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范文

2023-09-19

学习型范文第1篇

一、创建学习型党支部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学习党的十七大”为主线,认真学习贯彻“两会”的会议精神,巩固先进性教育的成果,进一步落实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努力打造规范化的学习型党支部,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推动本党支部建设和发展。紧紧围绕年级的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加强党员的理论学习、教育管理、组织生活建设,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创建学习型党支部的基本目标

1、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提高我们广大党员学生的自觉性,普遍树立好学习是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理念,使学习成为一种经常化、普遍化、制度化的行为;支部党员重视学习,自觉把学习纳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成为年级学生学习模范。

2、学生党员要建立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知识框架,提高学习效率。以党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科学文化和能力训练为内容,不断拓展学习内容,完善知识结构;

3、要构建全方位的学习体系,个人自学、集体学习、网站学习等教育学习形式相互融合,将读书会、辅导讲座、知识竞赛、暑期实践考察等学习相辅相成,增强学习的争对性和时效性;使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让年级支部党员能够学以致用,为学院及身边的每一位同学服务。

三、创建学习型党支部的学习内容

1、学习我党的基本思想: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提高党员的理论觉悟和政治敏感度,有利于支部活动水平和建设质量的提高;

2、建立健全的在学生党员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坚持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定时召开支部民主生活会,党员思想汇报等制度;帮助党员促进交流,分享学习体会;

3、邀请学院党委老师开展党的基本知识做专题思想讲座。相互交流学习,吸收经验;并通过观看优秀人物事迹视频等方式,开展党员再教育系列活动;

4、党支部成员开展“一帮一”活动,带动和帮助入党积极分子能更快的加入到我们年级的学习型党支部的队伍里来;

5、开展“服务群众”的活动。结合本年级党支部成员们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暑假时间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展现党员的先进性和奉献精神,让学生党员实实在在的为群众服务;

6、提高支部党员对学习型组织的认识,统一思想;加大面向群众同学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同学对党员、对支部建设的关注程度。要将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及时告知每个人;

7、逐步建立并巩固建设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的各项机制,形成支部浓厚的学习氛围、团结协作的局面、开拓创新的气象;加强党员学生对群众同学的帮扶和带动作用,提高支部在广大群众同学心中的威望;

8、收集关于支部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摸清支部建设的内外环境,发现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有利条件和找出障碍因素,制订学习型支部建设的工作计划和提出阶段性目标;

9、积极参加各项竞赛活动。通过参加各项比赛,在比赛中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0、“亮牌示范”活动。在党员寝室悬挂“党员示范寝室”牌样,接受群众监督,在学生中充当表率带头作用。

四、积极构筑网络学习平台

积极构筑网络学习平台,能有效地发挥党组织先进文化阵地作用,更好地教育学生党员,使得支部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在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充分整合党校师资力量,根据校园实际充分开辟网络教育、开发网络教育资源,不断丰富网络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组建开放式的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党员的学习提供最大的方便。

五、严格学习督查,高度重视实践

支部党员的学习计划是不是切实可行,是不是落实到位,学习是不是自觉认真,学习内容是不是切实管用,支部班子是不是认真负责,支部班子的组织领导能力如何等等,这些都需要严格执行督查。及时指出问题所在,责令支部提出改进的方案和具体实施的措施;实时发现学习型支部创建中的问题,有利于指导支部根据存在的问题实时地调整下一步学习的安排,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对学得好的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对学得差的要加以批评和鞭策。促使支部全体党员养成积极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的优良风气。对创建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及时进行表彰,发挥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逐步引导支部学生党员的学习从被动转变为主动。

我们

学习型范文第2篇

摘 要:在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社区教育重心必须实现由“教育”向“学习”、由“个体学习”向“共同学习”的转变。实现社区共同学习,必须在推广学习理念、组织学习团队、培育学习核心、促发学习能力、配置学习资源、激励学习成效等方面下大功夫,才能使我国社区教育的科学发展跃上新的层次。

关键词:社区教育;共同学习;意义;举措

作者简介:朱涛(1946-),男,陕西西安人,五邑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社区教育等。系教育部职成教司社区教育专家组成员,兼任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理事、中国成协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成协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进入新世纪,我国社区教育在“实验区”、“示范区”带动下蓬勃开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过,实地考察中发现,不少地方的社区教育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对象老龄化、内容随机化、形式讲座化、推进活动化、成效肤泛化”等问题,即使“实验区”、“示范区”也不能幸免。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甚至成为制约社区教育深入发展的“瓶颈”。为着突破这种“瓶颈”,各地社区采取了诸多举措,也取得了一定效果。笔者以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社区必须在组织、开展、实现“共同学习”方面下功夫。

一、 社区共同学习的意义

理解社区共同学习的意义,必须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视角切入——

(一)学习型社会创建的最佳抓手在社区

进入21世纪,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大势,我国确定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的社会发展目标,党的十七大再次重申了“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2]的发展目标。

学习型社会是秉持终身学习理念,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先进学习文化为导引,以各种学习型组织为基础,为社会成员无障碍学习提供充分支持以助其全面发展,并进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社会[3]。学习型社会的创建,要求全社会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家庭等各级各类组织实现从“管理型”、“生产型”、“生活型”等向“学习型”的转变。从社会组织角度看,以生存环境划分出的“社区”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社会有机体”是由千千万万城乡“社区细胞”组成的,社区借助于公共权力又能够有效统摄辖区内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家庭等社会组织。所以,如果城乡社区都建设成了“学习型社区”,那么,“学习型社会”便会自然形成。

