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设计论文范文

2023-09-17

字体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文章旨在考察近年来国内艺术设计领域出现的个体字体设计师群体的师承等关系,分别揭示探讨了个体字体设计师的师承关系、生存现状、存在问题、可持续发展对策,此外,他们的交往关系以及实践路径对于字体艺术实践所发挥的不同层面、方向的作用。希望以此勾勒出他们得以生长的现实环境与条件,其所在的社会文化场域中的位置。

关键词:数码化 群体现状 问题 对策

引言

个人字体设计师的涌现是近年来设计界出现的新现象。设计学界对此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但是他们的出现犹如一股清流,使得字体设计师从特别边缘化的位置逐步走向公众的视野,也让字体设计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气与活力,这对于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等相关专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个人字体设计师,又可称为独立字体设计师,笔者认为,他们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设计工作基本独立完成,不依托一些大型的字体设计公司或者平面公司,有些甚至是跨专业来研究设计字体;二是其字体设计行为一般是其副业,大多是利用工作之余完成;三是其作品一般实现了商业化运作,也就是说其设计成果已经具备商品的特性。

所有的设计师群体及其作品不可避免受制于思考方式以及模式手法局限。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非主流抑或边缘化的对过往设计文化模式的反抗,具有深深的“实践反思”的意味。

完整审视过去十几年来的个体字体设计师及其设计行为,存在诸多困难,总体数量上的惊人爆发,这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经济发展、出版业繁荣、电子设备普及的深刻影响。个体字体设计实践作为非主流话语到处蔓延。

二、设计行为:字体设计是一项整旧创新的创造性工作

字体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一种字体的出现即是时代表情的呈现,一种独特的格调,也是一种设计态度。大众日常生活以及价值观都会受到字体潜移默化的影响,随时会触发我们心底的记忆。当下人们所生存的环境中,由于电子设备的普及,每個人使用者都可以依据自己的爱好去挑选字体,也已经成为生活的常态。

设计师与设计行为之间产生双向互动,前者是设计的主体,掌握艺术知识与设计技能,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后者是设计师传递设计观念的活动。“设计必定会反映出设计师的艺术倾向、文化倾向和心理倾向”。

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数码化的情境下,我们不能将个人字体设计师的设计行为简单化看待,一是通过对古代活字印刷字体进行当代化改造,以适用当下数字化生存的需要,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担当与传承;二是对文字进行空间、结构、色彩等方面进行视觉范式的转变,以传播更为有力丰富的信息,使传播行为与过程更为有效;三是文字“作为文化的艺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本身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这样一群不足10人的群体,从事的是一项神圣的事业。

字体设计师齐力指出:“当设计师看到自己设计的字体出现在各种场合,逐渐被大众所接受所运用,心中会感到无比的欣慰与快乐”。

三、现状:个人字体设计师——一个松散的设计群体的呈现

(一)从设计草根到明星的角色身份转变。

从本质上说,是视觉传达设计或平面设计等设计师群体中的组成部分。独立字体设计师的数量少,他们在全球化以及时代的变革中发现自己是小众,并却认同这一身份,同时又以此为人生的设计理想支点,扮演着英雄角色,所以他们在商业设计社会面前经过历练与自身的院校推广也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

(二)古籍字体与现代设计理论是个人字体设计师设计的思想酵母。

近20年来,西方哲学观、文化观以及设计观的多次转向,促进了设计领域的变化与发展,“历经第三次技术革命洗礼的各种设计观念在中国广泛传播”。如形式设计思潮、人文设计思潮等就具有深刻启示性。

1.西方现代设计理论及其设计师对国内个体字体设计师的影响。字体设计是现代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石,其设计思想是与现代设计理论一脉相承的,个人字体设计师在专业学习的道路上难免受到其熏陶,并最终实现理论自觉。此外,拉丁文字体设计师及其作品,在信息化的传播中被国内字体设计师所借鉴与吸收,成为其知识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可以从他们的字体设计作品中得到印证。

2.日本字体设计师及其古籍字体设计公司对国内个体字体设计师的影响。日本的现代平面设计,受到国内设计师的追捧与膜拜,既有均地处东亚文化圈,文化中具有诸多相似性的缘故,如日本的很多设计师热爱中国书法,同时也做了大量的日式汉字设计的实践,亦有地缘上的空间距离短,设计传播速度相对较快,如日本国内艺术学校有大量的中国留学生或者访问学者等,他们将字体设计的资讯能够快速翻译传播到国内。

此外,日本还有数量颇多的字库设计公司,这些公司中很大一部分对汉字印刷体进行了大量数码化的尝试,并最终输入到中国,这成为国内个人字体设计师的又一知识资源。

3.数码技术变革对国内个体字体设计师的影响。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传播对数码以及网络的依赖愈来愈强。这也成为年轻一代字体设计师的工作方式,它们具有效率高、传播快、发布容易等特点。之前,字体设计师陈嵘指出:“在媒介日新月异的时代,屏幕显示、软件界面等领域与字体的设计关系还没有得到充分研究”,个人字体设计师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社会需求,已经陆续开发出几十款适合屏幕显示的字库字体。

4.日常文化变革对国内个体字体设计师的影响。也就是说,设计师要增强洞察力,将自身的体悟,在字体设计实践中表达出来。

(三)培训班、互联网平台等是其自我设计理念与作品营销传播的重要途径。

字体是字体设计师和自己、受众之间互动沟通的平台。郭庆光指出“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是一种信息共享的活动。个人字体设计师在从事设计探索与商业设计的同时,也借助现代传播媒介积极地营销自己,这既有物质需要上的考量,又把它作为塑造个人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传播途径之一是运用新媒体。新媒体,即是基于数字化技术,以电脑、手机或其他终端为载体,以互联网为传播平台,打破了个人传播与大众传播界限的互动性很强的传播形式。大部分的设计师都采用微博、博客、APP以及微信等平台,宣传自己的设计作品,但是这样的传播基本都是碎片化的,很难让受众形成整体的印象。

传播途径之二是运用网络传播。网络传播集合了报纸等大众传媒的特点,是人际、群体和大众传播的整合,是一种多层面的大众媒介。具有数字化、交互性、检索便捷等特点。他们通过创立微型网站,将自己的字体作品以及已经被商业化使用的讯息传播出去。

传播途径之三是开办字体设计培训班。这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一种直接的方式,通过练习命题、教师示范、作品修改、学习评价等阶段。它可以将设计经验有效实现地传递给字体设计爱好者。它又分为网络直播与线下培训两种类型。

传播途径之四是参与国内外字体设计竞赛。设计竞赛是检验自己设计能力的试金石,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激励设计师坚持不懈地在字体设计领域勤奋耕耘的动力来源。可以快速地受到同行的关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力,而这可以促进商业设计实践的成功。

传播途径之五是参加各种字体设计论坛。字体设计论坛一般是由艺术设计院校、字库公司、个人字体设计师受邀参加讲座交流的一种互动方式。他们通过这样的交往,开阔了设计视野,对于字体艺术实践的促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个问题,笔者将另撰文讨论)。

传播途径之六是出版字体设计作品集。少部分的字体设计师会主动出版自己的实践成果,部分书籍俨然成为设计院校学生临摹的范本,成为学生们从事专业实践的启蒙读物,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四、问题:个人字体设计师职业发展与设计实践中的现实困境

