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演讲开场方式范文

2024-08-14

几种常见演讲开场方式范文第1篇

演讲稿一般分为引言、主体和结束语三部分。

其中引言又叫开场白,它在演讲中处于重要地位,它的作用是引起注意,与听众建立友好关系,使听众明确演讲的主题,彰明演讲者的意图。怎样写引言,无固定格式,常见的写法有六种:

1.开门见山。

开门见山,就是直接提示演讲的中心,不计

多余的话,一般学术性演讲,常用这种办法。如黑格尔《美学》演讲的开头。这样的开头,使听众一听就知道演讲的中心是什么,注意力马上就集中在演讲上。

2.交代背景,说明演讲的目的和原因。例如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这是孙中山19XX年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词。这个开头说明了这次常说的背景、起因,使听众了解是在怎样一种情况下讲的。

3.提示内容,对演讲主体做扼要介绍。例如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的开头,这个开头对演讲的内容加以扼要介绍,使听众明确要讲的都是些什么问题,重点是什么。

4.从日常生活或切身体会入题。例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我也是义和团》的开头,这样的开头是借助某事件、某一比喻、个人的或一段笑话,唤起听众的注意,同时使它成为与题目有关的媒介,或与演讲的主要内容衔接起来的因素。

5.用提问激发听众的思考。例如老舍《文学创作和语言——在作协湖南分会办的文学讲座上的报告》的开头,这个开头,连续三次发问,然后加以解答,不仅使听众产生兴趣,而且迫使听众同演讲者一道动脑筋思考,把注意力集中到演讲上来。

6.引用名言、警句概括演讲内容。例如左英《生命之树常青》的开头,这个开头引用了歌德的名言,对演讲的内容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并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第 1 页 共 5 页 总之,开头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演讲时可以任意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演讲的开场白是有伸缩性和灵活性的,同一讲题,已经作过一次演讲,在另一个会场上,再估一闪时,他的开头应该有所不同。要考虑到演讲的场所、时机、听众的情况而

有所变异。每一次演讲都应有特色,都应有独一无二的开场白 第 2 页 共 5 页

演讲稿开场白的技巧

1、提问式:提问方式是引起听众注意的首选方法。提问能促使他们很快便把思想集中起来,一边迅速思考,一边留神听。听众带着问题听讲,将大大增加他对演讲内容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但提出的问题不能太滥,应围绕中心,饶有趣味,发人深省;如果问得平平淡淡,不痛不痒,反而弄巧成拙,失去这种开场白的优势。

例如:题为《讲真话》的演讲稿就采用了这种开场白:“同志们,首先请允许我冒昧地提个问题:在座的各位都讲真话吗……”此问让人为之一震,也切中正题。

2、新闻式:时事新闻是大家所关注的。当演讲者首先当众宣布一条引人注目的新闻那么便能引起全场听众的高度注意。

例如:《文明古国的悲哀》演讲稿的开头用得就是新闻式:“据一家国家级的报纸报道:在国外,几乎所有国家的公共场所都专门贴有用中文写的告示牌--请不要随地吐痰和乱扔果皮、纸屑。朋友们,这并非是一件正常的小事,而是对号称文明古国的子孙们的一种讽刺。”

这样的开头,一下子就能使听众为之震惊,并对事态关注起来。但这种新闻首先必须真实可靠,切不可故弄玄虚,否则,愚弄听众只会引起反感;其次要新,不能是过时的“旧闻”。

3、赞扬式:好话人人爱听。当演讲者在开场时说几句赞扬性的话,可以尽快缩短与听众的感情距离。但要注意分寸,不然会给人哗众取宠、油嘴滑舌的印象。

4、“套近乎”式:演讲者可根据听众的社会阅历、兴趣爱好、思想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描述自己的一段生活经历或学习工作上遇到的问题,甚至自己的烦恼,自己的喜乐,这样容易给听众一种亲切感,从而产生共同语言,双方的感情距离一下子缩短了。

几种常见演讲开场方式范文第2篇

稿件中常见这样的用法,实际上“而归”属赘字。因“旋”和“归”是一个意思,重复了。“凯”是胜利的乐歌,“旋”是返回的意思,如“旋里”(返回家乡)。“凯旋”一词即奏着胜利的乐歌归来。加“而归”成了蛇足。

始作俑者

“‘双代管’的始作俑者是(从)山东济南市学来的。”(见人民日报1996年5月15日“读者来信”版大样《茌平“双代管”探秘》一文)

将“始作俑者”错当作褒义词,近年来报刊上时有所见。上例将从别处学来某种办法的人称为“始作俑者”,更是完全背离了这个词的意义。

俑,古时殉葬用的木制的或陶制的偶人。“始作俑者”是“起初用俑为死人殉葬的人”。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意思是孔子说始作俑者“让他断子绝孙吧”,原因是以土偶象征活人埋进死人墓中,以致后来形成以活人殉葬的风气。《中华成语大辞典》的解释为:“最初制作俑来殉葬的人,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据此可知,“始作俑者”切不可用于褒义。只要记住孔夫子那句切齿痛恨的诅咒就不至于误用了。也有人反用于自身的,说自己领头办了好事却不得好报,这是极个别情况下的特例。

诞辰和诞生

在写纪念性的文章中,往往用到“诞辰”或“诞生”。有的文章把“诞辰”、“诞生”两词混淆误用。误用的原因,可能是认为这两个词读音相近且词义相同。其实,这两个词的意义、结构、词性都有差别。这两个词中的词素“诞”都是出生的意思,不同词素是“辰”和“生”:“辰”指时日,“生”指出生。

“诞辰”:就是出生的时日,是生日的敬称。词义以“辰”为主,是偏正型的复合式名词。例:“北京纪念荀慧生、尚小云百年诞辰。”

“诞生”:就是出生的意思,“诞”和“生”意义并列,是联合式动词。例:“我们隆重庆祝了新中国诞生50周年。”

“诞辰”是一个敬词,准确的用法应该是“某某周年诞辰”,用“某某周年”从时间长短上限制“诞辰”,“诞辰”用在“某某周年”的后面;而“诞生”和“诞辰”的用法不同,“诞生”要用在“某某周年”的前面,应该是“诞生某某周年”,而不能用成“某某周年诞生”。

