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的效果范文

2024-07-09

品牌的效果范文第1篇

一、“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的概念最初是由国际董事长提出的, 后来, 李克强总理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了相关的概念。“互联网+”的概念本身就是将各个传统行业和互联网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将互联网的平台融入传统平台中的方法本身就是对生产要素优化的一个过程。广大企业也可以通过对业务体系不断地更新来有效地完成转型和升级, 并最终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

“互联网+”的背景本身就属于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升级。互联网存在的本身就是将信息化、工业、商业和金融等各个行业全面融合起来, 最终形成一个新生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 “互联网+”的模式也是在传统互联网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新的模式。知识的存在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互联网本身的发展[1]。

“互联网+”本身也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正如传统行业在过去的时代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一样, 但是, 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和虚拟技术等新兴技术也将给传统的行业带来一种新的变革, 这本身也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互联网+”的存在更好地延伸了互联网思维, 并使得整个经济形态不断地在演变, 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二、“网络营销”的概念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互联网+”的概念一样, 所谓的“网络营销”指的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市场推广活动的一个过程。这是计算机技术和企业营销相互结合的一个过程。广大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正是通过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来更好地进行营销活动。这是目前二十一世纪最具有代表性的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商业营销模式。

网络营销本身就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营销技术。消费者的价值观也在发展的过程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现代的消费者在面对复杂的商品选择的过程中, 心理正产生着巨大的变化。很多消费者已经对传统的营销方式充满不信任, 所以也就会希望自己主动去搜寻相关的信息。但是又因为有一部分的消费者工作的压力过大, 又同时兼顾购物的方便性。所以仅通过传统的营销方式那个不能够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但是网络的出现使得消费者能够在遇到问题的第一时间就向网络发起提问。广大企业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就对顾客的需求做出有效的反应。

三、“互联网+”背景的主要特征

(一) 自发性

海量的信息一直都被充斥在互联网的内部。即便是不经意的一段文字和一张照片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引起人们的关注[2]。因此,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 每个人都渴望成为主角, 并成为信息的传递者和制造者。这种不自觉的自发性也就会使得传播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

(二) 区域性

即便在互联网的世界里, 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能够聚集在一起畅所欲言。人们可以自发组织起来关注相同的话题, 并在每个圈子里拥有相同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所以在之后也就能够更加精准地进行营销推广。像比较著名的生活社区、西祠胡同和其他社区都可以聚集一批又一批人。

(三) 双向性

诸如电视和广播媒体等媒介的信息都属于单向传播, 这种被动和强迫性的传播方式非常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和厌恶。但是互联网良好的交互性会让大家在第一时间就得到有效的反馈信息。而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对市场做出及时的反应和调整。这种良性的互动往往能够帮助更好地建立关系。

四、广西中小企业品牌推广的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本身运营的机制和网络营销不对称

目前, 广西很多商家正通过有效地运用软件来将产品和本地化的服务更好地联系在一起, 从而帮助更多的广西中小企业实现了品牌梦。很多广西当地的中小企业的实力都相对较弱, 所以很多网络营销方式都没有办法和企业本身经营的情况相配合。正由于很多企业在管理上显得非常薄弱, 所以使得网络品牌推广的进程变得非常不顺利。很多广西当地的中小企业即便参与到了竞争的过程中也没有办法和当地的大型企业相互抗衡。

(二) 缺乏专业的网络营销推广人员

很多广西中小企业的内部还缺乏最基础的网络营销推广人员。不仅这些人员缺乏最基础的专业知识, 而且也没有所谓网络营销的概念, 最终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另外, 虽然很多广西企业选择让第三方介入到网络营销的过程中, 但是往往会因为缺乏专业的运作而使得营销方案无法更好地进行实施。

(三) 企业信誉度和网络营销出现不对称的现象

虽然在“互联网+”的背景下, 企业的推广会变得更加方便。但是正是由于网络的出现, 使得很多消费者无从更好地判断企业的规模和产品的质量。很多网络营销的过程都是通过虚拟的资金来全面进行操作的。但是, 很多广西内部的中小企业本身并不具备这样的信誉程度, 甚至也会对企业内部的信誉认知造成偏差。虽然有的中小企业在建立之初就已经采用了网络营销的方式, 但是到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没有因此有好的应用效果。

