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会计工作总结范文

2023-09-21

费用会计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2、结合以往成本数据,编制《成本控制计划》。

3、做好相关成本资料的整理、归档、数据库建立、查询、更新工作。

4、负责月度/年度成本汇总及分析与反馈工作;对各部门、各核算类别统一汇总工作。

6、负责与销售员、渠道商和代理商的对账工作。

7、参与公司产品定价核算工作。

8、负责应付款凭证的出具、应付款账目的管理、核算工作。每月定时向主管会计报送《应付款明细表》。:

2、熟悉国家金融政策、企业财务制度及流程、熟练使用财务软件,会计电算化,精通国家财经政策和会计、税务法规;具有独立帐务处理能力。

3、熟悉公司预算、审核、监督工作,按照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要求及时编制各种财务报表并报送相关部门。

3、负责员工报销费用的审核、凭证的编制和登帐;

4、对已审核的原始凭证及时填制记帐;

5、准备、分析、核对税务相关问题;

6、审计合同、制作帐目表格。 岗位职责:

- 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和所有物料的出入库单据录入;进行产品成本分析和计算,编制成品凭证; - 合理把控产品成本节约,积极提出合理化成本改进意见; -制作所有会计报表,如项目成本报表、工厂本批月成本核算表,以及月、季、年度相关报表等,按时向相关部门领导提报所需相关数据报表;

- 以及技术员开具的材料分析单,与库管核实是否依据材料分析单出库,每月与库管核对出入库及剩余情况;

- 规范工厂成本核算流程,制订相关管理制度和流程;

- 协助总部财务部做好各项数据分析和处理工作,并及时完善相关制度流程,提出合理化建议;

- 必须具备实际独立运用用友财务软件进、销、存模块经验;工作内容:

1.负责全国所有项目、产品销售合同的统计

2.开具收入发票,进行发票统计,并编制收入记账凭证, 3.根据销售收款对公司所有销售应收款的统计、核对和后续管理 4.负责全国销售经理业务提成的计算 5.负责公司统计报表的填制、申报

6.根据车间成本核算员上报的成本计算单计算工厂产品成本 7.核算产品销售成本,结转总部成本帐

8.计算销售合同印花税,并向税务申请购买总部所有印花税票 9.负责与其他会计核对分子公司往来帐簿 10.公司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1、 审核公司各项成本的支出,进行成本核算、费用管理、成本分析,并定期编制成本分析报表。

2、 每月末进行费用分配,及时与生产、销售部门核对在产品、产成品并编制差异原因上报。

3、 进行有关成本管理工作,主要做好成本的核算和控制。负责成本的汇总、决算工作

4、 协助各部门进行成本经济核算,并分解下达成本、费用、计划指标。收集有关信息和数据,进行有关盈亏预测工作。

5、 评估成本方案,及时改进成本核算方法。

6、 保管好成本、计算资料并按月装订,定期归档。

1、 负责根据会计准则设置会计科目,编制基金记账凭证和财务报表,按照要求

报送各类财务分析报告和汇总数据;

2、 参与基金退出项目公司的财务核算;

3、 负责按照税法及有关管理与核算要求,及时、准确编制并上报各种纳税报表,

办理交纳各种税金的清缴及结算手续;

4、 协助编制年度基金财务预算,合理调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 负责编制基金运作中所需的财务文件;

6、 负责会计档案管理,防止失密、遗失,保证资料的完整、准确、可靠;

7、 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任职要求:

1、 熟知资本运作流程,财务会计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 有3年以上同岗位工作经验,熟悉国家金融政策、企业财务制度及流程,

精通相关财税法律法规;

3、 有基金管理公司同岗位从业经验者优先,有会计师事务基金审计从业经验者优先;

4、 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风险控制和财务分析的能力;

5、 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承受较大工作压力;

6、 熟练操作财务软件及常用办公软件 工作职责:

1、负责生产成本的核算,认真进行成本开支的事前审核;

2、严格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负责对生产成本进行监督和管理;督导成本控制及清点存货

4、认真核对各项原料、物料、成品、在制品收付事项。负责编制原料转账传票。负责编制工厂成本转账传票;

5、随时抽查企业原材料供应情况;

6、根据成本报表预测成本,就产品的销售价格编制报告,

7、保管好各种凭证、账簿、报表及有关成本计算资料。

8、参与存货的清查盘点工作,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盘亏的资产,要分别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9、负责编制材料的领用分配表,进行会计核算,实行分口、分类管理;

10、定期指导车间的核算工作,检查上报信息是否准确。

11、每月月底按时分摊各部门待摊、递延费用以及各项预提费用;

12、办理其他与成本计算有关的事项;

13、公证和诚实地履行职责,并做好企业的有关保密工作;

14、完成财务经理安排的其他工作。

任职要求:

1、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

2、4年以上财务工作经验,其中2年成本核算管理经验。

3、熟练掌握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及相关会计准则。

4、具备较强的对外沟通能力并能适应较强的工作压力。 岗位职责:

1.负责公司成本、费用的财务处理和会计核算; 2.参与成本管理控制及成本目标的规划制定; 3.存货的盘点管理、监督; 4.负责定期编制和申报成本统计等报表。 职责描述:

管理会计:编制公司年度财务预算,并监督、考核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公司月度收入、利润实现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费用会计:负责公司日常费用申请的审核工作;对费用报销进行汇总和分析。

任职资格: 管理会计:

1、 学历和专业要求:本科以上学历,会计、财务等相关专业,具有中级会计师以上职称。

2、 相关工作经验要求:至少2年以上与管理会计相关的工作经验,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熟练掌握预算、税收和管理分析等专业知识。

3、 专业知识要求:具有全面的财务专业知识,熟悉国内会计准则以及相关的财务、税务等法律法规。

专业资格要求:熟练操作计算机、财务软件,出色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费用会计:

1、学历和专业要求:专科以上学历,会计、财务等相关专业。具有会计从业资格。

2、相关工作经验要求:至少1年以上工作经验,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3、专业知识要求:具有全面的财务专业知识,熟悉国内会计准则以及相关的财务、税务等法律法规。熟练专业资格要求:操作计算机、财务软件,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作风严谨,工作责任心强。 业务职责:

1.编制公司成本核算方案,并定期组织成本核算工作;

2.依据公司以往财务数据及未来经营需求,组织收集相关数据信息,开展成本预测;

3.监督检查、控制成本目标的执行情况、各项成本费用支出审核工作的实施情况,保证经营管理活动成本可控;

4.开展成本控制措施优化改进,提出降低成本的改进意见及建议; 5.根据公司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资产状况,组织开展成本统计分析工作,为公司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提供数据支持; 6.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凭证录入,账务处理;

2、产品成本核算;

3、申报纳税,及所有涉税事项;

4、统计申报;

5、工商年检及变更事项;

6、财会文件的准备,归档和保管;

7、协助主管完成日常事务性工作;

8、协助完成上级交给的其他事项。任职资格:1工作职责:

1、执行公司的财务制度,负责客户的往来、收入核算。

2、对销售单据、发票开具等销售相关业务进行监控。

3、负责客户回款、经销商返利的审核。

4、每月出客户往来对账单。

5、保证客户往来发生及余额的准确性。

岗位描述/职责:

1、负责定期的对内和对外的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

2、维护并优化成本核算体系,完成成本分析;

3、编制财务预算,定期执行对比分析,确定差异原因,提出改进意见;

4、处理税务、银行、外管局等对外关系,协调支持内、外部审计;

5、协助管理财务部的日常工作。

6、 成本归集、分配、核算 任职要求:

1、具备本科或以上学历,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

2、拥有4年以上财务工作经验,2年以上大型工业企业工作经验者优先;

3、获得中级会计师以上资格者优先;

4、熟悉ERP系统,熟练操作Office软件;

5、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2、岗位职责:

1)负责公司的基本财务核算和费用管理;

2)费用报销严格执行公司手续,对各部门票据、账目严格把关; 3)严格按照规定保存、管理、使用财务印章及原始票据; 4)北京公司各部门所有现金、费用账的登记核算,日清日结、准确无误; 5)可熟练使用财务管理软件(类似管家婆)者优先。

工作内容:

1、负责费用相关会计账务处理及核算工作;

2、各项公司业务费用的归集分配,确保账务及报表的准确性;

3、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准时完成各项财务工作;

4、确保财务制度及流程的贯彻执行,作好内部控制;

5、配合会计事务所做好公司审计工作。

任职要求:

1、本科以上学历,会计等相关专业;

2、1年以上费用会计工作经验;

3、熟练处理费用业务,熟练使用EXCELWORDPOWERPOINT;

4、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5、服从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

通晓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税收法则、专业知识及技能;能熟练操作相关财务软件;

3、熟练操作办公软件和办公自动化设备;岗位职责:

1、熟悉会计制度和财政部门对各项费用开支的有关规定,严格掌握费用开支标准,坚持原则,节约费用,不该支付的费用不予报销;

2、认真审核各种费用单据,授权审批人和经手人签字齐全,原始单据数字清楚,业务情况反映明确;

3、收到费用单据及时填制记帐凭证,金额和摘要清楚,按照规定分清各部门和各项费用的小细目,制单和复核手续齐全;

4、负责每月工资的审核;

5、和往来及时进行对帐;

6、月末编制部门费用汇总表及编制相关的管理报表;

7、负责保守本部门所掌握的公司秘密;

8、承办财务总监或主管交办的其它工作。

1、 编制、打印、装订和保管会计凭证,编制、保管报表,核对、打印、保管账薄;保管其他相关会计档案;

2、及时进行财务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3、协助编制资金预算,实时监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4、协助完成对公司各项报销的审核;对项目各项费用和开支进行分项统计;

5、参与公司税收筹划工作,按时完成纳税申报;

6、参与资产盘点等其他财务管理工作;

7、按期编制工资表,并对工资表的数据负责;

8、按期编制住房公积金缴存表,并对缴存表的数据负责;

9、进行往来账核对,及时向相关人员传达应收款项情况;

