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速临床医学论文范文

2024-02-03

心动过速临床医学论文范文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我院儿科病房共收治26例顽固性心动过速患儿, 均符合诊断标准[1], 其中男15例, 女11例, 年龄4个月~12岁, 平均年龄2.5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VST) 22例,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 4例。均无器质性心脏病。

1.2 治疗方法

26例顽固性心动过速为常规抗心率失常药物治疗不能有效地控制心室率, 临床出现明显的低心排或心功能不全表现的患儿, 应用胺碘酮治疗, 胺碘酮由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20021。首先静脉推注胺碘酮3~5mg/kg的负荷量, 30min用完, 然后7ug/kg.min静脉维持, 同时进行血压监测, 应用心电监护仪观察心电图变化, 进行心脏听诊, 听诊时间为1min以上。

2 结果

本组26例顽固性心动过速, 经胺碘酮治疗, 有效24例, 占92.3%, 无效2例, 占7.7%。

3 讨论

持续性心动过速的患者由于存在心率的明显加快和房室收缩功能失调, 可导致或加重患者的心功能不全, 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明显改变甚至猝死, 所以应以积极治疗[2]。小儿心动过速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儿, 预激综合征病儿易发生PSVT, 并易复发, 急性感染、精神紧张、过度疲劳为诱因。心脏电生理研究提示, PVST多系折返引起, 少数因自律性增高所致。折返可发生在窦房结、心房内、房室结及房室旁路, 其中以房室旁路及房室结折返最常见。IVT是一种发生于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 (VT) , 本病病因不明, 部分IVT患者的VT发作由于精神因素或运动诱发, 可能因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平衡失调引起。亦有报道IVT呈家族性发病, 可能与遗传有关, 电生理研究其发病机制可能为浦肯野纤维网折返或触发活动。根据心动过速的类型, 合理的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很重要, 地高辛、B受体阻滞剂、心律平、利多卡因等药物能很好的控制心动过速, 但是少部分患者疗效较差, 胺碘酮对顽固性心动过速疗效显著。我院收治的顽固性心动过速26例, 应用胺碘酮治疗, 有效24例, 占92.3%, 无效2例, 占7.7%, 未见不良反应。说明胺碘酮对绝大多数顽固性心动过速治疗有效, 分律失常效果较好。肝毒性、肺毒性、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有研究显示, 在儿童中发生率相对少见[4]。因此对通常抗心率失常药无效的病例, 可酌情选用胺碘酮治疗。胺碘酮治疗顽固性持续性心动过速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医师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小儿顽固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顽固性心动过速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顽固性心动过速患儿, 应用胺碘酮治疗, 有效24例, 占92.3%, 无效2例, 占7.7%。结论 胺碘酮治疗小儿顽固性心动过速, 疗效显著, 未见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医师推广使用。

关键词:胺碘酮,心动过速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489~1503.

[2] Juneja R, Shah S, Naik N, et al.Management of cardiomyopathy resulting from incessant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in infants and children[J].Indian Heart J, 2002, 54 (2) :176~180.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专题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8, 29 (6) :323.

心动过速临床医学论文范文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2例患者均为我院经12导联心电图确诊为PVST的急诊患者, 有心悸等症状, 本次发作在12h以内, 就诊前12h内未服用过抗心律失常药物。所有患者均除外合并下列情况:急性脑血管病;急性创伤;血压≤100/60mmHg;既往有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或严重窦性心动过缓, 或有病窦综合征;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哮喘;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妊娠。随机将患者分为3组, 普罗帕酮组:40例中男21例, 女19例, 年龄19~67岁, 平均41岁;胺碘酮组:36例中男18例, 女18例, 年龄18~66岁, 平均44岁;倍他乐克组:36例中男17例, 女19例, 年龄20~64岁, 平均39岁。

