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范文

2024-08-12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范文第1篇

目前, 我国农业遥感技术主要在农作物面积监测、估算农作物的长势与产量预报、农作物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3~5], 当前社会对遥感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农业领域中遥感应用的人才需求量更显的突出。新疆有着农业遥感应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年晴天天数长、作物类型种植规整和机械化程度高为农业遥感的监测提供了良好条件, 作为农业资源环境专业的学生, 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课程是本专业的一本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工作, 谈谈对本课程的一些教学体会和探索。

1 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课程授课内容

本课程内容多、涉及到的知识面广, 学时有限, 不可能面面俱到, 因此在教学模块确定后, 应对讲授内容作必要的取舍, 原则是:注重理论与应用的结合, 基础知识与前沿技术兼顾。具体做法如下。

(1) 属于描述性的、重复性的 (与中学课程内容) 且学生看得懂的内容, 授课时可以不讲或略加指点让其自学。如绪论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可这样处理, 因为其后学习的内容与之必然有联系, 绪论章节就是其总课程内容的概述;辐射章节中什么叫电磁波以及电磁波的特性问题, 都是在中学课本中学过的, 此类内容就可用粗略的提一下, 帮助同学们回忆这部分内容就够了, 这样的处理既可避免重复, 又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节省的授课时间可以更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

(2) 布置课后思考题, 先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如第二模块的电磁波原理, 这部分内容是进行遥感课程学习的关键章节, 课堂上布置相应的思考题, 要求学生结合太阳光谱辐射能量的分布曲线图、太阳与地表辐射的电磁波谱图及各种地物反射波谱曲线图等进行预习, 这为课堂上的讲解节省了时间, 学生在课后进行了大量思考, 带着问题听课提高了教学效果。

(3) 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课程间的联系。从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上就已经体现出各课程间是有联系的, 对于每门课程的设置都是有针对性、有目的的, 很多的基础课程是后面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课程的遥感图像处理, 就涉及到大量的数学知识, 对于图像的增强、图像的变换、图像的校正等内容都是一些数学知识的应用;对于遥感应用过程中, 很多的课程内容又与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有联系, 如在应用遥感影像图片提取有用信息后, 大量的空间数据分析和处理往往更多的依靠GIS工具来完成, 这些内容就与本专业中的土壤调查与制图课程有关, 学生在学习了土壤调查与制图课程对GIS软件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有助于本课程的理解和学习。在课堂上要注意很好的对学生加以引导, 使得学生能够从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明确课程间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一些其他课程的知识将是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基础。

2 讲授与多媒体教学法相结合

由于遥感课程教学内容的特殊性, 特别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因为多媒体教学法具有:信息容量大、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动静结合、直观明了, 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效率等优势与功能, 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现代化教学方法。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需要通过大量的遥感影像和图片来展示授课内容, 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从一景景遥感影像数字化的表达, 挖掘隐藏在影像背后反映出实际地物目标的特性和区别;比如说同样的一景遥感影像图片, 不同波段的组合将会突出不同的地物目标特征, 美国陆地卫星中同一地物目标真彩色合成和假彩色合成中对陆地植物的显示是不同的效果, 这些都需要通过多媒体手段色彩的差异进行很好的展示, 如果不利于多媒体的优势进行本课程的授课, 其授课内容将会变得空洞、乏味和抽象。

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讲解过程中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在使用多媒体影像教学过程中, 适时加以理论讲解, 以避免单一的让学生自己观看, 没有收到实质性的效果。

(2) 演示内容要紧密配合教材顺序, 避免随意性。处理好这些教学细节问题,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图像是多媒体教学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它是经计算机内部处理后在屏幕上的显示, 这一点在遥感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体现的更为明显。在使用过程中, 要估计到学生可能出现的认识倾向, 因为演示的图像复杂多样, 学生以为遥感技术深不可测, 由于计算机处理功能的先进, 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上机来解决, 因此有的学生认为学习遥感只要课堂上听听而已, 懂得掌握操作技巧就可。对于这一误区教师应及时告诉学生, 丰富多彩的图像是经计算机处理后研究目标的表现形式, 理论学习和上级操作是有机地结合, 只有学习好理论知识才能更加深入、灵活的利用计算机来解决好实际遇到的问题,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3 遥感影像数据资料的收集

