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范文

2023-09-20

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光伏电站投资光伏背板杜邦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频发的质量问题、高衰减率组件正在中国西部光伏电站蔓延,可能会将过去三年积累的光伏电站成绩打入尘埃。

“部分多晶硅电池组件2-3年功率衰减3.8%-7.0%,非晶硅3年功率衰减达20%。”中科院电工所在对青海省太阳能光伏电站后评估检测后得出令人惊讶的结果。

根据鉴衡认证中心调查,425座太阳能电站中,30%建成的3年以上电站都不同程度出现了问题;由于组件的质量问题,有些建成三年的电站设备衰减率甚至高达68%。如果组件一年衰减超过5%,照此速度,五年后这个电站就报废了。

随着“婴儿期”(运行一年)失效率组件的出现,建设1年的电站成本、收益都出现了较大波动。这样的电站如何保证投资回报率?如何获得银行贷款?如何让投资者、业主放心?

以国内现有的招标交易及竞争环境,单独的太阳能电站组件供应商没有力量挽回这一局面,有些事情,需要电站业主、投资商自己把关。

未经实绩验证的材料损害组件根本

组件是太阳能电站最重要的组成设备,电站的质量、发电量、收益率、价值都与它息息相关。它主要由太阳电池、封装材料、背板、玻璃、边框、接线盒等组成,这些材料都对组件性能、质量产生影响,电池片是核心,外面的封装材料都是为了保护它,其中一个关键的保护材料是处于最外层的背板,一旦背板失效,里面的封装材料、电池片就如失去蔽护的花朵,随环境凋零。

背板是光伏组件背面的一层复合结构材料,将电池片和组件封装材料与大气环境隔离,为组件提供绝缘保护,它需要长期耐受各种环境应力作用,对组件在户外的可靠性、功率衰减和使用寿命都至关重要。

随着国内电站装机的不断攀升,市场上出现了采?不同材料和结构类型的背板,目前比较常见的背板外层保护材料有杜邦™特能®(Tedlar®)PVF薄膜、PVDF薄膜、FEVE涂料、PET聚酯/耐水解PET、PA聚酰胺。

背板的重要性能需要正确的关键材料组合才能体现,越来越多的组件质量问题,与背板选材有关,比较常见的失效模式有开裂、黄变、风沙磨损、热斑熔化等,这些问题都对组件造成破坏性损害,使电站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PET背板在日本使用广泛,其外层保护材料PET聚酯是非氟材料,非氟材料耐候性较差,直接曝露在户外其高分子链段容易被紫外线破坏,出现开裂现象。图一(a)是日本户外应用12年的143W单晶组件,组件剩余功率为77W,下降了46%,PET背板外观黄变严

重,且明显脆化开裂。此类情况并非偶然,PET背板90年代开始被日本厂商用于10年质保的屋顶组件,有些在户外几年内就发生光热老化发黄开裂导致组件功率迅速衰减。市场上一种新型耐水解PET背板在长期综合老化后断裂伸长率下降变脆。

图一.(a)12年日本安装组件PET背板开裂;(b)4年西班牙安装组件PET背板开

裂;(c)14年日本屋顶安装组件PET背板发黄脆化

FEVE涂料背板开裂的情况也比较严重,在美国新泽西州一座3年的电站(图二),组件中使用了FEVE涂料和基于杜邦™特能®(Tedlar®)PVF薄膜的两种背板,其中采用FEVE涂料背板的一块组件,背板外面的FEVE涂层从PET基材上剥落,剥落方向沿焊带方向,可能是由于焊带热胀冷缩应力导致FEVE涂层开裂。从该电站组件取这两种背板样品,进行划格试验测试背板外层与PET基材粘结力(图三),户外使用3年的FEVE涂料背板其外层涂层可从PET基材上剥离,说明FEVE涂层与PET基材粘接力较弱导致户外脱层开裂,杜邦™特能®(Tedlar®)PVF薄膜则完好粘结在PET基材上。

图二.美国新泽西州安装3年电站组件FEVE涂料背板涂层开裂剥落

图三.美国新泽西州安装3年电站组件(a)组件使用的FEVE涂层背板涂层剥落;(b)对这些户外组件使用的FEVE涂层背板和杜邦™特能®(Tedlar®)PVF背板的划格试验结果

FEVE涂层脆弱受热应力容易开裂,且FEVE分子链为聚氨酯结构,仅有少量含氟链段。除此外,FEVE涂层耐磨性差,受环境的影响大,组件、电站所承受的风险也较高。我国西部地区光照资源充足、土地价格低廉,是大多数大型光伏电站理想建设地。但这些地区干旱少雨、地表沙化严重、风沙活动强烈,随着户外使用时间的延长,风沙磨损会不断减薄背板外表层材料的厚度,所以背板外表层耐磨性能和厚度非常重要。

同样出现问题的还有PVDF薄膜背板,PVDF背板容易发生热斑熔化、受热脆化和应力开裂。在美国亚利桑那州、以色列和西班牙等地面和屋顶电站(图四),某PVDF单面氟膜背板内层在五年内普遍发生黄变现象(10%-75%电站组件)。单层氟膜背板容易出现内层发黄现象,专家建议在苛刻环境下使用双面氟膜杜邦™特能®(Tedlar®)TPT背板以避免内层紫外老化导致的失效风险。同时PVDF薄膜背板还出现了因热斑问题导致熔化起泡开裂现象,原因是PVDF薄膜熔点大约只有160oC-170oC,对比杜邦™特能®(Tedlar®)PVF薄膜熔点大约为190oC-200oC。

图四.PVDF背板热斑失效

(a)美国亚利桑那安装2年组件背板因热斑熔化和开裂;(b)以色列电站组件背板热斑熔化起泡;(c)西班牙屋顶组件安装2年内背板热斑老化开裂;(d)为(c)的局部放大图

上述各类新型材料的背板均通过了相关认证,但都没有得到实际长期户外验证,材料本身的性能缺失使其不能应对各种环境应力。现行IEC标准多为单项应力测试,对紫外测试要求也过低,不能很好的模拟背板材料在户外所受综合应力的老化失效。有些背板厂商通

