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云雾范文

2024-07-23

庐山的云雾范文第1篇

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李白(唐代)《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5.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6. 孟浩然(唐代)《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9.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10.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11. 宋之问(唐代)《别东林寺僧》

14.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15. 谢灵运(魏晋)《自咏示客》

18.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19.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20. 孟浩然(唐代) - 《彭蠡湖中望庐山》

21.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22. 青云直上九霄天,峭壁凌虚万丈渊;破雾穿云盘道险,蜿蜒曲折石桥连;崔嵬孤突龙崖秀,诡异峥嵘牯岭悬;岚影波光仙境界,登峰造极峙江边。——《赞庐山》

2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24. 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白居易《庐山桂》

25. 高人往来庐山远,隐士往来张长公。——李颀《送刘四赴夏县》

26. 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白居易《庐山桂》

27. 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韦应物《寄黄刘二尊师》

28. 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白居易《宿东林寺》

庐山的云雾范文第2篇

——《教学勇气》读后感

春花秋月总能引发诗人的感怀,而寒来暑往却能激起老师的惆怅,在你我的教学生涯里,这样的疲惫,迷茫偶尔会悄悄浮上心头,我们不知道“明天”是否还有继续的勇气。

面对教师这种心灵的迷失,帕克,帕尔默在他的《教学勇气》一书里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生物学、心理学、甚至物理学、化学、宗教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的很多观点都给我震撼的感觉,加之字里行间自然流露的对教师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让我更加愿意用心去聆听,去体会。帕尔默认为教学的困惑主要来源于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自我认同的分离,而当分离产生后,面对源自内心的恐惧,教师只能在面具后隐藏,与内心隔离、与学生隔离、与学科隔离、与同伴隔离……此刻,教师深感疏离的痛苦,深切渴望“不分离”。所以,帕尔默呼唤让我们重新认识自我,坦然面对恐惧,积极重建联系,在“共同体”中实现真正的教学,也重新找到自我的价值和教学的勇气。

毫无疑问,《教学勇气》正是冥冥中我们所要追寻的答案,更是对我们内心呼唤的回应。读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掩卷沉思,会不自觉地把帕尔默的描述和我的心灵状态或教学状态进行比照,在比照中感慨、顿悟!

1、“当我们把某种认定的方法技术捧上天的时候,就使得采用不同教法的老师感到被贬低,被迫屈从于不属于他们的标准。这时,他们必然会感受到痛苦。” 的确,在现实的教改实践中,时不时会有某种“教学方法”的流行,在流行的季节里,正如大家对“名牌服饰”的追随,不论内心是否真正认同,不论是否真的契合自身特质,大家都会自愿或不自愿的去使用,惟恐自己被排除在潮流之外。这样的使用,效果可想而知。做为一个普通教师,我不敢惶论这种流行的是与非,但我真的感受到“理性消费”的必要。当我们要选择某种“流行”的时候,我们应该先深入的去了解它,也深入的追问自己“这种方法所体现的价值是我所推崇的吗?我有推行这种方法的个性特质和优势吗?”。帕尔默认为“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的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这与我们中国的说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当我初遇“尝试教学法”的时候,那

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学的乐趣。而当年的激励纳粹“棒、棒、你真棒!”每次在别人的课堂听到就不自在,在自己的课堂使用也觉得羞愧,那时,我也会责备自己的落伍,而今,帕尔默终于令我释然,与其违心地痛苦地“时尚”,不如真实地坦然地放弃!

2、“也许课堂既不应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应以学生为中心,而应以主体为中心” 我们的教学经历了“学科中心说”“教师中心说”,而今已步入“学生中心说”,学生和学习过程比教师和教学过程更重要,教师的角色在促进者、学习同伴和必要的监控机制间转换。而帕尔默认为这几种方式均有启发性和优点,但又未能完全解决问题,要么教师成为权威,要么学生永远不会犯错。他提出应该以“第三事物”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专注这一“伟大事物”,构建复杂互动的真正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没有单方面的教学者,也没有单方面的接受者,更没有单方面的成长者,它就是一个五行相生相克的“相互影响”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里,真正的教学和教师的自我完善也就产生了。读到这里,帕尔默为我们描绘的美好愿景宛如就在眼前,只是,要实现它,真的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不过,我们已经上路了,不是吗?

