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学论文范文

2023-09-16

大学文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伴随着大学英语教学的深入改革和发展,坚持大学英语与英美文学的有效结合不但能够促进学生中西方文化修养、鉴赏语言能力以及人文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实现通用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尤其是信息时代下,英美文学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开设,为学生在学习英美文学的时候赢得了更多来自时间、空间以及灵活度上的广阔环境。着手研究大环境下,大学英语与英美文学的有效结合,使得我们能够对当下的教学现状有所反思,自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到教学模式,针对性的提出了将英美文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 英美文学 信息时代 结合

作为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一门必修课程—— 英美文学,其对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然而,一直以来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伴随着大学英语教学的深入改革和不断发展,大学学生英语基础能力明显提高,再加上文学史人文学科不可或缺的分支之一,其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十分关键,两者在很大程度上为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的有效结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在信息时代大背景下,如何怎样实现大学英语与英美文学的有效结合?

1 英美文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英美文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语言环境和文化差异。首先,语言环境。现阶段,在不少大学英语课堂上都会看到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的身影,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可以为语言的交流与练习提供真实情景和语境,同时还可以预见性的对交流的内容和场景进行设定。然而,由于受到练习时间、空间以及材料有限的影响,使得交流语言的灵活度、自由度尚未全面展示出来。语言的艺术是文学,尤其是立体的语言,不但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师生亲临其境感受的机会,而且在全方面展现广阔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塑造了一定的社会形象,使得英语学习学以致用,和社会紧密相连的同时也为学习英语营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

其次,文化差异。语言和文化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紧密相连,其是文化领域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反映文化的同时也深受文化的影响,几乎不存在哪一种语言能够在摒弃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得到彻底、完整而又精准的理解。文化制约因素能够引起各种差异,譬如语言形式的各个层次,时间、空间、交际者手势和神态等各种非语言交际习惯等等。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对词汇和句法的训练十分看重,而对不同文化环境对词汇的影响尚未进行深入的研究,大部分原因在于课时设置有限。但是,汉语和英语的文化环境是存在很大不同的,从见面问候到思维习惯相差甚远。文学不但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也是表现民族个性的重要形式,坚持大学英语与英美文化的有效结合有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学生思想领域和文化视野的拓展,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

2 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的教学现状

如今,不管是多媒体技术还是网络在现代教学中普及程度都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这同时也是现代教育主流发展方向之一。在信息时代下,大学英语教学无论是手段上还是资源上、内容上都颇显独特和新颖,不仅制作精美而且图文双翼,立体化的教学资源、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着广大教育者创新现有教学观念和思想,坚持外语教学为理论指导,注重对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作为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一门必修课程—— 英美文学,对促进学生中西方文化修养、鉴赏语言能力以及人文素质的提高以及实现通用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都大有裨益,然而一直以来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不少国内英语教材里,英美文学的内容十分有限,过分偏重于学习和训练词汇、基本句法以及写作技能,更不用说其他教学软件了。在信息时代大背景下,如何怎样实现大学英语与英美文学的有效结合俨然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3 将英美文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策略

3.1 营造良好的文学学习氛围

营造良好的文学学习氛围得从大学基础教学抓起,在大学英语基础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对学生阅读英美文化的内容有所提示和指导,让学生在体现英美文学的基础上有所感悟。譬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读读《英美现代小说赏析》《英美文化选读》《英美喜剧赏析》等,坚持一周一书,督促学生赏析的同时也做定期检查和评价,组织学生讨论关于阅读后的感受和认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学作品更是要加以重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的作用,创新教学手段,适时安排学生赏析经典电影,对电影中的人物、环境以及所涉及到的英美文化予以分析和讲解。与此同时还可以在教学手段上下功夫,譬如教师开展作业的发布与批改、开展专题讨论等可以巧用网络BBS论坛,借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语言,分享阅读感受和经验,体会交流和学习的快乐。借助于英美文学去了解英美文化,乃一种重要的教学途径。

3.2 建立大学英语网络课程

伴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大学英语网络课程的开设也有了一定的保障。譬如在网络支持的前提下,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来开展英美文学课程教学,这不仅是大学英语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且还使得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更灵活自主地去学习英美文学,同时也实现了大学英语单纯考级教学目的的转变,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运用能力的提升尤为可贵。

3.3 创新测评手段

伴随着大学英语网络课程的开设预计英美文学内容的逐步融入,测评方式也急需调整和创新。测评方式的调整和创新要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为宗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索,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举个例子,在考试中加入关于英美文学读后感的写作,抑或是将英美文学阅读和平时成绩相挂钩。

4 结语

总之,“坚持外语教学为理论指导,坚持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多元化的教学体系,注重对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注重对学生综合性实用能力的培养。”这是教育部关于大学英语课程的要求。在信息时代这个大背景下,坚持大学英语与英美文学的有效结合不仅是顺应改革潮流的需要,这也是积极响应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核心表现,值得广泛推崇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刘丹,杨力明,严宁.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下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22).

[2] 李伟,李春宁.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学的价值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9).

[3] 贺君婷,李海英.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语言学习策略影响的探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

[4] 谭清.建构主义视野下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课堂行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

大学文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本文分析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状,探索此业课程建设中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深度融合发展模式,为此专业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以实现新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践行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词: 新时代    开放大学    汉语言文学    课程创新

一、背景

(一)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文化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这一判断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文化建设要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强国战略。

世界各国早已把文化发展纳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要组成部分,作为人文学科代表,其施教过程中,如何在增强科学性的同时,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应对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这一重要课题。

(三)办好开放大学,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2016年《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提出开放大学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新成果,聚集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教学手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的开放大学办学模式,满足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需要,建设学习型社会”。当前,开放大学日益成为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大学,肩负着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和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服务全民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使命。

二、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情况说明

(一)针对学历继续教育设计《汉语言文学课程现状调查问卷》的调研情况。

1.学习目标。一些学生因热爱文化和文学而学习汉语言文学,期望提高文学素养。部分学生只为文凭,认为该学科通过考试相对容易,易获得毕业证书。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由于态度不够积极,学生登录学习平台,只是应付了事,致使教师不能及时掌握学习情况,学生“预期学习成效”无法实现。

2.阅读情况。学生阅读频率和数量均不理想。受商业与科技化影响,通俗作品、青春写作与网络文学成为学生主要阅读对象,著名作家和经典作品却没能进入学生视野,学生多为浅阅读,潜阅读和深度阅读有待建构。学生阅读多通过网络,所读作品多为朋友推荐,偶尔会去图书馆,只有特别喜爱的书籍才会购买。

3.课程设置。部分学生认为用两年多时间完成专业课程过于仓促,所得较少。

4.教学方法。学生多为成人,存在工学矛盾,均认同远程教学,但更期待灵活的教学方式。目前,网上互动流于形式,能积极参与网上实时教学活动的学生较少,即使参与论坛,气氛也不活跃。

