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2023-09-17

软件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2、计算机软件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3、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群项目贯穿设计与实证研究

4、浅谈计算机软件工程化管理分析

5、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软件工程探讨

6、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数据库编程技术分析

7、软件工程方法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应用研究

8、工程认证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实践课程平台研究与建设

9、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的应用研究

10、大数据时代下软件工程关键技术分析

11、理论实践融合教学法在软件工程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

12、谈软件工程中软件测试的重要性及方法

13、数据挖掘技术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探究

14、双高背景下专本通融高端应用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5、软件工程技术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探究

16、大数据背景下的软件工程关键技术分析

17、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过程的应用研究

18、大数据时代下软件工程技术的应用研究

19、计算机软件工程在智能电子设备中的应用研究

20、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中的实践应用

21、试析软件工程技术的未来发展

22、计算机软件工程中数据库编程技术的研究

23、试论软件工程思想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24、课程思政融入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5、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软件工程线上教学中的探索与实施

26、虚拟现实技术在“软件工程”相关课程巾的应用

27、软件工程的现代化开发技术应用分析

28、计算机软件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9、大数据视域下软件工程技术应用的实现路径 

30、软件工程导论教学实践探讨

31、解析大数据时代下软件工程关键技术

32、软件工程在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33、面向新工科的软件工程课程改革与探索

34、软件工程中软件测试的重要意义

35、计算机软件工程中的数据库编程技术

36、软件工程方法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37、专业评估背景下软件工程教学改革探究

38、MOOC背景下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探讨

39、试析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中软件工程的应用

40、试析云计算对软件工程构建系统的影响

41、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与应用分析

42、大数据时代下软件工程技术的应用

43、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创新

44、基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数据库编程技术

45、浅析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46、浅析软件开发技术在软件工程管理中运用

47、探讨人工智能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

48、软件工程管理的运作方法

49、软件工程专业建设与实践探究

软件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5G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发展和人类信息化意识的不断强化,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入,软件行业面临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数据体量激增、开发量级不断迭代增长的新局面。如何通过创新大数据系统中软件工程管理模式及方法,提升软件工程的管理水平,有针对性的优化短板問题,提升行业竞争力,成为软件开发企业的当务之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本文在分析大数据系统中软件工程技术的现状及相关应用后,针对大数据系统中软件工程朝着服务化、开源化和群体性的发展趋势,从大数据系统的项目规划、成本控制、过程管理以及工程集成等方面对大数据系统中软件工程管理模式进行探究,并从工程管理和项目控制两个项目管理领域的主要方面提出分布式软件开发、一体化过程管理的模式,以及人员培训、进度管理和成本控制等管理控制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系统;软件工程;管理模式

1   引言(Introduction)

数字化的广泛应用,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今随着数字化设备的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的大力发展和5G等通讯技术的普及,数据正在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核心资源,依此构建的各类大数据系统也应用而生。软件工程在各类大数据系统中的使用既遇到了一些难题也带来一定的机遇。生产软件的传统模式从正向工程开始,随后维护软件、开展逆向工程和再工程,而大数据系统的生产软件模式将从逆向工程开始。因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软件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源,加上不断开发和应用大型软件的关键技术的突破,挖掘数据软件和集约化生产软件将越来越重要。各大软件生产企业为了保证应用新型软件的效果和安全性,应该加强对软件工程的管理,尤其应该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软件产生的管理环节,对行业之中具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判断行业中虚假,以及与时代发展不符的信息,企业应该对自身和其他公司存在的差异加以分析,尤其可以有针对性的优化短板问题,进而提升行业竞争力。

2  大数据时代软件技术发展概述(An overview of softwa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the era of big data)

2.1   大数据时代

目前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生产生活中出现了大量数字化的信息,这给人们的生活及社会发展带来极大便利。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应用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严重影响,使社会更快速的向科学顶端发展。除此之外,目前广泛应用网络技术,通常会使很多学科间的界限逐渐相似。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大部分信息及类型不同的数据成为主要基础,推动各个行业的管理模式以及生产流程产生极大变化。但在使用信息技术时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将带给企业一定的挑战,同时带来一些发展机遇,尤其是在应用大数据的基础上,人们能够更加便捷的获取各类需要的信息及资源。在企业发展、提升市场中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企业实现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等方面计算机系统也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1]。

2.2   我国软件技术发展现状

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下,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实体企业经济受到一定冲击,发展变得缓慢,传统行业应用信息技术能够进行深刻的变革。目前我国各个行业都认识到了计算机的优势和特点,从而推广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并对其进行创新。企业有效应用软件技术,能够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使人们生活更便捷。目前软件技术朝着大数据及物联网的方向发展。通常这些大数据来自人们日常生活,使用数据处理软件分析并优化用户产生的数据,以此来研究用户实际需求,并且可将企业的洞察力提高。

2.3   软件中的大数据

目前我国各个领域开始研究和应用互联网技术,不同行业都具备自己的数据资源信息库,使得互联网服务过程中产生大量数据和信息。比如软件工程行业能够产生密集式数据和中流式数据,能够在挖掘特征、分析数据、监测状态等服务项目得到良好应用。因为传统软件的设计师及用户对于使用功能方面有着共同的要求,因此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更关注编程准确率以及使用功能的效率性和便捷程度,没有考虑到用户规模以及需求量不断扩大时,访问数据也会变多的情况,如果数据预估值超出测试最大值或最小值,那么就难以保障软件运转情况,使用软件程序周期也会降低[2]。在开发软件工程的过程中应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后,管理者更加重视使用大数据处理技术产生的效果,目的是通过大数据系统中密集式数据和中流式数据,按照相关标准分类整理产生的海量行业数据,并将线上项目的服务效率和水平提高,从而来满足用户使用要求和消费要求,其更重视用户应用体验,结合用户体验后的回馈信息具有针对性的优化和完善软件实用技能,调整用户运用难度和处理数据难度。目前软件工程行业开展的重点工作是怎样打造大数据网络平台,使其变为服务性质较强的运营平台,数据服务平台中将有效分析数据作为一个主要板块,另一个主要板块为实时的、真实的数据信息及价值,软件在开发后应该在短时间满足行业内有效储存、分析、管理和处理大量信息的服务功能要求。

2.4   软件工程的应用

(1)生活中的应用

软件工程这一学科兼具专业性及创新性,能够代表社会发展中的某个领域,达到这样的高度主要是因为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了管理理论。软件工程在实际应用中不是非常难以了解和掌握,所以在生活中也较为常见,尤其现阶段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人们通过手机就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进行购物,在人们购物过程中使用手机扫描条形码和二维码来付款和转账,这样的形式能够避免零钱丢失等问题,并减少旅游中需要携带的物品数量。