这便意味着,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最佳抓手在社区。

(二)学习型社区创建的关键在学习团队

要创建学习型社区,便要将社区各类组织(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建设成学习型组织。社区组织按建构程序、形态的不同可分为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一般有明确的组织宗旨、共守的组织制度、稳定的组织机构、明晰的组织范畴、合理的组织运作、完善的组织沟通,也都经过规定程序的批准或认可;非正式组织基本不具备以上要素,它是人们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或利害关系而“自发形成的不稳定的个人和社会关系”(美·K.戴威德)。同时,我国城乡社区还存在大量游离于组织之外的民众个体,譬如城镇无业人员、失业人员、退休人员、其他闲杂人员,广大农村的相当部分农民等等;由于工作时间缩短、休闲时间增多,大多从业人员在非工作时间也处于“无组织状态”。

社区创建学习型组织,必须实现组织学习,而组织学习的前提是建立各种各样的学习团队。学习团队的组建,在正式组织中可以借助于既有的组织基础;对于非正式组织,则需要促进其不断向“准正式组织”甚至正式组织转化;对于无组织的民众,则需要促进其进入组织状态。由于没有既有基础可资利用,所以,对非正式组织的引导、对无组织民众的组织是学习型社区建设的难点,其进展状况也便成为检测、评价学习型社区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

就是说,学习型社区的创建取决于社区各类组织的学习化建设,特别是无组织民众学习团队的建设。

(三)学习团队创建的关键在共同学习

学习,本来应该是学习主体的个人行为。不过,由于时代的特点和个体的差异,现代社会大多学习主体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不一定尽如人意,于是,上世纪末,西方学者提出了“共同学习”理论,主张在初等基础教育中组建“学习共同体”,让学习者在助学者(教师等)帮助下,在一定环境中通过共用资源、对话交流、分享体验、相互激励而获得良好学习效果,达致共同进步。该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改革实践取得了明显效果,所以,进入新世纪之后,该理论迅速传播并逐步进入其他教育领域。

在我国社区教育领域,汪国新是最早提出创建“社区学习共同体”的。近年来,汪国新所领导的杭州市成人教育研究室与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研究所合作,使该项研究取得了明显突破。汪国新认为:“‘社区学习共同体’是指在社区范围内的居民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及学习需求,在平等、互助的原则下,通过心灵契约的形式,共同构成的非正式学习团体。”[4]通过创建“社区学习共同体”,实现民众的共同学习,增强民众对共同体进而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可以大大提高社区教育的有效性,促进社区民众和社区的发展。

可以认为,“社区学习共同体”是实现社区民众共同学习的有效载体,通过团队共同学习可以明显强化社区民众的学习动力、毅力、能力,大大提高社区教育的效率,进而有效突破制约时下社区教育发展的“瓶颈”。

二、社区共同学习的举措

要组织、开展、实现好社区共同学习,至少需要采取以下举措:

(一)共同学习理念的推广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要实现社区共同学习,首先要解决理念问题。

社区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大力推广终身学习理念。传统教育的理念是“教化”,其行为主体是传授者,行为目标强调同一的“合格”标准,行为责任主要由政府、社会承担,行为过程注重规范性、连续性、阶段性;终身学习的理念是“发展”,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强调基于学习者自身条件、意愿的素质提升,强调学习者个人的学习责任,强调学习者的自我选择、自我调控、独异发展。因此,终身学习与“教育”的性质完全不同:“教育”是一种外加性行为,是“一种给予或灌输、一项礼物或一种强制的东西”[5];终身学习却是一种自觉性行为,是“一种乐趣、一种工具、一种权利以及一项共同的责任”[6] 。所以,“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①。终身学习理念的推广,可以有效改变社区民众的生存理念、生活方式。

同时,社区要大力推广共同学习理念。共同学习理念来于“组织学习”理论。“组织学习”是针对“个体学习”提出的。一直以来,教育活动中的学习主体都是个人,教育都是为着提高个体的智能素质。1977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C.阿吉瑞斯首先提出“组织学习”的概念,经过30余年发展,组织学习理论已经走向成熟。由于学习主体不同,组织学习与个体学习在学习理念、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等方面有着明显区别。在组织学习中,团队的学习者能够为着共同的理想目标,通过有组织的、自觉的、互动的共同学习,激发全新的、前瞻的、系统的思考,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组织整体及每个成员不断创新、持续发展。所以,必须让社区民众明白,通过有组织的“共同学习改变生活,共同学习改变人生,共同学习促进发展”。

(二)共同学习团队的组织

要实现共同学习,社区必须普遍组建好学习团队。

社区学习团队的组建必须有明确的建立于学习者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基础上的学习宗旨。在社区正式组织中,组织整体发展目标、组织各部门发展目标、组织成员在组织中的发展目标,都可以成为学习团队的学习宗旨,正式组织利用其既有的组织体系,可以有效支持团队的共同学习;在社区非正式组织、无组织民众中组织学习团队,则必须选择好吸引学习者共同学习的“兴奋点”:或共同的价值追求,或一致的兴趣爱好,或相关的利害关系,或共鸣的情感心绪,或互利的社会交往,或共祈的身心需求。学习宗旨设定的明确、适宜,决定着共同学习团队的吸引力、凝聚力。

