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总结范文

2023-09-20

德育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目标,确定了每年发展党员 的数量应不少于 600 名,每 年发展农牧民党员的数量不 少于 200 名,每个乡镇每年 发展农牧民党员至少 3 名以 上,其中 35 岁以下的不得少于 70%,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牧民党员不得少于 50%, 进一步提高党员素质和在全市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逐步解决农牧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 文 化素质偏低、致富能力偏弱的问题。

扎实抓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入党积极分子是党员队伍的源泉和后备军, 抓好入党 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近年来

72 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 35.6%。针对全市农牧民党员队伍中存在的文化程度偏 低、科学素质偏低、致富能力偏低和年龄偏高等现状,在农牧区扎实开展了“双向培养”工 程, 把政治素质和物质基础较好、 具有服务意识和进步意识的致富群众及时培养发展成为党 员,已将 27 名致富群众培养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大了非公有制企 业党建工作力度,积极做好在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中发展党员工作,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改 善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严格要求, 狠抓入党介绍人的质量关。 拉萨市在确定入党介绍人时, 要求具备 6 个条件。 为确保入党介绍人发挥应有作用,保证新发展党员的高质量,在严格遵循《党章》规定的基 础上, 拉萨市还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入党介绍人的职责, 入党介绍人要继续教育帮助预备党 员,使其不仅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入党。

大力开展“推优”工作。 拉萨市充分发挥“推优”工作在党员队伍建设中的作用, 注重 从团组织中发展新党员, 以党的建设带动团的建设。 一是在发展党员时广泛听取团组织的意 见,二是注重从基层团干部中发展新党员,三是对团组织推荐的优秀团员进行重点培养。3 年来,共将 334 名团员培养发展成为党员,其中经过团员推优的有 135 名。

实行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拉萨市坚持以“一荐、二选、三送、四包”的方法切实做好 发展党员工作。 “一荐”即每个党员向党组织推荐一名优秀青年作为发展对象, 并负责培养 教育和考察;“二选”是党支部和乡镇党委在现有村干部中选择素质较高的作为重点培养; “三送”是要求团组织积极选送优秀青年,由党支部把关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

“四包”是实行党员发展工作责任制,由党委成员包支部,支部包重点发展对象,党员包积 极分子,做到包质、包量、 包教育。实行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 有力地促进和带动了农牧区、 企业生产一线的发展党员工作走向正规化、持续化。

严格程序。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拉萨市严格按照“入党自愿”和“个别吸收”的原则, 始终坚持把政治素质放在第一位。凡是没有经过政治审查的,一律不能发展。在预备党员转 正时,支委会要进一步审查其政治表现,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作出结论,对具备条件的按期 转正;不完全具备条件的进一步教育考察,视情况确定预备期;对不具备条件的,取消预备 党员资格,使发展党员工作的各项程序做到了严格而规范。

把握重点,严格组织程序,不断发展壮大了党员队伍,保持了党的先进性,

增强了党组 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 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 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 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 在以地域、 单位为主设置基层党组织的基础 上,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推广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组织的做法, 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加大在中介机构、协会、学会以及各类新社会组织中 建立党组织力度。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活跃基层,打牢基础。 (二)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方 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增强创 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贯 穿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始终, 发挥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把建设 高素质经营管理者队伍、人才队伍、党员队伍、职工队伍和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 响力贯穿国有企业党组织活动始终,保证党组织参与决策、带头执行、有效监督,发挥政治 核心作用。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贯穿街道社区党组织活动始终,发 挥党组织在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把服务中心、 建设队伍贯穿机关党组织活 动始终, 发挥党组织在完成本部门各项任务中的协助和监督作用。 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穿高等学校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推进教育改革、 搞好教书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事业发展 贯穿科研、文化、卫生、体育和中小学等事业单位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本单位履

行职责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新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要围绕贯彻党的方针 政策、引导和监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健康发 展等职能探索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 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要在团结各族群众推动发展、 促 进和谐、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普遍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化基层党建 工作三级联创活动,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 (三)增强党员

队伍生机活力。以提高素质为重点,抓紧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 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激发党员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保持先进性内在 动力。注重质量、优化结构,改进发展党员工作,加强思想上入党教育,加大在工人、农民 中发展党员力度,重视在高知识群体、在大学生等各领域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积极做好在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做好党 员服务工作,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健全党内表彰制度,加强对老党员、生活困 难党员的关怀帮扶。落实基层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建立基层党员轮训制度,拓宽党员受教育 渠道。鼓励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推广党员承诺制等做法,探索建立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 用机制。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坚持民主评议党员,表彰优秀党员,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 (四)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 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选拔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 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鼓励转业退伍军人到乡、村工作,及时调整软弱涣散农 村基层党组织班子,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选好配强街道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新社会组织等党组织负责人。符合条件的农村、社区、国有企业党组织书记,可以通过法定 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居委会主任、 企业董事长。以明确责任、 考核监督、 保障服务为重点, 加强对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管理。加大从农村、社区优秀基层干部中考录公务员力度。切实 解决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基本报酬和社会保障问题。 (五)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 促进以城带乡、 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建立全国党员信息库,加强党员动态管理,健全城乡一体、流入地党 组织为主、 流出地党组织配合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制度。 实行城乡基层党组织一方 为主、 接续培养、 两地考察、 相互衔接的优秀农民工入党办法。 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 普遍推行机关、企业、社区党组织同农村党组织结对帮扶等做法,推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相 促进。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建立稳定规范的基层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制度。二 0 一 0 年底基 本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一体化建设任务。 加强条条为主 管理和条块共管单位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 基层党建工作的支持。

