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生态思想范文

2023-09-22

古人生态思想范文第1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研究蓬勃兴起。很多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建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基础之上,沿袭了西方的相关理念而来。实际上,早在先秦时期,儒家文化中就已包含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其中许多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国家治理方式,对今天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发展也具有一定影响。

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自然生命观

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曾论及人与天地、自然之关系。笔者将儒家从生命的角度对自然和万物以及人的认识,称之为“自然生命观”,以区别于大约同时代产生、流传的老庄道家“生命哲学”观。孔子在《论语》中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其基本意思是说,四季有规律地运行和更替,万物化生,是自然(“天”)的基本功能和规律。这里所说的“天”是自然之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自然。孔子认为是自然之天生养了有生命的万物和人类,其中一个“生”字暗含只有有生命的自然之天,才可以生育有生命的万物和人类的意思,明确肯定了自然界的生命意义。可以看出,孔子的天之“生”与人的“生”及其意义是密切相关的,“天”和“人”的关系就像是母和子的关系。到了孟子时代,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思想盛行起来。“天”被理解为最高的存在——宇宙及其主导者,“地”则是指大地上的万物及自然生存的环境,“人”就是我们本身。这种划分较之于孔子的春秋时代在时间、空间上的立体层次更加分明,其逻辑顺序一般理解为“天”主宰“地”和“人”,“地”则影响“人”。由此,以父母来象征天地的角色及其作用。荀子在天人关系上更进一步,提出:“高者不旱,下者不水, 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是天之事也。若夫兼而覆之,兼而爱之,兼而制之,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餧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这其中包含一定的“制天命而用之”的人的能动性思想,也提倡了要遵循寒暑时节、农作物生长的自然规律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老百姓安居乐业,君王将相才能称之为贤能。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先秦早期儒家从孔孟到荀子都秉持着遵循自然规律下的生命观念,这是儒家继续构建天人关系及其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思想的基础。

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天与人的理性和谐观

天与人的理性和谐观建立在儒家“仁”的思想基础上。“仁”不仅弘扬人的价值而且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要热爱生命并以仁爱之心对待人和自然。孔子以“仁”为本,孟子则继承发挥孔子的仁爱思想,以“义”的范畴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人与万物、与他人之间复杂的伦理关系,对生态伦理与人际道德的关系问题展开了全面论述。在此基础上荀子提出了“天行有常”的规律性认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然后掌握规律、顺应自然“制天命而用之”,达到在人类开发利用自然时依然与自然“合一”的规律状态。也正是从农业生产出发,天人合一思想与天人相分思想虽有不同,但在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上却是一致的,其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一种未分化的理想和追求,而后者则是建立在人的理性的基础之上的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和理性和谐观念。荀子的思想被西汉大儒董仲舒吸收并加以发扬光大,成为其“天人相副”的天地人一体伦理观的理论基础——“天地人一体说”。董仲舒说:“何为本? 曰: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他把天、地、人看作是合为一体的有机整体,是密切相连的,三者分工不同,又彼此作用,共同成为“万物之本”。这就形成了中国古代早期的生态系统论认识。

生态文明思想的归宿——“生生不息”的发展观

儒家的思想将人与万物、与他人之间复杂的伦理关系进行探讨和规范,在理论上的拓展就是解决如何去做的实践问题。

首先,要有环境保护的意识。根据《汉书》记载,汉代贡禹已经认识到采矿造成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环境生态问题。“凿地数百丈,销阴气之精,地臧空虚,不能含气出云。斩伐林木亡有时禁,水旱之灾,未必不繇此也”,并会导致严重的水旱灾害。因此,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同时予以保护。《礼记》中有:“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这本身是一首祭祀祈祷的咒语歌,但却反映出古人对水土保持的重视和消除自然灾害的愿望。类似这种环境保护的思想在较早的时候就有了。《史记》曾载孔子之言曰:“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皇不翔。”并提出了“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主张。在禽兽生育的季节保护幼兽,反对竭泽而渔以及“覆巢毁卵”等破坏行为,都包含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思想。这种思想在那个时代无疑是文明的,是那个时代的“生态文明”思想。《管子》在《轻重甲》篇中曾告诫统治者,“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也就是说统治者的守土之责不仅仅限于疆土的安全守护,还有保护自然资源的职责。

