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铁路运输论文范文

2024-07-14

安全管理铁路运输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现代市场经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铁路运输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必须具备有效的经营管理,资金管理作为经营管理的核心,加强资金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其可持续经营能力,促进其能够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文章分析了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中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探析了加强资金管理的有效措施,旨在为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资金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06.039

铁路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建设工程,在交通运输领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铁路运输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资金管理意识相对薄弱、缺乏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等,严重地影响铁路运输企业可持续发展,急需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管理。

1 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中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资金管理意识不强

目前,一些铁路运输企业并不重视资金管理,资金安全管理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淡薄,仅仅只是将资金管理作为一项简单的财务管理工作,显著的降低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还有一些铁路运输企业只是被动地按照相关规定执行资金管理,并没有将资金管理作为统筹资金资源和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与经营效益的内在需求,导致资金管理不规范。

1.2 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一些铁路运输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依然不健全,资金集约化管理手段相对落后,很难满足企业战略发展的实际需求。在资金管理制度方面,许多铁路运输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和方法依然停留在书面层次,并没有对资金的管理权限、责任、关键环节或者重点环节等进行明确的界定,导致企业的相关资金流无章可循、无从规范。

1.3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审计机制

一些铁路运输企业的管理层对资金管理环节存在监督不力的问题,导致擅自挪用资金甚至侵吞国有资产的问题屡见不鲜。虽然一些铁路运输企业创建了监督制度,并设置了一些监督职能,但是监督者并没有全面的掌握资金管理的手段和信息,导致监督管理工作难以贯彻落实和发挥相应的作用。此外,企业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审计手段和方法落后,进一步影响了内部监督的质量,影响铁路运输企业资金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加强铁路运输企业资金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充分认识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铁路运输企业的管理层和全体员工都应该深刻的认识大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加强资金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铁路运输企业应该以预算为起点,把经营活动中各环节、各部门的资金流纳入到预算管理范畴,并明确各个职能部门以及相关人员在资金管理中的职责以及目标,各个部门和人员应该各司其职,主动的参与到资金管理活动中。此外,铁路运输企业还应该全面地发挥各部门以及全员的协同作用,充分地激发各基层班组人员的主动性,把资金管理和预算考核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这样便于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进而实现横到边、纵到底的资金管理。

2.2 建立健全资金管理机制

首先,通过建章立制,保证铁路运输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其次,通过严格的执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实现企业的管理人员对资金运用的有效性与合理性的控制;最后,通过实行制度管理和控制,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企业资金管理的薄弱环节或者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完善,显著地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应该加强资金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地加强和完善企业资金管理,真正实现资金管理的集约化管理,促进货币资金的良性循环,尽可能地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2.3 建立完善的监督与审计制度

铁路运输企业应该创建独立的审计机构,并配备综合素质高的内审人员,内审人员之后获得了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之后才能上岗,并且还应该定期地进行培训和学习,及时、准确地发现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以此提高审计部门的权威性以及独立性,进而实现对企业资金管理的全面监督和管理。同时,还应该加强外部监督。

2.4 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想要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其一,物资供应和采购部门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对生产部门提出的物资需求计划进行分析,然后制订有效的采购计划,合理地调整库存结构,尽可能地做到不盲目采购,避免材料大量积压占用大量的资金;其二,创建集中采购管理运行机制,采用招标采购制度和限价采购制度,企业使用量相对较大的物资,应该采用招标采购的方式,通过对供应商的信誉、资质、价格以及产品质量等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售后服务好、价格低廉、优质的供应商,并建立长期的供需合作关系,这样能够有效地控制采购成本,降低资金支出;其三,强化存货资产管理,铁路运输企业应该积极的处理积压物资,广泛地开展修旧利废活动,合理储备物资,优化库存结构,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资金占用率;其四,强化预付款和应收账款的清理工作,通过创建应收款项业务跟踪制度,能够保证清欠工作的完整性以及延续性。

3 结 语

资金管理是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铁路运输企业现阶段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企业的管理者以及全体员工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创建完善的资金管理机制,加强监督和审计,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快资金流动,提高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率,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进而促进铁路运输企业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昌荣.对铁路运输企业财务资金管理工作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0):37-38.