首当其冲

“农民赖泽民首当其冲,办了全省第一家私营缫丝厂。”(见1995年7月12日人民日报“经济生活”版大样《打工仔归故里》一文)

这是由于误解而误用了成语,这个错误近几年在报刊上曾多次出现。

“首当其冲”是说处于冲要位置,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首先遭遇灾难、损害。例句如:“欧舰东来,粤东首当其冲。”(引自《清史稿》“大抵当敌人结束他的战略进攻,转到了保守占领地的阶段时,对于一切游击战争根据地的残酷进攻的到来,是没有疑义的,平原游击战争根据地自将首当其冲。”(引自毛 泽 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莘莘学子

1997年3月24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优秀大学生士兵——公举东》一文中“莘莘学子们从公举东身上,再次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和价值。”“莘莘学子们”应当是“莘莘学子”。“莘莘”,形容众多。“莘莘学子”指“很多的学生”。

曾几何时

“曾几何时,女性可以是交换马匹和玉米的财产。”(见人民日报1997年3月8日“各地传真”版大样)

此例误用了“曾几何时”,类似的差错在各种报刊上时有所见。

查任何辞书,“曾几何时”都解释为“时间过去没多久”。上例包含两重错误,一是将“没多久”丢掉了,作了相反的理解,用于远古的风习,二是丢掉了“时间过去”,即由过去到现在,而作了相反的理解,以为是时间上的倒溯,所以完全用反了。

“曾几何时”一语来自韩愈《东都遇春》诗:“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后来成为固定的词语。如”曾几何时,诸君子皆化为异物,而予亦颓然老矣”。《现代汉语词典》的例句是“曾几何时,这里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都是“时间过了没多久”的意思。

灯火阑珊

“晚风徐徐,城市的阑珊灯火尽收眼底。”(见人民日报1997年4月15日“各地传真”版大样《自我撑起一片天》一文)

上例作者所描写的是某城市入夜的繁盛灯火,把“阑珊”的意思用反了。这个差错近几年在一些报刊上时有所见。

“阑珊”,辞书上列出五种含义,即衰减、消沉,如“诗情酒兴渐阑珊”;暗淡、零落,如:“众里寻他(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残、将尽,如“歌断酒阑珊”、“宴阑珊”、“梦阑珊”、“夜阑珊”;零乱、歪斜,如“字阑珊,模糊断续,都染就泪痕斑”,“南斗阑珊北斗稀”;困窘、艰难,如“官况阑珊”。

上列“阑珊”的五种含义当中,第二种所引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那一句就是“灯火阑珊”的出处。当然,孤立地看这一句,似乎难以判定究竟说的是灯火辉煌还是灯火零落、暗淡。但是,综览上列五种含义,没有一个与“繁盛”相关的,倒是恰恰相反。

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原意是赞扬事物尽善尽美。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季札在鲁国欣赏音乐舞蹈,当他看到舞“韶 ”时,赞美说:”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情已。”意思是舞乐好到了极点,后以“观止”一词赞扬所看到的事物尽善尽美,好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是褒义词。有人却把这个成语理解为“到了极点”,如,“台湾交通混乱叹为观止”将

“叹为观止”当贬意词用,显然不妥当。

有口皆碑

“有口皆碑”通常是用来称赞好人好事,不可用来形容缺点,例:“北京××商店服务之差是有口皆碑的,而且是大家一致公认的事实”。

“有口皆碑”最早见于宋代佛书《五灯会元》卷十七:“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碑”,指记载功德的石碑。好人好事受到众人异口同声的赞颂,称“口碑”。“有口皆碑”是歌功颂德的褒义词,例句用以批评商店的服务态度不好,是用错了,如果作者要以讽刺口吻表达对商店的批评,则应对有口皆碑一词加上引号,以表示反其意而用之。

豆蔻年华

“这些女同志当初在豆蔻年华就干起了列车押运。”(见人民日报1997年3月6日“经济生活”版大样)

此例属于误用典故。作者只了解豆蔻年华指女子年轻时候,但忽略了这个词所指的年龄段是幼年,不是青年,因而致误。

这个典故出自唐代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赠别》。诗云:“娉娉 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中明言所赠对象张好好是一个十三岁多一点儿的雏 妓。诗人用“二月初”的豆蔻花来形容她,是诗眼所在。因为豆蔻是春末才开花的,“二月初”则离开花还早。前人注解说:“牧之诗咏娼女,言美而少,如豆蔻花之未开。”

空穴来风

语出战国时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意思是有了孔穴才来风,比喻某种消息或流言的传布是有一定原因的,乘虚而入。唐代白居易《初病风》“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李善注引司马彪曰:“门户空穴,风善从之。”

但一些人引用这一成语时,常将“空穴来风”比喻为没有根据的谣言,这就和本义相左了。

炙手可热

1998年初,国际足联秘书长布拉特宣布参加国际足联主席的竞选,与此同时,欧洲足联主席约翰松也积极参与这一职位的竞选,一时竞争激烈。报上有篇文章的标题是《国际足联主席一职炙手可热,继任人之间再掀波澜》。在这里,炙手可热被当作竞争激烈(或是热门话题)的意思讲,显然是用错了。

炙手可热原意是手一接近就感受很热,使人接近不得。引申比喻一些人权势气焰嚣张。唐代大诗人杜甫《丽人行》诗:“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诗意为杨国忠气焰嚣张,千万不要去靠近他,以免因他发怒引来灾祸。宋代李清照《逸句》诗:“炙手可热心可寒,何况人间父子情。”现代著名作家沙汀《淘金记》中说:“亲眼看见他成了这镇上炙手可热的红人,而且目空一切。”所用炙手可热含义都与杜甫所用之意相同。因而,从古到今,炙手可热都为嚣张跋扈之意,从来没有竞争激烈之意。

明日黄花

有些人将“明日黄花”错写为“昨日黄花”。“明日黄花”其本义是比喻过时的事物,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有些作者不了解这是一个典故,或者不了解这个典故的由来,以常理推测,觉得应该用“昨日”表示“过时”才对,从而致误。

“明日黄花”出自苏轼在重阳节所写的一首诗和一首词。他在《九日(按即重阳)次韵王巩》诗中写道:“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又在《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中写道:“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在这里,明日,指重阳节过后;黄花,即菊花。古人多于重阳节赏菊,把菊花当作重阳节的时令花。毛泽东也有“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之句。“黄花”就这样与重阳紧紧联系在一起。苏轼在诗和词中反复咏叹“明日黄花蝶也愁”,表达一种迟暮不遇的感喟。意思说自己像过了时的菊花似的,类似俗语所谓“挑水的打回头——过了景(井)儿了。”后人从这个名句引申一步,以“明日黄花”比喻种种过时的人或事物。

亲眼目睹

这是一个人们日常用语和报刊用词中使用频率不算低的词。人民日报1997年1-4月就有15篇文章用到这个词。但是,这个词却是不正确的。

《现代汉语词典》对“目睹”的解释是“亲眼看到”。既然目睹中已包含了亲眼的意思,那么,在“目睹”前面再加上“亲眼”二字,岂不成了画蛇添足?