五、适合广西中小企业品牌推广的主要方式

(一) 在“互联网+”的模式下融合更多互动式的体验

要想让企业的品牌更好地向未来进行推广, 则一定要重视品牌本身的设计。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将标志设计、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和展示设计等理念更好地提炼出来, 从而才能够将企业的品牌更好地塑造起来。位于广西的商家可以在“互联网+”的背景下, 通过运用威客、众筹和其他创意的形式进行充分地设计, 并通过汲取大家的智慧来对企业品牌的名称、标识、包装、款式和外观等信息更好地集中起来[3]。之后再借助专家来进行全面地评审, 最终确定优秀的品牌。

在这样一个品牌设计的过程中, 诸多品牌的色彩、字体、图形和内容都融合了和消费者的互动体验的过程。也正是因为互联网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文字、图像、音频和其他各种形态融于一体, 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引起大家的共鸣。

作为广西著名的金嗓子集团和春茂集团就曾经在网络上发布有关的品牌征集活动。大家也都通过网络对金嗓子和春茂集团的商标进行全面的分析。大家在对品牌商标进行全面交流的过程中, 企业的举办者往往能够更好地捕捉到“互联网+”背景下品牌设计的关键部分。而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也能够在运用大数据和监测工具进行分析之后更全面地发现顾客个人的喜好和选择, 进而进一步打响品牌的知名度。

(二) 运用“互联网+”的媒介来对企业内部的品牌来进行传播

在“互联网+”的时代, 其实也出现了诸如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诸多新的媒介, 包括数字媒体在内的许多新的媒体也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这些新的媒介通过有效地以互联网、无线通信和局域网等主要的技术为媒介来向观众传达更多的信息。而这些新媒体也正可以帮助企业传播企业的产品。

传统中小企业的传播模式多数都是采用单向信息输入的模式来进行。而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多数都会呈现交互式的传播模式。广大新媒体不仅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 而且也可以将覆盖的目标变得更加精准。很多产品在经过互联网推广之后就会获得一系列的粉丝。例如,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 广西著名的品牌两面针又收获了新的一群粉丝。企业也可以借助包括微博、微信和短信等媒介资源来更多地了解品牌的信息。这样既可以让更多的人在短时间内用到产品, 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企业的品牌文化。最终也能够感染到更多的观众。

(三) 结合网络活动来进行宣传

网络上大型的实践和活动都能够引发更多人的关注。因此,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 人们可以通过充分借助相关的事件来找到对应视频、游戏和活动的切入点, 并将有关产品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更好地传播出去。这种线上和线下活动紧密结合的方式往往能够更好地调动参与者的热情, 最终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例如, 可以通过开发新一轮的手游来使得广西“南方”的品牌更好地被传播出去。

(四) 有效地建立起企业和公众的双向传播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 所有媒介传播的信息都具有一定的公开性和互动性。消费者平时一定会运用互动的网络工具来查询相关的信息, 并定制相关的业务。因此, 企业可以通过充分应用搜索引擎和APP等工具来和消费者直接进行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提供给消费者相匹配的产品的基础上更及时地发送相关的信息。企业也能够在第一时间更清楚地知道关于产品的反馈。最终才能够营造良好的公众口碑。

例如, 广西某家食品公司通过与科技信息公司进行合作, 让用户从手机APP上就能够吃到自家的食品, 从而起到了良好的企业推广效果。其实这样一个推广的过程不仅拉近了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而且也让消费者本身有了更好地互动式的体验。

(五) 品牌宣传和娱乐相结合

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使得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了更多的负面情绪。因此, 尤其需要通过有效地采用娱乐手段来化解压力, 进而更好地调节自身的情绪。在“互联网+”的背景下, 只有将自身品牌、娱乐节目和视频等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才能够使得企业本身和消费者之间更好地进行良性互动, 并在最后提高自身企业的知名度。