5.学习方法。课前自觉预习的学生基本没有,坚持课听讲并经常上网浏览在线学习平台的寥寥无几,听课后不再复习也很少拓展学习的占多数。学生自主和自助学习能力不够。

6.学习资源。近两年经过改革,课程资源质量有所提高,但仍存在形式相对单一,内容相对陈旧,数量有限,更新不及时、内容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学生喜欢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尤其喜欢短小精悍的微课程资源和相对系统的数字化学习资源。

7.学习教材。课程教材相对陈旧,缺乏新意,需要改进。

8.考核评价。国开课程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学习内容考核和学习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学生期待考试方式有所创新。

(二)针对非学历继续教育设计《长春市民汉语言文学需求调查问卷》的调研情况。

1.学习时间。坚持学习汉语言文学超过半年以上的居民占有一定比例,但从未参加过的占大多数。

2.学习频率。居民平均每周文学学习或阅读时间,多在2小时以下。

3.學习形式。居民主要通过网络和线下阅读书籍自主学习。

4.学习动机。这里分为内部动机(兴趣爱好、娱乐休闲)与外部动机(工作需要、获得学历证书、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其中存有外部动机者较多。

5.学习内容。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大致归纳为:汉语基础知识(古代与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诗歌、散文、小说、戏曲)、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外国文学、汉语言应用(言语交际、应用文写作等)、文学理论等八大板块。居民喜爱内容依次为中国文化、汉语言运用、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基础知识和文学理论则较少。

6.学习方式。居民主要学习途径是书籍、移动设备(手机)或互联网(电脑),并喜欢随时随地利用一切碎片化时间学习。

7.教学方式。居民多以自主学习为主,网络交流和现场活动均喜欢。

8.课程资源。居民多喜欢时长20分钟以内、制作精良、有声有色的多媒体。

9.课程评价。希望一段时间学习后有评价成绩、证明参与课程的证书等鼓励。

三、新时代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创新的思考

(一)创新课程模式。

建立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深度融合发展的模式。从总体评估上看,学历继续教育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生源逐年减少和教师教学任务量不满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开放大学重点专业,要在竞争中求得一席之地,必须全力以赴地提高课程质量,由本专业优秀教师承担课程设计开发和主讲任务。对应非学历教育,要紧紧围绕中国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满足居民对汉语言文学表现出旺盛的需求力,开发基于社区教育的汉语言文学课程,激发市民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热情,提升文化素养和生活品位与情趣。

(二)创新课程内容。

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需求为导向,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内容,但要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历继续教育中,课程需要注重本专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非学历教育中,要注重课程内容的大众化,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突出休闲、娱乐和趣味性,使蕴含真善美的文学作品通俗易懂,力求在专业与普及之间、在文学殿堂与大众之间架起一座造型优美的桥梁,营造一个雅俗同赏的审美境界,使学习变成惬意舒服的阅读之旅,逐渐激发学习者兴趣后,再指导其自觉自主地进行探索式学习。

(三)创新学习方式。

顺应互联网时代特点,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灵活采取“互联网+”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面授课尽可能增加互动环节,更多采用讨论、小组发言等形式。远程课程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取直播方式,实时互动,课程教学界面应设置记录笔记、随感、发布信息的功能,并能随时随地展开泛在式学习。精研课程活动,设置讲座、沙龙和论坛,组建学习小组、学习圈。

(四)创新课程资源。

一是建设优质的微课程。微课程具有粒度小、内容精、终端载体多样化、应用方便等特点,适应情景化、个性化、移动化学习的需要。运用微课程的制作理念,将课程知识点进行梳理,制作成精品微课程。如能再进一步发展,则以“知识付费”方式传播课程资源,调动人们的汉语言文学学习热情。实践中,组建围绕选修课程《经典电影作品赏析》,微课程开发团队,制作精品微课程20节。二是整合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利用“国家数字化学习中心”“国家开放大学五分钟课程网”“长春全民学习网”等网络整合优质课程资源。实践中,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师利用终身学习公益性平台“长春全民学习网”制作《“长春全民学习网”中国现当代文学资源列表》(含视频69个、著作391个),为学生呈现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和温儒敏、孙绍振等教授的精彩解读。利用互联网制作《改编自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影视作品资源列表》(涉及22位作家)和《关于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的影视作品资源列表》(53部),呈现作家纪录片、影视作品和改编自现代文学作品的影视作品,帮助学习者深入了解重要作家和经典作品。

(五)开发课程教材。

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材不能与时俱进。这就需要集中众多专家、学者的专业智慧,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和学习者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的特点,打造大众化与高等教育相结合的新时代优质教材,使教材成为学科知识的精华、智慧的结晶。在实践中,长春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选拔优秀教师编写《中国文学十五讲》,这一教材在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中均可使用,同时配套教材制作微课程22节。

(六)探索激励机制。

建立多元化的课程体,探索学习者激励机制系。調研发现,抱有外部动机的学习者希望学习能获得实际收益。因此,建立学分银行,设计系列认证课程(例如文秘类课程),凸显应用型课程中应实效性,使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得实在收益。针对抱有内部动机学习者,开发能体现汉语言文学的魅力的课程,设计“微证书”或“无学分证书”,使学习者收获愉悦,激发兴趣。

四、 结语

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师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探索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创新发展,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李琦.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化过程[J].卷宗,2018(19).

[2]崔新有.开放大学是什么?[J]. 终身教育研究,2018(4).

本文为国家开放大学“十三五”规划2018—2019年度青年课题《新时代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创新研究》(课题批准号G18A1011Q)阶段性成果。

大学文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生态文学是20世纪60年代应世界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它兴起于欧美,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在中国落户。经过我国作家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生态文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不乏引起世界生态文学研究专家关注的作家与作品,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生态文学中仍呈现出明显的缺陷和不足,我国的生态文学领域中尚缺失跻身世界优秀生态文学领域的作家和作品。

[关键词]生态文学;现代文明;现代化;生态危机;生态忧思

[作者简介]宋俊宏(1977—),男,甘肃宕昌人,文学博士,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生态文学研究。(湖北恩施 445000)

生态文学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随后逐渐波及英、德、法、加拿大、前苏联(俄)、日本等国家的一种文学潮流,它是那些具有生态良知和生态责任感的科学家、作家对现代工业文明造成的僡发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一种文学思考和文学应对。美国海洋生态学家蕾切尔·卡逊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开世界生态文学之先河,随后世界各地涌现出不少优秀的生态文学作家和堪称经典的生态文学作品。而我国的生态文学则迟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出现。尽管我国生态文学出现迟、起步晚,但在我国作家的努力下,近三十年来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创作出了不少优秀的生态文学作品。

