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税收风险管理论文范文

2024-07-13

现代税收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一、税收筹划风险的概述

想要深刻理解何为税收筹划风险, 就必须先解释税收筹划的含义。顾名思义, 税收筹划就是对企业税收工作开展的一系列计划, 它主要是纳税人为了企业利益着想,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投资、理财、经营等方式实现税收减免的一种活动。具体而言包括降低税基、推迟交税、设计筹划、分批缴纳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合理科学的筹划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 提高企业效益。但是筹划就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政策的变动、筹划不完善等原因所引发的问题就被称作税收筹划风险。

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强化税收筹划风险防范与控制则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损失, 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二、现代企业税收筹划风险

其一, 政策变动风险。税收筹划是在税收发生前依据法律规定提前设立的计划, 应随着政策的变动及时调整, 且不能违背法律规定。但是政策变动较为常见, 一旦筹划工作滞后于政策改革或者在实际筹划中忽视了现行税法, 就会影响筹划的效果, 甚至引起副作用。

其二, 违反法律法规的风险。法律是税收筹划工作不能触碰的底线, 也是企业应该坚守的道德红线。一些企业筹划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自身能力不强, 在选择优惠政策的时候没有考虑全面, 存在着违反规定的情况。这种风险一经发生, 不仅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 还会损害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其三, 筹划方案不健全所引起的风险。企业税收筹划要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市场规律和政策法规三方面内容予以确定。即便是做了较为详细的计划, 也很可能由于实际的复杂性导致筹划方案不够健全和系统, 没有把握好发展的动态特点, 从而影响筹划方案的结构稳定性, 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现代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一) 正确认识税收筹划的意义

要想从根本上强化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 做好风险的防范, 并解决当前所面临税收筹划问题,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树立新的思想, 提高对税收筹划的认识水平。明确了解这是法律允许的一种降低税收的方式, 也是解决企业税收问题的最佳渠道, 对于促进企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 要清楚的明确它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 即便不起决定作用, 也是帮助企业降低税收压力的有效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筹划的巨大意义, 推动税收筹划的科学运用。

(二) 及时掌握政策发展动向以便做出科学的税收筹划工作

税收筹划风险防范与控制最核心的要义就是要以政策为导向, 及时了解国家出台的规章条例, 并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做出调整, 以便做出最科学和详尽的筹划。所以, 企业税收工作者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库, 掌握最新消息, 把握好税收政策的发展方向。同时, 要与税务部门取得紧密联系, 增进双方的了解, 提高自身信誉和形象, 从而有效规避政策风险。

(三) 坚决遵守法律法规, 合法制定筹划方案

纳税是企业应尽的义务, 有专门法律法规来保证纳税活动的实施, 违反相关税法将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企业的声誉和未来的经济活动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牵连。因此, 纳税人必须要有法律意识, 坚决遵守国家法律。一方面, 纳税人要提高思想认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 认识到纳税的必要性;另一方面, 税收筹划方案的制定者必须要努力学习并掌握税收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税收筹划中首要考虑是否违反了这些法律条款, 及时把最新法律条款更新到数据库中。

(四) 加强筹划人员的专业能力建设

税收筹划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税收减负的效果, 他们是筹划方案的制定者和实施者, 如果缺乏专业素养, 很容易造成税收筹划违法或者税收筹划经济价值低的结果。因此, 企业要对筹划人员进行专业培养, 筹划人员也要具备更高的思想认识, 全面提高专业素质, 学习并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 制定筹划方案时要有大局意识和长远眼光, 提高在专业领域的敏感度。

四、结语

不可否认, 现代企业面临着更为巨大的税收压力, 要通过税收筹划工作减少支出, 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就必须做好风险的及时规避, 通过科学的防范与控制手段落实管控, 以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 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不可否认, 税收是企业资金消耗的主要形式, 合理的降低税收支出, 对于企业资金链的完善也有积极的作用。由于税收政策不断变动, 税收方案不一定能保证完全正确, 所以建立税收筹划风险防范机制, 落实好管理, 对于企业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对企业税收筹划加以阐述, 并对如何做好风险防范和控制进行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现代企业,税收筹划,风险,防范与控制

参考文献

[1] 王健.现代企业如何加强税收筹划风险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7 (10) .

[2] 陈静.铁路企业在公司体制下如何加强税务管理防范税收筹划风险[J].现代经济信息, 2013 (16) .

[3] 万莎.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筹划风险防范与控制[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906) .

现代税收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开始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升对税收筹划工作的重视,税收筹划工作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税收筹划工作指通过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等各项工作进行提前筹划,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纳税款或延迟纳税,最终目的是为了减少企业纳税成本,有效规避企业的税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当前企业税收筹划工作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是避税环节,企业利用国家税收法律的漏洞进行避税;二是节税环节,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应用税收政策优惠,了解税收相对额度,进而实现合理避税。例如国家西部开发工作中针对西部地区投资可以免除或减少企业所得税,企业就可以运用该政策进行节税;三是转嫁筹划,企业为了减少纳税,通过提高运营成本的方式将税收转嫁到其他企业中,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些内容都是在法律的支持下合理进行避税的手段。开展税收筹划工作,一方面能够有效帮助企业降低纳税成本,从而减少成本、增加收益、提升经济效益、还能够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通过税收筹划工作,能够有效帮助企业提升其内部管理水平,从而推动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获得发展,维持企业稳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应当加强对税收筹划工作的重视,依托税收筹划工作来提升企业的资金利用率。