3、“除了问一个诚实而开放的问题外,„明确委员会‟成员禁止以其他任何方式与焦点人物对话”

帕尔默认为“要想在实践中成长,一个是达成优质教学的内心世界,一个是由教师同行所组成的共同体。”对于后者,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非常重视,我们通常称其为“同伴互助”,在“同伴互助”中许多老师走出孤独和封闭,在互帮互助中迅速成长起来。但帕尔默的“明确委员会”与我们的“同伴互助”相比,却是别有一番洞天。需要帮助的人被称之为“焦点人物”,“明确委员会”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帮助他

——“没有忠告、没有过量确认、不会把问题转移给他人,不用提建议。共同体的成员只会提焦点人物诚实而开放的问题(如,这样的事情以前发生过吗?你有什么感觉?)……”读到这里,我的好奇心被极大的激发——这样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吗?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终于陷入了另一种沉思。帕尔默认为,如果“明确委员会”成员不能走进另一个人的心灵,其实根本无从知道另一个人所问问题的答案。而且除非这个人发自内心的领悟,否则任何的建议也会收效甚微。所以,只问问题好了,需要做的其实只是帮助焦点人物发现内在的智慧。从这一点上,我们不难看出帕尔

庐山的云雾范文第3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积累优美的词语,背诵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读懂段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庐山景色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积累优美的词语和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发现和体会重点句的意思及其与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你能通过读课题,表达出来吗?学生读课题。

想细细品味庐山云雾的奇丽吗?我们一起走近庐山的云雾吧! (二)、品析课文,悟情悟境

1、精读第1自然段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出在庐山众多景物中,作者最喜爱云雾。

你是从哪句话或是哪个词知道的呢?(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你能给“尤其”换一个词吗?

在庐山众多景物中,作者最喜爱云雾,那这句话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作者的喜爱?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再请学生展示,评议。

学生也有可能回答出云雾给他的感觉。

指导读第

三、四句,理解“腾云驾雾、飘飘悠悠”等词的意思。 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往庐山。引读: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此时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架起云雾,在天空中行走,进入了仙境。

2、精读第2自然段

庐山的云雾是那样的神秘,那它到底有着怎样的风采呢?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自由读,指名说。

会读书的孩子,还会把书上的文字变成脑海中的画面。咱们来试着读读第二自然段,这次要边读边想象,看看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自由读,想象。

孩子们,眼前出现画了没有?出现了几幅?我们一起合作,把这四幅画画下来好吗?要画云雾得先画什么?有了山的衬托,云雾才显得更加洁白!

请四位学生板画不同姿态的云雾。其它的学生,对照课文,看他们画得怎么样,待会儿,请大家来评画。

评画时,老师主要引导学生从位置和姿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帮助学生理解“笼罩”、“一条条”、“缠绕”、“茫茫的大海”、“天幕”等词,并分别指导朗读。

师小结:我们把书上的文字变成了一幅幅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理解了文中词语的意思。你们真会读书,真了不起!

庐山的云雾是不是只有这四种姿态呢?从哪儿可以知道?(……,千姿百态)

这个词是表示什么意思呢?在许多成语中,万千百都不表示具体的数字,而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想象一下,庐山的云雾还有哪些姿态呢?在什么位置,像什么?指名说。

小结:不同的云雾,站在不同的位置,它的样子( ),不同的人看,它的样子( ),这就叫(千姿百态)。

这么多种样子,用上书上的一句话就能概括,是哪一句?齐读这一句。 了解中心句。

3、精读第3自然段

这静态的云雾已经让我们心动,倘若有微风吹来,庐山的云雾便或聚或散、或浓或淡,更加神秘莫测。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这一段是又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自读,指名说。刚刚学完就能运用,真了不起!板书:瞬息万变。 谁知道“瞬息万变”的意思?

再默读这一段,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庐山的云雾变化得快,用“△”标出来。

指名说。怎么读这几个词,让我们感受到庐山的云雾变化真是迅速呀!自己试试练读这几个词。指名读。

庐山的云雾不仅变得快,而且变得(多),书上写了怎样的变化?指名说。 什么是“一泻千里”?你们还见过这样的景象吗?(洪水、江水等)一泻千里让我们感受到水流怎么样?(快、猛、远)

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带进去读读这个词。指名读,齐读。 为什么不把云雾比作洪水而比作九天银河呢?指名说。

它使我联想到诗句:(飞流……,疑是……),好美啊!咱们再来读读这种变化。 指名读。女生男生分角色读。

朗读就是这样,不仅自己的眼前要出景,而且要让别人也仿佛看到这这样的景象。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再来读读这两种变化。

