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研讨范文

2023-09-22

初中物理教学研讨范文第1篇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大家感谢市教研室领导——时老师,邹平教研室领导——杜老师,以及美丽的礼参中学的领导,给我们大家提供了一次绝佳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使我们受益颇多!

昨天下午,我怀着学习与鉴赏的心态观摩了四节好课。现只对其中的第1节和第3节课发表一下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由于两节课的执教者都是市级优质课的获得者,所以他们的教学设计和基本素质都很高,学生的表现也很好。本人只是一名普通的乡镇中学物理老师,由于水平有限,不敢过多地进行评判,点评只从个人角度出发,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行和授课者批评!

先说一下这两节课的内容,第1节宋老师执教的是一节新授课,引导学生学习了功的概念和计算等内容;第3节徐老师执教的是一节复习课,引导学生梳理了欧姆定律一章的重点知识。

下面,我从教师素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与实施四个方面分别评一个这两节课。

第1节 功

一、教师素质

宋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语言规范,普通话好,教态自然,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板书简洁,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将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并且效果良好。

二、教学理念

综观整节课,可以看出宋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基本能够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标基本理念。如教学伊始,宋老师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如书本、文具盒等感受做功,使学生在体验中思考、交流,领会什么是力学中的功。这些器材易得,效果良好。

宋老师授课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地发挥学生了的聪明才智。教学中主要使用了“问题引导→学生活动→问题引导→学生活动→”这样的模式组织教学,使学生的思维不停步,逐步将学习引向深入,实现了高效教学。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概念课的高效教学样板。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是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根据学生特点和本地教学实际将教学目标细化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

课程标准中对“功”这一知识的要求:

3.1.3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3.2.2知道机械功。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的含义。

针对本节教学内容,宋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能说出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2.明确计算功的大小的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每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3.能应用公式W=Fs进行简单的计算。

目标的制定基本上是科学的,虽然没有点明“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但在教学中确实是结合实例进行的。

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也非常合理。

四、教学设计与实施

本节课的教学中,宋教师以故事引入,激趣引新,然后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设计了前后连贯的五个活动:感受功、描述功、分析功、计算功、深化功,利用学案和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走进功的世界。这些活动突出体现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的活动比较充分,符合概念课的设计理念。最后盘点收获,进行总结。

整节课的教学结构合理,教学思路清晰,各环节的设计符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均以实现本节课的某个小的教学目标为基础,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 疑惑1:引课的故事是否合理?这个故事越听越像个故事,不论是将30斤大米运回家,还是将一大桶水提回家,从物理学角度来分析,“大米”和“大桶水”的位置改变都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这个改变物体位置的力肯定做了功。所以说,“从力学的角度来看,基本上没有做功”这一说法是不严谨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

疑惑2:物理符号和语言是否范?物理量应该是斜体,而单位应该是正体,课件中忽而正体忽而斜体。教学中的语言“W2做的功多?”应该是“力F做的功”。

疑惑3:焦耳简介是否过简,展示文字介绍后没等我读完一行,教师即可始问:你从焦耳身上学到了什么?

第2节 欧姆定律复习

一、教师素质

徐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语言规范,普通话好,教态自然,具有较强的亲合力,擅于使用肢体语言,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特别是对学生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能力。徐老师特别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尊重,注重启发引导,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开展教学。能熟练运用实验和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二、教学理念

徐老师这节课,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做到有效引导,对于学生活动敢放擅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展现了较好的课堂调控能力。

本节课,以电学中的两大实验为中心进行展开,体现了物理课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注重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对“欧姆定律”这一知识的要求:

3.4.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

针对本节教学内容,徐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道电流和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

3.会利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目标的制定基本上是科学的,虽然没有说明“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但本节课是复习课,徐老师在教学中对两大实验的细致分析已体现了这一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虽然不能实现“理解欧姆定律”这一目标,但本节课已解决了一部分,后面跟上的习题课就会继续解决这一问题。

四、教学设计与实施

本节课,徐老师以实验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利用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复习了欧姆定律(问题1)、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问题2)、伏安法测电阻(问题3)。

从目前教学来看,很多学生对电学实验复习的认识是浅层次的,不经教师引导,很难深入达标。

目前中考对电学实验的考查要求,不仅让学生知道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电路图、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还要求学生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试验;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价。

徐老师这节课,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一步一步,一步二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两大实验,加深对实验的理解,使学生能够达到课标和中考对这两大实验的考查要求。

现在初中的复习课很难上,一是因为时间短,内容多;二是没有一个好的模式供借鉴。徐老师利用这节课,为大家提供了一节复习课的样板课,纯干货!这样的知识复习课,后面再加上一节习题课,效果肯定棒!

