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规划设计调研报告范文

2024-08-16

小区规划设计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改善,整个一切都直接影响着建筑师对住宅小区的规划和住宅设计的研究,这就需要新的小区、新的住宅区适应新的变化和新的生活。

18世纪下半叶爆发的工业革命引发了城市形态的重大变革,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聚集,城市的迅速膨胀打破了传统城市以家庭经济为中心的城市格局。城市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片工业区、商贸区、工人住宅区以及仓储区等职能区划,城市结构和规模都发生了急剧的改变。同时城市人口爆炸,居住条件恶劣等问题日益严重,出现了一系列被称为"城市病"的复杂城市问题。为了根治"城市病",19世纪末以功能主义和机器美学原理为基础的城市理论应运而生。到20世纪20年代,在CIAM的推动和雅典宪章的倡导下,城市逐步脱离古典主义传统,向功能主义形体化方向迈进。

雅典宪章强调城市明晰的结构组织,注重功能分区与用途纯化,追求统一的视觉空间秩序,将城市机械地分割为四项基本功能,即居住、工作、交通和游憩,强调城市中不同功能的分区布局,再以交通网彼此联系。雅典宪章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实质在城市形态上表现为各城市功能被交通线划分成具有严整几何性的功能分区,形体环境秩序井然。同时城市结构以纵向的树形结构形成等级化的组织体系,即按照严格的递增等级来组织城市。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是:1. 近百家住宅组成一个邻里单元;2. 几个邻里单元围合成一个邻里单位(以一个小学的服务面积控制规模),中间是邻里单位的中心;3.城市结构表现为由大至小等级化梯度形成的中心体系(城市中心、城市次中心等)组织的城市空间,同时城市道路也根据各中心的等级相应呈等级化的梯度变化。二次大战以后以这种组织结构规划的城市及城区大量出现,尤其在新建城市,如以英国哈罗新城为代表的新城建设及巴西利亚的规划和建设中,这种等级化的城市组织结构和功能空间划分的特征非常鲜明地体现出来。邻里单位是由美国建筑师佩里(C.Perry)于1929年提出的居住空间组织方式。它以一个小学的合理规划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大约居住1000户),以四周的交通道路为边界,形成不被外界交通穿越的、内设必要公用设施的、日照通风景观条件良好的居住空间。邻里单位模式产生于功能主义形体规划观为主流思潮的背景下,与功能主义等级化城市具有同构关系,邻里单 位模式的确立为等级化的城市组织结构提供了基础。作为城市居住空间的组织方式,邻里单位体现了《雅典宪章》所倡导的功能主义原则,本身的组织结构也呈现等级化:邻里单位中的服务设施独立于居中的位置,并以其服务面积控制着邻里单位的居住人口规模;居住空间的功能被划分为住宅、道路、绿化、服务设施,彼此功能划分明确、空间互不交叉;邻里单位内部道路宽度、绿化面积、服务设施规模也从邻里单位向邻里单元呈等级化递减;对于建筑形体环境,住宅的高度、日照、间距、朝向、建筑密度等都通过精心的设计达到理性的结果。邻里单位模式的出现,改变了工业革命后住宅街坊中的拥护、恶劣的居住环境,并以新的居住模式对应汽车交通时代的客观条件,其在当时的进步意义是不可忽略的。

在邻里单位被广泛采用的同时,前苏联等国家提出了扩大街坊的组织形式,我国许多小区也属于这种形式,这种规划原则与邻里单位十分相似,但在空间布局上邻里单位比强调轴线构图和周边布置的扩大街坊要自由活泼些。

随着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适应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居住区规划有进一步总结和提高了居住小区和新村的组织形式,使邻里单位和扩大街坊理论又进一步得到充实和完善。

现代交通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大干道间距,住宅建设规划的空前发展,住宅层数因用地紧张而不断增高:城市交通因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由于过分强调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使工作和居住地点分布不合理而越来越紧张:城市旧居住区改建的特殊性以及居住区自给自足的生活服务设施在经济上的低效益,因而出现了 “居住区”、“综合居住区”等多种规划组织形式。

综上所述,居住区规划组织形式的演变经历了从小到大、从简到繁、从低到高的变化过程,今后还将随着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中国城市居住空间的组织模式的原型来自邻里单位模式,不论是1950年代完整模仿邻里单位以及苏联的居住街坊模式,还是1960年代基于邻里单位模式发展起来的居住小区规划理论,亦或198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试点小区的推行和成熟,居住空间逐步形成"小区-组团-院落"的三级组织结构以及通过对三级结构的改良形成的"小区-院落"的二级组织结构,居住空间的组织模式本身并没有脱离邻里单位模式的基本原则和组织方式,即以一个小学的服务人口限定居住空间的人口规模,以公共设施服务半径限定居住空间的用地规模,小区内只容纳单一的居住功能;小区内呈等级化的组织结构等等。居住小区模式正借目前大规模住宅建设的东风在中国城市中被普遍使用着。

本次就是把以上理念充分融入到小区规划设计中。规划设计出居住环境良好、社区功能完备,具有当地特色的居住小区。

二、什么是居住小区?

1、居住小区的概念

我们通常所叙述的居住小区是哥非常不清晰的概念。按照《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范》。规模在300-700户,人口在1000-3000人为组团;规模在2000-4000户,人口在7000-15000人为小区;规模在10000-15000户,人口在30000-50000人为居住区。可见,其概念划分以户数,人口总量为标准,并不以建筑用地面积多少为指标。常见某些地产广告,称某某小区,充其量也就是一个组团。居住小区指规模在2000户,人口在7000人以上,并且用地有一定规模的住宅区。

2、居住小区超区域性辐射

一般而言,居住小区与单体建筑在商业信息辐射面上有不同之处,单体建筑辐射面区域性强,外区顾客一般不易进入辐射区域。由于住宅小区讲究环境、配套、功能开发,其附加值要高于单体建筑,影响力、社会效应打打增加,除了受到本区域顾客青睐之外,外区顾客也会慕名而来,所以居住小区相对于单体建筑有着超区域的辐射性。

3、注意地形地貌的特点,显其之美,避其不足

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时,并无十全十美的地形,即使是坐北朝南的方形地块,由于规整,设计时很容易做的古板。反之,一些不规则的地块,却可以设计出道路流畅,楼型新颖的优美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如果充分注意地形地貌的优点、缺点,就能做到显其之美,避其不足。比如,条状地块要注意楼型设计时点、条、矩的结合。如果建筑临水,楼型尽量设计成略带环状。

4、开掘主题与最求创兴

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时,常常合二而一。既然被称为居住小区,那自然有一定规模,主题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没有主题也就失去了灵魂如同缺乏主题的乐曲,是一团杂乱无章的音符。然而作为建筑音符的居住小区主题形成也颇为复杂,(1)地理位置;(2)私密性;(3)住宅户型;(4)绿化布置;(5)道路规划等,这些因素结合起来,进过设计师的创作才能形成主题。

三、住宅小区规划应注意哪些方面?