二、税收筹划原则

(一)全局性原则

现代企业在开展税收制度管理时,首先要遵循全局性原则。所谓全局性原则,便是企业不仅要针对个别税负进行筹划,同时还要从整体角度进行税负管理。也就是说,企业不能过度重视税负金额的降低,必须在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进行税收筹划,由此保障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二)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工作的基本原则,只有建立在合法基础上的避税才能称之为税收筹划。为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是,首先要遵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纳税。当税收筹划与国家法律相冲突时要立即终止。其次,企业的税收筹划还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及时进行变化,由此保障税收筹划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三)财务性原则

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是建立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上的财务管理行为,因此财务性原则是税收筹划的重要原则之一。为此,企业税收筹划方案的制定要充分结合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一旦两者失去联系,必将导致财务相关决策受到影响,进而生成企业为过度追求税负金额降低而造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阻。

二、当前企业税收筹划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筹划工作认识不足导致风险隐患

税收筹划主要是借助税收法律的漏洞,因此可以达到合理避税目的。但前提是要合理使用,运用不当时,很容易违反法律要求。税收筹划不是逃税行为,也不是偷税漏税行为,是一种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合理的避税行为。但当前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常常发生扭曲,出现逃税、偷税频发的现象。企业工作人员对法律不够了解或对法律认知产生分歧,都可能产生一定的风险。当前大多企业缺乏对此问题的重视,甚至对税收策划产生一定认知误区,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不善。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员工缺乏对国家税收相关法律法规的正确理解和全面认识。企业缺乏专业的法律专业员工,税收筹划工作如果由非专业人员操作,很容易超出避税法律的相关底线。很可能发生企业偷税逃税的情况,违反税收相关法律,给企业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企业税收筹划工作需要专业人员,对税务法律进行全面考虑,合理采取措施进行税收筹划工作。

(二)企业税收筹划缺乏针对性

企业开展该项工作时,要依据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特点,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开展。但是,当前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普遍缺乏针对性,企业未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税收筹划制度,建立起来的企业也大多是一般原则,没有明确的制度导向,使得企业很难有效开展该项工作。同样,税收筹划的作用也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三)税收筹划缺乏原则性

目前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普遍缺乏原则性,这也使该项工作缺乏有效监管,导致管理工作混乱,缺乏原则性和规范性,导致企业税收筹划工作变了味,成为企业变相恶意偷税逃税的途径,不仅阻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更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税收筹划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在筹资过程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资金是现代企业正常运营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只有保障资金充足才能推动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然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企业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而面临资金问题。筹资是企业财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保障企业财务运转正常,优化资金使用结构,因此现代企业必须处理好筹资工作。税收筹划在现阶段企业财务筹资工作中取得了广泛应用,其优势在于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资本成本,并以此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在投资活动中的应用

与筹资相对应的是,投资也是关乎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财务管理工作,因此强化税收筹划在投资活动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企业管理者要对投资目标、投资方案及投资形式进行综合全面考虑,同时也要根据国家或地方政府的相关税收政策进行准确把握,并以此为基础科学合理的进行投资行为,为企业缴纳税额的降低及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在经营活动中的应用

经营活动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合理应用税收筹划的重中之重。为有效控制企业自身纳税情况,保障企业经营活动的稳定有效,首先要对企业各项业务开展及收入情况进行准确估算,由此实现企业的成本回笼、利润周期等计划的平衡。其次,税收筹划还能够准确计算税后利润,特别是在股息再投资时,税收筹划的应用能够有效规避投资风险。由此可见,税收筹划的应用,极大的降低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市场风险,并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

四、提高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提升认识,关注风险筹划

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中,要加强对税收筹划工作的认识,严格坚守法律底线,规避税收筹划风险。税收筹划风险一旦产生,很容易给企业未来发展产生严重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要认识到税收筹划的重要性和风险性,针对税收筹划工作要建立完善的工作计划,按照法律要求在范围内开展各项工作;其次企业要让专业人员开展税收筹划工作,发挥法律专业的作用,规避风险的同时为企业合理避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企业要做好风险控制工作,建立起监督机制,保障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明确目标,提升工作针对性

企业税收筹划工作与生产经营关系紧密,为此企业要根据经营实际建立起合适的税收筹划工作计划和目标。在开展阶段性税收筹划工作中,企业要针对阶段性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制定改进措施,推动工作有效开展。企业要切实提升税收筹划工作的针对性,为此企业可以完善岗位设置,将财务岗位下设纳税管理岗,落实税收筹划工作,提高该工作的针对性,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同时,企业可以根据发展情况建立起税收筹划安排。例如,X企业计划开展投资活动,企业在开展该项活动前首先进行了投资注册地选择。当前我国为了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给予了相应的税收优惠。X企业根据自身投资行业的性质及特点,选择了中部某省份优惠政策较多的地区。同时,企业为了减少税务支出,以设立分公司的形式开展生产经营,有效提升了企业的收益。

(三)遵循原则,落实相关工作

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工作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但企业仍然要坚持法律底线,遵循税收筹划相关原则。一是要坚持合法性原则。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下运行,使各项税收筹划工作在法律范围内开展。二是坚持时效性原则。企业要结合生产、运行、投资等工作,确保与财务管理工作保持一致,避免产生税收筹划滞后现象。三是坚持节约成本原则。税收筹划目的是提升效益,为此企业要选择合适方式,推动企业降低生产运行成本。

结束语:

税收筹划工作对企业发展十分重要,企业既要认识到纳税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又要合理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推动企业更好发展。

摘要:企业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工作能够有效减少企业税负压力,并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本文就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应用进行全面探讨和研究,希望推动我国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税收筹划,应用

参考文献

[1] 贠清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探讨[J].财务金融.2019.(8).

