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哲学论文范文

2023-09-16

科学哲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育人功能;思想政治教育

一、哲学社会科学的涵义

(一)哲学社会科学是哲学“种子”在社会科学的“土壤”中长出的果实

哲学和社会科学,两者在本身涵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成果评价上有所区别,哲学是研究世界观的学问,是从整体上探究世界、创造知识的过程,是强调整体性、理论思维、逻辑思辨的科学。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为研究对象,与自然科学相对,是关于社会的系统知识体系,探究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必然联系即社会规律的,是更加倾向于注重客观结构的建构,注重实际运用的科学。

在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过程中,研究和发现两者的共性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理论和方法论意义。一方面,哲学与社会科学理论上的交叉和方法论上的交融,不仅会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加广泛丰富的理论研究课题,还会带来研究方法上的进步,哲学的研究发展需要社会科学的现实成果支撑,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也包含着哲学性。另一方面,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核心本质是以人为本,两者的研究与发展都聚焦于人民这个中心,都是为了不断提高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和把握程度,为人类创造更加幸福和谐的生活而服务的。

(二)哲学社会科学找得到源头、寻得到基础、握得住方向

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不是从西方社会直接引进的,也不是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照搬照抄的,而是立足于本国的历史传统、经济状况、政治素养、思想文化、道德素质等具体情况,自身孕育出来的,是找得到源头、寻得到基础、握得住方向的。

延续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是哲学社会科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源”,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智慧源泉、底蕴源泉、力量源泉;基础是矢志不移地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任何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都不能偏离这条“主干道”,离开了这条“主干道”就失去了灵魂,也是必定要失败的。意识形态关乎到党性和国家方向,关乎道路和旗帜,关乎用什么样的思想来教育和感染下一代;这个方向是“有的放矢”,要拿准了马克思主义这杆箭,对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状况,对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过去正是我们一直做到用正确的箭精准地射中目标,才不断地完成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不断地形成属于中国人民的主流意识形态。

(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浸润在中华民族的源泉中

黑格尔断言:“只有当一个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掌握了一门科学的时候,我们才能说这门科学属于这个民族。”创新固然是重要的,但并不是要创造人民群众欣赏不了的“学术时尚”,也不是要打造人民群众无法摸索的“学科迷宫”,一切刻舟求剑、照猫画虎、生搬硬套的做法都是无济于事的。毛泽东指出,“我们要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说什么要什么都弄不明白,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无法开展的,我们进行的灌输只会起到“水浇鸭背”的作用,就更不必谈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大众化了。我们要建构具有自身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这种特色是扎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具有中国大地“乡土气息”的话语体系。新时代下构建独特的话语体系,必须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获得力量,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科学生生不息,更好地发挥其育人成才的功能。

二、哲学社会科学拥有育人的“教尺”

哲学社会科学“以人为本”的学科属性,其发展源自于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过程中要发挥其育人成才的作用。

(一)以人为本的学科属性决定了它与人的融合性高

1.哲学社会科学关注的是社会中的人民群众。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不是凭空想象或是任意捏造的,不是“思想的思想”的结果,其研究是有现实根据和现实意义的。哲学社会科学把构成社会的人和人构成的社会作为其关注的核心要素,研究人的社会活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形式、人与社会的运动变化发展等。马克思指出,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劳动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最终实现自我解放。哲学社会科学若是脱离了人类社会,脱离了人类的劳动实践,便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逐渐失去发展的方向,失去其在人类社会中的影响力,并逐渐丧失生命力。

2.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将哲学社会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决定认识,理论研究成果的来源是人们客观的实践活动。人们通过对实践规律的把握、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对实践方式的创造获得了新的认识,用以进一步指导今后的实践,正是在人们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获得了对整个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3.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是为了人民的发展。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是具有方向性的,其改造人教育人的功能是具有阶级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着眼于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建设世界、改造社会的能力。为实现社会个体的全面发展与社会整体的全面发展同心同向,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对人的感染力、引导力、影响力。

(二)鲜明的价值导向性决定了它引领人的方向性强

哲学社会科学的特殊性在于它除了像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那样传授人们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它引导社会成员形成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其理论功能是具有阶级性质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阶级性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地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扎根于中国大地,其所要建构的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容易理解的具有“本土气息”的独特话语体系;其所聚焦的是如何在是改革开放的新考验、全球化的新挑战、“和平演变”的新形势下引领中国人民的思想、坚定中国人民的立场、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時代的新号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的价值导向性在于它促使人民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坚定共同的方向、凝聚共同的力量,为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提供了前进方向和精神力量。

(三)丰富的知识性决定了它教育人的丰富内容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丰富多元的知识内涵,汇聚了各个领域各个方向的优秀成果,其本身的知识性决定了它具有育人功能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所蕴含的关于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认识世界的理论、社会历史形态更替的规律、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等,都是当今时代的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青年所要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它为我们通过实践去推动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广泛而深厚的、涉及客观物质世界各个领域的理论知识,并引导我们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获得着眼于当前中国实际、结合当前时代背景、聚焦当前历史任务的新知识、新观点、新理念。既为我们奠定学问的基础,又不断地引领我们探讨新学问,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蕴含了巨大的知识储备和创新能量,是我们不断学习进步的“智库源泉”和“动力车间”。

三、哲学社会科学是多功能的“教尺”

(一)铺设中国青年走向先进的“主干道”

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中国青年提出了要求,提出当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重任、勇于砥砺奋斗、锤炼品德修为,指明了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中国青年如何不辱使命、砥砺前行的奋斗方向。