1.2 治疗方法

患者卧床休息, 常规心电血压监护, 建立静脉通道。密切观察给药前后患者的症状及体征的变化, 记录开始用药时间、用药剂量、用药前后的心率、血压以及转复时间。普罗帕酮组:普罗帕酮70mg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注10~15min, 20min未转复窦性心律者, 追加用药, 最大不超过350mg。胺碘酮组:胺碘酮150mg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注10~15min, 20min未转复窦性心律者, 重复同样剂量1次, 如仍不转复, 则用胺碘酮3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以1mg/min的速度静脉滴注, 总量最大不超过750mg。倍他乐克组:倍他乐克注射液5 m g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以1~2 m g/mi n的速度静注, 15min未转复窦性心律者, 可重复同样剂量, 总量不超过15mg。以上3组无效者将使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以尽快转复或控制心动过速。

1.3 疗效评定

有效:给药后30min内PSVT复律且3h内不复发者;无效: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复律或复律后短时间内即复发或改用其它方法治疗者。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配对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临床疗效比较

普罗帕酮组有效37例, 治疗有效率92.5%, 无效3例 (7.5%) ;胺碘酮组有效27例, 治疗有效率75%, 无效9例 (25%) ;倍他乐克组有效29例, 治疗有效率80.5%, 无效7例 (19.5%) 。普罗帕酮组转复率高于胺碘酮组 (P<0.05) , 倍他乐克组分别与普罗帕酮组和胺碘酮组比较, 转复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2.2 3组转复时间比较

普罗帕酮组转复时间 (11.58±5.68) min, 胺碘酮组转复时间 (26.19±9.73) min, 倍他乐克组转复时间 (10.12±4.76) min。普罗帕酮组与倍他乐克组转复时间少于胺碘酮组 (P<0.05) , 而普罗帕酮组与倍他乐克组在转复时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2.3 不良反应

普罗帕酮组中5例出现不良反应 (发生率12.5%) , 其中窦性心动过缓 (心室率46~56次/min) 2例, 低血压1例,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头晕、胸闷、恶心、呕吐1例。胺碘酮组中2例出现不良反应 (发生率5.5%) , 其中一过性低血压1例, 窦性心动过缓 (心室率52次/min) 1例。倍他乐克组中2例出现不良反应 (发生率5.5%) , 均为一过性低血压伴窦性心动过缓, 心室率50~55次/min。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3 讨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VST) 可出现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或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 急诊处理时仍以药物复律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目前常用的转复PSVT的药物很多, 由于作用机制和药效特性不同, 对于不同的患者, 可选择性不同。

普罗帕酮属于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的钠通道, 阻止钠离子内流, 降低动作电位的0相最大上升速率, 减慢心房、房室结与心室的传导速度, 延长PSVT患者心房和房室传导系统的有效不应期[1]。故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即刻终止PSVT疗效高。本研究中普罗帕酮组有效率达92.5%, 系三者中最高。但普罗帕酮有一定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其疗效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副作用也随之加大[2], 可能引起其他严重心律失常和过敏性反应, 本研究5例出现副作用, 也说明这一点。

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同时又具有Ⅰ类、Ⅱ类、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轻度的钠通道阻断作用、非竞争性抗交感作用、钾通道阻滞作用[2,3]。我们观察胺碘酮有效率为75%, 与文献报道静脉注射胺碘酮终止PSVT的成功率为70%~90%相符[5]。通过本文的对比可见, 胺碘酮转复PSVT的有效率低于普罗帕酮, 且转复时间长, 但短期内应用胺碘酮副作用发生率低于普罗帕酮。此外, 胺碘酮能选择性地扩张冠状动脉, 增加冠脉血流量, 减少心肌氧耗量, 因而可用于伴心力衰竭的PSVT患者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心律失常患者。这是与普罗帕酮对比的一大优点。对于宽QRS波群的PSVT, 一时难与室性心动过速鉴别时, 或是否存在旁路前传的PSVT, 选用胺碘酮治疗无疑是最安全的选择。

倍他乐克是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为选择性β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具有拮抗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 降低心率、血压和心排血量, 是治疗窦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4], 故可用于PSVT的治疗。静脉注射倍他乐克起效快, 注射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 持续时间也较短。我们临床观察表明, 倍他乐克能有效地终止PSVT的发作, 有效率为80.5%, 转复时间1 (0.12±4.76) min, 与普罗帕酮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从本观察来看, 倍他乐克具有起效快、转复率较高的特点, 而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 未引起严重的低血压反应, 是一种较安全而有效的终止PSVT的药物。

