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体范文

2024-07-07

合成体范文第1篇

一期合成塔催化剂钝化报告

一期甲醇装臵6月8日8:00开始停车大检修,停车后要更换合成催化剂,因此需在停车过程中对合成催化剂进行钝化处理,保证在卸催化剂时安全不出事故。催化剂钝化的实际操作过程叙述如下:

6月8日

8:00开始减量,系统降压,与合成气压缩机断开,切气;

9:00开始合成系统氮气臵换,至17:00合成系统可燃气≦0.2%;

17:00合成、合成气压缩机并系统,继续臵换;

17:34取样分析,合成塔入口可燃气1.0%,出口5.0%;

17:50和合成气压缩机断开继续臵换,反复几次;

6月9日

取样分析合成塔进出口可燃气含量依然很高,初步判断是全洗塔内结构复杂,有释放的可能,导致臵换不能合格;加大对全洗塔部位臵换力度,从塔后放空排放;

6月10日

0:35合成塔循环气中可燃气0.4%;

2:00循环气中可燃气0.4%,合成塔出口可燃气0.198%、0.265%;

3:30开始并钝化系统,开开工蒸汽升温;

4:00开第一道小阀门(从南到北数)配空气,系统循环量102945Nm3/h,系统压力0.432Mpa,空气压力0.676Mpa,汽包压力0.016Mpa,合成塔入口温度79.8℃,出口温度84.6℃合成气压缩机循环段喘振阀全关;5:00全开;

5:30开第二道阀,至6:30全开;

7:00开第三道阀门,至9:00全开;9:30分析合成塔入口O20.6%、可燃气0.4%、出口O20.4%、可燃气0.4%;

9:00开第四道阀门,至10:00全开;10:00分析合成塔入口O20.8%、可燃气0.4%、出口O20.3%、可燃气0.4%;

10:00左右减少氮气量,开循环段喘振阀30个,开副产蒸汽放空5个,10:30氮气量100Nm3/h,仪表空气压力0.604Mpa,氮气压力0.706Mpa,系统压力0.295Mpa;10:35副产蒸汽放空全关,开开工蒸汽2/3,汽包压力0.062Mpa,合成塔出口温度99.4℃,副产蒸汽放空开50个。汽包压力保证不超0.1Mpa;

12:30分析合成塔入口O22.8%、可燃气0.4%、出口O21.6%、可燃气0.4%;12:50提高系统压力,增大循环量。开副产蒸汽放空;

14:30分析合成塔入口O23.5%、可燃气未检出、出口O22.6%、可燃气未检出;提高系统压力,增大循环量;

15:00减少系统压力,减少循环量;反复几次;

17:04开工蒸汽大小阀全关;

17:30切断仪表空气,开氮气阀臵换,钝化结束,循环臵换;

20:30和合成气压缩机断开,停汽轮机,开始卸催化剂;

合成车间

合成体范文第2篇

[要点导学]

1、力的合成和合力的概念。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力的合成是

运算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可归纳为: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的大小与方向就可以用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这个法则就是平行四边形法则。

3、合力随两分力间的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合力的变化范围是在两分力之和与两分力之差之间,即│F1-F2│≤F≤│F1+F2│

[范例精析]

例1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只用一个弹簧秤来代替钩码也可以完成这个实验,下面用单个弹簧秤完成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把两条细线中的一条与弹簧秤连接,然后同时拉动这两条细线,使橡皮条一端伸长到O点位置,读出秤的示数Fl和F2的值

B.把两条细线中的一条与弹簧秤连接,然后同时拉动这两条细线,使橡皮条的一端伸长到O点,读出弹簧秤的示数F1;放回橡皮条,再将弹簧秤连接到另一根细线上,再同时拉这两条细线,使橡皮条再伸长到O点,读出秤的示数F2

C.用弹簧秤连接一条细线拉橡皮条,使它的一端伸长到O点,读出Fl;再换另一条细线与弹簧秤连接拉橡皮条,使它的一端仍然伸长到O点,读出F2

D.把两根细线中的一条细线与弹簧秤连接,然后同时拉这两条细线,使橡皮条的一端伸长到O点,记下两细线的方向及秤的示数Fl;放回橡皮条后,将弹簧秤连接到另一根细线上,再同时拉这两条细线,使橡皮条一端伸长到O点,并使两条细线位于记录下来的方向上,读出弹簧秤的读数为F2.

解析:本实验是用橡皮条的伸长来显示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的作用效果应该是使橡皮条沿相同的方向伸长相同的长度。用一只弹簧秤实验,与用两只弹簧秤完成该实验基本步骤相同,但必须保证效果相同,同时能完整地作出平行四边形进行比较.答案:D

拓展:本实验要研究合力和分力的关系,把第一次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看作与第二次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力F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时,F

1、F2和F才构成分力和合力的关系,在这个实验中,用橡皮条在拉力作用下发生的形变来反映力的作用效果,这个形变包括伸长量和伸长方向两项,伸长量反映橡皮条所受合力的大小,伸长方向反映橡皮条所受合力的方向,仅用其中的一项不能完整表示力的作用效果. 例如.关于“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串钩码的拉力与某一串钩码的拉力作用效果相同 B.实验中不必记录两分力的夹角 C.实验中必须记录两分力的方向