(2)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在课程设计方面,教师应基于软件工程角度,有效引导学生,学生可更加系统、全面的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教师在对题目进行选择时,应该遵循课程设计方面的原则,并在这一过程中应该重视以下问题:应该站在专业角度,学习更加专业的内容,在这样的形式下能够使课程设计具备相应含金量,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除此之外,应该保证选择课题具备独立性和完整性,教师可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社会调查,使用所学知识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应该规范和指导整个设计过程,确保设计程序更加详细,在这样的方式下确保软件工程达到预期效果。

3  大数据系统中软件工程技术及应用(Softwa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in big data system)

3.1   大数据系统中软件工程技术

(1)软件服务工程

在研究软件工程范围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软件服务工程。软件工程朝着服务化方向发展,将其服务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作为开发软件的基本原则,根据服务项目内容向用户提供服务[3]。因为软件工程有不同的主题,从而应该在不同程度上调整其服务内容,投入更多的技术来维护软件工程。在开展服务工作时,开发软件人员应用分布式应用程序,使用虚拟操作开展管理工作,以此来服务于用户。应用软件工程技术时,根据大数据技术的使用,可编程网络数据,确保软件的互操作性,根据动态场景变化情况主动协调数据,以此提升软件系统集成度。

(2)软件开源

软件开源对于用户对于软件技术的体验较为重视。研究软件开源的过程中,使用基本方式方法,尽管会获得一定成果,但不会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部分研究人员进行软件工程技术研究时,也会将软件开源作为工作重点,划分开发项目为多个模块,并安排研究人员来研究每一模块。

(3)群体软件工程

这一软件工程是利用网络发布形式来开发软件,具体实际应用中使用工程“众包”模式,以充分发挥软件开发技术的作用。群体软件工程属于分布式开发软件模型,运行这一工程项目时,通过网络能够实现,合理分配各项任务,开展创造性查询,利用“众包”应对开发区案件遇到的困难及问题[4]。此外,开发软件过程中,任何阶段都可以通过“众包”开发软件工程。

3.2   软件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

(1)应用软件服务工程技术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计算机软件能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利用开发阶段、系统编程语言及数据系统等工具对软件项目进行开发,保证其具备维护性以及实用性,实际开发时,服务是软件核心,应用期间不断调整使用软件时出现不稳定性及安全性问题,保证软件开发和应用的效率及质量,在实际中应用虚拟化集成技术,实现软件功能和分布式使用程序,确保准确传输各类数据,在生产生活中实现软件的管理过程[5]。基于大部分企业的发展现状而言,为在管理方面实现整体业务的标准化,很多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开发相应的软件应用程序,而且为有效处理堆積数据造成的集群现象,工程师在处理数据时需要优化处理数据的整个体系,软件技术能够支持大数据的发展,并不断提升工程师对整个数据处理体系的优化水平,同时,大数据也将促使软件工程技术的和管理模式的不断迭代发展。

(2)应用信息安全技术

大数据时代,本地网络是落实软件项目的一个重要条件,一般情况下本地网络不会受到恶意病毒攻击,企业在应用时可防止受到网络影响出现计算机中毒情况。而且用户应用软件能够产生各种各样的数据,这些数据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数据单元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互联网平台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较强,病毒和木马在开源时就可入侵计算机,这将威胁着数据信息的安全。大数据使人们生产生活更便捷,但在人们防御信息安全方面也带了一定挑战。随着物联网、5G技术不断发展,人们需要重视和思考怎样使软件避免病毒的攻击。人们应用网络平台会面临信息安全问题,尽管目前各类防护软件能够缓解木马和病毒入侵的问题,但因为计算机具备的特征,其自身还有很多漏洞存在着,所以黑客很容易入侵。针对这样的情况,软件技术向人们提供服务时,也要重视信息的加密传输,确保黑客不能轻松获取信息。

(3)应用虚拟化技术

虚拟化技术是指企业将真实资源虚拟化为数字资源服务于用户,使用虚拟技术进行生产经营时,将有效实现合理分配数据资源。虚拟化技术通过软件技术的支撑可更好的服务与用户[6]。大范围应用虚拟化技术,能够将传输信息的速率提高,更便于用户维护数据,因此虚拟技术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例如,VR技术,使用这一技术可以呈现物体的立体图像,帮助人们还原丢失的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发现虚拟技术带来的优势,将虚拟技术深度融合到大数据环境中,加强企业发展推动力,使虚拟技术更具科学性。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虚拟技术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可使软件自身具备的功能更加丰富。

4 大数据时代软件工程的管理模式及方法(Management mode and method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in the era of big data)

4.1   大数据时代软件工程的管理模式

在大数据系统中,软件工程由原有C/S模式发展为B/S

模式,目前软件工程发展更注重服务性质,即为软件服务工程。这一设计模式将服务作为基础,可以迅速建立使用及共享服务,并且按照需求来分配,以符合分布式程序进行开发。这一模式的特征是使应用服务化和资源虚拟化,提供给外界统一的服务接口,以此来处理大数据条件下分布变化及动态的情况,解决异构系统数据和整合系统存在的问题。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用于服务的软件设计模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7]。

项目管理受到费用、进度和质量的制约,为了满足客户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要求与目标,需要规划、指导并监督很多活动。项目管理研究有两个重要方面:一个是系统工程,另一个是项目控制,图1为大数据软件工程管理控制要素。从图1可看出,这两方面存在重叠部分,系统工程能够向重叠部分输入技术,项目控制输入规划、进度和费用等内容。利用文档来体现出工程管理工作,其中包括系统文档树和工程管理计划,“文档树”指的是用树形结构来描述项目需求,一系列面向系统工程的文档,系统工程文件在自定结构化形式中存在联系。系统工程师作出提案环节以工作说明书及合同数据清单为基础准备文档树,有利于后期确定成本和进度需要的文本化任务。项目经理批准文档树后,应该在生命周期内进行及时更新维护。工程管理计划指的是项目工程中的任务及进度要求,以及如何管理及实现工程任务的文档。系统工程师在提案过程中以工作说明书和合同数据清单为基础,描述工程过程和计划、集成、组织、控制、检测系统工程需求为管理项目计划。项目经理在批准工程管理计划后应在项目生命周期内及时更新和维护。

4.2   大数据系统软件工程管理方法

在大数据时代,服务软件工程主要基础是及时、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以在较短时间内搭建共享网络数据信息的途径,例如线上服务共享资源平台可以使用分布式软件。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机整合移动通信服务口和传感器服务接口,其中包括虚拟化资源,这样的管理模式在互联网行业、个人生活,以及安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管理人员需结合用户具体要求指导、监督和控制软件体验活动,避免出现资源信息泄露情况。此外,管理人员也要将录入项目进度、成本及策划性能等管理控制内容作为工作重点,同时也要重视录入技术人员信息。

(1)培养技术人才

技术创新与人才建设不可分割,利用电子及IT产业培养人才的模式,对电子信息专业的人才进行培养,构建素质高、能力强的技术团队,不断完善团队,促进企业创新,保证人才竞争公平公正公开,此外,应该构建培养人才机制以及考核评价机制,提升人才的竞争意识,更符合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除此之外,不断优化培训模式,提高电子信息技术的条件及形态特征,使教学模式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促进电子信息工程发展。

