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网页设计论文范文

2024-07-14

高职院校网页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针对偏远山区高职院校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四方面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教学模式 室内设计 项目驱动 工作室 就业

近年来,在现代教育体制中,教学方式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越来越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以及研究,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高职院校最大的特点是培养“实用型”的高技能型人才和企业未来的“高级蓝领”,因此,如何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是一个热点。

室内设计是建筑装饰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也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对于偏远山区的高职院校而言,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自我学习能力不强,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由此可以看出,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本文试针对偏远山区高职院校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将“项目式”教学和“工作室式”教学有效结合,同时加入“技能竞赛”因子,采取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为导向、“教学+研究+实践+竞赛”四位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偏远山区高职院校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对发达地区而言,偏远山区经济没那么发达,教育比较落后。考虑到生源素质和教学方式,偏远地区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学生基础薄弱,自学能力不高。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无论高考成绩高低,基本上“人人都能读大学”,而高职院校相对本科院校而言,学生的成绩相对较低,特别是偏远山区的高职院校的学生高考成绩大多数都是100多分。偏远地区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自学能力不高,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动力不足,所以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综合素质偏低。

第二,教育模式落后。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偏远地区高职院校中还普遍存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学生未能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师生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和互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未能得到充分的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少,因此大多数毕业生未能将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缺乏实际应用的动手能力。

第三,师资结构不合理,缺乏“双师型”教师。由于很多教师是从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到高职院校工作,所以部分教师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或者是社会实践经验为零,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能照本宣科。他们不了解社会真正需要具备什么样能力的合格人才,未能完全胜任高职院校对专业技能培训的要求。

第四,缺乏有效的课程实践和校企合作。一方面,由于企业害怕麻烦,再加上企业没有义务接纳和指导学生,所以学生在校期间到企业进行实习这一措施未能得到很好体现。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跟社会和企业之间缺乏沟通与和联系,造成了供求双方在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方面严重脱节的情况,毕业生一旦进入社会就意味着未能完全适应工作岗位,甚至要从头开始学习新的知识。

二、对策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主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采取对策。

第一,以社会需求和发展为导向,定位好室内设计课程,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所以我们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和需求来准确定位室内设计课程的就业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批“双师型”和“专家型”教师。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在学院建设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效果,所以要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打造出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是指在教育教学领域,具有精深的专业理论和广博的文化知识,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在设计实践领域,拥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自主研发的创新能力;同时对于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在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多渠道多途径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技能。比如学校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深造,参与社会项目,走入基层,在实践中探索,然后结合教学和科研对课程内容进行及时更新,从而达到“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目的。同时,学校也可以采取“以老带新”的帮扶政策。在传、帮、带的指导过程中,有经验的教师给年轻教师传授在教学方法和科研创新等方面的经验,使得年轻教师能快速成长,从而成为合格的“专家型”教师。

第三,将“项目式”教学方法和“工作室式”教学方法有效相结合,同时加入“技能竞赛”因子,培养“实践型”和“创新型”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在职业化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以及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之间供求关系脱节的情况,为了让高职院校教育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有效融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将“项目式”教学方法和“工作室式”教学方法有效相结合,同时加入“技能竞赛”因子,采取“教学+研究+实践+竞赛”四位一体的设计教育模式。这四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过分强调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未能得到很好体现,使得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未能达到用人单位和行业的需求标准。“工作室”式教学模式的出现能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以工作室为空间依托,以学生为主体,在专业教师的主导下以实际设计项目为载体,将教室、课程与设计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承接和完成社会实际设计项目来实现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真实训练,体现了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有效结合,通过实际项目了解当代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和行业信息,并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到教学工作中,该模式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项目式”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很好地融入到项目中,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通俗易懂,容易接受。而“职业技能竞赛”是跟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有组织的竞赛活动。将与技能竞赛相关的内容融入到教学计划和内容中去,从而实现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来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就是所谓的“以赛促改、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第四,加强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是实现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订单式”培养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共赢。该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产学工相结合。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由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商讨制定,该模式充分利用了企业的实训场地、实验设备、兼职教师等多方面资源,使得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更强,既提高了教师的实践动手和科研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

总之,在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面临改革的形势下,偏远山区高职院校室内设计课程尤其应更新思路,不断在教学模式上实现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不断培养出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宫艺兵,潘娜,赵光泽.室内设计专业年轻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

[2]赵杰.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3)

[3]王瑜,陈玲玲.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

[4]史国栋.校企深层合作共育高技能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4(23)

[5]史文雅,薛永军,宋明伟等.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0(7)

【作者简介】周小平(1981- ),女,广西河池人,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室内设计。

(责编 何田田)

高职院校网页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变迁经历了依附发展到相对独立、单轨统一到双轨并进、自主招生到分类考试的演进历程。总体来看,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形式的新结构基本形成,普通高考主导与考试招生多元化共存,制度体系越来越完善。但是,当前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也面临选择性程度不够,考试招生的改革动力、主体身份,招考监管不明确,考试内容依然存在不确定性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需要在制度供给质量、行业企业参与考试招生组织管理机制、考试招生形式、分类考试基础上的“分类”及按照专业大类或者专业群招生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 考试招生制度;分类考试;自主招生;高职院校;制度变迁

分类考试是我国高考制度变革的重要内容,是对“统一考试,分批录取”传统考试招生模式的重大变革。两种模式、两条路径的选拔方案,使高职院校、普通高校两类人才选拔方式由“单轨统一”走向“双轨并进”,使高考制度与我国的教育实情及不同类型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需求更为匹配。在“分类考试”的政策安排中,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开始作为高考制度体系的子系统,专门服务于高职院校人才遴选,考试招生制度的体系独立性逐步凸显。但是,分类招生并非是对已有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的否定,而是为改革与创新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在完善与继承的基础之上,探索符合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诉求的考试招生制度。