D.实验中必须记录橡皮条端点最终被拉到的位置 (答案:ACD)

例2.力F1=45N,方向水平向东。力F2=60N,方向水平向北,用作图法求解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选择某一标度,利用1.0cm的长度表示15N的力,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如图3-4-1所示,表示F1的线段长3.0㎝,表示F2的线段长4.0㎝。用刻度尺量出对角线的长度L为5.0㎝,利用F=L×15/1.0N=75N求出,用量角器可量出合力的方向为东偏北53°。

拓展:涉及方向问题的共点力合成时,表示的方向应该与地图册的方向一致。用图解法求合力时,选用的标度不能太小,标度太小会导致误差增大。

3、下列关于合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合力是原来几个力的等效代替,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分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

B.两个力夹角为θ(0≤θ≤π),它们的合力随θ增大而增大

C.合力的大小总不会比分力的代数和大

D.不是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也能进行力的合成的运算

解析:力的合成基本出发点是力的等效代替.合力是它的所有分力的一种等效力,它们之间是等效代替关系。合力和作用在物体上各分力间的关系,在效果上是和各分力的共同作用等效,而不是与一个分力等效.因此只有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才能进行力的合成的运算。就合力与诸分力中的一个分力的大小相比较,则合力的大小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分力.这是因为力是矢量,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的大小不仅跟分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分力的方向有关.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和数学知识可知, 两个力夹角为θ(0≤θ≤π),它们的合力随θ增大而减小, θ=0°时, 合力最大, 为两分力的代数和;θ=180°时, 合力大小最小, 等于两分力代数差, 所以合力的大小总不会比分力的代数和大. 正确解答 AC

拓展:只有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几个力才存在着等效的合力.求解多个力的合力时,可以先把任意两个力合成,再把合力与第三个力合成,直到把所有力都合成进去。例如:三个方向互成120°角的力,F1=12N方向向东,F2=15N方向南偏西,F3=15N,方向西偏北。求这三个力的合力时可先把F2与 F3合成,它们 的合力为15N,方向向西,再与F1合成,所以三个力的合力等于3N,方向向西。如图3-4-2所示。

【能力训练】

1.如果一个力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产生效果_____,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______,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___________.相同, 合力,力的合成

2. 力的合成遵循力的________________, 求两个力的合力时,用力的图示法作出以这两个力的线段为_______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则对角线的长度和方向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平行四边形定则, 邻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 有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它们的合力的大小F合随两力夹角α变化的情况如图3-4-3所示,则两力的大小分别为_______和 . 4N,8N

4.作用在某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F1=40N,F2=30N.当两个力的夹角为____时,两力的合力最大,其最大值是_______N;当两力的夹角为_______时两力的合力最小,其最小值是________N;当两个力互相垂直时合力的大小是________N,合力的方向为_______(用与F1的夹角表示) 0°

70 180°

50 37°

5.有五个力作用于一点O,这五个力的作用情况如图3-4-4所示,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的两邻边和三条对角线。已知F3=10N。则这五个力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_。30N

6.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则( B ) A.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时,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B.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时,物体所受合力可能为零

C.当两个力中一个较大时,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与较大的力同方向 D.当两个力互相垂直时,物体所受合力将取最大值 7.关于共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

A、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力是共点力

B、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是一对平衡力,则这两力是共点力 C、作用在一个物体的几个力,如果它们的作用点在同一点上,则这几个力是共点力

D、作用在一个物体的几个力,如果它们力的作用线汇交于同一点,则这几个力是共点力 8.物体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 F1=8N, F2=10N, 当F2由10N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 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变化是 ( D )

A.逐渐变小 B.逐渐增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9.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F1=F2=15N,用作图法分别求出夹角为300、900、1200时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10如图3-4-5所示,悬挂在天花板下重60N的小球,在均匀的水平风力作用下偏离了竖直方向θ=30°角.求风对小球的作用力和绳子的拉力.34.6N

11.如图3-4-6所示,悬线AO与天花板夹角为600,线AO的拉力F1=24N,线BO与墙壁垂直,线BO的拉力F2=12N.求:

(1) 用图解法求F1和F2的合力. (2) 用计算法求F

1、F2的合力的大小. 20.8N

合成体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聚甲醛的性能、应用领域、生产工艺方法以及国内聚甲醛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聚甲醛;应用;生产工艺

聚甲醛(POM),又名聚缩醛,学名聚氧化亚甲基树脂。POM使用易得的甲醇为原料,采用甲缩醛法合成工艺,具有产品质量好、工艺简单、消耗低等特点。

聚甲醛树脂(POM)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原料来源丰富,成型加工方便,可代替有色金属用作结构和耐磨材料的工程塑料。自从实现工业化生产来,世界聚甲醛消费量逐年递增,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1聚甲醛的性能及用途