(2)优化市场竞争标准

根据目前规范使用有关法律法规来打击伪造以及盗窃等问题,规范市场行为,共享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对知识产权加以保护,保护国家知识产权可以在技术方面支持企业和个人发展,有利于提高现代化工程的凝聚力,优化市场竞争标准,促进市场可持续发展。

(3)严控软件技术质量

近几年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能够突出大数据时代具备的特征,传统制造业使用新型技术手段进行升级和转型,人们有着越来越多样和个性的需求,因此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功能不同和类型不同的各種软件。基于这一条件,应该不断优化和升级各种软件系统,满足现阶段市场不断增长的要求。除此之外,因为应用软件引发的运行质量和系统安全等问题,是很多用户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保证应用软件的水平,防止损害系统,工作人员在设计软件最后环节加强对于质量的监管,并开展严格、仔细的软件测试工作。

5  大数据软件工程技术发展方向(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big data softwa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5.1   开放式发展

大量数据流是大数据技术发展前提,从而应不断创新升级技术,找到最佳的开发途径。网络技术的发展表明在开放的环境中计算机可以相互通信、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有效应用软件功能等。网络运行能够提升利润,满足用户各类需求,将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5.2   在其他领域中融合

目前很多领域应用软件工程技术,因为这一技术会推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软件工程技术在生产生活中都能发挥巨大作用。运行应用程序,可通过数据平台收集并分析信息。

6   结论(Conclusion)

大数据时代,我国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因此提升了研发和使用各类软件的速度及范围,在系统中应用软件的效果会对系统运行水平有直接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应该保障软件质量,将测试软件工作做好,结合软件用户要求和软件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管理方式,保证科学、准确管理软件工程,发挥出软件的功能。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汪鸿彬.大数据系统中的软件工程管理方法[J].信息记录材料,2019(6):81-82.

[2] 冯骥,冉瑞生,张扬.大数据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3):19-21.

[3] 居朝洋.大数据背景下的软件工程技术[J].中国新通信,2019(6):76.

[4] 李佳.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3):176.

[5] 方玉杰.大数据时代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9(6):8;10.

[6] 钦道理.大数据系统中的软件工程管理方法[J].门窗,2019(20):238.

[7] 刘晓霞,贾冀哲,徐嘉拓.关于大数据系统中的软件工程管理方法探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8(5):40;42.

作者简介:

成安霞(1973-),女,硕士,讲师.研究领域:大数据,信息系统开发,数据库开发.

软件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新工科”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进一步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专业走校企合作“嵌入式”人才培养之路。以我校软件工程专业为例,介绍校企合作“嵌入式”人才培养的含义与背景;分析“嵌入式”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重点阐述了软件工程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实施方式;结合实际执行情况总结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质量监控措施。希望能为应用型高校的校企深入合作协同育人提供点滴参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软件工程;嵌入式人才培养

1   引言(Introduction)

在高等教育逐步普及化的今天,高校人才培養理念也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改变。为了克服已有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理论实践不能有效衔接的弊端,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嵌入式人才培养,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指明了方向。软件工程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2   软件工程“嵌入式”人才培养的含义和背景(The meaning and background of the embedded talent training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specialty)

随着“软件定义”的不断深化和《中国制造2025》的深入实施,软件以及信息技术服务业已经成为引领科技创新、驱动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核心力量,在建设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中的作用日益凸显。2019年我国软件企业规模以上企业超过4万个,软件业务收入达到7万亿元,同比增长15.4%;从业人员达到673万,比2018年增加30万人。面对社会对应用型软件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软件工程专业进行校企合作“嵌入式”人才培养是一种现实的必然选择[1-3]。

“嵌入式”起初是计算机学科术语,指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有机结合和功能集成。

“嵌入式”人才培养是指高校与企业深入合作,将企业资源有机地嵌入到高校的人才培养各个环节;是一种高校与企业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世界上各国都在探索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有效方式,比如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德国的双元制等。在我国,2014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4]67号),鼓励高校与企业进行有效合作、协同育人,共建实践基地,促进高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的合作交流。江苏省从2014年开始至今,每年都实施高等学校服务外包类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批复的项目数已经从2014年的54项逐步增长到2019年的192项。我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已经从2016年开始与知名软件企业进行“嵌入式”人才培养。

3  软件工程“嵌入式”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embedded talent training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specialty)

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大背景下,我校软件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走“嵌入式”人才培养之路。

软件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富有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软件工程技术基础,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外语运用能力,能运用现代开发方法和工具,按照国际规范从事Java大数据、Android移动互联等方面的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工作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因为专业的工程实践性特点鲜明,专业主动响应“新工科”建设[4,5],瞄准“国际工程认证”标准,面向软件产业和传统行业信息化,与优质的IT企业合作,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软件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

我校软件工程专业始建于2008年,专业2017年被遴选为首批校级品牌专业,2019年成为江苏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从2011级开始已全面推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2016年至今先后与南京达内、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等软件企业合作开展省“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与企业合作以来,通过问卷调查、走访企业、学生座谈等方式,发现“嵌入式”人才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软件实践能力,就业竞争力显著增强,这在我校和我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有详细的数据明确体现。

4  校企合作的实施(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校企合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嵌入课程选择、共建实践基地、“双师型”教师培养、质量监控等方面全面进行合作。

4.1   建立高效校企合作机制

学校、学院对开展校企合作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工作十分重视,在走访多家服务外包企业,结合达内科技和中关村软件园的研发能力、项目实施能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经过多轮沟通与实地考察,软件工程专业最终确定了与达内科技在软件工程专业JAVA大数据开发方向的合作、与中关村软件园进行移动互联开发方向的合作。校企多次进行研讨,规划和协调项目的各项工作。承担建设的校教务处、信息工程学院,组成了服务外包项目组,具体从事本项目的研究、探索和实施。成立了“校企合作软件服务外包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指导委员会”,下设校企合作软件服务外包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具体组成如表1所示。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院和合作企业采用多种合作模式、有效及时沟通,充分发挥双方在专业共建合作领域中各自具有的优势,促进校企合作有机融合。

4.2   制定科学的“嵌入式”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实施的依据,校企双方尊重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企业的用人需求为导向,结合校企双方的优势,按照知识形成和能力培养循序渐进的过程,双方共同制定出嵌入式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双方考虑到软件技术发展迅猛,互联网+不断滋生新模式、新业态,校企双方每年会调研企业对用人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总体稳定情况下,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对某些课程进行适当的优化、调整。

