教学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做了调查研究。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方法,所采集的材料数据通过数理统计,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实证研究在本校通过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活动,验证相关信息结论。调查法主要采用专访和问卷调查,专访对象为个别教育学和体育教育专家,问卷对象以本校大学生和体育教师为主,以及部分外校大学生和高校体育教师,有效问卷共计大学生520人,其中男女生各260人,教师共65人。

二、心理健康的界定、标准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我国学者将其定义为:“个体能够适应当前和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动处于积极状态,并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对其评定标准有不同的论述,至今尚无统一说法,但国内外学者比较一致的认为心理健康应符合以下六条标准:①身体健康;②认知健全;③情感饱满;④人格健全;⑤人际关系;⑥行为稳定。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在被调查的人群中,教师95.38%、学生78.27%,认为大学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体育教学能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发展。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必须在运动中对同伴、对手、体育器械等对象能迅速准确的感知,协调自己的行为以保证动作的完成。这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改善学生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此外,体育本身蕴含着丰富科学知识,它在知识上、技能上与其它学科有着共同的要素和密切的联系。如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而这些能力正是构成智力的主要要素。体育教学作为一种教育和训练活动,在学生学习知识、能力培养及增强体质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这几种能力,以促进学生的智育发展。

(2)大学体育教学能够强化大学生的自信心。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运动的内容、难度和达到目的与其他运动个体的接触,就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价。这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养成克服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其选择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和能力进行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其运动的内容,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大学体育教学能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顽强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标志。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既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意志的考验,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懒散、懈怠、无所作为,为体育运动所不齿;而敢于向困难挑战、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勇于拼搏,则是体育精神的充分体现,如果学生能在紧张、激烈的运动对抗,敢于向自身运动极限的冲击,必定产生强烈的生理、心理负荷,它就要求参与者必须动员较大的(有时是极大的)意志力,克服自身心理、生理与运动项目的矛盾,达到完成预定的任务。而这一运动过程中,学生的意志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4)大学体育教学能调节大学生不良的情绪。情绪是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不良的情绪是导致生理、心理异常和疾病的重要因素。但通过体育运动可使不良情绪得到调节,使学生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陶冶情操。这种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使学生自信、自尊、自强,并使烦恼、寂寞、不安、自卑等不良情绪得以解除,从而改善心理健康。

(5)大学体育锻炼有助于大学生消除疲劳。当学生学业负担重、心理压力大产生疲劳时,可通过体育课教学和适当的课外体育锻炼来进行心理调节,使人的情绪处于积极良好状态,从而有助于消除疲劳,提高学习效果。

(6)大学体育教学有助于矫正大学生某些心理缺陷。通过体育教学,能够促进大学生对环境的适应,促进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谐,使某些有心理缺陷的大学生达到身心平衡,获得身心健康。

2.调查结果中表明,近1/3的被调查者认为,现行的大学体育课程对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产生积极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有部分体育教师对新的体育教育目标不够明确,在实践教学中,还是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中心,以提高竞技水平的手段来达到所谓“增强体质”的目的,这种目标定位的结果是:片面强调促进大学生运动技术能力的发展,忽视了对大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和体育习惯的培养。二是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体育意识淡薄。对体育的认识比较肤浅,体育知识掌握有限,对体育锻炼价值和意义了解不深。对体育的认识态度不积极,也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没有形成较深刻的体育情感。体育课堂上比较被动,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缺乏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终身体育思想尚未形成,以至走出校门后,不能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更有甚者,上体育课仅为完成学分而已。

四、结论

大学体育教学对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它能有效地调节大学生身心矛盾,能促进大学生的智育发展,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减轻大学生心理压力,有助于矫正大学生某些心理缺陷,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它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健康意识、主动探索与勇于实践的精神,以及充分发展个性等方面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得到最好的发展,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和认识,充分利用体育教育的功能,结合心理诱导和心理教育,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大学心理咨询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 心理健康课 隐性逃课

在大学校园里,逃课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大学生在校期间都或多或少有过逃课的经历,对于学生偶尔为之的逃课现象,做为教师和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给予谅解的。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在各学校严格考勤制度的情况下隐性逃课成了学生的不二选择。无论是公共课、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存在隐性逃课的现象。2010年3月广州羊城晚报报导,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编辑出版系师生在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中做的一项调查显示,不仅逃课非常普遍,“隐性逃课”也相当严重,仅有26%学生认真听课。而做为公共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隐性逃课现象更是普遍存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隐性逃课现象普遍存在

