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体育在奥运会范文

2024-06-24

女子体育在奥运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女子学校,阶段性,多样性,传统性

在日本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教育可谓是一枝奇葩,独具特色。基于当时的教育学制产生的女子学校以及之后发展而成的女子大学,对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日本近代教育史上的贡献乃至整个国家近代化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目前,日本大学中还有不少女子大学,而且这些女子大学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日本大学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那么,近代日本的女子学校是如何起源和发展的呢?这些女子学校又有何特征呢?

一、近代日本女子学校探源

研究近代日本的女子教育,首先得从江户时代说起,当时的武家藩校几乎不允许女子入学,但到了幕府末期,以强化封建体制下的母亲教育和家庭教育为目的,各藩也出现了以士族女子为对象的女学校。一般庶民女子在寺子屋和女塾学习知识和技术及一些家庭课,农村的女子则是在被称为“娘宿”的类似学堂的场所,接受必要的生活理念教育。上述的这些学校、私塾等具有很强的阶层性,并不是大众化的教育,而且无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从规模上来说,都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模式。以江户时代长野县寺子屋为例,文政——天保年间(1825-1834年)寺子屋的女生数有62人,到庆应——明治七年间(1865-1874年),女生人数也仅达到105人。

近代女子学校的真正起源是随着欧美女子教育思想的传人开始的。明治维新后,特别是在文明开化的浪潮中,介绍欧美各国教育体制的资料相继被译出,以此为契机,欧美各国的女子教育思想也源源不断涌人日本,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明治四年(1871年)12月,文部省成立了《学制》调查委员会;次年9月,明治政府颁布了《学制》。在《学制》的九项施行计划中,第三项计划规定:“令一般女子与男子平等受教育。”另外,第21章规定:“小学乃教育之初级,一般人民必须入学。小学有如下几种,即寻常小学、女子小学、村落小学、贫民小学、私塾小学、幼稚小学等。”由此看出,明治初期的《学制》,要求适龄儿童不分男女都要入小学学习。确立了男女共学的教育体制。女子小学是《学制》中特设的女子初等教育机构,在近代日本教育史上存在的时间较短,自1872年《学制》颁布时开始,作为寻常小学教育的补充,被正式纳入近代教育体系,主要学习裁缝、礼仪等课程。随着1879年《教育令》的出台,裁缝课被正式定为高等小学的课程,女子小学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学制》时期的女子小学一般来讲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士族主导型;一种是平民主导型。女子小学虽然存在时间很短,但它们开设了裁缝课程和其他一些技艺课程,从而推动了《学制》时期小学女子特色教育的发展。

1871年《学制》调查委员会成立的同月,文部省发布了建立官立女子学校的布告,表明明治政府对女子教育的重视。次年,东京女子学校、京都府女子学校、开拓使女子学校相继成立。这些女子学校的学制为六年。另外还有两年预科,它们不同于寻常小学校,最初施行的是小学程度的教育,然后逐渐提高,实行中等程度的教育。其中的东京女子学校与1874年设立的东京女子师范学校在1877年合并,之后经过不断的合并和发展,形成了今天的御茶女子大学。而开拓使女子学校却因为种种原因于1876年被废止。1874年,文部省以设立女子师范学校为一大要务,以此为契机,1875年开设东京神田的女子师范学校,这个学校在培养女教师方面为近代日本的女子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在官办女子学校出现的同时,欧美国家的基督教传教士对近代日本的女子教育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追溯幕末至明治初年日本的基督教传教士的活动,可以发现他们在女子教育领域的贡献很明显:但传教士的女子教育活动最初以自然发生的形态——家塾的形式出现。其中最早的代表学校首推明治三年(1870年)在横滨设立的“斐丽丝”(音译词)和英女学校。次年,横滨公立女学校设立之后,青山、神户、立教、同志社、梅花、活水等著名的基督教主义女学校陆续出现,规模也由最初的家塾转变成了学校。这些女子学校虽说都是基督教主义性质,但设立的动机及主体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传教士作为校长或创立者,以教授英文为主轴,这类学校数量最多;第二种是传教士和日本人合作办学的,前述的同志社就是其中一例,但其中也有以逐步辞退外国援助为方针的学校,梅花女学校是最好的例子,最初梅花女学校是合办性质的,后来转由日本人独办;第三种是基督教主义性质没变,但在某种意义上不是米歇尔型学校,这类学校的代表为樱井女学校、熊本女学校和明治女学校。这些女子学校担任着传播欧美文化的使命,给长时期处于男人隶属地位的女子带来了新的气息,而且这些学校的教学水平具有相当高的程度,培养了一批像若松贱子、羽仁元子(音译词)的优秀女性。