其次,注意对自然界动物资源的永续利用,含有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孟子提出“取物以时”的生态伦理主张。他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他认为人类对于自然资源不仅有利用的权利,而且有保护的义务,按照这一生态规律办事“不失其时”“勿夺其时”,完全可以解决温饱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管子·地员》将土壤按质地、颜色、肥力、光照、酸碱度、含水量等要素分成十八类,并详细介绍了各类土壤和植物、林木之间的分布与生长关系。儒家文化的代表性经典、中国古代农业重要著作《齐民要术》中提出了中国古代系统的劝民农桑、应时而作、丰衣足食、天下之理的重农思想。人和其他自然万物一样,只是大的生态系统中的组成元素而已。

再次,尊重自然规律与生态平衡的思想。一方面,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管子》中有“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的要求,这种思想不仅要求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是“均有”,还要求不可以专有独霸不顾后果地开发利用。当代有权享用,子孙后代也享有这种权利。另一方面,人类还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树之以桑”“养之以畜”,不应该将人类自己的生存问题的解决完全寄托在开发和“剥削”自然的基础之上,人类必须进行创造性的生产活动。只有这样才不会将自然资源消耗殆尽,人类和自然也才能共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状态。

(作者:潘俊杰,中国石油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于露,中国石油大学文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金蕾蕾

古人生态思想范文第2篇

摘 要:亨利·大卫·梭罗,美国十九世纪最广为人知的文坛巨匠之一, 《瓦尔登湖》是其不朽的代表作。他的书毫无保留地展示了他的自然世界与精神世界展示了他的追求以及他对自然的热爱,并引导读者与他一起去探寻、去思考。与此同时梭罗的自然观多美国生态保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今,如何利用梭罗的生态思想解决环境问题,引起学人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梭罗;生态思想;环境问题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数十亿年生命的演化进程,不断改变着地球的环境,使地球从荒芜不毛之地,逐渐演变成生命的乐园。然而,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地球的环境,使这个星球上许多生物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并且也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翻开人类的史册,就会发现文明的偏颇。当人猿相互揖别,远古的蛮荒燃起文明之火,我们的祖先便开始了主宰大自然的征伐。斗转星移,岁月递嬗,在生生息息的历史进程中,人类以其凌驾万物的智慧,构筑起巍峨辉煌、无与伦比的文明丰碑。正是人类认为自己是大自然的主宰,认为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似乎忘却了被主宰的品格与能量,便让自己为所欲为。于是,在陶醉于以其万物之灵的智慧征服大自然的节节胜利之时,也用可笑的愚昧把破坏和污染环境的祸种植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铸成许多自毁家园的错失。制造工具和钻木取火,都极大的造福了人类。但刀火交加之下,有多少原始森林和广袤草原化为死亡的沙漠,化为光秃的山岭,化为贫瘠的黄土高坡! 十九世纪的蒸汽机吹响了工业革命和现代文明的号角,弹指一挥间,号角已经响彻了近两个世纪。如今,工业革命可谓江河日下,飞速发展,各类工厂遍布地球上的角角落落。但人类却在这号角声中正面临着从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与挑战,那就是危及当今世界的十大环境问题,他们犹如一柄柄利剑悬在人类头上,令人不寒而栗,忧心如焚。如何解决当下的环境问题是重中之重。

《瓦尔登湖》是一部由亨利·戴维·梭罗所著的著名散文集,于1854年首次出版。《瓦尔登湖》是作者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其中文章所体现的生态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引用。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經济的发展给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同样,自然环境的破坏,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对于人们来说,想要使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使国家能够更好地发展下去,环境保护是必须要重视的。梭罗所描述的自然,生机盎然,充满灵性,自然界的一草一木、虫鱼乌兽都被赋予了灵性。在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迅速改变着社会结构和自然环境的时代背景下,梭罗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归纳起来,梭罗的观点是:自然界哺育了人类,人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人类应当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亲密无间、和谐相处。梭罗把上帝称为人类的父亲,把大自然称为人类的母亲.在《河上一周》中他写道:“有时一个凡在自己身上感觉到大自然,不是他父亲,而是他母亲在他内心躁动,而他随着她的永存而获得永生”。在《瓦尔登湖》中梭罗还曾把大自然称作曾祖母“是什么药物使我们得以保持健康、安详和满足呢?不是你我曾祖父的药物.而是我们大自然曾祖母的万能的蔬菜与植物性药材”。在梭罗的笔下,大自然慈善而慷慨,为人类提供阳光、风雨、夏季、冬天.永远提供健康和欢乐。大自然与人类息息相通,它对人类充满同情心。他写道:“要是任何人由于正当的原因而伤心悲痛,大自然也会为之感动……我能不与大地共情怀吗?”梭罗宣称自己在大自然自由来去,成为她的一部分。在《论散步》一文中他写道:“我要把人看作大自然的居民,甚至大自然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社会的一员”。他把自己和自然的关系描写成“美好而仁爱的友情”“亲如骨肉的关系”。在《瓦尔登湖》中,我们看到梭罗眼中的自然是何等的美丽、丰饶、繁茂、洁净无暇、变化多姿、茂密葱郁,一片生机盎然。