差强人意

前些年,人民日报刊登一篇小评论,谈到某邮局服务工作的优点,接下去说“差强人意的是常常找不到笔、胶水”,这里将“差强人意”用作“使人感到差劲”的意思,这就将意思弄反了。“差强人意”这个成语意思是“大体上能使人满意”,语出《后汉书.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意思是说,吴汉指挥作战,在形势不利,将士惊慌失措时,仍整修兵器,鼓舞土气。汉光武帝听到这一情况后感叹地说,吴公颇能振奋人的意志。这里“差”作“稍微”、“较”、“尚”解,如“差可告慰”、“差可比拟”;“强”作“使强大”、“使强壮”、“振奋”解。之所以将“差强人意”理解成“使人感到差劲”是将“差”字作“不好”、“差劲”解(音cha),而“差”字在此应作“稍微”、“较”、“尚”解(音chā)。

缘木求鱼

某文中有这样几句话:“他们根据那位青年提供的线索,先找到张某,要他供出是从哪儿贩来的,再缘木求鱼,终于把制造假冒名酒的黑窝子找到了。”将缘木求鱼当“顺藤摸瓜”讲,是错误的。

缘木求鱼,语见《孟子.梁惠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缘:攀援。缘木求鱼,即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法、方向不对,结果徒劳无功,达不到目的。如《镜花缘》:“今处士既未立功,又未立言,„„忽要求仙,岂非缘木求鱼,枉自费力么?”如:希望帝国主义放弃侵略,简直是缘木求鱼。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人民日报1988年2月14日一版《与雷宇对话》一文中,在引用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后,紧接着说,希望对方“做成功的‘萧何’,而不做失败的‘萧何’”。作者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语的理解,完全错了。

据史料记载,汉高祖刘邦依靠得力的大将韩信,取得天下;韩信居功反叛,吕后诱杀了他。这就是韩信的“成”与“败”。韩信被刘邦重用,是萧何极力推荐的结果。旧剧中有《萧何月下追韩信》,说的就是这件事。韩信反叛时,刘邦的妻子吕后,也是按照萧何的计谋诱杀的韩信。这些事都见于《史记.淮阳侯列传》。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语,则见于元杂剧《赚蒯通》和马致远的“小令”《叹业》。它们都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韩信的成功由于萧何,失败也由于萧何。由此可见,萧何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稳操主动权。在其它问题上,萧何似乎也没有明显失败过。这话常被人用来比喻某人具有驾驭事态发展的能力,或比喻某人出尔反尔,成事败事均在他。

“春江水暖鸭先知”写于何时

1981年6月25日人民日报一版今日谈《春江水暖鸭先知》一文写道:“有句唐诗说得好:‘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宋朝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原诗如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号东坡居士,生活在1036年至1101年,是北宋文学家。因此,把“春江水暖鸭先知”说成唐诗是错误的。

问鼎不等于夺魁

人民日报1993年5月31日四版《聂卫平问鼎中国电视快棋赛》中说:“三十日,聂卫平九段以三又四分之一子击败马晓春九段,夺得1993年‘CCTV杯’中国电视快棋赛冠军”。上面所说聂卫平夺取电视杯冠军与此文标题中的“问鼎”显然不是同一概念,标题应改为“夺魁”或“夺冠”。

“问鼎”一词,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春秋时,楚子(楚庄王)北伐,陈兵于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派遣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子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见于《左传》宣公三年)。楚子问鼎,有夺取周王朝天下的意思。”后用“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或在体育比赛中获得决赛权等。很明显,“问鼎”即还未夺取冠军或第一名。而“夺魁”和“夺冠”即指已获得冠军或第一。两者是根本不同的两个概念。

吃喝、跳舞不是不正之风

人民日报1996年8月16日三版的大样上有这样一条消息。《班长效应——记湖南省沅江市市委书记邓三龙》,文内提到:“一批害群之马被依法严惩,赌博、吃喝、跳舞等不正之风迅速得到收敛”。这句话里,将赌博、吃喝、跳舞三方面的内容罗列在一起,统统称之为不正之风,显然是不正确的。

赌博是用斗牌、掷色子等形式,拿财物作注赌输赢。因为赌钱欠债能诱发人铤而走险,或偷或抢,或挪用、贪污、侵吞公款,从而走上犯罪道路。所以说赌博不仅是不正之风,更

是一种犯罪行为。在《中华人 民 共和国刑法》中曾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可以并处罚金。”

而吃喝、跳舞则不同,吃喝、跳舞与赌博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将吃喝、跳舞与赌博相提并论是不确切的。1993年10月5日《中国中 央、国 务 院关于反腐败斗争近期抓好几项工作的决定》中指出:“不准用公款获取各种形式的俱乐部会员资格,也不准用公款参与高消费的娱乐活动。”1994年4月28日《中国中 央 办公 厅、国 务 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食宿不准超过当地接待标准的通知》中指出:“近几年来,党 中 央、国 务 院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的食宿安排问题,多次发布文件,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止用公款大吃大喝、铺张浪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食宿不准超过当地接待标准。”这就告诉我们,我们反对的是“用公款”参加高消费的娱乐活动,是“用公款大吃大喝”。而不是不加区别地、笼统地一概反对吃喝、跳舞。

低三十倍是多少

1991年1月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一条新华社播发的消息《恐龙灭绝的“元凶”竟是镁元素》,文中写道:“结果发现恐龙蛋壳的微量元素镁比现代‘阴蛋’低十倍,比正常蛋壳低三十倍左右”。在其它稿件中,有时也会看到有“低”多少倍的提法。