过逆向研发,改进材料通过现有实验室加速老化测试,甚至可以满足两倍、三倍IEC测试要求。但是在实际户外应用中还是出现了开裂、脱层、黄变等失效现象,使电站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

对材料的选择很关键,据了解,目前如果组件供应商在未接到电站投资商对组件的材料要求情况下,从初始成本考虑会优先选择廉价的背板封装组件。而对电站投资商而言,选择经过实绩验证的背板材料才能确保电站最大价值,因此,了解组件材料清单是投资电站的必要功课

从功率衰减看投资回报率

投资电站,回报率是投资者首要考虑的因素,一座光伏电站需能保证长期稳定运行、保持固定发电量,这是收回投资成本的基础。发电量需要优质组件来提供,因此组件年功率衰减和使用年限对电站项目内部收益率和投资收益净现值的影响明显。

以中国西部一类地区20MW光伏电站为例(图五),假设组件年功率衰减为0.8%,组件使用年限从25年下降为10年,那么光伏项目内部收益率会从11.39%下降为4.89%,投资收益净现值减少3.28元/瓦。再假设组件使用寿命为25年,组件年功率衰减由0.8%上升为5.0%,项目内部收益率将从11.39%下降为2.02%,投资收益净现值将减少4.02元/瓦。

近几年组件功率高衰减成为普遍问题,这与采用未经户外长期验证的新材料有关,组件和电池材料质量对光伏系统投资回报有很大影响,背板作为关键材料首当其冲。

前面提到背板的各种失效模式,如开裂、黄变、老化等都是造成组件功率衰减的诱因,背板一旦老化开裂,保护层下的EVA封装材料衰减和腐蚀加速,组件绝缘性能下降,湿漏电增加,这些都会加速组件功率衰减。

欧盟的联合研究中心(JRC)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对晶硅组件进行20余年的户外组件实证研究,发现采用玻璃作为背板的组件(双玻组件)功率衰减明显且波动大,最高超过60%,不利于电站长期稳定运营。而采用基于杜邦™特能®(Tedlar®)PVF薄膜背板(不含铝膜)的组件在户外使用约20年后,功率衰减均低于20%,平均年功率衰减仅为0.3%。

目前市场上唯一经过长期户外实绩验证的是基于杜邦™特能®(Tedlar®)PVF薄膜背板,国内外早年建设的电站基本都采用该背板。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研究所通过组件长期户外老化研究也证明使用杜邦™特能®PVF薄膜背板的组件可保护组件20年以上功率衰减的稳定期。国内一些研究单位对国内光伏系统长期功率衰减也进行了相关研究,中山大学沈辉等对海南岛采用杜邦™特能®(Tedlar®)PVF薄膜背板的177片Solarex多晶硅组件功率衰减研究表明,即使在湿热气候条件下使用了23年,这些组件的平均功率衰减仅为6.1%,且主要原因是由于封装材料EVA发黄透光率下降导致的短路电流下降

小投入高回报,保障行业可持续性发展

近几年中国西部电站大发展,因电站赶工加上成本考量许多组件的质量有待时间检验。采用PVDF薄膜、FEVE涂料、PET聚酯/耐水解饿PET等外层保护材料的背板,不到四年时间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导致组件质量问题频发,太阳能电站投资受到质疑。

从投资成本计算,初始投资采用较低成本的背板材料,导致不断的质量问题,实质上增加了长期成本,降低了电站投资回报率,增添了电站运营风险。

以西部一类地区为例来进行比较,一款组件采用经过长期户外实绩验证的材料,使用25年,度电成本为0.76元,可带来0.14元/千瓦时净收益。另一款采用低质且未经长期户外实绩验证的材料,使用年限可能只有10年,度电成本为1.07元,将导致0.17元/千瓦时的净亏损。

价格方面,基于杜邦™特能®(Tedlar®)PVF薄膜的TPT背板与单面氟膜背板(如单面PVDF背板)价格仅差0.10-0.12元/瓦,只需多发25-29天电就可收回成本差异。而基于杜邦™特能®(Tedlar®)PVF薄膜的TPx背板(如TPE背板)与单面PVDF背板仅差0.01-0.02元/瓦,只需多发1-4天可收回成本差异。优质背板材料带来的投资回报与隐含风险存在质量问题的廉价背板,孰轻孰重,相信充满智慧的投资商算得清。

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范文第2篇

【摘 要】近几年,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企业资产的构成比例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无形资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现代经济市场中,所有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竞争,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取成功,就必须要从多方面对企业自身进行强化,其中合并商誉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

【关键词】企业价值;合并商誉;会计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去,商誉必须要过高,商誉可以说是企业在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所谓合并商誉,指的就是企业在合并控股时,控股公司购买被控股公司的价格与被控股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一、合并商誉会计处理概括

新会计准则颁布后,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在合并商誉后的会计处理问题。新会计准则使合并商誉有了新的内涵,使其得到了独立。

1.初始确认

企业合并如果在同一控制下,合并时,并方所获得的资产账面价值与其支付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针对不够冲减的资本公积,调整留存收益。如果合并企业不在同一控制下,企业并购方成本超过了被并购方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此时需要对商誉进行确认。在进行合并时,母公司因为对子公司投资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母公司应享有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公允价值之间将会存在一定的差额这一部分差额应当被列入到商誉项目中。合并商誉是被购并企业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优越,或信誉好而深受客户依赖,或组织得当,生产经营效益好,或技术先进,掌握了生产的诀窍等原因而形成的一种无形资产价值在合并时予以确认的可计量的支出,它符合资产的确认标准。商誉能为企业创造间接的经济效益,能够提高企业未来的投资回报率,具有效益性特征。在新会计准则中,增添了商誉减值测试项,从而使合并商誉财务信息可以准确的反映会计信息。