从这里可以看出,近代日本的女子学校的产生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动力,一个是政府政策的推动,集中体现在《学制》的颁布;另一方面来自民间开明人士的倡导,其中主要是欧美国家的传教士的活动,明治三年(1870年)的“斐丽丝”(音译词)和英-女学校标志着近代日本女子学校的开端,这之后,近代日本的女子学校不断增多。

二、由中等教育走向高等教育

明治初期的《学制》确立了男女共学的教育体制,但是这种开明的教育体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其结果在教育比较落后、女子入学率普遍较低的地区,受女教师不足、女子教育设施短缺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实施的是男女共学教育;而在教育比较发达、女子入学率偏高的地区,受传统女子教育观的影响也比较大,一开始就采取了一些与《学制》的理念相悖的教规,推行着男女差别教育。1879年,明治政府宣布废除《学制》,颁布了《教育令》,这一法令共由47条构成,其中第42条规定:“凡于学校之内,男女不得同室而学,但小学校中男女同室无妨。”这项规定,否定了《学制》中“男女无别”的平等教育方针,由此开始了由男女共学向男女别学的转变。特别是19世纪末期开始,日本政府通过建立义务教育制度、制定中等教育制度,逐渐加快了女子教育发展的步伐。1882年,文部省发布女子教育训令,提倡开设“女子高等普通学科”,传授“修身之道,进退起坐之节,家政经济之要,养育子女之法”等“女子之要务”,并于同年7月开设了第一所官办高等女子学校——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高等女子学校,实施女子中等教育。1891年12月公布的《中学校令》中规定:“高等女子学校对女子进行必要的高等普通教育,归入寻常中学校之列”,至此,女子中等教育才首次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之中,日本的女子教育也进入了一个中等教育全面发

展的时期。

明治中期以来的女子中等教育,官公立主要以师范类学校为主,私立主要以基督教系学校为主,其实在明治初期,基督教系中等学校就已经出现,前述的横滨共立、青山、神户、活水等女子学校就是其中的例子。明治中期基督教系中等学校中最具代表性的学校是明治二十二年由樱井女学校和新荣女学校合并而成的女子学院。女子学院的第一任院长是矢岛楫子,矢岛楫子作为社会改良家.特别是作为日本基督教妇人矫风会的领导者为众人所知,但她作为女子学院的院长也作出了显赫的成绩。当时的女子学院在矢岛楫子的管理和米歇尔方面的支援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它们开设了幼儿园、分校、贫民施疗所和护士养成所等。特别是护士养成所的设立,被认为是日本最早的护士学校。

这一时期,日本人设立的中等女子学校也有很大的发展。主要以跻见花蹊创办的跻见女子学校和下田歌子创办的实践女子学校(前身为桃夭女塾)为代表。前者是儒家妇道伦理教育的代表,后者是良妻贤母主义教育的代表。明治中期颁布的《教育敕语》使儒家妇道伦理重新在女子道德教育的总方针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此后直至日本战败为止,“遵照教育敕语精神,涵养贞淑之德”,一直是近代日本女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跻见花蹊就是贯彻实践这种保守理念的教育家。跻见花蹊自幼就深受儒家的影响,还师从儒学家赖山阳门下的宫原节庵学习汉诗文和绘画,正因为如此,1875年创办的跻见女子学校保留了不少传统。学校的课程设置主要有国语、汉学、和歌、茶道、裁缝等,教学内容也侧重于对女子进行传统文化、儒家妇德的培养,而地理、化学、物理等西洋科学知识的传授并不受到重视。跻见女子学校这种排斥欧式教育、固守传统的教育理念,奠定了面向上流社会女子的“良妻贤母主义教育”。

