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观后感范文

2024-07-10

我是谁观后感范文第1篇

时而近在眼前,

让我看得清,

却总是摸不着。

在不知不觉中,

我看见自己的身体

走向那迷茫的远方,

而我依旧站在原地,

置之不理,

那我又是谁?

我的灵魂,

时而精神抖擞,

时而萎靡不振,

让我能感觉到,

却总是弄不清。

在不知不觉中,

我看见自己的身体,

远离了思维的方向,

而我依旧站在原地,

不屑一顾,

那我又是谁?

我的灵魂,

时而像个天才,

时而像个疯子,

让我疯狂着,

却伴着痛的感觉。

在不知不觉中,

我看见自己的身体,

在萎缩中挣扎着,

而我依旧站在原地,

无动于衷,

那我又是谁?

我是谁?

为什么?

在灵魂的世界里,

看不到自己的身影,

让我如僵尸一样,

活在一部手机里。

我是谁?

为什么?

在身体的器官里,

看不清自己的血液,

让我如影子一样,

我是谁观后感范文第2篇

《别问我是谁》中的整个男孩,帮弱小者找寻食物,安慰哭泣的儿童。他相信并想念面包、橘子、母亲、天使,在饥寒中安然入梦。他遇见了犹太小女孩甄妮娜,与她成为了最好的朋友。他们一起嬉戏,吵闹,幻想。尽管生活越来越艰难,街上越来越肃穆,他依然相信总有一天幸福会重回,所有人都能开怀地笑。

在《别问我是谁》中,当火车把小主人公身边那些善良而卑微的人们一个个带走,当有人劝他一直跑不回头,当甄妮娜最终消失在暗黑的人潮中,当他漂泊过漫长的旅途,经掠无数人间冷暖,他才终于明白,原来火车驶向的,并不是甜蜜的糖果山,而最安全的事,就是做个无名的人……

目录:

第一部偷面包的贼

我抢了两块面包,一块给乌里,另一块拿去那个叫甄妮娜的女孩家里。雪下了一晚,给花园盖上了一层白色毯子,枯黄的植物残梗刺破了白毯。我扫干净最顶层台阶上的雪,放下面包,敲了敲门就跑了。

第二天我过来看,发现面包不在了。

第二部隔离区和天堂

隔离区里的所有东西都是阴沉沉的,人是阴沉沉的,声音是阴沉沉的,连气息都是阴沉沉的。而这里的每样东西对我来说都是彩色的:电车发出的叮当声是红色的,留声机中传来的音乐是蓝色的,人们的笑声是银白色的,而远处旋转木马发出的轻柔的声音更是五彩缤纷……

第三部再也回不去了

我梦见没有躯体的长统靴士兵在地上踏步走着,梦见燃烧着的母牛,梦见石头天使低头看着我说:“我什么都不是。”我会爬上火车——其他很多人都会这么做——我?到车厢、煤车和坦克上。爬过上千次火车,但没有一辆车带我去见甄妮娜,也没有带我去糖果山。

读后感:《别问我是谁》清新而有活力,作者用生动有趣的笔调毫无退避地直述了在德国兵统治下凄惨的非人生活。街头孩子们相互笑的场景尤其引人注目——稚气未脱,充满哲理,给人以轻柔的触动。总是在灾难来临时,我们才感叹要珍惜所拥有的平静日子。而苦难让人难以预料,那就是冥冥之中的所谓命运吧-----

这本小说的主人公米萨就处在他不能选择的境遇之下,出场时他是偷包被人发现,正在狂奔的小偷。他无父无母,没有家,没有过去,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他矮小瘦弱,流浪街头,以偷窃为生。他对自己一无所知,对这个世界也所知甚少。因此,每拥有一件东西,每悟到一个词语的含义,他就欣喜若狂,那些东西也成为他的珍宝,他生命里再也抹不去的印记。乌里善意地收留了他,给他取了个名字米萨毕苏斯基,还给他编了个吉卜赛人背景的过去。于是,后来每当有人问他是不是孤儿时,他会骄傲