社区学习团队的组建必须有合理的规模、合作的机制、科学的学习方式。学习团队涵盖的范围、规模的大小要便于共同学习的开展。根据发达国家的研究,“富有成效的团队,应该把团队成员人数控制在12人之内”[7]。实践证明,规模过大过小都不利于团队的共同学习。学习团队内部必须有民主的、合作的、共享的运作机制,这种机制可以促进每位成员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可以促进团队整体学习力的持续增长,可以通过创新不断扩展组织的能量,使每个成员不断体验到学习、生活以及生命的意义。学习团队必须有科学的、不同于个体学习的学习方式,这至少应该包括团队成员意识、行为由个体学习向共同学习转变的“适应性学习”,学会共同探讨、集体思维的“互动性学习”,掌握集思广益、创新突破的“创造性学习”,同时,团队还必须善于运用信息交换、特别会议、深度会谈、集体讨论、系统思考等多种方法,使共同学习富有实效。

(三)共同学习核心的培育

社区共同学习能否顺利开展,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学习团队核心的素质。

合格的学习团队核心需要有公益心,有热情,有特长,有凝聚力、组织力、协调力,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以成为共同学习的召集人、设计师和引领者。学习团队的核心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若干人。台湾地区组织学习协会秘书长詹明娟的研究表明,作为社区学习团队核心的“带领人”,在共同学习中应该“是设计者、仆人(即服务者——笔者注)和教练三种角色的综合体”,应该在共同学习中发挥好营造良好氛围、领导团队讨论、安排会议进程等功能,为此,学习团队“带领人”应该具备团队带领能力、压力调适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创意思考能力、活动策划能力、行动反思能力、教练指导能力、资源运用能力、自我超越与冒险能力、目标设定能力[8] 。

学习团队核心可以在共同学习过程中自然形成,但社区更应该注重从学习团队中选拔具有较好素质的对象,通过多种形式(专业学习、实践训练、考察观摩等)进行专门化培养,以提升其引领团队共同学习的综合素质。为了做好“学习团体带领人”的培育工作,台湾组织学习协会设计了“学习团体带领人(初级)→学习团体辅导员(进级)→学习团体储备讲师(高级)→学习团体专业讲师(高进级)→培育学习团体带领人(初级)”的培训阶梯,实施“五年培训计划”,通过“初级班课程”、“进级班课程”、“讲师班课程”以及相应的实践训练,逐级提高“带领人”的引领水平及级别,经过十余年坚持不懈地培训,显著提升了“学习团体带领人”的素质,进而有效地推进了社区共同学习和社区发展。他们的经验,值得内地社区同仁认真学习。

(四)共同学习能力的促发

社区共同学习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学习团队共同学习力的强弱。

学习力是学习动力、毅力、能力的综合体现。学习动力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学习情感和学习兴趣,它是自觉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学习毅力是支配学习行为攻坚克难实现预定目标的意志力;学习能力主要包括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转化力等,它是接受知识信息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智能力。学习团队的共同学习能否成功,最终取决于该团队是否具有自觉的、内生的、强劲的学习力,这又取决于其学习目标是否明确、学习意志是否坚韧、学习能力是否强劲。迄今为止,许多社区的团队学习所以不太成功,根本原因在于团队的学习是“外加的”、“被动的”,团队缺乏内生的、自觉的学习力。这是今后社区教育科学发展应该关注的关键性问题。

为促发团队学习力的发展,除了注重从内部强化团队的学习力之外,还要注意社区整体学习文化的建设,为团队共同学习力的提升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学习文化是“指关于学习的一切文化”,“包括学习理念、学习态度、学习形态、学习内容、学习制度、学习途径、学习习惯以及经由学习所累积的成果。学习文化亦是一种学习现象,包括无形的学习价值观与有形的学习行为。”[9]先进的社区学习文化,会对社区民众个人、各类组织的学习发挥引导、促进作用,会极大地提高个人、组织、全社区的学习能力,产生显著的学习实效。所以,社区要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核心,努力建设包括以学习者为本、以自主学习为导向、以终身学习为进程、以团队学习为依托、以愉悦学习为方式、以创新学习为重点、以经学习求发展为目标等内容的富于时代精神的崭新学习文化,在先进学习文化的孕育中促进社区共同学习,进而促进社区的全面发展。

(五)共同学习资源的配置

为着支撑共同学习,社区要努力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服务。

社区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努力使全社区的一切教育、学习资源——公有的、民办的,国民教育体系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正规教育的、非正规教育的、非正式教育的,学校的、社会的(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等)、网络的等—得到有效整合,搭建起多序列、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无障碍学习平台,为社区共同学习提供充分的硬件保障;同时,社区要深化教育、学习管理改革,不再人为地设置经济的、年龄的、智能的等学习障碍,更加尊重社区民众学习的参与权、自主权、选择权,使教育、学习平台更开放,教育、学习管理更灵活,教育、学习选择更民主,为社区共同学习提供良好的软件支撑。