4.3   构建合理课程体系

根据国家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学校定位和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校企合作构建了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集中实践、创新创业与素质提升平台四大平台组成,体现“理论+实践”的专业特点,四大平台均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重视实践能力培养。通识教育平台主要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平台主要侧重于数学、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开发等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培养。专业应用平台分为学科基础、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三个部分;学科基础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各类软件系统集成开发领域比较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专业必修部分侧重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培养,主要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软件工程等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分为专业方向限选课和提升类选修课,引入一些当前行业企业主流的软件开发技术,培养学生移动互联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興技术应用能力。集中实践平台包括专业实习、课程设计、综合实训等环节,体现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创新创业与素质提升平台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明确企业责任和义务,参与四年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每学期都以不同形式参与学生培养,以实践教学和专业方向教学为主。

构建了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较为科学、合理的“理论+实践”课程体系,共174.5学分。其中实践教学占比41.5%;企业参与课程达到25%以上。

4.4   合理嵌入课程模块

充分融入企业资源。与合作的软件企业充分沟通,积极主动咨询专家学者,校企深度融合,将企业教学资源、师资等贯穿学生四年学习全过程,校内三年以15门专业课或专业素养训练为主,校外一年集中开展实践锻炼。软件工程专业JAVA大数据开发方向和移动互联开发方向的主要嵌入式课程模块如表3所示,除了此表外,企业还承担为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团队建设、开设行业前沿技术讲座、进行初级专业综合实训等任务。

4.5   利用企业优势资源,培养实践技能

构建“双向兼职”模式,一方面要求内聘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参与企业真实项目,提高实践能力,促进“双师型”队伍建设[6];另一方面要求企业来校能把真实的案例融入课堂,转化为学生能消化吸收的项目案例,提升学生软件技能水平。

4.6   合作建设实践基地

在校、院的大力支持下,软件工程专业不断与企业合作,签订了10个校外实习基地,丰富了学生的实训实习场所,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场景。另外,南京达内—宿迁学院大数据实践基地获批挂牌,科大讯飞宿迁分公司等都积极为软件专业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校外实践平台。

4.7   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软件工程专业与合作企业共建线上教学资源库,平台提供了“系列课”、“技术问答”等功能模块。既有软件工程专业和合作企业高水平的教师,又有校企双方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校企教学和技术项目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对推动软件工程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4.8   校企合作助力学生创新创业

通过校企密切有效合作,以课程设计、综合实训、专业实习、大创项目、专业技能竞赛、考级考证等为抓手逐步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和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逐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要体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激发斗志,帮助学生找准方向;邀请企业精英为学生开展行业技术前沿讲座,帮助学生把握专业学科发展新方向。

提供环境,解决学生创新场所;除了在校内实验中心和老图书馆专门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场所外,还充分利用企业的真实项目场景,为学生提供现场实习机会。

借用师资,帮助学生提升水平;“嵌入式”合作企业按计划定期安排骨干技术人员到校为学生开展“项目化”教学[7],开展分组协作[8]等教学方法改革,实施软件工程核心课程—编程类课程的案例化教学,提高学生编程实践技能,帮助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亦赛亦练,联合合作企业举办软件设计作品大赛、人工智能挑战赛等专业相关的技能竞赛,且要求企业安排工程师利用周末进校辅导,采取“集中线下授课—线上指导—以赛代练”的形式开展,保障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或积累项目经验。

5  校企合作的质量控制(The quality monitoring measures of the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5.1   合同保障

为进一步保证嵌入式人才培养质量和防范校企合作风险,我校修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模板,协议充分为学生考虑,根据企业培养学生的质和量分期付款。聘请企业专家和骨干来校开展前沿讲座,和企业合作开发案例、项目用于教学。安排教师赴企交流学习。

5.2   制度保障

学校出台一些文件和规定,形成健全的专业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定期组织教师(包括来校教学的企业工程师)学习相关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过程。注重质量监控,加强和重视对日常教学过程的监控。

对于企业来校授课工程师实行1对1的结对互助,对每一位来校的企业授课教师,都安排一名校内同专业方向教师对口结对互助。校内老师帮助企业教师熟悉学校规定、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情况,企业工程师可以对结对老师进行新技术的指导,相互学习,共同完成校企合作育人任务。

对每个合作的教学班级企业都配有单独的班主任,以便于管理。每次企业来校授课或指导集中实践,企业均安排技术工程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同行,各司其职,一人负责业务指导,一人负责班级管理。

5.3   过程管理

企业及时为学生建立档案。根据我校企业嵌入式班级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作为校企嵌入式班级的新学生,合作企业为每位学生建立学生信息系统,以便后期的交流和沟通与管理,从而实现每位学生在后期每个学习阶段的测评成绩和日常表现的数据实时录入系统平台。

企业参与学生学习全过程,从迎新活动一直到毕业实习。每个学期企业都会到学校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和进行专题活动。

企业派遣项目组实施成员(班主任、项目经理、职业发展导师等)参与到迎新工作,并组织召开了新生见面会。通过各式各样的迎新活动和互动交流,帮助新学员快速适应学校学习和生活环境,并达到新生和合作企业项目实施成员之间的破冰效果,为日后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企业来校开展行业认知讲座。讲座内容涵盖行业“互联网+”前沿领域和热点技术,使学生对“互联网+”行业发展前景和IT前沿技术领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憧憬未来的职业发展。

企业为学生开设职业规划与创新教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心态,保证学生大学生活起步于一个健康向上的状态。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职业规划,养成团队沟通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为后续的大学学习和职业素养养成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不断推进项目化教学进程。企业业务骨干来校通过分组协作等教学方法,实施软件工程核心课程—编程类课程的案例化教学,提高学生编程实践技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5.4   反馈改进

学校定期到企业进行视察、对企业的实训模式提出改革意见以及对教学质量进行考核和监督;对企业来校进行教育实践活动的技术骨干按本校教师统一要求和管理。同时,企业指派工程师参加学校教学交流,以便掌握学校教学规律。

在校企合作育人的实踐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进而及时整改、不断进步,校企继续深入高效合作,周而复始,走“反馈—改进”螺旋式进步之路。

6   结论(Conclusion)

软件工程专业在近几年与企业合作良好且效果甚佳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与企业进一步合作。从起初“3+1”式校企合作初探,已深化为2016年开始的“校企合作”进行嵌入式人才培养,现今在“JAVA大数据”“移动互联开发”“Web前端开发”三个方向上和行业知名企业协同育人,已经取得一系列成果,专业将以“校品牌专业”“省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持续与企业深入开展“嵌入式”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吴玉峰,白凤娥.高校嵌入式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3):172-176.

[2] 隋雪莉,闵芳.面向大数据工程师方向的“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软件,2020,41(1):290-292.

[3] 王振辉,王振铎,谢膺白.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4(13):83-86.

[4] 李家俊.以新工科教育引领高等教育“质量革命”[EB/OL].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026.G4.20200407.0941.014.html,2020-02.

[5] 陆国栋.“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7(5):38-41.

[6] 于启红.浅析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J].软件工程,2016(10):54-56.

[7] 张海军,张淑兰,戚晓利,等.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8):222-225;254.