疑惑1: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复习时,是否应该对适用条件“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进行强调?这可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关键部位!

疑惑2:对画电路图的规范性是否应该加强?比如用直尺画。对学生画错的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图象的处理能否更加深入?U=IR。

疑惑3:多次测量的意义?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课件展示太快了!(连电路和展示答案)

初中物理教学研讨范文第2篇

摘 要:初中化学侧重点在于为高中化学奠定良好基础,对于如何加强化学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方面也非常重视。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情境生活化非常重要。教师应当从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入手,在化学教学中纳入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和教学例子,文章就针对初中化学情境生活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采取措施展开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化学;情境生活化;教学研究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2.025

教学生活化是教学过程中常常谈及的话题,教学不仅是传授教学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教学中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并运用它来改造生活、改造世界。初中化学情境生活化处于发展阶段,还面临着许多难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对生活的认知,以及教师对生活资源的开发等,都影响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师不仅要提升教学技能,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状态,使学生对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才有利于教学情境生活化,学生才会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提升。

一、初中化学情境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加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

课堂本身应当与生活联系紧密,课本知识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认知,更要加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果运用情境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就能有效加强课堂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初中化学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密不可分,如各种金属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及化学方程式、如何制造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等,都与生活直接相关,在教学中实现教学情境生活化,能够使课堂知识为生活服务,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到九年级才开始接触化学,化学学科中方程式的正常书写和涉及的守恒定律等都有一定的学习难度,通过情境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深刻认识到如何运用化学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从而看到世界更有趣、更多元化的一面。

例如,初中化学中讲到对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农村中的秸秆、生物的排泄物等都可以实现供能,而石油等能源物质是不可再生能源,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还能打开学生视野,认真发现生活中还存在哪些物质可以提供能源,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初中化学的兴趣。

(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各种教学活动都要为提高学生的能力做准备。利用化学实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利用知识教学能增加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教科书中的知识去改造世界,运用化学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和发现生活中存在的化学现象,这种能力就是实践能力。

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少不了初中化学情境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和实施,从教学中寻找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渠道,通过生活化情境的模拟和演练提高实践运用能力,使初中化学课堂起到提高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促使初中化学课堂质量和课堂效率的提升,让学生意识到初中化学的重要性,用实践能力来发挥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影响初中化学情境生活化的因素

(一)教师方面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教学的实施者,要实现教学的改变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就要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使教师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要去开创机会不断提升自我。要想实现化学情境生活化,教师就应用化学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看待生活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才能挖掘生活中存在的化学教学素材,才能更好地实现初中化学情境生活化。通过这种教学手段,更能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二)学生方面

学生是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和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与否会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元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特点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也会影响教学的实施。有些学生喜欢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较好地理解抽象的化学知识;有些学生不喜欢生活化的事例,虽然这些事例能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学生对教师的喜爱程度也是开展教学的关键,因此学生的学习态度、对教师的喜爱程度以及不同的学习风格都会影响情境生活化的实施,教师应当综合考虑,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学校方面

学校的教学政策及资源的分配会直接影响教学,如情境生活化有时需要教具,有时需要多媒体来创设情境,这些都是由学校教学资源决定的,学校对初中化学的重视程度也决定了情境生活化的教学研究。有些重点中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升学率,会削弱化学教学时间,同时也会给教师较大的教学压力,使教师难以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来实现教学情境生活化。学校对情境生活化教学的支持与否,也影响着初中化学教学的顺利开展,有些学校不重视专题项目的研究和开展,没有一线教师研究如何顺利开展情境生活化教学,也难以改变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