社区还要动员、组织各行各业为共同学习提供优质服务。首先,各级政府应该为共同学习全力提供服务。社区民众的教育、学习属于公益事业,政府对其承担着不容推托的责任,各级政府应从“讲政治”的高度,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将其摆在“重点基本建设”的位置,为其提供真诚服务;其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类教育实体应该为社区共同学习提供良好服务。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实体本身就承担着“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10]的神圣使命,为社区民众共同学习提供服务义不容辞:再次,一切本来与民众教育、学习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部门、企业、商场、社团等,也应该积极参与民众教育、学习活动,尽其专业、知识、资源(设施、设备、书刊、资料等)、人才等优长,为民众共同学习提供服务。这样,社区的共同学习便能得到全方位支持,获取理想的学习效果。

(六)共同学习成效的激励

共同学习的广泛开展、健康推进,离不开社区的有效激励。

首先,社区应该在“制度设计层面”给社区共同学习以关注。制度是行为规则,制度保障是事业发展的根本性保障。社区为通过共同学习推进社区教育进而促进社区发展,就必须从制度设计层面为社区共同学习提供保障。社区教育、学习制度设计要对社区共同学习性质功能进行定位,对其发展方向的导引、资源投入的倾斜、学习实效的评价等提出明确要求;要规定机关、学校、职场、各类社会组织等的责任;要健全管理体制,规范运作机制,为社区民众的共同学习、为社区学习团队的健康发展立规定矩、保驾护航。

在实践运作层面,社区应该对团队共同学习给予有力度的引导、激励。这要求社区要实现教育激励“重心”的两个转变:由“激励教育”转向“激励学习”,由“激励个体学习”转向“激励共同学习”。在激励重心转变后,社区应该采用多种办法,对团队共同学习给予科学引导、客观评价、恰当奖励。譬如,通过对共同学习团队组织能力、发展动力、学习实力、创新成果、社会影响力等的评价,评选“优秀学习团队”;通过对学习团队核心人物公益心、号召力、协调力、创新力及工作实效等的评价,评选“优秀学习团队带头人”等等。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可以激励社区共同学习健康发展。

进入新世纪,我国社区教育由点而线、由线而面地推进,目前已进入全面铺开、快速发展阶段。在这种时期,要注重社区教育“量”的扩展,更要注重社区教育“质”的提升。对社区团队共同学习的引导、组织、开展,将实现社区教育重心由“教育”向“学习”的转变,由“个体学习”向“共同学习”的转变,进而有效加速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使我国社区教育的科学发展跃上新的层次。

注释:

① 参见1994年11月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文件。转引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高志敏等所著《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第11页。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2-11-18.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1-3).

[3]朱涛.论社区学习型组织的创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01):68-71.

[4]汪国新.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策略[J].职教论坛,2012(03):47-50.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5.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汉堡成人教育宣言[J].北京成人教育,1998(12):12-15.

[7]斯蒂芬·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精要(第六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23.

[8]詹明娟.学习团队带领人培育 落实小区学习与弱势关怀[C].内部印刷本.杭州:社区学习专题研讨会(2012)论文集:22-30.

[9]吴明烈.发展终生学习为导向的新学习文化[M]//叶忠海. 21世纪初中国社区教育发展.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90.

[10]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责任编辑:王国光

学习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立;完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党建工作,从1990年开始每年召开一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研究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问题、交流高校党建工作的新经验、对高校党建工作作出新部署。2009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会前会见出席第十八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的代表时强调,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高校改革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政治保证,各级党委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实抓好。第十八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指出,高校党员队伍成为党的队伍的重要方面军,高校每年发展党员数量超过全国每年发展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高校在新形势下的任务更加重大,高校党建设已成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要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中,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推动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朝着科学化、目标化、丰富化、时代化、创新化发展,才能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有力地智力支撑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建立和完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是新形势对高校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课题

1.建立和完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是时代发展对高校发展提出的新课题。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以变革、调整、创新为显著特征的时代。特别是现代科学技術进步日新月异,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知识生产、知识传播不断加速,知识和人才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第一资源,知识经济、创意产业成为重要的经济形态。创新能力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重视和加强学习,倡导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已成为一股世界潮流。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无论是国家还是政党,如果不加强学习,不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力,必然落伍。在这样的新形势下,高校要更好地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崇高使命,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建立健全学习型党组织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2.建立和完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是党的事业发展对高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既是我们党对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的深刻认识,也是我们党坚持和总结一贯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和重要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借鉴其他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结果。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我党对学习的重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江泽民同志于2001年5月,提出了“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号召”。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今后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将“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首要措施。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主要措施之一。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并做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高校党建要适应党的事业发展的要求,切实把肩负教书育人、传承先进文化、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已成为必须应对和解决的问题。