[8] 石鲁生,刘杰,郑步芹.分组协作法在“3+1”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践与启示[J].计算机教育,2017(4):75-78.

作者简介:

于启红(1979-),男,博士,副教授.研究领域:网络与信息安全,密码算法与协议.

陈  林(1977-),男,硕士,副教授.研究领域:无线网安全,语义WEB技术,软件定义网络.

石鲁生(1978-),男,硕士,副教授.研究领域:数据安全,无线传感器网络.

梁凤兰(1980-),女,硕士,副教授.研究领域:无线网安全,数据挖掘技术.

郑步芹(1981-),女,硕士,讲师.研究领域:智能家居,计算机应用.

软件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针对软件人才需求及质量要求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的现状,创新软件工程专业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所需的软硬件资源,实施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协同育人;软件工程;机制创新

Mechanism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n School-Enterprise Education Cooperative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in Local Universities

YUAN Hui-yong, ZENG Han-ying, DAI Jing-guo

(College of Software, Shaoguan University, Guangdong 512005, China)

Key words: cooperative education; software engineering;mechanism innovation

如何提高畢业生的创新能力、职业能力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校企协同育人是培养学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校企协同创新能有效汇聚创新要素,是合作双赢的协同育人机制上的创新。随着校企协同育人的深入,协同育人不再单纯局限于教学本身,将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共建平台和教师互聘等联系在一起,从而推动地方高校的发展和教学管理机制改革。

高等学校拥有学科和人才资源优势,在创新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和作用,也肩负起协同创新和育人的重任。依托地方高校的优势,与政府、行业、企业深入合作,形成协同育人的有机整体,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重大需求。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地方高校办学的根本问题。协同育人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自主创新是一个重要途径。为此,建立和完善软件工程协同育人机制,将有利于推动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改革,满足软件技术发展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发挥学校优势,有利于提升地学校的科研水平,助推地方软件技术的发展。

1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目前,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协同育人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在与行业企业间协同育人中还存在缺乏示范效应、办学规模较小等问题。不利于发挥地方高校特色,难以发挥学科优势,难以整合教学资源和平台,同时也难以形成高水平教学团队,阻碍了地方高校服务水平和层次的提高,也不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

2)地方高校在与软件企业的合作需进一步深化。体现在学校与软件企业间的合作机制不够深入,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由于软件技术更新速度快,高校还需要引入更多的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将新技术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校企双方责、权、利的划分需要进一步明晰,需要行业、企业更有效参与和指导专业人才培养。

3)协同育人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2]。高校考核对成果的开发和转化以及服务社会关心不够;高校教师对以重大科研项目为主导的理论研究兴趣远大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兴趣;高校对实验平台、实验设备等方面的投入有限;在成果转化的权益分配方面的政策、机制不完善,加大了高校师生走向社会的难度。

4)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入。① 由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变化较慢,难以体现创新和职业发展能力;② 课程开发和发展变化相对滞后;③ 课程组织结构不够合理,缺乏特色;④ 特色教材开发不够,缺乏基于工学结合、工程应用的教材;⑤ 双师型高素质师资队伍不足;⑥ 一些校外实习基地流于形式,学生实践教学难以按计划付诸实施,影响了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难以发挥高校和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的规模效应[3-4]。

总之,目前地方高校软件工程协同育人的机制还不够健全,没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已有的机制缺乏创新。要提高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使其适应软件技术发展的需要,必须在协同育人条件下进行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软件专业人才,进行地方高校软件工程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

2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

我院与中软国际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协同育人框架协议,创建以中软国际等企业为协同单位的软件工程协同育人平台,并形成较为完善的协同育人机制体制。

1)构建工学结合与协同育人的框架体系,形成了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

通过与行业、企业建立协调创新育人平台,在联合培养、实验室共享、双向聘用教师、社会实践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完善了工学结合的相关机制,探索了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了灵活多样的人员聘用方式,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

根据软件工程专业的发展需要,组织软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校企共同讨论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改革等,并提出改进措施。学院与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由企业提供实践教学场地、实践指导老师、实验设备等,学校投入专业师资力量,构建集学生实验、专业实习等功能于一体的实验教学平台。

与合作企业进行互相聘用专业人员,加大了高校教师进企业、企业专家进课堂的力度,实现了高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的有效对接。中软国际每年接受我院2-3名年轻教师在企业3个月左右的项目实践,教师参与软件项目开发,与企业工程师合作指导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工作;学院聘请中软国际等企业的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共同开发课程,承担实践教学任务。

学校与中软国际等企业签订了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协议,共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课程建设。学生实习期间在实践教学基地进行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建立了实践教学多元评价机制,加强了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根据学生在实践基地的训练情况,建立了校企共同参与的教学评价机制,校企共同制定和完善评价制度,共同评价校企合作效果和教学质量,保证校企合作的效果。

2)建立了持續创新的育人组织模式,完善了协同育人机制下的课程改革。

不断优化协同育人的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制定了更加规范、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明晰了协同培养目标,优化了教学内容,协调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制订了具体措施,确保了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

通过对人才需求的调研,明确了课程改革方向,确立了以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软件工程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从事软件开发及管理等工作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以软件人才需求调研为起点,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框架,在校企协同创新机制条件下,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了专业课程建设,落实了以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改革,重新制订了课程标准,优化了课程内容,改革了课程的评价方法,建设了专业核心课程群。

3)构建了高校与社会协同实践育人新模式。

加强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安排了相关的职业指导课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了学生的职业能力。结合软件技术的特点和人才培养定位,搭建了集教学和软件开发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共享平台,构建了教学与社会服务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高校与企业协同实践育人的新模式。

按“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的递进式实践能力培养过程,有效整合了实验室资源,建设了“基础训练实验平台”、“综合技能训练实验平台”和“创新能力培养实验平台”,促进了优质资源转化,为应用型、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优良条件。

建设了教学和软件开发一体化的综合性多功能实验室。实现了以产养教、以项目带技能,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建设了贴近软件开发实际的模拟、虚拟、仿真实验环境,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设计的能力。

建立了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工作。积极引进行业新技术,将实践教学内容、训练条件与行业对接,将软件水平资格考试融入人才培养,使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相一致。

注重实验教学内容与工程应用的密切联系,注重教师科研项目融入实验教学等人才培养过程,包括开设新课、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等;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不定期到软件企业学习、调研、参与项目开发,掌握行业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

制定了一系列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办法,包括新进教师到行业单位顶岗工作、对青年教师进行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到企业中与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老师指导学生,接受企业的实践训练,并纳入对教师的考核和职称评聘。

3 结语

创新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对软件人才培养和软件行业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们对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合作行为进行了规范,处理好学校、企业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 樊富有,孟林,李忠.新形势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3(13):82-86.

[2] 李健利.校企协同的软件工程人才实践能力立体化培养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6(5):149-153.