1.1特性

聚甲醛是分子主链中含有—CH2O—链节的热塑性树脂,是一种高密度、高结晶性的无支链线性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耐化学品性,使用温度范围较广,可在-40~100℃长期使用。聚甲醛的分子链结构规整性高,分子链由碳氢键组成,聚甲醛的碳氢键比碳碳键短,具有优异的刚性和机械强度。是工程塑料中机械性能最接近金属材料的品种之一,具有密度高,结晶度较高、刚性大、自润滑性能好、耐疲劳、耐摩擦、耐有机溶剂、成型加工简单等突出优点。聚甲醛还具有吸水性小,尺寸稳定,有光泽,由于尼龙在该方面的性质;具有抗拉强度,弯曲强度,耐疲劳性强度均高,即使在低温下,聚甲醛仍有很好的抗蠕变特性、几何稳定性和抗冲击特性,可在低温环境内长期使用。它的耐磨性和自润滑性也比绝大多数工程塑料优越,又有良好的耐油、耐过氧化物性能。

1.2应用

聚甲醛由于其优越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机械、汽车、电子电器、日用品、管道及配件、精密仪器和建材等领域。其消费结构大约是电子电器行业占45%,汽车制造业为31%,机械工业为10%,其他行业为14%。在电子电器领域,常用于制造电扳手外壳、录像带CD盒、打印机、传真机、电风扇的零件、加热板、洗衣机滑轮等;在汽车领域,常用来制造把手、摇把、曲轴、门窗玻璃升降器、仪表板等零部件;在机械领域,常用于制造各种滑动、转动机械零件,如齿轮、杠杆、滑轮、轴承、链条等;医疗器械

方面,可用于制造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瓣膜、顶椎、假肢等;日用品方面,可用于制造打火机、拉链、扣环、滑雪板、冲浪板、雪橇等;管道及农用喷淋系统领域,可用于制造阀门、喷头、水龙头、水泵壳、接头等;建筑方面,常用于制造窗框、洗簌盆、水箱、水表壳体等。

2生产工艺

工业上生产聚甲醛有气态甲醛法和三聚甲醛法两种方法,国内目前一般采用三聚甲醛方法为主。三聚甲醛法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杜邦公司研制开发,以三聚甲醛为主或加入少量共聚单体如二氧三环聚合而成,即目前有均聚和共聚两种制法,所得的产品也分别称为均聚甲醛和共聚甲醛。

2.1均聚甲醛

均聚甲醛是杜邦公司1959年发明,由甲醛溶液与异辛醇反应,经过脱水、热裂解得到精制甲醛,然后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液相聚合,聚合后用醋酐酯化封端。均聚甲醛的结晶度高,分子量分布较窄。其产品相对密度约为1.4,熔点为170-185℃,特点是有优异的刚性,拉伸强度高,单位质量的拉伸强度高于锌和黄铜,接近钢材,而且耐磨性能好、耐疲劳强度和蠕变性均好,摩擦系数小,但是热稳定性差、不耐酸碱。目前均聚甲醛约占聚甲醛总产量的20%。

2.2共聚甲醛

共聚甲醛生产工艺以赫斯特·塞拉尼斯公司的技术为代表,其它拥有该工艺技术的公司还有巴斯夫公司、三菱瓦斯化学公司等。宇部兴产公司于1984年开发了在聚合过程中不用溶剂的气相法共聚甲醛工艺,具有独特的技术特点。

赫斯特·塞拉尼斯公司的工艺过程大致如下:将50%的甲醛溶液浓缩至65%,在硫酸存在下合成三聚甲醛溶液,经溶剂萃取和精制(赫斯特·塞拉尼斯公司的溶剂为苯,巴斯夫公司和三菱瓦斯所用溶剂为二氯乙烷)得到聚合级三聚甲醛;然后以聚合级三聚甲醛为聚合单体,以环氧乙烷(或二氧五环)为共聚单体(巴斯夫公司用三氧七环),用双螺杆反应器进行本体连续共聚合,共聚合按其工艺控制可分为高温带压聚合与分段深度聚合,所得共聚物经粉碎,在经连续稳定化和间歇稳定化过程,除掉其中的热不稳定成分,干燥后混合添加剂进行处理造粒,均化后制出颗粒状共聚甲醛产品。

宇部兴产公司的气相法共聚甲醛技术主要由甲醛合成、单体制备、共聚合、稳定化、溶剂回收、成品等几个部分组成。与赫斯特·塞拉尼斯公司的聚合工艺相比,在共聚合以后,两家技术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共聚合及共聚合以前。宇部兴产公司的工艺路

线大致为:原料甲醇采用空气氧化法值得50%的甲醛,50%甲醛和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二醇反应,经脱水、热分解,最后经精制的共聚合所要求的精制甲醛气。精制甲醛气与共聚单体三氧八环气态混合后进入双螺杆反应器进行共聚反应,从聚合反应器排出的高温循环聚甲醛粉体经冷却返回聚合反应器进行循环,以控制聚合反应温度,然后用螺旋输送机将聚甲醛粉料定量地送往稳定化装置进行稳定化处理,再经干燥后送成品装置,经后处理得聚甲醛产品。该技术对材质要求不高,设备数相对少,属节能型工艺,且流程简单,容易操作,腐蚀性小,维修方便,原料和产品单耗与赫斯特·塞拉尼斯工艺差别不大。

3国内的生产现状

我国于1962年开始研制聚甲醛,中科院北京化学所、成都工学院、吉林化工研究院等单位较早从事均聚甲醛的研究。但经数十年的发展,技术水平没有重大突破,与外国公司差距较大。国内市场需求主要依赖进口,消费需求仍以较高的速度增长。

参考文献:

[1]牛磊,范娟娟,黄茂辉.聚甲醛生产工艺及国内发展状况的研究[J].化学工程师,2012,(2):47-19

[2]王晓明,徐泽夕,王越峰等.聚甲醛的生产和应用[J].塑料工业,2012,40(3):46-49

[3]庞绍龙,林桂芳.工程塑料聚甲醛的生产及其应用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3):120-12

2[4]邵永涛,徐泽夕,曹志奎等.我国聚甲醛产业的现状[J].广州化工,2012,40(12):65-68

[5]韩忠明,李靠昆.聚甲醛生产、消费及技术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1,22(3):14-17

[6]刘莉,史志刚,丁乃秀等.聚甲醛的生产及应用[J].塑料制造,2008,(7):94-96

[7]柳传志.共聚甲醛生产工艺的研究[J].当代化工,2011,40(6):653-655

[8]郭莉,于千.我国聚甲醛的生产与应用[J].石油化工应用,2008,27(4):12-15

[9]刘莉,徐开杰.聚甲醛改性研究现状[J].工程塑料应用, 2008, 36(2): 71-75.

[10]黄格省.聚甲醛生产与市场分析[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0,7(5):26-30

合成体范文第4篇

应用

商品混凝土、工程混凝土、预制件混凝土等,现已大量使用外加剂。怎样经济、高效的使用外加剂,不单是节能、低成本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技术问题。同时是我国外加剂今后发展的导向问题。因我国外加剂市场资源相对充沛,买方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外加剂的性能受买方技术要求的支配。外加剂的技术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怎样科学、合理的使用外加剂,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现对外加剂生产——工程应用,作一些浅析。

一、外加剂应用现状,按市场使用目的来分

1、以满足商砼运输、泵送为目的的外加剂。

这类外加剂主要表现为掺量低(萘系减水剂及复配品)掺量在1%一1.5%(液体)左右。其特点是相对减水率较低,但缓凝保塑效果较好。购方使用这样的外加剂一股给的水灰比都较大,或所用水泥蓄水量较低。其购价也较低。水泥用量及混凝土集料成本较高。与不掺外加剂的空白混凝土相比(同塌落度)增强不大。

2、以满足商砼要求,有减水要求的外加剂。

这类外加剂掺量(液体)一般在2—2.5%,购方所使用的水泥蓄水量较大,或品种较多。商砼集料价位适中,可选用一部分质差价低的材料。商砼强度与空白(相同塌落度)相比有所增强。

3、以满足市场需求,供应高强混凝土和特种混凝土为使用目的的外加剂。

这类外加剂掺量一般为2.5~3%(不含抗渗、抗磨、抗冻等其它功能),这类外加剂水灰比较低,购方对沙、石含泥量、细度、粒径、石粉含量、吸水等都有要求。同时对外加剂的减水率和易性、泌水率、增强性、保塑性、商混外观等有一定要求。这类外加剂具备了同强度要求下,调整、改变配合比,选择集料的可行性。

4、以满足特种工程需要的外加剂。

这类外加剂一般为多品种复合的外加剂或聚羧酸类减水剂,这类减水剂各项技术指标均能满足设计施工需要,可生产高质、耐久高强的混凝土。

综上所述,外加剂是按市场需求分类,在实际中,外加剂供应商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标准来生产外加剂。满足市场,按照市场需求生产、研究外加剂技术性能是外加剂厂的主导发展方向。

二、外加剂生产——应用中的几个模式

1、

复配型

外加剂复配厂从合成减水剂厂及其它所需材料厂家购进原材料,进行功能性的叠加复合,加入载体后,供应给商砼站、工程使用单位。这类厂投资少、见效快,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在外加剂行业中占60%以上。这类厂的技术差异较大,究其原因是复配组方技术、检验检测方法、商砼知识、原料采购方面的差异。

2、合成复配型

国内部分减水剂主料合成厂拥有自己的复配技术,可把自己的产品进行调整、复合,然后直供商砼站或]:程中使用。这类厂在行业中占有30%左右。技术上的差异在于合成工艺、

配方、原料及所掌握的同类产品中先进程度的工艺配方。单一产品的厂家和多品种产品厂家也有一定的差异。

3、复配使用型

这类企业大多属于商混站自建外加剂复配厂,白配白用,可节省部分外加剂使用资金,以增强企业商砼的竞争力。经济效益较好。也有施工单位自建外加剂厂的,目的为了节约资金和保证工程质量。这类企业由于自产白用对商砼集料相对熟悉,技术较简单。使用中可用外加剂解决商砼配合比问题,同时也可用调整商砼配合比解决外加剂的问题。在行业中商砼站(公司)建外加剂厂(复配、合成)的不足10%。这种模式是今后发展的趋势,也正是因此使的复配型企业经营更加困难,技术要求更高。并逐步建立自己的小型、多品种合成厂。

4、生产(合成、复配)经营、科研型

在国内有少数具有一定经济实力、技术实力的外加剂企业,这些企业在技术上位于前沿,有开发新产品、完成特种工程所需外加剂供应的能力。是外加剂行业中新产品、新技术的代表性企业,也是我国外加剂发展方向所在。