[2] 许德芳.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应用问题研究[j].财会学习.2018(2).

现代税收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税收筹划在国外并不鲜见,对此的研究已有二十多年了。而在我国由于法律法规政策的滞后性和人们认识程度限制性等原因,则是一个新的知识领域,内容体系尚不成熟,只是近几年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了解实践和关注。

1 税收筹划的概念及基本原则

税收筹划也称为纳税筹划、纳税计划、税收策划、税务计划。在西方发达国家,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而在我国,税收筹划仍处于初始发展的阶段,人们对税收筹划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需求,但也存在着一些疑虑和顾忌。对税收筹划的概念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税收筹划的内容既包括节税也包括避税和税负转嫁;另一种观点认为税收筹划仅仅包括节税。通常把只包括节税的税收筹划称为狭义的税收筹划,把既包括节税,也包括避税和税负转嫁在内的税收筹划称为广义的税收筹划。但在税收筹划的实务操作中,节税与避税难以严格划分,因此狭义的税收筹划与广义的税收筹划并没有显著的界限。另外,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必须遵循合法原则、有效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这是税收筹划取得成功的墓本前提。

1.1 合法原则

税收筹划必须遵守税收法律和政策,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保证所设计的经济活动、纳税方案为税收主管部门所认可,否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并承担法律责任。例如,财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的,以税法为准,这不但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而且中国税法也是这样规定的,纳税人必须遵守。

1.2 有效原则

纳税人对有关交易行为所进行的税收筹划,一定要达到预期的经济目的,同时优化税收,节约税款。这就要求决策者具有税收筹划意识,对日常的经营活动和财务安排保持机敏的判断。另外,有效原则还要求所进行的税收筹划必须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匹配,不是为了筹划而筹划,当税收目标与企业目的发生冲突时,应以企业目的作为首要选择,这样也易于被税务主管部门所认可。

1.3 成本效益原则

税收筹划作为企业理财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和财会人员接受和运用。从根本上讲,税收筹划应归结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它的目标是由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决定的,即实现企业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也就是说,在筹划税收方案时,不能一味地考虑税收成本的降低,而忽略因该筹划方案的实施引发的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必须综合考虑采取该税收筹划方案是否能给企业带来绝对的收益。因此,一个企业一旦从事了生产经营必然要缴纳相应的流转税和所得税,如果向他提供一份筹划方案,可以让他免予缴纳任何税款,只要他把经营业绩控制在起征点下就可以了,但这项税收筹划方案是合理的吗?当然不是。这个企业的税收负担虽然为零,但其收益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种方案自然不是令人满意的筹划方案。牺牲企业整体利益换取税收负担的降低明显是不可取的。可见,只有当筹划方案的所得大于支出时,该项税收筹划才是成功的筹划。

2 企业财务管理下税收筹划的方法

税收筹划是一项实用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业务,涉及财务决策、会计核算、投融资、生产、经营以及法律等多个领域,如果脱离具体的实际情况谈税收筹划,显然是行不通的。但是,具体的实际情况需要理论的指导,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有必要对税收筹划的方法作一些了解。

调整成本法。调整成本法是指通过对企业成本的合理调整,抵减收益、减少应税所得额以减轻企业税负的节税方法。成本的调整应根据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进行适当处理,决不能乱摊成本,乱计费用。调整成本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存货计价法、折旧计算法和费用列支法。

收入控制法。收入控制法是通过对收入的合理控制,相应减少所得,减轻或拖延纳税义务以减轻企业税负的节税方法。这里必须明确,收入控制是根据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进行的合理财务技术处理,主要由以下途径来实现:利用公允的会计方法或准则设定收入时点;利用税收优惠,控制所得实现时间;控制应税所得额,以合法降低累进税率条件下得应纳税额。

运用低税环境进行税收筹划。选择低税区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技术开发区。低税区税收优惠政策之一是降低税率,减少纳税环节,优化税收环境。不仅给企业提供良好的税收条件,而且为企业创造了税收筹划的便利。此外,产业倾斜政策也给企业投资提供了政策选择和税收筹划的机会。

3 企业财务管理下税收筹划的应用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下税收筹划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企业筹资的税收筹划、企业投资的税收筹划、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税收筹划和企业利润分配的税收筹划等方面,以下将对企业筹资的税收筹划进行详细介绍并举例说明。

