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分析报告范文

2023-09-19

人际关系分析报告范文第1篇

摘    要:对教育生态场域中研究生师生关系的解读常隐含着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假设。文章基于我国西部地区5所地方高校关于师生关系共生态势的317份调查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方法来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师生关系态势在共生理论视域下受到合作意愿、研究氛围和适应程度三个维度因素的显著影响。其中,非正式组织会议、项目研讨会议和线上平台的交叉分配采用,科研就业和研究生专业素质的聚合探讨,以及团队研讨与导师监约机制的嬗变是影响师生关系共生态势的充要条件。

关键词:研究生培育;师生关系;共生态势

在研究生培育的現代化进程中,教育场域的民主化、人性化日益成为改革关注的焦点。师生关系的良性构建在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被重视,如《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都提出了师生关系的共生对等原则。师生关系是在教育过程中以传道、授业、解惑为目的,同时也是特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介质在教育领域中深刻折射与反映所形成的一种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导师和研究生双向对话关系的构建,有利于打破以导师为中心的自上而下阶层式关系,进而产生师生间多向互动的交流渠道[1]。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师生关系能否保持均衡配合、有序关联,已成为良善型师生关系构建的重要参考依据。

一、研究综述

从研究进展来看,学术界对师生关系问题已经进行了多角度的理论探索,其中郭友兵从黑格尔的“主奴关

系”理论视角进行研究,指出师生关系的本质为不对称的共生关系,面临着权力严重不对称的异化困境,需要从宏观制度层面和微观伦理层面加以克服和解决[2];李全喜借助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认为研究生与科研成果、科研过程、科研本质和导师关系的相异化是师生关系异化的生成逻辑机理所在[3];龙宝新强调,构建师生协同共生体是破解文科研究生日常学术指导中存在薄弱链环的有效途径[4];陈万明、李玉倩则从角色获得、角色扮演和角色习惯三个阶段,提出导师和研究生本质上在人际关系交流中属于互惠互利的权利交换共同体,而师生关系则是以教育活动为基础的关系,更是一种相互影响的互惠式关系[5]。

文章选择我国西部地区5所地方高校在读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鉴于调查内容的敏感性以及保护被调查者隐私的要求,问卷调查采用一对一形式完成。根据《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精神要求,以及匡正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需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管理和监督机制,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理性精神及自我实现能力。因而,在师生关系这一特殊的教育场域中,学术共生单

元、科研共生环境以及人文共生模式三种共生理论维度就成为研究师生关系的重要论证依据。为此,文章从合作意愿、研究氛围、适应程度三个方面探究研究生阶段师生关系共生态势的影响机理并进行实证检验,其结果有助于促进研究生培育过程中师生关系共生态势的良性发展。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共生态势是生物联合体共同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相互依赖、互惠互利的一种协同关系[6],而交往理性中蕴含的共生原则应当是启蒙运动的本质核心[7]。要研究并探讨师生关系的共生态势及其影响机理,从根本上说,首先需要讨论师生关系作为教学活动生命体的角色安排。“要素主义者”巴格莱就提出要把教育权威重新归还给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权威”作用,由此开辟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中心式”师生关系价值取向[8]。另外,赫尔巴特也认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决定着教育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选择,是知识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传递者,而学生要顺从教师的教导,并在教师的“权威”下学习教科书的理论知识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9]。但随着教育教学的深入开展,以教师或学生为中心的“中心式”师生关系存在失衡的风险,而双方在教育活动中理应属于平等的对话主体,应建立在相互尊重与理解彼此间的经验知识、观念差异以及思维立场等情境基础之上,形成“平衡式”的师生关系价值取向。具体来说,对话和理解应成为良好师生关系的“一体两面”,正如马丁·布伯所说:“真正的教师与其学生的关系便是这种‘我与你’关系的表现形式。”[10]但在研究生培育过程中,师生双方的角色是多样、复杂与动态的,无论是“中心式”的师生关系范式还是“平衡式”的师生关系价值取向,都容易形成事实上的师生双方“重心”和“角色”的偏离,都无法有效实现师生之间“多角色交互叠加效应”[11]。按照共生理论观点,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不是主次、中心和边缘、抽象平衡的关系,而是协同依存、交互反馈、共同推进的合作共生关系,是在吸收两种不同属性的师生关系,即“中心式”师生关系与“平衡式”师生关系的合理性基础上共筑相处、相伴、相依,互相成就共生新质的共长状态。

据此,文章分别从合作意愿、研究氛围、适应程度三个具体维度对师生关系共生态势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试图提出研究假设。

(一)合作意愿方面

要让信息要素、科研要素的互动处于最佳状态,其重要的联结介质在于交流。根据共生理论的观点,共生本质上属于一种共赢关系,它关注共性与个性、异质性与共同性的相互作用。因此在信息化时代,师生关系的个性化产出可以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交流手段来实现,而师生间的共性沉淀则离不开传统的交流渠道,即非正式组织会议和项目研讨会议,故交流方式将显著正向影响师生关系。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要求,研究生应具备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由此可以认为,坚持学术诚信、科研至上是研究生这一共生单元的应有之义,关注就业问题则是其立足基础,导师和研究生对科研和就业问题的研讨无疑将推动双方间合作意愿达到顶峰。

据此提出文章的研究假设1:师生间交流方式、研讨内容、交流频率等合作意愿会影响双方共生态势的演变,高交互性信息共享模式有助于师生间合作意愿的强化,进而促进双方共生态势的良性发展。

(二)研究氛围方面

在研究生日常科研实践中,团队关系的建立、研究生自身的专业素养等涉及师生间研究氛围的要素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十分深远。一方面,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线索,团队关系为个体提供了影响其情绪的信息,进而影响之后的科研绩效[12],而正向的团队关系对培养师生间求同存异、兼容并蓄的学术精神,对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另一方面,研究生自身的专业素养也是影响师生间研究氛围的重要因素。师生关系从共生层面来说属于一种协同依存、共同推进的“竞合”共生关系,因此只有当研究生这一共生单元的科研素质借助一些外部正向共生环境的作用,如科研团队的融合、师资力量的储备以及奖助政策的激励等得到提升时,双方间并驾齐驱、互助共进的学术研究氛围才能得以构建。

据此提出文章的研究假设2:师生间的团队关系、科研条件、专业素养等研究氛围会影响双方共生态势的发展演变。良好的科研条件、融洽的团队关系、较高的专业素养有助于师生间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进而促进师生间共生态势的向上发展。

(三)适应程度方面

共生理论认为,对称性互惠共生是共生关系的最高级形态,师生双方在该模式下能够实现协调互促式发展,产生惠及各共生单元的新能量与双向性的信息资源,且这些要素可以实现两者间的合理分配,有利于提升整个共生系统的运行效率。然而,导师区别于研究生的最显著特征在于前者系统化、多元化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一方面,导师以其专业性的知识和方法为师生教育活动提供经验上的指导与规划,在教育场域内拥有着话语决策权;另一方面,导师还能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内参渠道建立起隐性的社会关系网,使多数资源被导师所掌控,这样势必影响共生关系中师生间协同并进、互促共赢的生态要求。为此,需要构建强有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通过制度治理与规则治理强化导师正向教育价值取向。

