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下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

2024-07-26

心理教育下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对中小学教师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关键。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能够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剖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对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具体策略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德育

[作者简介] 潘冬梅(1974—    ),女,浙江天台人,景德镇市第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鉴于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还需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重要性,将二者充分整合,以更好地完成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障教学成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但目前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存在一定问题,具体包括:其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实效性差。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虽能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时,依然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不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导致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实效性不高。其二,教师的理论基础薄弱。不同于其他学科,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然而,目前很多教師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方面的研究不足,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师的教学方式会过于形式化,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其三,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重视程度不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中小学教师才开始慢慢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时,缺乏科学性与规范性,教学形式相对比较单一,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育,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教学效果不佳。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出现问题的原因

想要更好地解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还需充分了解出现问题的原因,具体包括:其一,各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发展不均衡。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主要经历了呼吁、起步、发展和提高等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各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各地教育资源和教学水平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发展也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从目前的情况看,发展较好的地区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但发展欠佳的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这导致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缺乏实效性,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教学效果。其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研究的理解不深。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是保证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但当前许多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基本概念、内涵、理论研究、外延等认识不足,也没有真正地建立相应的理论体系,所以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时,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其三,相应教师的专业性不足。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中小学教育大多以应试教育为主,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重视程度不足。虽然近年来,人们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但仍有很多学校缺少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专业教师,部分学校甚至直接让其他科目的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或德育课上授课,教师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严重匮乏,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有效整合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以下笔者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策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其一,创建情境生态教育模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时,可以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主要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才智等,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首先,教师可以在创设生态教育模式时引入一些直观的形象,调动学生的道德情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加自然、轻松、真实地表达自我。其次,教师需要让教学情境富有暗示性,一方面能够打动学生,让学生有所顿悟并融入课堂学习之中,另一方面还需要将具体的道德形象与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内容联系起来,便于学生完成知识迁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类似的场景后,能立刻想到相关的知识点,实现教育教学与生活的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人与自然”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从而敬畏自然、感叹自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二,在教学目标上实现二者的整合,让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更具目的性。中小学时期是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在这一阶段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十分重要。为了让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效整合,教师需要在教学目标上实现二者的整合,找出二者的相似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将教学目标进行整合,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例如,教师可以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作为切入点,从学生的心理结构、情感态度等方面入手,结合学生的人格特质,因材施教,更好地确定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共同教学目标。其三,在教学方法上实现二者的整合,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教学质量。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为了更好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教师还需要做好教学方法的整合。首先,教师需要充分认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将传统“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改为“双向输出”的模式,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且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引入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还可以主动渗透德育的内容,对学生的“三观”进行引导,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例如,教师可以将角色扮演、心理辅导、心理测验等活动引入课堂,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课堂更具趣味,教学形式也更加丰富,从而更好地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教学成果。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阶段,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通过创建情境生态教育模式,整合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效地整合起来,更好地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教学质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楼洪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态德育整合的探索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15):28-29.

[2]杨亚伶.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研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23):86.

心理教育下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第2篇

同志们:

高中教育教学工作是全省教育改革发展主抓的一项工作。过去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大力支持,教育系统全面动员,齐心协力,特别是高中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全力以赴,埋头苦干,使全省普通高中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刚才,钱副秘书长已作了很好的总结,并提出了殷切的期望,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在钱副秘书长讲话的基础上,我就普通高中教育教学问题,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2006年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经验

2006年,全省教育系统干部职工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和省八次党代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使各项教育事业得到很大发展。下面,我重点再讲一讲在工作实践中各地和学校创造的宝贵经验。

(一)长抓不懈,努力解决认识问题

我省教育要更好更快的发展,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要快速提升,首先要花大力气解决认识问题。在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提高对教育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认识放在重要的地位,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云南发展教育、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必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要更加充分认识“科教兴滇”、“人才强省”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对教育和人的和谐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和谐发展的重大作用和贡献。要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像抓经济一样抓教育,扭转教育发展滞后的局面。要抓住重点,攻坚克难,改变高中薄弱局面,促进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举,两手都要硬。特别要从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质量,抓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决不能把二者人为地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既不能把素质教育作为一项单纯的活动,敷衍塞责,也不能唯文化成绩评质量,单纯以高考分数论英雄。只有认识到位,思想统一,才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才会步调高度一致,才会收获丰硕的成果。

(二)加强领导,实行教育质量主要领导负责制

3年多的教育改革实践证明,省委、省政府要求把教育改革与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是全省教育改革迅速推进、深入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领导重视了,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或者事半功倍。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也是如此。几年来,我们通过建立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主要领导责任制,把高中作为各级党委、政府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主攻方向,认真落实“一把手”工程。教育系统实行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教育科研部门主要领导、学校校长作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具体抓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使质量在全局中有重要地位,时间上有充裕保证,改革中有过硬措施,人员上全力加强,经费上重点支持,这就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通过制度创新,最充分地激发调动基层学校和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工作积极性是工作成效的基本条件。我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大幅度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通过各种方式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宣传教育,特别是制度创新,近几年以来,全省上下抓教育、抓普通高中教育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实施教育改革发展“一把手”工程,充分落实了各级党委、政府的教育责任;推行“校长公选”,极大地激发了学校领导管学校、抓教学的积极性;实行“全员聘任,绩效工资”,使广大教师更加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大力拓展投融资渠道,有效增加资金投入,更加充分调动社会有关方面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发展步伐空前,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遵循教育规律,落实德育为先,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与科学管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积极性、实效性有了进一步提高。正是由于各方面积极性的空前高涨,推动了全省教育快速发展,推动了普通高中规模迅速扩大,使全省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大幅提升,为我省教育的协调、健康、快速发展,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以人为本,千方百计提高学习效率