2.后续计量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商誉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每一年都必须要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减值资产,在进行确认之后,发现存在的减值资产是后期工作无法挽回的。这种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主要优点在于:每年定期资产减值测试可以使合并商誉的真实情况得到准确反应,信息的准确反映,使企业会计报表使用者能够了解资产的真实情况;确认资产组发生减值后,应按照各资产账面价值的比重抵减资产账面价值,同时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减少企业当期利润。

但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该方法也存在弊端。例如,确认资产组合的实际执行会受到较多因素影响,因素难度较大,并且目前,我国针对资产的评估体系不够完善,同时在商誉减值损失计算上还有许多不足。

3.负商誉的账务处理

负商誉会计处理长期以来都困扰着工作人员,主要因为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中并没有针对负商誉的处理进行详细规定。因此,在计算负商誉额度上,采取的方法与其它国家的做法比较相似。复核被并购方负债的公允价值、可辨认资产,以及合并成本,然后在进行详细、准确复核后,商誉的价值仍为负,对于负商誉的会计处理应从负商誉形成的原因和性质出发,以及合并后可能产生的后果作不同的处理;如果负商誉的产生确系高估被购并企业资产价值所致,则应先将其等比例冲销非货币资产的价值直到与购买成本平齐后,再将其余额列为某项负债,以便冲减购买企业未来发生的损失。若负商誉是由于被购并企业存在着隐形负债等不利因素形成的,则负商誉应作为“一种负债”,而不能作为递延收益处理,以备在将来发生相关费用时低减费用。

二、合并商誉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1.未意识到商誉的增值性

目前,我国多数的企业针对商誉上的操作是只针对商誉的减值进行确认。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商誉是企业的一种特殊资产,不仅存在减值的可能性,同时也可能会发生增值。例如,企业的形象的不断优化依据管理水平的提高,会使企业的商誉发生增值。虽然,只对商誉的损失进行确认,不确认增值可以避免企业操控利润,但因此也会打击企业确认商誉的积极性,从而将会降低企业商誉的真实性,导致多数企业的商誉信息失真,对会计信息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决策者的决策。

2.确认资产存在缺陷

商誉是一种特殊企业资源,其无法独立存在,商誉本身很难引起资金流入,这一性质也决定了在对商誉进行减值确认时,要对捆绑资产加以确认。因此,对资产组的选择则是企业考虑的重点内容。此外,由于我国企业在现金流的预测上缺少先进的技术,这增加了企业对资金流向判定的难度,对解决合并商誉会计问题造成了阻碍。

3.测试合并商誉减值可靠性低

购买企业的价格通常有两方面决定,一方面是企业的“公允价值”;另一方面也受双方谈判能力的影响。尤其是在谈判双方的地位存在差距时,经常会因为导致“倒扎”出商誉价值,势必会产生不属于商誉的因素,应当将该部分内容记录到损益或后期摊销中。此外,形成商誉的资产特性各异,经常会出现将适宜摊销的商誉当作不需要摊销的处理,这将会对商誉的计价准确性造成影响。

4.将负商誉计入到损益中

将负商誉计入到当期损益中,虽然可以反映负债的价值,当实际操作过程中负商誉较大时,可能导致一些企业针对一些不想让他人知道的动机,通过合并交易实现掩盖目的,这将会对企业财务状况造成影响,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解决合并商誉会计问题的方法

1.建立合并商誉会计准则

从目前我国企业发展的情况来看,会计准则存在一定问题,只是在无形资产、企业合并等内容进行了规范要求,这严重的阻碍了会计事项计量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依据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善的合并商誉会计准则。在制定准则过程中,应当在与我国经济环节结合的基础上,参照国际惯例的标准完成,从而确保准确的可靠性、可行性,确保其在应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2.提高对商誉披露的重视程度

新会计准则中,针对商誉减值测试的规定:应当依据分摊到资产组商誉的大小,判断是否需要披露商誉,这一规定表明了,资产组是披露商誉的组织。商誉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价值产生重要影响。从目前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对商誉的披露与实际要求相差较大,仍然有许多弊端没有解决。例如,没有明确规定和要求对商誉披露问题进行限制,即使对商誉问题进行了披露,但在披露上采取的方式也没有达到广大投资者预期。提高对商誉披露的重视,对促进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加强监督力度

新合并商誉会计准则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但在信息上的监管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在对企业公允价值进行评估时,一些因素受人为主观判断影响,特别时在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未来现金流量及折现率均为估计值,且对企业价值判断影响较大。合并商誉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情况相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提高监督能力,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促进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

4.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合理化负商誉计入

高素质会计人才是合并商誉准确计量的保障,会计人员要熟练掌握我国会计准则并结合国际相关规定或惯例,理清思路,寻找合理记录负商誉的切合点,为准确进行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打下基础。

四、结束语

商誉与一般资产存在较大差别,其寿命很难确定,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很有可能会发生增值。现代经济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使企业合并成为企业迅速扩张的有效手段。在企业合并过程中,需要对商誉合并会计内容进行规范,并需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一妮.外购商誉的确认及其计量问题研究——基于差额观视角的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02:25-29.

[2]琚晓瑜,王晓娜.企业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问题探讨[J].中国证券期货,2012,08:108-109.

[3]吕怡萍.企业商誉会计的理解及其会计处理方法[J].河套学院学报,2013,03:17-18.

[4]陈章明.新会计准则背景下对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3,26:74-76.

[5]张梦楠.基于新会计准则的合并商誉问题探析[J].北方经贸,2014,09:141-142.

