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下的影视艺术论文范文

2024-07-22

审美教育下的影视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运用接受美学观,以审美期待为影视艺术教育的切入点,以审美经验为影视艺术教育的着力点,以师生参与为影视艺术教育的互动点,以“第二文本”为影视艺术教育的反馈点,对于探讨和研究当下的影视艺术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接受美学影视艺术教育改革

接受美学,是西方学者姚斯等关于文学接受的一种文艺美学理论观。它旨在关注文学的接受研究和读者研究,将文学研究的重点从文学作品本身转移到读者的接受上,是以读者接受为依据的独立的理论体系。将接受美学运用到影视艺术教育领域,意味着影视艺术教育思路的一种转换,即注重从教师的传授转向既注重教师的传授又注重学生的接受并重。过去,影视艺术教育领域研究得比较多的或是教学内容或是教师,而对影视艺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接受则研究得比较少。事实上,关注影视艺术教育领域里学生接受效应,是促进影视艺术教育教学改革与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措施。只有切实解决了学生接受问题,才能把握住影视艺术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因此,运用接受美学观,探讨和研究当下的影视艺术教育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接受美学观认为,审美期待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接受者通过原有经验、素养、理想、知识等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出的一种潜在的审美愿望。读者作为接受主体在阅读过程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定的结构图式。这个图式起着习惯性的定向期待和求新求异的创新期待的双重作用。它们决定接受者对所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取向标准,决定接受者阅读过程中的选择取向,也决定接受者对作品的基本态度和评价:而且,接受者的审美期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其生活阅历的增加、接受范围的扩大,艺术学养的提升而不断地发展变化。

如果将审美期待作为影视艺术教育的切入点,它对影视艺术教育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作为接受者,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底蕴以及兴趣爱好等构成了艺术教育过程中的审美期待,它将极大地影响学生对同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接受效应。学生会按既定的期待视野去审视影视艺术教育内容。并能动地进行选择。一般而言,学生会主动选择那些同他们的艺术立场一致,同他的艺术特长吻合,并且支持他的审美观念的教育信息。因而,影视艺术教育应从学生的审美期待视野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艺术素养、兴趣爱好等,做到有的放矢,从而促进影视艺术教育科学化。另一方面,审美期待作为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的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它包括众多因素,它们被激发和与作品相融合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接受程度取决于一系列外部因素的刺激。也就是说,影视艺术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接受始终以个体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当教师传授的影视艺术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结构趋于一致时,学生就会把外来的艺术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而成为新知:反之,学生或是产生抗拒,或是对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和整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依据审美期待的接受美学观,影视艺术教育过程中学生接受效应的差异性取决于学生的审美期待视野及其运行状态。为此,在影视艺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衔接起来,实现合理整合,从而使影视艺术教育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

接受美学观认为,审美经验是读者在作品接受中积累起来的审美记忆、形象信息等构成的直接的、间接的、感性的和理性的经验。从戏剧艺术教育的角度来看。学生也有一个“审美经验”,它是学生过去学习和交际过程中积定下来的对审美对象的反映与择取、理解与认识的动态过程。其中有积极的成分,有消极的成分,有正解的成分,也有误解的成分。学生的“审美经验”具有预置性和可衔接性,对影视艺术教育内容起着评价与选择的作用,因而,“审美经验”对于学生接受影视艺术教育内容有着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接受态度上,即“顺利接受”或“抵制接受”。当学生发现影视艺术教育内容与自己的审美经验基本一致或相近时,就会顺利接受:反之,学生则会抵制接受。这对艺术教育具有启示意义。即要关注学生的“审美经验”,尤其应重视学生“抵制接受”的心理研究。

影视艺术教育应用接受美学观指导教学,应注意充分学生“审美经验”中的积极因素,让学生能够欣然接受教学内容。接受美学观认为,在审美经验与作品之间,应该有一个“美学距离”:当其距离为零时,读者完全进入角色,审美经验对作品接受失控:反之,读者则对作品漠然。因而,接受美学观认为,这种美学距离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远近适中。这就告诉我们,应正确把握影视艺术教育的特点。影视艺术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影视艺术教学内容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审美经验”和知识结构出发,重视艺术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接受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强化综合性学习,让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

接受美学观倡导让读者参与到作品中去,充分发挥读者的能动性。在接受美学观看来,作品的价值随着接受者的参与,会得到不断的修正、丰富和补充。依据接受美学观的观点,师生双方同时都是影视教学的主体,影视艺术教育过程应是师生双方相互作用的方式,它特别强调了学生作为接受者的参与性的重要。

那么,如何让学生参与到艺术教育活动中去并形成互动?接受美观认为,任何文学作品都具有未定性,都不是决定性或自足性的存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来完成图式结构。文学作品有许多空白点。正是这些空白点,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类似的“空白”体现在影视艺术教育中,要求为学生多留下进一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因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必须依靠学生自己去体验与感悟,用想象去“填写”“空白”。在此基础上,一方面。从时间上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在有限的艺术语汇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另一方面.从空间上允许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比较和质疑,并通过“对话”使问题得到解答。影视艺术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艺术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艺术知识的完整与系统。影视艺术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因而应让学生更多地更直接接触社会生活,在大量的艺术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艺术感悟能力和表现能力,掌握艺术的规律。当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越来越强,影视艺术教育应主动适应学生的这种变化,让学生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理解、体验与感悟,甚至建议。无疑,在这种情况下。借鉴接受美学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接受美学观认为,未经阅读的作品是第一文本,经过阅读后的作品才是第二文本:第二文本经过读者主观地加工润色。渗透着读者的思想感情。可见,“第二文本”是在“第一文本”的基础上,读者以自己的审美期待视野为基础,对作品的文本符号进行的文本符号进行着富有个性色彩的解读,对话与交流的再创造过程。

从影视艺术教育过程来看,教学内容是“第一文本”,而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想象、体验、感悟后形成的新认识应是“第二文本”。提高教育的效度,关键取决于学生形成的“第二文本”。由此可见,关注、研究学生的“第二文本”,把握学生对第一文本“的理解与接受,是影视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调整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度的有效途径。

接受美学还认为,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去体验,去“填空”,艺术存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对于读者而言,同一作品作为“第一文本”是相同的,但作为“第二文本”,则会因人而异,正如“一个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命题。也就是说,与“第一文本”相比,“第二文本”必然是千差万别的异变产物。从影视艺术教育接受的优化路径来看,如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还原教学内容作为“第一文本”的意义,应是教师必须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前,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价值多元化程度的扩大,求新求异心态的泛化,大众传媒的普及。学生阅读视域的日益扩大,促使学生接受影视艺术教育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为此,在影视艺术教育改革中,一方面要求教师准确把握“第一文本”的含义,引导学生对“第一文本”进行正确解读:另一方面对学生的“第二文本”,及时进行反馈总结,并加以正面引导。同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途径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第二文本”的价值,增强影视艺术教育的接受效应。