3.建立和完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第十八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党的十六大以来,高校党组织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高校党建呈现出积极健康的良好发展态势。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建设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从高校的作用来看,高校是传播科学、培养人才、创新理论、塑造精神的重要阵地,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以知识高度密集、人才高度云集、信息高度聚集的独特优势,对我国政治文化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日益强大的推动力辐射力影响力。现在,我国高校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的强国迈进,创新高校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破解高校发展难题和发展瓶颈增强高校发展的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高校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实现发展模式、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的任务十分繁重;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实现教育公平,让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的任务十分繁重。高校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社会思潮容易向高校聚散,社会问题日益向高校投射,社会热点容易向高校传导,保持和发展高校和谐良好局面的任务更加艰巨。这些对高校党的建设提出来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高校党组织把推动改革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维护高校和谐稳作为第一责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建立和完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对于深化高校改革、加快高校发展、维护高校稳定,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新形势下建立和完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现状及存在的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全面了解高校在新形势下建立和完善学习型党组织的现状,积极推进建立和完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工作,我们课题组编制了《建立和完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调查问卷》,在2009年12月中旬至2010年3月初,向全国几十所高校发放并收回问卷。从收回问卷汇总的情况分析可以看出:

1.建立和完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有着良好的基础。从调查问卷汇总的情况看,认为高校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发挥了较好作用的分别占80.48%、88.73%、80.25%;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情况较满意的占89.02%;认为所在单位: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主题较明确的占88.95%;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计划的长期性和阶段性较明确的占74.08%;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时代性体现的较充分的占77.17%;对党的主要精神的传达较及时的占92.07%;“三会一课”制度执行的较好的占77.27%;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发挥的较好的占74.46%;对党员教育内容上针对性较强的占70.96%;民主生活会内容和形式较丰富的占78.83%;定期检查评比总结情况较及时的占86.84%;执行党务公开制度的占84.21%;认为学习型党组织中建立激励机制是必要的占94.07%;严格的考评体系是必要的占79.57%;党组织在监督措施和监督力度方面比较到位的占67.74%;开展工作的表彰的占62.82%;已搭建学习平台占69.46%;这些工作开展已得到了高校党员干部、教工的较好的评价,为高校进一步学习贯彻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建立和完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高校教职工和党员干部对建立和完善学习型党组织是积极拥护和支持的,并且寄予了较高的期望。从调查问卷汇总的情况看,认为建立和完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是必要的占98.2%;学习对于工作的作用很大的占78.98%;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必要的占85.95%;最喜欢的考评形式是知识竞赛、学习心得的占65.71%;当前建立和完善学习型党组织最近迫的任务是建立学习长效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共占57.83%;目前建立和完善学习型党组织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要求不明确、教职工党员积极性不高、学习风气不浓的共占53.15%;应汲取的教训是党员干部积极性未得到调动的占47.62%;愿意通过手机短信形式接受免费的理论学习信息的占55.25%;对政治理论学习较感兴趣的占49.66%。

3.建立和完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仍然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问题。从调查问卷的汇总情况看,认为学习的内容、形式枯燥乏味的占45.16%;学习工作一体化情况结合不好的占42.51%;在保障机制上活动经费不足、阵地缺乏的占65.48%;目前建立和完善学习型党组织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要求不明确、教职工和党员积极性不高、学习氛围不浓的分别占16.14%、20.08%、16.93%。此外应汲取的教训是党员干部积极性未得到调动的占47.62%;对政治理论学习态度一般、无所谓和反感的分别占44.22%、1.36%、1.36%。

三、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建立和完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

1.领导班子表率作用的发挥。“一个班子就是一面旗帜”,“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队伍”。高校干部队伍战斗力强不强,关键要看各级领导班子有没有发挥表率作用。党员领导干部是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中坚力量,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时刻受到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关注,也直接关系到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效。只有高校各级领导班子积极发挥表率作用才能使党组织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才能团结和带领全体教职员工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开拓创新、永争一流。高校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和班子成员要带头示范,当好建立和完善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示范者,坚持从我做起,抓住每一个机会,带头学习和实践,为党员、教职工做出表率。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表率作用,关键是高校各级领导班子要牢固树立“乐于学习、善于学习、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认真落实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求,做勤奋學习的表率、学用结合的表率、真抓实干的表率、效率提高的表率。

2.建立完善学习目标,明确发展方向。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目标规划合理化,既是世情国情和党情对高校提出的要求,也是高校自身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更是实现好各项目标的保证。一是要体现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制定规划既要体现世情国情和党情新变化对学习提出的新要求,也要体现高校改革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对学习提出的新要求,同时还要体现高校各级党组织在学习上各自具有的特色。要制定《年度学习安排意见》,《年度学习安排意见》要体现每年中央、省和市委的要求,要与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实际相结合,既要有全面性、系统性,还要体现高校的特色性。二是要体现长期性和阶段性目标的结合。长期性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保学习目标正确的政治方向。阶段性就是要结合各高校以及各部门自身实际,分阶段、分步骤的实施学习规划目标,不能急于求成,脱离实际,要注重实效,积极稳步推进。