隐性逃课是相对于显性逃课而言的,显性逃课是指学生不到课堂来上课,而隐性逃课是指学生身在课堂心在外,也就是所说的“身在曹营心在汉”,虽然学生身在课堂,但形在神不在。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的素质相对地在降低。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做为最后一批被录取的大学生,其对于压力的心理承受力、自我的控制力、自主学习的能力都较本科生要差一些。他们彷徨、迷茫、焦虑、无奈,而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感觉到学生内心是渴望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和帮助的,但在心理健康课堂上却又存在着上课不认真听讲、睡觉、看小说、聊天、吃零食等一些与课堂内容无关的隐性逃课现象,而且存在的比例还相当大。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隐性逃课现象存在原因

存在如此大比例的隐性逃课现象,究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1.厌学思想根深蒂固,缺乏学习兴趣

高职大学生从小就是在父母和老师的督促和逼迫下一路走过来的,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主动学习的比较少。尤其是进入大学以后,学习方式、管理方式的改变,加之学校各项活动较多,使得一部分学生彷徨迷茫,无心学习,整天忙于社团活动、学生会活动或是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学生上课期间睡觉、发呆、看小说、手机上网或忙于写各项活动计划、总结之类隐性逃课现象的发生。尤其是做为公共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采用大班额授课,教师忙于完成教学任务,无暇或较少顾及到学生听课的状态,这就为学生隐性逃课提供了可乘之机。再者,有些学生所学专业并不是他们自己所喜欢的专业,只是在填报志愿时在志愿栏里填了“服从”二字,被调剂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产生了厌学思想,这也增加了隐性逃课现象的发生。还有一部分学生是无论对待何种性质的课程都是厌学倾向严重,所以在大学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

2.从众心理在作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社会心理学家阿希认为,个人受群体压力的影响,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大学生是一个较为稳定的同辈群体,同辈群体的从众现象则更为明显,且由于尚未达成自我同一性定向,常常表现出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在逃课现象中最为明显。[1]正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还较弱,看到周围同学在课堂上忙于其它事情,也做一些与课程内容无关的事情,而且学生本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隐性逃课。

3.学生群体规范作用弱化,缺乏群体内聚力

群体规范一致性表现在群体成员在行为、情绪和态度上的统一,它调节着群体成员的行为,如果群体规范标准化很低,导致群体成员认知标准化作用降低,群体结构松散。班级过去是大学生群体的一个最基本形式,班级具有鲜明结构特征和目标特征,比较容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规范,内聚力也较强。[2]而高考扩招以后,学生对于班级的概念在弱化,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采用大班授课,通常是几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上课,心理上的互融性也比较弱,大多数学生在同一课堂上彼此不认识,群体的规范作用在弱化,更谈不上群体内聚力。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1.严格考勤但疏于对学生学习态度的管理

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严格考勤制度。教师大多都采用点名制,严抓学生的到课率,有的学校采用信息数字化管理,实行上课打卡制,这样可以减少或杜绝学生显性逃课现象的发生。但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学生的听课状态、学习态度却极少关注,这也增加了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发生。只要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对于学生的隐性逃课现象也大多采取默许的态度。

2.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节,教学方法单一

有研究者曾对大学生对待心理健康课程的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75%以上的大学生都认为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课。对心理课感兴趣的学生数也占调查总数的73.96%。这反映出,大学生内心实际是需要和渴望心理课的[3]。尤其是高职大学生,从小到大都被家长老师冠以“差生”的头衔,他们更需要心理方面的指导和帮助。而做为心理健康课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照本宣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节,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激起学生的共鸣,教师的授课水平与学生的期待不成正比,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评价机制不完善,考核方式过于简单

成绩考核方法的难易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学生课堂听课行为。心理健康课改变了过去期末统一安排考试的考核方式,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如小测试、小组活动、调查报告、论文等多种形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考查课程不会让学生不及格,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潜规则,做为考查课的心理健康课,只要学生上交作业,无论作业质量如何,通常都能顺利通过考核。这样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机制无法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更给学生留下了只要去上课,交作业,就可以顺利通过考试,学生在心理上就不重视对本门课程的学习。

(三)家庭和社会原因

1.家庭因素的影响

当前的大学生多为90后,是在“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观念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无论家庭条件的好坏,这一代孩子没有受过太多的苦和累,所以在学习上也不肯吃苦。一方面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以家庭背景、就业优势自居,上学是为了完成父母的愿望,混个文凭,毕业以后凭借父母的权势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另一方面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为了将来自己有个更好的前程,往往选择那些实用性的知识,甚至到社会上去做兼职,积累社会经验。这也加大了心理健康课堂上隐性逃课现象的发生。

2.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学生逃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众媒体对于“一夜成名”、民众“选秀”、彩民中奖等的大肆宣传报导,使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确立的大学生充满了幻想,迷失了方向。相反地,大众媒体却频频报导,大学毕业生蹬三轮车、卖茶叶蛋、擦皮鞋等,大肆宣传“读书无用论”,使学生的期望与现实出现了差距。