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范文第3篇

一、私募股权基金投资重要性

从私募股权基金角度进行分析,在投资期间由于风险性与经济收益性相对较高,因此需要对其投资策略较为重视,并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为出发点,实施良好科学的投资活动,这才可促进投资效率的全面提升。

首先,私募股权基金只有提高对投资策略的关注与重视,才可促进投资合理性与科学性的提升,而且在这一流程中私募股权资金在投资期间以提升经济效益极为重要,同时也存在相应的风险,所以需要对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之间的关联进行良好的调节与控制,而投资策略的科学运用极为重要,若盲目进行投资则会对导致投资失败几率快速提升,使得自身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因此个人投资或机构投资,都需要创建良好的投资策略,促进投资科学性的提升。

其次,在对投资策略具有良好关注与重视的同时,才可促进私募股权基金积极作用的全面发挥。尤其是随着我国对于创新逐渐重视的环境中,私募股权资金在选择各种高收益投资项目的同时,还应以我国产业政策为基础,使得我国真正成为现代化发展大国。这不仅满足了产业导向需求,也是自身不断发展的方向。所以投资期间需要对产业导向等问题较为关注与重视。

总而言之,以私募股权基金为基础进行分析,需要通过良好的投资策略实施全面的投资活动,这在促进投资效益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可促进其作用的发展,甚至还可实现资本市场与金融体系完全为实体经济进行服务。

二、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策略的不足

从私募股权基金发展角度进行分析,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时较为基础的内容之一,所以大多数私募股权资金对于投资策略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都较为重要,与以往相比较,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创新。若从微观角度对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策略进行分了则可发现,其仍然存在相应的不足与问题,并具有相对较多的投资失败事件与案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策略仍缺乏完善性,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与优化。而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策略的不足通常在两个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体现。

一方面,投资理念创新性的缺失。现阶段,数量较多的私募股权基金对于投资收益较为重视,尤其时一些私募股权基金对于风险与收益之间关系的处理缺乏科学性,使得其对于收益较为关注,而没有对风险则缺少相应的把控与预防。例如:大部分私募资金对于企业的实际发展都极为重视,但对其长远的发展却没有深入的分析与考虑,使得部分私募股资金没有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初创中小型企业投资,而主要投资各种发展阶段企业。虽然这可确保其经济收益,但由于缺少对拥有极高价值与发展前景企业的重视,使得私募股权资金长期收益相对较弱。

另一方面,投资多元性较弱。从宏观角度分析,私募股权基金在投资期间虽然存在相应的约束与限制,但其发展空间仍相对较大,而现阶段较多私募股权资金在投资环境中仍缺少较为良好的多元化与多样性。例如:高科技企业应属于私募股权基金的主要关注与重视的目标,这也是产业政策的主要需求,而较多私募资金发现该种类企业发展相对较慢,同时相关风险也相对较高,所以很少投资这一种类企业。还有许多私募股权基金虽然对于企业的营利性与发展性较为重视,但在实际投资期间认为其投资周期相对较长,并缺乏相应的稳定性,继而也使得其对营利性与发展性较强的初创型中下企业缺乏相应的关注与重视。

三、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策略优化方案

对于我国现阶段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策略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应对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策略进行全面的研究与分析,并以为问题向导为基础,对于存在的各种问题,不但促进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策略的创新与完善。

(一)投资理念的创新

在投资策略中投资理念有着较强的引导性,因此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想要促进投资策略科学性与合理性的提升,就需要根据实际需求与方法实现投资理念的全面创新与完善,使得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策略良好灵活的使用。这也需要在投资活动期间,对风险与效益之间的关联进行科学的处理,并对私募股基金发展方向实施综合的分析与考虑。例如:在私募股权基金进行实际投资期间,需要对企业实际的发展前景进行深入了解与重视,在选择投资目标时不仅需要关注各种发展中的企业,还需要提高对于创业投资的重视,这也是我国“双创”策略全面落实的基础,并可较好实现私募股权基金实现经济收益良好发展的条件。投资理念的优化与创新,还需私募股权基金对以往财务投资角色较为单一问题进行优化,挺好对投资企业发展与优化的重视性,实现被投资企业与自身利益的完美融合。

(二)深化与拓展投资空间

在私募股权基金实际投资时,需要充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实现投资空间的延伸与拓展。尤其是随着我国对于创新的逐渐重视,根据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状况,私募股权资金在投资空间上也需要实现拓展与延伸,并根据共给侧结构特征的转变与经济发展的方向等为核心,在投资空间对科技创新、投资创新以及企业转型与升级等格外重视与关注,这也是私募股权资金未来的投资模式的主要发展方向与主要的产业导向,有效符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各种需求。而私募股权基金应不断进行全面的市场分析与调查,实现投资空间的多元化发展,尤其是需要以私募股权资金不确定性较强、流动性缺失、投资回报周期较长以及投资风险较大等角度为出发点,促使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市场科学配置的实现,确保各行业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发展等成为主要的投资策略。

(三)提升投资管理力度

对被投资企业管理工作进行参与,也是私募股权基金的主要特征与优势。想要促进这一优势的全面发挥,则需要根据实际发展需求创建完善的投资之后的管理体系,在重视风险控制的同时,也对企业自身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创新等进行格外的关注,确保被投资企业逐渐进入良性发展空间。而这就需要在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后进行管理期间,创建良好完善的“增值服务体系”,为被投资企业提供较为良好与完善的管理服务基础,同时创建“价值链”服务模式也极为重要,以被投资企业较为薄弱环节为核心,促进私募股权基金管理队伍积极作用的全面发挥,实现被投资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创新。想要科学良好的对“参与管理”与“增值服务”之间关系进行处理,私募股权资金需要与被投资期间制定科学的合作关系,防止主导被投资企业关系的出现,这才可真正在被投资企业与私募股权基金中发现合理的“平衡点”,在有效预防道德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防止逆向选择现象的出现。

(四)退出体系的完善

私募股权基金在实际投资期间,不仅需要重视自身的经济发展与效益,还应根据社会与经济发展状况,创建完善的战略思维与责任意识,将推动会被投资企业不断发展当作极为主要的投资措施,并适时促进推出体系的优化与创新。也就是私募股权基金对于推出时间与退出模式等进行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并积极与被投资企业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进而为明确最为合理的退出模式与退出时间创建良好的基础与条件。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并购、回购、上市以及清算等多样化退出模式进行灵活的运用。并以促进被投资企业良好科学发展为基础实施全面的研究与分析,在确保退出及时性的基础上,还需要对投资业绩进行重视与考虑,而对于被投资企业的实际发展也应更为关注。例如,以具有较强发展前景企业为核心进行分析,私募股权基金可结合实际需求使用回购模式进行退出处理,确保被投资企业具有较为良好的发展基础与条件。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新经济市场环境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私募股权基金受到了个企业的广泛重视,并专业逐渐成为了企业实现科学全面发展的主要措施。但在各因素影响下,其投资策略存在相应的不足,因此需要通过退出体系的完善、提升投资管理力度以及深化与拓展投资空间等方法,实现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策略的优化与完善。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策略进行分析,结合当下于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现状,从私募股权基金投资重要性、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存在的不足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更好的推动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策略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私募股权,股权基金,重要性,投资策略

参考文献

[1] 寇晓彤.关于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策略探讨[J].中国商论,2018(01).