企业筹资可以选择权益筹资和负债筹资两种方式,两种不同筹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税收后果。筹资时影响税收成本的是筹资费用在计征所得税前的扣除问题,即两种筹资方式各自的资金成本率在计算所得税时的反映是不同的:借入资金要按照规定到期还本付息,但其支付的固定利息在税前列支,从而达到抵税的作用。权益资金具有长期性、安全性,不需要支付固定利息,它是以股息形式从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中支付的,不具有抵税的作用,这样就使得权益筹资的成本一般会比负债筹资的成本较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下的税务筹划,企业的税务筹划欲望在不断增强筹划意识也在提高,而且随着我国税收环境的日渐改善和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的增强,税收筹划更被一些有识之士和专业税务代理机构看好,不少机构己开始介入企业理财中的税务筹划活动。目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减免税政策仍然有操作空间,即使现有的减免税政策也没有完全到位,没有利用好,这是当前企业理财中税收筹划的最主要部分,也是最大的空间。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企业财务管理下的税收筹划在企业生存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越来越明显。

摘要:税收筹划是指这样一种经济活动,即纳税人通过对筹资、投资、经营、利润分配等事项的预先安排和策划,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达到税收负担最小化。本文先从税收筹划的产生和发展谈起,并进一步阐释了税收筹划和企业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而后文章用大量篇幅详细介绍了税收筹划在企业筹资、投资、经营活动及利润分配等财物管理活动中的具体运用。最后,论文根据我国财务管理的实践提出了若干税收筹划应该注意的问题。

现代税收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政府越来越放宽企业的市场准入原则,大量的中小企业涌入到市场上,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中国可以看到其发展在很大程度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中小微企业的资金来源不充足,科技投入力量不足,公司体系不完善。因此大部分这类型的企业都是通过节约成本来进行自己的经营,税收是影响企业收入和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税收筹划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小微企业营改增税收筹划方案的制定与选择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营改增;小微企业;影响

一、前言

纳税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节约成本方面的作用非常明显。现阶段我国企业由于主观认知、财务管理法规、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纳税筹划不能很好地开展,或由于不能正确解读纳税筹划的含义而变相偷税漏税现象严重。中小企业因为规模不大,其经济实力也有所制约。所以通过减税来实现净利润的提高是中小企业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对于纳税筹划的正确理解是:在不触碰有关法律、法规的条件下,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的了解,做出正确合理的规划,运用合理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减少企业所缴纳的纳,但其手段必须是合法的。纳税筹划在达到减税的目的是多少会钻了法律的空子,所以这也说明了我们国家还是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营改增”从字面上来理解,也就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它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减少了一层又一层的纳税行为。企业在“营改增”政策公布下进行的合理有效的纳税筹划的活动,最大的影响就是为企业减轻了多大程度的税负。所得税因为其负担重、可规划余地大的特点,所以在“营改增”背景下也就有了更多的操作空间。如何进行纳税筹划活动达到缩减成本支出,创造更多的收益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

二、小微企业的定义

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企业的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低于我国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标准的企业。其在认定标准上按照相关的规定必须符合以下几点: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总额不超过30万,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总额不超过30万,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

小微企业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资本规模小、职员少、经营方式可操作性强,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市场经济中小微企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促进了就业、加快了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

三、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税收筹划的影响

从2011年10月,国务院决定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将原本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由此小微企业将将营业说上缴改为增值税。营改增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通过增多相关增值税可抵扣的行为,使得税收机制更加合理,通过减少重复征税行为来促进企业的发展。税收政策的改变对其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纳税方法及纳税内容的影响

营业税与增值税是两个不同的税种,在计算方法上营业税是以营业额为纳税依据,按照营业额与对应的税率计算缴纳营业税,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增值税分为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采用得计算方法是简易计征,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而一般纳税人采用的是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其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是指当期销项税额扣除当期可以扣除的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在营改增后对于应纳税额的计算也就有所改变。小微企业在原来要求的与纳税义务相关的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地点在哪、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等方面也有了改变。

2.对企业税赋的影响

之所以营改增政策是为了通过减税这一途径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不断完善税制管理体制。但是因为每一个行业在生产经营上都有其特点,在营改增之后企业的税负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比如此次涉及到的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服务业、文化体育业等这些行业。凡是都有双面性,营改增虽然在很多方面达到了减税的功能,但是在一些行业却恰好相反。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营业税税率,营改增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影响也就不同。所以营改增对于企业的需要交纳的税的影响就需要企业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分析,不脱离企业实际情况来考虑。

四、小微企业营改增税收筹划方案的制定与选择

1.税收筹划方案选择

(1)纳税人身份

企业在选择纳税人身份时,在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要根据纳税人的经营规模以及会计核算健全程度的不同划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在仅仅考虑纳税负担时,企业以自身实际情况为基础估算企业整体税负,计算在“营改增”后增值税额的变化情况,如果税率大于3%,则继续为小规模纳税人;但是如果企业已经超过了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标准,那么可以采取业务分拆和机构分离适等方法来来减少税负。如果税率小于3%,那么企业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使其达到一般纳税人认定的标准来获得一般纳税人身份。

(2)兼营、混业行为

在实施“营改增”之后,企业会出现混合销售和兼营行为。按照相关规定,如果纳税人的经营中有不同税率的经营行为的,需要分别核算不同征收率的销售额,不能分别核算得从高计价征收;如果兼有应税项目,应分别核算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和非增值应税项目的营业额;未分别核算的,应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货物或者应税项目的销售额。企业应先进行分别核算避免从高计价征收,造成企业税负的加重;最后再对不同应税项目进行价格调整,实现最优税负。