一、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基本模式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即基础模式、主导模式、政策模式。这三种模式的演进也基本反映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由依附到逐步独立的变迁方向,体现出了高职院校身份的排他性不断确认的过程。第一,基础模式:统一高考。统考模式即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招生制度。自1978年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就遵循“统一高考”的模式进行招生录取。作为普通高等院校体系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沿袭了这一制度安排。截至当前,統一高考依然是高职院校最主要的考试招生模式。第二,主导模式:自主招生。自主招生模式是高职院校主导的考试招生模式。在统一高考的制度环境中,高职院校一直在探索新的考试招生模式,并形成了“单独招生”“自主招生”“提前招生”“单招单录”“技能拔尖人才”等考试招生形式。从其实质来看,这些考试招生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统一高考制度的主导地位,也没有实现考试招生与院校类型的联姻。第三,政策模式:分类考试。分类考试是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实行分类考试、分类招生的考试招生模式。进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政策周期后,分类考试成为高考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将考试招生制度与生源类型、高职院校类型联系起来,实行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模式。这三种模式呈现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类型形态,也呈现了其制度变迁的演进历程,反映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由具有明显依附性的制度变迁,向凸显身份独立性的制度创新方向转向。

二、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建设的成效

从以上所述及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的三种模式来看,弱化统一高考与强化分类考试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政策变迁与实践改革的基本趋势。贯穿其中的中心命题即是符合高职院校属性要求的“自主招生”(这里的自主招生是指除高考之外的,由高职院校组织的考试招生方式)。这是因为,在趋势变迁的宏观环境中,自主招生是改变传统统一高考的绝对主导地位、凸显分类考试趋势目标的核心内容。随着自主招生由补充角色到主导模式的转变,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建设的成效也逐步呈现出来。

(一)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形式的新结构基本形成

长期以来,普通高考占据着高考制度的绝对主导地位,高职院校长期依附于普通高校的统一考试招生制度[1]。但是,这并没有阻碍高职院校探索相对独立的考试招生模式。总体来说,这种自主探索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国家主导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实践探索。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各级政策及本科院校考试招生改革的宏观背景中,探索高职院校主导的考试招生模式。其体现出比较明显的路径依赖的阶段性特征,略滞后于普通本科院校的考试招生制度。如有研究者就提出,高职单独招生改革体现出既依附又区别于学术型重点大学“自主招生”改革的特殊发展关系[2]。这也表明其制度安排依然处于依附发展的阶段,但是这种依附发展体现为制度的“移植”或“学习”。2005年,上海杉达学院、上海建桥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3所民办高职院校率先试点。以此为计时元年,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自主改革已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同意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四省在部分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复函》,确定了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高职院校为首批试点院校。在单独考试招生的探索过程中,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比如,湖北省2011年首创“技能高考”[3],江苏省2010年在苏南地区实行高职院校注册入学探索,安徽省的单独招生改革等。这些都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先行先试的重要实践。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适度超前于分类考试的政策安排,而并没有改变统一高考的主导地位,这是由于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依然处于国家主导统一高考的制度变迁阶段。

第二阶段:国家推动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体系建构。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分类考试”的制度环境中,实现考试招生与高职院校的科学匹配,形成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其阶段特征是基本实现了从依附向独立的转型。依据政策要求,根据不同生源特点和培养需要,规范实施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以高考为基础的考试招生、单独考试招生、综合评价招生、面向中职毕业生的技能考试招生、中高职贯通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各省已经出台了“分类考试”制度实施办法及进程安排。宁波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成为提前招生试点院校,正式由自主招生跨入提前招生。提前招生的考生可以同时报考5所学校,2016年,提前招生计划报名2390名,共录取414人[4]。分类考试背景下,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遵循“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开始探索符合“地域高职教育特色”的招生模式。2010年,江苏省在部分民办学校开始试点注册招生,之后逐步推广。山东、河北、辽宁、陕西等也开始试点注册入学。通过注册入学,弥补了高职院校“招录缺口”,从而保证高职院校提供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有效利用,提高高考的制度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从制度供需的基本逻辑来看,注册入学制度暂时缓解了部分高职院校面临的生源供需矛盾。这一阶段改革基本形成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制度体系与实践模式。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变迁的快速推进得益于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国家主导统一高考转变为推动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改革,并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上升到国家层面教育战略布局的重要地位。

(二)普通高考主导与考试招生多元化共存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是渐进性制度变迁的过程,逐步实现了统一高考模式向多元考试招生评价模式的转变。在政策推进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参与程度和改革涉及的范围逐步扩大。以单独招生为例,至2008年,单独招生院校的范围由开始的4个省份8所高职院校增加到8个省份2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1年,单独招生院校的范围扩大到200所,包括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以及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2013年,单独招生院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包括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各省级示范高职院校以及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所包含的高职高专院校均开展了单独招生试点。从政策安排的推进过程来看,单独招生改革是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的创新,但又遵循了渐进性制度安排的基本逻辑,其范围的逐步扩大为推进高职院校探索独立的考试招生模式提供了实践佐证。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不断落实,“分类考试”的实践先于政策出现。诸如湖北的技能高考、湖南的职业技能测试、浙江的提前招生、江苏的注册入学等改革,其实质是以“分类”模式,推进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其有别于早期的自主招生和单独招生,并不是对本科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的借鉴与移植,而是主动呼应高职院校类属特征。当前,分类考试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考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计划招收的中职生源占比为10.92%,其中对口单招占比为9.44%。面向普通高中的自主招生生源占比为37.15%,普通高考占比为51.93%[5];宁波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招生生源中,普通高考招生占比为42.41%,单考单招生源占比为27.79%,“3+2”和五年一贯制转入占比为16.47%,提前招生占比为12.99%[6];2015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考生源占比为84.49%,自主招生占比为8.33%(其中,中职为0.87%),“3+证书”高考占比为4.21%,三二分段占比为2.97%[7]。诚然,分类考试是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但是,统一高考主导向分类考试主导的转变依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甚至在某些省份,依附于统一高考的考试招生制度模式将长期存在。

(三)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制度逐步完善

制度是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的依据与保障条件。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从中央到地方的制度变迁历程。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作为“高考改革”的应然组成部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并没对其进行专门的制度安排。在政策缺位的前提下,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实践探索领先于制度安排,但仍未改变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传统路径依赖。直至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不断被凸显,高职招生制度改革在某种程度上才开始承担了“试验田”的角色[8]。2006年“单独招生”政策颁布并实施,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才正式进入基于类属特征的制度设计阶段。形式的多元化并不是对单独招生形式的否定,而是在共同目标基础上实现路径的多元化。究其实质,单独招生是高职办学类型特征的突出体现,是我国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定位和要求采取的特殊人才甄别方式。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标志,高职院校开始进入“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的新阶段。之后,各级政府在贯彻落实“分类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录取”的进程中,对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模式、招生对象、招生形式、考试内容及录取方式等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度安排。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也基本形成了以统一高考为主导,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为主要方向的制度变迁新趋势。

