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范文

2023-09-21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范文第1篇

学时:3

实验类别:选开

实验性质:示范性设计性研究性

一教学要求:

1. 以实验授课技能作为重点,培养师范生演示实验教学技能

2. 培养师范生用化学实验引导中学生形成化学基本概念的能力

3. 培养师范生用实验方法引导元素化合物性质教学的能力

二教案选题:

1.基本技能教学内容:

① 启普发生器检漏方法及原理

② 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方法及原理

③ 制备氧气检漏方法及原理

④ 固体药品的取用及加热方法

⑤“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的安装操作方法

⑥ 钠的取用及保存方法

⑦ 滴瓶构造及使用方法

2.基本概念及元素化合物性质教学内容:

① 置换反应,原子团

⑤ 氧化还原反应。(初中化学内容) 分解反应,化合反应 催化剂,催化作用 钠的物理性质

⑥ 钠与水的反应

⑦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1%﹑5%﹑15%)

三要求

1.两人一组备课(以实验组两人组合为准)

2. 教案选题

在基本技能教学内容和基本概念及元素化合物性质教学内容中各选一组选题设计成两个独立综合式教案片段。

3.每个组派一人将两个独立教案片段用10分钟通过演示实验方法讲述

4.组长负责每个组教学顺序安排及每个组教学效果评价汇总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范文第2篇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高一学生在新课改下初、高中化学衔接中可能出现的学习问题,结合学科特点,作者就化学教师如何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着重从学习方法指导、非智力因素、学习心理辅导方面做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化学教学;衔接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7.017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初中生进入高中化学学习后,面对学习内容的增多、学习难度的加深、学习方式的改变,部分学生学习化学时非常困惑;且由于学科种类增多、学业负担的增重及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个性意志薄弱等原因,极易导致化学学习的两极分化或化学学业不良学生的增多。因此,针对以上问题,结合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科学方法作为科学素养的核心之一,愈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所应掌握的具体科学方法,如“在化学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必修模块1、2中也详细指出“认识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等。

虽然,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学生的心智水平和思维能力获得了很大发展,已具有较强的分析与综合能力;但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后,一些学生由于固守于初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和以往的不良学习习惯,使得已具进步的认知能力在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方面未得以体现。如:凭借初中阶段的学习经验,一部分学生认为“化学上课时听不听无所谓,只要课后多花点功夫就行了”、“预习在化学学习中不重要”、“考试前认真看书就能考出不错的成绩”、“化学学习只要多背、多做题就可以”、“做化学实验就是看着玩、做着玩”等,这些观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高中化学学习的效果和认知水平、认知能力的提高,也影响教师化学教学的正常开展。因此,高中化学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有必要提前了解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目标分析、学习化学的意义讨论、个别谈话等途径,让学生重新认识化学、了解化学,转变原有不良的化学学习观点,促进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孔子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教”。可见,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而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成为必需。因此,高中学习初始阶段,在强调学习方法掌握、学习方式转变的新课程理念下,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学习特点、独特的科学学习方法。如: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带着问题上课认真听讲,有重点地做好笔记,注意力集中在思考、理解层次,而不是忙于将教师讲解的化学知识不分主次地抄记下来;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的方法进行系统地复习整理元素化合物知识,而不是零碎地死记硬背;指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类推等方法解决新问题;指导学生明确实验观察的目的和任务,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认真分析、概括,得出一般规律,而不仅是停留在观看实验现象上等。这些操作性的具体学习方法为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提供了落脚点,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注重学习方式转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方式转变是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普通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1(苏教版)创设了一系列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情景。如教材以“物质的分类”、“溶液与胶体性质的比较”、“铜、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等大量内容为载体,多次出现“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观察与思考”、“调查研究”等科学探究活动,目的在于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在“做”中去主动学习科学,认识、弥补自身不足。