(3)不同税率与业务类型的转换

增值税税率有各种类型,根据具体业务类型转换增值税税率,比如交通运输服务业的动产租赁税率是17%,进行业务调整,将其税率调整为11%。同时,企业还要综合考虑人工成本,以免降低企业税负。

2.税收筹划方案的确定

首先财务人员要对企业实施“营改增”后的税收环境的变化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不脱离相关税收政策的方向,最后制定出最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税收筹划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在以减税为目的制定相关税收筹划方案时,应该不与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相抵触,应该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来达到减税的目的。并且税收筹划方案敲定后就不应该一拖再拖,应该抓住机遇实施,趁热打铁。但是其也不同脱离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市场的发展情况与市场环境,企业想要达到一个怎样的发展高度。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中税收筹划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持一致性是税收筹划方案与企业整体发展方案的一个基本要求,放长线钓大鱼,不能只顾眼前,所以方案的长远性是很重要的。比如,虽然可能企业的纳税义务负担比较重,但是它企业开拓市场的成本,对于企业提高市场份额有着意义非凡的作用;当子公司成为一般纳税人后,纳税的负担也会加重,但是对于公司的整体税负来说是有所下降的,此时不能目光短浅,要站在企业发展的长远性、整体性角度上来分析税负。当然企业也需要考虑税收筹划的风险,如果税收筹划方案不能与与企业的的其它决策和相关管理保持一致性的话,就会起到增大风险的反作用。

五、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能够帮助小微企业在合法的范围内减轻税负,降低税收风险,贯彻落实国家消除重复征税、减轻税收负担的初衷。随着“营改增”进程的不断推进,新的税收政策越发受到小微企业的重视。同时,“营改增”在一些方面的减税功能也为小微企业的利润提高创造了机会,如何利用好这次机会也是此次政策的推出对于小微企业的考验。

参考文献:

[1]陈卓珺.浅析“营改增”后现代企业的税收筹划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4,(35).

[2]刘利.“营改增”政策下的企业税收筹划[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4).

[3]汤洪平.浅析“营改增”下的企业纳税筹划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5,(16).

[4]周彩云.“营改增”对部分中小微现代服务企业的影响[J].中外企业家.2015,(16).

[5]陈礼祥.“营改增”背景下企业税收筹划的相关建议[J].金融经济.2015,(16).

[6]吴凤婷.企业税收筹划与负债筹资的相关性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34).

作者简介:

罗振华(1981—),男,汉族,江西人,本科,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遂川县财政局,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会计税务。

现代税收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生工程日益受到更多百姓的关注。残疾人群体作为社会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和社会而言,帮助残疾人实现自身社会价值,将对社会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残疾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引导鼓励社会创办企业,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企业;税收管理;残疾人;权益保障

会企业的成立是为了帮助那些无法在常规企业里上班,但是本身又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拥有工作机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家对于企业的发展,也采取了积极的鼓励政策,以解决更多残疾人就业难问题,为社会谋取更多的。改革开放后,对企业征税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征收税金。这是在维护残疾人利益,对促进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社会企业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投资主体缺乏规范性

目前的企业多数变更为个体或者经营性企业,企业也如此。但是,为了实现企业退税和少税的目的,部分企业在相关信息和材料的变更上并不是申请全新的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变更,而是简单的与政府签订重组协议,顺势把退税协议一并签掉,这就使得部分企业实际上还是政府名义在操控,但是实质上转为某些个人,使得企业的投资主体很难规范化和明确化,进而导致投资主体不明确,很容易造成骗税的局面。

2.企业工作人员情况弄虚作假

所谓工作人员情况弄虚作假,是指企业工人的身份信息难以实现,部分企业没有真正坚持独立的法人、独立的场所、独立的会计、独立运作的“四独立”原则。如税务企业和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亲属关系,工厂不是独立的,很难区分员工,部分企业在正常工人的上工作。

3.企业与关联企业之间转移税负现象严重

部分企业投资主体不清楚,因为现有的税收激励从根本上限制了企业制度的改革,使部分集体企业书籍在保留集体资本,但从公司章程和相关信息发现被转换为个别股份。面对企业营业执照的“集体”性质,即使国税局、土税局、民政部门联合下发文件审查,也不能防止部分假民民企业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很难界定企业的性质,为了征收和管理隐患,残疾人的利益不能得到保障,使国家照顾民间企业不能真正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地点。

4.企业财务核算不规范

部分企业的财务核算相当不规范,虽然看起来关于残疾人员的材料都比较齐全,但是相关的考勤表和工资明细表就很难辨别真伪了,还有部分企业则是通过现金的形式发放,对于薪资明细都很难看到。对于残疾人的工资支付标准不遵循与健康工人同工同酬的原则,企业在支付残疾工资不匹配,实际支付很少的钱给残疾人,少数企业为残疾人提供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例如据相关数据显示,某县区2012年,全县企业残疾职工年人均工资和社保支出已经上涨到2.77万元,加上残疾职工教育、培训、管理等费用,残疾职工直接安置费用已超年人均3.5万元,而实际调查过程中,残疾人的并没有得到过多的体现,可见财务核算存在很大的问题。

