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市农业工作总结范文

2023-11-21

霸州市农业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漳州市龙文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关于实行计划生育有奖举报制度的通知

各镇(开发区)计生办:

为了鼓励、调动和保护人民群众参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预防和惩治违法违纪行为,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健康发展, 经研究,决定在全区实行计划生育有奖举报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人口和计划生育有奖举报工作,要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中心任务,以建立和完善“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计生工作长效机制为主线,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根本标准,坚持“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实名举报、保

密守信”的原则,逐步完善社会监督机制,不断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水平。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受理实名举报、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法调查核实,并依据事实和有关规定,作出处理决定或者按干部管理权限提出处理建议。对依据有关规定应当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者其他行政处罚的,应及时将事实材料及处理建议送达被举报人的单位或具有管辖权的部门处理;涉嫌犯罪的,应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对故意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应依照有关规定和法律严肃处理。

2、坚持保密守信原则

要指定专人负责受理实名举报件。受理人员要对举报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情况严格保密。举报材料应作为机密级资料严格管理,未经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得调阅。严禁将举报材料转到被举报人手中,严禁打击报复举报人。

3、坚持公开透明原则

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政务村务公开、网络等多种形式,把有奖举报制度、原则、范围、方式方法、奖励标准等内容向社会公布,切实做到有奖举报制度家喻户晓。

4、办理举报事项实行回避原则

三、举报范围

(一)违反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多生育子女的;

(二)非法为他人施行计划生育手术,或者施行假节育手术、假医学鉴定,出具假计划生育证明,以及施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

(三)索取、收受财物,截留、挪用、贪污、私分社会抚养费或人口和计划生育专项经费的;

(四)在再生育审批、计划生育奖励扶助、优先优惠政策兑现中弄虚作假和乱收费乱罚款以及征收社会抚养费未出具法定票据的;

(五)虚报、瞒报、伪造出生人口、婴儿性别或篡改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数据的;

(六)其他严重违反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及工作纪律行为的。

四、举报方式

(一)举报人可以来取书信、电话、传真、网络、当面陈述等方式进行举报。举报人应注明本人的姓名、住址、居民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有关情况。

(二)举报人应当向举报受理机构如实报告被举报人的详细情况:姓名、性别、职务、家庭住址、工作单位、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具体时间、地点、见证人等具体事实、相关证明材料、重要证据或其他调查线索,并留存复印件作为兑奖必要依据。

(三)举报人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本着既

对国家和人民负责,又对被举报人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不得捕风捉影、胡编滥造,更不得恶意举报。

五、受理与查处

案件受理。各级人口计生部门收到举报件应当予以登记。举报本通知第三条第(一)项情形的,依照信访事项受理规定受理。举报本通知第三条第(二)项至第(六)项情形的,各级人口计生部门依照职权依法受理。符合初步调查或者立案条件的,办理机构应当自收到举报之日起5日内报本机关分管领导或者负责人批准后,依法调查处理。

案件查处。办理机构应当自批准初步调查或立案调查之日起60日内调查取证完结,应当移送的移交有权作出处理决定的机关;情况复杂的,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日,并告知举报人延期理由。对查办不力或不予查办,引起群众重复上访或越级上访的案件,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将会同相关部门或通报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并按照《福建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信息反馈。举报案件的调查结果无论属实与否,案件查处机构要向举报人反馈情况,包括调查属实的处理情况,并对举报属实的举报人履行奖励手续。

归档保密。对于办结的举报件,要对举报原始材料或相关记录、办理结果、调查取证材料、政策依据、给举报人的书面回复等有关材料合并成卷后密封加印存档。严格遵守档案保密规定,

未经主管领导批准不得调阅。对知情人泄露举报情况,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单位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应移送司法机关。

六、奖励与兑奖

举报案件经查证属实的,由举报事实所在地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照下列标准对署有真实姓名、身份证明、单位或住址的举报人进行奖励。

(一)举报内容为第三条第(一)、(四)、(五)、(六)项的奖励举报人不低于1000元。

(二)举报内容为第三条第(二)项的,奖励举报人不低于2000元。

(三)举报内容为第三条第(三)项的,奖励举报人不低于3000元。案件奖励实行一案一奖励制度,凡不同举报人举报同一事件或同一对象的,只奖励第一举报人。多人同时举报同一案件的,奖金平均分配。(来信以邮戳为准,来访以登记为准,电话以通话日期为准,网络以实际时间为准);举报人可通过电话或信函向举报受理或查处机构查询有关情况。各受理机构在案件查结一个月内,按规定程序审批后,通知或公告举报人领取奖金,发出通知或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凭有效证件(明)到举报事实所在地镇(开发区)计生办领取奖金,逾期不领取者,视为自动放弃。

