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管理与运作范文

2024-08-26

物流企业管理与运作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制造企业;物流运作流程;优化策略;物流信息化

0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竞争环境的变化,我国制造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其物流发展整体滞后的局面已经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瓶颈。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企业在经历了产品、质量和品牌的竞争后,物流成为了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提高顾客满意度、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由于我国制造企业的流通业在管理和经营模式上表现出效率低下、信用缺失、人才素质不平衡、标准化工作滞后等缺陷,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中运输费用、仓储费用、管理费用等支出比例较大,配送费用支出比例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制造企业的物流运作模式及流程已经成为了制约制造企业物流发展的瓶颈,如何优化制造企业的物流流程,以更好地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是制造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制造企业物流运作现状分析

由于制造企业物流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长期以来受“商流重于物流”理论的影响,对物流在制造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缺乏足够认识和重视;物流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学科化建设严重滞后;物流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落后;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于支撑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网络建设等缺乏统筹规划,各部门、各地区各自为政,尚没有形成统一、开放的物流市场;物流业的协调机制处于分散状态,由于行业管理既分散又薄弱,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制造企业物流的快速发展。

制造企业本身物流管理与运作不容乐观,大多数制造企业的物流活动主要由制造企业自身承担,造成物流资源分散,资金短缺、产品积压、库存资金占用多、设备利用率低、生产管理水平低下等。首先,制造企业内部物流各自为政,供、产、销相互脱节,物流系统协调性差。大多数制造企业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使物流的专业化、网络化和社会化程度不高;有些制造企业物流系统内拥有的物流设施、设备为数不少,但利用率却普遍偏低,很少能提供全国性或全球性的物流服务;由于物流活动跨职能、跨部门设置,且各部门各自为战,缺乏对物流成本的核算和物流财务分析,致使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非常低下。其次,制造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不完善,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工具落后,物流难以畅通无阻。由于信息收集、处理、跟踪的低效性以及企业缺乏对各方物流信息全面、准确、动态的把握,使企业无法实现内、外部物流一体化,无法追求物流系统的最优化和合理化,无法参与供应链管理,很难满足消费者快速变化、日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再次,粗放型经营突出,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多数企业都有自己的运输、仓储等部门,或有自己专门的运输公司、仓储公司等,进行物流自营。

2制造企业物流流程优化的思路

企业物流流程优化,是指遵循现代物流企业运作的基本规律,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分析诊断企业的所有流程,以用户为中心和利用信息技术,使传统物流流程在统一的框架内不断得以优化,逐渐向精简化、核心化、高效化和信息化的流程转变的过程。

物流流程是制造企业全部流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创造物流运动时间和空间效用的经济活动过程,物流流程优化涉及与物流相关的业务活动流程重新定义及优化,它是业务流程优化理论在企业物流管理方面的重要运用。

2.1制造企業的职能结构设置要合理

企业传统物流管理组织结构注重职能层级机制,组织关注的中心可能被导向组织内部的上级机构,职能部门界限的存在会导致一些无效工序的存在,许多任务仅仅是为了满足企业内部需要而设立的,容易导致流程的复杂化和流程的延长,忽视了顾客的需要;而流程再造则强调流程观念,打破职能层级体制的界限,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设置业务流程。

2.2制造企业物流流程要一体化

传统物流过程中,完整的业务流程往往被各职能部门所分化,物流流程中包含很多交接、传递,容易引起错误和延迟,对顾客的需求也反应迟钝。

2.3制造企业对物流过程要统一规划

由于物流过程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当中,缺乏对跨职能的横向流程的统一控制和协调,容易造成每个职能部门只关心本部门的效率和效益,而忽视了制造企业物流的整体效率和效益。制造企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物流贯穿于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的全过程,为了适应现代市场环境对制造企业物流系统的要求,对制造企业传统的物流流程进行优化是非常必要的。

3制造企业物流运作流程优化的策略

制造企业物流运作流程关系到企业整体的发展,从流程优化的思路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制造企业的物流流程进行优化:

3.1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技术替代了原来的部分工作,如办公自动化系统替代了大量的办公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替代了文件、单证等收存和转发。更进一步,信息技术改变了原来的业务流程。物资入库子流程原来需要经过财务部门、库存管理部门之间多次单证的流转和确认,网络出现以后,单证流在网上实现,转发和确认速度加快、过程简化、方便快捷。以信息流替代物流、速度取代库存是信息技术渗透到物流过程的重要特点,也是依托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物流流程的依据。

3.2在物流流程再造的基础上,加快企业组织管理结构优化

制造企业目前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在物流成本上,要想获得比较优势就必须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提高物流效益。因此,物流流程优化成为企业流程优化的关键流程。另一方面,组织结构是流程优化的根本保证。因此,要以高效的物流流程为目的,以此为核心设计企业组织结构。企业工作绩效的衡量要以物流的合理与效率为基准,要对阻碍物流畅通、增加物流成本的管理层次尽可能地削减,减少物流的中间环节,设立的仓储管理部门、配送中心和运输部门等的数量和权限、物流网络的规模都以物流流程的效率提高为基准。同时,成立企业物流流程设计小组,负责从全局角度把握物流的整体优化,具有对其他部门的业务指导职能。

3.3以客户为中心,加强物流一体化运作

制造企业在物流运作的过程中,流程优化必须以用户为中心,按照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目的,设计和组合流程。因而物流流程要方便供应商对物流效果的认识和对过程的监控,以更好地满足供应商的要求。具体要求就是反应快速,运作高效,物资损耗率低,服务收费低廉。要达到这些目标,还是要顺应企业采购与订单处理流程的特征,加强订单、配送、仓储和采购的一体化,从用户出发,自末端到始端,顺畅连接订单接收、配送、运输、仓储、采购一系列作业,形成一体联动的流程。其中一个环节发生细小变化,能够很快地传递到其他环节,快速采取应变措施,加强集成化和柔性化管理。

4结论

制造企业的竞争优势的取得有很多途径,而物流流程的优化对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物流运作流程优化是制造企业未来发展物流的一个核心,流程优化是以用户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牵引,对传统的和不适应的流程实施长期不断的改进,更稳健地实现企业效率的战略性提高,制造企业物流流程的优化也必将带动整个企业流程的优化,以物流流程优化为导向的企业流程优化将会是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程光.制造业物流系统合理化[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14).

[2] 吕华.浅析我国制造企业物流问题[J].职业圈,2007,(3X).

[3] 陶君成.浅谈企业物流规划的内容与程序[J].现代商贸工业,2007,(4).

[4] 李韫繁.弹性分析在构建合理化物流中的应用[J].开封大学学报,2008,(4).

[5] 朱媚.浅析制造业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J].现代商业,2008,(15).

作者简介:郭薇(1980-),女,北京人,供职于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局,研究方向:物流工程。

物流企业管理与运作范文第2篇

在现在的商业活动中,企业的广告部门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企业的一切营销活动都与广告部门有关。企业广告是形象传播与推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企业外部行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告是通过传播来实现其创意和价值的。企业要想做好自己的商业活动,首先得有一个好的广告公司来做广告宣传和定位。经过我们的实际调查与学习,初步了解到广告公司业务运作流程主要有如下几点:

(1)客户接洽与客户委托。这是广告公司具体业务活动的起点。当客户下达正式的代理委托书才算这一阶段的工作完成。

(2)代理议案。广告公司在接受客户的正式代理委托之后,召开业务工作会议,对客户委托代理的业务项目进行具体的讨论和分析,确认业务推广的重点和难点,并确认具体的工作计划。

