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范文

2023-09-16

期刊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字化 信息化 传统期刊 新型媒体 创新

数字传播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和传播手段的演进,颠覆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概念和媒体运作模式,丰富了信息传播文化,从而催生了一个新的信息传播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开始弱化传统媒体的优势资源,挤压传统媒体尤其是期刊业的发展空间,对其形成巨大挑战。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仅给期刊业提供了诸多的启示,也为期刊业的数字化转型开启了新的思路。

一、走向数字化的传统期刊

期刊数字化是指依托传统的期刊内容资源,用数字化工具进行立体化传播。数字化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习惯从网上了解信息、获取资讯,传统期刊的阅读率受到一定冲击,要培养后续读者,数字化战略成为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与此同时,网络技术的成熟也为期刊数字化提供了现成的条件。

期刊数字化的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一是门户网站模式,发布期刊社最新动态,提供网络订阅等读者服务;二是数据库模式,将已经发表的文章以篇为单位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包括多种类别的数据库;三是网络杂志模式,通过原文原貌呈现整本期刊,使读者能看到期刊本身从封面到封底的呈现形式。

从整体上来看,国内期刊数字化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9000多种期刊中,独立自办网站的只有约1000种,且多数只是简单地上传纸版内容,并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载体的优势,在出版内容、商业模式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绩。从某种程度上说,网络期刊是目前期刊数字化的最高形态。它可以呈现音频、视频等传统期刊无法呈现的内容,并可以跟读者开展全方位互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期刊加人。[1]

二、数字化时代传统期刊业面临的挑战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日益普及和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络期刊由于采用了新的技术化手段,凭借及时、互动、精准、成本低、覆盖面广、信息大等优势,发展的态势非常猛烈,形势咄咄逼人,对传统期刊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和挑战。具体来说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网络期刊表现形式丰富交互性强。一般来说,传统期刊的表现形式比较单一,偏重于文字和图画的表现,而网络期刊则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整合到一个页面,可以同时展现多种效果,其新颖、活泼的表达方式满足了新时期受众潜在的阅读需求。另外,网络期刊的互动性强,受众的参与程度和阅读兴趣浓厚。由此导致的结果是.网络期刊会吸引一大批新读者并且形成一批稳定的读者群。传统期刊在期刊业的单一竞争格局被打破,新的市场格局正在形成。

其次,网络期刊时效性强,经营成本低廉。传统期刊的发行非常耗时耗资,大多数期刊社的发行没有能力达到二级市场或者一些边远城市;而互联网的发展彻底打破了传统出版业的地区垄断、渠道不畅、资源和经营分散的状况。网络期刊可以通过网络,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几十万本电子期刊发送到各个客户端上,只要是互联网能够到达的地方,网络期刊的发行就可以达到。另外从发行成本上来看,网络期刊进人门楹低,不受刊号限制,无需纸张、印剧及发行费用,因此运营成本极低。

再次,网络期刊广告传播方式由消极反馈到积极反馈。网络期刊的用户管理后台可以针对用户做目标分析和阅读分析,并得到时时更新的信息反馈。同时,网络期刊能够提供更为精准的读者数据库资料。

三、数字化时代给传统期刊业带来的机遇

美国著名新媒介技术专家罗杰·菲德勒提出的考察传播媒介形态变化的6个基本原则,为我们从整体上、历史上把握媒介演变提供了参照。这6个基本原则,为我们从整体上、历史上把握媒介演变提供了参照。总体来说,他认为“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将共同形成一种‘共生共存的现实’,丰富的复合组合总大于单一,系统内外的媒介合作注定使传播效果更佳。新媒介的产生并不能导致旧媒介的死亡,旧媒介会继续演进并适应变化了的需要,来促进自身的发展。从整个大众媒介传播史来看,事实确实如此,这说明在多元的媒介生态环境里,没有哪一种媒介会取得绝对的优势,也没有哪一种媒介会立即消亡。当前,传统期刊也同样具有自己的优势,面临发展的机遇。[2]

首先,网络期刊作为新生事物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由于没有自己的专业编辑策划人才和独立制作经验,内容比较粗糙。大部分内容为传统期刊文字的简单上传,缺乏原创性,因而影响有限。中国绝大多数传统期刊发展至今,逐渐形成了非凡的内容创造能力,在出版方面具有大量的经验积累,比如,对市场需求的判断和编刊选题策划等等,拥有了自己忠实的读者群体,形成了自己的社会公信力和品牌影响力。这些内容创造能力是网络期刊出版商在短期内难以达到的。

其次,网络期刊面临版权和信息安全的问题。目前我国适用于网络出版的法规仍不完备,对网络期刊的保护还只能依靠《著作权》法,由此,钻法律的空子、忽视或无视版权拥有者权利的现象司空见惯,版权纠纷更是层出不穷,期刊社和作者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另外,由于网络期刊的信息内容传播范围广,信息易获取、可修改、易复制,因此它也容易受到病毒、黑客的袭击,其信息安全问题较为突出。而传统期刊纸质媒介的属性注定了其内容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不易遇到安全问题。

再次,网络信息的易逝与随意性同传统期刊的可保存与可查阅性也形成对比。在保存有用信息方面,纸质期刊拥有较大的优越性:只要是在期刊上出现的信息,都随时等候受众的使用与查阅;并且,这些经过精心挑选的信息往往比从互联网上得来的匿名信息更具有权威性。因此拥有更大的使用价值。

最后,网络期刊只能借助电脑这一工具来阅读,不仅要求读者必须具备上网条件,缺乏灵活性与自由感,而且阅读大量文字资料需要较长时间端坐于电脑前,读者面临电脑辐射的风险。与此相对的是,传统纸质刊物轻便、易于携带,可以随时随地阅读欣赏,对读者来说其有更强的亲和力和自由度。

传统期刊的互联网出版可以扩大其影响,推动其走向世界。随着网络利用的增加,传统期刊将实现印刷版和网络版同时推出,其印刷内容和延伸内容产品通过网络将吸引更多的人群,大多的人群会通过网络认识传统期刊,成为传统期刊的读者或潜在读者,使传统期刊的影响得以扩大。

四、开拓创新,打造期刊数字化时代的传统期刊

新媒体的影响对传统品牌期刊的发展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新媒体种类很多,包括门户网站、虚拟社区、博客、搜索引擎、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电视、楼宇视频、移动多媒体、网络杂志、网上即时通讯等,新媒体凭借及时、互动、精准、成本低、覆盖面大、信息量大等优势,发展的态势非常猛烈,形势是咄咄逼人。以网络为代表的数字新媒体,给传统的平面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新媒体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技术上,在社会关注度、资金、人员和经营管理体制等方面都更具有优势,所以新媒体是注意经济和体验经济的直接产物。它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吸引公众眼球为目标,由此引来了追捧和青睐,建立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目前在网络上看到的广告已经比过去增加了很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能高估了新媒体的短期力量,但又可能低估了新媒体的远期力量,这是我们看到在新媒体的环境之下,它们对传统媒体的威胁,它们的发展优势和势头。新媒体和传统品牌期刊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命题,两者之间即不会简单取代,也不会简单融合,而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既有取代又有融合。传统的传媒纸介媒体对读者的亲和力是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的,也不会简单地被新媒体取代。将来发展的趋势可能是新媒体取代了传统期刊的功能,而传统期刊又通过不断创新,通过创造性的策划也吸纳了新媒体的进人,因此结合在一起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3]。

(一)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内容创新,对内容进行优质化、个性化、更加丰富的和动态的创新

网络作为加速器可以提升期刊内容,比方说通过网络可以对投稿、作者稿件进行无时不在的搜集、进行互动、进行编辑。包括通过网络可以进行原创的、更大面积的内容制作。

(二)利用网络、利用不同的媒体媒介进行创新

互联网重要的特色就是各种介质的融合。比方说网络文本版格式,原文原貌版格式,手机版格式,PTF格式,多媒体版格式,语音版格式以及网络版格式,包括仍然存在着的纸版格式,这些都是期刊在载体上创新的、交织的、综合的创新方式。

(三)利用不同的传播方式创新

网络是平台,是发行渠道,通过网络可以扩展期刊杂志的传播范围。经常用两个词概括: “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另外,它还有这样的重要的特征:既是一个聚众的平台,同时又是一个分众的平台,这是传统平面杂志所做不到的。科学研究得出的数据和结论给期刊创新发展以理论支撑。

期刊创新是传统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制胜法宝,没有创新就没有精品。期刊作为连续性出版物,其创新性程度如何,关系到期刊的生死存亡。因此,必须把期刊的创新放在重要位置,以培育、提高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创建品牌期刊不是一劳永逸的,要根据读者需求和社会时尚的变化,不断提升期刊的品质,不断创新,使之既与时代同步,又引领潮流之先,使品牌始终处于“保鲜”的状态。唯有创新,才能不断丰富期刊的品牌附加值,才有期刊品牌的不断发展[4]。

参考文献:

[1]陈彦. 中国期刊数字化现状[N].中国图书商,2007-05-18.

[2]张金辉.网络传媒时代广电节目的生存与发展,由《对话》节目谈起[Z/OL]华尔街电讯,WSwire.COM 2003-11-28.

[3]晓嫣.共议创新共谋发展刊业聚会“中国首届期刊创新年会” [J].出版发行研究,2006,(10).

[4]倪集裘.论期刊的创新[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5).

作者简介:

赵东波,女,吉林長春人,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东北亚论坛》编辑部副编审,硕士;徐虹,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文献信息中心副研究馆员。

期刊论文范文第2篇

新世纪之后,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文学期刊再次面临困境。各种新式的阅读工具,如电脑、Pad、手机、电子书阅读器等等广受年轻人欢迎,这对传统的纸质阅读有着摧枯拉朽般的破坏。更有某网站的总编断言:报纸将死,多数媒体人将在2017年至2018年下岗。大概每一个从事纸媒工作的人都曾经或正在思考这样的问题,那就是纸质阅读已经快要走到尽头了吗?我们是否要在毁灭之前赶快开始自救?凡此种种,文学期刊及其从业者也难以幸免。

在关于文学期刊生存还是毁灭的讨论中,人们提供的生存方案大多是从办刊方向的调整以及经营方式的与时俱进切入;本文力图从刊物内容入手,以近几年文学期刊发表的中篇小说作为观察对象,探讨文学期刊发展的现状,包括文学期刊是否刊登了足以代表当下文学成就的优秀作品?是否为读者提供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审美阅读体验?是否为这个时代发现和培养了未来的大师?