七、工作要求

职责分工。实行分级负责制,区人口计生部局认为确有必要由自己负责受理或查实的,镇(开发区)计生办要积极配合和支持。

承办主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办理。任何单位对举报的案件不得推诿、扯皮,接到举报必须认真受理,及时查处。

经费来源。有奖举报奖励经费,从拨付各镇社会抚养费工作经费中列支。要建立实名举报奖励和查办案件经费专账,接受财政和审计监督。

组织领导。区人口计生局成立人口和计划生育有奖举报工作领导小组,孙树林局长任组长,严惠娇副局长、陈塘胜副局长任副组长,局各股站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

区人口计生局设立举报电话:

信访室:2130262办公室:2130260

二〇〇九年八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计划生育信访奖励制度通知

抄送:市人口计生委,区纪委,区政府纠风办。

漳州市龙文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人秘股2009年8月25日印发

霸州市农业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1 林州市坡地经济发展现状

自2013年以来,林州市因地制宜发展坡地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林州市经济的发展。林州市总面积2 046 km2,其中坡地、丘陵面积占86%。山多坡广的地理优势,有利于林州市发展坡地经济[1]。坡地经济主要以核桃、花椒、小杂粮(谷子)、中药材种植和坡地畜禽标准化养殖为主。到2015年,林州市发展坡地农业种植核桃1.13万hm2,总产量约3 486 t;种植花椒1.33万hm2,总产量约2 595万t;种植小杂粮0.67万hm2,总产量约3 000 t;种植中草药材1.33万hm2,盛产党参、全虫、山楂和五加皮等,另外还有柴胡、元参、当归、黄芩、元胡、远志、板兰根及灵芝等800多种中药材,年收购量达2 000多t。在坡地畜禽养殖方面,猪出栏199.52万头,猪肉产量约85 072 t;牛出栏3.92万头,牛肉产量约500 t;羊出栏5.46万只,羊肉产量约270 t;禽出栏1 092.5万只,肉产量约4 520 t。坡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林州市坡地农业发展带来经济效益。到目前为止,林州市的坡地经济已经进入大规模、有组织、多形式的规范性发展阶段,坡地经济的大力发展,大大提高了林州市农村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了林州市的经济发展。

2 影响林州市坡地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目前,林州市坡地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经济效应,但是与我们实际中所追求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生态改善的目标结合来看的话,林州市目前的状况依旧是处在一个转型阶段,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林州市坡地经济发展问题主要从政府和经营主体两方面来研究。

2.1 政府在坡地经济发展上出现的问题

2.1.1 土地流转问题

在中国,大部分农民受传统自然经济思想支配,受陈旧思想影响,农民恋土情结较为严重,习惯于自种自收,宁可粗放经营或让土地闲置荒芜,也不愿意转包他人发展坡地经济,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加大了对种地农民的扶持力度,农民即使不精耕细作也可以有所收益,导致了实施土地流转的难度加大。而且部分农民期望的价格太高,漫天要价,造成相当部分乡村土地流转难度大、价格高,从而加大了土地承包者发展坡地经济的难度。

2.1.2 基础设施问题

首先,受山坡地条件限制,坡地经济发展所需的水、电、路等生产性基础设施比较滞后,无法满足农户对发展坡地经济的要求。虽然在发展过程中,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发展坡地经济中的道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和电力设施建设,但相对于大规模发展坡地经济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2]。政府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不足,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其次,农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农民更加注重个体,而轻视集体。最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也阻碍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在山区地段引进农业机械化设施更加困难。

2.1.3 技术服务问题

一是社会化服务不到位。林州市技术服务落后,为农民提供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营销、质量安全监管等缺少发展平台。由于林州市各乡镇、村农林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仅靠现有的有限的农林科技人员来支撑坡地经济的发展,显得力不从心。二是农民科技素质较低。林州市各乡村坡地经济以散户经营模式居多,其中相当一部分农户文化水平不高,学习能力不强,对农户进行专业科学指导难度较大。

2.2 经营主体在坡地经济发展上出现的问题

2.2.1 思想认识问题

自古以来,传统农业就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方式,传统农业发展又相对稳定,农民心中对传统农业的支持思想根深蒂固,一时很难改变,而且新的实践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在人们心里一切都是未知数,害怕失败所以有顾忌,这种思想阻碍了林州市发展坡地经济的发展。