审美教育下的影视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针对广西高职美育现状,分析广西高职教育中加强美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广西高职院校应转变观念,摆正美育的位置,同时积极改善实施美育的软硬条件,并通过多种途径引导高职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

【关键词】广西 高职 美育 现状 对策

美育,指通过各种审美活动,利用一切美的事物或现象使人受到感染和陶冶,进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高校美育的任务,同其他类教育活动一样,根本目的在于育人。通过美育,可以使大学生的情感受到陶冶、思想获得升华、品格获得提升、身心获得和谐发展,从而成为一个人格完整、全面发展的人。因此,美育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广西高职美育存在诸多缺位,表现为认识上存在偏差、实施美育的软硬条件不足以及高职学生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的低下等。为此,本文试针对广西高职美育现状,分析广西高职教育中加强美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广西高职院校应转变观念,摆正美育的位置,同时积极改善实施美育的软硬条件,并通过多种途径引导高职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

一、广西高职美育现状

笔者通过对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等广西若干高职院校的调查,发现广西高职院校的美育状况堪忧,存在诸多缺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上存在偏差。高职教育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生命线。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的生源问题逐渐成为影响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而美育的实施状况不是国家和社会评价高校的重要指标,加上美育的效果显现往往比较慢,这些原因导致很多高职教育的管理者和工作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的招生和就业上。为了扩大学校的利益,他们注重招进大批量的学生,为了学生的顺利就业,他们非常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于美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高职教育的管理者和工作者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还有一种现象,一些领导和工作者把美育与德育混同了或是把美育简单地当成艺术教育,这些都是认识上的偏误。

(二)实施美育的软硬条件不足。具体如下:

1.政策及制度的缺乏。高职美育的良好发展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具体制度的指导,但是经过调查,在现有的高职院校中,针对美育而专门制定有政策或制度的学校寥寥无几。

2.接受过系统训练的美育教师的缺乏。美育是一门综合性的教育学科,合格的美育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美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素质和实践功底,然而,这样的教师也是学校普遍缺乏的。

3.课程建设的不足。一些高职院校根本就没有开设美育课程,一些学校即便开设有美育课程也存在较多问题,比如课程设置不恰当、不完整,开设的美育课程脱离高职学生的成长实际,或是开设的美育课程没有规范的课程大纲,没有相应的美育教材,没有标准的美育考核评估机制等,这些都是课程建设方面显示出的不足。

4.经费投入的不足。很多高职院校都是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教学楼、校舍、实验室和实训场所的建设上,用于购买设备设施,而用于校园文化建设、改善校园环境、引进高雅艺术、引进美育教师的投入很少。实际上,良好的环境、高雅的艺术对于育人的作用同样是不可小觑的。

(三)部分高职学生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低下。高职美育实施的情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从这些学校的学生的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方面反映出来。美育实施得好,其效果必然相对好,那么培育出来的高职学生的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必然也是良好的,他们拥有正确的审美观,拥有健康高雅的审美趣味以及良好的感知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但从现实来看,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都表现出审美趣味庸俗化、感性化、功利化以及审美能力低下的一面。这些学生感情冷漠,对美的东西反应麻木和迟钝,而对一些怪异的、庸俗的甚至低俗的东西却情有独钟。他们热衷于追求感官享受,过于注重物欲、情欲的宣泄,而对于精神层面的东西却很少涉足。其次,在这些学生中还出现一些“畸趣”现象。所谓“畸趣”,是指一种病态的趣味,其主要特征是美丑倒置,以丑为美。这些年,在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在盲目追求时尚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里“畸趣”现象比比皆是。此外,还有一些学生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甚至人格分裂,等等,这些现象都表明广西高职教育中的美育还做得不够到位。

二、广西高职教育中加强美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10年,中央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因此,广西高职院校应该加强美育,促进美育的良好发展,这首先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另外,对比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高职院校主要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结果诸多高职院校更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而在审美趣味及人文修养方面则相应失重,这对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加强美育对高职教育来说就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这是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途径。如果实施得当,美育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将尤为明显。

(一)净化心灵。通过美育可有效净化高职学生的心灵。美和善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们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康德曾说过美是道德的象征,别林斯基也说美和道德是亲姐妹,美的东西不仅使人们在感官上得到美的享受,而且对人的精神也有着巨大的影响。经验证明,以美趋善,使人在美的感染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心灵净化,这是非常有效的,因为美的事物、美的现象或美的理想所激起的道德情感与审美情感常常是一致的。审美活动会使人的心灵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自觉地去厌恶趋善。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生硬的理性说教或强制规定往往见效甚微,而通过美育,寓教于乐,通过生动鲜明的美的形象来打动他们,使他们在美的享受和愉悦中受到感染和感动,在这感动中洗涤自己的心灵,接受道德的教化,作用相对要明显得多。

(二)健全情感。情感是一种对外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愿望和观念而产生的一种态度和内心体验,它时刻伴随着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通过美育的方式,通过各种审美活动,不但可以丰富人们的情感,还可以帮助人们宣泄、抑制和克服消极、邪恶的情感,使人们的情感高尚化。美可以激发人的情感。一些高职学生冷漠无比,感觉生活、人生都没有意义,通过美育,可以引导他们建立健康高雅的审美趣味,让他们把没有萌发的情感激发出来,把冷淡的情感复燃起来,从而使他们的情感更加丰富。其次,可以宣泄人的情感。高职学生的受挫力和自制力往往也比较差,产生了痛苦和消极情绪经常不知道怎么宣泄。通过美育,在审美活动特别是在高级趣味的审美活动中,则会使痛苦的情感得到引导、疏通,使之无害地释放。再次,可以净化升华人的情感。前文提到一些高职学生的审美趣味表现出庸俗化、感性化和功利化特点,而通过美育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美育可以引导他们建立健康高雅的趣味,能够升华那些低下的、带有生物性的情欲,使其充满理性和社会性,把个体本能的冲动引导到高尚的轨道上来。

(三)激发志向。一些高职学生缺乏理想和目标,成天浑浑噩噩、得过且过。通过美育,能够帮助他们改变这种状态,促使他们树立相应的理想目标。理想和目标是人类前进的重要精神支柱,人不能没有理想和目标。在审美活动中,积极的情感体验常常让人从中受到无穷的启迪,引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可以使人在审美超越中重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丰富意义,体悟到做人的高贵,进而促使人们在心灵自由里面设想到理想的生活状态,激励人们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因此,通过美育,通过崇高的体验与观照,有利于激发高职学生树立理想目标。另外,美的生活、美的理想和美的人生是联系在一起的,积极的情感能促使一个人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创新,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逆境之中不气馁,乐于迎战任何艰难困苦,坚毅不拔地去攻关破隘,满怀信心地去夺取胜利。

