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理念论文范文

2023-09-16

科学理念论文范文第1篇

新课标提倡课堂上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将角色演好,除了自身的素质外,还主要取决于教师这个导演。新课标提倡探究式、互动式教学,在课堂上,学生说得多,教师说得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如何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且同时在参与中获得知识、掌握知识呢?提问便是一把打开学生话匣子的很好的钥匙。那如何提问呢?提问应注意哪些方面呢?笔者就科学课程的课堂提问谈几点看法。

一、问题要有吸引力

学生的学关键还在于他们自己。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学呢?这是个关键性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提问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课堂提问的内容应富于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且比较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科学课程,更要注意这一点。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感到有趣和愉快,在不知不觉中他们会朝着教师指引的方向走去。要做到这点,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就要做到在着眼于课文和知识点结构巧妙地设计思路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问题应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新的知识。比如,在讲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前,教师可以这样提问:“你们知道太阳有几个孩子吗?太阳有没有私生子女呢?”这样的问题学生一般比较感兴趣,特别想知道其中的答案,因为他们还没有听说过太阳会有子女。这样的提问,在没有脱离课文内容,符合科学性的前提下,激发了学生兴趣,使他们在快乐当中获得知识。这样比单纯的提问效果要好得多。

二、提问要有整体性

提问的整体性应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提问要尽可能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尤其是科学课,在科学课中,内容和内容之间往往具有一定的联系性。怎样提问才能使学生的回答紧紧围绕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而同时又不是限制在死板的几个所谓的标准答案上呢?也就是如何使学生的回答做到收和发散的适度呢?面太窄,很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面太宽,又很容易使学生的回答偏离你的主题。比如:在讲到“地球上艳丽多姿的生物”这一节的时候,如果问题设计得不好,学生很难把握住主要内容以及重点。这一节主要是讲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在讲植物的叶片对环境的适应时,教师如果问:“你们对植物的叶片了解有多少?”这个问题虽然也是在讲叶的,但学生的回答范围肯定会很广,更为严重是他们的思维方向没有朝着本节的主要内容——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而展开。如果教师换个问法:“仙人掌的叶和一般植物的叶有什么不同?”在学生回答完之后紧接着问:“为什么会不一样,这和它生活的环境有什么关系呢?”这样的提问,学生的思维不但能打开,而且也能抓住本节的主要内容。其次,教师的问题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他们都能接受而且都感兴趣的问题,而不是只针对少数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同时问题的难易要适中,是大多数学生都能接受的,最好是他们只要“跳一跳,便摘得到”,而不是高不可攀。