这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媒介只是载体而已。优胜劣汰的关键是,谁据有这个行业最具有权威性和前沿性的内容。纸媒与所有新媒介最终极的对决不是谁占有高科技,而是谁拥有好的内容。刊登代表纯文学发展高度的独一无二内容的作品,这是文学期刊存在的根本。因而,来看看近几年文学期刊都发表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作家带来了惊喜,就并不只是简单的梳理和总结,而且是对文学期刊生存能力的观察。

一、 追求深度叙事

以新视角反思历史尤其是中国的现当代史,对历史进行更具深度和震撼力的重新解读。如何看待历史,尤其是那些由权力话语书写成定论的历史,这是每一个作家终将面临的课题。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美苏双雄领导的“冷战”时代结束,此后一些机密甚至是绝密文件进入解密期,人们对很多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了重新认识的机会,原本我们被告知的“大势所趋”的历史演进多了不确定性的、盲目的因素,原本被主流意识形态塑造的英雄和偶像也沾染了普通人的七情六欲。这一时期在中国文坛上应运而生了“反历史”或“新历史”小说,它们一反传统的“革命历史小说”的写作模式,以民间视角、边缘人物为切入点,透视历史的偶然性,解构宏大历史。余华的《活着》、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苏童的《1934年的逃亡》等都是“新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品。

对于历史的重新解读进入到2015年又有了新的气象。“80后”作家蒋峰的《翻案》是这一年中篇小说创作最重要的收获,它接续了“新历史小说”的衣钵,对中国现当代历史进行了充满深度意识和反思精神的叙述。《翻案》几乎是由历史间接资料构成的小说,它通过追踪类似于小报花边新闻的詹周氏杀夫案,而牵扯出民国时期的许多掌故,包括张爱玲、苏青、胡兰成的三角恋,为詹周氏辩护、奔走救助的知识分子等,还有在此案中先后出场的上海滩的权贵们。这个故事是真的吗?历史上真的有詹周氏杀夫案吗?作者对那些历史人物的描述符合历史真实吗?这些在阅读之初令人困扰的问题,在小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变得无足轻重,因为一直潜隐在文本深层空间的意义磁场慢慢辐射开来,它强大到足以将你全部的注意力吸附在作者的叙述本身,而不是所谓的“真实性”。这些半真半假的历史资料,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反讽,它们共同指向一个目标,那就是我们想要追问的历史真实性。《翻案》翻的自然不只是詹周氏的杀夫案,它要推翻的是我们头脑中的习见——我们固执地以为是正确的那些认识常常不堪一击,它要在历史深处翻出以正义或者真实的名义掩饰的罪与恶。詹周氏的案件对大历史是一个具体而微的象喻,人们对于真相的认知一直呈现出“在路上”的状态:谁是凶手,谁是受害者,常常悬而未决,有时候甚至还会有惊天大逆转。小说结尾处原警察副局长的“翻案”更强化了这一点。

如果只停留在“翻案”这一意念的阐释上,那么小说《翻案》只能是内容大于形式的主题先行式的作品。《翻案》的成功之处是写出了生动的人物形象,让真真假假的历史人物变得可触可感,更重要的是小说揭示了人生世事的无常。“无常”或者说飘零的命运感似乎是人存在的基本状态,也很容易被提及和论述,但是真的进入到小说叙述层面,这种命运无常的状态其实并不那么容易呈现出来。小说中着墨较多的上海警察局副局长,解放后在某镇政府当司机。当年,他曾倨傲地说:“在上海,我说了算”;而现在,他从薛局长变成了薛师傅,但却一直为自己竟然还活着而庆幸;以后,如果不出意外情况,前局长定然逃不脱密集而来的各种政治运动,所以在小说结束的地方,他的不幸的命运才刚刚开始。而当年被判定为杀人凶手的詹周氏,在新社会却生活得很好,最后九十高龄身康体健、儿孙满堂,遥远的杀人案反倒成为她生命中具有传奇色彩的经历。而那些曾经为了她奔走呼吁的救助者们,大多晚景凄凉,甚至于挨不到晚年。当然你也可以把这种身份的调转、命运的无常理解为另一个层面上的“翻案”,说到底,无论是构成历史还是人生的那些元素一直都在循环重组,并在不同的权力话语下生成不同的意义。

《翻案》的难度在于用人们熟悉的一些历史掌故结构了一篇具有深度空间的“新历史”小说,它在理性层面支持阅读者对于历史和人生的多重阐释,而在感性层面,它以无常的命运感打动人。它提示我们,成功的创作并不只来自于直接资料,即那些鲜活的现实和创作主体的人生经验,它同样也可以生成于历史的缝隙中——那些道听途说的猎奇新闻或绯闻故事。那些看似现成的间接经验,经过别具匠心的叙述运筹,竟可以释放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艺术感染力。

另一篇同样具有历史反思意识的小说是王璞的《西湾河》。和《翻案》一样,《西湾河》也是以年轻一代的视角看历史。“80后”甚至“90后”的历史观、世界观固然令人感兴趣,但小说的重点并不是为了呈现新的历史观念,而是在这种观念下被重新打量的具有陌生化效果的历史。这种“陌生化”提示我们,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原来并非天经地义,它在另一种视角下竟然是如此不可理喻甚至滑稽可笑。小说写一个老间谍接受一位杂志记者的采访,讲述了自己在1949年之后的各种奇遇,但老人关于历史的追忆却漏洞百出、难以还原,甚至于令人怀疑他撒了谎。小说中另一个“漏洞百出”的故事是由恋人汤马斯口述的:在“文革”中,出身好的姑父带人冲进农场打死了出身不好的姑姑,而之前他们是那么相爱的一对夫妻,且刚刚生育了一个男孩。女记者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质疑:“问一个问题不行吗?比方说,那些暴民怎可以随随便便冲进一所农场想打死谁就打死谁?而且,只是因为对方出身不够好?打死了那么多的人,就没有人来管管吗?警察呢?警察上哪儿去了?还有,姑父那么爱小姑,还帮她逃去自己老家,为什么突然要出卖她呢?他疯啦……”丈夫缘何出卖妻子?他没有必须出卖的理由啊?一个生活在香港的年轻的女记者,不能理解这样的行为,她认为这个故事缺少了真实性。亲历过“文革”的人或者读过一些新时期文学作品的人,一定不会质疑这个情节的合理性,亲人之间、夫妻之间互相揭发、告密这样的事情,甚至是不需要来论证心理动机的,因为它完全符合革命至上主义原则。从来没有被洗过脑的女记者是年轻的、幼稚的、缺少历史阅读经验的,但同时在她的视野下,我们再次验证了一件事情,就是人曾经做过多少反人类的事情,残暴到连我们同种同族的同类都觉得是匪夷所思的。《西湾河》是新视角下的历史小说,虽然在叙述方面它可以完善的地方还有不少,但是在精神层面,它是独立且完整的,作者透过一个年轻女孩看到的历史足可以让我们重新反思自己的历史。

另一个人生层面的“翻案”故事是张策的《宣德炉》,小说同样聚焦在1949年之后的中国历史。“文革”期间,前国民党军官以战犯的身份回到家中,遭到一家人的嫌弃。祖传的宣德炉是他对自己父辈的唯一的念想,但此时已经被妻子送给了革委会主任。妻子在建国前的身份只是他的姨太太,现在却给了他唯一可以落脚的家。革委会主任从前因为自己的贫苦出身和疯了的父亲而自卑,现在却掌握着很多人的生杀大权,并用工作岗位交换女人的身体。姨太太为了赎身,把宣德炉送给了革委会主任。前国民党军官为了追回宣德炉和主任打起了交道,但是很快就发现他扳不倒这个他从前连正眼都不会瞧的得势者。小说最后,前国民党军官和革委会主任的疯子父亲一起抽烟,地上摆着的烟灰缸,正是军官家的古董宣德炉。作为家族象征的宣德炉曾经被几代人小心收藏保护,如今只是街边一个疯子的烟灰缸而已,而在仓皇的大时代中,人们和器物一样,朝荣夕辱,命运不测。小说同样写出了因为政治而被改变的人的命运,写出了历史和个人生命中那些翻天覆地且并不由自己掌控的变化。失势的国民党军官和家属们诚惶诚恐小心谨慎地生活在新社会,得势的革委会主任及其疯子父亲在人生突降的高潮中亢奋癫狂,虽然二者看似朝向不同的方向行进,但是或悲戚仇恨或生杀予夺,皆偏离了正常人生应有的幸福状态,他们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污点”而活得战战兢兢。

文学作品并不负责探究历史真相,但是却不可避免地要呈现出个人面对历史的态度,以上三篇都是态度明确的新历史主义写作,都提供了一个可供深度解读的意义场,都基于政治思潮而最终回到人生世态,回到感性的形象和情感中,呈现出文学应该有的理性和感性交融的艺术魅力。

二、见证文学奇迹

在文学选刊工作十多年,我亲眼看见一些文学“奇迹”的诞生,比如一个作家老了,理论上他的创作热情和创作能力也开始下滑,但是有的作家恰恰相反,年纪越大,写的作品反而越精到,产量也越大。比如叶广芩,她以京剧曲目命名的一系列小说《豆汁记》、《小放牛》等等,几乎篇篇好看耐看,回味深长。和多数老作家不同的是,她的作品老辣但是没有暮气,且越老越对周边世界保有好奇心。她的小说中常常出现孩童的视角,即使是老人视角,也是一个有些任性的“老小孩”,这个孩子以纯净好奇的目光打量大人的世界,不经意间就看到了正在沧桑巨变的大历史。当然,也见过一些作家从很高的起点上慢慢滑落下来,虽然产量不减,但是却给人感觉越写越乏、越写越牵强。也有一些作家的出现如惊鸿一瞥,某部作品引起广泛关注,甚至讨论,但是很快就几乎销声匿迹,很难再看到他的新作品。我们习惯于将一个写作者的职业身份命名为作家,如果他写过好作品,那么当然他是好作家。“好作家”是有时效性的,因为一个人可能只有某一个阶段是“好作家”,而在其余很长时间的写作生涯里,他其实是在生产残次品。这是一场痛苦的凌迟——每一篇写坏了的作品都在抵消之前他在你心中积累的声誉和好感,“大神”级作家成了路人,偶像以苟延残喘的方式慢慢塌陷,让人不忍观望,这是一个文学编辑看到的最伤心的事情。