(四)提高境界。人生境界的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每个人的境界不尽相同,层次有高有低。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的高低与人的境界有着紧密联系,对提高个体的人生境界有着重要意义,它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他们的社会价值判断。通过美育,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趣味,可以不断提高个人的人生修养,提高其生命境界。针对高职学生审美趣味低下以及存在一些道德失范的情况,广西高职教育应大力加强美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在审美超越中不断提高他们的人生境界,努力去追求一种具有高尚的情趣、宏阔的视野、崇高和自由的精神境界。

三、广西高职教育中加强美育的对策思考

(一)转变观念,摆正美育的位置。具体如下:

1.转变不重视美育的观念。美育的实施情况虽然不是国家和社会评价高校的重要指标,并且美育的效果显现不是那么快速明显,但是美育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广西高职教育的领导和工作者必须改变不重视美育的观念,在培育学生素质的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和改进美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纠正对于美育的偏误理解。一些高职院校的领导和工作者比较重视美育,但由于对美育的理解存在偏误,结果也影响了美育的具体实施,影响了美育的效果。美育不是简单的美学知识的普及教育,也不能简单地把它等同于德育和艺术教育,虽然这些都和美育有着很大的联系。美育主要是一种情感教育,起到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美育离不开对美的事物、美的形象的情感体验,如果没有审美主体的情感体念,那美感就不会存在,美育也不会有效果了。因此,广西高职教育的管理者和工作者对于美育的概念、性质以及功能要认识到位,只有在思想上认识到位了,才能在实践中正确开展美育,促进美育的良好发展。

(二)积极改善美育的软硬条件。具体如下:

1.制定相关的美育政策及制度。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和具体制度的指导,任何活动都是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美育也一样。广西高职教育的管理者及工作者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从政策上支持美育的开展;同时应该制定完善的美育制度指导具体的实践,具体包括美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制度、美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制度、美育效果的考核评估制度以及美育经费的投入预算制度等。

2.加强美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广西高职院校美育教师的缺乏,与整个广西的美育环境乃至全国的美育大环境有关,从整个广西乃至全国的高校来看,专业的美育教师都非常缺乏。广西高职院校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可以从其他的学校或教育部门引进美育教师,二是通过美育专家的引领指导,高职院校自己培养专职的美育教师。

3.加强美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广西高职教育的管理者和工作者应该根据高职学生的特性,设定恰当的美育目标,制定出标准的课程大纲,并以此选择或组织专家编写一套适合高职学生的美育教材。高职院校选择的美育教材不能脱离高职学生的成长实际,要突出其职业性质,应加强专业与美的融合,普通的美育教材不一定就是适合高职教育的。在美育课程体系建设中,还应该制定一套较为规范的考核与评价体系。考核与评价学生的方法可以灵活多样但应该切实可行,并且考核与评价应该以审美趣味以及审美能力的高低为主而不是以美学知识为主。

当然,以上的这些工作,无论是制定相关的美育政策及制度还是加强美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或是加强美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必要的资金投入是不可少的。广西高职教育应该适当增加美育的经费投入比率。高职院校的建设不能只注重教学楼、校舍、实验室和实训场所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改善校园环境、引进高雅艺术、引进名师专家这些方面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注重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具体如下:

1.拥抱艺术,引导高职学生从艺术鉴赏过程中提高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的训练培养逐渐形成和提高的。引导高职学生从艺术鉴赏过程中提高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这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艺术是一个范围很大的组成,包括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诸多门类。在众多的高职学生中,他们的审美偏好和审美能力常常不尽相同,而且不同的学生对于各种艺术美的感受常常也是不同的。人都有寻求新颖与多元化发展的倾向,对于不同形式与内容的艺术都有可能接受,都有可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所以在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时,应该全方位、多渠道地拓展审美范围,尽可能地让他们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艺术作品,让他们从鉴赏、对比过程中来提高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

2.走进自然,引导高职学生从自然美的体味中提高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自然界是美的世界,它蕴藏了自然的法则和宇宙的奥妙,它充满玄机又显示迷人魅力,常常让人心动不止而又心叹不已。游览风景名胜,体味自然之美,不仅可以拓展眼界、增长知识,还可以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进而提高我们的审美境界乃至人生境界,当然这里边就包括了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对于愉悦身心,自然有着独特的优越性,因为自然美的魅力在于它处处充满生机,为人们的审美心理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当人在顺境中,观赏这些景色,就更能与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发生交流,产生共鸣,感觉力将更加敏锐,也更能体验到生命的价值与乐趣,陶冶出欢快乐观的性格气质。就是处于逆境中,大自然也能成为排遣忧思、消除烦恼的绝好桃源,心里的忧愁也将逐渐远离而去。自然界中无限多样的美使得人的情感得到极大丰富,使人在观赏这些景物的同时,情感性情也不知不觉地受到陶冶。因此,在高职的美育过程中,美育者应该引领学生走进自然,引导他们从自然美的体味中培养出一种高尚的人格、坚贞的节操、豁达的心胸、舒美的情怀。通过自然美的陶冶,使他们的精神得到净化和升华,境界得到超越和提高,而在这过程中,人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审美境界也常常会相应地随着变化和提高,因此从自然美的体味中也是提高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3.体味生活,引导高职学生从社会美的感悟中提高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引导高职学生从社会美的感悟中提高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也是一条重要途径。社会生活中也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美,而人按照美的规律对社会的改造更是一种高层次的美。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中,世世代代的劳动者以其巨大的智慧和能力,构造了一幅幅生动的美的画卷,留下了一个个优美壮丽的传说。在社会生活中,进步与落后之间的斗争、真挚的情谊、纯洁的爱情、全心地为人们服务、刻苦钻研以及各种文化设施,诸如戏剧院、文化宫、博物馆等,各种景观诸如公园、动物园、植物园、风景名胜等等,无不体现着人的情感和智慧,给人巨大的美感。事实上,社会生活的每一方面,都具有美育的功能,问题在于能否从审美方面加以挖掘和体念。生活中许多美的东西,光用眼去看是不够的,还要用心去体会,这样才会迸发更多的灵感,散发出美妙的光辉来。在对高职学生实施美育的过程中,美育者要帮助他们培养更加敏锐的感受社会美的能力,培养一些超脱的精神,这样他们才能获得更多的美感,受到更多的感染、陶冶和教育。通过美育,通过感受各种社会美,推动高职学生最终会分清什么是真善美的东西,哪些是虚假丑恶的东西,并且对于真善美的东西,他们能积极去称颂弘扬,对于虚假丑恶的东西,他们能勇于去揭露批判。在这弘扬和批判的过程中,他们对社会美的认识将更加的丰富和完善,而他们的情感也会得到充分的陶冶,他们的人格和节操会锻炼得更加高尚,他们的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总之,广西高职教育中应该切实加强美育,引导高职学生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趣味,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感知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最终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一个自由的人,一个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