三、提问要重视评价

学生在做出回答之后,往往很期待教师的评价。其实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回答都要做出评价,切不可在学生回答完之后不给出任何评价,更不可的是,学生还没回答完,教师一听不对,就直接叫他坐下。这样会大大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学中的一种失误。但是在给学生作出评价时,要注意评价的方式,方式好了,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评价方式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做出适当的重复,表示予以确认;二是可以从不同角度转换叙述方式,强调学生的观点和例证,使其表达的意思更明确;三是归纳学生回答的要点,对学生所答的内容加以评论,对学生的思考和语言表达加以示范;四是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回答,联系材料,对某一问题进行延伸或追问,促使学生理解和深入思考;五是可以对学生的回答补充新信息,提出新见解;六是对学生回答中的错误倾向、模糊认识,引导其他学生参与评价、矫正和扩展。因为学生回答不正确,不仅表明学生没有掌握这个内容,也反映了他在学习上的具体困难,要尽量让学生“吃一堑,长一智”。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要坚持表扬为主,时刻给学生以鼓励,即使回答完全错误,也应听他说完,再给予评价,或许他的这种思路在全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要努力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给予学生某一方向、某种程度的肯定,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特别鼓励,消除他们思想上的惰性和心理上的障碍。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公正、热情,恰如其分。在评价学生回答时,教师也要有民主作风,让学生有插话、提问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形成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总之,在新课程、新的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教师的使命是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使之主动地思考问题,利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注意提问的方式和技巧。一个问题的提出,要有一呼百应的效果,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并能使学生在主动思考中得到新的知识、发挥自身的潜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科学理念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生本理念下,有效的开展小学科学教学研究是必要的,为了全面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教师要结合高效的教学手法,科学的进行教学实践,从而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断加强学生科学实践能力。本文在分析过程,结合大象版教材,探索了具体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本理念;研究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教师应重视结合教学内容,科学的进行教学实践,从而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本文从多方面探索了生本理念下提高科学教学水平的对策,希望分析能加强科学实践教学水平,从而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尊重学生个性,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想法,学习目的也各不相同。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的机会让学生展示自身,尊重学生的想法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为学生构造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平台上,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不存在优劣区分,教师在教导学生时应当尽量的鼓励学生,不应当对学生做出过多的负面评价,而是应当积极的鼓励学生。由于小学生自身的年龄较小,在面对很多问题时都会出现不够自信的情况,有些学生可能没有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导致自身的学习成绩无法获得提升,因此,教师在展开小學科学教学过程中,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言,表达自身的想法。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更好的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提升自身对于科学学习的兴趣,进而更好的提升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更好的展开学习。小学阶段的学生必须要打好基础,未来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小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的和学展开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学生进行解决,进而更好的帮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状态。

2创设科学情境,唤起学生学习激情

生本教学理念要求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进而更好的帮助学生获得个性化和全面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当中,明确适当的学习方法,掌握相关学习内容。根据生本理念的要求,学生必须提升自身对于所学内容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构造一定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融入情境展开学习,进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应当选用贴合学生生活的方式为学生构建情境,进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教师在进行“一片草地”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激情,教师应当为学生构建情境,让学生走到草地上观察自身见到的东西,这样的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提升,学习效果也会随之提升。

3引导分组协作,提高学生自主能力

生本理念下展开的小学科学教学应当转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进而更好的提升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展开小组研究合作学习,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同学之间都可以互相学习,这样综合能力自然有所提升,小学科学课程具备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如果学生只是单独展开学习,可能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的获得提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完成实验任务,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相应的结论。例如,在“研究自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所有的参与人员都蒙上自身的双眼,沿着自然的路线排成长队,成为一列“盲人”火车,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感受自然,通过适当的方式也能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身对于彼此的信任和合作感。教师在进行小组分组时,应当保证组内学生不超过八人,并提前勘查场地,将学生带到适当的场地,让学生摸一摸不同的树木,进而更好的提升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自然,体会到身边的美好,进而更好的展开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4基于生本理念视角,科学设计考核内容

考核能够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良好的考核能够帮助学生发散自身的思维,但是教师在生本理念下进行考核内容的设计时,应当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明确考核的核心内容。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进而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针对考核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进而更好的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也能更好的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在进行考试内容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到因材施教,不能过度拘泥于教材和答案,考试前应当针对考核内容进行设计,提升考核效果。教师应当根据考核计划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新旧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而更好的提升的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教师设计的考核题目应当做到灵活多变,避免过于死板。虽然对学生展开考核十分关键,但是考核的根本意义是为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所学内容,是否能够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考核的方式也应当多样化,不仅需要帮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进一步展开血虚,还需要帮助学习成绩不足的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自信心,进而更好的帮助班级内部的学生获得全面提升。

5结束语

总之,通过进一步分析,教师通过结合生本理念,提高了科学教学质量,利于培养学生科学实践水平,因此,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要提高生本理念认识,在开展教学实践研究过程应重视结合具体教学实际,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全面提高科学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继胜.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7):63.

[2]王永梅.创新理念,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华少年,2019(20):159.

[3]谷文秀.小学科学生本课堂教学策略[J].科普童话,2018(46):96.

[4]司柳娟.追本溯源构建小学科学生本课堂[J].山西教育(教学),2016(04):29-30.

