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设计历史教学论文范文

2024-07-13

地图设计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高考历史命题结合历史地图的权重日益增大。研究阐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空间概念,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历史的环境变迁,有效把握历史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历史地图;空间概念;环境变迁

近年来,我们可以发现在历史高考试题中对历史地图的考查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在2006年、2007年高考试卷中地图只出现在选择题中,但到2010年高考时历史地图不仅出现在问答题中而且分值占到了15分。特别是当今我国高考改革的方向是政史地综合,强调学科知识的渗透,历史知识经常会牵扯到地图。下面是我对历史地图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定的事件不只是由一定的历史人物进行的,而且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发生的。梁启超曾是:“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譬诸筑屋而拨其基地”。在我们的中学课本中就有不少历史地图。它们提供了直观确切的地域空间图像,表现了文字难以达到的效果,与课文配合,相辅相成,是历史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现在高考全国文综试卷包含了政治、历史和地理三门课的试题。有的题目跨越了三门学科的界限。历史地图知识的学习和考查综合了历史和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借助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深化对历史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进而培养综合学科能力,形成综合的学科素养。对学生综合学科素养的培养是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体现。

历史事实总是通过一定的时间、地域、人物的活动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文字不能直接反映直观的复杂的形象,所以必须把叙述的史实落实到图面上来,转化成一幅历史地图,才能使人清楚明白,一目了然。例如,在中国近代史上介绍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过程“洪秀全指挥太平军东奔西突”,太平天国在永安建制,“太平军连战连捷,夺取了武汉三镇”,到1853年太平军定都南京。可以说这个过程反映了太平军在兴起的主要线索。但是要进一步问永安具体在哪里,太平军沿途经过哪些省,进攻过哪些省会,却仍然是模糊不清的。若要用文字来更具体地叙述是相当困难繁琐的。所以课文给我们补充了一幅《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这样就清清楚楚,十分明确了。把它跟课文配合使用,就显示出了地图的优越性,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历史地图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形势,能给予学生以宏观的,整体的认识,为今后学习有关知识打下初步的的基础。课文叙述历史事件,往往文字简练,重点突出,不可能面面俱到。而编绘历史地图却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当时的整个面貌。例如张骞出使西域,课文仅提到西域的大概位置和张骞出使必须经过匈奴控制的地区。但是《张骞出使西域》这幅地图,却绘制了具体路线,并标注了所经过的重要国家和地区,这些内容都超越了教材的叙述,填补了文字叙述的不足,加深了学生的认识。2002年文科综合试题40题,向考生提出古代葱岭相当于现在我国哪个城市附近的什么高原和什么山?其实就考查了这幅地图。

二、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利用历史地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如果在历史教学中忽视空间概念,就会影响到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同时,离开地图死记硬背都城、地域、江河山岳的名称,最后容易出现“乱搬家”的现象。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对此的考查也有体现。例如前几年一道高考题中给出了一幅标有四个城市位置的东南沿海地图,然后让你指出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处于图中哪个位置。可能学生对元朝最大对外贸易港口——泉州已烂熟于胸,但是如果平时没有注意地图,那么解这道题却只能瞎猫逮老鼠。

可见平时教学中注意结合地图再现一些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在讲授战国七雄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结合“七雄”在地图上的位置编制出这样一句口诀,“东南西北到中央——齐楚秦燕赵魏韩”。这样在战国七雄的分布形势就深深地印入了学生脑海。

其次,利用地图来掌握环境变迁的历史。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是不断发展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地理环境,自然要素以及历史的名称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发生着变法和演变。在中学历史课本中特别是古代史中有许多城市的名称就是在不断变化的。如北京在不同时期就有不同的称呼,战国时称蓟,秦朝时称渔阳,唐时称范阳,北宋时称幽州,金时称中都,元时称大都。又如黄河在历史上有过多次改道,《隋朝大运河》图上黄河还是北流入渤海,可是《元朝运河》图上的黄河就改为抢淮河道入黄海了。以上内容教材的文字表述并没有面面俱到,但历史地图却有很好的体现。所以要注意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观察这种差异的习惯。也只有这样学到的历史知识才是巩固的和全面的。

三、利用历史地图把握历史发展。

课本里穿插的历史地图直观的反映了教材叙述的历史事实发生的现象,那么结合几幅不同时期的地图往往能反映历史发展的清晰轨迹。因为地理与历史发展地存在内在联系的,如果不揭示它们间的内在联系,那只能给学生们一些零散的历史知识,无助于提高他们所学历史知识的质量,也无助于他们智力的开发。一年全国高考历史卷中有个问答题就是给出了三幅德国不同时期的地图,让考生结合德国及国际关系说明各图形成的原因。题目强调时空观念,突出了对历史地理的考查。这就提醒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训练学生观察地图,并把地图变化与历史发展相联系的历史思维能力。因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地图这类表象中把它归纳和总结出来。

2013年北京历史高考卷选择题第13题给出了一幅中国地图,用数字标出了几个古代城市,然后让考生把这几个城市与中国古代西汉、北魏、两宋和明朝五个朝代的都城对应起来。此题考查了考生的读图能力和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其中北魏曾经从平城迁迁都洛阳。北宋灭亡到南宋建立,都城也有从开封到杭州的变化。所以也涉及到历史的发展变迁。

历史地图对学生来说是学习历史知识一个重要信息来源,而对于教师来说,历史地图的教学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乏的环节。学好它,用好它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会阁. 浅谈历史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学文科:教研论坛 .

[2] 梁颖群.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地图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

(作者单位:新疆阿克苏市高级中学843000)

地图设计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做为一种特殊教材, 历史地图册服从并服务于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它以空间形式为主, 主要反映人类的历史活动及其相关地理环境。历史教学中的历史疆域的变化、民族的分布、战争的进程、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等都可以通过地图语言简明而准确地表示出来。

笔者现就针对历史地图在战争题材教学中的突出作用, 阐述一下个人的浅见:

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地图册中的地图有不同的组合形式, 如全图与扩大图、地图与图片等。在提供宏观、整体的历史大势的前提下, 展现微观的、局部的历史近景, 这就是全图与扩大图的有效搭配。如, 表示第二次鸦片战争, 将《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与扩大图《京津形势》、《塘沽形势》相呼应。整体与局部呈互补特点, 在历史的长镜头与近镜头之间自如地切换, 给人以完整的历史认识, 以美的享受。在地图册中穿插有不少图片, 包括人物、文物与遗址、遗迹、历史场景等, 为说明地图某方面内容而配置, 图片绘制精美清晰、色彩鲜艳, 展示了图片所处时代的阶段特征, 增加了历史的直观性和欣赏价值, 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当时历史人物的风貌, 增强了地图在视觉上的吸引力, 从而激发学生的读图兴趣。