在科学探究教学活动中,笔者认为“艺术、恰当的提问”是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方式。“善教者必善问”,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提问是发扬学生主动精神和创造才能的极好途径。开放性、生动有趣、环环相扣、逐步推进的提问,不但是探究活动的主要线索,也促使学生在准备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维、深入地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也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展示和发展个性的机会。当然提问的形式可以多样性,如师问生、生问师、生问生,也可是个体问群体,群体问个体。但在具体教学中,应避免提出诸如“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或“看到……了没有”、“得出……结论了没有”等无思维价值的问题,这些无实质内容的提问不但直接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也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学生合作能力、与人交往能力、自我设计能力培养也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在社会建构中,认知冲突由学习主体与他人的观点不同引发,由于每个学习者对问题认识的深度与广度不同,因此对同一问题的认识往往会因人而异,有的较全面、有的较片面、有的则完全错误。因此,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通过学习中的合作与讨论能使学生超越自己的认识,看到与自己不同的理解,从不同方面更加丰富的了解与认识事物;在教学中应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与讨论,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充分交换对同一事物或观念的不同看法。事实研究表明,当学生发现他人观点与自己不同,且比自己的观念更合适解决问题时,较易对自己的观念提出怀疑,产生认知冲突与求知心理;而丹瑟里恩(Danserean,1993)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到的知识比单独学习时多得多,且合作学习有助于克服错误观念。

交流、讨论时,教师要有计划性、灵活性。当学生的发言明显出错时,教师要及时纠正,避免讨论引入歧途;当学生对非重点问题无休辩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及时给出正确的见解;当讨论出现冷场时,教师要提出启发性、引导性问题;当少数学生置之度外时,教师可指定他们回答相关简单问题或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促使其参与讨论。

小组讨论时分组要合适,成员分组、成员人数确定要以小组讨论能顺利进行、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为目标。小组讨论期间教师要巡视,及时了解动态、引导思维、解答疑难问题。讨论结束后,为避免学生的认识杂乱无章教师要及时做总结或综述,便于学生形成清晰、正确的科学结论。

三、注重非智力因素培养,加强学习心理辅导

提高化学学习能力也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心理过程,在新课程的化学教学中,需要学生交流、合作,善于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但由于语言表达、思维不活跃、学习基础差等原因,一些学生对新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恐惧与自卑感,从而心理上拒绝参与探究和合作学习,在学习上产生恶性循环。因此有必要采取适当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措施,加强学习心理辅导,让学生克服化学学习中的心理障碍。

1. 利用最近发展区原理体验成功感,激发学习兴趣

课程改革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充分发挥。但由于受升学压力、社会誉论压力等因素影响,学生的主体性在初中阶段可能还未得以真实体现,仍处于相对被动学习的局面,思想上仍习惯于接受式学习,以致只要一涉及“开放式话题”,部分学生即出现无所适从的茫然神情。因此,在高中化学学习前期,有必要采取积极措施,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已有研究表明,注重最近发展区原理的应用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即在学生已有知识与能力水平的基础上,设计超出其已有水平但能通过自身努力解决的问题。如:如何证明钠与水反应后生成的产物?在已有“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点燃氢气的特征爆鸣声”、“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守恒”等知识基础上,学生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证明应能解决此问题;又如学习原子结构时“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思考与讨论”等。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当一些学生发现自己能够解决这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时显得尤为兴奋,并且这种高涨的情绪也传递给其他学习相对被动的学生,如果在适当时机再给予鼓励与表扬,更能激起学生之间相互竞争的心理,形成双赢效果。

2. 利用理论联系实际引发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随着社会活动的增多与思维能力的提高,高中学生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常见问题,加强化学与生活和科技的联系,不仅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也能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新课改下普通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1(苏教版)重视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几乎每一专题的知识内容都体现出“来源于日常生活、生产,回归服务于日常生活、生产”的特点,如“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同时配以学生熟悉的大量日常生活、生产彩色图片,学生感兴趣的“化学史话”,学生好奇的“资料卡”等,力求反映化学的科学发展史与现代研究的最新成果,将学生引入化学的知识海洋世界,如“胶体的应用”、“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同位素的应用”、“夸克的发现”、“氯的发现”、“生物炼铜”“水泥和水泥的标号”、“分子筛”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挖掘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一些化学现象和事实,为学生创造一种熟悉、奇妙的学习情景,并同时利用实验、模型、标本、实物、影像等一切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情况下,也有利于引导学生产生新的动力,促进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3. 利用评价培养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对学习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自我期待适合度受到外部评价的影响,所以评价影响的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价具体涉及作业中评价,课堂中评价、测验中评价、探究活动中评价、课后表现评价等。新学习方式下的评价应侧重于对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心理的激励,其中表扬是最为简单、有效的激励方式;试卷测量是学习评价中较为重要的内容,不仅要通过客观的量化让学生公正地评价自己学习的效果,也要通过定性的主观题让学生在心理上获得一种良好的肯定暗示,通过测试的合适难度和梯度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和距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达到激励和诊治的目的。