作为一个文学编辑最大的惊喜是什么?看到天才横空出世应该算吧,但遗憾的是这十年来我没有看到。我最大的惊喜是,某个作家的新作推翻了之前你对他的所有判断,他完成了一次令人惊讶的自我超越。这种华丽丽的转身是如何实现的?为何一夕之间他的作品有了新的灵魂?这是令人感到神秘的事情,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最值得骄傲的地方——我们可能没有给天才提供合适的土壤,但是却以足够的耐心等到了耕耘者的收获。

新的惊喜首先来自于天津女作家尹学芸。近一年来,几乎每一期都能读到她的作品,且大多数作品都保持了较高的水准,这种呈爆炸式密集的创作和发表,自然应该有多年的积累。《渡尽劫波》写一对中年网恋男女从激情迸发到最后偃旗息鼓、大幕落下的过程。小说聚焦在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从渴望爱,到克制自己,到欲罢不能彻底沦陷,最后迷失。作者将这种强烈的情感层层推进,笔法细腻老到,令人感同身受。另外《祥瑞图》、《呼啦圈》、《鱼在水中游》也都值得关注。这些作品故事性强,可读性好,与现实生活连接紧密,但尹学芸写得更耐人寻味、更具艺术深度的作品却不是这些故事性强的小说,而恰恰是那些情节不出奇、故事有些零碎的作品。《士别十年》写清水衙门里的小官僚众生相,他们在位低时还有些正义感和知识分子气,位高时几乎不可幸免地变成好色兼贪腐分子。当然其中也有人想要跳出这个恶性循环,但要么下场凄惨,要么被边缘化。士别十年,都随波逐流,未曾令人刮目相看。

另一篇在今年年初发表的《李海叔叔》依然保持了作者高水准的创作势头。小说写贫困时期并无血缘关系的两家人,缔结兄弟情谊,互相走动,并将对方视作自己的精神依靠。父亲一家因为李海叔叔而被村人高看一眼,李海叔叔因为父亲一家而改善生活;对于他们而言,彼此都是另一种生活状态的象征,代表了更富足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是贫苦人生的希望。但事实上,此时的两家人都在过着拮据的日子,都在贫乏的精神世界中左突右撞。当生活慢慢好转时,两家人都看清对方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想象而已,曾经顽强的如血亲般的感情也淡薄了。小说打动人的是在特定时期,人与人之间生成的这种坚固的信任和依靠,是始终不甘于现状、任何逆境也掐断不了的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在这个并没有离奇故事的写实性很强的作品中,充满了很多人都有过的大量看似边角料般不值一提的生活经验,这些在我们生命中一闪而过的细微体验被作者放大,那些我们很多人都遇到过的“李海叔叔”有了更加详细的版本,我们看到了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自己。是这些深入生活以及内心幽微处的细节,而不是陡峭的情节,令这部作品有了灵魂。作者的文字读来令人心里熨帖,它隔绝了外部喧嚣的世界,在平静踏实的文本世界里展开一场看似漫长的追忆,却停在了我们猝不及防的时刻,让人忍不住掩卷沉思。好作品总是能写在恰到好处的点儿上,踩到令我们疼痛或者愉悦的神经,让我们脑中原先模糊的感触明晰起来,悲伤被抚慰,欢喜弥漫开,让我们把自己看清楚,而不只是看清小说中的人物或者写作主体的姿态。

另一个惊喜来自年轻的作家石一枫。2014年的《世上已无陈金芳》令人刮目相看。生于底层的陈金芳把自己包装成一个神秘的上流社会的有钱人,还换了一个很高级的名字陈予倩。每个大都会中都有陈予倩式的女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锦绣浮华堆砌于一身,但她们以前叫陈金芳,挣扎在温饱线上,被歧视和嘲笑。陈金芳利用当年的一点拆迁款进行非法集资,后来被定性为商业诈骗,计划败露后的陈金芳说:“我只是想活得有点人样。”有力量的话语往往都是简单的,它的能量来自于它在恰当的时间出自某一个恰当的人的口中,只有这个时候这个人说,你才能记住它,才能突然一下子为它唏嘘不已、泪流满面。多少铤而走险不计后果的行为只是源于一个最基本的诉求?有多少曾经被伤害被侮辱的女子为了远离不幸而陷入更大的不幸?多少人从卑微贫苦中起步,一路高歌猛进,最终发现起步时便选错了路?小说从一开始就隐约告诉你这是一场被安置在悬崖边的表演,随时将曲终人散、土崩瓦解,你等着看表演者被打回原形,却在尘埃落定的时刻听到陈金芳最后的陈词,它指向我们心底伤痕累累却又蠢蠢欲动的那个角落——每个曾经为了出人头地挣扎过的人都落下了这样的伤疤。

这是一部典型的人物小说,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现代版的女性于连。是的,今天的底层女性陈金芳和当年的外省青年于连一样,不甘于既定的生活轨迹,赤手空拳与原有的命运相抗衡,近身肉搏,几近成功。他们的故事映照出特定时代固若金汤的社会秩序和一个无名小卒渴望进入更高秩序层所付出的代价。小说中依然满是我们习惯的石一枫以往作品中的那种京味调侃,但是在这种调侃之外,多了一种无处不在的悲怆感,在所有的冷嘲热讽、玩世不恭、插科打诨、打情骂俏的背后,你总能听见有人在绝望地哭泣,有人在无力地叹息。叙述者也毫不掩饰地在文本中表达自己对人物悲剧性命运的同情和理解,这种感同身受的叙述基调引导我们在静观人物命运时反省自己曾经在这样的故事里担当的角色。

2015年的《地球之眼》讨论现代人的道德感问题。在这个科技发达、诱惑加剧的时代,道德底线是否可以不断放低?人可否用不道德的手段做道德的事情?无所不在的监控系统成为地球之眼,代表上帝监控人类,这是否也是人类的善行?新的问题、新的道德难题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凸显出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和妥协,但是总有一些东西是无法被改变的,比如融合了爱情、友情、亲情的人之常情,融合了理想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情结的传统美德,无论在多么高科技、多么玄幻、多么利欲熏心的时代依然是人们最基本的选择。相较而言,《地球之眼》在题旨层面更复杂,视野更开阔,更与时代的新科技、新事物相应和。但是打动人的却不是它的复杂和开阔,也不是新鲜的包装,而是那些文学作品中常常见到的母题:人在理想与现实中的胶着状态,以及人对良善的坚持。一个秉持执念的人宁愿被时代抛弃也不愿意同流合污,一个已经与现实妥协的人仍然在最大程度上坚守内心的纯良,他们看起来是不搭界的两个人,但他们在灵魂层面是朋友。小说结尾对表妹的拯救,更是充满了英雄主义色彩。无论是解构也好,颠覆也好,骨子里人们的精神信仰依然未变,这是这篇小说要捍卫的价值理念。《地球之眼》是一部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的作品,是在新材料包裹下的“旧”小说,它的难度不在于渲染高科技或复杂的哲学命题,而在于如何令人信服地张扬传统的价值理念。

2016年年初发表的《特别能战斗》是八万字的小长篇,但是从精神内核看,它还是中篇的容量。主人公苗秀华是一个特别能战斗的妇女,她一生和“文革”期间整丈夫的人斗,和厂方领导斗,和小区物业斗,斗来斗去,不过是为了一点儿本属于自己的权益。小说高潮部分是苗秀华终于在战斗中获得了权力,当上了小区业委会主任。从来没有当过任何小官的苗秀华,突然变成了权力的掌握者,因为没有经验难以管理好小区事务,却又不想大权旁落,结果只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力继续战斗。小说在这一部分写出了具有寓言性的深意,那就是卑微者一直与权力方战斗,但是当他们获得了权力后,期待中的美丽新世界并没有到来,相反,他们立刻成为思想更加保守、手段更加残酷的权力捍卫者。这种不可避免的失控状态,是对人在战斗过程中扯起的正义公平的意识形态大旗的一个嘲讽。

石一枫以上三篇小说都写的是与这个时代紧密相关的人物、事件、故事,难得的是作者能够沉下心来,细心经营小说的各个关节,而不是直奔主题或者情节。在我看来这是纯文学写作至关重要的一点,也是它区别于网络文学,或者新闻报道的重要方面。创作者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驾驭文字,能够在多么细小的地方窥见真实,这是验证他想象力的地方,也是文学不能被取代的魅力。

三、传承与探索

除了让人惊喜的“新人新作”,也有一些实力派作家继续保持出色的创作力。阿来的《三只虫草》写一个西藏男孩的故事,小说虽然头绪较多,比如关于官员腐败、男孩聪敏好学、藏民的生活等,但是作者都有很好的驾驭和统摄。有一些小说的“好”是可以分析的,有一些则是难以厘清的,它似乎自带某种神秘而奇妙的点石成金的幻术,让人难以捕捉和猜解。《三只虫草》就是这样的作品。围绕在男孩周围的温暖的氛围,美好得带有童话和魔幻色彩,却不知为何总是能在其中隐约嗅到残酷的气息。小说结尾小男孩带着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去念书了,不知所谓的文明世界会怎样改变他。在故事停止的地方,恰恰是我们开始忧虑的时候。王蒙的《奇葩奇葩处处哀》写一个老鳏夫的黄昏恋。虽然遇到的女人都是奇葩,但他对她们却不仅是理解和悲悯,甚至还有赞美。小说对人生晚景甚至生命本身都有哀悼。张欣的《狐步杀》是一个连环套一样精彩的故事,和她之前的大多数小说一样,在好看的故事中有浓重的人间烟火气,有精巧的架构,有注重修辞的文字,有值得反思的主旨。怎么把故事写得精彩灵动、让人不忍释卷,但同时又不流于通俗?这个度很难把握,而张欣的小说一直能够巧妙地解决这个难题。胡学文在2015年写了一系列充满悬念感的小说,包括《一曲终了》、《午夜蝴蝶》、《闯入者》等,这类小说都有悖论式的故事、狡黠的智慧、难解的谜团,大多从一个高调的悬念开始,层层逼近极致,但是却难以找到一个有力的结束。小说沉浸在一种真假难辨、胶着迷狂的状态,没有答案,但是这似乎就是人生的某一种常态。另外,叶广芩的《苦雨斋》、《树德桥》,尤凤伟的《中山装》、《金山寺》也都是值得一读的作品。实力派作家的创作风格成熟,自成一派,且有自己比较固定的读者群,他们是期刊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作品传承了纯文学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艺术理念和审美内涵。