据图说史, 根据地图复述材料内容, 借此检查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加深和巩固记忆。根据地图, 按照历史概念的结构要素全面回顾材料内容。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为例, 即可据图复述协约国阵营、同盟国阵营的国家组成、参战时间及意图, 复述欧洲战场态势 (战线位置及对阵国家, 分析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对德国的影响) 和战争进程, 又可借此回顾一战爆发的原因, 分析一战的性质和影响。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领土的变化图》还可着重分析一战对欧洲、中东及非洲政治格局的影响。

以图补文, 以图充实文字。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隐性知识, 它是课文内容的必要补充。比如, 《鸦片战争形势图》、《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做一比较, 就可以概括出近代企业的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的沿海、沿江城市, 且多为两次鸦片战争后开辟的通商口岸, 自然经济解体较早, 劳动力充足。这就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明晰了近代企业的重要成因。

通过目标设计和实施过程, 有以下收获:

1、通过课题的实施和研究, 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方法和能力的基本要求, 有助于深化历史学习, 培养学科能力。图文知识结合进行考查, 有助于学生全面地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 也使高考试题更体现出历史的学科特点。

2、培养了学生综合学科素质,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历史地图知识的学习和考查综合了历史和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 有助于学生借助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深化对历史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 进而培养综合学科能力, 形成综合的学科素养。

3、使学生对地图册有了新的认识, 也学会了更好更有效地使用地图。新课改后, 地图册本身也有很大的变化更适应新课程的理念。总体上讲, 色彩由“浓抹”转向“淡妆”。过去, 地图册上凡是海洋的地方, 一律都用深蓝色, 而且, 喜欢用多种色彩来表示, 显得比较杂乱、刺眼。新版地图册, 海洋区域则为浅蓝色, 图示色彩也由过去的深色调转而用现在的浅色调代替, 从而使图示显得更加清晰、明辨。

学生也认为, 历史地图与抽象、枯燥的文字叙述比起来, 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 正所谓“即书而求难”“即图而求易”。学生纷纷表示, 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 应当重视历史地图的识图, 加强对历史地图的研究, 多运用历史地图这种形象、直观的表现形式, 加强他们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以求事半功倍。这既是完成历史学习任务的需要, 提高综合素质的要求。

总之, 历史地图在教、学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运用历史地图进行教学、学习、考查, 有利于教学方法的转变, 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有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 也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和思考人类自身发展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

地图设计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掌握历史地图语言的历史含义是培养分析历史地图能力的基础

历史地图是用地图语言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空间状态的特殊形式。地图语言是指各种地图符号及文字说明。历史地图中的地图符号通常有:表示区域范围的经纬度、海岸线、国界线或区域线、河流走向线, 表示地理环境的各种小圆圈, 表示方向或态势的各种箭头和其他图例规定的特殊符号。这些地图符号在历史地图中往往都具有特定的历史性含义。这正是历史地图和一般地图的显著区别。历史地图的优势正在于它运用地图语言形象直观而又简洁生动地反映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发生的区域、位置及发展态势, 成为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不可缺少的工具。中学生阅读历史地图往往只注意到地图语言的直观形式即各种地图符号, 但对地图语言的历史内涵却熟视无睹, 也就无法真正理解历史地图的作用。因此, 在历史地图的教学中, 不仅要指导学生识记历史地图中的各种地图符号, 更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历史知识, 弄清它们的特殊的历史含义。面对每一幅历史地图, 要指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思考:第一, 该图反映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空间状态, 包括范围区间、重要地名及相对位置、发展变化的方向或态势, 图中使用了什么样的地图语言。第二, 图中各种特殊符号 (含地名) 表达的历史含义。第三, 综合图中的地图语言, 该图反映的历史主题。通过长期的训练, 就可以不断地提高学生运用地图语言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二、联系历史地图的背景, 分析其反映历史空间状态的原因, 是提高分析历史地图能力的关键

学习要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阅读历史地图, 弄清地图语言的历史含义, 是“知其然”联系地图的历史背景, 分析该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空间状态的原因, 是“知其所以然”。面对每一幅历史地图, 首先应当注意的是该图反映的历史背景。有的直接标明了时间或时期, 有的则需要根据图中的有关信息作出判断。只有准确地掌握了历史背景, 才能正确地分析原因。分析历史地图反映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空间状态的原因, 是读图识图的重点。对原因的分析要依据地图反映的时代背景, 结合所学知识, 分清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政治原因和经济原因, 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等等。

对不同的历史地图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原因。对于世界局势图, 则要从主要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对比及其主要外交政策等方面分析原因, 对于战争形势图, 则要从双方的军事实力、战略战术、重要战场的选择等方面分析原因, 对于疆域图则要从国家的制度、政策、措施等方面分析原因, 对经济形势图则要注意从经济因素、区域因素等方面分析原因, 对于城区图则要注意从位置的选择、布局等方面分析原因, 如此等等。总之, 只有掌握了地图语言, 明确了地图语言的历史含义并能正确分析地图反映的历史现象空间状态的背景和原因, 才算真正读懂了历史地图。

三、对相关多幅历史地图的综合分析, 是培养学科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构成历史的基本元素是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对于以时间为中心, 以人物为中心, 以事件为中心的历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 人们已司空见惯。中国古代先贤早就开创了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的历史著作体例, 但对以空间变化为线索的历史学习和研究方法, 很多人尚未形成习惯。历史教科书的编撰者也苦心编撰了一套与教材配套使用的历史地图册, 其目的就是帮助人们以空间变化为中心掌握历史发展的线索, 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这套历史地图册发挥的使用价值却相差霄壤。一幅历史地图反映了某一历史现象的相对稳定的空间状态, 相关的多幅历史地图则反映了该历史现象的发展变化趋势。对相关多幅历史地图的综合分析, 可以涉及时间、地点、区域、方向等基本历史要素, 可以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 可以涵盖高考说明中历史学科的10项能力要求。因此, 对相关多幅历史地图的综合分析, 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对相关多幅历史地图的综合分析, 要把着眼点放在历史地图反映的历史现象空间状态的发展变化趋势上, 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影响和对当今社会的启示。比如对中国历代疆域图的综合分析, 应把主题放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问题上, 着重注意历代疆域变化, 都城变化, 周边少数民族的演变, 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各族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贡献, 经济中心的演变等重大问题的综合分析上来。最后需要指出的是, 应当注意历史地图的变换。在考试中, 尤其是像高考这种重要的考试中, 命题中的历史地图往往是在教材原图改头换面的基础上改制的, 为了适应命题的需要, 会删除一些无关紧要的地图语言, 增加某些必要的地图语言, 有些则完全是教材上没有出现过的地图, 有些则是截取某一图中的局部地区, 有些则是对某一局部地区的放大。对历史地图的这些变换, 都应当有准确的判断能力, 仔细的观察能力和深刻的分析能力。