梭罗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自然。在对待生活上,他强调简单。梭罗呼吁简单地生活,这对他来说是理想的生活方式,是把自身从物质压力中解放出来的首要方式。梭罗提倡简单生活,那些所谓的安逸的生活不但是不必要的,而且还会成为人类提升的障碍。”他提倡人们在自然力的作用下简单生活,从而跨过障碍,获得为了更高目的的独立和自由。 在瓦尔登湖居住期间,梭罗生活得简单和独立。他自己的“简单”有两方面含义。一为摆脱对物质的贪婪欲望,二为追求丰富的精神享受。为了生活得简单,他提倡接近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在对待自然上,他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梭罗原是个要在人世有所作为而不是个出世的人,然而在两年多的湖边生活后,他看破了“红尘”,感到人世扰扰,荣华富贵不过是一个人的贪婪,他要对之心平气和,一无所求。当然,一个人从对人世有所求到无所求,这是一场艰难的心路历程。人类企图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犯下太多的错误,或许是意识到已对自然造成了无法改变的伤害,因而只能用回归自然来安抚自己的无奈和担忧。梭罗在书中这样表述:“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这真理或许是敬畏自然,崇敬自然,爱护自然,珍惜自然,为自己、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也为这蓝色星球上众多与我们共存的生灵多留下一方净土,一片蔚蓝的天。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心中就会少一些内疚,多一些坦然,对自然多一分感恩与呵护。与美丽大自然携手并进。

参考文献:

[1] 徐迟译,梭罗著. 瓦尔登湖[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 马文娟、管兴忠译,罗伯特·米尔德著. 重塑梭罗[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3] 郑慧. 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浅析瓦尔登湖中的自然观[J]. 安徽文学,2009(4).

[4] 宋丽红. 现代环境问题及保护[J]. 环保科技,2014(12).

古人生态思想范文第3篇

一、植树造林, 注重林业发展

毛泽东思想中强调国家发展应该注重植树绿化以及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我国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 水旱灾害频繁, 因而做好水土规划工作就显得很有必要。在20世纪50、60年代, 我国一味追求经济“量”的发展, 如“大跃进”时期的“大炼钢铁”, 乱砍滥伐现象十分严重, 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遭受了十分严重的破坏, 全国大范围内出现水土流失,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很大威胁。而毛泽东在当时的情况下, 也针对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在其讲话或文书中, 都提到了各乡镇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农林牧渔的全面发展, 十分注重水土流失的治理和规划工作。在新中国建立初期, 毛泽东也强调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同步性, 反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的经济建设成就, 而在后来的农业合作化过程中, 毛泽东主张做好全方位的规划工作, 积极开垦荒山荒地, 在发展农业的同时, 也要做好林地、绿地的保护和规划工作。

二、兴修水利, 开展水利工程建设

从我国水资源分布、河流径流量以及降水特点等多角度分析显示, 我国水资源分布呈现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河流支流众多, 且多以小河为主, 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我国降水量不稳定, 且冬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 如何对分布不均的水资源进行调配也成为生态建设的一大难题, 且随着工农用水量的不断增加, 这一问题也影响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水旱灾害频繁, 兴修水库、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等措施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毛泽东在很早以前也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 毛泽东在1958年的讲话中就主张群众自主修建小型水库, 在紧随其后的群众性农田和水利设施基本建设, 也大大推动了我国的农业发展, 其重视水利建设的思想在一代又一代领导集体的改革实践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三、控制人口, 节制生育

受传统的“人多力量大”思想的影响, 我国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十分鼓励人口生育, 但是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并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毛泽东提出了“我们要节制生育”的观点, 他指出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他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地参与其中, 虽然他的这一思想在当时并未得到很好的实践, 但是其节制生育的思想对我国后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不同的国情应该实施不同的人口政策, 人口数量对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四、做好荒地开垦工作等