安全管理铁路运输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提升铁路的经济效益是促进铁路快速发展的必要途径,而加强铁路运输收入管理是提升铁路经济效益的最有效手段。本文从铁路运输管理的含义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重要性,进而指出整体提升铁路运输收入管理水平和提升铁路运输收入管理效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铁路运输 收入管理 提升效率

近年来,我国铁路整体的发展业已取得了巨大飞跃。但是我国铁路的发展水平较之发达国家尚存差距。因此,如何提升我国铁路的发展水平一直都受到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笔者认为,提升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效率是促进我国铁路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铁路运输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

一 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新形势下,我国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存在不能满足收入管理体制改革要求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部分铁路局、站段的运输收入管理机构不健全,没有明确各级领导和专职人员工作职责。岗位责任制不明确,使得运输收入管理人员在工作态度上经常处于消极状态。其次,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人员思想不稳定,业务素质急需提高。

2.管理技术和方法尚显落后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各项内容已经推行了电算化。但是这种电算化是针对于各个管理内容独自设立在的,限制了数据资源的足够共享,使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同时,这种分散型的管理系统使各项数据较难整合应用到一起,使收入清算工作不能保证其公正性。所以,现有的运输收入管理的技术手段制约了铁路运输收入管理效率的提高。

3.收入管理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发挥不够

铁路运输收入来源于铁路运输生产,因此生产管理链条中的运输组织应以运输收入为核心。但在实际操作中,运输收入管理却没有围绕运输收入这个核心开展工作,使运输资源不能得到优化配置,制约了铁路部门管理各项指标的实现。

二 铁路运输收入管理重要性

1.保证铁路的健康持续发展

铁路的运输收入是铁路的主要经济来源,收入的多少直接决定着铁路的前景以及铁路的竞争力,是铁路经济效益的集中体现,提升铁路运输收入是铁路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2.推动经营目标的实现

随着运输收入预期目标的不断提升,运输成本也逐年增长,因而给铁路运输部门完成收入预期目标造成了巨大压力。加强铁路运输收入管理是实现运输收入预期目标的必由之路,它在增运增收、提高收入质量、确保收入完整、强化收入管理制度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

3.对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大意义

加强铁路运输收入管理是实施政府决策的体现,也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发挥交通运输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能有力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三 提升铁路运输收入管理效的紧迫性

1.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

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与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到收入管理各项政策、制度的执行效果,因此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是提升铁路运输收入管理效率的内在动力。一是,在进行人员配备的时候,选择高素质、高能力的人员进入管理队伍中来,明确岗位职责;二是,加大管理队伍的思想教育工作力度,强化收入管理意识,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三是,对管理队伍进行系统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技术水平,熟练掌握收入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运输知识,以保证各项收入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2.提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迫在眉睫

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达到合理配置各项资源,提高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工作效率的目的。建立计算机网络的集成系统是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中的直接体现。该系统可以把先进的管理思想制度化、程序化,能杜绝人为工作的不自觉性,实行规范化的管理模式。计算机网络集成系统能及时、准确、完整地将有价值的数据分析、归纳,传送到需要此信息资料的管理层,充分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它可以整合原本各自分散的收入管理系统,将简单、孤立的数据处理纳入到管理信息系统中,以提升经济效益为目标,使铁路运输的人、财、物各项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3.加大管理的监督力度日显重要

要提升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效率,就必须加大管理的监督力度。有力的监督,能使工作人员更加努力地工作,减少和杜绝在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中的违法行为、懒散恶习。要增强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人员对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监督意识,保证收入管理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田阔.论苑新声[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

[2]高振霞.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思考[J].财政监督,2007(8)

[3]陈军.浅谈资产经营责任制下的铁路运输收入管理[J].铁道运输经济,2003(12)

[4]欧学军、罗郑贵.加强运输收入管理 确保经营目标实现[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3(3)

安全管理铁路运输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在“一带一路”国家级顶层战略的指引下,铁路运输企业成为连接我国与相关国家的主要通道,并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铁路运输企业的物资供应主要是为铁路运营单位进行物资采购,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应对物资供应的过程负全责,全面提升采购效率、加强对采购成本的管理。加强对物资供应成本的管理已经成为保证铁路运输企业安全运输的基本前提,成为加强铁路运输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举措。铁路运输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能单纯的为了提高利润而缩减成本,而是应该在尽最大可能满足安全生产的基本前提下提高物资采购效率,以此来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本研究将以此为背景对铁路运输企业在物资供应成本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在相关理论的指引下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为促进我国铁路运输企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物资供应成本管理,问题,优化路径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物资供应和管理是所有经营活动的基础。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在最大限度获取利益的同时,很多企业也加强了对成本和支出的管理,及时调整了资金的结构方式,通过这些有效措施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物资管理和成本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在现有的状况下如何加强对铁路运输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的控制,不仅对提升铁路经济效益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更能够促进铁路运输企业的长期发展和长远战略规划的实现。