1、小区规划应注重人文环境

居住小区是城市的组成部分,所以其规划也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居民的生活模式,使整个小区有机地融入到所在城市的大环境中。

2、小区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环境是影响小区居住条件的关键因素。所以,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地物的特点,在尽可能不破坏建设基地原有的河流、山坡、树木、绿地等地理条件的同时,加以利用,创造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相互依存,富有当地特色的居住环境来。

3、小区规划应注重功能分区的组合

居住小区的空间按其功能要求一般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用空间和私用空间四级。

4、小区规划应注重安全防卫的设置

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安全与否,是小区居民极其关心的问题,要创建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不仅要有科学的小区管理制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小区 规划的安全性,这其中涉及到居民的生理、心理安全和社会安全等因素。

5、小区规划应注重服务系统的完善

在住宅小区规划中,社会服务环境的营造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因为它不仅是解决居民日常生活活动需要的基本保证,也是小区稳定的物质基础。

四、如何进行住宅小区规划,具体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建设?

1、居住小区空间布局合理化、科学化。

一是从"以人为本"出发,建筑与环境并重,现实与适当超前结合。 二是居住小区的功能区应布置得当,有丰富的层次,布局结构有特色。。 三是住宅群体的布置,应提高院落功能,增大交往空间。居民交往和休憩、锻炼。

2、居住小区的建筑设计与环境的组合应凸显文化内涵,表现丰富的、有特色的主题。 居住小区应根据其所在地段、城市大环境确定其主题定位,不宜千篇一律,更不宜大量照搬欧化、洋化风格。居住小区的规划应因地制宜、与大环境结合,善于发挥地段优势。

居住小区的个性、特色十分重要,即使是同一发展商开发的小区也应表现不同的特色,不应照搬、"克隆"。

3、努力建设生态环境系统。

在居住小区规划中要防止盲目提高容积率、只重建房不重环境的倾向。对空间的布置,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并按生态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原则,要充分利用原有树林和水面,并使其合理使用。

生态住区要提倡环保理念、节能理念,充分利用环保材料、节能材料,使用太阳能,节约用水,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4、美化住区景观系统,建设"山水住区"。

科学利用原有山水,适当地创建人造山水,使住区园林化、生态化、美观化,做到"常年 叶绿,四季花开;开门见绿,推窗见景;雨不见泥,风不起尘;空气清新,赏心悦目"。同时使自然环境继承、发挥中国文化传统,做到传统与现代结合。

5、交通道路应合理分流,减少对居住小区的影响。

交通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迁居,满足消防、救护需要,减少对住的干扰,保证住的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以达到通达性、安全性、方便性、一体性、多层次性的要求。住区道路系统应分级明显。

住区的停车位要数量合适、设置合理,有利于优化环境、节约用地,减少对居民的干扰。

参考文献:

1.《建筑群体设计》

徐严、蒋红蕾、杨克伟等,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2.《建筑总平面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席文洪,2010 3.《居住区详细规划》

王仲谷、李锡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居住区规划设计》

《居住区详细规划》课题研究组编 5.刘滨宜,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6.《市镇设计》

[英]F·吉福德等著,程里尧译

7.美国城市土地利用学会著,杨旭华等译

世界优秀社区规划[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8.《住区规划模式》

王笑梦,清华大学出版社 9.《新中式楼盘I》

张先慧,天津大学出版社

10.《集合住宅小区规划》

小泉信一著,王宝刚译,建筑工业出版社 11.《高层建筑设计手册》

雷春浓,建筑工业出版社 12.《建筑空间组合论》

彭一刚,建筑工业出版社 13.《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刘云月,东南大学出版社 14.《建筑构造设计》

杨维菊

建筑工业出版社 15.《世界建筑》

清华大学,世界建筑杂志社 16.《建筑学报》

中国建筑学会 17.《新建筑》

华中科技大学

1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9.《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20.《建筑设计放回规范》(GB50016-2006)

2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 居住区理论的概念及历史沿革

1.1 居住区的概念

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5万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教育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等的生活聚居地。居住区作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居民聚居地,是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居民提供居住生活空间和各种生活服务设施。居住区 规划是城市详细规划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市规划的重要步骤,其目的是为居民创造舒适、便利、卫生、安全、美观的居住环境,满足人们对居住的需求。目前,有关我国的居住区规划设计理论是五十年代苏联为适应现代化生活和交通的需要而提出的,并随后形成了一系列规划原则和手法。随着城市的不断成长,居住区层面的 规划内容与目标也在不断地变化,相关理论在不断地补充、完善,在东西方学者的努力下,关于居住区规划理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从偏重物质功能提高到注重人文内涵,再上升至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探索。

1.2 居住区设计理论的历史沿革

19世纪末,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花园城市”的概念,其与1932年,赖特在《消失中的城市》(The DiSappearing City)一书中提出的“广亩城市”同属于“乡土派”,他们的最大特点就是对环境充分尊重,强调人居环境的自然本源。

法国的勒·柯布西耶在其两本著作里面提出了他的乌托邦设想——在1922年发表的《明日的城市》中提出“明日之城”理论是现代城市规划中功能分区理论的代表(。他主张在城市中要有大面积的中心空地和绿化,以形成开阔、安静、优美的公共绿地,使居民获得更多的阳光与 绿地:增加道路宽度和停车场,让车辆与住宅有直接的联系,减少道路交叉或组织分层的立体交通;居住区布置在中心花园的周围,建筑向高层发展,并增加人口密度。但是这种理论考虑得更多的是物质技术层面,却忽略了人的心理适应能力与行为交流的需要。

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邻里单位”的居住区规划思想要求在较大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内部与外部道路有一定的分工,防止外部交通在“临里单 位”内部穿越。它把居住区的安静、朝向、卫生、安全放在了重要的地位,对以后的居住区规划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小区规划”与“邻里单位”等概念。