如何減少或杜绝隐性逃课现象的发生,这不是凭教师的一己之力所能改变的,这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努力,更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正确引导,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2]杨娟.大学生课堂冷漠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8

[3]王井云.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隐性逃课”现象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7

大学心理咨询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留守经历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采用《90项症状清单》对全体大学新生开展施测,结果表明:(1)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与无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在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以及各因子分方面均存在极显著差异;(2)在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方面,男性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显著高于女性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3)在焦虑、敌对、偏执因子方面,有留守经历新生中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

关键词 留守 大學新生 心理健康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在20世纪80年代,即1980-1989之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及小城市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大城市转移。很多父母在自己进城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将要面对的诸多现实问题,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户口所在地,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看,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由此诞生了。20世纪90年代初,留守儿童当中成绩表现优秀者,步入大学进一步学习,成为了儿童期有留守经历的高校在读学生。

多年来,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以及多项报道显示,童年期特殊的成长环境、父母缺位对儿童的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情绪、应对方式等都产生了不利影响,那么伴随着成长,这些负性的影响是消失了还是继续存在?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在高校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个案中,大部分来访者或者危机干预个体都曾经有过留守经历,这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这一群体进行关注。

1.2 研究现状

以往研究中探讨过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人际交往、社会支持、负性情绪、人格、依恋等多个方面。在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张英等认为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所有因子得分高于常态大学生和流动经历大学生;李云等研究的结果显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强迫、焦虑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温义媛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留守经历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表明关于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并没有一致的结果,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1.3 相关概念

1.3.1 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

参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标准,18岁以下均为儿童,结合郝振《关于留守儿童界定》一文中提出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在非户口所在地务工半年以及半年以上的儿童均可称为留守儿童。因此本研究的被试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是指曾经是留守儿童的在校大一学生。

1.3.2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是个体健康的重要部分。目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大部分采用《90项症状清单》进行评价。

2 方法与过程

2.1 研究目的

(1)探讨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与无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了解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

(2)调查不同类型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了解影响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2.2 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查阅文献综合分析以往研究者的相关文章,为研究提供选题和分析的理论依据。其次,采用团体施测的方法,在机房统一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整理后用spss进行录入、分析,最后撰写研究报告。

2.3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90项症状清单》(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又名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10个因子,用0-4等级计分。

2.4 被试

本研究被试来自于湖南某高校本科大一新生。参与测验被试共5858名,因数据缺失删除个案213名,问卷有效利用率为96.36%。通过SPSS分析,内部一致性€%Z=0.974表明数据可信度较高,完全可用。

3 研究结果

3.1 数据基本情况

被试中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1927名,占34.14%,无留守经历大学新生3718名,占65.86%。在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中男生867名,女生1060名。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独生子女526名,非独生子女1401名。

3.2 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与无留守经历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表1所示,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与无留守经历大学新生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各因子分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前者均高于后者,表明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大学新生。

3.3 男性和女性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表3 所示,在SCL-90总分和阳性项目数方面有留守经历独生大学新生高于非独生新生,但是不显著。在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分方面有留守经历新生中独生显著高于与非独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

4 分析与讨论

4.1 有留守经历新生与无留守经历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讨论

刘海霞等研究表明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与非留守经历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1]苏娜娜等将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SCL-90相关因子得分比较,有留守经历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得分均显著高于无留守经历组。[2]谭斌的调查结果显示,曾留守大学生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这四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敌对因子分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3]综合以上内容表明,留守经历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但是心理状况存在差异的具体方面并没有统一的结论。本研究的被试为大一新生与以往研究中被试为普通大学生相比留守经历对他们的影响更加明显。本研究结果是留守经历能够影响新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以及各个具体方面的情况,所以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将留守经历纳为重点考虑的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帮扶辅导方案。

4.2 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性别差异讨论

李云的研究表明曾留守大学生群体内,抑郁、焦虑、恐怖、总分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生高于男生得分;[4]刘海霞認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各因子得分均存在性别差异,且男生高于女生;[1]温义媛的研究结果表明曾留守大学生群体中女生人际敏感、抑郁和恐怖因子得分极显著高于男生,总分及其他因子无统计学差异。[5]本研究的结果是,有留守经历男女新生在敌对、偏执因子、精神病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男生高于女生,表明有留守经历新生中男生更容易出现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对有留守经历新生进行心理辅导需要考虑性别差异,尤其注意男生容易在人际交往中产生敌意,认知过程中出现偏执以及行为中产生精神病性症状。

4.3 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独生与非独生差异讨论

刘海霞、王玖等通过调查高校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况可知从是否独生的情况来看,各因子均无差异。[1]本研究结果是在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分方面,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中独生显著高于非独生,表明有留守经历新生中独生子女更容易出现焦虑、敌对、偏执的症状,这与独生子女没有同伴资源有关。因此,需要引导有留守经历的独生子女更多的参加集体活动,在良好人际互动中改善心理状况。

5 结论

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男性更容易出现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方面的症状;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中独生子女更容易出现焦虑、敌对、偏执症状。

参考文献

[1] 刘海霞,王玖.高校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况调查[J].中国卫生统计,2015(8):636-638.