中国生态文学的诞生除了受现实中日趋严重的自然生态危机的刺激外,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翻译出版的一些欧美生态文学、生态哲学的著作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像芭芭拉·沃德和雷内·杜博斯主编的《只有一个地球》、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米都斯的《增长的极限》、戴维·埃伦费尔德的《人道主义的僭妄》等著作,从某种程度上讲,它们为我国作家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的产生以及生态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一份重要的国外生态思想的参考资源。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的生态文学已悄然出现,作家高桦在1984年就提出了“环境文学”的概念,但那些现在看来非常优秀的生态文学文本,在当时却并未被人视作环境文学或者生态文学来解读。譬如1983年李杭育发表的中篇小说《最后一个渔佬儿》,若从生态文学的视角解读,可以说它是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滥觞。但自“寻根文学”概念出现后,我们一直视其为寻根文学的代表,努力从主人公柴福奎身上寻找传统文化的生命之根及其对现代文明的启示意义和价值,但却一直忽视作家寄寓在作品中的、对我国在发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对河流的严重污染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人的精神和灵魂的扭曲和异变的反思;再如郑义1985年发表的《老井》,当时评论家也都把其视为寻根文学的代表,而忽略了作品中对中国水生态危机和森林生态危机的关注和思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整个1980年代,除了几篇引起震动效应的生态报告文学外,整个生态文学都处在一种寂寂无名的状态,在社会上几乎没有形成什么反响。

由于报告文学在文体上的特有优势,自然成了那些对中国自然生态的日渐恶化深有感触的记者、作家们的首选,他们凭借着记者的良知和责任感,用报告文学的形式书写、揭示和思考中国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可怕现状,欲以此引起国人对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唤醒国人的生态环保意识。1986年,《北京晚报》记者沙青发表了展示北京水危机的报告文学《北京失去平衡》,可能由于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的水危机的揭露,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以此为契机,全方位展示中国生态危机的报告文学便接二连三地出现了,而且一旦出现,由于其所揭示和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触目惊心和作者满溢于文字中的激情呐喊和杜鹃啼血般的警世之音,就必然会引起整个社会的震动和人们的热议。如反映城市垃圾问题的有沙青的《皇皇都城》,揭示中国森林被大肆砍伐和毁灭的有徐刚的《伐木者,醒来》,忧思中国水危机的有徐刚的《江河并非万古流》、乔迈的《中国:水危机》、岳非丘的《只有一条长江》、麦天枢的《挽汾河》和刘贵贤《中国的水污染》等,反思中国土地问题的则有沙青的《依稀大地湾》、徐刚的《沉沦的国土》和麦天枢的《问苍茫大地》等。

1990年代以后,特别是1992年后,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落脚和发展壮大,在“发展是硬道理”的旗帜和口号下,几乎一夜之间,人们心中的经济意识被全面激活。于是,很多人为了早日实现小康,几乎无暇思考自1980年代以来就已触目惊心的环境恶化状况。结果便是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也呈几何数递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宣扬生态环境保护为理念的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在冯特、王蒙等知名作家的倡导下于1991年成立,并于1992年创办了以“生命呼唤绿色,人类喜爱绿叶”为宗旨的环境文学刊物《绿叶》,在全国正式出版发行,为我国生态文学的创作和发表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同时,一些作家也不再沉默了,他们开始纷纷投入到1980年代中期就已经产生的生态文学的书写行列之中,用文字诉说着他们对中国自然生态进一步恶化的深沉忧思,表达着他们对这片土地这方家园乃至整个地球的深沉之爱。也许他们的诉说和表达在当时的中国显得那么的微弱、孤独和寂寞,但他们身上那股“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胆魄和智慧却是那么的光耀照人,那么的令人尊重和钦佩!

在报告文学方面,徐刚一如既往地以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文字书写和思考着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自然生态恶化以致生态失衡的现状,如《中国,另一种危机》、《绿色宣言》、《中国风沙线》等;马役军的《黄土地,黑土地》表达的是作家对中国土地污染和土地流失现状的思考和担忧;王治安的《人类生存三部曲》(《国土的忧思》、《靠谁养活中国》、《悲壮的森林》)和《三峡大移民》等作品中关注的是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土地流失、森林毁灭等重大的生态问题,蕴含的是他对国家土地、粮食和森林的不尽忧思;李青松以《遥远的虎啸》、《孑遗》、《蛇胆的诉讼》、《最后的种群》、《国宝和他的保护者》、《秦岭大熊猫》等书写野生动物命运遭际的作品来表达他对中国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政治生态的关注和思考;何建明以《共和国告急》一文向国人展示了中国矿产资源在乱开滥采的现实境况中走向毁灭的可怕的生态现状,流露的是作者对中国的自然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生态、精神文化生态的思考和追问;陈桂棣的《淮河的警告》则在书写这条不知养育了多少中华儿女的河流已被金钱蒙蔽双眼的儿女严重污染的同时向世人敲响了一记振聋发聩的警钟——中国大大小小的河流均在发展经济的名义下被严重污染,如果再不反思再不治理,中国人就没水喝了。

在小说创作方面,1987年就开始生态文学创作的山西作家哲夫的《黑雪》、《毒吻》、《猎天》、《猎地》、《猎人》、《天猎》、《地猎》等是1990年代最有影响的生态小说作品。他的《天猎》一书被著名评论家雷达誉为“开生态小说之先河,领绿色文学之风骚”,正版书加盗版书在国内图书市场便发行了足有近百万册,成了该年书肆中最火爆的一部书。在这些作品中,哲夫提出这样一个令人深思的生态命题:人类是自然的一部份,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贪婪的掠夺与自私使然,使人类变成了一个毒孩子,要想消灭或是延缓世界生态环境的污染,必须首先洁净人类自身,只有人类自己干净,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是消灭环境污染!此外,张抗抗的《沙暴》、张炜的《怀念黑潭中的黑鱼》、《鱼的故事》和胡发云的《老海失踪》等作品也是这一时期生态小说的优秀代表。

在散文创作方面,苇岸的生态散文创作是这一时期最为出色的,他的散文集《大地上的事情》和《太阳升起以后》就是最好的明证,正如著名散文家张守仁在《苇岸与大地同在》一文中所言:“中国当代散文界有了苇岸,就呈现出了新的艺术散文所达到的那种如泥土般朴素、如圣徒般高洁的境界;有了苇岸,才让世上读者知道中国作家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对生态危机的警觉达到了怎样一种水平。”①据苇岸自己说,1986年冬天,在诗人海子的介绍下,他阅读了梭罗的《瓦尔登湖》,从此他的生命和写作都开始改写。“由于这本书,我觉得我获得了一次新生。它给我带来的精神喜悦和灵魂颤动,是我读过的其他书所不能比拟的。它教人简化生活,抵制金钱至上主义的诱惑。它使我建立了一种信仰,确立了我今后朴素的生活方式。”也是由于这本书,他“‘皈依’了散文的写作”②,结束了自大学起就持续了七八年的诗歌的写作。在梭罗和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影响下,大自然这个生命共同体中的蚂蚁、蜜蜂、胡蜂、麻雀、喜鹊、啄木鸟、杜鹃、野兔、驴子、麦子、麦田、大地、桦林以及白雪、阳光等物象便在苇岸的笔下各显其生命的活力和美好。比如他笔下的麻雀:“两只麻雀蹲在辉煌的阳光里,一副丰衣足食的样子。它们眯着眼睛,脑袋转来转去,毫无顾忌。它们时而啼叫几声,声音朴实而亲切。它们的体态肥硕,羽毛蓬松,头缩进厚厚的脖颈里,就像冬天穿着羊皮袄的马车夫。”①