此外,还要考虑如何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自我激励,引导对学习失败进行正确的自我归因,指导学生学会怎样增强学习毅力、培养学习意志,如何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如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如何克服学习中出现的生理疲劳、兴趣减退等方法,这些都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王祖浩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范文第3篇

一、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兴趣的培养不仅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而且也能促进智能的发展,以提高学习质量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现代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在观察活动开始时,往往带有一种极强的诱惑感和好奇心,喜新奇,好热闹,而这种好奇心正是兴趣爱好的原动力。但仅凭好奇心是不够的,是无法观察好物理实验活动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抓住学生“好奇心”这种心理特征,变好奇心为观察兴趣,进而转化为求知欲望。”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积极自觉的观察,才能使他们获取正确的信息,发展思维,获得知识,掌握技能,进而认识物理的自然变化规律。可以给学生讲中外科学家的故事,介绍自然界中的各种奇异现象,做有趣的科学实验等。例如在学生刚接触实验课时,可以给学生介绍:从苹果落地的启示中,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从水壶中的水蒸气不停地冲击水壶盖的观察中,瓦特发明了蒸气机等。科学家们正是从这些最简单最微不足道的物理现象的观察中,作出了震撼世界的发明和创造的。由此大大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使学生更加明确观察的重要性。

二、对学生提出观察要求

观察力的生命在于真实,实事求是既是观察的基础又是观察的重要品质和方法,也是未来科学工作者的基本态度。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坚持实事求是地尊重客观事实,如实地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甚至是一个数据、一个标点符号。做到严格地把实验事实和自己对事实的解释区别开来。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仅是提高物理实验质量的要求,也是增强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观察的认真、细致、深入是观察能力的重要品质之一,也是科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和要求。许多自然现象和实验中的物理现象,很多时候是稍纵即逝的,只有认真、细致的观察才能随时捕捉住其本质,只有深入观察才能发现细微的变化和隐蔽的特征。在实验观察中要提倡眼脑并用,即把观察和思维紧密结合起来。观察是一种理性知识参与下的知觉,而且能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发现新的问题促进进一步的观察和对观察材料的思维加工,辨别本质现象和非本质现象,去伪存真,得出正确的观察结果。例如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同样是用凸透镜来成像,为何物距的变化会使到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正立、倒立,有放大、缩小,而且还有虚像、实像之分呢?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不能单凭观察就能顺利解决的,它更需要观察者联系观察到的现象动脑思考和列表归纳才能准确回答。所以在观察之前就必须对学生提出:

1、找出凸透镜的焦距。

2、把物体放在焦距以内(即物距在焦距以内),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3、把物体放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观察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4、把物体放在2 倍焦距以外,观察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5、分组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就减少了很多盲目性,很自然的按照观察要求发现实验中的很多细节,而且大大提高了观察的趣味性。