[1]杨柳.论美育对高职教育的现实意义[J].职业教育研究,2011(7)

[2]邓福田.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的贡献、问题与改革[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1)

[3]朱立元.美育与人生[J].美育学刊,2012(1)

【作者简介】姚敦泽(1985— ),男,广西百色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老师。

(责编 何田田)

审美教育下的影视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在幼儿艺术教育过程中,审美教育有助于完善幼儿审美心理结构,培养幼儿良好的审美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幼儿艺术教育中,要想保证幼儿教育的发展,则需要构建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幼儿艺术教育体系,编制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理念的幼儿艺术教育课程,坚持以幼儿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要注重创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观念,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幼儿艺术;审美教育;问题思考;审美体验

从艺术教育的角度来分析,该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符合的集合体,往往具有创造性、综合性等优点。通过艺术教育的有效开展,可以为幼儿园教学工作的开展营造生动有趣的氛围,逐渐形成互动教学,增加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此外,幼儿艺术教学工作的开展,极大的提升了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进而全面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一、建构人文化教学模式,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

基于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所束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当前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幼儿的课堂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幼儿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虽然部分教师注重与幼儿进行互动,但很大程度上也只是针对个别幼儿而已,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当前这种情况下,需要结合当前幼儿的具体实际情况,以及幼儿之间的个性差异,幼儿园要注重构建人文化教学模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尊重幼儿的逻辑习惯

由于受到幼儿年龄所限制,幼儿思想情感并不复杂,幼儿在对世界进行感知时,往往主要靠直觉来实现这一目标,对待每一件事都充满情感。由于幼儿注重感觉,致使在幼儿学习过程中,幼儿喜欢按照自己的逻辑习惯感知世界。基于此,幼儿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尽可能的走进幼儿的精神世界,并对幼儿的逻辑习惯给予足够的重视,坚持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从幼儿的角度欣赏艺术,为幼儿创造更多、更好的欣赏机会,积极引导幼儿进行自由欣赏。

(二)实施差异性教学

由于不同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致使幼儿对艺术的理解不同,表达方式方面同样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无法像成年人一样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因此,幼儿教师在开展差异性教学时,要关注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尊重幼儿的创造性与差异性。在具体艺术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重视生活化的教学实践,激发幼儿兴趣

(一)挖掘幼儿日常生活的艺术主题

在幼儿园教育发展过程中,幼儿教师要结合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寻找出适合幼儿的主题,而后在将幼儿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添加到主题中,以此来形成主题网络,充分保证幼儿活动的连续性。例如,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品制作时,要善于引导幼儿回收利用废弃物,例如废弃纸箱、瓶子、报纸等,同时需要将环保理念渗透到主题中,在活动具体实施过程中,除了进行常规的表演、以及演讲等,幼儿教师还可以拓展幼儿园课外活动,引导幼儿进行环保写生,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环保”的意义。

(二)艺术教育贯穿于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

校园环境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环境往往对幼儿艺术学习至关重要。基于此,幼儿园要注重为幼儿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精心布置好幼儿园环境,通过幼儿园环境创设向幼儿传递知识。例如,幼儿园在进行环境布置时,可以将“春、夏、秋、冬”四季作为主题,随着季节不断发生变化,幼儿园要设计出与各个季节相符的主题环境,增加校园文化气息。同时,幼儿教师要合理利用艺术画册、毛笔书法、幼儿绘制的作品等对校园进行点缀。而对于创作出色的作品,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以此为方式来鼓励幼儿更多地利用现有资源,进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三、幼儿艺术审美情感的培养与艺术实践

审美教育的有效開展,不但有助于提升幼儿的审美素质,还可以增强幼儿的艺术欣赏水平。其中审美情感是艺术欣赏与创造的基本前提,而审美感知力又能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得到积累,营造出平等宽松的教育环境。幼儿教师只有创造出当前这种环境,才能够刺激幼儿大胆发挥其个性。此外,还应注重发挥音乐的作用,激发幼儿的情感表现欲望。而幼儿的年龄,在很大程度上则限制了幼儿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幼儿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并不会过多的在意音乐所要表达出来的深刻内涵,往往在音乐情感方面出现偏离。基于此情况下,幼儿教师要耐心讲解,通过语言生动形象地分析音乐作品,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幼儿的情感表现欲望。

综上所述,在幼儿艺术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注重生活化实践的合理应用,将艺术教育贯穿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幼儿园要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主题,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艺术环境,使得学生在特定环境中获得情感方面的升华。同时,还需要注重幼儿艺术审美情感的培养与艺术实践,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音乐激发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体验,并在当前基础上,注重启发幼儿的情感表现欲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进而实现幼儿园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辉.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美育功能的理性思考[J].黑河教育,2013,(1):79.

[2]马琰.审美教育:幼儿艺术教育的核心理念[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3):110-113.

[3]姜茂霞.幼儿审美教育与自由创造的关系[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4(7):76.

审美教育下的影视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绘画教育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它着眼于幼儿发展的创造性,是以培养幼儿审美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活动。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幼儿园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引领下,关注幼儿绘画创作的心理过程及绘画发展的年龄特点,探索了基于审美创造的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策略: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参与兴趣;感知审美意象,积累丰富表象;探索体验加工,促进创造表达;注重分享评价,萌发再创作愿望。

关键词:幼儿园;绘画教学;审美创造;策略

绘画教育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它着眼于幼儿发展的创造性,是以培养幼儿审美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机会和条件,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和表现美”,并把“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作为明确目标。

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幼儿园绘画集体教学活动,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和表现美,促进幼儿审美创造能力的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说明中提示:应关注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南京师范大学孔起英教授指出:科学的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是建立在学前儿童绘画创作的心理过程及绘画发展的年龄特点的基础之上的。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有其自身的特点,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大约经历了知觉、体验与反思、表达这样一个流程。学前儿童的绘画发展遵循着从涂鸦期到象征期再到前图式期的规律。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幼儿园在指南引领下,在开展绘画教学的过程中以培养审美创造能力为核心,关注幼儿绘画创作的心理过程及绘画发展的年龄特点,关注幼儿的主体地位,通过以下策略优化教学过程,使整个教学过程具有创造性、新颖性、趣味性,使幼儿成为活动主体,在感知与体验、探索与发现中主动创造,继而获得审美创造经验,发展审美创造能力。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参与兴趣