所谓的做好荒地开垦工作并不是强调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而是要开荒有度, 在开荒过程中也要做到因地制宜。并不是所有的荒地都适合开垦, 并不是所有的荒地都适合二次种植, 在开荒之前应该做好充分调研, 盲目的开荒会导致更大的经济损失, 比如说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方就不适宜进行荒地的开垦。此外, 毛泽东还强调对废物进行回收和利用, 我们现在所说的“循环经济”与其一脉相承。这不仅是对有限资源的节约, 更是对生态环境的一种保护。除此以外, 毛泽东思想中还包含一些节能节源、稳步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这些在今天都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思想中包含着很多的精髓, 其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依旧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理论中蕴含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更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毛泽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虽然也有一些不尽合理的成分, 但是其主流思想仍然具有借鉴意义。我们应该对毛泽东思想进行反复的研究和探索, 充分发挥其跨时代作用。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发展面临着各方面的机遇和挑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也始终贯彻我国经济发展的始终。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 无论是最初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蕴含着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指导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本文以毛泽东思想为基本的立足点, 探讨其中蕴含的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从而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娟.毛泽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启示[J].当代经济研究, 2014 (04) :15-20.

[2] 杨铮铮.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4) :55-58.

古人生态思想范文第4篇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与多样性问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与多样性概念进行分析和界定的基础上,可总结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研究的核心是以多样性充分而有序发展促进主导性实现的观点,从而从主导性内容、拓展性内容、借鉴性内容、批判性内容四个层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多样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多样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的多样化和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也在不断发展,并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着重大影响,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问题日益凸显,逐步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基本问题之一。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总是不能令人十分满意的尴尬局面,不少学者也试图从这一问题着手,寻求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出路。但是,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概念的界定、现状的分析、对策的探讨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做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相关教科书给出了这样一个定义:从根本上说,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引导、领导、统领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并认为这种主导性在不同的层面上表现为不同的情形:就整个社会工作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是规定着其他各项工作;就整个教育工作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是规定着其他各项教育工作;就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又规定着其他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现有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研究,基本上就是从这样一个非常宏观和高度抽象的定义出发来进行的,至今也没有形成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科学概念。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必须首先厘清“主导什么”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我们认为,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个定义出发,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党的思想理论为根据,对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形成与发展进行引导、统领的属性和功能。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就决定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性,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根据,引导、统领人们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的属性和功能。其对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工作的主导,应该是一种间接的、引申意义上的主导。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领域,与其他行业和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具有鲜明的特点。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程和发展方向影响具有更加明显的间接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观念的活跃性、开放性和可塑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专业性和多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目标、要求、过程的统一性和规范性等。这些特点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有着不同于一般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内涵。我们认为,所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使大学生树立与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属性和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这一定义表明: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归根结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或者说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这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我们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首先就是要坚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特别是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个方面和环节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主导。高校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社会实践、“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团学工作等,都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主导,渗透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根本指向是引导大学生形成与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品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根本体现,就是引导大学生形成与我国社会需要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品德。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根本指向,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是否得以坚持和实现的根本标志。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过程来看,有反映奴隶社会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反映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反映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反映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属性来看,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资产阶级及控制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以民族主义和宗教教义为宗旨的思想政治教育等。毫无疑问,不同历史阶段上思想政治教育所呈现的不同样态和当代世界不同属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都不是我们所研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

那么,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究竟是指什么呢?现有研究的具体表述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思路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多样性、目标的多样性、内容的多样性、方法的多样性、途径的多样性。我们感到,对思想政治教育多样性的这种界定是不够严谨的。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社会相对封闭和单一,思想文化领域具有鲜明的一元化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的问题基本上没有纳入人们的视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度集中统一和相对封闭的思想文化环境逐步被多样文化并存的思想文化环境所取代,“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2]人们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方式都受到了强烈冲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人们认为,思想文化领域的多元并存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社会上有多少经济所有制、有多少阶级阶层,便有多少种思想文化,但是,占统治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没有思想文化的多样性,社会便失去活力,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的主导就失去了前提;没有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的一元主导,思想文化的多元并存必将会走向无序和混乱。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既要自觉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弘扬主旋律,又要兼容并蓄,包容多样,倡导多样化。由此可见,从本义上来讲,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多样性。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目标、方法、手段、途径、载体的多样性,只是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形式和具体样态的多样化,从逻辑关系上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并不能构成直接的对应关系。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核心内容的、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目标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严格意义上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就是指其内容的多样性,即在坚持主导性内容的前提下,通过继承、借鉴、拓展等途径充分发展非主导性内容,以克服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一化、简单化的弊病,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性、生动性与吸引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现有研究却没有明确回答的问题。我们认为,以多样性充分而有序的发展促进主导性的实现,这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研究的基本目的,也是其核心与重点。