三、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是提高其能力的重要手段。

学习能力是多方面的,但观察能力的高低反映出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的水平。我们知道学习各种文科知识需要观察:社会现象、自然规律等;学习理科知识更需要细致的观察:自然现象、实验、生活生产、做习题等,离开观察要想学好科学知识是决不可能的;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观察兴趣,对学生提出观察要求以及明确观察目标外,教师还必须教给学生进行观察的具体方法。 观察的种类很多,但最常用的有系统观察法,例如:在研究决定导体的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就是系统观察法。第一步,固定导体的长度、截面积、温度,定性观察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第二步,固定导体的材料、截面积、温度,定量性观察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第三步固定导体的材料、长度、温度,定性观察电阻与导体截面积的关系;第四步固定导体的材料、长度、截面积,定性观察电阻与导体温度的关系;总结以上得到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此外还有对比观察法,例如:在讲述同一类物理量时经常用到该方法。电流看不见、摸不着,不好讲述,但我们可以与水流、车流、人流相对比,学生易于接受。当然,若利用计算机模拟电流的产生机制,再让学生对比观察效果会更好观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在实验中,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观察实验的积极性,包括那些细小的和稍纵即逝的变化,及时的将它们记录下来,分清主次。为达此目的,就要加强和补充课堂演示实验,最好是增加学生实验,让学生从实验观察、实验操作等不同角度去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共同现象和不同现象,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除要示范操作外,还应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得出实验结论,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如: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实验:让学生观察平行光线射入凸透镜出现的现象;再让学生观察平行光线射人凹透镜后出现的现象。学生观察到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聚在主轴的焦点上,平行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向外散开。通过两个实验的观察,学生自己就能得出结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带眼镜的学生明白了为什么近视镜的镜片中间厚外圈薄为凸透镜,而老花镜是外圈厚中间薄为凹透镜的道理。又如摩擦力实验: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滑到铺有毛巾的平面上,观察小车前进的距离。再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滑到铺有棉布的平面上,观察小车前进的距离有何变化。最后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滑到平滑木板的平面上,观察小车前进的距离有何变化。以上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长。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任何力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牛顿第一定律)。”这些实验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亲自感受得出正确结论的喜悦。 物理学科研究的是力、热、声、光、电。实验中的现象可能有发光、放热及放电等现象。不同的现象对人们感觉器官的刺激不同。如果学生没有科学的观察方法,即使实验再成功,也会有一些现象被掩盖或被忽视,而这些现象又往往反应了实验的本质。例如:水的沸腾实验,学生只注意到翻滚的气泡和腾升的蒸气,而忽视了气泡产生和变化的过程。实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从试管底部观察出现的气泡,接着观察气泡上升的过程,再观察气泡升出水面后的现象,最后观察试管内和试管口(“白烟”水蒸气凝成的小水珠)。又如:碘升华的实验,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被吸引到冉冉生起的紫色蒸气和重新凝结的闪亮的晶体上,而忽略了固体碘没有经过熔化就直接气化的现象,这正是“升华”的所在。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必须加强观察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四、根据不同层次的心理水平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分析是思维的必然。观察能力的培养要考虑学生不同层次的心理水平。第一种观察水平的特点是:观察不全面,对物理实验现象只停留在“好看”和“稀奇”上,注重明显的感官刺激,对现象本质的分析很不完全,概括抽象的程度也很低,学生只能看到实验现象中的个别的、非本质的成分。如:电磁感应实验,学生观察到以下情况:在上为N极下为S极两个磁极的磁场中导体不动,电流表的指针不发生偏转,表明导体中没有电流;让导体在磁场中向前或向后做切割磁力线运动,电流表的指针就发生偏转,表明导体中有了电流;让导体在磁场中向下或向上运动,不切割磁力线,电流表的指针不动,表明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实验,学生得出结论:“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力线的运动时,有电流产生。”实验时,学生非常好奇,只注意了电流的变化,对为什么有电流产生?产生感应电流方向又有什么规律等问题,却很少去寻根问底,探究其原因。但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这种好奇性是培养他们学好物理的钥匙,要进一步激励学生继续观察分析: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方向与导体方向或磁场方向的关系。1.保持磁力线方向不变,改变导体做切割磁力线运动的方向,则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也会发生改变。2.再保持切割磁力线运动的方向不变,把两个磁极对调,使磁力线方向改变,则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也会发生改变。观察后,学生进一步得出结论,感应电流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有关。第二种观察水平的特点是:能够基本完整地观察,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这是学生观察水平的一次飞跃。最后,教师归纳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可用右手定则来判定。这种观察不但全面细致,而且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自觉的去探究原因,这是为创造性思维做准备的观察,它能够引导对实验现象上升为科学的理性总结。教师要不断地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低级向高级发展,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这样,对学生的智力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也能有很大的提高,使实验教学起到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的作用。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范文第4篇

2新课程标准下开展化学探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的多种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本文就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基本环节,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原则,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应注意的问题。结合活动实例分析予以阐明、借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科学探究,环节,原则,注意的问题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量反复操练的教学方式,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体验的学习方式。在《化学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不仅作为重要的课程理念加以强调,作为教学建设加以提出,而且被列入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作为必须实施的内容要求,本文就探究式学习活动的理论依据、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基本环节,及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等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作初步的探讨,借以抛砖引玉。

一、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在研究青少年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主张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学要建构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在内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成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积极主动建构者、探索创新者、情感发展的体验者。建构主义要求学生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并在三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一要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自主参与建构知识的意义;二要在建构意义过程中主动去搜集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论证;三要把当前学习内容和反映事物尽量与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

2、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语言信息的被动授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积极参与者、探究者。”

