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教学论文范文

2023-09-16

新课改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通常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就只能是被动的选择学习,这种教学给学生的感觉就是历史教学是枯燥的、乏味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最终放弃历史的学习。新形势下,人们指出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充分的发掘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历史教学的现状

目前,各省市的课改都在逐渐进行,历史教学也要跟上课改的步伐,教师要不断积极探索改革之路,逐渐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发展。当前的历史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最重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教师的教学仍然推行。应试教育。,以中考作为教学目标,片面追求知识记忆,将历史课堂教学变成了。死记硬背。中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习惯性地采用。题海战术。来教导学生。二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中学学习内容繁多,学习任务重,很多刚刚进入中学的学生,很难适应高强度的学习。三是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也把中考当成自己学习的最终目的,不利于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四是教师的教学手段相对落后,教师的专业水平还有待提高。历史不仅仅是要回顾过去,还要对当今时代进行创新性的研究,而众多教师却过度重视陈旧的历史知识,缺乏创新。

二、历史教学新方法

1、历史教学理念要创新。理念是行为的灵魂,是创新的先导,教学理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統帅的作用。目前历史教学尚未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应试教育没有真正转化为素质教育。然而,新的课程标准的人文性强调历史教学要致力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应尽快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及情感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新理念。传统的教学理念过分强调教师。教。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学。的手段,这已不能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历史教师要尽快树立并适应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的教学理念,树立起。学生中心。的新理念。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课习惯于。一言堂。。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死记硬背,这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因此,教师应该树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念。

2、创新历史教学方法与模式。历史教学创新的关键是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的方式有限教学手段单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教学需要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因此引入多媒体技术教学是必然趋势。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将搜集到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视频!图片等资料,通过多媒体技术表现不同背景的历史事件,可以让学生通过视频和图片等资料切身感受到历史的发展过程从而激发他们求知探索的欲望。可以通过立体的动态的、连续的、全面的表现手法展现历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河以将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多媒体技术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干变万化学生更容易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不仅教学效果理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被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学质量也会明显提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现状实行情境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是指教师设定一定的历史情境,将情境中不同角色的具体分配给学习小组通过各学生小组的角色扮演将特定的历史过程模拟出来。通过情境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历史人物的政治思想和历史抱负。

3、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变老师的“独角戏”为学生的“群言堂”。本评价机制中由于举手发言也得分,学生在评价中获得一次次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励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课堂相当活跃。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意义是要面对全体学生,以前在课堂上能举手发言的只占学生总数的30%左右,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比例。过去一些学生总是定定坐着听,时间稍久,思想很容易开小差,老师讲到哪里他都不知道。而现在大家踊跃参与,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回答,课堂重点、难点在老师指引下,逐个解决,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上不但喜欢回答问题,还积极提出问题,探究事物的真相和原理。比如在讲到原始社会山顶洞人钻隧取火时,很多同学跃跃欲试,问我为什么钻这么久还不起火的?我告诉他们从机械能到热能的转换要有足够的时间。然后再给同学们讲一个古代科学家巧法取火打败敌人的故事:传说早在2(XX)多年前,古罗马舰队人侵古希腊时,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阿基米德指挥士兵用镜子反射太阳光,点亮了罗马的航船,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保卫了他的祖国。最后再给同学们提一个问题:你还知道别的便捷取火方法吗?同学们这下可纷纷七嘴八舌开了,大家把自己的手举得高高的,“老师,我知道!我知道!”。这可是展示自己能耐的绝好时机,岂容错过!而答案什么都有:有用放大镜的,有用磨过的冰块,甚至有用自己的眼镜的。这节课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对探究科学的兴趣,大家都觉得学习历史能长不少知识。

三、结语

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只有转变观念,不断创新,充分尊重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得课堂成为学生汲取知识的殿堂,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的学习。

新课改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提出了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一种新教学尝试,形式行动活泼,简单易行,教法新颖,实用性强,对培养学生的技能、体能和心理健康水平有着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法研究

新体育课程标准提倡要积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方式,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来获得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集体性思考,提高体育教学的探究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技能、身能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全面发展。