(一)字体版权意识薄弱。国内个人字体设计师数量少并非偶然,成熟强大的字库公司的崛起和侵权活动的频繁发生压迫了他们的生存空间。字体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早已出台,但是在实践普及层面,民众对于版权的尊重意识依然较为单薄,整个市场的良性循环还有待各方的共同努力。没有版权收入,个人字体设计师的工作困难重重,一般只能将其他的收入作为字体开发经费,这既造成了生存的困难,在精神与心理上也颇受打击。所幸,随着社会的良性发展,一些用户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俊雅和尚雅自发布以来,“两款字体在微博上传播迅速,购买版权的订单纷至沓来”。

(二)造字基本功不足。有道是人怯马弱,不习之过。“在这些字库公司之外,几乎所有的参与造字都存在严重的造字基本功问题”,设计同行对此早有讨论,造成这种问题,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原因:一是个人字体设计师在学习过程中基本没有受到传统造字程序的严苛训练,基本是个人独立探索的结果;二是单字设计基本看不出问题,但是如果是字库设计或者是段落字词设计,因为字与字之间的对比关系,如果仅仅关注造型,而忽视字重、重心等很容易造成不协调的后果,影响到视觉传播;三是传播媒介变化的影响。过去的字库设计、美术字设计,基本都是通过印刷的方式呈现,而信息社会是通过电子媒介传播,显示技术的发展对其有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一个字一组词,同样的属性设置,印刷效果与电子显示效果区别明显。

(三)设计实践与设计理论研究的失衡。设计师始终面临着知识资源和智力资源的拓展问题。笔者经过长达三年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发现,国内的这群独立字体设计师,均是从“技”角度的,对于技术方法进行研究,而基本忽视从“道”的角度对字体设计的理念和文化探求,这可以从他们至今没有出版过一本字体设计理论书籍,甚至连专业理论文章都基本没有发表过而看出。设计理论的匮乏是不能被遮蔽的问题。

五、对策:国内字体设计行业良性发展的保证

如要实现国内字体设计行业的良性发展,特别是个人设计师群体能够在字体行业继续沉淀,实现持续设计探索的梦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独立字体设计师要不断从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设计活在生活里,生活滋养着设计”。除了征用西方、日本设计理论外,设计师还必须从中国文化中汲取营养,以此将字体设计作品的面貌多样化、丰富化;同时,还必须增强理论自信,尝试对西方设计理论的中国化、当代化改造,建构自己的设计理论体系。

(二)加强字体设计师与设计院校师生的互动频次。这里主要指的是设计院校的字体设计实践教学,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学习字体设计的新方法新形式,可以邀请个人字体设计师兼职授课,在系统的课程教学中传授设计经验。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一定的设计技巧,这对于他们以后职业化道路的发展既增强了自信,又能快速融入到商业实践中。此外,也可以帮助个人字体设计师的实践更成熟,更有利于中国个人字体设计师队伍的壮大发展。

(三)加强与成熟的字库设计公司的合作。这里主要指的是上文论及的版权问题,字体设计师由于自身力量单薄,在受到侵权时,维权费时费力。所以,可以以自由设计师的身份与字库公司或大型设计公司合作,将自己的设计版权转移给它们,直接获取经济收益,这样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设计公司也可以把成熟的设计经验与方法传授给个人字体设计师,这样也可解决造字基本功不足的问题。

(四)将个人字体设计师的作品系统化整理出版。信息传播的多元化,人们尽管早已跨越数字化鸿沟,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巨大化和复杂化,其精力、注意力十分有限,导致字体设计师在接收海量信息时困难重重,对字体设计的发展面貌难以形成完整的印象,不利于专业学习与行业的健康发展。

結语

个人字体设计师,多数人读过或者自学过平面设计专业,汲取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等诸多营养,他们热爱文化和现代科技,其字体设计作品堪称是设计、文化、审美融合的结晶。他们成功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守设计精神,默默耕耘在字体设计行业,目标就是要把国内的字体设计的数量与质量提升到更高的文化层次。他们的出现,对国内字体设计师的发掘、培养、生存、发展以及对设计学院的字体设计教育产生定会产生裨益。

字体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汉字书法是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其更加应该承担起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因此,中学教师应该对书法美术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书法美术教学的有效开展,促使中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汉字的艺术美,促使其对书法美术教学产生足够的兴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书法美术教学中,从而实现书法美术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高。其中,情境教育主要是创设实际情境,将教学的知识融入实际问题中,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书法美术鉴赏能力。

关键词:书法美术 中学 情境教学 鉴赏能力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1.030

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都还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情境教学模式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情境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渗透书法艺术,可以让传统文化走进生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成绩,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本文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和借鉴,也希望给书法艺术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方向。同时,书法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科目,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书法、理解书法,掌握书法技巧。中学教师作为情境设计者,教师要提高素质,增强情境创设书法艺术氛围,转变教学理念,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书法艺术渗透到中学教学中,设计多样化的情境,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

一、书法艺术在中学教学中渗透的现状

1.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新《课标》的背景下,素质教育在我国不断渗透,但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在这样的基础上,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会将学生的笔试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从而忽略了书法艺术的教学。实际书法艺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以教学素材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性,这也是影响书法艺术教学的重要因素。

2.忽略了书法艺术的重要性

中学教学中,书法艺术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仅仅是教学中有书法艺术的应用,其他学科中,也需要应用到书写。中学是教育启蒙的阶段,所以中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书法艺术的重要性。

3.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无论是学习还是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的位置,所以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书法艺术融入中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忽略了这一点。书法艺术融入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活动仅仅只是停留于表面,甚至只是简单地带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就失去了教学的根本意义,也违背了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

二、书法美术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生活也逐渐呈现智能化趋势,特别是随着互联网领域和计算机软件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更多地接触到电子文字,更多地在智能手机和电脑上打字,更少地进行书写。中华民族的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之一,书写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个人的内在魅力和素质修养,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沉淀的文化价值,其中包含了不同的意义和情感。

1.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书法美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作为当代学生,每一个人都有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在教學中融入书法美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于中学生的教学,除了文化教育之外,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中融入书法美术,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从长远的角度分析,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象征,也是精神财富。所以传统文化需要当代国民去弘扬、去传承,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在中学阶段渗透书法艺术,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能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多元文化不断发展,我国社会文化不断受到冲击,在这样的基础上,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我国社会文明的构建。

3.可以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课堂教学主要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主要以书本的理论知识为主,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单一,还枯燥。中学生正处于一个求知欲强的年龄,长时间的影响下,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这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不利。在教学中渗透书法艺术,教师可以把多媒体设备很好地利用起来,结合有这些意向的图片设置一些动画声音进行情境的再现,可以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生动、丰富情境的刺激下,感知力与想象力都可以得到极大的拓展,这对于学生的精神文明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4.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为了让人们对汉字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中华传统的语言文化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在中学学习中,就需要加入书法练习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汉字的感知,进而学习到更多的语言文字提高书法学习水平,同时还可以加强中学生对事物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书法美术鉴赏能力。

5.提升学生的心境

书法练习是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在中学学习阶段开设书法练习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除此之外,中学阶段的学生面临的升学压力较小,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书法练习中,这也能够为今后学生的语言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书法练习,学生的心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能够更加沉稳理智地应对问题,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三、创设情境提升书法美术鉴赏能力的策略

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重视时代发展

由于我国长期局限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使学生将学习重心都投入到课本知识学习中,课程中也没有开设书法练习内容,并且书法也不属于学生的考试范畴内,这就导致教师和学生对于书法练习缺乏必要的关注。从现在的教学改革要求出发,教师需要摒弃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对书法美术教学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对书法美术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借助优质的教学手段将书法练习贯穿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书法美术燃起学习的兴趣,共同认识到书法美术练习对教学和学习的作用,不仅仅是练字这么简单。时代在变化,书法也不仅仅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专属,学生进行书法练习的必要性也需要得到重视。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在创设情境教学时,重视时代变化给教学带来的挑战,不能够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其学习特点,这就需要教师要与学生保持沟通,了解学生内心想法,才能够在制定书法教学内容时有参考依据,才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补充自身的书法知识储备,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更好的引导作用。