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教育质量最终要通过学习质量来实现和体现。过去几年,各地、各学校更加重视处理好提高学习质量与减轻学生的过重学习负担的关系,既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又要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既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要发展其个性特长;既要加强教学管理,又要倡导主动学习;既要培养学习拔尖人才,又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既要刻苦学习,又要讲究方法,努力取得实效。这就要求广大教育行政人员、教育管理人员、教育科研人员、教师甚至家长,切实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密切配合,科学指导,帮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最微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进步。近年来我省广大教育工作者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普通高中学校学生学习兴趣普遍增强,学习效率普遍提高,学习成效更为显著。

一是省、州市、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宏观指导,引导和组织科学评价,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省教育厅连续3年组织召开全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强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举措。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修订下发了《云南省普通高中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云南省普通高完中办学水平综合评价方案》,制定了《云南省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云南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试行)》,每年都对一级高完中进行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对综合评价结果优秀的学校进行表彰奖励。还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教师培训与交流,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努力创设安全、和谐的教育环境。各州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也为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具体工作。

二是省、州市、县、校各级教育科研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对教育科学有关问题的研究,加强对学校和学生的指导,促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积极创造平台,组织校长和教师在省与省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加强交流探讨;有针对性地组织高考讲座、高考研讨、各科统测与分析等等,不断提高服务基层、服务学生、服务学校的质量。

三是竞争氛围形成。各地各学校发奋图强,奋勇争先。积极投身教育改革,主动开门办学,认真组织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从文化建设层面认识教育、渗透教育,发展教育。广大教育管理工作者、教师在教学第一线,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他们挥洒的汗水,表明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无比忠诚;他们凝重的目光,聚焦于千千万万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祖国无限美好的未来;他们喜悦的泪花,既是为成功的喜极而涕,又充满自豪与骄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历史和人民将永远记得他们为全省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五)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

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滞后,很多州市、县(市、区)财政十分困难。但是在全省教育改革热潮的推动下,各级党委政府办教育的热情高涨。他们认真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近几年教育投入不断加大,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全省及各州市、县(市、区)教育经费增加明显。社会资金注入普通高中教育的绝对量与相对量也在迅速增长。3年多来,曲靖市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高中建设投入资金达到10.6亿元;文山州通过多渠道筹资,全州教育总投入达7.52亿元;红河州投入新建和改扩建中学的资金已达5亿多元,其中多渠道筹集的高中建设资金达1亿多元;楚雄州全州高中阶段教育投融资累计达3.46亿元,其中1亿多元是社会资金。

二、乘势而上,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当前,全国全省教育发展形势很好。对云南的教育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非常关心、重视和支持。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考察云南时,就云南的教育发展作了重要指示,给予了我们巨大的鼓励和鞭策。云南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一贯高度重视教育。去年省委换届刚刚结束,省委常委会就专题研究教育工作。白恩培书记、秦光荣省长先后就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决心很大,要求也很明确。省委常委会后,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迅速召集专门会议进行了研究,决定要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深入的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掀起新一轮高潮,其中,高中教育继续加快发展,继续稳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仍然是重点工作之一。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如此一如既往的高度重视教育,高度重视高中的发展,使我们感到信心十足,干劲更大。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教育就越来越成为推动时代进步,文明发展的巨大动力,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生存发展最重要的期望和现实要求之一。2005年,我省已经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教育迈上了一个新的历史台阶。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将逐步转到接受越来越好的优质教育上来。人民群众享有优质教育是他们的权利,也是各级政府和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将越来越旺盛,在一段时期内,供不应求的矛盾将突出存在。对人民群众殷切的期望,我们唯有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拼搏,科学管理,踏实工作,做出优异成绩作为回报。

另一方面,我们对面临的诸多困难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一定要保持理智的头脑,要有正确的态度,决不能小得即满,沾沾自喜。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截至2006年,全省高中毛入学率较全国仍落后近18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还有一半左右不能升学,上“高中难”特别是上“优质高中难”的问题比较突出。教育投入不足,家庭贫困的普通高中学生人数较多。体制机制改革要进一步深化,民办教育发展十分不足。教育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推进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教师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亟需提升,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积极性有待增强,这些问题要长时间,花大力气才可能解决。但挑战即为责任,落后展示的是提升空间。3年改革,云南教育与全国差距在缩小,我们的管理水平在上升,基础条件逐步完善,思路更加清晰,更加符合云南实际,教育环境日趋改善。困难既是我们前进的压力,也是动力。有发展空间也是一种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努力把我省普通高中教育办得越来越好。

三、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努力做好2007年各项工作

今年的高中教育教学工作,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继续加快教育发展,继续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以质量为中心,制度建设为保障,进一步巩固高中教育教学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自满,不松懈,继续推动各项工作保持强势上行态势,使教育教学质量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稳定提升。

完成这一任务,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围绕素质教育主题抓质量

素质教育是当代国际、国内教育改革的主导潮流。1999年1月,国务院转发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素质教育列为重要的跨世纪工程之一,第一次在国家层面上确定了素质教育的地位和要求。同年6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推进素质教育提到了关系国家未来发展、民族复兴和国家安全的高度,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统一认识,高度重视,全面推进。2006年6月修改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把实施素质教育纳入到了国家法律要求的框架之中。云南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牢牢把握正确方向,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一主题进行。首先要从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在云南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必须: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既体现了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又表现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正确的实践模式。二者在内涵要求上完全一致;在教育的方向、培养目标和实施途径上完全一致;在教育应当“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完全一致。科学发展观认为,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核心和最终目的,素质教育价值观的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即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处理好教育内、外的各种关系,才能体现以人为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小康社会实现和中华民族复兴;才能建立高度文明的法制社会、和谐社会。