总之,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 历史地图已经突破了单一考察历史基础知识的局限, 成为考察历史学科内综合能力的重要载体。培养中学生历史地图的分析能力, 不仅是适应高考的需要, 更是提高国民基本素质的需要。我们应当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并寓于平时的教学之中。

摘要:历史地图是用地图语言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空间状态的特殊形式。通过地图语言的历史含义、分析历史地图的背景和原因、相关历史地图反映空间变化的趋势来培养中学生历史地图的分析能力, 不仅是适应高考的需要, 更是提高国民基本素质的需要。

关键词:高考改革,历史地图,培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2] 《中学历史地图册》.

[3] 《历史教育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地图设计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旅游地图不同于严谨的传统地图, 传统地图中更加注重科学性, 需要一丝不苟, 来不得半点马虎, 而且传统地图具有十分强烈的政治倾向, 比如某个地区应该归属于哪个国家, 是近乎于苛刻的严格, 稍有差池, 就会引发国际纠纷, 因此地图设计需要非常强的政治敏感性。而旅游地图虽然需要同样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但其为旅游者提供向导指引的功能性才是其主要的用途, 过于严谨的传统地图显然无法满足旅游者对休闲放松的需要, 因此旅游地图更为活泼, 更为个性化, 更为贴近旅游者休闲的心理需要。

(一) 个性化价值

随着个性化旅游的推出和快速发展, “个性化旅游”已经成为继“大众化旅游”后又一火热的旅游概念, 即旅游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定制专属旅游线路、选择旅游方式的一种旅游产品。因为“个性化旅游”与旅游者个人喜好密切相关, 因此, 大众化的旅游地图很难以满足这一类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 旅行社以及景区需要根据旅游者的个性化需要定制“个性化旅游地图”。目前“个性化旅游地图”没有一个准确的统一的概念, 形式也多种多样, 但究其内容而言, 是旅游者专属的独特的一种旅游地图, 不仅仅包含必要的景区、景点、路线安排, 同时也会包含旅游者所需要的其他信息, 比如住宿、餐饮以及银行等个性化信息, 而且在景区、景点的选择与介绍上也会根据旅游者的喜好进行私人定制, 因此旅游地图具有极强的个性化价值。

(二) 艺术性价值

旅游地图较之传统地图要活泼很多, 不必过于严肃, 更无须一丝不苟, 而是需要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 加入艺术性价值, 无论在色彩运用上、图形图片的选择上, 还是符号的处理上, 都需要艺术的加工, 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手绘旅游地图, 由于手绘的独特属性, 更需要对点、线、面进行匠心独到的艺术加工, 使之更彰显出地图的艺术性, 也因此, 现代手绘旅游地图在都市白领以及大学生群体中风靡, 甚至, 很多手绘旅游地图成为重要的艺术收藏品, 足可见, 旅游地图可以满足艺术性需要的价值。

(三) 休闲和放松价值

旅游者最大的特点就是外出休闲放松的, 传统地图过于严谨而无趣, 甚至拿错地图还可能招致政治风波, 因此并不适合旅游者携带, 而相比之下, 旅游地图图文并茂, 就要显得活泼可爱得多, 而且旅游地图中更多传递的是能满足旅游者放松需要的信息, 比如宾馆、饭店、交通方式、景区景点等等内容, 比传统地图中只有什么路、什么区的标准化设计更为人性化, 更能满足旅游者实际旅游的需要, 因此其具有满足旅游者休闲和放松需要的价值。

二、旅游地图的多元属性

(一) 科学性

旅游地图是地图的一种, 既然是地图, 就必须要具备地图科学严谨的基本属性特征, 旅游地图的科学性体现在“地图的几何精确性, 内容的完备性, 地理一致性, 现势性和统一协调性。”[1]地图的主要作用是指路的, 因此, 它的数据必须是科学严谨的, 不能有一丝差错, 否则就是真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旅游地图是要给旅游者提供必要的信息的, 所以其内容必须具有完备性, 要将图上所有的信息明示给使用它的旅游者, 既不能有缺漏也不能有谬误。旅游地图不同于传统地图, 它要求极高的现势性, 即地图上的内容要和实际情况相吻合, 这一点是极难的, 因为现代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 而地图的制作周期又很长, 因此, 一副地图从创作到印刷再到旅游者手中, 具有非常明显的滞后性, 过时的信息不具备任何价值, 因此, 旅游地图要想具有现势性, 就要依靠现代科技, 电子地图在这方面具有极强的优势。

(二) 艺术性

旅游地图的艺术性不仅仅体现在其“美学”意义上的美丽或者漂亮的层面, 制作的精良, 符号组织的协调性, 实用性和视觉性的和谐共处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地图设计者在制作过程中不可能是对所表现的内容毫无感情的, 毕竟对于地图的符号, 文字, 色彩选择是自由的, 筛选的过程就是情感外露的过程, 最后呈现的结果就是艺术化的结果。同样的, 这种内置的感情也会引起读者或观者的共鸣。[1]

(三) 文化性

旅游本身即具有强烈的文化属性, 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 其无不体现着文化传播的独特内涵, 同时, 传播文化也是旅游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旅游的向导——旅游地图, 本身就应该是文化大使, 传播文化内容, 其所传递的信息, 包括景区景点的地理位置、游览路线、情况简介等内容都是旅游文化的一部分, 同时也是当地人文文化的重要内容。当各地旅游项目纷纷趋向雷同的今天, 旅游地图更应该体现其所在地的独特地域文化, 为当地地域文化脱颖而出做出贡献。

三、文化性符号对旅游地图设计的影响

(一) 山水文化符号对旅游地图设计的影响

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典型的代表, 诗歌有山水诗, 书画有山水画, 可见山水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这种独特性也反映在了其对现代文化的影响上, 比如对旅游地图设计的影响。其实山水画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无处不在, 那种写意的洒脱, 神似的精髓, 深深的影响了现代平面设计, 对旅游地图的影响也同样表现在其以形写神方面, 更加凸显出旅游地图的景点的立体性, 从而跳脱出传统地图设计中的二维思维, 使得画面更加丰满。而且山水文化符号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文化属性, 将其纳入旅游地图设计中, 更增添了地图的文化性和艺术性。