一是

要切实加强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抓好社 会组织党建工作新路子,创造条件成立社会组织党工委;认 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德育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摘要:新课改的政策提出,很大程度的改变了现有的基础性教学课堂,人们对于孩子知识学习进行关注的同时,看到了培养小学生品行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的道德观念,需要开展相应的教学课堂,而德育课程的实施开展,促进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进一步扩大,有效引领出新的学校风气,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会中道德观念进行了很好的体现。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德育;实施现状;对策分析

前言:在当前的社会时代发展中,有关教育行业的问题被不断的提出然后进行解决,新时代的教学,对学生的思维思考方式进行了有效引导,利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德育教学课堂与学生进行思维知识上的有效互动,在培养小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可能的同时,将学生的个性化能力进行放大,突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一、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现状问题

在社会物质水平达到一定标准的时候,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追去就会进一步的提高,小学阶段的德育课程的开展就是对小学生高尚精神世界的一个培养,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德育课程的开展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一)与实际生活相分离

德育教学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精神层面的开发,在知识的传授上更多的是以理想化的状态作为传授背景的。虽然目前的教育领域已经借助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力量进行了改革,各项基础性教学课程进行了完善,但是德育课程作为相对发迹较晚的课程教学内容,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践教学经验的积累,对于小学生的学习阶段性特征把握不到位,与时代的教育发展环境脱轨,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利。

(二)课程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作为一项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课程,在目标的确立上需要结合学校整体的学生情况,系统性的建立阶段性的有效发展策略,实施教学手段。目前的小学德育课程的开展,教师对于教学课程的目标认知模糊,对于相关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到位,导致教学效果不达标;并且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师不足造成教学课程安排的不合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德育内容的理解不到位,学习目标任务不明确。

(三)教学评价不足

现在的很多学校实施的课程教学相对来说会有所侧重,对于德育教育课程的安排不合理,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充足,加上教学手法的缺失,导致学生并不能根据教师传统的教学手法,得出应有的学习内容。另外教学过程中不合理的评价手段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利于建立相应的学习自信心的,教师对于多元化教学评价手法的开发利用还不够到位;缺乏一定的师生交流会导致教师更难以把控学生的想法,从而影响到整体的教学内容。

二、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现状的对策分析

基于现今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所遇到的问题,相关研究单位,对小学阶段的教学提出了一定的建议,尽可能的保证德育课程的顺利开展。

(一)转化学生的思想状态

学生作为目前教育实施的主体支撑性任务,在小学阶段的德育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学生在当代社会的教育体系中,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力量,还有思想品质上的提升,小学生的知识学习需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与实际生活内容进行结合,有效帮助小学生提升理论知识的利用效率,提升知识运用的熟练度。借助对学生认知思想的转化,教师在对抽象问题进行教授时,可以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找到适合自己学习德育知识的方法。

(二)建设校园环境

小学生在学校内的学习时间和课余时间相对充足,利用良好的校园环境进行德育课程的开展,能够引领学生在玩乐中获取知识。好的学习环境,需要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教师需要在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考虑到课堂环境的建设问题,以课本教学内容为主要导向,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进步学习提供良好的空间,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心理,通过学生的自主摸索,成功的进行思想理念的积累提升。校园大环境的建设需要考虑到各个年级的学生状态,利用校园文化对其进行正确的文化引导,帮助学生开展各项思想道德类的活动游戏,利用讲座、主体班会等形式,丰富学生的课外认知,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眼界,培养出优秀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

(三)开展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在一定程度激发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热情,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新課程教学理念下,小学阶段的德育课程的开展,需要结合教师足够客观的课堂评价,从而有效推动课程开展的效果。建立起足够完善的评价体系,从根本上保证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构能够得到客观的评价,使得学生能够将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连接,得到客观且全面的教学培养;适当的教学鼓励,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是教师对于自我的一个学习肯定,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密切,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更好的进行思想品行和道德修养的提升。

结语:由此看来,面对社会的发展需求,小学阶段的德育课程的开展是必须的,并且教师作为重要的引导者,需要提升自身的德育认知,更好的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借助现代化的力量,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马盛秋.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德育的思考[J].智力,2020,(19):133-134.

[2]向甸龙,潘勇.小学幸福德育实施路径探索[J].安徽教育科研,2020,(10):94-96.

[3]王剑倩.小学德育课程的构建和实施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07):161.

德育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在中职学生课堂教育上有着重大的表现。中职德育课程教育应该紧紧把握住此次机会,深入探索新媒体下的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文章对新媒体技术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当前的新媒体技术应用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

【关键词】新媒体;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互动教学

“新媒体”一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近几年所出现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等,都是新媒体所广泛应用的技术,可以说现在我们就生活在新媒体时代下。新媒体时代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把自己想要传送的东西给别人传送过去。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他们所应用的微博、微信、快手等等都属于新媒体。可以说,新媒体时代对人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何把新媒体运用到中职德育课程当中,就是我们将要解决的问题。
一、新媒体的概述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之下,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完全盖过了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学模式带来了改变。新媒体技术已经受到了教育教学部门的重点关注,也是他们所要研究的方向。新媒体技术大多数是运用计算机处理技术进行传播,具有多种多样的传播样式,可以通过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终端传播或接受信息等。跟传统的媒体相比,新媒体技术具有交互性、移动性和实时性等特点,将新的媒体技术带到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当中,能够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投影仪等将新媒体素材以弹幕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来,使学生对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能够及时地理解并吸取。根据新媒体技术的特点,教师可以将学生所需要的教材等文件发送到学生的移动终端上,使学生能够及时查看,这样就可以解决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完全理解知识内容的问题。
二、新媒体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中应用的优越性