为加快云南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我省人口约4400万,就业人员约2400万,两项指标均居全国第十二位,文盲半文盲人口比例为21.5%,居全国与西部第三位,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的比例为1.82%,居全国第三十位,专业技术人员占就业人口的比重为3.66%,低于全国4.18%的平均水平,居西部第八位,平均受教育年限6.3年,低于全国8.01年的平均水平。城镇化率仅为29.5%,大大低于全国43.3%的平均水平。从这些数据来看,我省人口素质和教育水平均远远不能适应发展需要。必须加大实施科教兴滇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力度,加快培养不同层次,各种类型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基础教育的作用至关重要。基础教育既是人生成长发展的起步阶段,又是人生成长成熟的定型期,因而是教育的关键时期。它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只有基础教育为各类专业人才成长奠定了扎实的政治素养、人文知识、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基础,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我省经济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把我省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才能实现与全国同步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解决我省教育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十五”期间,特别是2003年9月以来,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我省教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教育深层次问题也十分突出,由于种种原因,“应试教育”等错误的教育思想和做法还有较大市场,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症,影响了教育方针在基础教育的落实,也使教育投入与产出在价值观和效益上出现了严重的背离。“应试教育”等错误的教育思想和做法表现在教育上,根源既存在于教育,更存在于社会;发生在局部,危害却是全面的;副作用产生于一时,对人的影响却是终身的;问题表现呈多样性,关系却是紧密联系和错综复杂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正是要从教育思想和办学模式上,从教育目标和教育过程中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改变陈旧落后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新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形成全面重视教育工作的社会氛围,从教育内部和外部同时治理各种各样与贯彻教育方针相悖的错误思想与行为,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供系统、具体、有效和可行的途径与保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高等问题。从根本上改变重智育,轻德、体、美育;重教轻育;重考轻学的倾向。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拓展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招生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促进解决长期存在的目标、投入、质量、规模、效益之间的复杂矛盾和问题,实现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

素质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制约我省实施素质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阻力也是多重的。既有教育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既来自社会,也来自家庭,既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也有政策和文化因素,既有执行的问题,也有指导的原因。我们推进素质教育,首先要解决观念和认识问题,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思想。

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首要就是纠正认识上的种种偏差。当前,我省要着重纠正不同地方出现的10种认识的偏差,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思想。一是要把“考什么教什么”,轻“德”、缺“体”、少“美”、砍“劳”的应试教育思想,切实转变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上来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二是把素质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唱歌跳舞、琴棋书画、搞搞活动,就是为学生减负,或者等同于“愉快教育”、“创新教育”、“特长教育”等的肤浅认识,切实转变到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的素质教育思想上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三是把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教育系统的任务,就是教育自身问题等的片面认识,切实转变到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以政府为主导,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的高度上来认识,强化政府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实施主体意识。四是把以上级满意为主、以追求考高分为主的办学观念,切实转变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观念上来,树立正确的办学观念。五是把“以学历、职称论人才”的狭隘人才观,切实转变到“人人皆可成才、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的观念上来,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六是把面向少数人而忽视多数人,重视高分学生的“英才教育”观念,切实转变到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通才教育”观念上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七是把只注重课堂和书本,学生被动学习,死抠书本,脱离实际的传统教育思维方式,切实转变到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思维方式上来,树立科学的教育思维方式。八是把急功近利、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填鸭式”等培养应试能力的片面教学观,切实转变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开发学生的潜能与优势,重视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使学生学会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的教学观念上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九是把“抓教育看升学率”的教育政绩观,切实转变到全面性、综合性、发展性评价教育的政绩观,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十是把学习是为了追求好职业、获得社会地位的观念,切实转变到学习为了建设社会主义,为了提高人的素质的观念上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求学观、成才观和就业观。

只有真正解决认识问题,转变了思想观念,素质教育才有坚实的基础和实施的动力,加强德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建立健全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建设高质量的教师和管理队伍,增加投入,为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等一系列重要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各地和高中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切实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要正确、全面地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及重大意义,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素质教育与提高教育教学的关系,要把素质教育的理念渗透在教学管理的各项工作中,要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推进这项工作,要通过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在去年的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省委领导同志曾经深刻指出:“没有质量的教育,是名不副实的教育;质量不高的教育,是误人子弟的教育。提高质量,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只要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变形,面向全体学生不偏差,帮助学生主动发展不松劲,就没有必要犹抱琵琶半遮面,扭扭捏捏、遮遮掩掩,就应该理直气壮地深化教学改革,理直气壮地提高教育质量。”我们要敢于和善于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实施优质资源优先发展战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前面我们曾经分析过,在现在和今后一段时间内,高中教育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对优质资源的旺盛需求与供不应求之间的矛盾。钱副秘书长在刚才的讲话中,对优化高中教育教学资源已经作出了总体部署。我再补充讲几点意见。

优质教育资源,是良好办学条件和一流软实力有机的统一与结合。我们要在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度,从全面提高全省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广度,从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政治角度,从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意义上认识和推动高中教育教学优质资源的扩长和增加。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拉动初中发展和质量提高,服务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增强全省高中学校办学活力,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措施,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切实抓紧、抓好。

扩展增加高中优质资源,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要继续增加投入,解决规模容量不足的问题。要加快合格教师补充培养速度,彻底改变班额过大、学科不配套、学科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等突出问题。在职教师进修培训从内容到形式都要进行改革,要增强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既解决知识更新问题,更要解决职业道德问题和教学能力问题。要加强教育科研以教育教学的结合,把学校质量提高尽快转变到依靠教育科研的轨道上来,走科研兴校、科研强校、质量立校之路,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大力提倡,切实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特别是隐性文化建设,形成既有民族精神、地域特点,又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生动活泼、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师生工作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使学校办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要把抓“两头”作为基本的工作方法。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教育发达地区要再上新的台阶,同时带动中等和欠发达地区发展,达到区域推进,整体提高的目的;另一方面要以一级高完中为基础,提高质量,扩大规模,争取“十一五”末,一级高完中数量达到100所左右,在校生规模占到普通高中一半以上。要大力扶持中等和薄弱学校,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全省高中学校的办学水平都达到二级以上。要建立教育发达地区帮扶欠发达地区,一级学校帮扶薄弱学校,欠发达地区和薄弱学校加快发展和提高水平的目标责任制,使上述目标和要求切实能够实现。