(3)广告计划。这是广告公司业务运作的重点,是广告公司代理水平与服务能力的集中体现。,其工作内容就是建立具体的广告目标以及为达成这一以目标的策略手段。

(4)代理提案的审准与确认,形成广告策划方案或广告计划书。

(5)广告执行,即是具体执行客户签字认可的广告方案和广告计划。

(6)广告活动的事后评估与总结。依据广告公司与客户双方的评估方案,对此次广告活动进行事后评估。广告公司还应以报告会的形式完成对客户的评估报告与业务总结。

另外我也了解到广告公司媒介部的一些资料和信息。

在广告公司中,媒体部门的角色日益突出。在电视和广播出现之前并没有很多的媒体专家,但到了今日,随着传播科技的成长,以及平面媒体版面与电视及电台时段的增加,媒体购买与媒体选择已变成了一门科学。媒体部的职责就是去评估、选择和建议如何将广告传播给有效观众最多的出版物、电台和节目。也因

为客户给媒体付费,媒体选择和媒体购买在客户与广告公司的关系上日益重要。

1、广告公司媒介部的工作内容

媒介部是广告公司与媒介之间的联络部门。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广告计划和广告客户的委托,制定广告活动的媒介策略,合理分配广告预算,选择有效的广告媒体,并确定广告刊播的时间、版面大小和刊播频次。广告作品完成后,媒介部按其广告策略安排媒介的选择,负责与媒介的接洽和联络,签定广告刊播合同,代表媒介客户部收取广告费。

在广告的运作过程中,媒介部还负责对广告发布的监督,检查广告刷作质量、播放质量、刊播次数等。在广告实施后,代理媒介单位向客户收取广告费。媒介部的职员应具有媒介知识,熟悉媒介特性,并与媒介关系良好。

2、广告公司媒介部的人事结构

与其他部门一样,媒介部的媒体总监是整个媒介部的总管。媒体总监的责任是确保所有的计划和购买都在公司和客户最佳利益的基础上顺利进行。媒介总监必须确保所有人员有最高专业水准并尽职工作。除了媒介总监,媒介部还有:

(1)媒介计划人员。

媒介计划人员按照客户服务、市场调查及媒介调查人员提供的信息做出有利于品牌或企业传播目的的最有效、最合理的媒介发布计划,并由媒介购买人员去实施。

(2)媒介调查人员。

媒介调查人员关注媒介的特点、收视率、同类产品在媒介上发布的时间、费用、次数,以便计划人员做出相应的媒介安排,并反馈给公司其他部门,调整客户的广告策略或预算。媒介调查常依赖于一些专门的媒介调查公司。

(3)媒介购买人员。

媒介购买人员会先根据Fl期、市场和观众的人口统计变数资料等基本要求,找到符合广告客户的目标的最佳时段。掌握了这些资讯,购买人员便会以最能符

合要求与预算为原则开始针对这些情况同媒体进行交涉。

(4)媒介监测人员。

物流企业管理与运作范文第3篇

雅芳简介:雅芳是全美500 强企业之一,已有110多年历史,已发展成为世界上

最大的美容化妆品公司之一。雅芳中国有限公司,1990 年成立,总部广州,经营护肤品、

化妆品、个人护理品、香品、流行饰品、内衣、健康食品等。目前中国雅芳在大中城市设有

75 个分公司,拥有5000 家雅芳产品专卖店,开设在各大商场的近2000个雅芳专柜,100

多个仓储式的雅芳专柜,并已开通网上购物服务。2002 年雅芳中国的销售额是12 亿元,

2003 年24 亿元。

2001年分离前的运作方式

2001 年之前,雅芳的物流运作是商流物流合一的。除总部工厂仓库外,75 个分公司各有一个仓库,物流运作是由工厂仓库―――分公司仓库―――经销商自提,即雅芳通过长途陆运或空运的方式,将货物从广州工厂仓库运到全国75个分公司的仓库,然后由经销商到所属区域的个分公司提取货物,并在专卖店或专柜向顾客出售。然而,随着销售额的增长,这种方式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一方面,随着销售品种、销售额的增加,库存额高居不下,库存周转天数越来越高,而分散在各地的75 个仓库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来从事仓储、打单等工作;另一方面,物流不畅导致经销商满意度低,流失率高。从1999年到 2002年初,雅芳的经销商流失率高达20%。在十字路口的雅芳感到必须要对物流进行重新整合,构建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才能有效支撑业务,达到提高满意度、降低成本的目标。