3.建立科学的学习体系。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是指拥有全体党员干部、教职工和学生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机制,拥有不断增长的学习力与创新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党组织。只有建立科学的学习体系,才能保证党员领导干部,通过学习不断增强知识综合储备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科学的学习体系主要包括:学习内容科学化、学习形式丰富化、学习机制长效化。学习内容科学化,一是突出学习内容的政治性。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保师生员工思想和行为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突出学习内容的综合性。要结合实际安排与业务相关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科技、法律等学习内容,增加党员领导干部的综合知识储备,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学习形式丰富化是提高学习的吸引力、调动党员干部学习积极性的途径。一是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学习形式多样化上进行思考,采取党员领导干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二是结合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个人工作中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困难的特点来创新学习方式和方法,增强学习效率,达到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目的;三是除了保留较好的传统学习形式外,还要采取读书活动、娱乐活动、论坛、网络、讲座、评比主题交流等形式,解决好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学习形式丰富化的问题。学习机制长效化是建立和完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朝着规范化、制度化发展的基本要求。既要做好学习的“五定”工作。要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定时间、定内容、定方式、定要求和定期检查,还要根据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学习、检查、监督、评比、激励等制度,切忌制定一些,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留在口头上的“空”制度,要运用有力的手段确保制度的执行,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4.坚持学习工作一体化,解决学习工作“两张皮”问题。坚持学习工作一体化,这是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关键所在。学习是贯穿于党的整个执政过程,贯穿于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终身的事情,要在学中干、干中学,切忌把学习和工作相隔离。要通过学习使党员干部获取知识、提高技能,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工作观念和价值观念,学会科学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方法和工作技巧,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在学习工作中,党员干部要把每一项工作都视为一个学习的机会,从工作中学习新技能、新方法,增长新知识;二是把每一次学习都视为一项必要的工作,像搞好工作一样认真刻苦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工作习惯,使得工作学习一体化,即把学习引入工作,把工作引入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通过学习与工作的有机合成,在学习思考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工作的新品质,进而形成学习和工作良性循环的新形态,实现学习工作实践双促进、工作学习质量双提高。

5.提供有力机制保障。一是组织保障。组织保障是建立和完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前提条件。要进一步明确领导和管理机构,对建立和完善学习型党组织进行科学规划部署,有序地进行领导、组织、协调,开展检查、评比等工作。二是监督机制。有力的监督机制是提高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提高学习力、实践力和创新力的保证。要在建立和完善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加大监督力度,保证监督及时、不缺位、不错位,不补位,才能确保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力、实践力和创新力的不断增长。三是阵地保障。阵地是高校建立和完善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平台。高校党组织应主动把建立和完善学习型党组织阵地建设,纳入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认真做好党校、支部活动室、党建网站等阵地建设。还要充分发挥好党员活动室、电化教育等阵地作用,努力通过学习平台作用的发挥,把高校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课堂、思想锤炼的熔炉、团结奋进的堡垒和战斗力极强的团队。四是经费保障。经费缺乏是制约建立和完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党组织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改善学习阵地、文化设施、活动场所,不断增加建立和完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经费,为建立和完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提供良好的硬件和便捷条件。五是评价机制。评价机制的科学合理、评价机制的正常实施,是建立和完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制度。要从学习目标规划的合理性,学习内容的科学性、学习形式的丰富性、学习机制的长效性和学习创新的全面性来建立高校学习型党组织评估指标体系。六是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保证建立和完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永葆先进性和创新力的一个有力的措施。要积极实施激励机制,坚持开展一年一次的评比表彰工作,使之制度化、规范化。要运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对在建立和完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宣传,对落后者进行鞭策,为形成良好的学习、工作氛围,激发党员干部学习、工作和创造热情,不断增强学习力、实践力和创造力。

6.学习创新全面化。创新是建立和完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不断注入活力的源泉。“创新”是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他的德文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我国把“创新”一词引入了科技界,形成了“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等各种提法,进而发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现今创新充满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无处不在。要在建立和完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中,实现学习创新的全面化,就必须坚持学习理念、内容、形式、机制的创新。这个创新既包括学习政治知识理念、内容、形式、机制的创新,又包括学习业务知识及其他知识理念、内容、形式、机制的创新。前者要求党员、干部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学习、实践,在新实践中,提炼新认识,使其不断丰富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宝库中去,为学习创造出新内容,并不断探索和创新政治学习的新理念、新内容、新形式和新机制,如此循环往复;后者要求高校学习型党组织要善于掌握各个学科发展趋势,结合高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实际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树立新理念、学习新内容、采取新形式和建立新机制,在学习实践中促进教育教学科研的科学发展、良性互进。创新对党员干部个人来说,需要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勇气;就大学的各级党组织来说,就需要建立崇尚创新、鼓励变革,倡导竞争、宽容失败机制,建立和完善鼓励创新的机制和制度,要破除只防出错、不求出新,只求保险、不担风险,只循陈规、不探新路的思维定势,要弘扬推崇探索、宽容失败,激励成功、善待挫折,鼓励冒尖、包容个性的创新学习的良好风气和氛围。

參考文献:

[1]耿喜华.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N].光明日报2009-12-11.

[2]高万能.努力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N].光明日报2009-04-02.

[3]斯言.努力探索和把握执政党建设规律不断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9,(11).

[4]斯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时代需要[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9,(12).

[5]思桐.全面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0,(2).