2.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所以中学教师在书法美术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有个很好的导入教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可以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因此,要利用情境教育加强书法艺术在教学中的渗透,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于书法的学习兴趣。情境教育模式下,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首先,任课教师在开展书法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创设教学情境。书法美术的相关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借助多媒体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具体的展示,这样可以让学生真正地融入情境教学的活动中,不仅可以促使书法美术教学更加的直观和真实,增强中学生对书法的直观感知,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中不同寻常的视觉呈现效果,有效地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中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促使中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其次,任课教师还可以为中学生创设沉浸式的书法美术教学情境,例如,任课教师可以将一些比较优秀的中学生书法作品张贴在教室墙上、过道上,甚至也可以在教师的办公室张贴。以此利用周围的环境对中学生进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中学生对书法的学习兴趣。最后,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集中在书法美术教学课堂上,这是有效激发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任课教师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前,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互动来有效地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书法美术鉴赏能力。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书法作业,但是对于学生的书法作业,教师一定要及时地进行批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创设书法美术教学内容情境,提高书法美术教学质量

中学书法美术教学需要制定较为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才能够适应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但是由于每节课堂的时间有限,这就增加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同时也是一项决策的挑战。中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十足的活力,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选取书法美术教学内容时,一方面需要满足部门制定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又需要符合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这样才能够使书法美术教学发挥出最佳的教育效果。

出于这些因素的考虑,中学教师需要在备课阶段,对书法美术教学课本进行深入的研究,从大量的书法练习素材中选取最为有效的教学内容,既能够通过这些书法练习,使学生对汉字组成结构有直观的认识,进而形成分析汉字结构规律的能力,又要帮助学生在练习书法时了解到汉字蕴含的实例由来和书法的基础知识,极大地扩大中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书法美术鉴赏能力。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大纲还需要包括培养中学生观察能力、临摹能力和鉴赏能力,教师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能够通过阶段性的观察,进行摹写练习,学习到汉字正规的书写形式。

4.深入情境,让学生体会书法中寄托的感情

新课改下的有效情境创设应该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情境生成学生学习的素材、问题。中学生本身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所以中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渗透书法艺术,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书法家的故事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在故事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书法艺术。情境教育模式下,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模式进行教学,这也是深入情境的有效策略。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教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进行探究,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更好地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书法艺术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可以将教材中的知识和书法艺术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角色扮演的模式让学生体会书法艺术的魅力和其中寄托的感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解一些书法艺术知识,这样既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也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可以为后期的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5.结合生活教学

美术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的广泛,书法艺术也来源于生活。中学书法美术教学中应用创设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中学书法美术的学习质量,还会促进中学生想象力的开发,激发其学习书法美术的兴趣,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书法美术教学课堂。所以书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渗透实际生活,教师可以结合生活进行教学。

以“家庭作业”为例,现阶段,我国中学生的家庭作业都是采取手写的形式,一份工整的作业不仅象征着学生的学习态度,还展现了写字人的心理世界。“见字如见人”这句话就充分说明了书法美术的重要性,在中学书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在家庭作业安排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书写家庭作业需字迹工整。因为客观因素,一开始的时候学生会觉得难度比较大,但只要经过长时间的坚持,一定会有明显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定期开展校园书写文化,书写文化也是一种艺术活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自己擅长的书法去参与比赛,像毛笔字、硬笔书法、简体书法等,都可以作为教学的依据,这也是在中学教学中渗透书法艺术的重要策略。

6.完善书法美术教学评价情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书法美术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要想不断地完善中学书法美术教学模式和提高中学生对书法练习的兴趣,就必须要对完善书法练习的评估制度。书法美术教学评估是建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学素养的基础上,那么整个评价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是引导作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书法课堂上需要积极进行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学习,这些过程都是需要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这是对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补充,能够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评估的内容需要具备全面性,不能够局限在字体的工整上,还需要展示出学生在书写时的感情投入和思想表达。只有这样,书法教育评价才具有有效的实施价值。

通过上述的内容可以得出,书法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重要教学内容,中学教师在开展情境式书法美术教学工作时,必须意识到书法美术教学的重要意义和对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情境教学的特点,将情境教学理念充分应用在书法课堂中,主动吸纳教育教学实践中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有利于学生创新学习的新方法、新成果,不仅仅可以提高中学生对汉字的认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汉字的演变过程和内涵意义的认识,燃起中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参考文献:

[1] 朱娟红《在问题中生成,在问题中发展——刍议中学课堂中有效实现书法艺术融入的策略》,《中学科学(教师版)》2020年第4期。

[2] 金梅《中学书法课堂教学的现实困境与解决策略》,《中国教师》2020年第12期。

[3] 邹琳《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中学书法美术教学方法探究》,《江苏教育》2020年第93期。

字体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次研究的主题是探讨视觉传达视角下对字体设计的相关工作内容,希望能够保证具体设计工作开展的科学性和创新性。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对各行各业提出的新要求,重视对设计理念层面的构思创新,以视觉传达的模式实现对具体工作的梳理,能够满足文字字体形态涉及重要需求,促进设计工作质量升级。本次研究针对二维字体的设计工作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可能还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不断地完善。

关键词: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字体设计;研究

0 前言

伴随社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平面设计的工作内容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和认可,通过二维设计的理念进行文字形体和图片的设计,能够展现出信息技术工作的高速工作效率,还能够保证对文字文化传承的基础,能够在实际的设计工作过程中展现出文字设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目标,进而保证视觉传达工作的质量升级。革新后的文字形态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也是本次研究的重点。

1 视觉传达中二维字体设计

在传播信息的过程当中离不开文字元素的支持,本次研究就针对二维的文字字体设计进行相关的研究,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字体设计重要性的基础上进行平面设计内容的探究。平面信息的传播需要有文字多元化设计的支持,因此,文字的字体成为支持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是展现思想交流的重要文化元素特征内容。在视觉传达的工作需求当中应用二维的字体设计,能够满足精神层面文化交流的重要目标,也是发展传媒工作的重点内容。[1]

1.1 二维字体的视觉传达

所谓的二维字体就是通过平面的途径进行信息展示,在传播信息的过程当中构建一个平面的展示平台,凭借对二维空间设计的构想形成一种理想层面的信息传播目的。二维的设计平面上存在多个独立的信息点,每个信息呈现都具有其特征性,同时也需要点、线、面的充分结合与应用,在平面的范畴内进行参数的计划和应用,促使整体平面信息传递的元素支持,以符合的字体和图像支持二维平面的生成。在平面范畴内设计使用二维模式文字结构,通过对字体的应用设计和对图形的编辑,能够满足实际的文字与图形的结合需求,并且能够通过创新的工作发展需求。文字是体现国家文化发展及传承的重要符号,积累上千年文化的文字符号体现出深刻的文化气息,以及劳动人民发展过程中的情感积淀。为了能够满足人们交流与沟通的需求,我国社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创新和改革文字的表现形式,为了更好地展现出文字的意义和内涵,通过二维空间的设计能够实现对整体语言体系的表达需求。从视觉观察的角度进行语言文字的描述和表达,需要科学的设计和情感的渲染,以此达成平面设计的终极目标。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对于文字字体形态及结构的设计,希望能够在良好的创造氛围下实现对文字功能的应用,满足实际的设计需求。[2]