据此提出文章的研究假设3:师生间的话语权力、监督机制、生涯规划等共生环境因素会影响双方关系共生态势的发展演变。平等的话语体系、完善的监督机制、良性的生涯规划等有助于师生间适应程度的增强,进而促进师生关系共生态势的向善发展。

三、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文章数据来源于西部地区5所高校在读研究生关于师生关系的问卷调查。在所调查的在读研究生群体中,男性研究生和女性研究生占比为49.21%和50.79%;研究生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的占比分别为58.62%、28.45%和

12.93%。另外,文科专业研究生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占比最高,达到了82.76%,而理工科、医学以及其他专业的研究生数量占比总额仅为17.24%。最终获得问卷350份,剔除无效的样本数量,获得实际有效样本317份,问卷回收率为90.6%。文章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考虑到因变量(合作意愿、研究氛围、适应程度)都大于两个水平等级,因此选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各自变量与所对应的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设合作意愿、研究氛围和适应程度三个多元有序因变量分别为ya、yb、yc,且ya、yb、yc均分为k个等级:1,2,……,k;那么各多元有序因变量所取等级r的概率πr=p(ya、yb、

yc=r|x),pr=p(ya、yb、yc≤r|x),r=1,2,……,k,且满足公式(1)。

如果将k个等级分为两大类,分别为{1,2,……,h}和{h+1,h+2,……,k},其中h=1,2,……,k-1,如此,可对多元有序因变量按照两分类因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因此,需拟合k-1个两分类Logistic回归方程,如公式(2)所示。

其中,Lh为第h个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xi(x1,x2,……,xq)为自变量向量,q为自变量个数,αh是截距项参数,βi

是偏回归系数。文章将合作意愿、研究氛围、适应程度分别划分为五个水平等级,并将其设为解释变量,其取值ya=yb=yc=1,2,3,4,5。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解释变量及其相关参数均可套用上述方程模型。因此,文章使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建模,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影响师生关系共生态势的关键因素。

(二)变量测量与描述统计

1.被解释变量

文章的被解释变量为师生关系。文章通過邀请西部地区5所高校的在读研究生对“高校导师和研究生师生间关系调查问卷”做出评价来解读师生关系状况,并对被解释变量的测量采用李克特五点式量表的形式,1表示“师生关系非常好”,5表示“师生关系非常不好”。整体上师生关系的均值为2.58,处于上游水平。由表1可见。

2.解释变量

合作意愿。合作交流意愿情况可以分解为交流方式、交流次数以及研讨内容三个微观维度变量。由表1可计算出合作交流意愿情况在五点式量表评价中的均值为2.77,表明师生间合作意愿较高,且该解释变量的平行线检验数值为0.747,大于0.05,说明接受零假设,满足多元有序Logistic“比例优势”假设之一。

研究氛围。研究氛围情况应从师生双方的角度出发,对导师而言,应在不违背共生原则导向性的要求下通过团队关系的构建来进行评估;对研究生而言,则可以凭借其自身专业素养的高低和对科研条件的满意度来进行考量。由表1可计算出研究氛围情况在五点式量表评价中的均值为2.15,表明师生间研究氛围普遍较好,且该解释变量的平行线检验数值为0.505,大于0.05,说明接受零假设,满足多元有序Logistic“比例优势”假设之一。

适应程度。师生双方在适应程度方面主要体现在对导师失范行为的监督与制约机制是否健全、对研究生未来生涯规划是否到位以及师生间话语权力是否真实存在这三个层面。由表1可计算出适应程度情况在五点式量表评价中的均值为1.98,表明师生间适应程度处于中高水平层级,且该解释变量的平行线检验数值为0.057,大于0.05,说明接受零假设,满足多元有序Logistic“比例优势”假设之一。

3.信度检验

文章利用SPSS 23.0软件得到该调查问卷的Cron-

bach’s alpha信度系数为0.848,高于0.8,因此认为该问卷的内在信度十分理想,具有非常高的使用价值,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师生关系的情况。

4.结构效度检验

文章使用因子分析法检验结构效度,在调查问卷数据经KMO和巴特利特检验后,得出KMO值为0.817,

大于0.8,Sig的值为0.000<0.05,证明问卷具有非常高的内容效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此问卷可以通过结构效度检验。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为了验证研究假设,文章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分析方法,从共生理论衍生出来的三个维度(合作意愿即学

术共生单元、研究氛围即科研共生环境、适应程度即人文共生模式)对师生关系的影响机理进行数据分析(见表

2)。结果表明:首先,交流方式、研讨内容对师生关系具有稳健的显著正向影响。具体来说,就交流方式而言,若对非正式组织会议和线上网络平台这两种交流方式的开展把控越到位,则师生间进行交流合作的意愿就越强烈;就研讨内容而言,若导师和研究生关于学术科研和就业问题这两方面探讨得越多,则师生间达成合作交流的意愿就越强烈。交流次数这一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不会对师生间合作交流的意愿产生任何显著影响。其次,研究生专业素养的高低、团队关系的和谐与否对师生关系具有稳健的正向影响。一方面,若研究生自身的专业水平与素养越高,那么与导师进行科研学习的氛围就越强烈;另一方面,导师若在遵从共生系统原理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一种支持性的团队关系,进而激发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师生间研究氛围就越浓厚。而研究生对科研条件的满意度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不会对师生间学习研究氛围产生任何显著影响。最后,导师监督与制约机制变量对师生关系具有稳健的正向影响。这表明,对导师职权进行监督和制约的机制越健全,则师生间适应程度就越好。导师是否对所带研究生进行职业规划以及师生间话语权力是否真实存在这两个变量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不会对师生间适应程度产生任何显著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

共生理论对于师生关系影响机理的论述充分融合吸收了“中心式”师生关系与“平衡式”师生关系范式中关于对双方关系产生显著性影响的具体因子。综上所述,共生理论认为师生关系主要受合作意愿、研究氛围和适应程度三类变量的影响,并通过深入分析,得出了师生交流过程中非正式组织会议和线上网络方式的运用、学术科研和就业问题的探讨、研究生自身的专业素养、团队关系的构建以及导师监督与制约机制的健全等关键性因子与师生关系呈高度正相关。基于此,文章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导师这一共生单元由于具备十分雄厚的专业资源优势和学术优势,因而在师生日常的科研探讨过程中占领着制高点,因此需要从根本上厘清双方关系主体间的本质属性[13],尽可能消除学术信息的显性和隐性壁垒,保持学术信息公开透明,有利于导师利用更加人性化、感性化的交流渠道与研究生进行学术和就业问题的沟通,让研究生敞开心扉,敢于突破创新,激发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其学术水平。第二,经过学术界反复检验的团队关系不应被摒弃,需要继续发挥其在学术业态中的积极作用,培养师生间“竞合”相依、取长补短的学术精神,提升双方思维的发散性和认知灵活性,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隐性知识分享。第三,导师这一共生单元的角色定位不应被过分理想化,一系列被大众媒体和社会舆论所热议的导师失职、失德等问题给师生关系敲响了警钟。师生关系的发展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利益整合的过程,需要构建来自共生场域下的制度逻辑与协调机制,对导师存在的失职行为从制度、规则等各个维度进行全方面的监督与约束,服务于当前制度治理与情感治理在治理场域中相结合的治理要求,打造师生间“理性情感共同体”,彰显共生理论视域下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士发,李春晓.新时代语境下理想研究生师生关系的构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0,35(1):29.