“情境”一词既可指相对客观的场景,也可指主观情感与客观情感的交融。杜威的“五步思维法”认为“思维是由直接经验的情境引起的”。情境是一种心理场,具有激发动机、驱动情感、暗示诱导、引发移情、加深体验等作用。所以在集体绘画教学中,教师创设适宜的活动情境,形成“情境创造”的自然画面,可以激起幼儿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创作情绪,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从而促使幼儿情不自禁、主动积极地投入绘画活动中。

(一)创设想象中的模拟情境

想象中的模拟情境指教师创设各种艺术化、审美化的情境,如游戏情境、故事情境、音乐情境、表演情境、视觉艺术情境等等,以虚拟的场景、鲜明的形象,使幼儿感到轻松愉快,获得真切的体验,激发创造的欲望。如小班绘画活动“动物笼”,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想象的模拟情景,通过“听音乐和老师学小动物进场—到草地上去找小动物们玩一玩—发现动物园有一些凶猛的动物逃出来了—帮助小动物们把这些凶猛的动物找出来,关进笼子里,送回动物园”的游戏情境,引导小班幼儿学习画长长的直线,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感受绘画活动的乐趣。

(二)创设生活中的真实情境

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指自然界、周围社会生活、家庭等身边的某种真实情形和场景。教师在创设此类情境时可以根据绘画教学活动的目标,尽量选取生活化、典型化、审美化的场景,形成“真实情境”的自然画面,从而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创作。如大班吹画活动“疯狂的头发”,创设生活中电吹风吹头发的真实情境,帮助幼儿因生活的触动有感而发,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创作,探索用吹画的方式大胆地表现颜色、造型夸张的发型,感受颜料自由流动所产生的的乐趣与美。

二、感知审美意象,积累丰富表象

儿童审美创造所需的内在图式与内在情感的积累是通过感官对外部的自然形式与艺术形式的把握来完成的。没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儿童不可能获得丰富的内在图式和内在情感。根据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的特点,帮助幼儿在大脑中储存大量的具有生成性和创造性的审美意象,积累丰富表象,幼儿才有能力用具体的形象进行创造表现。

(一)视觉储存图式,丰富审美表象

在绘画过程中,前期积累的视觉表象是绘画的基础。在活动过程中,图片范例的欣赏——视觉储存图式是帮助幼儿获得丰富审美表象的有效方式。如大班绘画“创意石头画”,通过欣赏石头想象画图片,帮助幼儿视觉储存图式。教師提供给幼儿感知欣赏的四张石头想象画图片,具有典型性、多样性和审美性,从不同侧面反映石头画的不同形态,可以启发幼儿的思路。有的图片拟让幼儿观察发现:一块石头可以变成一个物体,可以在石头上添画。有的图片拟让幼儿观察发现:可以用两块石头拼成一个物体。有的图片拟让幼儿观察发现:多块石头组合可以拼成一个物体,既可以在石头外添画,又可在石头上涂色。还有图片拟让幼儿观察发现:可以添加树枝等辅助材料。以上视觉储存图式有效丰富了幼儿的审美表象,扩展了幼儿的思维。

(二)语言引导点拨,促进审美感知

绘画活动中的审美感知不同于一般的审美感知,是对事物的形状、色彩、构图等要素组成的完整形象的整体性把握。所以教师要通过启发式、艺术性的语言,把眼前的外在形象进一步加工成完整的、鲜明的、深刻的视觉表象,有目的地帮助幼儿完成从象征期到图式期的能力发展过程,帮助幼儿理解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开启思路。如大班美术绘画活动“仰望的树林”中,教师和孩子一起欣赏仰望树林的图片,通过启发式的提问:仰望树林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树林一样吗?上面的树林是怎么看的?下面的呢?两片树林,你觉得它们一样吗?看看这两片树林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欣赏比较正视和仰望两个不同视角所看到的树林。而在总结时教师则通过艺术性的语言“原来仰望着看到的树林和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树林里有的树好像要掉了下来,有的树好像累了要睡觉,就连这最下面的树也不好好地站立着,往这里斜,往那里斜,可调皮了,所有的大树都伸向了中间的天空。”把不同视角的树林形象生动地描述出来,有目的地丰盈了幼儿的审美意象,帮助构建整体和局部的完整画面感,促进幼儿的审美感知。

(三)原型激活启发,拓展审美想象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当我们进行创造性想象时,往往会从其他事物中得到启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这种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称作“原型”。张庆林教授提出的顿悟的“原型激活”理论认为:顿悟过程是一个原型启发的过程。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分是“原型的激活”,即指能对目前的创造性思维起到启发作用的认知事件在思维过程与解决的问题产生了重要的联系。所以在绘画教学中我们注重运用原型启发,引发幼儿激活启发信息,展开丰富的、独特的想象。如:在大班“小小拉拉队员”教学过程中通过看拉拉队员的录像,引导幼儿说出“拉拉队员打扮得跟我们平常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的脸是怎么打扮的”,再通过展示“不同拉拉队员的脸”的幻灯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最喜欢哪个拉拉队员的脸?为什么喜欢他、喜欢他的什么地方?”在原型激活、启发幼儿充分的联想后,引导幼儿大胆地展开丰富的想象,用安全颜料在自己脸上作画。

三、探索体验加工,促进创造表达

(一)运用知识迁移,启发自主探究

美术绘画活动是幼儿通过自身的实践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所以教师在绘画组织的过程中应注重让幼儿自己运用知识迁移,在探索交流中自主建构,获得审美经验,发展审美能力。如在大班“创意沙画”活动中我们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是教师运用多媒体示范“沙画”,激发幼儿尝试的兴趣。其次,让幼儿操作,积极探索尝试用沙作画的方法。第三,引导幼儿欣赏自己创作的沙画照片,部分幼儿示范自己的作画方法,互相学习、总结沙画创作的经验。第四,幼儿共同创作大幅沙画。整个教学过程可归纳为初步感知—浅层探索、实践—知识迁移、习得—再深层实践、创作。在这一活动中,幼儿自始至终是活动的主体,在主动探索中建构关于表现技能、表现方法的经验,激发其进入更大的创作空间。