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在唐代以前主要采用封闭性的里坊制。如唐长安城的棋盘式道路系统把全城划分为110个大小面积不等的坊,•坊四周建围墙,每边一门,晚上关闭,管理制度严格。大体从北宋始,里坊取消了坊墙,住户直接面向街巷,商店沿主要街道布置,使街与坊结合起来(见开封城)。这种布局形式,街巷明确,易于辨认,居住安静,商业网点分布均匀。直至今天,中国一些城市仍保持这种布局。19世纪末叶以来,中国一些通商口岸,如上海、天津、汉口等,因人口增加,地价昂贵,出现了以二三层联排式住宅为基本类型的里弄式居住区。一般格局是住宅面向里弄,里弄通向街道。较大的里弄分总弄、支弄,总弄通向街道。街道两侧布置商店,居民生活比较方便。1949年以后,中国个别大城市应用西方邻里单位的概念规划和建设了一些居住区,如上海的曹杨新村。50年代,受苏联城市规划模式的影响,采用以居住街坊为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当时采用的街坊面积一般较小,为4~5公顷,生活服务设施不够齐全。50年代后期,许多城市开始以居住小区取代街坊,由若干个居住小区组成居住区。80年代又提出在一个或若干个居住区范围内,配备就业岗位,使居住和工作尽可能就地平衡,形成综合区,以减少市内交通流量。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条件的改善,生态建筑、生态住宅、生态居住区的理念已开始逐步被广大居住者和房地产开发商所接受,各级政府的主管部门和相关的新闻媒体对生态居住区的建设与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生态居住区以强调居住区的健康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为主要目标,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客观实际,在居住者、发展商的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利用成熟的技术与产品,力求使居住区的生态系统达到最佳状态,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 规划设计原则

现代居住区规划设计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考虑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城市特色、文化背景、民风习俗,根据整体环境和具体需要来综合设计,充分体现国家人居战略目标最基本的发展需求,符合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具体而言,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整体性原则

完善建筑群空间布局艺术性、避免单一呆板兵营式的组群布局,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融洽,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建筑形式和空间规划应具有亲切宜人的尺度和风格,居住社区环境设计应体现对使用者的关怀。要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活动需要,为其提供相应社区服务设施,在满足生理需求的同时注重居民的精神生活,通过对物质形态精心规划设计以及对住户组织活动特性的研究创造更多积极空间,促进住户之间的相互交往,提高其防范性和睦邻性。 2.2 满足多元化要求

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适应家庭结构的多元化、小型化、人口老龄化、住宅商品化、住区智能化、及私人汽车进入家庭的转变提供满足各阶层各经济水平住户需求的多类型住房,如别墅、花园住宅、多层跃层、小高层、高层、错层、宾馆式住宅。 最大限度满足住户使用功能,在安全性、私密性、舒适性原则下,应广泛满足诸如单身、两口之家、三口之家、两代居、老年人居等多种户型结构:丰富建筑造型,使立面新颖,色彩搭配协调,细部装饰美观多样统一。 2.3 突出生态质量,提高文化品位

小区规划设计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1.1.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1.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1.1.4《民用建筑通则》(JGJ37-89)

1.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1.1.6《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45-95)2001年版 1.1.7《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1.1.8其他相关国家、部、省市现行规范规程 1.1.9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

1.2花弄小区规划地块位置、设计规模、用途及范围 1.2.1工程位置

基地位于平阳县昆阳镇,北边为高速公路,西边为城市规划道路,商业住宅,城市绿地等设施。基地南边部分为已安置用地。其余地形基本规则且地势较平坦。规划涉及的用地面积为8.15万平方米左右。 1.2.2工程设计规模及用途

根据地块的具体情况和建设工程规划意见书的要求,本地块设计总建筑面积为116383平方米。其中高层住宅304套,52800平方米;小高层住宅112套,15736平方米;多层住宅264套,41399平方米;低层36套,5438平方米;会所1010平方米。 国家住宅设计规范 建标[1999]76号

1.3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1.3.1指导思想

1、 贯彻党的基本方针、政策、在设计中遵守国家省市制定的有关设计规范及设计标准。

2、 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一切为居民服务,创造一个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生活方便、安全舒适、文明高雅的21世纪新住宅区。

3、 在设计中通过对该地块大的地理环境及规划原理入手,使小区的总体布局及建筑风格与城市的建设发展相结合,从空间形式到内部功能完美的协调起来,将城市的情感引入到小区内部,加以丰富,构筑一种和协美满的空间形式。

4、 通过小区的中心绿地广场、中心景观轴线和贯穿小区的景观绿地与住宅间邻里绿地相结合,以达到创造优美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1.3.2 规划设计构思

1、本方案通过分析地块与城市的关系,保持用地的开放性及其原有的特性。结合周围环境,融入城市发展所形成的人文景观。将建筑的格局形式在我国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延续、丰富。

2、小区以中心绿地广场为中心,通过环形道路将小区分成三个组团,小区西侧是多层,中间主要布置高层为主,北侧布置小高层为主。所以该小区的布置主要是一个中心,通过一个中心将三个组团紧紧的围绕在一起。 1.3.3 道路交通

1、小区设置了三个出路口,在南边设置了主要出入口,景观主要围绕着这个出入口来布置,在基地的西边、东边设置了次入口。小区采用了人车混合布局的形式。车流通过出入口进入小区,沿环形道路进入地下停车场。

2、地块内部道路由小区级路、组团级路组成,小区主干道宽度为10-14米,组团级道路为6米。入户道路宽2.5米。整个道路系统流畅合理,是小区的交通灵魂所在。

3、消防、紧急救援系统机动车通过环形道路形成的环形交通流线,使其可以便捷地到达毎幢住宅的入口,同时也为消防车辆及紧急救援车辆提供了必要的通道。

4、小区停车位数按0.5辆/户计算,采用地下车库与园林化户外停车相结合。 1.3.4绿化环境

小区通过中心景观、中心绿化带和沿主干道的绿化、将户间绿化和组团绿化串联起来。通过居民活动广场、集中绿化的吸纳和汇聚,塑造一个亲切、活泼的“共享”空间。引入大量的树种,从行道树、庭院树、景观树、地面草坪到屋顶绿化,形成了一套完全的、细致的“立体绿化”。他们不仅保洁空气、释放氧气、增加空气中的负离子,还可以降低噪音、消除城市“热岛效应”,彻底的改变居民的生活质量。 1.4建筑单体

1.4.1建筑单体设计中,考虑住宅建筑本身的造型特点以及周边的建筑元素。将时代感和艺术美感较好的结合在一起,有机地融入到整个环境当中,充分体现了单体建筑的个性,用简洁的造型以及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整个建筑形态的活泼并具有现代特征的轮廓。