4 护理

4.1 一般护理

将患者安置在抢救室中, 心电监护以监测血压、心率、心律及血氧饱和度;对伴有血液动力学改变而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的患者可将其取平卧位, 以降低机体代谢率, 减少心肌耗氧量, 同时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 (3~4L/min) , 以纠正组织缺氧, 从而减轻和控制患者症状;建立静脉通路为治疗做好准备。

4.2 心理护理

PSVT为突然发作, 可引起胸闷、心悸等不适, 患者极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甚至烦躁表现, 而这些表现会加重心律失常, 对转复产生不良影响。护士应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及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适, 让其了解此病的可治性, 使其保持情绪稳定, 增强安全感和信任感, 消除焦虑和恐惧心理, 更好地配合治疗工作。

4.3 备齐抢救物品

药物转复PSVT过程中偶发窦性停搏、窦性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 甚至发生阿斯综合征。因此在用药前应备好除颤仪、起搏装置以及阿托品、肾上腺素等药物。

4.4 严密监测心率和心律变化

药物转复PSVT的过程必须在心电监护下进行, 一旦转复成窦性心律应立即停药, 以防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同时护士应熟练掌握有关PSVT的心电图特点, 识别转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图形,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尽早做好抢救和治疗。

4.5 严密监测血压变化

因PSVT在发病和复律时对血液动力学均有影响, 所以在用药过程中要监测患者的血压。如果患者出现头晕、全身冷汗、血压下降等情况时, 应考虑为休克表现, 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进行抢救。

4.6 给药后护理

药物治疗PSVT复律后, 应保留静脉通路, 观察30min;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继续监测心率、心律及血压变化, 同时做好心理护理。

总之, 在药物转复PSVT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及心电、血压变化, 及时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和一般对症处理都十分重要。通过正确适当的护理, 对提高转复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一定作用, 使患者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解除疾病痛苦。

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普罗帕酮、胺碘酮、倍他乐克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提出护理措施。方法 将11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胺碘酮组、倍他乐克组。对比3组患者的转复率、转复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普罗帕酮组转复率较胺碘酮组高 (P<0.05) ;普罗帕酮组与倍他乐克组转复时间少于胺碘酮组 (P<0.05) ;不良反应发生率3组无显著性差异, 但普罗帕酮组的不良反应较重。结论 胺碘酮和倍他乐克均能有效、安全地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同时正确而有效的护理对提高转复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普罗帕酮,胺碘酮,倍他乐克,护理

参考文献

[1] 刘爱国, 马先福, 郭明磊.静脉应用胺碘酮、普罗帕酮和毛花贰C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观察[J].青岛医药卫生, 2002, 34 (3) :170.

[2] 李庚山.胺碘酮临床应用的历史和现状[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1, 15 (5) :291.

[3] 朱俊胺.碘酮的临床应用[J].医师进修杂志 (内科版) , 2004, 27 (1) :45~47.

心动过速临床医学论文范文第3篇

1、 多普勒频移及公式

物理波源与物理波接收器之间出现相对运动时,物理波的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之间出现差别的物理学效应,两者之间的差别称为多普勒频移。 多普勒频移公式:fd=2f0vcosθ/c

2、 左室等容舒张期 指主动脉瓣关闭至二尖瓣开放所需的时间

3、 法洛四联症 是一组复杂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包括4个病理解剖特征:①右室流出道和(或)肺动脉、肺动脉瓣狭窄;②室间隔缺损;③主动脉前移骑跨于室间隔之上;④右心室肥厚

4、 动脉导管未闭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是指位于降主动脉与左肺动脉之间的未闭合的异常通道

5、 室壁瘤

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较大面积心肌梗死后,坏死心肌组织由斑痕组织修复代替,在心腔内压的作用下,局部室壁向外膨出形成室壁瘤。