物流企业管理与运作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保税区物流运作模式及其特点进行探讨,并提出不同保税区物流运作模式的选择方法。

关键词:保税区,物流运作模式,模式选择

保税区是中国继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后,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的经济性区域。由于保税区按照国际惯例运作,实行比其他开放地区更为灵活优惠的政策,它已成为中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桥头堡”。因此,保税区在发展建设伊始就成为国内外客商密切关注的焦点。

保税区具有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功能,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实行“境内关外”运作方式,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运作机制最便捷、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之一。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全国各个地区的保税区已经根据保税区的特殊功能和依据地方的实际情况,逐步发展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集中开发形成的功能有保税物流和出口加工。

随着中国加入WTO,全国保税区逐步形成区域性格局,南有以广州、深圳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区域,中有以上海、宁波为主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北有以天津、大连、青岛为主的渤海湾区域,三个区域的保税区成为中国与世界进行交流的重要口岸,并形成独特的物流运作模式。

保税区物流业务的主要运作模式及其特点

(1)基于国外大宗进口商品向国内市场分销的物流运作模式

国际大宗进口商品利用保税区作为物流分拨基地,面向国内市场开展分销活动,是目前一些跨国公司和具有较强专业性国际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一种主要运作方式。以保税区为分拨基地的物流活动,其主要的好处有:1)缓征进口关税,减少企业的资金占用;2)能够根据客户要求及时报关进口手续,保证现货交易,避免交货延误;3)利用中国保税区低成本的物流及相关服务设施,降低分销活动中物流成本;4)便于开展售后服务,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总之,利用保税区作为分拨物流基地,可以从整体上降低国际进口商品在中国的销售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其运作的基本流程见图1所示。

此类物流业务对保税区物流功能的需求,主要是以仓储、配送、报关服务、简单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服务为主。

(2)基于国内出口商品在保税区集结和配送的物流业务运作模式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商品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跨国采购活动已日益频繁地出现在中国市场,许多生产性跨国公司、国际大型零售企业和专业化国际采购公司的国际采购网络正在向中国延伸,并在我国沿海地区的大型港口城市,特别这些地区的保税区中开始建立国际采购中心,将从中国市场采购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往世界各地,进一步带动了我国出口的活跃和发展。此外,国内一些新兴的企业集团和贸易公司也在加大开拓市场的力度整合出口渠道和资源,开始重视利用保税区作为出口商品的集配中心。因此,基于出口商品集散的物流业务就成为保税区物流运作又一主要方式。

保税区出口商品集散物流运作的其主要的优势是,1)便于根据国际市场生产和销售需求,提供配套商品和服务;2)出口企业能够在商品离境之前享受出口退税、结汇等贸易促进政策,加快资金周转;3)便于利用保税区低成本的物流及相关服务设施,降低分销活动中物流成本;4)降低出口企业的市场风险,缩短理赔、补货以及调换商品的时间,减少出口企业的损失。

出口商品集散中心的物流功能除基本的仓储、运输、流通加工、报关服务及信息服务等基本服务和增值服务之外,还需要提供商品检验服务,以在保税区这样的境内关外区域发现出口商品的问题,并在货物离境出区之前完成可能出现的理赔、退货、补货、调换等出口后序工作。出口商品集散的物流流程见图2所示。

(3)基于加工贸易的国外原材料进口与制成品出口的物流业务运作模式

加工贸易是我国国际贸易中最为重要的贸易方式之一,也是支撑我国保税区发展、特别是物流功能发展的主要动力。从保税区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与加工贸易有关的物流活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与非保税区加工贸易企业从国际市场进口原材料有关的物流活动,以及与制成品向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销售相关的物流活动;二是保税区内加工企业的利用进口和国内市场的原材料的物流活动,及其制成品向国际市场出口和国内市场销售出口的物流活动。由此可见,加工贸易企业进出口活动所带动的物流活动是非常频繁的,其物流业务的运作形式也比较多样化。其物流运作模式见(图3和图4)。