新教材内容生动活泼,结构新颖,图片资料也大大增加,并且采用多元并进的主栏与启发性的补充辅栏相结合,结构创新,提高体育教科书的可读性,为学生的自学创造了条件。让学生先自学有关理论与实践知识,然后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学生学习技能的速度大大加快,且错误动作也随着降低。动作技能是受意识支配的复杂行动,它是在第二信号系统参与下,受了浯言的刺激后在第二信号系统中所建立的暂时联系,这种联系的建立,可以从第二信号系统扩散到第一信号系统。同时,学生知识的认知能力能大大发展,在学生自学过程中,通过知识内在的连贯性,能丰富学生动作想象力,并发展学生思维创造力,在课中有的学生能创新一些新的练习方法。运动原理、运动文化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的运动技能与认知能力有机结合,并一起发展与提高。使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由“主从型”为“合作型”,“被动型”为“主动型”,“传授型”为“进取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效果。有关问卷及对比表明,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效果要优于没采用的。

结合新教材遵循认知发展规律去改善学生的认知能力,对提高课堂效果切实大有益处。一般来说认知能力包括:感知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

一、感知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学习各种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同样是从感知开始的,各种感知能力的发展,是形成运动技能的重要心理因素。从主观因素方面来看,学生的主观状态是影响人们感知质量的重要原因,其主要表现:

1.1感知的目的和任务越明确,感知也就越主动、越全面、越清晰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直观教学时,要向学生把看什么、听什么的目的和任务交待清楚。高一学生注意力极易分散,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更应突出目的和任务,涪言精讲目的要明确,以吸引其注意力。

1.2个人对感知对象的态度,也是影响感知效果的重要主观原因之一

学生对感知对象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取决于感知对象是否符合一个人的兴趣、需要、情绪状态等。如果学生对感知对象有兴趣,他就感知得深,反之则相反。因此,教师应根据初一学生生理特点,并结合多数学生兴趣爱好,有针对的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思维能力

在运动技能的形成过成中,学生的思维必须处于积极状态,没有积极思维活动,运动技能动作的科学概念就不能很好的掌握,动作质量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积极的思维活动能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应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

2.1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从已知到未知,以科学概念武装学生

思维总是从已知到未知,在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基础上去获得新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一个学生的知识经验越丰富,技能就越熟练,思维就越灵活,判断就越准确。任何运动计术都是由一系列科学概念组成的。所谓掌握知识,运动技能,就是掌握科学概念及其体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逐步以科学概念武装学生。掌握概念的过程乃是积极思维的过程。像教材中的术语和一般专业用语,一开始可说的通俗一些,以后尽可能的术语化,让其慢慢习惯。

2.2正确提供多种直观材料,从具体到抽象,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在直观材料的作用下(例如:挂图或示范或多媒体课件)学生头脑中会形成丰富的感性认知。感性认知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基础,思维活动又对感性认知起指导作用。在具体教学中,多运用直观手段,使学生多种感观参与活动,直接或间接获得更多的材料,从具体到概括,在充分增加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掌握概念。例如:多面的示范,逐面的讲解动作要领,有利于学生直观性思维的形成。

2.3丰富学生的语言

人脑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进行的,主要是借助语言进行的。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丰富的词汇,用词准确恰当,说话语句完整,前后语言要连贯系统,层次要分明有条理,要求学生回答老师提问语言要精练、干净、利落,并注意点评学生言语上的各种毛病。

三、记忆能力

任何一项实践活动都离不开记忆,在体育教学中,记忆是巩固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唯一心理因素。人的记忆力和其它心理能力一样具有很大的潜力,在教学、训练的影响下还可以达到迅速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的实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培养:

3.1遵循记忆成功的有效条件

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记忆的任务、目的明确。在体育教学中提出的认知任务、目标时,应指出那些内容必须记住,以便初中生能有目的去识记。第二、识记时的积极性。教学中应激发学生注意力,调动初中生的激情,排除记忆干扰能力。第三、丰富的知识经验。第四、讲就记忆卫生。

3.2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

科学的记忆方法将使记忆效果“事半功倍”。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在具体教学中可采用:第一、趣味记忆法。采用与同半比赛引起兴趣,激发记忆。第二、歌曲记忆法。把记忆内容编成顺口溜,让学生朗朗上口容易记住,例如:初一途中跑的动作可以说成:两臂体侧用力摆,眼看前方跑直线。第三、数序记忆法。用数字将动作要领串连起来。例如:排球垫球动作要领可为:一夹,二插,三提,等等。