1.2 字体结构和编辑图形

创新发展的平面设计内容将传统的文字使用模式进行升级,结合了书法的相关内容进行文字和图形的有效结合,希望在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文字字体的处理,满足实际的信息传播吸引眼球的需求,并且在广告信息传播的过程当中进行字体结构的设计和调整,为符合与文字相搭配的平面信息传播方式进行二维空间的设计,使用编辑图形的方式进行文字结构的改革与创新,满足实际的视觉审美需求。文字的字体结构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图形,只是这种图形的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要求和标准,首先应当在人们常规理解的范畴内进行文字的字体结构的设计,其次,应当满足实际的文字表达信息需求,清楚的展示文字的意思和内涵。传统的文字设计关注的只是简单的点、线、面的连结,而创新后的文字平面设计更加重视对多元化元素的应用,不再将文字简简单单的划分为一种符号,而是希望文字的字体结构成为一种视觉传达的途径,在途径当中呈现出良好的设计理念和品位,并促进信息传播和交流互换的目的。

1.3 字体形态和编辑图形

传统时期利用毛笔进行文字的书写,后期伴随时代的发展,形成了硬笔书法的书写模式,不同工具书写出的文字也呈现出不同的形体变化特征。根据当下文字书写的形式进行不同状态下的文字形态分析,能够发现其动静结合的特点,与传统文字形态比较具备更加丰富的元素融合特征,也促使文字的表达更加生动。针对我国文字产生和发展的背景进行分析及观察能够发现,不同的社会元素促进文字形态发生变化与革新,灵活的思想意识奠定了文字形态变化的深刻内涵,从形态上进行观察也能够发现,文字具有象征性和传递内涵意义的价值,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文字形态的创新,以视觉审美效果角度进行观察,可以掌握文字作为符号发展的重要内容,并且能够通过人们实际的视觉感受强化对文字形态的设计需求。辅助增加图形的编辑工作内容,也能够展现出文字的艺术美感,成就一种新的文字形态发展体系和模式,促进二维设计的视觉感受及体验。

2 创新视觉传达中的字体设计

完善视觉设计的工作内容需要认识到视觉设计工作的重要性,针对实际的设计工作进行细节的探究,保证具体工作开展的科学性和完善性。从创新的角度进行思考,不难发现文字设计对于二维平面设计的视觉传达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效果,能够满足实际的设计需求,在具体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实现对文字表述内涵的追求,并且能够促进二维视觉传达工作具备其艺术价值和内涵属性。现代二维平面的设计工作需求得到文字和图形双方面信息的支持,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将两种元素进行完美的结合,保证实际平面设计工作的质量优化需求。采取具有内涵和创新意识的文字形体设计,需要呈现出时代的进步意识,能够在信息传播的过程当中提升其时尚的潮流体验感觉。文字形态的设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平面设计工作内容之一,在进行文字设计的过程中还应当考虑到具体设计过程中文字形体与图形的配合需求,达成一种高度的融合才能够更好地吸引大众视觉审美的追求,成为信息传播的焦点。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创新的理念实现对文字和图形的结合,促使两者在信息传播过程当中具有高度的配合默契,能够成功的展示出文字作为二维信息传播的视觉传达作用效果。当下社会发展提出了信息传播工作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希望能够以高效率、高质量的文字设计呈现出良好的信息传播价值,并且能够一种人们思想和精神层面交流的重要通道,成就文化层面的交流需求,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根基作用。[3]

3 结语

综合上述研究内容进行切实有效的分析、探讨和总结可以发现,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进行设计工作的体制革新,在具体设计文字形体的过程当中进行相关设计内容的研究和分析,重视对视觉传达效果的质量提升操作,结合文字与图片设计的整体理论,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希望能够通过良好的视觉审美感受提升思维创新的发展意识,在实际的设计工作过程当中进行二维设计工作的质量升级,达成信息传播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赵平垣.管窥台湾视觉传达设计的现代性转换——从概念与理念的角度[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102-107+114.

[2] 毛小平.我国传统笔墨元素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融合与重构[J].美术教育研究,2016(18):66.

[3] 王利支.初探中国传统吉祥童子图案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方法[J].艺术教育,2014(01):184-185.

作者简介:邱卓(1984—),女,江苏南通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家纺设计。

字体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计算机中文字体中单字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在“方正”诉“宝洁”案后成为著作权领域乃至整个知识产权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成为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的关注点之一。文章将通过相关范畴的学理分析,以明晰计算机中文字体单字著作权保护的对象、其是否具有“独创性”及创作手段是否影响其可著作权。除此之外,文章还将从司法实践中分析计算机中文字体中单字的著作权保护,包括其著作权类别归类和实践中可能存在的保护困难。

关键词:计算机中文字体;单字;著作权;独创性;保护

一、前言

“北大方正电子公司”诉“宝洁”公司侵犯其计算机单字“飘柔”一案,将计算机中文字体的著作权保护问题推到了学者和公众的面前,引起学界的注意和讨论。该案所触及的著作权问题非常深刻,对我国著作权学理研究和实践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事实上,近年来计算机中文字体的侵权现象频频发生,计算机中文字体行业也出现萎缩的趋势。可以预知的是,如果这种计算机中文字体受不到应有的著作权保护的话,那么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这种现象将更加严重。计算机中文字体、单字的著作权保护也是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对计算机中文字体中单字的著作权保护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基本范畴学理分析

(一)计算机中文字体中单字著作权保护的对象

著作权法所保护的对象,即著作权客体,是指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艺术、科学和文学领域中,具备独创性且能够以某种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对于绘画、书法等作品而言,辨别其是否属于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并不困难。然而,对于计算机中文字体及单字而言,要辨别其是否属于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并非易事。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既有写作沟通的作用,也有书写美化的功能。比如“方正”公司的倩体字是齐立在国标印刷字体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它是设计者依市场的需求而对字体外观进行艺术化的成果。然而,对于齐立等中文字体的设计者来说,著作权保护的并不是他们书写汉字的规则,著作权人所垄断的是经过高度抽象和艺术化处理后所展示出的中文字体的外观和风格。因此,如果人们在利用字体原本的涵义进行表达沟通,或者根据自身的书写习惯对汉字进行书写的话,并不会侵犯到齐立等著作权人的权利。由此可知,著作权保护的不是计算机字体中单字的字形结构和自身涵义,它保护的是经过人工美化抽象修饰后的外观,保护的是字体的“形”,而非“神”。

(二)“独创性”分析

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是具有独创性的智力创作成果,因此要判断计算机中文字体中单字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独创性”就成为判定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评价指标。以“方正”诉“宝洁”案中涉及的“倩体字”为例,该字体并非根据已有的中文字体逻辑推演出来的,也不是对现有字体的机械模仿和抄袭,而是设计者齐立在国标印刷字体的基础上,对字体外观进行重新描绘和设计的成果,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艺术取向和美观创造,应该属于一种新的创造,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有人提出,中文字体由于笔画、顺序、结构等限制,其可以发挥创造性的空间很小,很难有“独创性”。在判断一件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的时候,人们倾向于集中讨论作品“独创性”的“高低”,而不是作品“独创性”的有无。事实上,我国《著作权法》在“独创性”的问题上,关注的是“有无”“独创性”,而不是“独创性”的高低。不同的作品,其“独创性”势必有所差异,比如电影的“独创性”可能要高于绘画作品,而计算机软件的“独创性”要低于“文学作品”,这是受作者不同、心情不同、环境不同等的影响的。因此,我们在认定计算机中文字体中的单字是否具有“独创性”的时候,不应关注“独创性”的“高低”,不能觉得计算机中文字体中单字的“独创性”没有文学作品等高而否认其可以是著作权保护的作品。