科学理念论文范文第3篇

一、解放思想,破除陈旧的执法理念

通过群众路线活动,我们认为在过去的农业执法工作中,还存有只照搬法律法规规定,不结合实际,不符合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刻守某些陈旧的行业规定,片面追求办案数量,服务还不到位,重罚款、轻教育,执法行为简单等问题。因此,不转变执法理念,农业执法就很难在人民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

二、与时俱进,树立全新的执法理念

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方略以来,历次党代会报告都要对法治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重点论述,推动党的法治理论不断步入新境界,推动国家法治建设不断呈现新局面。十八大报告更加重视与凸显法治问题,对法治的定位、法治的作用、法律的权威、法制宣传教育等问题提出了不少新思想、新论断、新主张,把党的法治理论提升到新的发展水平,是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加快法治国家建设的思想纲领。

在十八大报告中,“法治”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主题词, 1

共出现了18次,“依法”一词出现了21次。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从党的十五大开始,法治通常被理解为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标志着一个法治时代的到来。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转变执法理念。 第一,必须树立农业执法服务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理念。要从全局利益出发,结合部门职能,为我市农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在具体执法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帮助经营者、创业者,多亮“绿灯”少举“红牌”。要坚持在执法中体现服务的精神,切实把执法的过程,看成是向广大管理相对人宣传法律、法规的过程,既要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又要文明执法,热情服务,从而赢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第二,必须破除执法就是执“罚”的观念,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能用不损害当事人权益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就不用行政处罚,坚决纠正乱罚款现象。执法中要多扶持,多引导,有了新法律新政策要给他们提个醒,帮助他们理解掌握,他们在经营中有轻微违法行为要提出警告,帮助他们改正。以宽松的环境,周到的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把精力全部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去,创造出更多的财富;第三,必须树立行政执法诚实守信的理念。各行各业都得讲诚信,行政执法更要讲诚信。在执法调查取证时,严禁哄、吓现象发生,一定要讲诚信,只有讲诚信,才能得到群众信任和支持,这就要求我们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要正确理解,正确向群众解释宣传,切

忌随口表态,乱许愿,乱拍胸脯。要把知情权交给群众,要把法律救济的途径告知群众,只有这样,行政执法才能做到公正、公开,才能秉公执法,树立起诚信执法的良好形象;第四,必须树立行政执法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的理念。执法为民,百姓自有一杆秤,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最后还要请人民群众评判。现在,执法工作难度大,执法部门压力大,执法过严或不到位,上级部门和人民群众都不会满意。要使上级部门和人民群众都满意,这就需要我们在执法中把握好“度”,这个“度”就要求我们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执法,不能超越法律规定;第五,必须树立创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在解决矛盾纠纷方面,破除以判决、裁定为解决矛盾纠纷唯一手段的观念,要树立和为贵、调为先的观念,以促进和谐为目标,认真履行执法职责。

三、建章立制,用制度把理念转化为行动

科学理念论文范文第4篇

市委九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四位一体"发展战略,对于深入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长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四位一体"发展战略是科学发展观与长治市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长治科学发展的正确选择,是全市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努力奋斗的美好愿望,是指导我们长治各项工作的总体要求。审计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监督部门,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四位一体"发展战略,关键要树立科学审计理念,进一步提高依法审计水平,在找准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问题解决上体现能力,在围绕"四位一体"发展战略的实施上扎实工作,为推动和促进长治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当前,如何做到科学审计,以进一步强化科学审计?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适应新的形势,达到新的要求,勇于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式、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尽快使审计干部的认识、理念和能力与科学发展观紧密接轨,与"四位一体"发展战略融为水乳,在建设一个生态良好型的美丽长治、增长科学型的实力长治、本质安全型的和谐长治、文明富裕型的小康长治中,充分发挥保驾护航和监督推动作用,以展示审计干部的职业风采,进而履行《宪法》赋予审计干部的神圣职责。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积极推进"四位一体"发展战略,这使得审计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审计领域、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和审计深度都发生新的变化,由此要求我们的审计理念在思想上、技术上、方法上、管理上及人才配置与运用上赋予新的内涵。近期,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系统学习,通过对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会议和市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的深刻领会,我们审计干部一致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审