在体育教学中正确运用这些新方法,使学生的兴趣得以激发,主体地位得以突出,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学生的身体练习活动明显增多,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显著加快,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新课改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21世纪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期,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还是国家的兴盛,都离不开科学 知识 和综合素质。在高科技发达的今天,需要我们要拥有完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创新的精神与能力。我们都知道教育是一个国家立足的根本,如果不重视教育,那么国家也将会衰败。因此,我国进行的新课改就是为了提高我国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以此来增强国家的实力。而好的教学质量是需要好的课上管理来实现的,由此可以看出行之有效的课上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条件。而初中的教育则是一个转折点,身处在初中的学生都正处在青少年时期,所以,良好的初中课堂的管理对于青少年的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数学课是学生每天必学科目,所以数学课堂的管理更为重要。然而,在我国农村的一些初级中学,无论是校领导还是教师都严重的缺乏新课改的理念和思想,没有切实的去落实新课改,还依旧按照原有的传统的教学和管理的理念,在课堂上依旧是教师主导,学生还是无法成为真正的主体,尤其是在枯燥无味的数学课上更为明显。在上课的时候,教师的关注点依旧还是学生在上课时的行为表现,当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出现不好的行为举动时,会用严厉的惩处来达到想要矫正学生行为的目的。但是常常是矫枉过正,与想要得到的效果大相径庭。这样最后的后果就是学生更加的不喜欢上课、不喜欢学习、不喜欢老师甚至是不喜欢上学,继而会出现更多的问题行为。与此同时也会打击教师在课上教学的积极性,从而降低课教学的效率,时间一长将导致老师的教学压力增大,对学生产生厌恶的情绪等诸多的问题。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更多的教育研究学者知晓了在课堂上的学生的纪律管理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对其进行了多方的分析和讨论,并且将其研究得到的理论和成果出版成书,在这些书中对课堂的管理以及概念和理论进行了阐述。比如:刘克兰的《现代教学论》、田慧生的《教学论》等诸多的书籍。但是研究的成果和理论都只是某个单一的角度去研究,过于片面,然而虽然现状是这样,但是也表明了国内的学者对课堂管理的重视和认可,并且认识到了课堂管理对于教学的重要性。

学校管理中的首要工作就是课堂管理。而课堂的管理质量和效率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数学是学生每天必学科目,所以数学课堂管理显然更为重要。在农村,由于许多教育 工作者没有强烈的科研意识,而且相关的教育理论也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因此在数学课堂管理方面的研究也寥寥 无几。所以,根据我校目前数学课堂管理的情况,按照相关教育理论对目前数学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提出具有针 对性的解决方法,构建一定的理论支撑,希望有助于丰富农村数学课堂管理理论和班级管理理论。

在中国,许多的学者也对课堂管理概念进行了多次的研究和讨论,然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对其概念的界定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区别。近几年来,许多的学者们大多还是对于教学目标和课堂行为等两个角度进行阐述。有的学者觉得课 堂管理是老师为了能够很好的、行之有效的进行教学目标而采取方法的管理过程;而有的学者却觉得课堂管理是老师为了确保上课时候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的纪律而采取的多方协调的过程。

根据上述我们知道,专家和学者们尝试着从多个方面来阐述课堂管理的概念。从这里可以看出,课堂管理的复杂程度,需要研究者们从多个方面去理解和阐述,也表明课堂管理其实是一门非常复杂和多变的学问。

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农村初中数学课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2.农村初中数学课堂管理两极化;

3.农村初中数学课堂管理与有效教学脱节。

而农村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则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主观因素:农村教师新课程理念没有真正落实;部分教师家庭事业相矛盾;部分教师无职业感,缺乏危机感;现行教师制度挫伤教师积极性; 初中生早熟和社会影响造成课堂管理复杂;单亲家庭导致问题学生增多;读书无用论导致学生读书愿望不强等;

2.客观原因:学校设备简陋;家长未能真正支持教师。

要想解决农村初中数学课堂管理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的进行应对:

1.教师方面,自觉落实新课程理念和优化课堂管理、正确处理家庭事业矛盾问题、克服职业倦怠、珍惜培训机会等

2.学生方面,正确处理青春期问题、树立远大理想,快乐生活、坚定学习信念,端正学习态度等

3.学校和政府方面,要加大设备投入;重建科学的管理体制;加强课堂外部环境管理等

4.家长方面,以身作则、给子女创造良好健康的成长环境、关注子女成长、加强家校联系等

总之,课堂管理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管理,也就是说老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學中遵照相关的规则,将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采取科学有效地方法进行处理,使得课堂能够在民主、和谐、认真、愉快的气氛中顺利的进行,尽最大可能的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潜能带动起来,增强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发展。

新课改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伴随新课标的改革和引导,学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学生个人能力缺乏的情况下,小组协作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鼓励学生进行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学习能够打破数学教学一直以来的固有模式,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够更加深入、更加透彻,进一步激发数学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的内在活力。本文讲结合有关内容对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合作学习从而激发数学教学的“内在活力”做深入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小组合作