自1895年日本制定第一个女子中等教育法规开始,特别以《高等女子学校令》的颁布为契机,良妻贤母主义教育得以形成,并随着女子教育的不断发展逐渐向社会渗透。下田歌子及其创办的实践女子学校最具代表性。下田歌子自幼学习四书五经等汉文典籍,后来长期供职于皇宫,与上流社会接触频繁,传统教育根基深固。她所创办的实践女子学校也以“传授修身齐家所必需的实学,培养贤母良妻”为宗旨,学习年限为五年,教学内容包括国文、历史、家政、技艺等科目。

此外,佛教主义和天主教主义女子教育也在展开,出现了一系列女子学校。佛教主义的女子学校主要有赤松照幢和安子创办的德山女学校,以及轮岛间声的淑德女学校等,这些学校采取的是宗门教育,德山是真宗派的,淑德则是净土宗的,它们的存在与当时的基督教系学校形成一种对立的形势。与此同时,天主教系女子学校也开始诞生。双叶高等女学校、东京白百合学园和圣心女子学院相继出现。这些学校主要以教育和慈善为主,它们最初是以女子修道院的形式,奉行修道会的信条而开始日本的女子教育,在这一点上与基督教系学校完全不同。比如双叶高等女学校所奉行的信条为“纯真的品德、坚实的义务”。

这一时期的女子中等教育也开始朝着实学的方向发展,出现了一系列女子专门学校,具有代表性的是吉冈弥生的女医学校、佐藤志津的女子美术学校和津田梅子的女子英学塾。前两所学校都属于专门领域内的。吉冈弥生在创办女医学校时,困难重重。当时的日本,妇女地位还是低下,特别在科学领域,女性还是受到排斥和讥讽,但吉冈弥生坚持以培养独立的女性,掌握医学技能为目标,创办了女医学校,揭开了女子医学教育的序幕,之后,发展成为现在的东京女子医科大学。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津田梅子创办的女子英学塾,虽说是女子专门学校,但一般把它作为女子中等教育迈向高等教育的一个开端。

这一时期的女子中等教育在政府政策以及民间人士的推动下,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女子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也在增大,而且女学生的就读人数也在不断上升。根据《学制百年史2》的统计,明治十六年(1883年)的女子学校有7所,学生人数为450人,到明治四十五年(1912年),女子学校达到209所,人数达到59476人。

明治后期,以木村熊二、严本善治的明治女学校,津田梅子的女子英学塾和成濑仁藏的日本女子大学校为标志,近代日本女子教育由中等教育进入了高等教育阶段。严本善治的“女学”理论是明治女学校得以向高等女学校发展的重要原因。他认为“女学”是“妇女的学问”,只有“女学”才是获得女权的捷径,宣传女子教育的必要性,主张塑造理想的女性形象,当时的明治女学校成为其“女学”理想的实验学校。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抱着“觉醒之魂”的津田梅子创办了女子英学塾。女子英学塾虽以“塾”命名,但它以“培养合格的英语教师及理想的妇人”为目标,注重教师的资格和热心及学生的研究能力,采取个性培养,使真正意义上的女子高等教育成为可能。

这一时期作为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代表当属成濑仁藏的日本女子大学校。日本女子大学成立于1901年,但在此之前成濑仁藏的女子教育论已经深入人心,成濑仁藏的女子教育论主张从人类、妇人、国民三方面对女子进行普通基础教育,这种普通基础教育以高等普通教育机构或大学的形式展开,同时女子大学的设立必须同国家的发展密切联系。在这种教育论下,以培养“积极的、奋进的、进取的、热诚的人格”为目标的日本女子大学校诞生了,它的诞生在日本女子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下面列出的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女子大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本科乃至研究科,已经形成了一套严整的学校体系。

除此之外,明治时代开设的女子高等教育机构还有帝国女子专科学校、神户女子学院专科部、东京女子医学专科学校等,但明治时代的女子高等教育还处于初创期。

进入大正时代后,女子的高等教育得到了一定发展,不仅私立的女子专科学校的数量有所增加,还出现了公立的女子专科学校。其中当属安井铁(音译)的东京女子大学和羽仁元子(音译)的自由学园为代表。安井就任东京女子大学校长是在大正十三年(1924年),自此东京女子大学非常重视实施人格教育、体育教育等,注意学习生活和社交生活的调和,大正十四年(1925年)新设高等学部、英语专攻部本科预科及大学部文学科社会学科,之后的昭和二年(1927年)又新设了数学专攻部和国语专攻部。这些都显示出东京女子大学较明治期的女子学校有了大的发展。东京女子大学作为基督教系的女子高等教育机构在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史上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羽仁元子(音译)的自由学园创办于大正十年(1921年),创办之时并没有依据当时的高等女学校令,与其他学校不同,它以实现自由大胆的教育在当时的新教育运动中绽放异彩。在这种自由大胆的教育理念之下,自由学园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实践,集中表现于集团教育和个性教育,注重个人与社会间存在着家族生活,