(二)提供游戏练习,促进技能形成

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是指把已知的经验和材料重新组合,制造出对其个人来说是新颖的、有价值的作品及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技能的使用过程。所以说幼儿绘画活动中技能与创造性的发展并不矛盾,技能技巧是幼儿艺术表现和创造力提高的必要条件。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无论是手部肌肉的发育还是视觉记忆与視觉思维的发展,都需要一个逐步进步的过程。技能的训练过程便是创造力的培养过程。游戏化的练习可以让幼儿在愉快、积极的情绪中不知不觉提高技能、达成目标。如小班绘画活动“蚊子死光光”,在幼儿观察实物蚊香的形状后,请个别幼儿尝试画蚊香,在教师小结“从中间一圈一圈绕起来,绕成一盘大蚊香,熏得蚊子死光光”的同时,幼儿徒手练习画蚊香,这种边儿歌边游戏的方式有效帮助小班幼儿掌握了绕圈的技能。

(三)通过艺术同构,迸发创造灵感

美的样式是丰富多彩的,审美心理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的心理运动过程,感知、想象、理解等互相渗透、相互融合。儿童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儿童擅长运用多种感官和方式来感受和理解艺术作品。所以在创意美术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引导幼儿调动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参与探索,帮助幼儿逐步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形成清晰的审美意象,在多通道的审美体验中为幼儿提供创新灵感的源泉,从而达到准确表现的目的。如中班彩绘“美丽的蛇”,通过“观看蛇的图片、欣赏教师跳蛇舞、在手臂上彩绘、幼儿之间玩蛇游戏”多通道参与的教学过程,为幼儿提供创新灵感的源泉,丰富了幼儿的创作经验,加速创造的多向发展能力。

(四)尊重独特感受,激励个性表达

幼儿园绘画教育活动的目的并不是让每个孩子长大后都能成为艺术家,而是在创作的过程中使他们感受艺术创造的乐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体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幼儿独特的笔触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美术创作是一种“个人审美心理的独特体现”,所以在幼儿审美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每个幼儿当作是与任何人不相雷同的独特个体来看待,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让他们拥有自己的思想,使他们在创造过程中学会认识自己和发现自己的潜能。同时在幼儿绘画过程中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鼓励幼儿好奇心,维护幼儿自尊心,注重扫除幼儿创作时的心理障碍,激励他们勇敢地、大胆地、毫无顾忌地按自己的想法去与众不同。

四、注重分享评价,萌发再创作愿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艺术教育建议中提出:“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成人标准评价”,“肯定幼儿的作品,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共同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教学评价是完整课程结构的组成部分,也是美术绘画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指南引领下,在教育评价这一环节,我们注重体验式评价,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体验和发现美,让幼儿在欣赏交流中体会创造的愉悦,在肯定与赞赏中梳理、归纳、提升审美经验与创造能力,激发幼儿绘画的再创造愿望。

(一)注重分享与交流,体验成功喜悦

艺术创作是幼儿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内在意愿的最主要的表达方式,这一理念在《儿童的百种语言》一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而幼儿在美术绘画创作后有与同伴、成人交流的需要。所以在评价时,我们一改往日“蜻蜓点水,一掠而过”和“教师讲解为主”的做法,为幼儿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注重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与别人分享作品:把自己的画拿给同伴和老师看、说给同伴和老师听,充分感受和体验创作后的成功和喜悦。

(二)注重肯定与赞赏,延续创作热情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指出:“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得到被肯定”。所以在讲评作品时,我们一改往日“教师讲评范围狭小”(只对少数绘画能力强的、画面丰富的幼儿作品大加赞赏,而对画面单调、能力不强的幼儿作品则不予肯定或批评、指责)的现状,采用激励保护的原则,不评价作品的对错。从多角度、多层面努力解读每位幼儿作品,领会其创作意图,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发现和揭示幼儿的创意及表达的情感,在积极的、有效的评价中让幼儿积累审美经验,提升创造能力,始终保持和延续幼儿的创作激情。

责任编辑:石萍

审美教育下的影视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小学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备受关注,是综合性较强的“智能式素质教育”。美术课程性质具有的审美、德育、认知、渗透四大功能是我们进行美术教育改革的主要途径及突破口。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功能;美术课堂教学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然而,当前小学教育虽做了一定的改革,开始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美术教育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小学美术教育已成为学校、家长关注的焦点,但由于教育体制、社会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的小学美术教育仍比较薄弱,学生的美术素质仍普遍较低。怎样把美术教育的作用与功能真正发挥出来呢?笔者认为,从美术课程性质所具有的审美、德育、认知、渗透四大功能着手,是进行美术教育改革的主要途径及突破口。

一、美术教育的功能

1.审美功能:是指在审美活动中发现、感受、判断、评价和欣赏美的功能。面对同一审美对象,由于审美能力不同,人们获得的审美感受也不同。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仅仅停留在欣赏水平上是不够的,还应重视他们的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这种审美创造不仅是指专业的美术创造和画的多么有想象力等,还指有着广泛的内涵,像个人的穿着、寝室的布置、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而审美创造活动能使学生主动追求真善美。

2.德育功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美育主要是靠美的形象打动人,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美育之中,使人在效法榜样的潜移默化之中实现思想道德教育。这实际上是一种情感教育,是动之以情、以美引善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动之以情是晓之以理的前提,只有“情通”,才能“理达”。

3.认识功能:美术教育手段能不断丰富学生的形象记忆水平和数量,这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识记、形象思维能力的前提。我们在美术教育中提倡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维空间的表达。美术教育是一门动手操作性强的课程,学生在绘画、版画、泥塑等制作过程中,可以充分认识和体验各种材料的特性和作用。

4.渗透功能:美术与其他学科有着直接的渗透、相互作用的功能。例如,教师们发现有些孩子图形画不好,在做数学、几何时就比较吃力;由于形象思维能力的欠缺,语文的作文表现不佳;在生物、化学等课程中都发现类似问题。这充分说明,美术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联系,相互渗透。

二、充分发挥美术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

新时期小学生的美术学习是一种文化学习,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这种教育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辅助者,以与学习者平等的心态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去,协同合作、师生互动、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创造之中,不断进行新的尝试、新的探索。纵览小学的美术教材,既有生动有趣的童画、想象画、卡通画,又有中外儿童优秀的美术作品欣赏、画家笔下的动物画、风景画;既有动手操作的工艺品、小制作课,又有走出课堂描绘大自然的写生课。教师在教学时用有趣、童话般的语言来描绘教材中的画面,可给课堂注入兴奋剂,形成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绘画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美的教育。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凭借具体形象的的联想进行的,虽然他们已经能够运用某些概念进行判断、推理,但很大成分上仍然与具体形象联系着。针对这个特点,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2.调动感官,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视觉是心灵的窗户,我们要靠眼睛来提高观察力,所以,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思维、鉴别,然后完成自己独特的创造结果。小学生学画时只要学会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体会生活中的变化,并把观察到的东西加以联想,就能画出更有情趣的画。