1.培育中国青年坚定的政治立场。毛泽东指出,青年拥有科学文化知识和政治敏锐性,是走在革命前端的一群人。中国青年在百年前就展现出自己先进革命的本性,中国共产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改造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青年的思想。不断经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大众化形成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向中国青年灌输无产阶级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促使中国青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当今世界意识形态多元化,国外的各种社会思潮不断企图侵袭我们的思想阵地,我们在接受其他国家的先进文化的同时必须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抵御各种错误腐朽的思潮。哲学社会科学在中国青年思想成熟的过程中要起到立旗帜、把方向、稳基调的作用。

2.锤炼中国青年品德修为。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中,德育被提到了首要的地位。哲学社会科学不但具有价值引导功能,还为当代中国青年的道德品质、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提供了一套完整系统的评价标准,促进中国青年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规范、自我教育。包含国家、社会、人民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是这种价值评判体系的凝练表达,青年处于思想成熟的关键时期,对于什么是正义、什么是丑恶、什么是先进、什么是落后要有明确的判断标准,哲学社会科学要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将这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称”平衡于中国青年的心中。

3.建造中国青年的格局大厦。中国青年不仅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道德品质,在成人成才的道路上,“人生境界”更是通向更高平台的钥匙,处在思潮前沿的青年们要有开阔的人生视野和宽广的人生格局,树立远大理想,既着眼于未来又立足于当下。哲学社会科学中包含的透析时代的锐利视角和观察世界的宏大视野有助于培养中国青年正确的奋斗观、幸福观、价值观,使其在前进道路上走得准、走得稳,不断提升人生境界。

(二)推动社会的“蒸汽机”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社会、来源于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并最终能够为人所用作用于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

首先,哲学社会科学是研究一个个具体的人是如何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而一个完整的社会又是如何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对社会各领域都进行了整体性的分析研究。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发现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进而转化成为巨大的社会物质力量,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所探究到的人类社会运动变化的发展规律,对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和谐社会的形成具有指导意义。

其次,哲学社会科学是立足当代实际、着眼社会和民族的未来,不断为解决现有社会的基本问题推动社会发展的科学。自然科学实践水平的高低与同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直接同步的,而哲学社会科学是在一次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自然科学的进步为其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样也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来提供发展动力、理论支持和方向把控。

最后,哲学社会科学是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过程中起到过实际作用的科学。纵观人类社会的历史,从欧洲的文艺复兴、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共产主义,到当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思想的先导引发了一个时代的变革。社会的发展自然需要“蒸汽机”“电动机”和互联网的推动,需要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彻底革命,但纵观人类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伟大的思想理论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形成毛泽东思想,到改革开放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对中国的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起到了指引作用,说明哲学社会科学在服务社会方面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三)彰显文化自信的“扬声器”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过去那种在经济体量、科学技术、军事实力、金融地位上的较量,更加体现在这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上。要实现民族复兴,不仅要在经济、科技、军事上崛起,更要使中华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弘扬中华文化的手段。西方世界与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虽不见刀光剑影,但依旧是一场场腥风血雨的斗争,如果不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一旦意识形态领域、文化领域的主阵地被其他思潮占据,就会严重干扰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争夺文化领域的世界话语权,就要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中华文化的“扬声器”,充分发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引领和文化传播的作用,不断传播中國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人民宣扬中国人民的历史底蕴、精神品质、民族精神和价值取向。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充分从历史民族文化资源中发掘有益于当代的思想资源,面向中国实际,同时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更多元化的方式向世界人民进行阐释和交流,促进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提升中国在世界文化领域的话语权,以更主动的姿态融入世界。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充分利用哲学社会科学在育人成人、引领价值、改造思想、传播文化方面的科学功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丛兰.哲学社会科学的涵义辨析[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9,39(03):352-358.

[2][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谢伏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J].中国社会科学,2019(05):4-22+204.

[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李伟.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国研智库论坛2014”年会上的主题演讲[J].中国发展观察,2014(10):4-7.

[6]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2).

[7]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六点要求[J].企业与文化,2019(03):4-5.

[8]邱德胜.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属性[J].重庆社会科学,2015(07):115-120.

[9]江应中.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想[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01):17-24.

[10]库恩(RobertLawrenceKuhn).习近平正带领中国以更主动的姿态融入世界[N].中国日报,2015-01-12.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科学哲学论文范文第2篇

作者简介:陈芊廷,女,1991年9月生,辽宁省盘锦市人,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研究生在读,专业:科学技术哲学

提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经济全球化的实现,有效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科学技术哲学开始成为世界的焦点,科学技术哲学属于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活动的基本方法、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中的哲学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等内容。并且科学技术活动已经在我国发展成独立的社会活动,科学技术哲学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哲学的改革和发展,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科学的地位和影响原来越高,科学技术哲学是有“自然辩证法”经过不断的改革演变而来,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科学技术哲学我国发展及社会都有着巨大影响,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哲学成为了我国主流思想,影响着我国的人文和人们思想及品格。本文将针对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趋势展开研究。

关键词:科学技术哲学;中国;发展状况;趋势

引言:我国的科学技术哲学由传统的“自然辩证法”的基础演变而来,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科学技术哲学虽然是哲学的分支学科,但科学技术哲学却不是单纯的人文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而是一门高度综合的、具有浓厚方法论性质的、横跨于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综合性学科。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的统一,是我国哲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科学技术哲学已经成为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及我国科技技术发展的核心力量。