通过自主独立的个人间的相互帮助来创造美好的社会。这种集团教育和个性教育还扩大到国际范围,强调了一直以来的学校教育所忽视的东西。自由学园的这种自由主义、实用主义的教学方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把大正时期的高等女子教育推向了高潮。

但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日本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日本政府为了转嫁危机,迅速走上了向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主义道路。在战时体制下,日本的女子教育也蒙上了军国主义色彩,日本军国主义政权十分重视通过学校教育来向包括女子在内的国民灌输皇国观念,使这时期的学校教育皇国民化。1943年,日本文部省制定了《高等女子学校章程》,规定高等学校女子学校的教学学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本学科,包括国民科、理数科、家政科、体练科和艺能科;另一部分是增加学科,包括实业科和外语科。在《章程》之前文部省还公布了《高等女子学校学科教学及修练指导要目》,规定了高等女子学校的具体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灌输皇国道德、涵养传统妇德、传授家政技能,尤其是育儿、经济、卫生方面等的知识,以确保女子将来可以管理好家庭,并养育出体格健壮的“军国儿童”等几个方面。在侵略战争期间,培养恪守传统妇道的“军国之妻”、“军国之母”成为战时女子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这种状况一直到战后才得以改变。

近代日本的女子学校经过明治时期的飞速发展,到大正时期,女学校数目基本上也是呈递增的趋势,根据《学制百年史2》的数据显示:1913年日本的高等女学校数为330所,至1928年数量猛增至940所,之后递增速度有所减慢,1933年的女学校数为975所,仅增加了35所,但到了1943年,随着教化总动员运动的倡议,日本的女学校数量也激增,达到1299所。战后,随着天皇制度的崩溃,1948年日本的高等女学校急剧下降,仅为44所。

三、近代日本女子学校发展的特点

1 明显的阶段性

我们从近代日本女子学校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呈上升阶段性发展的脉络: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从《学制》颁布开始,出现了最初的女子小学,随着官立女子学校布告的颁布,东京女子学校、京都府女子学校、开拓使女子学校相继出现,与此同时,基督教系的私立女子学校也开始出现,但这些无论是从学校规模还是教学内容上来看,都属于初等教育,有些还是以塾的形式出现的,完整的学校规模还不具备,学生数量也少,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也呈现单一化。明治初年开始,日本的女子教育进入中等教育阶段,在这一阶段,初期的基督教系女子学校经过不断发展各项设施也趋于完备,学校规模基本形成,从这一时期的女子学院就可以看出,已经具有中等教育的程度了,此外日本人办的女子学校也不断涌现,分别代表儒家保守思想和良妻贤母思想的跻见女子学校和实践女子学校出现在这一时期,而且女子中等教育也开始朝着实学的方向发展,出现了一系列女子专门学校,官公立的女子师范学校也有了发展。明治后期及大正时期,日本女子学校以明治女学校、津田女子英学塾和日本女子大学校为标志,很明显地由中等教育阶段进入了高等教育阶段。我们从上述的日本女子大学校可以看出,在学部设置方面已经和现在的大学相差无几了,而且在教育理念及教育内容上,都比明治中期有很大的突破。这一时期的女子学校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学校教育,而是从更高阶段的人格教育及国民教育出发来培养女性,甚至还出现了个性教育及集团教育,这些教育理念及方式都是明治中期所没有的,体现出这一时期的女子学校已经完全进入了高等教育阶段。特别是大正初期的自由学园,把这一时期的高等女子教育推向了高潮。