传承,是一个时代保持自己艺术水准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在这个时代,很多艺术形式都濒临失传的境地,纯文学创作能够保持自己的阵地并不断有年轻人加入进来,这足以证明文学自身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当然,只有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文学期刊还需要为中国文学提供方向标和前沿动态,这里便涉及期刊文学的探索和创新的问题。

对于文学期刊来说,真正的创新不是来自杂志外在的形式,而是它发表的作品是否具有先锋意识。在众多文学期刊中,每个杂志的办刊宗旨都有所不同,比如有的杂志强调现实性;有的强调可读性;有的更接近传统的审美趣味;有的则带有实验性质,为中国的先锋文学创作提供了发表和推广的园地。比如《钟山》、《花城》、《山花》、《大家》、《西湖》、《小说林》等便是这样的杂志,偏向于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精神取向,采用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新小说、魔幻现实主义等叙述方式的文学作品,更容易被这些杂志青睐,也更容易在这里找到读者。相对而言,具有实验精神的作品在可读性以及受众面上都会更加小众化,也不那么容易被传统的各大排行榜或奖项所认同,但是它们扛起了时代文学的一面旗帜,聚集了我们难以估量、甚至也难以想象的未来文学的诸多可能性,它们是值得尊敬的纯文学的探索者。如果没有这种毫不妥协的对于先锋文学的热情和执着,那么期刊文学必然是单调的,保守的,不思进取的,也将失去它本应该具有的吐故纳新的能力。

如果说大多数的网络文学或者出版的纸质书籍都是奔向大众的审美趣味,那么文学期刊则正好相反。文学期刊以发表中短篇小说为主,相比较而言,更受市场青睐的是长篇小说;文学期刊虽然也有名家名作,但是更多的版面是给了成长中的作家,甚至专门开辟栏目给新人发表处女作;大部分期刊文学更强调深度意识以及艺术品格,以发表实验性作品为主的杂志则更强调先锋意识,而这些自然不可能是面向大众阅读市场的。以上从文体形式、作家知名度、内容来看,文学期刊的存在价值并不体现在成为畅销杂志上,也就是说,它的存在感不是靠发行量,而是看它为我们这个时代贡献了多少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它是否担负起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成为中国新生文学力量以及文体形式的发现者。

文学期刊和期刊文学在各种质疑中存活了这么久,其生命力反而是不容置疑的,这源于它为自己寻找到了一条生存下去的路径,那就是坚持纯文学创作的传统,这是它区别于网络文学和大众阅读的重要方面,也是它的独特性所在,以及不可被替代的重要原因。有深度,有惊喜,有继承,有创新,文学期刊和期刊文学近几年的表现可圈可点。当然,当下的文学创作离我们想象的文学的收获年代还有差距,但是只要不断有好的作品以及优秀作家出现,只要依然在探索和实验的路上,那么期刊文学以及文学期刊的未来便依然是值得期待的。

(责任编辑:李璐)

期刊论文范文第3篇

2006年4月4日至5日,全国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年会在无锡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记协主办、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承办,会议主题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的创新与合作”。全国50余家新闻专业期刊和媒体研究所的70位负责人出席会议。中宣部新闻局研究处副处长张烨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李存厚主持开幕式并作主旨发言。经过两天研讨交流,与会同志就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创新与合作,形成了以下几点共识。

一、促进创新与合作是时代的要求和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

会议认为,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有规律可循,按照科学方法组织新闻报道,就能取得良好社会效果。2005年,我国新闻宣传工作在打造正面舆论强势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这些成绩反映了新闻宣传工作在遵循规律创新发展方面的一些经验。一是把做大做强正面宣传作为提高正确舆论导向主导力的重要途径,更多地运用主题宣传、系列战役、典型报道和名牌栏目等多种形式,运用系列化、规模化、新颖化和精细化等有效方式组织重大宣传报道战役,切实把正面宣传理念落到实处。二是着力策划和打造一批名牌栏目,形成专栏化与品牌化的新闻宣传模式,通过《经典中国》、《时代先锋》、《永远的丰碑》等名牌栏目,增强新闻报道、正面宣传和典型人物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三是充分运用新型媒体拓展大众化多样化的宣传报道平台,一方面倾力打造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高度重视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等媒体形态阵地,在这一领域培育一批可以承载主流媒体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精神的新型媒体编辑记者。同时,在组织重大典型人物报道中注重分析社会心理,保证新闻传播效果;引导热点难点时,注重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供敏感新闻信息时,把握有选择和有层次的发布,始终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基调和主动权;通过法规制度建设实现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有效管理,逐步把工作中成熟的纪律要求提升到制度和法规的高度。总结和推动新闻宣传工作遵循新闻规律办事,是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创新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时代的要求和新闻事业的发展,为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机构的创新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是新闻研究需求水平将日益提升,不同层次不同方面越来越看重新闻研究价值,决策层与管理层、社会与市场都会对新闻行业研究提出更高的需求;二是新闻研究组织程度将越来越高,新闻行业的研究机构将继续发展,非新闻媒体领域也会纷纷成立传媒信息研究机构,形成新闻行业研究机构与非媒体研究机构竞争互补的局面,传统新闻媒体研究机构向思想库方向发展,研究队伍将扩大,知识结构将更趋合理;三是新闻研究竞争态势将有所变化,研究资源和研究领域的竞争加剧,更多高级研究人员将投身信息产品研究,研究成果与企业发展结合紧密;四是研究领域将明显扩大,新闻研究将发生结构性调整,新的研究领域和跨行业、跨领域、跨媒体、跨学科研究将日益发展扩大,新闻媒体管理体制、发展模式、新闻产品市场空间、数字媒体技术影响等现实课题,需要传统新闻研究学者与技术学者、经济学者、管理学者、法律学者等共同参与完成;五是研究方法将发生变化,将有更多的人采取多学科方法开展协作研究、综合研究和总体研究;六是新闻研究运行方式将有所不同,重大研究课题将会更多地以合作研究或招标研究等方式运行,研究成果将会更多地以研究方案、咨询报告、口头咨询等形式体现;七是研究结构将发生演变,新闻期刊和新闻研究将由内部交流转向信息拓展,由经验载体转向对策载体,并会与专业网站在运行方式、传播影响以及拓展受众等方面实现某种程度的协同配合;八是研究成果评价体系将发生变化,新闻研究成果评价体系将会更多倾向对策导向与市场导向,强调研究成果的对策价值和使用价值,采纳价值与购买价值将成为重要标准;九是新闻研究的约束条件将发生变化,财政型支持将向预算型支持发展,投入渠道由单一投入向多元化演变,管理模式由辅助工作向主体任务演变,效益核算管理研究项目将被广泛运用,研究成果评价标准将更多借鉴国际标准;十是新闻研究发展路径将产生变化,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多,空间越来越,多,多元研究主体出现,多种研究方法融合运用,新闻期刊和媒体研究机构会更加主动地协同运作,面对新的形势,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机构要始终坚持与人民同行、与时代同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新闻学术理论研究的新局面。

二、促进创新与合作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三贴近”原则

会议认为,新闻媒体的核心业务是生产新闻产品。推动新闻媒体业务创新,生产更多更好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产品,是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的使命所在,也是实现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创新与合作的目的所在。因此,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机构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努力做到贴近媒体新闻业务,贴近媒体工作实际,贴近媒体领导决策的需要,贴近编辑、记者的需求。要经常思考:我们登载的文章是否捕捉到新闻工作的热点问题?是否让媒体领导层和编辑记者都感到有用?是否让业内广大读者喜闻乐见和爱不释手,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和关心热爱新闻工作的读者的良师益友?我们的作风是否深入,是在办公室等稿出刊,靠电话约稿出版,还是深入到编辑、记者、领导之中去采访、组稿?我们研究机构是否对媒体管理发挥了参谋作用?是否经常推出对新闻界具有思想启发的学术成果?等等。要通过总结新闻媒体业务创新经验来推动新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在推动新闻工作创新、繁荣新闻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实现自身的创新与合作。为此,首先要以极大的热情和敏锐的眼光,用心捕捉新闻媒体的业务创新成就和创新经验,尽最大的努力推进这些创新成果的相互借鉴和广泛交流。其次,要关注和引导新闻媒体业务创新的热点和方向,关注和引导编辑、记者的采访作风和写作文风。第三,要在推动新闻媒体业务创新的同时,努力实现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的工作创新。总之,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机构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三贴近”的原则,才能有更大的探索空间和发展空间,才能开展更加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在创新与合作方面大有作为。

三、促进创新与合作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寻求突破

会议认为,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机构要实现创新与合作,关键是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为重点,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需求为目的,在深化改革、加强自身建设方面寻求新的突破。与会同志着重从以下方面提出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机构深化改革的思路。一是要树立新闻专业期刊的权威性。注重期刊作品的针对性、理论性、科学性和实用性,选题及其成果要把握现实性和时效性,针对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力求从理论上解疑释惑。二是要顺应形势和适应市场。新闻专业期刊市场的大小决定于内容影。向的大小,新闻专业期刊应具有将学术化和市场化结合的探索意识和拓展方略,从创新内部体制机制人手,顺应形势发展和市场需求。三是报社的新闻研究机构要把推进报业创新为己任,以报纸办得好坏作为衡量尺度,为推进报业队伍建设和推出优秀新闻人才服务;要通过各种方法提高自主调研能力,学会借助科研院校、权威调研机构的力量,增强调研成果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要切实发挥报社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四是新闻专业期刊要把定位准确作为发展自己的基础,把提高办刊质量作为推动自我发展的动力。五是新闻媒体研究机构要扩大研究视野,专业研究队伍要吸收诸如传媒分析师等非传统意义的媒体研究人才。六是地方新闻专业期刊要结合地方实际打造地方特色,依靠创造性劳动改变办刊生态环境,堵塞有偿发稿道路,把新闻专业期刊真正办成公益性刊物。

期刊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期刊已经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巨大转变,经营管理在期刊的运营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涉及的面越来越宽。期刊的经营管理主要有品牌经营管理、内容经营管理、广告经营管理三个方面。只有加强这三个方面的经营管理,才能使期刊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期刊的品牌经营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品牌已成为各行各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重点和核心。期刊的品牌一旦形成,期刊的名称也就转化成某种期刊出版文化的象征。例如美国的《时代》周刊,1923年创办,目前已经是美国乃至世界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的品牌效应。《时代》有美国国内版、国际版以及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版,各版内容基本相同,占据着巨大的国际市场,成为宣传美国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的最好载体。《时代》每年推出的《时代词汇》,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美国语言变迁的记录。语言学的专家们甚至指出:“要学好美语,读《时代》杂志乃是一条捷径。”其杂志之影响,可见一斑。在我国,《读者》杂志也走出了一条文化品牌的成长之路。现在,《读者》的品牌价值高达40.83亿元,发行量连续7年高居中国期刊榜榜首。