一、铁路运输企业物资供应中存在的问题

1.上级下达的预算指标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

铁路运输企业物资预算的基本依据是来自于上级部门下达的预算指标,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和完善物资预算的完成情況、会计核算与监督等。但是目前来看,作为铁路运输企业的上级部门如何才能实际情况加强对用料单位成本核算的监督,就是由于这方面的局限性很难实现下达预算指标的准确性。例如:A铁路运输企业的物资采购是一项重要内容,上一级铁路局也下达了预算,但是对于用料单位而言,每年都会根据上级部门——铁路局所下达的预算来上报采购计划,A物资供应段再进行物资采购的料款结算。但是,此时很容易由于存在预算有结余的情况,使得用料单位材料大量囤积。用料单位每年有了单位每年采购预算用完后会将材料存放在仓库中;当A物资供应段在物资采购过程中遇到招标时,做耗费的时间较长,很可能严重影响到用料单位的使用情况,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必然会对铁路运输带来严重影响。铁路运输主要是以安全运营为主,即使用了单位有一定的库存也是必须的,但是如何才能保证库存量一定的情况下实现铁路运输的准确性,同时避免材料浪费浪费问题的发生,这是值得铁路运输企业深思。

2.无法对用料单位的实际需求量进行有效监督

在铁路运输企业中,用料单位在申报计划时是否正确进行审核,而对于上报的计划是否规范、用料单位的实际需求量是否正确并未进行监督。例如:A铁路运输企业在组织物资采购和供应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用料单位上报的物资申请计划来完成的,目前用料单位的申请计划主要是根据相关要求采取网报的形式,而对于一些书面计划只是用于应急抢险、出现网络故障、急用的待申请编号等特殊情况。A铁路运输企业的供应段主要是对用料单位:申请的代码、型号、规格、名称、材质、计量单位是否正确等内容进行审核,同时还必须都关注申请的套用了编码,另外还应关注申请的物资是否属于列入到《铁路产品认证目录》中。

3.并未实现对用料单位生产成本的科学考核

铁路运输企业属于国有企业,社会性政策负担和战略性政策负担充分体现出其特殊性。铁路运输企业每年都会投入资金建造铁路项目、增加站点、运输提速,并且在前期的投资都较为巨大,但是并不能迅速取得投资收益回报。铁路运输企业为我国的交通便利作出了伟大贡献,保证了运输的正常,这也就是通常理解的战略性的政策负担。为了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正常,铁路运输这一庞大体系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成本,不断增加的人力成本增加了铁路运输企业对保障社会性职能的投入,从而造成了铁路运输企业社会性政策负担的增加。针对铁路运输企业的特殊性,并未对生产成本进行评价和限制。由此可见,对于用料单位成本的考核缺乏科学性,需要采取特色的激励机制。

4.缺乏完善的铁路物资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科学而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能够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对于铁路企业而言也不例外,在实施内部控制环境前必须先分析和确认环境中存在的风险点,结合自身的实际环境对应风险点,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尽量将风险降到最低。在进行物资采购过程中,上级部门很多相关的制度来规范采购流程。例如:在招投标过程中需要对用料单位提报的计划进行审核,开标前一周招标办应该向本级的纪检监察部门招标文件,参与竞标的商家必须满足一定的门槛。虽然这些措施大大规范了物资供应站人员在招标过程中与供应厂家出现的舞弊现象,而且对于用料单位的规范控制严重匮乏。在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中,采购过程中的各种腐败现象不断凸显,这就要求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加强对采购流程的监管。

二、优化铁路运输企业物资供应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1.加强对用料单位采购的预算管理

对经济事项进行事情规划就是预算。不同用途的物资对资源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一定要避免出现由于不合理分配而使得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目标无法实现的现象,从而影响了铁路运输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就是要求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对上一年的成本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应对可能出现在当年的成本费用进行预测,以便实现对算指标的合理、科学分配。全面预算管理在铁路运输企业的实施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既定的目标,同时还能帮助企业实现战略发展规划。例如:铁路运输企业中的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认真核查物资采购的内容、加强对物资的预算控制和管理,良好的监督能够有效避免在采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例如: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面对潜藏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在应对市场突发状况时可以充分的运用柔性预算管理来保证预算执行的到位;A企业的财务部门应及时对日常采购中的会计报表进行审核,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实现滚动预算。

2.加大对用料单位实际需求量的监督力度

预算下达用了单位后,并通过经济业务的处理对预算进行监督,定期上报任务量,随时进行监督和控制。由于铁路运输企业物资采购数量巨大,存在的漏洞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很容易引发道德风险,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缺乏对用料单位的有效控制和监督。因此,必须加大对用地单位实际需求量的监督,避免各种舞弊现象的发生。