第一,主导性的实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功能,所谓主导性的实现,也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内容、主导方向、主导目标为大学生所接受并转化为他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表现。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得以增强的根本标志,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所以我们必须把主导性的实现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研究的基本目的、核心和重点。

第二,主导性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表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实现离不开多样性充分而有序的发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与多样性的关系中,多样性对主导性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一方面,如果多样性离开主导性任意发展,将会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混乱和无序,影响和阻碍主导性的实现;另一方面,如果按照主导性的要求对多样性加以引导和规范,使其与主导性相协调,则会促进主导性的实现[1]。这说明,虽然主导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但主导性的实现并不是自然而然的,我们必须重视以多样性充分而有序的发展来促进主导性的实现。

第三,以多样性充分而有序的发展促进主导性的实现,是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难题的根本出路。实事求是地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不感兴趣。究其根源,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认识有偏差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根本问题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看,绝大多数思高校想政治教育者都有强烈的主导意识和严格的政治纪律观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内容、主导方向、主导目标有着较为深刻的把握,通过严格审定的统编教材也非常鲜明地凸显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但是,从教材到教学却普遍存在着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的问题,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单一的灌输教育,呈现出概念化、教条化、孤立化的倾向。尽管教育者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激起学生的反感情绪,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所以,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主导性的坚持并不等于主导性的实现,要破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不感兴趣的难题,就必须在坚持主导性的前提下,充分有序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以多样性充分而有序的发展促进主导性的实现。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研究的基本目的、核心与重点,是以多样性充分而有序的发展促进主导性的实现。只有明确了这一点,主导性与多样性研究才具有更为明确的价值取向,也才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更为直接的指导作用。

从促进主导性实现的视角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多样性,我们可以将其可分为性质不同的四个层面或类型。

第一,主导性内容。就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起主导性作用、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性质和主导方向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这是主导性内容的核心部分。二是主旋律教育,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这是主导性内容中的基础部分。主导性内容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和主流价值取向,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方向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集中体现。

第二,拓展性内容。主要指对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具有基础作用的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从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出发所设置的经常性教育内容,如法纪教育、心理教育、国防教育、学风教育、审美教育等。二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时充实的内容,如创新精神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科技伦理教育等。三是渗透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大学生专业学习各个环节以及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各个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拓展性内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实现提供心理和知识基础,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重要保障。

第三,借鉴性内容。主要指多元文化中那些有益的、积极的、与主导性内容相容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成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借鉴。二是借鉴国外进步文化。如国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益经验、西方进步学者和思想家的思想成果、具有普适性的思想观念等。三是我国当代非主流社会思潮有用的思想。虽然这些思潮在许多方面带有根本性的缺陷,但是也有一定的思想成果,也有真理性的颗粒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注意借鉴来自这些思潮的有用思想。借鉴性内容是对主导性内容的丰富和印证,可以有效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性、生动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样性的基本方面,也是促进主导性实现的基本路径。

第四,批判性内容。也就是对多元文化中的那些消极的、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对大学生产生严重消极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批判,以便提高学生的政治鉴别力、对错误思潮的抵制力和对主导性内容的认同感。当前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批判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错误观点。例如,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过时论”,认为马克思主义曾经是真理,但时过境迁,现在已经不再是真理了;过去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发挥过作用,但现在不再有用了;搞计划经济是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现在搞市场经济了,不能再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还有所谓“外来文化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文化,我们不能用一种外来文化当做中国的指导思想[4]。这些错误的观点严重影响着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内容的学习和接受,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实现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二是清除各种非主流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尽管非主流社会思潮反映某种现实社会利益诉求,对活跃人们的思想具有一定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非主流社会思潮是“对主导社会价值观念起消解作用社会意识形态和观点”[5],而有一些社会思潮则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或危害性,例如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等。我们必须注意清除这些社会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内容的负面影响和危害。

三是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消极影响。例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迷信思想,“三从四德”,“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以及反映资产阶级价值观念的“金钱至上论”、 “享乐主义”等,都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消极影响,冲击和抵消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实现。