如何加强期刊的品牌经营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一些方面着手。第一,设计并根据市场要求不断完善期刊的品牌形象。以《读者》杂志为例,具有生命张力和象征意味的“小蜜蜂”1995年正式成为《读者》的刊徽,准确地诠释《读者》的形象和社会功能。杂志社随即连续注册了刊徽、英文名、汉语拼音名、赵朴初题写的书法体“读者”,并利用这些商标要素完善了《读者》的封面格式、版式和版序。这一组完整的品牌形象注册,标志着《读者》首次对自己的形象进行了全方位的商标注册和版权保护。截至目前,《读者》品牌在45类商标135个小类中注册,涉及服饰、软件、计算机、旅游等。这是《读者》品牌建设的又一次提速。第二,从打造品牌入手,找准刊物的市场定位。市场定位也就是读者定位。一个好的刊物,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主读者群。刊物给谁看,刊物为谁服务,编辑、记者要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编辑、记者只有广泛调研市场,对读者的潜在阅读需求心知肚明,才能独辟蹊径,策划出读者满意的选题来。创刊于1956年的《萌芽》杂志,近50年来坚持以“造就和培养青年文学作者”为己任,目前已成为一个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纯文学类品牌,2010年该杂志发行达35万份,在全国青年学生中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第三,做好期刊品牌营销宣传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酒好也得会吆喝。只有这样,刊物才能真正走向读者,才会尽可能多地占有市场份额,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作为刊物的编辑、记者,不仅要做好策划、组稿、加工等案头工作,而且要走向市场,到读者中去,了解读者的需求,开发出读者真正需要的选题来。

二、期刊的内容经营

内容是期刊的核心,也是决定期刊经营管理成败的关键。期刊社在加强期刊品牌经营的同时,还要坚持自己的办刊宗旨,在期刊内容上坚持已有特色,不断创新。以明天出版社的《幼儿园》为例,该杂志自创刊以来一直在市场上占有稳定的份额,在全国同类杂志中保持着较高的知名度。2002年初,明天社决定对它进行全面改造。在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专业咨询后,他们理清了办刊思路,决定将“倡导最新的幼教理念,营造轻松快乐的阅读氛围,开发幼儿的多元智能,促进幼儿智力与情感的健康发育”作为内容定位,同时将刊物由双月刊改为半月刊,采用普通16开的时尚国际开本。这些举措都为《幼儿园》这一品牌的升级与换代铺平了道路,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互联网时代,期刊还要与时俱进,满足读者需要,走期刊电子化的道路,在方便读者的同时,扩大期刊的阅读量,提高期刊的收益。期刊社既可以通过销售电子版期刊盈利,也可以嵌入广告盈利。通过网络发行的电子期刊依然采取收费阅读的方式发布,例如龙源期刊网、读览天下等,均需会员付费阅读。而以掌媒、V8电子杂志为代表的手机杂志,则向读者提供的是免费阅读服务。目前,手机杂志的运作方式主要是技术运营商与各杂志社签约,整合大量的内容资源,通过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机客户端软件发布,采用免费的方式,吸引大量的读者,然后通过广告盈利。

三、期刊的广告经营

广告是期刊向读者推荐品牌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解决期刊经费来源困境的有力措施。广告能力已经成为期刊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期刊广告经营虽然在世纪之交出现过快速发展时期,但随后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加强期刊广告经营,是拓展期刊资金来源、提升期刊竞争力和影响力、实现期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期刊广告经营的商业化运作是摆脱计划经济影响、实施专业化经营的根本出路。商业出版者出版经营是国外期刊实施广告经营策略的主要模式。商业出版者经营期刊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因此十分重视期刊的广告经营活动。如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的著名期刊《自然》杂志,年广告收入高达1亿美元。期刊的广告经营采取代理制,广告代理公司是期刊社及其他媒体和广告单位之间的中介。他们广泛联系广告向各个期刊社推荐,供期刊社刊登。这种专业化的操作可以减少期刊社联系广告的成本,保证期刊社获得比较稳定的广告收入。同时,广告经营的商业化运作也可以为期刊广告的合理定价提供基本的保障。其次,要合理选择广告主,提高广告信息的质量。第一是要合理选择广告主。虽然同一份期刊的读者群是确定的,但是其广告的目标受众比率会随着不同的广告主而呈现不同的值。所以广告主的选择是必要的。广告主的选择同样要以读者的信息需求为基础,从读者的信息需求出发。第二是要注重广告版面的创新与控制。广告处于期刊不同的版面位置,其所受到受众注意程度是不一样的。期刊的广告版面资源有限,这就需要开发出较多的、注意力价值大的广告版面,如封页拉页广告、内页联页广告、期刊目录页广告、内文标题页广告等。另一方面,科技期刊中的广告数目越多,受众受到广告刺激干扰越强,每则广告给受众留下的印象也就越不深刻,从而弱化了广告信息传播的效果。同时,科技期刊内容是决定读者购买行为的关键,广告版面所占比重,容易被读者视为其购买期刊价格中浪费的比例。第三是要注重广告信息质量的提高。广告信息的质量包括内容质量与形式质量。质量好的广告,在内容上要求定位准确、主题鲜明、内容真实可靠。在表达形式上,一是要有新颖独特的创意,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二是要运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令读者快速理解广告所传达的信息并留下深刻印象;三是要注意广告与科技期刊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协调。此外,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适当给予广告主一定程度的价格折扣,以避免广告业务的流失。

总体来说,期刊的成功与否主要是由品牌经营管理、内容经营管理、广告经营管理三方面来决定的。如何选择期刊的品牌营销方法,树立期刊的品牌效益,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期刊经营管理的前提。内容经营管理则是期刊的核心,也是决定期刊经营管理成败。只有成功加强期刊以上三个方面的经营管理,才能使期刊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朱广熙:《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6年第3期

[2]刘晓日:《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第10期

[3]韩金玲:《发挥工业会计作用加强企业财务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2008年第5期

[4]刘安:《企业管理创新的有益探索——梁镇等著〈企业管理创新〉评介》[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5]盛秋生、王维、李青山:《论企业管理创新》[J].《发明与革新》2000年第1期

[6]杨丽娟:《管理创新促通信企业发展》[J].《中国新通信》2006年第18期

[7]吴文琦:《ERP给企业管理创新带来的契机》[J].《数码世界》2007年第4期

(《课堂内外》杂志社)

期刊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根据中国知网的统计数据,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为标准,筛选入选上述数据库一种以上的高校期刊为核心期刊,对照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名单,分析高校主办的核心期刊的情况。研究发现,河北省高校主办的期刊有84种,其中核心期刊11种,所在高校8所,6所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的9种核心期刊与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均有强关联性。2所河北省非“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的2种核心期刊与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均无关联性。河北省高校主办的学术期刊与其所在学校、学科互为依托和支持的关系,期刊应运用好所在高校的优势,将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学科转化为期刊的特色,在提高质量的同时,也可反哺学科和高校,以谋求共同发展。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高校期刊;河北省高校;学术影响力

任何一所大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学术的支撑。期刊作为学术平台,其良好发展也得益于一所有所作为的大学对期刊的支持,两者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既往研究或为对河北省科技期刊、学术期刊的发展研究[1-2],

或为研究“双一流”背景下河北省的高校发展[3],鲜有对“双一流”高校、学科与期刊关系的研究。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探讨如何提升高校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使高校和期刊相融合,两者共同发展、共同促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期刊现状,探讨学校、学科、期刊的关系,为提升高校期刊学术影响力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首先,笔者通过《河北省学术期刊志》中收录的期刊[4],查找到河北省的高校,通过高校的官方网址查找到高校所主办的期刊(以主办期刊为收录对象,承办期刊并未收录),以河北省高校主办的期刊为研究对象,通过查询中国知网数据库,采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包括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八版(2017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20版),筛选具有以上数据库一种及其以上的高校期刊为核心期刊。以2016年河北省启动全省“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和学科为标准,笔者核查核心期刊的主办高校是否为河北省“双一流”高校,并根据高校“双一流”学科的建设范围,评价核心期刊与“双一流”高校和学科的关联性。其次,笔者查找拥有核心期刊的“双一流”高校主办的非核心期刊,评价其与“双一流”高校和学科的关联性。笔者搜索核心期刊主编的资历情况和确立主编资质的评价标准:博士及以上学历;担任全国性学会的理事、委员或是河北省学会的常务理事;正高级以上职称;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每一项各为1个“+”。最后,笔者采取抽样法选择每种期刊的2020年第1期,统计其文章数量、第一作者属地为本省的文章数量、具有省部级及以上基金的文章数量,以便分析期刊的质量水平以及期刊为本省或本校服务的程度。

笔者借鉴文献研究方法[5],界定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与核心期刊的关联性:以期刊名称与主办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名称一致、相符或与之相近,或者可以反映一个及以上“双一流”建设学科内容的为关联性强;期刊名称与“双一流”建设学科名称或内容不相符的为关联性弱。

二、研究结果

(一)河北省高校主办核心期刊的具体情况

河北省共有高校期刊84种,其中按照本研究核心期刊的筛选标准,共筛选出11种,所在高校8所,属于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6所,分别为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非“双一流”建设高校2所,分别为河北地质大学、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其中,河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各拥有2种核心期刊,即“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的核心期刊有9种,非“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的核心期刊有2种。

(二)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与核心期刊的关联性

研究显示,“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的9种核心期刊与“双一流”建设高校均具有强关联性,以大学学報居多,非学报类期刊只有河北经贸大学主办的《经济与管理》。其中,社会科学类期刊3种,自然科学及科技类期刊6种。具体见表1。

(三)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的核心期刊的具体情况

在6所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的9种核心期刊中,具有省部级及以上基金项目的文章占比为42.9%—90.9%,第一作者属地为本省的文章占比为0.0%—93.3%。具体见表2。

(四)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的非核心期刊的具体情况

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的非核心期刊为27种,与“双一流”建设高校关联性强的期刊为17种,其中学报类期刊为10种;与“双一流”建设高校关联性弱的期刊为10种,其中学报类期刊为7种。具体见表3。