6、 艾森曼格综合征

先心病当左向右分流较大时,可致肺高压及右室压力增高。当右心接近或超过左心压力时,出现双向甚至右向左分流,病人出现紫绀,此时称为艾森曼格综合征。

7、 SAM现象

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异常向前的运动。

8、 射血分数

左心室射血分数是指左心室每搏量占舒张末容量的比率,反映左室心排效率,是目前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值50~75%

二、填空题

1、 心输出量是指__x__。

2、 等容收缩期在心动周期中指的是______。

3、 彩色多普勒原理中,彩色编码以红蓝两色表示血流方向,一般规定为_色朝向探头,_色背离探头,五彩镶嵌颜色提示为_流。

4、 超声诊断中左室壁常运用__节段划分。

5、 二维超声诊断冠心病的重要依据是______。

6、 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并发症有__、__、__、__、__。

7、 大约90%的心脏粘液瘤发生在__,有窄蒂,多位于__。

8、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最常受累的两个瓣膜是__和__。

9、 二尖瓣狭窄M型超声心动图特征性改变为EF斜率降低,呈__改变。

10. 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表现为室间隔呈显著非对称性肥厚,室间隔与左室后壁的厚径比值>__。

1 / 5

11.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分型有__、__、__、__。 12. 室间隔缺损最多见的部位为__。

13. 心内膜垫缺损分为部分型和完全型,其中部分型的病理改变为__型房间隔缺损伴__。

14. 目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有__、__、__。

15. 心包填塞超声征象:心包积液可少中量,也可大量,右房及右室壁出现__。

三、单选题

1、下述指数哪项不反映左心泵功能:

A.心输出量(CO) B.射血分数(EF) C.心室容积 D.室壁收缩期增厚率 E.每搏量(SV)

2、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不分布哪段室壁:

A.下壁心尖段 B.前室间隔中段 C.前壁中段 D. 后壁基底段 E. 侧壁心尖段

3、左心室与右心室在解剖上的主要区别是:

A.右心室是心脏最靠后的部分 B.左心室是心脏最居于前面的部分

C.右心室有节制索 D.左心室在右心室的左前方 E.左心室才有乳头肌

4、对半月瓣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半月瓣是房室间的瓣膜 B.肺动脉瓣是半月瓣 C.主动脉瓣是半月瓣 D.静脉瓣不是半月瓣的一种 E.半月瓣是心与大血管间的瓣膜

5、单纯肺动脉瓣狭窄的超声诊断哪一项是错误的:

A.二维超声示肺动脉瓣增厚 B.肺动脉瓣增厚开放受限呈穹窿状

C.二维超声示右室壁肥厚 D.频谱多普勒示收缩期肺动脉血流速度异常增高 E.二维超声示左心室肥厚

6、动脉导管未闭典型的分流频谱为: A.单纯收缩期分流频谱

B.单纯舒张期分流频谱

C.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期连续频谱

D.收缩期正向、舒张期负向分流频谱

E.舒张期正向、收缩期负向分流频谱

7、下列哪项不是冠心病的超声表现?

A、室壁瘤

B、肺动脉明显增宽

C、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D、心室内可见附壁血栓

E、心腔扩大、心尖圆钝

8、患者56岁,男性。急性心肌梗死后三天突发心力衰竭,胸骨左缘4-5肋间出现Ⅲ级以上粗糙收缩期杂音,伴收缩期震颤。心尖四腔图彩色多普勒显示高速血流自左室穿过室间隔射向右室,最可能的诊断是:

A.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B.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C.主动瓣狭窄 D.室间隔穿孔 E.二尖瓣关闭不全

9、以下哪项不符合扩张型心肌病表现:

A.左室明显扩大

B.二尖瓣活动幅度增大

C.左室收缩功能指标EF%减低 D.左室壁普遍运动减低

E.各瓣口血流速度减慢

10、测量二尖瓣口面积的切面为:

A.左心长轴切面

B.心底短轴切面

2 / 5

C.心室短轴二尖瓣鱼口水平切面

D.心室短轴腱索水平切面

E.心室四腔切面

11、关于房间隔,以下哪项不对:

A.是左右心房之间的薄层纤维隔膜

B.其中部浅的凹陷称卵圆窝

C.胎儿期卵圆孔开放

D.若成人卵圆孔未能闭合称为房间隔缺损

E.以继发孔房缺最为多见

12、以下何者不支持法乐氏四联症诊断:

A.紫绀

B.杵状指

C.P2亢进 D.胸骨左缘收缩期杂音

E.蹲踞现象

13、不会出现肺动脉高压的心脏病是: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肺动脉狭窄

E.二尖瓣狭窄

14、心包积液超声半定量检查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大量积液时心脏四周包绕暗区,心脏可在心包腔内呈钟摆样运动 B.心包粘连时心包积液量最大

C.心包无回声区宽度32cm,积液量1000ml以上

D.左室后壁后方心包腔无回声区<1cm,积液量<100ml E.慢性心包积液,心包腔内可出现纤维条状回声,甚或网隔样回声将积液分隔、包裹

15、以下何者为负荷超声心动图适应征:

A.经常规超声心动图检出有节段性室壁运动障碍者

B.急性心肌梗塞

C.心脏扩大并心功能不全

D.伴有明显高血压者

E.常规UCG正常或可疑,而有心绞痛临床症状者

16、超声心动图在急诊中可用以以下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除外的是:

A.大量心包积液、心包填塞

B.心肌梗死并发症的诊断

C.心律失常

D.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E.感染性心内膜炎

四、是非题

1、半月瓣是心与大血管间的瓣膜,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均为半月瓣。

2、正常主动脉瓣口血流的从心尖五腔图检查为负向的多普勒频谱,呈窄带脉冲波形,收缩期、舒张期均出现。

3、二尖瓣频谱A峰对应时相为心室收缩期。

4、临床常用E峰流速,A峰流速,E/A比值及IVRT(等容舒张期)反映左心整体舒张功能

5、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是冠状动脉造影。

3 / 5

6、左冠状动脉的分支有前降支、后降支和回旋支。

7、动脉导管位于头臂干与上腔静脉之间。

8、主动脉瓣狭窄最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是左室压力超负荷。

9、在左心长轴切面可以显示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和主动脉,无法显示右心房。

10、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最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是左室容量超负荷。

11、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超声特征是房间隔下段及室间隔上段连续中断,十字交叉消失,

左右房室瓣共瓣形成,房室共瓣可见返流,肺动脉压一般不增高。

12、右心超声声学造影是从末梢静脉注入造影剂,只能用微气泡小于10μm的造影剂。

13、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二尖瓣前叶可有收缩期向前运动。

14、有关心脏肿瘤的描述,心脏内有蒂,活动度大的肿瘤就一定是黏液瘤。

五、简答题

1、

1、扩张型心肌病的超声表现和诊断要点

1.全心增大,以左室呈球型扩张为特征。

2.左室壁普遍性运动减低、收缩期增厚率下降,室壁厚度相对变薄。

3.二尖瓣活动幅度减低,M型超声呈现大心腔小瓣口改变。可见多瓣膜返流,以二尖瓣返流明显。

4.左室收缩功能减低:EF FS 减低。

5.常见并发症:心尖部附壁血栓、心包积液。

2、简述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超声征象及心肌梗死的主要并发症 超声心动图征像:

心肌缺血:缺血部位心肌局部室壁运动幅度减低,收缩期增厚率减低。多数冠心病患者静息状态无心肌缺血表现,需通过负荷超声心动图诱发心肌缺血,提高冠心病的诊断。

心肌梗死:梗死部位心肌变薄、回声增强,室壁运动幅度及收缩期增厚率消失,甚或向外膨出形成室壁瘤。

主要并发症:心肌梗死时可发生乳头肌功能不全或断裂、室壁破裂、室间隔穿孔、室壁瘤形成及左室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