三、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中的性价比

简而言之就是以最少的价格获得最高质量的外加剂或商砼。

性价比有广义的性价比和狭义的性价比之分。广义的性价比以较广泛的范围来综合评定某种外加剂。如高性能混凝土所使用的高性能外加剂,价格一般都较高,单方混凝土成本也较高,但构成的建筑使用寿命则有大幅度增加。无论外加剂或商砼若按使用寿命计算,建筑成本则很低,实际上这

类外加剂及商砼则单价并不高。国内重要工程建筑都以追求建筑的耐外性为目标,对外加剂质量也有严格要求,价位相对也较高,追求高性能外加剂,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建设高质量工程建筑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高性能外加剂在普通商砼中销售也遇到了困难,市场竞争激烈,关注近期利益的现象普遍存在。生产、使用一般性能的外加剂成为了普通现象。由于外加剂材料成本、工艺等因素使减水率在14—25%以的外加剂、萘系减水剂占有主导地位。使一些高性能的外加剂少量进入这一市场。 狭义的性价比狭义的性价比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A、减水剂品种间的性能价格比较。如萘系、蒽系、木质素类、氨基磺酸盐类、脂肪族及三聚氰铵类、糖密类等。

B、各成品(如缓凝减水剂、泵送剂、早强、防冻减水剂)的不同生产厂家的对比。一般按外加剂掺量乘价格进行比较(相同减水率和塌落度及保留值、强度等)。

C、掺不同外加剂生产同质量混凝土单价的比较。这种性价比以降低混凝土单方成本为目的。其中需要按外加剂性能对配合比进行调整,以取得最佳的性价比。要获得好的性价比,

同一品种外加剂需要好的配合比,集料、拌合水,检验方法,生产工艺等来配合。

影响减水剂性价比发挥的因素有:

(1)水泥

水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外加剂的减水率、保塑性。同一外加剂,使用不同品牌的水泥在同配合比下会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在于:水泥配料、工艺等因素,影响因素的有水泥生产时的助磨剂品种,特别是以提高水泥近期强度为目的的超早

强型助磨剂。水泥存放期和温度也是影响外加剂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实证明近期(1—3天)、高温(50—80℃)水泥使用泵送

剂时达到正常状态时的技术指标要增加25—30%的掺量。

(2)拌和水,检验用水

能影响到减水剂及混凝土性能的还有水,其中水温是一个原因,在南方地区暑季施工时问题较突出。温度较高的水使混凝土水化加快,外加剂有效成份迅速衰减。表现为减水率低,塌落度损失快。水处理剂也是影响外加剂的重要原因,有的水在使用时要加入一些处理剂(如自来水)其中酸性水处理剂在自来水中用量很少,但对外加剂影响很大。了解水源水处理时使用的成份对提高外加剂使用质量有很大帮助。同时水的成份,特别是地下水,水质对外加剂发挥好的性能有一定影响。

(3)沙石及其它物料

沙石的一些常规技术要求指标对外加剂和混凝土都有一定的影响,在此不再重述。

(4)外加剂的配伍。

外加剂的组配生产要按各地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科学组织,不能用“萘系减水剂+水+葡萄糖酸钠+引气剂”这种方法统吃天下。不合理的配方也是外加剂性价比低的一个因素。

四、外加剂应用中的技术

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

外加剂对水泥适应性的标准从水泥净浆流动度上看在规定掺量范围内,同一外加剂对多个水泥品种净浆流动度相差在20—30 mm范围内为适应。如果说对某水泥相差较大表示对该水泥适应性较差。但混凝土试验较好,表示该减水剂适应性方面存在着一些差距,有减水组份或缓凝组份,没能发挥全部作用的现象。需进行复配技术的调整,也有的减水剂水泥净浆表现较好,一般为W/C=0.29流动度在220以上。但混凝土试验效果差,表现为初始塌落度低。原因有:A减水组份量不够;B缓凝组份量不足;C混凝土试验加水,加外加剂方法不对;D混凝土试验量不足,搅拌机内水泥垢吸水,搅拌时间过长等;E也有配合比集料问题如含泥、含石粉量大,风化裂纹沙、沙率大、石子级配和形状等因素;F水泥畜水量、温度出厂时间,拌合水等等。

调整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发挥最大减水率是外加剂应用中的首要问题。

塌落度损失与控制

塌落度损失是指初拌混凝土,初始在200mm以上,1小时后在160—180mm左右范围内的技术调整。

与塌落度损失有关的因素有:初始塌落度值。一般来讲初始塌落度值(扩展度)越大,经时损失越小,初始值越小,损失越大。也越难控制。原因在于水泥、掺合料、沙、石等有个水系(含外加剂)的物理扩散,吸收的过程。也就是胶凝材料的湿润过程。这一过程一般从水和外加剂拌和后2—3分钟开始,20分钟左右逐步减小。在水泥净浆试验中或混凝土试验中一种外加剂的最大减水率往往表现在3分钟左右过后而减小。但也有的外加剂和水泥品种不会发生这一现象。