一、科学技术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已经接近百年的历史,对中国社会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科学技术哲学是自然辨证法演变而来,因此,科学技术哲学继承了自然辩证法的科学内涵。《自然辨证法》于1925年正式由苏联出版,出版之初就被翻译成了德文、俄文两个版本,内容包括了科学史、方法论、自然观及对各门自然科学的哲学解释[1]。自《自然辩证法》出版后,立即引起了世界中各国科学家和哲学年的关注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出版成为了自然辩证法学说创立的标志[2]。随着世界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及新中国的建立,自然辩证法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经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1956年,自然辩证法被我国国务院组织科学规划委员会在制定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部分,自然辩证法发展成了哲学和自然科学间的一门科学,同时我国还成立了自然辨证法研究协会,自然辨证法研究协会的成立奠定了我国自然辩证法研究和科学发展的基础,成了我国未来科学技术哲学的基石。另一方面,我国教育部将自然辩证法选为各大高校的指定课程,仅1981年,就已经批准了自然辨证法硕士学问单位二十八个,博士学位单位四个[3]。经过不断的发展,二十世纪末期,我国变成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特色,经过不断的改革最终更名为“作科学技术哲学”,并且在我国市面上也开始相继出现科学技术哲学著作。1987年自然辩证法被更名为科学技术哲学,意味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哲学已经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哲学更加注重哲学与科学技术的相互联系,通过利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考察科学技术发展,帮助我国总结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好经验,是国家制定科学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对推进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及社会明文起着积极作用。

科学技术哲学已经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在众多的学者的研究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到目前为止,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已经包括了:自然自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技术与社会等等,为我国深刻研究科学结论背后更深层次的哲学问题打下了良好基础,有效的实现了对我国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概括与提炼,促进了我国自然科学研究进程。在对技术哲学研究方面实现了对技术的本质、技术的发生、发展机制、发展动因及其影响的研究。在社会学科方面,研究了人与科学技术及社会的相互作用,分析了社会如何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得到进步和发展以及人如何选择科学技术,可以看出科技哲学涵盖非常广泛。

二、科学技术哲学对中国的影响及地位

在中国历史上经济、科学技术一直都不是社会发展关注的主体,中国社会的发展一直服从着政治和人类自我修养的要求,社会发展严重缺乏科学技术的参与,客观上造成了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缺失。建国以后我国实行了长时间的计划经济管制,政治在经济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这又严重的影响了科学技术哲学的应用和发展,这一状况指导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改变,国家工作重心的转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目标确立施行以后,经济开始逐渐摆脱政治和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走上了自由发展的道路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哲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科学技术哲学因为与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广泛接触,已经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哲学,并得到了中国哲学理论界的广泛认可。

由于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所以我国期初科技发展是从外部引进科技而开始发展,特色科学技术哲学的出现,给中国科学技术及社会发展研究带来而来转机。因此研究科学技术哲学及分析研究过程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再加上当代中国面临两次科技革命的迭加,有可能走上浓缩的超越的道路,因此对于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更显得意义重大,科学技术哲学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哲学对于当代中国的学术发展,特别在传统文科的改造与重建中也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传统文科,主要是文史哲等长线专业,本来是适应并维系原来传统的旧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但现阶段已经开始萎缩,而面向经济的一些应用性文科正在兴起,这种变化实际上是中国社会转型走上新的社会生成道路重要体现。在这种情况下科学技术哲学将成为在自然与人类社会的交界处寻找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原点,这一过程类似于近代科学对自然史的回溯。在这个原点的基础上,沿着人与社会从自然界生成的真实的足迹将实现构建起新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并且就在很早之前就有学者提出“在历史上是最初的东西,必然要成为科学上最初的东西”这个概念的形成,正是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其本身的存在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标志,同时也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开始受到重视的开始,因为在应用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相应的社会的发展目光会重新聚焦在社会生活本身,积极的投入到正在萎缩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去,将应用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进行符合社会和人的需求的优化,促进人和社会于科学技术的共同进步,进而在科学技术哲学领域促进应用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人文科学技术的共同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意义重大,对我国各个方面的科学发展都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可以说科学技术哲学在我国未来的发展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科学技术哲学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趋势将会向着对未来科学技术的研究及社会当前问题的研究来科学技术哲学发展建设。科学技术哲学涵盖内容已经十分非常广泛,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趋势是对未来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及对科学技术前沿问题的研究,如:极早期宇宙学、生命起源、意识起源、生态学,以及新三论和混沌理论等,尤其研究高技术中的哲学问题,关于“网”、人机界面、虚拟现实、CD4S、数学化、生物技术、意识技术,以及高技术整体的特点和规律等,因为未来社会,人类社会将发展成科技社会信息时代,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高技术革命之中,因此,对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对国家对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科学技术研究将成为科学技术哲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在未来,科学技术哲学将会加强对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具体而言就是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对具体的生产技术生产处的社会经济产品,在市场中的营销、销售行为会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进行研究,并进而对相应的商品交换,社会经济需求进行分析,保证在具体科学的支持下,社会经济活动能够充分的满足社会经济主体的发展需求,对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产品进行及时的社会需求情况反馈,进而在应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对社会生产活动进行创新、改进,真正做到应用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人文科学技术在科学技术哲学的指导下科学系统的融合,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无疑是在推动社会的进步,实现我国国力的提升,不难看出在国家发展中科学技术哲学起积极作用。

结束语: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未来科学技术哲学将成为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将会得到普及,通过以上对科学技术哲学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不难看出,未来科学技术哲学的重要性,因此科学技术哲学必须加强自我完善通过不断的实践及理论的结合实现改革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周墨菁.基于国际,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走向研究概述[J].湖北职业技术经济管理学院,2012,13(11):119-124.

[2]李志搏.论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在中国的历史演进[J].浙江经济管理学院,2011,19(14):132-136.