[2] 孙金鑫.关于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策略探讨[J].时代金融,2017(27).

[3] 吕浩.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策略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6(01).

[4] 钟菲.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我国房地产领域的投资策略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4.

[5] 佘延双.矿业私募股权基金要掌握好投资策略[N].中国矿业报,2010-05-15(B03).

[6] 周倩倩.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策略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

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范文第4篇

【摘 要】2006年、2008年及2010年财政部先后出台了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及相关讲解或解释,在很多方面对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进行了修改和界定,表述更全面、更严密、更符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

一、新股权投资准则的主要变化

1.投资的分类方式和计量标准不同。我国早在1998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这一具体准则,2006年颁布的准则会计处理进行了重新分类,并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和计量规定作了相应的修订。其具体变化在于:将原来一个《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的内容,分为《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两部分;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金融工具》,原准则中短期投资修改为交易性证券投资,长期债券投资修改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作为金融工具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进行核算管理。《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将长期投资初始计量分为合并情况下初始计量和非合并情况下初始计量两部分,企业合并情况又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新增了《企业会计准则20号——企业合并》,对合并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进行了规范。

2.长期股权投资的内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涵盖范围与原来相比减少了短期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使得投资的核算更符合企业的管理实际,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相关性,具体范围如下:(1)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2)企业持有的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3)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4)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参股企业的投资。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的四项内容从初始计量的角度讲,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对子公司的投资,其实质是通过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20号——企业合并》的相关规定进行初始计量。另一种是对企业对联营企业与合营企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其属于非企业合并形成的股权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规定进行初始计量。从核算方法的角度讲,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按照成本法核算,包括企业对子公司的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投资;另一种是按照权益法核算,包括企业对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和对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两项内容。

1.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非暂时性的控制。为了防止上市公司利用合并控制投资核算操纵报表利润,进而操纵股价,新准则规定合并下的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而不允许采用权益法核算。同时《准则》规定: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定义中的控制并非暂时性,是指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较长的时间内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较长的时间”通常指1年以上(含1年)。同一控制下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应当按照合并日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来确定。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主要特点:其一,参与合并的各方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控制,是非关联的企业之间进行的合并,合并大多是出自企业自愿的行为;其二,交易过程中,各方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会进行激烈的讨价还价,交易以公允价值为基础,交易对价相对公平合理。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要按照投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等的公允价值计量,所投出的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资产处置损益处理:若所投出资产为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则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支;若所投出资产为金融资产或者长期股权投资,则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若所投出资产为投资性房地产或存货,则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收入,按照账面价值结转成本。(3)财政部2010年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对企业合并中发生的中介费用作了明确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方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与《企业合并准则》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同形成的合并成本成本化相比,准则解释第4号将所有直接合并成本费用化,与企业合并形式无关,从而更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2.以企业合并以外的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1)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项目处理。(2)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成本为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应自权益性证券的溢价发行收入中扣除,溢价收入不足的,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3)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4)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根据非货币性资产交准则以及债务重组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一是,以非货币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满足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的条件下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的基础;若无法满足前述条件,则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的基础。二是,以债务重组的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债权人在债务重组日,应当将享有股权的公允价值确认为对债务人的投资,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因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权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先冲减已提取的减值准备,减值准备不足冲减的部分,或未提取损失准备的将该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

三、新股权投资准则下初始计量的现实意义

新投资准则从投资者的持有意图和企业的管理实际出发,对投资进行了更加明细的分类,对各类投资的核算方法做出了明确而清晰的规定,使得长期投资的计量和价值确认方法更贴近企业实际,杜绝了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利用投资核算的制度漏洞人为调节年度利润和企业盈余,进而操纵股价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提高了企业报表质量,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参 考 文 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2(1)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财会[2010]15号.2010,7(14)

[3]徐汉宁.浅析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商周刊.2010(S1)

[4]刘树全.浅析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J].税务与经济.2008(3):52~54

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范文第5篇

一、金融投资收益与金融投资风险概述

(一)金融投资收益

基于经济学理论,任何金融投资活动和金融投资行为的最终目的均是为了获得高额的金融投资收益。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投资活动的热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在高额投资回报的诱惑下积极地参与到金融投资活动中,通过科学合理的金融投资活动一方面为金融投资者带来了投资收益,另一方面促进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有效拉动了内需。在金融投资过程中金融投资收益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金融收益率,金融投资收益的过程也是对金融走向进行预算和评估的过程,随着金融投资期末的实现,便能够对金融投资收益的大小进行合理估算[1]。通常情况下,不同金融投资项目的金融投资收益率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在金融投资过程中,很多金融投资者往往会将手中所有的闲置资金集中投资到相对较为单一的金融投资项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金融项目盈利,那么金融投资者便会获得高额的投资回报;但是如果该金融项目亏损,也会为金融投资者带来相应的投资损失。可见金融投资收益与金融投资风险相伴而生,并且两者之间具有正向比例关系,即金融投资收益越高,所面临的金融投资风险也就越大。目前金融投资收益主要包括年度收益和月度收益两种形式,一般来说金融投资年终收益所得到了投资回报要高于月度收益,这与银行储蓄存款基本一致,投资期限越长所对应的投资回报效益越高。对于金融投资者来说,在金融投资的过程中应该选择何种金融投资类型应该基于金融投资者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风险承受能力,避免盲目跟风投资。其主要是由于每个金融投资者的经济条件、风险承受能力、所处的环境以及对金融投资的认识水平等均存在差异。只有选择适合投资者的投资方式才可以更好地获得投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