控制塌落度损失首先对外加剂而言要有足够的减水率对水泥要适应;混凝土中各集料要符合要求,水灰比一定要合理, 初始塌落度值,扩展度一定要在合理范围内。

举例:某混凝土配合比要求初始要求120mm,一小时后要100mm,这样对外加剂及配合比设计起来很难。因为按现有混凝土检测表准在初始120mm时,这样的用水量很低,加上外加剂的作用则用水量更少,不可克服的湿润现象(水系扩散)很快会使水份吸收。很难达到设计要求。如果我们把这一要求设计为空白基准混凝土(不加外加剂)的技术要求,我们通过外加剂就能完成满足这一技术要求。但要指出的是与基准混凝土相比,加入外加剂后初始塌落会增大。

如果我们想通过水灰比控制某项技术指标,换一种做法则更具有技术实施的灵活性,在水灰比、配合比不变的条件下,一小时后要塌落度80mm,初始塌落度可提高,那么就易做到了。

外加剂使用的组方

随着外加剂,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发展外加剂的组份也越来越复杂,和以前的外加剂相比,性价比越来越高。

外加剂在现代生产中采用多组份的原则。

A、减水组份多元化

减水组份的组织一般在2种以上的减水材料,有的泵送剂采用三元、四元复配技术,各种减水剂用量的合理组配,是按单一减水组份对某水泥的适应性而定的。同时还需对复合后效果进行检验、分析。各组份叠加有着一套试验方法,选择外加 剂品种,合理配量是组织减水组份的原则。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同一品种外加剂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对某水泥而言有优劣之分。确定一个减水剂品种需从三方面衡量:

一、单质减水率,

二、复合减水率,

三、复合保塑性及增强性。外加剂减水组份复配是一项简单、繁重的系列试验。

B、缓凝组份多元化

由于现代大规模的建设生产,水泥所需的优质矿材越来越少,水泥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不断进行技术的研发,使用部分代用材料,这样外加剂面对的情况越来越复杂,选用适当的减水组份,配合好缓凝组份才能使外加剂发挥更大的减水效果。从缓凝材料上可进行多品种的组合,可选碱性无机盐与酸性无机盐的组织,也可选用有机、无机物的组合。优良的缓凝组份是保证外加剂优良性能的重要组份,在这方面一些企业根据地方性水泥的特性、研究和开发了各种保塑剂,促使外加剂能充分发挥作用,这类保塑剂所用材料一般为较少用到品种、掺量很小、超越掺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把几种掺量小,品种较多的缓凝组份组织在一起称为保塑剂。

缓凝组份使用得当能大幅度提高减水组份的减水率,从结构上讲,缓凝组份的分子型式与减水组份的分子形式结合在一起,会产生较复杂的新的分子结合物。使减水机理发生变化提高了减水效果。由现在的功能性叠加到今后的常温化学反应,制造使用新品种是今后的方向。

C、引气组份多元化

引气组份单一是目前一部分减水剂的基本结构,在引气组份中,有部分产品具有加强减水组份增水基的功能,同时也有加强亲水基功能的品种,通过试验,采用多组份引气剂

发挥其增加减水,提高保塑性,提高混凝土流动性,抗冻融性、抗渗性是引气组份组织的关键所在。

合成体范文第5篇

1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项目的必要性

1.1 概述

河北金牛旭阳化工有限公司的20万吨/年甲醇项目依托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装置于2009年投运后, 经过一年的运行发现甲醇合成系统中驰放气的CO的平均含量为3% (v/v) , CO2的平均含量为6% (v/v) , 驰放气量为18000Nm3/h、年损失碳1296万Nm3, 根据反应生成1吨甲醇需要700m3碳计算, 如果进行合理回收每年多生产甲醇5554吨。于是在2010年通过在原合成塔后串联增加一套小合成系统, 将这些驰放气中的碳资源进行了合理利用。

目前大合成塔设计催化剂装填量为39.1m3, 入塔气气量为470323Nm3/h。通过查找国内几家知名催化剂厂家 (四川天一、南京南华、大连瑞克) 提供催化剂参数可知, 催化剂空速6000-20000h-1、反应压力4.0-15.0MPa、使用寿命2-3年, 我厂催化剂空速理论计算值为12029h-1、反应压力7.0MPa、生产6年共更换3次催化剂平均寿命为2年, 可以看出我公司催化剂的使用情况与同行业企业相比属于中等水平。

1.2 项目提出背景

目前我公司大合成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2.1 大合成塔催化剂装填量较小仅为39.1m3、空速较高12029h-1、催化剂寿命较短仅为2年。

1.2.2 大合成塔反应压力较高需保持在6.5-6.7MPa, 导致前工序合成器压缩机能耗较高。

1.2.3 转化系统压力长期处于高危值运行, 系统加量难度较大无法保证装置满负荷生产, 而且对生产装置长周期、满负荷、安全运行带来巨大挑战。

2 同行业解决办法

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有两套年产10万吨的焦炉煤气甲醇装置, 于2009年3月投产、2012年对合成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 (每套装置都新增串联了一台小合成塔) , 再加上焦炉气压缩机镗缸增加打气量和系统补碳 (补液态CO2) 等一系列手段, 单套装置产量由原来的360t/增加到420t/d。通过技术交流, 我们发现了对方增产降耗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下几点:

2.1 催化剂装填量:

中润单套100kt/a大、小合成塔催化剂装填量为29.5m3、15m3, 金牛200kt/a大、小合成塔催化剂装填量为39.1m3、4m3。都折合成100kt/a这个平台做比较, 中润是我们的2倍。