[3] 徐玲,文俊浩,熊庆宇.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8):118-121

[4] 张栋,苏晓强.开放模式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6(7):149-153.

软件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应用于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中,以软件产业或行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从技术知识、个人、团队交流和系统制造4个层面,形成层次化、系列化、模块化的理论课程体系和“两段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使课程体系满足软件产业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关键词:CDIO;软件工程;课程体系优化

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和支撑,软件产业既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就是软件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世界知名的软件企业规模都在万人以上,且从业人员的层次呈金字塔结构,如美国微软公司拥有约九万名的全职员工,印度塔塔咨询服务公司更是拥有24万余名雇员。软件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目前,尽管中国的软件人才较多,但是真正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建设和软件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依然严重匮乏。因此,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是一项迫切而长期的任务。

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从2000年起,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大学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以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国内外的实践表明,CDIO的理念和方法是先进可行的,是适合工程教育特点的,已经成为工程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向。

本文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指导,遵循构思、设计、实施及运作全过程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个人素质和发展能力、协作能力和工程一社会大系统适应与调控能力的思想,对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建立包括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在内的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能够满足软件产业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1、对于软件工程教育的认识

工程是综合运用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以创新思想对现实世界发展的问题求解。而软件工程是应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按预算和进度实现满足用户要求的软件产品的定义、开发、发布和维护的工程,或以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因此,软件工程教育具有以下特点:①软件属于横断学科,软件的渗透性和软件的服务性,不断催生新学科,发展新产业。软件工程是软件产业的支撑学科,具有交叉应用性和工程实践性。②软件工程教育兼具科学教育属性和工程教育属性。软件工程的科学教育属性是引导学生对人类意识与智慧进行科学理解,增强学生运用软件本质特性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培养的是软件工程基础研究人才;软件工程的工程教育属性是引导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管理学等科学原理,借鉴传统工程的原则与方法,提炼、固化知识来创建软件,以达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标,培养的是软件工程技术、管理和服务人才。③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产业的逐步优化升级,软件人才的结构和人才需求也产生了新的变化。软件产业不仅需要编程、测试人员,更需要设计、方案架构人员,还需要具有领域知识的复合型技术、销售和管理人才。因此,软件工程教育必须依据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先于市场变化预测和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和层次结构。

2、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CDIO以产品研发至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标准体系的教育目标与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哈尔滨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以CDIO高等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为目标,突出体现复合型、多层次和国际化特点,遵循先进性、科学性、系统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强化基础、注重实践,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以软件产业或行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从技术知识、个人、团队交流和系统制造4个层面,建立并优化课程体系,具体方法是:①面向软件产业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确定能力培养目标,定义能力等级,使工程能力的培养遵循一个有序的能力增长过程。②以能力等级为线索,形成层次化、系列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和“两段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③课程体系包含相互支持的课程,通过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实现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④课程体系实现专业规范与软件产业或行业需求的高度统一。以软件工程专业规范为基础,合理选择知识点和知识单元,以覆盖软件工程核心知识体系,强调软件工程的根本性和永久性原则保持稳定,以适应学科的发展;结合软件产业或行业的领域需求,设置若干个有应用背景的专业方向,以适应企业需求。⑤“两段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内容与要求突出循序渐进、渐次推进。在校内实验教学基地,培养学生的基础工程能力;在校外工程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工业化素质。

3、构建基于CDIO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3.1 定义能力培养目标

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先进的软件开发方法和工具,全面掌握软件系统知识和必要的硬件系统知识。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①知识结构要求:掌握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工程学、专业技术基础及专业知识,掌握软件产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产业和市场发展规律,了解社会科学、计算机法律法规。②能力结构要求:具备软件工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工程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等专业能力,具有终身学习获取知识、适应学科发展的能力。③素质结构要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备良好的工程素养;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因此,定义能力培养目标,如表l所示。

3.2 理论课程体系设计

本着体现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原则,将能力划分为基本个人能力、人际能力、过程与系统的构建能力等3方面,设计了9个课程系列,每种能力对应的课程系列为:基本个人能力含数学,计算机基础理论,软件工程理论等3个系列,人际能力含人文素质,外语等2个系列,过程与系统的构建能力含软件开发工具,软件工程技术,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开发应用等4个系列。

(1)人文素质系列开设思想道德与法律,军事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毛、中、特概论,企业管理基础等课程,通过人文素质系列课程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软件工程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并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身心素质。

(2)在外语系列中开设两门课程,通过加强外语知识的学习,以及阅读、写作和听说强化,增强学生运用外语进行沟通的能力和文档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3)数学系列开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等课程,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数理知识,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一定的建模能力,以及应用数学方法研究、处理事物现象的意识。

(4)软件开发工具,软件工程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等3个系列覆盖了软件工程知识体系SEEK的十大领域知识,突出专业知识的集成性,能够满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要求,使学生掌握软件需求、软件建模与分析、软件设计与构造、人机交互、软件测试、软件过程、软件进化、软件质量和项目管理等专业知识,具有软件分析、设计、构造和实施能力和良好的工程素养。在计算机基础理论系列开设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及逻辑、片上计算机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等课程;软件工程理论系列开设软件工程过程、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体系结构等课程;软件开发工具系列开设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等课程;软件工程技术系列开设数据库、统一建模语言等课程;软件工程管理系列开设软件项目管理、质量保证与测试技术等课程。

(5)为满足学生的能力、个性、兴趣和爱好的多样化需求,使学生在某一专业方向上具备从事工程实践的能力,结合主流软件技术和应用领域,在软件开发应用课程系列中设置软件开发J2EE技术方向、软件开发.NET技术方向、嵌入式方向、物联网方向、移动计算方向和金融保险方向等多个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形成一个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均设置了必修课和选修课。软件开发J2EE技术方向的必修课包括JSP程序设计,ERP原理及设计,轻量级J2EE框架spring,基于MVC的Web开发,软件开发.NET技术方向的必修课包括C#.NET程序设计,ERP原理及设计,ASP.NET程序设计,NET客户端框架结构,嵌入式方向的必修课包括嵌入式微处理器结构及应用,嵌入式操作系统,数字系统设计,嵌入式软件开发技术及应用,物联网方向的必修课包括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中间件技术原理及应用,通信与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移动计算方向的必修课包括移动通信与无线网络,移动云计算导论,移动云计算的移动增值服务概论,Andriod平台移动云计算开发,金融保险方向的必修课包括金融学,保险精算,JAVA高级编程,保险理论与实务。

3.3 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软件工程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是至关重要的,CDIO强调学生的工程能力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或直观的技能,而是二者的综合经验。因此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只靠理论课程实现,而是更加强调“案例牵引、项目驱动、团队合作”的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学院积极与国内著名的IT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了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工程实践基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两段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循序渐进地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积累项目经验。“两段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以“流水线”方式渐次推进,内容与要求渐次深入、提高,其结构如图1所示。

(1)校内实践教学基地:通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学年综合设计三位一体的校内实践教学系统,培养学生的基础工程实践能力。