[3]王慧丽. 基于基于自然辩证法看中国科学技术哲学发展史研究路径探讨[J].湖北科学技术学院,2012,16(07):119-123.

科学哲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对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影响甚巨,但其内在缺陷也在经济学方法论文献中表现出来。波普尔的自然科学哲学内部,以及他的自然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哲学之间的张力,使证伪主义的经济学方法论面临严重困难。对证伪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否定性评价,并不意味着经济学无法从波普尔哲学中获得某些洞见。

关键词:波普尔;证伪主义;经济学方法论

文献标识码:A

科学哲学论文范文第4篇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荣誉资深教授林德宏领衔主编的《什么是哲学?》于2021年9月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世界观的学问”“哲学的历史”“哲学的现状与未来”“学哲学、用哲学”为主题,讨论了何谓哲学,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辉煌及其当代发展、中国哲学的历史演进及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西方哲学中的重要哲学家与哲学思潮,结合哲学的“无用之用”与我国高等教育建制中的哲学专业、哲学学科介绍了学习哲学的方法。该书对广大中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哲学专业与哲学知识、对广大哲学爱好者与初学者进一步精准而规范地理解哲学,具有普及作用与启迪意义。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处处有哲学,“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1] 。如何以平实易懂的语言、通俗易懂的文本,简明扼要地回答什么是哲学,阐发哲学的基本原理、核心概念,是对编者自身教育方法论的考验。林德宏教授系中国人民大学首届哲学本科毕业生,有着系统而全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教育教学积累,长期从事哲学原理、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思想史教学与研究。早在1994年,南京大学为深化文科教学改革,将《哲学概论》设为在文科院系普遍开设的基础课程。林德宏教授作为该课程负责人,在课程设计、教材编写等方面花费大量心血,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在哲学原理与哲学概论教育上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林德宏教授关注文理科学生的科学思想史教育,主张通过再现科学思想发展的历史阐发其内在理论结构,传授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质。离开教学科研一线后,林德宏教授仍笔耕不辍,撰写学术论文,思考儿童与青少年认知发生层面的哲学问题。《什么是哲学?》的部分编者,作为南京大学“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哲学通识教育教学团队”的骨干成员,一方面积极致力于哲学通识课程的教育教学,另一方面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素质教育教学理念。这些都为该书的编写与顺利出版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从日常生活出发展现哲学魅力

在回答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具体学科(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经济学、管理学)是什么时,可以使用各个学科自身的历史演进来完成自我界定,抑或通过明晰这些学科中的基本概念来明确自身的问题阈与核心关涉。“小到物质的基本结构,大到浩瀚无边的宇宙,自然、社会、人类思维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与文化都在哲学的思索之中。”[2]前言 1从思想史看,这些学科都在人类文明的漫长发展中逐渐从哲学分化而来,以基本概念定义具体学科也会在方法层面牵涉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观等理論问题。

换言之,要回答哲学是什么,首先需要脱离哲学理论的语境,才能激发读者对身边日常生活的思考,引导读者逐渐进入哲学的专业化语境。“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也许非常普通,但只要认真思考一下,就不难碰到哲学问题,发现其中的哲学道理。”[2] 2《什么是哲学?》开篇通过构建做梦、天气预报的准确性、预测天气、饥饿等常见的生活情景,带领读者思考意识、科学研究、经验归纳、心理生理作用等问题,在对具体情景的不断追问中,讨论哲学道理与哲学理论的差异,进而区分了“专家哲学”与“大众哲学”。前者是“哲学家的思想、理论,以哲学论著的形式走入学界,载入史册”;后者“存在于公众的心中,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世代相传”。[2] 7编者以存在于“大众哲学”中的哲学道理作为切入点,在提炼抽象中逐步明晰了“专家哲学”的概念化特征,“哲学使我们超越认识的局限性,哲学使我们的品性不断升华”[2] 45。

总体而言,《什么是哲学?》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地位。当前,随着国家发展需要,“要培养造就大批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各方面人才”[3],以激发广大青年学子对哲学的兴趣,进而吸引他们选择哲学专业、投身哲学研究为目的编写普及读物,必须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鼓励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与中西方哲学对话。

二是对文本建构中理论语境的恰当处理。通俗读物不是哲学教科书,脱离哲学理论的语境有助于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读者从“大众哲学”走向“专家哲学”。但哲学概念通常是多义的,不同哲学理论又有其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具体的文本语境。这就要求在讨论哲学的历史与现状时回到不同“专家哲学”的语境,并使读者在思考与行动中掌握学哲学、用哲学的方法论内涵。

三是通俗的语言风格。这一点与第二点相辅相成,除了通过生动的生活情景引导读者进入一般意义上的哲学,该书在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部分时,也力求语句简短、贴近生活,在保证内容规范的基础上尽量不使用专门术语。“专家哲学”理论而系统的哲学思想中,包含着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和逻辑论证,这些概念、范畴与命题又在思想史谱系中有着不同的理论内涵与现实外延。如果不对相关专业问题加以悬置,着重讨论专业哲学自身的知识论维度就掩盖了读物的通俗性。该书在介绍哲学专业基本知识的同时,也兼顾了对通俗内容的理论提升,如:编者区分了各种民间俗语与成语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明确它们蕴含着指认事实、批判纵欲主义、认识事物、生动表达辩证法的哲学智慧,展现了哲学智慧的形成未必需要经过哲学专业训练而又根植于大众的实践。