1.4.2住宅的立面造型:通过虚实(现浇拦板和金属栏杆)阳台、构架、材质和颜色等要素的有机组合,来引导人们进入一种休闲的新生活方式,从而达到改善居住质量的目的,从文化内涵和生活模式的层面充实小区的精神实质,给人们带来精致而亲切的美感。

1.4..3本设计共四种主要户型。设计师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遵循有以下几个设计原则: l 保证房间尺寸的合理,使其符合人体工程学。

l 严格从功能流线上划分空间,保证交通路线的流畅,不交叉。 l 减少户与户之间的视线干扰,使毎户具有相应的私密性。 l 毎个房间有良好自然采光、通风、消除黑房间。

l 突出客厅与主卧室的地位,采用大厅、大主卧的设计,并给予最好的景观和朝向。 l 控制厨卫面积,使其空间的利用充分体现出高效与实用。 1.5节能措施

1.5.1屋面采取保温隔热构造处理。 1.5.2建材选用轻质隔墙,减轻建筑自重。 1.5.3全部外窗、阳台门选用高质塑钢密封门窗。 1.5.4洁具采用节水型冲洗配件。 1.6消防设计 1.6.1利用整个小区规划道路网,在各区域内形成顺畅的消防环线,均留有足够的消防操做场地。 1.6.2在主次干道的一侧毎隔120米设立室外消火栓以保证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超过150米 1.7建筑环保设计

1.7.1注重体现小区积极主动的环境意识,在保护的基础上更注意营造环境。

1.7.2对可能产生的噪音设备用房采取必要的隔音减噪措施,确保噪音达标排放,在道路绿化的树种选择上要考虑隔音和净化空气的功能。

1.7.3总平面中设垃圾收集点,垃圾袋袋化由物业管理人员统一收集至收集站。 1.7.4建筑水箱及水池内壁帖白色磁砖,以保护水质。

1.7.5小区设置独立封闭的物业管理,主次入口安保24小时值班,各单元入口设置对讲式电子安全防盗门。 1.8总经济技术指标 ` 项目 计量单位 数量 备注

1居住小区设计说明书网友回复 这里满地都是

http//bbsuplacn/thread-htm-fid-163html 给你一个范本吧

广西柳州富丽家园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一、 规划设计依据

1、国家有关的规范、标准

2、柳州腾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柳州市土地局测绘的地形图及征地红线图

3、柳州腾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要求

4、项目策划公司提出的原则设计概念要求

二、区位分析

富丽家园居住小区位于广西省柳州市区西南部毗邻市中心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97241975平方米该居住区呈东北-西南走向的不规则四边形基地北面临规划50米宽的潭中西路东面与现有的厂区及生活区相邻

二、 现状分析

基地现状大多为闲置空地其北部及中部一部分为柳州市大韩床垫批发部及世豪家私制造厂所在地两条市政规划路将在西部及中部交叉穿过用地基地地势平坦目前基地标高比现有潭中西路标高低大约2米基地内现有约21000平方米的水塘面积

三、 总体规划设计理念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

1、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强调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将自然环境充分地溶入建筑群中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园林式的生态型小区

2、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合理的规划布局现代气息的建筑造型创造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

3、设计流畅而经济实用的道路系统体现人车分流的基本原则

4、结合基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总体的景观规划和设计为总体规划锦上添花

四、 总平面布置

富丽家园居住小区根据功能及用地性质的不同大致分为三大区域A区位于基地西面规划路西侧B区位于潭中西路南侧基地的东北角C区位于基地东南面

A区在本规划中该区入口设于基地西面规划路的西侧由于规划路切割的影响用地较不规整且和其余地块联系较差故规划中拟作为公司自留区处理联体低层住宅顺应地形环境错落布置绿化庭院活动场所及停车区则有机的与建筑相结合

B区位于中部规划路的南侧和潭中西路之间相对位置同样比较独立沿潭中西路设大型商场及办公楼充分利用其地段优势同时可阻隔城市干道的噪音及汽车废气对居住区带来的影响其余沿街裙楼设有配套的超级市场方便居民的生活区内布置的户型均为一梯两户6+1层的套型正南北朝向同时通过种植绿化、隔音墙、部分建筑首层架空等措施提高2区的整体环境质量

C区C区是基地内最大的一个区主要格局呈东北-西南向的梯形为普通住宅区主要布置以6层为主的多层住宅3区由多种住宅单体拼接而成总体布局大致呈现南北向的行列式布置方式以最大限度地争取良好的朝向住宅南北向间距大于1H保证每户均有足够的日照和采光主要户型以一梯两户套型为主包括少量一体四户套型本规划设计了一条环形的休闲步道将C区的住宅群体串接成一体形成一大型中央景观区

本居住小区的停车以地下为主并结合小区的主要干道设置地面停车以节约用地地下车库分设于B区的南北两端地下车库总共可停191部小汽车设有四个地下车库的出入口

六、道路交通系统设计

富丽家园居住小区的道路系统采用东西向干道贯穿全区中部小区主入口设于用地东侧B区主入口设于潭中西路上在西侧规划路上设有A区及C区次入口小区主干道宽度5米采用双车道行车方式并在小区会所位置放大为交通环路解决车流的分流同时也增加行车的趣味主干道的布置自然地形成了小区的分区同时使每个分区内都没有机动车穿行实现了人车分流位于A区的次入口采用宽度6米的次干道双车道行车方式尽端式道路尽头设回车场沿西边入地下车库车道设停车场充分地利用了资源

小区的步行道设计自成系统相连为一体并通过步行系统将区内的若干个景观节点和中心绿地串联起来形成中心景观区及景观带

七、绿化景观系统设计

一、设计原则

1、生态原则充分应用现有自然景观并结合周边景观特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多维视觉感观营造舒适亲人的景观环境

3、分期建设原则分期分阶段实施每阶段与整体空间形态和谐统一

二、设计创意

1、中央绿色主轴线利用东西入口及主干道规划出一条舒展的弧线林荫道中央会所、游泳池、叠水低瀑有机的结合于其间展现出小区雍容、自然的大家气派

2、中央景观区结合建筑规划设计以一条自然流动的休闲步道贯穿全区由架空活动平台、运动休闲区、住宅中心花园组成完整视觉景观满足小区中心区域功能需求静态水景、喷泉、流水曲径点缀缤纷绚丽多姿的生活景象

3、住宅组团区域亲子乐园、架空层、中心庭院休闲区域、运动区域、

树阵广场等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充分考虑每个区域的合理划分及有机联系功能区景观特性鲜明与主题呼应统一