[2]  郭友兵.研究生师生关系的异化困境及其伦理超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36(2):10.

[3]  李全喜.从导学逻辑到利益逻辑:研究生科研中师生关系异化的生成机理及本质变迁[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33(12):64.

[4]  龙宝新.师生协同共生体:文科研究生日常指导的科学范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34(11):1.

[5]  陈万明,李玉倩.不当督导对研究生科研创新绩效的影响:师生关系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33

(5):30.

[6]  DOUGLS A E. Symbiotic Interaction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4.

[7]  WONG D. Foucault Contra Habermas Enlightment,Power, and Critique[J].Philosophy Today,2005,49(1):60.

[8]  威廉·錢德勒·巴格莱.要素主义教育思想与《教育与新人》选读[M]//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外国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144.

[9]  HERBART  J  F.赫尔巴特文集[M].李其龙,郭官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34.

[10]  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刚,译.北京:商务印书 馆,2015:118.

[11]  艾诗根.走出轮回:共生环境下的师生关系[J].教育科学,2017,33(5):57.

[12]  张征,闫春.团队学习氛围对员工积极情绪和创新绩效的跨层次影响:集体主义导向的调节作用[J].预测,2020,39(2):27.

[13]  覃幼莲.权势与等同关系下师生话语主体间性的内 涵与特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2):31.

■ 编辑∕陈晶

人际关系分析报告范文第2篇

作者:刘虎子

【摘要】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也在逐步升级,本文旨在通过对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进行分析,包括医方因素、患方因素和社会因素,找出矛盾存在的根源,并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以化解医患矛盾,解决医患纠纷,改善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医患关系

医患纠纷

医患矛盾

近年来,我国医患纠纷频发,双方冲突频繁且部分走向极端化,从正常的医患关系走到言语暴力、肢体冲突甚至发生恶性事件,医患矛盾逐步升级。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生患者捅死一人、致伤三人事件后,某网站设置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的投票栏结果显示:6161投票人次中有4018人次选择了“高兴”,占到了的65%。据报道,2006年我国内地共发生9831起严重扰乱医疗秩序事件,打伤医务人员5519人,医院财产损失超过两亿元。其他资料也显示我国医患关系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境地,成为了一种社会问题。

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医方因素,二是患方因素,三是社会因素。

一、医方因素 1. 医务人员自身问题

1) 人是社会的人,人在社会上生存,必须要有经济作为支撑,没钱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各个行业中都有人在“逐利”,医务人员也是人,所以存在个别医务人

员有“逐利”现象,所以存在“乱开药、乱检查、过度医疗”等问题,导致患方认为医务人员是为了经济利益给自己看病,一旦结果不好,势必酿成纠纷。 2) 医疗信息不对等,医务人员都是受过多年医学教育,见过很多的疾病和患者,而患方可能仅仅是因为有了本次的患病经历,才来就医,才来和医务人员打交道。对双方来讲,都是陌生人,是因为疾病把双方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疾病,双方可能永远不会有交集,所以只有对疾病的认识达成共识,才能建立互信关系。而个别医务人员在与患方沟通中没有做到充分的告知、沟通,导致患方未能从医方获得足够的关于自身疾病的资料,而是通过其他渠道,如熟人(可能是医务人员)、网络等,这样获得的知识往往是片面的,一旦与医务人员的解释有出入,势必增加对医方的不信任,处处提防。

3) 患者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人,医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了,一个疾病的救治,除了医疗干预外,心理干预也尤为重要。患者从一个正常的社会人变成了一名需要仪器检查、药物甚至手术治疗的患者,而患者家属则从一个正常的社会人变成了一名陪侍人,脱离了原来工作岗位,每天在医院跑来跑去,取结果、取药、买饭、喂饭,还得承担各种各样的风险签字义务,心态会有很大的变化,此时,医务人员如果对患方人文关怀不够,不能通过及时有效地沟通、安慰、安抚来化解心理“心理”危机,如果再有言行不慎,无异于火上浇油,引发危机。 4) 医务人员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医务人员,是人就会犯错误,但是由于医务人员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生命,所以他们的错误被视为“零容忍”,就是说一点错误都不能犯。一点点的错误对患者来讲可能就是致残、致死的通知书,也是医患纠纷的导火索。【精欧医管专业提供最具互动价值的医患沟通培训】

2. 医学本身局限性和风险性问题

医学是个不完善的学科,它永远跟在疾病的身后,注定了它的滞后,注定了它的局限和由之而来的风险。医学就是一把双刃剑,在治病的同时又造成新的损伤、副作用乃至于死亡,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个道理。医学研究的是复杂的、存在许多未知信息的人, 而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很大,经常会出现不可预料的结果。

医学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一个医生的成长过程也是不断充实,日趋全面的过程,可是人们却要医生成为完人,不能出错。作为医生,面对了大多数人的生老病死,他们更知道生命的价值。自然规律注定死亡是必然的,不可抗拒的,但是患者把不想死亡的希望或者说是重担压在了医生身上,这就就需要医生做 “逆天而行的事情”,这肯定是不可能的。

二、患方因素 1. 维权意识增强

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制的进一步健全,信息化的推进,患者的维权意识在不断加强,当他们认为自己权益受到损害时,就会积极维权,保护自身的各项权益,但是由于各种因素所致,他们维权的手段不是法律武器,而是采取极端的或是原始的方法,形成各种各样的不良事件。 2. “仇富”心理

中国人几千年都在追求的“等贵贱,均贫富”,当有些人把自己的财富张扬于世时,人们对他们会出现以仇视为主的复杂心态。现在,患方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都是医院有钱、医生富有,更何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价上涨,各种费用,包括住院费、检查费、药费等都在增长,患者,尤其是危重患者,在医院必定会

花费一笔不菲的费用,更加剧了“医院有钱、医生富有”的观念。在患方眼中,医方就是他们眼中的那个“富”,对财富的眼红是一种心态的存在,只是人们往往会自觉地找到平衡这种心态的理由。而在医患关系中,一旦医方出现问题,“贫富差距”、“均贫富”的思想就会冒出来,患方就会出来要钱。曾经有一起纠纷,患者家属就说:“你们医院那么有钱,就是你们没问题,给我们一点能咋地?” 3. 求财心理