课程实验:完善课程实验的教学规范与技能要求,保证单元实验之间的连贯性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增强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分析和总结能力。

课程设计:使课程设计内容具有真实项目成分,涵盖课程核心知识点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

学年综合设计:根据每学年所学课程,设计横跨多门课程的综合设计性实践活动,以实际项目为依托,要充分贯彻软件工程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分析设计能力,工程实施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2)校外工程实践基地:通过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多环节的校外工程实践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项目问题的能力,以及工业化素质。

生产实习:以真实项目内容和环境为背景,并根据软件企业所需要的开发工具不同、软件架构不同、操作系统不同、应用领域不同和就业岗位不同,使用项目案例进行项目实训,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工程经验、实用技能和职业素质问题。

毕业设计:学生在软件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参与实际项目的研发工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工业化素质,使毕业生了解企业文化,满足企业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4、结语

基于CDIO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具有以下特色:

(1)课程体系的构建以软件产业或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将实践作为整个课程体系的核心,将理论和技术作为实践的背景,突出强调基础知识在专业课程中不断地反复应用和加强,强调在实践中构建自己的经验体系。

(2)层次化、模块化、系列化的课程体系突出了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一方面通过课程之间知识性的联系,实现了知识集成,保持了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与连贯性,另一方面避免了不必要的内容重复。

(3)“两段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规范地将学生的学校教育与工作实践结合在一起,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通过循序渐进的能力提升过程,全面不间断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工业化素质。

软件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小微企业的迅速增长,需要设计一套功能灵活、支持多种数据源的会计信息系统来满足不同小微企业账务处理的需求。本文提出的系统设计基于插件架构,根据需求灵活组织功能模块;支持多数据源,支持单机数据库、网络数据库与云存储服务;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把会计主体抽象为对象,支持对多个会计主体的账务处理。该系统经过专业会计人员的功能论证与实际操作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功能灵活,支持多数据源,支持多个会计主体,适合小微企业进行账务处理。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插件架构;多数据源;面向对象

Desig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Plug-in and Supporting Multiple Data Sources

LIU Guojie, ZHANG Xiao

(School of Information,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liuguojie@outlook.com; zhangxiao@ruc.edu.cn

1   引言(Introduction)

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小微企业数量迅速增长。会计信息是企业最重要的经济信息,它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和监督企业经营状况,并为管理、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会计信息系统[1-2]是集成会计学、管理学与软件工程等的综合性的专业信息系统,能够根据业务流程更加合理、效率更高、计算更精确地进行会计核算[3]。

会计信息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目前的研究基本面向大中型企业,很少关注小微企业。文献[4]提出了利用事件驱动构建会计信息系统,适用于财务部门复杂且分工明确的大规模公司,小微企业不具备采用的基础条件。文献[5]提出运用区块链技术对当前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重构,要求必须具备分布式的区块链的网络环境,而很多小微企业只有单机环境。文献[6]提出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诊断,需要企业具有充足的会计信息历史数据进行模型训练,无法应用于初创型小微企业。文献[7]提出了基于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Organiz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OPM3)對云计算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内部流程进行优化。文献[8]提出了基于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的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而几乎所有小微企业都没有ERP系统。文献[9]提出了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应用、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优化系统的使用环境等对策建议。综上,需要设计符合小微企业实际需求、功能灵活、支持多数据源的会计信息系统。

2   关键技术(Key technology)

2.1   插件架构

2.1.1   SCSF架构

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有很多,每个小微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所需要的功能模块,因此需要使用插件架构[10]来开发与管理这些功能模块。本文提出的系统采用微软开源的SCSF插件架构,其结构如图1所示。图1中的Infrastructure部分是插件框架,负责管理与协调每个插件,主要包括Shell、Layout、Interface、Library四部分,其中Shell是整个系统的入口,包括系统登录、系统主界面等功能部件。

2.1.2   嵌入式功能模块

本系统设计了嵌入式的功能模块,把插件架构与通用的界面结合起来,简化了项目开发与管理。这样做使得每个业务功能模块既可在插件中独立运行,也可以完全脱离框架单独调试,符合软件工程的高内聚、低耦合的设计思想:相关的联系紧密的业务功能聚集在一起,不相关的业务功能相互独立。嵌入式功能插件设计如图2所示。图中的“View”是插件架构特有的界面显示控件,而“Form”是通用的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界面展示控件。采用这种系统设计使得系统在开发每个功能模块的业务逻辑时,可以脱离插件框架独立开发调试。

2.2   多数据源

由于小微企业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环境的差异,要求会计信息系统支持多种类型的数据库或数据服务。文献[11]提出了对异构数据库的支持,本文提出的系统在此基础上整合了数据服务。通常采用对象工厂设计模式来实现多数据源的数据库或数据服务的整合。

2.2.1   多数据库的支持

一般的多数据设计采用如图3所示的方式,对不同数据库的支持通过开发不同的数据访问层来进行多数据库的支持,如SQL Server、Access、Oracle、MySQL、SQLite等数据库,需要分别设计实现对应的SQLDAL、OleDbDAL、OracleDAL、MySQLDAL、SQLiteDAL等数据访问层。采用这种技术,需要编写多套数据访问层代码,开发与维护工作量均比较大。

本文对不同数据访问层进行了抽象与简化,设计了一种数据库参数接口,对于不同的数据库,只需要把通用的参数对象转换为对应数据库的参数对象,而不需要编写多个数据访问层,就实现了对多数据的支持,如图4所示。这种设计减少了代码冗余与开发维护工作量,解决了成本过高问题。

2.2.2   多数据服务支持

随着大数据与云服务的普及,有些大数据与云服务商提供数据存储服务而不是数据库。本文设计了数据服务中间层来支持数据服务,实现了系统的“云+端”部署模式。针对网络传输数据存在的延迟问题,对系统进行了优化,尽量减少交互次数,并对数据进行缓存,以提高用户操作体验。在客户端只保留表示层,业务逻辑层以及数据访层问均部署在服务端进行,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在一般的三层架构中增加数据服务中间层,就实现了对数据服务的支持,如图5所示。数据服务的服务器端负责接收数据服务的客户端的请求,进行相应的操作,然后把结果返回到数据服务的客户端。

2.2.3   多数据与多数据服务的整合

本文通过添加业务逻辑层接口实现对多数据库支持与多数据服务支持的整合。整合之后的系统结构如图6所示。图中左侧与右侧的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是通用的,降低了代码冗余。

2.3   面向对象

本系统全面采用面向对象技术[12]实现。面向对象技术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重用性。记账凭证如图7所示,包含凭证字、凭证号、日期、会计期间、单据张数、会计分录、审核人、过账人、制单人等要素,其中会计分录是多条记录的。

本文设计了复合对象来表示记账凭证对象,包括一个凭证头对象与多个会计分录对象,如图8所示。会计信息系统的其他信息如总账、明细账、会计科目、科目余额表等也采用同样的方式实现。