八、竖向设计

居住小区整个用地

小区规划设计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1.1 根据国家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方针,为加快住宅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贯彻实施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的住宅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住宅科技进步及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引进和推广,使低密度住宅建设规范有序和健康发展,带动工业化生产基地和配套生产厂的形成,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特制订本要点。1.2 低密度住宅的规划设计要认真贯彻节约用地,合理使用土地的基本国策。1.3 低密度住宅的规划设计要认真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和对环境的破坏,与自然共存,创造美好的居住环境。

1.4 低密度住宅的规划设计应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满足国家现行相关规范、标准和规程的要求。

1.5 低密度住宅的规划设计、建造及部品选用应符合《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的有关要求。

1.6 本要点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成熟的规划设计理念,总结国内外低密度住宅建设的经验,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为提高我国低密度住宅规划设计水平而提出的指导性意见。1.7 本要点以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层数及空地率来界定低密度住宅,并将低密度住宅划分为高档独立式住宅(r1)、独立式住宅(r2)、双排式住宅(r3)和联排式住宅(r4)四种类型,以便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规划设计。

2 术 语

2.1 低密度住宅:建筑容积率不大于0.9,或者套密度不大于3.5(套/1000平方米),且层数在四层以下的住宅为低密度住宅。

2.2 套密度是指每1000平方米住栋总占地面积所拥有的住宅套数。

2.3 栋容积率(far)=住栋建筑面积/住栋占地面积。住栋占地面积是指本栋住宅所占基地界线以内的面积。

2.4 空地率(osr)=(住栋占地面积一住栋建筑基底面积)/住栋建筑面积。设置空地率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住栋占地面积内有足够的空地。住栋建筑面积乘以空地率即为必须留下的空地。

2.5 自有空间(private space):住所附近只供居民自己使用的区域。

2.6 公共空间(public space):所有对公众开放的公有场地和设施。3 低密度住区规划

3.1 基本原则

3.1.1 低密度住区(下称“住区”)是住宅区规划和建设中的一种类型。住区规划应遵循住宅区规划的一般规定和原则。在合理利用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应配置相应的教育、文化、医疗、购物、休闲、交往等居住生活设施,满足居住者的需要,以创造舒适、方便、健康、宁静的居住生活环境。3.1.2 住区规划应坚持和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达到与环境协调共生的要求。

3.1.3 低密度住区可以成为一个独立住区,也可以是集合式住区中一个相对完整的部分。

3.2 选址

3.2.1 住区的建设场址应选择在符合居住功能要求、市政设施配套或具备市政设施接口条件的地段,选择在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适宜于建设低密度住宅的城乡结合部、城市远郊区、卫星城以及中小城镇等地段,优先考虑利用废弃置换的土地,不占用或尽量少占用耕地。

3.2.2 住区宜选择具有良好植被和小气候环境并适宜于建设的地段,必须离开地质复杂以及滑坡和洪水侵袭的地段,避免地质灾害。

3.2.3 住区必须避开或远离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地段。

3.2.4 住区应靠近城市轨道交通、快速道路等交通便捷的地段(地

区),所在地段应出行方便,与城市中心区及地区商业中心应有良好的通达性,但应避免交通、噪声等对住区的干扰。

3.3 规划布局

3.3.1 住区应依据其所在气候分区和地理位置,按照相关法规综合考虑住区的通风、日照、采光。

3.3.2 住区功能分区应明确,公共服务设施应完备,为居民提供教育、文化、医疗、购物、休闲、交往等设施、创造方便而舒适的居住条件。3.3.3 住区规划布局应结合地形、地貌,注意保护古树名木和天然植被,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3.3.4 住区用地不宜少于2.5公顷,或住宅总套数不宜少于50套,以形成相对完整的社区。

3.3.5 住区中的r1、r2、r3类住宅应为每户提供具有可作庭院绿化的独立的自有空间,r4类住宅的上层户也应有屋顶作为自由绿化平台。应保证住区有充分的公共休闲空间。

3.3.6 住区应根据不同的住宅类型(如独立式、双拼式、联排式住宅等)体现不同的规划布局特点。联排式住宅拼接长度不能超过60米或联拼8套。

3.3.7 应妥善协调住区内车行及步行的功能关系,应设置与公共绿化空间相结合的独立的步行空间,满足居住休憩的需要。

3.3.8 应合理控制建筑密度、容积率、套密度、栋容积率及空地率。3.3.9 住区规划布局应充分考虑物业管理的需要。

3.4 道路与交通

3.4.1 住区道路应与城市道路有较好衔接,方便对外交通。住区内道路应分级明确,交通组织合理。

3.4.2 车行道路分级应按照顺畅、便捷、避免对居住活动形成干扰的原则以及住区规模确定,可分为2级(干道、宅前路)或3级(主干道、次干道、宅前路)。

3.4.3 住区道路应满足消防、救护、抗灾、避灾等要求。

3.4.4 道路设计应运用设计手段将机动车速度限制在时速15公里以内,以保证人车安全与居住环境的安宁,步行道应营造安全、舒适的人行交通环境。

3.4.5 为避免行车迂回或对居住活动的干扰,住区宜采用尽端路,尽端路最长不应超过120米。

3.4.6 独立式住宅的停车位不少于1.5车位/户(院内露天停车位按0.5车位计),双拼式住宅与联排式住宅停车位不少于1.0车位/户,并

应设置适量的访客停车位。路面停车位尽量靠近住宅后院或侧院。并应避免阻挡正门入口。采用半封闭或全封闭式车库时应解决废气的排放问题。露天停车位宜采用透水性铺装。

3.5 住宅群体

3.5.1 根据住宅类型确定住区规划的相关指标(如下表):

───────────────────────────────────代号住宅类型建筑面积栋容积率空地率套密度 建筑层数(平方米/套)(far)(osr)(套/1000(层)平方米)

───────────────────────────────────r1高档独立式住宅≥350≤0.35≥2.0≤1.0≤3r2独立式住宅200-350≤0.50≥1.5≤1.5≤3r3双拼式住宅180-260≤0.55≥1.2≤2.0≤3r4联排式住宅150-200≤0.75≥0.75≤3.5≤4───────────────────────────────────注①规模大于500平方米/套的住宅不在本要点范围内。