三、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分类考试政策实施以来,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考试招生形式多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強。但从实践上看,普通高考在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中的主导地位在短期内不会改变。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从完善到落实、直至全面实施的进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选择性”作为考试招生制度本质属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模式并没有完全形成,其模式的特殊性依然有待进一步完善。其根本原因在于界定考试招生制度的“选择性”时,忽略了高职院校的特殊性。选择性是考试招生制度的本质特征,选择性高低决定了考试招生制度的公平程度与科学水平。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符合高职院校发展阶段、类型属性及人才培养特征的人才选拔机制。这种人才选拔机制的特殊性在于多元“选择性”的安排。第一,体现选择主体的基本需求。这是选择性的基本内涵,也是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选择性”的底线。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政策安排初衷在于提高学生与高校的选择适合度[9]。在这个方面,分类考试招生通过生源分类、分类考试,基本契合了不同类型生源进入高职院校、高职院校选择不同类型生源的诉求。第二,体现高职院校的特殊要求。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的选择性既要体现院校类型特征,也要兼顾高职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殊需求,二者构成了考试招生制度合理与合法的基础。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基于高等职业教育机会供需逻辑,供需结构失衡的现实决定了选择性的高低;二是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逻辑,职业性决定了选择性制度设计依赖于职业需求;三是基于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与实践的逻辑,政策空间与实践创新提供了选择性的新形式。当前,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对选择性的安排主要解决高职院校与生源的科学匹配问题,也就是选择性的第一个层面,而对于当前面临的生源规模的合理分流,并没有给予合理的制度设计。但占据高等教育规模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其规模稳定是保证高等教育系统安全的首要任务。如何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稳定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是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面临的主要时代命题,也是其选择性应该包括的核心内容之一。

(二)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的三个基本要素依然比较模糊

第一,改革动力:生源多元化与院校类属特征。高考制度是协调生源供需的制度安排,是基于供给与需求逻辑而形成的遴选工具[10]。由此可知,考试招生改革也就存在两个基础动力:第一是为高职院校选择合适的生源;第二是为生源提供不同的高职院校。从制度变迁视角来看,考试分类依附于高等院校分类。分类考试的制度设计中,考试招生形式的多元化能够分配不同生源获得高等职业院校的入学机会。但从现实来看,我国高职院校生源结构依然是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体、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为重要补充的二元生源结构。多元化考试的选择功能,转为补偿性的评价功能,使其选择性逐步降低。低选择性的考试招生制度如果缺少科学的遴选机制,那么生源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将对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第二,主体身份:学校主体与企业主体。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贯穿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考试招生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起点,将产教融合理念融入改革内容是必然趋势。分类考试中,考试招生自主权逐步下放,高职院校主要参与主体与实施主体的身份被确证。以行业企业组织为代表的“产业主体”的考试招生参与权利的界定比较模糊。产业主体的缺位或者定位模糊造成高职院生源知识能力结构与“产业标准”脱节。在政府推动、院校主导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中,行业企业参与机制缺失,弱化了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的办学主体身份,有违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建设逻辑。

第三,招考监管:权力下放与权力监督。与分类考试改革同步推进的重要改革是考试招生权的下放。省级统筹、院校主导成为考试招生管理的主要特征。各省负责统筹省级考试招生;单独招生的文化和技能的考试科目、内容、方式和录取办法由学校确定,并报省级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备案。但考试招生权的监管机制处于相对缺位状态。新时代的分类考试制度依然是新生事物,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分类考试依然处于不完善阶段。在考试招生权下方,高职院校权力监督机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管理权力缺少相应的约束机制,可能存在过度增加制度交易成本的行为。如各地区在落实分类招生中实施注册入学制度,其多元化程度正表明了考试招生权的分散化与监督管理举措缺失并存的现实问题。

(三)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中考试内容依然存在不确定性

招生方式和考试内容(科目)是高考改革的基本内容,考试内容的改革通常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它不仅影响高校选拔人才的规格,而且对于中等教育的导向作用更为明显。因此,考试招生内容的设计在高考改革中具有更为深远的影响与更为重大的意义。分类考试改革从形式来看,是基于分类的招生形式的改革,但其实质是“知识+技能”考试内容的变革。考试科目与考试内容如何体现技能型人才的需要[11],是分类考试面临的关键问题。考试内容是发挥考试导向功能的根源,是助推教育系统变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核心所在。

考试内容主要分为考试、考核两种。考试内容主要是针对文化素质考试和职业能力测评,考核主要是针对学业水平综合评价、技能评价等。“雙轨制”高考制度构建的关键点和难点在于妥善设计高职院校招考中职考生的“职业技能”测试和普通高中考生的“职业适应性测试”[12]。但是,当前关于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制度安排重点是对考试方式的程序设计,而对考试内容缺少指导性政策。针对考试内容,《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13]3号)提出,技能科目主要考察考生通用技术基础、职业倾向和职业潜能等内容,可由省级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统一组织考试,也可以使用考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有关科目成绩或由招生学校组织校考。文化成绩可结合考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使用考生部分高考科目成绩或由省级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组织高等教育入学统一考试。但是,鉴于各省及高职院校之间的差异,考试内容选择通常被基于“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职业适应能力测试等代替,表现为文化素质等同于学业水平与综合素质评价,职业技能等同于职业适应能力测试或者技能大赛获奖等。尤其是在学校招录权下放的背景下,各校基本沿用了全省相对统一的考试内容标准,对于行业或者企业的特殊诉求,并没有将之在考试内容中充分体现出来。考试内容的这种政策确定性安排,导致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可能产生的不确定结果,即高职院校遴选的人才能否在专业成长起点上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四、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趋势

(一)进一步完善制度,提高制度供给质量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解决的是教育问题还是社会问题,是招考制度改革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其直接决定改革的原则、目标及主要任务。综合本次改革的背景及实施情况,当前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首要解决的是教育问题,这是高职院校社会责任的最终目标。鉴于此,完善制度设计需要厘清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明确效率优先,在坚守公平底线的基础之上,完善符合高职院校类属需求的考试招生制度,逐步形成高等职业教育弱公共性的制度安排。二是理清中央-地方的管理权限,建立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省级主管、国家监督的制衡机制,国家发挥好引导与监督作用。三是建立多元化评价标准,保证选择性考试招生制度与非选择性考试招生制度的科学性。四是解决好试点与全面实践的关系,在试点选择过程中要兼顾到不同类型高职院的特殊性。五是加强考试监管,对考试招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新领域加强引导与监管,如加分政策、注册入学等。