5.管理手段有待完善

虽然征、管、查各系列都有众多的应用系统,但对大企业税收管理而言,这些系统在信息采集、运用分析等方面都远远不足。如各应用系统都没有对接纳税人财务管理系统,无法直接获取企业的财务数据,也无法充分运用企业的海量信息;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报表达几百种,报送到税务部门的往往只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其他信息残缺不全;由于我国实行属地管理,企业的所有核算单位并非都在一个税务部门管理,即使采集信息完整,也无法掌握整个企业财务核算的全部情况。这些因素,导致税务机关难以全面真实地掌握大企业的纳税能力、获利能力和实体功能。国家税务总局虽开发建设了大企业简易信息平台,但该系统属过渡期平台,在信息的完整性、全面性、分析和增值利用方面都有欠缺,仍需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误把偷税当策划。有些企业对纳税筹划的概念理解错误,认为缴纳的税款最终会全部或者部分退回,为了减少工作量就不入账或者推迟入账。主要表现为:一是不按照规定时限抵扣进项税额。因残疾人退税有限额且企业各月生产水平不稳定,为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有的企业根据本月的退税额度自行决定本月的进项税额,若本月销售收入不高未能达到最高的退税额度,则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进项税额推迟至下月进行认证。二是不按照规定确认收入。从事汽车销售的企业特别是4S店,一般都与银行、保险公司或担保公司合作,向客户提供汽车按揭、保险和其他代办服务业务,企业错误理解即征即退的程序麻烦,干脆收入不入账。

6.管理模式有待调整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大企业税收征管办法,影响了大企业税收管理向深层次、多角度、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管理格局上,大企业管理自身在体制、空间上愈来愈强的整体性、集中性与税务机关仍然相对固化的属地管理所造成的局部性、分散性的矛盾越来越明显,造成税务机关与大企业之间在职能、信息、手段上的不对称、不平衡越来越突出。

二、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1.规范企业投资主体

规范企业投资主体,某种程度上就可以放宽对投资主体的限制。事实上,若想要社会企业健康的发展,就需要避免政府作为其主要投资主体,应该通过市场竞争的形式,引入外在資本,加强企业自身的竞争意识,从而使其在竞争市场里游刃有余的发展。

2.严格把控企业入职人员

在现实工作中,由医院残疾人和医生负责残疾人的伤残鉴定、工作许可证和民政、企业部门颁发的证书。因此,实施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涉及民政、残疾人、卫生、税务等部门。只有负责协调、分工、共享、共享信息,加强密切合作,才能防止社会企业的税收欺诈现象。在信息甄别中,首先要加强对残疾人身份的识别,特别是医院和医生的资格,从源头上明确相应的责任要加以控制。

3.及时完善现行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首先,改变目前的单一的安置残疾人的方式方法,以便容纳更多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现所需的税收减免比例,完善现行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当地政府可以适当负担残疾人重新安置的费用,国家在相关的税务报表中对于相关政府和企业进行适当的补贴,或者根据现实的安置情况设定标准降低企业的税收部分。

其次,企业按照标准按照程序和权限批准,税收减免给公众。税务机关应当停止对不符合优惠税政策要求的企业的审批,并依法追回未享受的企业。同时加强执法的内部监督,执法人员在业务管理中发现不强烈的责任感,严格的管理不到位导致税收损失,要严格追究责任。

再者,严格协调各部门。为了确保税收激励政策的实施,税务部门要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工商、中国残联等部门建立长期信息交流系统,建立服务平台,根据法律支持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共同繁荣。

4.加大对企业财务监管力度

在实践中,企业、政府和税务部门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企业要加强和扩大,政府应该支持企业的发展,对其税务监督应该到位,如何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税务工作的难度。因此,企业的税务管理应严格控制,但也要不断完善管理办法。

三、结论

综上所述,残疾人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他们对于社会稳定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相对应的,社会企业的成立和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拓宽残疾人的就業面,保护残疾人就业的合法权益。而社会企业的税收管理问题,关乎到企业能够走的有多远。因此,完善企业在税收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将帮助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实现自身的创收。本文深入分析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为我国企业税收管理发展贡献绵薄之力。企业在经营及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好税收优惠的政策。

参考文献:

[1]周家倍.通过政策扶持促进企业发展[J].企业研究,2014(7):79-88.

[2]李卫东.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利用分析[J].财经界,2012(8):50-53.

[3]姜磊.税收新政对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企业,2016(5):20-25.

[4]胡广兵,张耀军.应进一步明确或调整现行的企业相关政策[J].中国民政,2012(11):120-124.

[5]刘菁,时立荣.从税制改革看我国企业税收优惠政策[J].公共管理研究,2014(2):69-74.