看录像,请学生发挥想象力想想看,它还会变成什么,自由发言。

4、学习第4自然段

孩子们,你们现在在哪?可惜,我们就要这样和庐山说再见了,想走吗?愿意走吗?文中有一个词也表达了这种感受,是哪个词呢?(流连忘返)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把这一段齐读一遍。再读。读出依依不舍。 是什么让我们流连忘返?(庐山、云雾) (三)、及时总结,升华情感

教师总结: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变幻莫测,是庐山的一绝。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像庐山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有机会咱们一定要去领略一下祖国的美好河山。

(四)、多维互动、拓展练习

请把自己看到的有关云雾的景象给大家说一说或写一写!说或写的时候学习课文第

二、三自然段的写法。

(五)、落实目标,布置作业

1、背一背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把你喜欢的优美词句摘抄在采集本上。

六、板书设计

庐山的云雾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图中释义助理解,读中感悟促发展 ——小学语文送培教师汇报课

10月25日,余敏老师在三年级1班的教室里给大家呈现了一堂生动的阅读教学研讨课——《庐山

的云雾》。

整个教学过程中,阅读成为了主动的探索过程。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开展了自主学习。针对重点段落,教师创设了多种情境,以读代讲,以图代讲,成为了本课教学的亮点,在读与画中,学生轻松的理解了“笼罩”、“缠绕”、“弥漫”等词语的意思,既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又突破了难点,让学生从文字中感悟庐山云雾的美。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庐山云雾的美。在说说云雾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语言中描述庐山云雾的美。学法的及时总结,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

打下基础。

庐山的云雾范文第4篇

如今旅游业发展迅速, 由于世界遗产可以向人们展示历史风貌, 传承古老的文化, 迎合了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 而我国对于世界遗产的保护差强人意, 如何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 对遗产地进行合理、科学、理性的消费型旅游开发, 成为了众多学者与政府面临的棘手问题。

上世纪90年代早期, 中国引入了“社区共管”模式。1993年, 社区共管首次出现在贵州草海, 其希望提升社区居民生活水平并提高居民保护草海生态环境的积极性。社区共管模式在中国实施已有20年之久取得了成效, 其不仅给社区居民机会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促成了资源对立型社区向生态和平型社区的转变, 同时也解决了社区的民生问题, 促进了社区的发展。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调查

本研究采用了Likertt量表方式设计问卷, 针对庐山社区居民对于庐山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社区共管看法进行抽样随机发放, 以获得第一手的原始数据。共发放问卷50份, 回收问卷50份, 有效问卷40份, 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0%。

2.2 分析方法

2.2.1 信度分析。

问卷信度是指根据测验工具所得到的问卷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 反映被测特征真实程度的指标。信度的大小一般用信度系数来表示, 信度系数越大, 表明测量的可信程度越大。

2.2.2 效度分析。

问卷的效度是指问卷的内容是否充分覆盖了要调查内容的全部范围, 这是对问卷内容的一个整体的主观评价, 可通过计算Pearsont相关系数来测量, 相关系数越显著, 量表的内容效度越高, 一般要求所测变量单项与总和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3~0.8之间。

2.2.3 描述性分析。

通过Excel、SPSS软件对问卷最终数据进行分析, 得出数据的平均值与方差对当地居民眼中庐山的保护现状与对社区共管的看法做出模糊估计。

3 研究结果和讨论

3.1 信度分析

经内部一致性检验, 问卷整体Cronbach'st Alpha系数为0.662, 大于0.65, 表明问卷整体的内部一致性一般。其中各分量表系数为0.704、0.637和0.653, 都大于0.65, 表明各维度内部的一致性一般, 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总体说明问卷信度中等。

3.2 效度分析

在调查问卷有着一般信度的基础上, 经KMO和Bartlettt检验进行问卷的结构效度分析, 主要验证量表各项目与量表本身是否相符。问卷KMO值为0.881>0.5, 在0-1之间, 偏相关性较好。Bartlettt的球形度检验概率P=0.037<0.05, 表明问卷具有较优的结构效度, 问卷设计较为合理。