[6]刘云山.在第十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09-12-24.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Party building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Learning Party

WU You-qin,ZHANG Jun

(Liupanshui Teachers College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Education,Water City of Guizhou 553004,China)

Key words: Building; perfect; University; learning; party

学习型范文第4篇

王延卓

(中共太原市万柏林区委党校,山西 太原)

[摘要]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之首,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发挥和坚持“学习目标的主流性”,“学习渠道的主体性”,“学习过程的主导性”,“学习机制的主动性”。从而不断提高党的干部培训的有效性,最大化地发挥党校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党校;学习型党组织;“四主性”

党校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作用日益为党中央高度重视。2010年2月8日,党中央《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在强调“拓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阵地”时,明确地要求“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党校教师,笔者认为党校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了“四主性”。

一、学习目标的主流性

所谓“学习目标的主流性”就是指党校在学习的目标上与党的性质、目标、宗旨和任务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一)坚持党校姓“党”是根本的要求

党校教育的对象是党的领导干部,通过党校的教育培训,应该具有

更加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立场,更好地掌握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体系,提高理解和执行党的政策的能力。这是党赋予党校的神圣责任,因此,党校必须姓“党”。党校姓“党”不仅要体现在自身的素质上,而且要真 正能够体现在自己的培训对象上。党校要对学员有更高的要求,要通过在党校的培训锤炼干部的灵魂,净化干部的思想,塑造干部的形象。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根本目标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党校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党校是“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阵地”。党校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自己的根本目标。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校更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更多的努力,为建设学习型政党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引导。

(三)提高干部执政能力是党校教育的基本落脚点

领导干部的全部素质都集中体现在其执政能力上,所以党校的所有教育培训工作都应该围绕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这个中心来进行。党校在培养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方面的主流性是任何机构都无法替代的,我们要着眼于中国的实际,不断探索和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执政理论体系,培养一大批治国理政人才。

二、学习渠道的主体性

所谓“学习渠道的主体性”就是指党校在众多的学习渠道中担当

最主要的任务。党校具有学习型政党建设主渠道主阵地的不可替代性。

(一)党校地位的重要性

认识党校“学习渠道的主体性”首先要认识党校的地位。党校的地位来自于其特殊的性质、职能和任务,关系到党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

(二)学习层面的广泛性

认识党校“学习渠道的主体性”要体现学习层面的广泛性。党校可以在更多的领域为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发挥主渠道的作用,体现出以党校为主体的教育体系和功能。这是一般国民教育机构和培训组织所难于企及的。

(三)学习途径的引导性

党校要提高责任意识,提高和创新培训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义不容辞地担当各种教育培训机构在学习型政党建设中的示范性责任,从而提高对整个学习途径的引导力,这不仅是党校教育的优势所在,而且是职责所在。

(四)学习交流的集约性

党校还应该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主阵地。党校如今的培训对象是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并直接承担组织人民群众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践活动使命的领导干部,他们工作在不同的地区和部门,有不同的认识角度和层面,当他们集中在党校学习的时候,党校就会成为各种思想交锋的场所,党校的学习就特别具有交流的集约性。这种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其他学习渠道所难以具有的,但又是现代学习所必备的。党校的这一特色更加彰显了党校的主渠道地位,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加强教学改革,整合学员的智慧资源,使党校取得更多高水平学习成果。

三、学习过程的主导性

所谓“学习过程的主导性”就是指党校在贯彻教学目的、实施教学计划的进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

(一)教学培训的主导性

党校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党校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使自己的教学能获得学员认可,既要增强针对性与实效性,也要善于走向社会,走向基层,向实践学习、向学员学习,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坚持教学互补、学学相长,集思广益,以共同提高。党校要加强对学员的管理,坚持以管促学、以学促管,把管理提升为加强党性锤炼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机制。

(二)学习创新的引领性

党校要创造出一系列在“创新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的经验和机制。因此,党校要不断完善学习环境,营造创新的氛围,鼓励教师和学 员勇于突破束缚和障碍,发扬探索精神,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成果,改革开放的制度成果,执政能力的素质成果。

(三)经验推广的指导性

党校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主导性还体现在对整个活动的经验总结和推广上。党校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主渠道,应及时总结提炼

出最主要经验,为整个学习活动提供指导性的意见。同时也要善于吸收和总结其他学习渠道的成果和经验,整合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果,形成长效机制。

四、学习机制的主动性

所谓“学习机制的主动性”就是指党校在学习进程中其制度机制和师资队伍率先成为学习型组织的标范。

(一)强化党校教师学习的超前性

建设学习型政党及其学习型党组织,是党校教师的使命。要完成这个使命,首先要使自己成为学习型教师。教师应提前熟悉政策、掌握动态并积极参与决策活动,开展经常性的调研考察。

(二)实现党校学习环境的优越性

党校应该有一流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在硬环境的建设上不仅要有一定的规模,更重要的是具有自己的特色。在软硬环境的建设上要体现干部教育的特点。要用制度保障学员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表达其学习的意愿、面对的难题以及心理的困惑,充分肯定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成果及其展现学习中产生的思想火花。

(三)提高党校工作的效率性

学习要与实效联系起来。要研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的方法和制度,加快学习成果进课堂的周期。党校还要善于将学员的学习成果转化为资政资源,集中力量整理、分析学员的学习成果,推荐发表有创见的工作建议、时政思考和实践经验分析类学员文章,从而共享

信息,提升研究成果,为领导决策和社会建设以及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9-09-28(1).

[2]习近平.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点学习体 会和认识———在中央党校2009年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 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学习时报,2009-11-12.

[3]刘云山.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N].人民

日报,2009-10-15(2).