注②建筑层数是指地面以上的自然层。

注③如有公寓式住宅,其总建筑面积不得大于低密度住宅总建筑面积的20%,层数不大于4层。

3.5.2 独立式住宅布局必须考虑前后庭院以及与两侧住宅的间距,住宅前院进深不宜小于7米,后院进深不宜小于10米,建筑离基地界线左右不宜小于3米,且住宅间距必须满足主要活动空间在当地大寒日连续2小时满窗日照的要求。

3.5.3 混合式住区应分别考虑不同类别住宅区(如低密度住宅区和一般住宅区)的用地划分与群体组合。

3.6绿地与户外环境

3.6.1 公共绿地与广场应根据住区居住人口规模设置,并控制水体所占总绿地的比例;应为每个邻里和居住单位提供方便。

3.6.2 住区公共绿地率不宜低于总用地面积的10%,并尽可能结合地形地貌,水面应以人工湿地为主。

3.6.3 住区公共广场硬质铺装不应超过广场总面积的50%,广场应设置固定座椅和庭院照明。

3.6.4 住区绿地宜以草坪、灌木和乔木相结合的绿化模式为主,乔木(株)、灌木(株)、草坪(平方米)、绿地(平方米)的比例宜为1:6:20:30,即在30平方米绿地中宜按20平方米草坪、6株灌木和1株乔木混合配置。

3.6.5 住区公共绿地应由物业公司统一管理,自有庭院绿化提倡个性化设计。

3.6.6 住区内必须设置道路照明,路灯高度不应大于3米,间距不应超过15米,必须采用节能灯。人行道路照明设置应避免炫光和直接照射室内或行人。

3.7 公共服务设施

3.7.1 应根据住区规模、住宅类型、物业管理和便民服务的需要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应配置完善、布局合理,应提前或与住区建设同步

完成,并应避免对居民生活造成干扰。

3.8 综合设施配套

3.8.l 住区应优先考虑节能型户式中央空调,供热、采暖应分户计量,应建立综合布线与卫星传输相结合的智能化系统。

3.8.2 住宅空调机组等所有户外设备必须做隐蔽设计,合理布置冷媒管线,冷凝水应有组织排放。

3.8.3 住区各类管线设置应进行综合规划,集中布置,住宅应设集中管井,便于管理和维修。

3.9 环境质量保障

3.9.1 应充分考虑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突出地方特色。

3.9.2 提高住区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声、光、热环境质量,减少噪声对居住环境的影响,保障居民身心健康。

3.9.3 应采取有效的建筑节能措施,尽可能利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以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热环境。

3.9.4 结合当地水资源状况和气候特点,制定水环境规划,保证提供安全、卫生的生活用水、环境绿化用水和娱乐景观用水;综合考虑节水、分质供水、雨水利用及水回用措施。

3.9.5 实行垃圾分类收集、清运,进行必要的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

3.9.6 住宅的安全防范应采取智能监控等措施,禁止在窗外安装防护栅栏。

3.9.7 住宅前院应尽量开敞,若设置围栏,以种植植物绿篱为宜。3.10 技术经济指标

小区规划设计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摘要:近些年来,社会在不断进步,经济也得到了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在提升自身生活水平的同时,对自身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更加关注,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最为重要的标志就是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质量,因此,笔者认为,现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质量直接决定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下面,笔者就对住宅小区规划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这些问题的应对措施进行浅谈。

关键词:住宅小区;规划;问题;应对;措施;思考;分析;浅谈

社会的不断进步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想要将自身生活水平进行不断提高,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将我们的家园,我们所居住的住宅小区进行很好的规划,但是,在当前形势下,住宅小区的规划往往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中,笔者就对住宅小区规划问题分析与应对措施进行浅谈。

一、现代住宅小区规划问题分析

在现代的住宅小区规划过程中,首要的问题就是当前社会监理机制不够健全,存在着很多问题,有些企业存在着非法操作和违章规划,但是由于我们并没有一个社会监理机制对其进行制约,也就导致了这些问题越来越普遍存在,笔者认为,社会监理机制的存在是保证住宅小区规划质量的根本渠道。其次,住宅小区规划的队伍质量低下,很多规划人员并没有持证上岗,企业在招聘他们的时候只是本着降低成本以及节约时间等目的,忽略了规划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规划队伍的质量问题,直接导致了住宅小区规划质量低下。最后,现代住宅小区在规划过程中并没有对其施工进行很好的规划,忽略了住宅小区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小区的规划并不仅仅是对小区格局和小区绿化等进行规划,更加要对施工进行规划,再好的设计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漏洞,也不能够将规划和设计进行很好的展现,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必须要对缺少施工规划这一个问题进行充分的重视。

二、现代住宅小区规划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现代住宅小区规划问题应对措施要求建立社会监理机制

我们究竟如何才能够保证住宅小区规划的实施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日常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我们注意很多方面,想要保证住宅小区规划能够顺利开展,起到其自身应该有的作用,要求我们必须要拥有高度社会的责任感,并且要对住宅小区规划这一个事业高度热爱,在日常工作中要深入到住宅小区规划项目的施工现场之中去,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每一个环节的规划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住宅小区项目以及工程质量安全。住宅小区项目的规划不仅关系到了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同样和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做好住宅小区项目的规划与管理已经成为了杜绝豆腐渣工程出现最根本的措施,而住宅小区规划这一个项目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得到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实的基础,百年大计,最根本的就是质量,因此,我们必须要对住宅小区规划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深思,从根本上保证当前住宅小区规划工作的质量。

进行住宅小区规划这一项工作的覆盖面比较广,过程比较漫长,在整个住宅小区规划工程监督系统中,社会监理是最为重要的单位,要求这些单位必须要拥有完整检测的设备和具有丰富经验工作的人员,因为进行住宅小区规划项目的人员并不多,这些人员在做好规划工作的同时还必须要起到一个监理作用,就需要不断的完善科学的监理规范,对于相关的监理人员要进行检查和严格的考核,要求监理委员会并必须要深入的进行工地会议的开展,将监理职能的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对住宅小区规划项目进行监督,保证能够安全的进行住宅小区规划项目的实施,监理委员会还必须要不定期的受到相关部门检验,主要检验监理委员会是不是将自身的职责进行了认真的履行,在住宅小区规划项目施工的现场有没有现场监理进行监督,能不能全程控制住宅小区规划项目的关键环节等等,如果出现了个别监理人员渎职,那么,监理委员会必须要立刻采取更换监理人员这一个措施。