作者简介:陈婷婷(1985.11- ),女,北京市,汉,本科,现在就读在职研究生,信和惠民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现代税收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ppp税收优惠的提法,最早出现在2015年5月。当时,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落实和完善国家支持公共服务事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公共服务项目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可按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那么,我国目前对PPP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地方?《财会信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业界专家。

财政部建议在两个环节上免税

据了解,这次制定PPP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针对资产转移交易环节的税收,同时为维护市场公平,在保持税收政策的中性与公平的前提下制定的PPP有关税收政策,在主体税种方面,不宜对PPP项目的正常经营活动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不会对PPP开特别大的口子,也就是不会对PPP项目实施特别大的税收优惠政策。

在《建议》稿中,财政部表示,社会资本和政府在商洽合作协议时,双方应就该税收优惠政策对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影响进行测算并计入政府方的出资,相应地减少未来政府的财政补贴或降低收费价格,因此,通过税收优惠政策给予PPP项目特殊支持与直接财政补贴相比并无本质区别,而且还会增加前期PPP物有所值评价分析和PPP合同磋商过程的复杂性。

同时,财政部认为PPP项目广泛应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所有领域,现行税收政策体系已经给予了大量优惠政策。

公共领域PPP项目主要集中应用于轨道交通、供水、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环境综合治理、体育、医疗等行业。这些行业已经存在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对公共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给予“三免三减半”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给予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优惠;对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给予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等。

《建议》稿称,PPP项目从政府方取得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符合政策规定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缴纳所得税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建议》稿还对PPP税收优惠政策的对象做出了要求。也就是财政部PPP中心制定的PPP综合信息平台的项目库中的项目。

财政部平台项目库是各地财政部门按照统一授权分级录入项目库信息。项目是由省级财政部门提交,而这些项目都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通过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还有的是通过中央或者升级财政部门评审并列为中央或者升级示范的项目,列为示范项目。截止2016年6月末,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平台入库项目9 285个,总投资额10.6万亿元。《建议》稿认为,考虑到PPP综合信息平台对入库PPP项目信息按照统一授权分级管理且对社会公开,为保障税收政策支持规范的PPP项目和执行中的便利,将PPP税收政策的适用范围确定为列入PPP综合信息平台示范项目库的PPP项目。

《建议》稿认为,对于PPP项目主要是两个环节免税,一是免除PPP项目在项目公司成立阶段发生的有关资产转移所涉及的税收,二是免除PPP项目执行到期后发生的有关资产转移所涉及的税收。而在PPP项目公司成立阶段,免除政府方和社会资本合作方按照PPP项目合同约定向PPP项目公司转让有关资产设计的交易环节税收,避免因采取PPP模式而增加PPP项目的税收负担。

《建议》稿还认为,在应该从税收政策中去鼓励化解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目前,财政部正在引导和鼓励地方融资平台存量项目转型为PPP项目。财政部认为,为了鼓励地方政府将存量项目资产转移给PPP项目公司,从社会资本合作方回收的资金主要将用于偿还项目建设中所欠债务,建议对政府方按照PPP项目合同从社会资本方取得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PPP税收政策散布于多个税种中

目前,我国对PPP 项目建设运营,没有统一的税收政策,而是散布于多个税种的政策文件中。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成在接受采访时,梳理了我国有关PPP税收优惠政策的税种。

1. PPP 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PPP 项目建设经营可以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设施优惠、投资抵免,以及股利分配。

(1) 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减免企业所得税政策:分批次享受三免三减半的企业所得税。2008 年、2009 年、2012 年和2014 年,财政部相继出台了有关企业所得税的优惠目录以及适用政策。符合《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的项目,并符合相关条件和技术标准,以及国家投资管理相关规定的企业,享受“三免三减半”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即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项目投资经营所得,从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开始,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 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 专用设备投资额10%抵免当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10%的比例,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 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 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企业利用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购置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抵免企业应纳所得税额; 企业利用财政拨款购置专用设备的投资额,不得抵免企业应纳所得税额;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10]256 号) 的规定,纳税人购进并实际使用规定目录范围内的专用设备,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如增值税进项税额允许抵扣,其专用设备投资额不再包括增值税进项税额; 如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其专用设备投资额应为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税合计金额。

( 3) 经营期间项目公司股利分配的企业所得税政策。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首先,经营期间涉及股利分配,如果项目公司是境内居民企业间分配股利,免征企业所得税;境内居民企业分配股利给自然人股东,需代扣代缴20% 个人所得税。其次,如果项目公司有境外股东,跨境分配股息给境外非居民企业,一般适用10% 的预提所得税;如果境外非居民企业所在国与中国间签订有双边税收协定,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适用税收协定安排下的优惠预提所得税税率。

2.PPP 项目增值税优惠政策。PPP 项目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风力等涉及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项目,可以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

3.耕地占用税、土地使用税、契税等方面的税收政策。国家规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领域中的PPP 项目,在耕地占用税、土地使用税、契税等方面也享有优惠政策。

(1) PPP项目耕地占用税的优惠政策: 国务院《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规定,对于铁路线路、公路线路、飞机场跑道、停机坪、港口、航道占用耕地,减按每平方米2 元的税额征收耕地占用税。根据实际需要,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经国务院有关部门并报国务院批准后,可以对前款规定的情形免征或者减征耕地占用税。在这些领域的PPP 项目,也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2) PPP 项目土地使用税的优惠政策: 对于有些新征用土地的在建基建项目,特别是国家产业政策扶持发展的能源、交通、水利设施和原材料基础工业等大型基建项目,建设周期长,在建期间又没有经营收入,纳税确有困难的,可由企业提出申请,经地、市税务局审查提出意见,报省税务局批准,给予免征或减征土地使用税的优惠。

(3) PPP 项目契税的优惠政策: 《关于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营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 2012) 财税30 号]规定,对饮水工程运营管理单位为建设饮水工程而承受土地使用权,免征契税。