固然,计算机中文字由于自身结构和笔画顺序的限制,其设计空间较小,“独创性”也不如其他作品明显,但是对于不同作品其本身的创作空间就存在不同。比如文学作品的创作空间比较大,而地图、词典等创作空间要小得多。然而,创作空间大小和创作机会多少,涉及的是“独创性”高低的问题,而不是“独创性”有无的问题。尽管计算机中文字体单字由于笔画顺序、字形结构等限制而难以有广阔的创作空间,但是设计者们仍有可能利用有限的创作空间,向人们展示中文字体的独特视觉感观。不然,人们不可能从“倩体”、“静蕾体”、“卡通体”等中文字体中看出不同的计算中文字体类型来。由此可以看出,计算机中文字体单字的设计也是有其独特之处,具有一定程度的“独创性”的。

在判断计算机中文字体中的单字是否具有“独创性”的时候,还需要清楚认识作品的“审美性”不应成为判断“独创性”的指标,更不能够取代“独创性”而成为判断作品是否受著作权保护的标准。有人提出,计算机中文字体的单字是遵循一定的规律重复设计出来的,不具有审美性,也就不具有作品性。在该观点中,可重复性成为否定作品美感和艺术价值的关键因素。然而,该观点是片面的,有规律可以重复创作的东西并不代表没有审美性,更不应该从审美性出发去判断作品是否应该受著作权保护。计算机中文字体体现的美是有规律并且可以重复再现的特征,它是人类用审美观点和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的产物,从而使得它具有大量生产和重复制造的性质。这种性质并不影响计算机中文字体单字的“独创性”,因为其背后所涉及的仅仅是“原件”与“复制品”是否都具有艺术价值的问题而已。而一件文学作品或者“美术作品”的复制品,其本身的艺术价值和“独创性”并不会因为它是一件复制品而消失,因此人们也不能由于计算机中文字体单字的可重复性而判断其不具有“独创性”。计算机中文字体单字的“独创性”与“审美性”是两个相关但是不同的概念,在著作权保护的问题上,应该以“独创性”为要件,而不是以“审美性”为要件。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法官在审理和裁判案件的时候,依据的不是作品的审美性和艺术性,这样才能确保著作权的保护不会受到个别法官的审美和偏好的影响。因此,即便计算机中文字体中的单字不具备审美性和较高的艺术价值,也不妨碍它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计算机中文字体单字与其他作品在“独创性”上存在较大的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的创作空间较小导致的。因此,在判断计算机中文字体单字的独创性时,不应该停留在字体的内部结构,而应该将重点放在不同中文字体之间的比较上。仍以“方正”诉“宝洁”案中的“倩体字”为例,由于笔画、顺序等设计特点,人们可以看出该字体犹如亭亭玉立之少女的气质与特征。又如圆趣卡通体,人们可以通过该圆润可爱的特色看出该字体天真活泼、自然浪漫的特点。再如华文行楷体,人们可以通过其抑扬顿挫的特征看出它端庄规整的特点。如果人们将这三种不同的字体放在一起,很容易就可以发现三者之间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反差,可以初步断定其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综上所述,计算机中文字体中的单字具有著作权法保护所需要的的“独创性”。

(三)创作手段是否影响单字著作权

在计算机中文字体单字的著作权保护问题上,除“独创性”之外,还有另一个备受争议的环节,那就是创作手段是否影响计算机中文字体单字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在著作权理论中,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是人类的智力劳动成果,指的是能够展现作者思维的作品。然而,计算机中文字体的创作是基于计算机技术而完成的,整个中文字体的设计和美化过程都离不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参与。因此有观点认为,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参与作品的创作违背了著作权法保护的原意,不应该获得著作权保护。此种观点实际上是曲解了著作权的一般理论。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对于计算机中文字体的创作来说,就类似于人们在画画作、写书法时所用的笔,都只是一种工具,充其量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是比笔更加高级和高效的创作工具罢了,并不妨碍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举一个更为直观的例子,比如漫画家利用计算机创作漫画,难道说漫画家借助了计算机,其所创作的漫画就不受著作权法保护吗?显然,这是一个谬论。对于计算机中文字体而言,其设计过程虽然有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介入,但是计算机中文字体可能产生的风格、外观等都是在设计者的掌控范围之内的。尽管在设计过程中,计算机都有参与,但是它没有办法自主影响字体的外观和设计构思,既不可能产生艺术风格不同的单字也不可能产生完全相同的单字。因此,借助于计算机完成中文字体的行为并没有改变作品的属性,其仍然应该属于人类智慧的劳动成果,体现出了作品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刘春田教授认为“创造不同于劳动,知识产权保护的是创造而不是作为技艺的劳动”。从此观点出发,包括“倩体字”在内的计算机中文字体都是设计者从最初的字稿开始逐字输入计算机,再利用计算机进行修正和拟合的,这一切行为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该过程是设计者在手稿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对字体进行美化修正的过程,是独特的。在此过程中,尽管中文字体转移到相关的成品软件上,但是软件只是计算机中文字体的一个载体,并未也不可能改变原始作品的创造价值和独特属性。至于普通民众在使用相应的输入程序拼装单字的过程,已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只能属于有规律的“劳动”。此种劳动,既不包含任何智力创造,也不会增加计算机中文字体的创造属性。这就好比雕塑模具浇注厂里的劳动者,无论怎么样努力去浇注模具,也不可能浇注出“作品”,因为模具的著作权是属于模具的雕塑者的。因此,决定某一物品能否成其为作品,应该从其原始的性质去判断,而不是从后续人们的重复性劳动去评判。所以,生产手段并不影响著作权法对作品的保护,因为著作权法对作品的保护取决于作品是否具有创造性的劳动。

三、计算机字体单字著作权保护归类

如果说计算机字体单字具备受著作权法保护的要件,那么将其归为何种类型进行保护更为科学则成为一个实践中的新问题。

(一)从我国法律规定的角度

我国《著作权法》和其实施条例中规定,“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由此规定可以看出,一个物品要成为“美术作品”需要具备三个要件:第一,该物品必须是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第二,它必须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最后它必须是一个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品。首先,计算机中文字体,它是由竖、横、撇、捺等线条构成的,自然符合“美术作品”的第一个要件。其次,计算机中文字体,比如“倩字体”、“圆趣卡通体”的目的就是创作出一些区别于其他中文字体,更具特点、更美观、更有艺术价值的字体,因此它也符合具有一定审美意义的要求。最后,计算机中文字体是通过线条,依据一定的顺序和结构来展现艺术性和审美性的。因此,从法律规定的角度而言,计算机中文字体应该属于“美术作品”。“美术作品”有绘画、书法、雕塑和其他形式,那么计算机中文字体应该属于何种类型的“美术作品”呢?本文倾向于认为计算机中文字体应该属于书法作品。以“倩体字”、“圆趣卡通体”等中文字体为例,它们都是运用书法的形式,利用线条、依据新的外观和形式来展现字体字形结构的运动规律,从而使公众感受到这些中文字体单字的韵味和审美性。因此,计算机中文字体实际上是书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只不过借助的工具不是笔而是电子计算机罢了。它与书法一样,同样需要创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审美观,将视觉和空间完美地整合在一起。综上所述,将计算机中文字体单字视为“美术作品”进行保护是完全符合“美术作品”的特征要求的。