三、初中化学情境生活化的教学现状

(一)较大的升学压力减少教学研究

如何开展初中化学情境生活化教学一直是教师研究的重点,同时也是一线教师努力的目标。大多数初三的教师都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和较重的教学任务,难以分身进行相关的教学研究,难以研究出具體的教学措施。学生由于较大的升学压力,也更习惯于灌输性的教学方式,认为只要背过就能得分,不利于教学研究的开展。还有些教学研究仅浮于表面,没有挖掘教学背后的真实现象,在研究如何实现情境生活化教学时严重脱离课堂教学,是一种想象中的提升和措施,没有经过检验和反馈获得的研究是一盘散沙,不适用于真实的课堂教学,还有些学校的教师会有为了评职称而开展教学研究的现象,没有真正想提高实际课堂教学质量。

(二)缺少经验型专业教师

要实现情境生活化教学,首先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社会阅历,能够根据教学特点和知识点列举出类似的生活场景或生活事例。新教师虽然有,但是缺少教学经验和生活阅历,难以实现情境生活化教学。大多数学校都是年轻教师担任初中化学教学任务,虽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但因缺少教学经验,使得教学欠缺厚度,难以创建情境生活化教学,对知识点的呈现也局限于教学方式的改变。

另外,教师还缺乏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没有充分认识到情境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行,

对于课堂素材的挖掘、课堂情境的创建及学生学习态度的了解都缺乏认识,难以从核心去理解教学活动,难以发挥初中化学的教学效果。

(三)缺少实践教学时间

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少不了实践教学,初中化学中蕴含的生活场景值得挖掘,生活中存在的化学现象也应当充分关注,教师应当多利用实践教学时间去创设情境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生活中蕴含的化学现象。由于应试教育背景下对学生升学率的要求导致大多数学校缺乏实践教学时间,大多都是通过课堂的讲述获得理论知识,实践课也逐渐失去意义,流于形式化。就连化学实验实践课都少之又少,学生对于教科书的理论知识缺乏检验的机会,只是通过机械的方式去记忆,难以运用到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更难以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去发掘生活中存在的化学现象。实践时间的缺乏还剥夺了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的机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也缺少培养途径,不仅不利于初中化学情境生活化的教学研究,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方向,难以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四)课堂教学设想过于理想化

教学环境对于教学来说比较重要,教学场景的构建也影响着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迁移能力,大多数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能够完成题目,但是转换场景或改变了特定的教学环境就难以实现知识点的迁移,这不仅是因为教师缺乏对教学情境进行生活化的处理,还因为教师把课堂教学设想得太过理想,认为教学环节只要按照设计的思路进行,学生就能得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提升,殊不知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各不相同,对于场景的喜好也不相同,因此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些教师没有充分构建教学场景,对于教学效果的把控过于理想化,对于生活化的场景把控不当,也缺少充分的挖掘和构建,因此学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没有得到预期的提升,也容易丧失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打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情境生活化的教学场景也难以构建。

四、初中化学情境生活化的具体措施

(一)学生方面

1.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大多数家长抱着只要学生成绩能够提升,其他事情都不用管的教育理念,因此大多数学生都缺乏生活常识,表现出生活能力较为低下的情况,这样的现状难以促进教学情境生活化的实施,因为缺乏生活常识会令学生难以理解一些生活化的场景。例如,讲到能源物质开发时,农村中的秸秆可以用来提高能源,大多数学生没有见过秸秆,难以实现情境生活化。家长和教师应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习和生活,加强对生活常识和生活现象的了解,不要遏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让学生适当冒险和尝试,培养其对生活的探索精神,有利于打造情境生活化教学,也能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2.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位学生都存在差异性,生活背景的差异、学习风格的差异、学习态度的差异以及学习习惯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教师应当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才能更好地为情境生活化教学服务。例如,有些学生喜欢理论性较强的生活场景,有些学生喜欢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教学活动。如在酸碱中和反应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厨房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盐中的NaCl和醋中的CH3COOH发生酸碱中和反应,能够给予食物更美味的口感。不仅如此,吃饭的过程中胃酸的消化作用也存在化学反应。总之,采用多样化的例子来说明教材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容易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

(二)教师方面

1.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社会的飞速发展使教育内容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体系也应当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具备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和学习习惯,能够联系相关的热点话题创设教学背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点的迁移和灵活运用。在实现情境生活化教育中,教师也应当时刻观察生活中的化学教学资源,不断学习如何在多变的教学环境中实施教学,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例如,要不断参与各种培训活动和教学研讨会,拓展自我见识的同时不断更新教学经验和教学职能,能更灵活地处理生活中的化学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