二、从文化素质到思维方法

近年来,我国公民受教育状况持续改善。据最新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人口数翻了接近一倍。[4] 从开设哲学专业的高校占比、哲学专业在校生占比与具有哲学专业的高校数量看,哲学仍是规模较小的专业。高等教育建制中,以“双一流”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在培养哲学等基础学科人才方面具有主力军作用。在哲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供需结构中,高校应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既有知识结构增强有效供给,满足学生对哲学文化素质与专业知识的需要,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阶段的哲学教育由思想政治课程承担,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中学哲学教育的核心内容。2011年的一项实证研究表明,大学本科新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状况似乎并不容乐观”,尽管学生对修习哲学通识课程、提升哲学素养有积极的兴趣,但仍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突破中学阶段的哲学教学模式来满足学生需要,进而引导学生自觉而坚定地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5]同时期,有中学教师指出,我国中学哲学教育存在“对哲学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哲学史教学基本留白”“哲学教育考察方式的标准化模式导致哲学教学方式的公式化”的困境。[6]教育部2013年起根据20世纪以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践,总结普高教育的成功经验,面对新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与现实需要,编制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并于2020年对课程方案与部分课程标准作进一步修订。为避免教学停留于知识、加强学科知识与育人功能的有机联系,思想政治课程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宏观育人目标,具体凝练为内涵互融、逻辑互依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精神、公共参与4个学科核心素养。[7] 随着高中教育普及化水平不断提高,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哲学教育必须谋划大中学课程内容的有序衔接,引领学生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什么是哲学?》在编写中充分考虑了上述大中学哲学教育的现实状况。

第一,强调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与科学精神。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设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制”“哲学与文化”四个必修模块。科目育人核心素养,在哲学层面主要体现为公民的科学精神培育,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和方法论,能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8]。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要求我们用实践的、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待真理,强调实践在认识、检验、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林德宏教授在哲学原理的大众化传播实践中,曾这样描述真理:

它就是它。没有包装,也无需打扮。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你可以认为它毫不起眼,你也可以认为它灿烂辉煌。

纯真是它的本性,朴素是它的模样。

你不认识它,它是如此;你同它亲近,它还是如此这般。

它是有限中的无限,暂时中的永恒,现象中的本质,主观中的客观。

它从不主动上门,全凭你去追求。你只能向它逼近,但不能完全把它占有。即使你牢牢地掌握了它,它仍然不是你的私人财产。

它不需要赞美,但需要真诚;它不需要吹捧,但需要宣传;它不需要迷信,但需要理想。[9]

《什么是哲学?》鼓励读者在认识事物本质时,关注真理的层次结构,通过不断思索实现由浅入深,“感性认识要全面,多观察,多接触,多体验,认识现象的多个方面,避免盲人摸象,以点代面”[2] 60。同时,面对人类知识体系的发展、学科分化的细致,编者鼓励读者培养跨学科思维、坚持方法论上的开放性。这些讨论既回答了何谓坚持真理、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又回答了如何践行科学精神,与当前所倡导的通过自我历练与自主思考感悟真理力量、投身社会发展相契合。

第二,积极回应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在理论语境与日常语用中,“科学”一词具有双重内涵,一是作为自然科学内容的科学,二是作为理性思维方法的科学。在当前的高中教育中,自然科学科目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理解哲学与科学的互动,蕴含着自然科学知识论基础的发生学表达。“科学思想是自然科学成果和哲学之间的联系纽带。”[10]《什么是哲学?》通过区分“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共同本质和共有的最一般发展规律”的元哲学与“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哲學”,结合中学自然科学教育中的思想史内涵,分析了哲学理论与科学理论间普遍与特殊的辩证关系,并特别强调了“哲学与自然科学在人类知识系统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术业有专攻,地位无高下”[2] 24-29。加强哲学思维能力的训练,也有助于中学生理解初高中自然科学科目教学内容间的关系,加强不同学段衔接。例如:高中化学通过化学反应中是否发生了化合价的变化来界定氧化还原反应;初中化学中,氧化反应则由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来定义。很长一段时间内,氧气在放电环境下形成臭氧的反应被视为初中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可该反应并不适用于高中化学中的氧化反应范畴。与其说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有悖科学,不如将不同学段的自然科学教育视为科学思想史的内折。18世纪,随着氧气的发现逐渐形成了科学共同体所公认的氧化反应概念;19世纪化学领域化合价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使得氧化反应的定义也随之发生变迁。至于发现氧气的是拉瓦锡还是普利斯特里,则是学生所具备的科学史知识进一步丰富、思辨能力进一步提升后,才能回答的科学哲学经典问题。

第三,倡导在原著阅读中深化对哲学理论的理解。在高中教育中,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核心思想是思想政治课程选修模块“历史上的哲学家”的主要内容。这也导致许多以理科见长的学生无法在课堂中学习相关内容,哲学的时代价值及其在社会历史演进中的作用恰恰彰显于哲学史,《什么是哲学?》为这类学生提供了课外补充。该书以先秦到汉代、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宋代到清代为主要时间段,提供了以天人合一为核心、以儒释道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演进的主要脉络;从西方哲学史中选取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儿、休谟、康德等著名哲学家简介其思想,通过介绍分析哲学、欧陆哲学与实用主义三大当代西方哲学思潮,展现当前哲学研究中不同进路间对话、交流和融合的趋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近现代西方哲学思潮是高等教育阶段哲学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哲学专业的有限规模、不同高校间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参差差异,使得哲学普及读物有必要突出理论的继承性、民族性,引导读者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的关系。《什么是哲学?》编者长期秉持“只靠书本来认识知识,认识的只是书本”[11] 60的理念,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学习哲学专业课程的基础,只有通过学习哲学原著才能掌握哲学基本原理。当前,《共产党宣言》《实践论 矛盾论》《大众哲学》《论语译注》《老子今注今译》《科学革命的结构》等哲学经典著作已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列入《中小学阅读指导目录》。[12]《什么是哲学?》也为高中阶段的读者在课余生活中读好书、读经典,提供了必要的辅助。高等教育阶段的哲学学习者,只有较早地形成哲学问题意识、积累哲学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学制衔接,真正走近哲学、研究哲学。