(五)河北省非“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的核心期刊的具体情况

本研究界定没有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的高校主办的核心期刊,与一流学科无关联性,则2所河北省非“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的2种核心期刊与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无关联性。以这2种核心期刊的2020年第1期为例,具有省部级及以上基金项目的文章占比分别为71.4%、92.3%,第一作者单位为本省的文章占比分别为7.1%、15.4%。具体见表4。

三、讨论

(一)河北省高校主办的核心期刊情况分析

河北省高校主办的核心期刊为11种,占高校主办期刊总数的13.1%,这表示高校主办的核心期刊在高校主办期刊中占比较低。在11种核心期刊中,由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的有9种,由非“双一流”高校主办的有2种,这说明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办刊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河北省高校主办的核心期刊在学科分类上比较均衡,在11种核心期刊中,社会科学类期刊6种,自然科学及科技类期刊5种。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的9种核心期刊全部为中文期刊,缺乏英文刊。在11种核心期刊中,学报类期刊8种,占比72.7%,专业性期刊较少,以学报类综合性期刊为主。这难以突出高校优势学科以及“双一流”建设学科的特色,尤其是在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中,仅有1种核心期刊为非学报类。

(二)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与核心期刊的关联性分析

在6所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的9种核心期刊中,与本校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均具有较强的关联性的期刊有9种,占比为100%。在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的27种非核心期刊中,与本校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具有较强关联性的期刊有17种,占比63.0%。笔者以此推测此种关联性是一种双向关系,即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因具备“双一流”建设学科,其在主办核心期刊时更具有优势,由于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对高校的学术氛围和学术话语权至关重要,其也是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创办一流期刊重要的优势资源,拥有“双一流”建设学科的高校更容易办出高质量期刊。反之,核心期刊可以助力高校学科建设,提升“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发展水平。例如,河北经贸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学科排名首位的为应用经济学,其主办的《河北经贸大学学报》和《经济与管理》2020年综合影响因子在11种核心期刊中名列前茅,此两种期刊均是经济学类专业期刊,尤其是《经济与管理》,综合影响因子最高,其专业性比学报类期刊更加突出,也更贴近“双一流”建设学科。

(三)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非“双一流”建设高校与核心期刊的情况分析

在2所河北省非“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的2种核心期刊中,由于不具有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其与本校的“双一流”建设学科无关联性,但其影响因子总体水平并不逊色于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的核心期刊。分析其原因,从期刊的主编资历上看,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的核心期刊的主编资历均具有较高水平且较为平衡,其中《现代电力》的主编为院士;相较而言,河北省非“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的核心期刊的主编资历稍有参差,但没有院士。这表明主编对创办高质量期刊具有明显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以2020年第1期为例,非“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核心期刊基金项目(省部级及以上)文章占比均超过50.0%,占比最高的为河北地质大学主办的《当代经济管理》,其综合影响因子在11种核心期刊中名列前茅。从作者属地角度来讲,自然科学类期刊的第一作者属地以本省为主,如《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类期刊的第一作者分布于全国各地,属地为本省的占比均较低,其中《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的第一作者均非本省作者。以上结果表明,自然科学类及科技类期刊更易为本省作者服务,有利于本省的科研人才培养。反之,本省科研人才,尤其是本校科研人才更易推动本校期刊的建设。

四、河北省高校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的对策

(一)利用好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与核心期刊的相互作用关系

高校期刊是高校教学科研水准和综合学术实力的重要标志,对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所在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在高校建设中作用显著。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与一流期刊之间存在明显的对应、互动关系,三者是互通共融、互相成就的关系[6]。对应河北省内高校期刊的研究结果,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核心期刊三者之间的关联较弱,不如国内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与一流期刊之间联系紧密。究其原因,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报是高校核心期刊的主要组成部分,而高校学报的学科涵盖面较广,对学科的专一性和针对性较弱,且学报类期刊所获得的学校支持较少,而其他非学报类期刊所获得的学校支持可能更少;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部分核心期刊并没有竭力为所在高校服务,极少有核心期刊为本校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开辟专栏。

本质上,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核心期刊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互为支持、相互成就、共同进退的关系。学科水平是学校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志,建设一流学科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均有各自对应的“双一流”建设学科,拥有优势学科,其比普通高校具有更优质的资源和人才去推动核心期刊的发展,其应大力支持自己高校的期刊发展,鼓励“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学科优秀人才将学科的优秀成果发表在所在高校的期刊上,给非核心期刊创造条件以让其发展为核心期刊。高质量的期刊在做好自身发展后,可促进和带动学科建设,如开设专栏或组织专题,通过特色栏目或专题增强期刊与“双一流”建设学科的互动性和关联性,也可根据学科发展调整期刊的办刊方向[7]。此外,高校期刊对高质量研究成果应予以优先发表的机会,为培养人才提供更有利的平台,为所在高校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供智力支持,重视并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得三者相辅相成、协同发展、共同进步。

(二)依托主编优势和学科优势提升期刊质量

河北省“双一流”高校期刊稿源相对充足,将期刊从文章数量优势逐步转化为质量优势,是提升期刊质量、促进高校发展的重要步骤。在河北省高校主办的核心期刊中,鉴于主编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高校期刊可充分发挥主编的主观能动性,让其为期刊组织优质稿源。同时,诸多期刊的主编均具有几项甚至多项国家级基金课题项目,这也可为其所在的期刊提供优质稿件,提高期刊的曝光度和影响力。高校期刊依托“双一流”建设学科的优势,调整办刊方向,创办与优势学科定位和发展方向更加契合的期刊;并打造精品栏目、特色栏目,向学校申请政策和人才支持,以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另外,由于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期刊均为中文期刊,其国际影响力较低,因此,其应加强英文期刊的建设,提升期刊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从而推动所在学校及其学科建设[8]。

综上所述,在“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高校期刊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河北省“双一流”高校应深入分析和理解党和国家对期刊、学术发展的政策,把握好大学、学科、期刊的关系,运用好自身优势,将可利用的条件转化为期刊的特色,为高校建设“双一流”大学增加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马智,祁海霞,狄岩,等.河北省争创一流科技期刊的对策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11):1142-1149.

[2]吴星,朱璐.河北省高校学术期刊的发展历程、现状及趋向[J].传媒,2019(04):31-33.

[3]王燕敏,李鹤飞,董仁龙,等.河北省域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理路:基于“十三五”发展规划文本的分析[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116-120.

[4]赵志伟.河北省高校学术期刊志(1905-2014)[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7.

[5]接雅俐,唐震.高校卓越期刊與“双一流”建设的关联性分析及期刊提升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03):290-298.

[6]黄谷香,龚汉忠,杜佳忆.“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与一流学科建设关系分析[J].编辑学报,2021(05):502-507.

[7]楼启炜.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高校学术期刊的建设思路[J].科技传播,2021(21):65-68,92.

[8]宁笔.我国需要更多英文科技期刊[J].科技与出版,2020(04):5-10.

期刊论文范文第6篇

新世纪之后,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文学期刊再次面临困境。各种新式的阅读工具,如电脑、Pad、手机、电子书阅读器等等广受年轻人欢迎,这对传统的纸质阅读有着摧枯拉朽般的破坏。更有某网站的总编断言:报纸将死,多数媒体人将在2017年至2018年下岗。大概每一个从事纸媒工作的人都曾经或正在思考这样的问题,那就是纸质阅读已经快要走到尽头了吗?我们是否要在毁灭之前赶快开始自救?凡此种种,文学期刊及其从业者也难以幸免。

在关于文学期刊生存还是毁灭的讨论中,人们提供的生存方案大多是从办刊方向的调整以及经营方式的与时俱进切入;本文力图从刊物内容入手,以近几年文学期刊发表的中篇小说作为观察对象,探讨文学期刊发展的现状,包括文学期刊是否刊登了足以代表当下文学成就的优秀作品?是否为读者提供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审美阅读体验?是否为这个时代发现和培养了未来的大师?

这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媒介只是载体而已。优胜劣汰的关键是,谁据有这个行业最具有权威性和前沿性的内容。纸媒与所有新媒介最终极的对决不是谁占有高科技,而是谁拥有好的内容。刊登代表纯文学发展高度的独一无二内容的作品,这是文学期刊存在的根本。因而,来看看近几年文学期刊都发表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作家带来了惊喜,就并不只是简单的梳理和总结,而且是对文学期刊生存能力的观察。

一、 追求深度叙事

以新视角反思历史尤其是中国的现当代史,对历史进行更具深度和震撼力的重新解读。如何看待历史,尤其是那些由权力话语书写成定论的历史,这是每一个作家终将面临的课题。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美苏双雄领导的“冷战”时代结束,此后一些机密甚至是绝密文件进入解密期,人们对很多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了重新认识的机会,原本我们被告知的“大势所趋”的历史演进多了不确定性的、盲目的因素,原本被主流意识形态塑造的英雄和偶像也沾染了普通人的七情六欲。这一时期在中国文坛上应运而生了“反历史”或“新历史”小说,它们一反传统的“革命历史小说”的写作模式,以民间视角、边缘人物为切入点,透视历史的偶然性,解构宏大历史。余华的《活着》、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苏童的《1934年的逃亡》等都是“新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品。

对于历史的重新解读进入到2015年又有了新的气象。“80后”作家蒋峰的《翻案》是这一年中篇小说创作最重要的收获,它接续了“新历史小说”的衣钵,对中国现当代历史进行了充满深度意识和反思精神的叙述。《翻案》几乎是由历史间接资料构成的小说,它通过追踪类似于小报花边新闻的詹周氏杀夫案,而牵扯出民国时期的许多掌故,包括张爱玲、苏青、胡兰成的三角恋,为詹周氏辩护、奔走救助的知识分子等,还有在此案中先后出场的上海滩的权贵们。这个故事是真的吗?历史上真的有詹周氏杀夫案吗?作者对那些历史人物的描述符合历史真实吗?这些在阅读之初令人困扰的问题,在小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变得无足轻重,因为一直潜隐在文本深层空间的意义磁场慢慢辐射开来,它强大到足以将你全部的注意力吸附在作者的叙述本身,而不是所谓的“真实性”。这些半真半假的历史资料,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反讽,它们共同指向一个目标,那就是我们想要追问的历史真实性。《翻案》翻的自然不只是詹周氏的杀夫案,它要推翻的是我们头脑中的习见——我们固执地以为是正确的那些认识常常不堪一击,它要在历史深处翻出以正义或者真实的名义掩饰的罪与恶。詹周氏的案件对大历史是一个具体而微的象喻,人们对于真相的认知一直呈现出“在路上”的状态:谁是凶手,谁是受害者,常常悬而未决,有时候甚至还会有惊天大逆转。小说结尾处原警察副局长的“翻案”更强化了这一点。