2.提高教师挖掘生活素材的能力。能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化学现象是教师的一种能力,教师还应具备挖掘和迁移生活中化学素材的能力,将生活中的化学素材经过恰当的处理后运用到课堂中,用于课堂教学服务,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更好地理解抽象化学的现象和化学过程。例如,酸雨的产生、温室效应的存在等社会现象中都存在化学反应,都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教师应当将这些生活化的现象经过合理的处理后纳入教学之中,更好地创建情境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三)学校方面

1.提高对初中化学的重视。学校应当加强对化学学科的重视程度,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时间,并让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教学活动的研究。学校要充分支持初中化学的教学研究活动,给情境生活化教学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例如,增加对化学学习效果的考核,注重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在情境生活化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及学习能力的提升,加强对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的考量,真正发挥初中化学情景生活化的教学效果。

2.增加初中化学教学资源。初中化学中涉及许多化学实验,实验教学也是提高学生能力最重要的渠道,在实践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取得进步。学校应当增加对初中化学教学资源的投入,建立专业的化学实验室有利于化学实验的开展。例如,厨房中存在许多化学现象,各种酸碱反应、燃烧与灭火的知识、各种物质在空气中的燃烧都与厨房息息相关,学校完全可以打造一个“厨房实验室”,将生活与化学实验相联系,为生活服务也为化学教学服务,从而实现初中化学情境生活化教学。

总之,情境生活化教学是教育过程中的研究重点,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渠道,影响情境生活化的发展因素由于教学环境的复杂而变得复杂,需要教师、学生和学校三方的努力才能共同构建情境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和运用初中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郑韶花.初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探析[J].新课程(下),2019(9).

[2] 吳光发.浅谈初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J].学周刊,2018(29).

[3] 曹建华.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8(2).

[4] 欧会燕.关注当下  联系生活——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新思路[J].知识文库,2018(11).

[责任编辑 胡雅君]

初中物理教学研讨范文第3篇

摘要: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宪法学研讨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其教学理念包括以人为本的理论层面的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的目标层面的教学理念和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宪法学;研讨式教学;教学理念

作者简介:尹长海(1969-),男,苗族,湖南绥宁人,博士,邵阳学院政法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宪法研究与教学。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教学理念是指导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仰或信念。教学理念有理论层面、目标层面和操作层面之分。科学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宪法学研讨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与宪法研讨式教学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宪法研讨式教学理念包括理论层面的教学理念、目标层面的教学理念和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

一、理论层面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现代最主要的教育理念。“本”是指事物的根本,在世界万物万事中,“人”才是根本。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全面地了解学生,深入地研究学生,有效地服务学生。教师只要落实好“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教学工作才能做实、做好,才能把促进全面学生发展。

在宪法学研讨式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是要以人为主、以人为重、以人为先,面对当今越来越多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而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学生观”是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教鞭下,对学生采取同一评价标准和整体划一的评价方式,教师是教书的机器,学生是学习的机器,教师看重的是学生的分数,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传统教学上的失误或失败,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学生观”必须得到彻底的改革。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即教师在宪法学研讨式教学中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差异,研究差异,从学生的角度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既关注那些将来可能成为“家”的少数学生,更要关心那些将来成为“匠”的大多数学生,实现教育教学面前无差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宪法研讨式教学中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在宪法研讨式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具有“服务”意识,宪法研讨式教师不再是唱“独角戏”,教师不再是课堂上高高在上的权威神圣不可挑战。在宪法研讨式教学中,教师必须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服务,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服务意识。

在宪法研讨式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来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宪法研讨式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给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讨论、有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另一方面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特别是学生的不同意见,教师不要强求课堂上一致的标准答案,而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宪法研讨式教学中自己来推导出结论,领悟发现、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在宪法研讨式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教师必须具备宽容的心态。当今学生个性越来越张扬,也许会在宪法研讨式中出现突发事件,学生提出与当今主流价值观相悖的观点和看法,给宪法研讨式教学带来不利影响。面对突发情况,教师首先要冷静,不要以言语压制学生,要允许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其次,教师要宽容,换位思考,俯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主流价值观思考。教师具备宽容的心态,就具备了教师的爱心。爱和感动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宽容,因为宽容是一种无声而有力的教育,是一种爱和感动的教育,换来的必是教学的双赢。