(二)金融投资风险

金融投资风险在金融投资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在金融投资过程中必然伴随在金融投资风险的存在。金融投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种类型。市场风险主要是指在金融投资的过程中,由于市场汇率以及产品估价始终处于持续变化的过程中,难以有效预测,导致金融投资者面临较大的投资风险。特别是金融投资行业资金规模巨大,产业链较长,并且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因此必然会受到市场的影响。这就要求投资者要深入分析市场的变化规律,并采取合理的风险防范措施来有效降低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主要是指在金融投资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自身对资金的管理和控制不合理,进而引发的金融投资风险。当前在金融投资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金融投资专业人员供不应求,现有的金融投资专业人员不能满足金融投资机构的需求。导致部分金融投资项目团队专业性较低,风险防护意识较差,在金融投资决策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进而容易导致操作失误,为金融投资带来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是指在金融投资的过程中由于借贷双方所提供的材料不真实等原因所导致的投资风险。现阶段我国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对信用评价过程中只能基于借款人的工资收入情况、工作单位以及身份证等进行简单的评估,为信用风险的产生埋下了隐患。流动性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将大量资金投资到金融市场中,而在企业需要资金时,这些金融投资在短时间内无法变现,进而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现金流转,产生资金流动性风险。这就要求企业在开展金融投资时,一方面要预留一部分资金,不能将全部资金均用于金融投资;另一方面要合理搭配金融投资的期限。

二、金融投资收益与金融投资风险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金融投资收益与金融投资风险相伴而生

金融投资者必须清晰地认识到金融投资收益与金融投资风险之间相互伴生的关系,在金融投资过程中获得金融投资收益的同时必然伴随着金融投资风险。一旦发生金融投资风险将会给金融投资者带来不可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这就要求金融投资者在金融投资过程中应该提高金融投资风险意识,充分分析金融投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金融投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避免金融风险的扩大化,降低金融风险的影响。在金融投资过程中如果不了解金融风险进行盲目投资,在金融风险发生后又无法转移金融风险,只能自己对金融风险所造成的损失进行承担。

(二)金融投资遵循高风险和高收益规律

风险与收益同时存在已经是金融投资领域不争的事实,在金融投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高风险高收益规律。如果某金融投资理财公司承诺较高的收益并且没有风险,便应该引起金融投资者的足够重视,对金融投资风险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或者尽量不要将资金投入到该公司,防止放生本金利息均无法收回的情况。高风险高收益时金融投资中不可违背的规律,金融投资者在投资时应该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不能随意听信他人的言论而盲目投资。

三、金融投资提高收益控制风险策略

(一)加强对投资市场以及投资项目的针对性分析

为了有效防止金融投资风险,金融投资者在进行金融投资之前应该首先应对当前的金融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了解金融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对金融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分析项目的未来发展潜力,提前预见在金融投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做好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有效规避金融风险的产生,对于无法规避的金融风险应该采取有效风险转移以及风险控制措施,将金融风险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2]。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可以获得投资收益,因此金融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之前一定要慎重分析,特别是对于经营企业的综合实力以及财务状况进行了解,如果发现企业财务存在弄虚作假情况应该禁止向该企业进行投资。此外,为了保障金融投资的正确性,要求金融投资者具有金融投资风险防范意识,有助于金融投资者可以顺利完成整个投资过程,避免陷入不良投资风险之中。

(二)选择合适的金融投资工具

合适的金融投资工具有助于提高金融投资效益,降低金融投资风险。在网络信息时代,企业或者个人每天均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会以各种形式呈现在互联网上。金融投资者借助金融投资工具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收集来充分了解投资项目以及投资对象的实际情况。目前在金融投资领域通常采用的金融投资工具主要包括基金、股票、房产以及保险等。这些金融投资工具之间具有不同的投资收益以及投资风险,投资者应该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比如国债通常来说投资收益较低,投资周期较长,同时投资安全性较高,特别适用于保守型的金融投资者购买;相对来说股票投资风险较高,很多股票投资者在炒股过程中均发生亏损,其根本原因便在于这些投资者至看了股票投资的高收益,而没有关注到高风险,在风险来临是没有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而产生经济损失。

(三)提高对金融投资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

金融投资者应该具备一定的金融投资基础知识,有助于在开展金融投资之前对金融投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风险应对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规避金融投资风险,提高金融投资效益。首先在金融投资过程中应该避免将所有的资金都投入到单一的项目中,也就是所谓的不能将所有的鸡蛋均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而是要将资金进行分散投资进而提高应对投资风险的能力。其次金融投资者在进行金融投资时应该及时了解国家经济政策,紧跟国家发展的脚步,在国家宏观引导的大背景下选择合适的金融投资项目。再次金融投资者应该充分发挥各种先进技术的作用,金融投资风险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借助先进的分析技术可以预见风险,有助于投资者进行提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四、结束语

基于上述分析,金融投资风险与金融投资收益是相互伴生的,高金融投资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金融投资风险。因此金融投资者在开展金融投资活动时,一定要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金融投资项目,同时应该树立风险意识,充分发挥先进技术在金融风险分析和识别中的作用,尽可能规避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投资效益。

摘要:金融投资风险分析对于金融投资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投资收益与金融投资风险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对金融投资收益与金融投资风险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相应的投资策略进行了重点论述。

关键词:金融投资,金融风险,策略

参考文献

[1] 吴穷.关于金融投资收益与风险的思考[J].普洱学院学报, 2018, v.34;No.129 (02) :34-35.