[2] 苏娜娜等.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研与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6(6):73-76.

[3] 谭斌.曾为留守儿童的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31(6):87-90.

[4] 李云,汪品淳.曾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2):156-157.

[5] 温义媛,曾建国.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及心理健康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0(2):146-147.

大学心理咨询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就业理念;心理问题;对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就业难以及企业用工荒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企业急需高技能人才。而高职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就业中有着就业心理及就业理念等诸多问题。分析并解决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瓶颈与就业理念,对于人才培养与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大学生就业理念与心理问题分析

(1)就业心理问题。第一,自卑心理。相关调查显示,有超过70%的高职大学生在择业时有着自卑心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一些高职毕业生由于毕业学校为高职院校,因不是本科类学校而产生较为强烈的自卑感,在就业中竞争意识不强烈;部分学生因自身所学专业非当下热门专业而产生自卑感;部分高职大学生因为自身学历低而产生消极情绪,不思进取,没有勇气参与到人才市场的竞争当中,失望悲观,甚至一些学生因过度自卑而导致精神萎靡。第二,焦虑心理。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高职院校毕业生对于就业通常表现出焦虑、犹豫以及失落等心态。一些高职大学生希望所找到的工作岗位适合自己,而在面试当中又担心自己能否成功。尤其是在数次求职失败之后,更是表现出紧张、恐慌、困惑等心态。第三,依赖心理。就业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责任意识以及独立意识。部分高职大学生在自身成长过程中受到父母溺爱,自身独立能力较差,养成不敢自己做决定的习惯,自主性较低。这些性格缺陷在就业中表现为缺乏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无法自主参与到人才市场竞争当中,而是依赖于父母以及学校等谋求就业机会。

(2)就业理念问题。第一,一次性就业观念突出。多数高职毕业生存在“一次性定终身”的传统职业观念,倾向于选取薪酬起点较高以及入职要求较低的工作,而这些工作岗位通常对高职大学生的工作经验积累以及职业生涯发展较为不利。虽然自身专业能力较强,但由于职业选择范围较窄,因而影响自身的进一步发展。第二,职业理想模糊。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对高职大学生而言,就业范围不断扩大,但同时也影响了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使其缺乏较为明确的职业理想,在学习中毫无目的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而忽视对创新意识、职业道德以及政治意识等的培养。这也是一些高职毕业生就业之后很快被社会淘汰的重要因素。

二、解决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瓶颈与就业理念问题的对策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应当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思想水平的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注重对学生良好道德的培养,注重优秀品格的形成。同时,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结合高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以及解读当今社会中的一些现实问题。不但要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更要让他们注重实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切合现实的职业理想。

(2)开展就业心理咨询。面对学生就业中所出现的心理问题,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开展相关的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首先,应当完善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建设,构建起心理辅导与咨询机制,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为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打下基础。其次,应当做好心理健康咨询教育的档案工作,通过问卷法、访谈法等构建学生心理档案,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做到早发现与早解决。总而言之,就业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对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培养高职大学生健康就业心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加强就业指导。针对高职大学生就业中的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高职院校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其转变就业观念。首先,引导学生降低期望值,使学生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能结合自身兴趣、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谨慎地选择职业。其次,要树立起学生竞争进取的就业理念,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学生需要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机会,而不只是盯着高薪工作。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如果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可以先从基层工作干起,不断积累经验,为自身的发展打下基础。此外,也应当更新就业观念,拓宽学生的就业视野。高职院校应当引导学生尊重每一份职业,不应好高骛远,而是通过自身一步步努力而获取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同时,在择业时也并不只是立足于自身所学专业,也可选择其他专业工作,在积累当中完善自己并寻找专业对口的工作。

三、结束语

高职教育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职大学生就业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高职教师应该分析高职大学生就业理念与心理问题,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加强就业指导等几个方面,研究解决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瓶颈与就业理念问题的对策,从而更好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高职大学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姚红.高职大学生就业方式及就业观念转变的调查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12).

[2]沈文亮.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及干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08).

上一篇:新课改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伦理学思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