诗歌方面,于坚的诗歌可谓这一时期生态诗歌的佼佼者。长期饱受云南高原大自然润泽和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思想影响和熏陶的于坚,在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人与自然、人与宇宙关系的深度关注和思考以及对现代工业文明伤害和毁灭大自然的行为的深刻反思和追问,《事件:棕榈之死》和《哀滇池》是这类诗作的优秀代表。长诗《事件:棕榈之死》描写的是某城市商业区中一棵棕榈树的死亡“事件”,但映现的却是现代工业文明与大自然为敌的社会现实。在现代化的旅途上,“革命已成为居民的传统”、“天天向上破旧立新跟着时代前进”成为“后生的愿望长辈的共识”,人们开始远离和背叛大自然,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已经成为遥远的回忆。长诗《哀滇池》在沉痛哀悼因污染过度而死去了的滇池(自然)的同时激烈地抨击了可怕的“无神论”传统,呼唤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激之心。“哦 让我心灵的国为你降下半旗/让我独自奔赴你的葬礼!/神啊 我出生在一个流行无神论的时代/对于永恒者 我没有敬畏之心/我从你学习性灵与智慧 但没有学会敬畏与感激/哦 黑暗中的大神 我把我的手浸入你腐烂的水/让我腐烂吧 请赐我以感激之心 敬畏之心/我要用我的诗歌 为你建立庙宇!/我要在你的大庙中 赎我的罪!”②

进入21世纪,由于全球性生态灾难的一度爆发,生态危机由过去感觉是遥不可及的预言变成了现实中可怕的灾难,生态危机、生态学、生态平衡、生态哲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政治学、生态批评和生态文学等与“生态”有关的词语成了时代的关键词,联合国也数次召开全球环境大会,这样,21世纪便成了名副其实的“生态学时代”。伴随着这一世界性潮流的出现,国外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生态批评和生态文学等的著述在我国得到大量的翻译、介绍和研究,我国的生态哲学、生态美学和生态批评也随之兴盛崛起,有关生态批评和生态文学的全国性的研讨会也一再举行,再加上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爆发特别是我国自身各种生态问题及其所产生的严重后果,不少有生态良知、生态责任感和生态忧患意识的作家开始有意识地投入到生态文学创作的行列中来,甚至产生了专门从事生态文学创作的作家和诗人,如郭雪波、杜光辉、徐刚、陈应松、哲夫、张炜、华海等,在他们的努力下,在这短短的十年时间里,我国的生态文学园地中便增添了不少非常优秀的生态文学文本。

在这十年时间里,生态小说的创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成就最高,不论是中篇还是长篇都出现了令人可喜的佳作,当然相比较而言,长篇小说成就更高。中篇小说方面,有杜光辉的以可可西里为题材源的《哦,我的可可西里》、《金蚀可可西里》、《可可西里狼》和《可可西里的格桑梅朵》等,陈应松的以湖北神农架为背景的《豹子最后的舞蹈》、《松鸦为什么鸣叫》和《太平狗》等,另外,温亚军的《驮水的日子》和叶广芩的《老虎大福》等也可视作这方面的代表作;长篇小说方面则有贾平凹的《怀念狼》、雪漠的《猎原》、姜戎的《狼图腾》、杨志军的《藏獒》、阿来的《空山》、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郭雪波的《银狐》、京夫的《鹿鸣》、张炜的《刺猬歌》、李克威的《中国虎》、赵本夫的《无土时代》、陈应松的《猎人峰》和杜光辉的《可可西里狼》等。

生态诗歌在这十年时间里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除了于坚一直坚持生态诗歌的创作外,华海的生态诗歌在这一时期颇为引人注目,已有诗集《华海生态诗抄》和《静福山》出版,其中的《喊山》、《天湖》、《小海》、《把笔从笔架河中提起》、《铁轨,穿过风景线》、《悬崖上的红灯》、《突然听到大山喊疼》等诗作最为出色,深受叶橹、王诺、覃新菊、斯科特·斯诺维克等诗评家和生态批评家的肯定和好评。华海除了潜心于生态诗歌的创作外,他还不遗余力地进行生态诗歌理论的探索和研究,出版专著《当代生态诗歌》、《生态诗境》和《敞开绿色之门》。2009年8月16日,他更是利用参加北京大学举行的“生态文学与环境教育国际研讨会”的便利,联系和组织侯良学、红豆、姜长荣等生态诗人成立了“中国生态诗歌团队”,让中国生态诗歌的创作由诗人的单打独斗走向群体共同努力、相互砥砺的全新道路。此外,沈河、成春、黄礼孩、南蛮玉等诗人也创作了大量的生态诗歌,为我国生态诗歌的繁荣和发展奉献自之的力量。

在这十年中,生态报告文学在富有生态良知和生态责任感的作家手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依然为唤醒国人沉睡已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发挥着其他文本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2000年,徐刚的《长江传》以长江为传主,以大地为写作对象的,在追思自然直面现实时充满了对人类自私与贪婪的批判,固执地呼唤着天人合一的回归,并不断发出警告:对于江河,除了利用而从无爱心的状况延续下去,下一个世纪我们还会有多少清清流水?2001年,易正的《中国抉择——关于中国生存条件的报告》一书对中国的生态现状进行了全面而又发人深省的描绘和反思;2002年,董汉河的《哭泣的内陆河》以沉痛哀伤的笔调书写了中国内陆河塔里木河、孔雀河、黑河、石羊河等的断流和干涸的现状以及由此而给整个生态链带来的可怕后果——青海湖、博斯腾湖和艾比湖的水位下降,大片胡杨林、红柳林的死亡;哲夫的《叩问长江》则是对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的严重污染及其深层原因的探究和叩问;2003年,吴岗的《善待家园:中国生态灾害忧思录》通过对新中国50年来的自然生态灾害的梳理和书写,表达了作者对造成中国自然生态灾害的可怕“人祸”的忧思和追问;2004年,哲夫的《长江生态报告》、《黄河生态报告》和《淮河生态报告》对中国三大河流流域的生态环境(自然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等)做了全面的叙述、质疑和思考;2006年,哲夫的《世纪之痒——中国生态报告》则对中国的森林生态做了全景式的鸟瞰和书写,把我们每一个读者引向关注和思考中国森林生态惨遭毁灭的可怕现实及其深层原因。此外汪永晨的《大自然的昨天与今天——绿镜头》和冯永峰的《没有大树的国家——一位生态卫士的环保苦旅》也是这一时期非常出色且很有特色的生态报告文学力作。