如果只停留在“翻案”这一意念的阐释上,那么小说《翻案》只能是内容大于形式的主题先行式的作品。《翻案》的成功之处是写出了生动的人物形象,让真真假假的历史人物变得可触可感,更重要的是小说揭示了人生世事的无常。“无常”或者说飘零的命运感似乎是人存在的基本状态,也很容易被提及和论述,但是真的进入到小说叙述层面,这种命运无常的状态其实并不那么容易呈现出来。小说中着墨较多的上海警察局副局长,解放后在某镇政府当司机。当年,他曾倨傲地说:“在上海,我说了算”;而现在,他从薛局长变成了薛师傅,但却一直为自己竟然还活着而庆幸;以后,如果不出意外情况,前局长定然逃不脱密集而来的各种政治运动,所以在小说结束的地方,他的不幸的命运才刚刚开始。而当年被判定为杀人凶手的詹周氏,在新社会却生活得很好,最后九十高龄身康体健、儿孙满堂,遥远的杀人案反倒成为她生命中具有传奇色彩的经历。而那些曾经为了她奔走呼吁的救助者们,大多晚景凄凉,甚至于挨不到晚年。当然你也可以把这种身份的调转、命运的无常理解为另一个层面上的“翻案”,说到底,无论是构成历史还是人生的那些元素一直都在循环重组,并在不同的权力话语下生成不同的意义。

《翻案》的难度在于用人们熟悉的一些历史掌故结构了一篇具有深度空间的“新历史”小说,它在理性层面支持阅读者对于历史和人生的多重阐释,而在感性层面,它以无常的命运感打动人。它提示我们,成功的创作并不只来自于直接资料,即那些鲜活的现实和创作主体的人生经验,它同样也可以生成于历史的缝隙中——那些道听途说的猎奇新闻或绯闻故事。那些看似现成的间接经验,经过别具匠心的叙述运筹,竟可以释放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艺术感染力。

另一篇同样具有历史反思意识的小说是王璞的《西湾河》。和《翻案》一样,《西湾河》也是以年轻一代的视角看历史。“80后”甚至“90后”的历史观、世界观固然令人感兴趣,但小说的重点并不是为了呈现新的历史观念,而是在这种观念下被重新打量的具有陌生化效果的历史。这种“陌生化”提示我们,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原来并非天经地义,它在另一种视角下竟然是如此不可理喻甚至滑稽可笑。小说写一个老间谍接受一位杂志记者的采访,讲述了自己在1949年之后的各种奇遇,但老人关于历史的追忆却漏洞百出、难以还原,甚至于令人怀疑他撒了谎。小说中另一个“漏洞百出”的故事是由恋人汤马斯口述的:在“文革”中,出身好的姑父带人冲进农场打死了出身不好的姑姑,而之前他们是那么相爱的一对夫妻,且刚刚生育了一个男孩。女记者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质疑:“问一个问题不行吗?比方说,那些暴民怎可以随随便便冲进一所农场想打死谁就打死谁?而且,只是因为对方出身不够好?打死了那么多的人,就没有人来管管吗?警察呢?警察上哪儿去了?还有,姑父那么爱小姑,还帮她逃去自己老家,为什么突然要出卖她呢?他疯啦……”丈夫缘何出卖妻子?他没有必须出卖的理由啊?一个生活在香港的年轻的女记者,不能理解这样的行为,她认为这个故事缺少了真实性。亲历过“文革”的人或者读过一些新时期文学作品的人,一定不会质疑这个情节的合理性,亲人之间、夫妻之间互相揭发、告密这样的事情,甚至是不需要来论证心理动机的,因为它完全符合革命至上主义原则。从来没有被洗过脑的女记者是年轻的、幼稚的、缺少历史阅读经验的,但同时在她的视野下,我们再次验证了一件事情,就是人曾经做过多少反人类的事情,残暴到连我们同种同族的同类都觉得是匪夷所思的。《西湾河》是新视角下的历史小说,虽然在叙述方面它可以完善的地方还有不少,但是在精神层面,它是独立且完整的,作者透过一个年轻女孩看到的历史足可以让我们重新反思自己的历史。

另一个人生层面的“翻案”故事是张策的《宣德炉》,小说同样聚焦在1949年之后的中国历史。“文革”期间,前国民党军官以战犯的身份回到家中,遭到一家人的嫌弃。祖传的宣德炉是他对自己父辈的唯一的念想,但此时已经被妻子送给了革委会主任。妻子在建国前的身份只是他的姨太太,现在却给了他唯一可以落脚的家。革委会主任从前因为自己的贫苦出身和疯了的父亲而自卑,现在却掌握着很多人的生杀大权,并用工作岗位交换女人的身体。姨太太为了赎身,把宣德炉送给了革委会主任。前国民党军官为了追回宣德炉和主任打起了交道,但是很快就发现他扳不倒这个他从前连正眼都不会瞧的得势者。小说最后,前国民党军官和革委会主任的疯子父亲一起抽烟,地上摆着的烟灰缸,正是军官家的古董宣德炉。作为家族象征的宣德炉曾经被几代人小心收藏保护,如今只是街边一个疯子的烟灰缸而已,而在仓皇的大时代中,人们和器物一样,朝荣夕辱,命运不测。小说同样写出了因为政治而被改变的人的命运,写出了历史和个人生命中那些翻天覆地且并不由自己掌控的变化。失势的国民党军官和家属们诚惶诚恐小心谨慎地生活在新社会,得势的革委会主任及其疯子父亲在人生突降的高潮中亢奋癫狂,虽然二者看似朝向不同的方向行进,但是或悲戚仇恨或生杀予夺,皆偏离了正常人生应有的幸福状态,他们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污点”而活得战战兢兢。

文学作品并不负责探究历史真相,但是却不可避免地要呈现出个人面对历史的态度,以上三篇都是态度明确的新历史主义写作,都提供了一个可供深度解读的意义场,都基于政治思潮而最终回到人生世态,回到感性的形象和情感中,呈现出文学应该有的理性和感性交融的艺术魅力。

二、见证文学奇迹

在文学选刊工作十多年,我亲眼看见一些文学“奇迹”的诞生,比如一个作家老了,理论上他的创作热情和创作能力也开始下滑,但是有的作家恰恰相反,年纪越大,写的作品反而越精到,产量也越大。比如叶广芩,她以京剧曲目命名的一系列小说《豆汁记》、《小放牛》等等,几乎篇篇好看耐看,回味深长。和多数老作家不同的是,她的作品老辣但是没有暮气,且越老越对周边世界保有好奇心。她的小说中常常出现孩童的视角,即使是老人视角,也是一个有些任性的“老小孩”,这个孩子以纯净好奇的目光打量大人的世界,不经意间就看到了正在沧桑巨变的大历史。当然,也见过一些作家从很高的起点上慢慢滑落下来,虽然产量不减,但是却给人感觉越写越乏、越写越牵强。也有一些作家的出现如惊鸿一瞥,某部作品引起广泛关注,甚至讨论,但是很快就几乎销声匿迹,很难再看到他的新作品。我们习惯于将一个写作者的职业身份命名为作家,如果他写过好作品,那么当然他是好作家。“好作家”是有时效性的,因为一个人可能只有某一个阶段是“好作家”,而在其余很长时间的写作生涯里,他其实是在生产残次品。这是一场痛苦的凌迟——每一篇写坏了的作品都在抵消之前他在你心中积累的声誉和好感,“大神”级作家成了路人,偶像以苟延残喘的方式慢慢塌陷,让人不忍观望,这是一个文学编辑看到的最伤心的事情。

作为一个文学编辑最大的惊喜是什么?看到天才横空出世应该算吧,但遗憾的是这十年来我没有看到。我最大的惊喜是,某个作家的新作推翻了之前你对他的所有判断,他完成了一次令人惊讶的自我超越。这种华丽丽的转身是如何实现的?为何一夕之间他的作品有了新的灵魂?这是令人感到神秘的事情,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最值得骄傲的地方——我们可能没有给天才提供合适的土壤,但是却以足够的耐心等到了耕耘者的收获。

新的惊喜首先来自于天津女作家尹学芸。近一年来,几乎每一期都能读到她的作品,且大多数作品都保持了较高的水准,这种呈爆炸式密集的创作和发表,自然应该有多年的积累。《渡尽劫波》写一对中年网恋男女从激情迸发到最后偃旗息鼓、大幕落下的过程。小说聚焦在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从渴望爱,到克制自己,到欲罢不能彻底沦陷,最后迷失。作者将这种强烈的情感层层推进,笔法细腻老到,令人感同身受。另外《祥瑞图》、《呼啦圈》、《鱼在水中游》也都值得关注。这些作品故事性强,可读性好,与现实生活连接紧密,但尹学芸写得更耐人寻味、更具艺术深度的作品却不是这些故事性强的小说,而恰恰是那些情节不出奇、故事有些零碎的作品。《士别十年》写清水衙门里的小官僚众生相,他们在位低时还有些正义感和知识分子气,位高时几乎不可幸免地变成好色兼贪腐分子。当然其中也有人想要跳出这个恶性循环,但要么下场凄惨,要么被边缘化。士别十年,都随波逐流,未曾令人刮目相看。

另一篇在今年年初发表的《李海叔叔》依然保持了作者高水准的创作势头。小说写贫困时期并无血缘关系的两家人,缔结兄弟情谊,互相走动,并将对方视作自己的精神依靠。父亲一家因为李海叔叔而被村人高看一眼,李海叔叔因为父亲一家而改善生活;对于他们而言,彼此都是另一种生活状态的象征,代表了更富足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是贫苦人生的希望。但事实上,此时的两家人都在过着拮据的日子,都在贫乏的精神世界中左突右撞。当生活慢慢好转时,两家人都看清对方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想象而已,曾经顽强的如血亲般的感情也淡薄了。小说打动人的是在特定时期,人与人之间生成的这种坚固的信任和依靠,是始终不甘于现状、任何逆境也掐断不了的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在这个并没有离奇故事的写实性很强的作品中,充满了很多人都有过的大量看似边角料般不值一提的生活经验,这些在我们生命中一闪而过的细微体验被作者放大,那些我们很多人都遇到过的“李海叔叔”有了更加详细的版本,我们看到了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自己。是这些深入生活以及内心幽微处的细节,而不是陡峭的情节,令这部作品有了灵魂。作者的文字读来令人心里熨帖,它隔绝了外部喧嚣的世界,在平静踏实的文本世界里展开一场看似漫长的追忆,却停在了我们猝不及防的时刻,让人忍不住掩卷沉思。好作品总是能写在恰到好处的点儿上,踩到令我们疼痛或者愉悦的神经,让我们脑中原先模糊的感触明晰起来,悲伤被抚慰,欢喜弥漫开,让我们把自己看清楚,而不只是看清小说中的人物或者写作主体的姿态。