3.构建科学而完善的对用料单位生产成本的考核制度

对用料单位生产成本进行科学的考核,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能够在铁路运输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有效的推动力和吸引力,激发广大员工的工作精神和创新性,产生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内在动力。例如:A铁路运输企业应采取指标约束和激励相融合的机制,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比较进行考核与激励。如:对用人单位使用的同类材料与自身往年相比设定增长率、与同类用料单位相比较了解同类物资的消耗率。

4.完善铁路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目前很多铁路运输企业已经对物资采购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了有效的识别和科学的评估,特别是对日常的监督和管理。例如:A铁路运输企业通过对采购过程中风险的研究,实施了内部控制体系,对相关信息进行了全面的、持续的、系统的收集,对采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了充分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到企业可承受的风险,及时调整和修改了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相应的策略实施下确保了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如:加强了对用料单位提报计划的控制、严格监督报废的物资、加强内部控制审计的监管。

综上所述,,铁路运输企业作为高成本投入的國有企业,不仅要保证铁路运输的正常安全,同时还应实现企业最大化的最终目标。随着近年来集中采购范围的逐渐扩大,供应链的发展也在壮大,面对很多隐含其中的风险,铁路运输企业只有具备良好的风险防范措施才能将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加强对物资供应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学习和借鉴相关的先进经验,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改进措施,为保证铁路运输企业的健康、可持续运行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秦桂元,降低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方法研究[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5(04):48-49.

[2]孙建利。新背景下创新物资采购管理体制探讨[J]。中国商贸,2015(15):86-89.

[3]杨翼萌。物资集中采购财务监督机制构建与实现研究[J]。时代金融,2015(21),26.

安全管理铁路运输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通过 “分散权责,集中监督”促进企业资源有效配置、实现企业目标、提高生产效率,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起着目标激励、过程控制及有效奖惩的作用。近年来,铁路运输企业至上而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也看到,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计划与实际脱节的现象,究其根源,主要存在全面不“全”、预测不准确、管理执行不到位几个方面的原因。本文分析铁路运输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预算 管理 问题 对策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的管理机制,它通过 “分散权责,集中监督”促进企业资源有效配置、实现企业目标、提高生产效率,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起着目标激励、过程控制及有效奖惩的作用。近年来,铁路运输企业改变大铁路粗放的管理模式,自上而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础管理工作,细化内部核算,从管理上找出路,向管理要效益,以管理求发展,在节支降耗、控制成本等方面成效显著。但我们也看到,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计划与实际脱节的现象,究其根源,主要存在全面不“全”、预测不准确,管理执行不到位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及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整体以及内部各部门的各种财务和非财务资源进行控制、反映、考评的系统管理工程,也是企业及内部各级、各部门、全体员工的奋斗目标、协调工具、控制标准、考核依据,是企业科学运用资金、提高经济效益、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实施全面预算能进一步强化管理。全面预算能够细化企业的年度经营计划,它有助于管理者确定可行的目标,有利于年度经营计划的监控执行。总预算能协调企业方方面面的生产经营活动,使得管理者统揽全局,充分考虑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相互联系。预算在企业的管理中是一个切实有效的沟通手段,能渗透到企业的各个角落,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

(二)全面预算管理是绩效考核的有效途径。通过预算管理对各项目标的提前预测、过程组织实施,进一步促进企业各项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使得企业各项目标不断提高和优化,是目前各大中型企业体现业绩的一种较好的管理模式。

(三)实施全面预算有助于企业风险控制。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控的有效工具,通过寻找分析实际经营活动与预算之间的差距,可以迅速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强化内部控制,规避日常经营风险。

(四)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全面预算管理全员参与,实施的过程会促进管理者及全体员工面向未来,促进发展,可以增强全体员工的节约盈利观念,市场竞争观念,时间效率观念,有助于增强预见性,避免盲目行为,激励员工完成企业的目标。

二、目前,铁路运输企业在执行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主观上,思想认识不统一,预算体系不完善

全面预算体系包括资本预算、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三大部分,这三部分相辅相成,贯穿企业生产全过程,缺一不可。但由于传统计划经济深深的烙印,铁路企业的员工对预算管理存在一些误解:有人认为预算管理仅仅是一种形式,就是原来的计划管理,因此简单的认为全面预算管理都应由“计划员”负责;有人认为预算管理主要设在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无关,尤其是业务部门,认为工作量受外界影响因素较多,无法编制预算。从目前实际来看,铁路站段的全面预算管理主要仍由计划和财务部门负责管理,没有跳出原有的成本管理理念,所谓的预算管理往往只是财务预算管理,停留在成本控制阶段。业务预算、资本支出预算很少,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造成财务科编制预算时是“要”业务量,而不是“取”业务量。