(二) 色彩符号对旅游地图设计的影响

对于设计者而言, 理论上旅游地图的色彩是任意的, 但设计者为显示出旅游地图独特的地域属性, 经常会根据地域性来设计地图的颜色, 也因此, 地域文化成为色彩选择的重要依据, 同时为了美观, 设计者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对色彩加以区别, 形成对比色, 以突出重要的内容。比如图1, 这是上海某地的旅游地图, 设计者不仅用图片色彩体现出风景、河川、娱乐等文化信息, 同时也用色彩对交通做出了对比标识, 使得使用者对各种交通及景区信息一目了然。这种设计理念, 不仅使得旅游地图更具备实际使用价值, 同时也将地区文化内容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 图形符号对旅游地图文化设计的影响

旅游地图创作设计需要图文并茂, 这就要求其应具有较多的图形符号。为突出旅游地图的实用性, 让旅游者在使用旅游地图的时候能第一时间分辨出目的地, 其所使用的图片就一定要具有该景区的典型特征, 能够将其核心元素揭示出来, 抓住其文化内涵, 能够与其他地区、景区相区别, 这就要求设计者在选择图片的时候格外用心, 选择具有上述特征的图片, 一份具有能够揭示地域文化特征图片的旅游地图, 便天生自带了较强的文化属性。

四、旅游地图的文化性设计原则

(一) 情感化原则

情感与地图几乎是处于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的事物, 地图讲究的是客观、严谨, 不能融入个人好恶, 只能依据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反映事物本来面貌, 这也是地图科学性、严谨性的集中体现。而旅游地图由于具有休闲属性, 如果过于科学严谨, 就会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 与传统地图无异, 旅游地图之所以能够为旅游者所喜欢甚至深爱, 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能够贴近旅游者的心理, 解决旅游者的实际需要, 具有人性化, 所以在对旅游地图进行设计的时候就要重情感表达。这里所谓的情感化不是如诗歌般去抒情达意, 而是能够将用户的感觉、价值观、个性化需要、目标要求等偏情感化的感受设计进去, 情感化原则与人的感受直接相连, 因此在考虑情感化的同时也与设计中的艺术性和文化性想联系, 试想一份色彩混乱、图片苍白的地图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具有情感化的。

(二) 个性化原则

旅游地图具有个性化的属性, 尤其在个性旅游盛行的今天, 能够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要求也是旅游地图的一个重要任务, 在满足旅游者个性化需求的同时, 也在与饮食文化、交通文化、休闲文化等诸多文化相联系。沟通个性化与文化性双重属性的旅游地图, 才是实用性很强的优秀地图。

(三) 艺术性原则

艺术与平面设计密不可分, 作为平面设计一个分支的地图设计自然不能不考虑艺术性原则。在旅游地图设计过程中, 除了要考虑通常意义上的艺术审美之外, 还要考虑将艺术性与文化性相结合, 能够反映出景区景点的核心元素, 这一点尤其在各地景点大量重复、雷同的今天格外重要, 只有突出地域特征, 才能起到真正的宣传和引路的作用。

(四) 消费性原则

购物是旅游六要素之一, 旅游者出行本身就是消费的过程, 而在心理上, 商业区具有着抗拒和吸引双重作用, 旅游者一方面抗拒大规模的商业宣传, 甚至极为反感, 另一方面又要寻找能够购买到当地特产的商业区, 这就要求旅游地图在进行设计上考虑旅游者的实际感受, 尤其在商业区的设计上, 既不能喧宾夺主, 又不能隐匿踪迹, 既要让旅游者明确的辨识, 又要让旅游者不反感, 这对设计者的要求较高, 更与艺术性和文化性相联系, 试想一个具有文化属性的购物区, 和一个只有商业属性的购物区, 哪一个更具有吸引力不言而喻。

五、结语

旅游地图本身就是文化大使, 是进行文化宣传的重要载体, 在进行旅游地图创作设计的时候, 要综合考虑旅游地图的价值和作用, 注意其多元化的属性特征, 遵守文化设计中的情感化原则、个性化原则、艺术性原则以及消费性原则, 通过这几个原则进行文化属性的设计与创新, 给旅游地图增添更深层次的内涵, 使其更具有情感价值属性。

【相关链接】

旅游地图是介绍旅游区域、旅游线路、旅游景点、交通路线和各种旅游设施的地图。如一个大地区甚至全国的旅游一览图;沿着某条交通线 (公路、铁路、水道或港湾沿岸带) 的旅游图;一个城市的旅游图;一个点的旅游图, 如一个公园, 一处古迹, 一所娱乐场, 甚至一座宾馆等。也有按不同交通工具设计的旅游图, 像汽车旅游图、自行车旅游、汽艇旅游、滑雪旅游以及步行旅游地图等。

摘要: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大众化发展, 旅游地图这一特殊的地图形式被大规模推广, 应用到旅游业范畴之内, 目前, 旅游地图早已不仅限于印刷地图一种简单的形式, 而是衍生出诸如电子旅游地图、手绘旅游地图等多种形式, 更加丰富的地图种类, 给旅游者选择出行方式带来了诸多便利, 旅游地图在创作设计上也有别于传统地图, 它更加注重艺术性以及文化性的体现, 同时也兼具传统地图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因此, 其创作设计较之传统地图更为复杂。本文即对旅游地图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考虑了旅游地图本身的多元化属性, 研究了其文化性展现的几个原则, 即情感化原则、个性化原则、艺术性原则以及消费性原则。

关键词:旅游地图,创作,设计,文化性

参考文献

[1] [2]宋振.旅游地图设计中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反思[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6.