现在社会上老人倒了,路人怕被讹诈,不敢搀扶,导致延误救治,甚至死亡。这是过去人们举手之劳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答案是:个别人心理扭曲,为求钱财,不择手段。“我知道你们医院没有错误,但是就得给我点钱。“医”生没错,我不找他,就找医院。“要的少了,当时应当多要点。”“就给了这点钱,亏”大了。”多么不合逻辑,多么荒谬,但是这就是事实。

原先多数纠纷患方都是要讨个说法,医方也往往是对患方做出解释,最多给予当事医务人员行政和经济处罚了事,而现在,患方多数不拿到经济赔偿决不罢休。通过辱骂、动手打人、设灵堂、放哀乐、聚众闹事甚至砍杀等手段。有的人陈尸医院,以刚刚死去的亲人为筹码,给医方施加压力,“我知道,一旦拉走就要不下钱了。“我们老家有个人在医院死了,就给了十万。””将悲痛化成了“要钱”的力量,此时,求财压倒了亲情,索赔占了上风。先不说医院有无过错,患方此种做法实在是可悲,我们的孝道在此荡然无存。

三、社会因素

1. 媒体宣传偏差,负面报道导向

大量针对某个行业、某个人群报道负面新闻,会使民众对这个行业、人群失去信心,甚至仇视。负面新闻信息的破坏、瓦解、煽情功能非同一般。有的节目

内容,不是你家着火,就是他家撞车,要么兄弟反目,要么夫妻成仇,均是负面新闻,但是收视率很高。

近年来,关于医疗行业的负面新闻屡见报端,主要原因是媒体也需要生存,负面报道更能吸引读者眼球,更能引起轰动效应,媒体在事件中无形中起到了炒作的作用,有的媒体不尊重医疗卫生规律,妄下结论,给公众造成错觉,使得公众认知出现了偏差、失实。另外,有少数媒体为求利益,甚至出现虚假报道。

医疗事件负面报道强劲的冲击力和影响力已经导致民众对医疗行业的对立,甚至是敌对,不然就不会出现前面提到的65%。 2. 处置力度不够,做“坏人”成本较低

现在虽然出台了多项规定来合理处置医患纠纷,但是由于个别部门在具体操作时处理不当,想采取息事宁人的方法,但往往是只站在患方角度出发,而对医方考虑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患方的“气焰”,反而不利于事情的解决。

患方在采取的不理智行为对医院的正常秩序和声誉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害,但是医院在事后得不到弥补,患方也往往得不到追究。长此以往,患方宁愿做“坏人”,因为他的成本低,一旦闹事成功,就会得到数目不菲的补偿、赔偿,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而即使最后患方“无功而返”,也往往只要不十分“出格”,就不用担心被追究。

3. “医闹”队伍形成,专业人员指点

随着医患纠纷的增加,“医闹”作为一种奇怪、扭曲的行业也出现在我们面前。“医闹”并不是患者本人或家属,而是借炒作医患纠纷进行商业运作获利的第三方,他们受雇于患方,采取各种方法,以严重妨碍医疗秩序、扩大事态、给医院造成负面影响的形式给医院施加压力,从中牟利。他们往往是医患矛盾的导火索,

许多医院的院门口,尤其是太平间门口,活动着一些人,他们一见到有人哭诉,便会上前打听,挑起患者家属怨气,从中渔利。他们是社会的阴暗面,是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

据说,“医闹”分为承包制和提成制,承包制就是患方的期望值以上的部分归“医闹”所有,提成制就是在所获得的金额中提成。“医闹”也在不断地专业化,有如此为生的群落存在,医患纠纷何尝不越演越烈呢? 4. 补偿机制不足

好多纠纷患者家庭都比较贫困,借钱来医院看病,不管病情如何,期望值很高。一旦出现不好的结果,往往不为患方所接受,其实由于医学的局限性,这种结局是在所难免的。

从处理纠纷中可以发现,部分患者家属其实他们心里很清楚患者的出路,他们并不是接受不了患者死亡的结局,而是接受不了人财两空的后果,“投入”未获得“产出”,钱花了,人没了,对于许多家庭来讲,即使医保、新农合等给了相关补偿,结果还是已经倾家荡产,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没有出路,只好抓住医院,能得一点是一点。

“我没有钱了,你们说咋办?”振振有词,医院能咋办?治呗。治好了还好说,治不好麻烦就更多了。有一起纠纷,患者车祸入院,肇事方逃逸,患者家属把患者扔到医院,扬长而去,结果医院垫资将患者救治成功,这时候家属来了,说效果不好,向医院索赔,此种行径,于理何容。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面对,医患矛盾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2009年全国医疗机构(不包括村卫生所)接诊36亿人次,近年来更是不断增加,这就意味着全国平均每人要到医疗机构3-4次,如此庞大的人群中如果有65%的人对

医疗机构不满意,那会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既然是社会问题,那就不是一方所能解决,而是医患双方以及全社会应当齐心协力,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甚至是杜绝医患纠纷。在许多国家,也会出现医患纠纷,但是在纠纷发生后,患方不会找医院,而是直接去找第三方合情、合理、合法地来解决。 【精欧医管专业提供最具互动价值的医患沟通培训】

要想解决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现状,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医务人员要自律,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水平,做好向患方告知、与患方沟通的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化解纠纷。

其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荣辱观教育,缓解医患双方的对立情绪,树立医学事业的神圣感和崇高感,提高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不要再将医患矛盾这一正常社会现象歪曲和夸大。

人际关系分析报告范文第3篇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取571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 共收回有效问卷5 6 4份, 回收率9 8.7 7%。测试结束后, 使用SPSS10.0进行数据处理。

2 研究结果

2.1 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分析

学员SCL-90各项因子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和中国正常人常模, 说明此次实测的军校的学员整体心理健康优于中国军人常模和中国正常人常模, 这可能是随着各级人员对心理健康的重视, 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 从而提升了学员心理素质。但部分学员仍然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这与军校环境相对封闭, 管理教育模式单一, 训练强度较大且训练项目枯燥有密切的关系, 导致身心所受的压力较大。同时, 当学员有求助需求时, 学员的求助途径局限。因此, 部分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2.2 军校学员人际关系总体水平及得分比较

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中总分、行为困扰和异性交往得分上上, 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得分, 说明男生的人际关系困扰要多于女生。男生在人际交往时, 缺少交际的技巧, 缺乏有效沟通的策略。而女生由于具有女性天生的语言表达天赋, 在交谈和交际方面优于男生。另外, 两性人格特征上差异, 男生相对稳重、内向、缺乏耐心、人际交往目的性较强, 女生相对心思细腻、忍耐力强, 这也是也是造成男学员人际关系状况低于女学员的因素。在与异性交往这个维度上男学员的困扰程度显著的高于女学员, 这与军校中性别单一, 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有关。

2.3 心理健康状况与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

SCL-90所测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际关系有明显的相关, 两者会相互影响, 当学员遇到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时, 可能会出现一些躯体化症状, 极有可能危害心理健康。