3.3 问卷调查描述性分析

一般认为, 从1 (“非常不同意”) 到5 (“非常同意”) 的Likert五分制量表得分平均值在 (1.0, 2.5) 之间表示反对, (2.5, 3.5) 之间表示中立, (3.5, 5.0) 之间表示同意。“社区居民保护意识”的总均值为3.13, 且除“保护庐山文化景观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M=4.48) 以外, 其余项的均值都小于3.5, 表明社区居民认为保护庐山遗产十分重要。但其中“当地居民十分了解文化景观遗产的概念”的均值为2.10, “当地居民十分注重保护庐山的文化景观遗产”的均值为2.75, 说明虽然社区居民认为保护工作重要, 但对庐山文化景观遗产的概念模糊和对其的保护工作较差。

“庐山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现状”的总均值为2.46, 位于 (1.0, 2.5]之间, 可见社区居民对于庐山保护现状的评价普遍不高。从具体的项目来看, “政府会定期宣传保护庐山文化景观遗产的重要性”均值最低, 说明政府在遗产保护的宣传工作不到位。此外, 在 (1.0, 2.5]之间的项目有“庐山的现代化对遗产保护有积极作用”和“管理部门对庐山文化景观遗产保护职权分明”。

“社区共管的态度”的总均值为3.68, 整体水平较高, 说明了大部分居民对“社区共管”持支持的态度。而“对社区共管管理模式非常了解”的均值为1.93, 表明居民对社区共管的概念基本空白。

4 结束语

4.1 研究结论

(1) 法律法规不健全

近年来, 江西省先后出台的关于对庐山风景区的保护措施, 也只是“照葫芦画瓢”, 没有依据庐山的实际情况与地方特点制定出效果好、可操作性强的措施。

(2) 旅游开发对庐山文化景观遗产的破坏

旅游开发对遗产造成了直接破坏与间接破坏。此外, 庐山的文化景观遗产出现了建设性破坏的现象, 人为复古、仿古的重建混淆了庐山发展历史的真实性, 破坏了庐山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

(3) 忽视对庐山古文化原真性的保护

由于小部分社区居民的保护意识不强与管理部门监管不足, 导致庐山古别墅改造, 仿造的事件屡禁不止, 掩盖了庐山别墅文化的原真性。

(4) 对社区居民的管理不到位

庐山内社区居民破坏性利用的事件屡见不鲜, 比如社区居民对庐山内自然资源的利用没有节制, 为了私利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条例进行狩猎、偷盗林木等行为, 尤其是在别墅的利用方面。

4.2 庐山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措施

(1) 建立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的旅游经营模式

庐山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是使社区居民可以获得持续收益以及遗产地文化的持续传承。社区共管模式下的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的旅游经营模式可以满足社区居民的诉求, 还可以使得社区居民更加直接的获益, 对庐山文化景观遗产原真性的保护与遗产地文化原真性的传承具有积极地作用。

(2) 设立“社区共管”的管理委员会

委员会应以庐山社区选出的居民代表为主体, 保证社区共管机构的代表性和管理水平, 并获得当地政府的支持, 更好地协调与政府管理部门的关系。并邀请第三方利益代表、学者、专家、高校教授等成立监督委员会, 负责监管社区共管委员会与庐山管理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

(3) 建立“社区共管”有效的运行机制

一个完善的机制需要包括监管机制、信用机制、激励机制以及反馈机制。监管机制、信用机制是对内的, 主要是社区、共管委员会、政府部门之间的信任度与相互监督, 激励机制、反馈机制是对外的, 主要是保证庐山内基层管理人员与普通社区居民对于参与管理与保护庐山遗产原真性的积极性, 反馈机制有利于通过外部的反馈加强委员会的内部建设。

(4) 构建社区旅游和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旅游的协调机制

在旅游开发中, 充分调动起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建设热情, 使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庐山文化景观遗产原真性的保护当中。这样不仅减轻了庐山文化景观遗产地旅游的压力, 同时还解决了社区居民的就业问题, 促进了庐山文化景观遗产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摘要:随着庐山的旅游开发与发展, 庐山文化景观遗产区所牵涉的社区与庐山的发展也产生了冲突, 庐山文化景观遗产难以得到保护。由此, 社区共管作为协调二者关系的一种方法与手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社区共管模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对庐山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分析数据得出庐山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现状, 并研究分析其他案例地提出基于社区共管的庐山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路径。

关键词:社区共管,庐山,文化景观遗产,保护

参考文献

[1] 唐远雄, 罗晓.中国自然资源社区共管的本土化[J].贵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2:97-101.

上一篇:八下语文6雪范文下一篇:世界杯32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