10、与财政、税务、银行等相关政府部门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

11、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催收应收款项;

12、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每周五和出纳一起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并核对,并上交现金盘点表;

13、完成自我发展的工作;

14、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2、 .负责瑞赛公司上市前资本市场发展动态的研究,并参与项目前期的分析、论证;

2.负责筹备公司上市后的信息披露事宜;

3.负责与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券商、证监会等外部联系, 参与商务谈判;

4.组织相关人员参与证券法律法规、上市规则及证券交易所其他相关规定的培训;

5.负责上市筹备过程中相关资料的准备与归档管理; 6.负责公司产权登记的相关事务; 7.负责财务档案的收集、查找等归口工作;

8.负责员工工资的录入、核算,工资台账的装订、保管,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9.负责与中航国际财务核算管理对接,承担相关数据、报表的上报等工作;

10.负责财务软件系统、财务数据的维护,监督并防范对财务数据和软件的非法修改和删除,保11.证财务数据安全;

12.负责组织搭建电算化平台,组织协调下属公司及相关单位联网工作;

13.负责研究开发财务软件的管理模块应用,提出使用方案建议; 14.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3、 1.编制公司成本核算方案,并定期组织成本核算工作;

2.依据公司以往财务数据及未来经营需求,组织收集相关数据信息,开展成本预测;

3.监督检查、控制成本目标的执行情况、各项成本费用支出审核工作的实施情况,保证经营管理活动成本可控;

费用会计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的有关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复审时,近三年研发费用需要达到所规定的标准,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对研发费用进行调整呢?笔者简单介绍三个个方法,以供企业合理选择适用:

1、建立“研发费用”为一级会计科目的核算体系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一般企业大都把研发费用设置为管理费用的二级科目,在此情况下受制于管理费用不能过大,否则会与集团财务预算冲突或者容易引起税务机关的关注,很多企业通常都不太便于把所有研发费用全部归集在管理费用科目之下。而如果把“研发费用”设置为一级会计科目,二级科目按照八大类费用项目核算,三级科目按照研发项目设置,这样整个研发费用核算体系就能科学地建立起来;不需要资本化的研发费用,当期结平,对企业损益也没有影响。如此核算,日常会计核算中就已经把研发费用自动归集了,实属一劳永逸之策。

2、建立规范的“研发费用”辅助账

诚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与企业会计制度在本质上有很大不同,口径也明显不一。如果企业确实不能把“研发费用”设置为一级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从专业的角度看也能理解。那么企业就应该在“研发费用”辅助账上下功夫,但要做到“合理”、“规范”、“清晰”,具体情况因企业而异。

3、建立“研发费用”一级核算与辅助账相结合的方式

有的企业靠以上任何一个单一的方法往往无法实现“合理”归集研发费用,那就结合以上两种方法试试吧,当然研发费用数据不能重复或者有矛盾。

二、高新技术企业复审研发费用调整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与已申报研发费用数据的统一性

按照国税函[2009]203号文的要求,高新技术企业汇算清缴期间需要向税务机关报送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时至今日,2008年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连续申报了200

8、200

9、2010三年的研发费用数据,而且有据可查。企业本次启动高新技术企业复审研发费用调整中,就要重点关注一下已经向税务机关申报了的研发费用数额,否则容易引起自相矛盾的情况。毕竟各省市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也是高新技术企业复审的机关之一,如果有矛盾,被查的几率很大。特别是已经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高新企业,再次调整研发费用的余地更有限。

另外,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往往都要按季度、月份向各地科技部门或者园区管委会报送高新企业相关数据,比如:产值、知识产权、研发费用等项目,本次对于研发费用的调整也应顾及到原已申报数据。

2、研发费用的调整应与研发项目、知识产权等要素统筹考虑

高新企业复审各要素是有密切联系的,不能孤立的调整一个因素,应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这种调整才更有效率、科学,也更能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本质特点。

3、跨期的研发项目费用的问题

企业的研发项目通常都包括两种:当年完结的和跨的,跨的研发项目在核算研发费用时,应密切关注研发费用预算与研发项目验收报告,以合理分摊各的研发费用。

费用会计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小企业的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行为,2011年10月,财政部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并拟于2013年1月1日起在我国小企业实施。这既是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又一成果,也是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的一次变革。《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现行的《小企业会计制度》相比,有关长期待摊费用核算内容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而长期待摊费用又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一个特殊项目,容易被企业作为调节利润的工具。所以,笔者就其有关问题作如下探讨,以期对即将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组织会计核算的小企业有所裨益。

一、小企业长期待摊费用及其核算内容的确认

在财务会计核算中,由于会计分期的存在和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本期支付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承担的费用支出应作为已付待摊费用核算。依据摊销期限的不同,现行《小企业会计制度》将其区分为待摊费用和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期限为一年或者一年以内的,确认为待摊费用。摊销期限超过一年的,将其确认为长期待摊费用。《小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小企业“待摊费用”科目,将原来通过“待摊费用”科目核算的摊销期限较短的那部分已付待摊费用在支付时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但摊销期限较长,金额较大的已付待摊费用仍然作为长期待摊费用项目核算和报告,并且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以后,长期待摊费用项目核算内容更加丰富,对会计信息的影响会更大。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以及相关税法精神,小企业的长期待摊费用核算的内容如下。