二、目标层面的教学理念——有效教学

宪法研讨式教学有其教学目标,即实现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作为宪法研讨式教学目标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丰富学生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所储备知识的结构体系,是一个人经过专门学习培训后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宪法研讨式教学要求学生所达到的目标是既有宪法学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宪法学拓展知识。宪法研讨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学生将来担任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

宪法研讨式教学既注重宪法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也注重相关知识的介绍,学生在掌握宪法学基础知识基础上,通过讨论或辩论向外延伸和拓展相关知识。学生为了在完成教师布置的研讨式教学的任务,必须查阅相关资料,拓展与宪法学相关的课外知识。因此,宪法研讨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合理、丰富的知识结构。

(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通过宪法研讨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提高学生文献检索能力。教师布置宪法学研讨式教学选题后,要求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解决每个选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文献检索能力提高了。

第二、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宪法研讨式教学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

第三、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宪法研讨式教学要求学生对查阅资料,并对每个选题撰写1000字左右的发言稿,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提高了。

第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宪法学研讨式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而且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讨论或辩论,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了。

宪法研讨式教学这种民主、和谐、开放式的教学,有助于解放学生的口,让其去问、去说、去讲、去辩,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长才干;有助于建立“主—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三)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人格是指人类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是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映的特征。人格包括两部分:性格与气质。宪法学研讨式教学中学生之间互动、师生之间互动,这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懂得尊重和合作,懂得如何面对课堂上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利于学生形成沉稳的性格和良好的气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三、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自主、探究、合作、创新

宪法研讨式教学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具有自立性,即学习主体都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人;自主学习具有自为性,即学习主体能够进行自我学习和思考;自主学习具有自律性,即学习主体对自己学习的自我约束性和规范性。

宪法学研讨式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布置课堂研讨选题后,要求学生根据选题查找相关资料,对选题进行分析、思考。改变传统教学中强调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宪法学研讨式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具有四个方面特点:第一、探究学习的主体是学生;第二、探究学习离不开教师指导;第三、探究学习从问题或任务出发;第四、探究学习必须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

宪法学研讨式教学强调学生探究学习,学生在对教师布置的选题进行深入探究式的研究,即对选题所涉及到的研究现状、观点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要进行创新研究,在辩证分析基础上提出自己新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宪法学研讨式教学的探究学习,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更重要的还能培养他们的探究和创新能力,增加他们的情感体验。在探究学习中,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获得同样重要。

(三)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的、系统的学习策略,通过分组方法,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和任务。合作学习是一种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的学习策略。

宪法学研讨式教学通过分组讨论对选题形成小组观点,然后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进行课堂研讨,通过课堂研讨环节,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宪法学研讨式教学中的分组讨论和课堂研讨都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

宪法学研讨式教学属于问题式合作学习。问题式合作学习是指教师和学生互相提问、互为解答、互作教师、既答疑解难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种合作学习形式。这种合作学习模式又可分为生问生答、生问师答、师问生答等方式。在宪法学合作学习中,能够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交往能力、竞争意识。

(四)创新学习

创新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教材,不盲从于权威观点,不依循于常规方法,也不全盘否定已有观点,而是以现有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等学习活动。

宪法学研讨式教学中学生独立探索、小组讨论、课堂研讨和总结提高等环节都要求学生进行创新学习,都体现了创新学习的精神。宪法学研讨式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世健.“体验式教学法”在宪法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研究[J].教学实践与研究,2011(8):181-182.

[2]邹扬.宪法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6(2):134-136.

[3]王太高.深化宪法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4(6):88-89.

[4]王艳萍.“宪法”课程的重构与教学方法[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2009(6):12-15.