(三)加强领导,完善服务,科学备考

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一项光荣的使命,同时也是艰巨的任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继续坚持教育教学质量“一把手”责任制,长期坚持下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教科研部门要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基层学校和师生排忧解难,解决碰到的实际问题。要作眼全局,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在已是3月下旬,再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将进行2007年高考,各地和学校要做到张弛有度,既要抓紧时间,抓好最后的冲刺,又要十分关爱师生健康,合理安排体育锻炼和娱乐时间,调整情绪,减缓压力。教育科研部门和学校,要用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

同志们,普通高中教育事关千家万户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事关教育发展全局,事关国家的未来发展。让我们坚定信心,满怀激情,共同努力,真抓实干,为推动全省普通高中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做出更大更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李配亮◇

心理教育下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人生境界作为人生的一种价值追求和精神世界构建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它始终指向人的内心世界和道德自觉。道德教育的普遍要求只有与个性化的内心世界联系在一起才有生命力,高校德育与主体内心世界的发展相适应才有持续力。

【关键词】人生境界 高校德育 德育教学

“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对高校的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人”的理解与重视成为了高校德育的关键。传统的德育目标是纠正学生思想、行为上的偏差,而“以人为本”理念更看重人的发展与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生境界培养则是从人自身发展和需要的角度去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帮助被教育者形成人生境界层面的精神价值,为高校德育教学探寻新的途径。

一、对当前德育教学工作的反思

德育与知识性教育的区别在于效果的检验,知识性教育可以通过测试来直接检验,但是德育的最终实现则依靠主体的道德自觉和长期实践,二者考察方式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对二者的评价。

1 教育中的重智轻德现象

由于德育教学的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对于阶段性教育的教育者而言,德育就很难成为某一阶段教育的重点,往往被教育者轻视。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大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和思想转型期,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和心理健康等素质,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重智轻德现象,给德育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

教育中的重智轻德现象可以追溯到学生走进大学之前。一直以来,中小学生很难有更多的机会去获得相应的道德教育,因为他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另外与升学考试紧密相关的课程上,中小学教师往往也重视这些课程,甚至在评价学生的优劣方面也只是看几门主要科目的考试成绩是否优秀。这样一来,重知识而轻道德的教育逐渐形成影响,从而造成道德教育的缺陷,并延续至大学阶段。

从教育培养塑造人的视角来看,教育的最低层次是传授谋生的知识,再高一个层次则是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最高层次是教学生学会怎样做人。一个人专业的缺陷并不一定影响他的一生,而人格的缺陷则会贻害他一辈子。所以,重智轻德的问题将会在学生未来的发展中埋下隐患,势必影响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2 社会本位所导致的“目中无人”现象

长期以来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社会本位的,即从社会利益出发界定教学的目标。所以,教育过程中容易忽视对学生个体价值的引导和培养,造成对“人”的具体关怀的缺失。

传统的教育内容过于强调政治性,却忽视了学生的现实需要。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说明,由于根据社会的政治需要去培养和塑造学生,势必造成对人的创造个性和关切人的生存状况的教育内容相对缺失。这样的教育不仅给学生造成一种应激式的服从,更表现为学生将会按照社会标准的形式去争取一个好成绩,而对所学习的内容并没有获得内心的真正理解和认同。

如果不考虑受教育者的理解和认同,教育者就把内容强硬地灌输给受教育者,就等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本质上讲,这就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方式,从而暴露了教育的社会本位和教师中心等教育问题。不仅不利于受教育者自主性、能动性的培养,反而会使学生对教育内容产生不信任感,甚至是阻抗心理,从而影响了德育有效性的实现。

3 过于统一的模式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标不可避免地会强调统一性和一致性,从而造成教学中针对性的缺乏和实效性的不明显。高校德育在教学中大多强调社会价值,而人自身的个体价值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受这一理念的影响,很容易造成大学生德育顺从于社会政治的需要,而忽视人的创造个性和对人的关切程度降低的现象

就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受专业影响而形成的认知方式和思维习惯是多样的,统一的目标和要求将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另外,由于每个学生在个性方面存在着差异,本身的德行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对不同个性、不同德行背景的学生提出的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形式与统一方法会抑制学生的多样性和独立性的发挥。

综合来看,高校德育的对象是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青年人,他们在思想走向独立的同时,其情感需求和价值目标都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这一时期的思想状态将对他们的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由此也凸显了高校德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二、人生境界培养与德育目标

高校德育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是一个人内在综合的体现,如果仅以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等来划分,很容易造成人才培养的机械与割裂。上述各种素质都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但是需要在大学生内心世界培养建立涵养这些素质的土壤,使良好的素质和品质可以不断的提升和完善。从塑造人的视角出发,人生境界培养与高校的德育目标有着一致的要求。德育塑造人的过程需要从不同角度入手,人生境界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寻找到一种可行可信的道德生活。

对于人生境界的理解,东西方哲学有着不同的内容。存在主义哲学将人生境界划分为主体心灵世界在审美、伦理和宗教三个不同阶段所处的状态;而新儒家代表人物冯友兰则称之为人对宇宙人生所行之事的意义觉解的程度。东西方哲学对人生境界的理解涉及了主体与自然、主体与他人、主体与社会、主体与神明、主体与宇宙间的种种关系,并认为主体对不同对象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决定了人生境界的差异。

对于人生境界的形成,我们应该看到主体内在的个性的差异和外在环境的影响,避免人生境界走向虚无和飘渺。我们需要认识到人生境界是以主体内在本性为依据,在一定的时空情境下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和境域,是人生活于其中的意义领域和心意状态以及人性所能达到的层次和高度,是人生经验积累和教育的结果。作为一个社会人,大学生在人生实践中总要面对自己与社会之间的种种关系,这些关系并不是哲学上的抽象,它是具体的、现实的。大学生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和理解,是人生成长过程中重要内容,并在与内心世界的印证中得到巩固和加强。

对于人生境界的培养,主体心灵世界的价值尤为重要。因为人生境界总是指向人的内心世界,是外在事物内化后的沉淀与呈现,道德教育的普遍要求只有与个性化的内心世界联系在一起才有生命力,高校德育与主体内心世界的发展相适应才有持续力。人生境界培养的关注点在于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提升,从意义与价值的精神层面着手去开展人生实践,从而提升自身对人生的领悟和体会,实现精神世界对物质世界的超越,并最终形成稳定的内心世界和道德自觉。