(二)从实践的角度

尽管对于计算机字体作为何种作品进行保护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从国内外的司法实践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线索。比如,美国将字体上有装饰图案的计算机字体作为类似于“绘画、雕塑作品”进行保护。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也存在将计算机中文字体当作“美术作品”进行保护的案例。将计算机中文字体单字视为“美术作品”进行保护并非无资可鉴。然而,将计算机中文字体单字作为“美术作品”进行保护,在实践中可能面临两个问题,那就是“展览权”和“署名权”的问题。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美术作品”享有“展览权”,而如果将计算机中文字体归位“美术作品”的范畴的话,那么当使用者将印有该字体的商品上架销售的话,是否侵犯了作者的展览权而需要额外授权。另外,如果将计算机中文字体视为“美术作品”进行保护的话,著作权人署名权的行使也是一个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是不是每个商标或者产品包装上的中文字体都需标明著作权人。幸而,这两个问题并非难题,在我国《著作权法》第十八条中规定“美术作品原件所有权转移,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此规定可以用来排除计算机中文字体单字展览权的适用。对于署名权的问题,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规定“使用他人作品的,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由于作品使用方式的特性无法指明的除外”。该规定明确地提出了两种解决署名权的方式,一种是著作权人约定,另一种是使用方式特殊,比如将计算机中文字体单字用于商标的时候,可以因使用情形特殊无法指明作者而不指明。因此,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展览权”和“署名权”的疑虑都有相应的规定可以避免,不妨碍将计算机中文字体单字作为“美术作品”进行保护。

四、结语

计算机中文字体单字与书法作品类似,都是汉字书写艺术的一种表达形式,当字体具有一定程度的“独创性”的时候,并且能够让人们从观念上与字形、字义相分离的情况下,能反映作者的创造性和审美性,就应当受到著作权的保护。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市场结构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也势必会给产业造成意义非凡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计算机中文字体提供更加有力的、更加实际的著作权保护,以维护和促进计算机中文字体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从而也为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营造更加健康的市场氛围。

参考文献:

[1]雷炳德.著作权法[M].张恩民,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2]索来军.方正告宝洁侵权:字体与字库著作权保护?[EB/OL].http://www.ppsj.com.cn.,2012-07-28.

[3]李明德,许超.著作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4]韦之.著作权法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海淀区人民法院.北京市海淀区(2008)海民初字第27047号民事判决书 [EB/OL].http://www.law-lib.com/cpws/cpws_view.asp?id=200401522153,2014-06-15.

[6]陶鑫良,袁真富.知识产权法总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7]刘春田.知识产权制度是创造者获取经济独立的权力宪章[J].知识产权,2010(06).

[8]丁丽英.实用艺术品纳入著作权对象的原则[J].厦门大学学报,2004(06).

[9]郑成思.知识产权——应用法学与基本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0]Jacqueline D. Lipton. To @ or not to @? Copy-right and Innovation in the Digital Typeface Industry[J].U.C. Davis L. Rev.2009 (43).

[11]吴伟光.中文字体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国际公约、产业政策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影响与选择[J].清华法学,2011(05).

[12]崔国斌.单字字体作品和字库软件可能收著作权保护[J].法学,2011(07).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字体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数字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文学艺术。对标志设计的风格演变进行了阐述,探讨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标志设计的发展呈现出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主体特征的数字化时代的新趋向。现代标志设计的新特征:标志设计越来越多地向纯字标发展,标志设计呈现出立体的多维空间,标志设计日益凸显民族特色。

[关键词]标志设计 风格 发展趋向 数字化

数字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文学艺术。在数字媒体技术的有力推动下,标志设计艺术的内涵与外延都产生了变化,人们的思路、意识、观念、审美等也都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改变,人们已不再仅仅追求传统的、大众的视觉表达,而是在艺术设计的实践中探索这样那样的新的视觉语言。

一、标志的简述

何为标志?标志是一种有着象征内涵和意义的信息符号,就是用准确而特定的文字或者图形,利用某种媒体技术展现出来,标识事物某种特征的视觉符号。标志不只具有单纯的标识和识别的作用,它还具有性质、目的、内容、情感等特点。当今时代,随着“地球村”的出现,公共符号、国际标识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在世界各国的广泛普及。当下,标志设计已经在社会的所有领域之中被普遍应用,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产生着独到的意义和影响。

二、标志设计特征的历史演进

(一)工业革命之前与“工艺美术”运动时代的标志设计特征

在18世纪工业革命之前的标志设计当中,主要的是以手工业为中心的设计。这个时期的标志设计还没有出现细致的分工,标志设计人与标志制作人常常是同一个人,而标志设计的服务对象也常常是贵族阶层的名流和权贵。社会层面中支撑整个标志设计工作的基本是皇室、贵族、教会和新产生的资产阶级人群。而位于社会底层的平民大众是不会尊享到标志设计的成果的。因此,为了使贵族阶层满足荣华富贵、显示高贵地位的心理需求,标志设计就自然而然地显示了奢华、做作的时代特征。

(二)新艺术运动与装饰艺术运动时代的标志设计特征

新艺术运动产生的原因,是人们对于19世纪充斥欧洲的繁复做作的维多利亚设计风格产生了强烈不满。这个时代的标志设计特征是借鉴东方尤其是中国的艺术,对矫揉繁琐风格的反对。基于对手工艺的爱好,和对工业革命后工业化的反对,这一时期的标志设计风格的追求与探索,是以动物和植物的纹理作为设计的灵感动机,应用曲线和形体作为形式载体,倡导自然主义,模仿自然生态来进行标志设计。新艺术运动与装饰艺术时代的标志设计,注重运用装饰和线条来表现标志的艺术美。这个时代的标志设计特征,是表现细腻,具有强烈的装饰性。

(三)现代主义时代的标志设计特征

20世纪初叶,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社会的发展开始呈现出在动荡中不断分化、重新改组的局面,这也推动了人们的思想的解放与对现代设计艺术的探寻。现代主义标志设计发端于20世纪之初的欧洲,20—30年代进入高潮期。要特别指出的是,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把现代设计艺术推向了新的发展高度,在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和设计形式上对此后的标志设计影响非常深远。现代主义标志设计注重统一与和谐,喜欢运用简洁明了的几何图形来开展理性的构图造型,否定装饰主义,强调装饰即罪恶、简洁才是美、少即是多,强调美在比例、美在关系。这一时代的标志设计基本上是靠圆规和直尺来绘出的构图造型。

(四)后现代主义时代的标志设计特征

经济与社会的历史变革带动了标志设计艺术的变革,到了20世纪60年代,很多经济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丰裕社会”开始出现了。这个时代的人们,不再只注重功能的提升,而是更注重在标志设计中要包含带有装饰性的内容,他们喜好的表现形式,是富有变化的、装饰的、反传统的,同时又有个性的、人情味的标志设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审美需求下,自然而然的出现了后现代主义标志设计的特征。后现代主义的标志设计,是采用拼接、混合与提炼的手法,用现代主义标志设计的构图和审美做出折中主义的处理,而不是一味地、纯粹地回到历史的原有特征。

三、现代标志设计的新特征

(一)标志设计越来越多地向纯字标发展

2010 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可以看到很多赞助商的品牌标志,我们领略到在众多广告种类中,品牌标志所具有的重大影响力,更证明了文字在信息传播中具有的非凡沟通能力。在这种设计大背景之下,标志设计明显地已经向纯字标发展。