三、物质精神二象限:走向创造与协调

林德宏教授基于人是物质与精神统一体,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的物质精神二象性:“人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一种文明。人既创造主体,又是自己的创造物。人类的创造业绩来源于此,人与人之间的种种矛盾也来源于此。善与恶都在这里找到各自的根源。”[13]就哲学理论而言,物质精神二象性是素朴的。对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思维关系问题的讨论,已在近几十年间发展出现象学、心灵哲学等不同进路的存在论、认识论讨论。但在哲学普及方面,这些理论因核心概念尚未进入日常语用、逻辑推论严密,未经长期思维训练的读者很难加以准确理解。《什么是哲学?》一书可谓“物质精神二象性”观点在哲学大众教育方面的实践。哲学是“学以成人”的学问,立足我们所处的时代,哲学研究者有必要在全球视野下阐明文化的共相,帮助公众理解哲学的非功利性功能,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理性的批判精神。这正是物质精神二象性视角下人类永恒而基本的任务,“在人们创造文明的活动中,必然会出现种种社会矛盾,这就需要不断的协调”[13]。哲学普及教育一方面需要在维系中学教科书中哲学基本问题的框架的同时强化大中学教育衔接,另一方面需要面向纷繁的哲学理论、面向科技迅猛发展与社会变革帮助读者提升思维素养、开阔理论视野、增强综合素质,物质精神二象性为当下哲学普及读物的文本构建提供了可行的理论进路。

“哲学是最一般的理,又是最深的情。”[11] 扉页林德宏教授在60多年哲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中,40余年高校哲学教育中,不断深化对哲学的认识、加深对所从事专业的情感,在坚定理想信念、潜心教书育人、传播优秀文化、积极奉献社会等方面发挥着示范作用,带领中青年骨干教师共同成长。作为一名教授、博导,他注重理性,培养了一大批活跃在教学科研一线的学者;作为一名终身学习者,他仍保留着几分童心,对世界充满好奇,沉浸于常无答案的哲学思索。林德宏教授对信仰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对年轻人的关怀,使得集体编写的《什么是哲学?》一书,在展现哲学特殊魅力的同时,焕发出对读者的亲和力、对青年的感召力。“不管科学技术如何进步,不管人类未来走向何方,哲学是不会消亡的;但哲学同样需要与社会协同发展演进,只有如此,才会创造出更加有前景的未来。”[2] 140相信在该书的影响下,目标读者的哲学修养能得到较好提升,他们今后无论是否学习哲学专业、是否从事哲学研究,都能在工作、生活中以正确的哲学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投身社会发展,展现青年作为。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0.

[2] 林德宏,刘鹏. 什么是哲学?[M].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21.

[3] 习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N]. 人民日报,2021-09-29(01).

[4] 宁吉喆.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J]. 中国统计,2021(5):4-5.

[5] 张亮. 对大学生哲学素养的调查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2):174-178.

[6] 段伟. 中学哲学教育的困境[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3(8):10-11.

[7] 韩震.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  细化思想政治学科育人目标[J]. 基础教育参考,2018(3):9.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M]. 2020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

[9] 林德宏. 哲学随笔·五彩树[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151.

[10] 林德宏. 我所理解的科学思想史[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3):74-80.

[11] 林德宏. 哲理小语·双叶草[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首次向全国中小学生发布阅读指导目录[EB/OL]. (2020-04-22)[2021-10-15].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4/t20200422_445605.html.

[13] 林德宏. 人:物质精神二象性[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9):4-7.

(责任编辑   朱   凱)

科学哲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它把人的发展看作发展的本质与最终目的,把经济增长看作是发展的重要表现,而不是目的和全部,体现了思维的辩证性和系统性。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哲学内涵 辩证思维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深远思考,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中国发展现实做出的理性诠释,为我们从更深层次上解读我国发展现状、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思路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解读浸润其间的哲学意蕴,研究理论系统整体的哲学品质,学习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今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它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辩证发展观。

以人为本是党一以贯之的深切人文关怀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高扬和提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深切人文关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人民群众通过其伟大创造活动推动的。依据这一基本原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正是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的更高要求。科学发展观克服了传统的“以神为本”、“以物为本”发展观的局限性,把发展的终极关怀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把人的发展看作发展的本质、最终目的和最强动力。把经济增长看作是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而不是目的和全部。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最高价值追求,科学发展观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上,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者的人文关怀,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尊重人、关怀人、依靠人、为了人的真谛,既具有现实针对性,又具有理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价值追求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发展与实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充分肯定了人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是人类的最高目标,要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自觉尊重人的劳动、智慧和创造性,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多层次的需求。既要满足人们生存、健康、安全的基本需要,又满足人们民主政治、正义公正、价值实现和精神文化的高层次追求,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心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切实体现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主体、动力主体和利益主体地位,努力追求“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都成为其他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崇高境界。