假设教师想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变,那么教师就不能够只是局限于一本书上或者一堂课上,要具备接纳新鲜事物的能力,并能够借助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来承担起科教兴国的重要任务,运用新媒体技术来培养新的人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要从德育课这一科目入手对学生进行培养,发挥新媒体的教学特色,进而扩大新媒体教学模式的应用范围,借助新媒体来提高教学质量。德育课程是树立中职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课程,它能够通过对人才的建设来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以推动知识教育、情感寄托等行为的养成。
三、传统教学模式下德育课程的现状

在现如今的中职学校课程当中并没有关于德育课程的重要标记,只是把德育课程作为公共课程来开设,由此就可看出德育教学课程开展得并不是很理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的入学根基较差,教学质量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中职生就是一些走专业技术道路而没有进入本科大学的学生,他们一般都是根据自己的特长与特点来选择学习某项技能,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职学生并不是很在意德育课程的教育发展。

(二)德育课程不是主体课,学生并不是很在意

德育课程不管是在大学还是中职学校中,都属于公共课程,学生以及学校都没有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了德育课程教育成果较低。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还要从学生和教师方面进行探讨。中职学校并没有明确规定德育课程的重要性,而学生大多数都是根据自身感受给德育课程下定义,参与活动较少,教师也没有参与多次有效的培训。

(三)教师质量差,数量少

在现如今的中职学校中,专科课程教师较多,而德育课程教师少之又少,有些教师因为个人原因向学校请假,当学生想要了解德育课程的时候并没有专业教师进行讲解,致使出现了代课教师的现象。
四、新媒体应用在中职教育中的现状

(一)对新媒体教学存在偏见

教师和学生一直都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和学习,在刚接触到新的教学模式时产生了严重的心理抵触,教师在一定层次上缺少系统式的技能指导。

(二)实际运用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由于新媒体的使用程度较低,直接导致教育教学方法无法有效运用。教师并没有完全了解新媒体技术的含义,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无法抓住课堂上所要了解的知识点,进而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下降。

(三)教师对新媒体使用程度较低

从目前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情况来看,虽然新媒体技术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但是有的教师并不是很愿意使用新媒体技术,而是更加倾向于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潜意识中产生了抵触心理,扩大化了新媒体的娱乐性质,导致学校教育、学习功能严重落后。
五、新媒体模式带给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优势

(一)丰富了教学模式

随着新媒体的多样化发展,人们所常用的微博、微信等等都是新媒体技术发展的重要产物。中职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對新鲜事物的接纳能力是不容小觑的,中职学校可以利用中职学生的这两大特点进行深化,把新媒体技术应用到德育课程教学当中去,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新的教学技术快速得到学生的喜爱,让学生能够在心情愉快的氛围当中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让现如今的教学模式变得多样化起来。

(二)密切了教师之间的关系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可以密切教师之间的关系。学校可以组建一个讨论群,把校园里的教师组织到一起,在群中相互交流感受和交流教学经验等。教师之间可以在相互分享经验当中吸取优秀的工作经验,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可以利用新媒体智能终端设备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

(三)新媒体技术可以提供新的教学资源、材料

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进行网上搜索,当遇到自己喜欢的文章、图片、文字以及视频时进行下载,保存收藏。教师还可利用网络技术把所要讲的课堂内容提前搜索出来做好备课准备,挑选出一些与课堂内容有关的文字或者图片,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现出来,并让学生进行思考和互相交流,提高学生的上课效率。


六、如何才能够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当中

(一)改变教学理念,让中职学生重视德育课程教学

中职教育发展到今天这一地步,是因为人们已经对德育课程教学有了相当的重视。新媒体虽然能够给人们带来实践上的方便,但是所有东西都有利弊两面的,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内容,如果在运用过程当中不能够及时对这些不良信息进行排除,很容易对中职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不良影响。中职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在给学生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德育课程的重视,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讲课,促使学生进行相互交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二)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模式

在现如今的中职学校当中,专业的德育课程教师严重缺乏。中职学校应该加大对德育教师工作人员的培养力度,确保培养出专业素质高、教学质量好的德育课程教师,让更多的教师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方法,增强德育课程对中职学生的吸引力。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媒体的转化进行深入的了解,从微信、直播或者视频软件上找出并播放带有学习性质的电影、小品等等,在影视播放完毕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总结,从电影当中能得出什么观点等等,同时并建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进行探讨,或者教师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社交软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等等,适当地对学生提出所要探讨问题的观点,进而达到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七、结束语

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新媒体教学教育手段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新媒体技术已经改变了中职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也给德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中职学校教师要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调动学生参与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德育课程教学的兴趣,运用多样化的新媒体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使德育课程成为学生所喜爱的一门课程。
【参考文献】

[1] 张冬.新媒体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师版),2017(47):12.

[2] 吕效红.新媒体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

[3] 吕效红.新媒体环境下的中職德育课程教学思考[J].科技信息,2014(12):340-341.

[4] 陈秀.新媒体环境下的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初探[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5(07):97-98.

[5] 张海燕.新媒体环境下的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5(29):150.

[6] 张华.新媒体环境下的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思考[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16):41.