三、人生境界视角下的德育探索

在人生境界的视角下,大学生价值世界和精神家园的构建成为了高校德育的关键,大学生的内心价值与精神可以通过德育教学与实践进行培养,尊重个性并结合现实激发大学生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

1 以人为本,培育人文精神

人生境界与人文精神密不可分,都是从精神层面引导人正视人生的意义与追求,并努力将现代人从单纯对经济物质的追求转向对精神价值重视和追求。高校德育的教育目标在于明确培养怎样的人,通过关注学生的培

养和发展,引导学生成为人格和性格完善的人,把一般意义上知识技能教育上升为以情感为主线的人文教育。

高校德育首要尊重学生和了解学生,从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和现象入手,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帮助他们解决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困惑和迷茫。人生境界培养就是在价值理念上形成解决人生问题的思维方式,使人生实践的开展有一个基本理性的依托。人生的思考方式和内容有很多不同的倾向,根据学生自身的心理兴趣背景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引导,在坚持与提倡底线的同时,尽量给学生一定的启发,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判断,做到德育底线与多元的统一。

大学生通过高校德育的一系列活动不仅可以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更重要的是可以形成自己对人生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和提升自身人文精神。有着人文精神和追求的大学生可以抵御外来的世俗的干扰,并且坚定自身的理想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2 加强艺术教育,提升审美境界

艺术教育也是人文精神培养和熏陶的过程,是人生境界审美层面的重要内容。在一个共同的对象艺术作品面前,审美的效果带有深深的个人印记,因此审美体验也成为了主体意向自我构建的过程。由于大学生在审美情境中形成了主体与自己对话的状态,所以通过审美活动培养高度的道德自觉性,使他律转化为自律就更加成为可能。

首先,艺术把握的核心是美,美的事物能激起人的喜爱之心,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是人情感生活的重要内容,使大学生获得审美的享受,获得来自内心深处的快乐。其次,主体把自身与审美的对象联系在了一起,达到物我一体的浑然境界,形成了自己与自己对话的状态,其真实情感得到释放,自我印证不觉而成,呈现了自我的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最后,主体的审美意向呈现或是被发现可以帮助主体实现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和境界的提升。美与不美关键在于调动人的感情,当主体将审美体验和情感投掷于客观对象之中时,客观对象在主体世界中则发生了变化。如人生的诸多现实困扰也会因为视角的转化而呈现出超越的状态。人生的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对主体的重要性远远超越了现实的世俗性,主体的人生境界自然会随之而不断提升。

朱光潜认为“美感教育的功用在于怡情养性。”因为美不仅是一种情感,美的事物本身就具有一种道德感召力,自然能激起人的喜爱之心,令人向往。艺术作品的美是人赋予的,其中当然包含着人生哲理和社会价值,在人与艺术作品的对话中,人类道德的内涵和人生的意义通过作品的呈现而深深影响着欣赏主体,并潜移默化形成人的品格。

3 改变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行为的评价

从人文精神到审美情趣都离不开大学生个性化的内心世界,而社会本位的德育模式却最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规范教育是高校德育的初级阶段,要获得主体道德意识感知下的自我教育,就需要改变目前单一的评价模式,通过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把应激式的服从转变为道德主体的内省。

高校德育课程教学应合学生专业的特点和兴趣有针对性的开拓教学和德育资源,使不同专业领域的案例和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不断挖掘学校及周边环境的教学资源,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和分析,增进课堂教学说服力同时加深学生进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和体会。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德育实践,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形成情感认同和价值导向,尤其在个性化的培养上有助大学生形成自身的精神导引。

高校德育回归到学生主体,应该避免过于统一化的考试评价方式。学生长期以来总是跟着考试这根指挥棒走,忽视了过程的重要性,单一的考试评价模式造成了德育被工具化的现象。所以,高校德育教学评价和学生成绩评定应尽可能采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仅仅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评定的标准,更重视学生的平时言行和学习态度,使对个人学风的评价成为总成绩评价的重要参考。当学生看到把他人对自身的综合评价纳入评价体系后,将会加强对自我行为的重视与要求,而不是一位追求卷面分值的高低。除此之外,在评价中尽可能使评价主体多元化,比如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从而克服教师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引导学生走出考试成绩决定一切的误区,端正学习的目标和生活的态度。

人生境界作为人生的一种价值追求和精神世界构建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它始终指向人的内心世界和道德自觉。高校德育通过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主体价值,从人生境界培养的视角出发开展道德教育可以不断提升高校德育的效果和价值。

心理教育下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德育是一种品性的教育,是素质的培养,它会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因此,高中物理课程的内容中包含着大量德育的元素,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全面把握课程中的德育资源,并能够将这些信息有效传递给学生。下面就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实施策略展开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德育;策略

一、引言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新课改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属于德育层次的教育。物理知识及物理学的发展都贯穿着大量的德育因素。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全面挖掘本课程的德育资源,做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融合,是物理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

二、充分认识高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迫切要求学科教学加强德育渗透目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容乐观

无论是从报纸、电视还是网络,可以说,未成年人犯罪的消息已经屡见不鲜。这有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同样也有学校原因。在应试教育的压制下,家庭、学校教育几乎清一色地重才智而轻德育。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严峻挑战。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作为肩负教书育人重任的教育工作者,挖掘和利用学科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责无旁贷。

(二)《中学德育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學德育大纲》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学校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保证德育的地位,努力做好德育工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另外,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认识过程,德育对促进学生掌握物理概念、规律及培养能力也有特殊的作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实的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等。物理学科对于完成德育任务具有重要作用,教学过程离不开德育。