辩证思维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特质

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转变,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全新的水平。过去,人们更多注意经济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而较少关注社会整体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已清醒地认识到经济与社会发展是一个互为前提的全面发展过程,其中任何一方的片面发展都会损害发展本身。我们党从提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适合我国发展的特色道路,到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个过程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逐步深化。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的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辩证矛盾的观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就抓住了我国发展中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发展链条中的关键环节。发展首先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解决其他矛盾,求得社会稳定,并在稳定的前提下谋求社会的全面发展。在正视和逐步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又未雨绸缪,见微知著,及时化解各种非主要矛盾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力求推进社会全面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协调的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于唯物辩证法关于“度”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度”是维系事物自身平衡和事物之间关系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的量的限度。在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时期,矛盾普遍存在于各行业各领域。要解决我国当前存在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问题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大、经济整体竞争力有待加强等问题,都存在一个把握“度”的问题。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就是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握好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之间的关系,防止种种片面性,让社会发展既快一些、又稳一些、更好一些。

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而不只是眼前的发展,这要求我们用永恒发展的观点而不是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科学发展观要求把全面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在谋求当前利益的同时,实施前瞻性战略,把可持续发展寓于全面发展的过程之中。既考虑眼前,又着眼于长远,既考虑发展的基础,又考虑发展的后劲,既要为当代谋福利,又要为后代开拓发展空间。

科学发展观富于系统性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的理论特征,自觉做到知与行、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以及发展诸多因素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任何方面的发展都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科学发展观要求搞好“五个统筹”,就是用普遍联系观点而不是孤立观点看问题的典范。要理顺发展中各方面的关系,把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既把全国发展看作一个系统工程,立足全局,统筹兼顾,又把全国各地方、各部门的发展看作子系统具体对待。

科学发展观的系统性还体现在,以人为本是其核心和实质,这就为整个理论体系奠定了价值坐标。第一要义是发展,因为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完成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离不开发展。一句话,能否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以发展为基础的和谐才可能是真正的和谐。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是要立足当代、立足国情,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客观规律,按照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要求,求真务实谋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共同发展,确保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形成社会各方面的良性互动。(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科学哲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围绕当前科学发展观对追求GDP的批判与超越,客观深入反思发展的属人性,即价值之维。传统发展价值观是单一的“物”或“统摄自然”的自身发展逻辑,背离了价值属人的规则,因此凸显出一个问题,即封闭的交往空间、狭隘的交往规模和僵化的交往制度,自然导致“反发展”的产生,挖掘马克思的发展价值思想,重构发展价值观,其旨趣就是使自然、人以及社会走向一种共同发展和互养相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发展之路。

[关键词]反思与重构;交往发展价值观;中国发展困境

对处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来说,结合发展实践的价值属人性,来重新审视社会有机系统的形成及其基本结构以及交往关系。依据物理学中的“熵”理论,任何系统都具有生命力,本质上必须是一种开放性的系统,它只有在与外部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中,系统才得以存在与发展,系统发展就是始终把社会发展置于一个交往视阈来考察,以交往思维方式来研究和把握社会发展活动。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对发展实践进行追问与反思,检视发展价值底蕴,反思与重构发展价值观,对于凝聚人心、跳出资本逻辑所带来的现代社会发展的困境,即发展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偏离。主体按照规律更好地改造客体,才能更好地为主体的发展服务,而主体更好地发展,又可以使其更好地认识客观规律,更合理地去改造客观世界。重构马克思的交往发展价值观,采取“一体两翼”的格局,一体,即当代中国的发展实践,两翼,即“经济增长”与“文化—价值—人”的进步。辩证统一并贯穿于社会发展交往实践的始终。

1转型期中国发展的困境分析

从发展实践与发展理论的不同步性来看,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在实践序列上的高度浓缩和在空间分布上的多样性,致使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的社会问题与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历史相比,在时空分布上更具有集中爆发的特征,各种问题相互交织并存并逐渐凸显,随社会发展变迁而不断演变或衍生出新问题,例如贫富差距、就业、三农问题以及权力寻租问题等,须用系统的思维方法来进行审视;从市场经济的价值目标,即实现和平自由交换的最大化来看,结合阿玛蒂亚·森的观点,市场的重要,首先是因为自由交换是优先于后果考量的权利,而不是因为市场所带来的效率优劣。在现实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效用的作用愈发强大,利益的驱动愈显主导化,“物”的迅猛增长,而人的生存质量并没有同步发展,如同马克思认为的,我们似乎感觉到利益的胜利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充分说明利益的发展与人的进步相分离。市场经济社会,在已经市场化的商品价格体系和尚未市场化的要素价格体系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套利空间;从发展价值滞后的根源探寻来看,改革开放引起的社会巨变导致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却表现出相对的滞后性。管理体制滞后。由于社会的转型过于剧烈,各种思想观念的冲击使民众无从判断,市场经济的大潮不仅冲垮了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而且引发了在思想茫然性情况下出现的“个性”思维,社会经济的一体化与人们心理意识的多元化形成鲜明对比。金融市场的缺陷难以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效的资本支持和技术创新的动力,土地市场“双轨制”造成的房价高涨更加剧了社会矛盾,市场建设“夹生”,表现为市场建设步骤参差不齐,消费市场形成了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现代商品市场格局,以电力市场为代表的能源市场,垄断行为还在加强,被定为“市场经济混乱化”的房地产市场,土地供应的计划更加垄断,房产销售的完全商品化,成为事实上的“新价格双规制”,过重强调“利润最大化”,由此带来人的价值理性缺失。

反思当代中国的发展行为,直面当代中国经济失调、社会失序、心理失衡等问题,正值社会伦理进入了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破解当代中国发展难题,重构发展价值理论,达到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诉求。

2重构发展价值观的路径指向:基于马克思发展价值语境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从世界的普遍交往,由单独的个人的生产到世界历史性的活动,“仅仅因为这个缘故,各个单独的个人才能摆脱各种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包括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并且可能有力量来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人们所创造的一切)”。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交往促进了个体超越自身民族和地域的局限性而加强同全球的普遍联系,全面的生产是构成社会各个要素的系统整体的生产,包含了全球性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社会关心等多方面的生产。