3   系统设计(System design)

3.1   总体设计

本文提出的会计信息系统包括插件框架、账务处理、报表分析、出纳业务、代理记账、系统管理六个功能模块,分别对应一个系统框架的五个功能模块插件,其结构如图9所示。系统框架负责功能模块插件的管理与调用,每个功能模块插件实现具体的业务功能。

(1)插件框架功能模块是整个系统的入口,负责根据配置文件组织协调各框架之间的关系。

(2)账务处理功能模块是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负责账务处理,提供数据给报表分析、出纳业务功能模块。

(3)报表分析功能模块通过对账务处理中的明细账、总账进行汇总统计,生成标准的财务报表;按照不同的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分析数据。

(4)出纳业务功能模块主要提取账务处理中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总账、明细账数据,以及相关凭证的数据,形成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等,与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真实数据进行比较,进行相应的处理。

(5)代理记账功能模块负责管理会计主体,也就是这套系统可以对哪些会计主体进行账务处理,属于扩展功能。

(6)系统管理功能模块相对独立,不参与具体的会计业务处理,负责管理系统的数据源和功能模块的配置,以及数据库的备份、恢復,系统的安全等操作。

3.2   账务处理

账务处理功能模块是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记账查账等会计业务操作。会计的基本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这个会计主体或者企业一直经营下去,会计处理工作按照会计期间进行会计业务循环,从凭证录入到结转损益,从结转损益到月末结转,再由月末结账回到凭证录入,进行新的会计业务循环,如图10所示。

3.3   报表分析

报表分析功能模块是财政部规定的财务报表计算方法,对总/明细分类账的数据进行汇总统计,根据报表模板生成报表,主要涉及的操作对象及操作流程如图11所示。系统根据报表公式,从总/明细分类账中读取数据,经过汇总统计后得出报表数据。

3.4   出纳业务

出纳业务功能模块根据小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业务约简,从账务处理的总/明细分类账汇总统计得出相关报表,会计人员通过报表可以与出纳人员进行对账。出纳业务功能模块主要包含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两部分。

3.5   代理记账

本系统设计了代理记账功能模块,实现小微企业委托代理记账公司管理公司的会计信息。每个小微企业作为单独的会计主体,通过面向对象技术实现会计主体的切换。代理记账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企业管理、切换企业、用户与企业关联三部分功能。

3.6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功能模块主要包括配置数据源、管理功能模块、数据备份恢复、查看操作日志等功能。

(1)配置数据源。每个数据库和数据服务都定义了不同的节点,并把数据源信息保存到Xml文件中,通过系统登录的“设置”按钮进行数据源切换。

(2)管理功能模块。系统还对原始的SCSF的配置文件进行了扩展,添加了是否系统必需等属性,在系统启动时可以配置需要加载的功能模块。

4   实验与分析(Experiment and analysis)

4.1   实验设置

本文采用VMWare虚拟化软件来虚拟各种操作系统,以测试系统的兼容性。主要测试了以下两种操作系统:

(1)Windows 7兼容性测试。用VMWare虚拟Windows 7操作系统,内存4 GB,硬盘60 GB,系统分区分配30 GB,工作分区分片30 GB。

(2)Windows 10兼容性测试。用VMWare虚拟Windows 10操作系统,内存4 GB,硬盘60 GB,系统分区分配30 GB,工作分区分片30 GB。

4.2   业务测试

以某一小企业为例来测试业务的准确性。首先设置系统参数,会计准则采用2020版企业会计准则,起始会计期间为2020 年1 月,录入初始数据、记账凭证,进行结转损益、月末结账,然后在专业会计信息系统中进行相同的操作。实验表明本系统业务逻辑处理准确。系统运行的主界面如图12所示。

4.3   实验分析

本文提出的系统在不同的操作系统环境下进行了测试,并采用小企业会计准则对多个小微企业数据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

(1)本文提出的系统具有良好的系统兼容性。系统在Windows 7、Windows 10主流操作系统下运行稳定。

(2)本文提出的系统业务逻辑准确无误。由专业会计人员对系统功能进行了验证与实际操作,系统运行结果与实际数据一致。

(3)本文提出的系统支持多数据源。系统在各种不同的数据源上均正常运行,包括SQLite、MySQL、SQL Server与WCF服务等。

4.4   相关工作比较

本文提出的系统是充分考虑小微企业的会计系统现状而提出的,其功能组合灵活,支持各种数据源包括云服务存储的方式,能够适合各种小微企业的机构设置与组织形式。而目前大多數的会计信息系统的研究工作关注的是新技术在会

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或者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模型研究,主要面向中大型企业,并不适用于小微企业。由于本文提出的系统融合了各种技术,使得会计信息系统的适应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符合目前小微企业的现状。

5   结论(Conclusion)

本文提出的基于插件并支持多数据源的会计信息系统采用插件架构,各功能模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可以根据小微企业需求灵活组合,适应性较强;支持多数据源,既支持单机数据库,又支持网络数据库,可以适应各种应用场景。本文提出的系统的功能由各类专业会计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测试与操作,结果表明其在各类操作系统下可以稳定运行,业务逻辑准确。本文提出的系统还需要在实际会计工作中进行大量测试并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瑞君,蒋砚章,殷建红.会计信息系统[M].8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1-17.

[2] 陈耿,李婷婷,韩志耕,等.会计信息系统六要素审计方法探究[J].财会通讯,2019(16):88-91.

[3] 叶康涛,孙苇杭.会计软件采用与企业生产率——来自非上市公司的证据[J].会计研究,2019(01):45-52.

[4] 杨道衡,张乐君.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构建及应用分析[J].财会通讯,2020(01):136-140.

[5] 王燕霞.区块链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重构探讨[J].财会通讯,2020(15):146-149.

[6] 夏远江.会计信息系统智能化的诊断与改造探讨[J].财会通讯,2018(31):105-108.

[7] LIU X, XIA X, ZHOU L. OPM3-based internal control of a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in cloud computing[J]. Agro Food Industry Hi Tech, 2017, 28(1):2052-2056.

[8] Syreyshchikova N V, Pimenov D Y, Mikolajczyk T, et al.

Automation of production activities of an industrial enterprise based on the ERP system[J]. Procedia Manufacturing, 2020(46):525-532.

[9] 卢静.浅析会计信息系统应用[J].商业经济,2020(04):137-138.

[10] 侯聪聪.基于插件技术的软件架构设计及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1):39.

[11] 杜月云,邢文凯.集成异构数据源的在线考试系统研究[J].软件工程,2017,20(02):47-49.

[12] 姜文泽.面向对象技术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0):63.

作者简介:

刘国杰(1982-),男,硕士生,工程师.研究领域:计算机应用技术.

张  孝(1972-),男,博士,教授.研究领域:计算机应用技术.

上一篇:公司项目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建筑工程设备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