计的灵魂和指南,"四位一体"发展战略是指导长治审计工作的总的思路和要求,为此,围绕"四位一体"发展战略,今后应当确立七个具体的审计理念:

一是确立依法审计理念。审计工作是严肃的执法行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依法审计放在首位,不偏不倚,以达到践行"四位一体"发展战略的要求。法是天平和准绳,具体表现在审计工作者的素质上和审计程序的规范上,不容倾斜,不可扭曲,更不允许随意性地敷衍塞责。因此,要使审计干部不断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坚持以主动性来扩大发现问题的视野;以整体性来关注长治经济社会全局的重大问题;以预防性来感受风险、防范风险;以揭露性来分析和判断问题;以促进性来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不论是程序性的还是具体性的,审计监督必须严格依法进行,保障长治经济社会健康运行。

二是确立民本审计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四位一体"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审计对干部起保护作用,以提醒他们洁身自好,防病强体,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对人民群众起维护作用,以尊重他们的民主监督权益,保证他们得到应得的合法公正利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市各级审计机关围绕构建和谐长治,紧密围绕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涉及老百姓利益的社保基金,扶贫基金,土地出让金,学校、医院、新农村建设等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调查和审计,从宏观着眼,由微观着手,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发挥了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三是确立服务审计理念。服务"四位一体"发展战略的推进、服务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是审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为此,在加强预算执行审计、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同时,更加注重推进效益审计,从促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宏观调控政策落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规范政府职能行为等方面开展工作,充

分发挥效益审计服务经济建设、推动宏观调控政策落实、促进深化改革和完善制度的作用。

四是确立"免疫系统"审计理念。现代国家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有责任更早地感受风险,有责任更准确地发现问题,有责任提出调动国家资源和能力去解决问题、抵御"病害"的建议,有责任在永不停留地抵御一时、一事、单个"病害"的同时,促进其健全机能、改进机制、筑牢防线。一句话,有责任保障"四位一体"发展战略的顺利、健康推进。

五是确立质量精品理念。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机关能否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的重要基础,是扎实有效推进"四位一体"发展战略的基石,所以,我们要树立打造审计质量精品工程的理念,倡导在全市审计机关各项管理工作中和审计项目的全过程中,把追求高水平、高质量作为工作标准。从目前情况看,主要以五年规划为指导方针,以贯彻6号令为主体,扎扎实实规范审计业务,使审计质量意识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

六是确立风险审计理念。扎实推进"四位一体"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我们的审计内容由微观逐步走向微观与宏观并存,审计重点由真实合法逐步走向真实合法与效益并存,审计方式由个案审计逐步走向个案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并存,审计结果利用由封闭逐步走向封闭与开放并存,由此而伴生的审计风险也在逐步加大。审计质量的高低决定审计风险的大小,审计质量越高,审计风险就越小,反之亦然。

七是确立有限审计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地发挥审计的职能作用,科学地界定审计能做什么、能做多少,力戒和克服"审计万能,包打天下"的苗头和倾向。具体到各项业务工作之中:审计的责任是有限的,要坚定审计不是万能的思想,不能大包大揽、高估夸大审计的职能作用,要建立健全审计的防范机制和

科学理念论文范文第5篇

刘家义审计长提出的审计“免疫系统”论,是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对审计本质最深刻、最精辟的揭示与概括,是对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审计监督制度最宏观的定位。理论的提出,不仅丰富和拓展了国家审计的理论体系,而且对各级审计进一步理清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目标和思路,推动审计事业深入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作为基层国家审计,应当在深刻学习领会的基础上,结合基层工作的形势与特点,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高效之途。