地图设计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交通旅游信息数据种类繁多,数据量大,对交通旅游信息的分类方法有多种。交通旅游信息数据库主要按交通旅游信息使用对象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交通旅游信息数据库的使用对象主要是旅游者,还有其他与交通旅游相关行业的潜在客户。旅游者使用旅游信息数据库主要是查询一些与自身旅游相关的信息,如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项目、旅游花费、旅游线路、交通、食宿、娱乐、当地的风土人情、当地居民的好客度、饮食习惯等,以便能够做出合理的旅游决策,选择最佳旅游路线和旅游时间,花最少的钱而得到最大的旅游消费,潜在客户主要指旅游供给商,旅游者和旅游供给商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普通的供需关系,而是具有独特性,其独特性在于:旅游供给商向游客提供的并不是旅游资源本身,而是旅游资源及其与旅游资源紧密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信息和服务;旅游资源对旅游者来说是其花钱所得到的商品,这种商品又有其独特性,这种商品虽然是以实物的形式存在的,但却不能进行实物的消费,旅游资源并不因旅游者的消费而减少,旅游者通过消费旅游资源这种商品所得到的只是感觉、经历和体验。

2 数据分类选取

2.1 专题数据分类

行业分类是指对企业、单位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性质的分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在法律的许可下,通过劳动、资本、土地和服务的投入,产出某种货物或提供某种服务的过程。笔者通过参考国家标准的行业分类和各大地图网站的专题信息,分析使用电子地图用户的需求,对专题信息进行分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是综合多方因素设立的,涵盖了我国所有与国民经济相关的行业,分类非常细致,对行业的分类很专业化。

2.2 标志点的选取

电子地图中的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是信息查询的基础,是空间位置、属性特征的最佳结合点,是空间数据库与地图信息数据库之间的桥梁,其内容类别基本覆盖行业和公众关心的各个方面。本文将兴趣点分为标志点和信息点。标志点主要指在城市中具有重大影响、易于寻找和定位的建筑物、公共设施和地名等。信息点指除标志点以外的实用、有意义的兴趣点。

设立标志点的条件与意义如下。

(1)指示性:标志点必须对于到达、寻找或定位目的地在车辆导航、行走指南、邮政通讯等活动中起指示作用。

(2)稳定性:选作标志点的建筑物、公共设施、地名等必须稳定且有影响力,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变化。如:莫愁湖、文昌阁、市政府等。

(3)均匀性:城市内设置的标志点必须均匀地覆盖整个城市市区,一个街坊内一般不少与5个标志点,市中心区域可适当增加,即所谓“一片森林与一颗树的区别”。

3 数据分级简化

3.1 分级目的

(1)分级可以突出信息的重要性,当用户查询信息时,分级可以使得查询结果中相对重要的信息优先显示,便于用户筛选。(2)在电子地图的负载量相对较大的时候,可以通过分级来剔除相对不重要的信息,保证重要信息不缺失。

3.2 标志点分级

标志点等级划分为如下两级。

(1)一级标志点:市区内的重要建筑物、重要旅游景点、市级购物中心、交通枢纽、大型桥梁等。车辆导航影响半径1km~2km,行走指南影响半径500m~1000m,布设密度1~3个/km2。(2)二级标志点:街区内的明显标志建筑物、有一定影响的地名、有较大影响的商服设施、大型工业企业等,车辆导航影响半径在lkm以内,行走指南影响半径200m~500m,布设密度5~30个/km2。

3.3 信息点分级

信息点等级划分为两级。对于标志点以外的信息,选取有价值的、相对重要、相对稳定的点为一级信息点,剩余的为二级信息点。信息点的选取应该能够全部覆盖整个调查区,有了准确、详尽、有意义的信息点,电子地图的价值才能更大的体现出来。

4 数据内外业一体化

4.1 外业采集

数据采集的总体思路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设计调查路线,其次总结调查方法,再次是专题信息针对性调查。

(1)调查路线设计:标志点、信息点和交通信息同时调查,根据底图按照从上到下呈S形环绕的顺序,沿着调查区内道路围起来的街区逐个街区进行调查(街区内的单位必须调查)。在其中的每一个调查街区内,同样按照从上到下呈S形环绕的顺序展开调查。(2)调查方法:标志点和信息点在进行调查时都采用实地踏勘的方法,调查人员必须赴现场勘察调绘。(3)专题信息选取:根据专题数据的分类,有针对性的选取实用的、有意义的属性数据。专题信息通用信息包括名称、地址、电话、是否标志点、等级的划分、备注说明等。对于特有信息的查询每个专题都有不同的侧重。

4.2 内业建库

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均存储在Oracle数据库中,其中空间数据采用自定义的数据格式,并提供导出为Map Info/Arc GIS地图数据格式的接口。

4.2.1 空间数据库

空间数据是与空间位置有关的数据,空间数据库则是通用化的综合性的空间按数据的集合,它可以供各种用户共享且具有最小的冗余度和较高的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空间数据库建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空间数据库的设计。空间数据库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建立的系统的好坏。设计中应该考虑的问题有:(1)减少空间数据存储冗余度;(2)空间数据结构稳定性;(3)空间数据可以实时进行查询;(4)空间数据的复杂性。

4.2.2 属性数据库

属性数据库重点满足标志点信息点分类分级的要求,为编制各类专题地图服务。

(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标志点信息点库包括基础地理信息调查得到的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初加工而成的数据库。别名库建立在标志点信息点库的基础上,与它是一对多的关系,一个兴趣点可能有多个别名。专题信息库由标志点信息点库和专题信息调查得到的详细数据生成,与标志点、信息点库一对一关系。其他地理信息数库包括道路属性、类别、性质区划代码等。

(2)旅游客户数据库。

主要指已经建立的旅游客户资料及其旅游客户所需发表的信息。旅游客户主要指旅游供应商,旅游客户数据库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有效补充。

(3)信息发布数据库。

信息发布数据库是在基础地理数据库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产生的数据库。

电子地图、网站、手机短信、语音等应用产品都需要从基础地理数据库和旅游客户数据库中提取相应的资料形成那个信息发布数据库。数据组合的方式会根据应用或者产品的不同有所不同。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地图制图的相关工作经验,以电子地图信息库设计与构建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城市交通旅游电子地图信息库建设中的建库需求,数据分级,数据采集及数据更新等一系列问题,全文是笔者长期从事地图制图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地图设计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网络数据、视频、音频、图像等资源,能有效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丰富性、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为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在选取和运用网络资源时,要确保其准确性与真实性、典型性与针对性、恰当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网络资源,历史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高校中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兼具历史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双重特色,承担着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三个选择”的重要任务。因此,加强《纲要》课教学,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网络资源在《纲要》课教学中的

重要作用

《纲要》课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能搞封闭式教学,而是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吸收和运用现代媒体技术,不断改善教学手段,及时丰富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网络资源能够丰富“纲要”课教学内容