说出乌里为他编织的家庭:“我有七个兄弟五个姐妹,有爸爸妈妈,有109岁的曾曾祖母,还有一匹叫格里塔的马,我很希望能够找到它。”好像那真的就是他的过去。

他与甄妮娜一家结识后,每次偷面包时,都会给甄妮娜拿去一块。进隔离区后,每次透过隔离墙两块砖的间隙去偷取食物,总会把食物送给甄妮娜一家和孤儿院的孩子们。甄妮娜不开心时,他费尽心思找来她爱吃的鸡蛋。对每一点点善意,他都回报以更多的良善。在物质匮乏,要抢着吃烤老鼠肉和桶中留下的残油,在活着本身就是最大的难题的境遇下,却让人处处看到人性的闪光,一个小男孩纯真的内心。

“而黑暗不能驱散黑暗,只有光明才能做到。仇恨不能消融仇恨,只有爱才能如此。”一个人没法选择所生活的时代,却能选择生活的态度。此刻绚烂的活着,为所在乎的人努力着,就会成为生命的一种永恒。

“我”没有父母,没有过去,对自己一无所知。“我”衣不裹体,饥不饱腹,靠偷窃为生,我每天与死亡擦肩而过,最擅长的事情就是逃跑。我认为这就是人生,欣然接受。我曾经企图想要弄清楚自己是谁,结果发现,在我生活的世界里,人的名字,长相,年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身份。如果我出身低等民族,比如犹太族,那么肮脏,*种,犹太人就是我,所以别问我是谁?“我”代表了千千万万二战时期华沙街头的犹太人。

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为我们揭开了二战时期纳粹占领下的波兰华沙的犹太人的悲惨境遇,他那略带幽默的笔触将战争的残酷和恐怖气氛缓解了很多,却透露出一种更深的绝望和无奈。在那样的令人窒息的环境下,人们从未放弃过希望,然而天使没有出现,最终是死亡拯救了他们。一列列火车载着成千上万的隔离区的以为会被重新安置的犹太人驶向死亡。死亡终结了无止尽的痛苦。

我是谁观后感范文第3篇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别问我是谁》!

听到这个题目,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不问是谁,那你讲啥呀?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您说,雷锋没出名之前会到处嚷嚷着“我帮了您的忙,我的名字叫雷锋”吗?我们身边其实每天都有好人好事出现,但是我们的主人公们却从来不以雷锋自居,不以奉献为宣扬自我的资本。您不信?我印象当中就有这么一位。

他,干过体育老师,他,现在负责很多杂事:水管坏了,他管;电器烧了,他管;屋子漏水,他管;灯泡更换,他管。办公室,他呆不住,整天就在校园里忙乎;学生教室,他常常转,从来都是去解决问题;孩子们的宿舍,他更得看,水和电都是他的职责范围。正常上班时间,他就已经忙得像陀螺,寒假暑假,他还得跑前跑后,为开学做准备。

有的老师已经会心一笑,想必你已经知道我要说的是谁。可是,他说了,讲到这儿,可千万得跟大家说:“别问我是谁。”

关于他,我说不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我相信你和我一样,会记得许多与他相处的细节。 前不久,我发现教学楼六楼教师厕所的水阀断了,水阀没法复位,水就不停地冲,“哗哗哗哗”,“哗哗哗哗”,那哪里是冲的水,是钱啊!我很自然地就拨打了他的电话。他听完电话只有一句简单的回答:“好,我知道了。”就在我转身回到教室继续晚自习时,却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径直奔向那个“事故现场”。等我再次跑过去想确认是不是他来了,却见他已经从现场走出来,身后已没有了“哗哗”的水声。他手里拿着钳子,显然已经解决了问题。我不知道他是怎样飞速地奔上六楼,又迅速地处理完一切。也许,你要说,他是体育老师,爬个六楼还不是小菜一碟?可是您别忘了,他也是一个接近六旬的老人,他不是机器,也需要常常休息。您也别忘了,那会儿已不是正常工作时间;您更应该了解,在他负责总务工作期间,他绝对不止一次像这样从菜香四溢的饭桌前、从畅谈正酣的聚会中、从守护病人的医院里,被一个又一个自然而然拨通的电话,拉回到学校,解决一堆又一堆琐碎细小的事情。我曾感叹“老师,您这样多累啊!”他的回答很简单也很男人“累,累也得干,难道推给别人?”直到现在,我都没办法完整地采访他,向他问完三个问题,因为,他总是那样忙,总是要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去。这不,刚说完那句“累也得干”,电话又来了,高一楼突然断电,老师们着急得要命,一个接一个地催。他拿着电话,边听边向外走,“你是要跟我说停电的事吧,我已经要到你们楼下了,等变电房管钥匙的人来了,我再看看,可能是跳闸„„”