六、“互联网+”背景下广西中小企业推广的效果

(一) 让更多的观众得到了关于品牌的信息

例如, 广西的“南方”品牌和中国好声音来拟合, 共同将美食、娱乐、运动和音乐更好地联合在一起, 让全中国的观众关注到了南方黑芝麻糊。而事实证明, 这样一次网络信息全覆盖的战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南方”品牌。关于“南方黑芝麻糊的网页浏览量和阅读量高达1.2亿次。这样一次活动将会产生巨大的品牌效应。

(二) 在观众中有了更好地口碑

正因为很多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入了网络推广的模式。一些食品企业和农产品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试吃的活动吸引到一批粉丝, 进而在之后的推广过程中有更好地效果。这是传统的人员推广和传单推广所不能够有的效果。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可以因此聚集更好地口碑, 从而获得更好地推广效果。

(三) 企业的收益有所增加

网络营销会给企业带来很多额外的收益。很多中小企业单纯地依靠单一的宣传模式并不能够有很好的效果。因此, 如果能够结合网络推广的方式来更好地宣传企业的产品, 那么企业额外的收益就会有所增加。这对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好处。

七、结束语

“互联网+”的模式会使得人们的商业环境和商业模式有所改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智能手机也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普及, 网络新媒体的方式也会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而广西传统的中小企业只有在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基础上, 更好地重视消费者之间的体验, 并加强互动, 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进行发展。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 只有借助大数据技术为基础, 再有效地转变整个品牌的设计思维, 才能够让消费者更加认同新兴中小企业的品牌。也只有通过不断地变革和创新, 广大企业品牌推广的过程才能够有更好地效果。

摘要: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营销成为了现代企业发展的主流模式。一方面, 互联网推广运营的成本较低, 另外一方面, 互联网整体推广的效果也较好, 所以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企业青睐者的青睐。广西作为我国中小企业聚集之地也受到了互联网背景的影响。本文结合广西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主要就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制造企业品牌推广的方式和主要的效果进行全面的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中小制造企业,品牌推广,推广方式,推广效果

参考文献

[1] 蔡丹红, 龚春杨.互联网时代传统产业品牌融合创新的路径探究[J].企业管理, 2016 (1) :116-118.

[2] 马云, 虎雅东.“互联网+”背景下的品牌设计与推广特点研究[J].包装工程, 2016 (10) :17-20.

品牌的效果范文第2篇

三种题型:

1、请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下面句子中的„„词改为„„词语好不好)

2、请欣赏下面加点的词好在哪里?

3、下面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例文1:

那个贫穷而温馨的季节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早晨一起来,父亲就把家里唯一的一只正在下蛋的母鸡杀了,炖好了,用小碗分成二十份。分完,母亲要我们挨家挨户去送。我们有点不情愿,父亲说:“去吧,孩子们。送完,我们回来吃篮子里的好东西。”

父亲这么一说,我们分头去了。每人捧着一碗香喷喷的鸡汤,实在忍不住馋时,便用手指头在汤里一蘸,然后吮着指尖,感到十分香甜。

1、 品味第二段中加点的词蘸和吮的表达效果。 套路:生动刻画出了„„,表现了„„

生动刻画了我们当时的馋相,反映了当时生活的贫穷。

迎着早春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可凭借什么去寻 觅春天的第一双脚印儿呢?……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

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着旷野走去。

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 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

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 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虽说是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渐渐的,云雾中的燕山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眼一望……怎么?远处,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空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

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地,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抔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 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 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目,眼界自然仅限 于咫尺间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 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吧,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衍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就给淹没了。

这一霎间,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问:文末“这一霎间,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中,“春天的步履”指什么?