(二)现代住宅小区规划问题的应对措施要求我们保证规划队伍质量

住宅小区一直都是人类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的一个环节,更加是城市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住宅小区最为基本的一个理念,全球的环境问题凸现以及全球绿色文化的不断兴起,这二者是住宅小区概念得以提出重要的一个背景,伴随着人们对于环境问题更加关心,我们不得不把消费型的社会转变成为一个考虑可持续发展和地球环境产品生产的社会,住宅小区的主要思路就是把舒适安全的地球环境和建筑环境都一直保持到未来这样的一个规划的思想,住宅小区已经成为了保持可持续发展建筑应该具备的一种安全理念,想要做到住宅小区项目规划高效率、施工安全以及质量优秀,就要求该住宅小区项目领导人员必须要具有奉公廉洁、团结协作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要求这一个住宅小区项目的规划人员必须要拥有精湛的住宅小区项目规划技术水平,具有不怕累不怕苦乐于奉献的精神,此外,该工程的规划队伍必须是经验丰富的。任何一个优秀的住宅小区项目规划都是人们建设出来的,保证住宅小区规划项目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要选择质量高的规划工作人员,住宅小区项目规划工作取得成功必要的条件包括该住宅小区项目规划队伍必须能够有序的进行项目的规划,在工作过程中,顺利的沟通和交流能够使我们轻松地对规划人员进行管理,使得整个住宅小区项目规划的质量和安全都能够在得到保障的同时进行精致有序的安排,在实际操作住宅小区项目规划过程中,必须要按照住宅小区项目合同规定来对企业员工的素质和数量进行保证。

(三)现代住宅小区规划问题的应对措施要实施项目施工规划

在现代住宅小区规划项目施工规划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就是初步规划阶段,同样也是整个现代住宅小区规划构思基本上能够很好形成的一个阶段,要求我们必须要按照相关的住宅小区规划项目施工工程所在地自身价格的水平来进行规划概算的编制工作,将其作为考核住宅小区规划项目经济和理性以及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的重要依据,众所周知,住宅小区规划的施工图规划主要由工程项目施工规划及成本控制、住宅小区规划定额、住宅小区规划的地质勘察资料、规划说明、规划施工图纸以及住宅小区规划项目一览表等相关规定所组成的,因此,现代住宅小区规划的施工图概算一定不能够突破建筑工程规划的概算。进行住宅小区规划项目施工规划工作主要的方法包括:推广标准规划以及采用优秀的现代住宅小区规划标准、应用现代住宅小区规划方法和原理来进行规划目标关系的协调工作、通过应用技术经济来分析和确定现代住宅小区规划成本影响的因素。

结语:综上所述,现代的住宅小区规划一直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如果我们不能够拥有很好的规划,那么,整个住宅小区建筑工程的质量都会大打折扣,本文中,笔者对现代住宅小区规划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探讨了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 夏祖华, 潘平, 温秀. 居住整体环境的创造--珍珠园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思考[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06).

[2] 业祖润. 现代住区环境设计与传统聚落文化--传统聚落环境精神文化形态探析[J]. 建筑学报, 2001,(04).

[3] 柯雄斌,贾永强. 现代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理念探析--以咸宁潭惠小区规划设计为例[J]. 中外建筑, 2010,(05).

[4] 冉靖华. 居住小区规划的理性与超越--河津市\"名人花苑\"住宅小区规划设计[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22).

小区规划设计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摘要】小区供暖设计在最初的供热中往往都是按照住户的居住面积来收取费用的,但是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还会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随着人们对居住区供暖要求的增加使得人们对供暖系统的改善越来越重视。

【关键词】 小区供暖系统;设计;注意问题

一、小区供暖设计常见的问题

1、系统管道问题

系统管道在整个供热供暖系统的硬件当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供暖系统需要一个庞大的管道布置,管道的问题直接影响供水的输送。根据对系统管道问题的分析,供暖系统管道出现的常见问题可以归结为堵塞和老化。

引起管道堵塞的问题主要是管道内的污染物,是因为管道长时间得不到清理,附着在管道内壁,长久的积累后,形成了管道堵塞。管道堵塞問题的产生,直接影响了供暖系统的供水功能。如果出现这种问题,可以用手在管道转弯处或者阀门前摸管道的问题。如果摸到的管道位置水温比较冷,没有热水经过就说明此处管道出现了堵塞的问题。如果手摸不到的话,还可以通过放水来查看局部管道,是否能够有活水通过就可以判断管道是否堵塞。发现某处管道堵塞了,就需要在此处打开管道,对污染物进行清理。保障管道正常供水工作。

管道的老化问题,指的是管道出现断裂或者管道阀门失灵等硬件设施老化的问题。如果管道断裂,将会出现水涌出地面的现象。寒冷的冬天水从地下喷涌而出,被冻结后,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同时还损害了管道的水流运输,影响供暖系统正常的运作。如果阀门失灵,也会引起堵塞管道的显现,这时,需要即使的更新阀门,堵塞的管道都会产生热气拥挤的现象。

2、设计图纸方面存在的问题

设计的说明内容不完整。《设计深度规定》对于暖通设计的说明应该包括室内外的设计参数、热媒参数、热源情况、采暖的热负荷和耗热量指标、系统的总阻力、散热器的型号、系统的形式以及控制方法、消声、隔振、防火、防腐、保温、风管的管道材料、安装要求以及系统的试压要求等内容。但是,目前很多的工程设计中其说明内容很不完整。

3、没有注重节能环保

在设计时我们必须要注意节能环保问题,尽量减少建筑工程中消耗的能耗。随着我国能源消耗越来越大,能源短缺及气候变暖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而在建筑总消耗能耗中,暖通设备所消耗的能源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我们在建筑设计时不能只考虑功能性,还需要注重考虑投付使用后的节能环保问题,但在实际的设计中,很多设计人员很容易忽略对设计方案的节能优化及环保设计。

二、暖通设计的改进措施

1、遵循相关设计原则进行设计

就当前的情况以及问题来看,进行建筑暖通工程的设计时,必须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设计。例如地热采暖,其主要有节省居室面积及能源和隔音效果好等特点,这就使得地热采暖逐渐成为节能型建筑的第一供热方式。另外,在设计节能建筑暖通的工程时候,要根据相关规定并按照具体的情况来开展设计工作。对于存在差异的不同地区,要在进行技术参数分析后,再进行复核实际的工程设计以及施工。节能建筑暖通工程相关的设计参数一般有如下几点:

1.1热媒。

其要低于65℃,低温段为30~40℃。

1.2供回水温差。

其一般在10~17℃,并且地暖系统的工作压力要低于0.8MPa。对基本的耗热量计算可以参照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另外也可以按照辐射采暖的特点,来进行更进一步的修改,从而得出地热房间的耗热指标。而采暖的地面构造厚度必须要控制在80mm以上,其管间距要控制在150~300mm之间,并热管距外墙内的表面为70~100mm。当参数准备完毕后,再进行供热房间管道的布置。