他不是一校之长,不是领袖名人,然而我们一遇到很多琐屑杂事,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他说了“别问我是谁。”可是我想问问在座的每一位:“当他因为忙不过来而不堪重负时,您是否介意过他有些急躁的态度?”我有。还想再问:“当他为公家的事垫付了几千块钱的材料款时,您是否了解?”我了解。如果我继续问:“他这样奔波劳顿,身体状况到底如何?”我不知道。很多时候,我们遇到问题时会想起他,碰到困难时会想到他,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常常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想和做,很少顾及他的感受。

记得上次我们班要钉一个挂扫把的钩子,打电话给他借个电钻,正值示范校复检前最忙碌的时刻,他在电话里说“我这一大堆事还没忙过来呢,你先自己想想办法吧!”当时我心里有些小小的不快,心想:我在学生面前都把话说出去了,肯定能借到这电钻来弄好那钩子,这一打电话就碰了钉子,真没面子!一个下午,我都没想通。谁知第二天一大早,他突然出现在我们班教室,三下两下就把问题解决了。学生高兴极了,他却没说一句话,扛着工具箱迅速下楼去了。我心里为自己的小心眼暗暗惭愧。“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还需要什么豪言壮语吗,还需要什么吹嘘之词吗,你只要记得一个背影,在你最着急的时候,他总是及时出现,为你无私地伸出援手,并且从来没有过多的华丽语言。

他是谁?他说了“别问我是谁”,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他是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有多年党龄的党员。想到他,我心里常常会充满感激,他像党旗上那片热烈的红,以一颗忠诚于教育事业的红心为党旗增色;他像党旗上斧头镰刀的闪光,以金子般的人品为党旗添辉。他并不魁梧,在我心里却伟岸。他实在平凡,在我心里却很帅。如果你也有同感,就请你为他热烈地鼓掌!

我是谁观后感范文第4篇

你是应约了伤心,

还是在赶赴一场心痛,

来了,来在了西府大地麦熟的地,

让一季的等待化作了泡影。

你忘了,

他们日月下劳作的艰辛,

寒冬中他们渴望春的脉动,

那是他们半年的等待,心血呀,

那是他们一年的食粮、全部。

今天,你是如此的可恨,

让多少个农人们愁容满眉,

多少个希望落空,

多少个黑夜无眠,

多少个人无着。

今天,你来了,

你洒下的是泪,

让熟成的麦粒生芽,

你播在了多少个失落的心河,

让焦虑无处诉说。

你抑或、有无可的奈何,

我无力阻拦你的前行,

可否,感到了农人们的心泪,

比你还多!

可否,让我问你,

这般的扬洒,

是否过多?

忘了我的叙说

我是谁观后感范文第5篇

我认为,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是我们人民警察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思想政治宝库,是我们人民警察不断取得胜利不可或缺的思想之源,我们每一个干警都应该好好学习,切实贯彻到公安工作的各项实践当中去。

一、 明白“我是谁”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人民警察原本是人民的普通一员,是人民的一部分。我们每一个人民警察,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人民的警察,人民为先,警察在后。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是自愿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是受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人,是经党教育、培养、考验,由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举过拳头、宣过誓的人,宣誓“对党忠诚”的人,宣誓“永不叛党”的人。

“我是谁”就是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是由谁赋予的,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是由什么决定的,自己的根基和归宿又是向着什么对象的。答案就是由人民群众赋予的、决定的,又向着人民群众这个群体。明白了这一点,就能体验到人民群众四个字的分量和涵义。作为人民警察的学习和工作又要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来体现其价值。具体的实践工作都是与人民群众相联系的。要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完成自己的任务、实践党的宗旨,就必须再次回到人民群众这个群体中,了解百姓冷暖,体味百姓情怀,才能让“价值”不断增大,让“任务”圆满完成,让“宗旨”顺利践行。

二、明白“为了谁”

人民群众是党和国家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是我们 学习、工作、办事的目标指向,也是“为了谁”的真正归属。这个目标指向和真正归属是由党的宗旨决定的,是由人民群众历史和现实地位决定的。

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主义政党,我们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这个鲜明的口号,铭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检验在群众。无论是何种时期,无数的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这个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要是为人民服务的事情,我们都坚持干下去。只要是涉及到群众的利益,我们都坚持去维护。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掉这个根本。无论分工怎样,职务有何不同,其出发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群众服务群众。