草色“遥看”则有,“近看”则无,作者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1、文末“这一霎间,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中“春天的步履”指一个个微绿的质点。

2、请将作者的寻春路线补充完整 经(田间小路)(旷野)——穿疏林——过小桥——到(林边旷地)(大石跟前)

3、草色“遥看”则有,“近看”却无,作者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目,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吧,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

从这两句话中表明,作者悟出了目光短浅,一事无成,因此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温总理的话来讲,就是要经常仰望星空。

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要“扬眉放眼”看世界,世界才会美好。

4、下面对本文与课文《春》中对春草的描写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 ) A本文着重写春天的草色,《春》则写出了春草的情状、颜色、态势 B本文正面描写了春草,《春》用正、侧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春草

C本文作者见到的草色若隐若无,《春》的作者见到的草色较为浓郁了 D本文写春草的生机,用衰草作陪衬,《春》中则用轻悄悄的春风作陪衬

例文2:

寻春

⑦渐渐的,云雾中的燕山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眼一望……怎么?远处,小桥头,疏林边,那空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空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

1、 第 ⑦段“春天,悄然儿地飞落在林边了”中“飞”字用的好,为什么?

套路:这个词语采用了„„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现了„„的情感(或心理、情状)

“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来得迅速、轻快的特点,表现了春天的突然来临给我带来的惊喜和欢愉。

例文3:

微波武器

微波是一种高功率电磁波,可以用特殊的天线汇聚成方向性极强、能量极高的波束,在空中 以光速沿直线传播。

所谓微波武器,指的是利用微波束的能量直接杀伤目标或使目标丧失作战效能的武器。微波武器主要由高功率发射机、大型高增益天线和瞄准、跟踪、控制等系统构成。

微波武器可以攻击的目标非常多,从洲际导弹、巡航导弹、飞机、坦克、军舰,到雷达、计算机、通讯器材,只要是处于强微波的覆盖区内,就可能受到攻击而丧失作战效能。

1、 文中第三自然段加下划线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套路:不能删。(„„词的意思是„„,)说明了„„,如果删去意思变为„„,表达不够准确,加点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删。

不能删。说明了目标在强微波覆盖区受到攻击的几率很高,如果删去意思变为一定会受到攻击,表达不够准确,加点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删。

神奇的丝瓜

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但是我们也并没有过高的期望。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亚运会招展的彩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决非夸大之词。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限活力与生机。

这当然让我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地提高。每天早晨看丝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务。爬小山反而成为次要的了。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

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瓜越长越长,越长越大,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我真是替它担心,生怕它经不住这一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了下来落到地上。

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在上面,在三楼一位一百零二岁的老太太家的窗外窗台上,却长出来两个瓜。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我又担心起来。没过几天,事实又证明了我是杞人忧天。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我忽然又发现,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秧的顶端,又长出来了一个瓜,垂直的悬在那里。我又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长越大,会把上面两个大瓜也坠了下来,一起坠到地上,同它的根部聚合在一起。

然而今天早晨,我却看到了奇迹。同往日一样,我习惯地抬头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似乎一点分量都没有;上面老太太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却看到了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紧靠楼墙突出的台子上。这真让我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突出的台子无论是从上面还是从下面都是无法上去的,决不会有人把丝瓜摆平的。

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像达摩老祖一样,面壁参禅。我仿佛觉得这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他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我上面谈到的现象。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又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我左考虑,右考虑,越考虑越糊涂。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子照旧浓翠扑人眉宇。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14.在丝瓜的成长过程中,哪些神奇现象引起了作者的深思?请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3分) 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说说作者心目中的丝瓜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品读文本,说说作者看待事物的方式给了你什么启迪。(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4.丝瓜秧生长迅速,细秧能养育出浓绿的瓜叶,充满了活力与生机丝瓜能控制瓜的生长,似乎有思想 15.这两个动词描绘了丝瓜主动调整生存状态的动作,表现出丝瓜具有主动性,似乎有思想的特点

16.在作者心中,丝瓜好像是一位智者,因为它能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种生存环境

品牌的效果范文第3篇

在教学上,该同志勤于学习新理念,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大胆尝试、勇于教改,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挖掘学生潜能,加强学生指导,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圆满完成了上级领导和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

任职多年来,该同志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本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中能起骨干带头作用,工作中经常指导青年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能做到教学相长,受到大家一致好评,所教学科成绩年年优异,多次受到中心校和上级领导部门的表扬,每年中考,该同志所教的班级考上重点高中的人数全校最多,所教科目成绩优异,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受到全体师生和家长的好评,该同志也获得了不少殊荣