三、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高中物理学科德育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德育主体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创设或模拟道德冲突,通过分析、研究和讨论,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真诚与坦率的环境中体验,唤起他们对学习、生活和社会高度的热情和高尚的道德责任,提升他们的道德思维和道德判断能力。例如,我们可以安排学生重做物理学史上中外科学家发现重要定律和原理的实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严格操作、认真实验的态度,培养学生锐意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高中物理课程中有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能够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适当介绍我国科技发展中取得的重大成就:一方面可以介绍我国古代科学的成就,如四大发明、“赵州桥”等,这些古代素材,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另一方面,可以广泛介绍我国近代科学家的光辉事迹和现代科技的伟大成果,如有“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之称的钱学森放弃美国优厚的物质条件,突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到当时还是一穷二白的祖国,对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学习“天体运动”时,介绍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状况和“神舟飞船”的情况;在讲授“洛伦兹力”时,向学生介绍了我国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情况等等。当然也要让学生看到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激发学生在科学的道路上继续前进的愿望,树立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的伟大理想。

(三)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巩固提高德育效果

新课标教材中设置大量的实践活动,这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极好时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机会,加强德育熏陶和感染,扩大学生德育方面的视野,满足学生认识和心理的特殊需求,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德育网络,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优良的环境中成人、成才,实现教育的目的。

(四)利用实践教学

在教学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已经成为了一项教育内容。对于高中物理而言,实验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课程,实验可分为两种: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对课本上的原理进行验证的过程,探索性实验是自主探索新知识的过程。

1.通过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当今时代虽然鼓励创新,但不能盲目创新。创新的基础是要熟练掌握基础性内容,深刻理解当前内容。高中物理也是一样,首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该原理的内容,了解实验的背景,实验环境,实验方法,熟悉实验的整个过程,这就要求学生亲自还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多次实验并计算相关数据,从而能够让学生亲自感受到实验的科学严谨。

2.通过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探索性实验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设想,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挖掘新知识,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探究、相互交流、勇敢猜疑,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潜能,提高同学们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应充分挖掘物理学科的德育因素,教师要有意识地去既教书又育人,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教育,实践高中物理德育教育的理论价值、教学价值和能力价值,这样才能做到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吴春雨.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1,(12):151-152.

[2]张鹏飞.浅议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如何实施[J].东西南北·教育,2014,(12):70-70.

[3]周文强.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究[J].技术物理教学,2013,21(2):57.

心理教育下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在信息化环境下,中职教师职能从单一传授知识转变为专业化、协同化和社会化多形态的教育服务,学生的学习形态也由统一模式转变为差异化、个性化和精准化。信息化环境催生了研究性学习方式方兴未艾。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学习资源来源多样化、学习方式多样化。而通过大数据使学生的评价趋向于过程性、差异性和全面性,使评价更精准客观。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课程;探索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深刻改变了当代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思维及方式。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方式的进展,正在重塑人类对学校、课程、教师、学生这些习以为常的教育概念的理解。而优质教育资源的便利获取、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以及以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的重要特征。但这十几年来中职电子专业也一直面临就业容易而招生难,开办专业时间长而成熟难这两个矛盾。造成这两个矛盾的根源主要还是中职电子专业的“教与学”没有与时俱进,从而无法培养出具有一定“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的毕业生。本人这几年有幸获得上级教育部门支持,在我校电子专业开展了信息化环境下的核心专业课程“教与学”改革试验,下面就谈谈变革中的几点探索和体会。
1  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职能从单一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为引导、支持、管理和评价四位一体的的专业化、协同化和社会化多形态的教育服务

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工作的重心不再是以知识传授為中心任务,转变为以大数据分析结果,精确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学科素养结构、心理和认知能力,通过建模设计出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以及学科素养结构,用信息技术来实现知识的精准传授和迁移,从而增强每个学生的个体优势。在新教学体系转型的过程中,教师的关注点从如何把一个知识点讲清楚,转变为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教学方案的设计以及学生学习的引导。一门课可能由多位教师负责,有学科的专家牵头,通过教学的设计者、知识的传授者、活动的组织者,数据库的管理者等,越来越多专业化的分工,使教学变成一个基于较大规模协同化和社会化的教育服务。例如我们在电子专业中《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中,前后总共有五位老师参与,包括课程整体规划和教学进度编排,多媒体素材收集和仿真动画的制作,典型案例的编程和仿真,硬件电路的设计和调试,课程的传授和演示,视频拍摄和编排,网站的建设和管理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教学模式更像是一个电影拍摄过程,演员(课程传授者)背后站在一群支持者。因为这种专业化和系统化,使教学每个环节都能做到科学化和精细化,从而使被教育者接受的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获得的优质教育资源。
2  信息化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形态可以变成差异化、精准化和个性化的学习形态

差异化、精准化和个性化的学习形态是根据学习者个性的特征来安排环境、资源、设备和人员的个性化、精准化教育方式。 这种个性化学习方式不是降低知识掌握的难度和广度,只是降低知识掌握中重复操练的次数,增强知识掌握的效率,用更多的时间提高个人的能力。

这种学习形态首先通过大数据收集、分析和管理实现学习者个体学习情况的具体化和可视化,然后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把相关知识推送给学习者,实现基于差异化和精准化的个性化教学。 所以今后我们这些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要越来越多的运用基于上述学习形态的个性化教学方式,其次学习者还可以从海量的信息化资源库中根据教师提供的学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我们在电子专业教学中开发基于上述这种学习形态的个性化学习系统的核心思路是(1)、按照知识点开发小型的学习课件。(2)、将每个微课按知识点间的关系建立认知关联,形成辅导知识库。(3)、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的学习活动,通过智能终端与传感网络,收集和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过程性信息和数据。(4)、系统形成仿真学习者知识结构的可视化知识图,生成学习者知识模型。(5)、根据学习者的知识地图,进行个性化推荐。比如我们在进行《电子技能与训练》教学过程中,首先我们编写了校本教材,然后对教材中每个知识点都开发了学习课件和动画视频,然后上传到学习平台上,利用手机APP,学生完成相关课前的知识测试,通过以往实训课程的考核结果,数据库后台自动分析出每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长短处,最后学习平台自动提示学生要补缺的内容和技能,并实时记录学生学习的时长。通过以上学习形态,学生学习过程不再是盲目的,教师的教学也不再是大水漫灌,整个学习过程是点穴式教学。
3  信息化环境给研究性学习方式提供了可靠平台