(二)客观上,预算管理渗透不深,覆盖不全面

全面预算管理全面涵盖了全员、全程、全方位。全员就是企业所有人都要参与,上下一盘棋,每个人都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参与者;全过程就是把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控、预算考评都要纳入预算管理;全方位就是所有成本支出部门,所有成本支出项目都纳入预算管理之中。但目前铁路运输站段的现实情况是全面预算覆盖不全。各单位对直接费用基本都实行了定额控制,但对间接费用缺乏有效的调研和基础数据的收集,往往还是“打包”管理;对于上级重点盯控的收入和成本项目,预算资料较全,重视程度很高,但对于其他项目往往控制不力,此消彼长;预算管理的压力没有等强传递,集中在段和车间一级,没有做到全员参与、人人有责。

(三)实践中,预算管理在编制、调整、考评等方面都有偏差

1、预算编制基础数据不可靠。预算虽然是一个事前的预计数,但必须贴合生产实际,数据精确,才能真正发挥管理的作用。预算管理与实际情况相差太大,不仅降低了预算的可执行性,而且失去了预算的意义。预算的精确是以准确的原始数据为基础的,在实际工作中,影响预算数据准确的主要原因是基础数据不全面。编制预算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务数据,而且需要大量的如业务工作量等基础数据,如果仅凭财务人员“闭门造车”,编出的预算往往与实际相差甚远。企业各部门在上报建议预算时由于条件限制,对下一步生产任务量估计不准确,或者对可能出现的应急项目如工艺调整、材料价格上涨等考虑不足,只是简单的参照上年数据,平均分劈全年预算,造成预算数据与实际消耗出入较大。二是预算编制数据不准确。近几年,受市场等各种因素影响,材料价格变化较大,给预算编制带来一定难度。

2、预算调整随意性过大。预算,强调一个“预”字,既然是事前的一个预计数据,在执行过程中进行调整是很正常的,但目前在预算调整的尺度和力度上一般存在调整过多、调整不及时等问题。由于预算编制不精确,在实际业务发生时,预算经常性调整,分管预算的人往往是 “电话不断,报告象雪片”,预算过多的调整降低了预算威信;由于业务量数据往往滞后于预算,当月需调整的成本项目在当月不能及时调整,执行部门难以掌握,不利于预算执行。

3、预算管理执行不到位,考评流于形式。一是在预算执行中存在随意性。预算下达后,相关部门对预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维仍停留在过去计划经济的层次上,改不掉大手大脚的习惯。遇到成本超支不从内部找原因,而是通过各种理由追加成本预算,一些部门更以保安全为名,在成本执行中未严格控制相关支出,使得预算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另一方面,有些部门成本管理松懈,责权利不清,节约超支一个样,控制不控制仍是一个样,班组成本预算跟不上,进而影响车间、段乃至路局成本管理。二是预算执行环节存在漏洞。目前,铁路运输站段对于材料物资的管理,采取的是段中心库-车间分库的管理模式,车间分库主要由车间材料核算员管理,车间核算员站在车间立场,为避免考核,按照预算数列支支出,用库存人为调剂成本,造成帐卡物不符,部分车间虚挂库存,盘点时实物不够;部分车间又形成帐外料,这种情况是年年提年年解决年年有,形成预算管理成本控制中的一个“顽症”。 三是预算考核难以按制度执行。目前,各个铁路运输站段都制定了成本管理办法,有详细的实施细则,但并未真正做到节奖超罚。由于一些如突发事件、工艺调整等非人为因素影响,预算超支后,只要不影响总的成本预算,往往取消对责任车间科室的考核,另外对超支严重的部门若按文件比例进行考核,部门难以承受,往往是不了了之;对于成本节约的部门,如果按比例进行兑现,会让其他未得到奖励的部门患上“红眼病”,往往是打折扣或者不按时兑现;成本超支考核时,往往只针对执行部门,没有去仔细分析是预算部门下达预算不到位不及时,还是执行部门控制不力,影响到相关部门的积极性。以上种种因素综合起来,使成本预算考核不严。四是预算考评不真实。由于成本存在事后控制,从账面上看,各部门每月成本支出与预算持平,但还是隐藏着管理上的漏洞,譬如虚挂库存、帐实不符等,不能真实反映生产成本的实际消耗,考评不真实。

三、执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一)强化组织保障,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为顺利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保证预算实施效果,各企业首先要建立各级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健全从预测、决策、执行、监督、考核责任制,做到权责明确,管理到位。

1、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建立由行政一把手、总会计师、计财科长及各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具有权威性的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本企业所有经营收支预算的总体平衡、宏观协调,控制、考核和审批。