生态散文方面上,周晓枫、李存葆和林宋瑜的生态散文创作影响较大。周晓枫的《鸟群》一书在细致描绘啄木鸟、天鹅、乌鸦、孔雀、杜鹃、仙鹤、秃鹫等飞禽走兽的同时饱含着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切思索,正如她在《它们》一文中所言:“在上帝眼里,人绝不是他唯一的子民。因为禀赋智慧,在自然的家园中,人近乎长子的角色,担当着某种家族主脉的承递及抚饲幼小的责任。那所有盛纳着生命的,都是人类血缘意义的亲人。”李存葆的《大河遗梦》、《鲸殇》、《祖槐》、《净土上的狼毒花》和《绿色天书》等作品在宏大雄阔的笔调下流露的是作者对人类肆意破坏和践踏自然生态行为的强烈愤慨,但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的深沉忧思和对美好自然生态的向往和眷恋。林宋瑜的《蓝思想》在向我们展示曾经宁静、博大、深邃和美丽的大海从“孩子精神的乐园”如何变成一个噩梦不断的丑陋之境的同时追问和反思了我们的文明进程、历史传统、政治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以及思维方式、民族心态与生活习俗,表明人类只有真正从心灵深处敬畏和热爱自然的时候,人类才可能真正步入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时代。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生态文学虽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也受到了世界其他国家文学研究者的关注和介绍,如美国著名生态文学研究者帕特里克·P·墨菲在其主编的《自然的文学:国际性的资料汇编》中对中国作家对世界生态文学贡献的介绍,美国著名生态批评家斯科特·斯诺维克对华海生态诗歌的关心等,但我们也一定要清醒地意识到,我国的生态文学还远没有达到繁盛和成熟的程度,其所呈现出来的缺陷和不足也是非常明显的。

(一)危机展示有余而根源探究不足

生态文学是在世界性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的情境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样式,是富有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忧患意识的作家在面临这种世界性生态危机时候的一种文学本能反应,他们试图通过文学这种方式来表达他们对这种世界性生态危机及其成因的探究与思考。我国的生态文学特别是生态报告文学在全面揭露和展示我国生态恶化现象和生态危机方面是卓有成效的,不论是水源危机、土地危机、森林危机还是矿产危机、动植物危机、大气危机等都有所涉及,它们在唤醒国人生态意识上或许起到了不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从总体上看,它们多的仅是对我国触目惊心的生态危机的全方位展示,即使有些作品也力图探究和思考造成这些生态危机的原因,但囿于作家生态思想的不成熟和生态视野的偏狭(大多数作家缺乏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和生态联系观念),也仅仅是触及到一些肤浅的表面原因,如官员的渎职、乡镇企业缺乏环保意识、民众的愚昧无知等,很少有作品从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以及精神生态层面思考和挖掘造成目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从而使这些作品缺乏一种撼人魂魄的思想穿透力。

(二)城恶乡善的叙述模式

在我国的生态文学文本中,普遍存在一种城恶乡善的叙事倾向。在大多数作家的作品中,城市被描写成滋生罪恶和欲望的温床,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也由于长期与自然的脱节,心灵变得枯竭、荒寒、空虚和无聊,精神显得冷漠、焦躁、自私和贪婪。相反,乡村在他们的笔下则充满诗意,显得尤为安闲静谧,乡村人的精神和灵魂也是那么的宽厚、淳朴、善良和美好。譬如以倡扬土地伦理而名世的苇岸在《太阳升起以后》一文中认为,现代社会(其实也就是城市生活)“正在导致本质上也是一个物种的人类完全脱离星象、物候、季节与动植物环境,而进入灰色的‘数字化生存’世界。”①在其他文章中,他则认为农村是美好人性的贮存器,只要人性不灭,农村则永恒。当2000年的时候,陈应松觉得“城市的生活是一种慢性伤害”,喊着“我想到偏远的地方去”②,于是湖北神农架便成了他的精神和灵魂的依祜地。此后,一篇篇以“神农架”为素材或为背景的小说便纷纷出笼。在这些小说中,陈应松城恶乡善的思想得到淋漓尽致的诠释,最有代表性的则是中篇小说《太平狗》和长篇《猎人峰》。在《无土时代》里,赵本夫把城市描述成一个“培养欲望和欲望过剩的地方”,“生长在大地上的恶性肿瘤”③,而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则身患各种“城市文明病”,精神和灵魂极度扭曲和变态。作者以他塑造的理想人物石陀、方全林、柴天柱等为例告诉我们,要彻底治愈这种精神疾患,也许回归土地、回归乡土、回归自然是最好之法。

这种城恶乡善的叙述模式在反映作家对以城市文明为表征的现代工业文明的一种反思和审视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作家思想的局限和视野的狭窄,作家欲以传统农业文明拯救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其想法和愿望是美好的,值得尊敬的,但这也是不现实的。再说,城市的丑陋和乡村的美善就真的那么泾渭分明?代表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城市真的一无是处?而乡村的一切都那么美好、纯净和自然?

(三)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痕迹明显

当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被视为现实生态灾难和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的时候,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便成了众矢之的,成了人们反思和拯救生态灾难和生态危机的起点,无论是生态学、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还是生态批评、生态文学都将其作为反思和批判的对象。就生态文学来说,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只要作品中蕴含着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就不能将其视作生态文学。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的生态文学特别是一些生态报告文学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作品中还是比较明显的,这和我国作家生态哲学思想的普遍欠缺或者说不成熟有很大的关系。不论是沙青的《北京水危机》还是徐刚的《江河并非万古流》,不论是王治安的《国土的忧思》还是陈桂棣的《淮河的警告》,抑或是哲夫的《黄河生态报告》、《长江生态报告》和《淮河生态报告》,它们都是从人(甚至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角度而不是生态整体主义或者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角度来思考和书写中国日趋恶化甚至可怕的自然生态现状的作品,流露着较浓厚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小说中,比如雪漠的《猎原》中孟八爷和猛子抓狼送凉州公园的描写,杜光辉的《可可西里狼》中以狼的贪婪和残暴喻说王勇刚的贪婪和残暴等,都可以说是作家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作品中的不经意流露。