2 形式的多样性

从近代日本的女子学校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出,女子学校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这一特征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一是女子学校的经营方式,在近代日本的女子学校的发展中,始终存在着官公立和私立学校同时发展的倾向,虽然私立女子学校占据绝大部分,但官公立女子学校也还是存在。近代日本的官公立女子学校数量很少,而且主要是师范类学校,以培养女子教师为目的,发展速度也不及私立女子学校。私立女子学校在近代日本的女子学校中占主导地位,如上述的初期阶段的基督教系女子学校、中期的跻见女子学校和实践女子学校及一些女子专门学校、后期的日本女子大学校和自由学园等都属于私立学校,私立女子学校的发展贯穿于整个近代日本女子教育史中。

二是女子学校的教育类型,我们可以看出近代日本的女子学校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有初期的女子小学、官公立的女子师范学校、基督教主义女子学校、传统理念的日本女子学校、佛教系统女子学校、天主教主义女子学校、实业型的女子专门学校、高等女子学校等等。基于不同的教育理念产生了许多具有自己特色的女子学校,是近代日本的女子学校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3 浓厚的传统性

近代日本的女子学校虽然经过了初等、中等到高等的发展,但它们的教育内容始终具有传统性。初期的女子小学开设了裁缝课,基督教系女子学校虽然具有欧美思想,但为了适应日本社会的需要也有一些传统科目。

中等女子学校的教育传统化的特点最为明显了,主要以跻见花蹊创办的跻见女子学校和下田歌子创办的实践女子学校为代表。《教育敕语》的颁布,使“遵照教育敕语精神,涵养贞淑之德”,一直是近代日本女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跻见花蹊贯彻和实践这种保守理念在创办的跻见女子学校中保留了不少传统。比如学校的课程设置主要有国语、汉学、和歌、茶道、裁缝等,教学内容也侧重于对女子进行传统文化、儒家妇德的培养。以《高等女子学校令》的颁布为契机,良妻贤母主义教育得以形成并随着女子教育的不断发展逐渐向社会渗透。下田歌子创办的实践女子学校也以“传授修身齐家所必需的实学,培养贤母良妻”为宗旨,学习年限为五年,教学内容包括国文、历史、家政、技艺等科目。

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女子学校依然具有传统性的特点,比如,我们可以从上述日本女子大学校的体系表中看到,家政学部和佛文学部等具有传统性学部的存在,此外,这一时期的其他女子学校基本上都设有家政学部。在实施人格教育和国民教育的同时,这些传统科目的设置并没有减少,而且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现在,在当今的女子学校中依然存在。

作者简介 周萍萍(1975-),女,江西万安人,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博士生,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倪金荣

女子体育在奥运会范文第2篇

主教材:蹲踞式起跑

辅教材:游戏“我们是最棒的人”

二、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以《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蹲踞式起跑”教材为载体,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为目的。通过“教师激趣引导,学生体验感知,教师解惑,学生领悟,交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总结”的教学主线。以期实现认知过程:由“不知”到“知”的转化;思维过程:由被动的模仿到主动、善思、会学的转化;心理过程: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和“我爱学”的转化;能力过程:从理解知识原理到掌握技能技巧的转化,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和主体作用,从而有效的将感知、思维、实践活动和能力的提高以及团队互助精神的培养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努力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材分析

《蹲踞式起跑》是短距离跑的一种重要起跑方式,它能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是学习短距离跑的重要环节,结合六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力强、喜欢游戏等特点,我采用游戏手段贯穿整个课堂,使课堂教学氛围活跃,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游戏是小学生开展有效的健身方法,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学生的喜爱,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遵守纪律,勇于进取,敢于创新,大胆竞争等优秀品质起到良好的作用。同时,根据课改后的新课标要求,在课的准备部分结束后组织学生做一个运动游戏。运动游戏,也称为体育游戏,是由基本活动的动作组成的,运动游戏具有基础性、简易性、情节性、趣味性、教育性、适应性、开放性、娱乐性等。本课导入的游戏是“激情传递”,游戏本身也是为后面的主要课程服务,通过游戏的开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同时,本次课运用的游戏,其主要作用也是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正好为后面要学的蹲踞式起跑做铺垫。

四、学情分析

本次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天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敢于表现自我,但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易长时间集中,所以在本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采用游戏活动为主要教学手段,不断变化游戏方法,合理安排,注意启发诱导,鼓励学生自学、自评、互学互练。用游戏引趣、激趣、促趣,使学生逐步养成竞争的习惯,不断促进学生发展。