2.2 操作方式:

中润采用大小合成塔并联操作、金牛采用大小合成塔串联操作。原因:唐山中润甲醇装置是化二院设计的系统富余量较大 (管道直径、压缩机功率都大) 改造后期有加量余地, 采用并联操作可以多吃新鲜气是增产的原因。金牛旭阳是由天一设计系统富余量较小, 改造后期加量余地几乎没有采用串联保持原有气量不变情况下总碳转化率较高是增产的原因。

2.3 空速:

空速=合成气气量/催化剂装填量, 中润:7206h-1、金牛:12029h-1。

2.4 反应压力:

唐山中润:6.0MPa, 金牛旭阳:7.0MPa。

2.5 使用周期:

唐山中润使用大连瑞克生产的RK-05型, 使用周期为3年 (最长一次3.5年) , 金牛旭阳使用四川天一生产的XCN-98型, 使用周期仅为2年。

3 查证相关资料

空速的概念:在规定的条件下, 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催化剂处理的气体量, 单位为m3/ (m3催化剂·h) , 可简化为h-1。反应器中催化剂的装填数量的多少取决于设计原料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所要求达到的转化率。

空速越高表示催化剂活性越高, 装置处理能力越大。但是, 空速不能无限提高。对于给定的装置, 进料量增加时空速增大, 空速大意味着单位时间里通过催化剂的原料多, 原料在催化剂上的停留时间短, 反应深度浅。相反, 空速小意味着反应时间长, 降低空速对于提高反应的转化率是有利的。

所以, 较低的空速意味着在相同处理量的情况下需要的催化剂数量较多, 而在目前我公司大合成塔的催化剂装填料数量无法改变情况下, 结合我公司实际生产情况, 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再增加一台新合成塔提高催化剂的装填量, 以此能达到降低空速的目的。

最后技术人员经过认真分析论证, 现已提出系统技改方案:即在现有甲醇合成塔旁边并联一台催化剂装填量为20m3的合成塔, 使合成催化剂的装填量达到59.1m3, 共用现有气气换热器、汽包、蒸发冷和甲醇分离器不增加其他设备。改造完成后可明显降低催化剂的空速、同时合成反应压力也随之降低, 并解决了系统压力过高造成的能量损失, 以达到提高装置整体高效、稳定和安全性。

4 工艺和施工方案

4.1 工艺方案

新增合成塔与现有大合成塔并联操作, 共用一个气气换热器、蒸发冷、甲醇分离器。从联合机经加压后的入塔气经气气换热器换热后同时进入大合成塔和新增合成塔参与反应。由于采用并联操作法, 中控操作难易性几乎没有发生改变。

4.2 施工方案

新增合成塔R0603入塔气进出口碰口位置:在R0603进口前增加一道DN600自调阀并联在SG0602-600A-E16M4-H4上, R0603出口与SG0602-600A-E16M4-H4并联。

与开工蒸汽碰口位置:与MUS0601-100-D6M4-H8管线并联, 引外来过热蒸汽用于开车操作。

该方案由我公司技术部人员自己设计、自己实施、以便压缩项目投资成本。

5 项目实施规划

5.1 项目投资估算

该项目估算投资需:合成塔 (1台, 设备规格:DN3000) 600万元;管道阀门115万元;电气仪表70万元;土建60万元;安装110万元;其他15万元, 合计970万元。

5.2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5.2.1 节约电费

项目完成后系统压力 (由7.0MPa降低到6.0MPa计算) , 合成气压缩机有用功由5656Kw降到5000Kw, 节省了11.5%, 年节约电费为:5656*11.5%*8000*0.68/10000=353.84万元。

5.2.2 提高甲醇产量

项目完成后, 合成催化剂装填量由39.1m3增加到59.1m3, 最大的改善体现在CO和CO2转化率长期维持在高限水平, 增产按照全年平均进气量52000m3/h、总碳含量38.5%、平均总碳转化率94%、全年累计生产8000小时计算。每小时产量=52000*0.385*0.94/700=26.88t/h, 合计全年产量:26.88*8000=215040吨。目前按照210000计算, 每年多增产5000吨甲醇。

参照2014年甲醇价格平均2228元/吨, 再参照2015年1-5月份甲醇价格2350。平均价格在2300元/吨, 我公司甲醇每吨净利润为300元, 全年可以增加效益:300*5000=150万元。

6 结语

6.1 综合评价

6.1.1合成系统改造项目只是在原有合成塔旁边并联一个较小的合成塔, 共用原有入塔气换热器和蒸发冷, 其余设备不增加, 不增加操作难度和工作量, 不额外增加占地面积, 简便易行。

6.1.2项目完成后节能带来的年效益为353.84万元;增产带来的年经济效益为150万元。两项合计年经济效益503.84万元。

6.1.3本项目完成后由于降低了合成催化剂运行空速, 使合成系统运行压力 (系统运行参数) 降低, 因此可大大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由此带来的综合效益要远远大于直接经济效益。

6.2 结语

6.2.1本项目完成后年均创造直接效益503.84万元, 投资970万元设备折旧92.15万元 (970*0.95/10) , 投资回收期为:970/ (503.84-92.15) =2.36, 即两年三个月就可收回投资。

6.2.2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完成后可明显提升公司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