历史曲折的进程和生动的细节,远不是一本教材所能集中展现和充分表达的,更何况《纲要》课涉及的时间跨度将近200年,这其中有无数历史人物的诞生、无数历史事件的发生、无数历史现象的产生,内容丰富生动。因此,仅让学生记住概念和结论,记住一些人物的历史贡献和一些事件的历史意义,这样的历史是不真实、不全面的,这样的历史只能是“干巴巴”而不是有趣、有料的历史。而网络资源则从不同角度再现了历史的情境,以不同方式还原了历史的细节,使历史更加立体和丰满,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历史感受和情感熏陶,帮助其加深对重大历史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同时,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人们学习探究历史提供了新的平台,一些学校开通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资源库”,包括了教学设计、文献史料、研究成果等内容,十分有利于提高《纲要》课的教学质量。

当然,《纲要》课教材还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基本依据,尤其是经过了不断修订、反复锤炼之后,《纲要》课教材线索比较清晰,内容概括凝练,对历史规律的把握也十分准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学好、用好教材和适当与网络资源结合起来,建构起课堂教学、网络课程、电子资源互相配合使用,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同时并举的新的互动教学模式,不断建设和充实课程网站,必能起到珠联璧合的重要效果。

2.网络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成长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其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之高亘古未有。网络上丰富多样的资源对大学生来说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网络已日益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之中。对于《纲要》课教学来说,如果脱离网络这一重要媒介和平台,片面拘泥于教材的表述和课堂的讲授,以点名、扣分等强制手段逼迫大学生听课,则既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也不合乎大学生心愿。“传统的教学,基本上靠的是文字语言的阐述,其吸引力有限,学生不仅会产生模糊不清、枯燥无味的感觉,而且制约了他们对历史的形象性理解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网络上的资源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更新速度快、传播范围广。

选取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网络资源,并将其运用于《纲要》课教学中,能极大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学习效果。通过综合运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以视频、声音、动画、图像、文本等多种形式作用于学生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实现图文并茂、声色交融、视听同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历史的洗礼和知识的陶冶,使他们真正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

对于这种教学手段上的创新和教学内容上的充实,很多人都觉得颇受启发、受益匪浅:“这样的教学方式以更加生动的形式向我们传递历史知识,给我们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增加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我们是真心喜爱这门课的。”此外,网络上有关中国近现代历史题材的热点问题,往往能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对于这样一些现实性强、关注度高的问题,适当引入《纲要》课堂加以讨论、引导,帮助大学生答疑解惑、厘清思路,也是十分必要的。

3.网络资源能够促进相互之间的切磋与交流

当前全国的《纲要》课教学有统一的教材,在共同的指导思想下有序推进。虽然如此,各地的教学条件、教师水平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领导重视、财政充裕的学校,《纲要》课开展的丰富多彩、有声有色,如购买教学参考资料、改善教学设备、组织外出考察调研、鼓励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实践教学等,而有的学校则受资金、评价体系等因素的影响,《纲要》课教学迟迟得不到有效改善,在学生的思想培育、价值引导和知识传授方面还相对滞后,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定的教学势差。而网络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教师之间的切磋与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对于彼此之间取长补短、缩小差距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很多学校围绕《纲要》开展的精品课程建设,组织了大批教学名师、教学骨干共同参与,其制作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本身就是网络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方便了彼此之间的学习和交流。而一些地区和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些优秀教师的讲课视频也是重要的学习资料。如天津市每两年举办一次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就有很多教师选择以《纲要》课为授课内容,这对于一些青年教师参考、借鉴和学习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另外,一些专门网站的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等,更是各学校《纲要》课教学的精华和精品,有些甚至是教研室集体智慧的结晶,对于人们观摩学习、汲取经验等都有一定的帮助。

二、网络资源在《纲要》课教学中的

运用路径

在一部分人的印象中,《纲要》课教学多是刻板的教材、威严的面孔,多是乏味的讲解、平白的直叙。事实上,在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如能灵活、恰当运用一些网上资源,如视频、音频、图片等,则可使《纲要》课情趣盎然、趣意横生,使学生产生意犹未尽之感,从而极大提高《纲要》课的教学实效。

1.充分运用网上数据资源,提高《纲要》课的丰富性

任何的课堂授课都是一种知识的输出,是平日所学积累的集中展示。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讲出深刻的内容,力求言之有据,避免枯燥乏味,使学生能有所收获和启发,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的课前准备,包括寻找恰当的教学案例、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等。马克·吐温曾经说过:让他演讲3小时,马上就能讲肼10分钟,需要准备1星期肼3分钟,需要准备3星期。

《纲要》课要真正达到存史育人的重要目的,也需要认真的准备,首先要加强对史料的搜集与整理,以翔实充分的史料为依托进行授课,而不是信口开河、夸夸其谈。正如有的学者所言:‘马克思主义不赞成用史料学去代替历史科学,但历史研究必须以史料的搜集、整理、排比、考证为基础。史料的突破常常会导致研究的突破,修正或改变人们对重大历史问题的看法。”在搜集与整理史料的过程中,历史文件、资料汇编、学术专著固然是必不可少的,档案馆、图书馆、资料室也必须是经常去的,但网上一些重要的数据库也蕴藏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如瀚堂近代报刊数据库,汇集了从北京《顺天时报》、天津《大公报》《益世报》到上海《上海新报》《申报》等近300种清末至民初的报纸和刊物,图文对照整理,首尾内容完整,大成老旧全文数据库则收录了1949年之前,清末至民国近80年间中国出版的7000多种、14余万期期刊,资料涉及文史教育、哲学经济、政治军事、工农交通等各大门类:华文报刊数据库规划从清朝嘉庆年间至今200年的4000种报刊中,对其中的10%实施数字化,建立拥有4000亿汉字和4亿篇文章的海量历史文献库,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服务,等等。这些数据库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对我们搜集和整理可靠历史资料大有裨益。

除此之外,一些网上图书馆提供的目录索引、文献传递等服务,也极大便利了人们的教学、研究所需,如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深圳文献港等。而超星电子书阅读平台、读秀学术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人大复印资料、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等,也都有丰富的图书、报纸、期刊资源,对人们准备教案、选择案例有着极大的帮助。

2.灵活运用网上视频资源,提高《纲要》课的直观性

历史是过去的故事,无法完全重现。但是,网上一些珍贵的视频资源,却以其真实的音像、逼真的声音,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使历史更加生动形象。在《纲要》课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一些视频资源,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演进的直观认识,对历史事件的形象感知。目前,网上的视频资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历史纪录片,包括文献纪录片、电影纪录片、电视纪录片、理论文献片、电视教育片等,如电视文献片《伟大的历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改革开放20年》《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专题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等;二是相关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如电影《周恩来外交风云》《太行山上》《建党伟业》《建国大业》《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电视剧《亮剑》《长征》《潜伏》等。这些视频资源或以独特的视角、或以艺术的手法,起到了记录历史、还原历史的作用,是《纲要》课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