什么比什么高多少倍,这很容易理解。高一倍便是原来的两倍。如,去年粮食产量为500万公斤,今年比去年高一倍,便是1000万公斤。

可是反过来说低多少,就不能用倍数了。因为低一倍即百分之百,已经成为零了。若粮食产量为500万公斤,低一倍,即低百分之百、低500万公斤,就什么也没有了,就是零。零比500万低一倍,显然这种讲法不科学,因而一般不能提低一倍。至于低一倍以上,低十倍,低三十倍是多少,根本无法说清楚。因此低只能少于百分之百,比如低百分之九

十、低1/3,500万公斤低百分之五十,即为250万公斤。从新华社所发的消息中我们可以推测,低十倍很可能是“原来的1/10”之意,低三十倍很可能是“原来的三十分之一”之意。

伯乐与伯牙

1981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第八版《“知音”可贵》一文中说:“刘少奇同志说:‘同志之间应该团结,要像伯乐和钟子期一样知音,像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样的友谊。’”这里所说“要像伯乐和钟子期一样知音”有误,伯乐应为伯牙。

在历史上,伯牙有两人,一是宋代人;另一是春秋时人,精于琴艺。传说他曾学琴于著名琴师成连先生,三年不成。后随成至东海蓬莱山,闻海水彭湃、林鸟悲鸣之声,心有所感,乃抚琴而歌。从此琴艺大进,终成天下妙手。琴曲《水仙操》、《高山流水》,相传均为他所作。《荀子.劝学》:“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杨注:“伯牙,古之善鼓琴者,亦不知何代人。”《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高诱注:“伯,姓;牙,名,或作雅。”唐钱起《美杨侍御清文见示》诗:“伯牙道丧来,弦绝无人续。”

伯乐,春秋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以善相马著称。

几种常见演讲开场方式范文第3篇

例:《母子情深》开头:“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邻居小女孩的歌声传入我的耳中,把我引入无尽的遐想之中…… 构思:六岁时,享受母爱 九岁时,感知母爱 现在,感激母爱 将来,报答母爱 又如:《被关怀是一种幸福》开头:求知是一种幸福,给予是一种幸福,亲近自然是一种幸福,回报社会是一种幸福,享受成功是一种幸福,历经磨练是一种幸福……而最令我幸福的是被别人关怀。

构思:母亲的关怀,是一种幸福

老师的关怀,是一种幸福

同学的关怀,是一种幸福

二、题记式:阅读近两年的中考作文,不少佳作都运用了题记,让人眼前一亮。如果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那么好的题记无疑装饰了作文的“眼睛”,让眼睛“美”了起来,“美目”传情,通篇生辉。题记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1、解析题意。大多数的话题作文,都是考生自拟题目。有些考生为了阐明文题与话题的内在联系,常精心设计一个题记来剖析文题的含义,拉近它与话题的距离,以收到一种紧扣话题、平中见奇的效果。

例:“学会放弃,让心飞翔,便拥有了一片澄清明丽的天空。”(《放弃,是一种幸福》的题记)

“生活中,有一种馨香,叫做心平心和;生命里,有一种气度和意境,亦叫做心平气和。”(《馨香醉人》的题记)

2、明确主旨。有些考为了引起评卷老师的注意,常通过题记来表明自己对话题某方面的新颖独到的见解,巧妙地点明全文的主旨,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例:“你静静地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把爱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心中苦与东……”(《母爱馨香》的题记)

“鱼说:你看不见我流泪,因为我在水里。

水说:我感觉到你在流泪,因为你在我心里。”(《时间沉淀后有爱》的题记)

3、增添情韵。文以情动人,如果是抒情类作文,我们不妨结合文题写一段意韵深长的文字,来作为文章的题记,也许更能打动评卷老师的心。

例:“风沙的来处有一个名字,父亲说,儿啊,那就是你的故乡。”(《乡关何处》的题记)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恩难报》的题记)

三、日记式:日记本来是用来记录自己每天思想感情和经历的一种实用文体,但考场上采用日记体写作,结构灵活、自由;表达方式也不受限制,既可叙述、描写,又可议论、抒情,更加有利于考生表达思想感情。

例:《苦乐军训》:作者以日记体的形式,写了军训期间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来表现军训的辛苦、教官的严中有爱及在军训中的收获的主题。

1

四、书信式:书信,是用来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实用文体。它可以用来表达观点,倾诉感情,陈述事实。书信能娓娓道来,给人亲切感,易于打动评卷老师的心;书信在结构和内容安排上比较自由;表达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灵活自由。

例:《感激》:作者能书刊信的形式向“监考老师”写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对监考老师严格而温和的监考风格的赞赏之情。形式新颖独特,很能引起评卷老师的兴趣与好感。

五、童话寓言式: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编写的适合儿童欣赏的故事。

寓言,也是一种文学体裁。它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一种带有讽刺或劝戒性质的文体形式。

采用寓言童话的文体形式进行写作, 可以使文章意蕴丰富,言有尽而意无穷;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写作,思路更广阔,便于展开想像;文体形式新颖,有吸引力。

例:以“比”为话题——《猴象比本事》:猴与象比谁的本领高,在比赛过程中,不他胜负,结果“观众”小松鼠掉到水里,猴与象齐心协力一起救起了小松鼠,比出了风格,比出了友谊。

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

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气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

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

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零乱的思绪

母亲是困难中的一根拐杖。当你脚步蹒跚时,帮你找好童心,支撑起一片希望的原野。

母亲是沙漠中的一眼清泉。当你干渴病痛时,只消一滴,滚滚的生命汪洋就会在心中蔓延

母亲是荒寂中的一朵鲜花。当你落寞惆怅时,看一眼满目生辉,闻一下香沁心脾,心灵得到恬适不会孤独。 母亲是黑夜中的一颗明星。当你不辨方向时,一束柔光指引你迈开坚定的脚步。

母亲是航行中的一道港湾。当你颠簸受伤时,头枕她的臂膊,舔舔伤口,补充精力,再次高高扬帆……

想起母亲

想起母亲,想起华灯初上的夜晚,那一声声长长短短的呼唤,从村头响到村尾; 想起母亲,想起那披着晚霞,步履勿勿,荷锄而归的笑容,望穿了儿女期盼的双眼; 想起母亲,想起黎明时分,厨房上下“砰砰啪啪”,晨雾炊烟中来回穿梭的身影; 想起母亲,想起烈日当空,蝉儿乱叫,湿了汗水一身又一身的母亲。 不知为什么,突然很想母亲。