四是纠正某些客观上会产生消极作用思想观点。有一些思想观点,主观上可能并无恶意,甚至是从积极的主观愿望出发的,但在客观上会产生消极作用。对此我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应该给予批评和纠正。如一篇研究中国发展机遇问题的文章说:“回顾历史,如果建国初期采取同时与东、西方两大阵营友好的外交政策,中国本来是有机会搭便车的,但是这个机会却被毛泽东的‘一边倒’给弄丢了。”[6] 这种轻率否定“一边倒”政策的观点显然有悖历史,容易对大学生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产生误导。

总之,面对多元文化并存、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社会背景,坚持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与批判抵制错误思潮有机结合起来,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导性与多样性统一起来,是克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概念化、教条化、孤立化倾向,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实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路径。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0-215.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G]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

版社,2005:178.

[3] 刘建军.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真理的魅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8):87.

[4] 佘双好.当代社会思潮的内涵、特征及研究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7):8.

[5] 田心铭.评几种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观点[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9):127.

[6] 王占阳.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危险期[N].人民日报,2009-06-29.

[责任编辑 杜 娟]

古人生态思想范文第5篇

1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

与天地参是中国古人追求的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其出发点在于人, 为了人, 人又是天地之中的人, 必须遵循天地自然规律则可以与天地和谐并立, 这就是“与天地参”, 参是指天地人之间并立和谐。在荀子来看, 自然界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人不可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于自然界, 但是人可以按照自然规律而“有其治”, 也是指能参。其意是天、地、人各行其职, 和谐相处。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 把尊重自然、仁爱万物视作人类的崇高道德职责。在儒家哲人眼中, “仁”意味着一种和谐共存的品德, 由于“仁”根源于天地“生生之德”, 所以, “仁”者不仅要“爱人”, 还要关爱万物, 即把对人类之爱扩大到对自然万物的爱。

2 当代大生态圈面临的危机

当代是个日益发展的时代, 是物质文明巅峰的时代, 但我们在欣赏这些壮举时, 却发现风和日丽中隐藏不期而至的灾难, 繁华中隐匿人性沦丧, 欢笑中隐藏不为人知的心酸。人们虽歌舞升平, 但也感觉到危机四伏。面临着如雾霾空气污染、水污染、核辐射、噪音污染、耕地面积不足、资源枯竭等生态危机。如果对生态危机采取熟视无睹、放任自流的方式, 迎接我们的将是世界末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生态建设符合时代发展趋势,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 生态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生态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民有所呼, 党有所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遵循自然发展规律, 顺应人们期待, 推进绿色发展, 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

3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价值

3.1 为生态文明社会的生态价值观提供理论支持

生态价值观是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意义、作用等方面的观点看法, 已经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时期。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的社会形态, 是人类发展的新阶段, 目前我们并没有在完全意义上到达生态文明时期, 只是鉴于生态危机的威胁以及对自身的反思, 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这种高级形态的文明改变了生存、生活、生产方式, 改变人类的生命价值观。关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时期的生态价值观, 人们已经做了比较详尽、丰富的研究, 提出了很多思想和理论。相较于这三个时期, 生态文明社会的生态价值观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其研究有待于进一步丰富以形成系统的学说或体系, 从这一角度说, 为生态文明价值观提供理论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3.2 推进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

生态危机是人贪婪的人性造成的结果。其实, 运用科学的思想是可以对人进行引导, 控制人的欲望的。而纠正错误的生态价值观同样需要科学的思想和理论的指导。尽管对生态危机根源的看法不同, 但殊途同归, 都需要科学的生态文明思想和理论。儒家“天人合一”中的“适度”“有节”等思想, 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 帮助人类认识到欲望膨胀的危害, 扼制生态危机的再次发生。

3.3 推进生态文明行为的形成

我国儒家“天人合一”思想非常复杂, 很多内容就通过我国古代的生产、生活活动来表达的。尽管时代发生变化, 生产工具发生变化, 但很多实践活动的实质没有变化。因此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仍然能对现实中人的行为进行引导。不当的行为是导致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 解决生态危机, 必须要改变人类的行为, 否则, 解决生态危机只能存在人的意念中。生态文明行为的形成是解决生态危机的重要环节, 也是决定生态文明建设实效性的关键所在。能否推进生态文明行为的形成, 不仅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 对于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同样至关重要。它是检验“天人合一”思想能否经受实践考验的重要依据, 也是判断儒家“天人合一”思想能否进行现代转化的重要标准。

摘要: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并成为全球性问题的背景下, 建设生态文明,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至关重要。本文从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着手, 解释其基本内涵, 联系当下大生态圈面临的危机, 揭示出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价值。

关键词:儒家,天人合一,生态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毅.论儒家“天人合一”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J].商家论坛, 2013 (06) , 222.