3 分析与讨论

3.1 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军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环境, 人际关系也较普通群体和环境下的人际关系有所不同。军校学员平均年龄22.82岁, 虽然生理机能已经达到了最佳状态, 但自我意识还不完善, 大学时期容易发生人际困扰和冲突。本文所调查的对象属于部队院校, 由于军事需要, 为封闭式管理, 集体式的宿舍生活使得发生人际摩擦的机率大大增加。与外界接触较少的生活、学习模式, 使得学员在发生人际冲突后, 解决的策略、方法以及疏解的途径和渠道较为单一, 影响心理健康。

注:t1指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 t2指与中国正常人常模比较, *P<0.05, **P<0.01

3.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人际交往能力, 营建和谐、健康的校园人际环境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疏导, 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 利用各种渠道和各种途径提升学员心理素质。提高干部和教员的管理、教育水平, 把心理教育有机的融合进思想工作, 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增强学员人际交往的技巧, 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增加人际交往的广度和深度, 开展人际关系团体辅导。

摘要:目的:了解学员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状况, 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为消防部队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消防部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消防类军校的学员的心理健康以及人际关系的综合情况, 关系到其在校学习、训练等任务能否顺利完成, 同时影响到今后在消防基层任职中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方法:本研究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以及自编的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对军校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此次实测的军校的学员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为理想, 但部分学员仍然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在人际交往的综合状况比较上, 男学员的人际关系困扰况要多于女学员。人际关系状况能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结论:加强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学员人际交往的能力。

关键词:消防,军校学员,心理健康,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 王焕林, 孙剑, 余海鹰, 等.我国军人症状自评量表常模的建立及其结果分析[J].中华精神科杂志, 1999, 32 (1) :38~40.

[2] 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339~341.

[3] 郭念锋, 虞积生, 马建青, 等.心理咨询师 (三级) [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191~194.

[4] 郭念锋, 虞积生, 马建青, 等.心理咨询师 (三级) [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284~285

[5] 陈丽娜, 张建新.大学新生一般社会信念与人际冲突解决策略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 (2) :151.

[6] 刘俊丽, 刘云波, 冯正直, 等.12486名军人SCL-90测试结果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 13 (6) :423~427.

[7] 冯正直, 杨国愉, 汪涛.军医大学七年制学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3, 25 (23) :2138~2140.

人际关系分析报告范文第4篇

摘 要:结构主义符号学认为,流行文化的文本由若干符码组合而成。国产“小妞电影”作为一种流行文本,其受众的观影愉悦体验来自文本中的愉悦符码。然而,文本愉悦符码的编织运作脱离不了整体的社会文化关系,国产“小妞电影”受到商业资本文化、女性主义的自我意识以及传统的男权社会规范这三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并对愉悦符码的编织运作及观众的观影愉悦体验产生了支配性影响。

关键词:国产“小妞电影”;愉悦符码;观影愉悦;意识形态

一、国产“小妞电影”与观影愉悦

国产“小妞电影”是在我国消费文化盛行和“她经济”崛起背景下,新兴的一种女性电影类型。它以年轻女性观众为目标群体,创作题材紧紧围绕都市女性展开,影片风格属于时尚浪漫的爱情轻喜剧。作为一种商业片,追求愉悦体验已成为其创作和生产宗旨,以最大限度满足女性观众的娱乐需求。“小妞电影”来源于英文Chick Flick 的翻译,直译“小鸡电影”。但在中文里,为避免不必要的混乱,转译为“小妞电影”。它兴起于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的欧美国家,目前此类型电影在中国内地方兴未艾。2009年《非常完美》上映,被称作国内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妞电影”。随后《杜拉拉升职记》 《失恋三十三天》上映,因中小成本制作而票房过亿引起业内对这一类型的重视。接着《一夜惊喜》《北京遇上西雅图》《撒娇女人最好命》《整容日记》《闺蜜》《我的早更女友》《新娘大作战》《小时代》等一批有代表性的的国产“小妞电影”相继出现。可以说,“小妞电影”已经在内地电影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更令人关注的是,它的发展显著改变了中国内地电影观众的性别比例,女性已成为电影市场最主要的观众群体。“小妞電影”是介于爱情片与喜剧片之间的一种电影亚类型,它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讨论现代年轻女性关注的问题,对她们而言“小妞电影”是一种理想的愉悦体验文本。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愉悦”(Pleasure)成为解读流行文化的重要概念和议题。在心理学上,愉悦是一种快乐的感觉,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满足的状态。流行文化之所以受欢迎,在于它能给受众提供愉悦感,没有快乐体验的文本形态,不会受到追捧。观众的快乐体验建立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作为一种流行文本的国产“小妞电影”,其文本中存在诱发观众获得快乐体验的“资源”,这种“资源”就是愉悦符码。

二、国产“小妞电影”中的愉悦符码

根据结构主义符号学的思路,流行文化的文本由若干符码组成而成。国产“小妞电影”作为一种流行文本,其受众的观影愉悦体验来自文本中的愉悦符码。本文以符码的能指形态差异作为分类依据,通过文本分析发现,国产“小妞电影”中的愉悦符码主要有:

一是名人符码。明星演员更容易吸引公众的关注并带给他们观影愉悦体验。例如《非常完美》中的女主角章子怡,是华语五大电影奖的“大满贯影后”,《滚蛋吧!肿瘤君》中作为女一号配角的男主角,由“影帝”吴彦祖出演等。

二是感官事物符码。它直接刺激观众的视觉神经并带来视觉享受,与人的欲望相关联。都市景观、衣橱、婚礼场景、人物美色是该类型片的主要感官事物符码。都市中五彩斑斓的霓虹灯、商场等常作为该类型片的视觉背景出现。女主角们的衣橱极尽奢华感,例如《小时代3》中的衣橱里有超过7000件的大牌时装,还有许多名牌包、高跟鞋等。盛大而洁白的西式婚礼在该类型片中出现的频率很高。《非常完美》《失恋三十三天》《我愿意》《我最好朋友的婚礼》《新娘大作战》《北京遇上西雅图》等都设有婚礼场景。人物美色,尤其是一改传统支配性男性气质的“男色”,男主角们拥有花样的面容和修长性感的身材,带给女性观众审美上的愉悦感。

三是爱情故事符码。爱情故事符码在这类影片中处于核心或重要码位。例如《非常完美》中爱情故事是文本快感的核心来源,它建立在能够产生怜悯的内容以及剧中人物意志与外界阻力的戏剧冲突上。影片中的苏菲遭遇第三者并被未婚夫抛弃,观众对她的同情及她与第三者之间的争夺,构成了观众观影愉悦的来源。当爱情故事处于重要码位时,起增加快乐因子的作用。例如《整容日记》,“整容”是贯穿影片的主线索,但女主整容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获得爱情,如果缺少了该线索,故事将单薄许多。

四是特定认知符码。电影的生产实践证明,包含竞赛、搞笑、幽默等因素的情节易引发观众的笑点。“轻喜剧”的特质使“小妞电影”天生具备“搞笑”和“幽默”的特点。在《新娘大作战》中“竞赛”是贯穿友情、爱情的主线索,影片围绕两个闺蜜为各自顺利举办婚礼而展开了一场窘态百出的教堂争夺战。