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对贫乏,因此,要尽可能地让他们去接触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让他们运用各种感官去了解周围的一切。感知力是一切领域的人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基本能力,视觉是一种主动性很强的感官形式,进行积极的选择是视觉的一种基本特征,要使小学生具有一双善于选择的眼睛,就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小学生能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其中。例如,到了秋天,带领小学生观察花园里的花草植物、马路上人的服装的变化;户外活动时,观察蓝天、白云、晴空、雨雪;体验班级农作物收获所带来的喜悦……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与观察,在他们进行选择之后,把自己的情感融入画中来,才能使作品的内容丰富、生动感人。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生作画开始时都是凭印象来画,常常是别人怎么画,他也照着画,缺乏自己的独立性。正是由于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使他们的作品多姿多样。实践证明,没有教师的示范,他们也能画出千姿百态、形象色彩各异、充满稚气和美好愿望的作品,那是小学生心灵真实的体现。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在观察、记忆的基础上形成的,如果没有大量观察、记忆的积累,就谈不上想象力,因为想象力是学生对原有的事物加工改造形成的产物。教师要尊重孩子的想象力,尊重学生对美的感受、理解能力。他们的想象画不求科学的“真”只求感受的“真”,并不以“像”为标准。

创造力是人类智力的核心,它是在观察与想象之后的灵感状态。以形象思维为引线,在生动有趣的作画中牵动逻辑思维、推理思维、动作思维、灵感思维的自由发展,引导小学生进行某些相似的改进、相似的综合而后创造,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引领小学生走进自由自在的艺术天地和理想彼岸。培养创造力的土壤是深入生活。生活是创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要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事多留心、多联想。创造力的来源是心灵,学会运用自己那颗美妙智慧的心,才会有创造性思维的闪光。要培养孩子灵活机动而不死板,善于联想而不僵化。例如,提供给学生手套形状的材料,让他们根据手套的外形,在其上增加一些东西,叫它变成另外一种东西,如树、楼房等,表现出孩子想象的求异和创造的新意。

美术课教学以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根本出发点,鼓励他们敞开理想的心扉,展开理想的翅膀。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点燃他们的创造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潜在探索欲、创造力的机会,调动他们内在的动力,使其创造力不断发展。

4.正确认识儿童画

仅凭像与不像作为评价一幅儿童画的好坏标准,会对孩子学习美术产生消极影响。由于儿童的生理机制尚不完善,手、眼、脑三者的配合尚不协调,所以画出来的形象荒诞、奇特、不合常理。但这正是儿童画的可爱之处,它所展现的魅力是成人所望尘莫及的。要知道,儿童画画更多的像玩一场游戏,这种“不像”的画正是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诚流露,是真、善、美的体现,而正是这种游戏培养了他们的个性品质、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画与成人画相比尽管表现形式和技法无法相提并论,但其纯真、质朴的童趣则是成人画所不能及的。这种纯真、质朴的童趣往往给人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因此,教师应珍惜和爱护小学生的这一特征,不要总在“形”上做文章,评价“像不像”、“美不美”,应该遵循他们年龄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关注、理解和尊重他们的心理特征。只要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是愉悦的、投入的,教师就不要过分挑剔。只有孩子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做到了敢想、敢画,才有可能画出真正的儿童画。

5.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

情感是对外界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它能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因此,要使学生喜欢上美术课,教师就要善于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和情感。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老师做到情感真挚、丰富,并把这种情感以恰当的方式渗入学生的心田,感染他们,使他们与自己一起参与到和谐美好的教学之中去。比如,在学生动手做作业之前,我都会像讲小故事一样给他们讲一些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美、表现美的过程,引导他们在做作业时学会注入自己的情感因素,使自己的作业透出情感的灵性。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各方面都达到最佳状态,通过积极的探索获得新知识,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学生创新思维与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他们的思维空间更加广阔。

总之,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去教学,让课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进行讲解、示范、提示,并且要加强课堂的趣味性,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多方位、多侧面接受艺术熏陶,得到艺术享受,提高艺术水平,在眼前架起一道绚丽的彩虹。

三、美术教育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美术教育改革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美育氛围和人文环境,唤起更多的人关心美术教育。实践性是美术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有了肥沃的实践沃土,美术教育之树才会常绿。一是加强校内学生书画社团建设。学生社团是学生课余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织,是进行艺术教育实践的重要载体,应充分发挥它的美育职能。二是与校外社区联合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这种让学生直接进入社会的艺术活动是艺术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在美好的艺术活动中受到熏陶,得到教育,服务社会。三是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美术大赛等,使心中怀有艺术之梦的学生通过比赛这个平台充分展现他们潜在的才艺。

英国经验主意哲学家休谟认为,“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见出一种不同的美。”因此说,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具有一定艺术天赋、受过一定训练的专业人才所独享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需要与审美经验。进步的美术教育与政治、道德的关系及美术自身的愉悦性等等,都彰显了它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所蕴藏的重要的功能与影响。

[责任编辑 杜 娟]

审美教育下的影视艺术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美育是我国近年教育理论及实践领域的热点问题,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关注并成为教育界的焦点。学界对美育研究大多集中在普通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范畴,而对培养艺术专门人才的美育研究屈指可数。本课题将以设计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索一套适应于设计学专业课程的美育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美育;设计学;教学实践

2019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美育要以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为重点,紧紧围绕高校普及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三个重点领域,大力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工作。”目前我国高校美育课程设置缺乏总体规划,美育课程多作为通识教育在全校范围内以公选课的形式开设,而对专业艺术教育中的美育鲜少提及,都觉得艺术生懂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艺术教育不等同于美育,艺术教育是艺术学科的专业教育,美育则是涵盖审美、德育和智育等的通识教育,两者虽在教育内容上有交叉,但教育属性不同。下文将从设计学专业的美育教育教学内容问题入手,试图探索适应于艺术类学生的美育教学手段 。

一、美育在设计学专业课程中的实施内容及存在问题

由于美育教育的范疇过于庞大,涉及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等问题,艺术美又包括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内容,尤其是日常生活美学出现,一切皆为艺术,导致了在美育教育中教学内容不清的问题。那么美育的内容到底包含哪些,当前国内普遍认为美育应括审美教育、创美教育和艺术教育。对于在校期间将大量接受艺术创作技法训练的设计学专业学生而言,思索美的本质,培养美感便成为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学生学会感知美,审美,最终具备创造美的能力。