缺乏制度配套 优惠力度不足

PPP 项目虽可以享受到一些特定领域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是与全面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客观需要相比,现行税收政策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温来成总结了四个方面。

第一, PPP 项目缺乏系统性、专门税收支持政策。从上述税收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PPP) 项目适用税收优惠政策较为零星,PPP 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各种可能涉及的税收政策,没有统一的税收政策文件规定,而是散布于多个税种的文件中。主要形式仍为国家税务总局的通知或答复函等,法律效力及权威性较低。并且有些PPP 项目的税收政策仍属空白,如教育、公共卫生领域。由于税收政策体系不规范、不系统,难以满足PPP项目发展的需要。

第二, PPP项目税收政策优惠力度不足。从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分析,优惠力度有限,仅涉及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等,税收支持力度不大,激励不足,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对社会资本吸引力度不足,抑制了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领域的积极性,难以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

第三,PPP项目税收政策缺乏制度上的配套。鉴于PPP 项目的特殊性,需要对项目税收政策做出特别的法律规定。现有政策规定中的税收优惠期较短,政策法规操作性较低,缺乏制度上的配合。同时,体制与制度的不足,导致优惠手段之间缺乏整体协调,甚至出现矛盾,从而导致激励效果较弱。相关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之间不协调、不配套,甚至相互冲突。即使在PPP 项目合同里,一般会约定如出现税法修改产生的影响由政府补偿,但是,一旦地方政府财政困难,政府补偿常常执行不到位或者拖欠严重。因此,税收政策不稳定和不确定,会对PPP 项目的盈利水平,以及项目正常运营产生重要影响。

第四,缺乏对PPP 项目公司的税收优惠和调节政策。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PPP 项目政府与社会资本双方的诉求不同。政府遵循公益性原则,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为诉求目标,并对公共产品实行价格管制,防止私人部门暴利。但私人投资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如果在PPP 项目中无利可图,则不会继续与政府合作,或者合作积极性不高,因此,应协调私人部门收益性和项目整体公益性之间的关系,确保私人部门在PPP 项目全生命周期中获得合理回报,避免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中产生利益冲突。税收政策既要对PPP 项目公司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又要加以限制,保证私人部门“盈利但不暴利”。而现行税收政策尚未做出相应规定。

建立PPP统一的税收优惠政策

针对我国目前 PPP 项目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经验,结合现阶段PPP 项目建设运营的实际需求,温来成认为,需要解决以下问题。首先,建立PPP 项目统一的税收政策体系。根据我国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PPP) 的实际需要,建立PPP 项目专门的税收政策。从我国目前PPP 项目的分布情况来看,除市政基础设施外,还涉及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建立统一的PPP 项目税收优惠政策,除其他税收政策文件适合于PPP 项目外,应补充空白领域的税收优惠政策,形成完整的PPP 项目税收优惠政策体系,运用税收减免、税收返还、投资抵扣、加速折旧等政策工具,推动我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PPP)项目的健康发展,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增进居民福利水平。

其次,适度提高PPP 项目税收政策优惠力度,保障投资者合理回报。由于PPP 项目价格一般属政府管制价格,PPP 项目公司通过调整服务价格增加收益比较困难。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应适度提高PPP 项目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契税等主体税种税收政策优惠力度,以降低PPP 项目公司经营成本和投资风险,保障投资者合理回报,增强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等PPP 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第三, 建立扶持PPP项目发展的一次性、临时性的税收优惠政策。特许经营类PPP 项目运营周期长达30 年左右,投资总量大、技术复杂,利益相关方众多,且项目全生命周期面临着各类风险因素,特别是在项目运营初期,风险因素影响集中,风险凸显,因此,税收政策在PPP 项目投资前期和风险凸显期,应采取扶持项目发展的一次性、临时性税收政策,加强税收政策引导作用,如扩大优惠政策的范围和力度,增加扶持导向的减免税收政策,帮助项目公司度过困难时期,保持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稳定性,维护公私双方利益。

第四, 建立PPP 项目公司专门税收政策,调控其运行过程,维护公共利益。如前所述,由于PPP 项目的公益性,需要政府税收政策的支持; 同时,由于PPP 项目公司的特殊性,在税收政策上需要建立相应的调整机制,即在经营期内,项目公司收益处于政府合理回报的指导线以内,项目公司可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倘若由于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等原因,项目公司实际收益已超越了合理回报的界限,甚至获得暴利,税务机关可终止其享受优惠政策,按正常企业照章收税。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支持PPP 项目发展,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另一方面,也有效防范了PPP 项目公司利用政府赋予的特许经营等权力垄断经营,获得过高收益,甚至暴利,损害公共利益。

第五,加强PPP项目税收政策与其他财政政策及公共政策的协调性,提高政策效益。

鉴于PPP 项目的公益性、复杂性、高风险性,政府需要运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土地划拨、政策融资等一系列的支持政策; 同时,需要加强税收政策与其他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防止相互矛盾和冲突,共同促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PPP) 项目的健康发展,为社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满足城乡居民公共需要,实现公私双方合作共赢。

温来成最后表示,完善PPP项目税收政策,探索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参与社会基础设施的有效方式,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国家治理能力,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现代财政制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上一篇:加强公民思想道德论文范文下一篇:化工企业电气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