三、国产“小妞电影”中的意识形态与观影愉悦

意识形态(Ideology)被称作“观念的科学”,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和价值观的总和,是一定社会阶级或集团基于自身利益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应形成的思想理论体系。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是思想体系的直接表现,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而电影通常以隐蔽的方式将意识形态隐藏在其文本中。通过对国产“小妞电影”文本中愉悦符码的深入分析发现,国产“小妞电影”主要受到商业资本文化、女性主义的自我意识以及传统的男权社会规范这三种意识形态的影响。这些意识形态对文本中愉悦符码的编织运作及观众的观影愉悦体验产生了支配性的影响。

1.商业资本逻辑下的观影愉悦

在商业资本的文化逻辑下,肉体与感官的快感受到高度肯定,享乐主义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目标之一。植根于消费文化土壤的国产“小妞电影”极力追求视觉感官刺激,在对感官事物符码的编织上渗透着商业资本文化的逻辑。这类影片中常见的都市景观、衣橱等感官事物符码提供了一种与物质直接相关的视觉刺激。《小时代》是将这种逻辑贯彻到文本愉悦生产中的典型代表。该系列影片以魔都为拍摄背景,上海地标性建筑、豪华别墅、高档星级酒店及商场等频繁出现在影片中,充分向观众展示出一个被“物质流放”的消费世界。女主角的衣橱是《小时代》物质化的另一个象征。在《小时代3:刺金时代》中,奢华的衣橱里有独一无二的T台秀款、各式各样的高跟鞋、名牌包等,营造出一个女性专属的华丽幻象。《小时代》系列被消费主义的氛围笼罩,女主角们穿梭在各种高档场所游玩寻乐,这正是商业资本文化及其阶级提倡的,鼓励女性沉浸在购物、享乐的世界中。电影通过大量编织这种物质化的符码带给观众愉悦体验。

2.女性自我意识下的观影愉悦

作为一种新兴的女性电影,国产“小妞电影”包含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不同以往的家庭伦理剧和爱情片,该类影片不以家庭生活而以女主角的职场生活为背景展开情感关系,女主角不再是完全被征服或吸引,而是积极主动追求爱情甚至可以拯救男主角的形象。这种现代女性意识的导向使电影生产者在女性形象符码的编织上一改以往的男权审美,塑造积极独立的女性形象。女性观众通过认同这种银幕形象来达到对自我的身份认同,从而产生观影愉悦。《非常完美》中的苏菲是一个成功的漫画家和作家,《一夜惊喜》中的米雪是一家广告公司的高管,《我愿意》中的唐薇薇是事业有成的职场金领等,她们通过努力奋斗获得一定的社会经济地位,甚至有能力拯救男主角于危难之中,唐薇薇帮助男二号成功渡过经融危机,苏菲帮助男主角重拾信心等。女性拯救男性情节的设置,是该类影片最具有女性自我意识的体现,女性不再处于被拯救的弱势地位,而是和男性地位平等的一方。

3.男权制社会规范下的观影愉悦

当前社会是一个男权思想主导的社会,女性无意识的认可其制度规范并从中获得观影愉悦。该类型片中的女性追求美貌与时尚,但仍遵循男性的审美标准,积极主动追求爱情,但最终逃脱不了对男性和家庭的依附。在女主角的选择上,女演员的形象气质始终符合男性的审美标准,《整容日记》中的白百合饰演一个丑女,但她本人五官端正、身材窈窕;《撒娇女人最好命》中的周迅饰演一个“女汉子”,但她长相清秀,声音富有女人味等。在爱情故事符码的编码上,影片将缺失爱情和婚姻的女性描述为“剩女”“恨嫁”,《我愿意》《一夜惊喜》《我最好朋友的婚礼》均講述事业有成的高龄剩女为弥补情感遗憾而努力寻找爱情的故事,女主角最终要依靠男人才会拥有幸福的结局。在名人符码的择码及爱情故事符码的编织上,男权思维都根深蒂固并获得女性观众的认同。

四、结 语

国产“小妞电影”作为一种流行文本,其受众的观影愉悦体验来自文本中的愉悦符码。然而,文本愉悦符码的编织运作脱离不了整体的社会文化关系,通过对国产“小妞电影”文本中愉悦符码的分析发现,其符码的编织运作主要受到商业资本文化、女性主义的自我意识以及男权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植根于消费文化土壤的国产“小妞电影”具有浓厚的商业片气息,追求“物质感”,提倡现代女性的独立自主,但同时又契合传统父权社会的规范。该类型影片,正是通过大量编织物质化的符码以及在传统父权社会规范下积极塑造现代都市的女性形象,从而带给观众愉悦体验。

参考文献:

[1] 鲜佳.“小妞电影”:定义·类型[J].当代电影,2012(5).

[2] 徐敏.大众文化的快感理论:从美学到政治经济学[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1).

[3] 李莉.中国式“小妞”——国产“小妞电影”面面观[J].当代电影,2012(5).

[4] 季中扬.论西方美学思想史中的快感概念[J].北方论丛,2009(5).

[责任编辑:传馨]

人际关系分析报告范文第5篇

摘要:正常的审计关系是审计市场得以有效运行的基础,而现行独立审计中审计委托人身份模糊甚至发生了变异,注册会计师处于依从的地位,严重影响了会计师的独立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审计关系进行优化,重新设计审计委托权。本文从为,由证监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委托审计模式较为可行。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将来可采用公司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委托审计模式。

关键词:审计委托人 独立性 委托方式

基于受托经济责任,在上市公司(被审计人)、注册会计师(审计人)、股东(审计委托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审计关系。是审计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和保证,审计关系的不清晰以及审计关系中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影响到审计的独立性,进而影响到审计的质量和审计监督职能的发挥。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我国上市公司一系列财务造假案件的发生与会计师接受被审计委托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审计委托人制度进行改进。

一、文献回顾

(一)国外文献 国外在独立审计委托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由审计委员会来充当审计委托人,行使审计委托权方面。如DeFond&Jiambalvo(1991)的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的成立能降低公司高估盈余的可能性;Dechowet aL(1996)发现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更可能发生财务欺诈;Mcmullen(1996b)研究了审计委员会与财务报告质量之间的关系,他发现审计委员会的设立能提高财务报告的可信度,同时,市场对这一可信度的提高做出了正面反应;Beasley等(2001)也发现存在财务欺诈的公司其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较低。另一些学者针对建立审计委员会产生的作用提出了不同的意见。Sommer(1991)认为还缺乏有力的证据证明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履行了其应尽职责;Kalbers&Fogarty(1993,1998)、Cohen等(1999)认为审计委员会只具有形式上的管理,并没有充分的实质性效果;Arieh Goldman andBenzionBarlev(1974)还提出了一个较极端的解决审计师与企业契约关系的方案:切断被审计单位与审计师之间的雇佣关系,使审计师受雇于公众,这个方案剥夺了管理当局的主要力量源泉——确定聘用审计师的条件,这样就把审计委托的基础建立在胜任能力方面了。