三、明白“依靠谁”是方法问题

人民群众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力量源泉。 “依靠谁”就是要铭记我们所要依靠的力量,就是要从这个 群体中去汲取智慧,就是要在这个群体中推动社会的进步。 离开了这个“依靠”,党和国家的发展就成为无水之鱼,得 不偿失。

为什么我们党能够执政到现在,就在于我们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离开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强的后盾,始终是我们奋进不竭动力和力量泉。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否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最根本的考验。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反复证明了的真理。

我是谁观后感范文第6篇

信息技术教师,你在哪里——理论与现实夹缝中的生存

理论上,你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你年轻,有活力,你或许是刚毕业于某所师范大学的教育技术专业,对课程改革的意义、方法有着自身的感悟和系统的学习,或许刚走出师范大学计算机系的校门,手里拿着这个或那个证书,满怀对教育的热情,和对工作的期待。当然,你不仅仅有这种专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专业自觉,你还有其他学科教师所没有的长处。你有可靠的技术支持,掌握着信息时代的强力武器。当其他学科教师还在努力学习博客操作界面的时候,你已经能熟练地用博客反思写作了;当其他教师孤军奋战困惑于不知怎样与同行们学习交流的时候,你已经能方便地利用聊天工具、交流平台进行对话、协作了。你有良好的成长氛围,信息技术教育是国家教育部专门召开高级别工作会议的教育领域,信息技术是国家承认的少数奥赛学科之一,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是近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教育投入最多的方向之一,也是各种教学比赛中不能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你有条件创造人际和谐的发展空间,你是其他学科教师的好帮手,差不多所有教师都需要你帮助他们制作、修改课件,需要你帮助他们走近教育信息化;你是学校领导的宠儿,学校需要你组织电教室、管理机房、维护各个教研室的计算机运行——唯大材方可大用,教师们都喜欢你、欣赏你。

但在现实中呢?我看到的却是另外一幅景象:事实上,你是欢宴一角的旁观者。你是一个“副科”教师,评优?得奖?行政领导惋惜地告诉你:“对不起,看不到你的高考成绩,学校无法评价你。”你是其他教师的助手,他们的工作得到表彰,当然不能否认课件的功绩,但这课件毕竟是他们思想的结晶,其他学科教师遗憾地告诉你:“谢谢,但这不是你的成绩。”你确实为学校做了许多杂事,但杂事毕竟是杂事,学校领导不无严厉地告诉你:“对于勤杂一类的工作,我们看在眼里,但这类工作实在不能享有太高的荣誉。”就这样,你的“教师”身份遮蔽于繁杂的工作之中了,你的成绩淹没于各种遗憾的声音里了。于是,你开始抱怨自己工作的边缘化,在喋喋不休的关于地位“边缘化”的感慨中,你默默地接受了这种认知,习惯于把自己看成一个责任不明的教育改革的旁观者。“专业发展?不!连专业恐怕都算不上,谈什么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教师,你为什么在这里——专业的错位与定位

很遗憾地揭露出你的处境,不是希望用这样尖酸的语言刺痛你,我是你的朋友,其实我就是你。当我诚实地说出你在夹缝里生存的真相,其实是为了更好地思考你为什么在这里。

高考、中考等升学考试不考?是的,这的确使你沦为“副科”,不受学校重视的最表面原因,为此你可以抱怨这种政策导向上的缺失。但理论上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应该是感兴趣的。学生的兴趣才是一个科目地位的保证,信息时代的学生们对信息技术天然的兴趣应该可以部分弥补这种政策缺失的遗憾。何况,对于考试或者不考,你或许无能为力,因此考试不应该是你抱怨的内容,我们能做的恐怕是上好每一堂信息技术课,抓住学生的兴趣,用行动捍卫自己的专业地位。当然,除了政策,或许你也该考虑一下你的专业——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什么呢,这个定位有什么问题呢?

专家告诉我们:“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它主要是通过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指导他们掌握信息技能、形成信息能力和运用信息方法。”因此,信息技术教育不能只限于信息工具和信息手段的教育,还要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但信息素养的培养往往不是一个学科教学能解决的,因此人们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把信息技术教育整合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但这种整合会不会削弱了你的专业地位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得好,是不是意味着就无需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了呢?反过来问问自己,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等传统学科课程整合的时候,信息技术课程的独特定位应该在哪里呢?