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范文第6篇

[摘 要] 在经历了资本市场若干年的低迷之后,终于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和股权分置制度变革的带动下,迎来了资本市场的春天,基金也再度活跃起来。过去两年,很多学者对于基金的研究都是基于当时熊市的行情下所得的结果,基金的收益率普遍较低,甚至为负。本文选用了从2005年7月-2006年7月的最新数据,对我国投资基金业绩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开放式基金;业绩评价;风险调整指标;业绩归属分析

[作者简介] 何翠英,北京华夏正天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经济师,研究方向为金融投资与理财。(北京 100053)

一、前言

中国经济近年来一直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股市也在经历了几年低迷之后,迎来了大牛市。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在中国宏观经济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在股权分置这个利好消息的带动下,资本市场一直振荡上升。

自2001年中国第一只证券投资基金设立以来,基金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同时也经历了在市场冰冻期的洗礼,在基金黑幕被揭开之时和随后的几年熊市的煎熬中,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举步为艰。然而,随着市场指数从1300点一路飙升,基金又再度活跃起来,与前两年相比,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然而,无论熊市还是牛市,基金都有好坏之分。在中国,基金的管理费固定不变,与业绩不相关,在这种费用收取模式下,投资者唯一能做的就是选择一只优秀的基金,不枉花这笔管理费用。因此对中国证券基金的评估和绩效研究尤为重要。正确评价国内基金的回报和所承担的风险,并以此为基准排序,提供给投资人一个选择标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设计

本文选取了比较成熟的一些基金评价指标进行基金评价,比较各种指标评价结果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和晨星评级之间的差异,然后综合各种指标对基金的业绩进行分析。

1.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以十只开放型股票基金作为研究对象,基金成立后都要经过一段时间建仓和调整,净值波动大,也不具有历史业绩,因此样本选取时剔除了新建的基金。另外,根据深圳晨星公司的评级结果,每一个星级标准选择两支基金。如,五星级基金选择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和广发聚富,四星级基金选择易方达积极成长和华夏回报,以此类推。

国外对基金的研究,一般数据期间不少于三年,我国由于基金历史比较短,本文的样本中一些基金创立只有两年或者更短一些,所得结果可能具有一定局限。所有数据来源于深圳晨星公司(http://cn.morningstar.com/),数据截至2006年7月。

2.无风险收益率的确定

国外类似研究一般都选取90天国债的收益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确定的基准,但是我国这两年国债挂牌交易的品种和数量都很少,国债市场具有一定的投机性,无法客观反映我国无风险收益率。因此,在无风险收益率的选取上,参照国内同类研究,以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息作为无风险利率。我国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2002年2月21日到2004年10月29日一直处在1.98%的水平,到2004年以后上调至2.25%。

3.基准组合的选择

对于基金的合理评估需要一个合理科学的基准指标,CAPM模型中假设的的市场组合,由于市场组合在现实中很难构造,我们就需要虚拟一个市场指数。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基金投资与国债的比例不得低于资产总值的20 %,但新的《证券投资基金法》取消了基金投资与国债的比例不低于20 %的约束,但是基金为了满足流动性的需要仍然会保有债券资产以应付投资者赎回基金。由于本文数据来源于深圳晨星公司,在结果中还要比较各种指标和晨星评级之间的差别,所以本文的基准组合选择和晨星公司一样的基准组合,选晨星大盘指数代表中国的股票指数,同时选用一年期国债的收益率4%作为债券的收益率,按照80%股票和20%债券的比例构建市场组合Rm=80%×中信大盘指数收益率+20%×国债收益率。

4.研究方法

(1)整体绩效评估模型

整体绩效评估模型总的来说都是在CAPM模型基础之上对基金业绩进行风险调整而得的。其中包括1965年特雷诺首次提出的反映基金单位系统风险所获得的风险溢价指标—特雷诺比率。1966年夏普提出的以资本线作为评价基准的反映单位总风险溢价的夏普比。1968年詹森在CAPM模型基础上提出的表示基金投资组合收益和市场投资组合差异的詹森指数。

①特雷诺指标(Treynor)Tp = ( Rp - rf ) /βp

根据CAPM理论,在市场达到均衡水平时,所有风险资产组合都将落在证券市场线上。但在实际中,一些基金将落在证券市场线之上而另一些将落在证券市场线之下。投资者希望在一定的β值下获得尽可能高的收益,特雷诺指标就是以证券市场线方程为基准,在市场达到均衡水平时,任一投资组合有如下风险-报酬关系。

②夏普(Sharpe)指标S p = ( Rp - rf ) /σp

夏普业绩指数以资本市场线为基准,在考察投资组合单位风险溢价水平时,以投资组合收益的标准差σ作为风险度量。夏普指数越大,代表无风险资产与资金投资组合组成的连线越陡,从而位于无风险资产与非管理证券组合集合而成的连线上方,可以与更高的投资者效用无差异曲线相切。夏普指数越大,基金管理越成功。

③詹森(Jensen)指标αp=Rp-rf-βp(RM-rf)

詹森业绩指数的方程实际上就是证券特征线方程,詹森业绩指数也就是特征线方程中的事后α系数,在优秀基金经理的超额收益率方程中,随机误差项会持续为正,因为他们所管理的证券组合的实际超额收益率一直超出按照Rp - rf = (RM - rf )βp +ε所计算出来的期望超额收益率水平,因此有必要在模型中增加一个正值截距项得到以下的式子Rp - rf =αp + (RM - rf )βp +ε,其中,αi的值代表了基金经理获得超出一般水平的风险调整收益的能力。

(2)基金绩效归属分析

这种方法通过对基金绩效的分解以及对证券选择能力和市场状况把握能力进行的分析与评价发现,基金组合超额收益率由选择收益率与风险收益率组成,从而也揭示了基金超额收益的来源。

①对资产组合超额收益率的分解

在CAPM模型基础上,法马提出了投资绩效分解的方法,把投资组合收益分解为选择收益率和风险收益率两个部分。

超额收益率(AC)=选择收益率(AB)+风险收益率(BC)