3、杜威等人的教育思想

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的主张。他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记忆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也是一种过程和方法,他主张

教学应遵循以下步骤:设置疑难情境、确定问题、提出假设、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实施等。仔细分析这种教学模式它与今天所说的科学探究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种蕴涵探究的学习活动模式。20世纪中叶,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施瓦布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他主张不能把科学知识当作绝对的真理教给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展开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的提出,对当时的科学教育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经过几十年的不断研究和改进,如今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已成为美国科学教育中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学习方式。

二、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基本环节

探究式学习是指由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答案的学习活动形式,它是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为前提,给学生提供观察、调查、假设、实验、表达、质疑、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其实质就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科学探索过程,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化学探究式学习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六个基本环节:

(一)提出问题:在特定的情境中如观察、实验、阅读等情境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二)猜想与假设:在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尝试对问题可能的答案,做出符合逻辑的猜想和假设。

(三)收集证据: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如实验、观察、调查、查阅文献、上网等收集有价值的证据。

(四)解释:对所收集的事实和证据进行筛选、归类、设计和列表分析等综合处理,并运用已有知识,对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

(五)评估:检查和思考探究计划的严密性,证据收集的周密性,以及解释的科学性,并对结论的可靠性作出合理的评价。

(六)交流与推广:用语言、文字、模型等表达探究过程和结果,要能够解释探究计划以及自己在探究过程中形成的见解,并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对不同的意见进行讨论,最后,将结论运用到不同的情境中。

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有的探究性活动包括以上的六个步骤,有的可能会有更多的环节,如在交流了探究结果后,又发现了新的证据,这时还需补充或重新解释等,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只由上述某些步骤组成。

三、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原则

1、兴趣性原则

兴趣是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实验证明,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时,学生就会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活动。《化学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尤为重要。因此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应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呢?教学心理学认为:决定学习兴趣的内在机制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所从事的学习价值有多大,二是学习活动中成功的把握有多大。如在让学生探究铁的锈蚀和防护前,教师通过播放铁生锈而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的录像,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发生在身边的铁生锈的事实和已知的防护知识,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实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

2、问题性原则

科学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探究,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端。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过程首先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因此,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关键在于“问题情境”的设计,问题情境的设计不仅包括问题本身的设计,还包括问题的引入方式,利用方式,预计的解决方式,连锁引发新问题的方式等,问题引入的方式很多,如可采用实验引入,通过日常生活观念与科学观念的矛盾引入,也可采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入新问题,也可利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素材创设问题引入等。如在Na2O2性质的探究学习活动,可通过“滴水生火”,“吹气生火”,两个趣味实验创设问题情境,这样由趣生疑,由疑引探,最后获得知识。

3、过程性原则

探究性学习不是通过学生事先得到问题的结论,再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加以验证。而是让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探究活动如实验观察、调查、制作、查阅资料等,亲自得出结论,使学生主动参与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各种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形式,因此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既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的设计。如氯水漂白作用的探究,可设计成如下的探究过程:红墨水中滴入氯水,红墨水褪色:(1)提出问题:红墨水褪色为什么褪色,是氯水中哪些成份起作用了?(2)猜想与假设:①可能是氯水中的HCl;②可能是Cl2;③可能是ClO-;④可能是HClO;(3)设计实验:①将HCl溶液滴入红墨水中;②将干燥的氯气通入放盛有干燥布条的集气瓶中;③将Ca(ClO2)溶液滴入红墨水中;④在次氯酸钙溶液中滴入少量HCl溶液,再滴入红墨水;(4)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活动、观察、记录、实验现象;(5)分析得出结论:在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成份为HClO、ClO-。学生通过体验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获得了新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同时体会了一定的成就感。

4、量力性原则

探究性学习活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探究活动难点的突破应是学生的最近发

展区,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探究目标过于容易,失去探究的魅力,会使学生形成一种不愿深入思考、不会从复杂的联系中思考问题的不良思维习惯;探究的要求过高,学生会失去探究兴趣和学习信心。探究性学习活动要应用的知识技能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密切联系、探究性学习活动既要一定的思维容量和思维强度,又应是经过学生努力能够达到的,正如《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持续进步的过程,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教师要在这一基础上,制订高中阶段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案,并认真加以实施。”另外,还要关注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无论是观察、测量、调查、实验,还是交流,提出假设,建立模型等都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如果没有一定的外部条件支持,探究方案将难以实行。因此在活动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校、社区的条件,包括探究所需的物质条件,如仪器设施,教学工具,实验经验,活动空间,学校管理水平,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等等,使探究式学习活动方案能成功实施。