(四)人物形象的塑造陷入两个极端

美国生态思想家小约翰·B·科布曾说:“总的看来,人类对于自然界中的其他物种说来价值很小。事实上,若不是进化导致了人类的出现,整个生物圈今天也许会更加健康。如果人种在不荼毒大气层或不伤害其他物种的前提下而消失,我相信,生物圈会渐渐从我们的劫掠中恢复过来。”①也就是说,人类是破坏生态系统的罪魁祸首,要让生态再次恢复平衡,最好的办法就是人类的消失。也许正是在这种极端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我国的生态文学特别是生态小说中出现的人物大都被作家塑造成自然生态的天然破坏者,他们在各种欲望的驱使下,对自然生态犯下了滔天罪恶,如《狼图腾》中的包顺贵,《可可西里狼》中的王勇刚等;而另一方面,我们的作家也塑造了一些富有生态智慧和生态人格的人物形象,如《怀念狼》中的老道士、《沙葬》中的云灯喇嘛、《狼图腾》中的毕利格、《猎人峰》中的白秀等。这些人物大都以智慧老人的形象出现,他们由于拥有丰厚的生活阅历和生命体验,再加上对民间宗教或民族宗教的信仰,他们对自然和一切生命充满了热爱和敬畏之情,对人与自然和其他生物间的息息相关的关系有着深透的领会和体悟。如《狼图腾》中毕利格老人对草原狼、草原、其他草原动物和蒙古人等关系的解说,“狼是腾格里派下来保护草原的,狼没了,草原也保不住了。……蒙古人也是腾格里派下来保护草原的,没有草原,就没有蒙古人,没有蒙古人也就没有草原。”“草原是大命,可他的命比人的眼皮子还薄,草皮一破,草原就瞎了,黄沙刮起来可比白毛风还厉害。草原完了,牛羊马、狼和人的小命都得完,连长城和北京城也保不住。”①但同时这些人物又被作家塑造的半人半仙、似人似神,充满神秘色彩,缺乏可信性,与生态整体主义思想相悖。按照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人类是自然万物之中的一份子,和其他生物应该平等和谐的生存于自然界,那么在生态文学的创作中,就既不能贬低人类,也不能神化人类。

(五)动物叙述的神秘化和玄虚化倾向

动物叙述在我国生态小说中占着很大的比重,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贾平凹的《怀念狼》、姜戎的《狼图腾》、杨志军的《藏獒》、郭雪波的《银狐》、张炜的《刺猬歌》和陈应松的《豹子最后的舞蹈》等,但在这些作品中,不论是狼还是藏獒,也不论是狐狸还是豹子,抑或其他动物,它们都在作者的笔下神性十足,一反原先人们赋予它们的各种特性,一个个都显得那么勇敢、忠诚、良善、聪明、智慧和善解人意。《怀念狼》中的狼不仅会寻来金香玉感谢老道士曾经的救助,而且还可以变化成女人来报恩;《狼图腾》的草原狼则简直就是自由、自尊、忍耐、团结、谨慎和智慧的化身;《藏獒》中的冈日森格勇敢、忠诚、智慧的无以复加;《银狐》中的银狐柔美、聪明、善良,总在人类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照顾和救援人类;再如《刺猬歌》中林中的所有生物都能变幻为人参加人的宴会,甚至女主人公美蒂本身就是刺猬的化身。也许作者采用这种动物叙述方式的目的是为了复自然之魅,为了唤醒人类对自然神性的敬畏和尊崇之心,为了唤起人类心中敬畏生命的伦理观念及生命平等和万物有灵的意识,为了让人类放弃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而重新树立起生态整体主义的思想,但我觉得这种给动物赋予过多神秘化和玄虚化的叙述方式有为了复自然之魅而复自然之魅之嫌,而且这种动物叙述本身有悖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和生命平等的原则。

此外,我国生态文学还缺失对现代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探究、挖掘和反思的作品,如对生物遗传工程、转基因工程、核研究与核开发、汽车工业等已经给人类的生存和生态平衡带来巨大阴影和破坏的现代科学技术,在生态文学创作中就很少涉猎或者根本就是一片空白,这和西方生态文学作家在这方面的书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①张守仁:《文坛风景——我与当代作家》,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61-62页。

②苇岸:《太阳升起以后》,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117、119页。

①苇岸:《太阳升起以后》,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②于坚:《0档案·于坚集卷2》,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9页。

①苇岸:《太阳升起以后》,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238页。

②陈应松:《在社会底层写作》,网址为:http://www.qingdaomedia.com/dianbo/content.tv.asp?id=71612

③赵本夫:《无土时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12页。

①姜戎:《狼图腾》,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77、149页。

责任编辑:龙迪勇

大学文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中文系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由于它与现实联系紧密,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培育有较大影响,因此无论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爱国主义教育,还是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中国现当代文学课都在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培育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爱国主义 审美情感 教化作用

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德育素质有所下降,而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中文系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由于它与现实联系紧密,因此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培育和提高有较大影响。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具有丰富的当代德育资源

爱国主义教育不管在何时何地都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思想意识的侵蚀,拜金主义思想正不断抬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正不断淡化,面对如此情况,教育工作者是痛心疾首的,但是强行向学生灌输爱国思想是否能达到目的呢?显然是不行的,弄不好反而适得其反。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相应地得到了发扬和光大。近百年来,爱国主义一直是涌动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思想强音,进而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诞生就是爱国主义的产物。近代“小说界革命”的倡导者梁启超在他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译印政治小说序》等论文中认为:“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新一国之小说”,可见他之所以提倡“小说界革命”是与他追求国家强盛、人民觉醒的爱国诉求联系起来的。在此思想的主导下,梁启超创作的《新中国未来记》就是一部爱国主义的政治小说。当时的梁启超认为小说可以起到改造民心、凝聚民意、再造文明的作用,从现在的观念来看,这自然是夸大了文学的功能,而且近代文学革命先驱者们只是从文学的政治功能角度来认识文学的功用,此后中国现当代文学一直受到各种各样的政治功利主义的影响。五四时期,中国白话文学的前驱者同样也是如此,例如,在周作人起草的文学研究会章程中,他们就认为文学不再是有闲阶级的消遣,而是对于人生和社会至关切要的工作。周作人不久之后就提出“文学无用论”来修正自己的这个观点,他认为有些组织试图将文学纳入到自己的范围内,让我们成为他们的工具,他认为从这个角度说,文学是无用的。他一方面认为文学不仅仅是民族的、阶级的,而且还是人类的,文学的立场不应当受制于一个阶级、一个组织的狭隘利益和观念;另一方面,他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性情、人情而已,并没有什么政治的功用。但是,五四时代,爱国主义依然是中国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主题。启蒙主义文学不管其外在价值形态如何,其骨子里几乎都是由“爱国”感情在支撑着。正如五四是一场爱国运动一样,五四文学同样奏响了爱国主义的时代乐章。中国现代,抗战时期的中国人民饱受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凌辱,然而对于一个生性刚强的民族,这也正是激发其民族凝聚力、战斗力,展示爱国主义情怀的时刻。从芦沟桥事变到抗战结束,中国现代文学英勇地担负起了民族救亡的使命,无论是国民党统治地区(国统区),共产党统治地区(解放区),还是日伪区(沦陷区)、上海的特殊租借区(孤岛),尽管文学上的分歧也存在着,但是,在“救亡”这个最重要的旗帜下人们的文学热情是一致的。五四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关注的启蒙主题(“个性解放”主题),在国难当头的时刻,也暂时退出了中心位置,让“救亡”成为文坛焦点。“救亡”焕发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昔日因各种政治文学观点而彼此对立的各家各派,这时均捐弃前嫌,在民族解放的旗帜下实现了统一。