在专业定位上,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目标是非垄断性的,而垄断性又是教师整体专业化的标志,这种非垄断性使得你的专业的专业化程度较低,而这是影响你发展的最根本的障碍。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具有不同的涵义。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则是指教师个体由新手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前者是外在的、群体的,而后者是内在、个体的。一方面,教师整体的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结果,同时,教师整体的专业化又为教师个体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支持环境。因此,或许正是这种专业目标上的模糊使得你无所适从,使你既是一个“副科”的任课教师,又是一个一般教师的助手,还是一个维修学校设备的勤杂工,而最后连你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信息技术教师,你要往哪里去——专业发展的目标与路径

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努力,专业化问题的解决还要落实到个体的发展中,那么你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呢? 从形而上的意义看,发展本身就是你的目标,但是或许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教学实例把这抽象的“发展”目标具体化一些。

或许课上你要你的学生搜索一些关于气候变化的信息,但这不是传统的计算机技术课程,你不能把干巴巴的“搜索引擎”、“关键词”、“与、或、非”等计算机知识填到学生的脑袋里,你要结合气候变化的问题引导学生使用搜索引擎,在解决问题中学会这些信息技术知识。看看这里涉及教师的哪些东西呢?

首先,这堂课的教学包括计算机知识,这是你的根本目的,是你的核心竞争力。当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等课程整合的时候,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信息素养一定程度上是学习的副产品,而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计算机知识是核心。在围绕信息技术开展的基于问题的教学、基于任务或基于项目的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要完成的任务是信息技术学习的平台和依托,因为你不能孤零零地教技术操作,你要指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用技术来解决问题,但这里的核心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技术。从国家颁布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来看,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中也强调这种技术的特点。如在高中阶段6个基本模块中,操作系统简介、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网络基础及其应用、程序设计方法、计算机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等5个主要模块都有鲜明的技术特色。因此你要把握住这种专业的重点,以技术为核心打造这种核心竞争力。你要万分注意信息技术课程中本体性知识的把握,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你的专业学科知识需要不断更新,这更要求你利用专业优势,主动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拓展自己的专业技能,更好地顺应时代要求。

其次,这里包含地理、社会等其他传统学科的知识,如果你对气候变化等“学科外”的知识一无所知,那么你如何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知识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呢?因此你要把握其他各个学科的知识,以便运用各种与生活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把干瘪的远离生活的计算机知识镶嵌到学生的生活中,送到学生心里。

再次,这里还包含着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当学生走进你的课堂的时候,他从来不是一张任意涂抹的白纸,在进行具体学习之前,他前面的经验总是规约着他对新内容的认识,而信息时代让他的小脑袋里充满了各种各样不同的东西。或许有的学生早已熟练掌握了搜索的技巧而对你的“唠叨”不耐烦,而有的学生却迷惑于你熟练说出的“搜索引擎”、“谷歌”等陌生的词语而充满沮丧。因此,你要用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认识你的学生,根据他们的状况,设计、组织学生的学习过程。

最后,还有一些实际上指导了我们行为的,需要我们用“心”把握的实践性知识,这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师的自我认知、人际知识、情境知识。这部分知识通常呈内隐状态,基于教师的个人经验和个性特征,镶嵌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情境和行动中,深藏在知识冰山的下部。

发展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可以把这些目标具体化为如上所述一系列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这是统一的。但是在实现方式上却不应该有什么统一的模式,因为每个你都有自己的经验、自己的特点,当然应该有你自己的路。或者,在专业发展策略上唯一的相同就是不同吧!如果你是个外向的人,你可以联系更多的教师组成一个专业发展共同体,大家一起为共同的愿景,彼此鼓励、共同进步。如果你是个内敛的人,你可能善于反思、长于总结,你可以通过博客写作整理、分享你的所得。如果你有较好的领导力,那么组织感兴趣的教师在行动中做一做校本教研。不多说了,有限的语言恐怕会阻碍你无限的想象力。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在帮助更多的其他学科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在充满热情和思考的“杂务”中,让外界听到你的声音,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力量。专业发展之路在你脚下,在你的行动中,让我们一起去寻找专业发展之路吧。

上一篇:卫生检验专业范文下一篇:唯美诗句意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