(二)国内文献萧英达(1991)认为由公司管理部门委托外部的审计师来审计公司管理部门编制的财务报表,审计师要保持独立性很难,解决的办法是严格区分委托人和被审计人,制定法律禁止由被审计公司管理部门充当委托人,规定必须由董事会充当审计委托人,行使审计委托权;余玉苗(2000)通过分析公司治理模式由“股东中心主义”、“董事中心主义”到“经理中心主义”的变化过程。指出在“经理中心主义”模式下,经营者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成了审计人的衣食父母,会计师事务所迁就上市公司,甚至与之共谋几乎成了一种理性选择,因此必须设法改变上市公司审计关系失衡的状况,引入由独立董事组成审计委员会的制度,由审计委员会充当审计委托人,让审计委员会行使外部审计委托权;祝立宏、苏芝(2009)认为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由于股权分散等原因,审计终极委托人行使审计委托权已经变得不现实了,因此审计代理委托人就有产生的必要,而现存的审计委托权设计不当,则是审计失败的根本原因,提出了由监事会作为代位审计委托人或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作为审计委托人的建议;蒋尧明、郑佳军(2005)分析了现行审计委托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种新的审计委托模式方案,认为证券交易所招投标制度以其高效性和易操作性成为目前可行的改革方案;刘明辉,张宜霞(2002)则认为审计师要为社会公众服务,而不仅仅是为股东服务,单纯依靠市场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是不够的、政府必须进行有效的监管和干预,通过对审计委托模式的干预促成良好的审计关系模式,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

二、委托代理理论与上市公司审计委托人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

(一)委托代理理论与上市公司审计委托人问题的产生 自Coase(1937)《企业的性质》问世以来,A1chian和Demse【8(1971)等人--相继提出了关于组织契约的一系列理论,这是代理理论的起源。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形成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授权代理人为其利益而从事某些活动,代理人则通过代理行为获取一定的报酬。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利益冲突,而又很难监控经营者的活动,因而引发了代理问题,并产生了委托外部独立的第TY作为股东代理人对管理当局编制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查的需要,而经营者为了避免股东委托人出于合理的预期而对其报酬进行逆向调整也会主动要求独立的第三方对其财务报告进行确认,按照代理理论的观点,审计已不再是财产所有者的单方需要,而已经成为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共同需求。通常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能起到对会计信息的评价和真实性认定的功能,然而,注册会计师同样是“经济人”,自身面临着各种利益冲突,发现侵害行为并进行揭露需要进行利益的权衡。因此,有必要对注册会计师进行监督与激励以确保审计质量,发挥这一功能的机构通常是审计委托权行使人。上市公司审计委托权实际上就是在上市公司中究竟谁有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财务情况进行审计的权力。由于审计是应公司内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的要求而产生的,它所服务的并不是抽象的公司整体,而是公司内部需要审计监督功能的特定主体,即公司股东。因此真正的委托人应该是公司股东。英国以及英联邦各国的公司法一直要求由股东大会聘任注册会计师,也体现了这一点。现代企业的所有权越来越分散,并且不断地流动着,致使股东委托人具有很大的流动性。这样管理公司的真正权力就掌握在作为受托方的经理层手里。对于公司的经营内幕,真正的经营业绩和未来的发展前景,经理层和投资人之间产生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样的公司制度,己颠倒了委托人(所有者)和受托人(经营者)之间的权责关系,对传统的代理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随着证券市场成为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源地,企业的受托经济责任范围扩大,审计信息的需求者呈多元化状态,注册会计师要维护的不仅是股东即所有者的利益,还要兼顾债权人、潜在投资者、政府相关部门等利害关系人的需要,理论上他们都可以作为审计委托人,而由所有的真实会计信息需要者来共同委托不管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这一现象的存在导致审计委托人身份模糊,而且力量被分散和稀释。从委托代理关系的角度来看,审计委托人和被审计人形成了第一委托代理关系,审计委托人与审计人则构成了第二委托代理关系。可见,审计人和被审计人共同处于代理人的位置,他们之间并不存在利益冲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存在着共同利益因而容易产生共谋。从作为民事合同之审计业务约定书来看,由于公司法仅要求公司聘请会计师进行财务报表审计,在审计约定书上签字的是公司,对会计师的聘任或解聘起决定作用的是公司管理层,尽管从法定审计的目的上看他们本来是会计师进行审计监督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委托人与被审计人具有合一的倾向,审计的“实际委托人”虚位,破坏了审计中三方有序的平衡关系。

(二)上市公司审计委托人问题带来的危害 由于独立审计委托权的行使人发生了改变,导致独立审计关系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破坏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降低了审计质量:使得注册会计师难以行使对上市公司的审计监督权,甚至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1)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理想的独立审计关系是审计独立性的基本保证,也是审计市场得以有效运行的基础。在众多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因素中,审计关系人问题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下以及自身利益的驱动下,审计人在权衡利益得失后往往会违背职业道德和执业准则出具不实的审计报告。审计独立性的重要一点就是要保证经济上的独立,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来源就是客户,我国目前对审计收费没有明确的标准和制度,只是实行政府指导价,会计师的审计收费标准由各级地方政府制定,与其他国家相比明显偏低;另外,审计行业客观上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会计师事务所能否竞争到较多的客户,关系到其生存和发展。据2007年证监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的会计师事务所有73家,数量较多,而在美、英、日、德等一些证券市场发达国家,上市公司审计业务都是由极少数几家巨型会计师事务所控制。当前。我国审计市场存在众多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质量控制投自律机制不健全的事务所,这些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往往违反市场规则,支付佣金,低价揽客,有的甚至为了获取不正当经济利益置客户的信用度不顾,冒险承揽业务。一旦被审计单位财务出问题,会计师事务所很可能因害怕失去客户而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因此,在审计关系中委托人和被审计人合二为一的状况,使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关系中处于明显的被动地位,破坏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不仅直接降低了审计价值,也给投资者的权益和资本市场的稳定运作,乃至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2)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质量。作为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在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时,首先面临的问题是:会计信息是否可信?如果会计信息是虚假的,对报表的使用者会产生误导的后果,从而导致其经济利益的损失。因此,他们是审计产品的真正需求者,对审计质量往往会提出尽可能高的要求。然而,上市公司对高质量的审计产品没有自发的需求,而是基于政府管制或法律管制的需要,审计质量的高低对于现实中集审计委托人和被审计人于—体的公司管理层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影响,他们更多地关注审计结论的理想化,如果可能购买审计意见,甚至可以高价求审,对于注册会计师为提高审计质量而采取的行动往往不予积极配合。另一方面,高质量的审计往往意味着高投入,特别是人力成本的投入,然而由于审计委托人对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质量没有实际的需求,使得注册会计师与其在费用方面的讨价还价变得十分困难。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在审计费用难以满足进行高质量审计时,作为经济人的审计主体为了自己的生存,便会退而求其次,选择降低质量寻求价值补偿。其结果是,会计师事务所无法通过提高审计服务质量赢取客户,而只能以低价取胜或以出具满足客户需要的审计报告取胜。在这种情况下,现行的独立审计委托模式不仅损害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也损害了审计质量。造成整个审计行业的“价低质次”的恶性竞争。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我国出现的一系列财务造假案件,一般认为是监管力度不够、处罚不力等,但笔者以为会计师接受被审计人委托不能说不是一个主要原因。(3)产生监督与服务之间的冲突。实践中,注册会计师进行财务审计以与客户签订审计约定书开始,直接表现为会计师与公司客户之间的民事关系。与政府的强制审计不同,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建立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的,公司有选择会计师事务所的自由。尽管公司法中规定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必须接受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但法定强制审计制度的确立并不必然意味着会计师作为公司财务信息监督者地位的稳固,相反,在法定审计关系下会计师时刻面对着监督与服务之间的冲突。会计师的职业属性意味着受客户之托,为客户服务,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客户的利益。这也与专业人士的传统一致。然而,会计师与律师等其他专业人士最大的不同,在于审计的中立、公正、客观、发挥鉴证和监督作用。因此,传统专业人士以服务为宗旨,以委托人利益为导向的法律关系属性,与审计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鉴证及监督职能之间存在内在的冲。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师可能会陷入两难境地:如果严格遵循执业准则,披露企业存在的问题,可能会丧失客户及相应的业务收入;如果在遵循执业准则方面作出让步或者严重违背执业准则,则可能受到行业监管部门的处罚以及民事诉讼,加剧了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的执业风险。