(二)建立行业企业参与考试招生组织管理的长效机制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也是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需要体现出的特征之一。针对当前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改革的重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建章立制,将行业企业参与进行制度化、组织化,推进专门制度安排,建立包括行业企业为主体的、专业化的第三方考试评价组织机构。二是扩大参与范畴,应推动行业企业参与招生计划制定、考试内容及评价标准制定,在职业技能测试环节发挥行业企业的主体作用。三是在不同类型考试招生形式中体现行业企业参与的差异性,如现代学徒制招生可以实施由行业企业主导、院校参与的考试招生模式;在注册入学中引入行业企业评价,提升制度设计的科学性。

(三)推動考试招生形式的创新发展

鉴于我国高职院校之间的差异性和高职院校生源结构的愈发多元化,进一步创新考试招生形式,实现考试招生制度与高职院校发展的科学联姻,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有序推进。一是维护特殊群体的高等职业教育入学机会分配公平,以“申请-考核”考试招生形式,维护生源与院校的公平选择机会。二是科学安排不同考试招生形式生源构成比例,明确考试招生在普通高考及分类考试的生源比例结构,同时根据报考情况,科学确定不同招生方式招生计划比例。三是推进技能拔尖人才入学标准,坚持成果评价与面试结合(成果答辩),实行入学之后再评价的多层次评价模式。四是实现注册入学由生源补偿向形式补充的方向转变,并逐渐扩大注册入学的范围。

(四)探索“分类考试”基础之上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体系内部分类机制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制度是基于院校考试分类的产物。但是,我国高职院校在类型、办学水平、布局及属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较为复杂。因此,在分类考试制度背景中,各省应统筹推进本省高职院校招生改革。同时,各省应根据院校类型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推动地域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方式创新。因此,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的分类机制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探索不同的招生形式,形成不同的考试形式和建立差异化的管理机制。这三方面的前提是建立高职院校分类机制,形成体系化、系统化的高职院校结构图谱。

(五)改革专业招生模式,完善“专业大类”或者“专业群”招生录取形式

当前,高职院校招生是“专业”为招生分类的基本单位。但是随着新技术、新岗位的不断出现,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开始转向基于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探索以专业群或者专业大类为基本招生分类单位,有助于开展基于专业群的宽口径人才培养。另外,按照专业群和专业大类进行招生有助于节约招生成本。通过改革基于专业群或者专业大类的“技能测试”内容,可以更好地体现专业通用技能,提升考试内容的效度,节约考试成本。这种招生考试方式的关键点在于,制定招生计划及编制考试内容时,按照专业群或者专业大类进行,考试内容要能反映专业群所涉及专业的基本通用知识与技能。

参 考 文 献

[1]蒋丽君,边新灿,卓奕源.对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6(7):97-101.

[2]蓝洁,唐锡海.中国高职单独招生改革十年的回顾与检视[J].教育与职业,2015(35):10-13.

[3]詹嘉仪.“技能高考”: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论述——以湖北省为例[J].教育与考试,2012(3):20-24.

[4]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7)[EB/OL].(2016-01-16)[2017-11-12].https://www.tech.net.cn/web/rcpy/articleview_sch.aspx?id=6092.

[5]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7)[EB/OL].(2017-02-20)[2017-11-12].https://www.tech.net.cn/web/rcpy/articleview_sch.aspx?id=5661.

[6]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7)[EB/OL].(2017-02-10)[2017-11-12].https://www.tech.net.cn/web/rcpy/articleview_sch.aspx?id=6092.

[7]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EB/OL].(2017-03-20)[2017-11-12].https://www.tech.net.cn/web/rcpy/articleview_sch.aspx?id=5243.

[8]杨卫军.高职招生制度改革: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28):19-23.

[9]柳博.选择性:高考制度改革的机遇与挑战[J].教育研究,2016(6):72-80.

[10]李小娃.效率导向视角下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的实践逻辑与改革趋势[J].教育与职业,2017(13):25-31.

[11]田建荣.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制度设计与推进策略[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20-26.

[12]何颖.高考双轨制改革:受教育权深化保障的有益机会[J].重庆高教研究,2015(1):20-25.

Key words entrance examination institution; classifying examination; autonomous enrolm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stitutional change

Author Li Xiaowa, research assistant of Shunde Polytechnic ( Shunde 528333)

高职院校网页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摘 要:笔者分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经费投入偏少、信息资源基础偏弱、资源的利用率偏低、文献资源更新速度偏慢、电子图书比例偏少等。认为加大投入、增加采访力度、调整馆藏结构等是高职院校图书馆搞好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

与普通高等院校图书馆一样,高职院校图书馆同样是院校的信息中心,其文献资源的结构、数量、质量和水平至关重要。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都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笔者将结合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现状,分析高职院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此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1 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图书馆起步较晚,主要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成立和发展,最长的也不过二十几年。其中有些院校是由原来的职业大学转型而来,有些院校则是由大专与中专合并发展而成,还有一部分是本科院校新建的二级学院等。笔者经过长期考察和了解,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中的大多数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存在“五偏”,即经费投入偏少、信息资源基础偏弱、文献资源更新速度偏慢、资源的利用率偏低、电子资源比重偏少等问题。

1.1 经费投入偏少

由于高职院校起步较晚,不管其前身是哪类学院,升格为高职后对学院的软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硬件的要求。据了解,不少高职院校长期以来文献资源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有的长期无采购经费,有的学校即使有投入也少的可怜,严重地影响了图书馆的发展。对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放在了说起来重要,办起来次要的位置。

1.2 信息资源基础偏弱

如上所述,由于许多新建高职院校由技校、中专等层次较低的学校整合而成,因此这些学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基础也相对薄弱,信息资源的原始积累有限,藏书量一般在十几万到几十万册之间,有的还不足十万册。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监测指标》的规定,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平均图书应为55—75册,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图书馆指标要求中更明确提出工科、农林院校图书馆至少应达到生均图书60册、生均年进书量2册的指标。据笔者对本地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不完全了解,目前有相当一批高职院校评估前图书馆信息资源累积总量连生均30册都达不到,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信息资源所占得比例更是少的可怜,远远达不到生均60册这一指标要求。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基础薄弱的现象难以满足高职院校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及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3 资源利用率偏低