遥感课程讲授效果的好与坏,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遥感影像数据资料的收集, 为了更好的进行本课程的讲授同时又能形象生动的帮助学生运用遥感知识, 学校专门订购了本地区几十年的资源遥感影像 (TM影像) , 使学生能够真真切切感受到身边资源环境几十年的变化和演变, 更好的帮助学生去学习和应用遥感技术。同时利用我国高校间的合作交流和网络资源的共享, 目前, 遥感影像库包括了黑白摄影航空相片、彩色摄影航空相片、彩红外摄影航空相片, MSS影像、TM影像、SPOT影像、IKONOS影像、热红外遥感和SAR等影像, 丰富的遥感影像数据资料能够满足本课程的讲授, 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农业遥感领域的浓厚兴趣。

4 加强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能力

实验教学是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深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掌握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6]。根据研究性教学的要求, 教师需要对实验教学的内容体系、实验过程、实验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 发挥实验教学在综合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

在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课程实验教学中, 根据配套的上机实验教材和遥感影像数据资料, 教学软件采用了国际主流的Erdas遥感专业软件, 进行较为系统的遥感实验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研究制定实验教学大纲, 对实验内容进行了精心的选择和调整, 并不断地加以完善和更新, 基本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将实验课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验证知识型实验, 二是提高综合型实验, 三是设计型实验。实验内容主要涉及到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遥感影像的裁剪和拼接、遥感影像的图像增强和变换、遥感影像的非监督分类和遥感影像的监督分类。设计型实验要求学生对本地区遥感影像图片上进行合理有效分类, 借助学生对本地区实际地物目标较熟悉的优势, 通过实际踩点很好的评价、验证分类结果的精确度, 对分类结果出入较大的区域, 讨论其出错的原因, 更好的总结遥感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这种研究设计过程既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又是自己进一步学习的过程, 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相互讨论, 教师同样也参与学生的讨论过程中, 设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为日后考研究生或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遥感作为21世纪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之一, 在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 《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课程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文主要从该课程的授课内容、多媒体教学方法、遥感影像数据库收集和实践教学方面, 谈了对该课程的一些教学体会和探索。

关键词:《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体会,探索

参考文献

[1] 秦文俊《.遥感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在地理学专业中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测绘, 2007, 30 (6) :45~48.

[2] 杜培军.遥感原理与应用[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 2006.

[3] 许峰, 邓军.遥感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 2007, 2:66~67.

[4] 杨金香.遥感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矿业科学技术, 2005 (1) :1~3.

[5] 刑素丽, 张广录.我国农业遥感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农业工程学报, 2003, 19 (6) .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范文第2篇

湖南文理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要求对前阶段教学改革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新的教学改革计划, 在新的教学改革中, 加强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环节中课程设置的研究。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在国外, 尤其是美国与西欧发达国家“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已经非常成熟, 有一套先进的教学理论体系, 有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尤其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 不少学者对它进行了研究, 取得了一些理论与实际成果。

在国内, 不少高校尤其是重点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课程设置的研究非常普及, 已取得了相关的研究成果。

如苏州大学邓洪涛等人[1]在高校电子信息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有意的研究与探索, 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

湖南省益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李加升[2]从应用电子专业培养方案入手, 研究了应用电子专业课程的设置问题, 同时对应用电子专业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华东交通大学的严丽平等人[3]通过详细分析IEEE CC2001的软件工程学科教程和对比国际国内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 从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应具备的知识体系出发, 提出几种可行的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模式。

海南大学的吴星等人[4]从必要性、可行性、宽口径等方面论述了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程序设计语言》的课程设置, 并对该教学提出了一些较好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理论。