此外,历次党的代表大会、历次大阅兵的相关视频,也能以其现代化的视听效果,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达到寓教于乐、身心愉悦的目的。如在讲授“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这一部分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地道战》或《敌后武工队》等影片,使学生真正明白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的艰难处境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在讲授“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和“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这两节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建国大业》,使学生真正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艰辛,在讲授“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一章时,通过让学生观看电视文献片《邓小平》第七集《绘制蓝图》,让他们真正了解中国改革开放时如何从开始到逐步布局的,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从而了解如何真正做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历史实际相结合的基本规律。当然,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简要介绍影片的历史背景,观影结束后进行适当点评,或者组织学生互动交流,相互沟通观看感悟,以及鼓励他们撰写观后感,引导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点滴感悟深化为系统理解。

3.积极运用网上音频资源,提高《纲要》课的生动性

历史是无声的,但展现历史的手段可以是有声的。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现场感和立体感,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以积极运用网上音频资源,通过音乐的渲染和情景的铺设,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历史场景之中,更好地感受历史的氛围。事实上,很多音乐作品本身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着一定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进程,因为艺术不是突兀而起、凭空而生的,而是源于实践、源于生活、源于群众的。“音乐作品既是一定的现实的社会关系及其所属的社会阶层的价值立场的反映和表达,也是它所属时代的文化表征和精神展现”。如《八月桂花遍地开》反映了鄂豫皖苏区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成立的过程及意义,《松花江上》则呈现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儿女痛失国土、颠沛流浪的悲惨情境,《在太行山上》则表现了广大民众团结一致,坚决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坚强决心和意志。在《纲要》课教学中,这些音乐作品既简短有力又意蕴深远,以其声情并茂、以“声”带“史”,传导着丰富的历史讯息,延续着一定的历史情感。在讲授“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时,针对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围剿”斗争情况,可借助歌曲《十送红军》来展现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感情和对革命胜利的强烈期盼在引导学生学习“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时,如能穿插播放《南泥湾》,则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当时抗日民主根据地所面临的严重困难局面,以及广大民众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艰苦奋斗精神,而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则以雄壮的旋律、豪迈的歌词展现了敌后抗日游击队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二阶段,提出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结构——模块。2001年11月27日至12月3日,教育部组织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研制的第四次会议,课程工作组集中对普通高中课程框架进行了研讨,提出普通高中课程“模块”的整体设想。历史课程标准组则具体讨论高中历史课程的结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教材中心领导也先后参加了历史组的讨论。历史课标组主要围绕“是否要设共同基础的必修课”,“如何设置选修课”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最后形成了一个基本的课程框架:共同基础课30个专题(中国古代史8个、中国近现代史12个、世界史10个),选修课10个专题(推动人类进步的重大科学发现、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影响人类进程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文明的交往与冲突、20世纪战争与和平、文学作品中的历史、世界文化遗产介绍、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演蓟。

第三阶段,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的形成。2002年1月到6月教育部又先后召开了五次会议,历史课程标准组在撰写课程标准初稿的过程中,就课程标准的结构、模块的划分、专题内容的选择与表述、课时分配、标准各部分的表述分别进行了专题研讨。在此期间,课程工作组以及课程工作组的有关成员多次参与历史课程标准组的讨论。2002年5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基本形成,并对初稿进行了反复的修改。

第四阶段,征求意见与初稿修订。2002年7月,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制过程相似,教育部组织了一系列的意见征询活动。2002年8月至2002年12月,历史课程标准组根据反馈的意见对课程标准初稿进行了反复的修改。

第五阶段,审议通过,颁布实施。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制过程相似,各科课程标准经过相关专家审议后,2002年12月22日,教育部党组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2003年3月正式向社会公布,并于2004年秋季进入试验区实验。

三、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研制中的

主要特点分析

课程设计问题是一个实践问题,但这一实践过程是有目的,“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主体一开始就对自己的需要有自觉的意识,并且能在大脑中以观念的形式改造甚至创造外界对象,能够在大脑中对实践活动的过程进行预演,从而一方面把自己的需要外化为一定的对象物,使其成为实践活动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对外界对象的认识,获得达到这一目的的知识、手段,为满足自己的需要服务”。60年来,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的历程充分展示了实践的这种目的性,正是由于这种目的性的指引,历史课程设计过程才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完善。

1.根据国情,借鉴和改造国外经验,改进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的流程

“56大纲”的研制过程主要借鉴前苏联经验,主要作为国家政策文本来研制的,政治主导的倾向比较突出,相对来说,脱离了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的实践。这种情况在“92大纲”文本的研制中得到了改善,变化是第一,文本编制人员的广泛代表性,尤其是优秀历史教师的加入,使大纲文本与教学实践有了结合的主体因素:其次,大纲初稿制定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验再进行修订,体现了大纲研制过程的相对开放性,进一步加强了课程文本与教学实践的联系。“课程标准”的研制过程吸收和借鉴了欧美地区国家课程设计的先进经验,文本研制过程体现出鲜明的行政模式,并且构建了一个相对系统、严密、有序的设计流程,并把文本研制过程与反馈系统有机结合起来,既保证了课程文本的质量,也形成了一个相对开放的文本研制流程。

新课程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与课程方案以及其他学科课程标准同步进行,形成了一个相对系统严密的过程,从图2(见下页)我们可以看出,本次课程方案与标准研制的过程经历了五个阶段,具体包括1.项目招标,确定研制方案与人员2.基础研究3.新课程方案即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形成;4.修改与修订5.新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颁行。而且整个研制过程又于一系列的反饋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反馈系统是在“草案”公布前,反馈系统是在草案“草案”公布后,这使课程方案与标准的研制过程形成了持续开放的机制。

图2:“课程标准”设计流程图

2.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由课程设计人员内部的讨论协商逐步发展到课程设计的内部与外部相关人员之间建立起一种长期有效的协商文化

“56大纲”的文本研制主要是历史教材编写专业人员的内部讨论与协商:“92大纲”就扩大到历史教材编写专家、高校历史学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的讨论与协商,而“课程标准”则充分发挥了历史学专家、历史教育专家、课程专家与教育部官员之间的对话优势,形成了一种协商文化,在不同专业视阈的融合中推进历史课程文本的研制。课程标准研制的整个过程都伴随着教育部官员、课程工作组成员、课程项目组与课程标准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坚持、协商与妥协。就历史标准研制过程而言,协商文化主要表现为课标组内部成员的协商和历史课标组、课程组与教育部官员之间的协商两种形式。