德育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摘   要 隐性德育课程具有内在的人本性与外在的载体性两个基本特征,其价值表现为可以调动道德资源、加强传递经验、提供道德教育情境几个方面。当前中小学隐性德育课程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主要体现为重显轻隐导致隐性德育的功能缺失、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指向出现偏差、德育课程主体处于“失语”状态、追求德育活动的形式化遮蔽了隐性德育价值。因此,须做到构建“显”“隐”结合的德育课程体系、明晰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指向、强调德育课程主体的话语权以及强化隐性德育课程所要体现的价值。

关键词 隐性德育课程  道德认知  德育课程体系  德育课程主体

自古以来,中外哲人都非常重视道德教育。苏格拉底曾提出“美德由教育而来”,后来经康德、黑格尔等认可并进一步发展。西方借鉴数、理、化等专业学科创建了学校德育课程,称为正式德育课程,但这种课程的存在与作用存有争议。杜威指出,“直接的道德教学不能使学生形成‘道德观念’,只能帮其形成‘关于得到的观念’”。裴斯泰洛奇等也提出不能通过向儿童灌输某些教义来培养其道德性,而要通过儿童的自我活动、家庭关系以及共同的社会生活来形成。且他们非常重视德育与学科知识教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如赫尔巴特的著名论断“不存在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和‘无教学的教育’”。他们提倡将道德教育渗透在各专业学科教学过程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之中,并称其为隐性德育课程。由此可见,隐性德育课程是一种以校园中的人文素养或内隐教育为依托的教育模式,并自然而然地将这些内隐的教育内容作用于学生,让其通过非特定的、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来获得价值判断与道德经验,其指向是特定的育人目标。隐性德育课程与显性德育课程共同组成德育课程体系,两者紧密联系,共同作用于学生[1]。
一、隐性德育课程的特征及重要价值

隐性德育课程具有内在的人本性与外在的载体性两大特征。从内部来看,主要体现为目标指向的实践精神性、价值指向的情感性与人本性、过程指向的主体性与自然性;从外部来看,主要体现为存在形式的潜伏性与依赖性、外在构成的多维性。而它的价值主要体现为可以广泛调动德育要素或资源,加强显性德育课程传递的经验,可以给学生提供更真实的道德教育情境。

1.隐性德育课程的特征

隐性德育课程的内在特征表现为人本性。首先,目标指向的实践精神性。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与正式德育课程的目标一致,都是通过一定的媒介与手段将学生造就成品行良好、人格健全的人。但从具体目标来看,隐性德育课程主要致力于学生心理与精神层面素质的养成,更多的是确立道德价值观、激发情感、改变态度等,在这个过程中其目标指向是实践精神。其次,价值指向的情感性与人本性。隐性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价值体现为它的情感性与人本性。前者是指在隐性德育教育过程中都有学生的情感体验,凸显道德教育中情感的重要地位。因此,情感性是隐性德育课程的一个特点。后者是指以人为本,德育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与情感状况,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在交流对话与实践反思中进行领悟,从而达到个性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2]。再次,过程指向的主体性与自然性。一般来说,隐性德育课程是以暗含、间接的形式自然进行的,个体通过自主选择与接收,教育目标是在实践体验与感悟中实现的。另外,隐性德育课程具有很强的主体性,不只是整个教育过程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进行,学生也在一种自觉自主状态中接受信息,每个人既可以是教育者,也可以是被教育者。

隐性德育课程的外在特征表现为载体性。首先,存在形式的潜伏性与依赖性。隐性德育课程依附在校园活动、行为、环境之中,这些载体所隐含的德育信息和内容等一般不以德育课程的形式出现,而是只有处在特定的教育实践状态时,才会转化为具体的内容并发挥教育作用,以此来启迪和陶冶学生,并实现课程目的。其次,外在构成的多维性。隐性德育课程的存在形式决定了它以各种形态的载体存在于各种关系之中,既可以是实践形态的校园活动与校外实践、物态的实验用具与校园景观等,也可以是行为形态的人际交往、精神形态的学校精神等。最后,分布状态的广泛性。承载隐性德育课程信息与内容的载体能够突破一定的空间与时间限制,以开放式的形态出现,分布广泛,呈现出多样性与丰富性的特点。

2.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价值

首先,可以广泛调动德育要素或资源。德育要素或资源是指那些有助于学生德行养成,能够体现德育价值的教育因素,既可以是物质的、现实的、显性的、国内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历史的、隐性的、国外的,它是一个丰富的综合体。传统的德育课程会选择那些可见、可感的显性德育资源,较少关注那些内蕴、隐晦的间接德育资源。而隐性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够使学生从更多的视角、渠道与时空接受德育教育和影响,让学生无论在课上课下,還是校内校外,或是直接间接都能接受到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这丰富了德育资源内容,使其向纵深方向拓展。其次,加强了显性德育课程传递的经验。从时序上来看,隐性德育课程是显性德育课程的进一步延续;从空间来看,是其对手段与方法的拓展。因此,隐性德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显性德育课程所传达的规范、价值等转化为学生的心理感悟,使德育要素更加形象、生动,产生的教育影响更深远。最后,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道德教育情境。隐性德育课程同活动性德育课程相似,具有呈现生活场景的基本功能,但不同的是,隐性德育课程没有经过专门设计的、具体的课程形式,它所反映的价值与道德原则隐含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之中。所以这种课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的生活场景,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置身其中,使教育更加真实、自然[3]。
二、中小学隐性德育课程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1.重显性课程轻隐性课程导致隐性德育的功能缺失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共同作用于教育对象,两者协同作用,互为补充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与价值观念。在德育实践中,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缺一不可,不能割裂两者之间的关系,更不能绝对化、片面化地注重某一方的重要作用,而忽视另一方。在我国中小学德育教育中,虽然隐性德育存在的时间比较早,但其形态是不完整、不系统的,再加上对理论的研究比较晚,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时,“显性德育”占绝对地位,其安排有具体详细的计划、有课时保证,实施有具体的教材及大纲要求、有制度保障,还要专门进行德育教育的师资队伍。而“隐性德育课程”则完全不同,它在中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地位及被重视程度与显性德育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在部分中小学甚至被“边缘化”。具体来说,每个中小学会因自身的校情差异与重视程度的不同,根据学校具体情况来进行隐性德育,通常来说,中小学德育中普遍存在忽视隐性德育的现象,明显呈现出重“显性课程”轻“隐性课程”的一种状态,没有将“隐性德育”看成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没有具体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更没有切实可行的有效举措来安排与实施,整个隐性德育处于放任状态。这样,长期以来没能正常发挥“隐性德育”的独特作用与重要价值。