五、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通过学习,初步了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方法和游戏“我们是最棒的人”的方法。

技能目标: 使80%的学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方法,培养学生起跑的正确姿势,巩固起跑的技能,发展学生起跑的能力,促进下肢和内脏器官的发展。

情感目标: 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发展学生奔跑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六、教学重、难点

重 点: 学好蹲踞式起跑的技术要领。

难 点: 蹲踞式起跑双脚位置的确定、身体重心怎样向上移动和双脚膝关节之间的角度大小。

七、教学方法的运用

根据人体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和本课教材的实际,结合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善于模仿的特点,遵循其直观性和自觉性原则,本课采用下列教学法:

1、讲解法:语言精炼、讲解适度。

①宣布本课教学目标,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②精讲,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练结合。

2、示范法:完整示范,建立概念,动作正确优美,利于模仿。

①教师的完整示范,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激发学习愿望。 ②通过示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使之明确要领,学会练习方法

3、练习法:

①通过尝试练和模仿学习,教会学、练方法,领会动作要领。

②学、练结合,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开创一个和谐、平等、高效的学、练平台,掌握动作技术环节,从而产生运动欲望,开拓进取,达到目标

八、说学法

1 1.模仿练习法:在教师讲解示范的过程中,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练习。

2.分组练习法:根据划分的组别,听教师口令进行练习

3.循环练习法:通过不断的练习,经过教师的指导,对错误的动作加以改正,使学生动作技术进一步提高。 4.相互纠错法:在练习过程中,同学之间相互纠正错误动作。

九、课的构思

本次课的主要内容:蹲踞式起跑。由于动作练习比较单调、枯燥,因此,这次课我设计了多个游戏环节,它们包括“激情传递”、“我们是最棒的人”等。 准备部分 (收心热身7分钟)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教师宣布课的内容目的及要求。

2、 在准备活动中,为了营造快乐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进行学习,教师组织学生跳校园集体舞《踏浪》进行热身活动,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还使学生下肢的各个关节、韧带活动起来,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基本部分 (增智促技22分钟)

(1)、游戏——“激情传递”导入主教材。 (2)、主教材蹲踞式起跑。

A、教师讲解、示范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方法。 B、分解教学:教师指导,带领学生练习。 C、分组练习。 D、展示与评价:

辅教材(育心强体11分钟)

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并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实践意识,竞争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适宜的信心,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 结束部分(恢复身心5分钟)

在动听的钢琴曲《秋日私语》的伴奏下,师生进行放松活动,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全课。

女子体育在奥运会范文第3篇

[摘要] 本文从宏观角度审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针对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的对策与建议,为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出有益建议。

[关键词] 体育产业 影响 经济

全民健身计划,奥运争光计划和体育产业化是体育工作的三大支柱。其中,前两个计划是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而体育产业化则是支撑这两个计划的运行机制。本文通过对体育产业在我国体育工作的重要性的研究分析,提出适合我国并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建议和对策,希望为广大体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

一、体育产业的涵义

经济学界认为,体育产业必须严格地界定在体育的劳务服务范围内,不属于这个范围的不能算为体育产业。但是从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体育产业的概念不应该是严格的经济学名词,而应该是工作名词。我们把体育产业分为三大类,就是体育的本体产业,体育相关产业和体育部门办的第三产业,就是利用体育自身的魅力进入市场的产业,推动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两个条件形成的体育部门办的第三产业。即体育部门在投入人,财,物生产要素后,生产出不采取实物形式但以运动形式存在的体育服务产品。体育部门是一个既有投入又有产出体育服务产品的服务产业,具有产业属性,体育产业是产业,不需要以体育产业的市场化来证明,产业的存在和发展,是由社会需要决定的,体育产业以获得社会资源投入为代价,为社会提供了满足人的物资和精神需要的体育服务产品,随着社会对体育服务产品的需求的增长,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提高。

二、我国体育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体育产业化和我国文化,教育相比,发展力度明显不够,步子还不大。虽然我国体育产业,在近几年有着飞速的发展,但是在实践中,我们还存在很多问题。