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长期以来一般由教务部门管理,加上起点较低、管理经验不足等原因,对馆藏资源建设一直缺乏长远的规划。即使后来成为独立的教辅部门,由于缺乏经验,也不能及时依据高职院校的性质、任务以及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等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馆藏资源体系,更不用说突出针对性、实用性、系统性和计划性的原则进行馆藏资源建设了。这样就导致了一些高职图书馆馆藏图书不但数量少,而且相当一部分图书与本院所开设的专业关联度较低,出现了图书上架后多年无人问津的现象,形成了读者需要的图书馆没有或者很少,图书馆所拥有的和能够提供的,读者又不需要或者不十分需要的尴尬局面。以上各种原因导致高职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质量不高,出现了流通率低的现象。馆藏资源难以满足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课外阅读、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这些主要教学活动的信息需求,严重影响图书馆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的发挥,影响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目标的实现。

1.4 文献资源更新速度偏慢

高职院校无论是培养目标还是专业设置与整合前原有的中专教育、大专教育以及技校教育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原来的学校由于资金的原因有的长期没有新的馆藏补充,因此,原有的部分专业文献已经不能适应高职院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另外,近几年来高职教育事业的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以及各地经济结构的调整、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的调整,也使一些高职的图书馆馆藏资源体系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体系与教学要求变得难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催生了新的科技文献爆炸性增长,从而加速了图书馆原有科技文献的老化,对高职图书馆馆藏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1.5 电子资源比重偏少

近年来一些普通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子、网络信息资源凭借其容量大、多媒体、传递便捷和资源共享等优势得到迅速发展,信息资源中的比例逐年增加,印本、电子、网络三位一体的信息资源结构已经形成。而高职院校图书馆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目前尚未完全摆脱信息资源结构单一的被动局面,在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中印刷型文献几乎仍然是一统天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不合理将影响读者面向未来的发展。

2 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建议

2.1 争取经费投入,改善信息资源建设“四偏”问题 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为契机,认真学习“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关文件,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提高”的原则,认真查找高职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中的不足,经常向院领导汇报图书馆在学院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本馆图书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取得领导的理解和支持,积极争取图书购置经费,最大限度地增加馆藏资源。在改善馆藏结构时既要考虑高职教育除了具有普通高等教育共同的特征,还应具有区别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的职业性、技能性、应用性、地方性、行业性和灵活性特色,也要兼顾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专业人才的特点。另外,在采购图书时要牢牢把握高职教育特色,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着重信息资源在教学、实习等方面的针对性,围绕院校专业与课程建设,从全院一盘棋的思路出发,加强信息资源建设。我相信,只要高职院校图书馆能抓住契机,迎难而上,锲而不舍,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四偏”问题就一定能够得到改观。

2.2 邀请专家学者参与图书馆信息资源采访决策

广泛征求读者意见和要求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程序。高职院校图书馆在采访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各学科、各专业专家学者的特长,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各高职院校都成立了图书情报委员会,图书情报委员会是在学校领导下,推动图书馆建设的咨询和协调机构,委员会的委员由本校专家学者、专业带头人组成,他们不但具有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而且具有专业发展的前瞻性,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合理地搞好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经济有效地使用信息资源购置经费,更好地控制信息资源的学科结构,提高信息资源采访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科研的信息需求,必须充分重视、切实发挥图书情报委员会和专家组成员的作用。同时,图书馆采访人员要经常深入各系、部、教研室和学生班级,了解教学、科研的信息需求动态,及时提出采购计划并作采购决策。

2.3 采取多种形式提高采编人员的素质

由于多种原因,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采编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具有专业背景的馆员数量不多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图书馆具有危机意识,根据自己的馆情,采用诸如招聘引进具有图书情报、计算机技术背景的专业技术人才,安排人员外出脱产进修、依托周边高校进行短期培训、鼓励馆员在职读研或在职进修、自学等。多种方法、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着力打造一支思想觉悟高、专业能力强、有敬业精神,特别是有战斗力的文献资源建设队伍。

2.4 进一步加大印刷型纸质文献资源的建设力度

印刷型纸质文献具有携带方便,阅读条件限制少等优点,是电子文献无法取代的。今后,印刷型文献仍然会得到大力发展,文献信息资源仍然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继续做好印刷型图书的采访工作是高职院校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本保障,也是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应由采编部门、教学一线的专家教授、服务于一线的图书馆馆员共同参与,根据自己学院的具体办学特点、学科特色和发展目标,来确定图书馆图书的收藏重点和一般性收藏范围。在资金分配上一般要保证印刷型文献的比例不低于总经费的百分之七十。

2.5 适当采集电子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资源分为两部分:一是包括纸质文献、磁带、光盘和软件在内的电子文献,二是网络信息资源。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指出:在文献采集中应兼顾纸质文献、电子文献和其它载体文献,兼顾文献载体和使用权的购买。保持重要文献和特色资源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注意收藏本校以及与本校有关的出版物和学术文献。随着电子文献的日益普及,其作为信息资源主要载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建设主要包括数据库建设、网络资源存取和磁盘、光盘等电子出版物的收集。电子文献资源建设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审时度势量力而行,在现有资金规模条件下,注意对数字信息资源的采集,注重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重组,建立图书馆虚拟知识库,在本馆无力引进数据库和电子文献时,可利用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共享电子资源。要合理配置,有步骤、有计划地扩大高质量的电子文献采集,避免盲目性。同时,要大力向读者宣传推介电子信息资源,提高电子信息资源利用率,借助电子文献改善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总量不足的缺陷。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是信息资源建设的又一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图书馆还应根据本院校、本系统和本地区的社会需求以及本馆技术力量、经济条件,选择适合的电子资源,系统地将馆藏资源中的特色文献制作成独具特色的文献数据库或专题数据库提供网上利用。

5 结语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为教学服务、科研服务以及为广大读者服务的基础工作,馆藏文献资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就是科学的原则指导下采集各类适应读者现实和潜在需要的图书资料,为高校图书馆整体的业务奠定基础。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既要保持基础性、系统性、实用性,又要有专业性、创新性和前瞻性。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要本着节俭的原则,力争使所采访的图书文献物超所值。我们要象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威先生所说的那样“图书馆应以最少的费用为最多的读者提供最佳读物”,精心打造重点学科馆藏和特色馆藏,为满足教学科研的需求加快资源建设,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敏.新环境对高校图书馆期刊采访的影响及采访策略研究[J].暨南学报,2007(3).