(一)已经提足折旧额但仍在使用的固定资产改建支出 在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实务中,尽管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一般依据其预计使用年限加以确定,但是固定资产实际使用年限和折旧年限不可能完全一致,可能会出现会计上已经提足了固定资产折旧但仍在使用的固定资产,尤其对于固定资产中的房屋建筑物而言更是这样。如企业的房屋建筑物法定最短折旧年限是20年,但一般情况下房屋建筑物的实际使用年限都在20年以上。对于已经提足折旧但仍在使用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建支出,应作为长期待摊费用项目确认。由于固定资产种类较多,实际工作中并非所有已提足折旧但仍在使用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都可以确认为长期待摊费用核算。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核算的已提足折旧仍在使用的固定资产改建支出必须是改变了房屋建筑物结构,并且延长了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支出,不是针对房屋建筑物改建且延长了使用年限的其他固定资产改造支出以及即是属于房屋建筑物改建但不能延长其使用年限的,都不能确认为本项目核算。

(二)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建支出 目前,企业增加固定资产的方式除了购买和自行建造以外,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也是主要方式之一,尤其是对于小企业而言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可能更加普遍。因此,小企业应重视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核算。因为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所有权并没有随着固定资产使用权转移给承租方,所以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企业可以通过“租入固定资产备查登记簿”进行备查核算。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如果不能直接使用,而是需要经过必要的装修改良等行为,就涉及到改建改良支出问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建改良期间发生的改建改良支出,可以作为长期待摊费用项目确认入账。对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进行改建改良过程中,有时可能会遇到需要企业增添部分配套设备设施问题,对于那些增添的设备设施,如果符合《小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小企业固定资产确认条件,那么这些设备设施可以作为固定资产确认入账,相关支出不确认为长期待摊费用。如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办公用房屋并发生了装修,装修过程中安装了空调等设备,装修费用可以作为长期待摊费用项目确认,而安装的空调等设备应单独作为固定资产入账。

(三)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 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就是其耗费的过程,通过修理补偿其使用价值,使固定资产维持其正常工作状态是固定资产核算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根据合理负担的理念,固定资产修理支出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处理。如果一项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发生后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应将其视为大修理支出,确认为长期待摊费用项目加以核算。一是小企业发生的某项固定资产的修理费支出已经达到了取得该项固定资产时的原始价值(计税基础)50%以上;二是该项固定资产修理以后其使用年限有所延长,延长的年限一般应在2年以上。不能同时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修理费支出,应视为固定资产日常维修费用,在修理支出发生时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

(四)房屋装修支出 在企业固定资产中,无论是办公还是经营用的房屋,在投入使用之前或者使用一定时间之后对其进行必要的装修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而装修既有别于固定资产改建,也不同于固定资产修理,装修一般不改变固定资产原有结构,也不会形成新的固定资产,只是改变了固定资产原有的面貌,优化了固定资产的使用环境。笔者认为,固定资产装修支出,是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又发生的,可在装修完成后将其确认为长期待摊费用项目加以核算。

(五)开办费支出 小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支出,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注册登记费以及其他不能计入相关资产价值的费用支出,应在发生时确认为长期待摊费用项目,等企业开业以后再分期摊销。

二、小企业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方法

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小企业长期待摊费用核算的内容,分项确认小企业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方法。

(一)已提足折旧仍在使用固定资产改建支出核算 财务会计核算不仅核算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反映经济业务发生的过程,因此,已经提足折旧仍在使用的固定资产改建支出发生时,可以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把改建期间发生的所有相关改建支出归集起来,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改建工程完工后,再通过转账确认形成长期待摊费用——提足折旧仍在使用固定资产改建支出项目,借记“长期待摊费用——提足折旧仍在使用固定资产改建支出”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长期待摊费用项目确认形成以后,就涉及到如何摊销问题。从摊销的起点和方法看,固定资产改建完成以后从形成“长期待摊费用——提足折旧仍在使用固定资产改建支出”的下月起,按照改建以后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平均摊销。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计算每期摊销额时,其摊销期限应为固定资产改建后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它是企业会计人员根据固定资产状况以及企业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计划给出的合理判断的年限,与实际使用年限可能会有差异。为了避免因低估预计尚可使用年限而出现所得税纳税调整及被罚款的风险,企业在确定预计尚可使用年限时应给予乐观的估计,尽量避免低估预计使用尚可年限。期末摊销时,根据固定资产受益对象借记“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长期待摊费用——提足折旧仍在使用固定资产改建支出”科目。