研究性学习一直是提高学生能力一种有效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主要强调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项目带动,利用类似科学研究的环境,让学生自己收集、整理、加工和分析相关学习素材,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其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现代教育体系最具有生命力的一种教育实践[ 1 ]。其要点如表1:

近些年随着信息化教学环境大大改善,互联网上的关于相关课程的教育教学资源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研究、探索、实践的材料。而现有工具软件也是研究性学习的强有力的辅助研究工具,网络平台也给研究性学习的交流管理提供了便捷工具。我们专业开设有《电气安装与维修》这门课,这门课很大一个特点就是综合性很强,用到电力拖动、变频器、伺服、步进、传感器和PLC等大量以往都有接触学习过的知识和技能。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情况参差不齐,如果我们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知识阻塞,最后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这几年我们在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八教八学”环节的信息化课堂结构,通过大量信息化技术,成功地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探索。

首先课前环节中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中数据库管理软件分析学生以往学习情况数据,精确地掌握学生学情。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个人学情,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向学生下达探究任务和要求,同时与任务相关的各种学习资源也在平台向学生开放。学生根据探究任务和目标完成课前测试(学生为了完成这些题目,一定要查阅上述关联内容),平台里数据库管理中心记录并分析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问题,开放的学习论坛提供给学生自由讨论,而教师实时针对学生的疑惑和研究偏差给予指导和纠正。

课中环节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分组协作研究学习,这种分组相互取长补短,进一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小组成员课上完成课程导入和新任务后,利用教学平台实时进行验证,在完成随堂测验练习并及时提交,还能及时得到反馈。基于数据分析结果,教师对知识点中难点进行精讲,对薄弱环節补充讲解,重点进行问题辨析,通过多样化的互动交流解决学生在新任务中遇到的问题。学生针对教师布置的弹性分层作业和任务,对所学习的新内容进行运用巩固,拓展提升。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简单的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学生完成情况和过程教师无法准确了解。并且这些作业无法起到全面检测和巩固研究项目的目的。所以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可以依据学生课内学习情况的分析数据针对每个学生发布个性化的课后作业模块,并继续在学习平台推送重点内容的微课视频。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主动性,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原则[ 2 ]。
4  信息化环境下中职电子专业教学评价更加实时性和科学性

中职教育发展到现在教学评价是最和普教相似的,在很多地方,很多专业里还是期中期末一卷定胜负,即使有少量的过程性评价,但也因为是辅助性或补充性,根本起不到真正正确评价一个学生的作用。我们16年开始建设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评价机制。首先,我们尽量把主干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划分成单元小模块,然后小模块的知识目标和技能工艺要求都编制了详尽的考评表,并在表中给出了标准的答案和模型。然后上课时教师通过平板电脑登录考核平台,每节课都根据考核表对学生实时进行考评。考评结果自动上传数据库管理中心,在中心,考核数据经过分析后直接把各种分析的数据通过图表或音视频推送给教师和学生,这样每次“教与学”效果都能在教师和学生那里一目了然。这种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评价模式从教育效果、教育效率和教育效益和关系绩效几大模块进行评价,使信息化课堂教学不断完善、改进和提高,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转变为量化结果,教学评价由单一转向综合、全程、实时和全面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教学诊断与个性化辅导成为现实。有效地解决了大班教育、合作学习中传统教学难以消除的马太效应问题。

虽然信息化环境下电子专业教学我们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较为显著的提高了“教与学”的效果,但这种模式也容易催生出另一个弊端,教师太依赖于信息化教学环境,与学生面对面沟通变得少了,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功能丢掉不少,同时“教与学”过程中学生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资料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桥君.研究性学习在《常用工具软件》教学中的应用[J].南方论坛, 2007(8): 109.

[2]孙曙辉,刘邦奇.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模式[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5(22): 21-24.

心理教育下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第6篇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媒体话语权及社会参与性增强,新媒体平台成为大学生自由表达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还不是很成熟稳定,加之缺乏必要的指导,其思想道德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和学术界需要在新媒体环境中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进行分析,以帮助学生消除思想道德方面的困惑。

大学生群体是网络媒体时代信息产品的主要消费者。新媒体具有开放性、自由性和宽容性,提高了大学生的媒体话语权及社会参与性。但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新媒体环境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思想,如金钱崇拜思想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泛传播,对一些思想道德意识不强的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些学生对重大问题认识不足,未能形成比较坚定的立场。在新媒体负面信息的影响下,这些学生往往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道德意识薄弱、心理素质差、自我控制能力低等特点。此外,高校里的部分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充满了焦虑和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们难以积极面对挫折,从而产生了一些思想道德观念问题,我们对此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在个人信仰方面,当代许多大学生也越来越具有比较强的功利主义,他们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价值取向越来越实用化,表现出拜金主义的扭曲思想。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媒体及社会,要重视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冲击,并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其重构思想道德观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分析哪些因素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造成了影响,基于德国道德心理学家乔治·林德的“道德判断测验”,我们自制了一份问卷,用以调查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本次调查主要通过网络渠道面向安徽、山东、江苏和湖北等省份的大学生展开调查,共发放了2295份,去除无效问卷后保留下来的有效问卷有2072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0.28%。问卷内容主要涉及新媒体使用情况、大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中的道德认知、情感、行为以及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等。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新媒体既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与意志,同时也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对学生行为产生了影响,促进了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重构。