三、上市公司审计委托方式改革的途径

(一)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委托审计模式这种制度是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全体股东利益的角度出发设计的,以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作为独立的第四方,在注册会计师与企业管理当局之间形成隔离带。公司必须在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其成员全部由独立董事构成且至少有一位财务专家,该委员会主要履行选聘和解除外部注册会计师的职能,可以和外部注册会计师讨论内部控制、审计计划、审计结果等事项,并直接决定会计师的审计报酬及其支付形式,被聘用的注册会计师定期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并对其负。审计委员会制度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最早出现在美国胲制度在西方国家早已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概念。为了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健康发展,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我国从20D2年起逐步出台相关规定,建立和推行审计委员会制度。其职责和其他国家审计委员会有相近之处,即提议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审查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概言之,审计委员会主要职责是监督、沟通和评价。其中监督的职责主要是加强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监督,提高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提高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审计委员会制度在我国仅有几年的发展时间,虽然在上市公司中设立已经比较普遍,但还是属于形式设立层面,发挥的作用有限。独立董事能否真正独立、勤勉工作,直接关系到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实施效果,其有效开展工作的前提是具备相应的独立性。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主要由政府主管部门、董事会或董事长聘任,同时独立董事的任免权掌握在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手中,从而失去实质的独立性;另一方面独立董事的津贴正在不断被刷新。独立董事是从上市公司领取津贴(尽管上市公司的钱也是社会公众的钱),从上市公司拿的钱越来越多,是否还能站在独立的立场?对于独立董事目前的履职情况,多数中小投资者认为,独董在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发挥的监督、决策作用相当有限。目前,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中的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从而也使得审计委员会无法有效地履行其监管职责,因此,笔者以为在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尚不够独立的情况下,由审计委员会任命和指派会计师,确保审计的独立性条件尚不成熟。将来随着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健全,在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比较完善的情况下可适用该委托模式。

(二)证监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委托审计模式 独立审计由最初的市场选择和行业自律发展至目前的国家强制执行,并不断加强政府监管,说明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言人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其拥有其他经济组织所不具备的强制力等优势,有必要代表审计报告使用者的共同利益对注册会计师进行委托,参与审计报告这种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保证高质量的社会审计服务的有效提供。针对实质上的管理层聘用注册会计师和审计委员会在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环境中收效甚微的现状,可以考虑证监会委托审计模式。具体的做法为在证券监管部门下设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其成员包括财政部、中注协、国资委等方面的专业人士,代表社会公众行使对注册会计师的选聘权和监督权。审计委员会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确定中标事务所,然后由审计委员会、上市公司和中标事务所三方签订审计委托协议,这种制度是引进证监会作为审计委托关系中独立的第四方,将上市公司的审计委托权从上市公司转移到证监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行使,审计委员会在充分考虑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执业能力和执业记录等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决定审计人的聘用。上市公司每年将审计费用上缴证监会,证监会根据审计工作实际情况直接向会计师事务所支付审计报酬,从而实现审计人与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之间的真正独立。在证监会委托审计模式下要注意的问题:一是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为了避免寻租行为及逆向选择风险,委员会应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在招投标机制的设计中,对投标人数量和质量的控制十分重要,这就要求在招投标开始之前,对投标人的资格进行严格的限制和预审,剔除不合格的投标人,将参与投标的事务所的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提高投标者间的竞争。根据参与投标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投标额、实力与规模,确定信誉良好、收费合理、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中标人。同时,为了避免被审计单位以支付非审计服务费用的名义向会计师事务所支付审计费用,影响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要将那些为被审计单位提供管理咨询、税收筹划等非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排除在外,避免事务所与管理者相互勾结,以保证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性。二是信息沟通问题。注册会计师或是负责该项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直接向证监会负责,必须向证监会定时提交报告说明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证监会掌握情况及时处理。笔者以为在目前的情况下,由证监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委托审计模式是较为理想的。首先,证监会是制定相关制度,采取相关行政措施以维护证券市场健康运行的权威机构。所有上市公司包括会计师事务所都要受到证监会的监督,如果上市公司的审计由证监会来负责安排会计师事务所,那么这将有效地隔离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而保证其独立性。其次,我国证券市场建立时间不长,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数量并不是很多,由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进行严格监管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第三,由于割裂了注册会计师和被审计单位的经济利益和承接业务的关联,缓解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压力,可促进注册会计师职业审慎的加强和执业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审计监督、鉴证功能的发挥。第四,由于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确定中标事务所,证监会可通过制定相关规定,提高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的准入门槛,依靠市场机制促使事务所进行合并和联合,实现寡占型的审计市场结构,可促进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

(编辑 聂慧丽)

人际关系分析报告范文第6篇

所以你的问题就问错了,我想你问的是企业如何和政府搞好关系。

我的看法企业和政府的关系有三类:

一、依附型。即企业规模大、吸纳就业人口多、当地纳税大户、行业特殊(当地重点的或支柱产业),政府对这样的企业是依附的,平时可能没什么优惠政策,但是到金融危机时,企业不要政策扶持,政策都会倾斜的。

二、个人关系型。即企业主要领导与政府领导(掌握一定权力的)私人关系密切或有亲属关系。这样的企业在政府采购时等政府领导能够拍板的问题上会得到一些订单或好处。

上一篇:中学校园文化范文下一篇: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