2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环节中课程设置的研究

2.1 研究的意义

开办“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可以说是湖南文理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从师范教育向非师范教育发展的一个标志也是湖南文理学院发展多科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该专业涉及学科多, 理论教学难度大, 实践环节要求高, 是一场攻坚战。能否成功地办好本专业, 是对我们办学能力的一个挑战和考验。它的成功与否, 不仅关系到我院的发展、壮大, 而且也必将影响到学校发展多科性教学的战略部署能否顺利实现。因此, 办好该专业, 对于提升校、院的办学能力和声誉, 壮大学校的办学规模, 增强学校的社会竞争力, 创名牌、上档次, 都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本专业的教学环节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革, 教学中一方面需较少的课堂理论课时;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探索适合本专业的教学的具体内容与形式, 以突出本专业的特色, 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理论、实践、实训具体项目的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 以便有效提高学生技能, 使学生学有所长, 学有所专, 才能使本专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2.2 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1) 研究内容。

主要是在部分专业重点课程中开展课程设置的教学形式;探索适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具体理论与实训项目;探索开展“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理论与实训的具体形式与内容。

(2) 研究目标。

首先,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 通过对开展课程设置的探索, 寻求有利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环节的课程设置的理论,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还能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理论知识, 将理论成功地应用于实践。

其次, 通过对教学环节中课程设置的探讨, 以寻找适合本专业的科学的专业实训内容与形式。并通过这些理论与实训项目增加学生的理论分析、实际动手与创新能力, 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然后, 通过对教学环节中课程设置的研究, 可以使专业教师积累实践教学经验, 将理论用于实际, 为实训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2.3 具体实施方案和可行性分析

(1) 实施方案分为四个阶段。

在前期准备阶段内, 通过向学生、家长、企事业单位调查等方式, 了解本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通过网络调查和调研相关院校等形式, 学习本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经验。结合本专业的具体情况, 初步完成适合本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的实施计划。

在中期实施阶段, 主要在课程设计、专业实训等方面探讨具体的实践项目的形式及内容。

在过程控制阶段, 使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工作贯穿于教学改革的全过程, 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在后期总结阶段, 总结本教学改革的经验、教训, 整理完善相关资料, 进一步巩固与提高教学改革的成果, 为今后的持续改进打下基础。

(2) 可行性分析。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我院新开办的本科专业, 在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 逐步形成了本专业的特色与优势, 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全体师生要求实施教学改革的呼声也日渐高涨。

同时, 国家与社会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应对这种发展趋势, 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 突出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 学校还要求各教学单位大幅度消减理论教学时数, 增加实践、实训的内容。

在这种情况下, 有必要对本专业前阶段的教学成果进行全面的总结, 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教学环节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革, 增加对学生技能的训练, 以突破原来传统的师范教学模式, 探索适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只有在具备了丰富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 才能培养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优秀应用人才。因此, 在开展实践教学前, 就必须对实践教学环节中的课程设置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制定适合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

摘要:在对国内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从研究的意义、研究的内容和目标、具体实施方案和可行性分析三个方面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环节中课程设置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课程设置,教学环节,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参考文献

[1] 邓洪涛, 赵彦.关于高校电子信息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电子商务 (社会科学版) , 2007, 4 (9) :82~86.

[2] 李加升.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的思考[J].成功 (教育) , 2007, 12 (12) :207~208.

[3] 严丽平, 汤文亮.软件工程知识体系与核心课程设置模式探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6, 18 (9) :48~49.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范文第3篇

一、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开展数学实验。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利用实验的方法去探索和研究数学问题,如教具演示、构造模型、特殊值验证等。但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进行数学实验教学的更有利的条件和时机。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打破了传统实验模式的束缚,为学生进行建构性学习提供了有利的平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形象直观地揭示数形关系,模拟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为学生提供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从而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到数学问题的探索和解决之中。

1. 形象直观地揭示数形关系

在小学数学中,诸如图形,位置与方向等,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演示功能,运用动画模拟、过程演示、内容重放等手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变化有序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 验证和发现数学规律

计算机具有极其强大的运算功能和图形处理能力。利用“几何画板”中的测量功能,构造动态数学模型和数据图表,可以动态的保持给定的几何关系,便于学生自行动手在变化的图形中发现恒定不变的几何规律,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规律,提高思维能力。

3、变“听数学”为“做数学”