2.2.2 产品质量问题

未来,农产品的竞争是标准化生产的竞争,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竞争,但目前,在林州市坡地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如“贱价买赖苗”等现象,由此看来,林州市农民对标准化生产的观念不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意识、优质品牌意识较差,使农产品质量缺乏竞争力,从而影响林州市坡地经济发展带来的效益。

2.2.3 产品销售问题

林州市由发展坡地经济所带来的核桃、橙子的产量大,但是如何把产品销出去是关键的问题。林州市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农产品销售体系,市场销售环节缺位,将使坡地经济的效益大打折扣。

3 加快林州市坡地经济发展的对策

近年来,林州市坡地经济发展展现了十分强劲和良好的发展势头,要实现长久、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就需要不断深化发展方略。所以根据林州市现在坡地发展状况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创新土地整合方式

家庭承包制是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政策,以该政策作为基础,实行自愿且有偿的原则来,因地制宜的形成土地流转、租赁、转让和参股等形式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激发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维护他们的切实利益。以政府为主导,切实保障双方的权利,深入研究各类型的土地流转政策,实时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形成完善的土地可流转市场体系。

3.2 创新资金筹集方式

对于资金流入方面的建设,首先政府应协调好政府资金的合理高效的流入,合理统筹安排资金的使用和对各项资金进行分类归并、切块“打包”。其次,对于金融企业扶持农业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的研究和措施,农业企业发展的资金缺口相对较大,行业风险大,在融资方面会存在很大的困难,所以要建立合理的贷款、担保、再担保和创业贷款等一系列的运作方法和措施,促进农村资金流通和高效的资源配置,以此来促进农民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带动农业发展更具规模效应。

3.3 建立健全科技支撑体系

建立完善的农业科学研究体系,促进先进科学技术在乡镇农业发展区域的传播和研发。首先,要建立完善的人才体系,培养出色的人才、留住出色的人才,以人才来带动科学技术的研发和传播。其次,转变科技发展思路,将资金和资源投入在更加有效合理,带来更大效益,进而影响科学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3.4 建立健全品牌创建体系

建立品牌体系的前提是建立完善的产品评判标准,形成标准才能有奋斗的标杆,来以实际标准要求农民培育自己的产品;产品质量达到一定标准之后就要建立统一的品牌,如以“红旗渠”作为统一的产品称谓进行销售,政府加大营销方面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大营销方面的投入,企业出资加上政府的号召力来进行品牌化宣传,以“质量+营销”的方式强势进入市场便会起到很好的品牌效应,打开更大的销售市场,逐渐形成完善的一条龙销售体系,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在推广保护、大力宣传老品牌的同时,注重推出新品种,创建新品牌。

4 结语

林州市坡地经济发展已经走在了一个极具前途的道路上,依托自然资源和现有资源不断的推陈出新,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发展,创新措施,坡地经济会成为继工业之后林州市的又一重要经济支柱。

摘要:因地制宜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结构特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的地理环境。林州市山地多、平原少的地理特点,决定了坡地经济的可行性。主要探究林州市在坡地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上不断深化农业发展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适当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坡地经济,坡地农业,林州市

参考文献

[1] 石常青.浅谈林州市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4(22):28.

霸州市农业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1 胶州市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1.1 干旱

胶州市处于季风区气候影响范围内, 年降水量变化较大, 且年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 致使该市旱、涝灾害频发。胶州市一年四季均会出现干旱, 而且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灾害, 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等特点, 尤其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自20世纪80年代后, 胶州市干旱灾害趋于严重, 已经成为当地较严重的自然灾害, 其中1981-1982年胶州市连续2 a持续降水偏少, 出现了罕见的特大干旱灾害。干旱对农业的生产影响和危害程度与其发生季节、时间长短及作物所处的生育期有关, 冬小麦返青后进入需水敏感期, 春旱不利于冬小麦返青分蘖和后期旺长, 严重干旱可影响冬小麦正常结实;同时, 春旱还可造成春播作物不能适时播种, 延迟果树发芽时间等;伏旱影响夏秋作物出苗和生长;秋旱会影响玉米等秋收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冬旱则影响冬种作物播种、出苗及其生长发育[2]。