3、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超声表现 二尖瓣狭窄超声诊断

M型超声:二尖瓣舒张期曲线呈城墙改变,开放幅度减低,后瓣与前叶交界粘连,与前叶呈同向运动。

二维超声:前后叶回声增强增厚,以瓣尖明显,舒张期开放受限,前叶呈气球样改变,瓣叶交界粘连呈鱼口样改变,面积法可测量瓣口面积,瓣下腱索也可增厚粘连。左房右室增大,左房顶部或侧壁可有附壁血栓,但左心耳的血栓需食道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舒张期二尖瓣口血流流速快呈高速彩色射流;连续多普勒于瓣口测得舒张期高速频谱,定量测得跨瓣流速和压差。

4 / 5

4、室间隔缺损的超声表现及分型 室间隔缺损的超声征象

直接征象:二维超声显示相应部位的室间隔回声中断,断端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见收缩期左向右彩色过隔分流,多普勒测得收缩期高速血流频谱 间接征象:左房左室增大,肺动脉增宽

室间隔缺损分型

1. 膜部室缺: 单纯膜部、膜周型(嵴下型) ; 2. 圆锥漏斗部:干下型、嵴上型、 嵴内型;3.小梁肌部。

5、心包积液的超声表现及超声心动图在心包积液诊断中的作用 心包积液超声征象:

1.心包腔内出现包绕心脏无回声暗区,少量积液时仅见于心脏后方,大量积液时心脏可在心包腔内呈钟摆样运动。

2.心包腔内积血积浓时,可产生颗粒状回声,密度略大于心肌回声。

3.慢性心包积液,心包腔内可出现纤维条状回声,甚或网隔样回声将积液分隔、包裹。 超声心动图诊断心包积液中作用:

1. 是检测心包积液最可靠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2. 指导心包积液穿刺术,确定穿刺途径及进针深度,避免误入心腔,大大提高安全性。

3. 是心包积液随访的首选方法。 4. 可及时准确诊断心包填塞征象。

6、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表现

1.左室壁非对称性显著肥厚,室间隔呈纺锤样肥厚,以中部增厚最明显,IVS/LVPW(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比大于1 .5 :1,若室间隔基底部肥厚则引起左室流出道狭窄。

2.肥厚心肌回声粗糙紊乱,增厚率及运动幅度明显减低。

3.左室流出道梗阻: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出现前向运动(SAM征),彩色多普勒显示收缩期左室流出道呈花色变细射流,收缩期左室流出道湍流频谱流速增快,形态呈匕首状。

7、法乐氏四联症的超声表现

1.右室流出道狭窄(狭窄可为漏斗部、肺动脉瓣环和瓣膜、主肺动脉、肺动脉分支等一个或多个水平),彩色多普勒显示右室流出道或肺动脉收缩期高速血流。

2.室间隔缺损(通常较大,多位于膜周部主动脉瓣下),彩色多普勒显示室间隔缺损见双向分流。

3.主动脉骑跨和右室肥厚 。

8、左房粘液瘤的超声表现

1. 左房内回声均匀椭圆形光团,基底有蒂附着于卵圆窝部,柔软活动度大,形态可变,收缩期位于左房呈圆形,舒张期移向二尖瓣口呈椭圆形。

2.当黏液瘤阻塞二尖瓣口引起二尖瓣血流梗阻,左房排空减少时,左房可增大。 3.二尖瓣口血流梗阻时,舒张期血流束变细,流速增快。

心动过速临床医学论文范文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收治的48例有高危倾向的孕妇进行胎儿超声心动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孕妇年龄24~42岁, 平均 (29.2±2.3) 岁, 其中初产妇33例, 经产妇15例;胎儿孕周为17~36周, 平均 (26.4±1.3) 周, 所有孕妇均有高危妊娠史。8例为高龄妊娠, 19例有妊娠期间用过抗生素或致畸药物史, 9例有流产病史, 6例有先天性心脏病史, 6例B超检查为可疑胎儿畸形。