教育的本质在于参与,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教学中去,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数学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真切的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做数学”中发现数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潜在的探究创新意识。

4、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问题解决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多元联系表示”得到充分发挥,它为学生提供了交互式的学习环境。许多计算机软件不仅是一种多媒体的演示工具,而且也是一种帮助学生探索和理解的工具,它丰富和扩展了数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测量和计算,提出假设并予以证明或否定,从数学模型的建立到演示、从性能预测到规律的探求,从而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进而解决问题。

二、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的实例分析

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与传统教学相比,他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而“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正是其于交互型整合方式所产生的,目的是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建构知识,变被动的听和练为主动的探索和运用。

1、课件制作设想

数学是现实生活的数量化和抽象化,就是说数学知识是从实践中起源的,同时,数学必须解决实际问题,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所以,在本堂课的引入和高潮部分都以实际问题的数学化为基础,增强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看到数学的巨大魅力。课件以网页形式发布在互联网上,分为五个页面,学生可以自由切换。但是,在页面的排列上按照知识的科学性为序,从产生到运用,从易到难,方便学生自学。同时,例题以中考题为基础,进行适当的改编,增强了开放性,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最后,本课件强调了师生的互动性。

2、教学过程举例

(1)知识探索 请学生例举一个能用三角形特性解决的生活问题的实例。此过程安排学生提前完成。学生可以去上网查找有关例题,然后整理下来,交给老师,老师再从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几题,拿到课上供大家交流。

学生在上网查找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到许多与三角形有关的知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动手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索并自由建构的过程,体现知识产生于实践的思想,符合新课标理念

(2)应用举例

比如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在生活中,很多东西就是根据这一特性设计成的。

三、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

1、教师始终要起到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的介入应体现一种新的教育观念,而不只是教学内容数量上的增多,手段上的新颖,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知识发生、发展的播种者及浇灌者,更应是学生处事的模范。灵活的应变能力,严谨的求学态度,严密的逻辑思维,这些都要靠师生之间的心灵感应,靠教师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感互融,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我们不应让 “人机对话”取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否则,现代媒体成了教学机器,教师成了键盘手。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是极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发展个性。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不求时髦,但求实用。

课件的运用应整合于课堂教学内容之中,针对以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为培养目的的数学教学,课件中存储内容要精练,画面要简洁,讲解和推导应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完成。为帮助解决数学中数形结合的难点,理解抽象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的数学思想,我们认为,应根据数学自身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将课件设计成一些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模块,让老师能按自己组织教材需要,针对各自不同教学思路,灵活调用各模块里的内容,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表现自己的教学风格。

3、微机教室应成为数学教育的理想场所。

在人手一机的微机教室,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发现、研究问题,在网络中查找数学资料,形成学生动手“做数学”的模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再把学习数学看成负担,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直接动手操作,使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更有助于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四、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范文第4篇

21世纪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在迅猛地发展,它已经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面临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和策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所谓“课程整合”,其核心就是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去,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技术手段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等多种信息,充实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进行更富有成效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实践。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整合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学生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注意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比如:在《时、分、秒》的教学中,我从学生最关注的每日学习、生活作息时间出发,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概念。在处理“时”与“分”的关系时,我通过计算机的演示,让学生观察转动的分针与时针,从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1时=60分;在感受1分钟时间多长时,我让学生观看了1分钟时间的flash动画,在欣赏动画片段的同时,学生体验了1分钟时间的长短,也调节了课堂的气氛。

再如:在五年级的《相遇问题》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动画片段:

动画

1:一辆小轿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未相遇。

2:一辆小轿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相遇。

3:一辆小轿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擦肩而过。

4:一辆小轿车和一辆卡车准备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卡车先行一段后,小轿车才出发,又经过一段时间两车相遇。

在教学中,利用动画演示,在课堂上只用了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将现实生活中具体情况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同时”“两地”“相向”“相遇”等数学概念。

我正是这样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得到一种开放性的思维训练。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的整合

我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了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认识》时,课前我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课上让学生代表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收视率,有的是洛阳火车站春运时间的客流量,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大小,……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科学、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范文第5篇