重构马克思的交往实践价值观,采取“一体两翼”的格局,即“发展规律”(以遵循科学发展观为前提)与“发展价值”(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导向)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两翼。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与可持续贯穿于社会发展实践的始终,结合当前的中国的发展实践,交往发展价值观来解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一种内在的、最本真的诉求,得出交往发展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旨归,即崇尚以人为本,从人出发,关心人类社会的生存状况和命运,追求人的幸福和社会正义的一个全新的价值世界。

马克思从观察者的视角,从世界一体化、世界市场的角度看待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发展什么”是一种事实描述,对社会“为何发展”的研究,是一种价值关怀。不可否认,现代性价值观对人类文明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又隐设了令人类前途堪忧的种种祸端,即“物本”取代“人本”的结果。“经济主义发展观”贯穿着一种“基本假设”,那就是“经济增长无限论”和“资源无限论”的假设,并在这种“假设”当中谋求人类的发展和进步。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正义、和谐、生态等价值理念,反映了当代人类的共同愿望与美好诉求。

结合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指导,把资本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正确审视科技—分工—大工业的发展,对发展的误区进行正本清源。结合中国的发展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现实的切实可行的社会发展之路。马克思社会发展的价值维度,是建立在交往实践基础上的科学论述。马克思对社会发展的价值维度的考察,是基于现实的人,“不是处于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马克思发展价值思想在不同的语境下都有其规定。从经济学意义的发展价值角度来看,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将价值看做是社会财富。价值已被作为财产的民事存在形式。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已着手于商品价值和价值形式的某些因素,金钱具有剥夺了整个世界固有的价值的作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建构了应然层面和价值层面的人,对人的本质、人性的复归和发展,目的是实现整体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的早期人学思想对当代境遇下人的价值的探索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施蒂纳的批判,提到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范畴,价值是一种效用关系。在《资本论》中,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马克思认为在商品经济社会,不同的商品中都包含着某种可以比较大小的“共同的东西”,完全不同的使用价值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交换价值。马克思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与“使用价值”,都是哲学的“价值一般”概念的特殊形式和具体化的前提。马克思通过分析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矛盾,从客观对象(物)的存在与属性和主体需要的关系中,考察价值是基于“物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两个向度,把价值定位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指出了价值的社会属性。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的价值一般概念提供了可能;从政治伦理领域的发展价值视阈看,马克思在1842年提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政治国家中的立法权,是国家各个环节的真正价值和本质的公开的秘密;从科学领域的发展价值视阈看,马克思在指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現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进行对历史资料的价值研究界定在对每个时代的现实生活实践和参与发展过程中的人。从审美领域的发展价值界定,接着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集中体现了马克思的审美价值思想,马克思关注的焦点在于人的尊严、自由和权利为主旨的审美意义上的价值。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马克思发展价值核心定位于“关系”,即物与人、人与人、精神现象与人等。马克思的发展价值思想具有明显的批判性,从唯物主义历史观来看,历史不是由人随心所欲创造的,存在着客观前提性的限制,但是人的创造过程是不断批判和超越自身的本质规定性与客观的限制,不断地追求自由的过程。

3重构发展价值观的未来旨趣:交往发展价值观

马克思发展价值的终极关怀是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实现,马克思讲道:“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和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在生产中结合成各种各样的关系,尤其是当交往步入世界性之后,人们之间互相往来替代了相互依存。社会发展中以自然形态为主的发展模式被扬弃了,派生性和超越形态开始出现。发展价值追求人的自由和幸福的实现,即GNH(Gross Nation Happiness)“国民幸福总值”。马克思的发展价值观的总体思想在于,不是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视为分散零乱的和封闭孤立的存在物,而是视为各个要素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统一的有机整体,即主体与客体、物质关系与思想关系、经济、政治、文化、人、自然以及社会等各种因素等相互作用的充满活力的景象。马克思的价值旨趣定位在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实现,“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从人所具有的社会属性来看,人只有通过社会实践,通过交往活动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

追问发展的价值,就是重新追问发展的本质,让发展在合理的轨道上行进;追问发展的价值,就是追问发展的目的,并正确估价人类追问发展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追问发展的价值,就是要批判地反思以往人类盲目追求发展的客观指标、GDP崇拜、金钱至上而偏离真正的人类目标;追问发展的价值,就是要让发展回归自己真正的主体——人民大众,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人民成为发展成果的公平享受者。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之路,才能避免劳动异化、自然异化、技术异化和人的异化等非人性的、紊乱的、断裂式以及碎片式的发展,这才是发展价值的最大化。交往发展价值观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在于,即避免劳动异化、自然异化、技术异化和人的异化,避免走入非人性的、非人道的、片面的、紊乱的和断裂的发展。首先,通过价值的这一核心定位,即“关系”,指出“交往”在发展价值思想中的深刻蕴意,为人类的创造活动提供批判性和超越性的根源、評价的尺度和理想的标准。其次,着眼于马克思关注的焦点,即充分参与创造自由集真、善、美相融合空间,为人类开创了具有巨大潜能和生命力思想的“可能性”,实现人类的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重构交往发展价值观,旨在走向自然、人、社会的共同发展和互养相成的社会主义和谐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吴倬当代中国价值论与相关问题研究[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8

[4]任平脱域与重构:反思现代性的中国问题与哲学视域[J].现代哲学,2010(5)

上一篇:消费动机论文范文下一篇:九年级物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