一、准确领会和把握“免疫系统”论的内涵和意义

审计“免疫系统”论是在全面总结多年审计实践经验,科学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与审计工作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提出的,它的提出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是“科学发展观”和“审计跟进”要求在审计领域的具体化。科学发展观是审计工作的灵魂和指南,“审计跟进”作为对科学发展观的解读是对审计工作的宏观指导与要求,两种理论都要求审计事业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理念,自觉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充分发挥建设性作用。“免疫系统”论正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遵循审计工作内在规律,结合中国当下国情提出的,它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充分体现了科学性,并在实践中根据“审计跟进”的要求不断修正完善。

(二)是对传统审计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我国审计理论至今共产生“经济卫士”和“免疫系统”两种体系性提法,两种提法对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审计定位也都十分准确。从层次上看,“经济卫士”论具有首创性,“免疫系统”论则更多体现出继承与创新性,表现为“与时俱进”。“免疫系统”论继承了“经济卫士”论强调审计经济监督的本质,同时又根据时代要求提出发挥预警、抵御和建设作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利益,这是对“经济卫士”论的突破与深化。

(三)是对正处于转型期的审计工作最具现实意义的实践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审计工作将长期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期,时势发展已使基层审计充分认识到审计转型的不可回避性,但是,对审计转型终极目标的认识却相对浅显。“免疫系统”论适时、科学地回答了这一问题,它通过揭示国家审计的根本性质、功能特性等要素,为审计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对推动审计工作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审计“免疫系统”论对基层审计工作的要求

“免疫系统”论要求审计工作必须“两手抓”:一方面要揭露和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发挥审计在惩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关注重大的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和管理漏洞,促进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机制体制,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对基层审计而言,就是要在对全部政府性资金的审计监督中,通过发现和揭示存在问题,促进解决体制和机制性障碍,充分发挥审计在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内的作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首先,基层审计必须牢固树立“三种理念”:

(一)牢固树立“科学”的理念。“免疫系统”论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的理念。首先,审计工作自身的发展必须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既要看到发展中的成绩,也要看到发展中的不足,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要求的科学审计新举措;同时,要把审计置于国家整个经济社会运行的全过程,通过充分发挥建设性作用,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

(二)牢固树立“大局”的理念。审计工作要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必须始终坚持围绕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来谋划和开展,通过揭示分析各种阻碍发展、影响全局、损害民利的问题,在制度、体制和机制层面上提出宏观性建议,为党委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三)牢固树立“绩效”的理念。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的重要标志,也是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根本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审计机关的主要任务就是积极运用绩效审计的理念和方法,围绕政府职责履行和工作绩效评估的重点,着眼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性问题,积极寻求破解发展难题的对策和建议,有效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健康运行。

其次,基层审计必须要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

(一)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监督作为审计的基本职责是手段不是目的,服务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审计要充分发挥“免疫”功能,必须正确处理好审计监督与服务大局的关系。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审计监督的力度,把各种违纪违规问题查深、查透;另一方面要在查找问题的同时,注重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督促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落实问题整改、促进财务管理规范化。

(二)正确处理全面与重点的关系。“免疫系统”论重申了“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工作指导方针,对基层审计而言,要正确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一方面要充分保证审计的覆盖面,实施全面审计,消除监督盲区;另一方面要围绕党委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突出对重点部门、重点领域和重点资金的审计,突出揭露重大违纪违规和影响全局发展的问题。

(三)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审计要充分发挥建设性作用,必须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伴随着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审计项目量逐年增加。在确保完成各项审计任务的同时,基层审计要高度重视质量这条审计工作的生命线。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制定符合审计工作规律、切合审计工作实践的审计业务准则,逐步构建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规范审计行为,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四)正确处理他律与自律的关系。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对审计人员和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它要求审计“正人”必先“正己”,因此,要以审计素质和能力建设为突破口,一方面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培训,一方面加强机关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为审计事业发展注入活力,努力使基层审计的队伍素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三、基层审计工作现状与“免疫系统”要求存在差距