想起她灵巧的双手,总在瞬间,不可思议地变出一切的美味, 想起她那美丽的眼睛,总如明镜,照亮我们人生的方向;

想起她不变的笑容,从青春走向沧桑,却皱纹添了一层又一圈;

想起那有力的双肩,挑着我们走过了一春又一秋,却终于走出了她的视线。

母亲说:“节省一块钱,可以买十几块豆腐干,做几顿的下饭菜呢。”是的,她能做到; 母亲说:“宁肯省自己,不能苦别人。”是的,她做到了;

母亲说:“别人对你好,你要记得,加倍还人家。”是的,她做到了; 母亲说:“做事总会遇到不顺,咬咬牙就能过去。”是的,她做到了。

想起母亲,不仅此时,更不是冲动。只因为,在心底,永远记挂着我亲爱的母亲! 想起母亲,不是她伟大,更不是我孝顺。只因为,在身上,一直流淌着母亲的血! 想起母亲,不是什么具体细节,更没有什么感人故事。仅仅因为,想她了!

2 梦里,梦外,母亲的笑一直都在!那么慈祥,那么温馨,那么幸福!

妈妈的手

不管伤口有多深,妈妈的手会将它抚平;不管眼泪有多苦,妈妈的手会将它擦干;不管心有多冷,妈妈的手会将它捂热。

——题记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八岁那年,倒霉的我竟然被一条小狗咬了一口。来到医院,每针狂犬疫苗都扎得我撕心裂肺,医生怎么安慰都无济于事,还颇有些火上浇油的味道。每到这时,妈妈都会用她那双温柔的手抚摩着我的头,说:“男子汉,就应该坚强!”这时,医院里就会安静多了。从那时起,我知道,妈妈的手能抚平深深的伤痛。 擦干苦苦的泪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在小学升初中考试中,一向成绩优秀的我,分数让老师、我和家人“唏嘘不已”。沮丧的我无脸见人,没有回家。在小街边,自称硬汉的我第一次哭得那么伤心。午夜十分,急得团团转的妈妈终于在树下找到了哭成泪人、锂昏昏欲睡的我。母亲为我擦去眼角的泪痕,把我领回家,拉着我的手,和我谈到天亮,我的眼睛终于干爽起来。那夜之后,我知道,妈妈的手能擦干枯涩的泪水。 温暖冷冷的心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初三“二模”的成绩就像三年前一样让人心碎。望着那可怜的成绩单,我木然了。之后的几天,我的心像被扔进冰箱的冷冻室一样,我幼稚地作出决定:既然升学无望,那就辍学打工。妈妈听到我作出的“伟大”决定,断然举起她那双抚摩过我无数次的手,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完我,妈妈就哭了,她的两行热泪唤醒了我,我冰冷的心也被母爱唤醒。我又把百倍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今天,身在考场,我知道,是妈妈的手温暖了我冰冷的心。

妈妈的手,妈妈的爱;妈妈的手,我的灵魂家园。

生活的滋味

生活的音乐——锅碗瓢盆的交响曲。生活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那么生活的滋味呢?自然是酸甜苦辣咸五味瓶啦。不信?那就去体验吧!

酸的感觉

唉,懊人的语文,烦人的数学,这次的考试肯定考砸了。成绩公布下来,老师的笑酸酸的,我们的鼻子酸酸的,老师的话酸酸的,我们的眼睛酸酸的,仿佛大家嘴里都嚼着一枚青橄榄。“哭有什么用?考试不相信眼泪。”班长对同学说。“对,擦干泪水,找回自我,奋勇前进,一次失败算什么!”也许以后正是这青橄榄会让我们回味无穷!

甜的享受

“哗……”掌声在耳边响起,我心里美滋滋的,一年多来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的书法终于获奖了。听着同学们的祝贺,心里生起一股甜甜的感觉。放学回家的路上,鸟儿叫得多么清脆,花儿开得多么艳丽,河水流得多么欢畅,它们也在和我分享这份甜蜜,我加快脚步,我要把这份甜蜜快乐带给爸爸妈妈。

苦的滋味

甜的滋味有,苦的滋味更有。学习生活就是苦的感觉。这不,数学老师留下的两黑板作业刚抄完,语文老师又带来一张考卷,老师说:“要好好消化。”真是“无边作业萧萧下,不尽考卷滚滚来。”没有几个同学不伸长舌头拉长脸,苦啊苦!

我又想起了( 爷爷)

“喂,爷爷,这个星期我要复习功课,作业也很多,我就不回去了!”

在电话那头正在与我通话的是我的爷爷。当我说完话时,电话那头突然沉默了。许久,3 听到电话那边一句谈谈的话:“也好,学习重要,这样你就可以安心学习了。”“爷爷,你别伤心,等下个周放双周的时候,我在回家看您和奶奶,您可要照顾好自己。”“爷爷还没老呢,可别把爷爷看扁,倒是你,上了中学,任务重了,也别光顾学习,忘了身体……”电话那头的爷爷还在不停地说着,我却有些说不出话。

爷爷是农村人,在家里种了几亩薄田过日子。几年前,我上小学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们都十分疼我,现在只要我一不听话,妈妈就说是爷爷奶奶把我惯坏了。后来,上小学三四年级时,我转到了A小学,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我都会回家看他们,平时就用电话联络。

我依然记得搬家的那天。天蒙蒙亮,草上的霜还未化,月亮也还挂在天幕上。爷爷就早早地起床,帮我们收拾东西了。爷爷不断地把那些沉重的家具背上车,却始终一言不发。奶奶也一脸忧愁,拉着我的手,告诉我要经常回家,她嘴里不断地呢喃着,反反复复,最后,竟抱着我哭了起来。我也趴在奶奶身上,泪如雨下。爷爷放下手里的东西走了过来,扯了扯奶奶的衣角,平静地说:“孙女只是不和我们在一起住了,平时还会来看我们的,再说,孩子大了,也总会离开我们的。”可我分明看见,爷爷的眼睛竟也湿湿的。