(二)符合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核算 如前所述,小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的大修理支出只有符合条件的才应该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进行核算。固定资产大修理一般次数少、时间长、支出金额较大,所以支出发生时,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大修理完成以后,再借记“长期待摊费用——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从而形成并确认长期待摊费用——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项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某项固定资产的大修理如果在一个会计年度内不是一次修理完成,而是需要通过多次修理才能完成,转入“长期待摊费用——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科目的应该是一个会计年度内多次修理支出的累计金额。对于本项目的摊销,应从大修理最终完成,形成“长期待摊费用——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项目的下月起,采用年限平均法开始摊销。据以计算摊销额的年限,应为该项固定资产大修理以后的尚可使用年限,并且这一年限不能给予过于谨慎的人为判断,应在至少不低于两年的基础上尽量乐观估计,否则,有可能因估计的使用年限低于实际使用年限而造成所得税调整和被罚款的不良后果。从摊销的账务处理看,应根据固定资产受益对象,将每期摊销额从“长期待摊费用——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科目转入“管理费用”或者“制造费用”科目。

(三)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改建支出核算 实际工作中,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改建支出一般表现为对租入房屋的装修改良等,发生时也可以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加以归集,改建工程结束以后,再通过转账从而形成确认“长期待摊费用——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建支出”项目。本项目的摊销方法与上述项目相类似,也是从改建工程完工,形成“长期待摊费用——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建支出”项目的下月起,采用年限平均法开始摊销,摊销期限是租赁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这里的租赁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就是租赁合同约定的租赁期限剔除改建时间后的剩余时间。例如企业签订的一份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租赁合同约定的租赁期为2年,装修期3个月,那么租赁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为21个月。期末摊销时,也要根据租入固定资产的不同用途分别借记“管理费用”或者“制造费用”科目,贷记“长期待摊费用——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建支出”科目。

(四)房屋装修支出核算 如果装修的房屋建筑物是企业自行购建的且拥有产权,发生的装修费支出可以单独作为“长期待摊费用——装修费”确认入账。装修工作结束以后,自装修完成的次月起,按不低于3年的摊销期限采用年限平均法计算分期摊销额。应注意的是,如果装修过程中有新增设备设施,而且新增加的设备设施符合小企业固定资产确认条件,那么这些设备设施应作为固定资产单独入账而不作为装修费确认为长期待摊费用。有些情况下,装修的房屋建筑物可能不是小企业自己拥有的,而是通过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这种情况下的装修费支出属于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改建支出,其核算方法如前所述,这里不再赘述。

(五)开办费支出核算 任何企业组建都要有一个组建的过程,从着手筹建到企业开始生产营业取得营业收入这段时间称之为筹建期。和大中型企业相比小企业的筹建期尽管可能较短,但在筹建期间的有关费用支出不可避免。因为筹建期间一般不会产生营业收入,所以发生的有关人工费用、企业办公、职工培训、人员出差、资料印刷、企业注册登记等各方面的费用支出以及其他不能计入相关资产价值的费用支出,应于发生时作为开办费确认为“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支出发生以后,借记“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关于小企业开办费的摊销,笔者认为小企业开业初期营业收入不一定很高,如果参考《企业会计准则》将开办费在企业开业当期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很可能会造成企业一开业就亏损的局面。因此,笔者主张参考有关税法规定精神,将开办费自小企业开业的次月起,按不低于3年的期限分期摊销。每期摊销时,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科目。

三、小企业长期待摊费用核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小企业会计核算中,长期待摊费用作为资产负债表中的一个要素项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确认和摊销金额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小企业当期和以后期间的成本费用的多少,从而影响利润的实现。所以曾有企业将其作为调节利润的工具,想多实现利润时就将有关费用支出计入长期待摊费用项目且不予摊销,想少实现利润时就多摊销。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在长期待摊费用核算中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正确确认核算内容,准确把握摊销期限 在会计核算中,任何一个要素项目都有其自身的核算内容。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以后,可以把已提足折旧额但仍在使用的固定资产改建支出、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对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进行的必要改良支出、房屋装修支出、以及开办费支出等可以确认为长期待摊费用核算外,其他不属于长期待摊费用的不能通过长期待摊费用核算,更不能为了增加当期利润而人为地将当期费用资本化为长期待摊费用资产项目。资产是最重要的会计要素,企业的资产最终都要通过一定方式转化为期间费用而最终得到补偿。但是,因为不同资产获得补偿的方式不同,其对所得税、利润的影响是不相同的,长期的待摊费用作为一个特殊的资产项目,是通过摊销方式转化为期间费用的。按照规定,长期待摊费用按照年限平均法摊销,摊销期限直接影响企业利润和所得税计算,应充分尊重税法的相关规定,尽量避免低估摊销期限。

(二)每期摊销时要有自制原始凭证作为摊销的依据 在会计核算中,企业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而经济业务发生的标志和载体就是原始凭证,它是会计核算的原始依据。按照会计工作规范,只有更正错帐和纯粹的转账业务没有原始凭证可以制作记账凭证以外,其他都要有原始凭证。期末摊销长期待摊费用不属于外来经济业务,因此不可能有外来原始凭证,企业应设计制作“长期待摊费用当期摊销金额计算单”自制原始凭证,列明摊销方法、长期待摊费用总金额、摊销期限、当期摊销额计算等信息,作为摊销入账的原始依据,这既是会计核算规范化的基本要求,也可以避免企业因没有外来原始凭证不予摊销或者随意摊销现象。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制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版。