2.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指向出现偏差

“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是德育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其目标指向都是引导人们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这一目标下的德育价值取向由学校来承载、由教师来贯彻和执行。然而,在中小学进行隐性德育的过程中,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与行为规范在严格制约学生行为的同时,严重束缚了学生创造性发挥的空间,使德育目标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这主要是因为学校为了迎合社会与家长的要求,把社会与家长对学生的期望设定为学校道德教育的标准。事实上,学校的德育应该是在无形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对其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课堂的评价标准也应该是有“价值性和生成性”等多种形态的。目前,部分学校为了更加圆满地完成一堂公开课或竞赛课,教师片面追求成就与奖项,会让学生在正式上课之前多次进行彩排演练,以此来配合公开课或竞赛课的顺利开展,这使公开课与竞赛课成为学生与教师在观摩者面前的精彩表演,不再是真正的一堂课。这在很大程度上丢失了课堂中最为宝贵的生成性与真实性,也没有对学生的潜在动机和态度产生任何积极的暗示。因隐性德育隐性地存在于每一堂课当中,由此可以看出,学校与教师都忽视了课堂内外隐性德育对学生产生的暗示与熏陶。

3.德育课程主体处于“失语”状态

德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视角来看,既包括教育者的外在教化过程,也包括受教育者的内在建构过程。德育教育除了开展正规的德育课程与言传等方式进行的显性德育之外,还包括隐性德育,如教育者的言传身教、学校文化氛围、学校传统等,这种隐性德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中小学德育教学中,显性德育的教学形式基本是教师在说,学生在听;同样地,隐性德育也是教师预设和总结居多,学生探索和表达的较少。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忽视了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情感体验与真实感受,总是从自身角度来预设学生的已有知识及情感状况。这种教师“代替式的表达”使学生处于”失语“状态,剥夺了他们的话语权。从本质上来说,隐性德育就是教育者将“外在教化”通过一定的教育辅助手段转化为教育者“内在建构”的过程,其目的是“成人”。另外,学生以独立的个体存在,其身心发展特点影响着外在教化的内在建构。可以通过学生道德的“知、情、意、行”等来衡量德育的有效性。而学生道德情感、意识与行为的发生与学生自身的成长是一致的,呈现出不可预测、内隐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因此,需要经过较长时间之后才能显现出其效果,这就导致了德育过程中学生的“失语”[4]。

4.追求德育活动的形式化遮蔽了隐性德育价值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隐性德育的一种重要载体,但在现实中,中小学开展的德育活动通常会更多重视隆重的仪式和多样的形式,不关注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内在价值,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不是很大。事实上,隐性德育过程重视的并不是形式的多样性,而是活动影响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当前很多中小学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为了追求校园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与内容的丰富性,校园中呈现出各式各样的活动,很多学生在参加活动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为了参加活动而参加,甚至有些学生因参与各种校园活动而耽误了自己的学业。这样校园活动中隐含的隐性德育不但没有发挥有效的功能,没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反而产生了一些副作用。德育活动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向学生传递道德知识,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相应的道德体验与情感,从而促使学生产生道德行为。校园活动中学生在进行交往与互动时,实际上潜藏着隐性德育的深远意义,每位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被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如果德育活动流于形式,就会削弱这种隐性德育的作用。
三、弥补中小学隐性德育课程缺失的对策建议

1.构建“显”“隐”结合的德育课程体系

显性德育课程实际上就是学校以正规的形式开设的德育课程,体现着学校的德育。这种以正规形式存在的显性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正统、权威的形式向学生传递德育信息。具体来说,就是将生活中的德育按不同主题、不同模块进行划分,然后在课堂里间断地向不同年段的学生呈现。说教式的德育课堂不太符合中小学生的身体发展规律与心理发展特点,也不适合中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隐性德育课程作为显性德育课程的重要补充形式,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学校在进行正规性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地开发一些校本课程与实践性课程,将校本課程具体化与操作化,充分挖掘校本课程蕴含的隐性德育内容,让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深刻理解和内化正规课程中的道德知识,不断丰富其情感体验,在实践探索中进行感悟,通过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相互补充来内化和升华学生自身的体悟。隐性德育课程与显性德育课程在给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是相辅相成、互相协调的,两者在互相协作中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主题式的德育活动是学校进行隐性德育的重要形式,在设计和组织德育活动时要还原和尊重学生的生活世界,详细规划活动流程,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隐性德育的重要功能[5]。