2、实行归口部门管理。明确全面预算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财务部门是全面预算管理的综合归口部门,负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负责全面预算日常管理,制度的起草修订及预算的编制,预算的监督实施及执行情况的总结分析和考核。

3、修定完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根据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完善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三级核算管理办法、修旧利废管理办法、招待费管理办法、电话费用报销办法、汽车管理制度、办公用品采购办法、工资管理规定、合理化建议和技术创新奖励办法等管理制度,为编制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依据。

4、建立一套完整的预算管理制度,包括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财务预算审批制度、财务预算分析和考核制度等。有了一套完整的制度,预算执行就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做好基础工作,为预算编制提供可靠依据

1、以弹性预算为依据,进一步完善定额管理体系。对直接生产费要逐步建立原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等消耗定额;对固定资产(设备)日常维修、中修、大修要建立单台台帐,并根据设备新旧程度的不同,实行不同的定额标准。各部门要结合生产实际,深入调研,合理提报月度间接费预算;相关业务科室要建立业务预算体系,准确提报工作量预算。

2、继续落实三级核算制度,强化预算执行过程监控。一是加强存货管理,逐步取消车间分库。将车间分库收归材料科统一管理,实行材料物资管、用分开,将车间管库员收归材料科统一管理,车间只“用”不“管”。既可以减少材料物资重复搬运及存储,节约管理成本,又可以实现成本监控,真实反映成本支出。二是完善核算体系,细化核算单元,加强班组核算。站段整合后,一个作业场相当于以前的一个车间,他们是成本控制的源头。可以将成本定额合理分劈到班组,各班组据此对成本进行控制。

(三)提高思想认识,积极运用预算管理系统辅助手段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管理的幅度、深度、监督力度上都与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有很大区别,从领导到普通职工都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认识到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随着铁路改革,基层站段越来越大,全面预算管理的数据量也大大增加。仅靠人工自制电子表格等已不能满足管理需要。要积极运用统一的预算管理系统等辅助手段,实现预算数据与账务系统数据的即时共享,变人控为机控,减少工作量。

(四)规范预算调控程序,提高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预算静态预算无法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以弹性预算为依据才能进行更客观更合理的控制和评价。但这里所说的弹性,不是说预算可以随意变更。预算管理之所以对部门预算起到积极的作用,一方面也是源于其刚性的约束;企业的全面预算应当具有制度的效力,在同一个会计年度中,预算定额不可以随意变更,预算不得任意增加或削减,因工艺变化等因素导致原预算无法正确反映核算要求时,必须通过现场成本写实,提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定。

(五)严格预算考核机制,落实预算责任追究

“考核与奖惩是预算管理的生命线”,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赏罚分明的奖惩,才能确保预算管理落到实处。在实施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应以落实经营责任制度为基础,在严格责任考核的同时,建立和完善预算激励机制,对严格履行管理责任,确保预算指标完成的责任部门及负责人,坚决兑现相关奖励政策。避免责任心强弱一个样、是否采取措施一个样、完不完成指标一个样,严重挫伤干部职工节支创效的积极性的问题存在。要通过奖励办法的兑现,最大限度激发全员参与经营管理的热情,避免财务一家唱独角戏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周芳苇.解读全面预算考核.现代审计与会计[J].2009年4期.41

[2]姚云.强化成本预算控制过程,不断推进全面预算管理.武铁财会[J]2008年第三期.9-11

安全管理铁路运输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增速,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已经被大部分企业所关注。近几年,我国的铁路运输行业快速发展,诸多能够满足铁路运输发展要求的信息系统被应用到铁路运输行业之中。但是在设计过程中不能照搬模式,必须结合其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自身特点的调度管理系统。本文分析对企业铁路运输进行概述,分析了企业运输调度管理系统在功能方面的设定,对整个系统的结构进行安排,最后描述了系统软件的设计。

关键词 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系统;设计;信息化

0 引言

我国的铁路信息化进程正在向前推进,但是这个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的事业,诸多企业为此投入大量资金。信息技术在铁路中的应用已经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虽然我国的在这个方面已经取得诸多成就,但是每个低于的铁路信息化建设都明显体现出其特殊性,在发展中都将自身的情况与之结合。这方面的调度管理系统是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研发过程必须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

1 企业铁路运输概述

此处以某石化企业作为说明,这个企业的铁路作业地点的组成部分为工业站、装卸站以及化纤工作区。其中,工作站包含了24个股道,装卸站则有25个,化纤工作区有8个。负责运输生产部门由运输轻油以及机务等几个部分组成,负责的主要内容为货车的接送,装货、卸货、清洗机车以及车的调度等。这几个部门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是负责有关车辆的调度和货物装卸,因而对于车的本身信息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具有很高的要求。这个企业内部设立两套衡计量系统,主要针对轨道展开运作,其位置为工作站以及场内作业区之间,负责二者之间的联系,轨道衡可以对车的重量信息进行测定,然后将其传送到生产调度管理系统之中。