[2] 邓青.高校图书馆现行采访模式的弊端与对策[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2).

[3] 严扬帆.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工作的思考[J].图书馆,2007(3).

[4] 曹子珏.我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6(6).

(编校:杨金霞)

高职院校网页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根据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人才培养定位、教学实施、教学考核、专业转化、专业认可5方面设定共20项指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形成结合产教融合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向。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层次分析法(AHP);教学质量评价模型

农林类、建筑类、艺术类院校争相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但教育教学水平高低不齐,而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主要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产教融合教育模式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教学评价是对专业教育质量的一种最直接的反馈,因此迫切需要构建产教融合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各学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提供科学评价方法及改进方向,以提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

一、产教融合对教学质量的新要求

和校企合作不同,产教融合要求高职学校对接产业办学、教学,为产业培养技术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同时通过产业发展反哺教学,产教融合包括但不限于校企合作,但以往教学质量检验往往只考核了校企合作成果。同时随着高职教育定位的发展和扩招政策的推进,高职也需要承担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工人等社会人士的职业技能教育,这部分学生的教育是从产业中来要到产业中去,更需要高职专业教育密切集合产业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包括室内设计和室外环境设计两个方向,专业的产教融合形式可选择性较多,可以与装饰相关产业和园林景观相关产业等建设类产业进行产教融合,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又为艺术类考生,很多同学毕业后选择从事艺术类相关的设计及文创工作,因此专业还可以与设计产业和文创产业相融合。在教学质量评价方面,产教融合不仅考核专业校企合作内容、深度、次数等,还需要考核专业在产业发展中的知识、技术、科研、科普性贡献等方面,同时考核教学中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课堂的效果。

二、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现状

在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及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方面,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以学校自我评价为主导。近年来,科学、合理地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由于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大多为无法量化的、描述性的指标,所以评价多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判法来确立评价指标[1]。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发现目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指标过于统一,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体;在进行教学评价过程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教学质量评价过于形式化,难以凸显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固定的模式与方法来定量化评价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的优劣。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一)方法与目的

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水平,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有利于优化专业教学和提高学生职业素质能力。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综合分析评判的过程,评价指标具有多层次、多准则的特征,评价过程中需兼顾教育规律的客观性和教育认知的主观性特征,将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根据层次分析法(AHP)的特点,分析归纳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将评价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次,构建层次结构模型[2]。

(二)准则层的选取

综合评价专业的多项影响因素后,选取培养定位、教学实施、教学考核、专业转化、专业认可5大方面构建准测层,可以较为全面地评价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

培养定位是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通过考核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课程設置等方面考核教学方向的准确度,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定位应准确区分于本科教育,使高职学生可以在就业领域具有竞争力。教学实施是一个学校开展专业教学的最重要环节,通过考核师资、教学设备、教学场地、教学方法等方面考核专业教育的开展科学度,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实施不应只考核教学实施中的课堂教学形式,而应注重评价教学是否能提升学生的设计技能和教学与产业的结合度,同时应考查专业教学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兼顾性。教学考核是考核专业教学成果自我诊断的合理性,以往教学考核简单的分为考试课和考查课,一份设计任务或者一份试卷就是一门课的教学考核。随着产业的发展和产教融合的要求,应该对教学考核的考核结构和方法进行改革,考核不应只是考核已学知识,而应该考核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产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专业转化是考核专业教学的效益化程度,高职教育应该具有教育效益和价值,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是知识可以转化为社会服务并产生价值的教育,需要考核专业教学的专业转化度也就是效益度,使学校教学不再是自给自足的“象牙塔”,而是具有效益和价值的可以服务地方的产学结合体。专业认可是考核专业教学的发展潜力性,如果一个学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高,就业率就会比较高,社会影响力相对比较大,招生形势则会比较好,专业的认可度就高,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专业就能长期存在并发展良好,否则专业可能会面临停招撤销的风险,因此,专业认可评价可以评估专业未来发展潜力的大小。

(三)评价指标的确定

根据准则层选取的五个方面,对每个方面的下层指标进行了筛选,最终选定了20个评价指标构成指标层。选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4个指标作为培养定位评价方面的下层指标,主要评价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和要求、课程设置是否兼顾理论和实践、课时是否饱满科学、课程类别是否符合产业人才需要、课程标准是否科学合理并能和产业技术要求相结合、教学大纲是否具有可实践性且与课程内容要求和产业需求一致;选取师资结构、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课程思政、教学效果5个指标作为教学实施评价方面的下层指标,主要评价师资结构配比是否合理且具有企业实践经验,教学资源如设备、场地、资源库是否丰富并及时根据产业发展进行更新调整,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合理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思政是否融入了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的达成度;选取考核结构、考核方法2个指标作为教学考核评价方面的下层指标,主要评价考核结构合理性和考核方法的科学性;选取职业资格、教师实践、社会服务、产教融合4个指标作为专业转化评价方面的下层指标,主要评价学生取得职业资格或者“1+X”证书的比例,教师产业实践的情况,师生社会服务的情况,专业产教融合的情况;选取专业招生、学生就业、行业认可、他行影响、社会影响5个方面作为专业认可评价方面的下层指标,主要评价专业报考情况,学生就业率和就业产业关联性,学生就业后在产业行业的认可度及专业教师在产业行业的认可度,其他行业对专业的知晓程度和评价,社会普通民众对专业的知晓程度和评价。

(四)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选取的准则层5个评价方面和指标层20个指标,构建如下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层级结构模型。

四、结论与建议

层级结构模型确定后可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对其进行指标重要性分析,确定影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的主导因子,然后利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可以进行多目标质量评价结果排序,最后可以利用模糊综合评价验证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3]。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构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后,可以对同一学校不同届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排序,评价学校的专业教学质量是否在逐年提高,也可以对不同学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进行排序,分析学校专业在同类学校中的竞争力,纵向和横向比较后可对学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参考方向。

未来需构建政行校企及第三方参与的质量评价体系信息化数据平台来实现教学质量评价的高效便捷,同时评价结果和数据应该开放共享,以实现教学质量评价的公正、科学、合理和可信度。

基金项目:2020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项目编号ZJB20248)。

参考文献:

[1]胡红叶.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现状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8.