[2]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所得税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3]财政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财会[2011]17号。

(编辑 园 健)

费用会计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2、认真审核各种费用单据,复核人和报销人签字齐全,原始单据数字清楚,业务情况反映真实明确;

3、收到费用单据及时填制记帐凭证,金额和摘要清楚,按照规定分清各部门和各项费用的核算项目,制单和复核手续齐全;

4、每月应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有关费用当月立账;

6、维护总账与明细账,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5、和往来及时进行对帐,如:及时与出纳核对现金账与银行存款;

8、月末编制部门费用汇总表,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对每月的费用进行预警,对超当月预算的费用,提请各部门关注;

9、月末及时出具财务报表;

10、承办经理或主管交办的其它工作

固定资产会计工作职责:

(一)熟悉掌握本单位固定资产的存量及增减变动情况;

(二)参与本单位(部门)新增资产的实物和技术验收工作;

(三)根据设置的权限,严格按规程操作和维护好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及时录入规范的资产管理信息项,并必须按程序在七天内完成有关手续;

(四)负责本单位资产的帐、卡、物的管理,按领用人建立固定资产卡片,监督领用人按要求使用、检修、养护资产并做好使用情况和检修保养情况记录,确保资产的寿命和使用效率;

(五)负责本单位的资产清查、登记、统计报告等基础管理工作;

(六)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登记、统计、汇总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做到帐帐、帐卡、帐物相符;

(七)对超过使用期限、无使用价值或其他特殊原因需处置的资产,应及时告知本单位负责人,提出资产处置申请,按规定程序办理资产处置手续,资产变价收入及报损、报废资产的残值收入应及时上交学校财务;

(八)合理配置本单位资产,提高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对在资产使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取得联系;

(九)负责做好本单位(部门)资产档案的收集、整理和管理工作;

费用会计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摘要】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交互分配法作为其中的一种分配方法,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时,根据各辅助生产部门生产产品或劳务的特点以及受益单位提供服务的情况,考虑各辅助生产部门之间费用的分配情况,进行交互和对外两次分配,文章基于EXCEL函数的功能,使分配结果更直观、准确、易于理解。

【关键词】 生产成本; 分配方法; 核算

企业生产分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基本生产直接负责生产产品,提供服务给顾客,辅助生产为基本生产提供服务,为基本生产提供必要的辅助服务,该部门与企业提供的服务或产品有着间接关系。企业辅助生产部门在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构成辅助生产成本,很多企业存在多个辅助生产部门,这些部门间经常相互提供服务,并不直接作用于所销售的产品或服务,但提供辅助生产的成本构成产品总成本的一部分。因此,辅助生产成本归集的正确与及时影响着企业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和企业成本管理的效率,基于EXCEL的辅助生产成本交互分配法的核算,主要利用EXCEL软件设计复杂的成本数据,能把复杂的成本处理变得更为简单,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

一、交互分配法核算的原理

(一)交互分配法的涵义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是将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上所归集的费用,按一定的方法计算出产品或劳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并按受益对象耗用的数量计入基本生产成本或期间费用。

交互分配法是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一种方法,考虑了辅助部门之间所有的交互服务,是对各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费用进行两次分配;是将辅助生产部门相互提供的劳务交互分配,然后再将各辅助生产部门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全部分配给辅助生产部门以外各受益单位的一种分配方法。第一次分配是根据各辅助生产部门相互提供的劳务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分配率进行一次交互分配(单位成本);第二次分配是将各辅助生产部门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即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再按向辅助生产部门以外各受益单位提供的劳务量进行分配。

(二)交互分配法的步骤

1.交互分配

将各辅助生产部门直接发生的费用,按照提供劳务数量求出交互分配率,根据各辅助生产部门受益数量进行交互分配,就是把互相耗用的部门间的费用交换一下。

其中辅助生产车间的直接费用额可以通过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得到,劳务供应总量是辅助生产部门对辅助生产部门内部提供的劳务量和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部门提供的劳务量。

(2)某辅助生产部门分入的辅助生产费用=该辅助生产部门受益的劳务量×相应的交互分配率

(3)某辅助生产部门分出的辅助生产费用=提供给其他辅助生产部门的劳务量×相应的交互分配率

2.对外分配

将各辅助生产部门分配前的费用(即直接费用额),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计算出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成本,再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给各基本生产部门和管理部门。

(1)某辅助生产部门对外费用分配率=

(2)某辅助生产部门对外待分配费用额=该辅助生产部门直接费用额+分配转入的费用-分配转出的的费用

这里提供的劳务量只包括对外提供的劳务量,辅助生产部门对外待分配费用额即是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是该辅助生产部门本身的的费用,加上向别的辅助生产部门“购买”产品或服务而支付费用,减去向别的辅助生产部门“出售”产品或服务的而收的费用。

(3)某受益单位应负担辅助生产费用=该单位受益的劳务量×对外费用分配率

二、基于EXCEL的交互分配法核算

以XX公司为例,该公司有锅炉车间和机修车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两车间服务于基本生产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另锅炉车间接受机修车间修理,机修车间用锅炉车间的汽,锅炉车间和机修车间的成本总额分别是28 730元和12 300元。