随着1949年共和国的诞生,爱国主义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获得了新的表现形式。共和国诞生之初,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处于对立状态,因此许多作家将爱国主义和反美反蒋结合起来,特别是中国出兵朝鲜之后,许多作家勇敢地走上前线,进行采访创作,他们以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为代表,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鼓舞了一代人斗志的好作品。苏联解体之后,两个阵营之间的对立消除了,和平与发展成了世界政治局势的主流,这种情况下,爱国主义文学的主导面也发生了转化,转化到呼唤祖国统一、歌颂祖国历史、赞美祖国河山、宣扬中华文化方面来。如台湾著名散文家余光中,他就写了大量的散文,抒写祖国分裂给孤悬海外的台湾人民造成的痛苦,表达对祖国大陆的思念,渴望祖国早日统一;贾平凹虽然不是专写散文的,但是,他写的商州、静虚村等陕南风景、风土人情、文化生活情态,流露出浓郁的文化气息;这方面张承志也有突出的表现,他的《荒芜英雄路》、《清洁的精神》、《无缘的思想》等等就是这样的佳篇巨制,《清洁的精神》中,他浓墨重彩地勾勒了中国文化源头处(先秦时代)典范人格的意义,歌颂一种清洁的“士”的精神,他以深沉的笔调描述了荆轲、许由、高渐离等清洁之士,表现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独到的理解与缅怀。从这个角度讲张承志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爱国主义“歌手”,他的爱国主义之歌不仅具有传统爱国主义感情的真挚,更有学者式的深刻与独到。除此以外,还有许多篇目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不再赘述。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对道德情感具有教化作用

第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审美对象具有道德内涵。

首先在自然美方面,我国社会学中自古就有“比德之说”,其实质就是强调自然美的特征能激发人的某种内在的道德情感。这其中最直接、最普遍的就是自然美能激发人们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具有不同特征的自然美,有着不同的道德内涵,如驼之忍辱负重,竹之高风亮节,梅之铮铮傲骨,甚至一滴水也有“水滴石穿”的精神。社会美或者说生活美的本质就是社会伦理道德上的善,其内容是社会伦理的善和社会规律的真的统一。换一句话来说,生活美本质就在于善,凡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并从中能直观到人的本质力量的生活就是美的。《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现出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一代代的读者,从而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有人说作者像陶渊明一样,为国人构筑了那一时代的“乌托邦”。因为多年以来,人们期待着那“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怡然自乐的生活。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国破家亡,内忧外患,在风雨飘摇的特殊历史时代的大背景之下,《边城》所构建的“乌托邦”最终幻灭了。然而,在这部作品里,一切都是那样的富含蕴味。纵然是最后爷爷的那份无奈的绝望,以及简朴的葬礼也富含水乡的阴柔之美。在这里我们体味到一种难以割舍的守望情结,无论是在爷爷、翠翠身上还是作者本人身上,都令人隐隐得感到那份情怀自始至终于心头萦绕难以拂去,并且千百年来,这种乡土情怀都归于一种对乡土虔诚的守望精神。由此可见,无论是自然美、生活美抑或是艺术美都具有深刻的道德内涵。这样的教育,使学生都能够产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从而萌生好好学习,将来为家乡多做贡献,使自己的家乡变得更美好的愿望。

第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文学艺术的审美活动都是以情感为核心的。在审美活动的伊始,人的情感便伴随着审美感知活动而萌生。主体会移情于对象,出现“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现象,客体被心灵化了,人格化了,因此,在审美活动中欣赏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事实上,欣赏者也只有充满着情感才能真正感知与把握对象。审美教育只能是一种情感教育。我们这样说,“不仅因为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是审美的前提,贯穿审美的全过程,还由于它表现为审美的最后归宿。美育的过程就是人的情感理性化的过程,在美育过程中,用各种美的形象来触发人的情感,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从而对受教育者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教育作用,进而陶冶人的情操。”

三、道德情感依赖于审美情感的陶养

道德情感与审美情感具有直接同一的关系:审美情感的发生过程本身就是道德情感的培养过程。例如:路遥小说中的成长叙事。路遥笔下进城的乡村知青身上大多都有一种浓烈的苦难意识,敢于主动去迎接、承受和与苦难抗争,始终都能高扬理想主义的旗帜,他们对理想的执著痴迷以及悲剧性的追寻与结局,带有一种浓郁的宗教情怀,充满了崇高悲壮的意味,“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充满了照亮人心的生存智慧,教人明白这样一些道理:沉重的苦难也许并不坏,因为,坎坷和磨难会帮助你获得精神上的成熟和人格的发展;平凡的生活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平淡乏味,因为通过劳动和爱,我们完全可以使自己的生活充满意义感,完全可以感受到人生真正的幸福。”许多成长中的年轻人,从中汲取了面对困难对的勇气和力量以及成长的经验。有人因此称路遥的小说是青年“人生的教科书”。通过老师的介绍,很多同学都在课下阅读了路遥的小说,从中感受到了无穷的力量,在面对挫折时,不再那么容易被困难吓倒。当然,德育学和美学虽然可以从不同角度将文学欣赏过程分别分析为道德学习过程和审美过程,但实际上,这两个过程是共存和同一的。此时人类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的原初统一的情感心理结构被还原为活生生的现实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的同一性,为审美教育在道德情感的培养方面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审美情感具有了陶冶道德情感的作用。

蔡元培认为,美育之所以能够陶冶情感是因为美的对象具有普遍性和超脱性。“既有普遍性以打破人我之见,又有超脱性以诱利害的关系;所以紧要关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甚至有‘杀身以成仁’而不‘求生以害人’的勇敢;这完全不是由于知识的调教,而是由于情感的陶养,就是不源于智育,而源于美育。”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去发现、去整理教材中的德育思想,采用各种教学方式细水长流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完美的人格。总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对政治教育的一种补充和延续。完成这一任务,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具备了特殊的功能,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加强德育渗透,有效地做好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周保强.大学生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J].犯罪研究,2008,(3).

[2]常军.道德情感教育探微[J].现代教育研究,2007,(5).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易健.美育是一种感性的情感的生命的教育[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

[5]文艺美学丛书编辑委员会.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白鸽 河南省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458030)

大学文学论文范文第5篇

大学文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面对当下理科大学生的文学素养严重缺乏的现实,《大学语文》教学承担改变这一现象的重要责任。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培养理科大学生文学素养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在充分利用好优秀文学作品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学生阅读积累、写作的习惯,提高整个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素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关键词: 理科大学生 文学素养 《大学语文》教学