[2]赵洁,白尚斌,冯磊,张毅川.城市广场景观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以新乡市新建城市广场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35(05):255-258.

[3]冯磊,赵洁.基于AHP-TOPSIS组合模型的城市公园景观质量评价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9(05):777-781.

高职院校网页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毕业设计作为高职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本文在分析传统毕业设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笔者学校电气电子类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提出三种改革思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 毕业设计 实践教学

一、存在问题

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教学计划的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在校期间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对论文撰写能力的一次有效锻炼,也是对大学所学知识的全面检查和考核。传统毕业设计环节一般安排在学生毕业的最后一个学期,而完成毕业设计内容要求本身是对大学所学知识的回顾与综合应用,需要学生潜心研究,认真思考,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学生急于找工作,很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传统毕业设计安排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弊端如下。

1.资源分配集中化

高职院校扩招造成指导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无法保证对每位学生毕业设计进行有效的指导。以笔者学院电气电子工程分院为例,2013年电气工程毕业生人数267人,分3个专业,指导教师23人,人均12名。毕业设计放在最后一个学期,教师资源显得尤为紧缺。

2.毕业设计课题单一,缺乏创新性

毕业设计课题一般由指导教师提交毕业设计选题申报表及审批表,提出设计课题、研究内容和要求,并申报学校教学处,由教学处组织专家审核通过后,再按专业划分,统一把课题发放到毕业生中,由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主选题。因此,在学生多教师少且学生对毕业设计兴趣不大的状态下,教师为能节省指导时间和精力,往往选题陈旧,一题多届、多人一题现象普遍,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的课题设计少,缺乏综合性、新颖性。

3.设计精力不足

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环节的时间分配大致为8周,之后又有10周左右的时间作为毕业实习。学生在短短的8周时间内要完成所有项目,时间比较紧张,在这基础上学生往往一方面希望早点完成毕业设计,另一方面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焦虑,想早点走出校园走上社会岗位,也会不间断地参加社会求职应聘,很少能真正静下心来研究课题,完成毕业设计作品。学生对毕业设计精力的投入严重不足,同时也容易身心疲惫。

4.指导教师负担重

由于毕业生多指导教师少,每位教师几乎要带十几个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在这同时又要保证日常的教学工作,再加上很多学生不能自觉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以及他们对毕业设计流程和内容的不熟悉,很多时候需要教师的督促和耐心的指导,指导教师的工作任务相当繁重。

二、改革思路

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应结合教学计划实践、指导教师教学任务、课题多元化等环节进行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毕业设计环节尽可能在毕业生下企业顶岗实习前完成,以保证指导教师有更多时间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学生也有更多精力来完成毕业设计,保证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

1.改革毕业设计教学机制

原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一般在大三最后学期,即学生要在下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完成。根据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放在大二与大三期间进行,采用学分制形式。即学生在大二与大三在校学习期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前申请进入毕业设计教学环节,通过自主联系或导师联络等方式,确定毕业设计课题及计划,在学生进入顶岗实习之前完成毕业设计、答辩等环节,得到相应的学分。这样可以充分解決指导教师数量不足、学生精力不足等问题,同时学生在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等优势资源。这样更加有利于提高毕业设计的管理和质量。

2.建立灵活的毕业设计运行机制

毕业设计学生或指导教师实行双向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如参加技能大赛、创新设计、社团),向相关专业指导教师提出毕业设计申请(毕业设计课题可以是学生自己拟定或教师拟定),指导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相关专业和研究课题,选择相应的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指导。

3.实行多元化选题机制

毕业课题应注意改变课题单一、一题多届、一题多人的现状,课题要结合企业生产环节、企业新产品开发、实践内容、技能大赛导向、教师科研项目(包括横向课题)等内容,合理选定或开发毕业设计课题,提高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兴趣和岗位能力。课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企业生产型。教师可以通过企业实践、校企合作等方式,积极选择或提炼相关毕业设计课题,选题应包括生产环节、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攻关等项目。

(2)技能大赛型。每年举办的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往往起到一个行业发展方向和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导向的作用,也是检验一所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办学质量优劣的指标之一。参加技能大赛培训的学生,完全可以把技能大赛训练课题作为毕业设计内容,在完成训练课题的同时开展毕业设计,实现技能竞赛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教学培训模式。这样的课题往往是学生比较用心去做的,而且一般都能完成,学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也会把自己的设计思路更多地体现在论文中。选择这些课题一方面学生很难作弊,因为教师清楚哪些学生参加了比赛,另一方面学生对参加比赛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3)项目型。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各类项目如“雏鹰计划”等项目,这些也可以成为学生的毕业设计。申报这类项目往往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而大三学生往往会望而却步,因为学生一方面很快要面临就业的压力,另一方面要面临毕业设计的问题,没有精力再来考虑其他方面的项目了。这个时候大二学生往往会成为主力军,但是由于大二学生对专业的学习认识尚未像大三学生一样明朗和成熟,因此,把此类计划作为毕业设计,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信心,还可以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设计。

(4)科研型。教师参与的科研项目中的子项目或与该项目有关的,也可以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让学生为教师做一些科研项目,学生从中也可以学到许多专业知识。

三、结语

电子类专业毕业设计是一项学习、实践、探索与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环节,不仅可以让学生受到设计思想、设计技能、撰写论文的基本训练,还是培养学生研究、探索、创新能力的重要过程。毕业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能力。由于毕业设计时间长,牵涉内容广,影响因素多,不仅与专业有关,还与学校的定位和办学条件有关。因此,为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办好有特色的高职教育,需要广大职教工作者积极探索,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管新平,舒虹等.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现状调查与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1(8).