前言:小组合作模式是许多教师喜欢的教学方式之一,但是就目前小学数学课的现状来说,许多教师拘泥于传统教学模式,只重视知识点的讲解,缺乏课堂的实践教学。将小组合作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仍面临较大的困难。因此,伴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学引导的作用,鼓励学生在数学课中以小组合作模式进行探索发现、互帮互助。如此一来,在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主性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效率。真正将小组合作模式应用于数学课实践教学中,也是当小学数学教师值得深思研究的问题。

一、恰当运用小组合作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恰当运用小组合作模式就是教师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如动手能力、知识水平等,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再以小组为单位,使学生通过自主讨論、互帮互助,根据自身实际能力对教师给出的教学任务进行讨论,各自利用现存知识对已有题目进行解答。在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一旦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排斥心理并固有地认为数学是难懂、难以掌握的,在往后的学习生活中就会愈发困难,积攒的问题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学生产生讨厌数学等不良情绪。为了改变这些学生对数学的不积极看法,教师应改良教学方式方法,让数学课堂不再乏味,以焕新的讲授方式来展现数学的奥妙和趣味,引领学生走出学习困难区。学生在小组合作模式中更有集体学习的感觉,增加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数学新章程时,为了避免学生单纯学习理论知识的枯燥乏味,教师在制定教学任务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分组,并且制定具体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师有必要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对学生进行恰当合理的分组,以组为单位,鼓励学生分组预习,初步了解本门课程的有关内容,然后在课堂上再进行共同讨论。教师在教学中选择诸如此类的教学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求知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二、灵活运用小组合作模式,增加课程学习乐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与时俱进。新课程教纲明确指出教师应采用新颖的授课方式,带领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和沟通,学会独立思考,减轻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心理。学生合作学习可以帮助他们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增强与学生他人交流的能力。学生在轻松的教室氛围中也更易开展数学学习生活,对于数学的方程式和定义不再是死记硬背,反馈练习时不再只会套公式等死板的解题方法。在小组合作的寓教于乐的课堂中,教师为学生讲解系统知识并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们发表自己的想法见解,散发数学实验思维,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大组,一组内的一名学生说出一个乘法公式,然后指定另一个小组的学生来作答这个乘法公式的答案,依次类推,答错的学生被淘汰下场,最后教师统计剩下人数最多的小组获胜。这种方式帮助了学生在娱乐中获得知识。

三、正确认识小组合作模式,改善现存教学问题

随着教育观念的普及和教育体制近年来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课应用到了小组合作模式,小组合作模式也越来越成为数学课的焦点问题之一。虽然小组合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应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仍然需要研究和不断改进。受传统数学课教学模式的影响,不少教师虽然将小组合作模式应用于教学当中,但究其根本,教师对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理解还停留在浅显的理解层面。不少教师的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将学生进行分组,并未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尝试,只是将小组合作学习停留在形式主义上。除此之外,参与度不均衡也是现存的一个较大的问题,虽然小组合作模式使得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的不同,每个人的参与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在教师给出的小组讨论问题中,更多的是成绩较好的学生参与其中,积极思考发言,而后进生只能作为“被帮助者”在一旁充当观众。这样的小组讨论模式表面上看起来是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并且都获得了一定的知识,但实际上后进生的参与感远远比不上优等生,后进生在小组学习中收获的教学利益也比在教学课堂上少得多。久而久之,后进生会在小组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缺乏参与感和集体感。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组合作模式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确可起到激发学习动力与兴趣、加强课堂交流等积极影响。课堂不再是教师单独讲述、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局面,课堂是教师和每一位学生共同成长的舞台。教师应始终发挥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在小组合作模式下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京. 关于新课改要求下农村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z1):271. DOI:10.3969/j.issn.1004-8502.2016.z1.226.

[2] 陈伟.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J]. 新课程·上旬,2015(1):16-16. DOI:10.3969/j.issn.1673-2162(s).2015.01.013.

[3] 李雪梅.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探究[J]. 读与写(教师),2019(2):0100.

[4] 陈树明. 基于新课改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读天下(综合),2017(9):30.