2.明晰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指向

德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不仅是向学生传授道德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认同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感受丰富的道德情感、践行具体的道德行为。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更多地体现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深层要素的培养与塑造,而这些要素的形成还要依靠正规的显性课程,也要通过潜藏在校园中的学校传统、人文精神、校园文化等来实现。首先,塑造学校人文精神。具体要求做到几点:一是坚守学术自由,包容、开放的学术交流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二是赋予制度人性化;三是坚持人文学科建设;四是培育精神文化。这是中小学校应该具备的底蕴和追求的境界,是学校在传承文明的过程中呈现出的精神品质。这也是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定位,让学生在恢宏的氛围与独特的精神中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生活智慧[6]。其次,坚守学校传统。学校传统是学校长期积累和沉淀下来的一种宝贵资源,代表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构成学校特色的重要因素,它体现着一种价值追求。这正是学校实施隐性德课程的重要目标,追求的是对学校传统的积累与对学校精神的传承,这种传统在无形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与道德行为的塑造。对学校传统的传承实际上就是对一种内在价值与文化精神的追求,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内心体悟与外在行为。

3.强调德育课程主体的话语权

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既生活在广阔的道德生活世界,还处在学校的德育环境之中,其道德的形成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具体来说,学生在道德生活中要将具体的感官体验转化为自己的亲身经验,这些经验中的一部分可能会消失,一部分会被重新感知,从而来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具体的道德行为又会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新体验。德育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参与教育活动,而是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和感受生活的真谛,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真实地感受到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道德认知是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形成的,这种真实的体验并不是学生通过间接的方式“闻知”而得到的,而是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建构起来的;同样地,学生的道德行为也不是口头的“说说”或是心理“想想”,而是在实践中亲自躬行、真实做到的。因此,学校构建德育环境时要以学生的校园生活与现实生活为基础,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真实感受内隐的道德体验,亲身践行具体的道德行为。基于此,中小学在开设的一些课程与开展的各种校园活动要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与同伴进行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乐趣,体验来自同伴的陪伴,感受同学之间的互相分享,充分发挥隐性德育的重要功能,并在这种实践中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同時在实践中产生道德行为[7]。

4.强化隐性德育课程所要体现的价值

隐性课程是无形的,以非正式课程的形式存在,虽然不以正式教学的形式进行,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知、情、意、行等,且这种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由此可见,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显性课程所不能替代的,无论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学校建筑、景观等的设计,还是以制度形态存在的学校管理制度、行为规范、规章条例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亦或是以人际关系形态存在的同事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等,均融入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之中,对学生合作意识、自主精神及探究能力的充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可以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和充分体验中进行领会和感悟,并自觉形成道德判断与行为选择,从而获得生命成长。事实上,学生参与这些隐性德育课程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获得成长的过程,不管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还是道德行为都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变化。因此,中小学在开发隐形德育课程,尤其是在开展校园活动时,不能只追求活动的形式与种类,使活动流于形式,而是要考虑这些活动所隐含的价值和所要体现的意义,以及通过这些活动要让学生达到怎样的目标等。在物态的学校建筑、景观等设计中要体现对学生情操陶冶的影响,在制度形态的学校管理体制、行为规范、评价标准要注意对学生意识形态的教育,在人际关系形态的上下级、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环境中要强调尊重、民主、平等与和谐等,在校园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中要明确活动的目标以及活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8]。

参考文献

[1] 欧阳斐.当前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理念及实现方式[J].湖南师范学校教育科学学报,2017(06).

[2] 林英典.隐性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与路径[J].中国德育,2018(04).

[3] 程红艳.当前学校德育理论研究之反思与展望[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01).

[4] 王洪杰.我国中小学隐性德育缺失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6(09).

[5] 吴雪芬.道德灌输与道德培育的学校德育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5).

[6] 赵璨,冯靖.网络舆情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应对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8(09).

[7] 唐汉卫.学校德育改革应该确立的四种意识[J].教育研究,2017(06).

[8] 林丹.学校德育实践的合理路径:方法的视角[J].东北师学校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作者:余婧(1986-),女,陕西汉中人,陕西理工大学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王   颖】

德育课程总结范文第5篇

一、课程理念与目标

在实施课程之前,课程研究小组着重区分了私人阅读与课程阅读的差别。阅读是每一个人都会实施的普通事件,人们通过阅读报刊、互联网、文学作品以满足自身精神需求,这种阅读是自由的、私人的,阅读内容往往根据个人喜好来决定。课程阅读则不同,它有清晰的目标,通过课程设计使参与者获得相应的成长。学生课后自由借阅书籍的阅读行为属于私人阅读,教师通过课程设计实施的阅读行为属于课程阅读。这一区分对构建“以读养德”课程有重要意义。它突出了教师及家长参与在“以读养德”课程中的重要性,只有教师、家长参与阅读,与学生共同阅读,才能将学生的阅读行为与成长联系起来。三者在阅读中都获得成长是“以读养德”区别于普通私人阅读的重要特征。

基于这一区分,课程研究小组确定了“共同阅读”的课程理念,即教师要参与学生的阅读,利用专门的阅读课与学生分享阅读体验,讨论阅读内容,同时制定了家长共读计划,鼓励家长与学生平等地交流阅读感受。