(1)认识美的本质,感知美。

我们的“美术”教育多注重“术”,专注于培养学生艺术专业技能,而忽略了认识“美”的本质。从柏拉图提出“什么是美”的问题,千年来哲学家们的讨论从未停止过,不同时期人类对美的认识也各有不同。“美”究竟是什么其实难以回答,柏拉图认为“现实中的一切事物的美都根源于‘美的理式’即‘美本身’”,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美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反观中国美学史,美也包含了多种内涵: 有功利性的“羊大”为美;有符号象征意义的“羊人”为美。直到20世纪马克思指出“美的本质是由人的本质与生活的本质所决定的”。自此,美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为人类社会所独有。人类先祖早已从劳动活动中感知到了美,他们有意识的挑选石头,将其敲击成锋利的石器,用作切割、刺戳等工具,开始了有目的的造物行为,这也便是最早的设计活动。从史前粗笨、简陋的石器到近代易用、精美的工具,人类不断认识世界,并参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美”的概念便诞生于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并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得以进化。简而言之,研究美的本质,就是对人类生活本质的认识过程。

(2)审美也就是理解美。

目前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偏重于训练形式美感的审美实践,欠缺对提升学生的关于美的知识理论的审美教育,重主观经验的积累而忽视了客观的科学分析。甚至部分艺术设计类学生,未能区分纯艺术和设计之间的概念差异。当然设计对象给人带来的愉悦感首先通过视觉元素呈现,由物体的形状、颜色、肌理等有规律的组合引发的。然而“艺术设计审美是立足社会实践与功利的综合性审美现象”,在大众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审美的范畴早已不再局限于绘画、音乐、雕塑等艺术形态,转而开始关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需求。这也要求我们在培养设计学人才审美意识的过程中,不单关注形式美,还应鼓励思索科学之美、社会美等多元视角,来促进学生审美观念的提升。

(3)最终目的是创造美。

人类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一方面碎片化、泛娱乐化、恶俗的形式内容充斥网络和生活各个角落,未来的设计师们肩负着创造美的使命,如果缺乏美育课程的正向引导,将导致学生丧失审美情趣基本判断力;另一方面物质生活的日益富足,消费主义、享乐主义逐渐兴起,一个人的审美态度、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直接影响到人生观的形成。在设计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通常仅从形式美的角度谈美感,极少涉及伦理道德。比如说,前段时间电子产品中大肆流行的土豪金,或者前些年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中刮起的欧陆风,很多学生视其为高端大气上档次,将其等同于美。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中华传统美育观中也倡导“大善至美”,偏离德育的美育是有缺憾的美育。美与善同行要求我们培养的设计人才,为我们构建生活美学时,不光善于营造视觉上的漂亮,还能潜移默化的提高国人的素质和观念,最终创造和谐共融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二、设计学专业课程教学与美育教育相融合的几点措施

(1)培养跨学科多元化的审美视角。

当前设计学专业传统的美育课程,以《美学原理》、《设计史》、《设计学概论》等艺术理论课程为主,关于美育教育长期以哲学为基础、以形式美的规律为重点。做设计有别于纯艺术创作,虽需自由的主观表现,但更应符合受众群体的需求。如今各学科间交叉、渗透的趋势愈发凸显,人类科技的重大突破、新材料的应用都会让人类改变对世界的认知,引领审美理念的转变。“各美其美”也诠释了审美具有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的多元化特点。在设计学人才培养中着力避免设计人才知识结构的单一化、机械化,广泛从各领域中汲取营养,探索学科交叉,实现知识整合孕育新时代设计师。

(2)建立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设计学的美育教学应从单一、抽象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多元的、立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打破固有隔阂,模糊课程间的界限,将纯理论美学原理应用到设计专业课中进行案例研究和分析。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感”,长期经历了“喂饼式”的基础教育,“麻木”成为当大学生的通病,加之理论知识讲述难免枯燥,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愈显陈旧。着力构建立体化的教学手段,课堂中激发学生眼、耳、手、脑的联动,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寓美于教,将审美情感融入其中,进行美的体验和熏陶。

(3)将设计带到社会美育大课堂中。

社会性是人类最重要的属性,有了社会活动才产生了美,设计不同于纯艺术,設计的对象遍布了衣、食、住、行、用等生活方方面面,要避免孤芳自赏、自得其乐,美育教育需广泛的参与到社会环境中去。社会美育的主要渠道: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向社会开放的学生作品展,增进艺术类学校与市民间互动活动,让校园成为城市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走进博物馆、美术馆、剧场等公共文化设施中,普及人文艺术之美;挖掘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参与建设美丽城乡的项目中去。用设计审美的视角审视我们的生活空间,让设计艺术服务于民众的生活实践,共建和谐、美好家园。

(4)把握艺术涵养和人文精神的双重内涵。

对于设计学专业学生的美育教育,不应局限于单纯的讲授抽象的理论知识与传授表现技法,其目的也不仅仅是愉悦感教育,愉悦感性的教育必须有道德内涵的支撑。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创造力的同时,要重视学生人格塑 造与道德情操的陶冶,做到以美养心、以美育德、以美启智。设计作品的创意源泉往往根植于创作者自身的艺术涵养,而设计思想恰恰又体现出设计师的人文素养。唯有培养健全人格的学生,才能孕育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艺术人才。

(5)建立文化自信,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在美育中的价值。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大量接收到了西方的文化输出,设计学这门学科起源于西方,我们沿用了国外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潜移默化的形成了以西方为核心的形式美审美法则。当前涉及传统文化的课程也有一些,如:《中国工艺美术史》、《装饰图案设计》等,此类课程大多局限于视觉层面的风格样式、图像纹样研究,较少深入到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的教育。早在春秋时期儒家就已提出礼乐文化制度,它的普世价值、伦理教化渗透在我们文化审美中,千年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体现了中庸之道、中和之美的设计观;“天人合一”的理论可以说是人类对于绿色设计,可持续性发展的最早的思考。传统不是过时,而是包含着传承与发展,只有树立起文化自信,才能避免学生一味的模仿、照搬西方的设计,从而培养出文化底蕴丰富的设计人才。

在习总书记“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号召下,教育界兴起了新一轮美育教学改革工作。“因材施教”是教育实践中始终秉承的教育理念,优化改进美育教育的课程体系和结构布局,努力探索适合不同专业人才的多轨制美育教育培养模式,构建多元化、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学专业美育教育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底蕴丰厚、素质全面、专业扎实的创新型艺术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杨辛 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2、季芳  杜湖湘,《艺术设计美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5年

3、朱光潜,《谈美书简》,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2

[作者单位为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本文为2019年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美育教育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中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9HDJY02)的结项成果]

上一篇:施工现场管理公路工程论文范文下一篇:网络经济下的财务会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