新课改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新课程标准强调,高中教学要体现课程理念、落实课程目标、达到课程标准,需要地理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合作交流、批判性思考以及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而地理校本课程的实施,是实现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方式之一。

【关键词】新课改 地理 校本课程资源 开发研究

随着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等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的需要”是当代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进行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教材开发与研究正是试图从学校实际出发,建立一种具有学校特色的、对学生成长发展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开放性的课程体系。

一、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研究的意义

1.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 正确的地理观念是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社会公民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是高中地理课程的理念之一,课程标准中也有大量与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有联系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可以采用对不同观点进行比较和判断、反思自己行为、使用多种素材等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

2. 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教师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可以有意识加强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例如,帮助学生学会自己设计和实施野外观察、观测、调查等实践活动;通过在日常教学中使用探究方法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研究性学习等。

3. 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新课程理念中提出构建满足不同需要的地理课程,教学中这个理念的体现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不同深度和广度的学习材料;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和经历,让学生拥有更多时间自主学习;鼓励和尊重学生不同的经验、见解、想法和说法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探索适应学生差异的多种教学方式。

4. 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高中地理内容标准中有大量需要学生运用理性思维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观点、对问题展开辩论、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等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此外,地理设计也是一种可以尝试的学习活动。常见的设计主题如城乡规划、交通规划、工业区选址、某个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5. 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地理课程是以大量地理信息为基础的课程,教师可以利用地理课程的特点,创造性地利用地理教学信息资源,重视开发和应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反思

1.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主体、呈现形式较单一

从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途径来看,通过研究发现,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主体、呈现形式较单一。许多教师把地理教材看做地理课程资源最重要的内容和呈现形式,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资源;把教师作为主要的主体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挖掘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课程标准,吃透教学内容,吃透学生,并结合具体的课时内容进行选择,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一味地追求经验性,生活化。要选择联系学生实际、反映时代特征的素材,可以通过选用联系学生实际的素材来实现包括选择学生熟悉的地理事象,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符合学生兴趣和年龄特征的地理问题,对学生发展自己生存能力有启示、有帮助的地理素材等。教科书是学生的学习用书,为使教科书具有可读性、直观性、实用性,提倡用学生身边的或熟悉的地理事实引入教学内容;使用通俗、生动、朴实的文字;提倡呈现方式和活动设计的多样化;提倡多使用地图和主题材鲜明的地理图像。

2. 从地理校本课程的实施空间看,地理课程教学大多局限于地理课堂,协调机制没有形成

缺少相应的专门教室、实验室、参观考察场所等,造成校内外地理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地理教学应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使教学成为教师创造性劳动和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观念的更新,用素质教育的观念来理解和指导课程改革。地理教学内容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现时性,教学时应注意体现这种时代性和现时性,例如,与农业有关的经典素材,教学时要考虑农业模式已经发生的巨大变化。教学内容的组织要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空间,通过为教学提供必要空间方法,体现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和满足不同的地理需要的基本理念,建立地理课程资源的协调机制。

3. 对地理校本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深度还做得不够

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掌握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的情况,分门别类地建立地理课程资源档案,并逐步完善地理课程资源库。教材以及教学所需的挂图、模型、标本、实验器材、图书资料、电教器材等都是学校重要的地理课程资源。其中,必需设备和教学用图有:地球仪、等高线地形模型、幻灯机、投影仪、投影图片、天文望远镜、主要岩石和矿物标本;各种有关的政区图、自然地进图、经济地理图、专题要素图、景观图等。此外,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要素、地理景观、主要地理事物等,也是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还应注重地理课程资源的不断积累和更新。

新课改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全面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加强对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现状

目前,有些高中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机械地对政治知识进行学习,导致学生對课堂教学兴趣低,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有些高中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严重,在教学中主要以所谓的考点为重点进行讲解。高中政治教学中,还有些教师对新课改的要求认识不足,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及时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二、新课改下高中政治的高考方案

1.结合时事政治理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时事或相关的新闻热点,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及时掌握政治的发展动向,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引出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对时政进行详细分析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印象深刻,加强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引入时事,能够增加课堂的话题性,有效改变传统课堂枯燥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合理结合时事,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的时事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

2.情景教学模式。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运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将政治知识与情景教学内容相结合,能培养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情景教学的方式,能使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政治知识的相关内容。在关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根据课堂内容与学生特点,设置情景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到情景教学中,从而更生动地体验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提高对政治知识的理解能力。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高考实践运用。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高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对知识有充分的理解,还要学会将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将学生分组,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作用,有效节约课堂教学时间。高中学生要面临高考的考验,不仅要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还需要将相关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解题中。所以,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将政治理论知识与实践练习相结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将理论知识熟练地运用到学习实践中。

综上所述,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改变传统应试教学的思想,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设计,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政治知识。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能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更加充分,能提高政治知识的理解能力与记忆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将时事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在课堂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上一篇:大学历史毕业论文范文下一篇:大学心理咨询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