当前,审计的作用正逐渐由经济扩大到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审计的地位也与日提升,领导越来越重视,百姓越来越关注。但是也必须看到,与“免疫系统”要求相比,与发展变化的形势相比,基层审计还存在一些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对审计使命认识不足,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解放。基层审计在审计使命认识上存在“三个不足”,需要在观念上“三个破除”。“三个不足”是:对审计在推动科学发展中的使命和责任认识不足;对审计在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中的地位和职能认识不足;对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进审计科学发展的认识不足。“三个破除”是:思维方式要破除专注微观、就事论事的思维定势;审计目标要破除查错纠弊的狭隘观念;审计方法要破除凭经验查帐的落后习惯。

(二)审计职能定位有偏差,建设性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免疫系统”论要求,审计工作要从以批判为主的监督者向以监督为途径、以发展为目标的建设者转变。之前,基层审计对审计的定位更多是监督,近年来逐步转向了监督与服务并重,但审计工作立足于服务、反映审计情况着眼于服务、提出审计建议注重于服务的意识还不够;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成果与各级党委政府的期望还不相适应。

(三)审计队伍现状不容乐观,能力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审计队伍建设还存在“四个不适应”:一是思维方式、宏观意识和创新能力与形势发展不适应,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审计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不强;二是知识与专业结构与审计事业发展不适应,综合性人才缺乏;三是力量与任务不适应,力量未能与任务扩展同步增强;四是技术方法与形势要求不适应,审计信息化建设需要进一步突破。

(四)审计成果转化不够,成效有待进一步拓展。审计工作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审计成果的运用上。多年来,基层审计在审计成果转化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运用还非常有限,审计意见和建议的可操作性还不够强,尤其是完善制度、机制和体制的建议比较少;推进审计成果运用的工作机制还不够完善;对审计成果的提炼、分析和整合还不够,审计成果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审计管理科学性不够,机制创新有待进一步推进。目前,基层审计的计划管理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主要表现为:项目选择自主性受限制,缺乏科学性;审计对象选择和项目确定缺乏严格的标准和认证程序;审计计划安排偏重本,缺乏长远性;重点工程项目执行进度受限制,工作开展依赖于资料报送,且跨项目较多;计划完成后的质量评估、绩效评价跟进不及时;项目“调增调减”相对随意,审计成本意识不强。

要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必须把握现阶段对审计工作的特殊需求,认真研究和思考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具体目标和措施,推进审计工作全面、均衡发展,更好地为改革发展大局提供支持。基层审计不符合“免疫系统”要求的几个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迫切需要在实践中通过进一步加强改革和创新逐步加以解决。

四、基层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途径

基层审计要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必须紧密结合基层工作的特性,克服和弥补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加大四方面的探索力度: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一是要树立“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把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作为审计重点,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二是要树立“关注民生、服务百姓”的理念,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审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三是要树立“依法审计、文明审计”的理念,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既不失职不作为,也不越权乱作为。

(二)充分履行审计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树立“五个观”,发挥好审计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是大局观,以推动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为目标,既强化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又突出重点部位审计,堵塞管理漏洞,促进增强预算的约束力;二是人本观,以落实惠民政策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关注民生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政策的执行效果,推动实事惠民;三是绩效观,以促进提高资金和决策效益为目标,探索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四是绿色观,以促进节约型、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为目标,关注节能降耗、重大损失浪费和资源生态破坏问题;五是安全观,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国家利益为目标,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

(三)创新审计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提高审计工作成效。全力推进绩效审计,注重从政策执行、资金使用、资源利用、行政效能等方面综合考虑效益、效率和效果。;积极探索跟踪审计,通过关口前移,实现全过程跟踪监督,及时发挥预警和控制作用;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计算机人才培养和自主研发,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动态监督。