古人生态思想范文第6篇

一、团结统一促进了组织系统中的生态平衡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事物在对立统一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变化, 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引起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党的发展就是贯穿着矛盾的规律。由此可以看出, 党的团结统一就是党内的团结力量与分裂的力量相斗争的过程, 将分裂的势力控制在和谐发展的趋势。

在对立统一中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团结统一, 是列宁的一贯立场。当时在苏维埃俄国转型的关键时期, 党的内部却出现了严重的派别活动, 紧随其后的还有“工人反对派”和“民主集中派”。这些派别纷纷向党发难, 在党与工会、党与群众、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上, 挑起争论。当时, 党内的思想混乱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迫使俄共不得不放下中心工作, 去应对他们的挑战。为了维护和巩固执政党的统一, 列宁采取了彻底消灭任何派别的活动, 采取党内外一切处分办法, 直至开除出党。同时, 列宁还提出了要充分尊重、吸收反对派的合理意见的主张。列宁认为, 这样是为了吸收一些反对派中的健康成分, 归根到底也是为了巩固党的建设。“任何大国的工人政党, 只有在内部斗争中才能发展起来, 这是符合一般辩证发展规律的。”党组织就是团结的力量与分裂的力量的矛盾统一体。因此, 在执政党建设过程中, 必须善于从矛盾中把握团结的实质, 从而为实现党的伟大目标凝聚力量。

列宁明确, 如果执政党连组织和行动“统一”都做不到, 一切都是妄谈。党内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对全党危害最大的两个矛盾:一是党内权力运行与行使间的矛盾。党是统一的主体, 党组织和党员都有不同的利益诉求, 这些都是党内利益主体。不同的利益要求, 导致党员的思想意识的差异性和价值取向越来越大。中央与地方、地方各部门之间的利益矛盾在党内出现, 这些都从根基上削弱了党的团结统一。二是党内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矛盾。党员以权力最终所有者的地位监督权力的运行, 但现有体制却造成了权力运行与权力行使的矛盾。以掌握权力为标准, 分为掌握权力的和不掌握权力的两大群体, 因权力的不同享受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都不同。这在两大群体中树起了阻碍团结的屏障。党内的矛盾如果不能够及时解决, 非对抗性矛盾运动转变为对抗性矛盾, 就会打破党内的生态平衡。因此, 要正视党内影响团结统一的矛盾, 坚决反对宗教派别和个人主义, 反对滥用职权, 要善于从矛盾的规律中领悟团结的实质。

二、团结统一营造了组织内部的和谐环境

众所周知, 俄共 (布) 掌握政权后, 苏俄国内外反动势力在俄国不断发起叛乱的攻势, 他们煽动农民利用农村经济发生的危机来反对苏维埃政权, 这意味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政治上的严重的危险。在列宁看来, “这种危险无疑要求我们更加团结, 更守纪律, 更能和衷共济地工作。”列宁在《提交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统一代表大会的策略纲领》一文中强调指出:“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是现在一致公认的原则”。1906年4月,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 (统一) 代表大会把党内民主集中制原则明确写进党的组织章程中。列宁在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基础上, 根据当时俄国客观环境、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对民主集中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列宁的集中制里, “民主”是民主制, 它是政治制度, 而“集中制”是组织制度。列宁的民主集中制度就是政治制度和组织制度的结合。它的外部特征是“民主为主, 集中为从”, 它的内在机制是, 通过民主制和集中制的结合, 对党的上级机关和下级机关进行管理。上级机关“在民主基础上集中”, 下级机关“在集中指导下民主”。民主集中制是通过民主制和集中制相结合实行的对党的上级机关和下级机关进行管理的根本制度, 是对党的权力能够规范运行的根本保证。