一、理工科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及《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许多理工科大学生毕业后在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质量等方面达不到社会对大学生所提出的时代要求。这种状况,严重地制约人才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我们常常见到一些学生说话时或吞吞吐吐或语焉不详或措辞不当或出语粗俗或语言呆板,而大多数理工科大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差,他们其中的有些人甚至连一些简单的实验报告都写不好,更遑论写那些要求严格的论文。不能熟练地运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这已经是一些理工科大学司空见惯因而见怪不怪的普遍现象了。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理科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加强《大学语文》教学是必然选择。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首先是教材编写缺乏新意,体例设计与内容安排均能突破传统,主要是从老师的思维特点出发安排教材内容,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思维与情感要求;其次是教法陈旧,不少师在教学中仍然沿袭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爱扣字、词、句,或者是按照“作者简介—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写作特色”的固定思路教学。这些教学方法压抑了大学生的自学能力,限制了青年人善于思考的天性,不符合大学教育的根本特征,导致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越来越厌烦;再次是《大学语文》作为普修课程,大多数语文教师对此并不热情,认为教《大学语文》的是被边缘化的人,在高校没有地位,不利于自己的专业发展,所以上课采取敷衍的态度,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

语文教育“历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母语教育的最主要的部分和最重要的途径”,担负着传承中华文明的重任。

三十年以前,在恢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初期,苏步青老先生就明确指出了四个方面的教学目标:“①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②传承传统文化精髓;③提升精神文明;④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此四点教学目标对今天的《大学语文》教学依然具有科学合理的指导意义,也正是基于此,《大学语文》教学培养理科生的人文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能被漠视,而应当被强化。

二、如何发挥大学语文教育对培养理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面对理工科文学素养严重缺乏的现状,要想扭转这一局面,就必须创新《大学语文》教学,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对培养理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1.充分利用优秀文学作品的潜移默化作用

大学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生理、心理不断发育、发展的同时,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意志力不够坚强、抗挫折能力差、依赖性强、情绪不稳定等。而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优秀文学作品对大学生健康心理、高尚人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欣赏这些作品的同时达到提高文学素养的目的。

理科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正是利用文学作品所拥有的文化特质,对学生的感知、情感、想象、直觉等审美的感性素质进行开发与提升,从而使其具有健全的人格、活泼的生命力和不竭的生命力。如《归去来兮辞》带给我们的是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卓然不群、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我与地坛》则是对生命、对健康的渴望;《前赤壁赋》让我们感觉到超脱旷达的苏轼所富有的独特魅力,以及他处逆境时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泰然达观的心态。教育学生以这样的境界充实心胸,就能从容应对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增强心理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树立自尊、自强、达观、进取的精神。

其次,长期的文学欣赏活动,不仅使人获得精神愉悦,而且有助于形成人的审美人格;健全、完善的人格,应该是且必须是审美人格与实用人格的有机统一;单一人格总是不完善、不健全的,自然科学的认知活动培养了人的实用人格,文学欣赏活动培养了人的审美人格,这是通过人的左半脑和右半脑共同协调作用塑造理想的、完善的、健全的人格;单一人格可能会使人的某一种心理、生理功能压倒或排斥其他功能,这样会产生人在成长中的单一的心理倾向,既不利于科学发现心理与能力的培养,又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甚至形成冷傲孤僻病态人格。清华大学生刘海洋“伤熊事件”、马加爵事件就是典型案例。

另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成为生活的教科书,可以向我们展示其所反映的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有了解认识社会生活和启示生活真理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人们区分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提高人生境界,帮助人们确立积极的价值取向,对生命价值做积极的思索与实践;它可以愉悦人的情感,给人以美的感受,从而使人的情感在美的陶冶中得到升华,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摆脱建立在物欲享受上的低级庸俗的情趣,使人们的生命价值走向趋于高尚的人生追求,趋于精神追求。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汇聚了古典诗歌的条条巨流;从先秦诸子散文到唐宋八大家之作,架起了古代散文的道道彩虹;从《三国演义》到《红楼梦》,形成了长篇小说的座座高峰;从《窦娥冤》到《桃花扇》,铺就传统剧目的块块基石,鸿篇巨制,美不胜收。理工科学生徜徉于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中,可以丰富知识,提高兴趣,扩大视野,开阔胸襟,提高修养,陶冶性情。

2.养成良好的文学阅读、写作的习惯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希望,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性格决定命运,但形成性格要靠习惯。同理,如果《大学语文》教师能很好地引导理科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学阅读、积累和写作的习惯,那么对其文学素养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提高文学素养离不开阅读,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文学的积淀,也没有文学的感受力,也就导致文学素养的缺乏,这里的阅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内阅读,也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文学作品的深层解读,这种解读是学生审美心理、审美意识的建构过程,是学生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与各个作者之间的一种“对话”,获得人性、人格、人情的深刻体验和感悟的再造过程,是一种见情、见性、见灵、见神韵的活动。二是课外扩展阅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个性、性格、情绪的差异广泛涉猎文学作品,拓展文化视界,增强艺术功力,通过数量的不断积累达到质量提高的目的。

第二,文学创作,从心理学上分析,是学生头脑中语文潜能的自我实现历程,一个人一旦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他的这种自我表现之欲和自我实现之“能”就会产生创作的冲动。朱光潜先生说:“要彻底了解文学,要尽量欣赏文学,你必须自己动手练习创作。”在阅读中,学生充分感知了生活,与作者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知识上的沟通,从而引发表情达意的心理冲动,创造写作发生的契机,使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在对话情景中达到沟通与默契,调动积淀在学生心底的生活积累,拨动他们敏感多情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写作的冲动,写出展示鲜活的个体生命意识与生活情趣的作品。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只要写鲜活的世界、富有个性、富有思想的文章,就可奇文共欣赏。可见文学素养的提高能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写作的多渠道也同样能提高文学素养。

3.提高《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语文教师作为时代文化精神的“体现者”、“表达者”与“传播者”,其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情感模式、精神理念及其表达方式每时每刻都在以一种“文化场”的载体熏染教育对象。尤其是语文教师的文化精神系统就像一个多面体的魔方,以强大的文化潜能影响和支配着教学行为,也同样制约教学风格的形成,教师的文化心理建构不自觉地影响他的精神世界的“神韵”。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之中,教师会不自觉地打上民族的、时代的和个人的文化意识烙印。语文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浓郁的文学情感,具备语文教师应有的文学特质。

学生对文学的态度,很多时候不是取决于他们上了多少语文课,而是取决于是谁上语文课。语文老师如果对文学缺乏热情,修养不够,教学内容单调,语言枯燥,方法陈旧,是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所以,要想充分发挥《大学语文》教学的作用,就应当重视教师的能力因素和个性因素,让更多的文学底子好、文学热情高并且甘于奉献的老师给学生主讲《大学语文》。

三、结语

我们的时代是越来越强调综合素质的时代,素质越来越意味着职业生涯的发展和命运,意味着生存的尊严和价值,应让文学教育根植于语文教育,创造出一个个精神自由的天地,让每一个理科大学生在文学审美的田园自由地种植与收获,命运自主,个性洒脱,在生活感悟与体验中探索人生真谛,塑造出个性丰满的自我,这是学生应形成的、真正的文学素养,让大学语文教育提供给所有的理科大学生两样东西:一是工具,二是眼光。

参考文献:

[1]王步高.我国大学母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徐中玉.大学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朱光潜.谈文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上一篇:碎石化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金融实证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