(四)切实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为审计监督提供坚实保障。要以创建审计文明为抓手,在审计队伍的观念、素质、作风等方面“更新升级”;要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打造团结共事、勤勉廉政、开拓进取的坚强领导核心;要强化审计能力建设,进一步抓好教育培训和实践探索,提高审计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识和能力;要强化审计机关作风建设,着力抓好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审计队伍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审计工作和谐发展。

科学理念论文范文第6篇

1 科学发展观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和谐统一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区域等五个方面的发展”,其核心价值理念是以人为本、均衡和谐、全面发展。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追求学生个体自由全面发展。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1“以人为本”观念和“主体性”教育理念的统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以人为本、均衡和谐、全面发展。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同时从人的充分自由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符合时代特征和精神的重新定位;在充分肯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注重对个人发展的外在价值的同时,突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个体人格提升的内在价值,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和个体性功能在价值取向上趋于一致。因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主体自身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包括积极的外部物质性实践活动和内部的观念性活动;主要依赖于学生自我的学习、思考、体验、体悟、践履活动,提升学生道德认识能力的发展,达到学生个体自由全面发展。

1.2“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可持续运行”理念的统一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就是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构建具体而稳定的制度,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体化、规范化、系统化地发展,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可持续运行。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逐步建立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责任制度与思想政治教育监督规范制度。当然,这需要按照科学的要求,长期不懈地努力并且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而系统的过程,我们必须有科学的推进步骤和有效的推进手段。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和谐、全面而持续地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3“统筹”思想和“差异性”理念的统一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表明,事物是在普遍联系中作为系统而整体发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和谐性观念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结构和内容结构中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的因素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科学发展观倡导人的自主发展与和谐发展。和谐发展不等同于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是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学生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来构建最适合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价值取向,允许学生在某些方面发展的不均衡,而不能在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上过分求同。同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得以有效开展,还必须充分注重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所处的时代实际,必须与学生的现实思想状态和社会动态相和谐。

2 用科学发展观催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

本世纪的头2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样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要想把握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的方向,当务之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必须创新。

2.1 充分认识和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强化学生主体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故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三自”作用,全面激发广大青年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既把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对象,又把学生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实现角色的转换,由台前的主演改为幕后的导演,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创造环境和条件,提供指导和服务;尊重学生的个性张扬和自我发展,在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切实重视发挥学生的作用,把发挥学生的“三自”作用贯穿到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去;着力建设发挥学生“三自”作用的长效机制,拓展渠道,搭建平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教育管理,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潜移默化地受教育、长才干。

2.2 树立开放理念和全面发展理念

面对新的发展趋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显然不能,也不可能使学生的思想游离于现实世界之外,必须突破高校和社会的隔离。牢牢地把握这个趋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勇敢的迎接社会和世界上各种思潮和文化,以非凡的毅力抵抗不良思潮和文化的侵蚀,以超人的能力辩证吸收借鉴其中的先进成果。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正确的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判断、选择、适应能力,才能更好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树立开放理念的同时,必须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整体育人理念,促使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发展能够互相适应,互相促进,在全面的基础上共同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包括每名学生自身发展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也包括全体学生个体之间的全面发展;既包括学生所在的团体、团队之间的全面发展,也包括全体学生个体与各个学生团体、团队之间的全面发展。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成长的每个方面,努力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3 树立思想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一种将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统筹起来加以考虑的发展理念,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从全体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和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实现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现在学生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将来学生发展的需要;既要培养学生目前全面发展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将来全面发展的潜力。

总之,当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面对的是动态的社会和变化复杂的学生,只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理念,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会真正落到实处,并使学生真正获益。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以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 有指向的社会文化活动, 突出地受到教育者思想观念的制约。正基于此, 文章以科学发展观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和谐统一为切入点, 探讨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如何用科学发展观催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参考文献

[1] 郑永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性课题[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2) .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上一篇:课型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司法控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