1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与内涵

“整合”在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论上, 表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小部分的事物、现象、过程, 物质属性、关系, 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符合一定条件要求的前提下凝聚成一个较大整体的发展过程及结果。教育界引用“整合”一词通常表示整体综合、渗透、重组、互补、凝聚等意思。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 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 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 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 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 经过整理、组合, 相互融合, 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 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根据对国内外有关“整合”理论与实践的分析研究,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可分为两个层面:一层为“辅助”, 即信息技术为教学媒体来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此时信息技术充当的是媒体角色, 发挥的是媒体作用, 体现的是媒体特征, 不会引起教育教学在教学观念、内容、模式、方法上的改变。另一层“整合”就是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来支持学习。此时信息技术成为学习内容或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信息技术扮演的是学习、研究工具的角色、发挥着学习环境的作用, 所以, 无论是知识的学习, 还是能力与技术的掌握, 都可以在包含信息技术要素的环境中达到和谐统一的完成。在这个层面上, 由于信息技术的引入, 必然引起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方法的改革, 特别是在学习方法上, 学生一改要我学的思想, 学会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强调在这一层面上的应用。

2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思想及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基本点:一是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学与教的活动要在信息化环境中进行, 包括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课堂网络、互联网络等, 学与教活动包括在网上实施讲授、演示、自主学习、讨论学习、协商学习、虚拟实验、创作实践等环节。二是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把课程学习内容转化为信息化的学习资源, 并提供给学习者共享。充分利用全球性的、可共享的信息化资源, 作为课程教学的素材资源。利用共享的信息化资源与课程内容融合在一起直接作为学习对象, 供学生进行评议、分析、讨论。三是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 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创作, 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让学生获得知识, 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造。

信息技术具有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功能特点, 它与教育整合的应用会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多方面的变化。

(1) 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 并作为教育信息加工、协作、研发的工具, 将使课程整合具有开放性, 并以资源为中心。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成为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

(2) 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 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 扩充教学知识量, 使学生开阔思路, 了解百家思想。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能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过程中, 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应用。

(3)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够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跨越师生之间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及认知过程体验上存在的鸿沟, 既可以构建个别化的学习环境, 也可以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 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最大限度的实现认知过程与感悟、体验过程的统一。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和手段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在网络环境下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融为一体, 使受教育者都可以享受终身的和最好的教育, 实现人类按需学习的教育最高境界。

3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措施

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就是要在体现教学规律、落实教学原则、应用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策略上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所具有的教学功能特点和所提供的多种沟通机制的作用, 使教学活动按照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变革和发展。

(1) 教师素质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因此, 把对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训作为首要任务, 常抓不懈。使教师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提高信息技术技能, 增强教师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 驾驭学科教学的能力。

(2) 构建以发挥学生认知主体作用为标准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以信息技术作为教和学的工具, 突出学习过程和信息资源的设计, 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整个学习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探索者和研究者, 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逻辑分析讲授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 构建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新模式。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新模式, 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结合自己的认知能力确定研究课题,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 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 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4) 大力开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育教学媒体课件, 丰富教学资源, 达到信息技术促进学习的目的。提倡以用代学, 学以致用。充分发挥媒体技术的优势, 提供开放式的课堂,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的效率。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将彻底改变现有教育教学的过程与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参考文献

[1] 周雷, 扬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方法和实施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06 (4) .

[2] 张建武.对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 2005 (6) .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范文第6篇

1.您是怎样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目标、途径与方法的?

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目标:

(1)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信息文化基础,培训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文化,其内涵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等四方面的内容。

(2)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4)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技术手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途径与方法:

(1)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2)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

(3)吸取“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理论的优点,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4)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

2.您是怎样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的?您在教学实践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误区?今天的学习对您有哪些启示?

提示:在回答本问题时,可以结合您在教学中遇到的误区,从技术方面、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方面、教学资源应用方面、教育信息化应用方面等来回答,并结合自身的特点,答出这些对您教学的启示。

3.应当根据什么来确定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选题?

上一篇:信息化考核管理办法范文下一篇:先学后教的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