2、素质的提升,专业知识的加强

应该规范和加强对设计人员的管理与制约,提升设计者的各方面素质,开展课堂对设计人员进行知识的加强巩固,对专业的了解。使其从思想上彻底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将最新的经验授予他们,每一项设计严格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进行设计。

3、设计的调节性和可操作性

由于我国气候的原因,为适应全年气候的变化,良好的调节性能是暖通空调系统必须具有的能力,VAV空调系统和VRV变频空调系统两种方案是常见的调节性能好的方案,这两种方案的优点是:耗能小,缺点是一次性投资费用很高。由于办公建筑不一定全天使用,因此,在设计方案的时候要应考虑在夜间不需要工作的要求。由于自动化水平在空调系统中的运用,管理人员的数量和劳动强度可以降低,也有可能造成投资费用的提高,必须做好技术经济性的比较,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需要提高。对于季节转换时才使用的阀门,阀门的控制方式应该采用手动控制。

4、关注节能环保设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建筑中能耗高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根据调查,建筑能耗平均占社会总耗能的25%不止,有严重的地区这个数据能达到40%。对空调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其能耗的比例非常高,采取必要的节能环保措施和技术,将暖通空调的耗能比例降低,是对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是必须需要考虑的问题。在高层建筑物中,由于复杂并且巨大的暖通空调系统,对耗能和经济运行情况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设计方案的质量的确保,不仅能提高全工程的节能水平,而且能提高暖通空调系统的应用效果,因此,对暖通的设计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

对系统的调试也是非常的重要的,调试良好的系统可以在满足相应需求的同时实现运行的节能降耗。倘若没有对系统进行合理的调试,那么通常情况下只有采取加大系统得容量方可达到相关的设计要求,这样不仅导致能量的浪费,更会造成设备的磨损以及过载,设计时也要对如何调试设备进行考虑充分。如有些办公楼里未调试好系统就开始投入使用,其结果就会因裙房的水管路流量过大,且超过了规定的流量,就会导致主楼高层的空调水量明显不够,此时为了满足高层办公室的正常需求,就会出现在运行一台主机的同时,开启两台水泵供水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浪费。

三、结论

我国对于建筑事业越来越关注,建筑工程中,整个建筑质量的好坏与小区供暖设计的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暖通采暖设计不允许出太多的问题。建筑中小区供暖设计的每个一部分都是紧密结合、息息相关的,一个细节的疏忽或者没做好,就导致其他环节的不完善,从而导致整个小区供暖设计系统问题重重。暖通采暖设计的合理化越来越重要,不仅要求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相结合,还需要管理部门加强配合,开展学习、普及暖通采暖设计的专业知识,采取一切小区供暖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措施。其实我国制度中明确规定了小区供暖设计相关措施及规范,但并没有应用到实际当中来。使设计人员的设计环节出现了问题还是相关管理部门出现问题。要做到将规范化的暖通采暖设计完全应用到实际当中来,必须要管理部门、领导对设计人员的大力要求和合理的制度制约。也需要设计人员全面配合,共同努力将小区供暖设计问题解决,建设规范化的建筑。

参考文献

[1]杨勇.小区供暖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

[2]李波.小区供暖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3.

[3]姜长波.小区供暖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5.

[4]刘玉梅.供暖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2008,05.

小区规划设计调研报告范文第6篇

水韵牧歌住宅小区设计说明书

一、项目名称:水韵牧歌

水韵—文化广场泉水的循环使用符合生态自然规律的韵律美。 牧歌—打造特色的植物景观带,还原真实的自然风光。

二、设计依据:

1. 小区绿化景观设计相关规范

2. 该市城乡规划处规划设计要点审批表及附表、附图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4.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三、区位分析:

项目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大学城,地势较为平缓,周边为当地的主要交通干线。 本小区总占地面积102970亩,建筑面积共87442.72亩,可容纳992户。小区主要以高层住宅为主,绿色植物打造田园牧歌的风格,让业主最大限度享受自然风。

四、设计主导思想:创造自然,享受自然

该小区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体现建筑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让环境成为当地文化的延续。 1. 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居民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 2. 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小区内的植物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3. 小区之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适应。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全区的绿地形成以集中绿地为中心的绿地体系。

五、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 “人”是景观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使居民有一个舒适,安全,阳光的生活环境。

2. “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体现自然生态。打造特色的植物景观带。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和环境设施小品为主,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3. “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小区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要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创造自然,享受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水体、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

六、景观分析:

(一)、关于植物配置植物配置

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并充分考虑与建筑风格的吻合,兼顾多样性和季节性,进行多层次、多品种搭配,分别组合成特色各异的群落。整体上有疏有密,有高有低,力求在色彩变化和空间组织上都取得良好的效果。植物搭配错落有致,灌乔木相互搭配,种植具有观赏性的各类乔木和绚丽夺目的花灌木配植一些红枫、棕榈、小叶女贞,以增加植物层次上的变化,为小区增色不少。

(二)、关于道路系统

在充分研究了小区现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分布后,贯彻人性化的设计思想,从交通、消防等多个方面精心考虑,主要道路系统与建筑密切配合,明晰了然,将各大分区通达顺畅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人流主要交汇处均设有较大面积的活动空间,体现了良好的疏通性和引导性。次要道路系统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化,并沿其设置别有情趣的坐凳、雕塑和小品,营造一个舒适,和谐的环境。

(三)、特色景观节点分析

不同的景点用不同点方式,利用植物围合而成。设计中具体利用植物造景和不同材质及颜色的铺装来划分空间,以此形成多样化的活动场地,特色的喷泉广场水的循环使用与大自然的规律相互照应,既是举行一些户外公众聚会活动的最佳场地,也是专门为业主们沟通交流搭建的平台。每一个位置,每一个角度,所见均不相同,绝对没有千面如一的平淡,人造的景观与上帝的景观在此合二为一,成为崭新意义上的自然,而生活,与此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特色植物长廊的建造更是体现这一设计理念,丰富合理的植物配置,美化了整个住宅小区的绿化特色。

(四)、水景分析

本设计注重的是绿色概念的体现,所以整个小区的绿化面积在不影响其交通视线和认得视觉美观的前提下比标准绿化面积要稍微大一些。所以在没在水景方

上一篇:县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范文下一篇:学生成长记录袋怎么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