车装好了,我们就要出发了。爷爷却叫住我,把我拉到一边,抚摸着我的头,低声说:“妞,到了那里好好学习,爷爷相信你是个好孩子,不要太任性,要听爸爸妈妈的话。还有……还有……就是经常回家看看……”说到后来,爷爷竟然也哽咽了,他抹了抹眼睛,把我送上车。车门关上了,我从车窗向外看,车子离爷爷越来越远,爷爷始终朝这个方向看着。他弯着腰,一阵秋风吹来,爷爷好像更瘦弱了,立在秋风中逐渐成了一个黑点。

坐在车里的我,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我舍不得,舍不得爷爷,舍不得那座古老的宅子,更舍不得在爷爷身后和爷爷一起割草的记忆……

我渐渐从思绪中回过神来。我想:爷爷,我虽这时不能报答你,但我一定尽我的努力好好学习,让你的脊梁挺得笔直,爷爷您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

耳畔仿佛又传来一声声的叮咛:“妞,好好学习,妞,记得常回家看看,妞……”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你一定享受过浓浓的亲情。请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向你的亲人诉说你的真情,表示对他们的谢意。题目自拟,写出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

几种常见演讲开场方式范文第4篇

1、 委托公证

房产委托公证,是指公证机关根据委托人的申请,依法证明委托人的房产委托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

一般情况下做房屋委托公证,都是业主由于自己不在房屋当地或者事务繁忙抽不开身,将其委托给自己的亲戚或者朋友代为办理出售的相关事宜。

委托公证提供材料:

a、 业主单身:单身证明、房屋产权证原件及复印件、业主本人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

b、 业主已婚:结婚证、房屋产权证原件及复印件、夫妻双方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委托人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注】:各公证处要求不一致,有些公证处需提供户口本,外地人提供暂住证、原购房合同和购房发票,事先与公证处确认清楚。

★ 收费标准:委托公证费用一般为200元/单

2、 监护人公证

监护人公证,是指中国公证机关根据受托监护人的申请,依法对其签署保证书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

在买方未满18岁时须要做监护人公证。

监护人公证提供材料:

监护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户口本、结婚证、被监护人出生证、外地人需提供暂住证。

【注】:各公证处要求不一致,去之前与公证处确认清楚。

★收费标准:监护人公证费用一般为200元/单

3、 继承公证

继承权公证,是国家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该公民有继承死者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权利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继承有两种形式,一是法定继承,另一是遗嘱继承。

(一)法定继承应提交:

①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如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及复印件);代理人代为申请的,委托代理人需提供授权委托书、身份证明及复印件,委托书应经当地公证机关公证;监护人代办应提供监护人的证明材料和本人的身份证件;

②申请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介绍信,说明办何公证,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的关系以及有关的家庭情况;

③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法定继承人中已死亡的要提供死亡证明,宣告死亡的应提供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决书;

④被继承遗产的产权证明;

⑤被继承人的婚姻、父母、子女情况证明;

⑥法定继承人的亲属关系证明;

⑦继承人放弃继承权应到公证处发表声明放弃,在外 地发表的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应经当地公证机关公证。

(二)遗嘱继承应提交:

前款应提交的1至5项的证件及材料;被继承人生前所立的有效遗嘱;

有遗嘱执行人的,提供执行人的身份证件及复印件

★收费标准:继承公证费用一般为收益标的的2%,各公证处收费标准不一致

4、 赠与公证

赠与公证是国家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财产所有人将财产无偿赠送给他人的行为真实、合法的活动。 赠与公证注意事项:

1. 赠与人与受赠人应亲自到公证处申请并填写申请表,不得委托他人代理。 2. 申请人应向公证处提供如下证明材料。(1) 赠与人、受赠人的身份证明。(2) 被赠与财产的所有权证明。(3) 赠与书、受赠书或赠与合同。

(4) 公证员认为应当提供的其它证明材料。 ◆ 法律告知

1.<<合同法>>第186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经过公证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2.被赠与的财产产权必须确为赠与人所有。

3. 赠与标的物如为房屋等要需履行行政登记手续的,当事人双方办完赠与公证后需去房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4. 赠与物为共同财产的,共有财产的赠与,需经其他共有人的同意,共同办理赠与公证。共有人之一要将其占有的份额赠与他人的,原则上应先与共其人析产后再办理。5. 赠与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不得规避法律。赠与是无偿的法律行为,不得借赠与之名行买卖之实,否则发生纠纷后果自负。

★收费标准:赠与公证费用一般为收益标的的2%

5、 提存公证

提存公证是公证机构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债务人或担保人交付的债的标的物或担保物(包括货币、各类有价证券、票据、提单、权利证书、物品)进行寄托、保管、并在条件成就时交付债权人的活动。

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提成公证也是房款的转移的一种方式。常见流程:买卖双方签署提存协议→买方将房款存入公证处设置的银行账号→完成提存协议上的相关条款→卖方拿款

办理提存公证提交材料:

1. 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法人应提交法人资格证明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法定代理人应提交与被代理人关系的证明,委托代理人应提交授权委托书;

2. 以偿还债务为目的,要提供据以履行义务、申请提存的依据,如:原合同、协议、担保书、赠与书、司法文书、行政决定等。

3. 以担保为目的,提供具有详细给付条件的协议或合同及有关提存物的权属证明;4. 提存领受人的详细资料(包括姓名、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等);5. 提存标的物。

6. 房屋产权证★收费标准:提存公证费用一般为提存款的3‰

6、 护照中文译本公证

境外人士在房屋买卖过程中都须提供护照中文译本公证书。

护照中文译本公证提交材料:申请人持护照原件 ★收费标准:a、申明(中文名申明)200元 b、护照翻译100元左右,各公证处收费项目和标准不一致

几种常见演讲开场方式范文第5篇

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常见的修辞方式有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映衬、设问、反问、双关、反语、警语等。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修辞方式就叫做比喻。其中,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本体与喻体一定是性质不同、而在某一方面又具有相似点的不同事物。贴切、新颖的比喻,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使深奥的道理平易化、通俗化,使语言更加准确精炼、鲜明生动,让人回味无穷。

2.借代

借代,从字面上讲就是借来、代替。记述时,不直接说出要表现的人物或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一个同他(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或事物来代替,这种修辞方式就叫借代,也叫做“换名”。其中,被代替的人物或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的名称或事物叫“借体”。正确运用借代方法,可以使内容更简洁、含蓄,使语言更丰富多彩、引人联想,进而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描述生动的表达效果。

