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的价格波动论文范文

2024-07-15

石油的价格波动论文范文第1篇

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其价格高低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效益。近年来,化肥、种子等主要农资价格持续上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为此,我们近日就农资价格上涨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影响进行了专题调查。

1.主要农资价格上涨的原因

1.1生产原料价格的提高导致成本上升 煤炭、石油等产品是化肥、农膜等农资产品的上游原材料,通过产业链传导至农资产品的生产企业,因上游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农资产品生产成本也相应增加。

1.2运输成本增加推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受成品油价格大幅上涨及整治超载运输双重因素的影响,农资产品运输成本大幅上升,也推动了农资销售价格的上升。

1.3各种惠农政策使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种植面积扩大,农资需求量增加 近年来受取消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对农户实行种粮直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影响,农民重新返乡耕种土地的积极性提高,种植面积扩大,农资需求量不断增加。

1.4备春耕生产期间,农资市场销量增加 春节过后,农民开始购买农资产品备耕生产,带动化肥、薄膜等农资需求量增加,由于前期淡季库存不足,进一步拉动了农资价格上涨。

2.农资价格上涨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

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必需品”,其价格是否稳定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是否稳定,也直接影响到农民增收是否稳定。调查中发现,农资价格上涨已对当前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1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增收难度加大 以种植棉花为例,每亩平均施复合肥80公斤,费用210元。尿素50公斤,费用93元。种子费用45元,农药费用120元,合计为468元,比去年增加86元。养殖业方面,因饲料价格上涨,养殖成本相应增加,如养一头猪,平均需饲料350公斤,因饲料价格上涨,多增加养殖成本近80元;另一方面今年生猪收购价格又呈回落态势,农牧业收入又将比去年有所减少,无疑给农民增收增加了难度。

2.2种地收益偏低 近几年,国家采取多种措施,实行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补贴等惠农利农政策,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农资价格一直不低,种粮效益难以根本改观。

2.3农资粮价反向涨跌,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在农资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粮食、生猪收购价格不升反降。农民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

2.4影响农业投入,制约生产发展 由于化肥、种子等农资价格上涨,农民在购买时产生惜购现象或持观望态度,期待农资价格回落。

3.针对农资价格上涨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3.1加大宣传力度,多作正面宣传 让农民知道,现在是市场经济,农资价格波动正如农产品的价格同样受市场供求的影响在不断变化一样是正常现象,不能因农资价格的一时波动影响了生产积极性。

3.2倡导农民在合理使用化肥的同时,积极发展使用农家肥 在化肥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倡导农户积极使用农家肥,这样既能够节约农业生产成本,又能够养护土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调查发现,目前因外出劳动力增多以及为单纯提高劳动效率等因素,不少农户已减少甚至基本不用农家肥。建议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向农民宣传使用农家肥的好处,倡导使用农家肥,提高农户的认知程度。

3.3建立淡季农资储备制度 从农资价格走势来看,基本是春耕春播时节上涨幅度最大,对化肥等需求量大大减少时又处于小幅回落态势。所以建议农资经营企业要建立淡季农资储备度。

3.4大力推广科学适用新技术,提高单产降低成本 农技部门要在农村大力示范推广优质品种和包括种植、施肥在内的适用新技术,以此提高农作物单产和品质,从而提高作物的经济效益。

石油的价格波动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运用协整分析、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等定量分析方法,采用1973~2003年的历史数据,对安徽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波动与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实证分析,发现了两者之间存在的一些内在联系和制约关系,并给出了反映两者关系的预测模型。

关键词:协整分析;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

文章标识码:A

石油的价格波动论文范文第3篇

一、影响我国大米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

我国大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 即供给予需求。首先, 从供给角度来说, 其涉及生产与进口这两方面因素, 其中生产:我国在2004年针对粮食发展出台了相关惠农政策, 这些政策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大米市场发展, 但大米种植成本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息息相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逐渐提高, 这就决定了大米种植的高成本;另外进口:与国产大米相比, 进口乒米价格实惠, 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这无疑增加了国产大米销售压力。其次, 从需求角度来说, 大米是我国众多口粮品种中极为重要的品种, 需求量相对较大, 因为绝大多数人每天都需要食用大米, 而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者转变成了大米消费者, 增加了大米市场供应压力[1]。