初中物理教学研讨范文第4篇

阅读可以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走近 我们;阅读,让我们记住历史和时间„„让学生爱上阅读并成为 伴随终身的好习惯至关重要。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好动, 自我约束力差等特点,加上缺少生活的经验,导致了他们阅读量 少,阅读的积极性不高等事实。那么,应如何引导学生爱上阅读 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浅谈一下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注重朗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掌握朗读的方法是阅读

教学中的一个训练重点。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 朗读的指导与训练。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语言,更有助于审美教 育,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朗读能发展学 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语言文字 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 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 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实 践经验也告诉我们,朗读是学生领略课文蕴涵情感的最佳途径, 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 如,在教学《草原》中“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表示我的愉快” 时,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地停顿;二是要读出重音。“那里 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 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将 会感受到草原的天,由于没有遮拦,显得格外开阔,也叫人特别愉 快。有了这种体会,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这种意境,也就会无拘无 束地读出作者那种对草原的热爱之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课文

中,进入文章的意境,学习效果可见一斑。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 要重视指导有感情地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

二、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

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产生新的期 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启动了。他 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

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教学中,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

阅读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 带头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倍加珍视 和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 化。小学生还处于儿童时期,其感情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他们在 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 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老师应从学生的面部表情、朗读的声 调、发言的措辞,敏锐地觉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学生心头涌动。教 师要适时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他们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 感的波纹必然会渐渐地涌动起来。如,在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 光曲》的内容时,通过图片、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月光曲》的意境, 从而进行感悟、欣赏,再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 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 使学生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心驰神往,激起孩子 极大的兴趣,拨动他们的心弦。

三、评比激励,促进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

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 项活动要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 查、评比。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鼓励,让 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1.在阅读活动中,我及时表扬那些敢于质疑,并积极围绕疑问 探究的学生,促进学生在阅读中勤于思考,主动探究。 2.定期将学生的阅读积累本在班上展示。评出阅读积累做得

好的学生,以帮助学生形成阅读与积累相结合、阅读要动笔墨的 良好习惯。

3.每一次学生习作,我都要求学生用规定的符号画出自己习

作中用上的课外阅读积累的好词佳句,并进行评比奖励,极大地 提高了学生积累的兴趣,形成学以致用的好习惯。

4.每周评选两名阅读之星,以此激励那些阅读习惯好,阅读持

初中物理教学研讨范文第5篇

《中国教师报》记者李炳亭把高效课堂概括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可以这样朴素的理解为;课堂要呈现丰富性和多样性,不可否认琳琅满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取所需。同时强调课堂是学生成就人生梦想的舞台,是展演、激扬青春的芳草地,是放逐人生的跑马场。

其实质内涵是以导学案为统领,以小组建设为保障,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三维目标为依托,以发学生发展为终结目标,最终接近于理想课堂的教学形式。

其要求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任何改革都必须有其理论依据,课改的理论依据就是课标,高效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了课标中的两个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由“灌入式”向以探究式教学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接受式”向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的转变。

山东杜郎口模式:“10+35”,“三三六”教学模式

10+35(时间分配;师讲少于10 分钟,学生活动多于35分钟),三三六(前一个三是指大容量、快节奏、立体式,(教所谓立体式就是:将学习任务分配给每个同学、每个小组来完成,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所谓大容量就是:以教材为基础,通过各种课堂活动形式拓展、演绎、提升;所谓快节奏就是:紧扣学习目标和任务、通过周密安排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的效果。)后一个三是预习、展示、反馈,六是指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试)

山东乐昌中学271模式:

获取的知识:20%的知识—自学能学会;70%的知识—合作探究学会;10%的知识—教师教会

时间:20%(约束10分钟,教师诠释目标,组织课堂教学);70%(约束3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展示点评,质疑拓展);10%(约5分钟—学生总结反刍,当堂检测)

课堂形式多种多样,甚至五花八门,“台上”学生或表演、或辩论、或讲解、或朗诵;“台下”学生或蹲、或站、或坐、或跪聚精会神、津津有味。课堂的气氛热烈而不失和谐,杜郎口的课堂发言几乎不用举手,学生站起来就说,说完自己坐下另一个接着说,但是由于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常常会遇到两个人甚至几个人同时站起来发言的时候,这时老师也不调解,学生同时说上一句半句的,就会有人让出来。这样的课堂:没有老师的呵斥,没有老师的“谆谆教导”,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老师“混”于学生中间,常常很难辨认。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自觉的激情投入,他们爱课堂、爱知识、爱学习!从以上两个学校的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都强调教师少讲,,那么教师少讲了教师做什么,少讲了学生怎么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把自己的岗位作个调整,由“讲师”变为“编导”,“编”就是编制学生活动的导学案,“导”就是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分析,及时进行点拨、指导。