3.比拟

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比拟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做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运用这种辞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辞效果: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的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

4、夸张。

夸张是把要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夸张不是浮夸,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要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且夸张只用来表现形象,抒发感情。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5、对偶。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来表达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一种修辞方法。对偶能鲜明地提示事物内在联系,反映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形式整齐,结构匀称,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便于传诵。

6、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格。准确运用对比,能鲜明地显示出事物间的差别或者能突出说明某一方面,从而增强说服力。

7、排比。

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语句排列在一起,起到增强语气、充分抒情、集中说理的作用,读排比句能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恰当地运用排比,可以增添语言的节奏感、旋律美、有力渲染艺术形象,充分抒发思想感情,可以使句子节奏鲜明,气势磅礴,使情感的表达有痛快淋漓之感。

8、反复

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9.映衬

映衬,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相类或相反的关系,以次要形象映照衬托主要形象的写作技法。映衬有正衬和反衬两种形式。

10、设问。

设问也叫设疑、提问。是为了突出强调、启发引导或反悔感情而有意提问的一种修辞方法。设问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富有变化。设问自问自答,也可以只问不答,引导读者深入探讨,实际上在文中已做了回答。

11、反问。

反问也叫反诘、诘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用这种修辞方法可以加强证据,增强表达的效果。

12、双关。

双关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的一种修辞方法。双关的运用可以使表达委婉含蓄、幽默风趣而耐人寻味。

13、反语

反语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

14、警语

几种常见演讲开场方式范文第6篇

摘要:汉英语言对比,尤其是两种语言中的常用修辞现象的对比,是汉英翻译学习的有效法。本文就两种语言中最常见,用法又最为相近的几种修辞手段做了详尽的对比。这些修辞包括比喻中的明喻、暗喻和借喻,还有夸张、拟人和反语。

Abstract: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especially that between figures of speech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is of great help to leaning translation. This paper makes an extensive study Of the popularly一 used the rhetoric figures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including simile,metaphor,metonymy,hyperbole,personification and irony. 关键词:修辞对比,暗喻,借喻,夸张,拟人,反语喻体

Key words: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rhetoric, metaphor,metonymy,Personification,hyperbole,irony,vehicle/image,tenor/object 在通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的当代世界,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对于创造人类和谐社会显得尤为重要。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同时也带有各自强烈的文化色彩。语言的修辞手段更是如此。它能帮助增强语言的力量,使文字表达更加优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都把修辞的美和强烈的表达效果表现的淋漓尽致。英语同汉语一样有大量的修辞现象,他们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创造,寓意于文章的字里行间,显示出作者的灵感和智慧。比较是研究语言的一种很好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加深两种有关语言本质及其异同的理解。对于这一点,恩格斯说过:“你只有将本族语言和其他语言进行比较,你才能真正懂得自己的语言。”只有拿外语和母语相比较,你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更好地掌握外语。在文学作品的英汉两种语言互译中,修辞结构因为其独特的作用,尤其更应该受到充分的重视。

一般说来,文学作品的内部形式分为三个层次:语义结构(sementica structure),修辞结构(rhetorical structure)和好音结构(euphonical structure)。针对这三种结构,在汉译英的过程中,修辞格从翻译的角度可分为3类:可译,难译,不能译。这三类应该采取最恰当、最接近原文的处理方法,使原文中音、形、意的最佳修辞效果尽可能地传达到原文中去。属于可译范围的汉英修辞格,是我们使用最为频繁的,在汉英两种语言都有对应的修辞格。这一类修辞格汉英互通,一般都在语义上做文章。接下来,对集中常见的汉英通用的修辞格比较和分析。

一、“比喻”与“Metaphor”,“simile”,“Metonymy 英汉比喻的共性来源于人类思维的共性。从根本上讲,比喻的本质在于把握人与自然的两种基本存在关系,揭示人与自然的相似和统一,在不同事物和经验里建立起等值、相似的关系。英汉虽是两个不同民族,但人脑这一机能的相同性,反映到人类语言的手段上,便产生了英汉比喻相同的基本模式。如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表达对爱情忠贞不渝诗句“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哀怨,哀怨又仿徨”。同样在英国文学作品中也有这样的诗歌,例如: “0,my love is like a red,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O,my love is like the melodies, That’s sweetly played in tune. As fair thou art,my bonnie lass, So deep in love am l And 1will love thee still,my dear, Tilla’the seas gang dry (Robert Bums: A Red,Red Rose)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上述诗歌中的本体、喻体、喻义全部相同。把爱情的永恒比做山川、大海,正所谓“海枯石烂不变心”。这样的诗句不但使英美人领悟其美,而且汉民族也共享美的愉悦,“一见眼明,一读难忘。”(王佐良),究其原因,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的联系中,很多相似的经历决定了知觉感受的相同性。本体、喻体、喻义的相似和联想的对等使得英汉民族共同进人了美的境界。下面再来看一下比喻中的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

(一)明喻与Simile这个辞格在汉语和英语修辞里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明显地打比方,在本体和喻体之间都出现显而易见的喻词,如:汉语里的“像”、“好像”、“比如”、“仿佛”、“好比”、“像.......一样”、“如.....一般”。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如狼似虎”、“花样年华”等。英语里的like,as,as if,as through等等。在翻译时,可利用其共同特点,用译文中相应的喻词来译原文本体之间的喻词。英语里的as„as结构的明喻大多可以直译,有的甚至和汉语里的习惯比喻方法一样。如:as cold as ice 冰冷;as hot as fire火热;as light as feather轻如鸿毛;as hard as rock硬如磐石。但有些这种结构的部分明喻,采用了语义双关,不能从字面进行翻译,只要译出其实际意思即可。As Cool as a cucumber非常冷静,as sharp as a needle十分精明,as tight as a drum非常不肯花钱。

(二)暗喻与metaphor暗喻是根据两个事物之间的某些共同特点,把一个事物的名称用在另一个事物上。靠读者自己去意会。这种比喻是含蓄的。在英语专著中对隐喻的较新的定义是:“将一个词从其本义转为一般不能换用但却相似的另一个词,强调其认同,即两者相似。但不是明喻。”(Larham,1991:100)汉语的暗和英语的暗喻都不漏比喻的痕迹,把甲直接说成“是”乙或“变成”了乙。常用的比喻词在汉语里有“是”、“变成”、“变为”、“成为”、“成了”、“当作”等,英语常用“Be”做喻词,也用become,turn into等。暗喻在翻译中也可采取直译。