面对国内的叛乱和国外武装势力的干涉, 列宁强调, 无产阶级内部必须要实行极严格的集中和极严格的纪律, 无产阶级政党就必须保持党的集中统一。在创建和发展布尔什维克党的过程中, 列宁始终坚持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 将民主与集中有机地统一起来。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民主是集中的基础, 只有坚持民主, 才能正确地实现集中, 才能有效地制止维护党内团结的行为, 要想保证党的团结统一, 必须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组织原则, 坚持民主与集中的辩证有机统一。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 必须要坚持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证就是党的领导, 要严格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规。坚决打击和制止极端行为和无政府主义等危害党的团结统一的行为。

三、团结统一焕发了组织体系的生机活力

人心齐, 力量聚。党的团结意味着出战斗力和凝聚力。列宁认为“党的政治行动必须一致”, 无产阶级政党必须要通过组织上的统一来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要想保证党内团结和党的工作集中化, 必须要有组织上的统一。党组织愈强, 党内的动摇和不坚定就会愈少。党的正确领导、各级领导班子强有力的组织, 都是党保持生机活力强有力的导控。中央领导和各级领导班子是政治组织的重要环节, 对国家的各个大项事件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履行着核心的功能。一方面, 中央的正确领导体现着领袖的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 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也需要各个部门和基层各个领导班子贯穿到每一个支部。而每一个支部也需要相对应的组织和筹划。党的团结统一, 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 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激发着组织和党员的生机活力。团结的力量在组织结构关节点上将各个系统和体系凝聚成统一的整体。

列宁强调:“党组织应当是统一的, 但是在这些统一组织里, 应当对党内问题广泛开展自由的讨论, 对党内生活中各种现象展开自由的同志式的批评和讨论。”这样, 才能真正地行驶党员的权力, 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主体性, 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心, 巩固党的合法性。党是全体党员共同的组织, 是全体党员意志的集合体, 党员的主体地位要求党员享有主体的权力。要想解决党内权力与权力行使之间的矛盾, 就需要健全党员民主, 使党员的权力行使有一个良好的平台和机制。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和行使党员的权力, 党员对党内的事务参与性会高涨, 巩固党组织的生机活力。

保持党组织的生机活力, 不仅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和党内民主, 还需要强有力的制度的保障。公平正义的制度是党组织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也是管理的基本方式。激励和惩戒两者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组织环境, 党内的激励要将党的性质、党对党员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状态有机的结合起来, 不断地完善激励方式, 提高激励的效果。另一方面, 也要充分发挥惩戒的作用。列宁指出, 对于触犯刑律的共产党员不但不能利用执政党的地位从轻处罚, 而且要加重判罪, 这是起码的常识。严厉的惩戒对于保持组织的凝聚力至为重要, 也就是说惩戒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样, 才能为组织的凝聚提供坚固屏障。

四、小结

要想使党保持旺盛的生机, 必须有正确的领导, 坚强有力的各级领导班子。“如果没有党中央的统一领导, 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 就会变成一盘散沙, 就会一事无成”。

列宁强调指出, 无产阶级政党“不仅需要形式上的团结, 而且需要非常坚固的团结”。要想保证党坚固的团结, 必须保证党在思想上的统一。必须用党的纲领来巩固思想的一致, 排除意见分歧和思想混乱。思想是行动的指南。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的组织性、纪律性。习主席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深刻指出:“对党员、干部来说, 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思想上的统一也是团结统一的基础。因此, 应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 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党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保证党的团结和统一。

其次, 应严守政治纪律, 不搞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加强纪律建设, 是党在思想上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应该坚决反对和抵制一切破坏党的纪律和严重危害团结统一的活动。最后, 要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宣传党的事业和出版关于党的思想理论, 在写作和宣传出版上保证党的团结统一。还要坚决牢固守护党的宣传阵地, 自觉抵制一切不良思潮的破坏。有效地维护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和党的团结统一。在宣传工作上保证党的团结统一。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 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复杂, 在这样关键的时刻, 我们深入研究列宁党的团结统一思想, 对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加强和完善党的建设和维护政治生态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全党同志都应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深入学习和领悟习总书记关于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讲话精神, 坚决反对和严厉打击宗派主义和派别活动。

党的团结统一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密切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事业中国梦的实现。我们应该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摘要: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作为执政党,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团结统一, 是列宁的一贯立场。他认为, 保持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一个政党只有保持团结和统一, 才更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的团结统一也折射出了政治生态的平衡发展。

关键词:列宁,团结统一,政治生态

参考文献

[1] 列宁全集, 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

[2] 列宁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第78、81页.

[3] 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248

上一篇:新能源汽车补贴范文下一篇:初一数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