(4)基于转口贸易的物流运作模式

同国际自由贸易区一样,转口贸易是保税区的又一重要功能。转口贸易的开展和扩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保税区(或自由贸易区)应在区域市场中具有较好的地理区位优势;二是保税区能够提供进出自由的制度环境和便利条件;三是保税区应位于区域或世界交通枢纽,具有良好的运输条件和物流设施;四是保税区的物流运作成本相对较低;五是保税区及港口、海关等方面的管理效率较高。

转口贸易的物流运作是以区内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其物流业务的主要内容是为转口过境商品提供仓储、多式联运、城市物流分拨以及物流信息服务等。

(5)基于国际商品展示的物流业务运作模式

保税区的国际商品展示功能是扩大保税区贸易进口和加工贸易增长的一个重要的辅助功能。特别是随着中国成为WTO成员国,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会带来更多的国际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保税区通过为企业提供商品展示功能和交易服务功能,可以促进保税区贸易活动的开展,增加保税区物流流量。

以国际商品展示为基础的物流运作基本类似于大宗进口商品的分拨和配送物流,但运作主体是保税区内的物流企业,进口物流的批量将随国际国内需求的增长逐步增大。

我国保税区物流运作模式的选择

根据保税区的临港条件、腹地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所在区域的贸易发展趋势等因素,保税区的物流运作模式选择有多种组合形式和发展策略。

单一物流运作模式的发展策略:即以某一物流运作模式为主体的保税物流功能发展模式。

多个物流运作模式组合发展策略:即以二种或三种物流运作模式为主导的物流功能发展策略。这也是国内多数保税区和中小规模的国际自由贸易区物流功能发展的主要方式。

综合物流运作模式发展策略:即多种物流运作模式共同发展的物流功能发展策略。这是一些大型国际自由贸易区和保税区的发展方式。在国际上,如荷兰鹿特丹作为国际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之一,其多样化的物流运作模式和完善的物流功能,是其作为欧洲物流中心的主要基础;上海的外高桥保税区近年来的发展也体现着综合性物流运作模式的发展思路,并已初步在国内外树立起了作为国际商品分拨中心、跨国采购中心、高新技术产品加工以及国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的良好运作氛围。

从1990年5月中国国务院批准建立第一个保税区到如今,中国相继建成上海外高桥、天津港、深圳福田、沙头角和盐田港、大连、广州、张家港、海口、厦门象屿、福州、宁波、青岛、汕头、珠海等15个保税区,主管部门为中国海关总署。中国保税区最初的定位是仓储、转口和加工贸易,在实际操作上以物流为主。十多年来,全中国15个保税区的保税仓库、转口贸易、商品展示功能均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具备了一定规模的国际物流基础。因此,各个保税区可根据自身的发展要求和其临港条件、腹地市场以及其区位等条件,选择相应的物流运作模式。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贵英.我国保税区物流发展现状分析[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报,2005,5: 1-3.

[2] 李志辉,赵妍,胡俊朗.保税物流中心(A、B)正解[J]. 权威看台,2006, 2:1-4.

[3] 张志强.中国港口保税物流园区发展的现状和前景[J]. 港口物流,2006,3: 1-2.

[4] 董维忠.对我国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发展的认识与建议[J]. 宏观经济研究, 20056:1-2.