3.由中学历史课程文本的独立研制逐步发展到多学科(包括课程方案)文本研制的组合

“56大纲”和“92大纲”都是独立的研制过程,“课程标准”的研制则和课程方案以及其他学科课程标准同步进行,这种文本研制流程有助于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文本能够形成一个联系密切的文本体系。

四、新世纪中学历史课程标准

研制过程的反思

新中国60年多年来,我们往往只重视历史课程设计的结果,而忽视历史课程设计的过程。到目前为止,我们还很少看到对中学历史课程设计过程进行研究的成果,而中学历史课程设计者也缺少对历史课程设计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

“56大纲”是新中国研制的第一套教学大纲,具有鲜明的行政色彩,从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来评价,这套大纲的文本质量还是很高的。30多年以后,参加过大纲编写的苏寿桐先生对这套大纲的评价是:“不但对当时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具有指导作用,也对以后历套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56大纲”的研制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者先,确定大纲文本研制的议程、规划过程和审定都是由行政部门来完成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是具体的执行机构。其次,研制人员的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教材编写人员。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历史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专业人员是非常缺乏的,人教社历史室的大部分编写人员是1953年以后从全国各地调入或借调的,主要研制人员的研究领域是中国史,研究世界史的专家只有杨生茂和李纯武两个人。研制人员的历史学专业背景决定了“56大纲”只能构建一套历史学科体系的中学历史课程。又由于世界史研究人员较少,在短时间内制定出高质量的大纲文本也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世界史部分更多地借鉴前苏联的历史教学大纲也是当时的必然选择。第三,受政治形势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既定的,所以本次大纲的研制工作主要集中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上。第四,主要依靠研制人员个人的作用,集体协商与研讨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因而,五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结构和内容有较大差异。第五,研制过程比较简单,与历史教材编写同步进行,大纲成了教材的缩略本,或者反过来说,教材是对大纲的具体化。

事实上,遴选网络教学资源与搜集整理史料如出一辙,需要人们以上下求索的精神,下工夫、下力气去探寻、分析和比较,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正如翦伯赞所言:“搜集史料,并不是一种容易事情。因为中国的史料,虽然浩如烟海,但他们并不像宝库里的金银聚在一起,可以应手取得,而是和矿石一样,埋藏在我们所不知道的许多地方,需要我们耐烦去探求。”

2.确保网络资源选取的典型性和针对性

《纲要》课相对其他课程而言时间跨度大、涵盖内容广,涉及的事件和人物多。《纲要》课教材侧重于把握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基本规律,侧重于宏观叙事而非微观描写。作为教材内容的有益补充,在选取网络资源时,应注意其典型性和针对性,围绕地域特色和学生生活实际选取案例,增强学生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触手可及,从而提高《纲要》课教学的吸引力和魅力。如在讲授“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时,可以介绍日本帝国主义对南开大学校园的轰炸、南开大学的罹难以及西南联大的成立过程,揭示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行为和中国人民的不屈抗争,视频《西南联大75周年再回眸之学府劫难》就展示了这一段曲折的过程。这样的资料既能增强历史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感、认同感,能够唤起他们的历史记忆。又如,在学习社会主义事业在艰难探索和曲折发展中所取得的建设成就与实践成果时,可以介绍河南红旗渠的修建过程,结合纪录片《红旗渠》的播放,使学生了解在新中国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涨热情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这样一来河南籍学子必然兴致勃勃、倍感荣光。

总之,在选取网络教学资料时,应该找一些教材上没有,但又与教材内容相契合的材料,这样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开阔学生视野,如果仅仅拘泥于教材和教案,搞硬性灌输、生吞活剥,就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逃课、厌学心理,使教学活动流于形式、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如果选取的网络资料十分典型和具有针对性,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发生联系,则必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有利于他们对重大历史事件和理论问题的理解与把握,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历史不仅属于过去,它既体现公民对历史传统的继承,也促进公民获得健全的思考方式。有好的问题开始,以此构成探究主题,有助于使永久性信念和实用技能通过教学纳入到公民的头脑、心理和行为中”。

3.确保网络资源运用的恰当性和合理性

坚持网络资源进课堂,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纲要》课教学活动服务的,是为了增强《纲要》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对网络资源的运用必须适量适度、恰到好处,确保网络资源是对教材的有效补充和锦上添花,而不是暄宾夺主、取而代之。要使网络资源在《纲要》课教学活动中发挥出最大的效力,就要使其与教师、学生和教材形成统一协调的整体,相互配合、共同作用。

首先,网络资源的运用不是越多越好,毕竟《纲要》课不是电影赏析课、图片展示课,教师也不是音乐播放员、电影放映员。要让学生深刻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主线和主要内容,还必须以《纲要》课教材为主,教材是《纲要》课教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依据。网络资源是对教材的有效补充和拓展,只有围绕教材的逻辑框架、理论脉络和基本观点来选取与运用网络资源,才能收到最大的教育效果。否则,在课堂上一味展示音频、视频和图像,不仅会冲淡《纲要》课教学的主题,而且也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或者听觉疲劳,进而滋生厌烦和失望心理,以致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其次,网络资源的运用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可有可无、无足轻重,教师是《纲要》课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网络资源不论如何精彩纷呈都不能取代教师的认真讲解和系统阐释。《纲要》课中所运用的网络资源是对教师教学思路、教学理念的体现,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服务的。如果教师被网络资源所累,而不注重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那么有可能使《纲要》课沦为网络技术课。如一些教师因故不能上课时,就让学生整堂课地观看视频或纪录片,并且事前不向学生解释或介绍该视频(幺己录片)的背景和主要内容,事后不组织学生交流心得和感悟,不将影片的意义融入教学内容之中,那么这样的教学安排有何作用呢?

最后,不能以“人机交流”取代“师生交流”。网络资源归根到底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盲目地、过度地依赖计算机,以冰冷机器取代鲜活个体,忽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思想交流,无疑是十分不可取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对大学生培育民族精神、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和心灵碰撞,解答学生的思想迷茫和人生困惑,才能帮助他们正确把握中国近现代以来的社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真正发挥《纲要》课存史求真、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总之,在《纲要》课教学过程中,网络资源不能孤立运用,而是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恰当运用现场教学、情感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将教师的讲解、学生的研讨与网络资源的展示结合起来,以其合力作用取得《纲要》课教学的理想效果。

[作者简介]于安龙,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上一篇:专业本科采矿工程论文范文下一篇:水乡古镇旅游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