5、合作性原则

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是从各自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的,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事物,建构知识的。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对问题答案的假设,探究活动方案,收集信息的方法、角度、活动的体会和感受,结果都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学习活动的设计时,应注意组织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学习者群体的合作交流,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共享思维的成果,使个人的理解和认识更加丰富,全面、准确。同学的合作、交流和讨论可以最有效地发挥科学探究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得到更大程度的进步,组织学生相互交流与讨论,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用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学生在发展自己的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成果和方法,交流探究性体验和感想,倾听他人探究经验的过程中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从不同角度改进自己的经验和认识,丰富自己的探究成果。

四、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科学方法是人们探索解决问题,发展科学体系的有力手段和工具。教育家施瓦布曾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过程中去更好呢?”科学探究活动是进行科学方法最好、最有效的载体。因此在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不同阶段要及时地渗透不同的科学方法的教育,在问题阶段渗透观察、记录现象,发现问题的方法;在假设阶段渗透推理,形成假设的方法,在检验阶段渗透实验设计、观察和实验、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归纳、演泽推理等方法;在结论阶段渗透如何建立、检验和论证结论的方法及表达和交流的方法等。

2、处理好探究性学习和知识技能学习的关系。

探究性学习的实质是用一种符合科学知识产生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的方式来组织和实施学生的学习活动,无论是探究过程还是探究的结果都直接与科学知识、

科学方法联系在一起,因此,强调探究学习不等于降低知识的作用。有人将探究性学习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相比,认为两者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从探究过程看,两者之间确实只有内容和程度的差别,而没有质的不同。但是,如果将这种质的相似性随意推广,认为学生的学习就是科学探究,忽视学生学习上的特点,是错误的。学生的学习的特点之一是需要小结的,在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或合作学习之后,需要把获得的知识,经验方法进行总结,并与原有的知识、经验、方法进行概括与整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以利于在后继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3、强调探究性学习,并不能排斥其他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它与其他的学习方式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学生学习的知识是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学习时间有限的情况下 ,要尽可能地将前人的研究成果变成自己的知识,完全靠探究性学习无法完成,且也没有必要,况且要组织起有效的探究性学习活动,除受教师、学生和教学设施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外,还与所学知识内容有关,有些知识内容,由于各种原因而不易设计或通过探究性学习去获取。但这不意味着间接的知识学习就只有靠消极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应大力倡导、开展探究性学习为主的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范文第5篇

摘 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以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内容,以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作为研究方向,展开分析以及探讨。首先介绍化学课堂评价,其次指出课堂评价存在的不足,最后重点针对不足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有效性评价;课堂教学

一、化学课堂评价概述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中,课堂评价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落实有关化学的核心素养,具体是说教师在课堂上借助特别的工具了解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掌握程度,同时清楚知道自己的教学方式所获得的教学效果及如何改善。

二、目前化学课堂评价中的不足

1.课堂评价基本上以教师为主体

关于课堂评价其有效性的表现是教师借助语言手段或者是非语言手段,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评价,包括他们的学习态度以及课堂行为。在课堂上,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情况直接影响着教师对其的评价结果。目前为止,课堂评价基本上都是围绕老师的主观意识进行的,其中学校领导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老师的评价结果。

2.非言语类的评价比较少

开展课堂评价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激發学生潜力,让其可以更好地进步。在众多的评价方式当中,借助非语言式的评价可以更加直接地提高学生的兴趣。但是在实际的评价中,教师更喜欢采取语言式的评价,如“很好”“非常好”等,这种评价存在于每一个学科之中。但是在化学课程中,会涉及非常多的内容,学习的难度也非常大,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尤其是师生之间的互通性。

3.引入的形成性评价表现不够突出

传统课堂评价更多的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主导进行的终结性评价,虽然现在增加了很多其他的评价方式,包括引入形成性评价,但是其在实际中的效果不明显。现在依然是以学生的成绩当作课堂评价的对象。在课堂认知方面,学生的表现还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自己该如何学习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成绩。此外,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不能够提高形成性评价效果,很难建立方法多样、对过程多加注重的评价机制。