物流企业管理与运作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生产与运作管理 实践教学 教学方法

一、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特点

面对日益全球化的市场、激烈变化的经营环境,企业要想成功,必须提高竞争力。杰出的生产运作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乃至取胜的关键要素,生产与运作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因此,生产与运作管理一直都被视为管理学科的重要核心课程,是大学工商管理类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之一。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具有鲜明工程与管理特色的多学科交叉课程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既有工程学科的特点,又具有管理学科的特点。其工程学科的特点使得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相较于其它管理类课程更为复杂。而其管理学科的特点,又使得该课程无法像其它工程学科课程一样可以采取实验的方法来验证所学的理论和知识。

2、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

在企业管理的各领域中,生产管理一直是最复杂的领域,其涉及的面也非常广。另外,随着企业生产实践的发展,一些新的企业运作管理思想、方法和技术也不断涌现,如准时生产方式、制约因素理论、供应链管理、大量定制等等。

3、强调实践性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十分紧密的课程。空洞的理论往往显得枯燥且不易让人接受,缺少实践的教学方式往往容易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和热情。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需要向学生们系统地讲授课程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还要创造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让学生们具有“真实感”。

二、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由于该课程所具有的学科交叉性、实践性、内容多而广等特点,使得该课程一直被认为是一门“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

对授课教师来说,由于课程涉及的内容多而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勾画出该课程的完整范围,并形成有意义的课程概念框架,使得课程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而企业实践经验得缺乏,也使得学生们往往无法全面理解各层次运作决策间的相互关系和关联性,认为生产运作管理的各个主题间关系松散、缺乏联系。另外,课程教材每章课后的习题大多也仅仅是为解决特定章节的特定问题而设计的,没有尽力尝试将该章主题与其它前后学习过的章节知识内容相互联系起来。再者,企业的生产运作活动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各种运作决策的同时性及其相互作用使得很难在一个“线性”或“时序”的方式下来介绍运作管理的相关概念。

对于本科阶段的学生来说,在学习课程之前,几乎没有机会进入过企业,缺乏生产运作尤其是在制造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经验,对企业的生产过程没有实际的了解,所以很难理解一些复杂的运作管理问题。由于没有工作和管理经验,学生们普遍认为该课程过于理论化,比较抽象,不好理解。因此,仅仅通过课堂的理论介绍,学生很难体会到课程相关知识的战略和实践重要性,很难达到课程的学习目标。

目前,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教学,学生基本上还是以“听”为主,并辅以一定量的作业和案例讨论。缺少实践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程始终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要改变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在学生中“无味”、“无用”、“无趣”的印象,让学生们具有“真实感”最为重要。因此,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必须重视实践教学手段的运用。

三、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方法

1、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是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对于生产与运作管理这门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下,才可能有效地说明各种工具和概念。当今生产管理者们所面对的问题往往非常复杂,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通常同时涉及多个概念或工具的运用。因此,只有通过足够数量的、适当的案例讨论,学生才可能理解真实生产运作问题的复杂性,才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虽然教学中教师们已普遍采用讲授与案例相结合的方法,但所选案例往往仅聚焦于一个或少数的几个运作管理的知识点,且多是静态的研究。学生们仅要求作出一次性的决策,因此,无法看到、体会到他们的建议对企业持续运作的影响。虽然这样的案例可以使学生们专注于解决特定问题,应用学习到的模型和公式,但未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企业生产运作的连续性及系统性。

为了说明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知识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应用性。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使用一些简单案例来加深学生对生产与运作管理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认识,还应注重开发一些大型综合案例。如将预测、综合生产计划、劳动力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库存管理、车间作业计划和配送等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中的一些主要概念和知识点,系统地设计、包含入一个案例中,将案例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中。对于大型案例的分析,有助于学生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对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中涉及的教学内容有更系统的认知和了解。

2、Excel建模与分析

生产与运作管理领域起源于管理科学、运作研究,因此课程内容中涉及较多定量化的方法和理论。高度的数学化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程的焦虑,而且使得学生对这些方法能否处理实际管理问题产生了怀疑。

电子数据表格软件Excel的广泛使用,提供了一个对管理问题进行描述和分析的轻松和熟悉的环境。教师在讲解相关章节时(如盈亏平衡分析、库存决策、产品组合决策、选址决策等),可以选用一、两个取材于真实应用的案例,围绕案例展开,及时引导学生如何在实际中应用相关管理理论。同时,鼓励学生尝试使用Excel,收集数据建立模型,对模型运行结果进行正确分析并作出决策。这种“案例+表格软件”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得原本枯燥、技术化的定量方法及理论变得生动有趣和富有创造性,而且还通过弱化计算过程,减少了学生对数学计算的恐惧,逐渐掌握如何运用Excel有关功能进行建模、求解生产管理问题。