同时,课程研究小组将阅读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教师引导的、有计划的课程阅读,另一部分是学生自由支配的私人阅读。前者的目的是保证阅读与品德培养目标一致,避免阅读内容散乱而缺乏系统。为此,课程研究小组制定了与一到六年级德育目标相结合的阅读计划。后者则保证了学生个性的多样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内容以满足自己的成长需求。

课程确定了以学生成长需求为中心的原则,确定了课程目标:通过阅读获得成长感悟,在阅读与交流中理解生命与生活,形成乐观向上的价值,在作品中体验爱与友善等积极情感,通过阅读拓宽视野以理解民主法治等现代公民观念。

二、课程内容

课程研究小组制定了以读养德课程实施纲要,分发给全校教师,教师按照纲要制定了本班的阅读计划,随后由课题研究小组评估计划,阅读课程实施后由全体教师共同评估课程效果。课程纲要的主要内容如下。

1. 阅读内容。

以中外优秀儿童文学、童话故事、科幻、科普等书籍为主,重点是经典文学作品、国内外儿童文学奖作品及优秀科普读物。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德育标准制定课程阅读内容,同时提供书目指导学生进行自由的私人阅读。

教师用专门的阅读课展开阅读体验交流活动,各班级教师可根据本班实际调整,而选定的阅读内容需由教师带领学生整体读完。

2. 时间安排。

为了保证以读养德课程顺利实施,课题组规划了课程时间。由班级语文教师负责该课程,每周安排两节以读养德课,其中一节用作阅读讨论,另一节做德育主题活动。教师用阅读课指导阅读,并与学生交流阅读体验,两节课安排在同一天,利于教师将阅读与德育主题活动结合。学校开辟了两段阅读时间:早上及中午到校后直到第一节课前这段时间为个人静读时间,每周周六早上9点到11点为集体阅读时间。学生在课外完成阅读,课上参与讨论。

3. 具体实施。

以读养德课程最核心的理念是共同参与。课程研究小组以读书会的方式组织教师与学生参与阅读。首先,要求教师在学生静读时间陪同学生阅读,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次,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地参与阅读,具体做法是将指定阅读书目划分为若干任务,每一个学生都承担着将自己的内容准确概括给全班的任务,教师与学生一样也承担一定的任务,在集体阅读时间,教师通过与学生轮流朗读等方式参与阅读。

课程实施后,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显得到了提高,人均学期读书数为两本,阅读分享课上教师能和学生平等地交流阅读体验,经过访谈测试,学生对著名儿童文学了解率达60%。根据研究小组建立的读书笔记语词模型测试,学生笔记内容与德育目标有较高同一性。

责任编辑龙建刚

德育课程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校;德育;课程

高校德育实效性低迷是不争的事实,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高校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德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一、高校德育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面对德育实效性低迷的现状,各高校都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德育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成果并不尽如人意,暴露出课程设计和实施中的一些问题。

首先,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教师和学生不满情绪滋生。据调查,大学生更倾向于调动主体性、互动式且重实践的方法,而对被动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是很感兴趣。同时,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能发挥自己主动性、双向互动的德育活动。德育需要主体性教学,需要实践教学与活动教学,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但在实际的德育课程实施中,主要仍以传统的方式,即教师作为主导地位灌输和传授德育课程内容,学生则作为被动接受的一方聆听教诲。而当代大学生早已不满足于单纯地接受一些既定的公认的道德观念和信仰,他们常以独立的、批判的眼光审视着时代和社会的各种变化。

其次,德育实施与生活实际相脱离,德育成了空谈之说。德育课程脱离生活的说法早已不新鲜。道德教育必然渗透着政治的、世界观的、人生观的因素等,所以,德育内容与政治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内容往往交织在一起,不可分割。也正因如此,德育课程基本上以说教的面目出现,教师常常运用道德禁令或指令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原则教育,旨在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德育实施与生活几乎完全脱离,成为独立的说教课程。德育也随之成为空谈。

再次,德育只重目标不重过程,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德育是灵魂的教育,它不仅塑造学生规范的行为,还要培养其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灵魂。现在德育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只满足于抓外部行为而忽视深层思想情感培养,使德育成为单纯的训练行为,长期以往,将会使德育生命力日趋萎缩。高校德育忽视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其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的后果是难以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德育内容无法在学生头脑中内化,严重影响德育的效果。

二、高校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原因

导致高校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个层面进行分析[2]:

首先,从社会的角度看:第一,德育按照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和培养人,促使人去追求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与行为方式,以此实现对现实的否定,这是德育的目标和本性。但德育过于理想化虚化了德育目标,让人在道德实践中无所适从。第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德育几乎单一地被界定为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政治工具。德育必须以国家的政治要求为依据,但它决不是唯一的,德育政治化偏离了德育规律,无法真正实现道德的育人功能。第三,我国德育工作片面强调即时性,在德育现实中有太多应时、应景、应制的成分。这种德育的功利化忽视了德育本性,直接影响德育的实效性。第四,德育内容不仅要体现民族性,也要体现世界性,我国德育体系相对封闭,不能客观地对待其他德育文化。德育思想封闭化禁锢了德育资源,影响了德育效果。第五,德育的网络传播和影响已成为现实生活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没有正确引导好人们的休闲、娱乐和消费,就会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因此,德育网络化极易淡化德育功能,也对新时期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从学校的角度看:第一,长期以来,在教育强调只是知识习得、观点记忆的背景下,道德教育往往成为知识教育的陪衬。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对德育的定位误区恰恰是人才素质下降的原因之一。第二,高校德育习惯于课堂教学传授,且大都采用灌输式,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是一种无视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加之德育教材内容比较深奥苦涩,很少关注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因而缺乏感召力。而且,灌输教育中主体性的失落,使德育目标根本无法实现。第三,高校大多数道德评价还只是一个形式,评价标准、评价指标较为抽象,评价方法刻板,评价手段单一等等,都不同程度影响着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第四,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我国德育还没形成一个层递性的序列,常常出现重复、混乱的现象。教育目标阶段性不明确,政治理论和基本观点的教育内容和方式重复、脱节;在德育的管理上,中小学严格有余,大学则管理不够。第五,高校德育未能充分有效地利用社会的德育资源。而且,学校与家庭基本没有有效的沟通方案与途径,家庭德育资源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再次,从学生自身的角度看:其一,大学生若普遍没有德育实践,不可能全面认识社会,践行社会规范。缺乏德育实践使大学生德育成为纸上谈兵。其二,当代大学生社交面广、读书多、信息量大、知识面宽,对于各种社会思潮和科学前沿接触了解较多,加之思想观念的开放性、自主性,容易造成其价值观念的复杂化。忽视价值观培育是导致德育实效性低迷的根本原因之一。其三,目前在校的大学生与过去几代大学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而且大学生个体之间差异也在增大,给注重共性教育的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高校必须破除德育中存在的模式化现象,加强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德育。最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对高校德育实效性有一定的影响,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无法适应社会,无法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本固则根生,大学生健康心理是德育的目标与大学生发展的根本。

由上可知,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也有高校和学生个体的原因。这些因素和原因相互牵肘、相互制约,致使高校德育无法达到德育目标和理想效果。

三、高校德育实效性增强的几条建议

1.德育课程非专门化,在课程改革中全面渗透德育因素

对于是否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东西方具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东方国家倾向于开设专门的课程,而西方国家多倾向于否定专门的德育课程。在我国,系统化、专门化的德育出现了一些问题,表现为德育课程化与知识化。德育课程化使专门开设的德育课程并不能真正承担起德性培训的任务,而德育知识化则很可能造成德育的教育形式沦为灌输式,也斩断了道德与生活的血肉联系。这与德育的目标背道而驰。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因而也是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各科教学的内容,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都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这些教育因素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发掘和提炼蕴含在其中的德育因素,归纳出“渗透点”,学校可从教学角度出发明确提出渗透德育的要求。渗透教学是难度很大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渗透能力,成为把德育因素融入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2.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以“无为而治”对抗德育实效性低迷

根据对课程组织的划分,高校德育课程一般可分为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两大类。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和学校政策中显现,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与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是间接的、潜在的,可以避免直接的、正面的显性课程可能引起的冲突和逆反心理增强,而具有真正的诱导特征,并通过受教育者内心的体悟,对受教育者产生心灵的洗礼和较持久的影响。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方式主要包括:(1)显性德育课程背后的隐性课程,如宿舍生活、学术活动、教育实习等;(2)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例如,反映治校理念与价值取向的学校建筑物、校园规划、教师设置等;(3)制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例如,民主的学校管理体制、健全的生活制度;(4)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如校风学风班风、领导作用、教师言行和学校人际等。

《论语》中记录了孔子的感叹:“无为而治,其舜也与!”老子的《道德经》中提出了“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原则。“无为”反而能“取天下”。有为与无为,约束与自由,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既对立又统一。无为而治并不排斥任何管理行为,老子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不为中实现有为。“为无为,则而是在适当管理的前提下无不治。”高校大学生都是有着独立思想和意识的成年人,虽然缺乏社会实践而不够成熟,但他们已经有着辨别判断是非的思考能力。于是,高校德育最重要的不是学习规章制度与说教,而是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让德育课程回归生活,使德育成为践履之学

世界是多元的,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人的思想道德也是在扬弃与继承中变化着,因而客观上德育对学生的影响应该是现实的。真实的德育在于教给学生一个真实的世界。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淡化教育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还教育更为人性化的使命,尊重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尊重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从人的成长规律出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就要求我们应该祛除伪善的说教,还真实的感受给学生。德育课程必须着眼于社会的变化和学生应对社会发展的需求。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课程存在脱离大学生生活,理论化、政治化突显的趋势。德育课程改革应贴近大学生生活,与之息息相关,借助个体真切的经历和经验,完成德育的培育任务。高校德育回归生活是保证德育实效的紧迫要求。

4.指导大学生自我教育,培育道德选择能力

教育与自我教育,是大学德育过程中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大学德育的重要任务在于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自我教育,就是受教育者在明了德育目标的基础上给自身提出任务,并独立地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3]受教育者通过自觉地选择道德目标,解决其发展中的问题,调节自身精神状态并控制规范个人的行为,来达到德育目标,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但是,自我教育能力不是自发形成的,还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引导去教育,使大学生们具有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能辨别是非善恶,遵从道德之善,抵制不良的社会思潮和不良风气影响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玉堂,王莎.高校德育实效性增强的课程改革和实施方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7,(7):34-36.

[2]胡弼成,李鹏佳.高等学校德育实效性低迷原因剖析[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6):133-137.

[3]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2001.303.(责任编辑 刘 平)The Reform of the Curriculum of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Effect of Moral Education

QI Feng-qin,LI Ying

(1.College of Distance Educ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Shandong 255000, China;

2.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2, China )

Key words: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moral educaton;curriculum

上一篇:创业发言稿范文下一篇:艺术设计专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