1.2 暴雨

暴雨是胶州市夏季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胶州市年平均暴雨日数为2.1 d, 主要出现在4-9月, 集中出现在6-8月。20世纪90年代, 胶州市极端降水事件频发, 特别是在20世纪发生极端强降水事件的频率明显增加。据统计, 胶州市50年一遇的日最大降雨量达211.0 mm, 100年一遇的日最大降雨量达239.0 mm, 200年一遇的日最大降雨量达268.0 mm。暴雨常常来势猛、强度大、历时短, 且冲刷力强, 淹没农田, 造成作物茎叶机械性损伤, 引起生理机能下降, 降低光合作用, 最终出现减产减质。

1.3 大风

由于北部胶州湾处于大泽山与大、小珠山之间的平坦地带, 西北风长驱直入, 经过胶州湾海面和崂山与小珠山之间的狭管时作用加强, 风力加大, 因此胶州市成为青岛地区仅次于全市大风日数之最的青岛市的第二多风区域。胶州市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1.2 d, 主要出现在冬、春季, 夏秋季较少, 以西北风为主, 其中30年一遇的最大风速为24.0 m/s, 50年一遇的最大风速为24.4 m/s, 100年一遇的最大风速为26.3 m/s。冬春季大风常伴随降温、降雨、寒潮天气出现, 导致气温明显下降, 特别是对设施农业极为不利, 同时也要注意加强鸡、鸭、猪等畜禽棚圈保暖加固, 果园果树防冻等。夏季大风虽然较少, 但强对流天气造成的雷雨大风、飓风也时有发生, 夏季农作物正处于旺盛生长期, 遭遇大风危害最大, 可导致高秆作物倒伏, 使幼果大量脱落等。

1.4 冰雹

冰雹是对胶州市农业生产危害较重的气象灾害之一。冰雹灾害性天气局地性强, 且受地形影响较大, 胶州市年平均冰雹日数为0.5 d, 发生最多年份一年两遇。冰雹主要出现在每年的5月下旬-6月中旬和9-10月, 这期间出现的冰雹日数占全年冰雹总日数的70%以上。受高空东北冷涡影响, 冷涡中空气柱处于上冷下暖不稳定状态时, 极易导致胶州市出现冰雹等强对流天气。5-6月正好是胶州市冬小麦旺长及春播作物大田幼苗生长季节, 冰雹从高空急速落下, 冲击力大, 再加上猛烈的暴风雨, 摧毁力相当强大, 直接威胁人畜生命安全, 直径较大的冰雹会将正开花结果的果树、小麦、玉米和蔬菜等农作物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致使粮田果木颗粒无收。

1.5 霜冻

霜冻也是影响胶州市农业生产的灾害性天气之一。胶州市春季气温回升快, 但气温波动较大, 每年的4月为霜冻多发期, 晚霜冻尤其对林果影响较大, 危害正在开花期的苹果、梨和桃等, 使其花蕊受冻, 不能正常授粉, 幼果期出现霜冻则直接造成绝产。而且霜冻也对春播作物有很大影响, 不利于蔬菜等设施农业。

2 气象灾害应对措施

2.1 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能力

随着气象科技的快速发展, 应着力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 充分发挥新一代天气雷达、气象卫星遥感技术、现代化气象监测设备的作用, 进一步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 增强灾害性天气精细化预报能力, 全力做好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大风和霜冻等气象灾害长期、中期、短期及短时临近预报, 使天气预报精细化程度到达乡镇, 并加强局地性灾害天气研究分析, 做好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加强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规律、形成机制、演变路径、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等研究, 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2.2 建立健全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

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突发性强, 能在最短时间将灾害预警信息发送至农民手中是关键。因此, 应建立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 确保能将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准确、及时、有效传递至相关单位和个人手中, 为防灾、减灾争取时间, 确保预警信息及时有效传递至农民手中, 提前做好灾害防御准备, 尽可能的降低灾害损失。

2.3 增强农民防灾减灾意识, 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充分利用电视讲座、报纸、广播、手机短信和互联网等媒体在气象日或汛期到来前深入乡镇开展气象知识宣传, 加强防灾减灾重要性宣传教育, 使农民了解气象常识, 提高农民对气象灾害天气的认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学会用气象信息科学指导农事生产和规避灾害。一旦出现灾害, 即可启动防灾减灾预案, 得到农民群众积极响应, 形成全社会力量共同进行应急处置救援, 完成科学、高效防灾减灾。

2.4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气象部门应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合理开发空中水资源, 在干旱发生期间, 严密监视天气变化, 抓住有利时机积极组织人工增雨作业, 缓解旱情发展。进入冰雹多发季节, 要严密监控冰雹天气, 一旦获知将会出现冰雹灾害, 应及时实施人工消雹作业, 尽可能降低冰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5 大力兴修农田水利设施