1.传统体制束缚严重

我国体育产业长期以来一直由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包办改革开放后,尝试性地将体育产业从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为转变,但在很大程度上仍带有旧体制的烙印,由于政府行为涉及面太宽,使企业在与体育部门联合办体育的过程中,常常缺乏足够的自主权。另外,在赢利后,企业得利的往往是少数。如,赛事的投入越来越多,而效益好的却寥寥无几。长此以往,大大挫伤了企业投资体育产业的积极性。

2.地域分布不平衡

目前体育产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状况。首先是地域间的不平衡。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各地区的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有很大差距。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省市发展迅猛而且达到一定的质量,西部地区发展则比较滞后,个别地区的绝对差距甚至在扩大。其次是各运动项目间的产业开发不平衡。由于各项目的技术水平和在国际上取得的成绩有差别,项目的观赏性也不同,因此其产业资源价值、市场容量和效益有很大差异。

3.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体育产业结构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本体产业发展还不够大,没有形成支柱性优势。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体育的支柱性本体产业应该定位于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和无形资产开发经营业。但是三大支柱性本体产业规模还有限,其市场运作也不够规范。

4.主体投入不足,市场发育不全

消费需求是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体育消费属第三产业范围内的消费。增加体育消费就会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这对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改善经济发展质量,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但是,如何增加体育消费,运用什么政策手段鼓励社会兴办体育产业和引导、扩大体育消费并无政策可循。

5.体育产业法律规范不够健全

我国的基本法律环境要素是我国体育产业的基础,我国专门的体育法律法规对我国体育产业具有专门的指导意义。目前我国的整体法律环境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不少差距,但是相对过去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我国整体法律环境水平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是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法律环境比较差,体育产业的专门性法律规范文件很少,法律效力层次低,操作性也不强,已经阻碍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1.体育行政部门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体育行政部门要正确把握体育发展的规律,逐渐改变完全依靠政府办体育的观念,逐步做到非赢利性、福利性体育事业依靠政府公共财政提供资金,大力发展提供赢利性非公共产品的体育产业。把发展体育产业放到与发展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并重的地位上来,结合本地区实际,会同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结合国家“十一五”规划制订体育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

2.结合地区特点,发展特色体育产业

重点培育东部地区的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依靠中部地区的人口优势和区域资源重点发展体育产品制造业及相关产业,建立若干体育用品的生产基地,根据西部地区的自然生态、经济地理状况,重点开发以体育探险、体育旅游和民族体育为特色的产业资源等。

3.构建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新格局

我国要拓展体育融资渠道,(1)要制定鼓励各种社会资金投入体育产业的政策,为新兴的和创新性的体育产业项目,实行低息或贴息贷款, 安排一定的政策性贷款用于发展各类体育产业,鼓励组建各级、各类体育产业基金组织、体育投资公司,创造有利于发展体育产业的综合性融资手段和方式,设立国家级体育产业发展基金和体育资产经营公司。同时各级体育部门应重视对运动项目和赛事的推广力度,大力发展体育赞助市场,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新格局。(2)要促进体育产业与金融资本的结合, 以加强体育业发展的实力。体育产业融入资本市场,除了可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还有利于体育产业的社会化组织、企业化管理、市场化动作。同时体育产业要走公司化、股份化的发展道路,落实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4.建立良好的体育产业法律环境

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优化体育产业法律环境的过程实际上是从体育产业法规的角度寻求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策略。在提高体育产业法律环境各个要素水平时,必须正确认识我国体育产业的性质和特点,根据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对症下药,尽量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某些体育产业的外延又可以划分到第二,第三产业中去。不同性质的产业需要有不同的法律规范调整,国家在制定,实施体育产业法规时,要针对体育产业的实际内容,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四、结束语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有目共睹,这离不开产业管理者和产业实践者的共同努力,中国北京获得了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权。中国申奥成功也离不开体育产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体育产业的位置重要,应当科学理性地进行指导,为我国的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王成斌等:引入营销理念,发展地方高等教育[J].亚洲教育,2004,30(6),23~24

[2]陈善平李树茁等:体育消费认知决策模型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6,26(10),82~86

[3]乌晓东:“入世”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J].亚洲教育,2004,30(6),72~73

上一篇:南岳衡山旅游住宿范文下一篇:农信银试题库汇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