(一)辅助生产车间劳务供应量汇总表的建立

基于EXCEL,建立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劳务量汇总表,如表1所示:

(二)基于EXCEL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的建立

1.首先进行交互分配

基于EXCEL建立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表2),利用EXCEL的函数,计算出交互分配率。

锅炉车间应负担修理费用=200×3.8438=768.75(元)

机修车间应负担的汽费=400×2.144=857.61(元)

在以上EXCEL表格的交互分配中,要分清提供者,受益者。根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确定是转入还是转出辅助生产部门的费用。在表格C8中,录入的数量400,这400是汽的数量,是锅炉车间为机修车间提供了400吨汽,也就是机修车间作为受益者接受锅炉车间的服务。在表格D6中,录入的数量200,这200是机修小时数量,是机修车间为锅炉车间提供了200小时的修理,也就是锅炉车间作为受益者接受机修车间的服务。

对锅炉车间而言,作为提供者,向机修车间提供了400吨汽,机修车间是受益者,应向机修车间收取这部分费用,作为冲减成本的一部分;对机修车间而言,享受了锅炉车间的服务,自然应增加这部分享受服务而产生的成本。

对机修车间而言,作为提供者,向锅炉车间提供的200小时的修理服务,锅炉车间是受益者,应向锅炉车间收取这部分费用,作为冲减成本的一部分,意即机修车间要减去这部分费用;而对锅炉车间而言,作为享受服务的一方,自然应该向机修车间支付这部分费用,作为增加成本的一部分。

2.对外分配

在填写EXCEL表格时,可以根据“表1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劳务量汇总表”提供劳务的数量单位确定提供者与受益者,比如在表格2“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中,C8中填列的400和D6中填列的200,其中400的单位是吨,200的单位是小时,就可以判断,400吨的提供者锅炉车间,受益者为机修车间,即锅炉车间为机修车间服务;200小时提供者是机修车间,受益者是锅炉车间,即机修车间为锅炉车间提供服务(见表3)。

锅炉车间的成本(对外待分配费用)=锅炉车间的直接费用额+交互分配转入的修理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汽费=本身的费用+支付给机修车间的费用(享受服务)-向机修车间的收取的费用(提供服务)=28 730+768.75-857.61=28 641.14。

机修车间的成本(对外待分配费用)=机修车间的直接费用额+交互分配转入的汽费-交互分配转出的修理费=本身的费用+支付给锅炉车间的费用(享受服务)-向锅炉车间的收取的费用(提供服务)=12 300+857.61-768.75=12 388.86。

其中:本身的费用(即28 730元和12 300元)可以通过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上查到。

这里特别注意的是在对外分配中,分配的劳务量是对辅助生产部门以外的部门提供的劳务量,从分配的结果看,对外分配的待分配费用与对外分配的实际费用是相等的。

基本生产车间产品应负担的汽费=9 500×2.2032

=20 930.06(元)

基本生产车间产品应负担的修理费=2 500×4.1296

=10 324.05(元)

因此:基本生产产品负担的费用=20 930.06+10 324.05

=31 254.11(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的汽费=3 500×2.2032=7 711.08(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的修理费=500×4.1296=2 064.81(元)

因此: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的费用=7 711.08+2 064.81

=9 775.89(元)

在对外分配中,为了精确计算,在分配率中采用保留四位小数位数,在金额中保留两位小数位数。分配率保留小数位数的影响,容易产生尾差,表格F14和G14采用倒挤的方法算出行政管理部门分配的费用。

3.根据计算结果,基于EXCEL编制会计分录(见附表4)

三、交互分配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采用交互分配法,一个辅助部门使用其他辅助部门的服务将反映到每个辅助部门的总成本中,总成本体现了各辅助部门之间的相互服务。辅助生产单位内部相互提供的产品和劳务进行了交互分配,即相互分配了费用,提高了费用分配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有助于改进计划、控制和决策水平,利于考核整个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水平。但由于在分配费用时,要进行两次分配,计算交互分配和对外分配两个分配率,计算工作量较大。交互分配的费用分配率是根据分配前的待分配费用计算的,不是产品或劳务的实际单位成本,分配结果也不很准确。交互分配法适用于各辅助生产部门之间相互提供劳务较多的企业。

实际工作中,很多公司都拥有多个辅助部门,在确定辅助部门成本分摊前,必须了解辅助部门之间的交互服务程度,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利用EXCEL的公式和在会计凭证中的应用,让交互分配法更容易理解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江希和.成本会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于彩珍.成本会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 唐·R.汉森,玛丽安·M.莫文.管理会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陈磊.交互分配法计算的EXCEL处理[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8).