[2]侍寿永,高之圣,洪雪飞.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管理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

[3]黎炜.从毕业设计谈对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4]缪艳菲,陆蓉蓉.提高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方法初探[J].科技信息,2010(34).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院校网页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我国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应不断提高考核水平。实践教学考核是最终检验学生实践能力和实践水平的重要环节。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进行良好的补充与完善,构建相对完整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考核体系构建和应用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加以改善。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考核体系;实践教学;构建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是教学的实践性,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都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放在培养体系的首位。实践教学考核作为高职院校最终检验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成为高等院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衡量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1]。

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高校对实践教学能力考核体系的建设[2]。客观评价学生实践能力,反馈学生实践效果,从而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潜力的发挥。

我们依据实践教学考核原则来构建一套能够检验学生实践能力和客观评价学生实践成果的体系,以便对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指导[3]。

一、高职院校学生教学实践考核体系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建立高职院校毕业实践考核体系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使学生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都紧密相连,便于有效检测和反馈学生教学实践中各项任务的完成目标。

(二)精准性原则

教学实践考核体系的建立是要对高职院校学生在教学实践环节中所表现的能力、态度等方面进行精准评价,以培养高职院校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精准定位学生目前实践能力,保障高职院校有效完成教学实践任务。

(三)规范性原则

在教学实践考核中,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尽量做到客观性与准确性相结合,考核学生实践能力,让实践任务完成时能够有法可依,使评价工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保证教学实践工作能够有规律地进行,提高教学实践质量。

(四)发展性原则

在客观评价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过程的教学评价体系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使相应的教学实践不断改进和提高,切实保障实践教育的质量。

(五)可操作性原则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理论建设是较为容易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然会出现和遇到一些相应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解决,因而一定要在教学实践考核体系建设中考虑到可操作性。

二、构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客观精准地反映了高职院校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表现,确保每一位毕业生都在实践教学中取得收获和认可。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包括考核主体、考核对象、考核标准以及考核内容四个方面。从考核实施方法出发,考核主体一般由教务主任以及督导部门承担,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客观考核标准来准确、认真地对每一位高校学生的情况作出总体判断和评价。实践考核内容则要根据不同学院和各个不同教学环节来确定,如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要根据具体任务要求和学生达到的具体程度来进行考核。四个考核方面也是相互补充,互为影响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从此考核体系可以看出,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中的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四个方面结合在一起,有机构成一个整体的考核标准,构建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一)实训课程教学考核

高职院校学生所进行实训教学是依靠理论知识的积累,针对某些开放性课程的实训教学考核,确保能够区分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本质的不同,整个考核的重点都放在了实训研究内容、实训方法和实训效果上,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二)实习过程教学考核

学生实习环节是构成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实践态度和社会实践效果为主进行考核。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性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指导是否合理有效,是否做到对每个学生负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是否符合要求,实习评价的合理性和客观性都是实习过程需要作出的教学评价。

(三)课程考核

高职院校中的一些艺术类或者实验类课程,需要具有一定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形成自身独有的设计风格并不断改进和提高,能够在设计模型中有一定的价值。毕业环节考查毕业生在高职院校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维是否能够真正应用于社会实践和设计模型中。

(四)论文考核

论文是高职院校毕业生都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此类任务可以对学生多年的学习生涯和学习成果作出一定的检验,也可以使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得到一定的体现。论文考核中的格式是否标准,内容是否明确,论文体系是否健全等,以及论文开题、答辩和最终审核过程中都要依据一定标准来进行合理考核。

三、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应用

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应用于我国某高职院校毕业审查环节,进行探讨研究,在充分调研基础上进行了对比分析。

笔者制订了一份高职院校毕业生对毕业审查环节满意程度的问卷调查,将问卷分发到广东某高职院校中,共分发200份,回收198份,其中有效问卷190份。通过对以上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考核体系应用在高职院校中的毕业实践各个环节后,学生对毕业实践环节的条件、实施过程和评价效果满意度都明显上升,大部分学生对此考核体系的应用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也对此体系应用效果充满期待。

四、实践教学体系分析及改进策略

以廣东某高职院校为例,介绍在此高校中相关学科和院系的体系研究成果。通过调研,我们选择计算机信息管理学院作为研究案例,院系在学科内容上面具有交叉性,专业偏重计算机技术,又涉及信息管理范畴,即用计算机来完成各类信息管理和传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信息技术的人才提出更多的需求,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实践教学是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毕业实践是检验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和实践的重要举措。2017年3月到6月期间,我们将毕业实践教育评价体系在广东某高职院校应用后,得到了较为客观的反馈,受到了很多师生的欢迎。通过对体系的构建和应用也大大提高了毕业實践能力,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有基本的方法可以参考。

尽管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有很多优势,但是该评价体系的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改革。首先,经费不足的情况,虽然有所减少,但是总体而言仍然存在实践经费不足的问题,这有可能对某些想要在实践过程中创新创业的学生产生阻碍,而创业过程中需要大量经费支持,因而学生的实践经费来源和经费支持力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这部分学生创业的结果。

其次,在教师队伍上,仍然有部分教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实践能力水平有限,实践意识不强,造成很多学生在实践中不敢创新,不敢突破自我。因而也需要提高这部分教师的思想意识,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再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环节上过于粗糙,行动目标不明确,行为方式不够合理的现象,环节上缺乏指导甚至缺少必要的技术与设备支持。过程设置也存在很多不合理因素,人员配置不够,技术人员配合度不够等。

最后,在整体的评价环节,依然有部分学生觉得考核效果不理想,无法真正做到客观真实。这说明实践教学考核中无法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需求,有部分学生对此考核结果仍然抱有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

根据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现状,在正确认识实践教学考核的意义、目的和性质的基础上,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结合中国国情,参考、借鉴国内外改革经验。很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教育脱节的问题,对此,在现有课程体系外,另创一套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在毕业实践过程中可以利用自身所学进行实践,并顺利通过实际考核。课堂学习也是毕业实践环节的重要基地,可以吸引更多学生通过将实践活动完善和巩固课堂知识点,是一个相互补充的互逆的过程。为此我们可以:(1)以创造性的方式将实践活动引入课堂教学中,如开展创新型学习项目等;(2)在课堂上多展现具体的真实性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过程中进行学习和研究;(3)将实践活动与各种理论课程活动相联系,找出其中的共同点,寻求两者之间的相通之处,使两种课程的内容互相补充,互相融合。

总之,培养高职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在不断增加教学实践机会,提供更好教学实践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完整的毕业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具有现实意义。将此类考核体系应用于某高职院校的毕业实践考核环节中,并收到了良好的反馈。但在应用过程中,仍然有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的地方,需要我们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完善此体系,创造出更好更客观的方式来对毕业生的教学考核作出探究。

参考文献:

[1]韩杰.高职院校校外实践教学质量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12):232-234.

[2]王斌.高职院校“1234”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15(16):115-117.

[3]张秋燕.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三全”考评体系建构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6):170-172.

上一篇:文艺节目广播电视论文范文下一篇:产品设计优化标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