例如:1)He has a heart Of stone.他有铁石心肠。

2)no longer after he saw the fruit of his patient efforts.不久他便看到了辛勤劳动所获得的成果。

3)The fountain of knowledge will dry up unless streams of new learning continuously replenish it.知识之泉要连续不断注人新的学习的溪流才不会枯竭。

(三)借喻和Metonymy,汉语和英语里边的借喻内容丰富,有的借人或事物的特征或标志来代指人或事物。例如: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都有各自的绰号,如“黑旋风”、“母夜叉”、“及时雨”、“霹雳火”,这些绰号都形象的表现了这些人物的外貌特征或性格特征。

1)Great minds think alike.英雄所见略同。(Great minds比喻英雄、大人物 2)Paper and ink cut the throat of a men,and the sound of a breath may shake the world.纸和墨能断人喉,嗓音能震动世界。(纸墨=写几个字,声音二说几句话)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少数英语和汉语喻体相同,但喻义却大相径庭。这是因为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存在决定了人类不同民族审美意识的差异。也就是说,话语的意义蕴涵和情感信息在某个民族身上产生美感愉悦、具有美学价值。而对另一个民族或另一些人来说,没有完美的表达意义,情感信息没能在受话者身上产生美感效应,因而不具美的价值。

二、拟人和personification 拟人是英汉两种语言常用的修辞手法,在汉语中是比拟的一种,汉语的比拟还包括拟物。所谓拟人就是把无生命的事物,如动物、植物等当作有生命的事物来描写,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感情和动作或是把动物拟人化。例如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动物故事以及寓言故事中常有“土壤妈妈是宽厚仁慈的”、“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等一类写法。拟人法用的好,不仅使语言表现的生动、有力,而且给人亲切、实在的感受。它具有思想的跳跃性,能使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捕捉它的意境,体味它的深意。例如:“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这里把“春风”、“夜雨”人格化,使它们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动作情态。表达的形象又新颖。英语语言也是一样有这类辞格的使用,例如“:Necessary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 “He is the favored child of Fortune.” “the boat was at the mercy of the waves.” 以上几句拟人化是通过名词构成的。三句中的mother、child、mercy通常用于人,这里分别用于无生命的名词invention、fortune、the waves,从而使这三个名词拟人化。“a deep peal of thunder went rolling and tumbling down the heavens” 、“the tempest howls”这两句拟人化是通过用拟人的动词“roll”、“tumble”构成的。英语当中的拟人现象是很容易看的出来的。但有关拟体的性别方面需要注意。英语中有一些固有的具有性别特征的拟体。例如: Famine 1.nature—mother nature 2.eartll—Mother earth

3.moming -Aurora;daughter of the dawn 4·evening—the pale child 5.the moon—Diana,Luna; Queen of heaven Masculine

1.the sun—Apollo,Helios 2.rivers—The father of waters

三、Hyperbole和夸张

英语和汉语虽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却有一种相同的修辞方式:夸张。他们在特征、作用上相同,用以加强语气,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在表达方式上契合。英汉夸张从性质上、作用上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扩大夸张,即故意夸大事物的形象特征;一类是缩小夸张,即故意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从表达方式上,英汉夸张也分成两类:一类是直接夸张,即在事物原有基础上直接夸大;另一类是间接夸张,即借助其他修辞方式夸张。下面举例说明: (一)扩大夸张

1)“隔壁千家嘴,开坛十里香。”这是一副酒家对联。上联的隔壁能使千家人醉倒,即言酒味浓重;下联的“开坛”能使十里的人闻到香气,即言酒气香醇。

2) The noise was loud enough to wake up the dead .

那声音足可以将死人吵醒。 (二)缩小夸张 五岭遭逸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英语表达中的比较见的感谢是thank you,用夸张的表达就成了“thanks a million’。“she is Very pretty.”这句话用夸张的表达则是“she is the prettiest girl in the world.”很多英语的夸张语句都可直接翻译。

l)The woman shed a flood of tears.那女人泪如泉涌。 2)The Waves rose mountain high.巨浪如排山般局。

3)Six year have passed by in a twinkle since I came to the capital city from the countryside.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

另外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常用两种或多种修辞结合于一体的艺术手法。夸张也常与其他修辞格连起来增加语言的艺术感染力。例如: l)举着红灯的游行队伍河一样流到街上。天空的月亮失去了光辉,星星也都躲藏。(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诗中的夸张借助了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格,描绘和渲染了人民群众的欢乐的情绪和气氛。

四、反语和Irony 现代汉语中对反语的定义是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也叫“倒反”、“反话”,英语里称“Irony”,用反语来表达思想、观点、事物等,从而达到强调和讽刺的目的。这种辞格采用直译能保留原文嘲弄的修辞效果。例如: l)What a noble illustration of the tender laws of his favored country !they let the paupers go to sleep·(Charles Dickens)以此说明他那行善的国家的仁慈的法律是多么有意义的例证!—他们经允许穷人睡觉。作者用noble、tender:、favored来讽刺当时的英国法律,说明穷人只有失业和睡觉的权利。

2)Men would look at him with pitying eyes,for He had about as much ethane of getting a job as of being chosen mayor of China即.人们以同情的眼光看着他,因为他得到工作的机会差不多和他当选芝加哥市长的机会一样多。(把失业的工人找工作同当选市长相提并论,这真是极大的讽刺。)汉语中同样有这样的表达,可以分为以正代反和以反代正两类。例如: l)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夏衍《包身工》)句中的慈祥“佳肴”实则是“凶恶”和“猪食”。表现了资本家们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没有人性。

2)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个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孙犁《荷花淀》)这里的狠心贼并没什么恶意,相反更能表现出几个女人对自己丈夫深沉的爱。综上所述,英汉语言在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方面有许多相近或相似的辞格手法。这些手段从某些角度反映出了客观事物的联系、属性和发展规律,能调动人们去注意、联想的心理活动,是人类语言文化的共同的宝贵财富。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语言学习中注意两者的对比,在打好坚实的母语的前提下,努力探索两种语言的共同规律。这对于语言的学习和教学来说都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实践方法。

上一篇:结直肠癌创意预防措施范文下一篇:军转干部培训心得体会范文