摘要:针对目前大合成系统运行中存催化剂装填量少、空速高、催化剂使用周期短、前工序压力高功耗大、单程转化率低等问题, 在原有合成塔基础上再并联一台小塔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 提高了甲醇产量和装置操作的稳定性, 改造后效益显著。

合成体范文第6篇

1 实验部分

1.1 乙酰水杨酰氯的合成

于干燥的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9.46g乙酰水杨酸,加入100mL二氯甲烷作为溶剂,搅拌溶解后冰浴降温至0℃。通过恒压滴液漏斗缓慢滴加草酰氯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完毕后,往反应体系中滴加几滴DMF催化反应进行。反应1h后撤去冰浴,室温反应5h。待TLC(氯仿:甲醇=5:1)确定反应完成后加入甲醇淬灭反应。反应液于旋转蒸发仪上浓缩干,得到白色固体状乙酰水杨酰氯。加入50m L二氯甲烷置换两次,然后再加入100m L二氯甲烷溶解后备用。

1.2 硝唑尼特的合成

将5.4g的2-氨基-5硝基噻唑加入到500m L三口烧瓶中,加入100m L二氯甲烷作为溶剂,搅拌溶解后冰盐浴降温到-10℃。将上一步所得的乙酰水杨酰氯溶液缓慢滴加到三口烧瓶中,滴加完毕后维持-10℃恒温搅拌0.5h,然后开始滴加10m L三乙胺,滴加过程中维持体系温度不超过-5℃。滴加完毕后,撤去冰盐浴,于室温条件下搅拌反应12h。待TLC(氯仿:甲醇=5:1)检测反应完成后停止搅拌。将反应液于旋转蒸发仪上浓缩干即得到硝唑尼特的粗品。

2 结果与讨论

2.1 反应溶剂的影响

本实验分别对酰氯化过程以及酰胺化过程中使用的溶剂进行了考察,具体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到,对于酰氯化和酰胺化两个合成步骤均为使用二氯甲烷的收率最高,这是因为二氯甲烷属于极性非质子溶剂,而极性非质子溶剂有利于酰氯化和酰胺化反应,且二氯甲烷不和反应原料有任何反应,因此对于酰氯化和酰胺化反应均宜选用二氯甲烷作为反应溶剂。

2.2 乙酰水杨酸与草酰氯物料比例的影响

对于酰氯化反应步骤,两种原料的理论反应物料配比应该为1:1,但是由于反应条件并非理想的等当量转化,以及后处理对于杂质除去方便性的要求,需要增加草酰氯的用量。图1为乙酰水杨酸与草酰氯物料比例对该步骤收率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草酰氯用量的增加,该步骤产率逐渐提高;当n(草酰氯):(n乙酰水杨酸)≥2.0时,收率几乎不再提高。因此综合考虑收率以及原料成本的情况下,两种原料投料比例宜为n(草酰氯):(n乙酰水杨酸)=2。

2.3 乙酰水杨酰氯与2-氨基-5-硝基噻唑物料比例对收率的影响

对于乙酰水杨酰氯与2-氨基-5-硝基噻唑反应生成硝唑尼特的过程中,二者的理论物料比例应为(n乙酰水杨酰氯):(n2-氨基-5-硝基噻唑)=1:1,但是因为乙酰水杨酰氯活性极高,稳定性差,因此实际反应中需要增加其用量才能完全转化。随着乙酰水杨酰氯用量的增加,产率逐渐提高,当n(乙酰水杨酰氯):n(2-氨基-5-硝基噻唑)≥1.4时,产率提高不太明显。因此,综合考虑产率以及原料成本的情况下,两种原料投料比例宜为(n乙酰水杨酰氯):(n2-氨基-5-硝基噻唑)=1.4。

3 结语

本文对硝唑尼特的合成路线以及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包括反应溶剂,物料比例以及缚酸剂种类等因素。最终确定了合成硝唑尼特的路线为采用乙酰水杨酸为起始原料,经草酰氯酰氯化后再与2-氨基-5硝基噻唑反应生成目标产物。该合成路线下的最优反应条件为:酰氯化与酰胺化均使用二氯甲烷作为反应溶剂;物料比例为(n草酰氯):(n乙酰水杨酸)=2,(n乙酰水杨酰氯):n(2-氨基-5-硝基噻唑)=1.4;酰胺化步骤以三乙胺为缚酸剂。

摘要:本文对硝唑尼特的合成路线以及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合成硝唑尼特的路线为乙酰水杨酸为起始原料,经草酰氯酰氯化后再与2-氨基-5硝基噻唑反应生成目标产物。该合成路线下的最优反应条件为:酰氯化与酰胺化均使用二氯甲烷作为反应溶剂;物料比例为n(草酰氯):n(乙酰水杨酸)=2,n(乙酰水杨酰氯):n(2-氨基-5-硝基噻唑)=1.4;酰胺化步骤以三乙胺为缚酸剂。

关键词:合成,硝唑尼特,草酰氯,乙酰水杨酸,2-氨基-5-硝基噻唑

参考文献

[1] 沈一平,管晓虹,冯振卿.光谱抗肠道寄生虫药硝唑尼特(nitazoxanide)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06,33(4):221-224.

上一篇:回家爱范文下一篇:垃圾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