针对胶州市干旱、洪涝灾害影响, 当地相关部门应做好抗旱防汛工作, 兴修农田水利工程, 做到旱能浇、涝能排。在干旱期做好水资源调度, 优化水资源配置, 科学调度抗旱用水;雨季做好大中型水库和水塘蓄水工作, 努力将滴灌工作做好, 还可在田间打井以备抗旱使用。遇雨季持续强降水天气, 及时疏通沟渠, 挖沟排水, 防止农田长时间渍涝, 扶正受淹作物, 洪涝过后, 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追肥、中耕、松土和喷施农药等。

摘要:利用胶州市多年气象观测资料及气象灾害记录资料等, 对胶州市干旱、暴雨、大风、冰雹和霜冻等气象灾害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进行分析, 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气象灾害,农业生产,影响,对策,山东省胶州市

参考文献

[1] 李德萍, 薛允传, 董海鹰, 等.青岛地区气象灾害分析评估[J].山东气象, 2013 (1) .

霸州市农业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为了让孩子有一好的学习环境,以保证我校的师生的正常工作,我校认真地执行上级文件精神,我校结合上级文件精神,认真地制定好我校的三表,保证学生的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让学生有拥有相应的假期,按国务园规定的法定假日放假,每日让学生做好一课两操,学生到校时间不超过8点,根据季节变化和实际情况,对学生到校时间适寄宿制学校住校生早上起床时间不得早于7点,晚上就寝时间不超过22点。在校作息时间为不得超过6小时,寄宿制学校住校生晚自习每天不超过2课时,在执行的过程中多方面争求家长的意见,合理安排学生的住宿。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我校认真开足开齐课程,结合盘教发[2017]25号,认真地核定周课时量,认真地开好音、体、美、综合实践课,大课间活动按排在上午第二节课与第三节课之间,眼保健操安排在下午第一节课后。

霸州市农业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几位同志做了很好的发言,今天的这次会议,作为三个经济区域会议的首次会议,意义非常重大,对三个经济区域的启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议开得很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下面,我就小城镇建设工作讲两点意见:

一、近年来,小城镇建设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小城镇改革与发展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繁荣农村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来抓。特别是近年来,“小城镇、大战略,”越来越引起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了对小城镇建设的组织领导,抓规划,抓基础设施,抓主导产业,抓项目,抓资金,抓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的典型带动,多次集中力量开展督促检查,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使小城镇建设、管理和综合改革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有力地推进了城镇化进程。

(一)小城镇改造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作为驱动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采取广开门路、多元投资、滚动发展的办法,积极探索小城镇建设的有效途径。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4亿元,完成公共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完成生产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建设道路总面积6.7万平方米。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小城镇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发展。

(二)小城镇的规划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建设逐步步入法制化轨道。近年来,镇党委和政府对“规划先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更加明确,把编制和实施规划作为小城镇建设的前提和依据。聘请省里的规划设计专家,不断完善和修编小城镇规划。保证了规划的科学性、全面性。在规划的实施中,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体化”的原则,加大对规划法的执行力度,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制度,正确处理规划与建设的关系,保证了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小区规划与功能区建设也有了一定的进展。形成了一批规划较为科学合理,城区服务体系较为齐全的住宅小区和专业商贸区。艾曲工作区的部分农民住进住宅小区,兴办经济实体,使小城镇建设步入了规划、建设、管理的良性发展轨道。

(三)小城镇定位突出特色,为小城镇建设发挥了指导作用。小城镇定位是对小城镇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科学定性,对小城镇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兰陵镇是省列的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是省级管理的重点中心镇,从试点工作一开始,镇党委、政府就高度重视小城镇定位问题,从经济优势和周边环境出发,经过多方面、多层次的科学论证,基本做到了合理布局,独具特色,科学定位,对小城镇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利用兰陵酒文化、荀子等历史文化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以发展旅游服务为重点,建设商贸旅游型小城镇;发挥地处四县区交界和交通要道的区位优势、历史古镇的商贸优势和荀子墓等古遗址的古文化旅游优势,建设苍山西南部交通枢纽、旅游、商贸集散小城镇;以蔬菜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蔬菜等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集散,建设农工商为一体的小城镇;以石膏资源为依托,重点发展石膏开采、深加工为主的工业小城镇。