调查结果显示,新媒体环境表现出的开放性特征,增加了大学生接触不良信息的机会,由于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仍然还未足够深刻,没有形成比较完备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思想道德认知还需要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这导致他们在接触新媒体环境下的不良信息时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在自我认知、价值观与道德观念的发展上出现偏差。新媒体对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影响也产生了冲击,具体表现在其社交的虚拟性削弱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沟通能力,使之在面對面的交往中常常表现出语言缺乏、内心焦虑和情感淡漠等行为,逐渐产生了人际之间的距离感,最终致使他们的道德情感缺失。此外,新媒体还为大学生提供了情感宣泄与伪装保护的渠道,这进一步导致他们在遇到现实中的道德事件时表现出不在乎、不羞耻的态度,造成了道德责任感的缺失。例如,在问及“是否因为相关新媒体对老人的负面报道而在现实中对老人产生抵触情绪”的问题时,绝大部分同学仍然会选择在现实生活中帮助老人(61.2%),但也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会视情况而定,还有极少数同学表示自己不会帮助老人(4.9%),说明新媒体对大学生道德观念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影响。

当前,新媒体已经融入到了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与社交过程之中。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日均利用新媒体的时间在2个小时以上,只有12.2%的学生每天花在新媒体上的时间小于2个小时,而大学生利用新媒体最主要的动机有:获取信息(93.3%)、休闲娱乐(91.7%)、沟通交流(87.3%)、便于学习(74.4%)等。因此,高校应当正视新媒体对大学生所产生的多方面影响,关注新媒体对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重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

首先,引导和激发学生产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集体智慧。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对新媒体在自身思想道德观念上的影响作用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甚至对此抱有比较高的期望。在问及“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的问题时,选择学生人数比较多的选项有:道德认知能力(88.2%)、道德判断能力(86.9%)、道德选择能力(76.2%)、道德践行能力(66.3%)、道德直觉能力( 63.7%)、道

德创造能力(55.4%),这说明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利用主要集中在休闲娱乐与社交等方面的需求上,其影响作用有一定的消极性,但新媒体同时也为高校针对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实施引导与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在现有关于新媒体对德育的影响研究中,学者们往往更加关注“意见领袖”的作用,但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实施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教育过程中,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形成以新媒体为基础的集体智慧,这种过程需要高校通过学生自发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促进机制,对新媒体平台上众多大学生的个人观点进行转化、累积和控制,形成自发的积极道德秩序,从而实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重构,以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

其次,促进高校思政教育传受主体之间的跨媒体、多向度沟通交流。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接触得最多的新媒体形式以微信(95.6%)、网页(86.0%)、QQ(85.6%)和微博(79.0%)为主,而当前用于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主要的方式是影视(83.8%)、主题宣传(77.0%)、微信公众号(67.6%)、网游(53.5%)、朋友圈转发(48.1%)、官方发布(45.7%)等方式进行融合,这就要求高校在借助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开展跨媒体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新媒体中其他主体交流过程中多种人际关系的恰当处理、多种媒体的关联以及多渠道信息内容的整合,积极发挥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培养的积极促进作用。

最后,促进多主体之间的协调,共同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调查显示,在问及不同主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哪类主体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发挥作用时,选择学生人数比较多的选项分别为国家(93%)、教师(89.1%)、学校(84.5%)、社会(83.4%)、个体(76.9%)、家庭(63.8%),说明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认识到在新媒体环境下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需要政府、社会、学科、家庭和学生自身等多方主体共同推动。

新媒体中负面信息会对部分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某些学生甚至会利用新媒体与犯罪分子建立联系,危及校园和社会稳定。这些结果是由于我们在新媒体环境下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以及在新媒体环境中对大学生的各种信息处理不当造成的,其结果可能会致使这些学生变得肆意枉为,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新媒体负面信息给大学生身心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而高校所开展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整个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自身素质。针对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冲击与重构的巨大影响,高校在该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许多大学生对新媒体信息及其传播缺乏深刻理解,往往认为只需通过新媒体进行社交活动或获取新闻信息即可。虽然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频率非常高,习惯于随时随地发布新闻和信息,但他们无法理解新媒体中新闻和信息的传播规律,因而高校应开展新媒体思想道德教育。高校可以通过举办新媒体相关的讲座和论坛,邀请IT社区和新闻媒体的专家为学生答疑解惑,并与他们沟通与讨论;鼓励学生组织和参与新媒体网络社区,如校园广播、校园报刊、校园网站等,以便让学生参与新媒体新闻访谈、制作、出版和其他过程;开通学校官方QQ群、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以便学生可以参与编辑和修改内容。大学生通过这些与新媒体相关的活动,可以深入了解新媒体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素质和综合能力。

当前,国内只有少数几所大学开设了新媒体教育课程,并开展了新媒体网络校园活动,但由于在参加新媒體课程和参加相关活动后,没有统一的指标和标准评估大学生思想道德观的改善效果,教师很可能不愿意开展新媒体思想道德教育,且学校对该项工作的积极性也不会太高。因而,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媒体相关活动,制定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行为规范与指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评价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媒体发展的属性和规律;帮助学生提高识别新媒体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约束能力,从而认真评论和转发信息。此外,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提高政治素养和社会主义信仰,在新媒体环境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为了在新媒体环境下达到预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高校应该提高在该领域的教师投入,并开展以下实践:一是将网络教学方法应用于对高校教师的新媒体培训之中;二是鼓励教师使用新媒体与学生交流;三是开设和推广新媒体相关的课程,加强新媒体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是当前网络技术和媒体融合的产物,由于其高度的开放性、自由性和宽容性,新媒体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重要力量。新媒体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但新媒体带来的信息并不全是好的,也对学生的道德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了传统道德秩序失衡。大学生的道德失范现象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在新媒体背景下道德建设需求日益增长。作为国家未来的支柱,大学生道德水平与社会道德的发展密切相关。在新媒体环境中,由于大学生道德、学校道德教育和新媒体环境还尚未成熟,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不一致,导致道德主体缺失,虚拟空间的道德教育与现实道德教育脱节,道德标准多样化。因此,建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势在必行。本文在研究新媒体概念、传播特征及其与思想道德教育关系,以及借鉴传统道德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调查和探讨了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通过对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回顾,我们从新媒体的主要因素、学校因素和背景因素入手,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明确问题的症结,提出了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能够为在新媒体环境下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和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供现实依据。

上一篇:企业项目管理环境工程论文范文下一篇:学生教育教学之教育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