1.2 检查方法

采用GE-Vivid 7型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2.5~5.5MHz, 孕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 确定胎儿的胎位, 常规测量胎儿双顶径、胸围、腹围、胎盘及羊水情况, 根据胎位以胎儿心尖四腔心切面观察胎儿心脏结构、形态, 观察心脏的位置、大小、功能、胎心音、心率是否正常, 明确心房、心室、房室间隔、左右房室瓣膜以及肺静脉与左房的连接关系及心腔比例, 并测量心脏轴, 确定大动脉排列及发育, 对主动脉弓及动脉导管弓矢状切面等扫查有无血流异常;测量各腔室、卵圆孔直径, 主、肺动脉内径, 室间隔及左室壁厚度及房室瓣膜情况瓣叶是否活动自如[2], 左右流出道切面是否呈十字交叉等情况, 并测量心室腔收缩期、舒张期内径, 计算射血分数来评价胎儿心脏的收缩功能, 进行图象采集, 检查时间在10~15min以内。

2 结果

本组资料中共检出心脏异常39例, 检出率为81.3%, 均在孕24周后诊断出。其中室间隔缺损11例, 法络四联症8例, 心内膜垫缺损3例, 心肌肥厚5例, 肺动脉狭窄2例, 心脏粘液瘤4例, 心脏缩小2例, 心包积液4例。孕妇均终止妊娠, 检查与产前检查相符。

3 讨论

随着生活紧张、工作压力的增大和各种致畸射线、药物的增多,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作也不断呈升高趋势。已成为引起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 早期发现和处理对减少胎儿死亡率, 提高生命质量和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提高, 超声心动检查已成为早期发现和排除心血管畸形的重要方法, 它可对胎儿的心脏形态、结构做出准确的产前诊断。

由于胎儿心脏在12~17周发育完全。孕早期胎儿心脏发育缓慢, 检查时不易查出。因此, 18~28周是检查的最佳时机, 此时心脏结构以发育完善, 胎儿活动度大, 可以较清楚地显示胎儿心脏及大血管结构, 获得满意的图像和测量数据[3]。如母体接触某些致畸因素或有先心病史, 使胎儿早期发育迟缓胎儿心律失常, 羊水过多或过少, 严重心脏畸形者在16周前即可发现并给予处理。

超声心动对产前检查先天性心脏病有较高的检出率, 但受妊娠妇女体型、胎儿体位以及一些主观因素影响, 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孕早期由于胎儿心脏发育不全, 心腔结构较小, 检查时不易查出;孕晚期胎儿位置相对固定, 胎儿活动度小, 胎儿体位多余枕前位居多, 超声回声声束受胎儿脊柱及骨骼的影响[4], 使检出率降低;胎儿血管血液流速受胎儿自身和母体的影响, 增加了胎儿误诊、漏诊率的发生。因此, 在进行检查时应熟练掌握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 特别是复杂性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超声诊断知识和技术, 对有疑问胎儿应进行反复、细致的检查, 以免出现漏诊。

总之, 超声心动作为具有无创、对患者影响小、准确率高等优点在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方面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对临床正确施治有一定引导作用, 可有效降低胎儿缺陷率和死亡率, 提高生命质量和优生优育率, 可作为临床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在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8例有高危倾向的孕妇进行胎儿超声心动检查, 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出心脏异常39例, 检出率为81.3%, 均在孕24周后诊断出。其中室间隔缺损11例, 法络四联症8例, 心内膜垫缺损3例, 心肌肥厚5例, 肺动脉狭窄2例, 心脏粘液瘤4例, 心脏缩小2例, 心包积液4例。孕妇均终止妊娠, 检查与产前检查相符。结论 超声心动在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方面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可作为临床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超声心动,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价值探讨

参考文献

[1] 王瑜, 黄燕玲, 张环.产前系统筛查联合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心脏疾病的诊断价值[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0, 12:76~78.

[2] 王瓅, 李常清, 李霞.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先心病在高危妊娠产前筛查中的意义[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0, 4:87~88.

[3] 朱若燕, 李丽蟾, 陈瑞玉, 等.胎儿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准确行评价[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9, 37 (4) :357~358.

上一篇:细节护理儿科护理论文范文下一篇:语文写作笔记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