1.汉字字标。汉字是在图画、象形文字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为形、音、意兼备的方块字。汉字也是当前各国中继续使用的唯一一种文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字自身的架构就是一个结构严密、体态美观的图案,非常具有视觉上的美。从仓颉造字以来,汉字使用了两千多年,其间经过字形的数次变化,真草隶篆行等等字体都早已经非常完美、独具特色,对于标志设计的所有要求,汉字都已经具备了。还有,伴随着东方文化对当今世界影响的扩大以及汉字设计技术在计算机中的顺利发明和应用,越来越多的各国设计师都看到了汉字标志的设计益处。我们不难发现,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标志设计,都先后运用了汉字图形标志,反过来说,这些标志的迅速传播也推动了汉字标志的进一步成熟。

2.拉丁文字标。在当今世界,各国设计师运用拉丁文字开展标志设计非常普遍,而且占的比重很大。当前,有60多个国家在使用拉丁文字,因此拉丁文的运用非常流行。拉丁文字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优势呢?因为拉丁文字的字母都呈现出几何形状,其组合形式丰富而有序,而且种类很多。还有,经过多年发展,拉丁文字设计现在已比较成熟,因此在标志设计中拉丁文字优势很大。当然,从标志设计的图形化需求来考虑,拉丁文字特别有助于各种元素的便利组合,有助于推广系统化的视觉品牌。

(二)标志设计呈现出立体的多维空间

我们都知道,作为平面设计的一种形式,标志设计从根本上还是在二维空间中进行。经过了长期的程式化的二维设计发展,设计师们已经开始探寻新的设计灵感,在此基础上打破了设计空间的窠臼,创造出崭新的设计形式。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设计师基于计算机软件技术就能进行空间的设计,通过电脑设计出的抽象图形能表现出错位、渐变的多维立体空间,这种抽象图形使人们不再停留在以往仅仅作为几何图形的固有认识,标志设计师的思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模式。越来越多的当代人已经不再对呆板平面的传统标志设计风格感兴趣,他们更倾心于新颖别致的多维标志设计。后者不仅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它表达的是一种新的思维角度和探索意识。这种对于多维空间的审美态度恰恰传达了当代人的美学观念和价值追求。譬如,上海世博会的标志中,多维空间设计的特征就体现得非常充分,人们看到其造型,就能激发人们对其象征寓意的认同。正是这种多维特征,非常真切地传达出上海作为东方的国际化大都市飞速的发展和崭新的面貌。

(三)标志设计日益凸显民族特色

当今世界,东西方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我国的标志设计中越来越多呈现出国际特色的设计风格。但是,设计师们已认识到只有充分吸收本民族传统的艺术精华,方能给自己的标志设计带来更大的活力。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我们的先人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更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艺术。这些艺术,其样式无论是建筑或者雕刻,是绘画或者服饰,都为当代的设计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和样本,再加上当代世界各国都越来越注重发掘本民族的历史遗产和传统文化,借此弘扬其民族精神。因此,越来越多的设计师都开始注重吸收传统文化的营养,来为自己的创作提供新的突破口,很多的标志设计作品都体现了独有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传统,因此传达出独到的艺术魅力。更富有意趣的是,西方人越是对这种民族化的标志设计感觉不可思议,我们中国人越感觉亲切,恰恰证明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个美学观点。在中国设计师的作品中,常常能见到书法、绘画、玉器、青铜器、古典建筑、传统服饰的踪影与痕迹,这不仅表明了设计师的纯粹模仿和借鉴,更体现了设计师向传统致敬,向传统学习的设计理念,这些深刻反映民族特色的标志设计让我们倍感亲切,倍感温暖,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 参 考 文 献 ]

[1] 胡心怡.数字化时代的标志设计新趋向[J].包装工程,2008(7).

[2] 陈小南.从数码技术及传播媒体的发展看标志设计的新趋势[J].装饰,2000(6).

[3] 靳埭强.企业形象设计[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4] 陈楠.标志设计与视觉识别系统[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1.

[5] 张志颖.标志与VI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钟 岚]

字体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这次的课程设计对于我来说有着深刻的意义。这种意义不光是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了设计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内使自己深刻感受到设计工作的那份艰难。而这份艰难不仅仅体现在设计内容与过程中为了精益求精所付出的艰辛,更重要的是背负恶劣的天气所付出的决心与毅力!

也许自己太过于执着,从设计开始就落在大家的后面。不过还好,很快就将基本的数据设计与整理出来,不至于远离大家的进度。由于考试已经结束,我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搞设计。可惜,图书馆闭馆,不能参考一些资料,以至在有些结构设计上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要那样设计。看来自己学的东西太少了!

天气情况很糟糕!我只能这样评价这段时间内的艰辛。雪不挺的飘,一阵紧接一阵,以至于绝大多少时间自己都是在寒冷中度过的。虽然穿地挺厚实的,但是整天的坐着,不运动,不感觉冷那是鬼话。起初,还只是寒冷,后来为了画图一站就是一天,包括晚上的4个小时。脚除了麻木,还是麻木!

我不喜欢加夜班。当然不是害怕加班的辛苦。而是,明明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事情,为何非得将自己逼到慌乱的地步,加班加点的拼命赶呢!。“人是习惯的奴隶。”我一直这么认为的,也努力这么做着。不过这次为了搞设计,自己加了不少班,包括夜班。基本上,一天都呆在北区设计室里面。晚上,也经常奋战到10点才回南区。没有几个人会在这么冷的天气情况下留在教室搞设计。我这样说不是为了表明自己比起其他人来说更勤奋,况且这样恶劣的天气情况,大家也真的没有必要晚上挨冻搞设计,那样也太残酷了!而我之所以加班其实目的很简单,我想早点回家,毕竟家里比起学校来说更温暖。

谈了这么多的感受,只想表明天气太恶劣了,不过我们大家都挺过来了。对于课程设计,我只能说我已经尽了我最大的努力。这就是我最好,最出色的设计。过程我只能用不堪回首来形容,但是结果确实意义重大的。我付出了远比设计内容更多的毅力与决心。而我也应该保留这份精神,继续奋斗。

感觉设计对我们这些刚刚入门(或者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门外汉)就是按照条条款款依葫芦画瓢的过程,有的时候感觉挺没有劲的。反正按照步骤一定可以完成设计任务,其实不然。设计过程中有许多内容必须靠我们自己去理解,去分析,去取舍。就拿电动机型号选择来说,可以分别比较几种型号电动机总传动比,以结构紧凑为依据来选择;也可以考虑性价比来选择。前者是结构选择,后者确实经济价格选择。而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两条路,如何将两者最优化选择才是值得我们好好深思的。

通过这次的设计,感慨颇多,收获颇多。更多的是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包括书本知识以及个人素质与品格方面。感谢老师的辛勤指导,也希望老师对于我的设计提出意见。

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一、课程设计目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的最后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能力训练。其基本目的是: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和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和扩展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2.通过制定设计方案合理选择传动机构和零件类型,正确计算零件工作能力、确定尺寸和选择材料,以及较全面的考虑制造工艺、使用和维护等要求,进行结构设计,达到了解和掌握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过程和方法;

3.进行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图册、标准和规范等)以及使用经验数据、进行经验估算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在本课程设计鼓励采用计算机绘图。

二、课程设计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课程设计中,针对布置题目学生要完成的设计内容有:

1.电动机的选择及运动参数的计算;

2.三角带的传动设计;

3.齿轮传动的设计;

4.轴的设计(低速轴);

5.滚动轴承的选择及验算(低速轴);

6.键的选择计算及强度校核(低速轴);