费用会计工作总结范文第6篇

摘 要:成本费用内部控制问题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古老话题,更是一个不断发展日渐弥新的永恒课题。自人类早期为从事生产活动产生对成本费用的计量和控制需求以来,伴随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企业经营理念和组织形态的不断演化,促进成本费用控制战略历经了一个逐步迈向科学、精确、系统的变革过程。要想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在成本费用控制中引入战略成本管理思想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成本控制 企业管理 对策与措施

1 我国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中的主要问题

1.1 企业成本费用管理侧重于宏观需要

成本费用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本管理的主体应该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动力也应来自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但是有些企业并未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成本管理仅限于国家颁布的财务法规中有关成本条例的遵守和执行上,并没有与企业本身所处的环境相联系,成本费用控制侧重于宏观需要,而忽略成本费用控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在这些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融入自己单位的情况,再用这些法规来进行成本费用的管理。

1.2 成本费用控制意识薄弱

成本费用控制在企业的管理中占主要位置,但是我国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多是领导和财务人员操心的事情,职工只是为了完成成本费用指标而工作,缺乏主动性,是自上而下的成本管理。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企业没有在员工心里树立起自身的成本意识,每位员工不能从自身做起,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主动寻找降低成本的方式与方法,包括最细小的如物品摆放方式方法分析等,不能为降低企业成本提出合理化建议。

1.3 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缺乏市场观念

成本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综合体现,是企业内部投入和产出的对比关系,低成本意味着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取得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意味着高效率,但未必就是高效益。我国许多企业按照成本习性划分和核算产品成本,通过提高产量可以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如此,产量越高,单位产品成本就越低,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也就越高。这种做法导致企业不管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如何,片面地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产品成本,由此造成存货积压,导致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转移或隐藏于存货,造成帐面上提高了短期利润的现象发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企业成本管理缺乏市场观念,导致成本信息在管理决策上出现误区,似乎产量越大,成本越低,利润越高。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许多企业所采用的传统成本费用管理方法存在诸多缺陷,难以满足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必须加以改进和完善。

2 加强成本费用控制的对策与措施

2.1 切实转变观念,强化成本费用控制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因此一定要把成本费用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要做好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首先要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识。企业可以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努力在职工行为规范中引入一种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这种机制强调的是人性的自我激励,不需要任何外在因素的约束,使每位员工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由原来的“要我降成本”改为“我要降成本”。

2.2 完善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程序

(1)确定成本费用控制目标。结合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利用的资源及经营目标、管理目标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成本费用预算。哪些钱必需花,需要花多少。有多少钱可以花,花这些钱需要带来什么样的收益。这一过程主要包括成本费用的预测、成本费用的决策、成本费用的计划、成本费用的控制等步骤,是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重点。成本费用的预测是根据与成本费用有关的各种资料,可能发生,发展变化和将要采取的各种措施,采用一定的专门方法,对未来的成本费用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的科学预算。

(2)评估及分析经营活动成本费用结果。对经营活动的结果与成本费用控制的行为进行评估,看是否在成本费用可控制范围内。这一过程主要包括成本费用的核算、成本费用的分析、成本费用的考核等步骤。成本费用的核算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计算,并进行相应的财务处理。成本费用的分析是根据成本核算提供的成本费用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与本期计划成本,上年同期实际成本,本企业历史先进的成本水平,以及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成本等项比较,查明成本费用超支的原因,以便采取措施,改进生产经营管理,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并为成本费用的考核提供依据。

(3)调整经营活动与成本费用控制目标。根据对成本费用结果的评估、分析与经营活动的需要来调整经营活动的行为,从而调整成本费用的内部控制目标。企业根据成本费用控制战略选择成本控制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完全要依据企业的现实基础,考虑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生产方式等而定。当然,根据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目标的需要,企业也可以对现实基础进行改革,如转换组织结构,建设新的企业文化等。同时,还应意识到传统的责任成本法、标准成本法、预算控制等成本控制方法与现代的作业成本费用控制法、成本企划法等方法的融合。

2.3 做好成本费用控制的各项基础工作

首先是定额的制定和修订。产品消耗定额是编制成本计划、分析和考核成本费用水平的依据,也是审核和控制成本费用的标准。企业应当根据当前设备条件和技术条件,充分考虑职工的积极因素,制定和修订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工时等项消耗定额,并据以审核各项消耗是否合理、是否节约,借以控制耗费,降低成本,降低费用。制定和修订各种定额,是搞好生产管理、成本费用和成本核算的前提,同样也是搞好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基础。其次是制定物资的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为了进行有效的成本费用内部控制,进行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必须对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和结存进行计量,建立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防止丢失、积压、损坏、变质和被贪污盗窃。再次是健全各种原始记录凭证。在进行成本费用的内部控制过程中,不能只有计量,而没有记录,否则,进行成本费用的控制和管理就没有书面凭证。因此,企业应该制定既符合各方面管理需要,又符合成本核算的需要的各种原始记录凭证。最后是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材料物资的计划价格在成本费用的内部控制中是最重要的依据,是分清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经济责任,分析和考核内部各单位目标完成情况等的证据。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如果企业管理者能够树立现代的管理理念,立足企业外部的经济环境,狠抓市场观念,扩展成本费用控制的内容,完善成本费用控制的方法,加强成本费用控制的手段,将先进的成本费用管理方法引用到自己的管理中来,那么我国的企业就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篇:一年级数学复习总结范文下一篇:南方吸血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