4.评价更加偏重知识内容

课堂上的教学不单单是对知识进行教学,还包括学生的认知、行为以及情感的参与。在如今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课堂评价更多的是对知识内容的评价,关系着学生的升学情况和学习成绩。教师普遍认为在所有的评价中,知识内容的评价是最重要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其认知参与可以更好地体现课堂上的思维能力,能够更加直接地反映课堂中学生的能动性。

三、提高初中化学课堂评价的有效措施

1.结合课堂知识内容进行制订

对于不同的化学内容,中学老师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有效提高课堂评价的效果,一个是语言,一个是方式。课堂评价离不开课堂上的知识内容,课堂生成也同样影响着课堂策略。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要设想到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再结合学生的情况制订相应的评价策略。

2.内化课堂评价

教师在课堂评价方面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他们可以借助课堂评价的手段有效激发学生的潜力,进而提升化学课堂的效率。结合学生各自的特点、各自的思维方式,通过科学评价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可以全身心地展开学习。

3.增设非语言评价

非语言评价,顾名思义就是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通过肢体动作、语调、面部表情等进行评价,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评价的质量,可以直观地展示课堂评价带来的效果,可以从学生对老师的非语言回复看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这样的方式可以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师生双方的进步。

4.提高形成性评价的质量

形成性评价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了解怎样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直接反映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能让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改正。因此,提高形成性评价的质量是必要的。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2739)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范文第6篇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化学知识的主渠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才能促进学生的进步。因此,在化学课堂中教师需要以演示实验为载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讲解和演示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引起学生的积极情感反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

【关键词】主体 演示 平等 主动 情境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增长知识、学习科学、发展能力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传授知识,教导学生的主要阵地,在学生了解自然社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激发学生形成一种自动的积极好学的学习欲望,养成学习的自觉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学生是化学课程的主体,我们既要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课程的依据,又要发挥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下面我就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一些初步做法:

一、以演示实验为载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一些现象明显的化学演示实验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会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兴趣。演示实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新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把讲解和演示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学生对实验原理、操作过程有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然后再指导学生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引导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自我叙述,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释,如果学生感觉有困难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及时的启发和提示,促使学生能够通过演示实验进行自己总结,探索出正确的结论,真正发挥学生自我的主体作用。

例如,在进行“铵离子的检验”时,先由教师进行演示“氯化铵和硫酸铵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的实验,然后由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可以点名让一位同学对实验过程、现象进行叙述,试纸颜色怎样变化,能闻到什么气味,面对其他同学进行分析、解释,从而得出检验铵离子的一般方法,让学生自己总结、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的地位是平等的,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发挥,避免传统式的“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知道学”的传统模式,应努力倡导师生共同探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平等教学气氛。

三、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长期以来一直都是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上课以教材为内容,过分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作用,而对于学生主体作用则发挥得不是特别突出。所以,化学教学表现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运用上,就是教师片面地强调了教学方法的钻研,却忽视了对学生学法的探索,教师课堂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知识讲解占大多数的时间,然后留出一小部分时间进行巩固练习,致使学生学习效果不太明显,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

例如在学习有机化学有关“烃”的知识时,可以从它们的物理性质看到它们的共同点:烃一般是非极性或弱极性的分子。分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因此烃的熔点、沸点比较低,一般难溶于强极性的溶剂水中;烃的衍生物随着官能团极性的增强,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其熔点、沸点都比相对分子质量相当的烃类要高,在认识到“烃”的一般特点之后,再结合具体物质认真区分它们之间的不同,就能增强学习化学知识的有效性和明确的目标性,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性

实验是化学这门自然学科最主要的特征,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也是创设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化学实验由于其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所以实验教学情境被很多的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发展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这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情境教学:美国医学教授因发现有一种物质在人体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因而获得了199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奖,所以这一种物质被称作“生物信使分子”,那么哪位同学能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物质呢?如果学生感觉有困难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继续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置,不断进行启发引导:这种物质还是一种污染大气的无色气体,而且还会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通过问题的不断设置,使问题情境逐步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达到启发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在化学课堂中要以演示实验为载体,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建立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师生共同探讨、学习的平等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法的探索,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而且还要有意识的创设一种有效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进行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达到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田入欣.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化学教学, 2002 .

[2]黄尚毅, 段巨龙. 化学发展的新方向 [ J ] .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9 .

[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M]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

上一篇:清明节散文范文下一篇:法律事务专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