这个企业在制定运输计划的时候需要对生产和运输进行综合考量,侧重于对规划内容和作业的调控。将实时的车辆信息进行收集,让车的调度工作更加体现出智能化水平,使整个工作具有安全性,提高作业进展效率,然后将所得的信息传送到其它部门,实现信息的共享,提高配合的积极性和协调性,是整个企业的运作效率提高。

2 系统功能设定

2.1用户和权限方面

系统中必然存有大量的客户信息,它们呈现出繁杂混乱的状况,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整理。企业中的部门类别很多,其功能也各有不同,企业必须据此对系统的功能进行划分,将客户也相应的进行分类,确定其服务责任归属于哪个部门,并开发出相应的功能模块提供给部门使用。

2.2车辆接发放面

当车辆到达目的地之后,系统会对车次的编号信息进行查询,然后进行辨别,此时就是车辆信息在系统中开始阶段。由于车次较多,为了避免发生对车次信息进行混淆判别的行为,还要在系统识别之后进行人工识别,只有在校对人员结束核实之后才能将信息输入数据库。

2.3实时车辆信息控制

当车进入现场之后,就会因为位移和作业变化情况而产生一些信息上的变动,这些信息的维护工作都要依据系统操作人员的操作特点来进行,而且对于发生变化的所有信息细节都要记录并保存,这样做有利于信息的查询和报表的统计。

2.4生产作业方面

围绕运输和生产计划展开工作的过程中,调度中心需要下发装货、卸货以及车辆清洗计划,负责各个工作环节的部门需要在任务完成之后对现实情况进行客观记录,转换成信息反馈给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会因为工作内容的繁多而产生大量的工作单。

2.5调车作业方面

调度中心在车辆进行装货或者卸货的过程中,需要对车辆的位置安排以及移动情况作出安排。为了保证工作顺畅进行,调查人员会制定规划,等到规划下达以后传送到信号楼,值班人员对内容进行审核并确认通过之后,会将其发送到无线调查系统,然后其将有关数据直接发送到机车当中。

3 系统结构安排

系统设计需要C/S和B/S进行交叉融合,其中的C/S负责业务逻辑分析,B/S结构负责对信息的维护和信息检索工作。整个系统可以分为4个层级。核心层级应该由数据库和服务器共同组成,这个层级主要负责业务的信息存储以及读取情况、最关键业务的逻辑和C/S与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传递。WEB服务器单独成为一个层级,负责B/S终端对数据库进行查阅的逻辑以及核心方面的逻辑。所有调度站点和车间方面共同连接成系统的逻辑层级,负责的是与其有关的业务逻辑。基础的层级有车站、无线调车以及车辆信息判定系统共同连成,负责整个过程的基础数据处理。

4 软件设计

4.1客户端

在客户端的设计过程中,上层设计要着重于界面,还要兼顾其它弹出的控件设计。中间的设计层主要是逻辑部件,这个部分需要用到的运算相较于服务器来说是简单的,但是逻辑层承担的任务较多,需要涵盖用户传送以及接收部件、浏览部件等之间的信息传递。

4.2服务器软件

这个部分的软件与客户端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这个终端软件与客户的接触不多,因此可以将UI层采取清除处理。这个部分的逻辑问题比较难解,因为它需要对各种类型的客户端的浏览以及操作进行管理。这个部分的设计结构与客户端基本一致,上层设计就是对软件的窗口和系统进行联系处理,中间层级也是几个部件之间的逻辑处理,下部层级处理数据浏览,对其存取进行管理。

4.3 WEB服务器

这个部分主要设计三个功能模块,涉及岗位权限管理、搜索等。其表示层主要负责给出界面,与用户之间进行的所有互动,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显示出相应的窗口,为他们提供方便的服务。业务的逻辑层面包含了信息验证、业务安排等,这个层级是最为复杂,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5 结论

我国铁路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不断推进,虽然取得诸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设计与其相关的调度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必须以现实为依据,设计出符合企业特点的系统。本文分析对企业铁路运输进行概述,分析了企业运输调度管理系统在功能方面的设定,对整个系统的结构进行安排,最后描述了系统软件的设计。

参考文献

[1]陈页武.中国移动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战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

[2]周坤.“抽象工厂模式”三层架构方法的实现[J].专题研讨,2009,36(6):109-112.