教师少讲了,学生就要自主合作探究去掌握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预习环节就是整个课堂的基础和关键,这环节搞不好,后面的工作就难以开展,这就要求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 预习模块主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学生根据自学后对文本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预设学习目标。然后,学生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为展示课做准备。有了这样充分的预习课,展示课上学生的优秀表现就不足为奇了。

展示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本阶段的基本形式一般为: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回顾预习情况,进行组内、全班的展示和交流。其课堂教学预习、展示反馈模块都是占用正式课时的,有时是一节课,有时是两节,也可能是十几分钟,具体时间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而定,但这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些模块的教学组织形式都主要以小组活动和学生自学为主,都是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分组合作,即教师口述将本节学习任务平均分到小组内,一般情况下每组只完成其中一项即可;教师以试卷或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通过形式多种多样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感受交流,根据学习进程,不断生成新问题和学习目标。

一、分组:一般六人为一大组,二人为一小组。分组时注意成绩好的与差的搭配,男女生的搭配,性格

开朗与内向的搭配。并将组内人员编号,成绩好的为小号,差的为大号,回答问题时大号优于小号。 这一环节中,小组长的选拔很生要,他是个关键人物,其作用至关重要,小组长的性格一定要外向,如果一个小组长都不愿意参与讨论和展示,那么其他组员就不肖讲了。没有选好素质好,责任心强的小组长,那么那种课是很难搞成功的。

搞好这个环节,可以做到兵教兵,兵练兵的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教师方面:除了上面讲到的教师观念的转变“讲师”变“编导”之外,教师还必须加强自身业务素养的提高,要有广博的知识,同时要熟悉课程标准,全国只有一个课标,而使用的教材不同,作为教师必须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和体例,写出教材分析。无论任何模式,都必须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课标,不能降低,也不能拔高。

初中物理教学研讨范文第6篇

一、 全体教师就期中考试情况作试卷分析。各位教师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具体分析到了每一道题,每一位学生,找到了上半学期自己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了相应的措施。现就存在问题总结如下:

1、 学生良好习惯培养不够重视。如:学生的书写习惯、读题审题习惯、检查习惯等都存在一定问题。

2、 数学方面学生概念区分不清,基本性质掌握不够扎实。计算不过关,“直接写答案”“计算题”仍然有部分学生要错。

3、 语文科学生词汇积累还是缺乏;作文成绩偏低,写作中抓不住重点,写不出细节仍然是我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大问题。

4、 部分教师作业落实不够彻底,学生训练过的题型甚至是原题还在错。

5、 转差工作落实不到位。大多数教师都是开学接的新班,但在了解学情后对学困生照顾不够,并未对他们分层设计训练或完成练习后未能紧急追踪,加强训练。

6、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存在问题。部分年轻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钻研还是不够,有人还在逐段讲解课文,有人根据学校精神注重了互助学习却忽略了独立思考。

二、 教务处安排下步工作并制定相应整改措施。

1、 四年级教师要认真参加中心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每次要精心准备活动内容,并写好反思。

2、 本周开始,学校领导再次推门听课,重点落实各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落实达标检测。各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检测练习题。

3、 课后作业教师要根据学情分层设计,注意拔高,落实、强化、关心学困生,做好突优转差工作。各教师要在本周制定出突优转差工作计划。

4、 数学教师每天要继续强化口算训练。设计好每天课前的3分钟口算练习题,后半学期学校将继续组织全校的口算大赛,各数学教师要积极准备。

5、 语文教师要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除每周固定的读书活动时间外,语文教师要鼓励每位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重点是要辅导学生学会积累、做好积累,每位学生要有积累本,积累本将作为常规检查的一项。

6、 各教师要做好每单元的题型设计,认真组织考查,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

7、 各教研组要注重年轻教师的培养,对年轻教师要跟踪听课,最后要做好评课活动,年轻教师要主动请教同科老教师,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 校长结合中心校

四、六年级考试情况做最后总结。 根据汇总情况来看总体还可以,但要到期末保持这样的成绩,教师们还需像在自己鼓励学生一样继续努力,决不能掉以轻心,放松就要落后。各教师要根据学校安排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南焉小学

上一篇:电子装配实训总结范文下一篇:我只想做一只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