7.联轴器的选择(低速轴);

8.润滑油及润滑方式的选择;

9.绘制零件的工作图和装配图

(1)绘制零件的工作图((有上机条件的同学用AutoCAD绘制)轴的零件图

(2)减速器的装配图(可根据个人的能力决定是否用AutoCAD绘制)

注:零件的工作图包括:

(1)尺寸的标注;

(2)公差;

(3)精度;

(4)技术要

求装配图包括:

(1)尺寸标注

(2)技术特性

(3)零件编号

(4)编写零件明细表、标题栏。

10.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要求

作为指导教师,为了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所布置的任务,在设计过程中要加以指导。首先让学生做减速器的装拆试验,形象地认识减速器。在设计过程,轴的结构设计和减速器的外形尺寸的确定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针对这一难点要上一次辅导课。另外,每天来指导学生设计、计算、绘图,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求每位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及创造能力,对每个问题都应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反对盲从,杜绝抄袭。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做到:

1)随时复习教科书、听课笔记及习题。

2)及时了解有关资料,做好准备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认真计算和制图,保证计算正确和图纸质量。

4)按预定计划循序完成任务。

四、评分原则课程设计中,最终的图纸及说明书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同学的工作能力也不能在图纸及说明书中得到完全的反映,因此,对同学的评分,特别要注意抓两头:一头抓平时,一头抓答辩.课程设计成绩根据平时出勤和设计图纸、说明书、创新能力和答辩情况综合按5级分制评定。

五、存在问题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发现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习态度不够认真,或虽认真但因基础差等原因,不能按时完成进度计划,不能按时在教室设计,多次迟到,甚至有矿课现象;

2)独立工作能力差,设计时不能或不进行独立思考,教师指一步才作一步,或参照其他同学的设计进行“照猫画虎”式的进行;

3)设计中有错误,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

4)图纸质量较差,特别是尺寸标注,出现问题较多,表达不清楚;说明书内容不够完整、工整,有个别原则性错误和若干一般性错误;5)答辩中不能很好的回答提问,回答中有个别原则性错误和若于非原则性错误。

六、结果分析参加本次课程设计5个班,大部分同学能按老师要求完成每一阶段的任务,设计图纸、说明书和最后的答辩中满足要求。参加本次课程设计共有139名同学,其中优18人,良32人,中51人,及格35人,不及格3人。基本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经验及教训由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需要用到许多先修课程如《工程制图》、《金属工艺学》、《工程力学》及《公差测量及配合》等,而部分学生在由于前期的先修课没有学好或是由于纺织工程专业有些先修课没开,所以在绘图上表达不清楚,尺寸标注等方面做得不好。所以要在学先修课时,督促学生把先修课学好。另外,《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安排在期末考试前,并且恰好遇到英语

四、六级考试,使部分学生不能集中精力参加课程设计,建议最好把《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安排在期末考试后。

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次课程设计时间一周略显得仓促一些。但是通过本次很充实的课程设计,从中得到的收获还是非常多的。这次的课程设计对于我来说有着深刻的意义。这种意义不光是我们组能够完成设计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内使我们深刻感受到设计工作的那份艰难。而这份艰难不仅仅体现在设计内容与过程中为了精益求精所付出的艰辛,更重要的是为每一个精细数字的付出!

这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设计一个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由于我们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很迷茫。不过在我们组员的共同努力下,和同学们之间的认真仔细的讨论之中,我们总算克服了种种难关,让每个数字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现在想想其实课程设计期间我们过得还蛮充实的,特别是大家在一起讨论,研究,专研的时候,那让我感觉到了集体的团结,团结的力量,力量的伟大。所有的成果不是属于个人的,而是集体,因为它凝聚了集体所有的精华。

在设计过程中,整个过程培养了我们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及其他课程理论知识和利用生产时间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在此期间我们同学之间的那些辛酸,那些执着,那些付出。一路走来,我们伴着风雨,携手欢笑,共同面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当中遇到的困难,虽然我们做的还是不够完美,但是我们的团队一定很完美。

在这些过程当中我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在知识理解和接受应用方面的不足,特别是自己对系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欠缺,将来一定要进一步加强。而今后的学习还要更加的努力。总之,本次课程设计不仅仅是对自己所学的知识的一次系统的总结与应用,还算是对自己体质的一次检验吧。

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感慨颇多,收获颇多。更多的是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表面的专业知识,而是要设计一个项目背后的那些付出。整个过程是挺累的,但是当你看到这个完整的文档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成就感油然而生。最后,要感谢老师的辛勤指导,也希望老师对于我们的设计提出宝贵意见。

4、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终于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做完了。在这次作业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一遍又一遍的计算,一次又一次的设计方案修改这都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刚开始在机构设计时,由于对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掌握得还可以,不到半天就将所有需要使用的程序调试好了。可是我从不同的机架位置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令我非常苦恼。

后来在钱老师的指导下,我找到了问题所在之处,将之解决了。同时我还对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传动系统的设计时,面对功率大,传动比也大的情况,我一时不知道到底该采用何种减速装置。最初我选用带传动和蜗杆齿轮减速器,经过计算,发现蜗轮尺寸过大,所以只能从头再来。这次我吸取了盲目计算的教训,在动笔之前,先征求了钱老师的意见,然后决定采用带传动和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也就是我的最终设计方案。至于画装配图和零件图,由于前期计算比较充分,整个过程用时不到一周,在此期间,我还得到了许多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整个作业过程中,我遇到的最大,最痛苦的事是最后的文档。一来自己没有电脑,用起来很不方便;最可恶的是在此期间,一种电脑病毒”Word杀手”四处泛滥,将我辛辛苦苦打了几天的文档全部毁了。那么多的公式,那么多文字就这样在片刻消失了,当时我真是痛苦得要命。

尽管这次作业的时间是漫长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不仅仅掌握了四连杆执行机构和带传动以及齿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设计步骤与方法;也不仅仅对制图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Matlab和AutoCAD,Word这些仅仅是工具软件,熟练掌握也是必需的。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方法和能力。那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在整个过程中,我发现像我们这些学生最最缺少的是经验,没有感性的认识,空有理论知识,有些东西很可能与实际脱节。总体来说,我觉得做这种类型的作业对我们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它需要我们将学过的相关知识都系统地联系起来,从中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以待改进。有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合众人智慧,我相信我们的作品会更完美!

5、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这次的课程设计对于我来说有着深刻的意义,这种意义不光是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了设计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内使自己深刻感受到设计工作的那份艰难。而这份艰难又体现在设计内容与过程中为了精益求精所付出的艰辛,和背负恶劣的天气所付出的决心与毅力!

开始的时候感觉设计对我们这些刚刚入门的人来说,无非就是按照条条框框依葫芦画瓢的过程,有的时候感觉挺无聊的,反正按照步骤一定可以完成设计任务。其实不然,设计过程中有许多内容必须靠我们自己去理解,去分析,去取舍。就拿电动机型号选择来说,可以分别比较几种型号电动机总传动比,以结构紧凑为依据来选择;也可以考虑性价比来选择。前者是结构选择,后者确实经济价格选择。如何将两者最优化选择才是值得我们好好深思的。

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当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次课程设计时间仅有三周,但是通过本次每天都过得很充实的课程设计,收获颇多。

在设计过程中培养了我的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及其他课程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在此期间我我们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面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当中遇到的困难,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在这些过程当中我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在知识理解和接受应用方面的不足,特别是自己的系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欠缺,将来要进一步加强,今后的学习还要更加努力。

上一篇:传统节日文化论文范文下一篇:大学语文教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