[3]扈静.铁路货运系统管理信息化的研究与应用[D].四川大学,2010.

安全管理铁路运输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交通运输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逐渐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而铁路运输业在交通运输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对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有积极的意义。成本管理是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其成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成本预算目标的实现,所以做好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铁路运输企业的成本管理现状,试探性提出几点解决对策,以便相关人士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铁路运输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对策

一、铁路运输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

铁路运输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成本管理理念相对滞后。现阶段,铁路运输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多集中为控制生产成本的支出,而很多基层站段的措施主要是完成上级所下达的成本预算任务,成本的管理缺乏创新性及主动性,在长远规划方面做得不够。

第二,缺乏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铁路运输企业以往主要承担着政府职能,缺乏较强的成本管理意识,成本支出多属于粗放型支出,加上管理体制尚未转变,依然是以“轻经营管理、重安全生产”的理念为主,即上级每年向下级传达刚性约束的预算,嚴禁超支现象的出现。这种预算的方式缺乏机动性、灵活性、科学性,与实际的生产经营相脱离;同时下级只能被动接受上级下达的预算,为其提供相对有限的建议。可以说,铁路运输企业的自上而下的成本管理方法较为陈旧,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致使成本管理无法突破自身的顽疾,影响自身的长足发展。

第三,预算管理落后。企业进行管理的重要工具就是全面预算管理,其涉及资金、筹资、营业费用、投资、销售等方面的预算管控,处于企业管理的核心位置。当前铁路运输企业因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人员素质不高、投资效益意识和经营意识淡薄,预算管理不到位,在预算执行方面的刚性约束意识不强,频繁调整预算,出现严重的无预算、超预算等。

二、加强铁路运输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更新成本管理的理念

当前铁路运输企业进入到市场的速度加快,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明显不符合企业管理需求,这就需要企业树立现代化的成本管理理念,将其作为系统性的工程,注重成本管理的全局性及整体性,统筹规划,全面推进成本预算管理,全方位研究成本管理的方法、内容、对象,在成本管理范畴中纳入企业生产全过程。同时在管理领域方面,企业必须要将成本管理的前瞻性作用加以发挥,充分论证成本与投资项目产生的可行性,结合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根据成本效益的原则予以决策,严禁只局限于管理运输生产中的成本。

(二)采用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

①采用目标成本法。对于目标成本法而言,其是指以市场为导向,对独立制造过程的产品进行成本管理和利润计划。铁路运输企业可以在成本管理工作中运用该方法,立足市场的价格,以目标利润率为依据来确定特定产品的最高运营成本,使后续的流程和产品设计处于成本可控的范围。

②采用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将企业生产流程划分为若干个作业过程,结合“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的关系,对每项产品的成本予以确定。铁路运输企业在成本管理工作中要立足实际,在一个连续作业的不同过程中纳入物流配送、提供运输服务、接受客户订单等流程,分析各作业发生的成本,对无法增加价值的作业予以消除,让企业处于不断改善的状态,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③采用责任成本管理法。该方法是对目标成本进行合理制定,完善收入分配与成本考核,明确责任与成本,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成本管理水平。铁路运输企业应该从当前的经营管理模式出发,根据相关标准来划分基层站段或部门,将其分为各责任成本中心,明显梳理成本支出的内容,确定成本支出金额、列支范围,然后制定科学的考核措施、目标责任成本,按收入总额对成本支出水平加以确定。

(三)构建合理的成本预算管理指标

运输支出预算指标作为铁路运输成本控制的关键,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运输成本控制的可行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运输成本支出预算而言,若其制定的指标过于宽松,则各级成本管控单位缺乏激励,不能从总体的角度控制成本;如果制定的指标过于紧张,则单位无法完成任务,不能发挥出成本支出目标预算的意义。鉴于此,铁路运输企业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构建合理的预算指标,对成本进行科学预测,采取有效手段来编制预算成本,制定出具有激励性、可操作性的成本预算指标,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输成本管控水准和预算管理水平,实现铁路运输企业的良性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成本管理作为铁路运输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在实际作业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成本管理理念相对滞后、缺乏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预算管理落后等,无法实现预期的成本管理效果。针对这种情况,铁路运输企业应该积极更新成本管理的理念,采用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构建合理的成本预算管理指标,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运输服务。

参考文献:

[1]郑敦军.铁路运输企业加强成本费用管理的研究[J].中国商贸,2014,(04):82-83.

[2]史传彪.铁路运输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6):215-216.

[3]张凡.铁路运输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7):71.

作者简介:

乜玉臣,唐港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上一篇:企业材料成本核算论文范文下一篇:企业质量成本核算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