另一个惊喜来自年轻的作家石一枫。2014年的《世上已无陈金芳》令人刮目相看。生于底层的陈金芳把自己包装成一个神秘的上流社会的有钱人,还换了一个很高级的名字陈予倩。每个大都会中都有陈予倩式的女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锦绣浮华堆砌于一身,但她们以前叫陈金芳,挣扎在温饱线上,被歧视和嘲笑。陈金芳利用当年的一点拆迁款进行非法集资,后来被定性为商业诈骗,计划败露后的陈金芳说:“我只是想活得有点人样。”有力量的话语往往都是简单的,它的能量来自于它在恰当的时间出自某一个恰当的人的口中,只有这个时候这个人说,你才能记住它,才能突然一下子为它唏嘘不已、泪流满面。多少铤而走险不计后果的行为只是源于一个最基本的诉求?有多少曾经被伤害被侮辱的女子为了远离不幸而陷入更大的不幸?多少人从卑微贫苦中起步,一路高歌猛进,最终发现起步时便选错了路?小说从一开始就隐约告诉你这是一场被安置在悬崖边的表演,随时将曲终人散、土崩瓦解,你等着看表演者被打回原形,却在尘埃落定的时刻听到陈金芳最后的陈词,它指向我们心底伤痕累累却又蠢蠢欲动的那个角落——每个曾经为了出人头地挣扎过的人都落下了这样的伤疤。

这是一部典型的人物小说,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现代版的女性于连。是的,今天的底层女性陈金芳和当年的外省青年于连一样,不甘于既定的生活轨迹,赤手空拳与原有的命运相抗衡,近身肉搏,几近成功。他们的故事映照出特定时代固若金汤的社会秩序和一个无名小卒渴望进入更高秩序层所付出的代价。小说中依然满是我们习惯的石一枫以往作品中的那种京味调侃,但是在这种调侃之外,多了一种无处不在的悲怆感,在所有的冷嘲热讽、玩世不恭、插科打诨、打情骂俏的背后,你总能听见有人在绝望地哭泣,有人在无力地叹息。叙述者也毫不掩饰地在文本中表达自己对人物悲剧性命运的同情和理解,这种感同身受的叙述基调引导我们在静观人物命运时反省自己曾经在这样的故事里担当的角色。

2015年的《地球之眼》讨论现代人的道德感问题。在这个科技发达、诱惑加剧的时代,道德底线是否可以不断放低?人可否用不道德的手段做道德的事情?无所不在的监控系统成为地球之眼,代表上帝监控人类,这是否也是人类的善行?新的问题、新的道德难题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凸显出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和妥协,但是总有一些东西是无法被改变的,比如融合了爱情、友情、亲情的人之常情,融合了理想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情结的传统美德,无论在多么高科技、多么玄幻、多么利欲熏心的时代依然是人们最基本的选择。相较而言,《地球之眼》在题旨层面更复杂,视野更开阔,更与时代的新科技、新事物相应和。但是打动人的却不是它的复杂和开阔,也不是新鲜的包装,而是那些文学作品中常常见到的母题:人在理想与现实中的胶着状态,以及人对良善的坚持。一个秉持执念的人宁愿被时代抛弃也不愿意同流合污,一个已经与现实妥协的人仍然在最大程度上坚守内心的纯良,他们看起来是不搭界的两个人,但他们在灵魂层面是朋友。小说结尾对表妹的拯救,更是充满了英雄主义色彩。无论是解构也好,颠覆也好,骨子里人们的精神信仰依然未变,这是这篇小说要捍卫的价值理念。《地球之眼》是一部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的作品,是在新材料包裹下的“旧”小说,它的难度不在于渲染高科技或复杂的哲学命题,而在于如何令人信服地张扬传统的价值理念。

2016年年初发表的《特别能战斗》是八万字的小长篇,但是从精神内核看,它还是中篇的容量。主人公苗秀华是一个特别能战斗的妇女,她一生和“文革”期间整丈夫的人斗,和厂方领导斗,和小区物业斗,斗来斗去,不过是为了一点儿本属于自己的权益。小说高潮部分是苗秀华终于在战斗中获得了权力,当上了小区业委会主任。从来没有当过任何小官的苗秀华,突然变成了权力的掌握者,因为没有经验难以管理好小区事务,却又不想大权旁落,结果只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力继续战斗。小说在这一部分写出了具有寓言性的深意,那就是卑微者一直与权力方战斗,但是当他们获得了权力后,期待中的美丽新世界并没有到来,相反,他们立刻成为思想更加保守、手段更加残酷的权力捍卫者。这种不可避免的失控状态,是对人在战斗过程中扯起的正义公平的意识形态大旗的一个嘲讽。

石一枫以上三篇小说都写的是与这个时代紧密相关的人物、事件、故事,难得的是作者能够沉下心来,细心经营小说的各个关节,而不是直奔主题或者情节。在我看来这是纯文学写作至关重要的一点,也是它区别于网络文学,或者新闻报道的重要方面。创作者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驾驭文字,能够在多么细小的地方窥见真实,这是验证他想象力的地方,也是文学不能被取代的魅力。

三、传承与探索

除了让人惊喜的“新人新作”,也有一些实力派作家继续保持出色的创作力。阿来的《三只虫草》写一个西藏男孩的故事,小说虽然头绪较多,比如关于官员腐败、男孩聪敏好学、藏民的生活等,但是作者都有很好的驾驭和统摄。有一些小说的“好”是可以分析的,有一些则是难以厘清的,它似乎自带某种神秘而奇妙的点石成金的幻术,让人难以捕捉和猜解。《三只虫草》就是这样的作品。围绕在男孩周围的温暖的氛围,美好得带有童话和魔幻色彩,却不知为何总是能在其中隐约嗅到残酷的气息。小说结尾小男孩带着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去念书了,不知所谓的文明世界会怎样改变他。在故事停止的地方,恰恰是我们开始忧虑的时候。王蒙的《奇葩奇葩处处哀》写一个老鳏夫的黄昏恋。虽然遇到的女人都是奇葩,但他对她们却不仅是理解和悲悯,甚至还有赞美。小说对人生晚景甚至生命本身都有哀悼。张欣的《狐步杀》是一个连环套一样精彩的故事,和她之前的大多数小说一样,在好看的故事中有浓重的人间烟火气,有精巧的架构,有注重修辞的文字,有值得反思的主旨。怎么把故事写得精彩灵动、让人不忍释卷,但同时又不流于通俗?这个度很难把握,而张欣的小说一直能够巧妙地解决这个难题。胡学文在2015年写了一系列充满悬念感的小说,包括《一曲终了》、《午夜蝴蝶》、《闯入者》等,这类小说都有悖论式的故事、狡黠的智慧、难解的谜团,大多从一个高调的悬念开始,层层逼近极致,但是却难以找到一个有力的结束。小说沉浸在一种真假难辨、胶着迷狂的状态,没有答案,但是这似乎就是人生的某一种常态。另外,叶广芩的《苦雨斋》、《树德桥》,尤凤伟的《中山装》、《金山寺》也都是值得一读的作品。实力派作家的创作风格成熟,自成一派,且有自己比较固定的读者群,他们是期刊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作品传承了纯文学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艺术理念和审美内涵。

传承,是一个时代保持自己艺术水准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在这个时代,很多艺术形式都濒临失传的境地,纯文学创作能够保持自己的阵地并不断有年轻人加入进来,这足以证明文学自身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当然,只有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文学期刊还需要为中国文学提供方向标和前沿动态,这里便涉及期刊文学的探索和创新的问题。

对于文学期刊来说,真正的创新不是来自杂志外在的形式,而是它发表的作品是否具有先锋意识。在众多文学期刊中,每个杂志的办刊宗旨都有所不同,比如有的杂志强调现实性;有的强调可读性;有的更接近传统的审美趣味;有的则带有实验性质,为中国的先锋文学创作提供了发表和推广的园地。比如《钟山》、《花城》、《山花》、《大家》、《西湖》、《小说林》等便是这样的杂志,偏向于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精神取向,采用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新小说、魔幻现实主义等叙述方式的文学作品,更容易被这些杂志青睐,也更容易在这里找到读者。相对而言,具有实验精神的作品在可读性以及受众面上都会更加小众化,也不那么容易被传统的各大排行榜或奖项所认同,但是它们扛起了时代文学的一面旗帜,聚集了我们难以估量、甚至也难以想象的未来文学的诸多可能性,它们是值得尊敬的纯文学的探索者。如果没有这种毫不妥协的对于先锋文学的热情和执着,那么期刊文学必然是单调的,保守的,不思进取的,也将失去它本应该具有的吐故纳新的能力。

如果说大多数的网络文学或者出版的纸质书籍都是奔向大众的审美趣味,那么文学期刊则正好相反。文学期刊以发表中短篇小说为主,相比较而言,更受市场青睐的是长篇小说;文学期刊虽然也有名家名作,但是更多的版面是给了成长中的作家,甚至专门开辟栏目给新人发表处女作;大部分期刊文学更强调深度意识以及艺术品格,以发表实验性作品为主的杂志则更强调先锋意识,而这些自然不可能是面向大众阅读市场的。以上从文体形式、作家知名度、内容来看,文学期刊的存在价值并不体现在成为畅销杂志上,也就是说,它的存在感不是靠发行量,而是看它为我们这个时代贡献了多少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它是否担负起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成为中国新生文学力量以及文体形式的发现者。

文学期刊和期刊文学在各种质疑中存活了这么久,其生命力反而是不容置疑的,这源于它为自己寻找到了一条生存下去的路径,那就是坚持纯文学创作的传统,这是它区别于网络文学和大众阅读的重要方面,也是它的独特性所在,以及不可被替代的重要原因。有深度,有惊喜,有继承,有创新,文学期刊和期刊文学近几年的表现可圈可点。当然,当下的文学创作离我们想象的文学的收获年代还有差距,但是只要不断有好的作品以及优秀作家出现,只要依然在探索和实验的路上,那么期刊文学以及文学期刊的未来便依然是值得期待的。

(责任编辑:李璐)

上一篇:法律机制论文范文下一篇:虚拟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