3、仿真

生产运作管理中的很多问题和现象是无法进行真实实验验证的。即使可能,由于时间、成本等问题,也没有必要进行真实实验,此时计算机仿真模拟成为一种最为有力的工具。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一些较为成熟的系统仿真软件,如WITNESS、乐龙等,另外电子数据表格软件,如Excel,也可以用于进行仿真。利用仿真软件可将课程所涉及的各类生产问题(如装配线平衡、人员班次安排等)制作成相应的仿真模型,在教学过程中演示这些仿真模型,可使学生非常直观了解生产系统的运作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如何解决出现的难题,深刻体会生产运作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理论,真正了解生产运作管理各技术之间以及生产运作管理与组织其它职能间的相互关联性。

4、角色扮演游戏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课堂内可进行的教学游戏,让学生参与到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干中学”的环境。游戏中,学生们扮演着不同的生产管理者的角色,并需做出相应的决策。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同时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游戏的开展,也使得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变得更加有趣和有吸引力。如说明供应链系统性的“啤酒游戏”,对学生理解供应链管理存在的“牛鞭效应”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通过模拟轿车生产控制系统的MRP和JIT小游戏,则有助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料需求计划和JIT这两种生产计划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异同。

5、视频

在课程中选择播放一些与教授内容相关的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生产运作视频资料,也是如今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中采用较普遍一种教学手段。适当播放视频,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又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先进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技术和实践。比如,在讲授生产与运作分类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播放钢铁生产、汽车生产视频,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连续性生产与离散性生产等概念的理解,可以使学生对制造技术和生产设施布置有初步印象。

6、实地参观

大学本科阶段的学生绝大多数没有企业实际生产运作的经验,甚至从未进入过工厂。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地参观,能够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企业的实际生产情景。在现场,边参观边结合课程有关内容进行讲解,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性认识。

7、专家讲座

邀请在职的、具有丰富一线管理经验的企业生产管理人员进行讲座,可以为同学们带来最直接、最新的有关生产运作管理领域的见解和看法。对于一些实践性、操作性比较强的内容,如生产调度、质量控制、现场改善等,邀请企业管理人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现身传授管理技巧和经验,也会比授课教师自己讲更加具体、生动,学生印象会更加深刻。另外,通过企业生产管理人员的介绍,还可让同学们对生产与运作管理领域的工作内容、职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等有更多的了解。

8、课程论文

授课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程论文的题目,结合相关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研究。课程论文的写作过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相关运作管理内容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另一方面论文写作中的资料查询和综述过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9、课程项目

指导学生进行一些有实际意义的短期课程研究课题是另外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方法。具体做法是:老师布置实践课题,让学生搜集资料、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在讲授生产和服务设施选址一章时,可以让学生们自行选择一家熟悉的制造或服务性企业,通过实地考察、材料和数据收集,对这些企业的选址决策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制造或服务设施选址”影响因素,学会实际应用一些定量的选址决策方法。

四、总结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所具有的学科交叉性、实践性、内容多而广的特点,要求教师们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教学手段的开发与应用,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综合运用多种实践教学手段,有助于将学生带入到企业生产运作的现实或仿真情境中,让学生产生“真实感”,通过“干中学”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理论和知识,并利用所学的生产运作管理的相关方法解决企业中的实际相关问题。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仍需要克服许多实际的困难,比如说,课堂学生人数众多,缺乏合适的教学资源和软件等等。

【参考文献】

[1] 李芳、叶春明:《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工业工程,2009(4).

(责任编辑:徐悦)

物流企业管理与运作范文第6篇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15] 贾利,韩孟.中国家用电器生产流通现状与战略选择[J].财贸经济,2002,(1)

11

上一篇:物流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下一篇:屋面保温板施工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