AC是基金组合P在承担风险系数为βp的总超额收益率, AB为基金管理者的证券选择能力而带来的收益,BC为基金组合的系统风险收益。

基金组合的超额收益率为:[ Rp - Rf ]= [ Rp - R (βp) ]+ [ R (βp) - Rf ],[ Rp - R (βp) ]为选择收益率,[ R (βp) - Rf ]为风险收益率,其中R (βp) =βp ( Rm - Rf ) + Rf。

这次分解中,超额收益率被简单地分成了选择收益率和风险收益率两个部分,下面我们将继续分别分解这两个部分。

②对选择收益率的分解

选择收益率可进一步分解为可分散收益率与净选择收益率两个部分。为获得较高的收益,经常会放弃一些分散性,这样基金组合的可分散性风险就会较高。

根据CML计算出的基金在总风险(σP)下的期望收益率为:R (σP) = Rf + ( Rm - Rf ) (σP/σm)基金总风险期望收益率R (σP)与承担的系统风险期望收益率R (βp)之差即为与可分散风险匹配的可分散收益率:RD = R (σP) - R (βp) = ( Rm - Rf ) (σP/σm) 。

选择收益率减去可分散收益率就是净选择收益率(RN):

RN = [ Rp - R (βp) ]- [ R (σP) - R (βp) ]=Rp - R (σP)

③对风险收益率的分解

Fama把风险收益率进一步分解为投资者风险收益率与经理人风险收益率两个组成部分。投资者风险收益率( R T)等于投资者目标风险(βT)下的期望收益率:R T =βT ( Rm - Rf )经理人风险收益率( Rm)就等于总体风险收益率与投资者风险收益率之差:RM = (βp -βT) ( Rm - Rf )

三、结论

1.从以上分析来看,所有基金平均回报率很高,最低的嘉实服务增值行业还有39.58%的平均回报率,超过了市场指数的收益率,和前两年的基金业绩不可同日而语。这种普遍高位的平均回报率很大程度上来说是由于这将近一年来的牛市所至。在本期所选样本看来,所有指标,无论是回报率还是夏普指数、詹森指标,大多超过了大盘收益率,所选样本的基金经理们在牛市时跑赢了市场。该结论于以往国内学者和国外学者Sharpe(1966) Jessen(1968)等人对美国基金的实证研究所得结果不同。这个结果反应出我国的市场的有效性比较差,尚没有达到半强式有效。

2.根据各种指标排序所得结果有很大差异。我们发现晨星评级的排序结果和根据夏普比率和阿尔法排序的结果大相径庭,却和平均回报率的排序和选择收益率排序比较吻合,说明晨星的评价方法综合考虑了回报率和基金管理能力,但是对风险调整收益率与传统指标所得结果不同。晨星星级评价是对基金过往业绩表现的定量分析,以期望效用理论为基础衡量基金风险调整后的收益,体现基金各月度业绩变化。

夏普业绩指数以资本市场线为基准,在考察投资组合单位风险溢价水平时,以投资组合收益的标准差σ作为风险度量。夏普指数越大,基金管理越成功。

詹森业绩指数也就是特征线方程中的事后α系数,αi的值代表了基金经理获得超出一般水平的风险调整收益的能力。

同样是三个经过风险调整的收益指标,结果却有如此大的差别,投资者在投资之前需要谨慎地选择评价方法和全方位评价基金,根据自己的个人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基金。

3.各基金分散化程度稍有不足。除了上投摩根中国优势之外,大部分基金的系统风险低于市场组合的系统性风险。一般认为β=1风险分散程度比较完美的情况,本文中所选样本大多数在0.7左右徘徊,说明基金的风险可以更加分散化,也间接说明我国基金经理人经历了漫长的熊市之后,投资比较谨慎。

4.超额收益率首先被分为选择收益率和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与贝塔系数成反比,在本文中风险收益率异乎寻常的高,不只与贝塔值稍稍偏低有关,还和我国现阶段无风险利率过于低有关。

选择收益率其实就是相应的詹森指数,其值大小和基金经理人的选股能力成正比。回报率较高的基金一般情况下选择收益率也较高,说明了这些基金经理有优秀的表现。在本文中所选样本选择收益率情况分化比较严重,最大的上投摩根中国优势选择收益率达到51.38%,最小的嘉实服务增值行业选择收益率只有7%,虽然如此此轮行情中最差表现的基金比起去年在股市低迷时的基金表现还是要好很多。

5.再从风险收益率分解的角度来讲,投资者的目标风险统一设定为1,投资者风险收益均相等。经理人风险除了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和金鹰成分股优选之外,其余部分经理人风险均为负,说明基金经理人所承担风险较小。

6.从选择收益率的分解来看,所有基金均含有可分散风险,所有基金的可分散风险均为正数。剔除这部分收益,净选择收益率比选择收益率有所减小,还有两只基金嘉实服务增值行业和金鹰成分股优选净选择收益率为负。说明这两只基金的经理人选股能力比较差,股票选择非常不成功。

综上所述,所选样本基金在选定时期内业绩比较理想,和前几年国内研究结论迥然相反。但是这并不能完全说明我国基金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了,有可能由于市场处于上升时期,资本市场形势比较好,间接说明我国基金经理人驾驭牛市比驾驭熊市能力更强,在牛市中表现良好,在市场低迷时无能为力,这种特征有可能与市场没有卖空机制有关。

参考文献:

[1]埃德温·J·埃尔顿,马丁·J·格鲁伯.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和投资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Eugene Fama. Components of Investments Performance[M]. Journalof Finance,1972.

[3]史代敏.投资基金绩效评估方法的比较与实证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10).

[4]黄勇.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方法及实证分析[J].经济师, 2004,(12).

[5]郑文堂,徐晓标.关于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的探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1).

[6]何军耀,蒲勇健.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持续性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3).

[7]李红权,马超群.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4,(7).

[8]夏嘉霖.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模型评析[J].国际商务研究, 2003,(5).

[9]黄翠霞,张小仁.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的实证研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06,(3).

[责任编辑:喻 俊]

上一篇:家长会议记录范文下一篇:网易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