该同志教学效果评估为优秀。

品牌的效果范文第4篇

这种类型题在中考语文课外阅读中常会出现,而且是记叙文的阅读,分值一般在3分左右,解答这种题,应选准答题的切入点。

首先看被赏析的句子是否使用了修辞,如果用了修辞方法,就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如:那火如浇了油似的,熊熊燃烧起来,还有一团火苗发怒般地挤出了灶膛。

赏析: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火苗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火苗越吹越旺的样子。

如:那翠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起小口

赏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昙花含苞待放的情态,将昙花人格化,更加生动形象。 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答题格式为:本句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修辞特点)地写出了……(内容),突出了……(表达效果)。 第二,如果句子没用修辞,看有没有典型的、有特点的修饰词,如果有,再从词语的角度进行赏析。答题格式为:“……一词(等词),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天气到底是冷得很了,男人原本皲裂的双手在北风里“龇牙咧嘴”地疼。 赏析:“龇牙咧嘴”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男人双手冻伤得很厉害,体现出他的坚强与对儿子的疼爱。

第三,如果句子既没有使用修辞,也没有比较典型、特殊的修饰词,那还可从句子描写的角度入手

(1)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

方法:本句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刻画了人物的某种性格特征。(描写+对象+特征(性格)

如: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选自(《孔乙己》)

赏析:这几句话运用外貌描写,生动的刻画出孔乙己穷困潦倒的形象,暗示了他的生活遭遇,表者对他的同情之心

(2)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

方法:本句从听(视、嗅、味、触觉)的角度+具体内容的分析 如:“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选自《春》 赏析:本句从触觉的角度描写了春风柔和的特点。 (2) 从景物描写的角度

①渲染了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②推动情节的发展,表现人物的性格,突出文章主题

③和上文相照应,为下文作铺垫

如:昏暗的天空,凄冷的寒风,到处都弥漫着压抑的气氛。

赏析: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出“我”的自尊心受到了强烈的伤害或难过悲凉的心情。

天很冷,刺骨的寒风夺命也似地想把人的脸皮整层刮掉,我冷得几乎连血液也凝结了。《向日葵》(2014兰州)

品牌的效果范文第5篇

一、培训效果的定性评估方法

培训的定性一评估法是指评估者在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相关标准,对培训效果作出评价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评估的结果只是一种价值判断,如“培训整体效果较好”“培训讲师教学水平很高”之类的结论,因此它适合于对不能量化的因素进行评估,如员工工作态度的变化。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采用这类培训评估方法。 定性评估方法的优点:简单易行,综合性强,需要的数据资料少,可以考虑到很多因素,评估过程中评估者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

定性评估方法的缺点:评估结果受评估者的主观因素、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影响很大;不同评估者的工作岗位不同、工作经历不同、掌握的信息不同、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存在差异,以及对问题的主观看法不同,因此不同的评估者对同一问题很可能作出不同的判断。 定性评估法有很多种,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和座谈等都是定性评估法的范畴。

二、培训效果的定量评估方法

定性评估法只能对培训活动和受训人员的表现做出原则的、大致的、趋向性的判断,而定量评估法能对培训作用的大小、受训人员行为方式改变的程度及企业收益多少给出数据解释,通过调查统计分析来发现与阐述行为规律。从定量分析中得到启发,然后以描述来说明结论,这在行为学中是常见的处理方法。

企业在培训中所获得的成果主要是硬性指标,如成本收益分析、生产率提高、产量增加、废品减少、质量改进、成本节约、利润增加等。

一、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主要用于对培训师、培训场地、培训教材等主要环节的。如检查培训目标与工作任务的匹配度,评价学员在工作中对培训内容的应用情况,了解学员偏爱学习方法,了解学员对培训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的态度等。 问卷调查的步骤如下:

1、明确你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什么信息。

2、设计问卷:

(1)问卷的顺序。一份完整的问卷按顺序依次应包含问卷名称、问卷说明、问卷题目、致谢和署名(有时可增加附函,如对回答者的奖励等)。其中问卷题目的顺序对回答的内容和回答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问卷问题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从一般问题到具体问题,从不熟悉的问题到不太熟悉的问题,将同类问题放到一起,按事件发生的顺序安排问题的顺序。 (2)问卷的表达方式。问卷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前者能鼓励回答者说出重要的观点,但是分析问卷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后者有若干备选答案,便于回答和分析。当问卷设计者无法确定答案的范围时才采用开放式问题。

(3)问卷的实际内容。问卷的实际内容就是问题,问题应紧紧围绕评估目的展开,问题的表述必须清晰明确,问卷中不能带情感暗示。

(4)问题的形式。问题的形式主要有二选

一、多选

一、量表。

3、测试问卷。在问卷全面实施进行一次测试,对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

4、正式开展调查。

5、进行资料分析,编写调查信息报告。

二、访谈法

访谈法的应用范围很广,如了解学员对培训方案和学习方法的反应,了解受训者对培训目标、内容与实际工作之间的相关性的看法,检查受训者将培训内容在工作中应用的程度,了解影响培训成果转化的工作环境因素,了解受训者对培训的感觉和态度,帮助受训者设立个人发展目标,比较组织战略和培训之间的一致性,为下一步的问卷调查做准备等。 访谈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明确你要采集的信息。

2、设计访谈方案。访谈方案是评估人员在访谈中要提问问题的清单,与调查问卷的设计类似。

3、测试访谈方案。在访谈实施前进行依次测试,可以对访谈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还可以提高访谈者的访谈技能。

4、全面实施。

5、进行资料分析,编写调查信息报告。

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的原理相同、步骤相似,不同的是,问卷调查法更适用于调查面广、以封闭式问题为主的调查;访谈法更适用于调查面窄、以开放式问题为主的调查。与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相似的方法还有电话调查法,又称电话访谈,是一种非面对面的访谈,它更适用于调查面广、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并重的调查。

三、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评估者在培训结束以后亲自到受训者所在地工作岗位上,通过仔细观察记录培训对象在工作中的业绩进行比较,以此来衡量培训对受训者所起到的效果。

这种方法由于要花很多时间,并不能大范围使用,一般只是针对一此投资大、培训效果对企业发展影响较大的项目。

四、座谈法

将受训者召集到一起开讨论会,让每一个员工讲述自己通过培训学会了什么,是如何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工作中去的,以及他是否需要进一步帮助,需要什么帮助等问题,从中获取关于培训效果的信息。

讨论会不要在培训一结束时就举行,而就在培训结束一段时间以后进行(如一个月后),因为培训的效果需要过一定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过早的评估可能很难得到有效的信息。

五、内省法

内省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乔治·凯利(George Kelly)研究出来的一种方法,是他的个性形成理论的一部分。内省法能使个人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观念,让个人可以用一面“镜子”照出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因此它能够预测调查对象对事物认识的变化,可以评估改变学员态度的培训的效果。内省法的步骤如下: (一)准备工作

1、确定分析主题。内省法的分析主题应与培训目标相关,如好的销售员与坏的销售员的差别是什么?

2、准备6张大约50毫米×50毫米的小纸片或卡片。

3、制作一份内省法打分表。仍以销售人员为例,参见表3-20。

4、根据主题选择6名人员,要求对每个人员有充分的了解,能够详细地说出他们每个人的工作表现。

(1)6名人员归好工作水平不一样,将其分为三组:最有能力的两个人一组;比较有能力的两个人一组;最没能力的两个人一组。

(2)每张卡片上写一个人的名字,将卡片顺序打乱,并用A—F这6个字母对卡片进行编号。注意要求填写假名或代号,否则影响评估结果。 (二)全面实施阶段

1、内省法打分表中每一行都有有3个星号,每一行的星号在A、B、C 三栏,从来张卡片中挑出编有A、B、C的卡片。

2、将卡片A、B、C放在一起,考虑这三个人所做的与内省法有关的事情,找出其中两人共有的行为,该行为把他们和第三个人区分开,将该行为描述出来,填入第一行左喧第一个格,比如说“主动回答客户提出的问题”找出第一流个人与另外两个人在行为上的区别,将这一区别描述出来,填写入第一行右边最后一格,如“逃避回答客户提出的问题”。