二、大米价格波动的实证分析及相关解决对策

1、实证分析

1) 关联性分析

对相关系数进行计算, 运用最小二乘法对大米价格进行估算, 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因素和大米价格之间的关系探寻大米价格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实证分析, 我们发现稻谷种植成本、面粉类消费成本与大米价格有着重要关联性, 且呈正比关系, 另外稻谷产量、农民收入、国际大米价格等都与大米价格波动息息相关, 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稻谷种植成本, 影响力最小的是国际大米价格[2]。

2) 格兰杰因果分析

关联性分析可以分析出影响大米价格波动的因素, 但要想对大米价格进行深层次分析, 则需要使用协整检验及ADF检验等, 事实表明, 各影响因素对大米价格有着深入影响, 且呈现出显著的协整关系, 其中稻谷种植成本和大米价格有着格兰杰因果关系, 稻谷产量是引发大米价格发生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也就是说大米价格易受稻谷产量的影响, 但稻谷产量受大米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小, 并非大米价格波动的格兰杰原因。

3) 影响大米价格波动的定量分析

我们可以依据大米价格波动实况建立科学的多元回归模型, 对大米价格波动进行定量分析, 通过定量分析, 我们得出:在影响大米价格波动的众多因素中, 稻谷种植成本的影响最为深远, 也就是说稻谷价格波动对大米价格有着决定性影响, 是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前期阶段, 稻谷产量相对较多, 且增长速度快, 这就决定了大米价格会有所上涨, 所以面对稻米市场供给的大米数量过多的情况时, 政府应实施粮价调控, 保持稻米价格的相对稳定。同时, 前一期大米的销售价格对当前的大米价格也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呈反向变化关系, 究其缘由, 前一期大米卖出较高的价格, 很多农民为例赚取更多的利益, 会加大稻谷种植量, 提高市场供给, 大米过多, 自然会影响当期大米价格, 为了销售出大米, 只能适当降价。

2、解决对策

通过实证分析, 我们发现我国大米价格波动存在显著的集簇特征, 当期大米价格易受前期价格影响, 且这种影响较大, 持续时间较长, 与外部因素相比, 国内因素对大米价格波动的影响更大;同时我国大米波动还展现出非对称特点, 在大米市场中, 价格上涨更易促使市场波动。当前, 大米价格的波动情况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大米价格的稳定, 本文提出几点解决对策:

1) 对大米价格市场产生机制进行完善

我国应依据大米市场实际发展情况建立完善的价格体系及市场体系, 保障各环节的有效进行, 如稻米收购、稻米销售等, 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作用, 利用市场价格合理引导大米生产者、销售者, 避免出现国内大米价格与国外大米价格相差甚多的现象, 从而保持我国大米价格的相对稳定。

2) 加大国家监测大米市场的力度

目前, 大米价格波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国家应主动加大监测大米市场的力度, 进一步了解大米价格波动原因, 并对大米价格的特殊波动进行监测。由于大米价格波动存在显著的集簇特点, 国家在关注当前大米价格波动的同时还要从长远的眼光看待大米发展, 对其价格进行预测, 为大米市场的稳定发展铺垫良好的基础。

3) 合理监督管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在农业生产中, 农资是必不可少的投入, 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价格高低对农民实际生产成本有着决定性影响, 进而对大米种植及销售价格产生影响, 所以, 政府应加大对农资的重视程度, 将其价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从而推动农资价格稳定运行。

4) 保障大米品质安全

大米品质对大米销售有着直接影响, 提高大米品质是保持大米价格相对稳定、推动我国粮食事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 首先国家应在水稻科研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最大限度地培育出品质优良的水稻品种;其次应加大对各环节的监控力度, 如稻谷生产、加工等, 保障各环节的有效进行, 保障大米品质安全。

三、结论

总而言之, 对我国大米价格波动进行实证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仅有利于保持大米价格的相对稳定, 而且有利于理顺大米价格产生机制、提高大米市场调控合理性。需要注意的是, 对我国大米价格波动进行实证分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我国政府大力支持, 结合大米市场实际发展情况进一步寻找大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 以此制定合理的应对对策, 从而真正推动我国大米市场稳定长久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我国大米市场发生了新的改革, 大米价格出现波动, 究其缘由, 大米价格易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关政府部门实施的宏观调控对策并未取得理想的成绩, 有时甚至还起到了反作用,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米市场化改革, 所以如何保持大米价格的相对稳定是我国政府需要认真对待的重点工作。

关键词:大米价格,波动,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 周洲;李光泗.我国大米价格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 (03) .

上一篇:新产品企业经营论文范文下一篇:中小型企业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