(四)小城镇聚集功能明显增强,主导产业迅速发展。随着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城镇综合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发展环境明显改善,聚集功能不断增强,带动了乡镇企业、主导产业的迅速发展。取消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多种限制,制定了10多条优惠政策,使个体私营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今年以来,镇里组织专门班子招商引资,开发项目,实现产业投资,为建设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拓宽筹资渠道,今年以来,吸引外来资金2000多万元,创办新企业10多个,新增个体工商户50多户,与韩签订的“脱水蔬菜’加工项目,总投资1000多万元。目前,全镇共有各类民营企业260多个,去年实现总产值22.3亿元,是试点前的5倍,成为兰陵经济的半壁河山。小城镇聚集功能的增强,拉动了整个镇域经济的发展,基本形成了石膏产业、蔬菜业、旅游业、高效农业、畜禽养殖业及农副产品加工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霸州市农业工作总结范文第6篇

一、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的基本业务处理流程:

如图1所示, 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对城市进行数字化控制, 用信息的控制方式去调度事物流向和人员的流向, 主要业务包括业务受理模块、协同工作模块和综合评价模块, 区城管局工作人员使用业务受理模块受理问题、登记案例、案例汇报、案例受理、案例定位和转发处理等业务;协调工作模块是使指挥中心人员、区专业部们、街道指挥中心和街道专业部门的能高效的协同合作, 将案件派遣、处理、反馈、核查和结案等流程都关联在一起, 实现指挥中心、各专业部门和监督中心之间信息共享、协同工作、互为监督的目的;综合评价模块对城市管理的每个责任体, 在系统内设定的完善评价体系进行评价, 如监督中心对城市管理监督员、内部人员、专业部门的监督, 对市容市貌、城市组件、环境等的监督管理。

二、以工作流方式实现业务处理流程

工作流 (Workflow) 是对工作流程的进行计算模型, 也指对工作流程分解任务, 将该任务以一定的逻辑与规则链接在一起, 设定任务的处理后的自动跳转。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的系统业务就是按照一定流程跳转的工作模式, 所以可以考虑应用工作流的技术实现城市管理中各类案例的处理, 用工作流思想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网上业务处理可以更方便的满足各职能部门对城市管理事物的处理需求, 也能保证其正确承担城市管理事务的责任与义务。

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分解的工作流如图2所示, 包括案件信息采集、案件受理、案件派遣、结案和考核反馈、归档等内容, 领导、社会公众、监督员、监督中心、指挥中心、专业部门在案件工作流流转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中案件信息采集信息采集办法包括网格监督员的案件报案、各部门的案件发送和市民拨打服务中心电话或登陆到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报案, 报案时, 现场案件信息采集者可以使用手机、摄像头等对现场进行拍摄, 数据包含采集案件发生时的位置信息、案件现场照片、录像、声音、信息员对案件描述信息等, 将数据传送到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案件建立:再协同工作平台上, 监督中心工作人员将案件信息进行整理, 系统按照案例性质进行分类、完成案件编码, 完成立案流程;案件派遣:由数字城管指挥根据案件类别、地段等业务处理规则, 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自动使用工作流的方式将案件进行分类、发送消息给相关职能相关部门;结案:案件通过工作流转到案件处理部门, 该部门部署资源, 对案件进行处理, 而后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对案件结果自动反馈, 接着案例转到到监督与评价中心;如图3所示是案件考核和评价:由监督中心领导和值班长使用, 在系统内设定的完善评价体系进行评价, 如监督中心对城市管理监督员、内部人员、专业部门的监督, 对市容市貌、城市组件、环境等的监督管理, 系统以图表、报告等可视化方式显示的评价结果。

使用工作流思想使城市管理事务的立案、处理、结案和备份等更加的便捷性和规范性。数字化城市管理业务处理的流程在开发设计中应用业务实现准则、规定限制条件、描述业务的转型、定义业务转向所需的资源、定义事务状态的数据结构, 数字城市管理系统的案件处理过程用到的步骤流程都比较少, 所以可以使用工作流相关的技术简便的进行设计和实现。

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使用实践表明, 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用信息化的手段, 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正在有效的促进城市管理工作向更高、更快、更精细的方向发展。

摘要:为了使城市管理工作规范化, 搭建广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 采用标准化的数据部署, 实现内外数据的共享, 通过工作流实现资源整合和业务流转, 为城市建设提供标准化的业务保证。

关键词:业务流程,工作流,数字城管

参考文献

[1] 赵峻武.如何从数字城管到智慧城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 (08) .

上一篇:标志牌施工安全措施范文下一篇:仓储部工作岗位职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