3、将卡片A、B、C放回。

4、集资对每一行重复第1到3步的过程,直到结束。 (三)排序计分阶段

1、对内省法打分表的第一行进行编号排序。将6张卡片在面前摆开,6人中与左边第一格描述最接近的编号1,与右边最后一格描述第二接近的编号5;依次类推,直到第一行编号完毕,将编号填入内省法打分表第一行相应的方格中。

2、依次对内省法打分表的其他行进行编号排序,方法同第一行。

3、对内省法打分表的最后一行进行编号排名。将测评者主观认为最有效的编号1,主观认为最无效的编号6;主观认为第二有效的编号2,主观认为第二无效的编号5;依次直至编号完毕,将编号填入内省法打分表最后一行相应的方格中。

4、将最后一行的编号与第一行进行对比,在每一栏内将较小的数字从较大的数字中减去,把所有的差加起来,将总数圈起来,写在右边最后一个方格里空白的位置。

5、依次将最后一行的编号与其他各行进行对比,重复上一步,直至完成。

6、看画圈的分数列,若有高分,即12分及以上的数,则表明:该行左侧的行为对整体效果排序不重要,或该行为是消极行为,应作如下处理:

(1)将该行的排名反过来:1变成6,2变成5,3变成4等; (2)将该行与最后一行重新进行对比计算,方法同第4点。 这样可以把差的供不应求数降低到较低水平。

7、看画圈的分数列,把得了4分及以上的行为舍弃掉,剩余的行为是测评者认为与整体排序效果密切相关的指标,体现了测评者自己的主观看法。 应注意的是,内省法的结果的结果评估的测评者自己的观念变化,而不是参与测评人员的变化,在实际操作中,应在培训前后分别测评一次,根据测评结果的差异就可以知道受训者培训前后观念的变化。

六、笔试法

笔试法用于了解学员已掌握的知识,它能在培训期间向学员反馈有关信息,考察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成果等。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培训目标。

2、起草测试题目。测验题目的形式主要有回忆型题目和识别型题目。前者是学员凭记忆就可回答的问题,包括问答题和简答题等形式;后者是要求学员从提示的答案选项中选出确答案的问题,包括判断题和多项选择题等形式。

3、选择、排列测试题目。

4、为学员准备考试说明。

5、准备记分卡。

6、进行测验。

7、分析测验结果。

七、操作性测验

操作性测验是指通过对实际操作过程的观察和评价来进行评估测验的方法,它可应用于整个培训过程,具有较高的表面效度;能加强学习效果,鼓励学员在工作中应用培训内容;能让培训师和学员了解教学效果。当培训由一些相互独立的单元组成时,在培训前对学员进行操作性测验,还可以有针对性地确定学员应当接受的培训项目。 在进行操作性测验时,应注意达到以下要求:

1、在确定培训目标与培训内容之前,设计操作性测验,并起草评分方案。

2、对测验中要表演的动作应进行规定,包括动作、相关条件、生产定额等的规定。

3、对测验进行标准化管理。

4、根据需要尽可能合测验环境与工作环境相似。

5、测验过程中,依次只能测一步。

6、让测验、任务过程与最终产品挂钩。

7、为学员编写说明书,清楚指出在测验中他们应完成的事项。

8、应对教师和受训学员样本进行预测试。

八、行为观察法

行为观察法是指观察者选择观察方法,设计并利用观察工具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对象进行观察评估的方法。它能够向学员当场反馈学习进展,考核培训后学员的能力,测量和评价学员培训前后的行为变化。其基本步骤如下:

1、描述和解释培训项目计划开发的特定技能,也就是观察的对象。

2、将上一步所说的技能分解为若干行为,对这些行为进行分析和分类,并明确某一类行为与培训目标的关系。

3、练习上一步所说的行为分类。

4、被观察者开始工作,观察人员记录其真实行为。

品牌的效果范文第6篇

1调整实习内容,注重实用性

多年来,技工学校钳工实习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内容单一、工艺滞后、缺乏实用性,直接影响目标多重性的现。 根据初步调查,目前技工学校的钳工实习采用的教材《钳工生产实习》或《钳工工艺实习》,无论是哪种版本都是由划线、錾削、锯割、等内容组成,经过这种实习训练的毕业生就业以后往往用非所学,学不能用,应变能力差,不能满足与适应当地企业的需要。 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调整实习内容,注重实用性。 合理的实习内容应包含两块:“基础块”与“实用块”。 “基础块”则由锯、 錾、锉等内容组成,重在基础,体现宽口径,但要注意的是“基础块”中各部分所占比重或主次轻重并非一成不变,也应有一定的灵活性。 “实用性”则由适应市场经济、具有对口就业倾向的内容组成,二者必须有机结合。

2改革实习模式,讲究科学性

2.1实习安排应遵循实习心理规律

笔者曾见过一所技校钳工实习内容。 锉削;时间:六周(每天六小时);要求:表面粗糙度Ra≤3.2um,平面度达0.05mm垂直度达0.05mm,尺寸误差≤±0.05mm,很明显这所学校采用的是目前常用的模块式,每块自成体系。 要在连续六周内,使锉削技能达到上述要求,对初学者来说绝非易事,它违背了人们掌握知识技能的规律。 我们知道人们掌握知识技能是一个循序渐进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特别是技能的形成更非一日之功,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再从学生实习心理上看,学生实习心理上看, 学生初学锉削,两手如何用力把握锉刀平衡,身体与双手如何协调等都是难点,现在再提出较高的粗糙度、垂直度、平面度要求、学生会产生疲劳感、失败感。 因此学习内容安排、实习目标达成,应遵循学习心理规律,讲究科学性。 我们将錾、锯、锉等模块等分成几个阶梯、 然后把不同的小模块按要求的低高排列、 其中内容及要求相近的小块可组合在一起,(如锯与锉的姿势、 速度的掌握)使相近的的知识技能的掌互通、互促、互补,加速知识技能的掌握与巩固。 这样学生在实习每小块时,要达到规定的要求,虽还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跳一跳便可摘到悬挂的桃子, 而一小块一小块要求达成,则某一大块的要求也就水到渠成了。

2.2钳工实习应有愉悦的氛围

技工的学生年龄一般都在十七八岁。 应从学生生理及学生心理特征出发,改革实习模式,变以往的“讲———练”式为“以练为主,讲、议、写、看、赛五管其下的复合式,”具体地说“讲” ———老师讲,学生讲;“议”———议工艺、议心得;“写”———写日记、写发明;“看”———看视频、看产品专业杂志;“赛”———对抗赛、选拔赛。 另外实习之中可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 实习之余可组织下棋、打球等娱乐活动。 总之,以练为中心,多种形式有机穿插,可以调节实习气氛,激发实习兴趣,促进技能技巧的迅速形成。

3改进实习考核,强调完备性

3.1改“一元达标法”为“一主多元化达标法”

以往实习工件的及格标准是将工件的尺寸、 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文明生产各项得分混合计算,满60分及格,这种达标法与工厂产品合格标准不相吻合, 如某一工件中两孔中心距超差,在工厂中只能作为废品。 而在实习考核中却可能及格甚至是高分,因此原来一元达标法需要完善,在混合计分达60分的基础上,对那些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尺寸、形位及粗糙度要分出严格要求,这就是“一主多元达标”法,“一主”指混合计分;“多元” 指重要尺寸、形位、粗糙度等,“一主”虽满60分,而“多元”中某元不达标,则实施一票否决。 这样的达标法讲缩小实习工件质量与工厂产品质量认识上的差距,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产品质量观, 提高学生的应变的能力。

3.2改“四级考核制”为“亮分考核制”

上一篇:情感教学法范文下一篇:凝聚力测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