[4]李留霖.发挥党校在学习型政党建设中的作用———专家解 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之三[EB/OL].[2009-11-14]·碧

学习型范文第5篇

学习的落后是一切落后的根源,学习的进步是一切进步的先导,学习是创新和发展的基础。如果疏于学习,就会对经济金融面临的新情况懵然无知,对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不能适应,对执政条件和执政环境的新变化缺乏认识,也就难以提高认知水平、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形势逼人,不学则退,不学则败。

一是要克服“无所谓” 的思想。有些领导干部认为,业务工作是硬指标,而学习是务虚的,认为只要把业务工作搞好了,出了成绩,学与不学无所谓。江泽民同志曾深刻地指出,一个人有所作为,必然要有较高的精神境界,而精神境界的高低又往往是与学识水平的高低联系在一起的。不努力学习、不提高精神境界,就不能提高领导水平,就无法做好工作。作为领导干部,尤其要比别的同志更重视学习,更勤于学习,更善于学习。

二是要克服“差不多” 的思想。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知不足而后学,学然后知不足。越认真学习,越钻得深,就越觉得知识的广博,也就越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越是深入到一线工作中去,越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学习和探索是没有止境的,任何学习上的自我满足和松懈,都只能导致思想和行动上的落伍。

学习型范文第6篇

我们认为,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具有长远意义:它是党支部建设的内在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关键。一方面,我们国家要建设学习型政党,而基层党支部是党最基层的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因此,作为基层党组织,我们要努力把每一个党支部建设成为学习型党支部,把每一名党员培养成为学习型党员,每一名干部培养成为学习型干部。另一方面,从党支部自身建设来看,党支部的工作要创新和发展,必须加强学习,通过持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和工作能力,进而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创造力。

通过对十七大报告的学习讨论和对创建学习型党支部的学习理解,以及我们支部几年来在学习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心得,我们认为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创建学习型支部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实现认识上的重大转变。我们处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网络化、科技高新化、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是这一时代的特征。要更好地迎接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不注意学习新知识,不能更新观念,不能了解本学科医学发展的动态、前沿,纵然凭借满腔的热情去投入本职工作,也会越来越感到不能胜任,也会逐渐被别人所超越,因此,做为党员的医务工作者,要注意学习业务知识,这是时代的要求。多年来,我们支部强调要求党员要主动学习业务,要向经验丰富的专家虚心学习,要互相学习。同时,每周五组织业务学习及查房,由医务人员自己讲课,讲解临床专业知识,查房主要是解决的重点病例、疑难病例,组织大家讨论,然后对这个病例所涉及的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前沿进展等进行详细讲解,通过学习,提高了大家的业务水平。

另外,我们强调做为身为医务工作者的党员,只注重业务学习是不够的,还要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做为党员,不同于普通群众的重要一点,就是我们的政治觉悟比他们高。我们注意强调这一点,时刻提醒党员要记住这一点。我们要求党员要认真参加支部组织的理论学习,要经常比照党章提醒自己做为党员应尽的义务,要关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大事,要向时代先锋、党的楷模学习,用自己做为一名党员的行动和觉悟,影响周围的人。

时代的发展和新的历史形势,要求党支部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些能力从何而来?我们唯有学习、学习、再学习。

第二、让党支部的每一个党员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

在现今知识奔流、信息密集的社会,知识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我们应摒弃过去那种“十年学习、终身受益”、 “学无所用”、“不用不学”等观念,而应树立责任创新、应用创新、素质创新的学习观念。

树立“责任创新”的观念,就是通过强化学习的大局意识、目的意识、责任意识,把支部的学习放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中去思考、去认识,放到发展医院、发展科室,服务人民的背景中去思考、去认识,不断提高业务和政治思想水平,以对党的事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使命感去支配、指导支部的学习。我们支部要求大家不仅要掌握临床的普遍规律,对于有专业侧重的同志,更要努力学习本专业的知识,树立把本专业搞好的责任意识。只有不断学习,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才能让人民满意,让人民放心,才能真正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应用创新”的观念,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不唯本本、不唯教条,逐步把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科技知识转化成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知识创新转化成实践创新。我们不仅在支部活动中组织大家学习中央精神、学习上级布置的工作、学习业务知识,更要求大家要注重“向八小时之外要学习时间”,学习一切有用的知识。同时,要求大家要认识到,学习不是为了炫耀自己,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通过学习,解决临床实践中的问题,提高党员自身的思想觉悟。

树立“素质创新”的观念,就是要不断强化党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使命感,这同样需要学习。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经济贸易交往中,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使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很大冲击。只有不断地加强广大党员干部自身学习,不断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党纪国法、作风纪律等教育,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经受住考验。我们在工作中,注重借助每一个机会,向党员灌输党员的责任和使命感;同时,要求党员要主动学习党章,自觉学习党中央的精神,关心主流媒体的宣传,善于思考,修正提高,不断提高自己做为一名党员的思想觉悟。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创建学习型党支部涉及到支部建设的各个方面。要实现创建学习型党支部的目标,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一套保证和推动党员学习的有效机制。为了提高支部的学习氛围,我们要求大家

注重互相学习,向普通群众学习,向先进人物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拓宽学习形式,不仅要学业务,还要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不断营造良好的团队成长氛围。

上一篇:安全生产工作感想范文下一篇: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